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胄玄,渤海..地人。
博學多才,尤其精通天文、曆法。
冀州刺史趙..推薦他,高祖授予他雲騎尉的官職,在太史當值,參議曆法事。
當時同輩人中許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劉暉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劉暉所言有很多不合實際,而胄玄所推算的卻很精密。
皇上對此感到很驚奇,令楊素和通術數的人士立議六十一件事,都是用舊曆書難以解釋的,讓劉暉和胄玄等人細加辨析。
劉暉閉口一無所答,胄玄卻能通順解釋五十四件事。
於是皇上提升他為員外散騎侍郎,兼太史令,賞賜千段布帛。
劉暉及其同黨八人都罷去不用。
胄玄改定新曆法,說從前的曆法與實際差一天。
內史通事顏敏楚上奏章道:“漢朝時落下閎改《顓頊曆》為《太初曆》,說以後會差一天,八百年後,會有聖人來改定。
時至今日已有七百一十年,數術家喜歡說整數,聖人所言,現在應驗了!”皇上很高興,胄玄也日漸被皇上重用。
胄玄所製定的曆法,和古曆法不同之處有三點:其一,南朝宋代祖衝之在每一年的末尾,設立歲差,冬至點漸漸後移,不再回到原來的冬至點上。
每隔四十六年,便相差一度。
梁朝虞廣刂的曆法,嫌祖衝之歲差太多,因而每隔一百八十六年冬至點後移一度。
胄玄認為這兩種算法年限懸殊太大,查檢古注,發現失誤之處很多。
於是折中兩家之言,製定新的曆法。
他認為冬至點逐年後移,每隔八十三年後移一度。
這樣既符合堯時曆法所說的太陽不停地圍繞大火星運轉,又符合漢代曆法所認為的太陽運行以牽牛星而始終。
用這種方法考察前後天文現象,都很合適。
其二,周朝馬顯創造《丙寅元曆》,運用陰陽互轉、加減章分、進退蝕餘等方法,來推斷太陽運行的常率。
當時的術數家大多不能理解。
張賓沿用了這種方法,也沒能加以考證。
胄玄認為,增加時間的先後,隨節氣而不同,籠統地按月推斷,在道理上說不通。
於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排列出太陽運行的快慢,太陽運行慢,則月亮容易趕上太陽,讓合朔加早時;太陽運行快,則月亮追逐太陽稍為滯後,讓合朔加晚時。
查閱前代加時早晚,作為加減的概率。
從秋分到春分,太陽運動速度快,計一百八十二天運行一百八十度,從春分到秋分,太陽運動速度慢,計一百八十二天運行一百七十六度。
每一節氣之下,就是太陽運行的速率。
其三,自古曆法認為,每月初一、十五,不分內外,隻要進入黃道白道交叉點,便有月蝕發生。
張賓製定的曆法,記錄了月亮在交點外當蝕而未蝕的現象,但沒有加以詳細說明。
胄玄認為,日行黃道,一周為一年;月行月道,一周二十七天有餘。
月道與黃道相交,在黃道內運行十三日有奇而出,又在黃道外運行十三日有奇而入,周而複始,月亮經過黃道,稱為交。
初一、十五在距交點十五度以內,就有月蝕現象。
如果月亮在內道運行,即在黃道以北,月蝕多有應驗。
如果月亮在外道運行,即在黃道以南,即使正在交點,因為沒有什麽遮擋,也不會發生月蝕。
胄玄根據前人曆法,重新確定了月蝕發生的範圍,根據交點的遠近、節氣的變化,月蝕月全的現象,記載得非常明確。
胄玄超越前人的獨創之處有七點:其一,自古曆書,認為五星的運動是恒速的,對於五星的隱現快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記載。
胄玄經過推論,發現了五星各自的實際運動速率,出現的日子,都與古曆記載不同。
相差多的達加減三十多天。
比如熒惑星,照平均速度出現在雨水,就加上二十九天,出現在小雪,就減去二十五天。
這樣,通過加減,就得出實際出現的時間。
五星各自運動的快慢,都同此例,隻是差數不同。
這是他經過長期的觀測積累才發現的,當時的人們還不能理解。
其二,按星辰舊率計算,運行一周,要出現兩次,自古曆法,都認為如此,對於應該出現而沒出現的情況,就沒有人能觀測到了。
胄玄經過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星辰在運行一周的過程中,有時出現一次,若有同類相感召,又相跟著而出現。
比如辰星平均在早晨出現在雨水的,就屬應出現而不現的情況。
如果是平均在早晨出現在驚蟄的,在距太陽十八度以外,三十六度以內,早晨若有木火土金中的一星出現,它就會跟著出現。
其三,自古曆法,認為五星運動都是等速的,自第一次出現以後,就可以按固定的速率來推算了。
至於提前或推後的時間,都無人知曉。
胄玄經過長期觀測積累,發現五星運動的實際快慢速度,與古曆所載不同,有的誤差多達八十多天,徘徊範圍也相差八十多度。
比如熒惑星前一次很快在立冬初首次出現,二百五十天運行一百七十七度,第二次必出現在夏至初,一百七十天運行九十二度。
無論是推算還是天象顯示,都很精確。
其四,自古曆法對於月蝕的記載,是按平朔來計算的,推算出的月蝕次數與實際很少相符。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月亮隨木、火、土、金四星運行有向背之分。
月亮向著四星運行則快,背之則慢,在相距十五度以外,才按正常速度運行。
於是在交分之時,設定月蝕次數。
其五,自古曆法,在加時的時候,無論初一還是十五,都采用同一方法。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日蝕發生的地點,隨著方向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高低正斜都不同。
相交有深有淺,快慢也不同。
胄玄對於時間的推算和時差的判斷,都很符合天象。
其六,自古曆法,認為日月相交的時刻,即是日蝕的長短。
離交點十四度蝕一分,離交點十三度蝕二分,離交點十度蝕三分。
每接近交點一度,日蝕增加一分,正處於交點即全蝕。
至於應少反多,應多反少的情況,自古曆書,沒有加以詳細解釋。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正處交點時,若月亮不能完全遮掩住太陽,那麽日蝕的時間反而比離交點五六度時要少。
若月亮正好在太陽內,就會完全遮掩住太陽,因而發生全蝕。
自此以後,越遠離交點,日蝕就越少。
日月相交前後在冬至時都是如此。
若近夏至,概率又有誤差了。
胄玄所推斷的日蝕的時間,最為詳密。
其七,自古曆法,把一天分作二分,晝夜長短相同。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有誤差,春秋季節,白天長於夜漏半刻,這都是由於太陽運行時快時慢造成的。
以上這些獨到見解,評論者都很佩服其精謹。
大業年間(605~617),胄玄死於任上。
博學多才,尤其精通天文、曆法。
冀州刺史趙..推薦他,高祖授予他雲騎尉的官職,在太史當值,參議曆法事。
當時同輩人中許多都比不上他,因而太史令劉暉等人很忌妒他。
然而劉暉所言有很多不合實際,而胄玄所推算的卻很精密。
皇上對此感到很驚奇,令楊素和通術數的人士立議六十一件事,都是用舊曆書難以解釋的,讓劉暉和胄玄等人細加辨析。
劉暉閉口一無所答,胄玄卻能通順解釋五十四件事。
於是皇上提升他為員外散騎侍郎,兼太史令,賞賜千段布帛。
劉暉及其同黨八人都罷去不用。
胄玄改定新曆法,說從前的曆法與實際差一天。
內史通事顏敏楚上奏章道:“漢朝時落下閎改《顓頊曆》為《太初曆》,說以後會差一天,八百年後,會有聖人來改定。
時至今日已有七百一十年,數術家喜歡說整數,聖人所言,現在應驗了!”皇上很高興,胄玄也日漸被皇上重用。
胄玄所製定的曆法,和古曆法不同之處有三點:其一,南朝宋代祖衝之在每一年的末尾,設立歲差,冬至點漸漸後移,不再回到原來的冬至點上。
每隔四十六年,便相差一度。
梁朝虞廣刂的曆法,嫌祖衝之歲差太多,因而每隔一百八十六年冬至點後移一度。
胄玄認為這兩種算法年限懸殊太大,查檢古注,發現失誤之處很多。
於是折中兩家之言,製定新的曆法。
他認為冬至點逐年後移,每隔八十三年後移一度。
這樣既符合堯時曆法所說的太陽不停地圍繞大火星運轉,又符合漢代曆法所認為的太陽運行以牽牛星而始終。
用這種方法考察前後天文現象,都很合適。
其二,周朝馬顯創造《丙寅元曆》,運用陰陽互轉、加減章分、進退蝕餘等方法,來推斷太陽運行的常率。
當時的術數家大多不能理解。
張賓沿用了這種方法,也沒能加以考證。
胄玄認為,增加時間的先後,隨節氣而不同,籠統地按月推斷,在道理上說不通。
於是根據二十四節氣排列出太陽運行的快慢,太陽運行慢,則月亮容易趕上太陽,讓合朔加早時;太陽運行快,則月亮追逐太陽稍為滯後,讓合朔加晚時。
查閱前代加時早晚,作為加減的概率。
從秋分到春分,太陽運動速度快,計一百八十二天運行一百八十度,從春分到秋分,太陽運動速度慢,計一百八十二天運行一百七十六度。
每一節氣之下,就是太陽運行的速率。
其三,自古曆法認為,每月初一、十五,不分內外,隻要進入黃道白道交叉點,便有月蝕發生。
張賓製定的曆法,記錄了月亮在交點外當蝕而未蝕的現象,但沒有加以詳細說明。
胄玄認為,日行黃道,一周為一年;月行月道,一周二十七天有餘。
月道與黃道相交,在黃道內運行十三日有奇而出,又在黃道外運行十三日有奇而入,周而複始,月亮經過黃道,稱為交。
初一、十五在距交點十五度以內,就有月蝕現象。
如果月亮在內道運行,即在黃道以北,月蝕多有應驗。
如果月亮在外道運行,即在黃道以南,即使正在交點,因為沒有什麽遮擋,也不會發生月蝕。
胄玄根據前人曆法,重新確定了月蝕發生的範圍,根據交點的遠近、節氣的變化,月蝕月全的現象,記載得非常明確。
胄玄超越前人的獨創之處有七點:其一,自古曆書,認為五星的運動是恒速的,對於五星的隱現快慢,都沒有一個準確的記載。
胄玄經過推論,發現了五星各自的實際運動速率,出現的日子,都與古曆記載不同。
相差多的達加減三十多天。
比如熒惑星,照平均速度出現在雨水,就加上二十九天,出現在小雪,就減去二十五天。
這樣,通過加減,就得出實際出現的時間。
五星各自運動的快慢,都同此例,隻是差數不同。
這是他經過長期的觀測積累才發現的,當時的人們還不能理解。
其二,按星辰舊率計算,運行一周,要出現兩次,自古曆法,都認為如此,對於應該出現而沒出現的情況,就沒有人能觀測到了。
胄玄經過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星辰在運行一周的過程中,有時出現一次,若有同類相感召,又相跟著而出現。
比如辰星平均在早晨出現在雨水的,就屬應出現而不現的情況。
如果是平均在早晨出現在驚蟄的,在距太陽十八度以外,三十六度以內,早晨若有木火土金中的一星出現,它就會跟著出現。
其三,自古曆法,認為五星運動都是等速的,自第一次出現以後,就可以按固定的速率來推算了。
至於提前或推後的時間,都無人知曉。
胄玄經過長期觀測積累,發現五星運動的實際快慢速度,與古曆所載不同,有的誤差多達八十多天,徘徊範圍也相差八十多度。
比如熒惑星前一次很快在立冬初首次出現,二百五十天運行一百七十七度,第二次必出現在夏至初,一百七十天運行九十二度。
無論是推算還是天象顯示,都很精確。
其四,自古曆法對於月蝕的記載,是按平朔來計算的,推算出的月蝕次數與實際很少相符。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月亮隨木、火、土、金四星運行有向背之分。
月亮向著四星運行則快,背之則慢,在相距十五度以外,才按正常速度運行。
於是在交分之時,設定月蝕次數。
其五,自古曆法,在加時的時候,無論初一還是十五,都采用同一方法。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日蝕發生的地點,隨著方向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高低正斜都不同。
相交有深有淺,快慢也不同。
胄玄對於時間的推算和時差的判斷,都很符合天象。
其六,自古曆法,認為日月相交的時刻,即是日蝕的長短。
離交點十四度蝕一分,離交點十三度蝕二分,離交點十度蝕三分。
每接近交點一度,日蝕增加一分,正處於交點即全蝕。
至於應少反多,應多反少的情況,自古曆書,沒有加以詳細解釋。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正處交點時,若月亮不能完全遮掩住太陽,那麽日蝕的時間反而比離交點五六度時要少。
若月亮正好在太陽內,就會完全遮掩住太陽,因而發生全蝕。
自此以後,越遠離交點,日蝕就越少。
日月相交前後在冬至時都是如此。
若近夏至,概率又有誤差了。
胄玄所推斷的日蝕的時間,最為詳密。
其七,自古曆法,把一天分作二分,晝夜長短相同。
胄玄根據長期觀測積累,發現有誤差,春秋季節,白天長於夜漏半刻,這都是由於太陽運行時快時慢造成的。
以上這些獨到見解,評論者都很佩服其精謹。
大業年間(605~617),胄玄死於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