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67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居士林的佛七開始,這也是佛門中元追悼紀念先人的法會,意義非常的重大,我們一定很認真把這個法會做好。剛才我看到一位居士從馬來西亞送來的這一尊佛像,造得非常莊嚴,令一切眾生見到都能生歡喜心。這個像擁有模子,可以多鑄造,是塑料的,塑料比瓷的好,瓷的很容易打破。
我們自從學佛以來,早年趙默林老居士供養這一尊佛像,做為我們台北華藏圖書館成立的時候所供奉的這一尊。這一尊像原本是瓷的,大概也有兩三百年了,所以保存真是小心翼翼,唯恐損壞。以後我們用照相的方法,把它印出來,印了大概有好幾萬張,在全世界流通,每個人見到都生歡喜心。在四、五年前,才開始在台灣用木雕,照這一尊佛像的模樣,大概也雕了不少尊,雕得也很好。到此地來,李木源居士看到也歡喜,在中國也就用這一尊佛像的模子去造銅像,原本是想著將來建彌陀村,那個時候有計劃,這個銅的模子也造成了。但是銅的佛像很重,我都抱不起來,所以還是塑料的好。這個我想供到佛堂之後,今天打佛七,等一下我們把這尊佛像就供到佛七的佛堂。我想跟大家介紹,每個人我想都歡喜請到家裏麵去供養,這個佛像跟這尊佛像是一個模式的。
供佛最重要的意義,是提醒自己向佛陀學習。中國古人所說的「見賢思齊」,看到賢人我們就要生起一個念頭,要像他一樣。佛是聖賢當中至聖至賢,確確實實是天上人間至善之人,沒有絲毫的缺陷,是值得九法界眾生所學習的,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最好的示範。佛一生四十九年教學當中,雖然講了許許多多,我們用一句話將它總結,他四十九年講些什麽?《般若經》上一句話就說明白了,「諸法實相」,他所告訴我們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這就是佛家宗門裏麵所說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之後,他的心思、行為自然端正。端正的心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端正的心,佛心。
諸位要曉得,佛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現在變成不真、不誠、不清、不淨,這是錯誤的。這個錯誤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是迷惑顛倒、妄想習氣所造成。我們要學佛就要知道,把自己妄想習氣熏成的妄心舍掉、永遠離開,恢複到我們的真心,恢複到我們的自性。真心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佛這個說法,儒、道,乃至於其它宗教的神聖,確實是異口同音,都是這個說法,我們一定要相信。
儒家教人,如果我們用一句話把它總結,實在就是《大學》裏頭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孔孟畢生教人不離這個原則。儒家講的「大人」,就是宗教裏麵講的「聖人」,佛教裏麵講的「佛菩薩」,名詞不一樣,義理完全相同。大人之學,第一個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徹底明了諸法實相,跟佛家講的沒有兩樣。明德之後要落實,落實在「親民」,親民就是為人民作師作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是親民。明明德,用佛家的話來說,是自度,親民是度他,自度度他都要「止於至善」,要做到究竟圓滿。佛家的至善,在佛經裏麵我們常常看到有個名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佛法裏麵的止於至善,我們講圓滿的佛道,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至善。
儒家講得好,在《大學》上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你知道止於至善,你的心就定了。為什麽?你不會再被煩惱所動搖,不被外麵境界所誘惑。由此可知,為什麽大乘佛法世尊一開頭就勸人發菩提心?勸人發菩提心那個用意,就是儒家講的「知止」,你有一個向上的方向,有一個向上的目標:我要作佛,發菩提心就是發作佛的心。在儒家講,就是作聖之心,儒家「讀書誌在聖賢」。為什麽求學?為什麽讀書?是想學聖人。由此可知,儒家作聖、佛家作佛,這是止於至善。我要作聖人、要作佛,就決定不能夠隨波逐流,決定不可以同流合汙,所以他的心定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過程。
反過來看看現代的社會。為什麽社會這麽動亂,人心不安?物質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太多倍了,為什麽生活得這麽痛苦?就是他不知止。換句話說,他沒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方向,像一隻船航行在大海裏麵,不知道方向,不曉得要到哪裏去,他當然就不安。今天社會狀況確實是如此。怎樣幫助自己、幫助眾生,來消除這一個困惑、這個迷障?現代世界上也有一些真正有學問、有見識的誌士仁人,他們喊出來了:「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隻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想想不錯。
孔孟的學說教我們「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乘佛法教導我們「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十八個字,末後總結到念佛,這大圓滿,決定不落空。所以儒佛這一個指導,確確實實使我們在苦海裏麵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目標,不再彷徨、不再迷惑了,這是佛家講的離苦得樂。儒佛講的大綱領,我們應當接受,依教奉行。這兩家的典籍都非常豐富,那是細節、是細目,我們學到多少,就得多少受用。學得少,得小受用;學得多,得大受用;學得徹底,得究竟圓滿的受用。儒佛如是,其它各家各派、各個不同的宗教,無一不如是,我們清楚、我們明白。
我們今天確確實實可以肯定,所有宗教都是現代人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各教各派、各個宗教所講的確實是一樁事情,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不過他們所說的有半、滿的差別;儒佛講得圓滿,其它各家各派宗教沒有講到圓滿。這個說法我們不能執著,正是佛家教人,對於上根利智的講究竟圓滿法,對於中下根人講接近圓滿法。由此可知,所謂「圓滿」,所謂「不圓滿」,不是在教學宗旨上的差別,而是在接受教學的眾生根性有差別,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現在由於信息發達,交通便捷,這一個地球變成一個大家庭,這是我們必須要認知的。所以各種不同的學術、不同的宗教,逐漸逐漸決定是融合貫通,使一切眾生都能夠趨向究竟圓滿,成就多元文化教學的終極目標。然後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祥和,社會繁榮興旺,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猶如父子兄弟,彼此互相尊重、互助合作,這個世間的動亂不安可以消除,世間的危機、劫難也可以化解了。我們在這個地方認識教育的功能、教學的重要。宗教不可以止於儀式,止於儀式是迷信,必須要詳細認真的探討教義、解釋教義、奉行教義,落實到我們實際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佛法真的是有利於眾生,有無比殊勝的貢獻。我們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應當認真努力奉行,去推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現在我們去參加佛七的法會。
諸位同學,大家好!今天居士林的佛七開始,這也是佛門中元追悼紀念先人的法會,意義非常的重大,我們一定很認真把這個法會做好。剛才我看到一位居士從馬來西亞送來的這一尊佛像,造得非常莊嚴,令一切眾生見到都能生歡喜心。這個像擁有模子,可以多鑄造,是塑料的,塑料比瓷的好,瓷的很容易打破。
我們自從學佛以來,早年趙默林老居士供養這一尊佛像,做為我們台北華藏圖書館成立的時候所供奉的這一尊。這一尊像原本是瓷的,大概也有兩三百年了,所以保存真是小心翼翼,唯恐損壞。以後我們用照相的方法,把它印出來,印了大概有好幾萬張,在全世界流通,每個人見到都生歡喜心。在四、五年前,才開始在台灣用木雕,照這一尊佛像的模樣,大概也雕了不少尊,雕得也很好。到此地來,李木源居士看到也歡喜,在中國也就用這一尊佛像的模子去造銅像,原本是想著將來建彌陀村,那個時候有計劃,這個銅的模子也造成了。但是銅的佛像很重,我都抱不起來,所以還是塑料的好。這個我想供到佛堂之後,今天打佛七,等一下我們把這尊佛像就供到佛七的佛堂。我想跟大家介紹,每個人我想都歡喜請到家裏麵去供養,這個佛像跟這尊佛像是一個模式的。
供佛最重要的意義,是提醒自己向佛陀學習。中國古人所說的「見賢思齊」,看到賢人我們就要生起一個念頭,要像他一樣。佛是聖賢當中至聖至賢,確確實實是天上人間至善之人,沒有絲毫的缺陷,是值得九法界眾生所學習的,他給我們做了最好的榜樣,最好的示範。佛一生四十九年教學當中,雖然講了許許多多,我們用一句話將它總結,他四十九年講些什麽?《般若經》上一句話就說明白了,「諸法實相」,他所告訴我們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之後,這就是佛家宗門裏麵所說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徹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了之後,他的心思、行為自然端正。端正的心就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是端正的心,佛心。
諸位要曉得,佛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現在變成不真、不誠、不清、不淨,這是錯誤的。這個錯誤不是與生俱來的,不是自性本具的,是迷惑顛倒、妄想習氣所造成。我們要學佛就要知道,把自己妄想習氣熏成的妄心舍掉、永遠離開,恢複到我們的真心,恢複到我們的自性。真心落實在生活上、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就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佛這個說法,儒、道,乃至於其它宗教的神聖,確實是異口同音,都是這個說法,我們一定要相信。
儒家教人,如果我們用一句話把它總結,實在就是《大學》裏頭所說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孔孟畢生教人不離這個原則。儒家講的「大人」,就是宗教裏麵講的「聖人」,佛教裏麵講的「佛菩薩」,名詞不一樣,義理完全相同。大人之學,第一個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心見性,就是徹底明了諸法實相,跟佛家講的沒有兩樣。明德之後要落實,落實在「親民」,親民就是為人民作師作範,「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這是親民。明明德,用佛家的話來說,是自度,親民是度他,自度度他都要「止於至善」,要做到究竟圓滿。佛家的至善,在佛經裏麵我們常常看到有個名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佛法裏麵的止於至善,我們講圓滿的佛道,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至善。
儒家講得好,在《大學》上所說的,「知止而後有定」,你知道止於至善,你的心就定了。為什麽?你不會再被煩惱所動搖,不被外麵境界所誘惑。由此可知,為什麽大乘佛法世尊一開頭就勸人發菩提心?勸人發菩提心那個用意,就是儒家講的「知止」,你有一個向上的方向,有一個向上的目標:我要作佛,發菩提心就是發作佛的心。在儒家講,就是作聖之心,儒家「讀書誌在聖賢」。為什麽求學?為什麽讀書?是想學聖人。由此可知,儒家作聖、佛家作佛,這是止於至善。我要作聖人、要作佛,就決定不能夠隨波逐流,決定不可以同流合汙,所以他的心定了。「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是一個永遠不變的過程。
反過來看看現代的社會。為什麽社會這麽動亂,人心不安?物質生活條件比過去優越太多倍了,為什麽生活得這麽痛苦?就是他不知止。換句話說,他沒有一個正確的目標、方向,像一隻船航行在大海裏麵,不知道方向,不曉得要到哪裏去,他當然就不安。今天社會狀況確實是如此。怎樣幫助自己、幫助眾生,來消除這一個困惑、這個迷障?現代世界上也有一些真正有學問、有見識的誌士仁人,他們喊出來了:「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隻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想想不錯。
孔孟的學說教我們「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大乘佛法教導我們「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這十八個字,末後總結到念佛,這大圓滿,決定不落空。所以儒佛這一個指導,確確實實使我們在苦海裏麵找到了方向、找到了目標,不再彷徨、不再迷惑了,這是佛家講的離苦得樂。儒佛講的大綱領,我們應當接受,依教奉行。這兩家的典籍都非常豐富,那是細節、是細目,我們學到多少,就得多少受用。學得少,得小受用;學得多,得大受用;學得徹底,得究竟圓滿的受用。儒佛如是,其它各家各派、各個不同的宗教,無一不如是,我們清楚、我們明白。
我們今天確確實實可以肯定,所有宗教都是現代人所講的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各教各派、各個宗教所講的確實是一樁事情,是同一個方向、同一個目標,不過他們所說的有半、滿的差別;儒佛講得圓滿,其它各家各派宗教沒有講到圓滿。這個說法我們不能執著,正是佛家教人,對於上根利智的講究竟圓滿法,對於中下根人講接近圓滿法。由此可知,所謂「圓滿」,所謂「不圓滿」,不是在教學宗旨上的差別,而是在接受教學的眾生根性有差別,這個道理我們要懂。
現在由於信息發達,交通便捷,這一個地球變成一個大家庭,這是我們必須要認知的。所以各種不同的學術、不同的宗教,逐漸逐漸決定是融合貫通,使一切眾生都能夠趨向究竟圓滿,成就多元文化教學的終極目標。然後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祥和,社會繁榮興旺,人與人之間相親相愛,猶如父子兄弟,彼此互相尊重、互助合作,這個世間的動亂不安可以消除,世間的危機、劫難也可以化解了。我們在這個地方認識教育的功能、教學的重要。宗教不可以止於儀式,止於儀式是迷信,必須要詳細認真的探討教義、解釋教義、奉行教義,落實到我們實際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佛法真的是有利於眾生,有無比殊勝的貢獻。我們覺悟的人、明白的人,應當認真努力奉行,去推廣。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現在我們去參加佛七的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