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這樣的大朝會也沒幾次了。


    按照往年那是有事沒事都不當回事,能拖就拖拖到來年再說,麵上那是和樂融融天下太平。


    不過今日,不管是準備裝米勒笑佛的文官還是平日裏靠著柱子打瞌睡的武官,仿佛都嗅到了一絲風雨欲來的氣息,眼中隱含著一絲絲興奮和期待,又或者坐壁觀上的看戲之意。


    因蜀王上奏封禪一事而引得皇帝龍顏大悅起,不管是宮闈還是朝廷,都不太平。


    這幾日兩王頻頻入宮,長談之後皆帶著滿足而自得的笑容離去。到昨日皇上宣召睿親王夜談深夜,嗅覺靈敏的朝臣就著宮中偷漏的隻字片語,已經拚湊出了一個大概。


    接著浮現一個念頭,這是機會。


    眼神中的訊息無聲地來回,笏板捏在手裏看了一遍又一遍,百官們安靜以待。


    趙靖宜是帶著愉悅的心情上早朝的。


    他位高權重,隻在梁王蜀王之下,列於武官之首。


    趙靖宜一到,半數的目光便看了過來,昨夜皇帝最後召見的便是他。


    不過就因為是睿親王,所以也熄了打探的心思,滿朝皆知最難撬開的便是這位王爺的嘴巴,而唯一能讓他自主張嘴的卻不在此列。


    梁王蜀王也有此意,不過因著對方,都沒有行動。然而眼神倒是時不時瞄了過去,隻是趙靖宜一概無視。


    他昨日一夜未睡,輾轉反側之下,滿腦子都是林曦親了他一口,之後倚在門上笑眯眯地看他模樣,越想越勾地心底發癢。


    大雪的天,身著單衣練了伴宿的長.槍才緩了那股燥熱。


    難得的是今天還能神采奕奕地站在這裏。


    趙靖宜摸了摸唇,總覺得昨晚太窩囊了些,就該死皮賴臉地擠進門板深入一下才好。


    那抹蕩漾在嘴角的笑意讓人怎麽都覺得是股盎然春意,似乎……這位親王的心情不錯,可否認為昨日的君臣奏對是往好的方麵發展?


    忽然樂起,一聲高昂尖細的長唱:“皇上駕到——”


    大殿之中呼啦齊齊下跪,高喊萬萬歲。


    和趙靖宜一般,夏景帝此刻的心情也是不賴,穿著明黃龍袍,頭戴紫金流珠九朝冠,氣度雍容坐於皇座之上,一聲“平身”極為威嚴。


    朝臣紛紛起身,趙靖宜一抬頭正看到夏景帝看過來,伯侄兩人心照不宣。


    高坐在丹陛之上,透過九朝觀前的流珠,帝王將朝臣的神情一一看在眼裏,包括他的兩個兒子,這目光停留地長了一些。


    與趙靖宜相同,他也一宿未睡,有些事情可以拖著延著,但該來的還是會來,他並非昏聵之君,沒想過真的能萬萬歲。


    拜他縱容所賜,下方朝臣清楚地分成兩派。誰是誰的,夏景帝心裏門兒清。


    不過幸好,趙靖宜連勝兩仗將重兵歸攏,皆掌於天子之手。


    皇帝諷刺地一笑,微微側目。


    立誰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來公公在皇帝示意之下上前一步,打開聖旨高聲宣讀鎮守西境北境將領一職。


    夏景帝對這個侄子是真好,兩境的駐軍之將皆是趙靖宜一手提拔的將軍,宋淮州領從一品大將軍之職鎮北境,張虎領正二品總兵一職鎮西境,另選督辦協同,副職也多是北伐中記了大功的。當然為了不一家獨大,皇帝也另派了文官州牧以牽製,不過這人選卻與兩王的關涉不大。


    可見夏景帝是鐵了心不讓兩個兒子插手西北事宜了。


    若是平日裏,這樣的聖旨一宣讀完畢,朝官免不了要啟奏反對。


    特別是這個關鍵的兵權所屬,之前在朝上已經吵了多次,次次鬧得麵紅耳赤,甚至到撩袖子打群架的地步。


    幾位重臣所舉薦的人選沒有讓人滿意的,不是文弱書生臨陣脫逃不堪重任,就是武夫隻知兵事不知庶務,總是每選一個便被群起而攻之。


    瘦弱風一吹就倒的文官還能抄起笏板互毆的,讓一幹從來隻站著瞌睡的武官著實看了好大一場戲。


    夏景帝之前一聲不吭,任由著朝堂做菜市場,卻沒想到早已經暗中打定了注意。


    可是怎麽能讓睿親王一係再掌控西北呢?要知道那可是大夏朝最強大的軍隊!


    趙靖宜雖然交回了兵權,但如今戍邊的依舊是睿親王一係,這又有何區別?雖有文官牽製,但這人選定然壓不住的,為避免功高蓋主之嫌,正該另選將領接手才是。


    不過今日不同往日,朝臣們的關注點已並不在此,雖心中大為不滿,但畢竟國之將來才是重中之重。皇帝直接宣旨,沒有經過內閣,可見是一定要做的,再者若是另換守將,誰又合適呢?免不了又是一頓爭論,朝會的時間有限,實沒必要浪費在這上頭。


    是以居然詭異地沉默了下來,一個小禦史正要出列,卻被上峰暗中拉扯了一把,剛往外邁出的一小步也縮了回來。


    於是本該能引起激烈爭論,磨上三四個早朝的事兒就這麽在沉默中定了!


    隻能說皇帝開了一手好棋麵。


    幾個將軍紛紛互相看了一眼,著實意外,目光不約而同地望向他們的元帥。


    隻是趙靖宜眼觀鼻鼻觀心,站得筆直,一動未動。


    於是隻能出列領旨謝恩。


    夏景帝笑著抬了抬手。


    此事塵埃落定,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內閣重臣秉住呼吸,嚴肅麵容,仿佛即將要背水一戰。


    皇帝穩坐釣魚台,並不作甚,君臣之間的暗戰似乎已經開始了。


    梁王和蜀王分列於文官隊伍之首,時不時抬頭望著高坐的夏景帝,神情隱晦不明。


    皇子中,陵王不堪重用,九皇子難成氣候,除了他倆夏景帝根本沒有選擇。


    又梁王居長,生母是後宮位份最高的皇貴妃,東宮之位本該十拿九穩才是,卻被弟弟緊追其後,有時候蜀王甚至更得聖心一些。


    此時不免更加焦慮一些,頭下意識地往身後一側。


    一位禮部的官員猶豫了一下,便出了隊伍,“啟稟皇上,臣有啟奏。”


    夏景帝抬了抬下巴,微微晃動九朝冕冠,來公公道:“準奏。”


    “皇上登泰一事,臣下已擬定章程,所合禮儀,所用器皿,所依規製已列入奏章之中,請皇上過目,若無大礙,開春之後便可趕製。”


    夏景帝點了點頭,“不急,過兩日朕再細看。”


    來公公下了丹陛取走了奏章,之後便安靜了下來,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梁王麵色沉靜,卻有些怒那官員不會說話,遮遮掩掩,說不到那點子上。


    夏景帝笑道:“今日怎的如此安靜,愛卿們若是無事,便退朝吧。”


    來公公高唱:“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蜀王忽然高聲說道:“父皇,這禮製的確不急,不過吉日還得早日選定才是。”


    此話有理,夏景帝便問:“欽天監可選出日子來了?”


    話音剛落,欽天監監正便出列回話:“稟皇上,臣下等經過多日推演,明年四月十五及六月初一乃是吉日,最宜祭祀昭天,請皇上定奪。”


    夏景帝於是笑問,“唔,愛卿們可有建議?”


    蜀王毫不猶豫地回答,“父皇,兒臣以為四月十五最好,天氣不太冷也不太熱,正適宜出行,兒臣鬥膽建議封禪之後不妨南巡,考察地方,看看我大夏在父皇治理之下百姓安居樂業之象,亦可查看地方官可有欺上瞞下之為。”


    說完他不屑地看了梁王一眼。這個哥哥最喜禮賢下士姿態,與文官讀書人走得極盡,還傳有賢明。這種迎合饞上之意就是他先提出也不敢在百官麵袒露,遮遮掩掩反而落了下乘。


    蜀王可不在意這種麵子,隻要他父皇高興,自己遞上一把舒適的梯子,不愁皇帝不向著他。


    年長又如何,不過是運氣好早出生罷了。不是嫡出,都是庶子,誰也不比誰高貴。


    果然夏景帝麵露興趣,雖麵帶猶豫,但看蜀王的目光極為溫和,“這怕是不妥吧?”


    蜀王道:“父皇,太祖平定四海之後還巡視四方,一路斬殺貪官汙吏無數,至今為人稱道。”


    得,連理由都準備好了,夏景帝高興了,連連點頭。


    “甚好,朕願效仿太祖!”


    話音剛落,內閣大臣便出列道:“皇上,萬金之軀不坐危牆之下,西北剛剛平定,還並未穩當,請皇上三司。”


    “請皇上三思。”百官齊聲道。


    蜀王轉身,指著百官不滿道:“怕什麽,這大夏境內皆是父皇江山,父皇想去哪裏,豈有不讓之禮?如今軍隊強盛,怎會懼怕區區流賊奸細?這整日說著國泰民安,四海升平,地方業績莫不是優異,難不成皆是欺騙父皇的?”


    朝堂之下安靜了下來,誰也不想頂著欺君之罪。


    夏景帝忽然問道:“靖宜,你怎麽看,可否保朕安危?”


    至始至終除了萬萬歲沒說過一句話的趙靖宜冷靜地回答:“但憑皇上吩咐,萬死不辭。”


    睿親王一句話說的極為平靜淡然,卻仿佛沉著千斤重量,一下就定了基調,而他的任務也就完成了。


    接下來將奏章已經捂得發熱的大臣們,再也按捺不住,內閣大臣一一大步出列,“皇上,南巡之事臣等反對無益,但君王長時不在京中,臣下不能同意,請陛下確立儲君,在南巡之時代為監國!”


    不等夏景帝黑下臉色,另一位跪拜將奏章呈於頭頂道:“臣附議,太子乃國之正統,太子立,社稷長,皇室延綿才為社稷之福,請皇上三思。”


    這兩位一跪,兩派官員立刻紛紛行動,“皇上,梁王殿下乃長子,素來賢明遠揚,行事章法有度,猶肖皇上,當為儲君。”


    “皇上,梁王雖長,但並非嫡,三年前春闈之事曆曆在目,實非傳聞中那般賢明。蜀王大膽進取,為皇上分憂解難為先,掌管兵部從未差錯,可為太子。”


    “笑話,四年前江南貪汙一案可還曆曆在目,天下誰人不知巡撫乃蜀王之人,這樣閉眼說瞎話,可見聖賢書是白讀了。”


    “巡撫當為巡撫,怎能歸於蜀王之過。況且天下誰人不犯錯,改之即可,怎能抓住不放,豈是臣下作為?”


    “說得倒好聽,春闈之事梁王何其無辜,蔡大學士畏罪自縊也並非梁王所為,又怎麽歸結於梁王?”


    ……


    張將軍暗中捅了捅宋將軍,低聲說:“老宋,咱們回來不到一個月,這好戲倒是看了好幾場了,你說誰能當太子?”


    “誰當也輪不到咱們說,老老實實守邊就是了,跟咱們沒關係。”


    張將軍嘿嘿嘿笑道:“元帥真夠意思……”


    一個冰冷的眼神忽然看過來,趙將軍一個激靈正看到趙靖宜的目光,頭皮頓時發麻。


    宋將軍趕緊提醒道:“別稱元帥了,今後得叫將軍。”


    ……


    朝堂之上頓時混作一團,武將集團紛紛往後退了一步,由著文官互相攻訐。


    蜀王和梁王雖想到了這個地步,卻不曾想自己的陰私也被拔了出來,臉色可以跟夏景帝一個模樣了。


    趙靖宜垂著眼皮,麵無表情又漠不關心,這個結果本就在意料之中。


    一個道貌岸然,一個不要臉麵,這倆人誰也不比誰幹淨。以為掌握了對方的弱點,卻不知自己也被挖了個幹淨。


    他忽然有些同情夏景帝了,這兩個兒子,立了誰都將社稷不穩。


    眼看著夏景帝的臉色越發黑沉,怒意直接上漲,“朕還活得好好的,太子之事今後再議!”


    他本想擇長先立,後再查看,卻忽然沒那心思了。


    雖誰也不服氣誰,可不立太子,他們之前忙活了什麽?


    於是槍口一轉,齊齊喊道:“皇上萬萬不可!”


    南巡一事,沒有太子怎麽可以,不然您要不也不別南巡了,老老實實回宮便罷了吧。


    那也不行,夏景帝怎麽答應?


    那麽繼續吵!


    自從得知了趙靖宜那點心思,林曦對趙元榮更加不敢馬虎了。


    今日罕見的沒有下雪,於是林曦便牽著趙元榮出去壓大街,兩人裹得嚴嚴實實的,倒不覺得冷。


    “京城的地圖可是都背熟悉了?”


    趙元榮好奇地瞄了瞄街道兩旁,特別是那冒著熱氣在水裏翻滾的丸子,聞言目光不移地點了點頭,“背熟了。表舅,我想吃那個。”


    “已經到晌午了,吃了午飯再吃可好?”


    一看就是很香,不過街邊的食物還是小心為好,林曦不敢給趙元榮吃這個。


    “好吧。”趙元榮也不強求,隻是朝著那丸子又看了幾眼。


    林曦摸摸他的腦袋,這還是個孩子呢,於是便道:“鳳來居的東西味道一直挺好,我們便去那裏吃,y也吃這個丸子,你想想,這路線該怎麽走?”


    那地圖還是趙靖宜私下弄來的,十分詳細,大街小巷,主要的建築都寫得明明白白,趙元榮想了想便牽起林曦的手往一個方向走去。


    後頭馬車和護衛緊緊跟隨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林公子藥罐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遙的海王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遙的海王琴並收藏林公子藥罐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