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龜茲國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p>


    <strong>妙法蓮華經譬喻品第三</strong></p>


    爾時舍利弗踴躍歡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今從世尊聞此法音,心懷踴躍,得未曾有。所以者何。我昔從佛聞如是法,見諸菩薩授記作佛,而我等不與斯事,甚自感傷、失於如來無量知見。世尊,我常獨處山林樹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雲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說所因,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必以大乘而得度脫。然我等不解方便隨宜所說,初聞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證。世尊,我從昔來,終日竟夜、每自克責。而今從佛,聞所未聞、未曾有法,斷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隱。今日乃知真是佛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p>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聞是法音, 得所未曾有,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


    昔來蒙佛教, 不失於大乘, 佛音甚稀有, 能除眾生惱,


    我已得漏盡, 聞亦除憂惱。 我處於山穀, 或在樹林下,


    若坐若經行, 常思惟是事, 嗚呼深自責, 雲何而自欺。


    我等亦佛子, 同入無漏法, 不能於未來、 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 十力諸解脫, 同共一法中, 而不得此事,


    八十種妙好, 十八不共法, 如是等功德, 而我皆已失,


    我獨經行時, 見佛在大眾, 名聞滿十方, 廣饒益眾生。


    自惟失此利, 我為自欺誑。 我常於日夜, 每思惟是事,


    欲以問世尊, 為失為不失, 我常見世尊, 稱讚諸菩薩,


    以是於日夜, 籌量此是事。 今聞佛音聲, 隨宜而說法,


    無漏難思議, 令眾至道常 我本著邪見, 為諸梵誌師,


    世尊知我心, 拔邪說涅槃。 我悉除邪見, 於空法得證,


    爾時心自謂, 得至於滅度。 而今乃自覺, 非是實滅度,


    若得作佛時, 具三十二相, 天人夜叉眾、 龍神等恭敬,


    是時乃可謂, 永盡滅無餘。 佛於大眾中, 說我當作佛,


    聞如是法音, 疑悔悉已除。 初聞佛所說, 心中大驚疑,


    將非魔作佛, 惱亂我心耶。 佛以種種緣、 譬喻巧言說,


    其心安如海, 我聞疑網斷。 佛說過去世、 無量滅度佛,


    安住方便中, 亦皆說是法。 現在未來佛, 其數無有量,


    亦以諸方便, 演說如是法。 如今者世尊, 從生及出家、


    得道轉法錀, 亦以方便說。 世尊說實道, 波旬無此事,


    以是我定知、 非是魔作佛。 我墮疑網故, 謂是魔所為,


    聞佛柔軟音, 深遠甚微妙, 演暢清淨法。 我心大歡喜,


    疑悔永已盡, 安住實智中。 我定當作佛, 為天人所敬,


    轉無上法錀, 教化諸菩薩。


    爾時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中說,我昔曾於二萬億佛所,為無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長夜隨我受學。我以方便引導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昔教汝誌願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謂、已得滅度。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願所行道故,為諸聲聞說是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法、佛所護念。”


    “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幹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國名離垢,其土平正,清淨嚴飾,安隱、豐樂,天人熾盛。琉璃為地,有八交道,黃金為繩、以界其側。其傍、各有七寶行樹,常有華果。華光如來、亦以三乘教化眾生。”


    “舍利弗,彼佛出時,雖非惡世,以本願故,說三乘法。其劫、名大寶莊嚴。何故名曰大寶莊嚴,其國中以菩薩為大寶故。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無能知者。若欲行時,寶華承足。此諸菩薩,非初發意,皆久植德本,於無量百千萬億佛所、淨修梵行,恒為諸佛之所稱歎。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諸法之門,質直無偽,誌念堅固。如是菩薩、充滿其國。”


    “舍利弗,華光佛、壽十二小劫,除為王子、未作佛時。其國人民,壽八小劫。華光如來過十二小劫,授堅滿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告諸比丘,是堅滿菩薩、次當作佛,號曰華足安行、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其佛國土,亦複如是。舍利弗,是華光佛滅度之後,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舍利弗來世, 成佛普智尊, 號名曰華光, 當度無量眾。


    供養無數佛, 具足菩薩行、 十力等功德, 證於無上道。


    過無量劫已, 劫名大寶嚴, 世界名離垢, 清淨無瑕穢。


    以琉璃為地, 金繩界其道, 七寶雜色樹, 常有華果實。


    彼國諸菩薩, 誌念常堅固, 神通波羅蜜, 皆已悉具足。


    於無數佛所, 善學菩薩道, 如是等大士, 華光佛所化。


    佛為王子時, 棄國舍世榮, 於最末後身, 出家成佛道。


    華光佛住世、 壽十二小劫, 其國人民眾, 壽命八小劫。


    佛滅度之後, 正法住於世, 三十二小劫, 廣度諸眾生。


    正法滅盡已, 像法三十二, 舍利廣流布, 天人普供養。


    華光佛所為, 其事皆如是, 其兩足聖尊, 最勝無倫匹。


    彼即是汝身, 宜應自欣慶。


    爾時四部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等大眾,見舍利弗於佛前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大歡喜,踴躍無量,各各脫身所著上衣、以供養佛。釋提桓因、梵天王、等,與無數天子,亦以天妙衣、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等,供養於佛。所散天衣,住虛空中,而自回轉。諸天伎樂、百千萬種,於虛空中、一時俱作,雨眾天華。而作是言:“佛昔於波羅奈、初轉法錀,今乃複轉無上最大法錀。”


    爾時諸天子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昔於波羅奈、 轉四諦法錀, 分別說諸法, 五眾之生滅。


    今複轉最妙, 無上大法錀, 是法甚深奧, 少有能信者。


    我等從昔來, 數聞世尊說, 未曾聞如是, 深妙之上法。


    世尊說是法, 我等皆隨喜。 大智舍利弗, 今得受尊記,


    我等亦如是, 必當得作佛, 於一切世間, 最尊無有上。


    佛道叵思議, 方便隨宜說。 我所有福業, 今世若過世,


    及見佛功德, 盡回向佛道。


    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無複疑悔,親於佛前、得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是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學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離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學無學人,亦各自以離我見及有無見等、謂得涅槃。而今於世尊前、聞所未聞,皆墮疑惑。善哉、世尊,願為四眾說其因緣,令離疑悔。”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複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仆。其家廣大,唯有一門,多諸人眾,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閣朽故,牆壁隤落,柱根腐敗,梁棟傾危,周匝俱時、欻然火起,焚燒舍宅。長者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長者見是大火從四麵起,即大驚怖,而作是念:‘我雖能於此所燒之門、安隱得出,而諸子等,於火宅內、樂著嬉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火來逼身,苦痛切己,心不厭患,無求出意。’”


    “舍利弗,是長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當以衣祴、若以幾案、從舍出之。”複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門,而複狹校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著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我當為說怖畏之事,此舍已燒,宜時疾出,勿令為火之所燒害。”作是念已,如所思惟,具告諸子,汝等速出。父雖憐湣、善言誘喻,而諸子等樂著嬉戲,不肯信受,不驚不畏,了無出心。亦複不知何者是火,何者為舍,雲何為失,但東西走戲、視父而已。”


    “爾時長者即作是念:“此舍已為大火所燒,我及諸子若不時出,必為所焚,我今當設方便,令諸子等得免斯害。”父知諸子、先心各有所好,種種珍玩奇異之物,情必樂著。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稀有難得,汝若不取,後必憂悔。如此種種羊車、鹿車、牛車,今在門外,可以遊戲。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爾時諸子聞父所說珍玩之物,適其願故,心各勇銳,互相推排,競共馳走,爭出火宅。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複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踴躍。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


    “舍利弗,爾時長者各賜諸子、等一大車,其車高廣,眾寶莊校,周匝欄楯,四麵懸鈴。又於其上、張設幰蓋,亦以珍奇雜寶而嚴飾之,寶繩交絡,垂諸華纓,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駕以白牛,膚色充潔,形體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風。又多仆從、而侍衛之。所以者何。是大長者、財富無量,種種諸藏,悉皆充溢。而作是念,我財物無極,不應以下劣小車、與諸子等,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愛無偏黨,我有如是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應當等心、各各與之,不宜差別。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給一國,猶尚不匱,何況諸子。是時諸子各乘大車,得未曾有,非本所望。”


    “舍利弗,於汝意雲何,是長者、等與諸子珍寶大車,寧有虛妄否?”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長者、但令諸子得免火難,全其軀命,非為虛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況複方便,於彼火宅而拔濟之。世尊,若是長者,乃至不與最小一車,猶不虛妄。何以故。是長者先作是意:‘我以方便、令子得出。’以是因緣,無虛妄也。何況長者、自知財富無量,欲饒益諸子,等與大車。”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舍利弗,如來亦複如是,則為一切世間之父。於諸怖畏、衰惱、憂患、無明闇蔽,永盡無餘,而悉成就無量知見、力無所畏,有大神力及智慧力,具足方便、智慧波羅蜜,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為度眾生、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愚癡、闇蔽、三毒之火,教化、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見諸眾生為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所燒煮,亦以五欲財利故、受種種苦,又以貪著追求故,現受眾苦,後受地獄、畜生、餓鬼、之苦,若生天上、及在人間,貧窮困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等種種諸苦。眾生沒在其中,歡喜遊戲,不覺不知,不驚不怖,亦不生厭,不求解脫。於此三界火宅、東西馳走,雖遭大苦,不以為患。舍利弗,佛見此已,便作是念:‘我為眾生之父,應拔其苦難,與無量無邊佛智慧樂,令其遊戲。’”


    “舍利弗,如來複作是念:‘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舍於方便,為諸眾生讚如來知見、力無所畏者,眾生不能以是得度。所以者何。是諸眾生,未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為三界火宅所燒,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舍利弗,如彼長者、雖複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複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粗敝、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複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係,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舍利弗,若有眾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為求羊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如彼諸子為求鹿車、出於火宅。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湣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如來亦複如是,為一切眾生之父,若見無量億千眾生,以佛教門、出三界苦、怖畏險道,得涅槃樂。如來爾時便作是念:‘我有無量無邊智慧、力無畏等諸佛法藏,是諸眾生,皆是我子,等與大乘,不令有人獨得滅度。’皆以如來滅度而滅度之。是諸眾生脫三界者,悉與諸佛禪定、解脫、等娛樂之具,皆是一相、一種,聖所稱歎,能生淨妙第一之樂。”


    “舍利弗,如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然後但與大車,寶物莊嚴,安隱第一,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如來亦複如是、無有虛妄,初說三乘、引導眾生,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何以故。如來有無量智慧、力無所畏諸法之藏,能與一切眾生大乘之法,但不盡能受。”


    “舍利弗,以是因緣,當知諸佛方便力故,於一佛乘、分別說三。”


    佛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譬如長者、 有一大宅, 其宅久故, 而複頓敝,


    堂舍高危, 柱根摧朽, 梁棟傾斜, 基陛隤毀,


    牆壁圯坼, 泥塗褫落, 覆苫亂墜, 椽梠差脫,


    周障屈曲, 雜穢充遍。 有五百人, 止住其中。


    鴟梟雕鷲、 烏鵲鳩鴿、 蚖蛇蝮蠍, 蜈蚣蚰蜒,


    守宮百足, 狖狸鼷鼠, 諸惡蟲輩, 交橫馳走。


    屎尿臭處, 不淨流溢, 蜣螂諸蟲、 而集其上。


    狐狼野幹, 咀嚼踐蹋, 嚌齧死屍、 骨肉狼藉。


    由是群狗、 競來搏撮, 饑羸慞惶, 處處求食。


    鬥諍摣掣, 啀喍嗥吠, 其舍恐怖, 變狀如是。


    處處皆有, 魑魅魍魎, 夜叉惡鬼, 食啖人肉,


    毒蟲之屬, 諸惡禽獸, 孚乳產生, 各自藏護。


    夜叉競來, 爭取食之, 食之既飽, 惡心轉熾,


    鬥諍之聲, 甚可怖畏。 鳩槃荼鬼、 蹲踞土埵,


    或時離地, 一尺二尺, 往返遊行, 縱逸嬉戲,


    捉狗兩足, 撲令失聲, 以腳加頸, 怖狗自樂。


    複有諸鬼, 其身長大, 裸形黑瘦, 常住其中,


    發大惡聲, 叫呼求食。 複有諸鬼, 其咽如針。


    複有諸鬼, 首如牛頭, 或食人肉, 或複啖狗,


    頭發蓬亂, 殘害凶險, 饑渴所逼, 叫喚馳走。


    夜叉餓鬼, 諸惡鳥獸, 饑急四向, 窺看窗牖,


    如是諸難, 恐畏無量。 是朽故宅, 屬於一人。


    其人近出, 未久之間, 於後舍宅, 忽然火起,


    四麵一時, 其炎俱熾。 棟梁椽柱、 爆聲震裂,


    摧折墮落, 牆壁崩倒。 諸鬼神等、 揚聲大叫。


    雕鷲諸鳥, 鳩槃荼等, 周章惶怖, 不能自出。


    惡獸毒蟲, 藏竄孔穴, 毗舍闍鬼、 亦住其中,


    薄福德故, 為火所逼, 共相殘害, 飲血啖肉。


    野幹之屬, 並已前死, 諸大惡獸、 競來食啖,


    臭煙烽烰, 四麵充塞。 蜈蚣蚰蜒, 毒蛇之類,


    為火所燒, 爭走出穴, 鳩槃荼鬼、 隨取而食。


    又諸餓鬼, 頭上火燃, 饑渴熱惱, 周章悶走。


    其宅如是、 甚可怖畏, 毒害火災, 眾難非一。


    是時宅主, 在門外立, 聞有人言, 汝諸子等,


    先因遊戲、 來入此宅, 稚小無知, 歡娛樂著。


    長者聞已, 驚入火宅, 方宜救濟, 令無燒害。


    告喻諸子, 說眾患難, 惡鬼毒蟲, 災火蔓延,


    眾苦次第、 相續不絕。 毒蛇蚖蝮, 及諸夜叉、


    鳩槃荼鬼, 野幹狐狗, 雕鷲鴟梟, 百足之屬,


    饑渴惱急, 甚可怖畏, 此苦難處, 況複大火。


    諸子無知, 雖聞父誨, 猶故樂著, 嬉戲不已。


    是時長者, 而作是念, 諸子如此, 益我愁惱。


    今此舍宅, 無一可樂, 而諸子等、 耽湎嬉戲,


    不受我教, 將為火害。 即便思惟, 設諸方便、


    告諸子等, 我有種種, 珍玩之具, 妙寶好車,


    羊車鹿車、 大牛之車, 今在門外。 汝等出來,


    吾為汝等, 造作此車, 隨意所樂, 可以遊戲。


    諸子聞說, 如此諸車, 即時奔競、 馳走而出,


    到於空地, 離諸苦難。 長者見子, 得出火宅,


    住於四衢, 坐師子座、 而自慶言, 我今快樂。


    此諸子等, 生育甚難, 愚小無知, 而入險宅。


    多諸毒蟲, 魑魅可畏, 大火猛炎、 四麵俱起,


    而此諸子、 貪著嬉戲, 我已救之, 令得脫難。


    是故諸人, 我今快樂。 爾時諸子、 知父安坐,


    皆詣父所、 而白父言, 願賜我等, 三種寶車。


    如前所許, 諸子出來, 當以三車、 隨汝所欲,


    今正是時, 惟垂給與。 長者大富, 庫藏眾多,


    金銀琉璃、 硨磲瑪瑙, 以眾寶物、 造諸大車。


    莊校嚴飾, 周匝欄楯, 四麵懸鈴, 金繩交絡。


    真珠羅網, 張施其上, 金華諸瓔, 處處垂下,


    眾彩雜飾, 周匝圍繞, 柔軟繒纊, 以為茵蓐。


    上妙細疊, 價值千億, 鮮白淨潔, 以覆其上。


    有大白牛, 肥壯多力, 形體姝好, 以駕寶車。


    多諸儐從, 而侍衛之。 以是妙車, 等賜諸子。


    諸子是時, 歡喜踴躍, 乘是寶車, 遊於四方,


    嬉戲快樂, 自在無礙。 告舍利弗, 我亦如是,


    眾聖中尊, 世間之父。 一切眾生, 皆是吾子,


    深著世樂, 無有慧心。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眾苦充滿, 甚可怖畏, 常有生老, 病死憂患,


    如是等火, 熾燃不息。 如來已離, 三界火宅,


    寂然閑居, 安處林野。 今此三界, 皆是我有,


    其中眾生, 悉是吾子。 而今此處, 多諸患難,


    唯我一人, 能為救護。 雖複教詔, 而不信受,


    於諸欲染, 貪著深故。 以是方便, 為說三乘,


    令諸眾生, 知三界苦, 開示演說、 出世間道。


    是諸子等, 若心決定, 具足三明、 及六神通,


    有得緣覺、 不退菩薩。 汝舍利弗, 我為眾生,


    以此譬喻、 說一佛乘, 汝等若能、 信受是語,


    一切皆當, 成得佛道。 是乘微妙、 清淨第一,


    於諸世間、 為無有上, 佛所悅可, 一切眾生、


    所應稱讚、 供養禮拜。 無量億千、 諸力解脫,


    禪定智慧, 及佛餘法, 得如是乘。 令諸子等,


    日夜劫數、 常得遊戲, 與諸菩薩、 及聲聞眾,


    乘此寶乘, 直至道常 以是因緣, 十方諦求,


    更無餘乘, 除佛方便。 告舍利弗, 汝諸人等,


    皆是吾子, 我則是父。 汝等累劫、 眾苦所燒,


    我皆濟拔, 令出三界。 我雖先說、 汝等滅度,


    但盡生死, 而實不滅, 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


    若有菩薩, 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 諸佛實法,


    諸佛世尊、 雖以方便, 所化眾生, 皆是菩薩。


    若人小智, 深著愛欲, 為此等故、 說於苦諦。


    眾生心喜, 得未曾有, 佛說苦諦, 真實無異。


    若有眾生, 不知苦本, 深著苦因, 不能暫舍,


    為是等故、 方便說道。 諸苦所因, 貪欲為本,


    若滅貪欲, 無所依止, 滅盡諸苦, 名第三諦。


    為滅諦故, 修行於道, 離諸苦縛, 名得解脫。


    是人於何, 而得解脫, 但離虛妄, 名為解脫,


    其實未得、 一切解脫。 佛說是人、 未實滅度,


    斯人未得, 無上道故, 我意不欲、 令至滅度。


    我為法王, 於法自在, 安隱眾生, 故現於世。


    汝舍利弗, 我此法印, 為欲利益, 世間故說,


    在所遊方, 勿妄宣傳。 若有聞者, 隨喜頂受,


    當知是人、 阿鞞跋致。 若有信受, 此經法者,


    是人已曾, 見過去佛, 恭敬供養, 亦聞是法。


    若人有能, 信汝所說, 則為見我, 亦見於汝、


    及比丘僧、 並諸菩薩。 斯法華經, 為深智說,


    淺識聞之, 迷惑不解, 一切聲聞、 及辟支佛,


    於此經中, 力所不及。 汝舍利弗, 尚於此經、


    以信得入, 況餘聲聞。 其餘聲聞, 信佛語故,


    隨順此經, 非己智分。 又舍利弗, 憍慢懈耽


    計我見者, 莫說此經。 凡夫淺識, 深著五欲,


    聞不能解, 亦勿為說。 若人不信, 毀謗此經,


    則斷一切, 世間佛種。 或複顰蹙, 而懷疑惑,


    汝當聽說, 此人罪報。 若佛在世, 若滅度後,


    其有誹謗, 如斯經典, 見有讀誦、 書持經者,


    輕賤憎嫉、 而懷結恨, 此人罪報, 汝今複聽,


    其人命終, 入阿鼻獄, 具足一劫, 劫盡更生,


    如是展轉, 至無數劫, 從地獄出, 當墮畜生,


    若狗野幹, 其影枯瘦, 黧黮疥癩, 人所觸嬈,


    又複為人, 之所惡賤, 常困饑渴, 骨肉枯竭,


    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 斷佛種故, 受斯罪報。


    若作駱駝, 或生驢中, 身常負重, 加諸杖捶,


    但念水草, 餘無所知,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有作野幹, 來入聚落, 身體疥癩, 又無一目,


    為諸童子, 之所打擲, 受諸苦痛, 或時致死。


    於此死已, 更受蟒身, 其形長大, 五百由旬,


    聾騃無足, 宛轉腹行, 為諸小蟲, 之所咂食,


    晝夜受苦, 無有休息,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 諸根闇鈍, 矬陋攣躄, 盲聾背傴,


    有所言說, 人不信受, 口氣常臭, 鬼魅所著,


    貧窮下賤, 為人所使, 多病痟瘦, 無所依怙,


    雖親附人, 人不在意, 若有所得, 尋複忘失。


    若修醫道, 順方治病, 更增他疾, 或複致死。


    若自有病, 無人救療, 設服良藥, 而複增劇。


    若他反逆、 抄劫竊盜, 如是等罪, 橫羅其殃。


    如斯罪人, 永不見佛, 眾聖之王, 說法教化,


    如斯罪人, 常生難處, 狂聾心亂, 永不聞法。


    於無數劫、 如恒河沙, 生輒聾啞, 諸根不具、


    常處地獄, 如遊園觀, 在餘惡道, 如己舍宅,


    駝驢豬狗、 是其行處,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若得為人, 聾盲喑啞、 貧窮諸衰、 以自莊嚴,


    水腫幹痟、 疥癩癰疽、 如是等病, 以為衣服,


    身常臭處, 垢穢不淨, 深著我見, 增益嗔恚,


    婬欲熾盛, 不擇禽獸, 謗斯經故, 獲罪如是。


    告舍利弗, 謗斯經者, 若說其罪, 窮劫不荊


    以是因緣, 我故語汝, 無智人中, 莫說此經。


    若有利根, 智慧明了, 多聞強識, 求佛道者,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曾見, 億百千佛,


    植諸善本, 深心堅固,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精進, 常修慈心, 不惜身命, 乃可為說。


    若人恭敬, 無有異心, 離諸凡愚, 獨處山澤,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又舍利弗, 若見有人,


    舍惡知識, 親近善友,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見佛子, 持戒清潔, 如淨明珠, 求大乘經,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人無嗔, 質直柔軟,


    常湣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複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若有比丘, 為一切智, 四方求法, 合掌頂受,


    但樂受持, 大乘經典, 乃至不受, 餘經一偈,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如人至心, 求佛舍利,


    如是求經, 得已頂受, 其人不複, 誌求餘經,


    亦未曾念, 外道典籍,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告舍利弗, 我說是相, 求佛道者、 窮劫不盡,


    如是等人, 則能信解, 汝當為說, 妙法華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妙法蓮華經全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妙法蓮華經全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