明僧紹字休烈,平原鬲縣人,一字承烈。他的先人是吳太伯的後裔,百裏奚的兒子叫孟明,以名為姓,他是孟明的後代。他的祖父明玩,是州從事。父親明略,是給事中。明僧紹通曉經書,有儒術,宋朝元嘉年間(424~453),兩次舉為秀才,永光年(465),鎮北府聘為功曹,都沒有就任。他隱居在長廣郡的嶗山,聚集弟子建立學校。魏朝攻克了淮北,便渡過了長江。


    升明年間(477~479),齊高帝擔任太傅,教人聘用明僧紹和顧歡、臧榮緒,以旌旗車馬的禮儀,征為記室參軍,沒有到任。明僧紹的弟弟明慶符為青州刺史,明僧紹缺乏糧食,隨著明慶符到鬱洲,住在..榆山,棲居在雲間的精舍,愉快地玩賞水石,終於一次也沒有進入州城。


    泰始末年,岷、益地區有山崩,淮水在齊郡幹涸,明僧紹私下對他弟弟說:“天地之氣,不失其順序,如果陽氣潛伏而不宣泄,陰氣壓迫而不蒸發,於是便有山崩川竭的變化。從前伊河、洛河幹涸而夏朝滅亡,黃河幹涸而殷朝滅亡,三川幹涸岐山崩裂而周朝滅亡,五山崩裂而漢朝滅亡。有了國家必須要依憑山川才能鞏固,山川有變,不亡還等待什麽?現在宋朝之德如同四代的末年,你記住我的話而不要泄露。”結果正如他所說的那樣。


    齊朝建元元年(479)冬,他被征為正員郎,稱說有病沒有就任,此後高帝給崔思祖寫信,讓明僧紹和明慶符一齊歸京。又說:“不吃周朝的粟而吃周朝的薇,古時還有人發議論,在今天難道就能沒人談論嗎?聊作笑談。”


    明慶符罷任,明僧紹隨他歸京,途中住在江乘攝山。明僧紹聽說和尚釋僧遠素有德行,便往定林寺去問候。高帝想出寺見他,釋僧遠問明僧紹說:“天子如果來到這裏,居士您如何對待?”明僧紹說:“山澤之人,正應當穿牆逃遁;如果辭謝不能得到允許,便應當依照戴公從前的做法。”隨後逃回攝山,建立了棲霞寺住在裏麵,高帝感到非常遺憾。從前戴..高臥窗下,以山人的衣服穿在身上,明僧紹所以那樣說。


    高帝後來對明慶符說:“卿的兄長行事高尚,也是唐堯的外臣。朕夢想幽人,確實是很用力的。正是所謂‘徑路絕,風雲通’。”於是賜給了竹根如意、筍籜冠,隱士們認為十分光榮。勃海人封延伯,是一個行為高尚的士人,聽說後歎息說:“明居士身更在後而名更在先,也就是宋、齊時代的儒仲。”永明年間(483~493),征他做國子博士,沒有上任,去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史白話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南史白話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