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144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看八正道的第五條「正精進」,進是進步,正就是不邪。現在社會一般人不能說他不努力,他也是很努力,非常精進,可是他的方向、目標錯了,他是向名聞利養上精進,這在佛法裏不稱為正精進。正跟邪從哪裏辨別?最簡單的一個原則,那就是帶得去跟帶不去的。能夠帶得去的,這是正;帶不去的,這是邪。為什麽說帶不去的是邪?我們要是在一些帶不去的方麵,堅固的執著、貪戀、占有,會造成來生的苦難,這就叫邪。由此可知,八正道這個「正」的定義就是在正見、正思惟,我們講的正知、正見,隻要這兩條正了,其餘統統都正;這兩條要不正,其餘的想正也正不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
在大乘佛法裏麵,要是講到絕對的正精進,我們說一句老實話,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純正。用一生的時間,決定求得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求得到?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個人,隻要依據經典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學,你決定可以證得,這是究竟真實大圓滿。這個話不是我們隨便說的,而是諸佛世尊在經教裏麵所講的。所以我們看到世間有一等人,多半是沒有念過書的,沒有受過好教育的、不認識字的,鄉村裏麵老太婆、老阿公,他什麽都不懂,一天到晚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再仔細觀察他的行持,他的心清淨,他沒有妄想,萬緣放下,對待任何人都是真誠、慈悲。我們仔細觀察,他沒有學過十善業道,他也沒有念過《十善業道經》,但是他的行持與十善業道所說的完全相應,心善、思想善、行為善,與人交往都是那麽樣真誠懇切,別人欺他、騙他,他也沒有放在心上,還是歡歡喜喜念他的佛,這種人成功,這種人就是佛經裏麵所講的上上根人,我們一般人比不上,他確確實實萬緣放下,這是正精進、真精進。我們學佛,如果不從這上著眼,不在這裏下功夫,實在講,錯了!
我們今天學教,弘揚淨土,勸化世人,與正精進有沒有抵觸?有沒有矛盾?跟諸位說,沒有。念佛法門與任何行業、工作都不抵觸,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處;所以一切諸佛菩薩讚歎,道理就在此地,完全沒有抵觸。那一些老太婆、老阿公們,他們每天的工作是家務事,照顧他的家庭,照顧他的子孫,與他的親戚朋友往來,不妨礙他。由此可知,我們弘法利生也不受妨礙。什麽東西能妨礙我們自己?妄想,胡思亂想,這是大害,著相,這是妨礙。所以,真正妨礙是妄想分別執著,隻要離妄想分別執著,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了。所以《華嚴經》上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仔細去觀察,《華嚴經》上給我們示範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形式上所修學的法門不相同,他們身分不相同、行業不相同,但是他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相同的;修學法門不相同,都是屬於念佛法門。我不知道你們同修有沒有看出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是念佛法門,妙不可言!所以個個成無上道,人人皆是極樂世界的法身菩薩,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讀《華嚴》,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然後才曉得怎樣叫做「正精進」、「真精進」。
這個地方的批注是「勤修正諦,趣涅槃故」。正諦就是正法,這個意思還不好懂,世間人所講的「真理」,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與真理相應,就是批注裏麵講的「正諦」。修因一定有果報,果是大涅槃。「涅槃」是梵語,翻作「寂滅」,寂是寂靜。寂靜的境界我們想象不到,無法想象,古人講「一念不生」,這是寂靜。一念不生,我們也不容易想象到,為什麽?我們凡夫念頭太多了,微細的念頭我們自己不能覺察,《仁王經》上講的一彈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滅,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得到。這個生滅的念頭就是六道輪回裏頭生死的根源,這個東西斷掉了、沒有了,這是寂滅的境界,如來果地上才證得。等覺菩薩所證得的還是屬於相似位,不是真實位,相似位;三賢菩薩,那就不必說了。世出世間法裏頭隻有這是真實的,這個境界裏麵具足了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相,不是從外頭來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諸佛如來證得。
回過頭來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迷失了;不是沒有,統統都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平等。佛為什麽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佛是從性德上看的,一切眾生平等,毫無差別。差別相從哪裏生的?從妄想分別執著生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儒家所講的習氣、習性,祖師常常把這個連起來講「習染」。「染汙」是佛經上常說的,由於習氣染汙了真性,所以才變現出很大的差距。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沒有別的緣故,隻是來幫助凡夫恢複自性、恢複覺悟而已。
自性是本有的,覺悟也是本有的,諸位一定要曉得。迷惑不是本有的,煩惱習氣不是本有的,那是什麽?那是在環境裏頭熏習而成的,不是本有的。不是本有,當然可以斷掉;確實是本有,當然可以恢複。這就是說明:煩惱再重、習氣再深,肯定是可以斷掉的;如同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肯定是可以恢複的。佛法的修持,第一個講信心。第一個信心,信這一樁事情,相信我們的習染可以斷掉,相信自性德能可以恢複,頭一個「信自」。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麵講「信」,他講了六個,頭一個「信自」。從這個地方建立自信心,人這才能發憤、努力,正精進。
我們知道,我們要想把煩惱習氣斷盡,恢複我們自性圓滿的智慧德相,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淨土,最快捷的方法。現前我們要學的,就在我們現前生活當中,工作裏麵,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點點滴滴都與淨土相應,你們想想,哪有妨礙?如何與淨土相應?跟諸位說,隻要與清淨心相應,就是與淨土相應。經上不是說得很好嗎?「心淨則佛土淨」。所以,如何與極樂世界相應?與清淨心相應就是與淨土相應;換句話說,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在什麽場所,無論麵對什麽樣的境界,絕不失清淨心。
什麽叫清淨心?決定不汙染就是清淨心。六根對六塵境界,你要是生起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你要是生起貪、瞋、癡、慢,你被汙染了。換句話說,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隻要不分別、不執著,就與清淨心相應;還有絲毫的分別執著在裏麵,你依舊墮在習染之中,你不清淨。功夫,練功,練什麽功?不是練*輪功,那個*輪功確確實實是剽竊佛經的名詞術語,這個罪過很重!你要曉得,世間名牌仿冒這都有罪的,你要是剽竊佛法裏麵這些名詞術語,那個罪過都在阿鼻地獄,所以這些人真正叫「可憐憫者」,他不知道果報可怕。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練什麽?練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修清淨心,就是修平等心,成就我們的淨業;一句佛號,願生淨土,就去了。這個法門真的是容易,可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道練這個功夫,你就難了,你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真的。好,現在時間到了。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看八正道的第五條「正精進」,進是進步,正就是不邪。現在社會一般人不能說他不努力,他也是很努力,非常精進,可是他的方向、目標錯了,他是向名聞利養上精進,這在佛法裏不稱為正精進。正跟邪從哪裏辨別?最簡單的一個原則,那就是帶得去跟帶不去的。能夠帶得去的,這是正;帶不去的,這是邪。為什麽說帶不去的是邪?我們要是在一些帶不去的方麵,堅固的執著、貪戀、占有,會造成來生的苦難,這就叫邪。由此可知,八正道這個「正」的定義就是在正見、正思惟,我們講的正知、正見,隻要這兩條正了,其餘統統都正;這兩條要不正,其餘的想正也正不了,這個道理我們要懂得。
在大乘佛法裏麵,要是講到絕對的正精進,我們說一句老實話,無過於念佛求生淨土,這是純正。用一生的時間,決定求得西方極樂世界。能不能求得到?答案是肯定的。任何一個人,隻要依據經典所說的道理、方法去修學,你決定可以證得,這是究竟真實大圓滿。這個話不是我們隨便說的,而是諸佛世尊在經教裏麵所講的。所以我們看到世間有一等人,多半是沒有念過書的,沒有受過好教育的、不認識字的,鄉村裏麵老太婆、老阿公,他什麽都不懂,一天到晚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再仔細觀察他的行持,他的心清淨,他沒有妄想,萬緣放下,對待任何人都是真誠、慈悲。我們仔細觀察,他沒有學過十善業道,他也沒有念過《十善業道經》,但是他的行持與十善業道所說的完全相應,心善、思想善、行為善,與人交往都是那麽樣真誠懇切,別人欺他、騙他,他也沒有放在心上,還是歡歡喜喜念他的佛,這種人成功,這種人就是佛經裏麵所講的上上根人,我們一般人比不上,他確確實實萬緣放下,這是正精進、真精進。我們學佛,如果不從這上著眼,不在這裏下功夫,實在講,錯了!
我們今天學教,弘揚淨土,勸化世人,與正精進有沒有抵觸?有沒有矛盾?跟諸位說,沒有。念佛法門與任何行業、工作都不抵觸,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處;所以一切諸佛菩薩讚歎,道理就在此地,完全沒有抵觸。那一些老太婆、老阿公們,他們每天的工作是家務事,照顧他的家庭,照顧他的子孫,與他的親戚朋友往來,不妨礙他。由此可知,我們弘法利生也不受妨礙。什麽東西能妨礙我們自己?妄想,胡思亂想,這是大害,著相,這是妨礙。所以,真正妨礙是妄想分別執著,隻要離妄想分別執著,一絲毫妨礙都沒有了。所以《華嚴經》上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仔細去觀察,《華嚴經》上給我們示範的五十三位善知識,形式上所修學的法門不相同,他們身分不相同、行業不相同,但是他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都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相同的;修學法門不相同,都是屬於念佛法門。我不知道你們同修有沒有看出來,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門門都是念佛法門,妙不可言!所以個個成無上道,人人皆是極樂世界的法身菩薩,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讀《華嚴》,要從這個地方去體會,然後才曉得怎樣叫做「正精進」、「真精進」。
這個地方的批注是「勤修正諦,趣涅槃故」。正諦就是正法,這個意思還不好懂,世間人所講的「真理」,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與真理相應,就是批注裏麵講的「正諦」。修因一定有果報,果是大涅槃。「涅槃」是梵語,翻作「寂滅」,寂是寂靜。寂靜的境界我們想象不到,無法想象,古人講「一念不生」,這是寂靜。一念不生,我們也不容易想象到,為什麽?我們凡夫念頭太多了,微細的念頭我們自己不能覺察,《仁王經》上講的一彈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滅,我們沒有辦法體會得到。這個生滅的念頭就是六道輪回裏頭生死的根源,這個東西斷掉了、沒有了,這是寂滅的境界,如來果地上才證得。等覺菩薩所證得的還是屬於相似位,不是真實位,相似位;三賢菩薩,那就不必說了。世出世間法裏頭隻有這是真實的,這個境界裏麵具足了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相,不是從外頭來的,是自性本來具足的,諸佛如來證得。
回過頭來看我們這些芸芸眾生,迷失了;不是沒有,統統都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平等平等。佛為什麽看一切眾生是平等的?佛是從性德上看的,一切眾生平等,毫無差別。差別相從哪裏生的?從妄想分別執著生的。妄想分別執著就是儒家所講的習氣、習性,祖師常常把這個連起來講「習染」。「染汙」是佛經上常說的,由於習氣染汙了真性,所以才變現出很大的差距。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沒有別的緣故,隻是來幫助凡夫恢複自性、恢複覺悟而已。
自性是本有的,覺悟也是本有的,諸位一定要曉得。迷惑不是本有的,煩惱習氣不是本有的,那是什麽?那是在環境裏頭熏習而成的,不是本有的。不是本有,當然可以斷掉;確實是本有,當然可以恢複。這就是說明:煩惱再重、習氣再深,肯定是可以斷掉的;如同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德相,肯定是可以恢複的。佛法的修持,第一個講信心。第一個信心,信這一樁事情,相信我們的習染可以斷掉,相信自性德能可以恢複,頭一個「信自」。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裏麵講「信」,他講了六個,頭一個「信自」。從這個地方建立自信心,人這才能發憤、努力,正精進。
我們知道,我們要想把煩惱習氣斷盡,恢複我們自性圓滿的智慧德相,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淨土,最快捷的方法。現前我們要學的,就在我們現前生活當中,工作裏麵,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點點滴滴都與淨土相應,你們想想,哪有妨礙?如何與淨土相應?跟諸位說,隻要與清淨心相應,就是與淨土相應。經上不是說得很好嗎?「心淨則佛土淨」。所以,如何與極樂世界相應?與清淨心相應就是與淨土相應;換句話說,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在什麽場所,無論麵對什麽樣的境界,絕不失清淨心。
什麽叫清淨心?決定不汙染就是清淨心。六根對六塵境界,你要是生起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你要是生起貪、瞋、癡、慢,你被汙染了。換句話說,不可以分別,不可以執著。隻要不分別、不執著,就與清淨心相應;還有絲毫的分別執著在裏麵,你依舊墮在習染之中,你不清淨。功夫,練功,練什麽功?不是練*輪功,那個*輪功確確實實是剽竊佛經的名詞術語,這個罪過很重!你要曉得,世間名牌仿冒這都有罪的,你要是剽竊佛法裏麵這些名詞術語,那個罪過都在阿鼻地獄,所以這些人真正叫「可憐憫者」,他不知道果報可怕。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練什麽?練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修清淨心,就是修平等心,成就我們的淨業;一句佛號,願生淨土,就去了。這個法門真的是容易,可是你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知道練這個功夫,你就難了,你一天念十萬聲、二十萬聲,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這是真的。好,現在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