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與大受


    <strong ss=''red''>【原文】</strong>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strong ss=''red''>【譯文】</strong>


    孔子說:“君子不能從小處得到賞識,但卻可以成大器;小人不能成大器,但卻可以從小處得到賞識。”


    <strong ss=''red''>【讀解】</strong>


    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泰伯》)


    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子罕》)又說:“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子張》)


    所有這些論述,都與這裏所說的“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有關。都是談的人的器識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提醒我們看人從大處著眼,而不要拘泥於細微末節。因為真正的君子,一個能鹹大器的人,他在細節上不一定有什麽很突出的表現,不一定為人所知,而一個不能成大器的小人,則很可能在細節上顯露出來,為人所賞識。所以,如果以小節看人,很可能一個真正大智慧的君子還不如一個小聰明的人,那就的你看走眼了。


    所謂“滿罐水不響,半罐水響叮當。”說到底,還是一個大智慧與小聰明的問題。知人論世,尤其是領導者知人善任,選撥人才,不可不注意這方麵的大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論語解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論語解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