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第四卷 第十一章 六根是一還是六?(下)</strong>


    《大佛頂首楞嚴經》原文:


    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粘湛發嚐。嚐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


    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粘湛發覺。覺精映觸搏觸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


    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粘湛發知。知精映法覽法成根。根元目為清淨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粘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嚐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暗明。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粘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粘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有觸。


    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辯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雲何覺明不成圓妙。


    “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恬淡、變化兩種不同的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嚐味性,在嚐味性中映照出各種滋味塵相,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部分月亮一樣的東西,就稱作舌頭的本體。而在這個所謂的舌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酸甜苦辣地種種滋味。這就是舌根的道理。”


    “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分離、解除兩種不同的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觸性,在觸性中映照出各種接觸狀態的塵相,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人形鼓一樣的東西,就稱作身體的本體。而在這個所謂的身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癢痛滑澀地種種觸覺。這就是身根的道理。”


    “由於你虛妄地產生了出生、消亡兩種不同的印象,在你本來清淨圓滿的菩提真心中,相互粘滯、相互纏縛,就形成了更加虛妄的知覺識別性,在知覺識別性中映照出各種念頭想法的塵相,就進一步形成了色根,並且認為這個色根的根源,就是清淨四大所構成,還把這個好像靜室當中的認知一樣的印象,就稱作思維意識。而在這個所謂的意根之上,時刻都奔逸著各種虛妄的塵相,也就形成了起伏不定地種種念頭。這就是意根的道理。”


    “阿難,所有的這六根,其實根源都在清明覺了之上,正是因為最初有了一個對這個‘清明覺了’狀態的認知,也就隨即建立起來了‘明’的概念;一旦‘明’被建立起來了,自然也就忘記了最本來的根源,甚至還會在這種妄想纏縛之上,產生了好像真的存在的‘光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當你離開了光明和黑暗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真正存在著的見性的本體;當你離開了動態和靜態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真正存在著的聽聞的本體;當你離開了通暢、擁塞的時候,根本就找不到一個真正存在著的嗅聞性;當你離開了恬淡和變化的時候,所謂的嚐味性也就根本無從產生了;當你離開了分離和接觸的時候,也就談不上什麽觸覺的產生了;當已經沒有了生滅現象的時候,你的知覺性又能夠存在在什麽地方呢?”


    “阿難,隻要你不再被動靜、離合、恬變、通塞、生滅、明暗等十二種有為的、造作的、虛妄的塵相所左右,不再追隨著這十二種塵相,隨便你拔除了那一根的粘滯和纏縛,回歸內在的根源,真正地了知內在的、本來的、清淨的、原始的光明的話,原始的光明一旦顯現了,其餘的五根的粘滯和纏縛,也就一下子全然可以解脫了。你也就不再會因為種種前塵之相而產生虛妄的知見,內在的光明不因為六根而受約束,僅僅隻是通過六根而表現出來相應的作用而已。到了這個時候,你的六根其實可以互相發揮作用的。”


    “阿難,難道你沒有發覺,在今天的與會人員當中,阿那律陀就是一個沒有了眼睛卻仍然能夠看見東西的人嗎?”


    關於阿那律陀的故事,前麵我們也曾經簡單提到過。他是白飯王子,也是佛的堂弟。因為貪睡,被佛喝斥,從此精進修行。經過七日不眠不休地修行後,眼睛失明了。佛知道後,就教給他修天眼的方法,讓他關注“四大淨色”,後來他就可以不用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東西了,看那三千世界,就好像看手中的水果一樣。所以說他是“無目能見”。


    “跋難陀龍,就是一個沒有了耳朵卻可以聽到種種聲音的人。”


    跋難陀龍,龍王,是難陀龍王的弟弟。兄弟二人都是保護摩竭陀國,讓這個國土不要出現饑饉荒年的守護者。《法華文句二》中有:“難陀名歡喜,跋名善,兄弟常護摩竭提。雨澤以時,國無饑年。瓶沙王年為一會,百姓聞皆歡喜,從此得名。”因為這個龍王能夠不用耳朵聽到聲音,所以說他是“無耳而聽”。


    “殑伽神女,能夠不用鼻子而嗅到各種香味。”


    殑伽神女,是一個河神,河從無熱惱池南麵銀象口出,流入東印土。她就可以不用鼻子而聞到種種的香氣,因此說她是“無鼻聞香”。


    “驕梵缽提,用不正常的舌頭也可以品嚐到各種滋味。”


    驕梵缽提,意思是“牛相”,在《大藏經》中有:“我有口業,於過去世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牛在進食完畢之後,在休息的時候,會進行反芻,也就是將之前匆忙吞下去的食草,再次仔細咀嚼,以方便消化吸收。驕梵缽提,也正是因為有嘴巴不停地嚼動的特殊舉動,才被當時的人戲稱為牛呞。因為他能夠用異於常人的舌頭而能辨了人所食味,所以稱他是“異舌知味”。


    “舜若多神,在沒有身體的情況下,還能夠擁有觸知。”


    舜若多神,舜若多,是虛空的意思,即他是主空之神。因為他好像無色界眾生一樣,並沒有肉質的身體,但是卻可以擁有觸知。因此說他是“無身覺觸”。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在自己本來的佛性光明當中,暫時性地令他們能夠顯現出這種功能而已,就好像空中風一樣,本質上還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這還是屬於虛妄的幻相,因為六根本來就不是真實存在的緣故。”


    “同樣在座的已經證得四果滅盡定的寂靜聲聞阿羅漢,好像摩訶迦葉他們,已經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滅除了意根的執著,但是同樣還可以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地知道一切。也是他的這個知道,並不是通過心念思維而產生的。”


    “阿難,如果你現在的六根,能夠全部拔除其虛妄性的話,你內在的圓滿光明就會自然發出,而這個種種塵相構成的物質世界,以及物質世界的種種變化之相,全部都會像滾燙的熱水澆到了冰塊上麵一樣,冰塊應聲就會融化,而你的種種妄相,也會當下就化歸本來無上的覺性。”


    “阿難,就好像普通的世間之人,都將自己能夠看見的作用歸結於眼睛,可是當讓他立刻把眼睛閉上的時候,就隻能在眼前看見一片黑暗的景象了。這個時候,他連自己的六根和頭和手自然也都會分不清楚了。”


    “可是,如果讓這個人,用手去沿著身體的表麵,去仔細地撫摸一遍自己的身體的話,他卻能在摸到頭部的時候知道這個就是頭部,摸到腳的時候知道這個就是腳,雖然手根本沒有視覺的作用,但是不靠眼睛,單靠撫摸,也是可以建立起來對身體的認知印象的,因為種種不同的見聞作用,其根源還都是同一個知覺性啊。”


    “再說明一下:之所以你能夠看見東西,是因為光明存在的緣故;當光明不在,隻有黑暗的時候,並不是看不見了,而是看見了黑暗的景象。既然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那也就是說在這個黑暗景象的作用下,根本是不能讓你昏昧,你的根本的覺了之性,哪裏來的任何變化呢?!既然根、塵都已經不能對你造成影響,根、塵好像都消亡了一樣,這難道不是已經回歸到了你最本來、最真實的圓滿的覺了之性了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楞嚴經的秘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楞嚴經的秘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