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76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麵第五行,從當中看起,第四看起: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離邪見就是智慧。這一段佛說的「邪見」就是三毒煩惱裏麵的「癡」,貪瞋癡,轉愚癡為智慧,智慧現前,自己就能做得了主。《楞嚴經》上佛所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就在此地。智慧開了之後,世間一切吉凶禍福你都清楚,你都明了,你不會疑惑了。需不需要趨吉避凶?不需要。為什麽不需要?你能轉境界,你可以轉凶為吉,轉禍為福,有這個能力,跟世間人就完全不相同。世間人沒有能力轉境界,什麽原因?貪瞋癡不斷,所以你會受境界拘束。貪瞋癡斷了,定慧現前,這一切命運、際遇全都轉變過來,真的是轉十法界為一真法界,這確確實實的。條件,佛在此地說得很清楚,『直心、正見』,這四個字就是大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
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告訴我們「至誠心」,「直心」就是至誠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麵講「直心」,菩提心的心體是直心;佛在《觀經》裏麵講的是至誠心。由此可知,「直心」就是真誠到極處。這樣說法我們還是很難體會,究竟怎麽真誠?怎麽樣正直?標準在什麽地方?前清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裏麵將「誠」下了一個定義,這個定義下得很好,跟佛法講的相當接近。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有念就不誠,一念不生才叫誠。我們要問:無念是不是誠?無念也不是誠。如果無念是誠的話,無想定菩提心就現前了。佛告訴我們,無想定修成之後,真的叫一念不生。果報在哪裏?在四禪的無想天,在外道天。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有能力辨別。「一念不生」這句話的意思不能錯會,一個是「一念」,一個是「不生」,你才能真正懂得它的意思。「一念」就沒有第二念,有二念就不是「一念」;「不生」是不生第二念。這一句話要正確的把它理解,他不是墮在無念,他所謂「一念」,他並沒有墮在無念。「一念」,佛大乘經上常講:「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無想定是死的,無想定不是活的,所以無想定是無明,不是菩提。
菩提究竟是什麽?其實這一樁事情就在我們麵前,連儒家都講:「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有什麽法子?楞嚴會上佛講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那就是一念不生。六根門頭,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嚐、身能觸、意能知。我們眼睛一張開,看到外麵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一念;耳朵聽外麵的聲音,清清楚楚、明明了瞭,這叫一心。「不生」是什麽?不生妄想、不生分別、不生執著,這是至誠。無想定雖然好像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他是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清楚,所以那叫無明。千萬不能把無明、無想定說成至誠心,這就大錯特錯了。
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人家能夠永遠保持一念,不起第二念,這了不起。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念,但是那個一念時間太短了,刹那之間就起分別、起執著,這就把智變成了識。一念是智,真智慧;第二念起來了,把智轉變成識,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法修學修什麽?相宗大德常說的「轉識成智」。識跟智的分別:識裏麵有妄想分別執著,智裏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由此可知,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叫「至誠心」,叫「直心」,靈明到了極處。它不起作用的時候,好像是無知,《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就是至誠心,就是直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想定它也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它什麽都不知道,這個不行。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正見」就是直心起用,如果用儒家的話來講,「直心」就是誠意,「正見」就是正心,它講「誠意正心」。在佛法裏麵講,「直心」是真誠心,「正見」是深心、大悲心,《觀經》裏麵講的回向發願心。這是正知正見,世間一切吉凶禍福全都明白了。怎麽明白?業因果報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迷惑,所以是『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我們世間人,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看風水的、看相的、算命的,生意都不錯。這些人生意好,證明世間人對於吉凶禍福疑慮重重,都想知道一些,得到一些訊息,怎麽樣能夠趨吉避凶,都存一個僥幸之心。你有災難,你能夠逃避得了嗎?逃避不了的,果報一定要自受。你有福,你那個福想不要、想丟,丟不掉,福會跟著你走的。佛不許我們去做這些事情。《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裏麵,佛對於占卜、看相、算命、風水一律不準我們去問,他說這是世間意,學佛弟子「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話講得這麽清楚、這麽明白。
可是佛真是慈悲到了極處,眾生有這個迷惑、有這麽個根性,總是想占卜問問,所以佛也順從眾生的習氣,說了一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佛教我們佛弟子,如果對於吉凶有疑惑,如何去占卜。所以我們看到這部經典,想到佛真的是慈悲到了極處,為我們這些人大開方便之門。但是那個占卜的方法,前麵都教你怎麽樣去修,你才能得到感應;你要沒有修學的功夫,是得不到感應的。在中國,我們看到有一個小冊子《觀世音菩薩靈課》,那也是占卜的。前麵印光大師有一篇序文,寫得很清楚,占卜之前要恭恭敬敬、誠誠懇懇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零八遍,這求感應,這個很有道理的。為什麽?誠則靈,你這一百多遍佛號念下去,心定、心誠了。
如果我們永斷貪瞋癡,這個心是真心,是直心正見,你的菩提心就現前,所以一切吉凶禍福不用再去過問了。一切時是好時,一切日是好日,一切處是好處,沒有一樣不吉祥。還是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原理,「境隨心轉」,你的心純善無惡,你的境緣統統都轉過來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再看底下這一句: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我們一定要知道,惡道可怖,那真的是非常恐怖。地獄最苦,決定不能去。《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麵說得很多,無量無邊的苦楚,任何一種我們都受不了。可是地獄實在講是很容易墮落,很難出離。哪些人墮地獄?佛在經上講的「五逆十惡」,十善業道的反麵是十惡業。「五逆罪」裏麵,「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古時候講的阿羅漢,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好老師。阿羅漢、菩薩在這個世間舍己為人,教化眾生,是人天眼目,確確實實是無量功德;這樣的人你要以惡心害他,等於殺害阿羅漢。
第四條「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大,護法神很多,任何人要想殺佛不可能,但是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則可能,釋迦牟尼佛都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提婆達多害佛,出佛身血。我們今天惡意謗佛,毀壞佛法的形象是出佛身血。我們造的佛像,我們用瞋恚的心、厭惡的心把佛像破壞,這是出佛身血。這個大家懂得,更深的意思大家不懂得,我們常常在造,不知道。是什麽?破壞佛法的形象。我們是個學佛的人,受過三皈五戒,所做的事情,做一些惡事,社會大眾看到:「不能學佛了,你看看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我們造地獄罪,把佛法的形象破壞掉了。造這種罪業的人很多,自己並不知道,「我沒有造五逆罪」!不知道這就是五逆罪。
佛法的形象是什麽?最簡單、最明顯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今天不能修善,天天還造惡業,讓社會大眾看到佛教徒就罵釋迦牟尼佛、就貶低佛教,我們在破壞佛教形象。所以學佛、為佛弟子,在一切場合當中都要小心謹慎,要給大眾做一個好榜樣,不能做壞樣子。我們做了壞樣子,怎麽能對得起釋迦牟尼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如何能對得起阿彌陀佛?念念要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行行要與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相應,這叫「擁護佛法」,這叫做「禮敬諸佛」。我們所表現的是不是這個樣子?所以造作許許多多罪業,自己並不知道,將來墮落到陰曹地府,閻羅王跟你算帳,一筆一筆跟你說出,那個時候已經太遲,後悔莫及了。
第五條叫「破和合僧」,破壞僧團,特別是破壞弘法的機緣、聞法的機緣。法師講經說法,你把這個道場破壞;眾生有機緣聽佛法,你去障礙他,不讓他聽法;這叫破和合僧。這五條罪都是阿鼻地獄,極深極重。我們造這種罪業,那還得了嗎?《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詳細,業因果報都講得細,我們常常讀誦,要常常記住,一定要回頭,要斷惡修善,一定要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菩薩是我們的師長,展開經卷,聽佛菩薩的教誨,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隨順自己的貪瞋癡慢決定墮落。佛在經教裏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決定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不要相信自己意思,你自己的意思是錯誤的;證得阿羅漢果,那就是見思煩惱都斷了,十惡業都沒有了,你所行的都是十善業,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十惡沒有斷盡,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
人能斷惡修善,斷得幹淨、修得圓滿,就是沒有遇到佛法,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來生也『常生人天,不更惡道』。雖然不能出離輪回,都在三善道受生,決不會墮三惡道。三善道裏頭的人天,沒有阿修羅,修羅也不好。我們《華嚴經》今天講阿修羅,跟諸位介紹什麽叫「阿修羅」,阿修羅不好在哪裏。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一麵第五行,從當中看起,第四看起: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離邪見就是智慧。這一段佛說的「邪見」就是三毒煩惱裏麵的「癡」,貪瞋癡,轉愚癡為智慧,智慧現前,自己就能做得了主。《楞嚴經》上佛所講的:「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就在此地。智慧開了之後,世間一切吉凶禍福你都清楚,你都明了,你不會疑惑了。需不需要趨吉避凶?不需要。為什麽不需要?你能轉境界,你可以轉凶為吉,轉禍為福,有這個能力,跟世間人就完全不相同。世間人沒有能力轉境界,什麽原因?貪瞋癡不斷,所以你會受境界拘束。貪瞋癡斷了,定慧現前,這一切命運、際遇全都轉變過來,真的是轉十法界為一真法界,這確確實實的。條件,佛在此地說得很清楚,『直心、正見』,這四個字就是大菩提心,菩提心是真心。
世尊在《觀無量壽佛經》上告訴我們「至誠心」,「直心」就是至誠心。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麵講「直心」,菩提心的心體是直心;佛在《觀經》裏麵講的是至誠心。由此可知,「直心」就是真誠到極處。這樣說法我們還是很難體會,究竟怎麽真誠?怎麽樣正直?標準在什麽地方?前清曾國藩先生在《讀書筆記》裏麵將「誠」下了一個定義,這個定義下得很好,跟佛法講的相當接近。他說:「一念不生是謂誠。」由此可知,有念就不誠,一念不生才叫誠。我們要問:無念是不是誠?無念也不是誠。如果無念是誠的話,無想定菩提心就現前了。佛告訴我們,無想定修成之後,真的叫一念不生。果報在哪裏?在四禪的無想天,在外道天。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有能力辨別。「一念不生」這句話的意思不能錯會,一個是「一念」,一個是「不生」,你才能真正懂得它的意思。「一念」就沒有第二念,有二念就不是「一念」;「不生」是不生第二念。這一句話要正確的把它理解,他不是墮在無念,他所謂「一念」,他並沒有墮在無念。「一念」,佛大乘經上常講:「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無想定是死的,無想定不是活的,所以無想定是無明,不是菩提。
菩提究竟是什麽?其實這一樁事情就在我們麵前,連儒家都講:「道不遠人,人自遠之。」有什麽法子?楞嚴會上佛講的,「六根門頭,放光動地」,那就是一念不生。六根門頭,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嚐、身能觸、意能知。我們眼睛一張開,看到外麵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一念;耳朵聽外麵的聲音,清清楚楚、明明了瞭,這叫一心。「不生」是什麽?不生妄想、不生分別、不生執著,這是至誠。無想定雖然好像是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他是什麽都不知道,什麽都不清楚,所以那叫無明。千萬不能把無明、無想定說成至誠心,這就大錯特錯了。
佛菩薩跟我們不一樣的,就是人家能夠永遠保持一念,不起第二念,這了不起。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念,但是那個一念時間太短了,刹那之間就起分別、起執著,這就把智變成了識。一念是智,真智慧;第二念起來了,把智轉變成識,識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佛法修學修什麽?相宗大德常說的「轉識成智」。識跟智的分別:識裏麵有妄想分別執著,智裏麵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由此可知,離妄想分別執著,那個心叫「至誠心」,叫「直心」,靈明到了極處。它不起作用的時候,好像是無知,《般若經》上講的「般若無知」,無知就是至誠心,就是直心;起作用的時候「無所不知」。無想定它也無知,它起作用的時候它什麽都不知道,這個不行。起作用的時候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正見」就是直心起用,如果用儒家的話來講,「直心」就是誠意,「正見」就是正心,它講「誠意正心」。在佛法裏麵講,「直心」是真誠心,「正見」是深心、大悲心,《觀經》裏麵講的回向發願心。這是正知正見,世間一切吉凶禍福全都明白了。怎麽明白?業因果報清清楚楚,一點都不迷惑,所以是『永離一切吉凶疑網』。
我們世間人,你看看現在這個社會,看風水的、看相的、算命的,生意都不錯。這些人生意好,證明世間人對於吉凶禍福疑慮重重,都想知道一些,得到一些訊息,怎麽樣能夠趨吉避凶,都存一個僥幸之心。你有災難,你能夠逃避得了嗎?逃避不了的,果報一定要自受。你有福,你那個福想不要、想丟,丟不掉,福會跟著你走的。佛不許我們去做這些事情。《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裏麵,佛對於占卜、看相、算命、風水一律不準我們去問,他說這是世間意,學佛弟子「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話講得這麽清楚、這麽明白。
可是佛真是慈悲到了極處,眾生有這個迷惑、有這麽個根性,總是想占卜問問,所以佛也順從眾生的習氣,說了一部《占察善惡業報經》,這是佛教我們佛弟子,如果對於吉凶有疑惑,如何去占卜。所以我們看到這部經典,想到佛真的是慈悲到了極處,為我們這些人大開方便之門。但是那個占卜的方法,前麵都教你怎麽樣去修,你才能得到感應;你要沒有修學的功夫,是得不到感應的。在中國,我們看到有一個小冊子《觀世音菩薩靈課》,那也是占卜的。前麵印光大師有一篇序文,寫得很清楚,占卜之前要恭恭敬敬、誠誠懇懇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一百零八遍,這求感應,這個很有道理的。為什麽?誠則靈,你這一百多遍佛號念下去,心定、心誠了。
如果我們永斷貪瞋癡,這個心是真心,是直心正見,你的菩提心就現前,所以一切吉凶禍福不用再去過問了。一切時是好時,一切日是好日,一切處是好處,沒有一樣不吉祥。還是佛在這個經上所說的原理,「境隨心轉」,你的心純善無惡,你的境緣統統都轉過來了。我們要懂這個道理。再看底下這一句: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我們一定要知道,惡道可怖,那真的是非常恐怖。地獄最苦,決定不能去。《地藏菩薩本願經》裏麵說得很多,無量無邊的苦楚,任何一種我們都受不了。可是地獄實在講是很容易墮落,很難出離。哪些人墮地獄?佛在經上講的「五逆十惡」,十善業道的反麵是十惡業。「五逆罪」裏麵,「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古時候講的阿羅漢,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好老師。阿羅漢、菩薩在這個世間舍己為人,教化眾生,是人天眼目,確確實實是無量功德;這樣的人你要以惡心害他,等於殺害阿羅漢。
第四條「出佛身血」。佛的福報大,護法神很多,任何人要想殺佛不可能,但是讓佛受一點傷、流一點血則可能,釋迦牟尼佛都做出榜樣給我們看,提婆達多害佛,出佛身血。我們今天惡意謗佛,毀壞佛法的形象是出佛身血。我們造的佛像,我們用瞋恚的心、厭惡的心把佛像破壞,這是出佛身血。這個大家懂得,更深的意思大家不懂得,我們常常在造,不知道。是什麽?破壞佛法的形象。我們是個學佛的人,受過三皈五戒,所做的事情,做一些惡事,社會大眾看到:「不能學佛了,你看看學佛的人是這個樣子。」我們造地獄罪,把佛法的形象破壞掉了。造這種罪業的人很多,自己並不知道,「我沒有造五逆罪」!不知道這就是五逆罪。
佛法的形象是什麽?最簡單、最明顯的教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今天不能修善,天天還造惡業,讓社會大眾看到佛教徒就罵釋迦牟尼佛、就貶低佛教,我們在破壞佛教形象。所以學佛、為佛弟子,在一切場合當中都要小心謹慎,要給大眾做一個好榜樣,不能做壞樣子。我們做了壞樣子,怎麽能對得起釋迦牟尼佛?我們皈依阿彌陀佛,如何能對得起阿彌陀佛?念念要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行行要與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相應,這叫「擁護佛法」,這叫做「禮敬諸佛」。我們所表現的是不是這個樣子?所以造作許許多多罪業,自己並不知道,將來墮落到陰曹地府,閻羅王跟你算帳,一筆一筆跟你說出,那個時候已經太遲,後悔莫及了。
第五條叫「破和合僧」,破壞僧團,特別是破壞弘法的機緣、聞法的機緣。法師講經說法,你把這個道場破壞;眾生有機緣聽佛法,你去障礙他,不讓他聽法;這叫破和合僧。這五條罪都是阿鼻地獄,極深極重。我們造這種罪業,那還得了嗎?《地藏菩薩本願經》講得詳細,業因果報都講得細,我們常常讀誦,要常常記住,一定要回頭,要斷惡修善,一定要懂得「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菩薩是我們的師長,展開經卷,聽佛菩薩的教誨,一定要隨順佛陀教誨,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隨順自己的貪瞋癡慢決定墮落。佛在經教裏苦口婆心的勸導我們,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決定不能隨順自己的意思,不要相信自己意思,你自己的意思是錯誤的;證得阿羅漢果,那就是見思煩惱都斷了,十惡業都沒有了,你所行的都是十善業,你可以相信你自己的意思。十惡沒有斷盡,不能相信自己的意思。
人能斷惡修善,斷得幹淨、修得圓滿,就是沒有遇到佛法,不知道西方極樂世界,來生也『常生人天,不更惡道』。雖然不能出離輪回,都在三善道受生,決不會墮三惡道。三善道裏頭的人天,沒有阿修羅,修羅也不好。我們《華嚴經》今天講阿修羅,跟諸位介紹什麽叫「阿修羅」,阿修羅不好在哪裏。好,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