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來太子殿下不喜,劉瑾可以想見,自己今後的日子定然不好過。好在另有人頂在前頭,太子殿下的注意力暫時不在宮內,劉公公隻跪了小半個時辰,勉強逃過一劫。


    相比之下,張氏兄弟就沒那麽幸運了。


    手捧密詔和敕書的中官抵達侯府,壽寧侯先是欣喜若狂,以為皇後說動太子,放他兄弟二人出去。


    怎知中官之後,府內又湧進十數名如狼似虎的錦衣衛,另有東廠的領班和番子,皆圓帽皂靴,手持刀棍,凶神惡煞。


    壽寧侯當即知曉不好,喜悅之情冰消瓦解,最後的期望也化為泡影,消失無蹤。


    往昔不可一世的外戚之家,在廠衛眼中,不過泥豬瓦狗一般。錦衣衛和東廠番子衝入侯府,四下搜尋,如入無人之境。


    侯府的家人和奴婢均被趕至前院,押在一處,麵如土色,瑟瑟發抖。


    侯府長史取出家人名冊,小心遞到一名錦衣衛百戶手中。


    奉命拿人的錢寧毫不客氣,隨手翻開名冊,也不細看,隻對照人數。發現不對,當即眉毛一豎,提起繡春刀,狠狠拍在長史臉上。


    “偽造名冊,虛報人數,膽大包天!”


    刀鞘挾著風聲落下,長史不及慘呼,猛然摔倒在地。張開嘴,伴著鮮血,兩顆牙齒竟齊根而斷。


    錦衣衛如餓虎饑鷹,欲擇人而噬。東廠番子不甘示弱,視線在侯府中逡巡,一個個澤吻磨牙,凶意昭然。


    “敕壽寧侯張鶴齡領孝陵衛同知,守衛帝陵,即日赴任。”


    短短一句話,如驚雷落地。


    壽寧侯麵色慘白,呆滯兩秒,猛然從地上躍起,撲上前,狠狠拽住中官的領口,狂叫道:“我要見皇後!本侯要見皇後!”


    中官麵色陰沉,向左右看了兩眼,立即有東廠番子上前,一腳踹在壽寧侯的膝窩。


    落地的鳳凰不如雞。


    大行皇帝密旨在前,太子殿下加蓋寶印的敕文在後,縱有通天的本領,也休想就此翻身!


    皇後的兄弟又如何?


    一朝天子一朝臣。


    待太子殿下繼位大婚,皇後成為太後,鳳印易主,榮耀一時的張氏外戚,必將被他人取代。


    此去孝陵衛,無召不得返京,連喪儀都不得親見,足見張氏早失聖心。


    太子殿下若肯留情,也不會大喪未行,就將張鶴齡兄弟趕出神京。更不會口諭錦衣衛指揮使牟斌,點兩隊錦衣衛送他們出城。


    前事既已注定,還有什麽需要顧慮?


    錢百戶和東廠領班交換過眼色,廢話不多說,直接扯來一條麻布,堵住壽寧侯的嘴,另將他雙手綁住,塞進備好的馬車。


    車夫揚鞭,馬聲嘶鳴。


    禦賜門匾早被取下,收回內府。家人奴婢分作兩列,記錄在冊者,可跟隨壽寧侯一並出城。冊上無名者,自由東廠發落。


    侯府的庫房被錦衣衛封存,內有大行皇帝禦賜之物,不可輕動。


    有錦衣校尉在侯府發現秘庫,藏金銀巨萬,古畫珍玩無數,堪比皇家內庫。


    金銀之外,更有同藩王往來書信。未加蓋藩王印章,卻有王府長史印。認出是晉王府和寧王府長史印,錢寧和東廠領班頓時如獲至寶,欣喜若狂。


    商議之後,東廠領班仍押壽寧侯出城,錢寧親帶書信往北鎮撫司複命。


    為何東廠這般謙讓,將露臉的機會交給錦衣衛?


    實因東廠的掌班、領班、司房皆由錦衣衛調撥,歸根結底,是“一家人”。如果來的是東廠顆領班,結果將完全不同。


    馬車出城之後,片刻不停,直往茂陵。


    因禮部和欽天監尚未擇得吉地,朱厚照又不願意張氏兄弟繼續留在京城,幹脆大筆一揮,將兩人都送到茂陵。反正都是守陵,父皇沒有大殮,先給皇祖父守也是一樣。


    即便被堵嘴捆手,壽寧侯仍是掙紮不休,模糊不清的大罵,發誓他日回京,定要這些人好看。


    押送的錦衣衛和東廠番子都是麵露譏諷。


    青天白日的,這位張侯爺還做春秋大夢呢!


    建昌侯比壽寧侯識趣,見錦衣衛和東廠番子上門,便知情況不妙。中官宣讀遺詔之後,癱坐在地上,顯是百念皆灰,萎靡不振。


    “侯爺,請上車吧。”


    中官袖著手,微弓著身,話雖客氣,表情中卻無半點尊重。


    建昌侯沒有多做掙紮,也沒有叫著要見皇後,掀起衣擺,登上馬車,待車門關上,才力竭一般,重重靠向車壁。


    這一去,再不見神京城的八街九陌,錦繡繁華。


    侯府前的車水馬龍終將在記憶中湮滅,亭台水榭中的鶯歌燕舞亦將化為烏有。


    遙想三十年人生,年少拜爵,享盡世間榮華。一朝風雲突變,所有的權勢利祿都如浮光掠影,轉瞬無蹤。


    閉上雙眼,建昌侯用力攥著雙手,兩行淚水自臉上滑落,流入唇中,竟是鹹得發苦。


    弘治十八年五月乙酉,一門雙侯的張氏外戚被打落塵埃。囂張跋扈多年的張氏兄弟,在錦衣衛和東廠的“護送”下,乘著兩輛馬車離開京城,直赴茂陵。


    侯府的長史家人步行跟從,隨身隻有簡單衣物,散碎銀兩。不遇新皇詔令,窮盡餘生,都要陪著張氏兄弟守衛皇陵。


    內閣官文抄錄極快,朱厚照寶印蓋得更加利索。待張皇後得知消息,張氏兄弟早已遠離神京。


    “他、他竟把親舅舅送去守陵?!”


    悲怒交加,張皇後親自前往東暖閣,要向兒子問個清楚。


    朱厚照很平靜,甚至有些冷漠。


    “母後,舅舅感沐天恩,以皇親為父皇守陵,乃是盡臣子之孝。”朱厚照一身素色常服,玉簪束發,臉上仍有幾分稚氣,眼神卻極是銳利。


    “母後不感舅舅的誠心?不覺榮耀?”


    “你……我……”


    張皇後氣得渾身顫抖,被堵得無言,最後隻能哭道:“便是如此,也該等到你父皇大殮!”


    “事既定,內閣官文已發,兒已加蓋寶印,不容更改。”


    朱厚照神情更冷,道:“如無他事,兒尚有禮部上進的喪禮儀注要閱。”


    張皇後看著朱厚照,不敢相信,兒子竟同她這般說話。


    “張伴伴。”


    “奴婢在。”


    “送母後回坤寧宮。”


    “奴婢遵命。”


    轉過身,朱厚照又道:“穀伴伴。”


    “奴婢在。”


    “去欽天監傳孤口諭,遵大行皇帝遺詔,擇吉日請母後移居清寧宮。”


    “是。”


    穀大用領命,退出暖閣。


    張永轉向張皇後,恭敬道:“娘娘,奴婢送您回宮。”


    “照兒,你這麽做,不怕天下人斥你不孝!”


    “母後悲傷過度,請回宮休養。”


    “好……你好!”


    張皇後含著淚,憤然轉身離開。


    朱厚照背脊挺直,雙拳緊握,手背暴起青筋。


    此時,高鳳翔跪傷了腿,無法在太子跟前伺候。劉瑾懷揣著小心,輕易不敢往前湊。張永和穀大用離開,暖閣內隻剩下馬永成。


    見朱厚照神情不對,馬永成手心冒汗,大氣不敢喘。


    自先帝萬年,太子殿下就像換了個人。身邊伺候的,都像是懷裏抱著炭火,萬分小心,仍有被燎傷眉毛的時候。先前得寵的劉瑾高鳳翔都吃了掛落,反倒是看著棒槌的穀大用和張永漸得重用。


    馬永成不如劉瑾機靈,也沒有穀大用那份果敢。想往前湊,又怕適得其反,好不容易得著機會,也是瞻前顧後,話都忘記怎麽說。


    “馬伴伴。”


    “奴婢在。”


    朱厚照突然開口,馬永成立刻打了激靈。


    “你出宮一趟,召翰林院編修楊瓚至東暖閣。”


    “是。”


    馬永成不敢多說,小心退出暖閣,取來牙牌,帶上兩個小黃門,一溜煙的出了乾清宮,直奔奉天門。


    彼時,東城兩座侯府大門緊閉,錦衣衛撤走,張氏外戚頓成明日黃花。


    福來樓中的楊瓚則是好運從天而降,尋覓多時的家宅終於有了著落。


    官牙主動找上門,言明宅院規格,並且講明,因房主著急離京,價格好商量。


    “房主本是六品京官,現升上一級,調任南京工部。不到九年任滿,不會回神京。”牙人道,“家眷同行,必要在金陵另尋家宅。錢不湊手,便打算將城中宅院售賣。”


    牙人說得實在,不像虛言。手中又有官衙的簽押,自然做不得假。


    唯一讓楊瓚提心的是,皇城內的宅院,靠近城東,隔壁即是國子監祭酒府上。不提房子如何,單看地段,就不該是這個價錢。


    “楊老爺如不放心,可隨小的親自去看。”牙人道,“如是合心,價錢尚能再降些。”


    還能再降?


    左思右想,楊瓚更不放心。但機會實在難得,錯過這次,天曉得還要在客棧住多久。在京為官,沒有安穩落腳的家宅,終非長久之計。


    “楊老爺放心,三廳七架的官宅,梁棟都是完好。門窗、戶牖翻新不到半年,大門上的鐵環都是新刷的漆。”


    “房主既要離京,為何動起土木?”


    牙人笑道:“不瞞楊老爺,房主本以為能留人神京,哪想到被放到金陵。”


    簡言之,翻修家宅是為升官做準備,六品到五品,單是廳堂就相差兩間。房主隻翻新門窗,應是謹慎使然,如今卻便宜了楊瓚。


    經牙人一番解釋,心中的疑惑消去三分。楊瓚終是點了頭,定下三日後去城東。


    “勞煩許牙儈了。”


    “楊老爺客氣。”


    敲定一樁生意,牙人滿臉堆笑,腳步輕快的離開福來樓。


    走出大門不遠,便見街對麵有人向他招手。


    “事可辦妥了?”


    “放心,妥當了。”


    說話之人正是客棧新來的廚役。和牙人一樣,都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探子,隸屬承天門指揮千戶所。


    “別怪我多嘴,既是在客棧幫廚,總得有個樣子。”牙人沒好氣道,“京城重地,東廠的番子盯著,再急也要有個章程,免得給千戶惹麻煩。”


    “老子是夜不收出身,不是廚子。就這樣了,能怎麽著?惹急了,掰掉幾個腦袋,看那沒卵蛋的玩意嘚瑟!”


    “得,我說不過你。”


    牙人翻個白眼,話鋒一轉,道,“你瞧著,千戶大人為何對這楊探花如此關照?”


    與內官不同,錦衣衛結交文官並無不可。但過從甚密,多少也犯忌諱。


    廚役搖頭,繼而瞪眼,道:“伯爺做事,豈是你我能妄加揣測!”


    “嘖!”


    牙人正要再說,忽見有三個中官和數名禁衛走進福來樓。未幾,素服烏紗的楊瓚從客棧中走出,瞧架勢,應是被召進宮。


    中官身上的葵花衫,腰間的牙牌,都表明他在內廷品階不底,至少是個正五品的監丞,八成還在太子殿下近前伺候。


    兩名錦衣衛探子互相看看,不由生出同樣的念頭:這個楊編修還真有些不一般。


    東暖閣內,朱厚照看過禮部的奏請,坐在禦案後愣愣的出神。內官通稟兩次,方從沉思中醒來。見到進殿行禮的楊瓚,眼中總算生出幾絲暖意。


    “楊編修不必多禮。”


    揮退暖閣內的中官,朱厚照起身繞過禦案,二胡不說,直接坐到地上。


    楊瓚吃驚不小,這是鬧哪出?


    “殿下?”


    “孤心裏悶。”朱厚照盤腿坐著,低著頭,悶聲道,“隻想找人說說話。”


    說話?


    說話也用不著坐到地上吧?


    楊瓚想勸,又不知從何勸起。左右看看,幹脆袍子一撩,陪朱厚照一起坐在地上。


    “太子殿下有何不愉?臣雖駑鈍,勉力能開解一二。”


    朱厚照笑了。


    “孤果然沒看錯,楊編修是性情中人。”


    楊瓚挑眉,性情中人便性情中人。


    隻要能將這位青蔥少年扳正,別讓他突發奇想做出什麽怪事,引得朝中言官發難,性情一回又何妨。


    弘文館中的那本《鶯鶯傳》早給楊瓚提醒,太子殿下正處於叛逆時期,逢弘治帝大行,心中定堆積不少情緒,恰似一根繃緊的彈簧,壓得越重,反彈得越是厲害。


    如果不能尋找到協調的辦法,要麽彈簧被壓折,要麽施力的人被彈飛。


    無論哪種結果,都不是楊瓚樂見。


    “孤也不知該從何說起。”


    朱厚照歎氣,手搭在腿上,現出滿臉愁色。


    “殿下盡可暢言,臣聽著便是。”


    “……好。”


    朱厚照點點頭,向台階上一靠,從弘治帝的密旨開始講起,提了兩句鹽引,又轉到壽寧侯和建昌侯守陵,最後結束在張皇後的質問。


    “孤不明白。”


    望著青石磚上的紋路,朱厚照似在對楊瓚說,又似在自言自語。


    “母後為何不能體諒孤,為何一定要護著孤的兩個舅舅……”


    楊瓚沒有說話。


    國舅如何暫且不論。皇後的言行不是他能置喙。


    “兩個舅舅跋扈已久,孤甚恨。父皇無旨,孤也要將他們送去南京!”


    南京?


    “魏國公徐俌剛正,世代鎮守南京。”


    朱厚照解釋一句,楊瓚瞬間明了。


    別看張氏兄弟在神京城跋扈,到魏國公眼前,也隻有縮起脖子老實蹲牆角的份。


    魏國公是誰?


    中山王徐達的後裔。太宗皇帝的發妻徐皇後便出自徐家。


    張皇後得寵,張氏一門雙侯,卻是麵上榮耀內裏草包,手中並無實權。魏國公府則不然,實打實的武將起家,開國功臣,奉天子命鎮守南京。


    比起神京,金陵最不缺的就是勳貴外戚,一個賽一個的樹大根深。


    一旦被扔進南京,張鶴齡兄弟再大的本事,也掀不起半點浪花。好不好,就會被哪個國公侯爵拍個半死,下場恐怕比守陵更慘。


    思及此,楊瓚微斂雙眸。


    朱厚照確實聰慧,也不乏手段,隻要他肯上心,成就未必會在父祖之下。


    問題是,事情會如他所想,向最好的方向發展嗎?


    楊瓚拿不準。


    “殿下,既有先皇密旨,內閣官文,自不得更改。”


    “孤知道。”


    朱厚照忽然轉頭,雙手交握,道:“孤就是想說說,說出來,心裏就好受了。”


    不待楊瓚回話,接著又道:“父皇也有密旨留與楊編修,朝參之日,會當著滿朝文武宣讀。”


    “臣?”


    “對。”


    楊瓚有心打探一二,朱厚照卻搖頭,笑道:“暫時不能說,需得內閣過目,吏部加蓋官印。總之是好事。”


    好事?


    那就好。


    為開解朱厚照,楊瓚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提及邊疆軍事,內廷演武,總算讓對方寬慰許多。


    不知不覺間,半個時辰過去,朱厚照談性愈濃。臨到晚膳仍不願放人,幹脆將楊瓚留下,不提規矩,一並用飯。


    連日裏,穀大用和張永等一直擔心太子殿下的膳食。忽見其胃口大開,就著青菜豆腐連吃六碗,不禁熱淚盈眶,齊齊看向楊瓚,眼中閃著星星,背景一片粉紅。


    楊瓚被看得不自在,默默扒飯,差點咬到舌頭。


    能否不要這麽看他?


    被內廷中官仰慕,壓力委實太大。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來自遠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來自遠方並收藏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