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


    智諭法師撰


    緣起


    述經題


    述經文


    <span style=''color:#333399''>緣起


    民國五十八年,奉師命至竹東五指山觀音寺看廟。當時山路難行,香客稀少。自己拾柴,自己種菜,半農半樵,倒也安閑。


    山上無有藏經,苦無修學之緣。隨身帶了一本圓覺經,是唯一的經典。每當課餘無事時,便將圓覺經請出來,端坐恭誦。


    有一天誦到‘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時,不覺頓時淚流滿麵。如此甚深微妙佛法,何幸得聞?仰感佛恩,無以為報。


    當時雖於佛法深生歡喜之心,然於甚深義猶未了了。一時衝動,立刻托人下山買稿紙。竟膽大妄為作起圓覺經疏來。


    文成以後,自覺尚待斟酌之處甚多,於是悉心修正。但是愈改愈不順眼,終於支離破碎慘不忍睹。最後為求眼不見心不煩,於是把一番心血付之丙丁。


    時隔一十六年之久,又再度捉筆為文。倒不是有所進步,對於經文己經了解。而是老愚昏庸,不知深淺不自量力而已。


    宗密大師曾作圓覺經大疏,近代複有諦閑大師的圓覺經講義。宗密大師依華嚴宗旨解釋圓覺經,諦閑大師依天台解釋圓覺經。二公之作,已如日耀中天,豈容爝火爭明。隻因多年慕法之心,一時按抑不住,出此敝卷,呈正讀者之前。


    此經在明諸法依他如幻,若達如幻非實,自離遍計。離於遍計,便知世諦。知世諦依他無性,便入圓成實。入圓成實故,名為圓覺。故此經旨在於依他起上,破遍計執,便入圓覺。破乎定有,則知幻有,知諸法幻有,則入圓覺。


    宗密大師謂此經屬實教,諦閑大師謂此經方等攝。然若觀經文‘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收漸修一切群品。’似在終頓之間。本來在佛圓音一演,無有分別。眾機不同,見有高下。故四教五教,眾經普含,不可定判。例如頓教一門,眾經皆有一分離言之旨。故天台不別立頓教,認為藏通別圓,均有離言之義。華嚴宗則認為別有一輩頓教之機,於是立小始終頓圓五教。


    今解此經,自感心餘力拙。不到之處,尚望讀者諸賢賜正。


    西蓮淨苑釋智諭


    <span style=''color:#333399''>述經題


    宗密及諦閑二位大師,經首均有懸談或五重玄義。今以能力所限,未堪廣論,故逕述經題。


    <b><span>大方廣</b>


    佛說是經有五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大方廣圓覺’五字,應冠各名之首。即大方廣圓覺陀羅尼;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大方廣圓覺秘密王三昧;大方廣圓覺如來決定境界;大方廣圓覺如來藏自性差別等。所以此經簡稱,名為圓覺。今依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名解釋之。


    大方廣三字,是所證之理,此是本覺。本覺時,理智無分,乃圓融一真法界。法界無界,無界隨緣而現法界,雖隨緣而現法界,而終歸法界無界。如是法界,不可思議,略以大方廣三字名之。


    大者言體,體色遍無外,以無性為性,性而無性。方者言相,體無性故能隨緣。隨緣而現諸事相,諸事相者法也。故方以軌範為功,能生一切物解,以無相為相,相而無相。廣者言用,體無性不可思議,由體起用,亦複無量不可思議,以無用為用,用而無用。


    故大方廣者,所證理也。此所證之理,即一真法界。是諸佛之所已證,是菩薩之所欲證。一真法界,無外無內不可言有,橫遍豎窮不可言無,無以名之,強名曰大。一真法界,無有定相,以無定相,故隨緣能現一切法相。雖現一切法相,而一切法相皆本無相。如此之法無以名之,強名曰方。一真法界,體無極而用普周。其體是一而其用無量,用雖無量而其體是一。以體約用,無量即一。以用分體,一即無量。無以名之強名曰廣。


    大方廣三,分而無分,原是一真法界。無分而分,名大方廣。一真法界約正報言,則名法身。約依報言,則名淨土。故經雲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不二境者,一真法界也。此是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b><span>圓覺</b>


    大方廣是所證之理,圓覺是能證之智。如果單約果而論,圓滿覺即是佛。故大方廣圓覺,與大方廣佛,在果上是相同的。不過大方廣圓覺經之圓覺,是約因帶果而言,故有所不同。約因而言,眾生無始時來種種顛倒,妄起無明,是謂不覺。以厭苦欣樂,誌求出離而有始覺。修治功圓,謂之究竟覺,究竟覺即圓滿覺,圓滿覺即是佛果。佛覺圓功滿親證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無欠無餘不增不減,處垢不染,修治不淨。是諸佛果位,是諸眾生清淨覺地,是謂之本覺。始本合名大圓滿覺。故圓覺者是約因帶果立稱。


    修圓覺者,應自心寂離念入手。故宗密大師雲:‘萬法虛偽,緣會而生。生法本無,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心寂而知,目之圓覺。’


    <b><span>修多羅了義經</b>


    此六字在明能詮之教。依此修多羅了義經教而起修,心寂離念究竟,而至乎圓覺。覺圓功滿,始本冥合,一際無分,橫遍豎窮有而非有,妙湛空寂無而不無。如此一真法界,名曰大方廣。故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修多羅正譯曰綖(線),如線貫花使之不散。修多羅亦複如是,以理貫文而成經教,令義不散。


    修多羅譯為契經,契者契理契機,上契佛理下契生機。經者以無上理貫穿法相,猶如以經貫緯。且具攝持正法,以化眾生之義。


    修多羅是其通說,亦通餘經。了義是其別稱,獨歎此經於修多羅中,其義決了。


    了義對不了義言,一般而言,小乘教為不了義經,大乘教為了義經。於大乘中,三乘教為不了義經,一乘教為了義經。


    大寶積經中舍利弗問佛,雲何為不了義?雲何為了義?佛答如下:


    ‘若諸經中宣說世俗,名不了義。宣說勝義,名為了義。宣說作業煩惱,名不了義。宣說煩惱業盡,名為了義。(煩惱業盡者,煩惱業空也。)宣說厭離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義。宣說生死涅槃無二無別,名為了義。宣說種種文句差別,名不了義。宣說甚深難見難覺,名為了義……’


    最後‘經’字,是指經律論三藏中,經藏言。


    <b><span>大唐罽賓三藏佛陀多羅譯</b>


    大唐是中國唐朝,佛陀多羅於唐朝時來華,故首言大唐。


    罽賓,漢時西域國名,即現在克什米爾一帶。


    三藏是三藏法師之略稱。通達經律論三藏者,名三藏法師。


    佛陀多羅,華言覺救,係北天竺罽賓人。唐時來華,止洛陽白馬寺。譯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以上經題及譯者,解釋竟。


    <span style=''color:#333399''>述經文


    <b><span>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b>


    此是證信序,證信序具六種成就。佛取滅前,用囑阿難,以便經法流通。故此六種成就,為取信於後人。六種成就者,一、信成就,二、聞成就,三、時成就,四、主成就,五、處成就,六、眾成就。


    ‘如是’為信成就。理一而事如曰如,事如而理一曰是。謂如此經文,為佛如是說也。


    ‘我聞’為聞成就。係結集經人自稱。大乘經係文殊師利與阿難,於鐵圍山間結集者。


    ‘一時’為時成就。謂如來說經時。


    ‘婆伽婆’為主成就,說經主也。婆伽婆譯為有德,婆伽譯為德,最後一個婆字譯為有。婆伽婆者,即世尊也。婆伽婆有六義,一、自在義,二、熾盛義,三、端嚴義,四、名稱義,五、吉祥義,六、尊貴義。智度論雲,婆伽婆有四義,一、有德,二、巧分別,三、有名聲,四、能破。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為處成就。


    後文‘與大菩薩摩訶薩……’,為眾成就。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神通大光明藏者,一真法界也。一真法界不可測曰神,無礙曰通。無礙則無暗,光明遍照一切,無所不包無所不容,故曰大光明藏。


    三昧譯為正受,簡稱為定。正受者無受,無受者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也。故三昧正受,是梵華雙呈之詞。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


    一切如來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諸佛光壽無量,寂照不二。寂而照曰光嚴,照而寂曰住持。


    又,一真法界無性隨緣,故成四種法界。一、理法界,二、事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如是四種法界,約正報則名法身,約依報則名淨土。一切如來,法身契於淨土,故曰光嚴住持。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佛與眾生,本是一法界,於一法界中,無佛與眾生之分別。然眾生妄起無明,於無生滅中妄計生滅,於是佛名眾生,以致常法身常六道。既然生滅是妄,妄則無性。生滅無性,即是真如。若能如是覺悟,則眾生是佛,故曰常六道常法身。


    如是一法界性,於佛不增,於生不減。覺之者全妄是真,迷之者全真成妄。故曰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b><span>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b>


    此是明一真法界,於一真法界中,身心寂滅,平等本際。身心二法,皆因緣生。緣生無性,故曰身心寂滅。即此無性,是一真法界性。


    眾生與佛,悉無定性。即此無性,於法則名法性,於佛則名法身,於眾生則名佛性。無性則無分別,故曰平等本際。本際者一真法界,覺了究竟者,名大圓滿覺。


    佛覺究竟,理智契圓,無二無別,無欠無餘。等若虛空,縱貫三際,橫賅十虛,故曰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不二隨順者,於一法界中,無生死無涅槃,無常無斷,無一無異,無來無去。


    一法界故,名不二境。法界無界,以無界故,隨緣能現一切法界。所以說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對於淨土之分判,各家有不同之說。宗密大師亦多有解釋,謂有法性淨土,受用淨土,變化淨土等。


    然觀今經之意,佛入神通大光明藏,為諸大菩薩宣說。當知簡非餘土,應是自受用他受用淨土。故曰現諸淨土。


    於一真法界中,由體起用而現淨土。現正報曰法身,現依報曰淨土。然身土不二,以無性為性故。由體起用,用有千差,體原是一,體雖是一,不礙用有千差。故法身非身,隨緣而現法身;淨土非土,隨緣而現淨土。


    <b><span>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b>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


    菩薩譯為覺有情。本來摩訶薩譯為大,這些菩薩在菩薩摩訶薩中,皆為上座,故曰大菩薩摩訶薩。有人說地上菩薩名菩薩摩訶薩,八地以上名大菩薩摩訶薩。這些大菩薩摩訶薩,有十萬人俱。


    以下略列上首諸菩薩名,以為十萬菩薩之代表。各各皆與徒眾眷屬,入於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佛於定中說法,諸大菩薩摩訶薩於定中聞法。佛於不二境,現自他受用淨土,故諸菩薩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諸菩薩名如文,不作解釋。


    <b><span>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文殊表智,普賢表行,智為其始,行為其終,始終如一,成就大圓滿覺。故文殊於始,先啟請因地法行,繼由普賢請問如何修行。以下諸菩薩所問,無非請問修行分別法門也。


    自文殊師利菩薩至而白佛言,表文殊請法之儀。佛以大悲濟世,故稱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即平等法會,十萬大菩薩摩訶薩。


    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初發無上菩提心時,曰本起。凡初發心者,必須三業清淨。三業清淨是成佛之清淨因地。例如成佛是果,普賢行是因,普賢十大願王,皆曰身語意業,無有疲厭。無有疲厭者,即三業清淨。


    菩薩清淨因地法行,心無住著,不取於相,不隨境轉。故文殊請問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即已點出圓覺正因。


    大集經佛答憍陳如:‘若有比丘,讀誦如來十二部經,樂為四眾敷揚廣說,思惟其義,是名樂讀,乃至是名思惟,不名法行。若有比丘,能觀身心,心不貪著外一切相,謙虛下意不生憍慢,不以愛水灌溉業田,亦不於中植諸種子,滅覺觀心,境界都息,永離煩惱,其心寂靜。如是比丘,我則說之,名為法行。’


    故法行者,依法起修也。大乘法行,不在聞思。聞在循教,思在得義,行在度化眾生。是以聲聞以教為主,緣覺以義為主,菩薩以行為貴。行因證果,成就無上佛道,故文殊啟請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


    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者,即發菩提心也。了達於空性,是名為菩提。空性者清淨也,故發清淨心三業無虧,是發菩提心。


    遠離諸病,諸法因緣而起,無性無相。眾生執著諸法性相定為實有,以致成病。故遠離諸病者,不取於相也。如果取相而求,便墮邪妄。若遠離諸病,便能使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如是三請者,表仰遵至誠。


    <b><span>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谘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世尊讚歎曰,善哉善哉!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谘詢如來因地法行。


    會中唯有十萬大菩薩摩訶薩,故曰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谘詢如來因地法行。


    文殊菩薩係代其餘菩薩啟請,故曰‘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請問於佛。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


    此為佛應問而答,文殊如此問,佛如此答。


    汝今諦聽下,佛允為答,菩薩承聽,師資緣合。


    <b><span>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b>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無上法王讚佛也。佛於法自在,故稱無上法王。


    陀羅尼譯為總持,總持者能持善不失,能遮惡不犯,此大陀羅尼即一真法界,即是一心,即是大方廣,即是一大總相法門體。以是一大總相法門故,所以名大陀羅尼門。如是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


    門有出生義,故曰流出一切清淨真如……。所謂流出,是由體起用。圓覺即無上覺,由無上覺起用,而有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


    圓覺無性,不生不滅故曰真。無性隨緣,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故曰如。圓覺離染,唯出生清淨功德,故曰流出一切清淨真如。


    此大陀羅尼門,能持善不失,則智德圓滿,智德圓滿是為無上菩提。能遮惡不犯,則斷德圓滿,斷德圓滿是為究竟涅槃。故大陀羅尼門,流出菩提涅槃。


    波羅蜜譯為到彼岸事究竟。本來有十波羅蜜,一、布施,二、淨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般若,七、方便,八、願,九、力,十、智。通常但說前六,即布施淨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因為方便願力智四者,助於前六令修行得滿足故。例如方便助於布施淨戒忍辱,願助於精進,力助於禪定,智助於般若。其實般若一度,含其他九度。如果前五度無般若波羅蜜,便不稱為波羅蜜,僅名布施淨戒忍辱精進禪定。同時般若波羅蜜亦含括了後四者,般若一度攝乎方便願力智。因為唯言般若,則是無分別智。而後四者──方便願力智等,是後得智攝。由根本智出後得智,故般若攝後四。此大陀羅尼門,流出一切波羅蜜。


    因為法會中無有二乘,故曰教授菩薩。


    <b><span>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b>


    文殊菩薩問如來本起因地法行,世尊逕明本起因地。因地若真,得果必真,否則必然果招紆曲。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圓照,是能照之智。能照之智者,心無所住也。心無所住,方能無偏無局,故曰圓照。


    清淨覺相,是所照之境。清淨覺相即是實相,故所照之境者,乃實相無相也。以無住心契無相境,謂之圓照清淨覺相,如此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便可永斷無明。如果取著於相,便是無明。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b><span>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b>


    一切諸法無非眾緣所生,若無眾緣便無其法。既然法是眾緣所成,故無自體相,是知諸法實相無相。例如家庭是父母兄弟眾緣所成,故家庭無自體相。其餘如軍隊、政府、國家,一皆如是。眾緣所現者,皆幻相非實。如是知者,名之為覺。然眾生不覺,妄執幻相為實有,是故名為無明。


    無明非為實有體,而是一念不覺謂之無明,心有所住謂之無明,虛妄分別虛妄取相謂之無明,一切顛倒謂之無明。


    一念無明起,便是不覺,故無明者不覺也。由不覺而有始覺,由始覺而有究竟圓滿覺。今欲明圓覺,故須從不覺無明說起。


    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


    此是法說,所謂無明者,即種種顛倒也。


    ‘從無始來’莫作過去會,若作過去會便是有始。所謂無始者,便是一念無明起處。因為一念無明,體即虛妄,虛妄無體,故無生無來。以無生無來,故曰無始。無始時來體本虛妄,而眾生顛倒執為實有,故曰無明。


    猶如迷人四方易處者,譬喻說也。譬如迷失方向的人,誤以東為西,四方易處。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四大者地水火風,是為色法。然地水火風,皆眾緣所現。我們已經知道,凡眾緣現者,無實體相,故四大皆空。而眾生妄認四大為自身相,‘為自身相’者,執四大為實有也。


    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緣,於心現影相,故曰六塵緣影。當然六塵亦是眾緣所現,無實體相。既然無實體相,何故現前見有六塵呢?當知六塵者,唯識所變現的相分,事實上唯識無境。複以唯識所變的見分取著之,故令眾生妄見有六塵。即以此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唯識無境,那麽識是有的了?不錯,識非是無,但亦不是有。若謂識是有,此人猶落法執。


    何故識者非有非無呢?因為識者無性為性,無性隨緣故能變現一切。如果識有定性,豈能變現一切?故唯識者,即彼諸法無性是。諸法無性者,即諸法實相是。


    既然一切唯識所變,定知一切法無自體相。凡夫不如實知見,妄執六塵實有,故曰妄認六塵緣影為自心相。


    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者,是不知實相無相也。不如實知實相無相,妄執一切幻相為實有,便是無明,便是不覺。


    <b><span>譬彼病目見空中花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花。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花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b>


    譬如眼睛有病,發生錯視,便見空中有華,及第二月。猶如醉人,於一盞燈,虛妄見有兩盞燈。惑人亦複如是,本來諸法無相,虛妄見諸法相。


    善男子下,直斥妄見之過。


    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複迷彼實華生處。


    由於迷惑眾生妄見妄執,不但把無自性之虛空,迷為有自性。同時把無實體相之空華,迷為有實在生處。


    不知虛空若有自性,應是有相,虛空有相當不名虛空。空華本無實體,卻妄見有實體,有實生處。法無實體,當是無生。今迷法有實體,故於無生中迷入生死。眾生迷見生死,虛妄執有生死,於是虛妄受生死之苦。故眾生者,虛妄起惑,虛妄造業,虛妄受生死之苦。若能一旦醒覺,則知圓滿覺性,湛寂不動。因為一真法界,無分別故,無起滅故,無始終故。是以經文曰,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b><span>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花。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b>


    何故無明非實有體?因為無明隻是‘虛妄’的假名。如果實有其體,當非虛妄。如果不是虛妄,便不名無明。所以既稱無明,便非實有體。譬如迷失方向者,誤以東為西,事實上非是實有西方,不過迷人虛妄執著而已。


    如夢中人,夢中所見一切非無。及至於醒來,夢中所見之一切,了無所得。


    又如眾多空華,滅於虛空,不得說言有定滅處。因為空華無實體相,隻是妄見而已。空華無實體相,生本無生,滅亦非滅。故曰何以故?無生處故。無生處者,無實體相也。


    萬法因緣假現,如幻如化,無實體相,故知萬法皆空。不過空非定性空,而是因緣空。萬法幻現,亦因緣有。因緣空方為真空,因緣有方為妙有。真空妙有,妙有真空,此是一法,莫作二會。真空無性能隨緣,真空即是妙有。妙有緣生而無性,即此無性便是真空。故說空一切空,說有一切有,說亦一切亦空亦有,說非一切非空非有。此是一真法界,覺之者便稱圓覺,迷之者說為無明。


    如果離空而有有,此有便是常邊有。如果離有而有空,此空便是斷邊空。真空即是妙有,則空非空,全有成空。全有成空,雖空而非斷滅。妙有即是真空,則有非有,全空成有。全空成有,雖有而非常邊。


    <b><span>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b>


    諸法無相,相由性成。性亦無性,性依相顯。互相由借而有,故分而無分,乃一法界。於一法界中,無生無滅無增無減。此即圓覺,亦即無生法。


    眾生迷惑不如實知,於無生中妄見生滅。以妄見故,於是妄受生死,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b><span>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花。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b>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


    正答文殊菩薩所問‘如來本起因地’。如來本起因地無他,隻是如實知一切法緣生如幻,無實體性猶如空華,如此便免生死輪轉。身心一皆如化,如幻非實,故無身心受彼生死。


    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非是經過造作,經過修治,方無生死輪轉。亦不是經過造作修治,身心方無。而是一切法緣生無性,本性無故。


    於此可知,無佛無眾生,亦無佛涅槃。於一法界中,萬相森羅,一性湛然。雖一性湛然,而萬相宛然。萬相宛然而無生,一性湛然而無滅。迷人妄執,無生滅而生滅,假名眾生。聖者圓成,生滅而無生滅,假名曰佛。是故佛與眾生,本是一真法界。


    一真法界即是一心,一心迷悟,乃有生佛。一心迷佛成眾生,於是法身輪轉六道。一心悟眾生是佛,於是六道常自法身。一真法界添不得一毫,添一毫則多。減不得一毫,減一毫則少。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故曰非作故無,本性無故。


    <b><span>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b>


    彼知覺者,猶如虛空。


    知覺是實,心是其名,一心起用謂之知覺。本此一心而修,則無所住著不隨境轉。故本一心而修,即是無分別智,以心無所住故。心無所住,便如人有目,日光明照,是以能分別一切。所以得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故名知覺。無分別智者,性空也。性空乃能隨緣,隨緣乃能分別一切,是謂知覺也。


    智無分別,則無生無滅,無起無作。以無生無滅無起無作故,乃能與分別智為因。所以得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


    茲舉例說明。例如眼識能分別一切色,是即分別智。眼見黃色時,即能分別是黃色。再見紅色時,複能分別是紅色。


    但當見紅色時,分別黃色之智必是已滅。如果不滅,當是見紅色時,同時亦見黃色。若如是者,應是於一時中見一切色,不如道理。故知必是前分別智滅,方有後分別智生起。


    但是滅法不應複生,前分別智已滅,則後分別智焉有?故分別智有生有滅有起有作,而無分別智無生無滅無起無作。賴無分別智,分別智方能作已複作。


    彼知覺者,即無分別智。無分別智無生無滅無起無作,故猶如虛空。


    知虛空者,即空花相。


    知虛空者,則有能知所知。有能所分別,則非實有,故曰即空花相。


    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無分別智者,即諸法無性是也。即此無性,隨緣分別一切法,焉得謂無知覺性?約法而言,諸法實相,實相無相,無相無不相。故不可說,無知覺性。


    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實相無相,不得謂有,實相無不相,不得謂無;萬法緣生而無性,不得謂有,無性隨緣成萬法,不得謂無。故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淨覺者,圓覺也。因為淨則不二,圓滿無外。故淨覺即是圓覺。


    所謂隨順者,由不覺隨順而入始覺也。此是與文殊薩所問‘說於如來本起因地法行’,前後呼應。


    <b><span>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b>


    何以故?虛空性故。


    淨覺者,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無有分別,非有非無。猶虛空性,虛空性亦複無生無滅無起無作,無有分別,非有非無。


    常不動故。


    淨覺橫遍豎窮,不增不減,無來無去,空寂不動。淨覺即一真法界性,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故曰常不動故。


    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如來藏者,即圓覺是。佛說此經有五名,其一便是‘如來藏自性差別’。故知如來藏者,即圓覺也。


    如來藏中無起滅者,是言二空如來藏。勝鬘經雲,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如來境界,當然即是圓覺。如此經中說,圓覺經亦名‘如來決定境界’。


    勝鬘經又說,如來藏智,是如來空智……。有二種如來藏空智,即空如來藏,與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不空如來藏,過於恒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簡單說,空如來藏者,一切法緣起性空。不空如來藏者,一切法性空緣起。緣起性空,則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雖空而非斷滅。性空緣起,則有而非有,非有而有,雖有而非定性。非有而有,全有即是非有,是故無起。不空而空,全空即是不空,是故無滅。所以說如來藏中,無起滅故。


    無知見故。


    知見者,取相而有。如此淨覺,無相無無相。不可取著於相,複不可取著於無相,故非知見境界。


    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法界性者,一心是。此心自性清淨,清淨則不二,故曰一心。一心者,一切法唯是一心,否則便非一心。既然一切法唯是一心,則一心者橫遍豎窮,故曰究竟圓滿遍十方。


    以上所說,皆是形容圓覺。圓覺者虛空性,常不動,無起滅,無知見,究竟圓滿遍十方。若能本此而修行,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至此說出因地法行,具體的答案。


    是故修圓覺者,應心無所住,不取於相,等若虛空,如如不動,無起無滅無作無止,不立知見。如此圓覺,則可究竟圓滿遍十方了。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發清淨心者,發菩提心也,本起因地也。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便可不墮邪見。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b>


    世尊欲重宣此義,以偈重頌。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於空知無量,謂之智。於無量知空,謂之慧。於無量知空者,如實知諸法實相無相也。於空知無量者,如實知諸法實相無不相也。


    <b><span>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花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b>


    <b><span>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b>


    <b><span>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b>


    <b><span>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b>


    了達無明虛妄,猶如空花非實,便可不隨生死流轉了。


    眾生以無明落入生死,而無明虛妄,猶如夢中人,夢中所見一切,醒時了不可得。


    淨覺性如虛空,圓融無礙不可分別。其性平等,無來無去無有動轉,橫遍豎窮遍滿十方。若能了達如是,便可得成佛道。


    於一法界中,圓滿無外。故無得無失,無成無壞。所以諸幻盡滅,滅而非滅,以幻本無故。得成佛道,得而無得,以真本具故。


    菩薩於此幻本空,真本具中,發菩提心。末世眾生,亦於此免諸邪見。


    <b><span>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b>


    於佛法中,文殊啟於信解,普賢終乎行證。故文殊肇其始,普賢成其終。不假修行,徒逞於解,終不成就佛道。如果唯稱修行,而無慧解,十九落入邪道。故必須慧解立行,方可成就佛道。故佛告菩薩,欲成無上覺,須循信解行證而進,方可成就。所以文殊菩薩啟請以後,普賢菩薩請問雲何修行。


    於修行圓覺,普賢菩薩所問是其總,以下諸菩薩所問是其別。


    於是普賢菩薩下,表普賢菩薩先具儀,而後啟請。


    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


    此會諸菩薩者,十萬大菩薩摩訶薩也。兼及末世一切眾生。十萬菩薩是現前當機,末世一切眾生是表經法流通廣義。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圓覺經小乘非其境


    界,故特言修大乘者。


    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


    普賢菩薩請問修行。


    <b><span>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複說修行如幻。</b>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


    眾生身心,無非無明。若彼眾生知無明如幻者,則身心皆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是無實體。如此說來,能修無有實體,所修亦無實體。既無實體,當無能修亦無所修,雲何以幻還修於幻呢?


    如果以幻還修於幻,當諸幻性,一切盡滅之時,則無有心。因為心本如幻,一切幻性盡滅,則心亦滅盡。既無有心,誰為修行呢?雲何如來複說修行如幻呢?


    <b><span>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b>


    既然幻心滅盡,當無能修行者。既無能修行者,當無有修行。若諸眾生本不修行,則於生死無明之中,常居幻化。若常居幻化,便不能了知無明虛妄如幻的境界。那麽怎能令此無明妄想心,獲得解脫呢?


    普賢菩薩為諸眾生故,展轉請問於佛。主要是為有一般眾生,聞說如幻,便執著如幻非為實有,是和真實截然不同的。這樣依然不如實知一法界。以不如實知一法界故,沒入生死,不得出離。於是請問於佛,期佛開示。


    當知非是真外有妄,妄外有真。而是真為妄之真,妄為真之妄,真透妄末,妄徹真源,如是方成一法界。如幻之法,當即無體,即此無體,便是真如。而真如無性,無性隨緣成萬法,翻然便生死。故曰真如隨緣是生死,生死無性是真如。學佛之人,應向此處會,方得受用。


    法有世諦,有第一義諦。世諦之法,依他而起。法依他起,必無自性。如果法有自性,便無須依他而起。既依他起,便無自性。法無自性,是無其法。故一切諸法,皆如幻化。而凡夫眾生,計著如幻之法實有,於依他起上成遍計執。以遍計執,落入生死,是故當破。


    依他起無有自性,無性隨緣能成一切法,即此無性,便是圓成實。故智者於依他起上,會入圓成實。此所謂了達世諦者,即能入第一義諦。入第一義諦,即能入涅槃。


    圓成實者,即是圓覺。故如幻非是圓覺以外,而是如幻無性即是圓覺,圓覺隨緣便成如幻也。


    <b><span>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此經唯顯如來境界,頓機眾生始得開悟。在會十萬大菩薩摩訶薩固然不以為難,但末世一切眾生若不借方便漸次修習,難望成就。所以普賢菩薩為末世一切眾生啟請,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世尊先讚歎普賢菩薩,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修習如幻三昧方便漸次。


    如幻三昧者,菩薩如實知一切法緣生如幻,如幻無性,即是真如。菩薩如是知已,乃能不被外境所轉,能轉一切法。如是境界,名如幻三昧。


    得如幻三昧者,即是證入圓覺。何以故?因為若人知如幻者,則知諸法緣生無性。知諸法緣生無性,便可悟入圓覺,悟入圓覺便離諸幻。


    佛囑諦聽,菩薩默然受教。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b>


    一語道破真妄不二,非是真外有幻,幻外有真。而是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圓覺妙心者,即一真法界性。一心橫遍豎窮無內無外曰圓。一心清淨,知而無知,無知而知。無所不知即無知,無知即無所不知,故謂之覺。一心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非有即一切無,非無即一切有。故一切有一切無,一切亦有亦無,一切非有非無,故曰妙。如是一心,謂之圓覺妙心。


    何故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呢?因為一切眾生種種幻化,非實有體,非實無性即是如來圓覺妙心。圓覺妙心,無性隨緣能現一切事相,便成種種幻化。此是一法,原非兩般。隻為眾生迷惑,分別執著而已。


    故萬法唯心,心外無法。即此一心,便是一大總相法門體也。一切事相,非心外實有,故曰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譬大海起波,萬重波相,無非一水。水性不動,現波浪翻騰。波浪翻騰,而一水不動。如幻波相,皆生於一水。故曰種種幻化,皆生於如來圓覺妙心。


    外境實無,悉由心現。心無定體,無性為性。無性隨緣,現一切法。自心現法,還以自心取之。凡夫愚惑無知,妄以能取者為我,所取者為法。然而能取所取,唯是一心,即此一心,名曰如來圓覺妙心。至於能取之我,所取之法,皆無實體,隻是隨情假立。若能了達一切我法假立無實體性,如幻如化,便能會入淨圓覺心。然而圓覺無性,無性非是絕對的無,而無性當體即是緣起。因為無性外別無緣起,緣起外別無無性。無性即是緣起,緣起即是無性。無性不可見,以緣起而見。緣起不自成,以無性而成。既然緣起以無性而成,則緣起所現事相無非幻化。無性以緣起而見,則無性非無,當體即成就一切法之實性。故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b><span>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b>


    猶如空花,從空而有,幻花雖滅,空性不壞。


    無性喻如虛空,緣起法相喻如空花。無性隨緣,幻有法相,猶如空花從空而有。法相幻現,無性本空,是以空花雖滅,空性不動,因為緣起幻相本空。


    又如大海起浪,浪從水有,離水無浪。波浪雖息,而水性不壞。


    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此是以法合譬,猶如空花從空而有是譬說,眾生幻心還依幻滅是法說。


    既曰幻心,當無實體性,本來空無。幻滅者,無滅也,恢複本來空無也。若謂有所滅,當先有實體,若先有實體,豈是幻化?今此如幻之心,無實體性,無實體性者,本來空無。故幻滅者,隻是恢複本來空無,非是有滅也。故曰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於此可知,吾人修道,隻是滅除一切虛妄執著。滅除一切虛妄執著,隻是恢複自己本來麵目而已。此中無法生,亦無法滅,無所壞亦無所成。猶如浮雲掃盡,晴空依然。


    <b><span>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複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b>


    無性隨緣,則無性無有定性,無有定性故能隨緣。隨緣無性,則隨緣無有定性,無有定性故是無性。一切法無有定性,方能成就一切法。雖成就一切法,而一切法無有定性。此即一真法界性,此即大圓滿覺,此即諸法因緣生的要義。


    若執諸法有定性,則必不能隨緣。不能隨緣,則一切法不得成就。如此則迷於幻化,而失乎圓成實性矣。故般若經雲,一切法無有定性,一切法不可得,若人悟入一切法無有決定,即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明白了這番道理,便可與談下文了。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


    依幻則幻為定法,說覺則覺為定法。幻與覺既為定法,則非無上正等正覺。故亦名為幻。其不知幻無性,當體即是覺。覺隨緣,當體即現諸幻。一切法依他而有,故離幻,離非幻,離亦幻亦非幻,離非幻非非幻。離覺,離非覺,離亦覺亦非覺,離非覺非非覺。所以者何?以一切不可得故,一切法依他有故。


    或者有人會問,既然一切法依他有,則‘他’應不空。不然,因為依他有當體即是無性,無性即是真空。無性當體即是依他有,依他有即是幻有。此是一法,莫作兩般看。


    若說有覺,猶未離幻。


    我們明白了一切法無有定性的道理,這句經文便容易明白了。意思是說,若謂有定性的覺可得,猶未離幻也。


    說無覺者,亦複如是。


    若謂有‘無覺’可得,亦未離幻也。


    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所以幻滅者,隻是悟入諸法無性,諸法不可得,是故幻滅名為不動也。


    <b><span>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遠離為幻。亦複遠離離遠離幻亦複遠離。</b>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在會菩薩及末世眾生,皆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者,要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悟入諸法無性,諸法不可得也。‘一切’幻化虛妄境界是總說,以下是分別展轉而說。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複遠離。


    堅執持遠離之心,是有所得心,是取著定性心。此心亦是如幻,故亦應遠離。


    遠離為幻,亦複遠離。


    遠離於堅執持心之‘遠離’一念,仍是有所得念,仍是取著定性念。此念仍是如幻,故仍應遠離。


    離遠離幻,亦複遠離。


    離此‘遠離’之念,依然是有所得念,取著定性念。此念依然是如幻的,故依然須遠離。


    展轉遣除,旨在破執,破其有所得心。若有少法可得,便是虛妄之凡情見,悉應遣除。


    <b><span>得無所離。即除諸幻。</b>


    一切法皆悉緣生無性,所現法相,皆是幻化虛妄。虛妄者是無其法,如果是實有,不應名為虛妄。既然一切法幻化虛妄無有實體,則是無法可離。若有所離,無非虛妄。到無所離處,全妄即真覺性不動,故曰即除諸幻。


    既知一切法皆是幻化虛妄境界無有實體,即是說明一法非有非無不即不離也。若起心離一切法,一切法既然可離,當有實體,有實體者豈是幻化虛妄?


    所以一切法是幻化虛妄境界,故不可離。如果起心去離,便是虛妄。故知堅執持遠離心是虛妄,遠離堅執持心是虛妄,離遠離亦是虛妄。得無所離,即無虛妄,故曰即除諸幻。


    如是展轉層進,即已說出修習如幻三昧,永離諸幻的方便漸次。得無所離處,即覺性不動也。


    <b><span>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b>


    舉譬喻說明,鑽木取火,是以木鑽木,譬如以幻修幻。火譬如圓覺智慧,未得火時,須鑽木而求。譬如未得智慧時,須以幻除幻而求。及至火出,則兩木皆燼,灰飛煙滅。譬如智慧既生,則知一切幻化虛妄,既不住幻,複不住真,即此圓覺智慧,即是無所住心。故曰火出木燼,灰飛煙滅。一切無住,即證圓覺。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幻盡覺性不動,故曰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b><span>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b>


    諸幻無實,不可取著,故曰知幻即離。幻法無性,無性即是圓覺,故曰離幻即覺。迷真即幻,知幻即覺。幻之與真,隻是迷與不迷的差別而已。故不須作方便,亦無有漸次。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而修行,便能永離諸幻。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b>


    <b><span>圓覺心建立</b>


    世尊以偈重頌。無始幻無明者,無明幻化虛妄,無生無因無根無本,故曰無始幻無明。


    無明無體,決非自性建立,必從如來圓覺妙心建立。如果無明有自性建立,便非無始幻無明了。


    <b><span>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複滅虛空本不動</b>


    <b><span>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b>


    空花雖滅,隻是恢複原來之淨空。所以空花雖滅,空性不動。幻滅亦複如是,幻滅正是覺性圓覺。因為覺性不彰,即是被幻所猽,今幻既除,則是覺性圓滿而離障,所以說覺心不動。


    <b><span>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b>


    <b><span>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b>


    偈頌所說,如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普賢菩薩所問,及佛所答,係從理邊說。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多不得其方便。今普眼菩薩,直問修行方便漸次,係從事上問。普賢菩薩,係據理總問修行。普眼菩薩,係依事分別問於修行。普賢菩薩據理而問,無有方便亦無漸次,是收大乘頓教根機。普眼菩薩所問,方便事修,則攝一切漸修群品。


    普眼菩薩,先具儀而後啟請。唯願大悲世尊,為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方便漸次。如何思惟其義,如何住持其法,未悟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如此三昧,心生迷悶,則於圓覺,不能悟入。


    若有正方便正思惟,則入佛道。若無正方便正思惟,便入邪妄。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普眼菩薩為免眾生墮入邪妄,故而啟請。


    聞佛所說如幻三昧也。修如幻三昧,須以幻除幻,以幻除幻者,係據理而言。理深機淺,則機淺眾生,智有不逮,於是心生迷悶,於淨圓覺,不能悟入。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因為如幻三昧,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知依他起無性,便離遍計執,並無其他方便。遠離遍計執,便知依他起無性,如此便是圓成實,並無漸次。如幻三昧,性實如此。故今問方便,隻是假說耳。


    普眼菩薩,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世尊仍是先讚後答。師資緣合,普眼菩薩等,奉教歡喜,默然而聽。


    <b><span>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b>


    如此方便,係為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所設。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者,應當正念遠離諸幻。


    何為正念?凡所取相,即非正念。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取著虛妄,便非正念。實相無相,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便是正念。雲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無所住也。心不住於相,亦不住於無相,於事無心,於心無事,是為正念。故正念者,無念也。無念亦無,一切無住,是以遠離諸幻。


    當知遠離諸幻,即是正念。而正念者必是遠離諸幻。如此便是如來淨圓覺心。


    如來於說事修方便以前,先強調理修,以確定其正因。修如來淨圓覺之正因,即正念無念,遠離諸幻。


    <b><span>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b>


    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奢摩他譯為止,定也。離諸散亂,不取於相,無有妄緣,名奢摩他。


    ‘先依’者,修行人首應除其散亂,故曰先依。先依如來奢摩他行者,依如來所教修止之行也。止則得定,定能生慧,定慧二道,可致無上覺。故先依如來奢摩他行。


    堅持禁戒。持戒是得定之前方便,故須堅持禁戒。戒相繁多,不及備述。總之戒之功德,在於防心離過,三業清淨。身不惡作,心不狂馳,即得定方便。故修止觀行者,應須持戒。戒定慧圓滿,便得成就佛道。


    安處徒眾,宴坐靜室。


    安處徒眾者,示與眾共修,同得增益安樂。非是獨見獨行,非僅為自己了脫。這樣以平等心,無人我見,方能得定。


    宴坐者,安坐也。身安則不為憒鬧所亂,心安則不被欲蓋所煩。若能如此,便是宴坐靜室。宴坐靜室者,非是處於寂靜之境。如果身不得其安,心不得其平,徒然囚居靜室,豈能安處?


    <b><span>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b>


    ‘恒作是念’下,是起觀慧。當知修止必歸於觀,修定必歸於慧。如果有定無慧,便成外道。


    我今此身,四大和合。


    眾生執身為我,今破身見,即是破我見。身由四大和合而成,四大者地水火風。四大性質,堅濕暖動。地性屬堅,水性為濕,火暖風動,是為四大。


    我們知道,凡多法所成,必無實體。例如‘林’,是多木所成,故林者隻有假名而無實體。身亦如是,既由四大所成,故知身無實體。眾生依身立我,身既無有實體,當知‘我’亦是假名。


    若謂多法和合方有相,則知未和合時無相。既然未和合時無相,無相和合焉能有相?故知身相是假,唯識所現。既然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等多法成地,當知地亦無有體相。


    同時發毛……等,皆無常法變壞法。如經雲,色無常是變壞法。法若無常,即非實有。


    水大火大風大,皆如地大,同理可知。


    既然四大皆空唯是假名,雲何虛空和合能成為有,假名和合能成為實?故知身者,幻化虛妄之法也。


    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


    令起觀照,身由多法所成,多法各歸其自體,則此身純屬虛妄,故曰妄身何在。


    如果四大各離仍有身在,則此身應在四大之外。如果四大之外有身者,則此身應非四大和合而有。若非四大和合而有,則身應無堅濕暖動。今身有堅濕暖動,故知身為四大和合而有。既知四大和合而有,故知身屬虛妄。故曰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


    此是說明,修習如幻三昧入手處。先從切近處觀身如幻,據理再觀餘法,即得如幻三昧。


    <b><span>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b>


    四緣假合,妄有六根。


    四緣即四大也。四大皆幻化虛妄法,故曰四緣假合。六根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依身而有,身為四大假合,故六根亦為四緣假合而有。四大已屬幻化虛妄,假合而成六根,故六根亦是妄有。


    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


    四大於中假成六根,於外假成六塵。六根居中,六塵居外,根塵和合,虛妄緣接而成習氣,故曰中外合成,妄有緣氣。習氣者,無明也。


    當知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一切諸法,唯是心現。自心現於六塵,複以自心所現六根取著之。能取既妄,所取亦妄,所生無明習氣亦妄。故曰中外和合,妄有緣氣。


    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六根無體,六塵無體,無體和合而有六識。故知六識虛妄,亦無實體性。眾生迷惑無知,妄生計著,執有實體,故有虛妄,妄想心生。此妄想心無有實體,全是無明虛妄。此無明妄識,於中積聚,似有緣相。眾生執著實有心體,故曰假名為心。


    今欲求淨圓覺心,首須除此,虛妄幻相之無明心。


    <b><span>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b>


    緣根塵而有六識心,此虛妄心者,即是識心也。識心是六根取六塵相而起,故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也。


    四大本是虛妄,當然六根六塵亦是虛妄。根塵既是虛妄,緣根塵所生之六識心,自然亦是虛妄的。故曰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六根中既然所緣之塵各歸散滅,所以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b><span>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b>


    善男子下,正明除幻。除幻者,即永斷無明,成就佛道也。文殊章曾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今即破眾生身心相也。


    眾生之見,總認為心在身中,心依身而有。身是四大假合,本非實有。身既然無,心將安在。故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


    塵本是無,心取方有。因為塵是眾因緣生而無實體,全由識心所現,還以自心取之。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塵是幻化虛妄,而無實體。無有實體,是無其塵。塵既非有,雲何有滅?無滅之滅,謂之幻滅。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幻本無性無體,幻滅既滅,即是恢複一切法無性之理體。此無性之理體,即是真如。真如非幻,故曰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於一法界中,無有二法。真如隨緣成萬法,萬法無性是真如,覺亦一心,迷亦一心,一心覺則眾生是佛,一心迷佛是眾生。佛與眾生唯是一心,故曰無佛無眾生也。求佛道者,本此一心而修,便是根本智。


    誠所謂尋波全是水,無水不是波。


    <b><span>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b>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者,用喻圓覺本淨,被無明幻垢所蔽。非是無明幻垢以外另有圓覺,而是身心幻垢永滅,則圓覺本自清淨。


    圓覺清淨,便無幻垢。若無幻垢,則身清淨,心清淨,塵清淨。塵無性則遍十方,一塵遍十方,十方在一塵,故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b><span>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b>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


    摩尼珠映於日光,能幻現五色。而摩尼珠實無有色,隨方映照,幻現五色罷了。


    此用喻三性,三性者圓成實性,依他起性,遍計執性。一切法相緣而生,無有自性。若法有定性,必不可改變,是無業報因果。今一切法皆因果法,善因緣得善果報,惡因緣得惡果報,是知一切法皆因緣生。法屬因緣,則無自性依他而有。故依他起者,虛妄法也。


    凡夫無知,妄執依他幻有之法為實有,是名遍計執。隨遍計執心,妄現一切法,於是墮入生死輪回。


    智者知依他無性,無性空寂,無生無滅無來無去,無性隨緣能成一切法,便歸圓成實。故如實知依他起便歸圓成實,迷於依他起便成遍計執。


    今以清淨摩尼珠,喻圓成實。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喻依他起。愚癡者見摩尼實有五色,喻遍計執。


    <b><span>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複如是。</b>


    圓覺淨性,猶如摩尼珠,本來清淨,雖處垢穢而不染。何以故?諸染汙法,悉如幻故。圓覺淨性者,圓覺無性也。無性隨緣成一切法,故現於身心,隨類各應。隨六道品類,現六道身心也。


    雖然現於身心隨類各應,但圓覺淨性,實無如是等相。而愚癡之人,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說明愚癡者,虛妄於依他起上遍計執著也。


    <b><span>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b>


    由於迷幻失真故,不能遠離幻化。所以我說四大假合之身,六塵緣影之心,皆是幻垢,覆蔽清淨圓覺。


    幻垢對離,說名菩薩。


    菩薩者,修習如幻三昧人也。修習如幻三昧者,以幻除幻也。以幻除幻,有能除之智,所除之幻。能所對立,故曰對離幻垢。此即以幻除幻的菩薩。


    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幻垢既盡,清淨圓覺現前,能所對待皆無。對除者,無以幻除幻也。如兩木相因,火出木燼。此時究竟成就大圓滿覺,即佛是也。及至圓覺清淨,成就佛果,即無對垢,不言以幻除幻矣。


    無說名者,無說教者也。至究竟佛道清淨圓覺時,一真法界,不二不別,無說法之佛,亦無所說之法。清淨平等,無生無滅。


    或者有人疑問,若無說法之佛,亦無所說之法,那麽世尊說法四十九年,又作何解釋呢?


    當知清淨圓覺,無性隨緣,乃有諸佛興化十方,無量劫來無有休息。


    <b><span>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b>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


    證得諸幻滅影像者,如實知依他起性如幻也。如實知法依他無有自性,法無自性,焉得有相?證得諸法無相,便入實相。實相無相,故一切法相,皆同幻像。知幻即離,故曰證得諸幻滅影像。證入圓覺,如實知一切法依他無性,實相無相,便得無方清淨。無方清淨者,等虛空也。依他起性,體是虛妄,由圓覺故,方如實知。故曰無邊虛空,覺所顯發。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若能放舍遍計執,自然如實知諸法依他無性。知諸法依他無性,便入圓成實。入圓成實便是證入圓覺。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方清淨等同虛空,此虛空性,圓覺所顯發也。


    <b><span>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b>


    覺圓明故,顯心清淨。


    圓覺究竟,則轉識成智。第八識名心,顯心清淨者,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也。心清淨則離染究竟,無所住著。


    心清淨故,見塵清淨。


    大圓鏡智,離染無住,是以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者見分,塵者相分,皆由自證分所變現,自證分即第八識。既然心清淨,自然見分相分清淨。以下聞塵、覺塵,皆是見相二分。


    見清淨故,眼根清淨。


    見分清淨,不取於相。不取於相,則塵不染於心,於是第七識轉平等性智。是以眼根清淨,轉成所作智。


    根清淨故,眼識清淨。


    根塵相緣,而生眼識。根清淨不取著於塵,則眼識清淨。


    識者第六識也。第六識具分別用,此分別用,見分所攝。前五識對緣,必有一分意識俱,名率爾墮心。率爾心後,必有尋求。今根清淨不妄取塵故,是以第六識清淨轉妙觀察智。因為這種原因,所以根清淨則眼識清淨。


    識清淨故,聞塵清淨。


    以第六識已轉妙觀察智,是以見分不取著相分。以識不取塵故,所以聞塵清淨。


    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


    如上同理可知。以如是道理,見、聞、覺、知,一切清淨。故曰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


    <b><span>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複如是。</b>


    根清淨則不取於塵,根不取塵,則塵不染心。是以色塵清淨,聲塵清淨,香塵清淨,味塵清淨,觸塵清淨,法塵清淨。於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清淨。


    <b><span>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複如是。</b>


    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者,地水火風四大所造。既然六塵是四大所造,故六塵清淨,四大自然清淨。


    <b><span>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b>


    四大所造色,內造五根。五根者,眼耳鼻舌身。外造六塵,六塵者色聲香味觸法。根是能依,塵是所依,能依為正報,所依為依報。依正二報,成二十五有。


    二十五有者,於三界中,有二十五種果報。欲界有四惡趣(地獄、鬼、畜生、修羅),四洲,六欲天。色界有四禪天,及大梵天、淨居天、無想天。無色界有四空處,是名二十五有。


    四大清淨,故十二處清淨。十二處者,六根對六塵是生識之處,故曰十二處。其中由於法塵清淨故,所以意根亦清淨。故曰四大清淨故,十二處清淨。


    既然六根六塵皆清淨,所以生六識亦清淨。故根塵識十八界皆清淨。


    既然十八界清淨,當然依正二報皆清淨。故曰二十五有清淨。


    <b><span>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b>


    彼清淨者,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也。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者,世間法也。自十力以下,明出世法清淨。


    十力者,佛於方便智中,開出十力,十力即佛之十種智力。一、知是處非處智力,二、知過去現在未來業報智力,三、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四、知諸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至處道智力,八、知天眼無礙智力,九、知宿命無礙智力,十、知永斷習氣智力。


    四無所畏。佛既具十種智力,於一切法決定明了故,於大眾中說法無畏。四無所畏者,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障道法無所畏,四、說盡苦道無所畏。


    四無礙智者,一、法無礙智,二、義無礙智,三、詞無礙智,四、樂說無礙智。


    十八不共法。謂佛十力內充,四無所畏外顯,所以一切功德智慧,不共凡夫三乘,名十八不共法。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已舍,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過去世無礙,十七、智慧知未來世無礙,十八、智慧知現在世無礙。


    三十七道品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八萬四千陀羅尼門。本來八萬四千是泛指數字,形容數目很多。若欲求其來處,謹列出供讀者參考。


    據說八萬四千,有多出處,今僅引賢劫經介紹之。賢劫經雲,諸佛功德,有三百五十種門。各修六度為因,有二千一百諸度,於此諸度,對治四大六衰,成二萬一千諸度。各對治眾生四種心患──貪、嗔、癡、等分──。成八萬四千。


    雖然如此,不過我們要知道,八萬四千者,是泛指之言。


    一切清淨者,謂世出世間一切法,皆依他無性,無性空寂,體即圓覺也。


    <b><span>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b>


    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現相。故一切法相,由因緣和合而現。


    其實因緣和合,並未曾現相,一切法相乃唯心所現。何以知之?因為因緣和合現相,一定未和合時無相。如果未和合時已有相,不應言因緣和合而現相。


    既然未和合時無相,則和合亦不應有相。何以故?因為無相和合,不應有相故。如果無相和合而成有相,那麽聚無便可成有。不如道理。所以法實無相,唯心所現。吾人所見之相,唯自心現,還以自心取之。實是心外無法,一切法相,猶如空華,幻化虛妄。是故諸法無相,乃為實相。一切法相故不可取,即此無相亦不取。若取無相,便是取著無相相。故諸法實相者,無相無不相也。


    一切實相性清淨。


    一切者,指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世間法出世間法而言。謂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世間法出世間法,皆實相無相也。如是諸法,因緣所生,既然法屬因緣,必無自性。無性為性,故曰性清淨。


    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


    因為眾生身心,是由四大十二處十八界,根塵識構成。既然四大等實相無相,性本清淨,所以一身清淨。


    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


    一切眾生之身,無不由四大根塵識所構成。所以一身清淨,定知一切眾生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一圓覺清淨。


    十方一切眾生之身,無非四大根塵識所成。故多身清淨,十方眾生一皆圓覺清淨。實相者,圓覺也。故曰圓覺清淨。


    這一段文是說正報清淨,以下是說依報清淨。依正二報清淨者,是謂依正二報不可得也。依正二報不可得者,即一真法界也。一真法界隨緣現十法界,故諸法一相而諸相宛然。雖然諸相宛然,而無性湛然。所謂法爾如是也。


    <b><span>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b>


    一世界者,是一佛國土世間。一佛國土,乃至一切佛國土,無不是四大所成。既然四大清淨,所以一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乃至盡虛空遍法界,橫遍豎窮,一切佛土平等清淨不動。


    <b><span>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b>


    虛空以無性為性,覺性亦以無性為性。虛空橫遍豎窮,覺性亦橫遍豎窮。故虛空平等不動,覺性亦平等不動。


    以覺性無性為性橫遍豎窮故,所以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故,當知即是覺性平等不動。


    <b><span>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b>


    圓覺實性,以無性為性。無性則不礙遍滿十方,十方無性,亦複不礙全是覺性。以覺性無性,則非染非淨,故曰清淨不動,圓無際故。既然覺性無性,約理言則一法不立,約事言則一法不舍。一法不立,則無所謂是。一法不舍,則無所不是。以無所不是故,是以六根六塵四大陀羅尼門,乃至一切法,無不是圓覺實性所顯現。


    由於以上的道理,故知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六根六塵四大,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皆遍滿法界清淨不動。因為根塵識四大陀羅尼門乃至一切法,皆無性故。既然一切法無性,是故不礙一一法,各各遍滿法界。


    是故一塵無性,不礙遍滿十方。十方無性,不礙在一微塵。以無性故,一塵遍十方而不大,十方在一塵而不小。


    所以經文雲,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六根六塵四大,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b><span>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b>


    先作法說,後作譬說。由彼妙覺性,無性遍滿故,根塵等,亦無性遍滿。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性遍滿。既然遍滿以無性故,無性則不可壞不可雜。何以故?因為無性即一真法界性故。


    以下譬說。譬如一室千燈,其光互映,互攝互入。其光融合為一,而不礙千燈並照。是知一室千燈,其光似一,而實是千光。何以知之?因為若滅掉五百燈光,或滅掉一部份燈光,室內燈光必暗。故知千光成一光,一光即千光。一一光不壞而成一光,雖成一光,而一一光不雜。


    故一室千燈,其光圓滿無礙。一燈光入一燈光,一燈光入一切燈光,一切燈光入一燈光,一切燈光入一切燈光。此入彼時,即是彼攝此。一入一切時,即是一切攝一。一切入一時,即是一攝一切。一切入一切時,即是一切攝一切。如是無性為性,各各遍融,互攝互入,重重無盡。一一燈光,遍融無礙,無壞無雜。


    一切法亦複如是。無性遍融,無壞無雜,所以根塵四大,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


    <b><span>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b>


    覺成就者,權實智究竟,如實知一切法依他起無自性,證入我法二空之圓成實性也。所以圓覺成就,則如實知一切法幻化虛妄,無有自性。


    於是知縛與解依他無性,如幻如化。是故不與法縛,不求法解。諸法尚無,雲何有法縛法解?若謂有縛有解者,顛倒見也。


    不厭生死,不愛涅槃。


    生死涅槃,皆如幻無性。生死涅槃尚不可得,厭生死愛涅槃,豈非顛倒?


    不敬持戒,不憎毀禁。


    持戒毀禁,皆本無性。若能證得無性,戒體自然清淨具足。故自性清淨心,本來如此,雖修治而不淨,雖處垢亦不染。若一味住著於持戒,分別於毀禁,皆是法縛也。


    不重久習,不輕初學。


    久習初學,皆如幻事。若證得圓覺,便知一切無性。一切法尚且無性不可得,焉有久習初學可得?當知有所得心,皆是虛妄。故諸佛菩薩,隨情現假,度化眾生。所謂建水月道場,修如幻佛事。所以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b><span>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b>


    五識曉了前境,均無憎愛。五識曉了前境者,眼了色,耳了聲,鼻了香,舌了味,身了觸。今唯言眼光曉了前境者,略其餘也。


    眼光曉了前境,隻管見塵,並無憎愛之心。憎愛之心,起於第六識。五識曉了前境,必有一分意識。此一分意識第一刹那,名率爾墮心。率爾墮心,猶不起憎愛。第二刹那以後,便有尋求、決定、染淨、憎愛了。


    眼光曉了前境,無分別尋求故,所以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光體無二者,無分別,無能所,無尋求也。以無分別能所,無尋求故,是以無憎愛也。


    <b><span>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b>


    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此心者,圓覺妙心也。得成就者,是一心圓滿無住。一心圓滿無住不生分別,自然橫遍豎窮,非有非無。


    既然一心圓滿無住,故不住於修亦不住於證。以成就時,既不住於修,複不住於證,所以說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


    圓覺妙心清淨無住,無住則無所照,無所照則無所不照,故曰圓覺普照。


    以圓覺普照圓無際故,是以無所謂照。以無所謂照,故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正以常照故常寂,複常寂故常照,故曰寂滅無二。


    於中百千萬億以下,是說圓覺圓滿無際,寂而照,照而寂的情況下,是寂滅無二不動的。一切法的生滅動止,皆如空華,幻化不實。故曰百千萬億不可說阿僧祇恒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花亂起亂滅。因為一切諸法,緣起性空故,幻化非實故。


    不即不離,無縛無脫。


    一切諸法,無非圓覺,故一切即一,為一真法界。此是以理約事,事雖千差,而理性是一,故曰一切即一。理性雖一,不礙事有千差,故曰一即一切。以事分理,則一即一切,所以恒沙佛土,與圓覺無差而差,是為不即。以一切即一故,所以恒沙佛土,與圓覺差而無差,是為不離。以不即故,所以無縛。以不離故,所以無脫。


    不即不離不縛不脫,是一法界。一法界者,一切諸法皆一法界也。以一切諸法為一法界故,所以眾生本來覺性圓滿,本來成佛。於一法界中,無生死涅槃之分別。故菩薩及末世界生,修習圓覺妙心得成就者,始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昨夢者,夢中所見,曆曆分明。一旦醒來,夢中所見一切,空無所有。生死涅槃,亦複如是。迷時分明有生死,厭離生死,則執有涅槃。覺後方知五陰皆空,五陰空故,生死亦空。生死空故,涅槃亦複無有。故曰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b><span>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其能證者無住無止無作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b>


    如昨夢故,幻化不實。既然法非實有,等同空花,焉有生死涅槃可得?既無生死涅槃,焉有起滅來去可得?是以當知生死本來無起無生。無起無生,當亦無滅,無滅者無涅槃也。有生則有來,既無生故知無來。有滅則有去,既無滅故知無去。以如昨夢故,所以生死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舍。


    其所證者,大圓滿覺也。大圓滿覺者,一真法界理性也。其理性不二不別,以不二不別故,所以無得無失無取無舍。


    其能證者,無住(應為作字)無止無作(應為任字)無滅。


    其能證者,即如來本起因地法行,亦即於一真法界起行修也。


    一真法界中,無有分別,故無修亦無證。既然無修無證,雲何言於一真法中起於行修耶?於一真法界中起行修者,心無所住也。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是如來本起因地法行。所證之圓覺,無定性不可得。能證之因地行修,無所住不可得。如是無界為界,曰一真法界。所以如來本起因地法行者,在以無住心,冥契無所得法。如是心無分別,法亦無分別,是謂無分別智。得無分別智,便能分別一切。是名圓覺,亦名正遍知。


    至於作、止、任、滅,皆為有所住有所得心。體是虛妄,非正修行路。此四法,皆分別見也。


    作,是起作意,求證菩提。止,是起作意,止諸煩惱。故作與止,皆是分別能所,皆有所住有所得。不知於一法界中,菩提本具,無得無失。煩惱本空,無取無舍。故作意求真除妄,一皆是妄。


    任,有人聞作意求真除妄皆是虛妄,於是一切任緣,不事修行。此是外道法,不知若無修行,不能自然證覺自然成佛,故名任病。當知所謂修行,非是起心動念,而是以無住心契無所得法。如此起修,能空人我法我,證入圓覺。心無所住則空人我,法無所得則空法我。


    滅,是起作意,滅生死求涅槃也。不知生死虛妄,非實有法。法非實有,雲何可滅?當知生死無性,體即涅槃。於生死外,豈另有涅槃可得?


    總之作止任滅,皆有所住有所得心,皆虛妄分別見。故是修行上四種病。


    若證成圓覺,證入一法界,便得性海圓融平等如如。無能無所,無我無法。如水起萬重波,無波而非水。此即一大總相法門體也。故經雲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一切法性平等不壞者,猶如波相雖息,水性不動也。


    <b><span>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b>


    最後結論,悉如上義。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b>


    <b><span>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b>


    <b><span>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b>


    <b><span>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花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b>


    <b><span>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b>


    重頌長行文。偈中頌義,皆如長行文,覽文自明,不另作解釋。


    <b><span>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b>


    金剛藏菩薩具儀啟請。啟請之前,先歎得益。


    <b><span>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複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唯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金剛藏菩薩代眾生發問,非是菩薩不知也。第一個問題,佛謂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複有一切無明?因為斷盡一切無明,方成佛道故。


    第二個問題,假使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複說眾生本來成佛?迷之與覺,不能同時俱有故。


    第三個問題,假使十方異生,無明不是本有。本成佛道,然後起於無明。如此說來,成佛以後,仍應起於煩惱。那麽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煩惱呢?


    異生者,即凡夫也。凡夫起於無明,隨業受報,輪回六道,故名異生。


    唯願不舍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


    無遮大慈者,即無緣大慈也。平等濟度,寬容一切,行無緣之法施,名無遮大慈。


    秘密藏,非佛說法有所秘密,而是眾生不知不解,故曰秘密。請佛開秘密藏者,願佛設諸方便,令菩薩曉了也。是知金剛藏菩薩所請三問題,非佛有所秘密,而是眾生不了也。


    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令末世一切眾生,借如來宣說之方便,得聞此圓覺經,永斷疑悔。不信曰疑,信而複退曰悔。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世尊先歎後答。歎金剛藏所問,是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


    <b><span>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b>


    一切世界者,約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言。諦閑大師言三種世間為一、正覺世間,二、有情世間,三、器世間。


    一切世間約現代語講,世為時間,界為空間。一切世界,皆有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此等念念相續。念念相續之法,前念滅後念生,循環不已。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皆念念生滅,循環往複不已。以循環往複故,於是產生種種取舍。


    但是所謂念念相續,實是虛妄的。何以故?我們說過,念念相續者,是前念滅,後念生。如果前念不滅,即有後念生,是不合道理的。因為前念不滅,則前後是一念,一念雲何自己相續?故前念不滅,則無相續。


    如果前念滅後念生,亦是不合道理的。因為滅法不能生,前念已滅,不能再生後念。所以後念之生,與前念沒有關係。如果後念與前念沒有關係,雲何成為念念相續?所以前念滅後念生,或者前念不滅後念生,都不能構成念念相續。故於中種種取舍,皆是虛妄的。


    所以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虛妄的。皆是輪回者,總說即是生住異滅。據文而言,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皆是輪回之見。


    當知諸法緣起無性,無實體相,故法無輪回。輪回者,眾生之妄見耳。


    <b><span>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b>


    未出輪回而辨圓覺者,未出生滅心輪回見而觀圓覺,則見圓覺亦成生滅輪回矣。所以彼圓覺性,即同流轉。


    一切唯心造,見於六道輪回,唯是自見其心。所以既有生滅心輪回見,欲免輪回者,無有是處。


    故知一切世界,五陰世間,眾生世間,國土世間,始終生滅等,皆眾生之生滅心輪回見也。若無生滅心輪回見,則知圓覺清淨不動矣。


    由此可知金剛藏三問,皆是以生滅心輪回見辨圓覺也。佛首先予以點破。


    <b><span>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猶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複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是故汝等便生三惑。</b>


    譬動目能搖湛水者,水本湛然不動,若目光搖動,或者目有病,則見靜水搖動。


    定眼猶回轉火,如有人手持火把,掄臂圓揮。定目而視,猶如見一火環。


    雲駛月運,月夜仰觀,浮雲飛駛,月本不動。但觀者,好像見月亮行走。


    舟行岸移,我們坐在船上,明明船在行駛。但我們看來,覺得岸在移動。


    這四個例子,都是說明,眾生妄見與法相違。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


    諸旋未息者,謂諸妄見未停止也。彼物先住者,謂欲水不搖動,火環不成,月不行駛,岸不移動尚不可得也。因為水搖火環月駛岸移,皆由妄見所致。如果妄見不息,欲求彼物不動,不可得也。


    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複?


    輪轉生死垢心,一同於妄見虛妄不實。此生死垢心不除,用觀佛圓覺,故圓覺亦同生死見矣。


    生死無性,非為實有,眾生垢心所見,見有生死。以妄見生死故,以致妄入生死。若以生死垢心觀佛圓覺,則清淨圓覺亦隨生死矣。


    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三惑者,金剛藏菩薩三項疑問也。若以輪轉生死垢心觀圓覺,是故有汝金剛藏等,三項疑問也。


    <b><span>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見空花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花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b>


    本來翳是一種目病,但此處作妄見解,莫作病會。因為病雖愈,尚有再生之時,而妄見既息,便不會再妄。猶如迷失方向,一旦覺悟了正確方向,便不會再迷向了。


    譬如患翳妄見空花。<spanng=en-us style=''"times new roman"''>


    翳是虛妄,花是幻化,二者皆非實有。若法實有,方成相待。翳花二俱虛妄無有實體,故不成相待。同時妄息覺明,便不會再妄。故曰患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花二法,非相待故。


    據理可知,自性清淨心,無性隨緣而非有,隨緣無性而不無,假說本來成佛。其實無始無終,無生無滅,無成無壞。故自性清淨心者,雖修治而不淨,雖處垢而不染。以自性清淨心,不可得也。


    無明者,體即虛妄,唯是假名。假名無實亦不可得,豈可謂眾生成佛,複有無明?或者謂無明眾生本有?


    故佛不可得,眾生不可得。圓覺不可得,無明不可得。菩提不可得,煩惱不可得。生死不可得,涅槃不可得。不可得者,謂法無決定性也。


    以一切法無決定性故,所以佛方便說眾生成佛,破無明證圓覺,斷煩惱證菩提,出生死入涅槃。然於中求其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皆不可得。


    了達一切法無決定者,是名無上菩提。故覺之者成佛即日,迷之者劫隔恒沙。然覺之與迷,是一法界。何以故?唯是一心故。


    亦如空花,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


    空花者體即虛妄,非為實有。故空花滅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花。因為花非實有,空本無花,所以非是花有起滅。


    猶如無明虛妄,滅於畢竟空時,不可說言,畢竟空何時再起無明。


    空本無花者,即說明花無實體也。既無實體,所以非起滅故。


    <b><span>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b>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花翳。


    生死涅槃,皆同空花之起滅。因為實無生死,亦無涅槃。生死無性即名涅槃,無性隨緣複現生死。


    圓覺者,妙湛總持不動,故離於空花患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span>


    空中無花,似是虛空暫有。因翳見有空花,似是虛空暫無。然空花虛妄,非為實有。故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故知圓覺不動,無明非有實體,所以無明不障圓覺,以無明虛妄無實體故。圓覺亦不離無明,以無明無有實體不可離故。


    況複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如來圓覺者,即圓成實性。圓成實性者,即圓滿成就諸法實性也。故如來圓覺,為虛空平等本性。平等者,圓覺清淨不動也,無二無分別也。如楞嚴經雲,空生大覺中。故如來圓覺隨順,為虛空平等本性。


    <b><span>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複如是。</b>


    如銷金礦,金非銷有。


    礦中之金,本來如此,非是因銷而有也。此用喻本來成佛。礦比虛妄煩惱纏縛,金性用比圓覺。金性本有,非因銷有,言眾生本來成佛。隻為虛妄煩惱纏縛,未能圓顯,僅名佛性,不名為佛。一旦圓滿覺悟,猶礦石一旦清淨,金性圓顯,永不為礦也。佛亦如此,一旦圓滿覺,無再成眾生的道理。


    所以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一切無明皆幻化虛妄。故雖起無明,而佛性未染。既然無明是虛妄的,所以不應無明眾生本有。既然無明虛妄非為實有,則不應言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亦不應言一切如來,何時複生一切無明煩惱。


    <b><span>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b>


    一切如來妙圓覺心。


    如來妙圓覺心者,一真法界性也。何謂妙?此一真法界性者,非有非無,非有而有,非無而無,有而非有,無而非無。如是者,謂之妙。


    既然一切如來妙圓覺心即一真法界性,故於一真法界中,無有二法。若有二法,即非佛說。佛證無分別智,以無分別智施設說一切法。故於一法界中,一切法非有非無,非有而有,非無而無,有而非有,無而非無。


    所以於一法界中,本無菩提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亦無虛妄輪回及非輪回。因為這些都是二法,都是定性法故。金剛經雲,若有定法,即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一法界中,一切法無性為性。無性能隨緣,隨緣不失性。以無性故,曰非有。以隨緣故,曰非無。以無性能隨緣故,所以曰非有而有,無而非無。以隨緣不失性故,所以曰非無而無,有而非有。


    是以經文雲,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


    <b><span>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b>


    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


    聲聞乘人所圓境界,彼謂已得涅槃。彼未入滅時,自謂有餘涅槃。取滅以後,灰身滅智,自謂入無餘涅槃。然此二種涅槃,皆有所得見,非妙圓覺。


    身心語言皆悉斷滅者,謂聲聞乘人偏空滯寂不起化道,不度眾生。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親證所現涅槃者,即如來無住涅槃。如來無住涅槃者,即一真法界。一真法界,無二無別不生不滅,故名究竟涅槃。聲聞乘人,以住著心,分別見,終不能至。


    聲聞乘人,尚不能得圓滿覺,究竟涅槃。何況凡夫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呢?此是遠責凡夫有思惟心,近責金剛藏三疑。


    <b><span>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b>


    螢火者,似火不能燒也。須彌山者,山中之王,入海八萬四千由旬,出海八萬四千由旬。取螢火燒須彌山者,極言其相差懸殊,終不能著也。


    以下以法合之。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如來大寂滅海者,如來圓覺也。圓無際故曰大,無生無滅故曰寂滅,無量無邊以海狀之。以輪回心生輪回見,終不能至。


    此是直訶金剛藏所疑。如前文言,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複,種種取舍,皆是輪回。


    <b><span>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b>


    以輪回心生輪回見,終不能至如來大寂滅海。是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須先斷無始輪回根本。無始輪回根本者,無始無明也。雲何斷無始輪回根本?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也。


    <b><span>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花。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花複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b>


    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


    有作者造作也,凡有造作起心動念之思惟分別,皆從執有取相心起。以取相故,皆是六塵妄想攀緣之氣分,非實心體。真實心體者,一真法界性也。一真法界性,無種種取相分別。


    雲何六塵緣氣,皆是妄想?因為一切法緣起性空無有實體,故取相之想,皆是妄想。


    既然有作思惟之有心,虛偽無實,已為空花。若用此虛偽無實之心,辨於佛果,豈非以空花複結空果嗎?所以能辨之思惟心,所辨之佛果,俱成虛偽矣。


    浮心者不實之心,故曰虛妄浮心。巧見者,虛偽不實之見也,故不能成就圓覺方便。不能為成就圓覺之方便。


    最後訶金剛藏三問,非是正問。如是分別,非為正問。以迷說覺,覺亦為迷,豈是正問?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回心</b>


    <b><span>思惟即旋複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b>


    <b><span>金非銷故有雖複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b>


    <b><span>不複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花相</b>


    <b><span>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b>


    如來寂滅性,即圓覺也,妙圓覺性未曾有始終生滅等分別。


    若以輪回心,思惟即旋複。輪回心,即種種分別取舍。若以種種分別取舍心思惟圓覺,則圓覺亦隨旋複。


    餘如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複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b>


    於是彌勒菩薩,具儀請法。文中所述,總在領旨得益,上感佛恩。


    無畏道眼,以權實智觀一切法謂之道眼。以實智觀一切法空曰慧眼,以權智觀一切法假曰法眼。


    <b><span>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雲何當斷輪回根本。於諸輪回。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b>


    欲遊如來大寂滅海者,入佛大圓覺也。


    輪回根本者,總說即是無明,分別說即貪嗔癡。


    種性者,後文自有解釋。


    <b><span>唯願不舍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唯願世尊不舍救世大悲心,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圓覺者,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慧目者,佛之真空慧目,不同二乘偏空慧目。慧目肅清者,如實見一切法依他起如幻如化,不為外境所亂。如實見一切法,體性空寂,無性隨緣圓滿成就一切法。不見空,不見有,不見亦空亦有,不見非空非有。如是見,名如來無上見。


    照耀心鏡者,言佛智也。佛智如鏡,如實照知一切。佛如實知一切法緣起性空,無性緣成。空是因緣空,因緣空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有是因緣有,因緣有故,有而非有,非有而有。是故佛無上知者,離空,離有,離亦空亦有,離非空非有。


    如是知見,是如來無上知見。故曰圓悟如來無上知見。菩薩修行,唯求開示悟入,如來無上知見。圓悟者,頓根人,一悟一切悟也。


    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悟入實相,具無生忍。


    諸法無性任緣,任緣無性。無性則無相,任緣則無不相。猶如水本無相,任器而方圓。諸法無相無不相,謂之實相。


    實相無相,則‘相’不可得。實相無不相,則‘無相’不可得。諸法不可得,即是無生,故曰一切法無生。於此無生法,忍可者,名得無生忍。故曰心悟實相,具無生忍。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b>


    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


    從無始際者,謂一念妄心起也。眾生一念妄心起,於無生法執為實有,虛妄無實,故曰無始際。


    有種種恩愛貪欲。


    眾生於六道中,有各種不同的恩愛貪欲,故曰種種。眾生於三界中,生死相續轉回不息,皆由惑業所致。總說無明發業,愛取能夠潤生。而愛力偏增,如水沃潤,故潤生位中,偏說於愛。


    <b><span>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b>


    一切種性者,卵胎濕化四生也。當知四生六道,六道括生不盡,四生括生始盡。何故六道括生不盡?例如中陰非屬六道,而屬化生,故知四生括生始盡。


    一切種性,如卵胎濕化,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婬乃愛之最濁者。如經雲愛有四種,愛、著、染、婬,婬者愛之濁者也。故曰一切種性,皆因婬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


    愛者通於三界,婬者唯在欲界。色無色界,愛著偏重。欲界眾生,染婬特重。


    <b><span>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b>


    欲者,貪求心也。若分別說,有其五種,故曰諸欲。五欲者,五根於五塵起貪求也。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故有謂五欲者,是眼耳鼻舌身,有謂是色聲香味觸。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立財色名食睡為五欲,當亦是塵之屬。


    貪求心即是愛性,而此愛性由五欲所助發,故曰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我們說過,愛能潤生,愛性發故,所以能令生死相續。


    十二因緣中,無明行為過去世因,識名色六入觸受,為現在世果。愛取有為現在世因,生老死為未來世果。是故說愛性,能令生死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


    經雲,愛即無明。所以愛者無明也。無明為根本,以致自心變現根身器界。根身器界者,五根五塵也。五根貪著五塵,便生五欲。所以說欲因愛生。


    因無明而有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根塵相接乃有諸欲。因諸欲求,複生愛取有。因愛取有以致生死相續不斷,色身連持,故曰命因欲有。


    眾生愛命,還依欲本。


    眾生愛命者,以愛取心執著識名色六入觸受也,以致愛著生命。是謂眾生愛命。


    還依欲本,欲本者無明也。眾生之所以愛命,還依無明本也。


    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愛欲者,愛著其識名色六入觸受也。愛著根塵諸欲為因,因愛諸欲故,乃求生命不死,故曰愛命為果。


    凡夫外道,皆求長壽不死。不知生必有死,猶高者必墮。是故佛告諸聖弟子,生者必死,欲求不死,當是無生。此是佛道外道不同之處。一切外道皆求不死,唯佛教人應求無生。


    當知愛著生命者,即是無明。唯有智人,方能心悟實相,具無生忍也。


    生死相續由愛欲而生,故曰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b><span>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複生地獄餓鬼。</b>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


    五根對五塵,對於順緣則起愛著染婬。對於違緣,便生憎嫉嗔恚。由於憎嫉故,造種種惡業,諸如淩辱毀謗,打罵殺害等,以致墮在地獄餓鬼。


    這段經文,係於六道中擇其苦重者論之。故單約惡業,不說善業。當知順緣違緣,凡染心者,皆不免生死輪回。


    若於順緣生愛,同樣是輪回業。愛著輕者可生人天,染婬重者,則墮畜生。三界六道,皆屬有漏,生死相續不得出離。是故以下經文,言舍惡樂善,複生人天。


    <b><span>知欲可厭愛厭業道。舍惡樂善。複現天人。</b>


    知欲可厭者,知欲惡不善法,是三塗惡道之因。於是厭離三惡業道,愛著於人天善道。故曰知欲可厭,愛厭業道。人天善道雖好,但仍不免輪回,不得出離。


    舍惡樂善者,舍欲惡不善法,樂著於善法。欲者五欲,惡者五蓋,不善法者十不善也。即殺、盜、邪婬、妄語、惡口、綺語、兩舌、貪、嗔、癡。今舍惡者,舍欲惡不善法也。樂善者,樂不殺、不盜、不邪婬、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不貪、不嗔、不癡。


    以舍惡樂善故,複現人天之報。


    <b><span>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舍。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b>


    又知善惡業道,皆由愛之一念所生。乃知諸愛可厭惡,於是棄愛樂舍。樂舍者,滅諸苦樂受。滅苦樂受,得世間禪定,不出三界不了生死。


    棄愛樂舍,樂舍之一念,還是無明。苦樂緣生無性,體即虛妄。既屬虛妄,雲何可舍?故樂舍之一念,便是無明。故曰棄愛樂舍,還滋愛本。


    以棄愛樂舍,依然是愛著故,所以便現有為增上善果。人天是善果報,色無色界是增上善果報。


    <b><span>皆輪回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b>


    皆輪回故,不成聖道。


    三界六道,生死輪回,不能成就聖道。聖道者,出三界得無漏道也。眾生不出六道輪回,皆由恩愛貪欲所致。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法生時由細至粗,除斷時須由粗至細。故須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b><span>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b>


    我們已經知道,無明發業,愛能潤生。如果斷於愛染,則不受三界生。例如小乘四果人,斷盡見思惑便出三界。而思惑者,即三界之愛也。所謂四住地,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見一處住地即見惑,欲、色、有愛,即三界思惑。凡夫著於愛見,故落生死輪回。阿羅漢無有愛見,故超脫三界。


    今菩薩涉世,受三界生,莫非仍有愛見嗎?否則為何仍受生三界?為除此疑,佛自作解釋。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舍愛。


    菩薩示現生於世間,非是業報身,而是變化身。業報身由愛潤生,變化身隻是示現而已。所以菩薩示現世間,非愛潤生。故曰非愛為本。


    但以大慈大悲,令一切眾生舍愛。眾生若舍愛著染婬,便可不受輪回苦了。


    愛與慈悲,截然不同。愛是出於我見,適於我者則愛之,違於我者則不愛。慈悲則無我,心懷平等,慈悲一切,稱為大慈大悲。故慈悲是平等的,愛是自私的。愛是有所愛,有所不愛的。慈悲是無所愛,無所不愛的。慈悲心體是智慧,愛者生於愛見之惑。


    菩薩示現世間,是以大慈悲心,令一切眾生舍於愛染免於輪回,非愛所潤生。


    假諸貪欲,而入生死。


    假者假借也。借諸貪欲,而入生死。示現留惑潤生,非是真為業所係也。


    <b><span>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b>


    末世眾生能舍諸欲者,略說為五欲也。其中婬欲最濁,一切眾生皆以婬欲而正性命。故欲斷輪回,應除諸欲。


    欲因愛生,故斷欲必先除愛。境背愛心,而生憎嫉。故愛憎二心,不相舍離。是故末世一切眾生,能舍諸欲及除憎愛,可永斷輪回。


    然後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佛說婬欲是障道法,諸欲已舍,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清淨心者,大菩提也,一真法界性也,如來圓覺境界也。換句話說,末世一切眾生,若能舍欲除愛,勤求佛道,便於如來圓覺境界而得開悟也。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b>


    五性者,謂諸學人,於修菩提道上,由於機有利鈍,悟有深淺,故顯出五性,差別不等。因為一切眾生於不覺地,由本貪欲,發揮無明的程度不同,有的無明重,有的無明輕。於是顯出五性,差別各各不同。


    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其五性學人無明輕重的程度,由二種障而看出深淺來。


    <b><span>雲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b>


    二障者,一者理障,二者事障。理障亦名所知障,事障亦名煩惱障。


    所知障障無上菩提,故曰障正知見。不過‘所知’可為智母,亦可為智障。於所知取相計著,便成智障。如果於所知不取相不計著,知法不住法,則所知便為智母,不為智障。


    煩惱障障究竟涅槃,故曰續諸生死。由此理事二障的深淺,而有五性差別的不同。


    <b><span>雲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b>


    所謂五性者,諦閑大師謂一、凡夫性,二、聲聞緣覺性,三、菩薩性,四、不定性,五、闡提性。據圓覺經大疏雲,五性係約斷二障者言,二障未斷,不應列入五數。經中將聲聞緣覺合為一處說而已。


    若理事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未成佛者,凡夫也。所知障煩惱障均未除,是具縛凡夫。


    <b><span>若諸眾生永舍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b>


    聲聞緣覺人,斷煩惱障已,急取涅槃不行化道。雖了分段生死,猶餘變易生死。以無明未破故,所以經雲永舍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未破無明也。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菩薩者,智慧殊勝,分破無明。大悲心切,普度眾生。雖行空而不取證,入生死而不染著。


    此是說聲聞緣覺性。


    <b><span>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b>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欲泛如來大圓覺海者,欲上成佛道也。眾生迷時,此圓覺名本覺,爾時是理即佛,以眾生雖在不覺位,而理性不失也。眾生悟時,不覺轉為始覺。眾生證入時,始覺轉為圓覺。證至究竟,名究竟覺,即報身佛。爾時始本冥合,證入一真法界,名大圓覺海。


    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者,一者理障,二者事障。斷理障究竟,則證無上菩提。斷事障究竟,則入究竟涅槃。證得無上菩提究竟涅槃,是名成佛。故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


    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


    二障已伏,猶未斷也,不過爾時不起現行而已。斷時不但不起現行,種子亦斷也。故不起現行,種子猶存,僅名暫伏,不為永斷。此時便悟入菩薩境界。


    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菩薩發願勤斷二障,方是成佛因地。一旦二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入如來圓覺已,則滿足無上菩提,究竟涅槃,是名成佛。


    是知菩薩為成佛因地者,須勤斷二障也。若不勤斷二障,不名成佛因地。此是菩薩性。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b>


    一切眾生皆證圓覺者,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於本覺地,平等一如,無有差別。


    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


    善知識所教因地法行不同,有的善知識教次第而修,自始至終,循序漸進,便成漸教。有的善知識,直教見性成佛,離言絕慮法門,便成頓教。有的善知識,以圓教誨導,示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令悟入如來大圓滿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假方便,亦無漸次。如是則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此是不定性也。不定性者,非眾生本覺性地不同。眾生本覺性地,無性為性,一切眾生平等一如。正以無性為性故,故隨緣而有差別。所以有種種分別者,以善知識所教不同。換句話說,眾生本覺性地是一,各各因緣不同,而有種種差別,名不定性。


    <b><span>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b>


    此段經文,經中說名外道性,諦閑大師立為闡提性。


    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


    眾生雖求善知識,但遇到邪見者,未得正悟不能契入佛道。睹斯經文,不寒而栗。未法時期,賢聖難求,愚癡眾生,知誰是善知識也。去聖時遙,哀哀無告,能不悲夫!幸我佛世尊,大慈大悲,傳留淨土法門,執持阿彌陀佛聖號,當萬無一失也。


    雖然是邪師過咎,非眾生咎,但苦果還須眾生自受也。


    是名眾生五性差別,總結全文。<span>


    <b><span>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b>


    前文彌勒菩薩曾問:‘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今世尊回答,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開發未悟者,開發未悟諸法緣起如幻本性空寂的眾生。


    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


    示現種種形相者,如觀音菩薩三十二應身,觀眾生根機,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示現何身而度脫之。所謂逆順境界,視眾生根性欲,應折服者則折服之,應攝受者則攝受之。對於剛強難調眾生,則折服之。對於善性柔順眾生,則攝受之。是謂逆順境界。


    與其同事,化令成佛。


    同事者,係四攝法之同事攝也。以同事因緣,攝令眾生向道。此有約因約果二說,約因曰同行,約果曰同事。於同行中,菩薩與眾生,集善同行,離惡同行。世間有謂同行同事者,眾生好賭好嫖,菩薩亦與其同賭同嫖,然後度化之。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違佛意旨的。應知菩薩攝受眾生,是集善同行,離惡同行。


    於同事中,菩薩以大悲願,與諸眾生苦事同樂事同。苦事同者,菩薩乘大悲願,降同眾生,自作化他,令眾生離苦。樂事同者,菩薩導引眾生,增進德業善果,示與己同,令眾生得樂。故曰與其同事,化令成佛。


    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菩薩入諸世間,開發未悟眾生,皆依無始清淨大悲願力。清淨願力,由平等心發。不同世間凡夫,雖雲愛眾生,實是愛見大悲也。


    <b><span>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b>


    最後宣示,末世眾生求佛圓覺者,應發願斷障。


    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增上心者,即精進心也。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清淨大願者,普度一切眾生之平等大悲願也。


    上求圓覺者,是上求佛智。發清淨大願者,是下化眾生。菩薩成佛,以度眾生為根本。猶如清淨寶蓮,以汙泥為根本。


    願我今者以下,發願遇善知識,莫值遇外道及與二乘。外道者邪見,令眾生墮落。二乘人隻求自度,不興化道,滅佛種子。


    依大悲願而修行者,發清淨願也。並且勤求斷除事理二障。一旦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解脫清淨法殿者,即證大圓覺妙莊嚴域也。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b>


    <b><span>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嗔癡不因差別性</b>


    <b><span>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提願</b>


    <b><span>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  示現入生死</b>


    <b><span>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b>


    偈頌均同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b>


    清淨慧菩薩,具儀啟請。先歎如來功德,並申受益。不思議者,在心曰思,在口曰議。此清淨圓覺,言亡慮絕,非思所能知,非言所能及,故曰不思議。


    不思議‘事’者,眾生以貪染故,落入生死。然而雖起貪染,而圓覺依然清淨,是染而非染也。雖然圓覺清淨不動,而眾生生死宛然,是不染而染也。如此染而不染,不染而染,此事誠不思議。


    如此不思議事,我等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蒙佛善誘開示,身心泰然得大饒益。


    <b><span>願為一切諸來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請佛世尊,願為諸方來此會,求法之眾,重宣法王大圓覺,開悟得益之次第。


    因為圓覺平等一味,凡得之者,理應相同。若得者相同,應無眾生、菩薩、如來等,位次之差別。今實有眾生、菩薩、如來等之差別,想圓覺性雖然平等,當有證入地位之不同也。請佛開示,令末世眾生,隨順開悟,漸次能入淨圓覺。


    <b><span>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世尊讚清淨慧菩薩曰,善哉善哉!汝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令修圓覺者,自知進步程度,及證入之地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b><span>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b>


    圓覺自性,橫遍豎窮,無欠無餘,等同虛空,非性性有。


    圓覺自性,以無性為性,既是無性,故曰非性。然無性方能隨緣,以隨緣故,現諸差別。既然法隨緣而有,便無自己體性。故無性方能隨緣,隨緣正是無性。如果緣起外另有無性,則此無性便是斷滅。以無性隨緣而現有故,所以說非性性有。


    性起與緣起,略有不同。欲令眾生悟入性起,故以方便先說緣起。眾生若知緣起性空,便可會入性起矣。


    舉例言之,海水因風起浪,此是借風緣起。然浪由水成,無水則無浪。浪是水相,水是浪性,此是性起。


    若會性起,則知水性不動。萬重波浪,無非假相。是知波浪非實,水性湛然,是為波浪之實相。故曰循諸性起,無取無證。以圓覺性本空寂,無諸分別故。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以實相無相,諸相幻化故。


    <b><span>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b>


    菩薩謂聖者,眾生謂凡夫。言一切凡聖,無非緣生如幻,猶水之與波然。若證圓覺,隻是幻滅還見本性。幻起幻滅,均非實法,而本性不動,所以無取證者。


    <b><span>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b>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


    上文言幻化滅故,無取證者,因為圓覺性自平等,無有能所之分別。譬如眼不見眼,亦無能所之分別。


    性自平等,無平等者。


    雲何平等?因為諸法無性,所以皆悉平等。故平等者,即法無自性義。法無自性者,即圓覺義。以法無自性,所以無平等者。若有平等者,即是法有自性。若法有自性,即違圓覺。


    眾生由於迷惑顛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欲滅一切幻化猶未滅之間,虛妄起修行功用中,便顯有種種差別。當知此非圓覺性有差別,而是眾生修行功用有深有淺,顯出種種差別也。


    <b><span>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b>


    如來寂滅者,覺性不動也。覺性不動者,無有分別也。無分別者,無性不可得也。無性不可得者,無有定法也。無有定法者,橫遍豎窮也。橫遍豎窮者,妙圓覺也。故得如來寂滅隨順者,隨順如來妙圓覺也。


    覺性不動則無能所,無分別則無能所,無性不可得則無能所,無有定法則無能所,橫遍豎窮則無能所,妙圓覺則無能所。以無有能所分別故,所以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b>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


    無始來,即一念妄心起以來。因為妄心虛妄,無體無生,故曰無始。


    第七末那識,恒常內執第八識見分為我。以致產生四種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是謂妄想我。


    見分既起,即執第八識所變相分為我所。‘及愛我者’,便是及愛‘我所’也。於‘我’與愛‘我所’相續不斷。


    然而我及我所,唯是一念妄心。一念妄心,變現見分,妄執為我。即於同時變現相分,妄執為我所。我與我所,相依而起,都無實體。眾生迷惑,妄計為實有,故曰曾不自知念念生滅。一切眾生執妄想‘我’,及愛‘我者’。卻不自知我及我者,皆自己妄心念念生滅也。


    <b><span>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b>


    如此眾生,若遇善友,善友即善知識。何為善知識?何為惡知識?經雲無我為善知識,有我為惡知識。


    既然深悟無我,則不執我所。不執我我所,則無煩惱障所知障。既破二障,便了分段生死變易生死。故遇善友,可入無生。反之便為惡友,若遇惡友,便隨生死。


    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淨圓覺性橫遍十方,豎貫三際,無生無滅不可分別。


    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既悟淨圓覺性,不生不滅,如空性之不動。則知一切事相之起滅始終,皆如空花而無實體,虛妄動亂也。發明者,即明了悟知的意思。


    爾時便知生滅無性,完全是自己妄識,起滅勞慮也。如果妄識不動,當下即是淨圓覺性具足。


    <b><span>若複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b>


    當知勞慮即是妄想而無實體,法界淨即是覺心不動。勞慮既無實體,雲何可斷?猶如空花本無實體,雲何可滅?法界淨既是覺心不動,雲何可得?所以若有人欲永斷勞慮,‘得’法界淨。便是有所得心,住著心。故曰即彼淨解,為自障礙。


    故於圓覺而不自在,不能證得也。此名凡夫隨順覺性。凡夫者,除惑證真總是迷也。因為圓覺妙性,清淨不動。


    <b><span>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b>


    善男子!一切菩薩,此言地前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非是有勞慮可斷,亦非有法界淨可證。非是生死以外另有涅槃,涅槃以外另有生死。而是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何以故?因為生死無性即涅槃,無性隨緣現生死。


    今地前菩薩,見有淨解可得,有淨覺可見,於是反成障礙。故曰見解為礙。所以為礙者,是其有所得心也。所以雖斷解礙,猶有住著。以致覺其解礙的‘覺’,複為障礙,而不自在。


    其不知所謂‘覺’者,即無自性也。以覺無自性,隨緣方能知一切法。如果覺有定性,定性當不能隨緣,不能隨緣,雲何分別一切?既然覺無定性,雲何有覺可見?故曰覺礙為礙,而不自在。


    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b><span>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b>


    何故有照有覺俱名障礙?因為有照有覺,即是有所得心,分別心,取相心,障礙心。故俱名障礙。


    <b><span>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b>


    常覺者,橫遍豎窮,無欠無餘,無所覺,無所不覺。所以說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因為常覺,離能覺所覺故。如果有所覺,有所不覺,不為常覺。以其不圓滿故。


    以下是以譬喻說明。譬如有人自斷其首,其首已斷,其人亦死,故無能斷者。此與鑽木取火,火出木燼的道理一樣。


    則以礙心自滅諸礙者,猶以幻除幻,諸幻盡滅,覺性不動也。故礙已斷滅,無滅礙者。因為滅礙之覺,亦為障礙。既然礙已斷滅,故亦無滅礙之覺也。


    <b><span>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b>


    修多羅通指佛之言教。教不能無理,理不能無教。教無理則不立,理無教則不明。故教以理立,理以教明。詮理之教,猶標月指。


    標月指者,以指指月,欲令見月,非令取指。佛立言教,欲令得理。若人得理,文可忘矣。如果尋文覓句,死於文下,佛訶為如狗逐塊。


    若複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


    如果有人因指而見月,則知標月之指非月也。猶人見理而後,便知詮理之教,畢竟非理。所以吾人學教,應因文解義,不可執文害義。


    <b><span>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複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b>


    一切如來者,三世諸佛也。三世諸佛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如標月指也。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登地菩薩已見法性,故能如是隨順圓覺性也。


    <b><span>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b>


    以一真法界,無有二法,一切諸法皆歸一真法界。故無性隨緣現諸法,諸法無性歸一真。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則理不礙事。一切即一,則事不礙理。理不礙事,故無分別而分別。事不礙理,故分別而無分別。


    一切障礙、得念失念、成法破法、智慧愚癡、菩薩外道所成就法、無明真如、戒定慧及婬怒癡、眾生國土、地獄天宮、有性無性、一切煩惱,乃無性隨緣也,一即一切也,理不礙事也,無分別而分別也。


    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此即於一真法界中,無有二法也。乃諸法無性歸於一真法界,一切即一,事不礙理,分別而無分別也。


    是知大圓滿覺者,即一真法界性也。故知圓覺者,眾生心是。


    <b><span>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b>


    法界者,總說為一法界。分別說為十法界乃至無量法界。如來智慧,廣大無量不可思議,故稱海慧。如來於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於一知無量名智,於無量知一名慧。


    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


    諸相者,緣起一切法相也。猶如虛空者,諸法一相所謂無相也。說一相時,一切相皆歸一相也。既然一切相皆歸一相,故一相即一切相。


    一切相皆歸一相,故知一切相幻化無性,猶如虛空。一相即一切相,故知一相隨緣成萬法,雖是無相而不歸斷滅。故法界海慧者,實相智慧也。所謂實相無相一切相,即法界海慧也。故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b><span>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b>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


    妄念者,取相生想也。然一切諸相,猶如虛空無實體性。如果取相生想,便成妄想。故居一切時不起妄念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


    為何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一法界故,無分別故,諸法如如故,法界唯心故。若取於相,便是心生分別,還分別自心。


    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既稱妄心,當無實體。若有實體,便非虛妄。既然妄心無體,雲何可滅?若人起念滅妄心者,此人便是虛妄。猶如虛空不可滅,若人滅虛空,豈非大癡人?故曰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一切境界,皆緣起如幻,無有實性。眾生日日住於緣起法中,皆住幻化妄想境也。雖住妄想境,卻不應加以了知,加以分別。何以故?唯是一心故,一切相無非實相故。一切境緣生無性,即是一心,即是實相。猶如眼不見眼,刀不割刀。故不應加以分別,加以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固然無分別無了知,當體即是真實。但是若人謂無了知,定是‘真實’。此人是於無分別中,妄起分別了。所謂滅妄取真,皆是妄也。於一法界中,一切法平等如如,無真亦無妄。為何起心動念,辨真辨妄耶?故曰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b><span>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b>


    信者信其教也,解者受其義也,受持者奉行也。換句話說,便是信受佛語,依教奉行。


    不生驚畏者,深信不疑也。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b><span>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b>


    若眾生能隨順覺性者,以其善根昔植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者,久修清淨心也。經雲清淨心植眾德本。


    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成就一切種智者,分證即佛也。佛具三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一切智共二乘,道種智共菩薩,一切種智,唯佛獨具不共三乘。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b>


    <b><span>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b>


    <b><span>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b>


    <b><span>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b>


    <b><span>供養恒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b>


    菩提者,即圓覺也。故曰圓覺菩提性。


    既然圓覺無取無證,無分菩薩眾生。故眾生求解,反為障礙。菩薩見解,亦為障礙。入地菩薩見法性故,分別心方始寂滅。


    皆名隨順智者,謂隨順圓覺。


    <b><span>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佛圓音一演,佛唯說一佛乘法。而眾生機有利鈍,得解不同。如來說圓覺了義,在會頓根菩薩,聞法即悟,不必因修習而得善利。但鈍根之人,不假修行,難得善利。故請佛宣修習方便。


    先舉譬喻,後以法合之。譬如大城,四方來者,非止一路。


    菩薩莊嚴佛國,及成無上菩提,亦複如是,非一方便。願佛廣為宣說,修習方便漸次有幾。能修行人,有幾種人。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聞此修習方便漸次,能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遊戲者,所行無礙也。謂於如來妙圓覺,悟入無礙也。威德自在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菩薩啟請,如來允說,師資緣合。


    <b><span>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b>


    無上妙覺者,即大圓滿覺也。此大圓滿覺,豎窮三際,故曰無上。橫遍十方,故曰遍諸十方。圓覺妙性,橫遍豎窮,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出生十方三世諸佛,及一切法,以圓覺妙性,一即一切故。與十方如來及一切法,同體平等,因為一切即一故。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體平等,是一法界。於一法界中,無諸分別。故於諸修行,實無有二。但以方便隨順眾生之根機,則其修行方便,乃有無量差別。


    此所謂法本無二,機有差別也。若將這無量差別之修行法門,圓攝所歸。圓攝所歸,即歸納之。將無量法門歸納起來,隨順眾生之根性,當有三種。


    <b><span>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b>


    將無量修行法門歸納之,則有三種。曰奢摩他,曰三摩缽提,曰禪那。奢摩他譯為止,諦閑大師以天台止觀解之,謂奢摩他即三止──體真止,方便隨緣止,離兩邊分別止。三摩缽提譯為觀,天台三觀──入空觀,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禪那即止觀不二。這是諦閑大師,依天台三止三觀解釋之。現在我們直接看經文。


    若諸菩薩,悟淨圓覺。


    若悟淨圓覺,便可得正住持,不墮邪見。得正住持不墮見,方能修習三種方便。故修習三種方便,均須先悟淨圓覺。


    以淨覺心,取靜為行。


    得淨覺心,則具正知見。具正知見者,於一切法心無所住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心不隨境轉,名取靜為行。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


    澄諸念者,靜諸念也。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此時一念不生智慧生。此智慧者,即清淨覺相。覺清淨故,所以能覺識煩動。識者妄識也,煩者動也。以淨覺心,則能覺知識心煩動。


    識心煩動者,獨頭意識煩動也。此是無始來,積聚之無明習氣,皆是過去六根取六塵之影像。此識煩動,與淨覺心無關。淨覺心不動,妄識獨自煩動。淨覺心雖能察知,卻不能製止。


    <b><span>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b>


    靜慧發生者,由定而生慧也。修定必成就慧,修慧必成就定。定者慧之體,慧者定之用。由體起用,故靜慧發生。


    身心客塵,從此永滅。


    身者四大也,心者六塵緣影也。客者非主,塵者動亂生滅。眾生既已靜慧發生,故不執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於是身心幻化的生滅相,便可永滅。


    由於身心客塵永滅,遠離粗重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輕安者,遠離粗重也。


    <b><span>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b>


    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十方如來心者,無所住心,不取相心,清淨心,圓覺心也。是故稱佛為無心道人。菩薩既然如實知一切法如幻,身心客塵永滅,故心無所住,不取於相,一心清淨,起淨圓覺。此心同於十方如來之心,故曰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


    如鏡中像者,譬喻說明。鏡中像者,影來不拒,影去不留。所謂雁過長空,影落寒潭也。此即心無所住,不取於相,清淨圓覺的境界。凡夫人起初修習,散亂心必重,故應先修奢摩他。


    圓覺經大疏,及諦閑大師,均將十方諸如來心,解為法身。法身與圓覺不二,與理無違也。大疏亦言,十方如來心者,清淨心也。


    <b><span>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b>


    悟淨圓覺,解釋同前。


    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


    心性者識也。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十八界相緣依他而有。既然依他而有,則其‘有’如幻,根塵識各無自性。各無自性,所以皆如幻化。


    幻化之法,無以自立,皆依圓覺而有。眾生妄起無明,一念不覺,便執幻為實。而不覺是迷,在理原為本覺也。欲除不覺,乃起始覺。始覺既起,便證分真覺。一旦證覺究竟,始本合一,乃成大圓滿覺。始覺以後,究竟覺以前,皆是以幻除幻。以除幻者,以除無明不覺也。


    變化諸幻,而開幻眾。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是菩薩修習自覺。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眾者,是菩薩起化道度眾生。自覺為功,覺他名德。菩薩化緣成滿,方為功德圓滿。


    <b><span>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b>


    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


    於一法界中,本無菩薩度眾生,亦無眾生被度。故眾生如幻,菩薩度生亦如幻。菩薩起幻觀察一切眾生,於無生中,虛妄起惑,虛妄造業,虛妄受苦。以憫念迷悶眾生故,乃起大悲心,廣興度化。廣興度化者,廣興如化佛事也。


    所謂輕安者,謂菩薩以大悲願故入生死度眾生。非以惑業所係而入生死,故曰大悲輕安。


    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


    菩薩由起大悲行,漸次增進,非一時頓成也,以下便明如何漸次增進。


    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菩薩觀察眾生如幻,當然自己非同如幻之眾生。故曰彼觀幻者,非同幻故。


    非同幻觀,皆是幻故。


    於一法界中,所度之眾生如幻,能度之菩薩亦如幻。所除之妄識如幻,能除之真智亦如幻。所謂除妄取真皆如幻也。菩薩如此,漸次離於幻化。


    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如此不求除妄,不求取真,淨心無住,契入一真法界,即能成就圓覺妙行。


    如土長苗是譬喻。圓覺經大疏雲,如種種子於地,逐漸長苗。種子譬喻覺心,土譬喻幻法,苗譬喻幻智。


    諦閑大師則謂,土譬喻真理,苗譬喻真智。


    無疑的都是欲以譬合法。但細尋經義,似不如此。


    所謂如土長苗者,係言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也。前修奢摩他,‘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對境則影現,是頓現非是漸現。隻要內發寂靜輕安,十方如來心,即於中頓現。


    今大悲輕安則不同。‘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


    是知如土長苗者,說明菩薩以幻除幻,非是頓成,乃漸增進也。若如此法門,可以頓成,為何說以幻除幻?因為所除之幻既除,能除之幻亦要除。所以須漸次增進,如土長苗。


    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三摩缽提譯為等至、等持。觀也。


    <b><span>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了知身心皆為掛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b>


    此段經文,說明修禪那。修禪那者,旨在無礙。故六祖雲,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有物為礙,故曰無物。‘無物’為礙,故‘無物’亦無,斯為禪那。


    如此說來,行人雲何修行?若有修行,豈非是礙?若無修行,豈非是礙?若有悟證,豈非是礙?若無悟證,豈非是礙?當知修行方便,在於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無所住,則不礙於有,不礙於無,不礙於亦有亦無,不礙於非有非無。一切無礙,則說有一切有,說無一切無,說亦一切亦有亦無,說非一切非有非無。如此境界,謂之禪那。


    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淨相。


    修奢摩他,取於靜相。既取靜相,靜相為礙。修三摩缽提,取於幻化。既取於幻化,幻化為礙。今修禪那,故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以淨覺心者,以無所住心也。以無所住心,不住幻化,亦不住靜相。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


    了知身心,皆為掛礙。


    身心者,四大五陰。了知四大五陰,皆為掛礙。四大皆空,五陰皆空,是為法身。法身圓明,出諸掛礙。


    無知覺明,不依諸礙。


    在心曰知,在身曰覺。既然了知身心,皆為掛礙。則其智慧之‘明’,應離身心知覺。故曰無知覺明,不依諸礙。不依諸礙者,不依身心諸礙也。


    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其‘明’不依諸礙,是心無所住也。如果心住於礙,固然為礙所礙。若心住於無礙,依然為無礙所礙。心無所住,乃永得超過,礙無礙境。


    受用世界,及與身心。


    所謂無礙者,非是有世界身心為礙,無世界身心為無礙。如果離開世界身心以外,另有無礙,則其無礙即是斷滅。當知世界身心,緣起無性,無性是故無礙。所以非是世界身心以外另有無礙,而世界身心,當體即無礙。故曰受用世界,及與身心。


    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


    塵者,世界身心也。謂雖然在世界身心之中,而不為其所礙。猶如器中鍠,聲出於外。


    鍠者,聲音也。猶如鍾中之聲音,扣之則出。不但不被鍾體所礙,反能受用鍾體。


    煩惱涅槃,不相留礙。


    煩惱者,生死也。生死涅槃,不相留礙。


    <b><span>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b>


    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界。


    ‘生’滅曰滅,生滅俱滅曰寂滅。寂滅而後,一切無礙,故曰寂滅輕安。此是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謂此寂滅境界,即妙覺隨順也。


    仁王經說五忍,即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三賢菩薩是伏忍位,初二三地是信忍位,四五六地是順忍位,七八九地是無生忍位,十地妙覺是寂滅忍位。故雲妙覺隨順寂滅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


    此寂滅輕安,離於我人眾壽相。無我相無人相,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無眾生相,無壽命相,故曰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浮想者,妄想也。


    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禪那已略見前釋,今更解釋之。定慧雙運曰禪那,寂照不二名禪那。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常照而寂,常寂而照,是名禪那。


    <b><span>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刹那頃隨順修習。</b>


    此三法門者,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皆是圓覺親近隨順,皆是修習圓覺因地法行也。


    以是如來本起因地法行故,所以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修習無量法門,或同或異,但是歸納起來,皆依如是三種事業──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


    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圓證者,見幻即離,離幻即覺,不假方便,亦無漸次。如此圓證,無有分別,無佛無生,無無佛無無生;無生死無涅槃,無無生死無無涅槃;無煩惱無菩提,無無煩惱無無菩提。離盡諸幻,即名圓覺。


    善男子!假使有人以下,係較量功德。假使有人修於佛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刹那頃隨順修習。


    何故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不如一刹那頃隨順修習圓覺呢?因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故。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b>


    <b><span>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b>


    <b><span>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b>


    <b><span>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b>


    <b><span>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b>


    偈頌義如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辯音菩薩請問於佛,菩薩依此三種方便修習圓覺,有幾種修習?因為佛說過,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究竟於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呢?


    <b><span>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菩薩啟請,佛允為答。


    <b><span>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b>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


    一切如來圓覺妙心,即一真法界性。於一法界中,無諸分別,無有能所。故曰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本無修習及修習者,即無能所分別也。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一切菩薩及末世界眾生,於不覺而有始覺。始覺而後,以用功修習故,於是以幻修幻。若證究竟圓覺,則圓覺清淨,無修習及修習者。今依於未覺,故須以幻修幻。所以說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輪者,碾碎義,轉依義。碾碎者碾碎二障,轉依者轉迷證覺。以碾碎二障故,名曰清淨。以能破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破,故曰定輪。如是定輪,有二十五種。


    <b><span>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b>


    於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中,先講三觀單修。今講單修奢摩他。


    唯取極靜,識心一念不動也。一念不動,則生智慧。其智慧喻如金剛,能破一切煩惱,不被一切煩惱所破。故曰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


    不起於座,便入涅槃。


    如此法門,勿須以幻除幻,便得究竟。故曰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b>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菩薩起大悲心,憐湣如幻眾生,故曰唯觀如幻。


    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


    以佛力者,菩薩上求佛法也。變化世界者,菩薩下化眾生也。菩薩自不作粗業,並教令眾生不作粗業,名淨佛國土。變化世界者,淨佛國土也。


    菩薩淨佛國土,行四攝六度一切萬行。故曰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故陀羅尼者,圓覺也。於圓覺不失寂念及諸靜慧。圓覺者,無分別智,根本智,故曰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前奢摩他,唯取寂靜便得,不須起幻,不須起六度萬行。今修三摩缽提,須隨緣起幻,須修六度萬行。雖修六度萬行,卻是隨緣不失性。所以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此所謂菩薩雖行空寂而不證涅槃,雖入生死而不染世間。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b>


    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


    諸幻化相,及與靜相,俱名障礙也,故不應取著。不取作用者,不取幻相,不取靜相也。


    獨斷煩惱,煩惱是住著心,掛礙心。不取幻相,不取靜相,不取有相,不取無相,不取一切相則煩惱斷盡。


    煩惱斷盡,便證實相。


    實相者,無相無不相也。無相者性空,無不相者緣起。諸法緣起性空則無相,諸法性空緣起則無不相。無相無不相,是諸法實相。


    心不住有相,是實相無相;心不住無相,則實相無不相。心既無住,則不生煩惱。心不生煩惱,則不礙有相,不礙無相,不礙亦有相亦無相,不礙非有相非無相。故斷盡煩惱證實相者,便得大自在。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b>


    先取至靜,是先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旦靜慧發生,則以靜慧心照諸幻者。照諸幻者,是修三摩缽提。所以便於靜慧中,起菩薩行度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b>


    以靜慧故,證至靜性,是修奢摩他。煩惱是生死因,生死是煩惱果。因既斷自然無果,故曰斷煩惱永出生死。此是修禪那。所以說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寂靜慧複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b>


    寂靜慧是奢摩他。複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是三摩缽提。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是禪那。故此菩薩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b>


    以至靜力,是奢摩他。斷煩惱已,是禪那。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是三摩缽提。故此菩薩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後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及修禪那。</b>


    以至靜力,心斷煩惱,是奢摩他。後度眾生建立世界,是齊修三摩缽提及修禪那。故此菩薩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及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b>


    以至靜力,資發變化,是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斷煩惱是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b>


    以至靜力用資寂滅,是齊修奢摩他禪那。後起作用變化境界,是修三摩缽提。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b>


    以變化力,種種隨順,是修三摩缽提,然後取於至靜,是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b>


    以變化力種種境界,是先修三摩缽提。而取寂滅,是後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在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b>


    以變化力而作佛事,是先修三摩缽提。安在(應為住字)寂靜,是中修奢摩他。而斷煩惱,是後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b>


    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是先修三摩缽提。斷煩惱故,是中修禪那。安住至靜,是後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b>


    以變化力方便作用,是先修三摩缽提。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是齊修奢摩他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b>


    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是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斷煩惱,是後修禪那。


    <b><span>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b>


    以變化力資於寂滅,是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是後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b>


    以寂滅力,是先修禪那。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是後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b>


    以寂滅力,是先修禪那。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是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b>


    以寂滅力,是先修禪那。種種自性者,一切法以無性為性。故種種自性,即無性也,空性也。安住於靜慮,中修奢摩他,而起變化,是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b>


    以寂滅力者,先修禪那。


    無作自性起於作用者,作有二種,作、無作。作法有起有滅。所以作法不應常作不息,如果常作,不應言有作。所以作法必是有起有滅,以對滅而言,故言作也。既然作法有起有滅,滅法不應更起。是知作法起滅,必以無作力而有作。無作力即是性空,性空隨緣,方起於作。既然作由無作而起,故知作法即是無作。作法即是無作者,緣起即是性空也。故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是中修三摩缽提。清淨境界歸於靜慮者,後修奢摩他也。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b>


    以寂滅力者,先修禪那。種種清淨而作靜慮起於變化,是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b>


    以寂滅力資於至靜,是齊修禪那奢摩他。而起變化,是後修三摩缽提。


    <b><span>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b>


    以寂滅力資於變化,是齊修禪那三摩缽提。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是後修奢摩他。


    <b><span>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b>


    前三輪是單修,最後一輪是圓修。圓修者,圓教根機也。雲何圓修?所謂圓修者,於奢摩他,三摩缽提,禪那三種法門中,一修一切修也。


    雲何一修一切修?空即無量,無量即空。諸佛如來證無上覺,於空知無量,於無量知空。於無量知空曰正,於空知無量曰遍知。圓覺慧者,無上覺正遍知也,智也,一切智境也。以圓覺慧圓合一切者,境智冥合也。


    空即無量者,依他起也。法依他起則無自性,無性隨緣成就一切法,故法無自性即圓成實,圓成實者,無量即空也。圓成實者,諸法性也。依他起者,諸法相也。性者無性,無性為性。相即無相,無相而相,是為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圓覺。故曰於諸性相,無離覺性。


    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此菩薩者,圓教人也。清淨隨順,即以無住心契無相法。


    是名菩薩二十五清淨定輪,一切菩薩應如是修行。


    <b><span>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b>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依此輪修者。先當持戒修清淨梵行。寂靜思惟者,虔誠恭敬求哀懺悔。經三七日,表至誠恭敬,非草率從事。


    於二十五輪,各以紙標,記二十五輪名字,然後將紙標混合一起。至心求佛哀佑,不可選擇,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自己根機,是頓是漸。


    依示修行,不可疑悔。如果一念疑悔,便於圓覺不得成就。疑是取結後不信,悔是取一結,複取一結以觀究竟。這樣便於圓覺,不得成就了。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b>


    <b><span>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種</b>


    <b><span>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b>


    <b><span>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b>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因為定者慧之體,慧者定之用。由定生慧,故曰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十方如來,及三世行者,無不依二十五輪修行,而證無上菩提的。但除去上智的頓覺人,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不須依二十五輪修習。及不信二十五輪,不隨順法的下愚人,亦不依二十五輪修習。


    <b><span>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b>


    <b><span>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b>


    文義明顯,不須解釋。


    <b><span>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禦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淨諸業障菩薩,具儀啟請。


    一切如來因地行相。


    因為上章曾有‘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句,故淨諸業障菩薩言,一切如來因地行相。


    睹見調禦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


    佛修此法,曾曆恒河沙劫勤苦修習。我等今者,不勞修習,聞佛開示,於一念間便得。故曰猶如一念。


    若此覺心本性清淨,雲何染汙,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如果覺心本性清淨,應無有染。若無有染,雲何染汙?如果本來有染,雲何可說覺心本自清淨?


    <b><span>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谘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佛允為說。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b>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從一念虛妄起,迷惑執著。


    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一法界中,本無有分別,一切法性皆空。猶如海起萬重波,波波皆是水,以水約波,皆無分別。而眾生一念不覺,妄執四大為我身相,六塵緣影為我心相。於是妄執身心為我。既執著我相,於是分別人相眾生相壽命相。故我人眾壽者,皆幻化虛妄相也。眾生於一法界中,妄起分別。


    <b><span>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b>


    一法界中,無有分別,眾生妄分別有我。以妄執我故,無間而有我所。人眾生壽命者,我所也。於無分別中,乃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憎愛二境者,我所也,亦即人眾生壽命。於我所法,適我意者則生愛,不適我意者則生憎。


    於虛妄體,重執虛妄。


    本來於一法界中,一切法性皆空。而迷人虛妄執四大六塵緣影為我,已屬虛妄,複以虛妄我執於我所。不知我與我所,皆是虛妄。故曰於虛妄體,重執虛妄。


    二妄相依,生妄業道。


    我依我所而假立,我所依我而假立。既是假立,故我我所非為實有,所以說二妄相依。


    於一法界中,唯是一心,無諸業道。而一念不覺於我所境,妄生憎愛。於是妄造諸業,妄現諸業道。故曰二妄相依,生妄業道。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


    眾生由於妄執我我所為實有故,乃妄造諸業,妄現諸業道。既然妄現諸業道,於是妄見流轉。


    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一法界中,本無生死可厭,亦無涅槃可求。而二乘人,妄見有生死可離,有涅槃可求,於是落入不了義法。二乘人厭生死流轉,妄見涅槃。生死涅槃者,非法也,乃二乘知見也。若於一法界中不妄立知見,則不見有生死,亦不見無生死,不見有涅槃,亦不見無涅槃矣。


    <b><span>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b>


    由如是等分別見,乃不能入清淨圓覺。


    清淨圓覺者,無性隨緣圓成一切,隨緣圓成一切,還歸無性。所以清淨覺,無性而隨緣,隨緣而無性。既然無性則無分別,所以非覺違拒諸能入者。如果覺能違拒諸能入者,則此覺是自性有。若為自性有,便不能隨緣圓成一切。不能隨緣圓成一切,便非清淨覺。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有諸能入,即是我相,即是分別。故有諸能入,非覺入也。


    <b><span>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b>


    念者妄念也,凡夫以妄念而入生死,生死者迷悶也。二乘人知生死念虛妄,於是息生死念取涅槃。不知生死虛妄則無實體,法無實體,雲何可息?故動念息念皆歸迷悶。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


    無始本起無明者,一念不覺也。一念不覺,執幻化而為真實,故曰無始本起無明。以無明故,妄執幻化之四大及六塵緣影為我身心,故曰無始根本無明為己主宰。


    <b><span>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b>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


    一切眾生者,泛指凡夫二乘。凡夫二乘,未破無明未見法性,故曰生無慧目。慧目者,觀文中‘身心等性,皆是無明。’意,應是指真空慧目言。未得真空慧目,則未破無明未見法性。未破無明未見法性,始分別執著,迷幻為真。


    生無慧目,謂從無始來,即無慧目也。例如盲者有二種,一種是後天失明。後天失明者,未盲之前,猶曾見色也。一種是生即無目,根本未曾見色。生無慧目者,言盲之甚也。


    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眾生迷四大為自身性,迷六塵緣影為自心性。而四大及六塵緣影,體皆幻化虛妄。故曰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猶如有人,不自斷命。


    凡夫二乘,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而彼等執身心等性為我。以愛我故,不能自行舍離身心等性。謂迷人不能自斷無明,必待佛宣教而後開悟也。猶如人皆愛命,不能舍愛自斷一樣。


    <b><span>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b>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以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而迷人執身心為我產生愛者。於是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眾生執著身心為我,而生愛憎。此愛憎者,由無明所生。無明生愛憎,而愛憎複反熏無明。無明與愛憎,相由而增長。故相續增長,如此求道,徒增生死,皆不成就。


    <b><span>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b>


    於一法界中,真本具,妄本空,無有分別。眾生未成佛時本是佛,既成佛後還是佛。


    眾生以執我故,妄起分別,分別能證所證。不知所證者,皆我心所起。故曰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b><span>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b>


    此說明有證有取,皆是我相。因為於一法界中,無能證取所證取之分別也。


    百骸調適,勿忘我身。


    百骸調適之時,不計有我身也。忽忘我身,忘與‘亡’字同義,無也。


    四支弦緩,攝養乖方。


    四支者,四肢也。弦緩,如琴弦之失調,故曰攝養乖方。


    微加針艾,則知有我。


    艾者艾草,灼艾草以治病曰灸。故針艾者,針灸也。無病時忽忘我體,有病時微加針灸,方知有我。


    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證取時即是我相,猶針艾時,方知有我。


    <b><span>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b>


    如來畢竟了知者,無上菩提也。清淨涅槃者,佛究竟涅槃也。若眾生心執著證於如來無上菩提究竟涅槃,皆是我相。因為無上菩提究竟涅槃,不可得也。何以故?一切法緣起性空,即此空性,假名菩提涅槃。故菩提涅槃,即無所得也。凡有所得,皆是我相。


    <b><span>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複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b>


    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所謂人相者,即眾生心有所悟證之理境。有所悟證,即是分別。能分別是我相,所分別是人相。


    悟有我者,不複認我。


    ‘我者’,即我所也。有所悟證,皆是我所。於我所而生憎愛,由憎愛造業受苦。受苦者,還是‘我’也。但以悟有我所,憎愛心生,隨境而轉,所以不複認‘我’矣。此說明人相者,即我所也。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悟’,是取著於外境。眾生不如實知真是自己本來麵目,於是分別我所,取著我所,虛妄隨我所而轉。心隨我所而轉,不複認我。故所悟之我所非我,能悟之心隨我所轉,其道理亦是同樣的。因為執著於‘悟’,心隨境轉,已超過一切能證者。因為能證者,隨我所轉故。這些皆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


    圓悟,莫作圓滿覺悟解。真正圓滿覺悟,便無分別執著,與取著人相截然不同。此地所謂圓悟者,是迷人自以為徹悟涅槃,皆是我所也。我者即是我所。


    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最後結論說,隻要心中少有取著悟的想法,隻要自以為備殫證理,皆是我所,皆名人相。


    備殫證理者,自以為完全證悟其理境,皆是我所,皆名人相。


    總而言之,人相者我所也。若人執著我,便是我相。執著我所,便是人相。


    <b><span>善男子。雲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b>


    我們已經知道,以上所說我相人相,是我我所執。而我我所執,總名為人我執。今眾生相,是法我執。法者色受想行識五陰也,鳩摩羅什大師譯五陰為五眾。故眾生相者法執也。


    雲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眾生心自證是我相,心自悟是人相。我相是我,人相是我所,我我所不能及者是法相。


    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


    我是眾生者,謂我是五眾所生也。此人有三重妄執,第一執有五眾其法,不知五陰皆空。第二於五眾中,複執有我。第三於我複執有生滅。


    則知彼人說五眾生者,即說明五眾非是我相,非是人相,而是法相。


    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


    既然說我是色受想行識五眾所生,當然我在色受想行識之外,所以則非是我。


    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既然說我是色受想行識五種眾多法所生,則色受想行識非是人相。所以五眾之法,既非我相,亦非人相。非彼我者,非人我也。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但諸‘眾生’二字,是指迷惑眾生而言。‘了’是了別。了別於能證者是我相,了別於所悟者是人相。故曰了證了悟,皆為我人。


    而於我相人相以外,既非我相亦非人相,但是存有‘所’了別的,當然即是我執以外的法執了,便名眾生相。


    故知我人眾壽四相者,不外我法執也。


    <b><span>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b>


    本來圓覺清淨,無有分別,既無能照,亦無所照。若分別能照所照,便是虛妄,便是生滅,便是壽命相。


    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


    清淨無相,雲何可照?若眾生心照清淨,此清淨便是眾生心所法。覺所了者,覺是八識,所了者是心所。心心所法曆然,即現生滅,故成壽命相。


    如此看來,了證的我相,了悟的人相,了別的法相,皆不出心心所法,皆有生滅的壽命相。我相人相眾生相是橫說,壽命相是縱說。如果以現代語說,前三相是約空間說,壽命相是約時間說。如此便約盡一切法相。


    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業智即是業識,為無明力,不覺心動也。故業智者,體即虛妄。


    一切業智所不自見,言妄不自見其妄,必待善知識教化,而後知其妄也。如果妄能自見其妄,必是妄能自斷其妄。如果妄能自斷其妄,必是眾生皆能自度。如果眾生皆能自度,必不待佛度,不待法度,不待僧度,眾生皆可自然成佛。事實並不如此,故曰一切業智所不自見。


    猶如命根者,言眾生不能自斷其命,必待佛教化,方能斷惑證真也。例如前所言‘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今簡略其言,謂猶如命根。


    <b><span>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複如是。</b>


    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


    大圓滿覺,無能所分別,無能照所照。凡有能所分別,即非大圓滿覺。故曰若心照見一切覺的,皆為塵垢。塵垢者,識心妄自取相妄生分別也。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能覺與所覺,不離塵垢也。


    湯是熱水,如滾水銷冰,冰銷而為水,無別有冰。如果知冰銷原是一水,則知能覺所覺無有分別。若知能覺所覺無有分別,則知存我覺我亦無分別。


    存我者能覺也,覺我者所覺也。能覺所覺唯是一心,故曰存我覺我,亦複如是。能覺者是我相,所覺者還是我相,所以說存我覺我。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b>


    末世眾生,末法時期之眾生。不了我人眾壽四相虛妄,我法二執不斷,不出六道輪回。縱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有為者,生滅法也。縱多劫修道,不出生滅。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諦閑大師曾引偈曰:‘六欲諸天受五衰,三禪尚是有風災,假饒修到非非想,不及西方歸去來。’我輩末法眾生,應深警惕之。


    <b><span>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b>


    末法眾生修道,確實認一切我為涅槃也。每聞人言,我已得道,我已開悟……睹斯經文,方知皆是我相。


    有所得是外道,無所得為佛道。於佛道中,有何可得?六祖言本來無一物,汝開悟甚麽東西?故我輩末世眾生修學佛道,應老實從離四相著手,庶幾不遠矣。


    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為成就。


    末世眾生,誤以涅槃、證、悟,為我所法,故曰認一切我為涅槃,認為有證有悟名為成就佛道。不知諸法緣生無性,即此無性假名涅槃。無性則不可得,證此不可得,假名曰證。悟此不可得,假名曰悟。


    <b><span>譬如有人以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b>


    譬如有人以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末世眾生,認一切我以為涅槃,猶以賊為子也。因為眾生執我,必生愛憎,以愛憎造諸惡業,惡業因緣,墮於苦道。故執我為涅槃者,猶以賊為子也。我執一念,偷盡功德財,故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有我愛者,即欲我不生不滅。故曰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不知我、法二執,緣生無性,無性正是涅槃。所以說伏我愛根,為涅槃相。


    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有一般人,知‘我’為生死根本。如果無我,則無人受生死矣。於是厭憎於我,故曰有憎我者,亦憎生死。這是暗示二乘人。


    不知我是緣生,緣生則無性。無性能隨緣,隨緣故有我。無性隨緣,故無我即是有我。隨緣無性,有我即是無我。法非有非無,何生死之有?既無生死,何愛憎之有?有愛憎者,即有所住心,有所得心,不離生死也。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憎由愛生,故曰境背愛心,則生憎嫉。故菩薩不厭生死,不愛涅槃。如果無愛,便亦無憎。當知愛者真生死,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b><span>雲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b>


    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了達於空性,是名為菩提。學人於後得智中,知一切法依他起無自性,證我法二空,是名菩提。


    然末世眾生不然,以己微證為自清淨。以己微證,非是真證也,乃眾生自以為證也。故接著說,猶未能盡我相根本。當知未盡我相根本,豈是證也?


    <b><span>若複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複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b>


    若複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者,愛也。聞讚則喜,便欲濟度,係‘由有諸欲助發愛也’。若複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者,憎也。聞謗則嗔,即係‘境背愛心而生憎嫉也’。愛憎二心,由我心起。故曰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


    藏識者,第八阿賴耶識。阿賴耶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名藏識。第七末那識,恒執第八識見分為我,故曰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


    遊戲諸根曾不間斷者,我執於六根起現行故,所以遊戲諸根。第七末那識,雖有轉變而無間斷,故曰曾不間斷。


    <b><span>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複如是。</b>


    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我相是總,人眾生壽命相,皆屬我相,故略說我相。執我有二,即人我法我。我法不空,不能入清淨覺。


    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若知我緣生無性,則知我空也。若知我緣生無性,當知一切法亦緣生無性。若知我法二空,可入無生,入無生者,名入清淨覺。既入無生忍,則無我受謗,無人毀我。故曰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既然我法俱空,故實無我說法。既然無我說法,故於順我者不愛,違我者不憎。如果作有我說法想,便是我相未斷。眾生壽命,亦複如是。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湣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b>


    末世眾生,說病為法者,末世眾生皆以有所得為法也。不知有所得者,皆我人眾壽四相,是故名為可憐湣者。雖然勤精進於有所得,徒益諸病,不能入清淨覺。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b>


    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者,乃取相修行也。不知其所解行者,皆是四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故於圓覺終不成就。


    <b><span>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b>


    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增上慢人。見勝進者,心生嫉妒,是我慢重者。這兩種人未斷我愛,故不能入清淨覺。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b>


    末世眾生希望成就佛道,無令求悟。因為所悟者,皆是人相,非佛道故。若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因為人相由我相所生,以我見多聞,必取著於相。多聞而取相,唯能增長我見,不入法性。


    那麽菩薩怎樣化導眾生呢?但當令彼眾生精而專一,勤而不懈,降伏其煩惱。起大勇猛心,未得令得,未斷令斷。煩惱者廣說無量,略說即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彼我恩愛等。


    ‘得’者,智德也。‘斷’者,斷德也。諸法依他而起,其相如幻。其相如幻,則無實性。無性故能隨緣現一切法相,以能圓滿成就一切法故,所以無性即是圓成實。由依他起性,悟入圓成實性,假名曰得。而入圓成實者,即圓覺也。然圓成實性即是無性,故得而無得,無得而得。


    雲何謂斷?法依他起,體即無性。然凡愚妄執依他而起之幻相為實有,乃成遍計所執性。以遍計執故,乃生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彼我恩愛等。然遍計執性,純屬虛妄執著,故應斷除。若斷遍計執,則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然遍計執性虛妄無實,故斷而非斷,非斷而斷。是之謂未得令得,未斷令斷也。


    佛說是人,漸次成就圓覺。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若於所求,不知依他無性,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不入清淨覺海者,不入圓覺也。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b>


    <b><span>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b>


    <b><span>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刹先去貪嗔癡</b>


    <b><span>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b>


    <b><span>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b>


    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


    一切法無我,而眾生虛妄執我,即無始無明也。由執我而生四相,故不成菩提。


    若能歸悟刹,先去貪嗔癡。


    我執是種子,其相微細。貪嗔癡是起現行,其相粗顯。無明生時,由細而粗。然修斷次第,須由粗至細。故一切眾生,雖然由執我愛而妄流轉。然欲悟圓覺,須先去貪嗔癡。


    <b><span>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雲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於是普覺菩薩,具儀啟請。


    心意蕩然者,心無掛礙也。


    獲大安隱,安隱者涅槃也。大寶積經,及大方廣三戒經,均曰‘雲何安隱?謂無分別。’心無分別,則無掛礙。故曰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普覺菩薩先歎得益,然後請問。請問末世眾生修佛道者,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因為修學佛道,勿令求得,有所得者,皆是外道。唯令除病,病除而後,佛性自然圓現。


    雲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谘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無畏道眼者,能正見道不墮邪見,故稱無畏。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b>


    末世眾生將發無上菩提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應求一切正知見人。雲何是正知見人?正知見者,心不住相。心無所住,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也。因為正知見人,如實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不落二乘境界,應廣度一切眾生。


    雖現塵勞,心恒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


    善知識誘導眾生,所施方便不同。有時示柔和而攝受之,有時現威嚴而折服之。總以利益眾生為懷,故雖現塵勞煩惱,心恒清淨。


    善知識有時示現有過,實係以身示教。讚歎清淨梵行,開導後學,不令眾生入不律儀。


    後學若知此意,勿論善知識順教逆教,均應以師敬之。不可以我慢心,輒論善知識過。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無上菩提。此是答覆,應求如是人。


    <b><span>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複搏財妻子眷屬。</b>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雖處塵勞中而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雖見之而心無憍慢。應供養之,不惜身命。


    況複搏財,妻子眷屬。


    摶者摶食也。當時印度人,以手摶飯而食曰摶食。摶財者,食財之略稱。供養善知識,不惜身命,況複摶財,妻子眷屬而不能舍呢!


    今每聞妻子眷屬,欲依佛出家,而堅持不舍者,即不能以妻子眷屬而施善知識也。


    <b><span>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刹。</b>


    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


    善友者,善知識也。不起惡念者,不生憍慢,不毀謗加害也。如是即能成就無上覺,心花發明照十方刹。起大悲心,普度一切。


    <b><span>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一者作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b>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諸法皆因緣而起,既然起屬因緣,故無自性。以無自性,方能隨緣而起。因緣而起是有,因緣起法無性故無。無性即是隨緣,故無是有之無。無是有之無,不得謂‘無’,不得謂‘非無’。因緣即是無性,故有是無之有。有是無之有,不得謂‘有’,有不得謂‘非有’。


    故一切諸法,非有而有,有而非有。無而不無,不無而無。亦有亦無,是為世諦。非有非無,是為第一義諦。而世諦者,即第一義諦隨緣也。第一義諦者,即世諦無性也。故入世諦,即入第一義諦。入第一義諦,即入涅槃。此之謂妙法也。


    善知識雲何證此妙法?心無所住也。因為此法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故證此法者,須心無所住,即此‘無住’亦不住。是之謂無所住而生其心也。


    由於這種道理,故欲證此法,應離四病。四病者,以下另有別論。


    一者作病。


    作者,起心造作也。一切法緣生無性,無性之法,無生無起無作。故一切法清淨如如,一心本具,不二不別。若起心造作,皆是妄病。修道之人,隻須除病,病盡真如自現,故勿須起心造作。雲何為病?病者遍計執也。


    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


    彼人不知,本心清淨一念不生,便是圓覺。因為圓覺性,本不動故。如果起心動念,翻成虛妄。今於本心起種種造作行,欲求圓覺,無異緣木求魚,抱冰求火。故曰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b><span>二者任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b>


    二者任病。


    任病者,任憑自然也。當知修學佛道,不應除法,但須除病。眾生無始時來,


    皆在虛妄病中,若不除病,不應自然成佛。若眾生可自然成佛,便勿須三寶化導矣。


    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


    不斷生死不求涅槃者,以為生死涅槃皆空。涅槃空則無起,生死空則無滅。


    如此說空者,是惡取空,以壞因果故。集為生死因,苦為生死果。道為出世間因,滅為出世間果。若著任病者,則不知苦,不斷集,不修道,不證滅,如是則壞佛法。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


    不知法性者緣起性空,性空緣成。性空隨緣成一切法,非是緣起以外另有性空。若於緣外有空,此空即是斷滅空。


    若任彼一切自然發展,即是隨諸法性者,那麽眾生何以有不覺?因為任彼自然,應無不覺。若無不覺,何以有始覺?若無始覺,何以有分證覺?若無分證覺,何以有究竟圓覺?故圓覺性,非任彼自然而有故,說名為病。


    <b><span>三者止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b>


    止者止息也。諸法緣起性空,諸念無性,無性本空,焉可止息?若起心止念,能止念者即是妄念也。所以若謂‘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此即妄念也。一切法不可得,雲何能得一切性寂然平等?複次,既曰一切性寂然平等,雲何可得?


    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彼圓覺性,非有非無,等虛空故,橫遍豎窮故,所以非止念所合,說名為病。


    <b><span>四者滅病。若複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b>


    四者滅病。


    一切法緣生無性本來空寂,何須更滅?複次一切法無性緣成,緣成即是不滅。故滅是不滅之滅,不得謂定滅。若謂定滅,即是斷滅。


    一切煩惱身心既是因緣生,當是無生,無生雲何有滅?故謂定有滅者,邊見也,故說名為病。


    謂根塵虛妄境界永寂者,係偏空滯寂也。不知一切法緣起無性故空,此空是有之空,有之空不落斷邊。空無自性隨緣成有,此有是空之有,空之有不落常邊。離於二邊,契乎中道,方是諸法實相。


    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圓覺者,如實知緣起性空,性空緣起。如實知緣起性空,是於無量知空。如實知性空緣起,是於空知無量。於無量知空,於空知無量,故圓覺性非是定寂。謂一切法永寂者,病也。


    <b><span>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b>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


    法本無相,無相者實相,故一切法無非實相。實相無相,故一切法本來清淨。隻怪眾生動念住著,以致有染。作任止滅四病,皆是有住生心。今離四病,以無住心契於實相,始覺合於本覺,故則知清淨。


    作是離四病觀者,名為正觀。正觀者,除病不除法也。若他觀者,名為邪觀。邪觀者住著生心也。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複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b>


    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


    末世眾生欲修圓覺者,應當盡形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善友即善知識。經言雲何善知識?雲何惡知識?無我為善知識,有我為惡知識。因為有我者必生三毒,生三毒者必造十惡業,惡業因緣必墮三塗,故為惡知識。無我者則不生三毒,不造十惡業,不墮三塗,故為善知識。


    父母生我五陰身,善知識全我慧命。五陰身令我入生死,慧命使得解脫,故善知識恩德,尤在父母之上,故應盡命供養承事。阿難白佛言,眾生於佛道中得成就者,善知識功德有其半。佛言,眾生於佛道中得成就者,全由善知識功德。


    善知識欲親近者,欲興度化也。莫執我見,應斷憍慢,敬順所教。善知識若因他緣離去,不可妄生怨恨,應敬順其意。近之則慢,遠之則怨,非事善知識之道也。


    善知識教化,有其二道,一者順,二者逆。應攝受者攝受之,是謂順化。應折伏之,是謂逆化。當知善知識現順現逆,旨在利益眾生,非是有愛有憎。其心猶如虛空,不住著不取相。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者,了知自身及眾生身,同一法性身也。


    修行者如是行,方能入圓覺。此段經文,是回答普覺菩薩,行何等行之問。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複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複如是。</b>


    此是回答除何等病之問。


    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


    第八識見分,妄取著第八識所變相分,起憎愛心,種入八識田中,成自種子。故第八識又名一切種。由於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所以生死輪回相續不斷,以致不得解脫。


    若複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


    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是言諸病之因。若複有人以下,是言除病之方。若人怨親平等,心無有二,則離憎愛種子,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即應時而除。


    <b><span>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b>


    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


    度盡無量無邊無數眾生,而不取眾生相也。因為眾生無性,即我法性身。同時離一切相,即是法性。故曰令一切眾生入於圓覺,而無取覺者。


    此答,雲何發心,不墮邪見。度盡一切眾生不取眾生相者,悲導智也。不取一切諸相而不舍度一切眾生者,智導悲也。菩薩發心,應理不礙事,事不礙理,悲智雙運,方不墮邪見。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覺</b>


    <b><span>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憍慢</b>


    <b><span>遠離無嗔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b>


    <b><span>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b>


    <b><span>無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b>


    偈義如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圓覺菩薩請問安居修行。我等今者,已得開悟,是現前得益。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是請護益後世也。


    安居者即安置淨居,克期求證的意思。


    並請問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菩薩請問,佛允為答。


    <b><span>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b>


    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略言正法像法末法三時期也。


    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


    此等眾生,具大乘根性,且秉信欲修圓覺者。


    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伽藍,譯曰眾園,即僧眾所居之寺院,在僧伽藍安處徒眾,即作寺主領眾也。既然領眾,自然有緣事係身。如是之人,可依我所說三觀二十五輪,隨分思察。此是隨緣修也。


    <b><span>若複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b>


    若無有他事因緣者,例如不領徒眾,及無弘法利生等因緣所羈絆者。即應如法啟建道場,例如佛七道場,禪七道場等等。建立道場,立定期限,克期求證。


    佛說有三期,為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所設。長期百二十日,為上根人所設。上根人力勝,可於百二十日勇猛精進,不生懈退。中期百日,為中根人所設。中根人力次,不堪百二十日勇猛精進,故減為百日。下期八十日,為下根人所設。下根人力再次之,百日精進猶不能堪,故再減為八十日。


    安置淨居。


    啟建道場,必應結界淨壇,香花供養等,曰安置淨居。此者,凡無有他事因緣者,應建立道場,克期求證。若有他事因緣,即應依三觀二十五清淨定輪,隨緣修習。


    <b><span>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花。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b>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


    若佛現住世,則不須施設形像,但正思惟不起妄念可也。


    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佛滅後現前無佛,當施設形像。心存者,心存如佛現前。目想者,見佛形像作見佛想。正憶念者,正憶念於佛也。故曰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懸諸幡花者,種種莊嚴道場。


    經三七日……是向十方佛求哀懺悔。


    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遇好的境界,煩惱、所知二種負累減輕,故得心輕安。經過三七日禮佛求懺,一向攝念,令心不散馳也。


    <b><span>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b>


    佛製夏三月安居,不外出遊化。如果結定三期修圓覺期間,遇到結夏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聲聞人結夏安居,須結界羯磨。凡參加結界羯磨者,皆得和合安居,曰安住徒眾。今心離聲聞,為清淨菩薩止住,故不假徒眾。意思是說,不以結夏安居,廢修圓覺也。


    大疏雲‘建立道場,或在伽藍,或於餘處,期限未滿,夏首已臨。入眾安居,則乖誓約,自終期限,又犯毗尼。道場中人,由此疑惑。如來遠念,故為辯明。為俗乖律即非,因大廢小無失。故決定毗尼經說,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心離聲聞者,大小不同。次下即說不假徒眾者,不必六和。’


    此段文的意思是,若於誓約修圓覺期間,遇到結夏安居時,可因清淨菩薩止住,圓滿修行圓覺。可以不必參加結夏。但應於佛前作白,以下便是作白之文。


    <b><span>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係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係徒眾。</b>


    我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二眾。優婆塞優婆夷是在家二眾。作白前先自明身份。


    踞菩薩乘。是自明欲依菩薩乘法修行。


    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諸法無非實相,實相無相則滅‘生’。實相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即不廢一切相,則滅‘滅’。生、滅俱滅,謂之寂滅。故修寂滅行,便入實相。既然實相無生無滅,故曰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


    以大圓滿覺,為我道場,身心安居。明欲修圓覺行,不為四大及六塵緣影所局也。


    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係屬故。


    第七末那識執我,轉依後則以無我為性。以無我無分別故,名平等性智。故平等性智者,諸法如如也。


    涅槃自性者無性也。以無性故,是以不生不滅。平等性智,及涅槃自性,均如如無有分別,故無所係屬。


    今我敬請以下,是白佛願文。不依聲聞者,不係徒眾也。十方如來及大菩薩,同入清淨實相也。當與十方佛及大菩薩,同入實相三月安居。為修無上妙圓覺大因緣故,心離聲聞不係徒眾。


    <b><span>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b>


    菩薩示現安居者,以修大圓覺為安居也,非如聲聞乘人,係屬徒眾,故曰示現安居。


    過三期日者,若過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若此時夏安居尚未竟,可以不受夏安居限製,隨往無礙。


    <b><span>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b>


    此誡邪謬也。佛法是一,無有二法,二法即是魔法。故信解行證,雖階級不同,然總是一法。解則解其所信,行則行其所解,證則證其所行。如是信解行證,方能不違佛教。故誡之曰,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所聞者,略如三觀二十五輪。以下略述其境界。


    <b><span>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複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b>


    先明修奢摩他境界。既雲境界,當是論證不論解。佛言我法甚深,唯證乃知,此之謂也。


    然凡夫無知,唯有據理推之。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


    靜極則明,明之謂覺。故至靜為體,明覺為用。例如水性不動,而波起萬重。萬重之波,無非一水。若於一波會其為水,則便覺知波波皆是一水。於是於一知無量,於無量知一。此不過凡夫據理而推,非親證之現量境界也。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既然靜極便覺,所以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則覺亦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若覺遍滿一世界以下,是言所證之境界。法界唯心,猶萬波一水,既然於一波中可知一切波,故覺遍滿之人,能於一心中知一切眾生心。故曰於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複如是。


    最後叮嚀說,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b><span>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b>


    次說修三摩缽提境界。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


    觀經雲,心想佛時心即是佛,以熏能成種故。


    依種種門,漸次修行。


    三摩缽提如土長苗,非是頓得,故須漸次修行勤苦三昧,並須廣發大願。久久熏習,方能自熏成種。如土長苗,方得漸次成就。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若不如此者,終不可取。總而言之,奢摩他可不起於座頓得,而三摩缽提須是漸修,不可頓得。


    <b><span>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b>


    最後說修禪那。先取數門,數門者數息觀也。數息觀本是小教修習法門,今於圓覺門中提出者,取其為初首方便也。天台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介紹數息觀甚詳,此地不多作介紹。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


    分齊者,分劑也。心中了了分明,知念頭之起、住、滅,分劑頭數。心既了知,便不隨念轉。


    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既於數門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如是於四威儀中亦分別了知。


    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


    此是修禪那所證之境界。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誡謬誤也。


    <b><span>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b>


    三觀初首方便者,奢摩他初首方便先取至靜,三摩缽提初首方便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及大菩薩,禪那初首方便先取數門。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者,圓修也。若人圓修三觀,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b><span>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心不放舍漸次求證。</b>


    此是開導末世鈍根眾生如何修習。末世鈍根眾生求道不得成就者,係由昔世業障所致。


    當勤懺悔者,末世鈍根眾生,應行事懺,應至誠發露懺悔,求佛哀佑。


    常起希望者,起勝進心也。先斷憎愛嫉妒諂曲諸惡,求勝上善法欲心。於三種淨觀,隨學一事。若此觀不成,複學彼觀。心不放舍,必期於成,不可生疑悔心,亦不求速成。必須不放不舍,漸次求證。


    是知末世鈍根眾生,必須懺悔業障,不放不舍,漸次求證也。


    <b><span>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b>


    <b><span>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行無上道先當結三期</b>


    <b><span>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b>


    <b><span>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b>


    <b><span>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b>


    <b><span>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諸障若銷滅佛境便現前</b>


    悉如長行所釋,不另。


    <b><span>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b>


    賢善首菩薩,請問經教名字,以便流通。並問雲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護持經之人,流布此經至於何地。如是三請,終而複始。


    <b><span>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b>


    佛仍是先讚後答。賢善首菩薩及大眾,默然而聽。


    <b><span>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恒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b>


    此是頌揚此經功德。圓覺經為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圓覺經能令薩遠離諸幻,徹見法性,故為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清淨眼目者,不為幻翳所障。


    十二部經者,非是十二部帙,而是十二部份。一、修多羅,二、祇夜,三、伽陀,四、尼陀那,五、伊帝目多,六、闍多伽,七、阿浮達磨,八、阿波陀那,九、優婆提舍,十、優陀那,十一、毗佛略,十二、和伽羅。


    <b><span>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b>


    宣說是經名字,是經有五名。圓覺陀羅尼,修多羅了義,秘密王三昧,如來決定境界,如來藏自性差別。


    <b><span>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b>


    圓覺者,究竟覺也,究竟覺者佛境界也。故此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b><span>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b>


    既然唯顯如來境界,卻是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者,說明一切眾生依圓覺修行,皆可成佛也。


    <b><span>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b>


    頓教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群品,可見此經頓漸全收。譬如大海不讓小流,百川所歸也。蚊虻修羅,皆得充滿,言各種根機,皆能得益也。


    <b><span>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b>


    此下校量功德。


    <b><span>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b>


    假使有人教百千恒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半偈。何以故?因為此經可令眾生至佛地故。


    <b><span>善男子。若複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恒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b>


    聞此經名信心不惑者,為能入也。若人聞經名字即能入教,當知是人善根昔植。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因緣,如是乃至盡恒河沙諸佛所,種諸善根,方能聞此經教。


    <b><span>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b>


    賢善首菩薩曾問,雲何護持經之人?今世尊回答說,當護末世是修行者,莫令惡魔及諸外道,惱亂修行者之身心,致令修行者生於退屈。退失道心,屈伏於惡魔外道也。


    <b><span>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b>


    先說金剛守護。


    金剛者,金剛寶杵也。以所執武器彰名,故名金剛。


    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及其眷屬。皆發願守護持經人。若後末世一切眾生,凡能持此圓覺經者,我等當守護之,如護自己的眼目。不但守護其人,乃至其所居之道場修行之處,我等金剛率領徒眾,無分晨夕而守護之。不令魔外惱亂,不令修行人退屈。其所居之處,永無災障,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b><span>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b>


    大梵天王,初禪大梵天王也。大梵天王護持佛法,為娑婆世界主。世尊成道後,大梵天王請佛說法,世尊受請後,始往為五比丘說法。


    二十八天者,總說三界釋梵諸天。


    須彌山王者,忉利天主也。忉利天主,居須彌山頂故曰須彌山王。


    護國天王等,護世四天王也。


    釋梵諸天,皆頂禮佛足,發願護持經人,常令安隱者,常令安樂也。


    <b><span>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b>


    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亦發願護持經人。彼鬼王等發願言,我等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不令修行人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一由旬四十裏也。其人所居,方圓四十裏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等當使其碎如微塵。


    以上諸金剛,釋梵諸天,及大力鬼王等,皆發願守護持經人。可見修圓覺者,功德無量也。


    <b><span>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b>


    佛說此經已,在會諸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釋梵諸天王等,一切大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述要終


    <style type="text/css">#f_article p{ text-indent:0;}#f_article p a{ color:#f30;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font-weight:bold;}</style>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圓覺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圓覺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