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糸宰字宜事,北地靈州人。父傅彝,梁臨沂縣令。
傅糸宰幼年聰慧,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年長後十分好學,擅長作文。梁太清末,攜母南奔避難,不久母喪,在戰亂之中,居喪盡禮,哀毀至於形銷骨立,士友們以此嘉許他。後投奔湘州刺史蕭循,循特別喜歡交結士人,又廣搜書冊,傅糸宰縱情尋檢搜讀,因此博通群書。王琳聞其聲名,招納為府記室。琳敗,傅糸宰隨王琳部將孫..回京。當時世祖派顏晃賜給孫..一些雜物,傅糸宰受孫..委托為函致謝,行文說理旁征博引,卓異超凡,文不加點,顏晃回去後轉述給世祖聽,不久召為撰史學士。任司空府記室參軍,遷驃騎安成王中記室,撰史如故。
傅糸宰誠心信奉佛教,師從興皇寺惠朗法師習學《三論》,徹底精通了這一學說。當時有大心寺詗法師著《無諍論》訶詆於他,傅糸宰便寫了《明道論》以消解其非難。其文大致曰:
《無諍論》上說:近來有弘揚《三論》之旨者,與人雷同,詞含怒氣,大言不慚,恣意構織他人之罪名,列舉毀謗各位大師,譏諷貶斥各派學說,評說中道而含有偏心,發語毫無拘禁,爭強比勝,對於方學諸論,更是視為仇敵,仇敵既已結成,爭鬥大生,以如此之心術論事,便形成了罪業,罪業不能消泯,豈不是又增加了生死輪回,大苦難將要聚集於一人之身?答曰:《三論》之興起,為時已是很久了。龍樹創導其源,消除佛學中的偏見;提婆弘揚其學說,滌除邪門外道之邪僻持論。必欲使佛之教化流布而不雍塞,使玄言之風尚得到發揚而不致中途墜亡。其言辭明晰,立意深遠,道義博大,影響深入人心。這正如龍象飛騰,高昂超絕,鯤鵬乘風捷上,扶搖九萬裏青雲。跛足之驢馬,斷翅之鳥雀,又怎能對於它有怨望之心呢?近代世風浮薄,終其時代也不見曠達之士,貪求習學瑣屑之學,以化育蒙昧之心,漸習漸染成為行為習慣,於是迷失了正路,競相穿鑿附會,各各肆意編造,枝與葉空自繁茂,本源卻日益隱沒了。一師的解釋,又與另一師相異,更改舊從學派,各立一種新意,同師從學的人之中,取舍領悟又各自有別,如此變更化移,添補雜糅多得不能再多。總括而運用之,心中沒有標準;擇善而施行之,哪一種是正確的呢?這豈不是如渾沌般斫出了耳目,卻傷了餘竅,毀了天命;吃了嘉樹菜卻損壞了齒牙?盡避別人再向他指正說這是鹿,不是馬,也難除先入之見,盡避家中具有靈蛇之珠,卻以沒有底之玉杯來看待使用,實在是類同於地上之畫餅,空自好看了。其人迷失準則,豈不是很正常的了?攝山大師的學說,卻不是這樣。專守定法,順人之天性,沒有另起爐灶之過失;以簡少的文字表達意義,杜絕臆斷之情形。言語中沒有料度之說,文理也不是事先構造。看準機緣,然後加以應付;見到敵人,然後采取行動。左右逢源,滔滔不絕,無狀無像,高深莫測。時而統攝天地之道,無窮無盡,時而泛泛而論,令人無所適從。光亮鮮明,才氣橫溢,想要追尋其蹤實不可能;高深渺遠,不可測量,就事論事但並不過分遠引旁征。凡是相酬答之文,都依照其理而詳加核查,不知有何怨語誑言,冒犯了諸位法師?況且諸位法師的論說,到底是可以非議的,還是不可指責的?如果可以指責,指責它就是一種學說的差別;如果說不可非議,那麽指責它就不能奏效了。法師又何必自護其短而不聽指責呢?況且教派有大有小,備載於佛典之中,大乘的義典,便指斥其他為旁門左道。現在要弘揚大法,怎麽能不闡述大乘的意旨呢?這裏是關於褒貶之事,廓大的便是課畢離校前老師的教導,評論得失之言辭,乃依照常道來闡發議論。怎麽能見到佛如此說便是真實而通達,從我口中說出便是冒犯和忤逆呢?所謂的無諍平等心乃是這樣的嗎?況且怒恨與煩惱,乃是凡人之常性,違失道理之輩,大抵皆有此舉。怎麽能因為未能愜意於三修之旨,或陳書者對六師篇心存不滿,便蓄藏涅..高妙之法,永遠不加宣揚呢?隻是寄希望於當其憤怒不平之心既已達到極點,自然會實現對於恬淡之境的領悟罷了。人麵不同,各自心思也不同,也有心口不符的,也有心口相符的。怎能一口咬定說別人講述的是至道而我心則是片麵而固執,怎能說自己之行為就真正做到了與世無爭,在外不違拂,在內有平等心?互相視為仇敵而相爭鬥,豈是我輩要做的事!罪業聚集於一身,害怕它的正是挑起爭鬥之人!
《無諍論》說:攝山大師誘導教化,則不如此,這才是習慣於無諍之人。啟發人悟心之德行既已成為過去,淳樸之風既已為淺薄,爭強好勝之心性,斥責詈罵之邪行,大盛於今世。我希望大家能以達道來消弭爭鬥,以忘己之德來奉讓勝利,何必要排斥其他流派,產生憤怒呢?如果以眾生平等、不偏不倚之心去實踐《成實論》,也能做到不諍;假如以片麵固執之心講說《中論》,也能講出有諍之意來。所以可知諍與不諍,單單隻在於不諍這一法。答曰:攝山大師確實是無諍,但法師所欣賞之無諍二字,卻未能恰合其節操。他靜守幽穀,寂然無為,凡有教誨、勉勵之人,無不視為同誌,從容談笑,萬事萬物於己毫不掛心,故其意旨雖深,言辭卻很簡約。今之鋪敘發揮之人,地位卻不是這樣了。身處王城之一角,混居於人群之內,誦聲琅琅,顧望而對之賓客,搖唇鼓舌。縱橫談吐之士子,肆其鋒芒,咄咄逼人,振其羽翼,淩空欲摶,眼捷口快,膽氣驕人,好比身臨戰陣,披堅甲,執銳兵,直闖別派論壇,賣弄非凡之見解,窺伺對手之漏洞,希圖摘取對手之錯誤,你答我對,以較量高低強弱,怎麽能默默無言,惟惟諾諾,說聲從命而已呢?必得指責同與異,揭露其缺點,弘揚大道以致置生死於度外,通曉前藏教後圓教以致於不合於流俗,對於這一點也加以指責,更是於理不通了。如果讓攝山大師身臨其境,又怎麽會定然是默無一言,從而為法師所敬重呢?法師又說:我希望能以達道平息爭鬥,以忘己之德來奉讓勝利。道德之事,不隻在於諍與不諍,讓與不讓的問題。這一點正是普通人所看重的,法師思慕而說出來,竟然不知勝籌是如何可以相讓的。如果他人說你道高,那麽自己取勝就不勞他人相讓了;他人說你低劣,即使相讓也無濟於事了。想要奉讓的說法,豈不是空話一句?眾相平等、不偏不倚之心,無處不可用之。《成實》與《三論》何以會造成乖誤?隻須消除像守株待兔那樣死守經驗和膠柱鼓瑟那樣固執拘泥的見解和想法,那麽行為便中正恰當了。來信之意說“諍與不諍,名為二法,單單隻在不諍一法”,為什麽偏偏就隻褒揚不諍一法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無諍論》說:邪與正,得與失,勝與負,是與非,必然先由心中這麽認為,並非是所說之法,有什麽定相論所稱的天生的優勝之質與劣敗之質。假如認為他人學說有什麽是非,將其偏執當作出言失當,以消解心中得失之心,或者以此學說為優為妙,為其他學說所不及,這也是一種缺失。為什麽呢?大凡心中對它有所否定,怎麽會是完全無心於能夠否定它呢?那麽勝負之心不曾忘卻,怎麽會不心存取勝之望呢?這便是自恃我為得,棄他人之失於不顧,於是有所取舍,心中大生是非,便是增了爭鬥之心。答曰:言為心所使喚,心受言之解喻,調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扇動風氣,所以發而為語。事必由心所生,正如來信所說。至於心作偽以使喚口,口行詐偽以應付心,外平和而內不平,口中應隨而內心違逆,求財利,招聲名,舍身入道之人,在家奉佛之士,這種人不是一個兩個。聖人因此詳述教誨訓誡,嚴加防犯禁止,陳說現在之災禍,講述對於將來之禍害,此文鮮明顯著,勝似日月之光芒鑒照,仍然有人敢於不吝軀體,冒犯嚴峻之製度,赴湯蹈火,甘於粉身碎骨,堅持這麽做而不肯回頭。這種人又豈能悅服於無諍之根本而聽從戒言呢?像弘揚大道之人,宣揚教化之士,心中知其勝,口中言其勝,心中知其劣,口中言其劣,也無所隱藏,無所顧慮和畏懼,隻是直率地去做罷了。別人的道行雖然低下,出於聖人之教,自己之道德雖然特殊,也是聖人教化的結果。我得勝也是聖人得勝,他失敗也是聖人得了失敗。聖人之優勝與劣敗,大抵是人之根性與境遇之緣適應與否罷了。於這位或那位聖人,又顯得出什麽厚與薄呢?即使終日以手撫劍,整夜裏擊木斥巡夜,圓睜雙目以爭得失,振作勇氣以求勝負,這勝負又歸誰所得呢?有解脫邪念之真心與沒有這種真心,隻是想要對於虛空境界妄加區分而已。為什麽不準我議論陳說,而要我謙遜退讓呢?此所謂焦明已飛翔於天空,而虞者仍在窺伺湖澤來搜求之。嗟乎!大丈夫該當弘揚此諍與不諍並用之道啊!
《無諍論》言:無諍之道理,通貫於內典和外典。君所說必須爭鬥者,這是用末來救本,舍本而求末之法。現在我為你來將無諍之道好好說明一下。為什麽這麽說呢?如果循依外典考索,那有文字之前的曆史,最淳厚的時代,人心質樸,施行不靠語言,專靠以德感陳書化之教化,當此之時,人民直至老死仍不相往來,然而各得其安居樂業之所,又有什麽爭鬥可言呢?所以可知本與末,對應著不諍與諍,此乃是萬物之真諦。答曰:諍與無諍,不可片麵執其一端。為本或者為末,又何從得知?從來不曾去諍鬥,怎麽知道所持之道不是末呢?現在我與人相諍,又有何法可以驗證它並非本呢?身居於後而望前,則以之為前,身居於前而望後,則以之為後。然而前後的問題正如彼與此,彼呼此為彼,此呼彼為彼,彼與此之名,到底是如何分別呢?依此類推,萬物均可知矣。本與末,前與後,是與非,善與惡,難道可以死守嗎?怎麽能自信耳聰目明,而廢去別人之耳目?人生如水泡自生自滅,而時光飛馳,恍如入牢獄,受羈縛,心生憂慮、畏懼,產生各種煩惱,其過錯究竟在於哪一點呢?不能與道相契合,而是建構其想法於知見之上的緣故啊。與道相契合者則不是這樣,對萬物不刻意追求,卻什麽都能做到。善與惡不能並存,而其心又不曾離於善惡,生死輪回並未到來,而其心終然念於生死須臾之間,所以得能永離生死而放縱任性、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聖人顧念凡間羅網與桎梏不能解脫,憐惜他們追逐名利好比膠滯一般難離須臾,所以反複地加以教導,要防備巧言善辯之人。仰慕大道之輩,跋涉千裏以求成為門生,即使是鳳毛麟角之輩,仍然難成大器,盡避如影隨形似地追隨,卻仍易失其道,怎麽能不遙望漫漫遠方終極,在每一個短暫的時日裏加倍努力呢?而且應該顧念自己的善與惡,不要揣度別人,而妄加計度,說:我天資高,我識別事理,能判斷疑難,隻有我能爭辯是非,隻有我能思維,等等,也算是夠淺陋了。對於他人實在是難以蠡測,或者可能真個是凡夫俗子,但也可能是聖人潛居混同於世。對於世間要有所了解,對於因果報應要有所預知,怎麽能放縱胸境,聽任本性,而大發諷刺之語呢?正該以無我之心自適於世,短暫的人生,真好比閃電劃過、朝露消解之一瞬,一俯身一舉首罷了。明月高掛於長天,千川萬水輝映其影,清風吹拂樹林,四下裏群響呼應。我豈是與世相迕,故意標新立異之人!不會進賣鮑魚的肆場與小人同處,不會以腐鼠類賤物為美味,而去追逐那世俗的祿位,我豈是與噩噩之世相混同之人!誰能知我此心,與我同行此虛己遊世之道?浩然坦蕩、堂堂正正地做人吧!怎能還以為有諍必定為錯,無諍必定為對?如此該讓諍者自行其諍之道,無諍者自行其無諍之道,而我,則兼取而用之。何必再煩勞法師煞費功夫,塗鴉筆墨紙張,隻為說清無諍之議;何必再煩勞您的弟子們裝備唇槍舌劍,來消磨大好辰光,隻為了應付我的《明道論》呢?笑話啊!渣滓不如啊!若真有必要,權且再考察一下其立論之真偽,暫且審察其得與失,隻不過是依照了你們諸位聖賢的言語,考察其出處之內在邏輯,從始到終地研討究問,由表及裏地綜合考察,使虛浮不實之語不致被他人引用,使詐偽之道自然消解。待到下一次的筆會,我們要好好看一下那更精妙的見解。
不久以本官兼通直散騎侍郎出使北齊,返國後任散騎侍郎、鎮南始興王諮議參軍,兼東宮管記。曆任太子庶子、仆,兼管記如故。後主即位,遷為秘書監、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
傅糸宰為文典雅華麗,天性又十分敏捷,即使是軍國大事,也是下筆成文,從不打草稿。即令是性好深思而後為文的人也不及他,頗為後主所倚重。然而本性質直剛強,不注重節操,自負才華,任性使氣,好淩侮他人,因此朝臣多銜恨於他。適逢施文慶、沈客卿靠巧言善辯、阿諛逢迎得寵,把持朝廷中樞要職,於是傅糸宰更見疏遠。文慶等於是一同誣告傅糸宰收受高麗使者之金帛,後主將傅糸宰下獄。傅糸宰向來剛強,因而痛恨不已,便在獄中上書說:“統治人民之人,應當恭謹地侍奉上帝,如愛子一般愛其百姓,節製嗜欲,疏遠諂佞小人,淩晨即起,操勞國事,日晚不食,思慮萬千,所以能恩惠遍及天下,福澤延及子孫。陛下近來酒色過度,不虔敬郊廟之神癨,一味寵幸昏聵之鬼魅;小人貼近身邊,豎宦之輩濫用權力,憎恨忠直之人一如仇人,視生民猶如草芥;後宮三千穿的是綺羅錦繡,廄中馬吃不完菽豆粟食,然而百姓卻流離失所,屍橫遍野;官府中賄賂公行,府庫中財帛之蓄日損月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怕隻怕東南王氣,就此斷送在您的手中。”書軸上達,後主大怒。不一會,怒意慢慢緩和,派使者跟傅糸宰說:“我想赦免你,你能否改正自己的過失?”傅糸宰回答說:“我的心就如我的麵容,我的麵容可改,那麽我的心也就可以改。”於是後主更為惱怒,命宦官李善慶徹底查辦其案,於是賜死於獄中,時年五十五歲。有集十卷行於世。
當時有吳興人章華,字仲宗,其家世代農夫,到了章華卻偏偏好學,與士人君子遊玩相處。於經史多所觀覽,善於作文。侯景之亂發,便遊曆於嶺南,居於羅浮山寺,潛心鑽研學問。歐陽..為廣州刺史,任為南海太守。及至歐陽紇敗亡,章華便回到京師。太建年間,高宗派吏部侍郎蕭引曉諭廣州刺史馬靖,讓他納庶子為質,蕭引奏陳書請派章華與他同行。出使回來,而高宗已崩。後主即位,朝臣以章華祖上無功,族望低微,紛紛排擠和詆毀於他,於是任為大市令。既已與朝官頗不相得,章華便托病辭官不就,鬱鬱不得誌。禎明初,上書極言規諫,大致說:“從前高祖在南平定百越,在北討伐胡虜;世祖在東平定吳會,在西擊敗王琳;高宗恢複淮南,拓地千裏,三位祖宗之功業,也算得上無上之功了。陛下即位,迄今已五年了,不思量先帝創業之艱難,不知道天命之可畏,溺愛嬖寵之輩,又為酒色所惑,不曾出宮來祠祭七廟,卻順服妃嬪之意,不坐正殿,老臣舊將,棄之於草野,諂佞奸邪之人,卻晉用於朝廷。現在疆土日益縮小,隋軍緊逼國境,陛下如再不改弦更張,臣怕隻怕繁華的姑蘇台會重又成為麋鹿奔馳的荒野之地。”諫書上達,後主大怒,當日就下令誅殺了章華。
傅糸宰幼年聰慧,七歲誦古詩賦至十餘萬言。年長後十分好學,擅長作文。梁太清末,攜母南奔避難,不久母喪,在戰亂之中,居喪盡禮,哀毀至於形銷骨立,士友們以此嘉許他。後投奔湘州刺史蕭循,循特別喜歡交結士人,又廣搜書冊,傅糸宰縱情尋檢搜讀,因此博通群書。王琳聞其聲名,招納為府記室。琳敗,傅糸宰隨王琳部將孫..回京。當時世祖派顏晃賜給孫..一些雜物,傅糸宰受孫..委托為函致謝,行文說理旁征博引,卓異超凡,文不加點,顏晃回去後轉述給世祖聽,不久召為撰史學士。任司空府記室參軍,遷驃騎安成王中記室,撰史如故。
傅糸宰誠心信奉佛教,師從興皇寺惠朗法師習學《三論》,徹底精通了這一學說。當時有大心寺詗法師著《無諍論》訶詆於他,傅糸宰便寫了《明道論》以消解其非難。其文大致曰:
《無諍論》上說:近來有弘揚《三論》之旨者,與人雷同,詞含怒氣,大言不慚,恣意構織他人之罪名,列舉毀謗各位大師,譏諷貶斥各派學說,評說中道而含有偏心,發語毫無拘禁,爭強比勝,對於方學諸論,更是視為仇敵,仇敵既已結成,爭鬥大生,以如此之心術論事,便形成了罪業,罪業不能消泯,豈不是又增加了生死輪回,大苦難將要聚集於一人之身?答曰:《三論》之興起,為時已是很久了。龍樹創導其源,消除佛學中的偏見;提婆弘揚其學說,滌除邪門外道之邪僻持論。必欲使佛之教化流布而不雍塞,使玄言之風尚得到發揚而不致中途墜亡。其言辭明晰,立意深遠,道義博大,影響深入人心。這正如龍象飛騰,高昂超絕,鯤鵬乘風捷上,扶搖九萬裏青雲。跛足之驢馬,斷翅之鳥雀,又怎能對於它有怨望之心呢?近代世風浮薄,終其時代也不見曠達之士,貪求習學瑣屑之學,以化育蒙昧之心,漸習漸染成為行為習慣,於是迷失了正路,競相穿鑿附會,各各肆意編造,枝與葉空自繁茂,本源卻日益隱沒了。一師的解釋,又與另一師相異,更改舊從學派,各立一種新意,同師從學的人之中,取舍領悟又各自有別,如此變更化移,添補雜糅多得不能再多。總括而運用之,心中沒有標準;擇善而施行之,哪一種是正確的呢?這豈不是如渾沌般斫出了耳目,卻傷了餘竅,毀了天命;吃了嘉樹菜卻損壞了齒牙?盡避別人再向他指正說這是鹿,不是馬,也難除先入之見,盡避家中具有靈蛇之珠,卻以沒有底之玉杯來看待使用,實在是類同於地上之畫餅,空自好看了。其人迷失準則,豈不是很正常的了?攝山大師的學說,卻不是這樣。專守定法,順人之天性,沒有另起爐灶之過失;以簡少的文字表達意義,杜絕臆斷之情形。言語中沒有料度之說,文理也不是事先構造。看準機緣,然後加以應付;見到敵人,然後采取行動。左右逢源,滔滔不絕,無狀無像,高深莫測。時而統攝天地之道,無窮無盡,時而泛泛而論,令人無所適從。光亮鮮明,才氣橫溢,想要追尋其蹤實不可能;高深渺遠,不可測量,就事論事但並不過分遠引旁征。凡是相酬答之文,都依照其理而詳加核查,不知有何怨語誑言,冒犯了諸位法師?況且諸位法師的論說,到底是可以非議的,還是不可指責的?如果可以指責,指責它就是一種學說的差別;如果說不可非議,那麽指責它就不能奏效了。法師又何必自護其短而不聽指責呢?況且教派有大有小,備載於佛典之中,大乘的義典,便指斥其他為旁門左道。現在要弘揚大法,怎麽能不闡述大乘的意旨呢?這裏是關於褒貶之事,廓大的便是課畢離校前老師的教導,評論得失之言辭,乃依照常道來闡發議論。怎麽能見到佛如此說便是真實而通達,從我口中說出便是冒犯和忤逆呢?所謂的無諍平等心乃是這樣的嗎?況且怒恨與煩惱,乃是凡人之常性,違失道理之輩,大抵皆有此舉。怎麽能因為未能愜意於三修之旨,或陳書者對六師篇心存不滿,便蓄藏涅..高妙之法,永遠不加宣揚呢?隻是寄希望於當其憤怒不平之心既已達到極點,自然會實現對於恬淡之境的領悟罷了。人麵不同,各自心思也不同,也有心口不符的,也有心口相符的。怎能一口咬定說別人講述的是至道而我心則是片麵而固執,怎能說自己之行為就真正做到了與世無爭,在外不違拂,在內有平等心?互相視為仇敵而相爭鬥,豈是我輩要做的事!罪業聚集於一身,害怕它的正是挑起爭鬥之人!
《無諍論》說:攝山大師誘導教化,則不如此,這才是習慣於無諍之人。啟發人悟心之德行既已成為過去,淳樸之風既已為淺薄,爭強好勝之心性,斥責詈罵之邪行,大盛於今世。我希望大家能以達道來消弭爭鬥,以忘己之德來奉讓勝利,何必要排斥其他流派,產生憤怒呢?如果以眾生平等、不偏不倚之心去實踐《成實論》,也能做到不諍;假如以片麵固執之心講說《中論》,也能講出有諍之意來。所以可知諍與不諍,單單隻在於不諍這一法。答曰:攝山大師確實是無諍,但法師所欣賞之無諍二字,卻未能恰合其節操。他靜守幽穀,寂然無為,凡有教誨、勉勵之人,無不視為同誌,從容談笑,萬事萬物於己毫不掛心,故其意旨雖深,言辭卻很簡約。今之鋪敘發揮之人,地位卻不是這樣了。身處王城之一角,混居於人群之內,誦聲琅琅,顧望而對之賓客,搖唇鼓舌。縱橫談吐之士子,肆其鋒芒,咄咄逼人,振其羽翼,淩空欲摶,眼捷口快,膽氣驕人,好比身臨戰陣,披堅甲,執銳兵,直闖別派論壇,賣弄非凡之見解,窺伺對手之漏洞,希圖摘取對手之錯誤,你答我對,以較量高低強弱,怎麽能默默無言,惟惟諾諾,說聲從命而已呢?必得指責同與異,揭露其缺點,弘揚大道以致置生死於度外,通曉前藏教後圓教以致於不合於流俗,對於這一點也加以指責,更是於理不通了。如果讓攝山大師身臨其境,又怎麽會定然是默無一言,從而為法師所敬重呢?法師又說:我希望能以達道平息爭鬥,以忘己之德來奉讓勝利。道德之事,不隻在於諍與不諍,讓與不讓的問題。這一點正是普通人所看重的,法師思慕而說出來,竟然不知勝籌是如何可以相讓的。如果他人說你道高,那麽自己取勝就不勞他人相讓了;他人說你低劣,即使相讓也無濟於事了。想要奉讓的說法,豈不是空話一句?眾相平等、不偏不倚之心,無處不可用之。《成實》與《三論》何以會造成乖誤?隻須消除像守株待兔那樣死守經驗和膠柱鼓瑟那樣固執拘泥的見解和想法,那麽行為便中正恰當了。來信之意說“諍與不諍,名為二法,單單隻在不諍一法”,為什麽偏偏就隻褒揚不諍一法呢?這豈不是自相矛盾嗎?
《無諍論》說:邪與正,得與失,勝與負,是與非,必然先由心中這麽認為,並非是所說之法,有什麽定相論所稱的天生的優勝之質與劣敗之質。假如認為他人學說有什麽是非,將其偏執當作出言失當,以消解心中得失之心,或者以此學說為優為妙,為其他學說所不及,這也是一種缺失。為什麽呢?大凡心中對它有所否定,怎麽會是完全無心於能夠否定它呢?那麽勝負之心不曾忘卻,怎麽會不心存取勝之望呢?這便是自恃我為得,棄他人之失於不顧,於是有所取舍,心中大生是非,便是增了爭鬥之心。答曰:言為心所使喚,心受言之解喻,調和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扇動風氣,所以發而為語。事必由心所生,正如來信所說。至於心作偽以使喚口,口行詐偽以應付心,外平和而內不平,口中應隨而內心違逆,求財利,招聲名,舍身入道之人,在家奉佛之士,這種人不是一個兩個。聖人因此詳述教誨訓誡,嚴加防犯禁止,陳說現在之災禍,講述對於將來之禍害,此文鮮明顯著,勝似日月之光芒鑒照,仍然有人敢於不吝軀體,冒犯嚴峻之製度,赴湯蹈火,甘於粉身碎骨,堅持這麽做而不肯回頭。這種人又豈能悅服於無諍之根本而聽從戒言呢?像弘揚大道之人,宣揚教化之士,心中知其勝,口中言其勝,心中知其劣,口中言其劣,也無所隱藏,無所顧慮和畏懼,隻是直率地去做罷了。別人的道行雖然低下,出於聖人之教,自己之道德雖然特殊,也是聖人教化的結果。我得勝也是聖人得勝,他失敗也是聖人得了失敗。聖人之優勝與劣敗,大抵是人之根性與境遇之緣適應與否罷了。於這位或那位聖人,又顯得出什麽厚與薄呢?即使終日以手撫劍,整夜裏擊木斥巡夜,圓睜雙目以爭得失,振作勇氣以求勝負,這勝負又歸誰所得呢?有解脫邪念之真心與沒有這種真心,隻是想要對於虛空境界妄加區分而已。為什麽不準我議論陳說,而要我謙遜退讓呢?此所謂焦明已飛翔於天空,而虞者仍在窺伺湖澤來搜求之。嗟乎!大丈夫該當弘揚此諍與不諍並用之道啊!
《無諍論》言:無諍之道理,通貫於內典和外典。君所說必須爭鬥者,這是用末來救本,舍本而求末之法。現在我為你來將無諍之道好好說明一下。為什麽這麽說呢?如果循依外典考索,那有文字之前的曆史,最淳厚的時代,人心質樸,施行不靠語言,專靠以德感陳書化之教化,當此之時,人民直至老死仍不相往來,然而各得其安居樂業之所,又有什麽爭鬥可言呢?所以可知本與末,對應著不諍與諍,此乃是萬物之真諦。答曰:諍與無諍,不可片麵執其一端。為本或者為末,又何從得知?從來不曾去諍鬥,怎麽知道所持之道不是末呢?現在我與人相諍,又有何法可以驗證它並非本呢?身居於後而望前,則以之為前,身居於前而望後,則以之為後。然而前後的問題正如彼與此,彼呼此為彼,此呼彼為彼,彼與此之名,到底是如何分別呢?依此類推,萬物均可知矣。本與末,前與後,是與非,善與惡,難道可以死守嗎?怎麽能自信耳聰目明,而廢去別人之耳目?人生如水泡自生自滅,而時光飛馳,恍如入牢獄,受羈縛,心生憂慮、畏懼,產生各種煩惱,其過錯究竟在於哪一點呢?不能與道相契合,而是建構其想法於知見之上的緣故啊。與道相契合者則不是這樣,對萬物不刻意追求,卻什麽都能做到。善與惡不能並存,而其心又不曾離於善惡,生死輪回並未到來,而其心終然念於生死須臾之間,所以得能永離生死而放縱任性、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聖人顧念凡間羅網與桎梏不能解脫,憐惜他們追逐名利好比膠滯一般難離須臾,所以反複地加以教導,要防備巧言善辯之人。仰慕大道之輩,跋涉千裏以求成為門生,即使是鳳毛麟角之輩,仍然難成大器,盡避如影隨形似地追隨,卻仍易失其道,怎麽能不遙望漫漫遠方終極,在每一個短暫的時日裏加倍努力呢?而且應該顧念自己的善與惡,不要揣度別人,而妄加計度,說:我天資高,我識別事理,能判斷疑難,隻有我能爭辯是非,隻有我能思維,等等,也算是夠淺陋了。對於他人實在是難以蠡測,或者可能真個是凡夫俗子,但也可能是聖人潛居混同於世。對於世間要有所了解,對於因果報應要有所預知,怎麽能放縱胸境,聽任本性,而大發諷刺之語呢?正該以無我之心自適於世,短暫的人生,真好比閃電劃過、朝露消解之一瞬,一俯身一舉首罷了。明月高掛於長天,千川萬水輝映其影,清風吹拂樹林,四下裏群響呼應。我豈是與世相迕,故意標新立異之人!不會進賣鮑魚的肆場與小人同處,不會以腐鼠類賤物為美味,而去追逐那世俗的祿位,我豈是與噩噩之世相混同之人!誰能知我此心,與我同行此虛己遊世之道?浩然坦蕩、堂堂正正地做人吧!怎能還以為有諍必定為錯,無諍必定為對?如此該讓諍者自行其諍之道,無諍者自行其無諍之道,而我,則兼取而用之。何必再煩勞法師煞費功夫,塗鴉筆墨紙張,隻為說清無諍之議;何必再煩勞您的弟子們裝備唇槍舌劍,來消磨大好辰光,隻為了應付我的《明道論》呢?笑話啊!渣滓不如啊!若真有必要,權且再考察一下其立論之真偽,暫且審察其得與失,隻不過是依照了你們諸位聖賢的言語,考察其出處之內在邏輯,從始到終地研討究問,由表及裏地綜合考察,使虛浮不實之語不致被他人引用,使詐偽之道自然消解。待到下一次的筆會,我們要好好看一下那更精妙的見解。
不久以本官兼通直散騎侍郎出使北齊,返國後任散騎侍郎、鎮南始興王諮議參軍,兼東宮管記。曆任太子庶子、仆,兼管記如故。後主即位,遷為秘書監、右衛將軍,兼中書通事舍人,掌詔誥。
傅糸宰為文典雅華麗,天性又十分敏捷,即使是軍國大事,也是下筆成文,從不打草稿。即令是性好深思而後為文的人也不及他,頗為後主所倚重。然而本性質直剛強,不注重節操,自負才華,任性使氣,好淩侮他人,因此朝臣多銜恨於他。適逢施文慶、沈客卿靠巧言善辯、阿諛逢迎得寵,把持朝廷中樞要職,於是傅糸宰更見疏遠。文慶等於是一同誣告傅糸宰收受高麗使者之金帛,後主將傅糸宰下獄。傅糸宰向來剛強,因而痛恨不已,便在獄中上書說:“統治人民之人,應當恭謹地侍奉上帝,如愛子一般愛其百姓,節製嗜欲,疏遠諂佞小人,淩晨即起,操勞國事,日晚不食,思慮萬千,所以能恩惠遍及天下,福澤延及子孫。陛下近來酒色過度,不虔敬郊廟之神癨,一味寵幸昏聵之鬼魅;小人貼近身邊,豎宦之輩濫用權力,憎恨忠直之人一如仇人,視生民猶如草芥;後宮三千穿的是綺羅錦繡,廄中馬吃不完菽豆粟食,然而百姓卻流離失所,屍橫遍野;官府中賄賂公行,府庫中財帛之蓄日損月耗,天怒人怨,眾叛親離。怕隻怕東南王氣,就此斷送在您的手中。”書軸上達,後主大怒。不一會,怒意慢慢緩和,派使者跟傅糸宰說:“我想赦免你,你能否改正自己的過失?”傅糸宰回答說:“我的心就如我的麵容,我的麵容可改,那麽我的心也就可以改。”於是後主更為惱怒,命宦官李善慶徹底查辦其案,於是賜死於獄中,時年五十五歲。有集十卷行於世。
當時有吳興人章華,字仲宗,其家世代農夫,到了章華卻偏偏好學,與士人君子遊玩相處。於經史多所觀覽,善於作文。侯景之亂發,便遊曆於嶺南,居於羅浮山寺,潛心鑽研學問。歐陽..為廣州刺史,任為南海太守。及至歐陽紇敗亡,章華便回到京師。太建年間,高宗派吏部侍郎蕭引曉諭廣州刺史馬靖,讓他納庶子為質,蕭引奏陳書請派章華與他同行。出使回來,而高宗已崩。後主即位,朝臣以章華祖上無功,族望低微,紛紛排擠和詆毀於他,於是任為大市令。既已與朝官頗不相得,章華便托病辭官不就,鬱鬱不得誌。禎明初,上書極言規諫,大致說:“從前高祖在南平定百越,在北討伐胡虜;世祖在東平定吳會,在西擊敗王琳;高宗恢複淮南,拓地千裏,三位祖宗之功業,也算得上無上之功了。陛下即位,迄今已五年了,不思量先帝創業之艱難,不知道天命之可畏,溺愛嬖寵之輩,又為酒色所惑,不曾出宮來祠祭七廟,卻順服妃嬪之意,不坐正殿,老臣舊將,棄之於草野,諂佞奸邪之人,卻晉用於朝廷。現在疆土日益縮小,隋軍緊逼國境,陛下如再不改弦更張,臣怕隻怕繁華的姑蘇台會重又成為麋鹿奔馳的荒野之地。”諫書上達,後主大怒,當日就下令誅殺了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