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瓊字伯玉,吳郡吳縣人。祖父陸完,梁琅邪、彭城二郡郡丞。父陸雲公,梁給事黃門侍郎,掌著作。
陸瓊幼年聰慧,富於才情,六歲作五言詩,頗有文采。大同末年,雲公受梁武帝詔校定《棋品》,到溉、朱異以下都來了,陸瓊時年八歲,當著客人之麵複盤,從此京師稱之為神童。朱異說給武帝聽,武帝下令召見,陸瓊風采照人,對答如流,舉止周密審慎,皇上十分驚奇。十一歲時,因父喪過度哀傷而變得極度瘦弱,表現出天賦的卓絕品性,其堂祖父陸襄感歎說:“這孩子必能光耀門庭,正所謂一不為少。”及至侯景作亂,陸瓊帶著母親避亂,寄居於吳縣之西鄉,勤奮刻苦地讀書,不分白天黑夜毫不懈怠,從此學識淵博,擅長作文。
永定年間(557~559),州中舉為秀才。天嘉元年(560),為寧遠始興王府法曹行參軍。不久以本官兼任尚書外兵郎,以文學轉兼殿中郎,任職期滿成為正職。陸瓊一向有美名,深為世祖所賞識。待到討伐周迪、陳寶應等,都官之符及朝廷各種詔令文書等,均由朝廷下令交給陸瓊完成。遷官新安王文學,掌東宮管記。
及至高宗為司徒,精選屬官,吏部尚書徐陵向高宗舉薦陸瓊,說:“新安王文學陸瓊,智識博洽通達,通曉典籍,足以為用,任職為郎署,曆時已久,左西掾現正缺員,他正好適合這一人選,雖然從品位上講是略有破拔之嫌,然而他久居下位,已是積年累月了。”於是任為司徒左西掾。不久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出訪齊國。
太建元年(569),再以本官掌東宮管記。任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轉任中書侍郎、太子家令。長沙王陳叔堅為江州刺史,不遵法度,高宗以長沙王年少,授陸瓊為長史,兼攝江州府國事,又兼潯陽太守。陸瓊以母親年老,不願遠離,太子也堅持請求留下他,於是沒有前往。曆任給事黃門侍郎,領羽林監。轉任太子中庶子,兼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撰國史。
後主即位,以陸瓊代理中書省,掌詔誥。不久授散騎常侍,兼度支尚書,兼揚州大中正。至德元年(583),任度支尚書,參掌詔誥,且可判理廷尉、建康二獄之事。當初,瓊父雲公奉梁武帝敕令撰寫《嘉瑞記》,陸瓊遵循其宗旨續作,起自永定,迄於至德,編成一家之言。遷吏部尚書,著作如故。陸瓊審練譜牒,善於品察人才,當初吏部尚書宗元饒去世後,右仆射袁憲舉薦陸瓊,高宗沒有用他,到這時居官攝事,號為稱職,後主十分倚重。
陸瓊生性謙遜儉約,從不為自己私家聚斂財貨,盡避地位資望日高一日,卻堅持素誌,不改操守,更加虛己下人。園池屋宇,不曾改建,車馬衣服,不求鮮豔華麗,一年四季之俸祿,都發散給家族,家中沒有多餘的財貨。晚年固鎖心誌,足不出戶,想避開權要之地,常常托病引退而不去蒞官治事。不久母喪憂鬱而離職。當初陸瓊侍奉太子時,母親隨同居住在官舍,後主賞賜優厚。等到喪棺還鄉,下詔加給資助喪事之財貨,並派遣謁者黃長貴手持冊文祭奠,後主又親自撰寫誌銘,朝野以為榮耀。陸瓊哀傷思慕過於毀頓,至德四年(586)去世,時年五十歲。詔贈領軍將軍,由官府資助喪事。有集二十卷行於世。
陸瓊幼年聰慧,富於才情,六歲作五言詩,頗有文采。大同末年,雲公受梁武帝詔校定《棋品》,到溉、朱異以下都來了,陸瓊時年八歲,當著客人之麵複盤,從此京師稱之為神童。朱異說給武帝聽,武帝下令召見,陸瓊風采照人,對答如流,舉止周密審慎,皇上十分驚奇。十一歲時,因父喪過度哀傷而變得極度瘦弱,表現出天賦的卓絕品性,其堂祖父陸襄感歎說:“這孩子必能光耀門庭,正所謂一不為少。”及至侯景作亂,陸瓊帶著母親避亂,寄居於吳縣之西鄉,勤奮刻苦地讀書,不分白天黑夜毫不懈怠,從此學識淵博,擅長作文。
永定年間(557~559),州中舉為秀才。天嘉元年(560),為寧遠始興王府法曹行參軍。不久以本官兼任尚書外兵郎,以文學轉兼殿中郎,任職期滿成為正職。陸瓊一向有美名,深為世祖所賞識。待到討伐周迪、陳寶應等,都官之符及朝廷各種詔令文書等,均由朝廷下令交給陸瓊完成。遷官新安王文學,掌東宮管記。
及至高宗為司徒,精選屬官,吏部尚書徐陵向高宗舉薦陸瓊,說:“新安王文學陸瓊,智識博洽通達,通曉典籍,足以為用,任職為郎署,曆時已久,左西掾現正缺員,他正好適合這一人選,雖然從品位上講是略有破拔之嫌,然而他久居下位,已是積年累月了。”於是任為司徒左西掾。不久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出訪齊國。
太建元年(569),再以本官掌東宮管記。任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轉任中書侍郎、太子家令。長沙王陳叔堅為江州刺史,不遵法度,高宗以長沙王年少,授陸瓊為長史,兼攝江州府國事,又兼潯陽太守。陸瓊以母親年老,不願遠離,太子也堅持請求留下他,於是沒有前往。曆任給事黃門侍郎,領羽林監。轉任太子中庶子,兼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撰國史。
後主即位,以陸瓊代理中書省,掌詔誥。不久授散騎常侍,兼度支尚書,兼揚州大中正。至德元年(583),任度支尚書,參掌詔誥,且可判理廷尉、建康二獄之事。當初,瓊父雲公奉梁武帝敕令撰寫《嘉瑞記》,陸瓊遵循其宗旨續作,起自永定,迄於至德,編成一家之言。遷吏部尚書,著作如故。陸瓊審練譜牒,善於品察人才,當初吏部尚書宗元饒去世後,右仆射袁憲舉薦陸瓊,高宗沒有用他,到這時居官攝事,號為稱職,後主十分倚重。
陸瓊生性謙遜儉約,從不為自己私家聚斂財貨,盡避地位資望日高一日,卻堅持素誌,不改操守,更加虛己下人。園池屋宇,不曾改建,車馬衣服,不求鮮豔華麗,一年四季之俸祿,都發散給家族,家中沒有多餘的財貨。晚年固鎖心誌,足不出戶,想避開權要之地,常常托病引退而不去蒞官治事。不久母喪憂鬱而離職。當初陸瓊侍奉太子時,母親隨同居住在官舍,後主賞賜優厚。等到喪棺還鄉,下詔加給資助喪事之財貨,並派遣謁者黃長貴手持冊文祭奠,後主又親自撰寫誌銘,朝野以為榮耀。陸瓊哀傷思慕過於毀頓,至德四年(586)去世,時年五十歲。詔贈領軍將軍,由官府資助喪事。有集二十卷行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