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佛說十善業道經 第60集</strong>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麵第一行:
【複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這一條前麵雖然說過,這個義理、境界無限的深廣,可以說永遠都說不荊佛說這一部經,這部經不長,在我們這個小冊子裏麵經文隻占二分之一,可是它是世尊對一切眾生的根本教誨。如果不在根本上認真修學,佛法法門雖然很多,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這正是我們大家共同看到的,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在近代,人心沒有歸宿,人沒有誌向,很容易受誘惑就墮落了。過去有,也不算少數,但是並不很普遍。現在可以說非常普遍,一萬個人當中能有一兩個不被外麵境界誘惑、不墮落的,都非常希有。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我們對於西方人講的世界末日就可以相信了。
這個經是跟我們講因果的真實大道理。人生在世,佛跟我們講的,兩種人。第一種人,六道凡夫。過去造的業,這一生來受報的,所以佛在經上講「人生酬業」。你過去生中修福,你這一生來享福的;你過去生中造罪業、造惡業,你這一生來受苦受難的。這是凡夫。另外一種人覺悟了。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麽?來救苦救難。救苦救難的人比我們平常吃的苦頭還多,他來示現的,他來給我們做榜樣的,舍己為人。這世間就這麽兩種人。
我們是屬於哪一種?當然我們是屬於業報的,我們是凡夫。可是今天我們明白了,我們搞清楚了,業報可以轉變。如何把業力轉變成願力,這個人就轉凡成聖,就跟諸佛菩薩乘願再來無二無別,這就是我們講的修菩薩道,修成佛之道。也許說成佛之道太難了,我們業障深重,我們沒有能力來學。這個觀念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無量壽經》裏麵講的「邊地疑城」。為什麽會生到邊地?兩個原因:一個是對於佛的圓滿智慧、萬德萬能有疑惑,第二個是對自己缺乏信心;但是都很認真努力念佛求願往生,他還是生淨土了,生在邊地。佛到這個世間來幫我們什麽,我們要清楚,就是幫助我們從業力轉變成願力,就這麽一樁事情。怎麽個轉法?轉變的理論,一切經論裏麵都說得很多很多。你能轉多少,轉到什麽樣一個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認真努力的改習氣、去煩惱,依教奉行,你決定轉過來。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初學佛,剛入佛門,章嘉大師就把這些道理教給我。這些人不是凡人,對於一般人一接觸就曉得。不但章嘉大師,以後甘珠都跟我講過,甘珠是章嘉的學生。他們在我背後都批評我,那個時候我沒有出家,他們都叫著我的名字:「徐某人,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沒有福轉變成有福,沒有壽命轉變成有壽命,怎麽轉的?斷惡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講得更清楚、更透徹。他在我們同學當中看到麵相很薄的人,我們一般講是短命相、沒有福報的相,他勸他學講經。李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學生,講經的功德最大,轉這個業力最快。我們以後明白了,為什麽?講經是代佛說法。佛不在這個世間,什麽人說法?發心代佛說法的這些人。代佛說法的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壽命,佛無量壽,佛的福報太大了,就把自己的業力轉變了,完全轉變了。「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
我們是不是希求壽命?不希求;壽命長短無所謂,長壽短壽是一不是二。問題是在這一生當中要取得成就。什麽成就?了生死、出三界是成就。能夠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等的成就,一切諸佛所讚歎的。我們如何取得?舍己為人,為佛法、為眾生。我不會講。隻要你發心,三寶加持,不是你講的。我常常說,說了多少年,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我肯借,你們不肯借。上台不是我說的,諸佛菩薩說的,我把這個身體獻給佛菩薩,借給他用。我們要發這個願心,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自己舍得幹幹淨淨,恢複清淨心,恢複到清淨寂滅。愈清淨、愈寂滅,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愈顯著、愈殊勝。如果我們心裏頭有疑惑,有妄想、有分別,再加上執著,佛菩薩想加持都沒辦法,加不上。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人身、聞佛法,無比殊勝,就是利用這短短時間永脫輪回。
我們要想想,諸佛菩薩是什麽個願力、他的心願是什麽?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都沒有,佛菩薩的願力是廣度眾生,希望每一個眾生趕快成佛。決不是希望你等到多少劫以後再成佛,這哪裏是慈悲?佛是教我們立刻就成佛。我們能不能立刻成佛?答案是肯定的。你為什麽成不了佛?不相信。不相信佛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成佛,稍稍受外麵境界誘惑,立刻墮落,立刻變心,這才招來長劫的輪回。今天這個世間人為什麽這麽容易變心?為什麽這麽容易墮落?失去了聖賢的教育。古時候人何以能保持?從小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教育,說老實話,它的功能是防止我們墮落,幫助我們提升。
在最近的一百年,社會大眾疏忽了,一切向名利看,崇尚爭名逐利。以為道義這是舊社會的東西,今天社會不需要,五倫八德、忠孝仁愛現在不需要了,應當都丟在垃圾桶裏。現在要什麽?現在要名、要利;現代人心目當中縱欲爭利,全世界的人都縱欲爭利。我們看到了,趕緊離開這個地方。古人講的話有道理:「危邦不居,亂邦不入。」現在這個地球是既危又亂,聰明人趕緊想法子移民。移到哪裏去?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住在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隨時都想走,隨時也走得了。這個身體還在這個世間,還沒去,為什麽?還有幾個有緣的人。什麽叫有緣?對佛法能信、能解、能行,這有緣。幫助這幾個有緣的人,我們一起到極樂世界。
經論裏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諸位要曉得,有緣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好學,好學就是有緣。經論裏麵常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人就有緣。如果是受持讀誦,不為人演說,這是小乘;為人演說,肯幫助別人,這是大乘。可是諸位要知道,如果沒有下麵這四個字,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不能。為什麽?他是小乘,西方極樂世界小乘種不生。我們也看到了,有一些老阿公、老太婆念佛往生瑞相希有,他沒有為人演說,他怎麽能往生?我們要曉得,他是沒有緣為人演說,我們今天講是他不具這個條件;他不是沒有心願,他有心願,他沒有這個條件,他能往生。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心願,不能往生。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大乘心,都是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雖然不能跟人講經說法,遇到人都勸他念阿彌陀佛,這就行了。不可以說遇到人理都不理:「我自己念阿彌陀佛不管他。我到極樂世界去,他們去墮落。」這個人不能往生。逢人都勸念阿彌陀佛,這個人就是菩薩。能夠把念佛的道理方法講清楚、講明白,那就更好、更殊勝了。所以菩提心不能不發,這個叫菩提心。
幫助別人,好的榜樣不能不做,別人不肯做的我要做,決不能為自己。儒家《禮記?曲禮》裏麵教導我們:「安安而能遷。」這是什麽?你有福報,你身也安、心也安,你的日子可以過得很舒服、很自在;別人有痛苦,我就要舍棄自己的安居,為苦難人去奔波。不能說:「我自己這個生活環境非常安逸,我為什麽要舍棄?我為什麽過這些苦日子?過這個苦日子,人家聽我教導那還好,不聽教導,那我不就冤枉嗎?」人家聽要教,不聽也要教,什麽樣的苦難、什麽樣的折磨都要受,舍己為人。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你的果報,這是舍離貪欲,也就是舍棄自己的安樂,五種自在裏第一種,『三業自在』。「三業」是身、語、意。身無病,身自在;口業清淨;意業充滿智慧,不生煩惱;三業自在。『諸根具足』,身體健康,沒有缺陷,這是第一等的福報。佛家講的「清福」,就是這八個字。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明天再跟諸位講第二個自在,『財物自在』,有求必應。好,今天講到這裏。
諸位同學,大家好!請掀開《十善業道經》第十麵第一行:
【複次龍王,若離貪欲,即得成就五種自在。何等為五?一、三業自在,諸根具足故。】
這一條前麵雖然說過,這個義理、境界無限的深廣,可以說永遠都說不荊佛說這一部經,這部經不長,在我們這個小冊子裏麵經文隻占二分之一,可是它是世尊對一切眾生的根本教誨。如果不在根本上認真修學,佛法法門雖然很多,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這正是我們大家共同看到的,修行的人多,成就的人少。特別是在近代,人心沒有歸宿,人沒有誌向,很容易受誘惑就墮落了。過去有,也不算少數,但是並不很普遍。現在可以說非常普遍,一萬個人當中能有一兩個不被外麵境界誘惑、不墮落的,都非常希有。所以從這個地方來觀察,我們對於西方人講的世界末日就可以相信了。
這個經是跟我們講因果的真實大道理。人生在世,佛跟我們講的,兩種人。第一種人,六道凡夫。過去造的業,這一生來受報的,所以佛在經上講「人生酬業」。你過去生中修福,你這一生來享福的;你過去生中造罪業、造惡業,你這一生來受苦受難的。這是凡夫。另外一種人覺悟了。諸佛菩薩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麽?來救苦救難。救苦救難的人比我們平常吃的苦頭還多,他來示現的,他來給我們做榜樣的,舍己為人。這世間就這麽兩種人。
我們是屬於哪一種?當然我們是屬於業報的,我們是凡夫。可是今天我們明白了,我們搞清楚了,業報可以轉變。如何把業力轉變成願力,這個人就轉凡成聖,就跟諸佛菩薩乘願再來無二無別,這就是我們講的修菩薩道,修成佛之道。也許說成佛之道太難了,我們業障深重,我們沒有能力來學。這個觀念佛在《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無量壽經》裏麵講的「邊地疑城」。為什麽會生到邊地?兩個原因:一個是對於佛的圓滿智慧、萬德萬能有疑惑,第二個是對自己缺乏信心;但是都很認真努力念佛求願往生,他還是生淨土了,生在邊地。佛到這個世間來幫我們什麽,我們要清楚,就是幫助我們從業力轉變成願力,就這麽一樁事情。怎麽個轉法?轉變的理論,一切經論裏麵都說得很多很多。你能轉多少,轉到什麽樣一個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認真努力的改習氣、去煩惱,依教奉行,你決定轉過來。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初學佛,剛入佛門,章嘉大師就把這些道理教給我。這些人不是凡人,對於一般人一接觸就曉得。不但章嘉大師,以後甘珠都跟我講過,甘珠是章嘉的學生。他們在我背後都批評我,那個時候我沒有出家,他們都叫著我的名字:「徐某人,人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又短命。」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沒有福轉變成有福,沒有壽命轉變成有壽命,怎麽轉的?斷惡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講得更清楚、更透徹。他在我們同學當中看到麵相很薄的人,我們一般講是短命相、沒有福報的相,他勸他學講經。李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學生,講經的功德最大,轉這個業力最快。我們以後明白了,為什麽?講經是代佛說法。佛不在這個世間,什麽人說法?發心代佛說法的這些人。代佛說法的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壽命,佛無量壽,佛的福報太大了,就把自己的業力轉變了,完全轉變了。「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
我們是不是希求壽命?不希求;壽命長短無所謂,長壽短壽是一不是二。問題是在這一生當中要取得成就。什麽成就?了生死、出三界是成就。能夠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等的成就,一切諸佛所讚歎的。我們如何取得?舍己為人,為佛法、為眾生。我不會講。隻要你發心,三寶加持,不是你講的。我常常說,說了多少年,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我肯借,你們不肯借。上台不是我說的,諸佛菩薩說的,我把這個身體獻給佛菩薩,借給他用。我們要發這個願心,要懂得這個道理,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對自己舍得幹幹淨淨,恢複清淨心,恢複到清淨寂滅。愈清淨、愈寂滅,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愈顯著、愈殊勝。如果我們心裏頭有疑惑,有妄想、有分別,再加上執著,佛菩薩想加持都沒辦法,加不上。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人身、聞佛法,無比殊勝,就是利用這短短時間永脫輪回。
我們要想想,諸佛菩薩是什麽個願力、他的心願是什麽?絲毫自私自利的念頭都沒有,佛菩薩的願力是廣度眾生,希望每一個眾生趕快成佛。決不是希望你等到多少劫以後再成佛,這哪裏是慈悲?佛是教我們立刻就成佛。我們能不能立刻成佛?答案是肯定的。你為什麽成不了佛?不相信。不相信佛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成佛,稍稍受外麵境界誘惑,立刻墮落,立刻變心,這才招來長劫的輪回。今天這個世間人為什麽這麽容易變心?為什麽這麽容易墮落?失去了聖賢的教育。古時候人何以能保持?從小接受倫理道德的教育。倫理道德教育,說老實話,它的功能是防止我們墮落,幫助我們提升。
在最近的一百年,社會大眾疏忽了,一切向名利看,崇尚爭名逐利。以為道義這是舊社會的東西,今天社會不需要,五倫八德、忠孝仁愛現在不需要了,應當都丟在垃圾桶裏。現在要什麽?現在要名、要利;現代人心目當中縱欲爭利,全世界的人都縱欲爭利。我們看到了,趕緊離開這個地方。古人講的話有道理:「危邦不居,亂邦不入。」現在這個地球是既危又亂,聰明人趕緊想法子移民。移到哪裏去?移民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住在這個世間,對這個世間毫無留戀,隨時都想走,隨時也走得了。這個身體還在這個世間,還沒去,為什麽?還有幾個有緣的人。什麽叫有緣?對佛法能信、能解、能行,這有緣。幫助這幾個有緣的人,我們一起到極樂世界。
經論裏常講:「佛不度無緣之人。」諸位要曉得,有緣就是中國人所講的好學,好學就是有緣。經論裏麵常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個人就有緣。如果是受持讀誦,不為人演說,這是小乘;為人演說,肯幫助別人,這是大乘。可是諸位要知道,如果沒有下麵這四個字,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不能。為什麽?他是小乘,西方極樂世界小乘種不生。我們也看到了,有一些老阿公、老太婆念佛往生瑞相希有,他沒有為人演說,他怎麽能往生?我們要曉得,他是沒有緣為人演說,我們今天講是他不具這個條件;他不是沒有心願,他有心願,他沒有這個條件,他能往生。有這個條件,沒有這個心願,不能往生。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大乘心,都是大菩提心,大菩提心念念要幫助一切眾生。雖然不能跟人講經說法,遇到人都勸他念阿彌陀佛,這就行了。不可以說遇到人理都不理:「我自己念阿彌陀佛不管他。我到極樂世界去,他們去墮落。」這個人不能往生。逢人都勸念阿彌陀佛,這個人就是菩薩。能夠把念佛的道理方法講清楚、講明白,那就更好、更殊勝了。所以菩提心不能不發,這個叫菩提心。
幫助別人,好的榜樣不能不做,別人不肯做的我要做,決不能為自己。儒家《禮記?曲禮》裏麵教導我們:「安安而能遷。」這是什麽?你有福報,你身也安、心也安,你的日子可以過得很舒服、很自在;別人有痛苦,我就要舍棄自己的安居,為苦難人去奔波。不能說:「我自己這個生活環境非常安逸,我為什麽要舍棄?我為什麽過這些苦日子?過這個苦日子,人家聽我教導那還好,不聽教導,那我不就冤枉嗎?」人家聽要教,不聽也要教,什麽樣的苦難、什麽樣的折磨都要受,舍己為人。所以一定要懂這個道理。你的果報,這是舍離貪欲,也就是舍棄自己的安樂,五種自在裏第一種,『三業自在』。「三業」是身、語、意。身無病,身自在;口業清淨;意業充滿智慧,不生煩惱;三業自在。『諸根具足』,身體健康,沒有缺陷,這是第一等的福報。佛家講的「清福」,就是這八個字。這一段我們就講到此地。明天再跟諸位講第二個自在,『財物自在』,有求必應。好,今天講到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