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79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麵,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
我們看這兩條。到這裏差不多是將斷惡修善所得的殊勝果報,介紹了一個大概,這些果報確確實實是非常的殊勝。今天看第九『住無礙見』,這是屬於智慧。「見」是說見解,見解無障礙;換句話說,對於世出世間法,都能夠得到通達無礙。這個利益,我想無論什麽人,不論他是信仰什麽樣的宗教,沒有不希求的,是一切眾生共同的一個願望。佛告訴我們,這一種願望實際上是我們的本能;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每個人本來有這個能力。清涼在《華嚴》跟我們講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自性本有的,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的見解、思想處處都有障礙。障礙從哪裏來的?障礙是十惡業造成的。這十惡裏麵具足了妄想分別執著,每一條都非常嚴重,所以性德不能現前。經上講的種種不思議的果報,都是屬於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隻要我們離開十惡;離開十惡就是十善,這個性德才能夠恢複。恢複到什麽樣的程度,這是功夫的問題。
由此可知,一個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一定要懂得「離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就是此地十條的綱領。這十條展開來,無量無邊的罪業。十善也是如此,每一條善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的善福。學佛從這裏學起,希望我們在一生當中修到純善。儒家講「止於至善」,這是世出世間聖人,修心養性的最高目標。儒家教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佛教人「孝親尊師,修十善業道」。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我們合起來看,確實古人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值得我們相信的。
真正要是相信之後,就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把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過去所犯不好的、不善的行為、習氣,徹底改正過來。改正就是修行;修是修正,把錯誤修正,這叫修行。凡夫很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但是看別人的過失卻很容易。所以古人就教我們,看別人的過失,立刻能回過頭來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犯他們同樣的過失?這叫回頭。回頭就把自己的過失檢查出來,這在佛法裏麵叫開悟。什麽叫「開悟」?知道自己的過失,這個人開悟、覺悟了。凡夫不曉得自己過失,所以永遠沒有辦法把過失改正過來,這是一般可以說多數人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就在這裏。我們常常觀察別人,立刻回頭想自己。不要把觀察別人的放在自己心上,那就大錯特錯,自己真是罪上加罪;看別人立刻回光返照,這是智慧。再有一種方法,讀聖賢書。近代印光大師,為什麽苦口婆心勸人去讀《太上感應篇》,去讀《了凡四訓》、讀《安士全書》?果然能夠天天念這些書,自己的毛病很容易檢查出來。拿著這些經文,跟自己心行細細的對照一番,我們哪些念頭是善的、哪些行為是惡的,自己清清楚楚。善心善行要保持,惡念惡行一定要改過。大乘經教念多了,我們的見解、思想跟佛接近了。
佛菩薩的思想見解是正知正見,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決定是錯誤的。為什麽這麽說法?我們從事實裏麵去細細觀察,諸佛菩薩生生世世修行,他的經曆太豐富了,他們的心清淨,能知道過去世,也能看到未來世,這個話不是假的。我們心思迷惑,過去生中的事情忘掉了,忘得幹幹淨淨,偶爾在夢中起現行。一般人都會作夢,夢裏麵許許多多的境界,多半是阿賴耶識裏頭種子現行;那些種子不是現在的,這一生沒有造過這些事情,過去生中的。所以從夢中你要仔細去思惟觀察,能得到一點過去生中所造業的訊息,能夠得到一點訊息。什麽時候我們自己修到清淨心,自己過去生生世世的狀況,就又想起來了,能夠回憶到。像我們世間一般人,心比較清淨,能夠回憶到他的童年;心再要清淨,能夠回憶到過去一生、過去二生、過去三生。這種事情現在人稱為「特異功能」,一般人叫「神通」。
神通是從禪定裏麵得來的。佛的定功深,佛的禪定圓滿,所以無量劫前的事情,他都能夠回憶到。這個我們現在所說的,他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太多了。我們這短短幾十年所學的東西,實實在在不可靠,這是我們一定要理解的,絕對不是自卑,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從小所學的,學的是什麽?是在這個現實社會隨波逐流。今天這個社會又是什麽狀況?佛在《楞嚴經》講:「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我們所接觸的都是邪知邪見。非常不幸,自以為是,所謂是「積非成是」,大家都錯了,我們跟著也錯了,好像都是對的。
是非善惡的標準在哪裏?在聖賢人的心行。真正覺悟的人,他們的思想、言論、行為,那才是標準。我們學佛,釋迦牟尼佛的心行是絕對的標準。在世間法裏麵,過去中國人崇奉孔老夫子的心行為標準,孔老夫子的心行在《論語》裏麵。宋朝朱熹朱夫子編訂一套《四書》,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種東西合在一起稱為《四書》。《四書》是中國人是非善惡的標準,《四書》是中國人人生價值觀的標準,這是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可是現代人不念了,把自己幾千年來的民族價值觀舍掉,隨順現前這個時代的邪知邪見。所以世間才有動亂,才有天災人禍。這個災難實在說是才開始,不是結束。往後還有更大的災難,也許我們都能遇得到。如何能夠消除災難?世出世間聖賢都是這樣告訴我們:從人心轉變。人心能夠覺悟,轉邪為正,不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再隨順現在一般社會世俗價值觀。我們反過頭來隨順聖賢的教誨,這個災難就能夠化解,你就能夠住正知正見,於一切事理通達無礙。
底下講『不墮諸難』,這一句話是個雙關語,意思非常深廣。眾生都造惡業,招來的天災人禍,覺悟的人在這個地方要不要受難?難肯定是要受,共業所感,但是決定不墮。為什麽他不墮?他是清醒的,他是清淨的,他是善良的,在大難之下他是往上升的,不是往下墮落的。學佛的人,如果有如同《彌陀經》上所講「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在大乘教裏麵遇到淨土法門,他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大難來了,他有好去處,他去極樂世界作佛,叫「不墮諸難」。另外的意思,在大災難當中,他也可以不受,這是第二個意思。我們知道許許多多重大的災難,還有一些人能夠幸免。這些幸免的人不外乎兩類因素:第一種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這一生雖然造小惡,他有餘福,他的餘福很大、很厚,可以免除這個災難;另外一種是這一生當中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教誨,懂得斷惡修善,所以他也能夠避免。這些事情,《感應篇》、《陰騭文》跟《了凡四訓》裏麵都講得很多,理論與事實真相都有,我們要多讀。
仔細去觀察,善果決定是從善因得來的。造作惡業,希求果報,佛常講「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的;造作善因而得惡的果報,同樣也沒有這個道理。可是世間一般人往往看到這個人一生行善,最後得的是惡報,看到許多人作惡,現在有種種享受,好像古聖先賢所說的因果報應不準確,於是懷疑,不能接受。這是他看得太淺,佛家常講「因果通三世」,現前作惡還能夠得福報,是他過去生中修積得厚,這一生雖然是作惡、造惡,他的福報已經折損了,折損之後他還有餘福,並沒有耗盡,他還有餘福,所以他現在享福。不是造惡得福報,那你就搞錯了。這一生積善,受的是苦報,說明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多,今生修善已經彌補他的惡業,但是他惡業太大,還有餘惡沒有能斷,所以他才受惡報。但是他行善並不中斷,他有信心,來生有大福報。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欲知今世果」,你要曉得今世的果報,「前世作者是」,我們前生所造作的業因,是今生的果報;欲知來世的果報,你這一生當中做的就是的。
佛家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善惡決定有果報,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絕不作惡。不管遭遇到什麽樣的艱難困苦,我們一個惡念都不生,來生有大福報。這一生的時間短,來生的時間長,聰明人要有遠大的眼光,修來生福報。這絕對不是消極。來生大福報成就,這一生晚年福報亦會現前。佛家講「花報」,你修積得太多了,修積得太厚、太大了,不等來生受福,這一生就現前。所以這一生稱花報,來生是果報。花報殊勝,果報就可想而知。所以,福決定是從善心善行修積來的,我們要深信不疑,認真努力去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麵,倒數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九。住無礙見。十。不墮諸難。】
我們看這兩條。到這裏差不多是將斷惡修善所得的殊勝果報,介紹了一個大概,這些果報確確實實是非常的殊勝。今天看第九『住無礙見』,這是屬於智慧。「見」是說見解,見解無障礙;換句話說,對於世出世間法,都能夠得到通達無礙。這個利益,我想無論什麽人,不論他是信仰什麽樣的宗教,沒有不希求的,是一切眾生共同的一個願望。佛告訴我們,這一種願望實際上是我們的本能;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每個人本來有這個能力。清涼在《華嚴》跟我們講四種無礙: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自性本有的,本來具足的。現在我們的見解、思想處處都有障礙。障礙從哪裏來的?障礙是十惡業造成的。這十惡裏麵具足了妄想分別執著,每一條都非常嚴重,所以性德不能現前。經上講的種種不思議的果報,都是屬於我們自性本具的德能,隻要我們離開十惡;離開十惡就是十善,這個性德才能夠恢複。恢複到什麽樣的程度,這是功夫的問題。
由此可知,一個聰明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一定要懂得「離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切」就是此地十條的綱領。這十條展開來,無量無邊的罪業。十善也是如此,每一條善展開來是無量無邊的善福。學佛從這裏學起,希望我們在一生當中修到純善。儒家講「止於至善」,這是世出世間聖人,修心養性的最高目標。儒家教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佛教人「孝親尊師,修十善業道」。世出世間的大聖大賢,我們合起來看,確實古人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這是值得我們相信的。
真正要是相信之後,就要認真努力去學習,把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過去所犯不好的、不善的行為、習氣,徹底改正過來。改正就是修行;修是修正,把錯誤修正,這叫修行。凡夫很不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但是看別人的過失卻很容易。所以古人就教我們,看別人的過失,立刻能回過頭來想一想:自己有沒有犯他們同樣的過失?這叫回頭。回頭就把自己的過失檢查出來,這在佛法裏麵叫開悟。什麽叫「開悟」?知道自己的過失,這個人開悟、覺悟了。凡夫不曉得自己過失,所以永遠沒有辦法把過失改正過來,這是一般可以說多數人修行功夫不得力,原因就在這裏。我們常常觀察別人,立刻回頭想自己。不要把觀察別人的放在自己心上,那就大錯特錯,自己真是罪上加罪;看別人立刻回光返照,這是智慧。再有一種方法,讀聖賢書。近代印光大師,為什麽苦口婆心勸人去讀《太上感應篇》,去讀《了凡四訓》、讀《安士全書》?果然能夠天天念這些書,自己的毛病很容易檢查出來。拿著這些經文,跟自己心行細細的對照一番,我們哪些念頭是善的、哪些行為是惡的,自己清清楚楚。善心善行要保持,惡念惡行一定要改過。大乘經教念多了,我們的見解、思想跟佛接近了。
佛菩薩的思想見解是正知正見,我們自己的想法看法決定是錯誤的。為什麽這麽說法?我們從事實裏麵去細細觀察,諸佛菩薩生生世世修行,他的經曆太豐富了,他們的心清淨,能知道過去世,也能看到未來世,這個話不是假的。我們心思迷惑,過去生中的事情忘掉了,忘得幹幹淨淨,偶爾在夢中起現行。一般人都會作夢,夢裏麵許許多多的境界,多半是阿賴耶識裏頭種子現行;那些種子不是現在的,這一生沒有造過這些事情,過去生中的。所以從夢中你要仔細去思惟觀察,能得到一點過去生中所造業的訊息,能夠得到一點訊息。什麽時候我們自己修到清淨心,自己過去生生世世的狀況,就又想起來了,能夠回憶到。像我們世間一般人,心比較清淨,能夠回憶到他的童年;心再要清淨,能夠回憶到過去一生、過去二生、過去三生。這種事情現在人稱為「特異功能」,一般人叫「神通」。
神通是從禪定裏麵得來的。佛的定功深,佛的禪定圓滿,所以無量劫前的事情,他都能夠回憶到。這個我們現在所說的,他的經驗比我們豐富太多了。我們這短短幾十年所學的東西,實實在在不可靠,這是我們一定要理解的,絕對不是自卑,這是事實真相。我們從小所學的,學的是什麽?是在這個現實社會隨波逐流。今天這個社會又是什麽狀況?佛在《楞嚴經》講:「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我們所接觸的都是邪知邪見。非常不幸,自以為是,所謂是「積非成是」,大家都錯了,我們跟著也錯了,好像都是對的。
是非善惡的標準在哪裏?在聖賢人的心行。真正覺悟的人,他們的思想、言論、行為,那才是標準。我們學佛,釋迦牟尼佛的心行是絕對的標準。在世間法裏麵,過去中國人崇奉孔老夫子的心行為標準,孔老夫子的心行在《論語》裏麵。宋朝朱熹朱夫子編訂一套《四書》,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種東西合在一起稱為《四書》。《四書》是中國人是非善惡的標準,《四書》是中國人人生價值觀的標準,這是中華民族精神之所在。可是現代人不念了,把自己幾千年來的民族價值觀舍掉,隨順現前這個時代的邪知邪見。所以世間才有動亂,才有天災人禍。這個災難實在說是才開始,不是結束。往後還有更大的災難,也許我們都能遇得到。如何能夠消除災難?世出世間聖賢都是這樣告訴我們:從人心轉變。人心能夠覺悟,轉邪為正,不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不再隨順現在一般社會世俗價值觀。我們反過頭來隨順聖賢的教誨,這個災難就能夠化解,你就能夠住正知正見,於一切事理通達無礙。
底下講『不墮諸難』,這一句話是個雙關語,意思非常深廣。眾生都造惡業,招來的天災人禍,覺悟的人在這個地方要不要受難?難肯定是要受,共業所感,但是決定不墮。為什麽他不墮?他是清醒的,他是清淨的,他是善良的,在大難之下他是往上升的,不是往下墮落的。學佛的人,如果有如同《彌陀經》上所講「具足善根、福德、因緣」,在大乘教裏麵遇到淨土法門,他決定往生極樂世界。大難來了,他有好去處,他去極樂世界作佛,叫「不墮諸難」。另外的意思,在大災難當中,他也可以不受,這是第二個意思。我們知道許許多多重大的災難,還有一些人能夠幸免。這些幸免的人不外乎兩類因素:第一種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這一生雖然造小惡,他有餘福,他的餘福很大、很厚,可以免除這個災難;另外一種是這一生當中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接受善知識的教誨,懂得斷惡修善,所以他也能夠避免。這些事情,《感應篇》、《陰騭文》跟《了凡四訓》裏麵都講得很多,理論與事實真相都有,我們要多讀。
仔細去觀察,善果決定是從善因得來的。造作惡業,希求果報,佛常講「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的;造作善因而得惡的果報,同樣也沒有這個道理。可是世間一般人往往看到這個人一生行善,最後得的是惡報,看到許多人作惡,現在有種種享受,好像古聖先賢所說的因果報應不準確,於是懷疑,不能接受。這是他看得太淺,佛家常講「因果通三世」,現前作惡還能夠得福報,是他過去生中修積得厚,這一生雖然是作惡、造惡,他的福報已經折損了,折損之後他還有餘福,並沒有耗盡,他還有餘福,所以他現在享福。不是造惡得福報,那你就搞錯了。這一生積善,受的是苦報,說明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多,今生修善已經彌補他的惡業,但是他惡業太大,還有餘惡沒有能斷,所以他才受惡報。但是他行善並不中斷,他有信心,來生有大福報。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欲知今世果」,你要曉得今世的果報,「前世作者是」,我們前生所造作的業因,是今生的果報;欲知來世的果報,你這一生當中做的就是的。
佛家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循環不空。善惡決定有果報,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絕不作惡。不管遭遇到什麽樣的艱難困苦,我們一個惡念都不生,來生有大福報。這一生的時間短,來生的時間長,聰明人要有遠大的眼光,修來生福報。這絕對不是消極。來生大福報成就,這一生晚年福報亦會現前。佛家講「花報」,你修積得太多了,修積得太厚、太大了,不等來生受福,這一生就現前。所以這一生稱花報,來生是果報。花報殊勝,果報就可想而知。所以,福決定是從善心善行修積來的,我們要深信不疑,認真努力去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