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謐,字士安,幼名皇甫靜,是安定朝冉阝人,漢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孫。過繼跟著後叔父,遷居到新安。二十歲還不好學,東遊西蕩沒有節度,或認為他是白癡。曾經得到瓜果,便送給後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上說:‘雖用三牲奉養,如果讓我們擔憂,還是不孝。’你現在二十多歲,目不存教育,心不納道義,沒有什麽能安慰我。”於是感歎道:“從前孟母三次遷居使孟子成仁,曾參的父親殺豬以行教誨,究竟是我居住時沒有選擇好鄰居哩,還是教育缺少方法呢?為什麽你愚鈍得這麽厲害呢?修身心重學業,是你自己得到好處,對我有什麽呢?”因而對著他流淚。皇甫謐於是感動激憤,到同鄉人席坦那兒讀書,勤奮不怠。家中貧窮,親自耕種,帶著經書務農,於是博通典籍和百家之言。皇甫謐沉穩閑靜清心寡欲,開始有了高尚之誌,以著述為務,自號為玄晏先生。著有《禮樂》、《聖真》論。後來得了手腳麻木之症,還是手不釋卷。


    有人勸皇甫謐修名聲廣交遊,他卻認為不是聖人誰能夠做到入仕和隱居並存呢?居在田裏之中也可以堯舜之道為樂,又何必崇尚世利,煩勞於官事,然後才成名呢!”便作《玄守論》來回答。論中說:


    有人對我說:“富貴是人們所希望的,貧賤是人們憎惡的,為什麽等著自己受窮卻不改變呢?況且道所看重的是治世;人所讚美的是逢時。先生你年邁齒變,饑寒不能贍養,老死溝壑之間,又有誰知道呢?”


    我說:“人所最珍惜的是生命;道所必定保全的是形體。生命形體所不能侵犯的是疾病。如果擾亂全身之道而損害性命,怎麽能擺脫貧賤保存自己的欲望呢?我聽說拿別人的俸祿就要為別人憂慮,身體強壯的人尚且受不了,何況我是體弱多病呢?再說貧困是士之常情,卑賤是道之事實,處在常情合乎事實,到死不憂慮,跟煩勞精神得到富貴相比哪個更好呢?另外活著不被人知道,死去不被人歎惜,是最好的了。啞巴聾子這種人,是天下最有道的了。一個人死了天下都慟哭,認為是損失,一人活著四海都高興,認為是補益。然而悲傷和高興都不能對生死有所補益。因此至道不會減少,至德不必增益。為什麽?它本體充實。如果運轉天下人的思念來追尋損生的災禍、增廣沒有補益的疾病,哪算是最高的道德呢?隻有無損,才是最堅固的了;隻有不增益,才是最厚實的了。堅固所以最終才不能使他減少,厚實所以才最終不能使他瘠薄,如果能領悟到堅厚的實質,處於不薄的本性,立於損益之外,遊離於形骸之外,那麽我的道就完滿了。”


    於是不做官。沉溺於學習典籍,廢寢忘食,當時的人稱他為“書婬”。或有人告誡他過分篤學,將會損耗精神。他說:“早晨得知真理,晚上死去也可以,何況壽命長短是上天注定的呢?”


    皇甫謐的叔父有了兒子,已經二十歲,到他四十歲時死了後母,於是他返回本宗。


    城陽太守梁柳,是皇甫謐父親叔伯姐妹的兒子,要上任時,別人勸他為梁柳餞行。他說:“梁柳當百姓時拜訪我,我送迎不出門,吃的不過是醃鹹菜,貧窮的人不用酒肉為禮。現在他當郡守我去送行,這是看重城陽太守的職位而輕視了他梁柳這個人,哪裏合乎古人之道呢?這不是我能心安理得的事。”


    當時魏郡召為上計掾,推舉當孝廉;景元初年(260),相國征召,他都不應召。後來鄉親勸他接受任命,他為此作了《釋勸論》來表達誌向。其辭說道:


    相國晉王司馬昭征召我等三十七人,等到泰始年(265)司馬昭受禪登基,一同受命的人沒有誰不到朝廷,都拜為騎都尉,或者賜爵關內侯,進宮侍奉朝見,享受侍臣的禮遇。隻有我疾病困擾,沒趕上國家的寵幸。同宗的父老兄弟和我的同僚,都以為是天下大慶,百姓依賴之世,即使不能成禮,也不應該安睡,縱使病重,也合當出仕。我考慮到古今聖明君主的禮製,無論大小事情,都按實情決斷,我實力不能擔負重任,哪是怠慢呢?於是我病臥在床上感歎道:“進取是自身的光榮;退隱,是命運中的實情。假使我沒有疾病,持有高尚的隱居不仕的節操,尚且可以被寬容,何況我的確病勢沉重呢?所以堯舜的時代,士人中有的收斂隱居的形跡,有的為國事過家門而不敢入。皋陶這些人之所以兩遂心願,是遇到了好時代。所以朝廷重視致力為國的臣子,民間讚美保全誌向的士人。他們到底是什麽人呢?方今聖明的帝王興起,名聲與前哲匹配,仁道不遠,也應該如此啊!客人或用常理逼迫我,或為我違背世事而憂慮。我認為朝廷有寬厚聖明的君主,下麵一定有接受旨意的人,天網恢恢,入仕與否是一樣的,對入仕還是隱居又有什麽可怨呢?”於是研究賓客主人的論點,解釋別人的責難,名叫《釋勸》。


    客人說:“聽說上天有日月星辰以顯示光明;大地蘊藏神靈,以吐生萬物。所以黃鍾依次排列,律呂形製不同。因此春天百花開放,夏天果實累累,秋天涼風除暑,冬天結成冰霜。人的規律相同,順應玄機而發。天地人三才相連獲利,如同符契相合一樣明白。所以士人中有的一同仕於唐堯,有的事先感悟於有莘氏,有的托夢感動國君,有的放下渭水濱的釣竿,有的敲著牛角打動齊桓公,有的脫下褐衣當秦國宰相,有的不顧謗議而安定鄭國,有的乘坐馬車拯救艱難,有的鋪荊坐地以求友,有的借助道術於黃石公。所以才能夠龍騰虎躍,出類拔萃,技超群輩,揚高聲奮遠威,奏出宇宙清越的聲音。由此看來,仕進行德貴在及時,為什麽屈居在此而不施展呢?現在你憑著超群出眾的才智,精心研習六藝經典,摯意探求眾妙之門也有年月了。既然遇到皇帝禪位的朝廷,又值投身仕宦的時刻,委身聖明的君主,與知己之人共處,時世清明治道純真,可以高飛,這真是我們洗發雲漢、鴻鵠高翔的時代。而你藏匿光彩追求林藪,內含美質卻未顯示,飛龍潛藏於九泉,固執地堅持自己的高節,拋棄通向康莊之路的途徑,保守耿介之人的小節,不是也跟道的旨趣乖謬了嗎?


    “再說我聽說北鬥轉動則天位正,五常之教排定順序則人理定。如今王命懇切周至,交給有司考慮,如不受命,在上招致違背君主的牽累,在下招致驚擾眾人的懷疑。通達之人以齊同為貴,你何必獨自不同?群賢能依從,你何必獨守初衷?如今同時受命的都已來到,如同饑餓不等就餐,便在仕途上顯揚文采,都已位至天官。而你卻獨自滯留在隱居之所,放浪形骸於世外,退隱於家園,不瞧一眼美好事物,恩惠不施於人,行為不合於道,身遭大禍,性命難保。如果太陽神羲和快馬加鞭,等到大火星西墜時,你再臨川恨晚,還能補益什麽!重視光陰輕視璧玉,是聖人所約定的,《詩經》上說‘顛倒衣裳’,表明有所規勸。你應明察先哲的楷模,符合聖明朝廷的誠心,靈翼衝向雲天,天池沐浴龍鱗,推開宮門,步入宮廷,登上玉階,陪伴帝君,會迅速變得光彩照耀,更有許多流風餘韻。你輔佐唐虞那樣的君主,教化堯舜那樣的臣民,宣揚棄置刑法而不用的政治,匹配殷周那樣的大臣,記功於大鍾,並立秩序常倫,活著享受鍾鼎之食,死後成為顯貴之臣,不也美好嗎?而你卻忽視金銀的光輝,忘卻官服的燦爛,辭去光彩的容服,守著舊布粗衣到老,不也太辛苦了嗎?”


    主人我笑著回答說:“唉,你們可以說是隻見豔麗的外觀,卻沒看到隱士的形跡;隻見世俗人不被容納,卻不明白聖君的兼愛;隻知道按規矩尺寸求方圓,卻不知道大形體無邊無際。所以說,天空玄黃而清徹,大地寂靜而安寧,包含萬類,廣被群生,寄身聖世,依托天道神靈。如同春天陽氣散發,冬季陰氣凝聚,泰液池蘊含光彩,太極元氣渾然蒸騰,眾人仰慕造化,大製征兆不同。所以入仕的人享受天祿,隱居的人安於丘陵。因此寒暑冬夏遞相推衍,四個星宿遞相居中,陰陽不用治理,運行變化無窮,自然安排確定,能夠兩全其美。二物都靈驗,這才叫大同;彼此無怨恨,這才叫至通。


    “到了衰落的周朝末年,看重欺詐,輕視誠信,為權力所牽製,憑財利求殊榮。所以蘇秦出來遊說而六國合縱,張儀入秦而連橫勢成,廉頗活著而趙國受尊重,樂毅離去而燕國被輕視;公叔痤病死而魏國衰敗,孫臏在魏國受刖刑而齊國安寧,範蠡文種被親附而越國稱霸,屈原遭流放而楚國傾覆。因此國君沒有固定的法令,臣屬沒有固定的美名。損害仁義廢棄誠信,或衰亡或興盛。所以馮諼彈劍感動孟嚐君,子家子有返還賞賜的說辭,項羽施展拔山之力,蒯通陳述鼎足三分的形勢,東郭先生被田榮劫持,顏闔因為被魯君逼著入仕而羞恥。這些都是拋棄禮義喪失本真,隻是以一朝一夕的急難為榮,哪裏是推行大道的根本呢?


    “至如聖明的國君創製化物,讓德行跟二皇參同,使風俗跟虞夏齊一,要溫溫和順,不要斤斤明察;要混混不息如深泉,不要浩浩蕩蕩而顯名;要鬆散而無拘束,不要向刻契那樣為繩打結;要茫茫而無邊際,不要區區而細分別;要渾然樸實而文采日益清楚,不要一下子顯示出冰雪之白,要厚道地任用德政,不要瑣碎地執行苛法。因此,抓住時機者行動有成,喜歡隱遁的人無所逼迫。所以說,一明一暗,得道的標準;一張一弛,符合禮義的常規;一浮一沉,一並得到它的本真。所以君主有勤勞謙虛的愛好,下麵就有不求名譽的臣子;朝廷有聘用賢能的禮節,郊野就有逃竄躲藏的小人。因此支伯以幽疾為由拒絕了唐堯,而老子在西郊寄托蹤跡,顏回安於陋巷以成名,原思把十分貧困當作歡樂,榮期用三首樂曲感動孔子,黔婁憑布衾身份獲得諡號,段幹木守道不仕而能保存魏國,荊萊誌向高遠向江崖,嚴君平憑占卜而道術顯著,四皓在洛水之濱潛藏至德,鄭真靠躬耕獲美譽,幼安能向今人發布號令,這些人都持有難以改變的節操,守住不改變的旨意,遇到超群拔俗的國君,才保全了他們的誌向。所以如果有獨自能決定的計策,就不用同眾人一道商量;能守住不動的安定,就不用同眾賓謀慮。所以能夠拋棄外表的豪華,疏通內心的真道,除去顯赫的明路,步入昏昏的塵埃,宛轉各種情狀的容貌儀表,排解空寂來寄身,安居無事之宅,結交放棄名利之人。輕如鴻毛,重如湮滅,不能減少什麽,測量它會更加幽深。真是我們這些人的師表,也是我迅疾奔走不能達到的。你們議論我失去常理驚駭眾人。我也奇怪你的直論不夠折中。


    “才能不適用,是眾人所指斥的,我臥病多年,是朝廷所遺棄的,因此胥克因蠱疾而被廢棄,左丘明就記載下來;伯牛有病,孔子為他感歎。黃帝在演九經中創立典製,岐伯剖腹除掉腸子,扁鵲到虢國而死人回生,文摯為齊王徇命,醫和在秦國晉國顯露醫術,倉公在漢代探求到醫學秘密,華佗以獨特的見識保存了醫學精髓,張仲景的藥方精妙絕倫;隻遺憾我活著沒見到這種人,所以向明主請命訴苦,請求研究失傳的學問。的確我活得太辛苦,希望誠心能降霜露,所以待罪而窮居。”


    此後晉武帝頻頻下詔書敦促不已,皇甫謐上疏自稱為草莽臣,他說:“我因衰病疲困,迷戀於學術旨趣,因病而棄官隱退。逍遙於山林,人倫綱紀沒放棄,與鳥獸為群。皇上選拔人才,並收草莽之士。因此皋陶選作司法官,不仁的人遠遁。我雖然愚鈍瞑頑,但備受晉朝的恩德,還是知道唐堯時的人擊壤之樂,本應該奔赴京城,在闕外向皇上稱壽。可是我命運不好,招來災禍,長久地被重病纏繞,半身麻木不仁,右腳偏小,十九年了。又因飲用寒食藥,超過節度,辛苦荼毒,到現在已經七年了。數九寒冬袒露身體飲冰,三伏酷暑煩悶不堪,外加咳嗽氣逆,有時像熱瘧疾,有時像傷寒病,浮躁不堪,毒氣下流,四肢浮腫酸痛。於今身體虛弱,救命於頃刻之間,父兄不忍出行,妻小長言訣別,但迫於皇威,勉強挾持上路,疾苦加重,不能前進,隻好委身待罪,躺在床上歎息,我聽說韶樂衛風不能一齊奏,雅樂和鄭風不能並行。所以穀阝子到周室,災禍延及王叔;虞丘稱賢之時,樊姬就閉口不言。君子和小人,行禮器具不同,何況我是才智低下,又怎能混雜在賢臣之中呢?庸夫穿錦衣,與他的服飾不相稱。我私下聽說同時受命之士都已到齊,隻有我有疾病,在床蓐負罪,雖然貪戀明主之時,卻懼怕死在路途。假使我沒有病,現在又已遇到堯舜之世,那麽我堅守隱逸之誌,也會被容許。我聽說上有聖明的君主,下麵就有敘述情委的人。希望皇上留意原諒,另外,褒揚傑出才士,到傅公岩求隱士,到謂水邊尋釣者,不要讓渣滓長期玷汙了清流。”皇甫謐言辭懇切備至,於是朝廷同意。


    一年後,又推薦為賢良方正,都沒就任。自己上表向皇帝借書,皇帝送給他一車書。皇甫謐雖然身患重病,但閱讀書籍不懈怠。當初服用寒食散,藥性與病相抵觸,常常病得不像人,曾悲憤至極,想引刀自殺,經叔母勸諫才停止。


    濟陽太守蜀人文立,上表認為任命士人有煩瑣的贄禮,請求除掉這種禮節贄幣,下詔同意了。皇甫謐聽說後感歎到:“亡國的大夫不能同他商量謀劃保存國家,竟然要革除曆代的禮製,可以嗎?‘束束布帛堆成堆’是《易經》上明確的禮義,用黑色和淺紅色的布帛為贄,自古有之。所以孔子說早晚努力學習禮等著別人詢問,用席上的珍寶以待聘用。士因此要行三次揖讓禮才能進見,說明進見之難;謙讓一次就告退,說明辭去太容易,至如商湯對伊尹,文王對薑太公,或親自到莘野,或立即同車而歸,惟恐禮節不重,又哪能吝惜禮節周到的費用呢?再說一個禮節不周到,貞節的女子也會感到恥辱,何況任命賢士呢?孔子說:‘子貢呀,你可惜那隻羊,我可惜那種禮。’贄禮為什麽要拋棄呢?朝政失去賢人,在這方麵就體現出來了。”


    鹹寧初(275),又有詔書說:“男子皇甫謐沈靜有素,堅守學業愛好古籍,與流俗旨趣不同,任命他為太子中庶子。”皇甫謐堅決推辭說病重。天子起初雖然不勉強他,不久卻又下詔征他為議郎,後又下詔補為著作郎。司錄校尉劉毅請求任命他為功曹,他都沒應召。撰寫論文談葬送之製,名叫《篤終》,其文說:


    我認為生存死亡是天地的定製,人理必定會如此的。所以古禮到六十歲就製辦壽具,直到九十歲,各有等級差別,這是防終的常法,難道是流俗多有忌諱嗎?我雖未到製辦壽具的年齡,但是疾病長年纏身,連遭喪難,神氣虧損,疲病到極點了。時常擔心早期夭折,恐怕不能壽終,因此粗略地陳述我的心懷。


    人所貪求的是生存,所憎惡的是死亡。雖然貪求,卻不能延長生命,雖然憎惡,也不能逃遁死亡。人死後精神形體消散,魂魄無處不到,所以精氣歸向上天;依托的性命完結,形體返回本質,所以屍體埋在大地。因此精神沒有形體,就與精氣一同升降;屍體不能長期保存,與大地合為一形。形神不隔斷,是天地之本性;屍體與大地合並,是返回本真的道理。如今我活著不能保護好七尺身軀,死後又何故要用一個棺材隔離土地呢?如此說來衣食是用來玷汙屍體的,棺槨是用來隔離本真的,所以桓司馬以為做石棺還不如死後速朽,季孫氏的美玉陪葬跟暴露形骸相同;宋文公厚葬,《春秋》認為華元不像臣子;楊王孫裸葬,《漢書》認為他比秦始皇賢能。假如魂魄有知,那麽人鬼禮製不同,黃泉的親族,死者多於活人,一定會準備各種器物,等待後死之人。現在如果以生存比況死亡,不是靈驗的主意。如果死者無知,則白白奪走活人的財用,活人的財物減少而沒有益處,卻誘發了奸邪之心,這是招致暴露形骸的災禍,增加對死者毒害的辦法。


    埋葬就是收藏,收藏就是要人們看不見。如果做大大的棺槨,準備許多財物,無異於把金子埋在路邊並在上麵寫好標牌。即使最愚蠢的人,也一定會譏笑。用豐盛的財物厚葬而開導了奸邪之心,有的剖開棺槨,有的牽拽形骸,有的剝去衣服捋下胳膊上的金環,有的摸著腸子找珠玉。就算焚燒屍體,也不會比這更讓人痛心。從古到今,沒有不死的人,也沒有不被盜掘的墳墓。所以張釋之說:“假使墳墓有引起貪欲的財物,即便固若南山還會有縫隙;假若墳墓中沒有引起貪欲的財物,就算沒有石槨,又有什麽值得憂戚呢?這話正確啊,真是我們的老師。贈送死者的禮物加厚,不是厚待了死者,而是活著的人自己的作為。順從了活人沒有益處的意願,拋棄了死者應有的歸屬,這是聰明的人所不做的。《易經》上說:“古代安葬,用柴草當衣服,安葬在山野,不壟土不樹碑。”因此死後能返回本真,不會因安葬死者,而傷害活人。


    所以我要早晨死晚上就安葬,晚上死早上就安葬,不設棺槨,不施纏布帛,不修沐浴,不製新衣,殯口含的珠玉一律去掉。我本想裸露著形體入坑,身體與土接觸,又怕人們習染風俗已久,立即改變很困難,所以現在粗略地定下葬製。奢侈不用石棺,節儉不露形體,氣絕以後,便拿出合時的服裝,戴幅巾穿舊衣,用粗竹席包裹屍體,麻繩捆住兩頭,放在床上。選擇不毛之地,挖個坑深十尺,長一丈五尺,寬六尺,坑挖好了,抬著床到坑邊,把屍體從床上抬到坑裏。平生之物,都不能隨帶,隻帶《孝經》一卷,以示不忘孝道。粗竹席之外就可封土。填土與地平齊,種上原來的草,讓它在上麵生長,不要種樹木,不要鏟除地麵,使之不留痕跡,無處尋找。看不到想要的東西,那麽奸邪之心就不生。始終沒有驚懼,千載不用憂患。形骸與後土同體,魂魄與元氣合靈,真是厚愛之至。如果有後來死亡的親屬,不要合葬。合葬從周公開始,不是古製。舜葬在蒼梧,他的兩個妃子沒有合葬,以此為定,何必用周禮。不要問師工,不要求卜筮,不要拘於俗言,不要張設神座,不要十五天內早晚上食。禮製不在墓地設祭,隻是每月在家裏擺席祭奠,滿一百天就夠了。臨祭一定要在白天,不要在夜晚。服喪在家中常居,不要設廬守墓。古代不堆高墳墓,是明智的。現在堆墳植樹,真是愚蠢。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在地下剖戮屍體,死後又加傷害。靈魂如果有知,就會含冤悲憤,長久地做個恨鬼,楊王孫之子,可以此為戒。臨死之誓難以違背,希望不要改變。


    最終不入仕。太康三年(282)病卒,享年六十八歲。兒子童靈和方回等遵從他的遺命安葬。


    皇甫謐所著的詩賦誄頌論等很多,又撰有《帝王世紀》、《年曆》、《高士》、《逸士》、《列女》等傳,《玄晏春秋》等,都受到世人重視。他的門人摯虞、張軌、牛綜、席純都是晉代有名的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晉書白話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晉書白話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