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發稀有心,歡喜踴躍,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屈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槃,無所堪任,不複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槃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稀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年既長大,加複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曆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父母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憶其子。複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複憂慮。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床 ,寶幾承足,諸婆羅門、刹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價值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仆,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垂諸華幡,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裏,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愈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躄地。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需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麵,令得醒悟,莫複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誌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雲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趨。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裏、以求衣食。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值。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湣而怪之。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即脫瓔珞、細軟上服、嚴飾之具,更著粗敝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複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複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需、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敝使人、需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複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舍。複經少時,父知子意,漸已通泰,成就大誌,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舍吾逃走,伶俜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捐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槃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宏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敝欲,樂於小法,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槃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誌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誌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呰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聞佛音教,歡喜踴躍,


    得未曾有。佛說、聲聞當得作佛,


    無上寶聚,不求自得。譬如童子,


    幼稚無識,舍父逃逝,遠到他土,


    周流諸國、五十餘年。其父憂念,


    四方推求,求之既疲,頓止一城,


    造立舍宅,五欲自娛。其家巨富,


    多諸金、銀、硨磲、瑪瑙、真珠、琉璃、


    象馬、牛羊、輦輿、車乘、田業、僮仆,


    人民眾多,出入息利、乃遍他國,


    商估賈人、無處不有,千萬億眾、


    圍繞恭敬,常為王者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皆共宗重。以諸緣故,


    往來者眾,豪富如是,有大力勢。


    而年朽邁,益憂念子夙夜惟念,


    死時將至,癡子舍我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當如之何。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從邑至邑、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或無所得,饑餓、羸瘦,


    體生瘡、癬,漸次經曆,到父住城,


    傭賃展轉,遂至父舍。爾時長者,


    於其門內、施大寶帳,處師子座,


    眷屬圍繞,諸人侍衛,或有計算


    金、銀、寶物,出內財產,注記券疏。


    窮子見父豪貴尊嚴,謂是國王、


    若國王等,驚怖自怪,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見逼迫,


    強驅使作。思惟是已,馳走而去,


    借問貧裏,欲往傭作。長者是時、


    在師子座,遙見其子,默而識之,


    即敕使者、追捉將來。窮子驚喚,


    迷悶躄地,是人執我,必當見殺,


    何用衣食、使我至此。長者知子


    愚癡、狹劣,不信我言,不信是父。


    即以方便,更遣餘人,眇目、矬陋、


    無威德者,汝可語之,雲當相雇,


    除諸糞穢,倍與汝價。窮子聞之,


    歡喜隨來,為除糞穢,淨諸房舍。


    長者於牖、常見其子,念子愚劣,


    樂為鄙事。於是長者著敝垢衣,


    執除糞器,往到子所,方便附近,


    語令勤作。既益汝價,並塗足油,


    飲食充足,薦席厚暖,如是苦言、


    汝當勤作,又以軟語、若如我子。


    長者有智,漸令入出,經二十年,


    執作家事,示其金、銀、真珠、玻璃、


    諸物出入,皆使令知。猶處門外,


    止宿草庵,自念貧事,我無此物。


    父知子心漸已廣大,欲與財物,


    即聚親、族、國王、大臣、刹利、居士。


    於此大眾,說是我子,舍我他行、


    經五十歲,自見子來、已二十年,


    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


    遂來至此。凡我所有舍宅、人民,


    悉以付之,恣其所用。子念昔貧,


    誌意下劣,今於父所、大獲珍寶,


    並及舍宅、一切財物,甚大歡喜,


    得未曾有。佛亦如是,知我樂小,


    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


    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 此者,


    當得成佛。我承佛教,為大菩薩,


    以諸因緣、種種譬喻、若幹言辭、


    說無上道。諸佛子等、從我聞法,


    日夜思惟,精勤修習 。是時諸佛


    即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一切諸佛秘藏之法,但為菩薩


    演其實事,而不為我說斯真要。


    如彼窮子、得近其父,雖知諸物,


    心不希取。我等雖說佛法寶藏,


    自無誌願,亦複如是。我等內滅,


    自謂為足,唯了此事,更無餘事。


    我等若聞淨佛國土,教化眾生,


    都無欣樂。所以者何。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無生、無滅,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如是思惟,不生喜樂。


    我等長夜,於佛智慧,無貪、無著,


    無複誌願,而自於法、謂是究竟。


    我等長夜、修習 空法,得脫三界,


    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


    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我等雖為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


    永無願樂。導師見舍,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說有實利。如富長者


    知子誌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


    然後乃付,一切財物。佛亦如是、


    現稀有事知樂小者以方便力、


    調伏其心,乃教大智。我等今日、


    得未曾有,非先所望,而今自得,


    如彼窮子得無量寶。世尊,我今


    得道得果,於無漏法、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持佛淨戒,始於今日


    得其果報,法王法中、久修梵行,


    今得無漏、無上大果。我等今者、


    真是聲聞,以佛道聲、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


    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


    世尊大恩,以稀有事,憐湣、教化、


    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


    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一切供養,


    皆不能報。若以頂戴,兩肩荷負,


    於恒沙劫、盡心恭敬,又以美膳、


    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


    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


    寶衣布地,如斯等事,以用供養


    於恒沙劫,亦不能報。諸佛稀有、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


    無漏、無為,諸法之王,能為下劣、


    忍於斯事,取相凡夫,隨宜為說。


    諸佛於法,得最自在知諸眾生


    種種欲樂、及其誌力,隨所堪任,


    以無量喻、而為說法,隨諸眾生


    宿世善根,又知成熟、未成熟者,


    種種籌量,分別知已,於一乘道、


    隨宜說三。


    【講解】


    法華經序品第一,是研究本經之因緣,方便品第二,示以權巧方便,教化眾生。為了讓眾生進一步明了教義,佛陀繼而說譬喻品第三。而現在所說的是信解品第四,旨在於增強眾生之信念。所謂“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又雲:“佛法如大海,唯信可入。”由此可見信念之重要性,可說是入佛法之門。


    這個“信”字,由“人”字部首及“言”字合成,表示一個人在說話,假如你不相信他所說,就算他的話本來對你有益處,你也得不到這益處。同理,若人能信解經中之義理,繼而躬行實踐,才能真正得到法益。譬如你的脾氣很大,但讀了經文後,了解瞋恨是可以避免的,於是立誌除此惡習 。在“不知不覺”的修行中,有一天你會發覺往昔的壞脾氣已全消失,縱使有人無理取鬧,你亦視為無所謂,這就是信的功能。


    相反的,若人對經典起了疑惑,認為脾氣人人本具,不發脾氣是不可能的事,於是就不能與佛法相應,更不要說獲得法益了。


    總而言之,能信解不可思議之大乘法者,方能實踐而證得無上甚深微妙法,故這一品以“信解”為名。


    爾時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摩訶目犍連。從佛所聞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發希有心。歡喜踴躍。即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爾時”:即釋迦牟尼佛演說譬喻品之時。在此品佛陀隻對當機者傳授,非對大眾宣說,因要避免眾生起疑惑。摩訶須菩提亦稱為“慧命”須菩提,皆因他續佛慧命,推廣祖師一脈心傳;亦因為他是奉命於大覺智慧者——佛陀,故以“慧命”稱之。在般若法會上,佛要須菩提教化一切眾生及菩薩而繼承如來家業。須苔提有三個名字:(一)善吉。(二)善現。(三)空生。


    當須菩提出生時,曾有奇異之事情發生。他父親家裏之財寶忽然完全不見了。在相師之卜卦下,認為他的出生是“善告”,財物的盡失無非是解空之表現,故又得名為“空生”。七天後,所失之財物重現,為此又得名為“善現”。尊者是佛眾弟子中,解空第一。


    有人問:“什麽是空?需要了解空嗎?”當然需要了解“空”,否則不能了解佛法,更談不上成佛。又問:“空既然是什麽也沒有,又何必要了解?”就是因為什麽也沒有,你才需要明白它。領悟此義者,方能獲益無窮。


    什麽是虛空?它是抓不到,丟不掉,也無所得。有所得者,不謂之虛空。當須菩提明了無所取、無所舍、無所受之義理後,頓時覺悟“空”之妙義。雖說虛空內無一物,但仍然是存“有物”於其中,有與無乃相對,若人能將虛空粉碎,則能明佛性、見本源。故虛雲老和尚雲:“杯子撲落地,響聲明瀝瀝,虛空粉碎也,狂心當下歇。”


    虛雲老和尚在揚州高旻寺的禪堂內,第六枝香開靜時,護七(禪七之工作人員)照例為禪和子倒茶。一不小心,將虛老之小茶杯碰落地麵,發出清脆的聲音,頓時把虛老從無量劫的迷夢中驚醒過來。茶杯墜地,一聲乍響,虛空粉碎,狂心頓歇。(狂心即指攀緣、煩惱、執著之心)。故釋迦牟尼佛雲:“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楞嚴經亦雲:“狂心頓歇,歇即菩提。”意謂狂心即菩提,當狂心歇止,菩提就會顯現。


    摩訶迦旃延尊者。摩訶即大之義;迦旃延譯文飾。尊者亦有其他名字,如“好肩”、“扇繩”及“勝思”。在佛之眾徒中,他是論議第一,辯才無礙。他以善巧方便,滔滔不絕的辯才,折服許多斷見之外道。有人問:“如何才能見到這位善巧說法的尊者?”他就在法華會上,也就在你麵前,但你卻見不著!


    摩訶迦葉是第一代祖師。他仍在世上,現在在中國雲南雞足山內打坐入定,既未往生,亦未涅盤,他等到彌勒菩薩成佛時才將釋迦牟尼佛的衣缽傳授於彌勒佛。


    “迦葉”,譯飲光。因他身上能放射紫金光而隱蔽其他光,如日光、月光、星光等,如同飲光。他身現金光,是因為在往昔曾與其妻(紫金光比丘尼)共同為毘婆屍佛之佛像修補裝金。“迦葉”又譯為大龜氏,因其祖上的人修道時,曾見有隻大龜馱著一個圖,故由此得名。大迦葉名叫庇缽羅,是樹名,因為他父母向這樹神祈禱而生了他,就以樹為名。


    摩訶迦葉曾是一位拜火神的外道,認為火神是最高尚之神明。佛陀在度化五比丘後,認為機緣成熟,乃往而度化摩羯提國中一位名聲顯赫的長者——摩訶迦葉,那時他已一百零二歲的高齡。當尊者了解自己的修行功夫,比不上佛之境界與神力後,就五體投地,皈依佛教,實行苦修,成為頭陀第一。頭陀行門有十二種,佛見尊者已年邁,故勸他不必過份苦修,但尊者乘戒俱急,不肯放棄苦行。故佛陀讚歎曰:“我佛法能久住於世,與迦葉行頭陀行有大關係。他能如此修苦行,我佛法必定會久住於世。”


    摩訶目犍連尊者。目犍連是梵語,譯為萊菔根,或采菽氏。尊者有大神通,有一次他運用神通從東方出發,達無量無邊世界,但無論走多遠,都無法達到一個沒有佛聲音所在的地方,因為佛之法身是無處不遍,無處不在,佛是盡虛空遍法界。


    目犍連是一位大孝子,當他證得五眼六通,得羅漢果後,遍觀世界,找他母親,見到他的母親在地獄做餓鬼,受大痛苦。目犍連尊者悲痛欲絕,即時托一缽飯給他母親食用,她連忙用袖子將食物掩蓋,唯恐其他餓鬼看見來搶。誰知食物才一進口,都化成火,而不能下咽。這是因為她罪業深重所得之果報,目犍連尊者雖有大神通,卻不能拯救他的母親,於是即刻去求佛相救。佛說因為他的母親生前誹謗三寶及輕慢僧人,又愛吃魚卵,故墮入餓鬼道。若要拯救其母,必要於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僧自恣時,設盂蘭盆(解倒懸)供。先供十方佛、法、憎,十方僧未用齋時,旁人不得先食用。藉十方僧眾之清淨功德,其母即能出離苦海。


    佛製比丘從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為期三個月。在這幾個月內,夏天炎熱,路上蟲多,為養成愛護一切眾生的慈悲心,故僧人們都不到處跑,以兔踏死地上的小生命。七月十五日為僧人們結夏圓滿,自恣之日,亦叫佛歡喜日。是日,眾僧人共同來糾正彼此的過錯,坦白地自認過錯,或要恣任僧舉,請大家說出自己的過錯,以便懺悔。大家互相勸勉、互相警惕共同改進。


    這一天是出家眾可以外出的日子,故佛陀教目犍連於此日供養十方僧眾。所以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每間寺廟都設盂蘭盆法會,超度過去七世父母及今生已過世父母。“盂蘭盆”,譯解倒懸。地獄眾生,所受痛苦,如被繩綁而將彼倒掛。這一天,藉著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及賢聖僧之功德,他們可以解除餓鬼及惡趣倒懸之苦。


    目犍連尊者名叫庇利缽,是樹名,起因是他的父母向這棵樹祈禱求子而生下他,情形與大迦葉相同。


    當須菩提等人,聽聞佛言,授記舍利弗無上正等正覺後,歡喜踴躍此未曾聽過之法,即從座起。此表示身業清淨。“發希有心”,表意業清淨。“偏袒右肩”,是表示他們放下小乘法而趣向大乘法。意謂開權顯實,昔日未開權,如右肩被覆;今已開權,故偏袒右肩也。“右膝著地”,地表實法、實智。“一心合掌”,權實不二,權法即實法,實法即權法,開權顯實,為實施權。合掌表示權實不二,不二即是非權非實的一心也。“曲躬恭敬”,躬,不是直也不是曲,能直也能曲。直表實法,曲表權法。今曲躬恭敬,瞻仰尊顏,表示彼等以“權”趣向佛之實法。“而白佛言”,即口業清淨。


    我等居僧之首。年並朽邁。自謂已得涅盤。無所堪任。不複進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等”:指的是慧命須菩提、摩訶迦旃延、摩訶迦葉及摩訶目犍連。他們是僧眾之首,但是為什麽他們不習 大乘法而求佛道呢?因為他們出家已久,法臘既高,後輩者皆以他們為模範,若改途棄小乘而求大乘,恐為後人所譏。為了保護別人對他們的信念,故執著小乘而不上求大乘法,因此大乘法一蹶不振。他們不願舍棄小乘,皆因未識開三權乘而顯實乘法。三權即聲聞、緣覺、菩薩乘。由於小執未移,護持己見,故不能開權顯實,廢權立實,而構成第一個過失。


    第二過失是自以為年邁老朽,可免此重任——行菩薩道而廣度一切眾生。他們太看輕自己,執著年事已高不中用,故“疲”於精進而求佛道。


    第三,他們自以為已證得涅盤,此是未證言證,故又犯了過錯。在他們測度下,認為蓮華不生於高地,隻長於水中低處,故斷言自己已入無為正位,得涅盤,不堪複發大心。然而昔日所行所作皆為菩薩道,但因迷實法而不解其義,徒然校計正位之功德,不複進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往昔說法既久。我時在座。身體疲懈。但念空無相無作。於菩薩法。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心不喜樂。所以者何。世尊令我等出於三界。得涅盤證。又今我等年已朽邁。於佛教化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四位尊者白佛言:“世尊!在往昔說法時間甚長,我等久坐於此,漸感疲倦懈怠,因為隻思念小乘人偏空、無人我相。既然是空無所有,則不需行菩薩道或修功德,故不喜樂於菩薩法之遊戲神通,教化成就一切眾生,乃至對於嚴淨佛國土,也不生一念歡喜心。這是得少為足,懈怠不精進之過。


    “所以者何”:為什麽我們不求大乘微妙法?因為佛陀曾說令我等出三界,得證涅盤。又現時我們已年老力衰,故於佛所開示大乘菩薩法之無上正等正覺,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我等今於佛前。聞授聲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甚歡喜。得未曾有。不謂於今忽然得聞希有之法。深自慶幸。獲大善利。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現我們在佛前,得聞佛授聲聞、緣覺、菩薩成佛之記,見舍利弗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等心中甚歡喜,因為這表示我們亦即將得佛授記。今聞此希有之法——妙法蓮華經,不禁暗自慶幸可得此大善利益。猶如忽獲得無量珍寶,不求而自得。


    世尊。我等今者。樂說譬喻以明斯義。譬若有人。年既幼稚。舍父逃逝。久住他國。或十二十。至五十歲。


    世尊!我們現在樂以一個譬喻,以表明此義。“譬若有人”,二乘人自喻。幼稚者,喻善根微弱者,因不能承受大乘法而舍父遠去。“父”,譬喻如來之應身。在二萬億佛出興這麽悠久的時期,釋迦牟尼佛乃教化眾生成無上道,對一切眾生有如慈父。但是當佛陀的應身入於涅盤後,眾生即退大心,故名為舍父。無明自覆名“逃”。趣向生死名“逝”。


    “久住他國”:即指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及五欲——財、色、名、食、睡。此意謂眾生深染塵勞五欲,不知反迷歸覺。天道為十。人道為二十。五十年則喻作五道——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阿修羅不另立一道,因為在五道中,皆有阿修羅。三界眾生背覺合塵,不知尋求解脫之法門。


    年既長大。加複窮困。馳騁四方以求衣食。漸漸遊行。遇向本國。


    年既長大者,譬喻大乘種子猶存,但因舍大法而習 小乘,退大乘既久,福德漸漸消失,故謂之貧苦。“加複窮困”:即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三界眾生,具受八苦,不得出離,故言“窮”。八苦圍繞,猶如火燒,故“困”也。


    “馳騁四方”:即偏於身受心法。“以求衣食”:不偏左右,於中求正道食及求正道衣。“漸漸遊行,遇向本國”:即非本意,不期而會謂之“遇”。外道厭苦求道,修諸苦行,雖為不當,亦得為可以教化之因緣。一如佛初成道時,諸外道等皆先得度化,亦即此意。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財寶無量。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其諸倉庫。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馬車乘牛羊無數。出入息利。乃遍他國。商估賈客。亦甚眾多。


    “其父先來求子不得”:此喻佛以大乘法教化眾生,但眾生舍之而遠逃他國。佛求“子”不會,故雲求子不得。但不能為一子而廢家業,換言之,佛不以一處無“子”而就不教化其他眾生,故雲中止一城。“中”,即於實報土與方便土之間。佛當初“土”於有餘涅盤化城,即止於權理,不再速說法要,而欲入涅盤。但因“其家大富”,法財無量(措三藏十二部等法寶),欲後人繼承如來家業,故不入滅。此權理便是實相,故名“其家”。具足萬德,故為大富。


    金銀等七寶,與“如意寶珠”大同小異,隻要得一則已如同得到眾寶。此表小乘三十七道品、四聖諦、十二因緣及大乘六度萬行等法寶。


    “其諸倉庫”:盛米之處為倉,收藏寶物之處是庫,此解為無量法寶之所在。“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譬喻佛之善巧方便法。


    “象”,譬喻一心三觀,圓教大乘法。此三觀一時同在,非離一而有——空即假,假即空,亦空亦假亦中。此乃菩薩所修之圓教法門,是頓悟而非漸修。


    “馬”,代表次第修行漸入大乘的三觀——(一)觀空。(二)觀假。(三)觀中。此為遵別教大乘。


    “牛”,譬喻即空、析空二觀,是運通教等大乘法。


    “羊”,譬喻析法自行觀,由聲聞乘修可入大乘。在有佛出世時,緣覺與聲聞成一體,故於此未提緣覺。“無數”,即無數量之小乘眾生。


    “出入息利”:“出”是指心生萬法,“入”即萬法歸心。“息利”,教化眾生得大乘法而自身得利益。一如銀行之利息,若多一個眾生得度,即多獲一分利。由此“乃遍他國”,遍布三界。


    “商估賈客,亦甚眾多”:表大、小乘果位者甚眾多。意謂諸菩薩入三界,以求法利,教化眾生。或此土菩薩往他方聽法,或他方大士來此土聞經。或為契機而應化為聲聞,謂之應化二身。譬如商賈將實法遍入三界,教化利益眾生,事畢而歸法身,即入滅,故雲亦甚眾多。


    時貧窮子。遊諸聚落。經曆國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貧窮子”:即二乘人。“遊諸聚落”:即遊於三界火宅,遭受諸苦,深起厭倦,欲求出離。“經曆國邑”:即長途跋涉,經過無數異土及居所,意謂觀察五陰聚落及十八界國土(六根六塵六識),由此入邑(棘園),即觀十二因緣,處處求於正助衣食。由此困境為機,感佛大悲,有得寂滅之義,故雲遂到其父所止住城也。


    父每念子。與子離別五十餘年。而未曾向人說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懷悔恨。自念老朽。多有財物。金銀珍寶。倉庫盈溢。無有子息。一旦終沒。財物散失。無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億其子。複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財物。坦然快樂。無複憂慮。


    “父每念子”:佛時常億念大乘根機之諸佛子。與子別離如“五十餘年”,代表天、人、畜生、餓鬼及地獄眾生等。但他久未曾對人言,佛既不說,眾菩薩會知此事否?知道。但佛不言,菩薩們亦不宣,因知眾生之大乘根機未熟。如來心懷悔恨,當初殷勤教誨大法,以致彼等退失本心。複為逃子之愚癡及背覺合塵而憂心。


    “自念老朽”:喻佛應世,來教化眾生之事將畢,所有大乘、富足法財、禪定般若智德卻無子息,即尚無法嗣。一日報身沒,功德法財無人接嗣。是以殷勤,每每憶念所失之子,若能委囑咐與法寶之財,心中將坦然快樂,無複憂愁思慮。


    世尊。爾時窮子傭賃展轉。遇到父舍。住立門側。遙見其父踞師子林。寶幾承足。諸婆羅門。刹利居士。皆恭敬圍繞。以真珠瓔珞。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吏民僮仆。手執白拂侍立左右。覆以寶帳。垂諸華旛。香水灑地。散眾名華。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威德特尊。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裏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見逼迫強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


    世尊!當老父想念窮子時,窮子做勞工為傭人,在外輾轉流離。意謂彼等舍大乘後,於三界中,倍受諸苦。故心生厭離,而四處求出離之道。由此漸漸積習 出世之善根,以此善根感應佛慈悲,故終於到達父舍。“住立門側”:窮子見其父及莊嚴華屋,故不敢堂堂正正立於門中,卻“住立門側”。此表小乘人偏空、偏假而不立於中道。“遙見其父”:現今雖然離佛道尚遠,還能得遠瞻見其父,意謂小乘人尚有大乘根機。“踞師子林”:此座高大廣飾皆雕上師子等像,比喻佛坐於法王之座,顯現萬德具足,莊嚴圓滿報法化身。“寶幾承足”:表示佛之定慧具足。


    “諸婆羅門”:古印度四階級中最高者,修行淨行,德行高潔,此喻華嚴會中,等覺位及法雲地菩薩。“刹利”:王族也,喻華嚴會,初地至九地之諸大菩薩。“居士”:代表華嚴會之三十心菩薩。這些菩薩皆恭敬圍繞佛陀。


    “真珠瓔珞”:究竟戒、首楞嚴定、一切種慧、法音陀羅尼四智等義。“價直千萬,莊嚴其身”:喻佛法微妙深奧,不可言議測量。“吏民僮仆”:吏民——已證果之菩薩,“僮仆”——修行方便波羅蜜者,與實智同。


    “手執白拂”:喻權智之用。“侍立左右”:左表入空智及拂去四住塵:(一)愛見塵。(二)愛欲塵。(三)愛色塵。(四)愛無色塵。“右”,表入假智,拂盡無知塵。“左右”,表拂空塵及假(有)塵,此二為中道方便,故言左右。


    “覆以寶帳”:喻真實慈悲。“垂諸華旛”;華即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有三種:(一)財施。(二)法施。(三)無畏施。愛語即施於慈藹、柔和、同情慰喻等語。利行,利於他人之行為。同事,示現和眾生相同之身份。“旛”,譬喻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神足通。(六)漏盡通。


    “香水灑地”:喻法水灑諸菩薩心地,盡洗惑塵。亦喻“定”水灑“散心”。“散眾名華”:豐益、平等性及尊責者,意謂大乘菩薩如七淨華。華表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幹等性智、大圓鏡智。七淨華:(一)三聚淨戒。(二)首楞嚴大定。(三)實慧。(四)斷二諦疑。(五)行於非道通達佛道。(六)智德圓滿。(七)斷德成就。


    要得定者,必須先守戒,才有定及慧。故在修道中,戒是最重要。戒有五:(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飲酒。有人說,殺生、偷盜應該戒除,不邪婬戒雖不易,但亦應受持。妄語乃惡習 ,應去除。但是喝一些酒不會有什麽問題吧!何必要戒酒?你說他講得有道理嗎?完全錯了!酒能使人亂性而做出殺盜婬妄等事。在某種情形下,你會不自覺的打了妄語,猶不自覺,還以為身無過犯。


    這使我想起一個公案。有一個受了五戒的人,戒酒已達兩、三年之久。一日,忽然興起飲酒之念,認為喝一些酒,不會有大問題。開始他隻喝一點,漸漸越喝越多,並到處找尋下酒小菜。突然見鄰家的雞跑入屋內,認為是天之所賜,不問情由,竟將雞宰了,吃個精光。這時他已有九成醉意,忽聽鄰家女人,敲門找尋失雞,不知所措,竟騙說沒見著。他因犯了不飲酒戒而造了殺業。不問自取,謂之偷盜。兼又為掩護自己的罪行而打妄語。現在酒氣上升理智全無,見此女人,頓起婬念,竟將她汙辱了。他因犯了酒戒而做出殺、盜、婬、妄之罪行。是以人應戰兢惕厲,以此作為借鏡,不得犯此戒。


    第二淨華——首楞嚴大定,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大定。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徹底堅固,有了堅、誠、恒之心,才有大定,修大行,然後成就一切事究竟堅固之定力,即是大果。


    第三淨華—實慧,此乃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之本有智慧。但是我們現在不但不懂得運用,而且還把它忘了。相反的盡在權巧方便智上用功夫,此乃世間智而已,是虛妄不實。實慧才是超世間之智慧,能令人見諸法實相。


    第四淨華——斷二諦疑:(一)空諦:觀諸法之自性本空,破除法執。(二)假諦:此為因緣的作用,依正的現象,同於幻化,故假諦是立法。此二諦偏空或偏有,不入中道,故非究竟而要斷除。


    第五淨華——行於非道通達佛道,所行非道如小乘法或苦行外道等,但最終還是要再歸回大乘,修大法才能得成佛道。


    第六淨華——表智德圓滿,即明心見性。


    第七淨華——斷德成就,表示無明破盡。


    “羅列寶物,出內取與,有如是等種種嚴飾”:表大乘妙法。“出”,即教化眾生大乘法。“取與”,表攝受二乘人。“威德特尊”,表無邊大威德神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二乘人小智德薄,見到佛有大智慧神通之力,及威德莊嚴相好身,竟起恐懼懷疑心:“此莊嚴微妙相,是我前所未見,莫非是魔王?”頓覺後悔至此地,欲往返舊處,修二乘法,以求正道“食”悟道“衣”。以舍利弗之大智慧尚且曾對佛起疑心:“將非佛作魔,擾亂我心耶?”更何況初入道者?他不敢久留於此,唯恐被逼修習 大乘法而退步疾走。非是小乘人得益之處,故雲“非我傭力得物之處”,意謂小謗機不能接受大乘法之教化。


    修大乘菩薩法非易為之,任運入生死,遊戲人間,淨佛國土,教化眾生。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入生死而無生死;在凡塵而出凡塵。二乘人卻厭怖生死,又懼於廣學萬行,舍大取小,故於大乘門疾走而退。


    時富長者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心大歡喜。即作是念。我財物庫藏。今有所付。我常思念此子。無由見之。而忽自來。甚適我願。我雖年朽。猶故貪惜。


    爾時,佛於師子座,“見子便識”,即知彼等小乘人為自己往昔曾教化大法之眾生,故心大歡喜。蓋眾生得度,德行智庫法藏,有了所托付之人,佛之願力方可圓滿。“財物庫藏”:即法財、禪定藏,及無量解脫法門,如三十七道品、六度萬行、十二因緣、四聖諦等法藏,今有所付。


    我雖然常思念流轉生死苦海之眾生,欲以救拔,唯獨彼等遠逃,離佛太遠,故無由見之。“而忽自來”:表示彼等現已回小向大,漸發大菩提心,此為我所願也。我雖年紀朽邁,將入涅盤,猶貪愛憐惜。即將來誰是可度者,誰即是有大乘根機而可委付大法之人。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使者執之逾急。強牽將還。於時窮子。自念無罪而被囚執。此必定死。轉更惶怖。悶絕辟地。


    佛即時派遣菩薩,“急追將還”,用頓教大法來教化小乘人,欲令其頓悟無上道。“疾走往捉”,單刀直入,見性成佛。以此攝化眾生,令入佛智。然而二乘人一向習 小法,突得聞此大法,心生驚愕。小乘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若對他常脫煩惱即菩提,則大喚稱冤枉。若聞生死即涅盤,則大喚稱苦痛,我無意求大乘法,為何要逼我?使者執之愈急,欲其速能識自本性,二乘人卻“自念無罪”,自謂無此大慈悲修大法,故不願被大法所“囚執”。眾生業重,故感生死獄,菩薩以大慈悲心,入獄救拔。小乘人自謂無大方便而入生死,必當失三乘慧命,故言“此必定死”。如是思量,轉更惶怖。小智不解大教故言“悶絕”。“辟地”:昏倒在地上,即沉溺無明地。


    父遙見之。而語使言。不須此人。勿強將來。以冷水灑麵。令得醒悟。莫複與語。所以者何。父知其子。誌意下劣。自知豪貴。為子所難。審知是子。而以方便。不語他人雲是我子。使者語之。我今放汝。隨意所趨。窮子歡喜。得未曾有。從地而起。往至貧裏以求衣食。


    佛見二乘人不受菩薩教化,既無大機,恐傷其善根,故隨順其根性而教菩薩用方便法教化之。“以冷水灑麵”:若人昏絕於地,以冷水灑其麵,能令其人之三魂七魄再度複合而蘇醒過來。此表施以聲聞四諦法水,令彼等修行,漸得證果。


    佛知二乘人誌在求小。“自知豪貴”:因佛有大威德力,“法身”周遍法界,“報身”及“應身”殊絕尊貴,而此為小乘人所不易信受。佛觀此因緣,審知彼等於二萬億佛之悠久時期內,曾發道心,實是佛子。“不語他人”:即昔日為實施權巧方便法,於鹿野苑為五比丘說四諦法,乃至說十二因緣。阿含、方等、般若經,從未提及聲聞緣覺為佛子。唯有在法華會上機緣成熟,為舍利弗授記當成佛之時,方言彼等為佛子。


    “我今放汝”:即是知根機薄弱,隨其意所趣,窮子歡喜,不為大教所逼,是故歡喜。逗之以小,可得醒悟,故言從地而起,再修正道與助道,如求衣食。


    爾時長者。將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汝可詣彼徐語窮子。此有作處。倍與汝直。窮子若許。將來使作。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語之雇汝除糞。我等二人。亦共汝作。


    “將欲誘引其子”:佛觀其機緣而設方便法門。“密遣二人”:派菩薩化作聲聞乘人來度化,於“教法”而言,即四聖諦、十二因緣等法。若於“人”而言,即聲聞緣覺二乘人,又於“理”者,即有作真俗二諦。“密遣”,按照教理,即隱實為“密”,開權為“遣”。密教即圓教、滿字教,如法華經是也。半字教,即遣教,如三藏及通教。於人而言,內秘菩薩行為密,外現聲聞身為遣。


    小乘人不修相好,但說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觀,偏於頑空而非中道,故言形色憔悴。“無威德者”:即不具十力四無所畏。意謂菩薩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徐徐教化之。“此有作處”:見、修兩道,即二果三果羅漢位。外道苦行等,隻能伏惑而不能斷盡惑。惑可分為:粗惑和細惑。見思惑是粗惑,塵沙惑是細惑,無明惑是微細惑。外道能伏惑者,可以到達色界、無色界,卻自以為到了天國樂園,以為究竟,實未出三界,猶處於火宅中。“倍與汝直”:今汝修四諦十二因緣法,可斷無明惑,了生脫死,超出三界。“窮子若許”:即有機可得者,則設教化,若不對機者則不設教化。“雇汝除糞”:表示四諦中之苦、集二諦,除見思二惑。“我等二人,亦共汝作”:表示菩薩所現二乘之身,亦共同修小乘之行。


    時二使人即求窮子。既已得之。具陳上事。爾時窮子先取其價。尋與除糞。其父見子。湣而怪之。


    於時菩薩化成二乘人,到窮子處(眾生處),觀機逗教,審知有機,故言得之。二人為彼等說小乘之事,即除集、苦之糞與道滅。然窮子猶恐受騙,故先要領取堡錢而後受雇,意謂要先慕滅而後方肯修道。其父見子,湣其取小乘果,而怪其不求佛道。


    “先取其價”,此“價”亦可喻為法華經之不可思議微妙價值。請到這兒,忽然想起一個公案:在中國晉朝有一位曇翼法師,前生是一隻山雞,今生卻得以投生為人而修成正果。雲何山雞能投生為人?原來每當法智大師在演說法華經時,總是見到一隻山雞在旁聽法,七年如一日。後來此山雞死了,法智大師卻於當晚夢見一位童子說:“我就是日日聽您說法之山雞,現憑聽法之力量,我已往生黃居士家,將來要跟著大師出家。”


    幾年後,黃居士設齋恭請法智大師,其幼兒一見大師到來即歡呼曰:“我的師父來了!”法智大師說:“哦!你就是那山雞!”他們脫下小孩之上衣,果見其身上有三條羽毛。其父見之,即許可他拜法智大師為師及出家修道。


    曇翼法師專心持誦法華經,並建了一座法華精舍,於內勤修辦道,十年如一日。一天,忽有一花枝招展之女人,提了一個籃子,內有一頭小白豬及兩顆蒜,她要求留宿一晚,曇翼法師堅決拒之於門外,但此女人卻死賴不走,法師唯有留她在屋內草堆上住一晚。孰知在半夜,此女忽然又哭又叫,呻吟聲中,謂其肚痛,要求法師為她按摩。法師見狀嚴重,故以布包其錫杖,立於遠處,以錫杖按摩此女人之腹部,令她複元。


    雞曉天明之際,卻見此女人所穿之花綠衣裳,騰空而起,化成五色祥雲,那頭小白豬已變成了白象,兩顆蒜則成了兩朵蓮華。一朵蓮華在大象腳下,卻見普賢菩薩立於另一蓮華上,並說是言:“過幾天你就可以到我的法會來,所以,我要先來試驗你修道的程度。果然不錯,你可以作為我的眷屬。”爾時整個虛空大放祥瑞之光,皇帝見到此祥光,不禁心中大悅,遂建造了一座法華大寺院。山雞聽法尚有此感應,我們身為人,更勿錯過修學此甚深微妙法的機會。


    梁武帝在位時,有一位比丘尼,名道記,別號總持,她是菩提達摩祖師之高徒,獨自在一小茅蓬內精勤持誦法華經。在她圓寂後,信徒們將她埋在小茅蓬外。七、八年後,墓竟長出一朵青色蓮華。當皇帝獲悉此事,即令人開墓查究蓮華之來處。發現此蓮華乃由該尼師口中長出,蔚為奇蹟!筆此證明誦持法華經之不可思議力量。


    又有一位比丘尼,名華手,每當她誦持法華經一遍,手上就現出一朵蓮華。由是之故,兩手皆長滿蓮華,皇帝得悉此聞,特為召見,並封予華手之法號。


    能有機會聽聞法華經,乃至一句一偈,或法華經名字的人,皆有大善根,否則不得入此法門。


    有一位法雲法師,善巧演說法華經,辯才無礙,乘著大願力而來度化一切眾生。當時就有一位和尚,甚為景仰法師之德行,並發如是願:要生生世世有同等於大師之相好、辯才無礙及大願力。在彼發願後的晚上,夢見有人告訴他,法雲大師遠在然燈佛時已開始演說法華經,非一朝一日有此成就,你若要像他一般的辯才無礙,非要下一番功夫不可。由此可知法華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難見難可說的微妙法門。


    又以他日於窗牖中。遙見子身羸瘦憔悴。糞土塵坌。汙穢不淨。即脫瓔珞細緛上服嚴飾之具。更著麤弊垢膩之衣。塵土坌身。右手執持除糞之器。狀有所畏。


    “又”,鄭重義。“他”,二乘人以權教作為己教,而將實教認作他人之教理。“日”,解為時間或智慧。“於窗牖中”,意謂佛不立於中門而於旁立,換言之,佛為教化二乘人而暫不立於中道,特地處於偏空,遙觀其舍大法之子。


    “羸”,無大智慧。“瘦”,福力不足。他們不了解佛陀三隻修福慧,百劫種相好之理,故身體羸瘦。“憔悴”,內怖無常而外遭五陰八苦。四住塵為糞土;無明煩惱為塵坌。有此無知塵及四住塵所纏繞,見思二惑未斷,攀緣心不製止,故言之汙穢不淨。出家之修道者,慎勿向人借錢或想要得到他人之供養,此乃不淨之念頭,最為汙穢不淨。應本著凍死不攀緣,餓死不化緣,窮死不求緣之宗旨作為出家人之本份。韋陀菩薩曾發願言:若有人修得三分德行,即有七分之感應。在我年輕時,曾遭人誣謗及被絕糧數日,但未因遭此類難題而鬆懈修行,故感得韋陀菩薩為我解除種種障難。


    “即脫”等者,譬喻佛之報身與應身之無量功德。佛陀為不願窮子驚畏,故隱其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而現丈六高之老比丘相,故謂之脫瓔珞及細緛上服嚴飾之具,而穿麤弊垢膩之衣。“麤”,隱蔽盧舍那百丈之軀,而現丈六高之身體。“弊”,即生忍與法忍。有漏、有煩惱、有為者謂之“塵土坌身”。右手者譬喻以權巧方便法教化二乘人。“除糞之器”:譬喻對治見惑及思惑之法門。自以此法斷盡諸惑,而得成就佛道,複又用此法教化人,故名執持。


    “狀有所畏”:佛陀為了教化眾生,時或示現怖畏生死之相。今述琉璃王誅釋種之因緣。琉璃大王一日瞋心大起,欲殺釋種,歎無兵權。有一使臣,名曰好苦,勸王弑父奪兵權,興兵至迦毗羅衛國,大興殺戮七晝夜。是時諸大弟子,請佛救之,佛默然不語,而且佛的頭也痛了三天。目連尊者不忍,乃將佛之親屬五百人用缽盛之,置虛空中。至七天後兵退,均已化為膿血。諸大弟子問佛是何原因?佛曰:“過去有一國,名曰捕魚。彼國因天旱遭大饑荒。其國有一大湖,湖中魚鱉甚多。國民迫於饑餓,遂於湖中取魚為食。湖水漸乾,中有魚王名弼魚,取之於岸,魚跳躍之。一小孩見,覺得好玩,以木棒將魚頭敲了三下。現在舍衛國之兵馬,來誅殺迦毗羅衛國民者,即昔日湖中之魚也。其好苦使臣等,即魚王之魚眷。今迦毗羅衛國被殺之人民,即昔日捕魚國之人民。當日敲了三下魚頭的小孩,即我身是也。我當初雖未食魚,今日雖已成佛,尚遭頭痛之果報,故說因果不昧也。”佛即複說偈雲:“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中國唐朝有一位悟達國師(詳情可參考法華經第一品淺釋)。皇帝賜他一個沉水香木寶座時,國師生一念貢高自滿心,即時招來往昔之冤孽要討還他的命債。原來過去在漢朝時,國師身為袁盎,因嫉妒晁錯,設計殺之,事後深悔不已而出家。由於精勤辦道,守戒精嚴,一連十世為高僧,卻冤孽於千裏。可是今生貴為國師,一念驕傲,善神隱退,冤鬼乘虛而入,在國師膝蓋上長了個人麵瘡,幾乎要了他的命。可見因果絲毫不爽,而我慢心,的確害人不淺!


    語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後複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複餘去。當加汝價。諸有所須盆器米麵鹽醋之屬。莫自疑難。亦有老弊使人。須者相給。好自安意。我如汝父。勿複憂慮。所以者何。我年老大。而汝少壯。汝常作時。無有欺怠瞋恨怨言。都不見汝有此諸惡。如餘作人。自今已後。如所生子。即時長者更與作字。名之為兒。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語諸作人”:即佛為諸修行者宣說四念處法:(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有許多人將自己的身體看得很重要,結果將本有的家珍都丟了,不能識自本性。這個“身體”本非真我,隻能說這是我的身體,但決不能說這個身體就是我。若人太愛戀貪著自己的身體,則會日漸沉淪 墮落,益加愚癡。應知身如房子,乃暫宿之旅館,非常住真性,何必對它愛戀不舍?


    今將四念處淺釋如下:


    (一)觀身不淨:身體乃最不淨物,活著時,九孔常流不淨:眼、耳、鼻皆有淚水、耳屎、鼻涕等穢物排泄,口內又有口水及痰,再加上大小便,此為九孔不淨。然而人不但不視之為不淨,反而刻意裝飾外表,使它享盡美食,穿盡華服。殊不知人越貪愛享樂,其自性愈為染汙。當人要死亡,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多做善業者,將往生三善道;而恣情縱欲,造惡者,必墮三塗。


    世間上無論最英俊貌美之男子女人,死後無一不是形像恐怖,身體腫脹腐爛,遍體生蛆,穿筋囓骨,最後成為白骨一堆,或焚燒後化成灰,你又在那裏?雖是父子夫婦,眼前骨肉已非真,恩愛反成仇恨。富貴如春夢 ,功名似浮雲,但念無常,勿再執著臭皮囊!


    (二)觀受是苦:能對治緣受執樂之顛倒妄見。


    (三)觀心無常:則能由此觀照之慧力,使心念遠離執常妄見之過患。


    (四)觀法無我:宇宙萬法,皆因緣和合而成。我們的身體是五蘊(色受想行識)、四大(地水火風)組合所成,一旦四大不調,五蘊離散,身體便死亡。諸法本空,故言之觀法無我。修四念處,可以斷除染愛執著而得戒定慧。


    “汝等勤作,勿得懈息”:譬喻修四正勤,能發暖位。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要時時刻刻,念茲在茲此四正勤,如人鑽木取火,非要繼續努力不可。稍一懈怠,則取火不成。故言四正勤乃四加行中之暖位。四加行即暖、頂、忍、世第一。修四正勤能漸得與真如接近,故言“得近其子”。“後複告言”:譬喻四如意足。“咄”:是驚覺之辭句,令迷夢者醒覺。


    “正勤”,屬智慧,如男子是陽性。四如意足是屬定,如女人是陰性,此表定慧相助,方能生無漏智。修道人本不應有男女之分,皆應同有頂天立地之誌氣而勤修佛道,方能發揚佛教。“汝常此作”:表示已達到頂位,勿再向外馳求,但需忍受一切橫逆境界,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勿複餘去”:即告誡窮子勿再從邪或修外道無益之法,應以正念修身,去除有漏(九孔常流等有為法)。“當加汝價”:表示得無漏法,修正道衣、助道食,破除見思二惑,可得無學之位,即世第一位。


    “諸有所須”:即正道衣助道食。“盆器”,譬喻四禪。“米”,表生空智慧,“生”,即眾生,亦是人,故又可解為人空智。“麵”,表法空智。生空智較粗,而法空智較細。米麵亦能喻為正道。世人看不破人執法執,故事事皆放不下,而處處自尋煩惱。釋迦牟尼佛有一次與諸大眾,接受齋主之應供,大眾皆到齋主家去,隻留下一位小沙彌看守給孤獨園。其時剛巧又有一檀越到來,就將此唯一之沙彌請去。當沙彌用過豐富之齋飯後,齋主即跪在地上請法。誰知此沙彌可一點也不懂得說法,見此情形,竟嚇得偷偷的跑了。因為當時在印度,請法者為表恭敬,皆要五體投地,不可隨便抬頭張望,故小沙彌得以悄悄溜走,伏受聽法之齋主,良久不聞片言隻字,即抬頭一看,哦!人沒有了,法也沒有了,即刻領悟人空法空之道理,頓證初果。他立刻到給孤獨園隻桓精舍,準備向小沙彌頂禮謝法。然而此沙彌早已自鎖門內,聽聞敲門聾,更是驚心不已,可是這麽一嚇,竟也開悟了!但是在此末法時期,要開悟不是容易之事。


    “鹽醋之屬”:鹽,譬喻無常,即修無常觀。醋,即觀一切是苦。因為正道食(米及麵),若無鹽醋等調味,則不易食用;換言之,人若要修正道,亦要有助道之因緣相助。助道者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及八正道等。四如意足又名四神足:(一)欲如意足:謂修道趣果之欲望 增加。(二)念如意足:謂念念一心,住於正理,即以思惟來修禪定,譬如參話頭:“念佛是誰?”或“父母未生以前之本來麵目。”(三)勤如意足。(四)觀如意足。


    “亦有老弊使人”:譬喻如意觀能發神通,以代手足,但神通劣弱,故雲老弊。“使人”,如意觀中,亦有此法,須此助於正道,即成俱解脫人,故雲須者相給也。“好自安意”:譬喻五力:(一)信力;信念足而不欺誑。(二)精進力;精勤故不懈怠。(三)念力;念念住於正理,故不瞋。(四)定力;有定者則不恨。(五)慧力;智慧足而怨不生。若得五根則能安固難壞,此忍位也。


    “我如汝父”:佛原是一切眾生之慈父,但因眾生迷蒙,不知本身將來亦堪作佛,故佛言勿複憂慮。“所以者何”:為什麽呢?“我年老大”:佛居道終,已圓滿具足智德與斷德,而二乘人未有智斷二德,故言“而汝少壯”。


    汝常修五力、四正勤、四如意足,故無有欺誑懈怠、瞋恨怨言等諸惡行,亦無有“如餘作人”,即不修外道等無益苦行。自今以後,你就像我的親生兒子。“更與作字”:世第一位,名之為“兒”,即轉凡成聖。阿含說五種佛子,謂四果及辟支佛。菩薩不斷結,子義未成,即此義也。


    “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這時二乘人,雖得遇大乘法緣,但猶不知自己可堪作佛而紹隆佛種,故雲自謂客作賤人,但修權教法,而“二十年中常令除糞”:除見思二惑之糞,此可解為無礙解脫。思惟道中,無礙有九種,另解脫亦有九種,再加上見諦一及無礙一,合共為二十,故雲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過是已後。心相體信。入出無難。然其所止。猶在本處。


    “過是已後”:在二乘人斷除見思二惑後,已漸能相信大乘法而不起疑謗,故言心相體信。聞大乘法名之為入。見佛丈六之軀說小乘法,名之為出,此大小出入雖無疑難,猶謂大乘是菩薩事,非己智慧能力所及,而不肯回小向大,故雲所止猶在本處。佛陀雖有大悲願力,欲救拔一切罪苦眾生,唯獨眾生自甘墮落不肯出離,故佛剛開始宣說法華經,就有五千比丘退席。由此可見,眾生難度頗堪傷,迷諸塵勞性顛狂。連佛菩薩亦感到難以度化我們這些可憐的眾生,這不是很可悲嗎?


    世尊。爾時長者有疾。自知將死不久。語窮子言。我今多有金銀珍寶。倉庫盈溢。其中多少所應取與。汝悉知之。我心如是。當體此意。所以者何。今我與汝。便為不異。宜加用心無令漏失。


    世尊!這時長者有病,“自知將死不久”:有機則應,為生;機盡應謝,謂死,今教化眾生之機將畢,應入涅盤。“金”,表中道。“銀”,表真理,此種種法門,皆為珍寶。“倉庫盈溢”:譬喻包藏一切禪定智慧,無所缺少,內充外溢。“其中多少”:即般若廣略二門,菩薩行般若,應知廣略相,略則為少,廣則為多。“所應取與”:自修行為“取”,而教化他人為“與”。此所應取及應與,汝皆知之。


    “我心如是”:佛以般若為心。心、佛、眾生乃三無差別。“當體此意”:誡令同我體法空也。“今我與汝,便為不異”:今我所有,付托與汝。現在你和我已無異,宜加用心照顧,勿忘父言,無令漏失菩薩道法。


    爾時窮子即受教敕。領知眾物。金銀珍寶及諸庫藏。而無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故在本處。下劣之心亦未能舍。


    當爾之時,二乘人領受大乘教理及佛之智慧功德,心量慚寬,但還停在二乘境界未舍下劣之心。在方等會上,佛陀彈偏、斥小、歎大、褒圓,即訓示小乘人之偏真涅盤乃舍大向小,訶斥彼等為焦芽敗種,複又讚歎大乘法而褒獎圓教為最殊勝微妙之法。


    複經少時。父知子意漸以通泰。成就大誌。自鄙先心。臨欲終時。而命其子。並會親族。國王大臣。刹利居士。皆悉已集。即自宣言。諸君當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於某城中舍吾逃走。玲竮辛苦五十餘年。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懷憂推覓。忽於此間遇會得之。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複經少時”:由阿含時到法華時。佛成道後,先說華嚴經,如日出光照高山。次講阿含經,如日後照幽穀,但亦俱時可照高山。故佛於華嚴法會中,乃為法身大士說法,度大菩薩。而在阿含方等時,菩薩亦出席法會作影響眾。般若時即要回小向大,將二乘人轉為大乘,此時佛欲將家業托付給弟子,但還未實行,在法華會上才正式交 托給弟子。


    “父知此意,漸以通泰”:譬喻佛於般若後,正說無量義經之時,二乘人既聞本從一法生無量法,必思無量諸法,理應還入一法。如此思惟,漸以通泰,故得大乘機發,乃至今經發言三請,名為自鄙先心。“臨欲終時”:如來不久將入涅盤,化緣已盡,所應度者,皆已度迄,故入涅盤,正指法華時也。“命其子”:即二萬億佛所受教化之人,大機既熟,十方雲集。“親族”,表十方法身菩薩,到此法會,作影響眾。“國王”,一切漸頓、三藏十二部經,當機益物,部部不同,皆言第一,即各稱王。等覺菩薩為“大臣”,十地菩薩為“刹利”,三十心菩薩為“居士”。


    長者在此集會中,宣言說明二乘人實是其親生之子,表示窮子已得佛所教化而漸發菩提心。此窮子往昔曾在某城中,背大乘法而遁入生死,備經六趣玲竮辛苦,即孤獨窮苦,故雲五十餘年。為此,佛懷憂推覓,常覓可化之機。忽於此間,得以感應道交 ,遂以權巧方便法度之,繼而教之以大法,付與家業。故言“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財物者,即大乘萬德萬行。“先所出內,是子所知”:佛往昔所說小乘權法,現已歸入大乘法,回小向大。換言之,二乘人已悉知華嚴、阿含、方等、般若,乃至法華、涅盤等經。


    世尊。是時窮子聞父此言。即大歡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世尊!當窮子得佛授記,歡喜信受,得未曾有。我本無心行菩薩道作佛子,今何其幸運得此殊勝因緣,聞佛開權顯實,此法寶妙乘,如大寶藏自然而至。


    世尊。大富長者。則是如來。我等皆似佛子。如來常說我等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諸熱惱。迷惑無知。樂著小法。


    世尊!大富長者,即是如來。菩薩為佛之真子,而二乘人雖已行菩薩道,猶不自知,故言“似子”。如來視眾生猶如一子,唯獨眾生舍棄成佛大法而樂著小法。迷惑無知,故於生死苦海中,三界火宅內,受盡五蘊火之熱惱壓迫,認賊作子,背覺合塵。三苦:(一)即身體本有種種苦,名苦苦。(二)身體漸漸衰弱,名壞苦。(三)業運遷流,名行苦。


    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諸法戲論之糞。我等於中勤加精進。得至涅盤一日之價。既得此已。心大歡喜。自以為足。便自謂言。於佛法中勤精進故。所得弘多。然世尊先知我等心著弊欲。樂於小法。便見縱舍。不為分別。汝等當有如來知見寶藏之分。


    今日在此法華會上,世尊令我等悟知以前所習 小法,乃諸法戲論之糞,故現欲去除。我等因懼於生死無常諸苦而勤加精進修道,隻為得涅盤一日之價。得少許果位,偏真涅盤,便自以為足。然世尊早已知我等貪著麤弊五欲,樂於小法,故不分別演說大乘法,縱令習 小,舍於大乘教化,並宣說我等皆有如來之智慧功德寶藏。


    世尊以方便力。說如來智慧。我等從佛得涅盤一日之價。以為大得。於此大乘無有誌求。我等又因如來智慧。為諸菩薩開示演說。而自於此無有誌願。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樂小法。以方便力。隨我等說。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世尊慈悲,以權巧方便法,演說如來甚深智慧之法,我等從佛閑修,得小涅盤,便以為大得,無欲進修法華圓頓大乘。舍利弗及須菩提(空生)以為他們能為諸大菩薩演說大般若法,全是佛之智慧神力所加被,卻不知自己本有菩薩種,亦能演說大法,故言我等不知其是佛子。


    今我等方知世尊。於佛智慧無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來真是佛子。而但樂小法。若我等有樂大之心。佛則為我說大乘法。於此經中唯說一乘。而昔於菩薩前。毀訾聲聞樂小法者。然佛實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說本無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寶。自然而至。如佛子所應得者。皆已得之。


    今日我等始知佛以大慈悲,本欲教化眾生以大法,唯獨眾生劣根性樂小法,故佛隨順其根機而宣演權法。現在我等已知,往昔曾受佛教化,本具大乘種子,故發好樂大乘之心,而佛又為我等開權顯實,宣示深奧,唯一佛乘,更無餘乘。昔日方等般若會中,佛於諸菩薩前,訶責小乘者為焦芽敗種,乃開闡無遮,度諸疑謗,實以大乘教化。我等本無心希求佛法,今日會中,法王(如來)無上大寶(一切佛法)不求自至,如諸菩薩所當得法,我於今日皆已得之。聲聞、緣覺、菩薩乃三乘,現於此法會中,匯三歸一,歸回佛乘,謂自然而得。


    爾時摩訶迦葉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等今日 聞佛音教 歡喜踴躍 得未曾有 佛說聲聞


    當得作佛 無上寶聚 不求自得 譬如童子 幼稚無識


    舍父逃逝 遠到他土 周流諸國 五十餘年 其父憂念


    四方推求 求之既疲 頓止一城 造立舍宅 五欲自娛


    其家巨富 多諸金銀 硨磲瑪瑙 真珠琉璃 象馬牛羊


    輦輿車乘 田業僮仆 人民眾多 出入息利 乃遍他國


    商估賈人 無處不有 千萬億眾 圍繞恭敬 常為王者


    之所愛念 群臣豪族 皆共宗重 以諸緣故 往來者眾


    豪富如是 有大力勢


    我等聲聞乘人,今日得佛授記,故歡喜踴躍,歎未曾有,無上妙法,不求自得。譬如無知童子,舍父而逃。“周流諸國”:譬喻輪回三界火宅。“五十餘年”:表五道:天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及地獄道。阿修羅則在此五道中。


    其父憂念,“四方推求”:即觀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覓可度之機。“頓止一城”:譬喻佛於此娑婆世界救度眾生,複在餘國而示現方便寂靜涅盤。“造立舍宅”:起慈悲舍,立性空宅。“五欲自娛”:受用勝妙五塵,稱性法樂,良由佛居方便,是實報亦是寂光。此常寂光乃常行遍照一切諸有情,覓機而度。“王”,譬喻佛之法身及自受用身。佛為法王,故常為諸佛之所護念。“群臣豪族”:表法身大士。“往來者眾”:譬喻十方菩薩來往聽法。


    而年朽邁 益憂念子 夙夜惟念 死時將至 癡子舍我


    五十餘年 庫藏諸物 當如之何


    “而年朽邁”:喻佛年事已高,將終教化群生之事,更加憂念窮子,日夜思量化事將畢,而癡子,即二乘人,猶遠隔佛地五十餘階,住於五道,我之所有法財寶藏,如何得以托付?


    人人皆有生死,又懼於生死,但卻不知修習 佛法,乃出離生死之道,實為可階矣!從前,有三位老年人,甚為投機,故常相聚首。最年長者已屆八十歲,下來的是七十歲高齡,另一位則是六十來歲。年終時三位又聚首,難免唏噓慨歎時光易逝,而年屬朽邁。其中六十歲者說:“今年我們一起用飯吃菜,可是不知明年誰已不在了!”言中之義,深歎歲月不待人,難以預測他們之中,誰會先撒手塵寰。七十歲者聽後說:“嗨!老同伴,你說得太遠了!今晚在上床 前,我們脫下鞋襪後,明早不曉得還能不能再親自穿上呢?”八十高齡者卻說:“你說得也太遠。當我這一口氣吸進去,也不知下一口氣可否吐出來!”在這三人中,年紀最長者為最聰明,了解人命無常,僅在呼吸之間。但是最明智者莫過於即時念佛修道人。你或許會懷疑:“這樣做就不會死了嗎?”不一定不死。“那麽念佛有何用呢?”


    雖然,修道念佛者不可避免死亡,但卻妙在如何了死。未修道時,生命僅在呼吸之間,在修道上勤加用功有成果後,呼吸自如,來去自由 ,雖有生死而無生死。若要往西方極樂世界,乃至一切十方法界,無不應念而至。


    爾時窮子 求索衣食 從邑至邑 從國至國 或有所得


    或無所得 饑餓羸瘦 體生瘡癬 漸次經曆 到父住城


    爾時窮子,為求正道衣助道食而流離奔走,從邑至邑,從國至國。此表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為六根,染著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及十八界(六根、六塵及六識)。眼見色時,眼識即起好壞之分別;耳聞聲時,耳識亦起分別作用,如此類推,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亦複如是,遇事分別,對境迷心。


    “或有所得”:表有漏之善根。“或無所得”:表無漏之善根,即已斷除生死而入涅盤。然則真如涅盤,本無所得,生死即涅盤,涅盤即生死,故雲無所得。


    無大乘法喜為“饑餓”,無大力用為“羸”,無大功德為“瘦”。迷於諦理而起見惑者為“體生瘡癬”。何謂見惑?所謂“對境起貪愛”,對境不識,常被境界所轉。見惑乃由無明所起,若不破除無明,則不待蠲除貪愛等執著。使汝等流轉者,心目為咎,由目所見而心起分別計度好、壞、是、非、長、短,盡是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顛倒。然而一般人皆以此為心性,由是舍本逐末,迷於本性。


    傭賃展轉 遂至父舍 爾時長者 於其門內 施大寶帳


    處師子座 眷屬圍繞 諸人侍衛 或有計算 金銀寶物


    出內財產 注記券疏 窮子見父 豪貴尊嚴 謂是國王


    若國王等 驚怖自怪 何故至此 覆自念言 我若久住


    或見逼迫 強驅使作 思惟是已 馳走而去 借問貧裏


    欲往傭作


    時窮子以其勞力,四處幹活而養其命,輾轉遂至父舍。前文言,父於窗牖中,不立於中門,而今言長者於其門內,表示兼得大乘二乘兩處。爾時窮子見父於大寶屏帳內,坐於法王座上,法身大士及諸菩薩等皆圍繞左右。


    “或有計算,金銀寶物”:菩薩行願,多明事數,故雲計算。“出內財產,注記券疏”:以廣、顯、略為“注”,授決為“記”。四宏誓為“券”,修行為“疏”。四宏誓願:(一)眾生無邊誓願度。(二)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四)佛道無上誓願成。若人能發此四宏誓願,則已注記成佛之道。


    窮子見父,豪邁高貴,尊嚴無比,故作思惟,是國王耶?抑或同等於國王地位之人?由是驚怖疑惑而自責不應到此。覆自念言,若久留此地,唯恐被逼修大法,故不敢久留,馳走而去,往貧裏處修二乘法。


    長者是時 在師子座 遙見其子 默而識之 即敕使者


    追捉將來 窮子驚喚 迷悶辟地 是人執我 必當見殺


    何用衣食 使我至此 長者知子 愚癡狹劣 不信我言


    不信是父


    爾時,佛於師子座上,一眼便認出立於遠處之窮子,但從未曾對人言此事。即授命菩薩,前往追捉,將他帶來佛前。但窮子根劣,聽聞大法,反生恐懼,又畏生死,如是小智不解大教,故言迷悶辟地。


    長者知其子愚鈍,見地狹小,必不信真言直說,故為實施權,開演二乘法。


    有人說,逃子當時既年幼,而時隔數十載,縱然今日得與父重逢,理應見而不識,然則父能認子,乃理所當然。此無虛言,但在法華經內所言,非為世俗般之父與子,此為出世間法。一般來講,為人父者,雖對子女愛護備至,但尚存有善兒防老之觀念,此為或多或少之自私心作祟。佛乃真正之慈父,無一絲毫自私觀念,愛護一切眾生更甚於愛護己命,盡全力教化一切眾生,以望其能早日成佛道。


    “窮子”是誰?就是一切眾生,二乘人也。他們雖有眼而不識佛,反將舍佛而逃,終日沒於苦海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來不明去不白,追名逐利,苦求博士碩士等學位,但人死後什麽頭銜、學問亦帶不去,等到第二生再來投胎做人,一切又得從頭學起。如是求而複失,失而複求,生生世世在得失中打滾。


    佛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來明去白。佛又用種種方便法,令我等悟知宿世因緣,而了解為何人有貧富之分,或美醜之別,進一步明了,各人不同之際遇乃往昔業所致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如十二連環,為眾生生死之因緣。但可憐的眾生,皆舍父而逃,背覺合塵,不願回老家——l常寂光淨土。


    即以方便 更遣餘人 眇目矬陋 無威德者 汝可語之


    雲當相雇 除諸糞穢 倍與汝價 窮子聞之 歡喜隨來


    為除糞穢 淨諸房舍


    長者深知窮子根劣,故施以權巧方便法,遣令菩薩,偽裝為獨目相醜,無威德者,前往勸說。“眇目”,譬喻偏空小智。“矬”,豎短,譬喻不窮實相之源。陋者橫狹,譬喻不具萬善之飾。非四無所畏,故“無威”。非常樂我淨,故無德。“淨諸房舍”,即淨諸六根房五陰舍也。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六識而雜染六塵之境:色聲香味觸法,如是背覺合塵,染著六塵之境,不能了悟自心,而處處被塵境所轉。淨諸六根即能轉識成智,淨化六根,返本還原,即因事悟道,見境明心,不再為六塵所轉,同時亦能淨化五陰(色受想行識)而度一切苦厄。


    長者於牖 常見其子 念子愚劣 樂為鄙事 於是長者


    著弊垢衣 執除糞器 往到子所 方便附近 語令勤作


    既益汝價 並塗足油 飲食充足 薦席厚煖 如是苦言


    汝當勤作 又以緛語 若如我子


    長者知子舍大習 小,譬如佛最先為大菩薩演說大方廣佛華嚴經,二乘人皆“有眼不見盧舍那,有耳不聞圓頓教”,故佛以方便力,隱大示小,不現千丈相好之軀,但現丈六老比丘之相,著蔽垢衣,執除糞器,應以二乘人身得度者,即現二釆人身而為說法。


    “方便附近”:以是方便法,得以接近而教化二乘人。“語令勤作”:“語”表四念處,“勤”表四正勤。“既益汝價”:譬喻四如意足。塗足油者,油能除風,表禪定;複能履水,譬喻神通。“飲食充足”者:“飲食”即米麵鹽醋。“米”表人空,“麵”表法空。米麵合者,即表正道。“鹽”表無常,“醋”表苦空,此二乃助道之增上緣。譬如人食用米麵,必先以鹽醋等調味,方可食用,修行之道,亦複如是。“薦席厚煖”:譬喻觀練薰修諸禪。“如是苦言,汝當勤作”:勸勉彼等勤修四正勤、四念處及四如意足等法,又以軟言慰曰,視彼為親生之子。


    長者有智 漸令入出 經二十年 執作家事 示其金銀


    真珠玻璃 諸物出入 皆使令知 猶處門外 止宿草庵


    自念貧事 我無此物


    佛以大智慧,漸令入出者,即教化一切眾生,回小向大,令入佛智。“經二十年,執作家事”:佛教菩薩斷界外見思二惑,與前文所言二十年除糞,迥然不同。


    窮子雖身在執作如來家業,得佛授之以法藏,猶自持機小,無此方便,教化眾生及淨化國土等菩薩應行之道,而止宿於二乘之草庵。


    父知子心 漸已曠大 欲與財物 即聚親族 國王大臣


    刹利居士 於此大眾 說是我子 舍我他行 經五十歲


    自見子來 已二十年 昔於某城 而失是子 周行求索


    遂來至此 凡我所有 舍宅人民 悉以付之 恣其所用


    佛知窮子,我慢漸除,心量擴大,故欲授以所有如來法藏,而聚集親族、國王大臣、表眾菩薩、刹利居士等,於諸會中,宣說此為我子,曾舍我而逃。“經五十歲”:表沉倫於三界生死苦海,五道之中。“自見子來,已二十年”:表二乘人舍小向大,自行除糞後,方名為子,則以轉教菩薩法而執作如來家業,名二十年。


    昔於某城而失是子,周行五道而索其子,遂來至此中路而設化城,凡我所有,如來家業法藏,悉以付之,恣其焰績佛燈明。


    子念昔貧 誌意下劣 今於父所 大獲珍寶 並及舍宅


    一切財物 甚大歡喜 得未曾有 佛亦如是 知我樂小


    未曾說言 汝等作佛 而說我等 得諸無漏 成就小乘


    聲聞弟子


    小乘人偏修頑空,誌意下劣,攻於四果,今得聞無上甚深微妙法,受成佛記,得未曾有,歡喜踴躍。佛知我等心意,樂於小法,未曾說言汝等皆堪作佛,而說可得諸無漏智解脫之法,成就有餘涅盤,聲聞羅漢果位。


    佛敕我等 說最上遺 修習 此者 當得成佛 我承佛教


    為大菩薩 以諸因緣 種種譬喻 若幹言辭 說無上道


    諸佛子等 從我聞法 日夜思惟 精勤修習 是時諸佛


    即授其記 汝於來世 當得作佛 一切諸佛 秘藏之法


    但為菩薩 演其實事 而不為我 說斯真要


    佛為大眾,說無上法,修習 此大法者,悉當成就佛果。我承佛教菩薩法,佛以種種譬喻,方便之法教化,使我等聞法修證,並於如是時間,諸佛同音,即與印證而授菩提記言:汝等於未來無量之世,當得成佛。一切十方諸佛,如來秘密之藏,獨為大乘菩薩之機,演其微妙如實之事,而非為二乘人說此真實至要之道。


    如彼窮子 得近其父 雖知諸物 心不希取 我等雖說


    佛法寶藏 自無誌願 亦複如是


    窮子雖得近佛陀,聞大乘法,但於法不修行止於二乘,縱有佛法寶藏於前,亦不能得絲毫法益。如今窮子漸能了解大法而得逐步深入佛法藏內。


    我等內滅 自謂為足 唯了此事 更無餘事 我等若聞


    淨佛國土 教化眾生 都無欣樂 所以者何 一切諸法


    皆悉空寂 無生無滅 無大無小 無漏無為 如是思惟


    不生喜樂 我等長夜 於佛智慧 無貪無著 無複誌願


    而自於法 謂是究寬 我等長夜 修習 空法 得脫三界


    苦惱之患 住最後身 有餘涅盤 佛所教化 得道不虛


    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


    大迦葉白佛言,“我等內滅”:已斷思惑,自謂已足。常在定中,煩惱既除,無明亦破,由具小斷,故不希求大斷。止於小智而不欣樂大智、淨佛國土、回小向大及教化眾生等事。為何二乘人不習 大法?原來彼等執於法空,妄認自己得諸法空寂,則不需再教化眾生,此為隻知利己而不利他之自私行為。一切諸法,性雖空寂,然救度眾生,乃必須之事。事實上,諸佛與眾生乃合二為一,佛即眾生,眾生即佛。二乘人止於中化之城,譬如一些人,未出家前,精勤修道;出家後,卻漸退菩提心,且常為自辯護:“我已受具足戒,即使不修行也沒關係,毛病可以不用管,懈怠些又何妨?”此即二乘人所為,得少為足,既不自利,又不利他。


    我等在迷,長處暗夜,但知樂小,畏苦求空,破除無明煩惱,得脫三界,住於有餘涅盤,以為究竟,為報佛之恩,但於佛智慧,不知上求佛果,下化眾生,隻求己樂,是以汝等應明了,為何佛陀常責二乘人為焦芽敗種,非行佛道。


    我等雖為 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 以求佛道 而於是法


    永無願樂 導師見舍 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我等雖為佛弟子,在般若會中,蒙佛加被,為菩薩說大乘經,卻對大法,無一念好樂之心,如來見而暫舍大法,隻說修四諦十二因緣可證四果等法,並不鼓勵我等修六度萬行,可成佛果之菩薩道,乃由觀我心,非是希求大法也。


    如富長者 知子誌劣 以方便力 柔伏其心 然後乃付


    一切財物 佛亦如是 現希有事 知樂小者 以方便力


    調伏其心 乃教大智


    佛以方便力,示現為一位平凡之老比丘而度化二乘人,施以權巧方便法,潛移默化,使其心調伏,而後令入佛智。


    我等今日 得未曾有 非先所望 而今自得 如彼窮子


    得無量寶 世尊我今 得道得果 於無漏法 得清淨眼


    我等長夜 持佛淨戒 始於今日 得其果報 法王法中


    久修梵行 今得無漏 無上大果 我等今者 真是聲聞


    以佛道聲 令一切聞 我等今者 真阿羅漢 於諸世間


    天人魔梵 普於其中 應受供養


    我等何幸,得授密意,昔所未有,非是本心先有指望,而於今日蒙佛開示,自然而得,清淨佛眼而開佛知見。“得道”者,即得實相道。得果者,即分得無上菩提大乘聖果。無漏法者,中道不漏二邊。


    我等昔來於無明長夜,修持如來清淨戒行,始於今日得聞佛開權顯實,我等聞佛如是法,悟知成佛真實果報。換言之,淨戒乃成真實緣因,故得妙報。梵行為成真實了因,故得妙果。所知所見,即正因理性法身德也。


    真是聲聞,真阿羅漢者,昔來我等聞聲入道,名小乘聲聞,今者是大乘聲聞羅漢。圓滿初住位,一分真一切分真,即是分證十界三德,但就其本位開權顯實,故雲聲聞阿羅漢。於三界中諸天世人魔王梵王,普於天人大眾中,以修如來智慧之故,皆應受其恭敬供養。


    身為出家人,皆不得為利養而隨便接受施主之供養;須知若汝三心未斷,則滴水亦難消矣。經雲:“三心不可得”。何謂三心?即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者,已成過去,故不可得。現在心,刹那間成為過去,乃無常。未來者,還未到來,故雲不可得。


    出家人若三心未了,而接受施主之供養,莫論飯食難消,即使是清水一杯亦難消受。食時若習 五觀,真修辦道者,即使是鐵亦能消化。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表示不揀食物之好壞,不分別、不貪著,一律平等食用。“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除貪欲,故觀想吃東西猶如食藥物,以防止此身形體枯瘦也。


    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 憐湣教化 利益我等 無量億劫


    誰能報者 手足供給 頭頂禮敬 一切供養 皆不能報


    若以頂載 兩肩荷負 於恒沙劫 盡心恭敬 又以美膳


    無量寶衣 及諸臥具 種種湯藥 牛頭栴檀 及諸珍寶


    以起塔廟 寶衣布地 如斯等事 以用供養 於恒沙劫


    亦不能報 諸佛希有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大神通力


    無漏無為 諸法之王 能為下劣 忍於斯事 敢相凡夫


    隨宜為說 諸佛於法 得最自在 知諸眾生 種種欲樂


    及其誌力 隨所堪任 以無量喻 而為說法 隨諸眾生


    宿世善根 又知成熟 未成熟者 種種籌量 分別知已


    於一乘遺 隨宜說三


    佛以大慈悲,施大恩德,救拔六道罪苦眾生,令彼等先修四聖諦,得樂果離苦海。繼而普度十法界眾生,令發菩提心,入四宏誓願,此乃如來大恩。


    無量劫來,佛皆行菩薩道,示教利喜,曾教我等大乘法,雖複中忘,暫不得自拔自度,但誌願未失。今得聞六度萬行菩薩之法,自利利他之德行,乃成佛之正因。如此希有之事,我等如何能報得佛之大慈與樂恩?


    三界火宅,眾苦煎迫,視父而已,佛應世而住,濟以安寧,備六度萬行,以利群生,故雲利益我等,使我等有所皈依處。


    佛成道後,應受寂滅無為之樂,但為了哀湣眾生,無畏生死,入此五濁惡世而救度之。複隱其神德,施以權巧方便法門,教以五戒十善,冷水灑麵,令得醒悟,而得去除貪欲。


    佛以大慈悲心,本欲眾生速成佛道而演說華嚴經,但眾生根機尚淺,機緣未熟,未識大法,如是之故,佛隱大示小,現丈六老比丘之相,方得接近眾生,視其機宜以度化之。方便附近,與一日之價,此乃佛助眾生斷除見惑之愛熱恩。


    二乘人除見思二惑後,漸能與佛,心體相應,故佛彈訶貶斥,令彼等恥小慕大,此即佛開闡無遮之恩德也。又佛命彼等執作如來家業,金銀庫藏,皆悉令知,此為佛所賜之莊嚴恩。如是之後,佛觀機緣成熟,即聚集親族,於眾會中,宣言彼等為佛子,並付以家業,無上寶聚,不求自得,此意謂二乘人將來亦堪作佛,坐於法王寶座之上,此乃如來賜座恩也。


    既坐佛座,身意泰然,快得安穩,以佛道聲,令一切眾生得聞,普廣於天人,應受其供養,令我等具足自利利他之恩德,是故佛所賜與之深恩,我等縱然手足供給、頭頂禮敬,乃至頂戴或兩肩荷負,亦不能得報佛所賜與之覆育、救拔及自他行成,初後理顯之大恩。


    牛頭栴檀者,在華嚴雲,出離垢山,若用以塗身,火不能燒。


    佛之無量神通乃不可思議之事,無漏無為,諸法之王,以慈悲故,能為下小劣弱之機,忍耐調柔,隨類應化一切取相凡夫。眾生之品性低劣,但佛以大智,能熟知其根性,複以大悲,曆經千劫,不辭勞苦,頭頭救拔一切罪苦眾生。


    人生如一場戲,今生扮演父親之角色,下一生扮演兒子。如是父子、子父之關係,生生延續蔓延不斷。或不為子與父,而成親戚、朋友等。總而言之,在人生大舞台上,人人各演其角色,戲終人散,待另一出戲上演,又再粉墨登場,另演新戲。無量劫來,眾生皆演其戲,輪回六道。吾人應及早醒覺,迷途知返!


    佛善以慚頓法門,任運自在,教化眾生,隨類應化諸根行業,顯示分別說最稀有法,於一佛乘無上之道,方便隨宜作三乘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法華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法華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