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156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昨天我們介紹過如來果地上的十種特殊的能力,今天再接著看「無畏」。「無畏」就是沒有畏懼,略說有四種。第一種是「一切智無所畏」。佛與大眾講經說法,大眾包括九法界眾生,佛說他是一切正智之人。如果沒有真正證得一切正智;「一切正智」要用我們通俗的話來說,世出世間過去未來無所不知,而且這個知是決定正確而沒有錯誤的;這樣的話一般人不敢說,世間的聖人也不敢說這個話。佛敢說,由此可知,佛確確實實證得究竟圓滿的智慧。而且佛告訴我們,這種究竟圓滿的智慧是一切眾生自性裏頭本具的,不是從外麵來的;換句話說,人人皆有。為什麽我們的一切正智喪失掉?佛告訴我們,並沒有喪失,而是迷失了。如果喪失,那就不能恢複,迷失了可以恢複;隻要破迷,你的智慧能力就恢複。這是事實真相,也給我們帶來圓滿的信心。


    現在我們很想破迷開悟。我們從下午答複問題,許許多多同學都提出來:要怎麽樣斷煩惱,怎樣才能夠有把握往生西方世界,證得圓滿的佛果?這一類的話我們聽得很多,由此可知,大家確確實實有這個願望。我們的業障始終不能突破,原因在哪裏?要用什麽方法才能突破?這都是大家迫切關心的問題。印光大師說得好,他教導我們,常常想到「我要死了,我就要死了」;如果我們有這個念頭,諸位要知道,這個念頭是正念。「死了以後決定墮地獄」,如果我們天天想這個問題,天天提醒自己,印祖說:你念佛不懇切自然懇切了,不相應自然相應了。為什麽?你真能放得下。我們今天的業障不能突破,原因在哪裏?放不下。為什麽放不下?不知道死期將至,不知道三途恐怖,沒有把這個事情認真去想想。當然,一般年輕人很難想象這個問題。年老了,六十歲以上,在工作崗位上退休了,這個意識比較強一點。為什麽?他已經老了,接近死亡,這個問題他才會認真的來看待它。年輕人是疏忽掉了,你跟他講,他不相信,「來日方長」,所以功夫不得力。


    印祖,那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大勢至菩薩久遠劫就成佛了,他是示現做樣子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懂得。他自己小佛堂裏麵隻供一尊阿彌陀佛,牆壁上寫一個大字,「死」字。這就是教我們怎樣斷愛欲,怎樣達到一心專念。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就,你能夠恢複自性裏麵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本有家珍,不是從外來的。


    第二種是「漏盡無所畏」。「漏」是煩惱的代名詞,佛可以說世出世間所有煩惱斷盡了。不是在如來果地上,就是等覺菩薩要說這個話,也是大妄語。為什麽?他還有最後一品生相無明沒斷,你怎麽可以說你斷盡了?第三「說障道無所畏」,障道是一切世間障礙正道、障礙佛法,佛知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眾生,由於迷惑顛倒,把佛法看錯、看偏了,以為這是邪法,障礙佛法的傳播,破壞佛法的僧團,阻止人修行,佛沒有一樣不知道,這其中的業因果報,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經論裏頭又常說,譬如佛跟我們講的法運,釋迦牟尼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是在末法第二個一千年的第一個世紀,往後還有九千年。所以佛法裏頭沒有說世界末日,但是這個世間法運有興衰、有起伏。


    我初學佛,章嘉大師跟我說,佛法法運在現前這個階段是衰、走下坡,會不會起來?會起來。法運的興衰是在修學的人,不在法。法哪裏會有興衰?法哪裏會有生滅?沒有,在人。某一個時期人心向善,佛法就興;某一個時期人心向惡,佛法就衰。人要是好善厭惡,佛法是最善的,大家都願意修學;如果人要是反常,好惡厭善,學佛的人少,佛法就衰了。我們看看現前這個社會,確實社會一般大眾喜惡厭善。你跟他講些善的,他搖頭,他不相信,他不願意接受;你跟他講殺盜婬妄,他歡喜。所以在這個時代,法運衰了。會不會興起?會,肯定的。人在這個時候,他一定受很多災難,到災難受夠的時候,他覺悟了,他才曉得這個路錯了,他會回頭,回頭佛法就興了。所以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縱然造滅佛的事情,佛也不會舍棄他,佛還是要救度他。佛永遠是慈悲的,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永遠是平等的,這個隻有佛與法身菩薩才能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


    第四個是「說盡苦道無所畏」。佛在講經說法裏麵,說「盡苦道」。「苦」,三惡道苦,六道輪回苦;「竟是在這裏頭受盡了、脫離了,永遠脫離了。佛菩薩永遠脫離了惡道,他還來不來惡道?他還來,常來。這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他來,他不受苦。說「不可思議境界」,他來,他住一真法界,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住六道輪回,他住一真法界。這是什麽原因?大乘經裏麵這一種訊息很多。佛跟我們說,每個人的境界都不一樣,每一個眾生的境界都不相同,所以法界無量無邊。「十」是代表無盡,每一個人有他自己的法界,有他自己的境界。


    法界從哪裏來的?是從心想生的。不要說無量眾生有無量法界,一個眾生,我們自己這一個人就有無量法界。我很虔誠在念佛,佛法界現前;我念大悲觀世音菩薩,菩薩法界現前;一念貪瞋癡,三惡道的法界現前。就是一個人在一天當中,從早到晚就無量無邊法界;不是從外頭來的,是自己心裏變現出來的。《華嚴經》上說得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想,所以「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佛教我們專門想善,不要去想惡,道理在此地。


    這是《大智度論》裏麵講的「四無所畏」。《俱舍論》裏頭也有,也說「佛四無畏」:第一個是「正等覺無畏」,第二個是「漏永盡無畏」,第三個是「說障法無畏」,第四個是「說出道無畏」。《俱舍論》的意思跟《智度論》可以說完全相同。


    下麵是「十八不共法」。這些名詞術語,略說說就可以了。十八不共法前麵三條是講「身、口、意,無失」,永遠沒有過失,這是凡夫、二乘、菩薩都做不到的,到純善無過,性德圓滿現前。第四、第五、第六,偏重在心上講的。第四、「無不定心」,我們知道如來果地上他那個定境叫「寂滅定」,清淨寂滅,永遠住在大定當中,「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菩薩要到八地才能到這個境界,八地叫「不動地」,不退轉了。由此可知,七地以前,「定」有的時候還會失掉,失掉就是退轉,但是時間很短,他能夠再恢複;八地菩薩就不會了,如來果地究竟圓滿。


    第五、「無異想心」,異想是妄想。真心離念,決定沒有念頭,佛法裏麵常講「正念」,正念無念。對一般初學人來說,方便說「正念無邪念」;換句話說,正念還是有念,他沒有邪念。這是什麽人?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也是佛,分證位佛,他們沒有邪念。如來果地上正念、邪念都沒有,那才叫「正念」。正跟邪是相對的,六祖說得很好,「相對的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我們套六祖說話的模式,「邪法正法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真心永遠沒有念,那才叫正念,但是他自自然然能與十法界一切眾生感應道交,眾生有感他就有應。


    為什麽他沒有念他會應?法爾如是,自自然然。所以這種境界,佛祖說法說到沒有法子好說了,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這是真的,善惡兩邊都要舍。兩邊舍,為什麽我們現在還要斷惡修善?我們沒有到如來境界,我們不斷惡修善就決定墮三惡道,所以一定要這麽做。諸佛到這個世間來示現,他也這麽做,自自然然這麽做,你要問他為什麽?做給迷惑顛倒眾生看的,做個榜樣給他看。這就叫「大慈大悲」,這就叫「教化眾生」,實在講,他自己不需要這麽做,他表演給別人看,就像唱戲一樣,舞台上表演。在如來果地上倒駕慈航,所以他沒有異想,「無異想」就是邪正兩邊都沒有。


    第六、「無不知舍心」,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執著,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了。等覺菩薩還沒有,如來果地上完全放下了。為什麽?等覺菩薩還執著那一品生相無明;他還分別執著,他要不分別執著,他就證得圓滿的佛果。所以要放下!你放下得愈多,你的境界就愈高,在佛法講,你的果位就愈殊勝。佛在《金剛經》上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指佛法,佛法尚且要舍。「舍」就是不執著。所以這個「舍」,我們千萬不要錯會了意思,我們真的要舍了,不學了,那就糟了;這個「舍」是我們要學,但是不可以執著,我們舍妄想、舍分別、舍執著就對了。這是大乘佛法常講的破立同時,沒有先後。好,時間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善業道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十善業道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