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觀世音菩薩普門品</strong>
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壹 門都沒有,怎麽登堂入室?
《法華經》總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般簡稱為〈普門品〉。你要把〈普門品〉當作是《法華經》的一部份,或是把他當作《觀音五經》其中的一部經典都可以,這當中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為何在這個時候跟大家介紹這部經典,因為我們在芝加哥弘法,已經有十幾年的曆史,大家都直接從華嚴下手,回顧一路走來的曆程,我們發現了大家必須留意的二個問題:第一,大家對佛法的基礎認知不夠,這部份必須重新架構;第二希望我們華嚴弟子自成一個氣候。
來到這裏講經,以往我們都是跟別人借地方,依附在別人那裏,這樣華嚴弟子很難自成一個氣候。在這裏講經的用意,就是要構成我們自己的思想係統,但這些年下來發現,大家連基本的語言溝通都有問題,更遑論其它。比如,我是這樣跟大家講,「你們去弄一個地方,我可以來住上一個月或三個月」,很多同修聽我這樣說,就很發心地去借了一個地方。其實我不是要你去借,也不是找不到地方住,更不是來這裏度假的,而是希望華嚴能夠在這個地方生根,盼望大家能夠發起願力,找一塊地方共同努力,把它經營起來。
有些同修聽了,他是怎麽發願你知道嗎?他發願叫別人去做,說「台灣拿錢過來,我們就可以去找地了……。」這種發願每個人也會,那怎麽不說芝加哥把錢拿過來,我們在台灣找一塊地?這樣的講法說不過去,如果這種語言模式到現在都還在運用,那我們太幼稚了,怎麽跟佛法相應呢?佛法談什麽根本不會知道,你不懂得它的背景。
為什麽這個時代那麽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因為根本沒有基礎,看到光鮮亮麗的樹葉,就想直接造樹葉,怎麽造的出來?沒有樹根、樹幹、樹枝,哪來的葉子?地上撿一片葉子,回家就想種出漂亮的樹葉來,這種觀念不對。既然十幾年都過去了,我們能不能再用十年的時間,將佛法應有的認知建立起來,把華嚴的基礎紮穩?
比如華藏工程這部份,我們一直都沒有做好,大家不要以為這部份已經進行得很好,基本上,華藏工程一到三年為一期,總共有三期;第一期的三年是建立佛教的基礎,佛教的基礎是什麽?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四聖諦,這些通通都要弄清楚。比如三十七道品,不是三十七條念過去就好,怎麽修都要弄明白。還有《成實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清淨道論》、《法蘊足論》、《解脫道論》都要了解,如果我們連這些在講什麽都不知道,就要直接修大乘,那佛陀會跟你說「門都沒有」,門都還沒有找到,你怎麽登堂入室?
佛教基礎、基本行法都有了以後,第二期才講華嚴。什麽是華嚴的基礎?〈十玄門〉背了沒,法界三觀、四法界的內容、以及怎麽修的都要弄清楚。接著,禪、凈、律、密、經教、生命學六科,你要選一科確定下來,否則很難發現華嚴禪跟其它禪法有何不同、華嚴密跟其它密法有什麽不同、華嚴宗跟其它宗派的差別在哪裏。
第二階段圓滿以後,第三階段的專修課程就出現了,此時才講說「我經過三個月能不能開悟?」這時候是問你自己了,不是問我,你自己就會知道。基本資糧道能夠具足,這地方再摸索三年,這時候講「我要來接受考試」才有意義。沒有前麵的資糧道,就要說「有沒有三個月的密集訓練、有沒有禪七」,那你真的會很難應付,就會好像麻薯糊、麵粉糊,卻又硬要捏成什麽樣子,等到捏成,你也已經走樣了。記住,前麵的資糧道一定要弄好,但是現代人因為書讀多了,個個都自以為了不起,其實裏麵都是空的,沒辦法進入狀況,這是今天修學大乘佛法最糟糕的地方,那就會講起來好像都懂,其實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跟佛陀無關。
來到這裏之前,我們剛在溫 哥華把《阿彌陀經》講完,事實上這些經典,我差不多有三十年沒看了,打開就要講是有點生澀,但經文念下去就知道它在講什麽,一般人則很難體會,至於像〈普門品〉這種經典就更難體會。《佛說阿彌陀經》是單部經,所以你在短短的文章裏可以看出他整個思想係統,以及在佛教史上的定位。曆史上鮮少有人予以定位,經文那些文句我們看得很清楚,但很多人解得愈多就錯的愈多,因為他看不到《阿彌陀經》真正在講什麽。同樣的,大家現在念的〈普賢行願品〉,你知道是出自哪裏嗎?其實他真正的名稱應該是〈十大願望〉,〈普賢行願品〉有四十卷經文,你現在念的是這品的最後一卷〈十大願望〉。同樣的,很多人隻記得〈普門品〉三個字,或是含糊籠統地稱他為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他不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若是連用詞、觀念都弄錯了,你想內容會正確到哪裏去?這個叫做含糊籠統,對佛法完全都沒搞清楚,又自以為很通,那就麻煩了。
我們先簡單把《妙法蓮華經》跟各位做個背景說明:若以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來算,《妙法蓮華經》跟《涅槃經》大概是最後十二年講的。雖然記載上沒有提到佛陀晚年的身體很不好,淡化了十二年才把《妙法蓮華經》跟《涅槃經》整理出來,可見他晚年的身體狀況不佳。你可能會認為佛陀身體很健康,到了最後那一天才不呼吸走了,那是意識形態的推理,不是這樣。照講《涅槃經》應該是佛陀最後拖病的那個星期所做的交代,怎麽會花了十二年呢?或許你會以為十二年當中《妙法蓮華經》講比較多,是佛陀吃了毒香菇快涅槃時才講《涅槃經》的。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大家要把整個佛教、佛世時代的狀況了解一下。
《法華經》最大的特色就是「會三歸一」,把小乘、中乘、大乘統合起來說「沒有大小乘,隻有陸地上的大白牛車」,也就是隻有一佛乘、圓教這個部份,這是《妙法蓮華經》所強調的。我不知道天台對《妙法蓮華經》的定位跟詮釋如何,我們隻是按照傳統的理念,以現代的語言跟各位簡單提一下。
佛陀講經說法大概四十九年,有很多人一直跟在佛陀的身邊聽法,當中有人發現佛陀說法好像有階段性的變化,於是在佛陀晚年時便問他為何要這樣講,他老人家就重新把它整理、匯集起來,這就成了《妙法蓮華經》。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整理」這一個重點,這是我們在研究佛法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早起講的《阿含藏》,主要是講佛教怎麽從印度文化中脫穎而出,重點在於凸顯佛陀跟印度教修行上的差別。這是佛陀留給人類最大的一項遺產,因為印度文化當中有一些缺點,但他們身處其中,自己看不到,佛陀獨具慧眼,看到並予以改革,才有佛教的誕生。這個改革就是它的特點,但在一兩百年後此特點消失了,佛法在這個地方起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從曆史的演變來看,大乘需要興起。
佛陀是個有智慧的人,通達人性及曆史演變,知道他的宗教將來會發生什麽變化。佛教一直鋪展出去,他發現有很多弟子成就了,但成就了以後不知道要做什麽。摩訶迦葉就是一個例子,年紀比佛陀大,壽命又長,證阿羅漢後,成天打坐耽著於禪樂外,不知道要做什麽好,這是第一個問題。此外,還產生另一種現象,證阿羅漢以後活得不耐煩的就選擇去死,因為已經不生不滅了,既然活著不知道做什麽,那就選擇去死。死,它有一定的死法,佛陀也教他們怎麽死,但這不是自殺,應該叫做入滅,但它是有為入滅,不是隨緣入滅。
佛陀後來想想,又為入滅也不對,應該把剩餘的生命奉獻給人類才對,於是開始發展出大乘的思想;但對於像摩訶迦葉這種人來說,就不喜愛聽聞這類的講法,因為他跟了生死沒有關係。大家要知道,你研究的大乘,大概都跟了生死沒有關係,因為大乘的重點是在教化眾生、組織僧團 ,這樣自然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活得有樂趣。但這是達到了生死後,剩下的生命去做的,要留意這一點。現代的人都直接修大乘,沒有前麵那一段,所以修不成就。
當我跟你說「這樣修一定可以成就」,是基於你前麵有「聖解脫道」的基礎,因此你要先問問自己,「聖解脫道的基礎具備了沒?」這就是為何我一再地跟大家講,我們要有一個地方,否則沒有辦法指導你。不要以為花三個月跟你講一講,你就可以開悟,三個月能做什麽你知道嗎?頂多是幫你調整身體坐好,這個叫做「粗住」,隻是先把你那煩躁的心情、妄想除掉,隻是這樣子而已。再加三個月的訓練,那叫做「細住」——這些煩惱雖然除掉了,可是總是會有像「爸爸生病啦!兒子的種種事啦!或者工作怎麽樣啦!……」之類的小事情讓你煩著放不下;這個階段叫作細住。
在過去叫做「欲界定」,欲界定就是想一件想要做的事、一個解不開的公式,或者一件弄不好的事,一打坐便一直往那邊鑚,這也入定了,兩個鍾頭很快過去了,這個叫做欲界定。但你要知道,這三個階段要過去的時候,必須「數法」完成;數法完成後,接著是「隨法」,然後開始進入到「未到定」,再從未到定到「置心一處」。未到定是修隨法,未到定到置心一處是修止法。想想看,這些基礎要不要一兩年的功夫?這是第一階段「置心一處」。
窒息一處以後,向來處去,念頭從那,念頭從哪裏來,抓念頭過去,要是真的很有根基、功夫夠,大概兩年的時間可以證阿羅漢;證得阿羅漢以後,約略還要兩年,才能由阿羅漢轉為法身,十信圓滿進入法身,這樣總共是六年,但其前提是你的身心很健康。假如身心不健康,提前調整五年、十年,那不一定,這個是前期工作,而大乘真正在做的,就是教你前期的這個工作——置心一處以前,身心不健康的人重新調整的那個階段。你看看,大乘的工作跟直接修行沒有關係。
佛陀那時代,為什麽成就的人那麽多,因為那時的印度社會大家都在修行,隻是不得要領而已,後來到了佛陀這裏,經過佛陀一指點,就成就了;很簡單地,佛陀講「善來比丘」,人家就證阿羅漢了。那你們呢?你們是「不來比丘」,叫你來也不來,那有什麽辦法?因為連基礎都沒有。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基礎一定要有,要有一個地方好好地訓練,把這些基礎建立起來。
大家不要以為大乘比小乘了不起,以現代語言來講,大乘是宏觀的佛法,小乘是微觀的佛法,隻是宏觀、微觀的不同。佛陀當時看到光有微觀的佛法不行,必須兼具宏觀的部份才可以,於是把這一套相關的東西教導這些修行人,但有很多人不喜歡,你看迦葉尊者幾乎連講經說法或帶個共修也沒有,富樓那尊者則是到處講經弘法,兩者完全不同,要留意到這種差別。佛陀在展開大乘佛法的過程,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教化眾生,就要經營道場,道場怎麽經營,這就是個問題。假如單純隻有修行,那很簡單,但是當佛陀把修行的東西教完以後,就必須教導大家怎麽教育眾生。
在大乘的國度裏,你要來修,那個師父就要跟你負起那一份責任感,那就是一種信托製度,但在小乘的國度,修不修隨你,修得成或修不成都是你的事,大乘的國度則不同,因為大乘的師父發願度眾生。什麽叫作度眾生?你要教眾生,眾生不會要教到會,教不會你要負責任。為什麽有些爸媽生孩子一生就十幾個,就是上輩子沒把人家度好,要負責任,所以這輩子繼續養,養到他們都證阿羅漢。你要教導他,問題是他不具備條件怎麽辦?就得想辦法讓他先具備足夠的資糧道,這就是大乘的部份。
大家都急著修行趕快成就,可是你一定要弄明白,到底資糧道具不具足,假如不具足,那就不是要修就能修,起碼到達「修行的開始線」才能修;未到達前,要先充實資糧道,一旦資糧道具足,開始修行,要成就很容易。我們一再跟各位講,難的不是在如何修行,修行的整套係統都可以有,問題在於我們怎麽指導你。怎麽指導?「師父,你講我就知道……」,光講是很快,幾分鍾我就可以講完了,但是做要做好幾年,而在這幾年做的過程中,心境的變化、修行的狀況你要一再地提出來,我們要一再地切磋,不是你講可以就可以了,你要留意到。
佛陀那個時候也有這種狀況,於是產生各種眾生及修學成就的評比問題,所以才會衍生大乘、小乘、中乘,但最後佛陀超越這個部份,而說:大乘、中乘、小乘都隻是方便說,當你出三界以後,隻有一佛乘;羊車、鹿車、牛車都是在三界火宅裏麵講的,為了適應各種根器;眾生貪著於這裏的貪嗔癡,不想出三界,所以告訴你這裏麵的玩具不好玩,外麵比較好玩,就講有大乘、小乘、中乘,依眾生根器的不同,把他拉出三界,等到大家都出去以後,發現沒有羊車、鹿車、牛車,前麵陸地空地上隻有大白牛車。總之,隻要能讓你出三界就好,出了三界,隻有大白牛車,沒有別的。
事實上,很多阿羅漢出去以後,發現沒有羊車,隻有大白牛車,他根本不喜歡,因為習 氣啊,所以這時問題就來了,這些不喜歡大白牛車的阿羅漢怎麽辦,總要有個地方安頓嘛,那就是極樂世界。所以證得阿羅漢以後,別擔心,一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不管你要不要大白牛車,就是到極樂,然後在那邊準備入法界的資糧道,還要再一次覺醒,才能回小向大,才能入法界。若是直接修法華、華嚴這種圓教的話,直接就入法界了,不一定要經過極樂世界,差別之處是這個地方。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佛陀就要講這種圓融的方法,把它收起來做結尾。結尾這樣講,好像懂了,隻能講「好像懂」,其實不懂,你知道大小乘之間有什麽不同嗎?跟各位舉一個例子,小乘是強調生命改造的那一份工程,而佛陀最偉大的遺產,就是把怎麽樣做生命改造工程的know-how教給我們了,因為一般人修學到了「置心一處」以後,經過五覺支入初禪定,然後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到滅盡定這最高境界。佛陀發現這樣不對,所以發明了橫出三界。我跟各位講說,到置心一處就是要「橫出三界」,不要入「色界定」。入色界定可以橫出三界,入無色界定也可以橫出三界,但你不必那麽辛苦,在還沒入禪定前就可以先出三界,出了三界以後,你要入色界定、無色界定、四禪八定都沒有問題。這個是從原始佛教修行的地方,來看佛陀最大的遺產。
佛陀還有一項不可思議的遺產——大乘。大乘雖也涵蓋生命改造工程,但他最重要的是教化眾生這個部份。「要怎麽教化眾生?」這時,佛教就有純修行走向宗教化。佛教之所以宗教化,是因為大乘興起,而宗教化的第一個特點是什麽呢?就是教主的保佑。留意看看,哪個教主不保佑他的子民?大概隻有釋迦牟尼佛。講保佑的或是救苦救難的,在經典上看到的都是十方諸佛或是觀世音菩薩;接引的都是阿彌陀佛,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指導我們直接成佛。
佛教宗教化的開始,佛陀時代就有了,不是到大乘才有。佛陀在的正法時代不強調教 主救世,宗教教主救世本身是外道的,這一點要弄清楚,否則你對佛法根本不認識。我們不是否認佛教保佑眾生,隻是大家要明白,佛教的教主保佑眾生,是因為大乘佛教的興起才開始的,這一點是我提出來的。這裏頭大有文章,若要寫博士論文,有很多議題可以寫,但這部份都沒人講,大家都是想當然耳,想當然耳根本就不對。這裏頭有兩個特色跟大家分享:
第一,你從來沒看到釋迦牟尼佛怎麽救苦救難。很多佛菩薩的名字,你可能從沒聽過或覺得跟我們無關,比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跟你好像沒什麽關係,所以鮮少有人會去拜他們;金剛藏菩薩、無盡藏菩薩這些,我們大概也不會去拜,因為基本上這些超級大菩薩是不管閑事的。真正會管閑事、跟我們最有關係的,第一名是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在生活中的苦難特別多,他是救苦救難、專管閑事的菩薩,也是最宗教化的一個菩薩。第二個菩薩是地藏王菩薩,他也是專管人間這些閑雜事。第三個是阿彌陀佛,怕你死後不知往哪裏去,就把你接引到極樂世界。除了這三尊佛菩薩,其它的幾乎都不太管你,有的話大概就屬藥師佛,因為他也有這個願。假如阿彌陀佛不算,那就屬藥師佛、觀世音菩薩跟地藏王菩薩這三個最會管閑事。
佛門中你要找到十個佛菩薩來管閑事,大概都很難。為什麽會有這種情況?這是大乘佛法興起後的特色,但是一般人都弄錯了,包括小乘批評大乘也弄錯了。大乘佛法在鞏固教團 方麵,他有很大的功德跟威神力。佛陀談這個部份,絕不從民間迷信信仰或者經營這邊來講,當然這裏麵有經營、組織、管理、製度等等,它有一套符合真理的做法,但不是現在工商業的這種講法,你要留意到。
第二,佛菩薩所謂的護持、護念、保佑,或者令你免除災難的功能,開始在這邊出現了;在原來的生命改造工程裏,它是指「當機眾」,也就是已經具備了資糧道,這時就可以直接修行,佛陀這一招最好,但它是針對當機眾來講的,不是所有的眾生。問題是,很多人自以為是當機眾,甚至以為自己是法王子,都把自己當成佛陀的vip弟子,那就完了。愈是這樣想的人,愈需要諸佛保佑、菩薩加持,因為它的生命質量差距相當大。我隻跟各位談一個原則,修行者的資糧道,第一個就是五大人格性要健全,健全與否有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會不會自我反省、自我檢討。
反省、檢討或許大家都會,但要留意的是,若每次反省、檢討後,認為自己都沒有錯,錯都在別人的話,那表示你的人格不健全。反省檢討之後,要能找到自己的缺點,假如找不到,那就拜一百零八拜。你要經常檢討反省,找不到缺點時就要拜了。假設檢討反省以後,都是別人的錯,那就不隻一百零八拜,要乘上十倍,那就一千零八十拜。
大部份的人不願檢討自己,即便有也是把過錯往別人身上推,這種叫作業障深重,那沒辦法修行。真正要修行,要懂得這是第一個要件。然後,在正常的生活中要感覺到「我的人生這樣活著對嗎?」這個叫作出離道,出離心就起了。「什麽才是對的人生?」你開始追求「對」的人生,前麵出離的摸索有了,確定皈依三寶是對的,確定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是對的,開始往這邊追求,那就是發菩提心,這時才算是修行開始了。我隻是舉例,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生觀要全部淨化,當中沒有太複雜的意識形態。
我們怎麽知道自己有沒有複雜的意識形態?比如,你想要修行,跟善知識提問一些佛法或生活中的問題,當善知識跟你講要怎麽樣時,你就會「可是……」,人家在講,你又「還有……」,接著又「但是……」,那人家怎麽教導你?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意識形態太複雜。你要活在凈識裏,單純的概念裏,才能夠叫作人格性健全。這麽一件事,人家講完,「喔!這樣」就好了。每次人家一講,你就一大堆的「可是……但是……還有」,那你根本沒辦法修行,要留意。大乘佛法就具有這種調教 的功能,調教 到這些基本條件具足以後,你會發現每個人適合的行法都不同。所以佛法在修行方麵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前麵講的「聖解脫道」,另外一個叫作圓融道。圓融道有圓融道的修法,是不同根器、不同條件、不同因緣的人所修的,這叫作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方法,聖解脫道是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兩者不同。
我們要從哪方麵下手?大家不要一聽到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就說我要這個,認為可思議的法比較小,他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而是要看自己具備的條件如何。這部份在華嚴思想係統裏的指導是很充足的,但我們很難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講清楚,可以告訴你的是,佛陀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提到了教化眾生必須宗教化的問題,也就是諸佛護佑、菩薩加持及救苦救難這個問題。進入這個領域裏頭,大概有一半是妄想,一半是真實,怎麽說呢?真修行人,那個加持之真實的,若不是修行人,尤其是人格性有問題的人,那根本就是妄想。因為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們簡單講是一半一半。
宗教開始要推動、要教化眾生,廣泛的眾生有一些問題,有些眾生福報不足,長期生活在惡劣的環境,造成恐懼、扭曲的心理;有些眾生則是福報很大,作威作福,四處欺負人。其實這兩種心境都是病,人格都是扭曲的,麵對這樣的眾生要如何教導?相較於其它一般宗教,大乘佛教在這部份有個優點——它平等;因為它是從生命的本質來看眾生。就一般宗教來說,貧賤跟富貴是有差別的,因為有福報的會供養,沒福報的就無法供養,因此在一般宗教裏頭,那種不公平的現象更嚴重。就大乘佛教的平等來說,如前麵所提的,有福報的生命扭曲了,沒福報的生命也扭曲了,扭曲對扭曲,不是平等嗎?主要看的是你的生命有沒有扭曲,有扭曲的先做矯正,沒扭曲的可以直接修行。
最明顯的是優婆離尊者跟七個小王子的例子,優婆離尊者未出家前是個理發匠,出身於首陀羅,既不是刹帝利,也不是婆羅門,在當時印度的種姓製度中叫做賤民,本來是七個王子的理發師,看到七個王子要出家,他也想跟著出家,結果比七個王子早了一步,優婆離就成了師兄。平等啊!它是按照先後次序來的,不能因為是王子就稱大,進到佛門大家都一樣,你要留意。
這一點就告訴我們,生命的扭曲與否,在修行上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整個大乘在這個架構上麵非常完整,大概每一部經典,談論的都是有關這個部份,而《阿彌陀經》這個部份劃分得更清楚。關於《法華經》,則是把修行的整個過程分成兩部份:一是「化城」階段,以現代語言來形容,就像是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休息過後還要往前邁進;至於應該要進幾個休息站,則因人而異,跑一千公裏和跑五千公裏的,需要的休息站數量當然不一樣。佛陀在這裏弄得很清楚,所以會有一個化城的觀念,但是到達化城,並非修行成就,它隻是人格矯正的終點站而已。換言之,就是人格矯正成功、完成了,下一步才是正式修行,它隻是一個段落,接著還有下一個段落,這是《法華經》提出來的一個特色。這一點在華嚴裏頭談得更完整,它有幾個階段的教學方式。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法華經》提供給我們的大乘佛法架構已經很完整了,它把大乘宗教的觀念及教化眾生的平等性提出來了,而且它的平等,還是男女平等,裏麵提到了八歲的龍女即身成佛,它是絕對地平等。不要以為女眾出家,佛法會減少五百年,你要這樣相信也可以,傳統上有這樣的講法沒錯,但它的語言模式不是這樣詮釋的,不要把那種不公平的現象一直延續下來。當時會這樣劃分,跟當時的印度社會背景有關,所以語言記錄中有那些東西,但教義的基本精神是平等的。
這部經典告訴我們三點:一、宗教觀念形成了;二、教育眾生的時候有階段性;三、眾生完全平等。眾生平等這個理念一定要注意到,之所以會不平等,那是眾生自己的問題,不是佛法真理的問題,這部份要先弄清楚。這是《法華經》講到宗教曆史的演變過程,照講應該叫作佛陀的宗教思想。佛陀假如隻講小乘,那就隻有生命改造工程,沒有宗教,因為佛陀有宗教的觀念和情操,所以發展出大乘經典,也因此讓我們真正看到佛教的圓滿;在大乘裏頭,我們才能看到佛陀是怎樣組織和經營僧團 。從曆史的觀點來看,基本上佛教不必組織僧團 ,但當時有很多的印度僧團 向佛教這邊集中過來,而且當時佛陀是住在園林,不同於當時印度修行者遠離人群住在偏僻的森林,那是園林就像是現在的公園、小區,這是僧團 形成及經營的基本雛型。以上是佛教背景的說明。《法華經》是一部大乘集大成的經典,為什麽〈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跟我們特別相應,這部份後麵我們在說明。
貳 二八年華的觀世音?
我們先來談談觀世音菩薩的背景和這一品經形成的原因。〈普門品〉是《法華經》的其中一品,因此我們必須從整部《法華經》來看,才能明了〈普門品〉的由來。
為什麽會有觀世音菩薩?一般人談到菩薩跟佛,通常會把他擬人化;佛菩薩擬人化是很符合邏輯的,可是如果把所有的神都擬人化,那就不合邏輯了。怎麽說呢?因為神是一種欲望 ,所以不能擬人化,一旦擬人化,雖然也叫作神,其實跟魔差不多。把欲望 擬人化,那不是魔嗎?所以就會說「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因為沒有別的講法(這裏暫且不談佛教的見解)。怎麽創造?依於他的形象,換言之,就是依於他的欲望 和妄想來創造這個世界。創造以後,因為控製不住這個世界,於是想了一下,「既然是我創造的,那就毀掉它吧!」但是當中有好人有壞人,於是造了一個方舟,把最好的人、動物放在上麵,其它的就用大水通通淹沒。照講,剩下來的應該都是些好人、好的動物才對,怎麽還會有世界戰爭?怎麽會發明原子彈 ?世界上壞人為什麽還那麽多?到底他的欲望 和妄想正確嗎?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事實上欲望 和妄想的背後存在一種很大的魔魘,魔的這種夢魘一直在起作用,所以神不能擬人化。
佛菩薩可以擬人化,但擬人化通常會產生弊端,你會把他看成人 ;菩薩並不是人,它是生命因素、生命中的元素,或是叫作生命本質——你要怎麽定義都可以,我們隻是舉幾個詞給各位用,因為每一個詞都要重新定義、規範——佛是指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兌現,菩薩則是指一個生命因素的充分兌現。比如,觀世音菩薩就是把生命中愛管閑事的因素充分兌現出來,所以它不但可以修補自己生命中的種種挫折、傷害,也可以幫忙其它眾生修補生命因素當中的種種傷害。
內在生命因素的傷害反射出來,就是外在生活中挫折、痛苦與困難。我們現在的生命因素有雜質、惡質和本質,修行就是要把生命中的雜質、惡質去除,留下本質的部份,然後更進一步地將本質發揚光大。凡夫不了解這一點,雜質、惡質受傷了,把它丟掉就好,他卻還想要把它修補一下。要留意,佛菩薩對你所求的是可許則許,不可許就不許。所以我們通常是這樣求菩薩:「佛菩薩加持,明天讓我中一百萬,可許則許。」若是菩薩認為不可以的,那就不要應許,這是可許則許。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所求的,究竟是生命中的本質因素,還是惡質、雜質那個生命因素,本質上的佛菩薩會給你,雜質、惡質上的就不會,這點你要弄清楚。
諸佛菩薩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的生命因素,人人平等,至於每個人要從所有的生命因素當中去凸顯哪一個生命因素,這一點則因人而異——凸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那就會是個管家婆,什麽都要管,因為這個生命因素就是專管閑事;凸顯的若是文殊師利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那他就不會管閑事了,他專管大事;普賢菩薩也是專管大事,閑事雖然也會管,但不會很積極,本質上的增上緣他會幫助你,非本質的增上緣不會理你。
生命中這些瑣瑣碎碎的事,隻有觀世音菩薩會幫你這個忙,但它是你生命因素中本自具足的東西,不要向外祈求。那麽,為什麽會有觀世音菩薩的出現呢?這就要接續前麵談的,因為佛法開始宗教化。佛法本來是專講生命的改造工程,幫我們轉凡成聖,但為了攝受、教化眾生,為了經營道場,它必須普及化,而隻有宗教化才能普及化,因此諸佛護念、菩薩加持就產生了。眾生的苦難很多啊,眼看辛辛苦苦栽種了一年的農作物就要收成,卻突然來個蝗蟲過境或者水災,你說苦不苦啊?怎麽辦呢?隻能呼天搶地地祈求眾神來護持,這時佛教也要有一個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佛菩薩,觀世音菩薩就這樣產生了。所以隻要你有苦,觀世音菩薩就會出現,佛教中有這樣一個「大神」,很快就能普及化。
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並未普及,是來到中國後才普及化的,當中包括了主、客觀因素。佛教傳到中國,到了唐朝形成了所謂的天王思想或佛王思想的風氣;因為中國這個民族原本是不用神來統治的,而是依靠家庭倫理及政治倫理來統治,漢朝以後因為人口多、幅員廣大,統治管理不易,因此漢明帝開始向西方取經,起初的取經是要取統一中國社會的經,然後發現取回來的佛經很好用。從漢明帝到武則天時,大約六百多年的時間,中國進行一個文化改革運動,尤其是南北朝的這些皇帝,希望籍由佛教或道家的協助來統治國家,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的年號,共十二年)的年號就是這樣來的,當中有道家的思想在。另外也出現偽造佛經的情況,說這個皇帝是某某天王或某某菩薩,以鞏固其統治的地位。假如說這個皇帝是哪個天王,那就是天王思想,若是講這個皇帝是某某菩薩的化身,那就是佛王思想。比如武則天那個時候,就出了一部《大雲經》,說他是彌勒下生,這就是佛王思想。
佛王思想到了這個時候很成功,也造就了觀世音菩薩普及化的外在客觀因素;而其普及化最重要的主觀因素,是當時武則天的國師賢首法藏修十一麵觀音法非常靈驗,舉凡蝗災、水災、旱災、瘟疫、軍隊叛變或跟高麗打仗,都是用十一麵觀音法。法藏大師是華嚴宗的三祖,也是華嚴宗思想集大成者,同時是我們華嚴密的元始天尊,也因為他修這個法很靈驗,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就更加普及化了。所以宋朝以前長安這地方的老道場,通通是拜十一麵觀音。
同時在南方天台宗的發源地浙江 沿海一帶,因為北方皇帝提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便與之相應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因此逐漸形成;但南方不知道北方的觀世音菩薩是十一個頭,因為〈普門品〉隻有講三十三應身,沒有說他幾個頭。加上唐朝末年日本僧人慧鍔過來求法,在浙江 五台山請了一尊觀音像要帶回日本供養,當船隻經過舟山群島時遇上狂風大浪,船隻無法航行就帶不走了,當地的人便在普陀山那裏建了一座寺院,並且稱之為「不肯去觀音院」,此即普陀山成為著名觀世音菩薩道場的由來。
觀世音菩薩的興起及普及化是有其原由的,你會發現這個菩薩真的吃飽飯很悠閑,什麽事都管,孩子生不出來、想要生男生女或是海上遇到大風浪他都管,總之他到處管閑事,而且都很有效。所以我們大乘佛教通常講的「佛祖」或是泛稱的「菩薩」,大都是指觀世音菩薩。為什麽呢?因為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又加上上至朝廷,下至各宗派廣為推動,所以能讓廣大的群眾普遍信仰。我們現在體會不到,在古代光是一個牙齒痛就不得了了,牙痛不是病,但痛起來還真是要命,那隻有念觀世音菩薩了,這時大悲水就很有用。不管有沒有效,至少在心理上有一個寄托,可以處理你的問題,這是宗教信仰上普遍需要的狀況,所以觀世音菩薩一提出來,廣大的群眾都能接受。
我們前麵用很通俗的現代語言來形容,說他愛管閑事,古代則叫做「普門」,意即家家戶戶大大小小的事通通照顧到了,這一點在〈普門品〉經文開宗明義就列出來了,也就是普為大家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以上是說明觀世音菩薩信仰普及的原因,以及在民間被推崇的依據。
接著我們再談一下觀世音菩薩的定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覺有情」,覺悟的有情;依照前麵講過的現代化定義,菩薩是覺悟的生命因素;觀世音菩薩,就是這個覺悟的生命因素叫作觀世音。所以你現在也必須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多管點閑事,不能隻顧自己好,否則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激發不起來,一旦有事要求他,那會相應不來。但是這個閑事,不是指那些雜質、惡質上的事,而是管生命本質上的事,其它生活中的事情你很難去幫忙。怎麽說呢?因為你會看不清楚,很可能一幫就被騙了。若是要幫的話,它是有原則的,你要留意。
比如,我們常常告訴各位,道場中同修間不要有金錢往來,如果要幫,那就當作把錢給他,能給多少就給多少,不要對方還你,若是要還,你就拿去救濟;這樣給錢就像是在救濟,給了就沒事。若是給了錢,有期望他什麽時候還,那你的煩惱就來了。首先,你的心理會開始預期他什麽時候還你錢,假如他沒有能力還,煩惱就產生了,你會有被騙的感覺。對方就是有困難才跟你借錢,當他的困難還沒有過去,哪來的錢還給你?這時你會跟著一起煩惱。所以我們幫眾生,首先要存著有去無還的打算,否則煩惱一定來;其次,你要有智慧的幫,而不是幫到最後莫名其妙地說我被騙了,倘若如此,隻能說活該,前輩子欠的,這輩子該還。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不要有金錢往來,知道嗎?「往」可以,不要來,比如對方說要借一千塊,一千塊我沒有,我給你一百塊,有還沒還都無所謂,這個就是幫助眾生。
大家要有隨時在本質上幫助眾生的心理準備,至於要怎麽知道是不是本質,這要自己在佛法上多多充實。我們要有協助眾生的意願,也就是對自己要發起這樣的心——生命當中的壓抑、隱瞞、扭曲,我要讓他恢複健康,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此一生命因素的關鍵所在。很多人把觀世音菩薩想成是個二八年華的姑娘,騎著一條龍在路上跑來跑去。不是,它是你的生命因素,在你的生命中會起作用。你現在就要發起這樣的意願——對內是對自己,對外是對眾生——有沒有受傷?有沒有缺點,這些你願不願意修正、改過,抑或是繼續隱瞞它?這是關鍵。願意修正改過,這個生命因素就會一直往上成長;假如是隱瞞缺點,找個理由搪塞或自我安慰一番敷衍過去,那麽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永遠被蓋住了。
前麵談的是從經題上第一個讓大家了解的,其次我們來談談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鳩摩羅什的譯經風格與眾不同,因為它著重在「道義」。經典的翻譯不同於一般書本翻譯,通常書本翻譯是按照原書字麵逐字逐句翻譯,不能改變,頂多是修潤得通順一點而已。經典的翻譯不然,兩個不同的民族,對於這個經典所講的生命體驗,共同點的部份就照原典翻譯,相異的部份就不這麽翻了,因為也要讓這新的民族接受才行。就這一點來說,鳩摩羅什可說是最成功的譯經家,曆史上無人能出其右。雖然曆史上有四大譯經師,然而就這一點來說,鳩摩羅什翻譯得特別好。
印度這個民族所擁有的生命體驗與我們中土有所不同,我們的生命體驗主要是來自於儒家和道家,鳩摩羅什譯經的年代,大概是三到四世紀的時候,那時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形成已將近一千年的曆史,中國人有自己的生命內在體驗,比如有為、無為、無極、太極或是無、空這些字眼,都是中國傳統文化裏麵的東西,反倒是「真如」這個字詞中國沒有,所以不會把它翻成真理,其實真如就是真理。印度人有的生命體驗,中國人沒有,而這種生命體驗又沒辦法訴諸文字,所以鳩摩羅什一定要去深入了解中國人的生命體驗,然後透過兩者的生命體驗,用適當的文字去連接這兩個部份。因此,我們才說中國佛教是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結婚所生的孩子,它是兩個文化不同的生命體驗。
想想看,我們沒有印度人的生活體驗,那要如何透過中國文字將印度人要講的東西表達出來讓我們了解?鳩摩羅什翻譯這部經典時,曆史上還沒有人研究佛陀思想中的宗教觀,就以《阿含藏》來說,它是站在生命改造工程的立場,裏頭沒有一點宗教觀念,隻有「轉凡成聖」的這種工程。真正的宗教觀在大乘裏麵才有,但是大乘在中國形成的時候,印度那個很深的「阿羅漢心境」,中國人沒有。
大家要留意,雖然鳩摩羅什翻譯的〈普門品〉是大乘經典,但若是沒有阿羅漢的境界作基礎,這地方你是沒有辦法展開的。比如經文的「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真的念著觀世音菩薩名號,然後跳入大火裏麵,火不能燒嗎?你去試試看,有誰會相信?這種話你翻譯的出來嗎?要是受傷出來,看你怎麽辦?鳩摩羅什之所以敢這樣寫,是因為他有阿羅漢的內在體驗,知道這個事情這樣沒問題,所以敢這樣翻譯。我們沒有這種內在體驗,敢這樣翻嗎?經典這樣寫,絕對是真的,但它的真,是基於阿羅漢的基礎上來講的,我們現在沒有阿羅漢的基礎,能說它是真嗎?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隻是一昧地相信,那就會變成迷信,而且會把佛法害得很慘。
經典講的都是生命的內在體驗,不能單從文字表麵上來看,若隻是膚淺地從文字上來理解,一定會出事。那當船長的,碰到船難也不必發電報求救,隻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船就不會沉下去了,因為經上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嘛。假如這樣理解,就是迷信了,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你要能夠了解經典的語言模式。鳩摩羅什在經典的翻譯上,這部份掌握的特別好。我們現在若能找到印度的原文來對照,你會發現它有很大的出入,因為它是從生命內在體驗那個地方去翻譯的,不是光從語言文字。同一部經典,不同的人來翻,當中難免會有所出入,原因即是譯者本身內在生命體驗的不同。
近代有很多人試著把中文經典翻成英文,你會發現老是翻不好,就是因為缺乏內在生命的體驗,如果是把佛經當作佛教知識來翻,這樣當然不行。我們的書也計劃要翻,就會有人來問:「師父!要翻哪一本?」管他哪一本,隻要翻了就讓他流通,為什麽呢?因為哪一本適合眾生的需要,你現在不知道,眾生看到、體驗到的那一本,他會留下來,其它沒必要的就束之高閣,之後要傳給誰,那就不知道了。這是最主要的關鍵,所以翻譯經典,一定要從內在的體驗開始。以上是談到鳩摩羅什的部份,提供各位參考。接著來看經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句經文簡單地說,就是無盡意菩薩很恭敬地向佛請法。在《華嚴經》裏頭都是菩薩問菩薩,很少有菩薩問佛的,但它這個地方是無盡意菩薩問佛。菩薩的定義我們前麵講過了,「無盡意菩薩」也是我們生命因素當中的一個。這個因素是什麽呢?無盡意,生命中有一個因素是永恒、無盡的,一直向前在成長的,生命不會終止;真實的生命、法身慧命是永恒、永不終止的,要記得這一點。我們這個色身是物理現象,物理現象有疲倦期,所以它到某個階段會結束,但法身慧命是不死的。
生命既然不死,修行就沒有終點,隻有階段性的終點,第一個階段到了,第二個階段就開始了,後麵還有第三、第四、第五……個階段,就算到達止於至善、成佛以後,也不是結束了,佛還要繼續成長、繼續前進,這個就是「無盡意」的意思。不是成佛就通通結束了,那成佛有什麽意思。成佛以後要幹什麽,你不知道。一般人的概念是以為到了天堂就沒事了,到了天堂幹嘛?一尊一尊掛在牆壁上是嗎?還是坐在桌上?因為不會探討,以為終點站就在天堂,那就完了。即使到達成佛的階段,還是沒有結束,生命是永恒的,不會結束。假如到了天堂就結束,那就不叫永生,隻能說是升天而已,對不對?不是這樣,它會在那裏繼續前進,這就是無盡意的意思。
我們的生命因素裏頭,有一個永恒向上爬升的基本生命因素,經典這裏無盡意菩薩問佛,即是告訴我們,縱使圓教成佛,佛陀的生命還是活潑潑地繼續前進。佛是圓滿的,百分百的生命因素都兌現了,這裏無盡意菩薩問佛,就是無盡意菩薩這一個生命因素與佛這個百分百兌現的生命因素互叩。《華嚴經》裏很少有菩薩問佛問題,大都是菩薩跟菩薩互相叩應,因為每一個菩薩都是他那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所以叫作不共別圓,每一個生命因素在互相叩應。〈普門品〉這個地方是菩薩問佛,也就是快要成佛的意思;成佛叫作法華,《法華經》是要成佛的經典,《華嚴經》是真理的經典,直接講真理是什麽,所以是菩薩跟菩薩對話,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但你稍不留意就看不出來了。
我常讚歎大乘修行真的是最微妙、最偉大的一項工程,原因就在這裏。一部經從頭到尾有一定的思惟模式和語言模式,作者和譯者不是同一個人,但它的語言模式就很巧合地安排到天衣無縫。這就像我們的大腦一樣,裏麵雖然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和神經網絡,可是你放心,它們絕對不會相交 ,也不會打結,而且彼此間會運做得很好。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密密麻麻的情境中,不會亂成一團 ,這是經典的微妙之處。經典跟一般小說不一樣,以前看很多小說,常常前麵人物、情節寫一寫,後麵就語焉不詳了,很多狀況最後都不清不楚、沒有交代。經典不會有這種狀況,它前後一定有關係,而且不會有交 叉亂成一團 的現象,因為它是生命的東西,不是知識,所說是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大腦可以思議的,你要留意。我們繼續看經文。
「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部分我們不講,因為我們講經的重點是把別人沒講的部份給點出來,這些是基礎佛法,是華藏工程你要進行的地方,自己要去查佛學辭典弄清楚,外麵注解的版本很多,他們在解釋的時候很講究這些東西:什麽是「偏袒右肩、合掌向佛」,有的是胡 跪合掌,胡 跪又是怎麽跪的?是左膝還是右膝著地?有人專門研究這些,你去看那些注解版就好了,我們這邊不講,別人講的我們也照樣接受。
「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樣的描述是擬人化,因為隻有用擬人化的方式來講,我們才容易了解,若是講「兩個生命因素碰在一起,電流、磁波怎樣」,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一定要用擬人化來表達。假如是科學家,可能會用磁場、電磁波或什麽的說法來形容,那也是一種語言模式,但經典所用的語言,它是生命的語言,你要留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世尊是佛經裏的基本用詞,意思就是老師或師父,有些佛教徒可能會覺得應該稱呼佛陀比較尊敬,其實意思是一樣的。若從表達恭敬的立場來講,稱呼世尊或佛陀,那無可厚非,可是從真實的立場來講,用老師或師父比較不會有偶像化或犯了所謂的「上師情結」,把他看成高高在上,那就沒辦法平實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即師、即友、即親」的感覺,是一種恭敬、尊重,若是把他神格化、偶像化,這樣絕對不好。所以我們的道場,一定反對「造神」運動,要造神的機會很多,但是沒有意義,對你或師父都很不好,要留意。佛絕對是菩薩的師父,從真實的立場,用老師比較親切,不要去造神。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無盡意菩薩跟佛所問的問題,不是我們大腦想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麽叫作觀世音」,而是前麵講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到底有什麽功能?」你要定義成愛管閑事的生命因素,或是定義的高雅一點,說是撫慰心靈創傷的生命因素也可以,但這裏問的不是文字的定義,而是那個定義的背後是怎麽起作用的,這才是生命中要問的東西。就像很多人問問題,老是喜歡問一些佛學名詞,把師父當成佛學辭典,自己懶得查,幹脆問師父比較快,這樣學不會成長。
這裏是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交 互的地方——無盡意問佛陀,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是什麽因緣?是不是「當年觀世音菩薩發心度眾生,眾生難度,度到很疲累,去請教他的老師阿彌陀佛怎麽辦時,就昏倒了,把頭摔成了十個碎片,阿彌陀佛便將他抱起來,把碎片接回去,變成了十個頭,最後再把他自己的頭也加上去,於是成了十一麵觀音」?經典是這樣定義,佛大可這樣作答就可以了,但這又不是查戶口,不是問他為何叫這個名字的問題,這都是知識的東西。他的問題是:「觀世音菩薩有什麽能力?他是怎樣幫助眾生?愛管閑事,到底是怎麽管的?怎麽撫慰眾生受傷的心靈?」是問這個部份。所以接著佛便回答無盡意菩薩,講了十二個因緣,也就是那十二大願,十二個大願通通有「若有……若為……。」我們往下來看十二大願。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第一個大願,他過去曾經這樣發願,就是這個生命因素有這樣一個功能。所以我們常要各位發願,至於怎麽發願才正確,這點你不用擔心,因為這個生命因素是要你去激發出來的。這裏是用十二大願,假如你發的是十六大願,而且內容跟這十二大願都不一樣,那也沒有關係,你所發的那個願所激發出來同樣的生命因素,將來在法界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樣的,隻是救度的眾生不一樣,因為所發的願不同。所以你要留意,激發同一個生命因素,都可以有無量無邊的願來激發它。要怎麽來發這個願,那就很重要了,這是自己要去發的。
各位今天回去,就把這輩子要行的菩薩道的願通通寫下來,看看有幾條?現在大腦裏頭,有多少要為眾生服務的願通通寫下來,寫完以後放進紅包袋或信封袋,壓在佛菩薩那邊,明年再拿出來看,等來年再來看的時候,一定會「唉唷!真不好意思,怎麽發這種願……」,趕快重寫一張,那就表示有進步了。大概三到五年的時間,某一年會發現「我去年發的這個願還不錯」,然後就會以那個願為根本,那就是你要激發的生命因素,接著就是要去實踐。
你現在發的願都不算,因為可能明年就推翻了,但不要緊,那是進步;明年的願,後年會再推翻,那也是進步。大概第四次以後會趨於穩定,隻是把第三次的願約略修正一下。到了第五次,大概改幾個字或是把原本的長篇大論改成幾項要點,這時的願叫作穩定了。這時候行法、要做什麽事情就確定了,你也知道怎麽做了。
若是不發願,老是想「師父你跟我講,我做什麽好……」,那是師父的願,不是你的願,一定要自己寫下來,明年這個時候才能驗證自己有沒有進步。當你自己看了會不好意思,那表示你有長足進步。慢慢地會把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然後去實踐。告訴你,下輩子一定比這輩子進步,當你那個願訂好,確確實實是你真心的願,有做、沒做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的生命價值觀已經定位,下輩子再來,一定超越這輩子。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世界、兜率內院任你選,你一份成績單送出去,有三所大學要你,這是真正的淨土。在那裏幹嘛?開始重新準備自己,你會拋掉五濁惡世的一切習 氣,把你的生命改造為第二生命,在第二世界準備好以後,向法界邁進,就是這個樣子。
發願定位很重要,自己寫自己的,隻有你才知道自己是誰,但不能光寫「我要度眾生」,而是要寫「我要怎麽度眾生」,寫的時候你會整理出自己的思惟模式,當思惟模式整理下來,接著就是行法、你要做的事。所以不能不發願,你看經文這裏很簡單,「眾生受諸苦惱,隻要念我的名字,我就救他」。你能嗎?你也可以換個方式說:「隻要我成就,眾生見我形、問我名而願意跟我、要求我的話,我一定不遠千裏而救助。」你可以有這種願,看到你的形相或稱念、聽到你名字,希望你來幫助他,你就去幫助他,這是一種願。你不能夠說:「不過要下午六點以前,六點以後要下班回家了……。」不能有時間的限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電話還不隻一支,千處祈求千處應,這個才是無量無邊的願,自己鍛煉自己,絕對不要依賴,這個地方是沒辦法依賴的。
叁 call in 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密碼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皆得解脫。」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第一個願。這裏講的「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指的是整體的苦惱,不是個人的苦惱。「一心稱名」在佛教裏是很特殊的,原始佛教講的「念佛觀」,也是一心稱名的意思。「一心稱名」跟《阿彌陀經》裏的「一心不亂」是同樣的意思,都有原始佛教的意義在,也就是透過持名念佛,訓練一心不亂。換言之,你要透過持名念佛來入定。怎麽入?這個功夫就大了,不是這樣隨便念一念或是白念珠念到黑得發亮就入了,它是一項工程,叫作用心的功夫,用到一心不亂。「一心」是技術性的名詞,不是概念性的名詞,這個詞匯裏頭是有功夫的。「一心」這個字,你要是不會下過工夫,其它的就甭談了,要留意到。
這裏的「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有雙重意義:
第一,就自己來說,我們有很多煩惱,因此生命本質的那個生命因素被無明覆蓋住了,不能顯現,現在隻要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將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無明就通通翻掉了。假如你現在正在進行生命改造工程,其意義尤為重要;也就是說,當你正在修學的是微觀的佛法,求解脫、求成就這個部份時,稱念觀世音菩薩,讓這個生命因素凸顯出來幷發芽、成長茁壯,以致臻於成熟,這時,你其它的生命因素也會跟著吐芽、成長;「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的生命因素,它會同時成長。換句話說,修學這個法門,同時成就就對了。一般的解脫道,它是一個生命因素成長到六十六分以上,才會帶動其它的生命因素通通發芽,然後快速成長,但是修學「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隻要觀世音菩薩的這一個生命因素一突破,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會同時一起成長,這是他的第一個願力。
你可能會說,那經文怎麽不照剛剛我們所講的這樣直接寫下來就好了呢?這是譯經家當時所用的語言文字,現在我們是用現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這樣你才容易了解,往後再過個二千五百年,我們這樣的表達方式也不適用了。鳩摩羅什翻譯的語言文字還會繼續流傳下去,再過個二千五百年,到時就會用那個時候的語言模式重新再詮釋一遍;原始的語言模式不能改,詮釋的部份隨著時代的情況可以改,可以一直轉變,這叫作善巧方便。
比如我們最近在研究如何將生命跟心靈予以量化。「量化」這個問題是未來兩千五百年要發展的路,因為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它必須透過中國人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跟西方人講佛法,他會用西方的格義學來衡量你講的對不對,而且還要透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你跟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無法實驗,他就不能接受。怎麽辦?那就必須予以量化,既然不能用他的方式實驗,因為他實驗的方法用的是大腦,那我們能不能透過他實驗的工具——數據——來證明?換句話說,就是用他們的工具,但用我們的體驗方法重新統計,用這樣的數據、分析來跟他們談,他們將會完全接受這樣的數據方式,這就是量化。所以佛教要西來,要講祖師西來意,不能用我們的語言或單獨用他們的語言模式來表達,兩者之間必須作一個轉移。所以將來〈普門品〉這個經文要轉化過來時,可以用微積分來求證這十二個大願。以上談的是第一個「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的意義。
「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的第二個意義是講族群,這個時代的眾生都有一種無明,隻覺得莫名的恐懼、無奈、空虛和逼迫,但不知道它從哪裏來,其實它是整個社會結構使然,活在這個結構底下的你,自然會跟著煩惱、恐懼。這個社會結構最大特色叫做完全競爭,一個尚未成功或者剛要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對於這個「完全競爭」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因為腦筋會想著「我現在要出征,等我打勝仗回來,你就知道……」他隻想到打勝仗回來的光榮,都隻聽到這些衣錦還鄉、凱旋榮歸的歌詠讚歎,卻沒看見那些撞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在生死邊緣掙紮的痛苦情景,完全競爭很多社會新鮮人一頭栽下去。各位應該也都會經曆過那個過程,現在大家能坐在這裏,算是幸運的一群,能夠從那個過程中掙紮出來。我們看到周遭很多親戚朋友,在這個戰場上前仆後繼地倒下去了,自閉、憂鬱、躁鬱症的人比比皆是,乃至不知失蹤到哪裏去的,這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
因為這種競爭的存在,莫名的恐懼油然而生,雖然初生之犢不畏虎,但森林走久了,會發現當中不隻有老虎,被老虎吃掉的更是不計其數。麵對種種的災難、挫折,恐懼已然成為一種慣性,心也被啃噬的千瘡百孔,這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誰能改變這種完全競爭所帶來的恐懼?留意看看,我們每個人是不是處在這種緊張、恐懼的慣性中?最近又要大選了,你看布什緊不緊張?他卸任了,不必選,可是他也很緊張,要出來選的人就更緊張了。投票的人也跟著窮緊張,雖然也不知道在緊張些什麽。為什麽會這樣?因為這個時代另外有一個製度叫做輿論,你一定會被卷進去,它會強迫你知道。以收視率為例,他需要閱讀報告這些統計數字,你就不得不被卷進去,就會跟著窮緊張了;進去以後便會架構一套社會的價值觀,然後跟著這個價值觀走。社會的價值觀會告訴你,需要經濟成長、社會福利,於是開始有這類的報告、施政措施,真真假假也不知道,你就要被強迫接受,單純的心靈開始被汙染了。
處在這個所謂的「社會中心價值觀」當中,你的意識形態會不知不覺地傾向那邊,當符合這個標準時,就會顯得得心應手,反之便開始激蕩、煩惱,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無明煩惱,其實是整個社會結構造成的。那麽,誰能改變?觀世音菩薩有辦法,它能夠將社會那些傾斜、不良 的中心價值,通通變成健康、正確的,關鍵就在於「一心稱名」。這裏我們就要談到「一心稱名」的第二個層麵,這是屬於大乘宏觀佛教的部份,這部份有別於前麵提到求解脫的一心稱名,那是屬於微觀的佛法。宏觀佛法對於一心稱名的定義是實踐,你要去實踐觀世音菩薩的願力。我們前麵定義過了,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的生命因素,它是專門「撫慰眾生受傷心靈的生命因素」,能使你有自愈、還原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經由你的實踐,治療眾生受傷的心靈,但你要知道,它不是個別,而是從社會「無量百千萬億眾生」這邊改變的,這個叫作大慈大悲。
我一再地強調,大慈大悲跟慈悲不同,這世界就像一艘大船,船上乘載了六十五億人,當這條船開始動蕩不安,船上的人被震得七葷八素、吐得一塌糊塗時,有一個大醫王出來了,不分貧賤貴富,也不收錢,一一地把每個人都醫好了,每一個人也都很感恩他,這叫作慈悲。大現在醫生隻有一個,病人有六十五億,那要怎麽醫?還是要一個一個醫,不是你想的「隻要楊枝淨水一灑,全部的人都好了」,那是妄想,現實社會根本不可能。那麽,大慈大悲要怎麽做呢?想辦法把船穩定下來,自己不搖晃,所有的人也都得以恢複正常。這樣大慈大悲的人,眾生反而不會感恩他,因為既沒幫他看病,也沒給他藥吃嘛,這世界是這樣,菩薩很清楚,但他想辦法把這個社會弄好就走了,也不需要留名。這時你就可以看到,原來生命因素是這樣起作用的,你的生命因素就可以使這個世界穩定下來,讓全人類獲得幸福快樂。為什麽要留名?目的是使社會、眾生都獲得安樂,所以不要留名,皆得解脫嘛!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心實踐觀世音菩薩,換言之,就是全心全力投入尋找救度眾生的方法,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給你智慧。這智慧怎麽給?從哪裏來?一般人不了解,但實修者自然知道它怎麽來。這部份很難告訴你,即便我跟你講「這智能是觀世音菩薩給我的」,接著你一定會問我「他哪一天跟你講?在什麽地方跟你講的?」這不是你想象的那樣。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自己本身的智慧,自己就會產生,因為它是你的生命因素,重點在於你有沒有實踐,而「善用其心」則是實踐過程中至關緊要的關鍵。那麽,又要如何善用其心呢?不要老往失敗的方向想,就說不要老是抱怨「這不可能……」,因為當這種觀念一產生,你的那個生命因素就不相應,就中斷了。
「一心稱名」就是專心的、一心一意地去實踐;從宏觀的佛教來講,去實踐,智慧自然會產生,沒有為什麽;那個智慧,是你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的,當那個因素發芽了,你的智慧就出來了——這裏麵包括人力、財力等各種因緣及你跟這百千萬億眾生一起的整個環境,它會同時轉變。當然,這裏頭有很多工程要進行,實踐的過程很辛苦也很痛苦,因為前麵根本沒人做過,即使有,你也見不到,它不是大腦的那種經驗傳承,也沒有知識累積。告訴各位,任何一件菩薩道的行為,絕對無法複製,因為兩個菩薩所在的時空背景完全不同,你要了解。問題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的是,有很多佛教徒喜歡找「語出何處」,有沒有例子?有,同樣的例子很多,但不可能有狀況全然相同的例子,所以就要靠自己發心了。
比如,當今的溫 室效應、氣候暖化這些問題,你要怎麽處理?你一定要發這種菩薩心,然後一心稱名專心實踐,一段時間以後,智慧自然產生。「如何協助人類度過這個難關」是關鍵處,但若不是行者,就會怎麽樣想不透。有人因此而發起「千萬人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一千天」,這麽做隻能算是「類似」的修行者,不是真正的行者。有沒有效?能這樣發起千萬人來念,當然也可以,但這麽做都隻能說是「類似」的修行,它的法義不是這樣,這個語言模式要你做的不是這個。雖然這麽做功德也是會有,但隻有減緩的可能,二十年延緩為二百年,隻是轉變成另一個形式而已,沒辦法讓這個世界免除災害,因為沒有用智慧真正解決問題。
文藝複興以來,佛教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社會建設幾乎是完全缺席,但今天我們要說「我們已經報到了」,而且從今以後永不缺席,不僅如此,更要帶領著人類的文明進步與社會建設,不是參與而已。怎麽帶領?我們有自己的正確方法——用觀世音菩薩的智慧來帶領,這樣才叫做一心稱名。你要自己一再地發願、一再地實踐。求不求?當然求,但不是跪在菩薩像前求菩薩給我智慧的那種方式,而是要看清楚整個社會的病根到底在哪裏,就像我們前麵舉得例子,它是整個社會結構出問題,是在這個結構底下才衍生出那些病,當你把整個結構調回到健康的狀態時,病不就沒了?
從枝末,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要從核心來進行。生命本質中這個菩薩因素相應給的智慧,都是從根本上來的,不會從枝末,你要留意。佛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外在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投射;當我們說外在世界怎麽樣時,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的那個東西還沒有出現,當我們將本質的那個東西凸顯出來以後,就會產生智慧,外在的世界自己就會改造。所以你說這些工作難不難?不難,但若是用世間人的大腦來看,當然很難,因為大腦裏頭根本沒有答案。
大腦一旦沒有經驗就不會處理,你看當今全世界的人都動員起來為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問題而做努力,有沒有解?告訴各位,若是用大腦來處理,那再花個二百年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處理的都是很枝末的部份,真正要解決問題,你要從核心下手。核心在哪裏?停止經濟成長的競賽及大量消費的習慣,要從這兩個方麵來著手才有解。因為經濟成長的競爭及大量消費的結果,就是製造大量的垃圾,那溫 室效應就會持續擴大。單單看我們所產生的垃圾,每個月持續地增加,你怎麽限製都無效,其它地方我們就不講了。所以一定要從最根本的核心下手,才有可能解決問題。整個族群、社會、世界的共同災難,這個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你要留意。這是我們從大乘宏觀佛教的菩薩道來看時,眾生苦的相。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聞」,從小乘來講叫作聽到,從大乘來講叫作知道;知道以後要一心稱名,真正的實踐,也就是要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隻要激發出這個生命因素來,「觀其音聲」,就尋著那個音聲,對於社會種種災難的相,這個生命因素馬上會產生智慧幫你解脫。所以還是得靠人類才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但必須是生命的智慧才能見效,用大腦的推理不起作用,大腦的推理隻會產生下一個問題而已。
比如,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貧窮的問題,但經濟發展了,貧窮問題解決了嗎?還是存在,隻是產生許多的大富翁而已,而且把地球的生態平衡破壞了,這不是產生另一個問題嗎?為了振興經濟,就得大力鼓吹消費,相對的也製造大量的垃圾,接下來是不是要處理環境汙染及垃圾的問題?溫 室效應的問題,人類有辦法解決嗎?用大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繼續製造新的災難而已。看起來似乎是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事實上後麵又會有新的災難產生。弄到後來,人類的大腦沒辦法的時候,那叫做極限的反撲,人類就崩潰了。這是我們從微觀及宏觀的佛教,來談第一個大願,我們繼續往下看第二個大願。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是最有名的觀世音菩薩第二大願。它說假如有人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入大火,火不能燒,這是因為菩薩威神力故。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叫消防員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衝進去救火,這樣大火就不能燒?若是這樣,那就誤解經文的意思了。這裏的「火」,是指瞋恨、瞋心的火。瞋心是什麽?是非對錯的正義感、忌妒心。所以妒火一起的時候,你冷靜一下,稱念「觀世音菩薩」;小孩子參加考試,看到不會寫的題目,一定會很慌張,這時稱念三聲「觀世音菩薩」,冷靜下來以後,先寫其它的,通通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稱念三聲「觀世音菩薩」,重新將題目看一遍,這時至少你會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題目知道怎麽解。這不是說考試都不用準備,隻要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還是要認真準備,隻是碰到難題時,你可以這麽做;碰到不會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緊張,這時冷靜下來,火就不能燒,這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一般生活是這樣,修行也一樣,精進打坐的人就很容易「火大」,口臭就是火大。假如同修們都沒口臭,那隻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根本就沒有修,一種是已經解脫了。知道嗎?因為打坐你會緊張,我們講的禪坐金三角,第一個是置心一處,第二是放輕鬆,第三是息出息入很清楚。這三個基礎通通要具足,要證阿羅漢才有可能;如果這樣的基礎具備了,三個月一定可以證阿羅漢,否則不可能,因為這些都是基本要件。這三個條件要弄好,大概要花六年的時間。不要以為置心一處很簡單喔,很多同修以為坐得很好,其實睡著了,自己都沒有察覺;要克服這種困難,少說也要花個一兩年功夫。所以你一定要跟人家共修,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真正精進修行時,會因為緊張而火氣很大,這時候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火氣會降下來,火不能燒,是菩薩的威神力故,一般人不知道。這是從微觀的佛法,修行解脫道上的技術麵來看什麽是「大火」。
從宏觀的佛法來看,「大火」是講社會上的紛爭,社會上的紛爭大都是無名火、瞋心引起的。怎麽改善?這個時候呼籲自己的生命本質,著重於精神、人格的養成教育,這個實踐也是調理社會秩序的一種智慧,生命中的智慧它會兌現,否則那些口頭呼籲,都隻是大腦知識的累積,不會有效果。所以在這個時候,你要帶著疑情激發你生命中「觀世音菩薩」這個因素,這個因素它有很多種智慧、是四麵八方的。你在第一願那邊,有第一願的智慧產生,第二願有第二願的智慧,第三願有第三願的智慧會產生。因地行者從哪裏發心,就從哪裏去展開智慧,就是這個意思。有沒有可能十二大願的智慧一起發起來呢?也有可能,那是大菩薩、再來人,過去有成就,這輩子再來。通常我們是照前麵講的方法那樣發願,很自然地在這十二大願當中,會有你的願出來,有可能你會跨足兩個願或三個願,但不見得十二個願都有,不要緊,即便隻有一個願也可以。要發願,要按照我們前麵講的,一步一步來,一定會有這種大成就。修行就是有這個好處,不是為自己求名求利,但是你真的會對這個社會做出大貢獻,會萬古留芳。這是從宏觀的立場,來看生命因素它會產生什麽智慧。這是第二大願。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第三大願。「水」就是講貪心,貪、瞋是最麻煩的事,前麵兩個願是講癡和瞋,這第三個願是講貪,三大願裏麵貪嗔癡都講到了。大水是講貪水,因為貪,所以就隨水所漂了。修行從生活中來看叫做修養,生活中我們的貪心不要那麽重。那麽,要怎麽樣不貪?不要老是櫥窗裏的衣服,就是我少的那一件,或是現在流行什麽包,廣告一出來,我就少那一個,這樣就是貪心。當然買得起,那是你的福報,可是那包包又不能煮湯來吃,買那麽多做什麽?有幾個可以經常替換就可以了,不要每年出的新款你都要,那就很麻煩了,這都是貪心。
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貪心一起的時候,雖然心裏也會有聲音說不要買,可是手又很癢,隻要刷一下簽個字就可以了,這時候你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假如是為了收藏就另當別論,因為收藏到最後是要捐出去成立博物館,不失為自己貪的,是為了留給後代子孫看,能夠經過你的手去觀賞,那是你的福報。買衣服、買包包就不一樣,那是個人享受,你的包包跟衣服要開博物館嗎?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啦。收藏是為了以後要成立博物館,這部份就不是貪心,那是一種智慧的妙用,它有時空的因素在裏麵,當中是不是有貪,自己應該很清楚,貪是因為愚癡起作用才會貪。這就像行者、大菩薩也有忿怒相,但它那個忿怒相叫作寂忿相,寂靜的憤怒相,是在極寧靜中所顯現的,目的是為了教化眾生,跟那個「火大」的忿怒相不同,你那個忿怒相是瞋心一起,什麽都忘了,跟菩薩智慧顯現的忿怒相有所不同。
經文這裏的「大水所漂」,是指愚癡中帶來的貪心,若為大水所漂,稱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以上談的是一般的狀況,那麽在微觀的佛法裏講的修行,這個貪水是指貪修法,所以我們講修法要有一個規範,就是你修的那一法最少要用百分之五十的時間。比如,你主修華嚴,你花在華嚴上麵的時間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其它的就很多了,無量無邊,那部份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這兩條都有他存在的要件,第一條是幫你定位,不要四處亂跑;第二條是要你不要封閉自己,不要「我這個就好,其它不要」,那就會排他。這也是目前宗教最嚴重的問題所在——獨尊自己,罷黜百家。我們不能這樣,對於其它法門都要能包容,所以它隻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雖然隻占四分之一,但是其它法門是無量無邊,比例其實是很小的,你去探究一下,不要這麽吝嗇嘛,對不對?當然有些明知是傷害眾生的外道,你就不要去了。一般是叫做外道,其實應該稱作友教,友教你都要包容,佛門中的其它法門,更要能接納。
這個觀念你一定要記得,無量無邊的法門是包括佛教內和佛教外,不必看到教堂,好像看到魔鬼一樣。這些我們都可以去參訪,人家是怎麽經營、怎麽建築、怎麽布置的,了解一下有什麽不好呢?我主修是華嚴,其它的活動隨喜一下,有什麽不行呢?叫你發個心,「不行,這個錢給我的師父就好了!」不要那麽小氣,多結緣嘛,對不對?我主修華嚴淨土或是華嚴禪,那我一半的時間是用在這個專修法門上,這樣沒錯,別人在佛七、禪七,我也隨緣參加,看看人家是怎麽弄的,有哪些是我們可以改進的、可以發展的更好。所以參訪別人也是功德,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也是到處參訪,隻是你不要參到最後忘了我是誰,「我師父好多個,現在一提到法名,也記不起來是哪一個。」每一個道場你都去過,每一位長老你都認識,每個法門你也都知道,隻是弄到後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修那一法,這樣你就亂了,這樣不對,你自己的心要定位。
我們是華嚴人,但也不反對其它法門的參訪學習 ,你要留意,這是在微觀上麵你必須定位的地方,要不然人家說哪個好,你就學哪個,這個學、那個也學,學到最後你沒有辦法突破。不要以為自己學了很多法門,好像修得很好,這大概都在佛教三年級而已。怎麽說呢?一開始學念佛,念得很高興,一遇到人就「阿彌陀佛!」念了三年,愈念愈沒味道,聽人家說誦經很好,不誦不行,於是開始改為誦經,誦了三年以後,差不多隻剩下「三句經」——「如是我聞……」之後就一片空白,念到最後就「……信受奉行」結束。就「三句經」,其它沒有了。誦經不行,聽人家說打坐很好,改修禪修,一打坐,果然心曠神怡,舒服禪都出來了。坐了三年,愈坐愈無聊,一坐下就妄想紛飛;又聽人家說灌頂恨殊勝,然後又去灌頂……。就這樣修了十幾年下來,家裏各式各樣的念珠、蒲團 、經書、佛像、法器通通有了,尤其是密法一修,各種材質的佛像,斧頭、刀、劍、鈴、杵各種法器都有,家裏都快成了博物館,可是程度還是在三年級,那這輩子的生命就永遠無法提升了。這就是貪水,為大水所漂了,你要留意。
以正常的情況來說,我們都是很健康的佛教知識青年,經常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但是禪、凈、律、密的法門你要選擇一個,至少投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精進下去,至於圓融道的部份、宏觀佛法的事修上,鎖定一個去實踐,至於發願如何饒益眾生的部份就跟前麵一樣,這樣就不會貪。什麽都要做,沒錯,什麽也都應該做,但是你要選擇一個,否則還是犯了貪水的問題。道場跟個人是不同的狀況,道場要全方位架構,個人則是要選擇某一法,微觀的技術麵和宏觀的工程麵可以同時進行。這部份要講的範圍很廣,我們隻介紹到這個地方,相信不管是對你的生活或是修學上的技術麵、工程麵,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肆 順境、逆境都是瑞相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第四大願。它這裏講「百千萬億眾生」,那就跟整體的宏觀社會有關係。「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基本上這就是講人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它是更上一層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實生活沒問題了,現在要追求更好一點的;「金銀硨磲瑪瑙」就是種種寶,開始要聚寶了。這時候是生活行有餘力,開始要珍藏這一類的,那就會有一種狀況——走出你的生活圈去探險。
探險,其實就是叛逆的展現,是自我肯定與追求成長的過程,開始要從已知的範圍,邁向未知的境界。這時有的人會選擇去爬山、慢跑,或是原來一公裏跑半個鍾頭,現在把它縮短成十五分鍾,這種自我超越都是屬於探險的範圍。我在大陸 碰到一個人,本來事業做得很成功,後來全部放棄,跑去爬聖母峰。爬山他是外行,跟一群專家去爬,爬到快接近峰頂時,腳已經累得連一步也抬不起來。怎麽辦?眼看著山頂就在前麵,要放棄嗎?他就僵困在那個地方三個多鍾頭,最後還是克服萬難爬了上去,這就是探險,挑戰自我能耐的極限。登山挑戰成功以後,他又放棄登山,改去航海,買了一艘帆船在海上漂,一再地自我挑戰。
當然這種人是因為有福報,錢已經賺夠了,才有可能這樣做。至於沒福報的人,也有他另類的探險方法,我們小時候就比賽爬樹,看誰爬得最高,結果愈往上爬,樹枝愈細,後來整個人摔了下來,這也是一種自我挑戰。挑戰,就是「入大海」,去登山也是入大海,海上航行也是入大海,投資新的事業也是入大海,都是從已知的情境,踏入那個未知的情境,至於什麽時候會掉入陷阱,那就不曉得了;陷阱就是「黑風」。
有個同修開個小工廠,本來做的還不錯,想一想突然要開店,老婆當然反對,覺得日子平平穩穩地過就好,沒事幹嘛去開店,為了這件事,兩個人經常吵架。後來我問他太太,投資這個店要多少錢,她說大概兩百萬。「兩百萬拿出去,對你們家的經濟會不會有影響?」她說沒影響。我跟她說,既然沒影響,就給他玩玩看嘛,超過兩百萬就不要再給了。很多太太都有這種感覺,先生有時候就像個大孩子,他要做事業、要努力,你不能說都不支持他嘛。其實這也是一種叛逆,老了才叛逆。後來這個同修真的去開店了,差不多過三個多月,就搬了沙發過來,「師父!這個沙發給你們用。」才三個月店就收起來了,開店容易,要客人上門難,整天沒事就拿個雞毛撢子在那邊撢灰塵。這個也是「入大海」,進去沒多久就碰到黑風了,人生這種情況常常發生。
修行也是一樣,很多同修才正想坐下來好好用功,電話馬上進來了,一下這個找,一下那個找,被黑風吹來吹去。或是才剛選定要修哪個法門,突然就這個法王來,那個大德來,讓他的心飄忽不定。這個不定,就是黑風,所以很多人,修了十幾年,始終是那個樣子。現在很多師父都出來大力弘法,師父大力弘法本身並沒有錯,可是因為你的心不定,這個來你吃一口,那個來你也要去吃一口,這輩子吃的飽飽的,但始終沒進步。說起佛法來好像都懂,說你懂嘛,生命卻沒什麽提升,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船舫」就是你的心。
「飄墮羅刹鬼國」,這是很不好的情況才會掉到這裏,一般頂多是不習慣、不相應,離開就沒事了。開始修行以後會產生很多狀況,有的人在精進禪修時,會產生惡心、很討厭的感覺,也不知道為什麽;有時候則是會很著迷、很喜歡,其實這些都是觸功德。有的人修密法,法一相應,他會「料事如神」,原本早上晴空萬裏,他就知道下午會有暴風雪,人家還以為他發神經,結果下午真的下起大雪來了。有些人一修法,來的不是四大天王,反倒是羅刹、鬼都出現了,這時候他就會很恐懼。其實這些東西不要緊,都是修行的過程,現前時不要理他就好了,麻煩的是當這些順、逆境界出現時,很多同修會把這些狀況告訴其它同修或不明究理的師父,他們聽了就會心生恐懼,因此講出來的話,聽起來像是對你恐嚇似的,那就麻煩了,你的內心就容易受傷。
你要留意,不管順境或逆境,那都是一種瑞相。也許你會認為「逆境怎麽會是瑞相」?因為隻有把它都當成瑞相,你才會沒有好、壞之分,知道嗎?那隻是順、逆境的感覺而已,通通叫作瑞相。若是遇到順的情境,師父跟你講好,你會心生歡喜,那就著歡喜魔了;若是遇到逆的情境,跟你說不好,你會起恐懼心,那就會著恐懼魔。所以修行過程中,不管遇到順境還是逆境,那通通是瑞相,不要理會他就好了。若是那個情境對你造成逼迫,而讓你一直產生恐懼時,師父頂多是叫你緩一緩,不要那麽精進,要不就是要你持念觀世音菩薩,或是叫你拜懺,就這麽簡單的一種狀況,若是遇到沒經驗的師父,你可能會被嚇到,這是在微觀佛法的修學上要留意的地方。
從宏觀佛法上來看,這也是一種社會狀況。社會上的人也都很精進,精進做什麽?拚命追求更好、更有價值及意義的生活,所以社會福利、社會活動愈來愈多,但是當中有很多活動其實很不好。以前的人講求節儉、不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碗裏頭的飯都要吃得幹幹淨淨才行,不能留下一顆半粒,沒吃幹淨,大人就會說,長大以後會成為麻花臉,女孩子會嫁不到老公,男孩子會娶不到老婆。總之,就是鼓勵你要吃的幹幹淨淨。現在就不是這樣,很多小孩吃飯,扒兩口就不吃了,剩下的通通倒掉。不要說小孩,大人也一樣,到外麵餐廳吃飯,很多飯菜都是吃一半就不吃了,剩下的連打包都嫌麻煩,像這樣浪費怎麽辦?
這個時代因為物質豐富,生活不匱乏,才有可能想去追求更好的,或是去從事探險、收藏珠寶。名牌包,但這當中有個陷阱常常會出現——社會有個結構趨勢一直往前走,而且是愈走愈不好。本來是福報,但現在福報都變成浮濫了。尤其現在很流行投資理財,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很多,當中有很多產品以前都是違法的,現在卻開始普遍流通。你要是有智慧的話,稍微往前看一下,三十年前是不當的金融產品,現在若是流通的話,這種產品你最好趕快丟掉,像幾個月前才發生的次級房貸風暴,就屬於這類的爛產品。
本來理財是很好的生存方式,可是當中有很多不當的產品,那就是黑風、陷阱,誰要踏進去不知道。你看台灣股市本來一萬兩千多點,一下子掉到二千多點,這下子有多少人傾家蕩產?還有很多要跳樓、要自殺的。很多人在追求的時候,問題就產生了,我們有沒有人去思考怎麽製止這些問題的產生?這就是菩薩事業啊!用大腦要去防治現在的金融製度和金融秩序的弊端,你是研究不出來的,但可以用智慧去遏止,它要靠你發願去進行,這叫作「一心稱名觀世音」;從修法中可以找到方法,至於要花多久的時間,那得看發願的人在這方麵用功的程度。
以上是從微觀佛法修行、大乘宏觀佛法修行及生活中的狀況三部份來跟大家談,通常宏觀佛法都是從工程麵講,微觀佛法則是從技術麵談。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這是第五願。有人要被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字,那些用來傷害他的刀杖都會壞,那就可以跑掉了。這部份同樣都可以從前麵那三方麵去考慮,生活中的這種狀況,現在應該叫做被綁票。現代人綁票是很恐怖有很殘忍的,所以當你受到威脅的時候,有機會就快跑,沒機會就念觀世音菩薩,它可以穩定你恐慌的心。遇到股市突然狂跌,本來一萬兩千多點,突然掉到兩千點,這時你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當然不可能因為你這樣念就跳回一萬點,但它可以讓你的心平靜下來。生活中會有很多出乎意料之外的錯亂情況,出乎意料就是大腦不能整理的思緒,思惟邏輯就會亂,這是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最好了,那些火啊、水啊通通會過去,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情況。
這十二個大願都是跟修行有關,從修行來談這個「被害」,就微觀的佛法來說,是你的技術麵弄錯了,就會有這種「被害」的情況。技術麵為何會弄錯?這部份自己當然不會知道,其中有一方麵是因為自己的業力,解讀經文或是解讀別人的指導時,解讀錯了。
例如,我們講過念佛有壓縮法,生命能量的壓縮法,有個同修就照著做,「南無阿彌陀佛」一個鍾頭可以念到八萬聲。我問他是怎麽念的,才知道他是猛加速地念,然後愈念愈緊張,這就是解讀錯了。今天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都要放鬆,不能放鬆沒有用,那個同修是一直緊張地快上去,這樣念就不對了,這不叫做壓縮,而是加速訓練。假設「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你通常五句念一個韻(你要四句或六句成一個韻都可以);所謂壓縮是,當「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五句一韻的標準,原來你是一個鍾頭念六千遍,當你壓縮以後,它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壓縮成一個音,這樣就快了六倍;接著,原來五句構成一個節拍(一個韻)的循環,再將五句一韻、節拍壓縮成一個節拍的循環,那又快了五倍;六乘上五,那就加快三十倍了。這就是壓縮,它是利用韻來連接,量就會很大,而你也會很清楚。這時候為了維持那個韻的統一跟這種情況,保證你一心不亂。
你若隻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直壓縮加速上去,這時就會產生吞口水、換氣的問題,因為一直加速嘛,不知道要在哪裏換氣和吞口水,所以猛加速是不行的。而且在猛加速的時候,很容易緊張,尤其有些人又拿念珠,一個鍾頭下來手臂的肌肉一定受傷,因為一緊張肌肉就拉起來了。這就是把師父教法解讀錯誤了,就是「臨當被害」。當你修行一有狀況,很簡單的方法,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但若你有像修學其它法門那樣緊張地念,那是無效的,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叫你放鬆,這些都會過去,然後你會自己調整;「段段壞」就是它會慢慢調整、慢慢改善。我們一般講好像是突然解脫,其實不是突然,他是會一直改善。有些人不隻念觀世音菩薩,他還拜觀世音菩薩,念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一拜,這也是一個辦法,效果會很明顯。
剛剛是講到微觀的修法,若從宏觀的修法來看,因為都是麵對當下的這種狀況,那就簡單多了,他沒有前麵講的發大願或自己要怎麽樣,而是你在修學的時候,假如隻有技術麵而沒有工程麵,一種修法就是「我這樣修對嗎?」很多人有這種狀況,就是修法修到後來了無興致,做功課提不起勁,不做功課又覺得怪怪的,這個就是被害,就是沒有工程麵。修行是一種生命改造的工程,這當中有幾個要領你一定要抓到,但麻煩的是,我們的惰性會讓我們不願去弄清楚那個要領,比如,入禪定大家都很願意,叫你出三界就不願意了,尤其是會入禪定的人,很容易停在那個地方。修密的也一樣,修到會相應他就停在那邊了,「管他氣象怎麽報,反正明天不會下雨,盡管出去玩就對了……」,生活中他會處理得很好。像這裏都隻是一種很簡單的相應,還算不上神通,修行當中都會有,但這樣就障道了,這時候要你向念頭來的地方看,你發不起來。
各位有沒有看過醫院有一種鉛塊做的門很重,不用電動的話很難推得動。現在要你從禪定中或是修行相應的境界中,轉過來出三界,那就跟你推那鉛門一樣,用自己的力量推,絕對推不動。為什麽?這種情況叫做福報的慣性,已經修到福報裏麵,要你從福報中退出來很難,這就像我們俗話講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平常花費管了,這時叫你節儉,你轉不過來。入禪定也一樣,進去很容易,要你從禪定出三界很困難。
修行都沒有成就時,你會一直想出三界,一旦修到某個程度,耽著於禪味就完了,這時要你發起「向來時去」的心念,你發不起來,即便一直想「有沒有其它方法,來幫我改變這種心誌」,但這時很困難,生活中你會有惰性。因為有福報,生活就會很悠閑,除非有相當大的誘因來刺激你,否則沒辦法讓你從這種悠閑的生活中改變過來。一個真正有禪定功夫的修行者,基本上外在的誘惑 對他已經沒有影響,他才有可能靜得下來,否則根本算不上禪定嘛,對不對?這時要從外麵來引誘是不可能的,那麽你要怎麽發起,讓你生命的火花、生命感再度燃起?換句話說,就是要向「念頭」看去。問題就在這裏,因為禪定慣了,剩下的是一種綜合意識和綜合概念,看不到那個念頭,所以會在那邊以為什麽念頭都沒有,那一種空亡,要是入了「滅盡定」就完了,你的生命就在法界中消失了,這是很麻煩的事。所以,我們才一直強調,修行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否則會陷入這種情境中。
當你修行若是修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況,就得留意了,這時候你要去拜懺,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培養出一點點的生命動力,就用那一點點的動力向念頭去,因為隻要找念頭的那種意誌一扣動,生命的能量就會爆發出來。修行會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弄錯了方向,把出口的門堵住了,這時候一定要突破才行;我們一直講「向念頭去、向來處去」,就是這個原因,指的就是這個部份。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六大願。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
很多人生活中沒有什麽善友,惡友倒是特別多,尤其是染上毒癮的人,那就是遇到惡友了,那個拿藥給他吸的,不就是夜叉羅刹嗎?而且很奇怪,「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夜叉羅刹」,這些惡友真的很厲害,你躲到哪裏,他都找得到,即便把手機號碼換了,他也能馬上得知新的號碼,那真的是「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
生活中那些酒肉朋友、牌友也是厲害得很,你難得有點時間想在家裏休息一下,電話馬上就進來了,這時候稱念觀世音菩薩非常重要。要斷除這些惡友、夜叉羅刹,不是念珠拿起來念念佛號就可以解決的,這是你一定要結界,定時、定量地做功課,而且不能移動,這時候就會起作用。結界工程很重要,他是我們修學的基礎,生活當中一有這種狀況,你要馬上結界。
其次,我們從微觀的佛法中來看,修行當中不良 的境界一再出現時,通常我們會停止精進,以念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這種方法來超越。當然你假如有善知識、師父在旁指導,他會告訴你技巧,從修學上去轉是最直接的;假如沒有,你就拜觀世音菩薩,它很快會過去。
你要念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一拜,或是「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直念都可以,通常一拜是念三聲佛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共七個音,三乘以七等於二十一,二十一個音剛好拜下去又起來,你就這樣一直念。我們念十六字洪名是最好的,「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拜下去,「華嚴海會佛菩薩」站起來,兩句一拜也可以。或者是「南無觀世音菩薩」拜下去,「南無觀世音菩薩」站起來,兩句一拜也是可以,你自己去調整。修學過程中觸功德產生時,尤其是惱人的觸功德,這時你就改為拜觀世音菩薩,拜完再打坐或做你平常做的功課。這時候拜觀世音菩薩就是那百分之二十五的部份,不要認為「我是參禪打坐的,怎麽叫我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夜叉羅刹要來惱你,這時念觀世音菩薩很快會改變,這是籍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改造你的業相。
第三從宏觀佛法來看,這個世間它有很多不當的構想,你看賭博 招牌弄那麽大、色情文化很興盛……,因為它合法化,所以就認為它是對的。那不就是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羅刹?它就是惱人,要來吸引你的。怎麽克服?稱念觀世音菩薩。從大乘宏觀的佛法來講,這時不是念念佛的名號而已,而是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個媒介,要能激發你的生命能量來改造自己、改造這個世間,這部份就看你怎麽進行和運用了。我們往下看第七願。
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繋其身,稱觀世音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這句是講生活中有罪、無罪,你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前麵提過,生活中念觀世音菩薩是屬於宗教化,是教主湣念眾生的部份,「有罪、無罪稱念觀世音菩薩」,基本上就是要激發你的生命因素。假如所犯的罪是屬於生命本質,跟真理相違背的那個部份,那怎麽念都無效,因為因果要還嘛,佛菩薩不會違背因果;假如所犯的是屬於雜質類,那就會很有效。假如是社會環境惡質所造成的,不是不用守報,而是你會滿意那個報,也就是說可能不會那麽重。比如,報紙上常報導,有些罪人被警察抓到後先被毒打一頓,如果這時念觀世音菩薩,那被毒打這一頓可以免,但惡質的、判罪那一條不變。
我們通常在解釋這個部份時分不清楚,不是有罪、沒罪通通可以解脫,它是從本質、雜質、惡質上來看。屬於雜質的部份可以免,因為那是社會法律的問題,不是真理的部份;真理的部份假如犯了,那是因果處理,緣到了,應該守報,那是沒辦法逃避的,被毒打的那一頓可以免而已,屬於惡質的部份還是有罪,要留意這種狀況。接著看第八大願。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這是講世界很亂的狀況,佛法還在人間,你帶著「重寶」經過險路。那時候的「重寶」,現在來講不見得很貴重,但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就是了,比如,旱災時運載一車的米,那就是重寶了,它是相對於環境來講的。帶著重寶,當然足以誘惑 這些怨賊來攻擊你,這時經過危險的地方,大家會心生恐懼,這時假如有人提倡念觀世音菩薩,那就好了。
念佛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撫你恐懼、慌張的心,使心寧靜下來;然而,從微觀佛法跟宏觀佛法的修行麵來看,則有另一個層麵的意義。前者其實是一種宗教化的現象,前麵提過宗教化的重要性,但這也使得一般人在解讀經典時,都是從宗教化的角度來說明他的威神力,如此,便看不到佛法的精華所在。它是《妙法蓮華經》會三歸一的一種最高的境界,怎麽會隻有撫慰受創傷的心靈而已?所以一定要從「微觀的佛法是怎麽修的,宏觀的佛法是怎麽修的」這個層麵來看,但這部份唯有透過實修才能知道,否則沒辦法講,所以就隻講前麵大乘佛法宗教化的那個部份,那就變成是「專門撫慰受傷的心靈、專管閑事,每天都在等電話,千處祈求千處應,然後騰雲駕霧去灑甘露」。不是這樣,他都是從實際修行中來,裏麵修行的狀況,要講的內容非常多,這是一個大工程的行法,但這個部份我們這裏不談,否則又要再花十個鍾頭專講這一段,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法。記得有一次講〈耳根圓通章〉,〈耳根圓通章〉很長,我們花了二十天四十個鍾頭,結果才講一頁而已。因為它是修行的重點,從技術麵跟工程麵來講,與一般宗教化這種撫慰心靈創傷的講法完全不一樣。同樣的,這部份有機會我們再詳細介紹。尤其後麵接下來的經文,特別跟無盡意講「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巍巍如是」。我們接著往下看。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這段經文,貪、瞋、癡三個都講到了。婬欲是指貪欲,不正常的欲望 叫婬欲。通常我們以為婬欲是講性行為,不隻這個部份,因為我們中國強調禮教,所以認為這是最嚴重的部份,其實所有不正確的欲望 ,通通叫作婬欲。現在很流行多少錢就可以吃到飽,其實那種就是婬欲,很多人吃飽還不回家,起來走一走動一動,坐下來繼續再吃;貪吃就是不正當,即是婬欲。給人家吃到飽看起來好像很不錯,其實那個製度很不好,引發不好的欲望 。還有那種「0圓手機」,鼓勵你先消費,以後再怎麽樣的,那都是婬欲,很多人手機一隻換過一隻,這都很不好,這種過度的貪欲,通通叫作婬欲。
瞋恚是指瞋心,通常是講正義感、是非心這種情況。恚是一種忌妒,它跟瞋心很像,但它是從忌妒來的。愚癡心是沒智慧,沒智慧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跟著走」。看到一群鴨子,就跟著人家走,人家往前你也往前,人家往右你也往右,結果自己是一隻雞,你也不知道,這就是愚癡。大部份的人都是這種凡夫,像這樣跟著潮流走的,通通是愚癡。十幾年前不是很風行葡式蛋撻嗎?就有很多人半夜不睡覺跑去排隊,排了五六個鍾頭,好不容易才排到他,趕快一口氣買上好幾盒。回到家隻吃了幾個,其它的放在冰箱放到發黴,這不是愚癡嗎?盲目地跟著流行的風潮走。還有一陣子,流行hello kitty,那個快餐漢堡店外麵排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龍,等著買hello kitty。結果才隔了多久,那個hello kitty就被丟在牆腳沒人要玩了。滿足了什麽,他也不知道,但他隻是跟著走,那個流行、慣性都是愚癡。
我們要怎麽破除貪嗔癡這三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處在這個世間,之所以會有痛苦、迷惑顛倒,就是因為貪嗔癡起作用,你常念觀世音菩薩,這些通通可以除掉。這段是要做結論之前的總結,最主要的就是要破除我們的貪嗔癡。前麵幾個是跟我們說明詳細的狀況,到了第九個,整個就完全展開,那是一個核心的關鍵點,也是中心部份。
到這裏我們簡單地將十二大願提了一下,通常講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就是這十二個。假如你要把它變成常常讀誦的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可以把文句調整如下:「南無觀世音菩薩,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有眾生多於瞋恚,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或者你要禮拜十二大願的話,可以這樣調整,「一心頂禮南無觀世音菩薩,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一拜……。你就用這樣的方法,常常持念禮拜,要是碰到經文前麵講的那種情境,你把這十二大願整理一下,功德會很大,它會進入你的生命本質。自己整理後再來恭敬禮拜,那會很相應。師父也可以整理完後送給你,但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你把這十二大願,回家用寫的一一整理出來,整理到你念起來前後都很順,它會變成激發你生命因素的種子,這個種子會突破、發芽。
你要常常拜,功課做多少不管,你就一天拜一次大悲觀世音菩薩,開車、走路都可以念,你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哎喲,早知道我就……」的情況,會變成「好險喔……」。會把那種常常事後後悔的心境轉為慶幸。後麵的偈誦也有十二個,假如你願意整理一下,把它倂進來也可以,這是非常好的因緣,提供給各位參考。不管你是從生活麵或是修行來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就微觀佛法的修行人,也就是從技術麵,他可以幫助你突破瓶頸,修行會有很多瓶頸,這時候你就求觀世音菩薩;就宏觀佛法的修行人,那就是工程麵,你會變得比較積極,因為你常常腳步邁不出去,觀世音菩薩就會在很自然的情況下,不小心地把你踢一下,你就走出去了。等你一轉頭,「哎呀,我怎麽到了這裏了!」這是工程麵上的一種加持,都是我們生命因素的成長和兌現,這是非常好的狀況。
沒講經沒有特別留意,一講經發現原來我們跟觀世音菩薩非常相應,我差不多快三十年沒講〈普門品〉,也三十年沒誦了。三十年前我正在學佛時,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而我也常常提說「我跟菩薩講什麽」,其實就是跟觀世音菩薩講,這種相應一直到最近還發生,雖然我們是不將相應的。這次我到大陸 去,有一個畫家送了一本畫冊給我,打開看到的第一張畫就是觀世音菩薩,而那個觀世音菩薩的樣子,就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的觀世音菩薩。我問他是怎麽畫出來的,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一種相應,過了幾十年,老朋友還是老朋友,總是會在一起相遇的!
伍 心黏上去了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這是佛陀跟無盡意菩薩講觀世音菩薩的功德,這一段談到當時農業社會裏普遍期望的一件大事——生兒育女。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在這個生命領域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個時代當人家媳婦的要是不會生,麻煩就大了,丈夫就會理所當然地討小老婆,古代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求男求女,尤其是求生兒子,在古代是一件大事。這樣的現象現代也會有,但少很多了,甚至有些人很本就不想生。所以經文裏的語言在古代是這樣看,但是來到這個時代就不能這樣看,這時代有些人就不是求男求女,而是可能希望最好不用結紮就可以不要生,時代不一樣了。
由此可見,我們在看這經文時,要能夠懂得他的語言模式。以《法華經》來說,他為什麽要花這麽長的經文來描述生兒育女、求男求女的問題?而且《法華經》是屬於大乘佛教中的一乘圓教,他不會是一個菩薩專門來幫助你處理生兒生女的問題,那麽,它的重點究竟在哪裏?這是我們在動腦筋時應該要留意的地方。在那個農業時代,生兒育女很重要,所以他用這一件事情來表達,那我們有沒有辦法超越文字,看到它法義層麵所要表達的意思?否則,你就無法看懂大乘經典在講什麽,就會隻看到大乘經典都在講求難求女,求這個求那個,很多人當然就不能接受這樣的講法了。
大概二十年前,我遇到一位美國的法師,已經出家十八年,他越南的師父要他學大乘,於是就到中國住了幾年,後來發現那裏有廟、有出家人,但沒有佛法,於是轉到日本去學。日本住了幾年,還是找不到,便到台灣來了。住了八年以後,很傷心地決定要回去了,因為他在中部一個持戒很有名的道場學習 ,有一天他問裏麵的師父說:「大乘佛法到底怎麽修,看大家都修得這麽辛苦,究竟在修什麽?」我們也不知道實際上那個法師怎麽說的,但是根據他的轉述,他說那些法師叫他禮拜觀世音菩薩,求什麽就有什麽。他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講法,於是決定放棄大乘的修法。
禮拜觀世音菩薩,求什麽有什麽,為什麽不要呢?對於現代的知識分子來說,他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實義是什麽,當然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說法。所以你要知道,很顯然的它的法義不是口頭上講的「求什麽有什麽」這樣而已,你要留意。假如學佛,尤其是大乘,學到最後就是為了「求什麽有什麽」,這是宗教,不是修行。一般民間信仰也在求這個,十八王公那隻狗就有這樣的本事,很多都有這種能力,但那不是佛法。
宏觀的佛法進入佛教的轉型期,宗教性的理念展開後,開始有護念眾生這個部份,但它不是「有求必應」。你要留意,有求必應的是民間信仰,大乘佛法講的「護念眾生」,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否則大乘豈不是走回到民間信仰的這個原點來?這樣大乘哪會比小乘來得殊勝?微觀佛法的重點在改造生命,宏觀的佛法更應該在改造生命的成果之上,怎麽反倒成了「有求必應」的佛法呢?這樣的說法,在根本上是講不通的,大乘佛法講到最後如果成了這個樣子,豈不是太冤枉了?我們不宜如此。
比如,經文這裏談到求男、求女這兩個部份,在宏觀大乘佛法的語言模式,隻要一運用二分法講到兩種對立時,就是在講正反兩麵的事,但它最後一定是化對立為圓融,因為這是他的一個原始目標;用二分法來厘清概念是最方便的,但又容易因此形成意識形態而產生對立,一旦對立,那就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希望我們和諧,不是對立,有男有女就是對立,但他隻是要你了解這兩種性格在處事上的不同,兩者應該是和諧圓融的;佛陀講和諧圓融,不講平等,你要留意。比如,有些人說「男主外,女主內」,那反過來,「男主內,女主外」應該也要可以才對,是不是?這樣才是和諧的意思,而不是主張男女平等,或是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或怎麽樣,那就對立了。一件事情有內有外,也有兩個人,那就一個負責內,一個負責外,分工合作來完成它,就隻是這樣而已,沒有說誰一定要負責什麽,這樣就不平等了。
但是現代的人很強調平等,問題是怎麽樣才叫做平等?佛陀那個時代,沒有所謂的平不平等,隻主張要和諧,因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你不能說我家是這樣,那你家也要那樣,這樣不行,重點是在和諧、圓融。二分法容易形成對立,各位要留言,經文在做這種教化時,會有這樣的情況,一般知識程度低的人,一看到這種文字,就會執著在那裏,那就變成民間信仰了。一般民間信仰普遍都很喜歡這種經典,因為有求必應嘛,老百姓很喜歡,可是在高等的佛法,我們不強調也不鼓勵這種狀況。接著來看經文。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經文第一句話是總結前麵所講的十二大願。大乘經典,尤其是性宗的經典,特別強調「多所饒益」,意思是說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饒益眾生,但經文這裏,「多所饒益」的意思沒有那麽簡單,是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能夠全方位、整體性地提升你的生命質量,而不是一個一個提升;而且這個整體的提升包括二部份:一,自己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可以展開,可以一次提升;二,因為外在世界是內在的反射,既然裏麵能夠全方位提升,外在的世界也會全方位改善,這是佛教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種狀況。
宏觀佛法的佛教思想,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佛成佛時,見眾生都成佛。若是如此,佛到底有沒有成佛?若成佛,那我到底有沒有成佛?就會產生「我有沒有在佛陀所反射的範圍內?」這樣的問題。菩薩既然是全方位的生命因素都提升,那反射出來的這個法界也是全方位的,這一點你要留意到。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自己有沒有提升、有沒有成佛?其實,是你自己不願成佛,不是佛不看你成佛;從佛的立場看眾生,它是平等的,大家都跟佛一樣,因為那隻是存在。佛看花,花也成佛,可是花依舊是花;佛看我們,我們也都是佛,但那是從佛的立場看,至於我們自己是不是佛,那是自己的事、眾生自己的事,你要留意這一點,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不同。
有人可能會這樣想,既然我還是我,那佛成佛跟我有什麽關係?我們為什麽要學佛?這樣想叫做墮落,那是大腦起作用的分析。佛成佛跟我們看,佛境界又是那麽殊勝,跳脫六道輪回的種種痛苦,我們應該也要到達佛陀這樣的生命質量,到達見一切眾生都是佛的境界,那是一個多美的人生境界?這樣我們就沒有煩惱,這才是我們學佛的動力。這一點我們沒弄清楚,大乘經典講什麽,你就很難了解了。
「多所饒益」四個字在大乘經典是很重要的,許多經典談到法的修行過程或菩薩的威神力時,都講到利樂人天、多所饒益,講的就是全方位提升我們的生命質量。為什麽窩們要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要激發我們的生命因素,使我們的生命質量能夠全方位提升;因為能全方位地提升,「是故眾生常應心念」,常常要用心念。「多所饒益」是修學工程麵的問題,「常應心念」是修學技術麵的問題,心念的「念」以現代化來講,應該叫做「心黏」,意即要黏上去,我們是黏不上去,隻有想到的時候才「掛」上去,沒想到時就又掉下來了。
這個「念」用黏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心念」不是想到才要念,而是心要黏在觀世音菩薩那邊,當你有這種感覺產生時,絕對跟「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成長相應。很多同修都有過這種感覺,當他完全投入、跟觀世音菩薩粘上去時,很快會起作用,那是會發現世間跟法界是黏成一片。在佛教的經典裏,就屬〈普門品〉和《華嚴經·觀自在菩薩章》是一心持名、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這一個生命因素有這種特質,所以才特別強調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阿彌陀經》也講到一心持名,持名到一心不亂,但其實它主要的重點是跟阿羅漢講,出三界後就是到極樂世界;至於不是阿羅漢的人怎麽辦?它就提了一個方便法——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你若是把整輩子都拿來這樣做,那就太可惜了,因為本來十塊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沒必要花一千塊嘛。你盡一輩子去念一個佛號,往生當然沒有問題,可是你要留意,「若一日」持念這個名號,它也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那麽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關鍵是「若一日」及「一心持名」的價值與意義,你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少人在講這個法,但講的人懂了多少?或隻是一廂情願的依文解義而已!修行人必依於覺而行,方曰修行。
經文這裏告訴你是生命全方位的提升,所以一直「一心稱念」,就會一直往上提升,那就不隻往生第二世界的極樂世界,他會一直超越到n+1個世界。經文這裏是講「常應心念」,而沒有叫你「一直心念」,這語言文字的意思你要弄清楚喔。就一個專心修單一法門的人來說,當然可以盡形壽這樣地修,可是佛陀並不這麽主張,經典這裏也沒有這樣主張。很多人學佛主張要從頭到尾一直稱念,那個叫做「虛應故事」,因為根本不可能,尤其對在家人來說更不可能,應該是「常應心念」,常常要心念觀世音菩薩。「常」,就是經常,通常出家人一天做五堂功課,在家人至少早晚各一次,這個叫作常應心念。
原則上能每天進行就可以,如果想增加更多的功課次數也可以,但我們不主張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五天全年無休,沒有必要,何況佛陀也沒有這樣主張,你要留意。出家人都沒辦法做到了,更遑論在家眾?因為生命中還有很多事要做,不隻是修行而已,而且這個世間的色身結構是沒辦法這樣進行的,那是極樂世界、第二世界的生命,才有辦法一天二十四小時盡形壽地修行。佛陀的法是非常人性的,它這地方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以我們的情況來說,除了早晚課,應該還有很多的時間,隻要一有空檔,都應該經常帶起,比如開車、等人、等電梯的時候都可以念。
至於是要念「觀世音菩薩」或「南無觀世音菩薩」,抑或「南無千手千眼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隨著當下的心境,它可以有所不同。比如看到台風、地震、水災的災難,當下起的心念會很強烈,可能「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就會出來了,隨著不同的情境,會激發出不同的東西,這才是正常的。倘若我們把自己搞得很疲累,彈性疲乏了,那同樣的情況,所反應出來的就會不正常,所以要維持生命的彈性,常應心念是非常好用的。
講到「一心念佛」、專持名號或是修其它的法門,常常會有人主張要完全投入,假如你一天做功課的時間是二小時,那這二個小時你就完全投入,其它的時間,煮飯時就完全投入煮飯,開車時就完全投入開車,這就是修行了。若是整天都想要完全投入修行,那你的生活就會亂七八糟,修行不是這樣,修行應該條理分明才對。我們看到很多人,常常為了修行,生活弄得雜亂無章;如果這樣,不僅年輕的時候生活會不如意,等到年老的時候還會神經衰弱。所以,不要老想著我要完全投入修行,否則你在其它的地方就會不正常。在家居士能夠完全投入的是你的事業、家庭,因為這是你現在的生活;關於修行的部份,你就一天二次,這個時段你就完全投入,不要一邊修行一邊想著「等一下要準備便當……」,假如做功課的時段你不能完全投入,做其它事的時候又想著要做功課,生活就會完全混亂了。告訴各位,修行不要急著成就,隻要用心把眼前的事做好,屆時功到自然成;反之,如果一直想著要成就,基本上不會有成就。這部份我們舉過很多例子了,愈急愈難成就。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常常心念、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們就能求男求女;要男的,就有福德智慧之男;要女的,就生端正有相之女。男的代表什麽、女的代表什麽,這樣談沒有意義,我們要講的是這個二分法,二分法中國傳統就有了,他叫做陰陽。你看太極圖中陰陽的特點看起來像兩條魚,而白魚當中有個黑點,黑魚當中有個白點,這叫做陰中帶陽、陽中帶陰,沒有純陽或純陰。所謂的純陽就是陰要開始啟動的時候,純陰是陽要啟動的時候,求男、求女剛好是形容這兩個。它語言文字的表達,是指生命中的兩個狀況:男就代表陽,女就代表陰。純陽、純陰也會有偏,所以陽剛的時候,福德智慧兩方麵都要有;「端正有相」是表示說,這個陰也要能起作用,不能不起作用。這地方是表達這一類的思想,佛法在我們生命互動的過程裏,常常用「如人兩足、如鳥兩翼、如車兩輪」來舉例,就是指這兩個部份。
為什麽求男、求女呢?一定是有所需要,有需要他會滿足你,但能不能兌現的關鍵,還是回歸到前麵講的那生命的三個因素:本質、雜質、惡質。從修行的立場來講,是要除掉雜質、惡質,把本質兌現出來,而我們現在的人生,跑出來的大部份是雜質、惡質,本質出不來。看到可憐的人,雖也會起惻隱之心想幫忙,不過想一想後,覺得「還是少惹麻煩,免得如何如何……」。這就是本質被覆蓋住了,起不了作用。雖然你也知道要起作用,但整個社會環境讓你沒辦法起作用,那就是業力、就是無明。
你看特裏薩修女不是起作用了嗎?她年紀輕輕的,十九歲就到印度,開始了救苦救難的工作。人家沒有想太多,我們的大腦就會想太多,「我去救了以後,萬一怎樣怎樣……,那就麻煩了」。德雷莎修女也有大腦,但它不起作用,即便一開始的時候非常窮,還是盡形壽一直走下去,那就是圓融道的行法,直接將生命的本質兌現出來。我們現在生命的本質被無明覆蓋住了 ,起作用的都是雜質跟惡質,所以古代講的「求男求女」,事實上講的是「你到底要做什麽?」假如是符合生命本質上需要的,你去做,一定會兌現;假如所求的是屬於生命中雜質的那個部份,就不會兌現,有業力才會出現,所以不見得求男就一定會得男。假使那個男的是要來討債的,那求來做什麽呢?雜質裏麵有那個業,他才會來,很多人隻會求「菩薩給我孩子」,可是也沒說「業障討債鬼不要來」,等到你講「早知道就不要生」,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不是早知道的問題,而是你所求的是雜質、還是惡質?若是惡質來的,那就更糟糕了。
就一個行者來說,求佛菩薩是為了行菩薩道,若是對本質成長和兌現有幫助的就給我,會障礙本質的就不要給。從正常的情況來講,求男是指積極麵的因素,就是「我要的、需要加強」的部份,請菩薩幫忙;求女是指消極麵,也就是「我不要」的部份,換句話說就是希望菩薩幫我消除障礙、痛苦。古代的語言用這樣表達是很清楚的,《法華經》這種一乘圓教的經典,倘若是把它解讀成求男孩求女孩,就會覺得他好像跟大乘不相幹,不是這個意思。它是講當一個行者在摸索時,需要充實生命的能量、資糧道,但又不知道怎麽辦時,希望菩薩加持讓智慧成長,這是「求男」的意思。
當你碰到有些事情需要去做,可是你又沒有能力判斷不對,改不改往前走,這時就請菩薩加持;當一定要往前走時,不知前麵有沒有陷阱,這時請菩薩加持把陷阱消除掉;對於你生命成長、菩薩道上的,「求男求女」絕對會兌現。在宏觀的佛法裏,要探討的是這些東西,他不會探討生男、生女,那沒有什麽意義,其實生男、生女都一樣。現在有生、沒生還不是一樣,為什麽一定要有呢?關鍵不在相上,而是它的本質。
從宏觀的佛法來講,一個行者,想要提升生命質量,但又不知道怎麽提升,請菩薩加持;在努力的過程裏,請菩薩幫忙消除那些影響菩提道成長的障礙,簡單來講就是這樣,你的生命因素裏會起這個作用。觀世音菩薩是每一個人生命中,本具的一種撫慰心靈創傷的生命因素,常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要激發這個生命因素的覺醒,已經覺醒的這個生命因素就叫做「觀世音菩薩」。念這一個菩薩的名號,才能激發出這個因素;「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這兩個名號最能激發生命因素,常念的原因就在這裏,這是經文的核心思想。
相應於前麵所解釋的,「福德智慧」就是積極成長所需要的資糧;「端正有相」就是有障礙要消除,讓這些阻礙變平緩、變正常,所以叫做端正有相之女。透過這樣的解釋來解答及說明圓教的語言和思惟模式,應該是很清楚了。
「宿植德本,眾人愛敬」,這是講善根顯現。「生命因素成長的過程當中求男求女,所求的這些菩薩們都是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文字上這樣解,當然也通,事實上,當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成長的時候,那不就是「宿植德本」嗎?本來你就有的,而「眾人愛敬」那個生命因素是眾生所需要。從這邊來了解,他是想通的。如果我們對這些語言文字不了解,隻是這樣念過去,那就可惜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世尊再叫一聲無盡意,因為他在這裏是當機眾,就像《阿彌陀經》裏佛叫舍利佛一樣,無盡意叫了好多次。「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當然是指有如是威神力;「力」就是能,生命中它有一個本質,我們講生命是永恒的,這個「永恒」就是指法身慧命,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隻是被蓋住顯現不出來,自己不知道而已;就像家裏藏了一顆摩尼寶珠,你忘失了。《法華經》則是用「衣裹明珠」來譬喻,不知道把明珠藏在衣服的那一個口袋,找不到了。這個能力是永恒存在的,一直在起作用,但是被欲望 擋住了,而且欲望 會帶著你找尋要的目標,是這一點讓我們受苦受難。修行要訓練的,就是把我們的欲望 降低到生活基本所需就好,因為色身的生理、心理現象都要運作,所以沒有要求你降低到零。當欲望 降低到那個水平,本質就能展現出來,修行若懂得這樣訓練,要成就就很快。
我們這裏不是教氣功、瑜伽那些特異功能,而是幫各位掃除障礙,使你沒煩惱,讓生命的本質能力能夠發揮出來。它這個「力」,不是一般的能力、威神力,觀世音菩薩這個覺醒的生命因素,可以全方位地讓你生命的每一個生命因素通通複蘇。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眾生就是每一個人;若是你現在的心念開始在追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人活著要幹嘛?我這樣活著對嗎?」當你開始在追尋這些,此時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重點在這裏。這個生命因素會在你的生命裏起作用,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一次,就有一次的功德、福報,福不唐捐。佛陀這裏講的很清楚,這不是我的意思,我們隻是將他的語言模式表達出來,把生命中叫做「觀世音菩薩」這個本來就有的能力,表達出來。它經裏麵定義得非常好,不是用一般辭典的那種定義,難怪《法華經》有二十八品,就這一品會流傳得特別廣,就是這個原因。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句是結論,大家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因為它對於你在探討生命的存在、價值、意義、真相、人生的目的、奮鬥的方向都會很有幫助,至於要怎麽用功,則是因人而異,它這裏隻是先把原則提出來。
陸 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佛陀又叫了一次無盡意,跟無盡意提到,假如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字,而且又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很多?「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就是四事供養,這是原始佛教對供養的定義。那個時候不供養錢,主要是供養佛、僧日常生活所需,像蚊帳、生病用藥、衣服、食物等,不像現在都供養紅包。
供養以現代化來講,叫作培養自性善根;供養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叫作供養具。從大乘佛法的經典來講,四個供養即是四念處,它意義轉變了;除了四念處供養具以外,還要再加上七菩提分,因此《華嚴經·十大願王》的廣修供養中提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當你拿著花這個供養具要供養時,心裏要起法供養。那麽,應該要怎麽供養才正確呢?比如,今天看新聞,剛好看到什麽悲慘的事,那供養這個花,即是代眾生苦供養;或是突然想到,世上學佛的人太多少了,我要攝受眾生供養、教化眾生供養。
這七條就是七菩提分的擴大,透過供養來培養自己的自性善根,這樣供養功德才大,自性、法身才會真正成長,這樣供養才有意義。假如沒有供養具,隻有法供養,那叫做空中樓閣;一定要透過供養具來供養,不管是「如說修行供養」或是「勤修善根供養」,你都要透過一個具體的媒介來進行。供養時,若要七個都帶,那「也好」;為什麽講也好?因為七個都帶,你就會像被咒語一樣;應該是要隨著環境、境界而帶一個或二個,這樣才真實、才有覺性,功德自然就大了:如果隻是七個全背起來,向背回向文一樣,意義相對地小多了。這是講到供養,對著觀世音菩薩的像這樣禮拜供養,自性善根透過這個相在啟發。就像前麵提過的,那個觀世音菩薩像,我已經三十幾年沒有見,但它在我的生命中還是存在,因緣一到,它就浮出來了。觀世音菩薩的像不勝枚舉,但那個畫家卻偏偏選了那一張來臨摹,這就是你生命中的因緣再一次出現。
「盡形壽」,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死亡這段期間,主要的意思是要你堅定意誌,不要中途變卦,否則生命因素便無法激發出來,會停在某個地方。若是能夠盡形壽,絕對可以往生第二世界;假如中途停止,那依舊還是在三界內。當然修行有成的另當別論,因為既然是有成就,那就是出三界了,當然到第二世界;假如還沒成就,又不能盡形壽,那就會還在三界內。這不是按照聖解脫道來講的,聖解脫道的狀況又不一樣了。
一般人總覺得修行是要「盡形壽」,這是一種觀念,但不一定要盡形壽。修行成就就好了,何必要盡形壽?但修行成就的人,通常不會改變,因為對一位心靈工程師來說,修行是他的本分、人生第一要事,所以縱使成就了,也不會把這最重要的寳丟掉,而會繼續維持。所以他修行成功以後,不一定會繼續修行,這時他已然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但因跟這個世間有相應,隨著這個相應,他會活得很自在,這時他對自己這個部份根本無所謂,因為已不同於世人。不知情的人,搞不清楚這種狀況,會認為他既然已經修行有成,應該要一直修下去才對。其實此時他已經在起作用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修」,而是行菩薩道的「行」,兩者不同。
盡形壽去做,那是對修圓融道的人來說;對於修解脫道的,那隻是階段性而已。修圓融道的人,因為沒有修聖解脫道的技巧、沒有技術麵,所以它有三個原則:第一,對佛法僧三寶要具足信心;第二,盡形壽行菩薩道事業;第三,因為這個過程是盡形壽,當中會有挫折、困難,要回到三寶前懺悔,做歸零功課。順境時不用懺悔,可是要分享,但通常又不願與人攀緣,那就把榮耀歸給三寶。比如:有人讚美我做的很好,我們就跟佛陀講有人很受用,以這個因緣跟佛陀頂禮一百零八拜;有人讚美你,就回向給佛陀。有人批評我,說我這樣講佛法是亂搞,講經怎麽可以這樣講,這時就在佛前懺悔一百零八拜。不要遇到順境就沾沾自喜,順境、逆境都一樣,這個叫做「歸零功課」。這部份要盡形壽一直做,成功與否,通通要做到底,這是圓融道的修法。聖解脫道不一定如此,它有一定的次第,證阿羅漢就是阿羅漢了,不會因為不修行就退回來。阿羅漢證得以後,就不再走那個程序,生命已經改造成功;若是要把阿羅漢的成就奉獻出來,這是另一個部份,就不是聖解脫道的修行。我們一直以為修行人一定要盡形壽的修到底,不是這個樣子,你要弄清楚。
另外我們要談到「六十二億恒河沙」。「恒河沙」是印度河流ganga的音譯,玄奘大師翻成“勀”伽沙,鳩摩羅什把它翻成恒河沙。「億恒河」都是指無量無邊,不是有多少條河的意思。這種數字對中國人來說,根本數不清,但它的重點在於「六十二」的含意。為什麽要用六十二,不用六十三?就像我們講孫悟空七十二變,為什麽不講七十三變或八十一變?七十二是有意義的。因為一切法概括為七十五種,有為法有七十二個,無為法有三個,而孫悟空的神通再怎麽變,都是在有為法裏麵,萬變不離其宗,隻能有七十二變,而且再怎麽變,也逃不出如來掌。如來掌是法界的意思,再怎麽變,有為法都在法界內。小說家這麽寫是有依據的,他有沒有學佛,從這裏看就知道了。
同樣地,這地方用六十二也是有含意,也就是指六十二見,是古代印度外道所執的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以色、受、想、行、識五蘊法為對象,起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五乘以四共二十見;以五蘊為對象,起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是二十見;起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如是二十見;以上加起來總共是六十見,再加上。「神與身一」、「神與身異」之斷、常二見,總共是六十二見。這是依照《大般若經》的說法,每一見都有菩薩在修,所有菩薩的修法,專門是要破這六十二見,所有的菩薩都包含在裏麵了;凡是修破六十二見的菩薩,通通叫作恒河沙,意即窮盡所有在斷煩惱的菩薩,這是按照空宗的立場來解釋六十二見。
依照性宗的解釋,六十二是指六十二位法身(華嚴是講四十一位法身,第四十二位妙覺就成佛了),也就是修行有六十二個位次,叫作六十二位行法;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法身大士通通窮盡了,意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與稱念所有法身大士的佛名號功德是同樣的。所以佛陀這樣問:「你稱念那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再加上盡形壽供養,你說說看,這樣功德大不大?」
從空宗的立場,是指所有破六十二見的菩薩,你通通要持誦他們的名號;從性宗的立場,則是行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你通通要持誦。從空宗或從性宗,立場不同,講法自然就不一樣;其它的宗派,可能又會有不同的講法,那也是可以,我們互相尊重,但不要他這裏講六十二,你把它解成七十二就好了。這裏它是指所有的菩薩就對了。「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包含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行菩薩道、解脫道的菩薩;以華嚴的定義,是指這些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信位不算,光是法身就有六十二位。至於六十二是怎麽算的,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談,他還有一堆的學問在裏麵。
世尊問無盡意菩薩,也等於是問我們,他先幫我們把這些狀況弄清楚;首先談到他的量很大,其次是講他的縱深很深,這些菩薩都在培養自行善根。世尊問無盡意菩薩,若是有人盡形壽的供養這些菩薩,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多?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回答「甚多!」意思就是不可說的多。「一時」就是一次;若是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甚至隻是一次的禮拜供養,跟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並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兩者的福一樣大。它怎麽不說稱念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或其它菩薩呢?其實稱念這些大菩薩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文殊、普賢、地藏也都是在「六十二億恒河沙」裏麵,觀世音菩薩也是在這裏麵;單提哪一個菩薩,功德都是一樣大,他們都已經到達果位的成就。這個地方的因緣是觀世音菩薩,所以隻提觀世音菩薩,不必刻意地拿其它菩薩來比較。
假如要講文殊或普賢這一類的菩薩,可能就不從這裏比了,佛陀就不從「六十二億恒河沙,複盡形壽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邊講,而是跟你講「學富五車多不多,文殊菩薩?」「五車」可不是五部卡車而已,可能是五列火車或五個圖書館。不同的菩薩,所比較的功德就會不一樣。
經文這裏為什麽要這樣比較,而且又講「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事實上是告訴我們,修行從這邊修或是那邊修都一樣,因為它是一體的。所謂「真愛的反麵還是愛」,手掌是手,手背也是手;若是有人說愛的反麵是恨,其實那個愛本身就有問題。經文用這二者比較,大腦可能會想,「一個是盡形壽的這樣供養,另一個隻是一時恭敬禮拜,兩者的福怎麽會一樣大?」因為他兩個是一體的;換句話說,你修持觀世音菩薩,跟盡形壽的供養其它所有的菩薩,兩者做法是一樣的。
既然都一樣,有人就會說:「那我隻要拜觀世音菩薩,或拜阿彌陀佛就好了」,倘若如此,那就弄錯了,它的反麵不是愛。我們有這個福報、因緣認識觀世音菩薩,就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但這隻是保證而已,其它的還是要盡形壽的稱揚、讚歎。不能說我念觀世音菩薩,看到大雄寶殿就不予理會,因為裏麵沒恭奉觀世音菩薩,這樣就不對了。看到大雄寶殿、看到佛塔,你還是要繞,不能說有觀世音菩薩就好了;有了保單,其它就可以亂來嗎?不是這樣,你還是要繼續做,這叫作一體性。大乘佛法很強調這種一體性,因為生命不能分割,不能說觀世音菩薩是頭,我隻要把頭拿回去就行了,手、腳、身體都不要,不行啊,因為它是一體的。古代因為語言模式有所局限,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一體性。剛剛將的部份,事實上是已經在講「阿毘達磨」了,不是講經,我們是用現代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談論這個部份,跟講經不一樣,經文是佛陀的「散說」,佛陀隨緣四處說法,而且都是從生活中去講,講完就走了,一直到佛陀入滅以後,弟子們才將佛陀講的法結集起來。講論就不一樣,它是很嚴謹的,一個思辨一個思辨的去講,我們現在的講法,比較像是在講論。
「是二人福,正等無異」,就是指生命的一體性;「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就是講這個福是無漏福,百千萬億劫用不完。「福」分為有漏福跟無漏福,有漏福是他要來的時候就一直來,用盡了就不來;你要它來,他也不會來,因為已經用完了。無漏福是你要的時候就會來,你說夠了,他就不來。
比如,二十幾年前我們剛開始弘法的時候,就有幹部很擔心經費的問題,我說「不要緊,先成立基金會,要錢他就會來。」為什麽?因為你一發心,天龍八部就全部動起來,哪裏有錢他會去找。假如這個世間不需要我們做這件事,那就會很難完成,天龍八部會說因緣還沒到;假如這世間的眾生需要你去做這件事,天龍八部會比你更緊張,他會去幫你處理,而有福得、因緣的人就會支持、投資你,就這麽簡單。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怎麽規劃、怎麽進行,而是自己在法上的守持,這才是無漏福,你要他就會來,不隻這輩子,生生世世都一樣;可能不會是大富大貴,但用的也不會太差,這就是無漏福跟有漏福不一樣的地方。有漏福,什麽時候來你不知道,不要也不行,反正是你的,就通通給你,給完就沒了,你還要,抱歉沒有了。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福報很大,其實這種福報不正常,大家應該要有所節製。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他後麵接著講說,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得無量無邊福德的利益。這就是我們感到很慶幸的地方,生命中有這樣殊勝的一個因素,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兌現出來,就看你用什麽辦法了。這個無量無邊的福德,你不要以為它是指在我們身邊的大,而是指在眾生身邊的大;不是指個人,個人沒什麽,而是要想辦法把菩薩事業做好,隻要盡管去做就好了。你看特裏薩修女就很了不起,她隻是盡管去做,自然就會有人出來一起發心。她是天主教修女,一樣有天龍護法,不然她怎麽有辦法持續進行?不管現的身相如何,隻要是真的在為眾生服務,天龍八部一樣護持。雖然她不是向三寶負責,但她盡形壽的行菩薩道,對所信仰的上帝具足信心,也做歸零功課,圓融道的三要件她不是都具備了嗎?關鍵是在這個地方。看看我們自己,既然有這麽大的福德,為什麽不做呢?我們之所以不能像她這樣盡管發心的做,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被意識形態扭曲了。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這句是正式請法了。無盡意菩薩接著問世尊,觀世音菩薩是怎麽樣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無盡意菩薩這句話問得很好;一般人, 的認知,都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坐著「金龍牌」飛機到處跑,他是怎麽在這世間遊行的?
講到龍,我們姑且不論究竟有沒有龍,但對中國人來說,它具有一種神秘性。事實上,「龍」是民族融合的一種和平象征;中華民族早期叫做萬國之邦,各民族間常常會戰爭,但有些會結盟通婚,於是就產生所謂的「logo」問題,兩個世族的標誌要用誰的?隻好合並啦,於是熊的標誌便和老鷹的標誌結合;後來又跟「鹿」結盟,鹿角又出來了;其後又跟「魚」的世族結盟,所以龍也有鯰魚須;後來又跟蛇結盟,所以有蛇身;也和麒麟這一族群的結盟一起,所以你看龍其實是多種圖騰結合一起,也象征多民族的一種融合。我沒有做學術考究,不過中國人講龍,人家會更相信,古代幾萬個民族、部落是這樣慢慢融合一起的。現在你要找「龍」這種動物,怎麽找?其實是畫家畫出來的,究竟有沒有,我們不論,但它的存在是具體的,隻是你真的要找又找不到,沒有證據;觀世音菩薩乘龍便帶有這種意味,你真的要找是找不到的。
無盡意菩薩問世尊說,觀世音菩薩是怎麽在這個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那個方便之力要怎麽講、是怎麽樣的狀況?佛在這個時候就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不可思議的情況。我們接著來看佛陀怎麽講。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有國土眾生應該現佛身來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來說法度眾生。觀世音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或那個世間度眾生,都是依眾生需要而示現的,當眾生需要現佛身而得度時,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要現什麽身都可以,主要是看眾生的需要,這裏他第一個是從佛身說起。
因為經文這樣講,因此就有人寫論文說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因為釋迦佛沒有國土(淨土)嘛;觀世音菩薩來這裏成佛,可見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很麻煩,學者這樣主張,當然是有他的依據,但他隻是從文字上去推敲,所以這些依據不可盡信。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來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示現,那這個世間不就是他的淨土?那麽這個淨土應該是他創造的,可是上帝又說這個世界是他創造的,可見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那麽,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在哪裏?尤其他又沒有說死後可以往生到他的淨土。怎麽會這樣呢?因為第一,佛本身不推銷淨土,也不會招攬工程,上帝才會,因為他有欲望 ,認為信眾是他的財產,佛不會這樣,隻會勸你們往生極樂,去或不去與他無關。
講極樂世界隻是方便說,因為那時候他的弟子很多都已經成就阿羅漢,出三界以後不知道要到哪裏去,所以告訴他們有極樂世界可以去,不然怎麽跟大眾交代。當然他也兼顧到「阿鞞跋致」的問題,那就是圓融道行法的問題;還有一些人,既沒辦法修聖解脫道,也沒辦法修圓融道,那就是剛才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持名阿彌陀佛,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叫作諸佛淨土;他這三種人都能夠攝受。假如你在這個世間,圓融道、聖解脫道都修,也就是現代所謂的佛教知識青年,很可能兩個都成就,這時候就不知會到第幾個世界去了;若是到「n+1」個世界,有些菩薩會「經過」極樂世界,這時候的極樂世界,就隻是個休息站,隻是進去休息一下,然後就走了。到那邊做什麽呢?把整個娑婆世界的習 氣、惡質、雜質全部除掉,然後在那邊準備入法界的資糧。一般來講都要到那裏去,但是修圓融道和聖解脫道同時成就的人,那就不必了,他的通行證都已經辦好了,隻是到那裏休息一下,就向法界邁進了。所以,既然佛不在意自己的淨土是什麽狀況時,你就不用去問佛的淨土在哪裏,隻有大腦才會這樣去找。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是第二個;「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到這裏是三聖。他是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天、人、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從大向小講下來,但這裏沒提到「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它這裏麵其實牽涉到「中陰身」的問題。
第一個要講的是臨命中陰。人死後的彌留狀態叫作臨命中陰,有的人彌留時間很長,達四、五年之久;彌留狀態時,那些死掉一百多年的爺爺、曾祖父,會通通跑出來跟他講話,這時開始進入彌留狀態,但他自己也很清楚;久久出現一次,其實那種征兆已經出現了。所以這個彌留中陰,沒辦法明確定義。臨命終時就是指這種狀況,一般以為臨命中陰是要過世的前麵那幾天,其實很早就有了。
第二個要講的實相中陰。臨命終時大概就開始混亂了,當剎那間命斷不呼吸走了(其實不一定不呼吸才走,也有其它的狀況),那時候就回到佛的果位,不過得看你能不能「停得住」,這是假如有大菩薩出現,就在那裏成佛了,這叫作中陰身救度。辦水陸法會就是這樣從佛開始排下來,這時得看那位過世的人有沒有那個善根。凡夫看不到,不然中陰身一看到佛,就成佛去了,沒有那個善根,通常就很快的「啪!」從等覺菩薩 往下一直降,降到辟支佛來了——如果是法身大士菩薩,那就不需要人家度,臨命終時自己會到相應的國土去;家人為他所做的佛事,其實都是在修自己的福報,對他來說是不增不減,因為已經走了嘛——辟支佛身是一個階段,其實這時間都不到千萬分之一秒,很快就下來了,可是在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
這個人死後到哪裏去,一入定就會知道,一定從佛果一直走下來,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因為你沒有禪定,我們隻好用時間來形容——在佛身這邊假如是停一秒,那整個菩薩大概也停一秒,辟支佛大概停兩秒,若沒有那個善根,往下聲聞乘、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都有好幾個等級)都停一下;有那個善根,就會停在那邊,否則會留不住。這個情況就好像我們到博物館去看展覽,每個人都是「嗯,很美、很美」,然後很快地匆匆走過,因為不是你的嘛。是你的,那就不一樣了,帶回家後,一定很小心的鎖在保險櫃,然後又去買個保險;因為不是你的,你會很快地走過去。
聲聞身以後就是梵王身,六凡的天道。「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神的讀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極限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這些都是天王和大將,也就是天人的意思。天人當中,通常會停久一點,假如以「一秒、二秒」來算,到這裏大概是五秒鍾;假如已經修得天上福報,大概就會停在那一天,否則很快就會往下降;假如生命質量是三惡道,就停在三惡道。
所以就看你停在那個地方,停在那個地方後,接著會開始去找你的類別;這裏提到的梵王、帝釋天、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身這些都是天界,停在天界以後,接著會去找自己的類別;因地修什麽,就到那裏去,不是自己可以決定。很多人講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不是自己講講就可以去,得看看你往生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沒蓋章怎麽去?換句話說,你具備西方極樂世界的生命質感沒?沒有的話,你會「停不住」,很快就會往下掉,因此,你先要訓練自己具備這樣的生命質感才行。即使在天界,天界中也分了很多種層次;同樣的,人界也一樣分很多種類別;美國人、中國人、非洲人……而這當中又份,你是到由旺轉衰得家,還是到由衰轉興旺的家,當中的情況都不一樣。很多人不了解,常常會這麽倒著說,「自從我生了這個金龜子後,家道開始興旺……」,其實是你本來家道就要興旺,他隻是來享福報的;或者說「自從我生了這個敗家子後,家道開始衰敗……」,其實是家道本來就要衰敗,他是來受苦的,才會在這裏出生。他就再找那個類別,類別相應的就過去了,這叫作「花報」;到那邊去享福或受苦,叫作正報;這地方跟他「應以何身得度者」是有關聯的。為什麽有超度?就是希望把他從不好的去處度到最好的去處,那就跟這個地方得度的情況一樣,也是從佛身一直講下來。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毘沙門是四大天王的領袖,意思即是說應以四大天王身得度者,即現四大天王而為說法。四大天王分居於須彌山的半山腰,負責管理四大洲,但為何是以北方毘沙門天王為主呢?因為當中北俱蘆洲的福報最大,人壽八萬四千歲,我們中國又特別喜歡求福,所以就以北方天王為主。另外,北方又代表「成就以後的妙用」;因為東方表發心,發心以後要有正確的修法,這是以南方來代表,修行以後成就西方智慧,接著是發揮饒益眾生的妙用。所以才會用「北方天王妙用」來作為證果或是一般行者修行的必要護法,原因在這裏。
其實,毘沙門天王是到晚期密法興起以後才受到佛教的重視,他也是密法中一個重要的護法,重點就是要起妙用,因為有這個護法,修行者不但容易成就,而且容易起妙用。很多修行人成就以後,反而成天沒事坐在家裏,但有這個護法在,他會告訴你要做什麽,很自然地會在行者的語言和行為模式裏出現。學者沒有修法,就沒辦法了解這個部份,會以為北方就是中國的北方,若是如此,那來到美國,到底要算哪一方?所以,它是從法義看,不是從地理位置看。比如以金剛界來說,是以佛坐的位置前麵為東方;胎藏界的話,則是以佛坐的後麵為東方,北方指的是旁邊,不是中國所認知的上方,所以方位是不一樣的。以上是講到毘沙門代表的情況。這個地方屬於天王,也可屬於「人界」,跟人界最有關的就屬土地公,它跟人界一樣,但是你看不到它的形狀。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這個先講到小王,小王其實就是人中的國王。中國從秦始皇開始便不叫國王,他把三皇五帝合在一起,稱為「始皇帝」,但以現在來講,縣長就是小王,長者相當於現在的村裏長。「居士」是指居家的士大夫,通常這些都是屬於比較清凈、無欲,在佛法修學上較高階層的人;宰官是出來擔任公職的士大夫,所以不稱為居士。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婆羅門是印度種姓製度中最上位的僧侶、學者,也是印度正統的修行人,凡是非婆羅門的宗教和思想派流都統稱沙門,所以佛教的修行者就稱為沙門。「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到這邊都是講修行人的部份。從這裏可以看到,這部經典還是很尊重婆羅門,因為他先提到婆羅門,後麵才提比丘、比丘尼;另外,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佛教是四眾平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次同時講,出家和在家都是平等的。
佛教是從婆羅門教改革出來的宗教,當這部經形成時,婆羅門教的文化已經被佛教吸收進去,但後來婆羅門教也把佛教的特色吸收過去,相對的佛教的特點就沒了,那就衍生一個問題——與其到佛教這邊來,還不如待在婆羅門教。因為婆羅門的社會地位是最崇高的,因此佛教的僧眾便日漸流失,這時的佛教不得不改革,這就產生了大乘佛教,而其改革的重點是佛教道場的經營。因為佛教本來不需要經營,原先它有婆羅門教沒有的特色,特色沒了就需要經營才能存活。大乘興盛一段時間後,婆羅門教再把他的特色吸收過去,大乘就衰微了。這下子大乘佛教就必須從印度教吸收東西過來,密教的修法就產生了,這時「毘沙門身」的特色也出來了。所以從經典這個地方來看佛教思想的演變,可以看到密教思想進來了。
基本上漢傳佛教很少去研究密教,加上你若是對密法沒有研究,那這個地方你就看不懂了。雖然它裏麵沒有提到密教的修法,但我們相信兩者在交 融的過程中,應該是有很多婆羅門長者、成就者,進駐到佛教的寺院裏來。比如,玄奘大師到達那爛陀寺時,寺裏已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在修密法,可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經典,裏麵沒有一本是屬於密法,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心經》後麵有「……大明咒、大神咒……揭諦揭諦……」;另外,你現在看到的《藥師咒》,是後來宋朝時加進去的,他翻譯的時候並沒有。佛教在大乘發展的早期,對密教還有一點排斥,但是到了那爛陀寺的時候,密教在印度的發展已經很興盛,那爛陀寺裏麵有很多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人在裏麵修法。我們常常會堅壁清野,認為婆羅門教跟我們無關,事實上在印度,兩者是交 揉一起的;我們若隻是一味地排斥,那就不對了,應該要懂得在這當中如何去溝通。
「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是指天龍八部身。從上麵一直算下來,就分三十三個階段,一般統稱三十三應身。其實,它是按照三十三天來舉例的。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宮分有八個區塊,每個區塊有四天,八乘以四是三十二,再加上中間那個區塊,總共是三十三天。它是按照三十三天的區分來的,這樣人類比較好接受。那麽是不是一定是三十三?不是,千處祈求千處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三十三」的意思就是無量無邊,就像佛法中講的「五十三」,它是指現實生活中各方麵都窮盡了;俗話講的「三百六十行」也一樣,它是泛指各行各業,不是隻有三百六十行。
這個數字隻是一個形容,總之就是窮盡生活中的一切就對了;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能力,這個生命因素可以從各方麵促進我們的生命成長。那我們要怎麽樣來調整自己?要有彈性,不要把自己僵化、局限在某個地方,這是經文在表達三十三應身時所說明的。我們的意識形態很麻煩,常常會使我們僵化、局限在那裏,所以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我一定怎樣……」,其實當中有很多是可變通的。當然其中有些是「不可變」的,但那個部份不是講給人家聽或是現給人家看的。「不可變的」通常是內密,比如行者本色就是內密——我隻要行者本色就好,其它生活中的東西都可以變。所以戒律才有開遮持犯為了避免太過放逸,開的時候會有所限製;而不是用開戒來嚇唬人,它是有彈性,隻是每個人不一樣。每個人對持戒的嚴謹度也不一樣,你去參加八關齋戒就很清楚了,每個師父講八關齋戒時,開遮持犯的都不一樣,那就說明了這種狀況,一天的戒就有那麽大的不同,五戒、菩薩戒的差異就更大了。
柒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前麵提到的三十三應身,這樣的經文在〈耳根圓通章〉、《華嚴經》或其它經典也都有出現,有的說三十二應身,有的說三十三應身;三十二或三十三都不要緊,它的重點是形容在這個世間應該用什麽方法來度眾生,就顯現那個方法來度眾生。有些學者專門去研究究竟是三十二或是三十三,但就行者來說,那不是修行的重點。接著來看下麵的經文。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前麵無盡意菩薩問佛陀,觀世音菩薩是如何遊此娑婆世界來教化眾生?佛陀的回答是「以種種形,遊諸國土」;這裏講的「形」和「遊」,不是你大腦想象的「他是怎麽在這這裏出入、辦公室在哪裏、電話號碼、email 是多少,否則他要怎麽來度我?」不是那樣,生命表達出來的答案和大腦想象的不一樣;就生命的立場來講,生命的形相不同,他就現種種不同他的形相來跟你相應。
經文顯現的答案和大腦所追求的不一樣,關鍵在於思惟模式的不同。經文的思惟模式是生命的思惟模式,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大腦的思惟模式,則是會隨著人類的文化背景、年代、時間而改變。所以,當我們看景點時,如果不能夠解讀他的思惟模式,經文你會永遠看不懂,那就會常常以為它是答非所問、雞同鴨講,怎麽菩薩這樣問,佛陀那樣答?你會丈二金剛莫不著頭,因為他講的是生命的語言。
所以這裏他就以三十三應身來講,而不是告訴你,用什麽方法、持那個咒語、念幾遍觀世音菩薩就跟你相應。現在的修行人很多都在找這種修行的密碼、魔術棒,最好是「咚!」魔術棒一點,馬上開悟了;但生命不是這樣,不是你大腦想象的那種馬上有的答案,他會根據眾生根器的狀況,而給予不同的示現。根器高的、根器低的怎麽示現、示現內容怎麽樣,這隻有當事者才知道;就像沒挨過餓的人,不會懂饑餓的感覺是怎麽樣;沒受過災難的人,又怎麽會懂真正災難是什麽樣子。
同樣的,那些生在貧窮國家的人,也很難知道富裕的國家是怎麽樣的情況,所以一旦有機會來到現代都會,飯店裏的衛生紙、刀子、叉子、香皂就會通通把它摸回家,因為家裏需要這些基本的東西嘛;至於那些飯店擺的名貴藝術品,反而是視若無睹,因為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所以,當我們不是處在那個層麵時,我們會看不到,菩薩知道這一點,所以便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同事」身來出現;菩薩要度乞丐,他就以乞丐身來出現,現乞丐身他也不以為忤,不會說我這麽高貴的他人示現成乞丐,太不值得了;現國王身來度國王,也不會自認為很高貴,隻是覺得該這麽做就這麽做,這就是菩薩的平等心,但是我們的大腦可不這麽想,「菩薩怎麽可能來當乞丐,他是怎麽修的,修到當乞丐?」他不是當乞丐,而是要示現教化乞丐,所以現乞丐身來度化。總不能要度乞丐,你現國王身來講吧?那兩個人可能會雞同鴨講,乞丐聽不懂國王在講什麽,國王也不會了解乞丐真正的處境,因為所處的層麵差異太大了。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對所有的眾生都一律平等,他的生命是這樣的存在,不會因為你是乞丐,就說:「等你下輩當國王,我再來度你。」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這句是總結。世尊透過響應無盡意菩薩的請法,來讚歎、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威德之力。
這裏佛陀的稱讚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個是眾生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就是培養,培養我們的自性善根。在諸多供養中,以供養觀世音菩薩為第一;在諸多生命因素中,以培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最重要,因為這個生命因素,會帶動所有的生命因素一起啟動、一起成長,這是它的特點。我們常講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是愛管閑事的生命因素,而眾多菩薩中,就屬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是最愛管閑事的,其它的菩薩都不太愛管閑事,因為大都是管智慧的。這些事真正大乘佛法的要領,宗教化也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其用意就是在嗬護眾生,讓眾生的生命因素開始覺醒。
菩薩即是覺醒的生命因素;觀世音菩薩就是能夠醫療、撫慰的一個覺醒的生命因素,它具有一種自我反饋能力,可以醫療受傷的生命因素,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所以,從這個生命因素當中,我們看到佛教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機製,叫作內在平衡的穩定機製,它會向內使自己維持一種平衡穩定的現象,而不是一種向外不斷發展的思惟,發展到最後像滾雪球般的愈滾愈大,「砰!」就全部崩潰了。佛教的思惟不是滾雪球式的,他的生命是向內的,因此會穩定下來。所以從經文可以看到佛教的思惟,它是要我們去契理,而不是叫我們去推理,這部份你要先弄清楚;也因為它有這一種契理的情況,所以就有一個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而一般的文明係統,不會去思考這些東西。
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個生命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這個機製是你的生命因素,它會激發你所有的生命因素覺醒起來,你可以從這邊去定義「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這部份我們可以說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但若是要你再講一次給別人聽,你可能會講的一頭霧水,愈講愈不清楚,這就表示你所聽到的是「雜質」,還沒有成為你的生命因素,因為它在你生命中並不存在,你隻是修福報,下輩子來會有點福報而已。所以,大家要把我們前麵講過的、你聽懂的「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的定義,重新整理出一篇自己的文章,大概一千字左右,這過程你會想得很清楚;然後你再講給別人聽,你也能夠講得很清楚,這樣他就成為你的生命因素了。
現在我講給你聽,你好像都聽懂了,也可以照我講的說給別人聽,但它還是我的,你隻是借用我的東西講給別人聽。假如你能重新整理成自己的一套係統而琅琅上口,不管從哪個角度,你都有辦法去表達,那就變成你的,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了,他在你的生命曆史裏,永遠地帶領你前進,這時觀世音菩薩在你的生命中就成長了。所以,各位不要隻聽,我們講的你要去進行,要自己去把它整理出來。
生命中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的這個生命因素,就叫做觀世音菩薩,他可以啟發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覺醒起來;但我們的意識形態所認知的觀世音菩薩,通常是牆上掛的這幅觀世音菩薩像,它是畫出來的,已經擬人化。擬人化是一個接引眾生的方便,沒有所謂的對不對,但不要因此就停在這個地方,否則就變成偶像崇拜,那不是佛法。你必須要認知到,他是你的一個生命因素,這樣才有辦法展開。
佛陀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後,告訴無盡意,你們要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這是第一個部份;佛陀第二個講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在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大家留意看看,人在恐懼的時候會有兩種狀況,第一是他會先把頭包起來,這點小孩子最明顯,你跟他講「鬼來了!」,他趕快把頭塞到棉被了,但屁股還翹在外麵,他沒看到鬼就好了。一般人在怖畏急難之中,通常會嚇到四肢無力,沒辦法反應,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使你的生命在怖畏急難之中產生冷靜的定力,再冷靜中就會產生智慧,自然就會有出路;這就是施無畏,你生命中的那個因素會施無畏給你。
電影 裏這類的情節很多,怖畏急難之中,一冷靜下來,自己就會找到一個出路,那就是你生命因素中的「觀世音」這個因素起作用,就會自己產生智慧。你可能會以為隻要念「觀世音菩薩」,冥冥中觀世音菩薩就會伸出一隻手來把我帶出去,那個叫迷信。怖畏急難之中念「觀世音菩薩」,你會冷靜下來、不慌亂,也許要繞幾個冤枉路才能找到出口,那是消你的業障,終究還是出去了,那就是智慧;若是祈求神跡出現,神跡是從外而來的,那就不是生命因素的問題了。真正的智慧是從你內在展現的,從這裏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這個生命因素在娑婆世界都叫作施無畏。因此,我們可以充分了解「施無畏」這個詞,就是生命內在穩定、平衡的機製,這是很重要的。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佛陀把觀世音菩薩介紹完畢後,無盡意菩薩一聽說這麽好,他也要供養。無盡意菩薩是等覺菩薩,是跟觀世音菩薩一樣大的菩薩,也要發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這是屬於很形象的表法,無盡意菩薩就把脖子上的那些貴重的東西拿下來供養,從文字上來看是很寫實的東西,這樣解釋當然也可以,其實「解頸」就表示你生命中最重要、最尊貴的東西,這些東西你要把它拿出來。
什麽是你生命中最重要、最尊貴的東西?不要想到家中的那些珠寶,那些跟你生命無關,它是指跟生命有關的;掐住你脖子的東西是哪些?是感情、家庭子女、還是工作?你看得到嗎?「解頸」這二個字,簡單講就是放下,原來是扣在脖子上,現在把他拿下來。常有人問我:「師父,你的病是怎麽好的?」放下就好了,就那麽簡單;很多人常說最討厭生病,卻又天天「抱著它」不放。頸部,是最靠近你大腦的部份,指的就是那些讓你日以繼夜煩惱、緊抓著不放的東西,現在你要把它解開來;而這些東西不是不好的,它是好的。
「眾寶珠瓔珞」,所有的珠寶瓔珞通通拿下來了。從形相上來看,是戴在身上的這些,其實所有的事業、成就都包括了。用現在的語言來講,一個菩薩所有的事業、成就通通拿下來;「價值百千兩金」,這在古代就很多了,但它不是講數量,而是你要能夠將生命中最重要、最大的成就,拿來供養觀世音菩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比如比爾蓋茨,隨便拿出個百分之一,我們可能不知要賺幾輩子才能賺得到,所以不是比數字。
無盡意菩薩從佛那裏得知觀世音菩薩這麽殊勝,因此就把自己最殊勝的東西拿出來供養,他這是從世間人能做的角度來談的。就菩薩來講,那就不隻是這樣,菩薩的眾寶珠瓔珞是指法門,法門在法身慧命裏是最重要的;換言之,這時候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把自己的生命因素——現代話叫做dna的東西——加入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原來就是全方位了,現在再加無盡意的dna進去,這是菩薩供養的殊勝,我們很難去了解的。
就凡夫來說,要把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工程,但菩薩這部份已經超越。菩薩與菩薩之間是生命因素的交 流,他的供養是直接交 流的。所以當無盡意菩薩聽到佛陀這樣讚歎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殊勝時,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當然要來護持他,所以叫做供養。這時就把他的法門、他的dna整個注入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更殊勝、更繁榮了。這不是我們世間講的那種供養,世間的供養是非常粗造的,這些你都做不到了,更遑論這麽微細的部份。所以我們說供養是培養自性善根,培養的同時,一定要透過「供養具」加上「法供養」,從這個地方來增長我們自性善根,這才是修行。否則你會流於一般的民間信仰,會一直在那邊求菩薩給你怎麽樣,菩薩看到一堆人跟他求,不答應也不行,要答應那更是不行,隻好請假了。所以供養從文字上來看,我們都很清楚,你也知道怎麽做,可是它更深層的意義,我們要弄清楚。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佛門中相互來往的一種通稱;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後,就拿出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請他接受這個法施珍寶瓔珞。這地方雖然沒有講是什麽法施,但是供養具「解頸眾寶珠瓔珞」已經提到了;你看他沒講受此財施或寶施,隻說法施。那麽,無盡意菩薩的法施是什麽?就是七菩提分同時運作,但語言上的都沒有講,這是行法中的一種行為模式。
經文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一定要先弄清楚,而它的行為模式就附在這裏麵;當無盡意菩薩說「受此法施」時,他供養具拿出來,法施的緣念也同時起作用,而且,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dna要加入觀世音菩薩的dna裏麵,這整個行為模式上,它有很多層次。我們要來做這個法施就麻煩了,無盡意菩薩講的「法施」這二個字,以密法的修法,光是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個地方,這個法就要修一個星期;用我們這邊的語言來講,光是壇城至少就要四到五英畝地,你看有多複雜?所以,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弄清楚以後,行為模式的部份才有可能進行。
行為模式是具體化的;有多少人來、要有多少功德主?修這個法的功德主就要很多,不隻是錢多,它裏麵的東西有很多,密密麻麻的行為——從我們這個世間超越到第二世界,然後再超越到法界,再超越到這麽高級的菩薩;他的生命因素,怎麽加入到另一個生命因素?這些都要一個一個來,整個流程都要實際走過,你才會弄清楚。那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當機眾行者?我看是沒有啦,有的話大概是師父自己在修,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旁邊看熱鬧——師父走過來了,又走過去了,走到一半打噴嚏,又挖鼻孔了,有抓頭發了……。大概看到的都是這些,至於它內在心靈的部份是怎麽起作用的,就完全看不到了,因為既不懂語言模式,也不懂思惟模式;至於行為模式,看到的也隻是表麵,那不是迷信嗎?
所以要修這樣的法,法本不是問題,主要的是要有護法的功德主,祈請天龍八部等等都要有,然後還要有當機眾;當機眾有兩個,一個是真正的功德主,一個是當機眾行者。修法的部份,事實上是去指導他了解那種狀況:現在在做什麽、下個層次的生命在做什麽、第三世界的生命在做什麽……然後到最後那個世界他們的生命是怎麽交 流的?整個星期的過程,除了修法、行法以外,還要講法,當機眾、影響眾通通要在裏麵,這才是整個密法;可不是像演戲一樣,演一演、搖搖鈴、吼吼唱唱就好了。
密法修法的過程,經文這裏沒有講出來,但是從「解頸眾寶珠瓔珞……守持法施珍寶瓔珞」,這整個過程都是在修法,所謂「天上水一滴,地上雨一尺」,天上掉一滴雨,地上就有一尺的水了。這句話有個故事,唐朝的李靖,因為某個緣故必須代替龍王下雨,天旨給的是「下一滴雨」,但是李靖很有悲憫心,心想旱災那麽久了,一滴怎麽夠?就自作主張多下了很多滴,這下地上就淹大水,把很多人都淹死了。因為悲憫心弄錯了,傷害了很多生命。所以不要看經文就短短的一句,你要修法,那就很多了。古代的這種語言,師父傳給徒弟,徒弟再往下傳,傳到後來就產生像李靖這樣的狀況出來,都把他的含義忽略了,修法當然不會有成就,古代因為了解這種狀況,修法當然就會有成就。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這都是很明白的話,但他也是必然的,為什麽?因為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這個dna,要加入到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那是不是要改造?這等於是dna的改造,那就不可能一塞就進去了,他需要一個磨合期。這樣,你就可以明白整個修法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況。師父看到徒弟,徒弟如果不是當機眾,那怎麽修?兩個生命因素要加在一起不容易,連這大菩薩都不肯受之了,你就可以想象得到。難道他們會不知道?他們都知道,但為什麽?這就是關鍵了,他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不可說」,不是不可以講,是我們的智慧都還沒到那裏,所以不可說。
「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無盡意菩薩再一次的請觀世音菩薩接受他的供養。經文為什麽要這樣反複地講這種話,這種情況有點像我們平常講的「這個東西給你。」「不用啦!」「哎喲,沒關係拿去啦!」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沒有意義、很瑣碎的話,經文為什麽要描述的那麽清楚?這裏麵可是大有學問。像《法華經》或《華嚴經》這類的經典,裏麵的經文若是講到很細、很瑣碎時,他都是重要的關鍵所在,你要留意。所以我常常叮嚀各位,誦經不要想騎馬那樣用衝的念過去,人家花半個鍾頭可以誦完的你用一個小時慢慢念,很快那個味道就浮出來了。這就跟燉東西一樣,燉的時候會加八角、甘草或什麽其它藥材下去慢慢熬、慢慢燉。為什麽放這些?因為味道就是從這邊來的,那些是味道的關鍵所在,假如你不懂得它的味道,那就白吃了。同樣的,經文這些看起來很瑣碎、很沒意義的話,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語。「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再一次主動積極地要加入觀世音菩薩的這個生命因素,而且是真誠的。「複白」就是再一次;通常佛經裏講「再一次」,就是轉化正反對立為圓融的語言模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當他第二次再出現時,表示兩者已經融合了,對立已經轉化為圓融,這是他的語言模式,模式上已經顯現出來了。假如講「如是三白」,三次表法的意義又不一樣,以後有機會碰到我們在講。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實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當無盡意和觀世音菩薩兩者融合為一時,佛就出來了,所以後麵沒有無盡意的語言,也不會有觀世音的語言。換言之,〈普門品〉就是用無盡意和觀世音這兩個生命因素,一個智慧,一個慈悲,兩者融合一起就是釋迦牟尼佛;從這裏看,就叫做普門三聖。三聖圓融就在這個地方看,看起來是兩個,其實有三個,但三個其實又是一個——無盡意加觀世音菩薩,就成為釋迦牟尼佛。兩個是表示對立,一融合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為什麽它要「複白觀世音菩薩」,再講一次。否則,講完一次後,後麵接著「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就可以了,為何要再講一次?因為他有更深的意義在裏麵——當生命中無盡意和觀世音菩薩這兩個生命因素融合時,就會產生佛陀那麽殊勝的智慧。
由此可見,生命因素的融合是多麽的殊勝。凡夫的生命,每一個都是獨立的,你是你,我是我,跟你講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就算說破了嘴,你也不會相信,會覺得「你是你,你跟我有啥關係?」告訴各位,它的關鍵就是後麵這一段。前麵我們講過,菩薩是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當一個生命因素到達六十六分以後,就有國土了;當他到達六十七分,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也會跟生來。可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他是你到達一分,其它的生命因素也通通是一分,它會帶動其它的生命因素一起成長。一般來講,你的生命因素到達六十七分時,其它的生命因素也會跟著成長;當你到達大概九十分時,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都會到七、八十分;當你這個生命因素到達一百分時,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會到達九十分。
菩薩是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假設全部的菩薩是一百個,一個生命因素是一百分,一百個菩薩全部加在一起,應該是一萬分,對不對?又假設,一百分等於一百燭光,一萬分就是一萬燭光,全部菩薩加起來就是一萬燭光,那麽,佛陀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兌現了,那他是不是一萬燭光?不是,佛陀是一百的百次方燭光,那就不是後麵四個零了,後麵要加一百個零。所以,佛一出現是威光赫奕,超越所有的菩薩,因為他的燭光在內部就已經串聯成一個很大的光體,所以不是一百個燭光加起來的亮度而已,關鍵在於他的生命因素到達這個階段時,他會互相融入,你的因素進入我的因素,我的因素進入你的因素,各個生命因素相交 融成為佛這一個生命因素。留意喔!是一個,不是一百個,一百個生命因素是同一個,這一點用你的大腦是想象不到的,就像我們講「佛成佛時,一切眾生皆成佛」,你怎麽想也想不通,因為我們有那個對立感。
我們的生命是一體的,這一點你現在很難體會。就像我們講「全法身為一法界,全法界為一法身;法身等於法界,法界就是法身」,你很難感受得到,因為感受不到,充其量也隻能把他背起來。我們的法身和佛的法身是同一個,你也不要去比較哪一個佛比較大、比較殊勝,因為都一樣,它是同一個。從這邊你就可以看到他們生命互相交 融的狀況,以現代語言來說就叫做這個dna加入那個dna,這就是在交 融。當無盡意菩薩的dna進入到觀世音菩薩的dna,二者是同時在交 融、交 流的,不是誰合並誰的問題,是互相交 融。
由此可見,生命改造工程的方程式可沒那麽簡單,這個方程式是密密麻麻的,我們要把它量化,這個功夫很重要,將來這個方程式是非常好做的,這也是為何我們講說華嚴這個宗教,未來會是非常殊勝的宗教,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那些還繼續維持著兩千多年前宗教儀式的宗教,未來一定會被淘汰。
當無盡意菩薩第二次講完以後,「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佛告觀世音菩薩」,意思是佛站在觀世音菩薩這邊產生作用;換言之,就是觀世音菩薩承佛威神力的加持,將無盡意菩薩的dna接受過來;它交 融的時候,是以這邊的立場,去接受那邊的情況。目前以我們的立場,要去了解它實際進行的狀況,是很困難的,頂多也隻能說,原來修行到了這樣的層次,生命是這樣交 融的。《法華經》是一乘圓教,佛陀晚年所講的教法,在佛法修行上為大家所承認最後、最高層次的一部經典;在思惟邏輯上,可以看得很清楚,所有的修行人最後、最高層次要入的,就是這種狀況,這裏佛陀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生命改造工程進行到最後,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生命因素那個原子核已經開始破裂,那個原子的能量通通在交 流,最後全部融合成一起的情況。我們這樣的講法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因為學物理的人不來學〈普門品〉,學〈普門品〉的大都不懂物理,這就好像觀世音菩薩和無盡意菩薩是背對背站著一樣,至於要怎麽使他們能夠麵對麵,那就得靠大家去努力了。佛教必須趕快走向現代化,運用現有的科技、理論、工具來詮釋,他們才能夠接受。我們這樣的講法,已經是運用很深的「阿毘達摩」方式來說明了,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最精華的部份跟你講了,各位值回票價了。
捌 不退轉發心
前麵提到佛站在觀世音菩薩這邊,加持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使他接納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這兩個生命因素都是菩薩,菩薩是覺醒的,已經兌現的,不是封閉的。換言之,就是已成熟的生命因素的交 流,他不是種子,是已經成長出來,所以才能交 流,這時候是講一個過來,另一個會過去。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這個經文的美就美在這裏,怎麽個美法?他一個理路講下來,從頭至尾一點都不矛盾;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換言之,他是以哀湣慈悲一切眾生的心 ,來擴大他的生命組合。就自己的立場來說,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已經兌現,成就了,那就可以結束了,可是因為悲憫眾生的苦,所以要把他的生命因素擴大。
大家不要看文字很簡單,他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在這裏表達的很清楚,而他的行為模式也是這樣做。觀世音菩薩為了要救度眾生,為了要能夠廣大靈感,救苦救難,大慈大悲,所以要接受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把自己的能量加以擴大,是這個緣故他才接受。這裏麵就牽涉到一些問題,比如出家人必須接受供養,尤其是大乘佛教,出家人不接受供養就算犯戒;當然若收紅包是為了個人享受,那因果就自己算了。要隨時帶著“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這個心接受供養,這才是菩薩行。
大眾的供養,有的是來增加我們的生命能量,有的是來鍛煉我們的,如果是來鍛煉的,那受了紅包你就知道了。哇!那真是沒完沒了。然而,不管是眾生的發心或是眾生的業力,都必須同時接受,不能隻接受發心,隻收紅包,他的業力就不管了,連法律也規定遺產和債務必須同時繼承,不能光接收遺產。同樣的,眾生供養你的時候,都是兩個一起來,一接受,兩個全部都要接受,而這個接受,是基於悲湣四眾而來的。
南傳佛教就不一樣,因為他是屬於微觀的佛教,基本上不接受供養,而是站在微觀的立場,把自己的生命成長到阿羅漢這個地方,大眾隻有在每年三個月的安居期間可以來護持,但不是護持個人,而是護持道場,道場再將所有的供養,衣服,飲食,醫藥,臥具這些,一一分配給所有僧眾,多餘的部分再布施出去給眾生。所以有錢的就供養,沒錢的就接受救濟(其實也是接受人家的供養)。在佛教裏他是這樣的區分。
大乘佛法是屬於宏觀的佛法,除了要努力超越自我,還要教化眾生,所以現出家相讓眾生供養,背後有法義上的需要。一旦現出家相,眾生跟你頂禮,就必須讓人頂禮,不能說“不行,我無修無德.......”因為現出家相,就是代表釋迦牟尼佛,人家拜的是你背後那一個,不是拜你,不是你修得好不好的問題,要了解這一點。性宗的經典,其語言文字所代表的太多太多了。
“.......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接受瓔珞以後,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奉釋迦牟尼佛”就表示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一回向馬上就成佛了------無盡意加觀世音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奉多寶佛塔”,多寶佛塔代表的是十方佛,也就是所有佛;換言之,這個生命因素的擴張,不僅進入佛的領域,同時也進入十方佛的領域,因為一切佛的領域是一致的,這裏他把佛法最高層次表達出來了,菩薩怎麽成佛就看這個地方;不但成佛,而且入了法界跟十方諸佛同一體性。這就是為什麽說“諸佛是同一佛,法身是同一個”,就是這個樣子i,但是要用法界來描述時,卻又好像每一個都不一樣。
“一分奉釋迦牟尼,一分奉多佛寶塔,這個理念,修行模式,我們能夠以這樣的角度來探討,我個人是感到非常高興的,相較於其它宗派,可說是無以複加的榮耀。我們不知道其它的宗派是否能體會到這一點,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顯然在第四期的佛教思想發展裏,講到“法身是如何形成”時,《普門品》是非常重要的經典。《法華經》在天台宗裏是很重要的根本經典,但天台宗的經教研究不像我們華嚴宗的經教法門,是從實踐中體驗證得的,因此適用於所有的性宗經典;我們現在解答的語言模式,即是適用《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來解說。、
《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主要是三個譯經家,翻譯《六十華嚴》的是東晉的佛馱跋陀羅,翻譯《八十華嚴》的是唐代的實叉難陀,《四十華嚴》是唐代的般若三藏所翻譯;《法華經》則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雖然當初佛馱跋陀羅跟鳩摩羅什兩個人在西安逍遙園吵得很厲害,但兩個人的語言模式,思維,佛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佛馱跋陀羅是禪師,禪修者重視行法,鳩摩羅什是譯經家,但兩個人彼此是相通的,就像無盡意跟觀世音是相通的一樣,可是他們的弟子們不相通,所以吵完後就分家了,佛馱跋陀羅就到南邊來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經典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是一致的。這個地方講修行的最高境界,交代的很清楚,我們覺得非常的殊勝。下麵是佛陀的總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從經文可以看到他是這麽自在,我們從表相上、意相上,可以看到他是很生活化的,但其實就法義,修行即生命改造工程來探討,他是很深很深的,已經到達最高層次的地方。所以這種經典絕對不要把它當做小說一樣輕易看過。那是不同的。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宏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這個地方無盡意菩薩重新再問一次,這是這種經典的一種特質。《普門品》看起來很簡單,像《普門品》這類的思想、教義,《華嚴經》裏佛陀應該講過好幾次。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是後人把佛陀講過的話整理,匯集出來的,都已經定型了;有關這部分的思想,佛陀應該是講過很多次,有時用觀世音菩薩講,有時用別的菩薩來詮釋。“阿毗達磨”在講到這種理論時很嚴謹,那時很多人聽不懂都睡著了;《普門品》這裏則是講的很輕鬆,很白話,像阿媽講故事給孫子聽一樣,因為把他表相化了。也因為有“阿毗達磨”這樣的理論在背後撐著,所以譯經家在翻譯時才把他整個簡單化掉,原文是什麽,我們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看到他的真麵目,早期翻譯的時候,是否有夾敘夾議的,我們不知道,但鳩摩羅什翻譯時,則是把他刪成語言非常一致性的東西;假如我們去看早期安世高翻譯的版本,便可以看到他自己的注解也夾雜其中,當時做記錄的人,顯然也有所謂“眉批”的情況,會在旁邊加注佛陀這句話的意思,年代久了,後麵再重新刻板印刷時,有可能把佛陀講的話和眉批都混在一起了;無盡意菩薩這個地方問的,就有類似這樣的狀況,他把前麵講過的再重新講一遍,後麵有他問的,也有佛陀回答的,問和答都夾雜在一起。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因何緣,名為觀世音”。這一看就很清楚了,他是從前麵問下來的。“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這兩個偈子,其實隻有“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是佛陀講的,其它是譯經家或是記錄的人加注的。因為無盡意是用偈來問,所以佛也用偈子來回答,因此,應該是“偈答無盡意”後,就是接“我為汝略說”。那麽,為何經家或譯經家要畫蛇添足的多家這幾句上去呢?經家就是寫經的人,譯經家就是鳩摩羅什,他們之所以多加這幾句,是為了要把無盡意所問的和佛陀所答的連接起來。
經家或譯經家多加這幾句,其實是有用意的,我們從他的語言模式可以看到他的思維狀況。他整個經文的鋪陳,每個字都是無量功德,雖然隻是個連接詞,都是有功德的,若是從那邊下手探討,將會有很偉大的發現,雖然是同一句,但是一百個人下去探討,撈起來的寶都不一樣,因為那是依個人的生命特質而顯現的,寶庫的門都一樣,大家都從那裏進去,但拿到的寶都不一樣。我們跟各位講的這個模式,你懂得怎麽運用就好了,至於其它的模式,那就像是大門進去,你要撈哪個寶就隨個人了,喜歡哪一個就拿哪一個。
“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他先讓你了解觀世音菩薩是善應諸方所,你說什麽,觀世音菩薩都說好,並且又能夠滿足你。可見觀世音菩薩很隨和,而且又能滿足你的願望,所以說弘誓深如海,“弘誓”就是大願,大願深如海。“曆劫不思議”,“劫”是時間最大的單位,這句應該是曆不思議劫的意思,這是文法上的問題。“侍多千億佛”,不斷的侍候和供養佛,“發大清淨願”,發很多大願,而且這些願都是為眾生、為三寶的;觀世音菩薩所發的願都是為眾生的,很少為三寶發的,因為他是專管眾生事的菩薩,這是性德上的問題。
告訴各位,要發願就發這三個:為佛發菩提心,為法發菩提心,為眾生發菩提心。你要護持僧寶當然也很好,但要奉勸大家,絕對不要為僧寶而發菩提心,因為很多人因此就跟著師父走,那就不是“依法不依人”,那個叫做情執過重。要護持這個師父不要緊,但是情不要滾進去,你把情滾進去,那就不叫做護持師父了,是想要占有師父,這個一定要弄清楚,所以,要發心就發這三個-----為佛發心,佛是覺悟,生命中的覺醒非常重要,為法發心,為真理而發心,或者為眾生而發心,不要為師父個人而發心,因為法和情執你會劃分不出來,這一點一定要弄明白。
《十住毗婆沙論》裏提到真正的發菩提心有七個,其中的為佛發心,為法發心,為眾生發心這三個是不退的,為戒發心的,下輩子就不見了,為僧發心的,可能你這輩子也看不清楚,更逞論下輩子;所以佛、法、僧、戒四寶中,我們隻強調兩寶,觀世音菩薩是為眾生發心,初學佛的人發願,大概都是想覺悟,想覺悟就是為佛發心,為佛發心不是看到佛很莊嚴,很多人拜,所以也發願要成佛,不是那種,它是指生命的覺醒,能覺醒是很好的,一般人都是活在慣性中,沒有覺性,所以要怎麽活在覺性裏,這是大多初學佛的人的發心,再往上的話,大概是為法發心和為眾生發心。學華嚴的人,大部分都是為法發心----如何實踐與兌現真理:關鍵是,實踐和兌現真理的過程中,絕對牽涉到眾生,所以通常講圓融道的時候,就會要大家為眾生發心,行眾生事業。
一般來講,行菩薩事業的菩薩道都是為三寶發心的多,為眾生事業而發心的,叫做眾生事業的菩薩道,至於,你要行眾生事業的菩薩道,或是行菩薩事業的菩薩道都無所謂,圓融道是這樣進行的,那我能不能為 “智正覺世間”來行菩薩道?也可以,但這就比較辛苦了;首先,次第道一定要很精進,因為要想覺悟,次第道是最直接的,而且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學佛的過程是相當微細的,很多人老想著成佛,但又不明究理,應該要怎麽學他不管,天底下哪有這種法?一定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才行,成佛隻是個通稱,是我們的目的地,但你要從哪一條路走,怎麽走,他都不一樣,我們一直急著要到達目的地,結果你自己要走哪一條路也不確定,到了交 流道以後,想想“還是搭火車好了!”你又跑到火車站去,到了火車站,火車還沒來,想想“還是走了吧!“那你到底是要上交 流道,還是等火車,你會一直在那邊搖擺不定。
依止道場,依止善知識,修學法門,我們有一定的公式給各位參考,你一定要做好。前麵我們提過至少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時間在你的法門,道場這邊,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在其它法門上,假如你在其它法門的時間多於自己的法門,基本上你的那個法門不算有修,已經變成散形,沒有形了,因為散掉了,所以一定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明確來講百分之七十是最好的,百分之三十是其它法門。其它法門不能隻選擇兩三個,所有的法門通通要參訪,包括外道都要走一遍。因為現在佛教不像佛陀那個時代,它跟其它宗教有明顯的區別,現在佛教的特色都模糊了,所以反而有很多人被外道吸收了,因此外道的優點我們也要學,要是沒有這種心量,佛教會一直萎縮下去,這是我們在修學上很重要的地方。以上是從發願這邊來看。接著來看佛陀怎麽跟無盡意講。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佛說我跟你講:“聞名”就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或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形相。這個地方主要是講“心念不空過”,一心稱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有苦,“有”就是苦。四念處的“觀受是苦”受即是“有”,因為“有”才會受;無“有”就不會受。為什麽會“有”?因為“有取”這個苦就產生了,否則不會有苦;股票狂跌,有股票的人就會苦。這個“有苦”包括樂在裏麵,也就是“有苦有樂”,關鍵在於“有”,若能“空”,就沒“有”了,就不苦了;不空,就是“有”,那就有苦有樂。因為“有”,就會有得有失,得到就很快樂,失去,就很痛苦;“空”就沒有得失,沒有得失,那就沒有苦也沒有樂了。“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第一句是總說,一心稱念不空過,能滅各種的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從這一句開始講十二大願;十二大願前麵講過了,所以我們不再詳細講。”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這是第二大願。“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這是第三大願,是講被人從須彌峰、高山上退下來。這不一定是在高山頂,二十層樓以上就算是高山頂了。事實上這個高峰,你現在看不出來,我們常跟大家講,打坐的時候,三角點一定要顧好,屁股是一個點,兩條腿是兩個點,這三角點要坐穩,假如有一點沒有落實,即使隻有半公分的離地距離,當你處在很安靜的境界時,突然間“啵!”移一下,那就會像是從須彌峰掉下來似地,那就會被驚嚇到,內髒會受傷,你要留意這一點。打坐的時候,一定要坐穩,否則就常常會有“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的狀況,不是誰推你的,是被自己嚇得。所以現在就要預防,毗盧遮那七支坐法要學好,不管你是單盤,雙盤,金剛坐都可以,一定要坐穩;若是初學,腳下麵還有個空擋,底下一定要墊個東西,這是我們一再要求的。坐禪是要做到得禪病,那是很冤枉的,大家一定要留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金剛山”就是一般講的石頭山,這是掉到懸崖峭壁的情況。有人要害你,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但你若是很恐慌地念,對方會覺得很好笑;若是能冷靜下來,對方看到你和顏悅色很寧靜的樣子,也會跟你一樣起慈悲心。不見得會放你走,但至少不會把你毒打一頓,因為看你很平靜,大概不會有逃亡之虞,也不會報複他,可能就會去忙他的事,等到他走了,你也可以走了。這是念觀世音菩薩很有效的一個方法,但是現場的情境還是要自己去處理。
“或遭亡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這兩個願是較為一般人所爭議的,會認為既然犯了王法,為什麽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免掉這個罪?會這樣講的人,就是正義感太重了,大家要知道,王法是人訂的,他不等於真理。假如你開車被警察攔下來,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他看你麵貌這麽和藹可親,可能隻是看一看,跟你講下次開慢一點,就讓你走了,為什麽會這樣?警察自己也不知道;沒有為什麽,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你會說“這樣不公平!”不公平的是警察,不是觀世音菩薩,因為人性本來如此,法律本來就是人訂的。關鍵在於,你對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要有信心,要能激發這個生命因素才有用;他是跟真理相應的問題,不是國法的問題,國法隻能是規範,但若是犯了懷恨造業的國法,那念觀世音菩薩會沒有用,因為生命中的惡質太強了,搶劫殺人以後才要念觀世音菩薩,那未免太現實了,這樣是行不通的。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一般人對這一句比較不認同,他會認為人家詛咒你,念觀世音菩薩,你沒事就好了,為什麽還要反過來去害對方?其實,這是真理反應的本然,沒有為什麽,詛咒,就像仰天吐痰一樣,當他掉下來以後還是落到自己的身上。造了那個因,就得那個果,不會說你往天上吐,最後卻掉到別的地方,他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不是我們大腦能想象的,他主要是告訴你,不要用詛咒的方法去傷害眾生,隻要有這樣的想法,回過頭來傷害的還是自己。這是從思維模式上來講的,若以真理的立場來看,當這個力量發出去以後,他一定要到達目標,當對方一阻擋時,那個力量就會反彈回來。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假如遇到惡鬼羅刹,毒龍諸鬼等等,念觀世音菩薩,這時就不敢加害於你;這一點也有人懷疑。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麽一句話“西洋的鬼,嚇不了東方人;東方的鬼,嚇不了西方人。”以前對於這句話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直到有一年我去麥迪遜,剛好碰到下大雪,那個樹被大雪覆蓋,晚上風一吹,四處鬼影幢幢。同修說那是西洋鬼,很多西方人看到那個鬼,常常嚇昏了;我們東方人來看,覺得很好玩,因為我們認知的鬼不是長的那個樣子。西方人若是看到舌頭長長的東方鬼,可能也會覺得很好玩,看到那個鬼舌頭伸那麽長,也許還會過去拉一拉玩玩看。鬼魅這種東西,本來就帶有你的意識形態,那不一定是真鬼。若是遇到真鬼也不用怕,你被他嚇得趕快往後跑,他是被你嚇的往後用飛的,那到底是誰怕誰?所以,這個時候隻要冷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事情就會解決,這些都是會過去。
遇到惡鬼羅刹,毒龍等等,就跟應付前麵講的壞人一樣,你就冷靜地念觀世音菩薩,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是,就會有人說怎麽可能?你不要被意識形態嚇壞了,人最可怕的就是意識形態。修行就是要求解脫,問題是你要解脫什麽?又沒人那繩索捆綁著你,要解脫什麽?是意識形態,我們是被意識形態框住了,能夠放下意識形態就解脫了。“師父!我能不能坐著聽經?”你願意來聽經我就很高興了,坐地上還是坐椅子有什麽關係呢?自在一點嘛!你認為應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表達你的恭敬和尊重就可以了。你若跑來問我,那我故意跟你講“不行!”看你怎麽辦?這就是被框住了。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很多人都認為遇到獅子,老虎,念觀世音菩薩有效嗎?有一位神職人員到一個村莊布道弘法,路上遇到了老虎,他趕快跪下來念觀世音菩薩,結果老虎還不走。念到很累了,隻好問老虎 “你到底要怎麽樣?”老虎說“我的午餐煮熟了沒?”他念什麽老虎聽不懂,隻看到眼前的午餐。遇到老虎獅子這種狀況,那你要真的要念觀音力,不然還有什麽辦法?“不動”這一點最重要,不過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心念都要能靜下來。問題是臨場往往靜不下來,所以平常就要訓練自己,要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使心寧靜,這就是一般講的定力。你沒有“絕對”的定力,也要有“相對”的定力,碰到不良 的環境或是遇到老虎,毒蛇,惡鬼,要能夠很快地把心靜下來。
經文從前麵講下來,語言模式上是講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上則是告訴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這些老虎,獅子,惡鬼,壞人就會通通過去。其實任何的宗教都一樣,前麵跟各位講宗教化的情況,為何觀世音菩薩會先提出來,這是有原因的,他從最淺的到最深的都在裏麵。所以用生命因素的覺醒和兌現來解釋菩薩的名號是最好的,而“一心稱念”這個法門告訴你,隻要能冷靜下來一心稱念,事情會很快過去。你稱念其它的佛號或菩薩名字也可以,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你很熟悉,比較好念。當你看到這些猛獸時,你要是奔跑,他肯定跟在你後麵追你,所以這時你要冷靜下來,而且不能發抖;這種定力平常就要訓練,否則境界一來沒有辦法應付。假如那時候身邊跟著小孩,為了保護小孩,你會盡可能地想辦法冷靜下來,這個特質就是父母的愛,臨危起了作用,你會抱緊小孩,專心一意地念。若是一個人時,反而容易慌張,意識形態會起作用。所以媒介很重要,那個孩子就是使你冷靜下來的媒介,這叫做方便法,有帶小孩的人反而容易過關,遇到強盜,帶著金錢容易過關,遇到老虎就過不了關,因為那個媒介不起作用,你要留意到。所以媒介是一種很好用的方法,提供給各位參考。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蝮蠍”是毒蠍子,“蚖蛇”是各種蛇,叫做百足蟲的東西,他本來就有一種臭味道,人類會覺得很討厭。當他一靠近,不見得會咬你,但你就會嚇死了。這時你就念觀世音菩薩,生命的那份寧靜,會產生祥和的磁場,這些不好的東西自然會離開。他不是指這些外相的東西,而是嗔恨,妒忌這些都會消除掉,念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一個功能。
“雲雷鼓掣電,降雹淑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前麵講的是動物,現在是講大自然的情況,到這個地方是第十二個。念彼觀世音力,大自然的情況也可以消除。”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啟動自己生命中觀世音的生命因素,這時你生命的周圍就會產生相應的磁場。很多人說修行人有什麽磁場,假如你的生命因素都不啟動,哪來的什麽磁場?所以,一定是從你的生命因素中啟動某一個生命因素所產生的磁場,是那個生命因素兌現出來的,而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產生的。若是從“人”來說,那太廣泛了,很難去證明,但從生命因素來講,他是很好證明的。
九 你就是佛!
前麵談到眾生,“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念觀世音菩薩,你會產生某一種能力;這個“念”很多都把他變成口念的念,其實他是心念,是黏上去了。這個字假如以現代的意義來加以詮釋,應該叫做激發。怎麽激發?研究物理的人都知道,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三種粒子所組成,原子核是有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所形成,其中的中子是很活躍的粒子,而當原子核被中子撞擊時,會釋放出能量,核能就是這樣來的;某些特殊的元素,被撞擊後除了會釋放能量外,還會產生所謂的連鎖反應,因而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念”就有這個意思,所以他不是嘴巴念一念而已,那種當然無效,而是在念的同時,要能激發出你那個“觀世音”的覺醒的生命因素。假如生命因素沒有把他激發出來,那就不叫做修行,充其量隻能算是民間信仰,因為無法改造生命,要改造生命,就要把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這個字這樣解釋,你若能掌握得到,今天就沒白來,值回票價了。
至於要用什麽方法激發,怎麽樣把生命中的此一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這部分得靠自己去努力。一個菩薩要如何把他的生命因素兌現出來?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眾生有這麽多,但是菩薩有幾個呢?早上我們到附近的印度廟參觀,看到人家是非常地積極,非常地有向心力;看看我們自己呢,?一講到要如何如何時,就有人“啊,那不可能的啦.......”,那還有什麽是可能?那就沒有壯敬自強的可能。生命本來就是積極,韌性又剛毅的,很多東西都是可以突破的。
同樣的,我們很多的無明暗障,也是要靠自己隨時地反觀自省。比如,日常生活中,當你的內心覺得怪怪的時,自己就要留意了,那個都是業相,這時就要趕快懺悔,不要等他兌現後,才在那邊怨歎不如意。當業障開始兌現時,那已經不是不如意而已,而是無量苦逼身了。所以,你要有生命的敏感度,敏感度愈高的人愈沒有業,因為一個覺性愈高的人隨時都可以懺悔。敏感度不高的人,很容易落入情執,就會常常陷在裏麵出不來,那就是沒有敏感度。迷什麽?情迷,酒迷,財迷........,一迷迷進去就爬不出來了。覺性高的人,就不容易沉迷,即是是喝酒,也會淺嚐即止,這樣飲酒就並無不可,問題是大多數的人沒有覺性,往往三杯黃湯下肚後,就胡 亂瞎來了,那當然不行。因此,關鍵在於生命的覺醒與否,一個人沒有覺醒的能力時,就會落入慣性,慣性又叫做相續心,這個相續心就是輪回本。一般人都是活在相續心底下,因此會認為這樣很正常,於是就不斷地輪回下去了。所以,你要懂得怎麽運用這個念。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裏我們要問大家,是什麽東西捆著你了?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是這個捆著你的東西,造成你無量的苦。每一個人都被捆住了,被捆住的核心點則是因人而異,解套的方法隻有一個----放下意識形態;你是被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給捆住了。“意識形態”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你體會不到,是這個東西讓你產生種種的苦。
前麵我們提過,全球暖化,生態變遷的問題日趨嚴重,而因氣候變異所造成的災難頻傳,雖然大家都知道問題的原因在哪裏,世界各國也聯合訂定節能減碳的條款,但源頭的問題沒有解決,再怎麽樣限製也解決不了問題。釜底抽薪的方法提出來的,誰要接受?因為經濟馬上受到衝擊。你若是跟美國講要限製消費,他的社會可能馬上崩潰,美國的人口不到全球的百分之五,可是用掉的能源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你看要不要限製?若是中國,印度這些國家,也像他們這樣消費,那這個世界很快就完了。要留意啊,這當中完全是意識形態,你要把這些問題的源頭提出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們很多的身語意習慣通通要改過來,不改不行啊!以我們的年紀來算,未來二十年的災難我們都會碰上,那你改還是不改?要改,現在馬上就會痛苦;不改,將來會連個退路都沒有,大家要留意啊!所以,要知道你被什麽困扼住了,社會的困厄叫作共業,個人的困厄叫做別業,要先把那個困住你的意識形態找出來,跳開就沒事了,你要能放下。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一般都“向外”解釋成:外麵有個妙智力的觀世音菩薩,他能救世間苦,這種心外求法的解釋就弄錯了,他是指你的生命裏有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個生命因素能夠激發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同時覺醒,因此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具有妙智慧,有解決這些困厄的能力。
我們往往都把觀世音菩薩擬人化成一個美麗的姑娘,那是意識形態使然,不是這樣。
我們的生命裏有很多組成的因素,而觀世音菩薩是眾多的生命因素之一,但這個生命因素能夠激發我們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同時又能修補這些生命因素的傷害,有修補我們心靈創傷的能力,隻要你把他激發出來,自己就有解決世間一切痛苦的能力。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這個生命因素在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裏都能夠出現;“無刹不現身”,就是這個生命因素可以融入其它的生命因素裏。所以我們講《普門品》是等覺菩薩修的法門,原因就在這裏。前麵講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要怎麽入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是從觀世音菩薩的立場來看,而世尊也是站在觀世音菩薩的立場來講;“無盡意供養”,就是進入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裏。
同樣的,觀世音菩薩也能夠進入其它的生命因素,所以這裏講的很清楚,“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所有的生命因素他都能夠進入,他滲透進去以後,“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裏麵的種種傷害或無明覆蓋,通通都可以把他除掉;即使已經受傷到地獄惡鬼畜生這種地步,壞到不能壞了,他都能夠修補回來,這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功能,也是他功德偉大之處。因此,學佛,你首先要具備這樣的知見-----你就是佛,日常生活中,就以這樣的標準來觀察自己,“我是佛,那我在大寮切菜,怎麽愈切肚子裏的火愈大.....我是佛,怎麽到處跟人斤斤計較.......”,不但如此,生命中那些優良的生命品質,你要讓他成長,讓他兌現。每個人都可以,大家學佛,修行就是在做這些工作。
現代人強調效率,講求“新速實簡”,所以也希望修行像開燈一樣,最好是師父跟我“點一下”,馬上就開悟了,不是這樣,開悟跟開燈不一樣。但是透過訓練,可以讓你的生命覺醒;生命因素一覺醒,你就開悟了。但是,開悟隻是覺醒,隻是種子開始長出嫩芽而已,接著要讓他成長,茁壯,才有可能開花結果。我們反過來看看生活中的自己,若是連自己的小孩應該要讀哪所學校都無法搞定,那還談什麽開花結果,還談什麽果實累累?生命的成長沒那麽容易,可是大家都把開悟想的太便宜,太簡單了,兩者根本搭配不上來。
大家自己認真想想,我真的是佛教徒嗎?還是那種遊走佛教各道場的老油條?不是師父老愛罵人是佛教界的老油條,而是要捫心自問:“我是真的在修行嗎?”有沒有每天自我檢討:“我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就算沒有每天檢討,每個禮拜進步總需要吧?你說,“師父,這樣未免太急了吧?那好歹每個月總要有所進步吧?在場很多人都學佛學很久了,甚至十幾二十年了,想想你的生命有沒有比以前成長,比以前進步?總之,你要想辦法逼自己進步才行,肚子餓了,都會想辦法找東西吃,法身慧命餓了,難道就不會想辦法喂飽他?古代的讀書人說:三日不讀書,麵目可憎”,那我們會不會講“三日不修行,麵目可憎”?三日不修行,法身慧命就餓了。你一定要把學佛當做第一要務才行:如此,展現出來的生命就會很美,色身和心性都會很美。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這是觀世音菩薩的五個觀行法,五個都是非常廣大的行法,他能夠全方位的激發你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覺醒,從“觀”講,這是性宗的語言模式,有觀就有定,定就是止,所以叫止觀;真觀,他有真止、真觀(應該來講叫真空觀,真空止);清淨觀是清淨止、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是廣大智慧止、廣大智慧觀;悲觀是悲止、悲觀;慈觀是慈止、慈觀。就止觀來講,他裏頭一共有十個。你要分開修或綜合修都可以,或是要跳著修也沒問題,那要看你的師父怎麽教。我們華嚴是把這個部分綜合起來----真觀,就是真空絕相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就是理事無礙觀,悲觀及慈觀,就是事事無礙觀。綜合的修法跟分開的修法不一樣,各有各的專長。法界三觀真正要講的話,單單前行的部分至少就要花二百個鍾頭,一天講二個小時,三個月都講不完,這還隻是前行的準備功夫而已。二個小時的錄音帶,你要在八個鍾頭內把他整理出來,才有可能進行第二階段“定、慧”的修行,止是修定,觀是修慧。你要先有前行的基礎,才有可能正行,但是這個修法“一成就馬上到七地”;七地準備上八地,跟初果二果是不一樣的。
這句經文是講到觀世音菩薩的行法,一般人解釋這個部分,大都隻就文字上解一解,我們是從實證體驗的觀點來跟大家談的。從前麵的經文一路下來到這個地方,講到這個生命因素可以發揮這麽大的作用,以一位行者的立場和角度,這就必須要問“他是怎麽兌現的?”就好像我們常問師父“我要怎麽修?”那麽我們要怎麽樣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覺有情兌現出來?就是用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這就是為何講完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偉大作用後,他緊接著講五觀。這是從行者的立場來進行的,你要馬上去修。
這部經在印度的的原文裏頭是有論的,我是沒有看過,你問我“怎麽會知道呢?”因為以一個行者的生命,按照這個理論來到這個地方,他這裏就出來了。這個法門我是現在同時跟你一起修的,你一定不相信,我講的時候跟你同時在修。修法是怎麽樣?不是一定要搖鈴或一定要有個蒲團 那種才叫修法,我看很多人連“修”這個字都沒搞清楚,你問他為何昨天沒有來聽經,他就跟你講“因為沒空”,他都是有空才來的,沒空就不來了,這那叫修行?其實是你的休閑活動嘛。
真修行是看精神,我們通常都隻是看一看,聽一聽,聽起來覺得很通順就過去了,你不會去修。什麽是修行,你一定要弄清楚,每一個人的行法都不同,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你大概會以為所謂的行法不同,是指他修禪法,我修密法的那種不同,不會想到“我修法是怎麽修的?”我講的是“用心”的不同,這才是真修行。所以,當這裏講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是怎麽兌現時,我們就要從自己的實際行法中去了解,不管你是修念佛的,修打坐的,還是念阿彌陀佛的,都可以修這五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都可以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或念虛空藏菩薩這些媒介來修,沒有說隻有念觀世音菩薩才能修,這兩個是不同的區塊;禪淨律密本來是法門,但你弄到後來通通都變成隻是個媒介而已。因此,我們才提倡結界工程、華藏工程,就是要你重新開始,要你真正的修行;真修行,就必須克服萬難來進行這個工程,而且必須一次比一次進步。
古代的方法已經不適用現代,因為古代的那些方法是給不識字的人用的。以誦經為例,很多八九十歲的老太太,雖然不識字,可是經書一拿起來都會念,為什麽?他認字的樣子,你要是換個經本給他,他就不會念了。因為他是認字的“影子”,所以每個字都要很認真地看。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識字,每本經拿起來都會念,反而不認識那個字的“影子”了,這個法門對你就沒用了,所以很多人誦經都成了“三句經”:“如是我聞.......”,接著就孫悟空打豬八戒“一片空白”了,後麵“.......信受奉行”。結束了。就這三句----“如是我聞”、“一片空白”、“信受奉行”。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但因為現代每個人都受過教育,隻要受過教育,真正的生命已經支離破碎。你留意看看,教育程度愈高的地方,心中愈沒有上帝,因為他的生命破了,所以不承認上帝的存在,知道嗎?因此,我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修補破碎的生命。
這個時代念觀世音菩薩最有用,因為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修補你破碎的生命;你自己內在就有的這個穩定機製,可以讓你恢複健康的狀態。要怎麽樣修補,怎麽運用、怎麽把他激發出來?就是用這五觀。修這五個觀門的行法叫做聖解脫道,是次第道修行出離三界的方法;五觀其實是十門,而每一門又分為十門,這是很複雜的修法。聖解脫道就必須這個樣子。如果用《普門品》修,要怎麽修,就是念觀世音菩薩,但還要加上修觀;這部分以圓教經典的修法,是用圓融道的修法,兼著這個部分五觀齊修。很多人批評大乘無行法,那是因為他不懂得經文的語言模式,所以就無法解經,也無從得知他的行為模式,因此就不會修。所以這幾個字,你要從禪法或密法來修都可以,禪法有禪的行法,那是一種指導;密法有密的指導,他又是一種行法,兩個是不一樣的係統,但是都可以用。
“常願常瞻仰”,這一句很重要,鳩摩羅什翻譯經典很詩情畫意,韻用的非常好,他的兩個常,這個“願”,就是行,“常”就是經常。一般人是一天修兩次,出家人真正精進修行的一天六次,每四個小時修一次;因為五觀同時修行通常要花三個半小時,剩下的半小時是讓你洗澡,換衣服的,換洗完畢繼續修行。“常願”就是常常修,這是出家人的修法,隻有出家人才有辦法這樣修,若是在家也要這樣修,那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我們現在把在家修行的都叫做優婆塞,優婆夷,真正的優婆塞,優婆夷。是要能一星期至少有兩三天是住道場那邊服務的才算,隻有皈依的這種在家居士,其實隻能稱為信徒而已。
“常瞻仰”,瞻仰不隻有抬頭仰看的意思,還有像上提升的意思,也就是要常常地超越自己,每天修法都要能自我超越,就算不能每天超越,也要每星期超越一次;自己在反省的時候就會超越,這個就叫做“常瞻仰”。這個“常”是無盡的意思;生命不能停止,要無盡地超越,直到止於至善,到了止於至善,生命還是恒動,永恒的繼續再超越。大腦是有極限的,所以使用的都是相對真理,不是絕對真理,也因為是相對真理,所以會一直推理,想把對方打到,推理不是真理,隻有契理才是真理,要留意這個部分。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是講他的清淨光,生命的作用,這個詞在量化研究裏是可以做深度研究的。生命的存在,以現代科學來講,他是一種波長,波長在定中來看是一種光,但不是一般講的那種可見光;這個無垢清淨光是生命的光,肉眼看不見的。談到光波和聲波,大家可能以為那隻是物理現象的一環,其實在整個法界中縱深是非常大的,某特定波長的可見波叫做光波,另一某特定波長的可見波,謂之聲 波,光波、聲波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你聞到的味道也是一種波長。現代科學稱它為波長,在生命裏頭叫做光,他是生命光,所以用眼睛可以聽到聲音、可以聞到味道,但你不相信,一定要用耳朵聽,一定要用鼻子聞。因為那種光或科學上謂之為波的,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整體性,但因為你現在的感受隻局限在某個區塊----光波的區塊、聲波的區塊。
皮膚的接觸是一種觸感,觸感也是某一特定區塊的波長,叫做觸波。你說“這哪有什麽波長?”假如沒有,你就不會去化妝、保養皮膚.....你以為是接觸,那個叫作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其實六塵都隻是一種波動而已,當那種波是眼睛看得到的,就叫做光。修行在做生命體驗感受時,所見到的都是光,他用一根都攝六根,所以宇宙中所有的波長,用眼睛就可以全部看見;甚至於用皮膚就可以看了,因為觸塵嘛,你去留意看看。所有的塵境都叫做波長,所有的塵境的一轉化,通通叫做無垢清淨光,都是生命光。
生命的光不一定用六識,生命的本能就能夠接觸到了,所以這個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水,普明照世間”。這個語言文字,你若用傳統的民間信仰的那種解釋,文字表麵上看起來好像通,再仔細推敲,會發現他根本行不通,必須用這種方法看,因為是生命的光,所以生活中的一切意識形態可以完全超越,生活中所遭遇到的意識形態,所產生的風、火等等自然災害、人事災害,完全可以降伏。所以如何“身處於這世間,業力轉交 給法界”,就是這個了,他講的都是等覺菩薩的行法,普門這一會就是等覺菩薩會,生命因素都已經到達最高峰,開始進入各個生命因素的交 融狀態;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到達一百分,開始在交 融,這個叫做等覺,交 融完畢就成佛了;“普明照世間”即是指生命光能夠在所有的生命因素裏頭普照,交 流。
假如要講修行次第,各生命因素要怎麽成長?這個要講到“住”,當你從“看到概念形成”轉入到“識的運作和形成”時,你所選擇的念是什麽,把那個念停在那個地方,那個停的地方就是你佛國土成就的地方。這都是有相關的,但講這邊就沒辦法講那邊,講那邊就沒辦法講這邊,要綜合一起講,需要的時間會很長,他的前行的功課有很多。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裏開始要總結了。經過五觀修法以後,生命的光已經現前,一切世間的災難通通可以超越,這是從實際修行來的。在這之前,他隻講這個生命因素的功用,至於修行的過程,這裏沒有提到,因為一講起來就會比《法華經》還要大本。後麵這裏是總結這個生命因素的效果。“悲體戒雷震”,“戒”就是規範和限製,“雷震“就是各種打擊;簡言之,就是這個色身像孤兒似地存在這個娑婆世界,有種種的限製。“慈意妙大雲”,當這個生命因素起作用時,他會保護你這個生命。
我們身處於這個世間,像不像被種種枷鎖,牢籠給限製住了?“雷震”就是經常被毒打。這一個可憐的生命裏頭有個東西會起作用,一般我們稱之為生命的意誌力,這個生命因素會起作用保護你,讓你免遭受這些災害,所以叫做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澍甘露法雨”就是下甘露法語,意思是我們這個可憐的靈魂失落在這娑婆世界裏,遭受種種的災難、限製,當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起作用,種種的痛苦、煩惱都可以除掉。
“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古代爭訟不像現代的製度和流程那麽完整,一旦處在爭訟、軍陣中,那就沒救了;隻要激發出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關鍵是,要怎麽激發這個生命因素出來呢?關於修法的部分,我們講了很多,你在修法時將整個《普門品》帶進去,這就是工程麵。比如修數息法,技術麵的部分,“怎麽製心一處”,怎樣放輕鬆,息出息入要清清楚楚”,三個都要做到;工程麵時就把整個《普門品》帶進去,你很快會 到達這個領域。五觀的部分不用管,因為你一修下去,第一個真觀的真定、真止、真空絕相止就修成了,你要向生命觀境前進的時候,《普門品》就推你進去了,你的生命因素就起來了。所以修行有他的方法,不要以為讀讀經就可以了,當然讀經也可以獲得加持,但那個力量太小了,這就好像拿了一千塊去買一顆糖,那太可惜了,他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談到生命運用時大家應該要掌握的。
十 拜觀世音菩薩就是拜自性佛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這個地方是結論了。性宗的經典,隻要有“妙”這個字出來,就是饒益眾生的意思;「妙音」就是利益眾生的音。 “勝彼世間音”,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觀世音觀的不是這個世間,是你生命因素中所有波。現在我們這個生命因素的波通通被汙染,所以所有的波叫做汙染波。前麵講無垢光,你要無垢,可是現在都被汙染了。
“觀世音”的“世”不是指世間,他是指你生命因素的存在,若是不能一窺堂奧,就會解成“觀世間的聲音,救苦救難”。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指你的生命因素,因為當生命因素被覆蓋時,你就會有災難。為什麽生命因素會被覆蓋?因為意識形態,是被意識形態所覆蓋了;當生命因素被意識形態束縛時,痛苦就來了。所以,首先你必須想辦法先讓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解套,因為他能夠讓你所有的生命因素也同時覺醒,若是連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都束縛住了那就沒辦法起作用了。
“梵音海潮音”,通常梵音是指西方,清淨音的意思,海潮音是指北方,他是指妙用。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這四個音都是生命原因的不同貌像。以梵音來說,他不是用喉嚨發音的,他是生命的本音,發音出去,生命自然會相應。佛陀講經,其實不是用講的,是用生命發音出去,發出去的聲音,法界中所有的國土都會相應。他沒有用什麽發射器,也不需要接收器 ,但法界中任何一個國土都相應。因為佛陀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生命裏的生命因素已經通通串聯一起了,當生命中的自性串聯通通打通以後,外麵的世界就全部通了。這點一般人很難體會,雖然嘴巴也會講“外在世界是內心的投射”,但是當外在的東西得不到,有災難時,卻看不到內心的世界。
修行的時候,生命裏頭的每一個生命因素都要去交 融;交 融的時候,外在的世界他會兌現,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地方。我們往往是往外求,他是在裏麵起作用的,自己的工廠要起作用,不起作用不行,關鍵在這個地方。
基本上梵音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海潮音,觀世音和妙音,所以通常來講外麵有三個音。梵唄就是生命原音的作用,他是透過物理現象來發生命的原因,但是現在我們理解的梵唄,都隻是把他當成唱唱歌而已;合唱團 也是要經過聲樂的訓練和指導,然後經過呼麥,呼麥可以同時發五個音。我們這邊是講華嚴字母,華嚴字母就是生命原音,一個人可以同時發三種不同的音;這部分我們已經找到源頭,接下來就是怎麽訓練的問題。我們要學的就是從原始的狀況中發音的要領,像小孩學發音的要領一樣,但這個叫做呼麥、喉音,喉音還是物理因,超越以後才能學梵唄,就是梵音,清淨音的部分;然後再起作用,才能夠盡虛空遍法界。
我們這樣講好像很簡單,以密法的修學訓練,需要十二年以上的功夫,才可以直接用音聲穿透,在你的生命因素裏頭整個交 融起來;全部的生命因素能不能通通交 融,這我不敢保證,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一激發出來,一定可以跟另一個生命因素作交 融,兩個交 融的試驗絕對可以做得到。其它的要靠自己下功夫了,你要怎麽做我們不曉得,但我們從這個修法可以這樣去進行。這些資源都在,我們也肯定二百年後絕對可以複原,雖然那時候這個色身沒辦法看到,但至少我們現在進行的工程,兩百年後他絕對會兌現出來,因為還有人會發音,也有民族會發音。
西藏人原本是會發音的,因為喜馬拉雅山那裏非常冷,所以必須訓練從海底輪發音讓全身熱起來,自己產生暖氣。那些大喇嘛、老修行者這個功夫都有成就,可是後來的人離開那個環境後就不會了。那是他們怎麽訓練自己在睡覺時產生暖氣?他把厚毛毯放到水裏,然後再十五分鍾或半個鍾頭內,要讓身體發熱把那條毛毯烘幹,你看那個溫 度有多高?那時的人就有這種本事,現在沒有那個訓練環境,本能就喪失了。既然是人的本能,那就可以恢複那個能力,雖然我們有那個技巧、法門讓你修學,可是當前我們這個地方的修行環境尚未具足,那就沒辦法了,古代的修行環境很好,所以可以成就。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常念”就是要這常常修這個法,常常去激發這個生命因素出來。“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與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念的時候、激發的時候,要念念勿生疑,每一念每一念都不要疑惑;意即你的激發每一次都要正確,跟射箭一樣,每一次都射中紅心,不是亂射。你的修行要很精進,不要老是修修看,聽師父講一講,“好啦,回家修修看”。像這種修修看的,會成功才怪,這就是念念皆生疑,你要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觀世音淨土的聖人、清淨的聖人,這是表麵語言文字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這個覺醒的生命因素,與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要記得,當你開始對生命因素做激發,不論有沒有擊中,此時生命已開始成長;沒有擊中,叫做摸索,摸索不一定會成功,但這個時候生命已經在成長。成長多少?因為還沒有擊中,所以可能不會很多,但已經開始往那個目標邁進;一旦擊中,生命就不退轉,隻會成長。因此我們不斷地鼓勵大家,你一定要試。
要留意的是,即使師父跟你說“對,你證阿羅漢了,成就了、開悟了”這隻是表示你擊中一次,但並不表示你已經到達最高位置;擊中紅心,再正確還是紅心而已,這隻是告訴你,你證得初果。擊中一次,表示你有在摸索,有在修行,既然擊中目標,你應該會產生興趣並且繼續再試才對,假如擊中目標就放下了,那叫做概率,隻是不小心打到,拿到獎品,有這個福報而已。什麽時候才會有意,作意,願意再去嚐試激發,這才是關鍵。所以,不要超越一次就停了,在你的生命機製裏,要無盡的超越。擊中是必然的,但你還要繼續。
很多人擊中一次就以為夠了,不在繼續前進,這種人隻好等著天上人間其次往返,才能證阿羅漢;“七次“是表征,不是真的來往七次,是要等那因緣整個過去的意思。通常這些人在世間所現的相都是專業人士,生活中、工作中就是一個修行人,不一定現修行人的相,但他的生活、工作其實都是在修行,隻是你看不出來而已。不是看他有沒有三皈依、有沒有受五戒、有沒有穿海青、有沒有念佛打坐,這些都不是修行的定義範圍,真正的修行是指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有理想,而且會堅持,即使遭受挫折,失敗,依舊堅持不退,這才是修行人。
生活中不是不能修,隻是因為貪圖享受,遇到挫折就轉了,不能堅持。堅持很重要,而他堅持的那一個理念,就是指生命的成長,他可以用各種形態來表達;會有一個讓自己往上爬升的理念,但不是你意識形態的那種修行方法,這就是天上人間七次來往的人。為什麽講七次?“七次”是指當時的圓滿狀態,來回幾次不管,反正就是要回來消業障、報恩,世間法這些通通要了結,了結了,自然就會出家,成就證阿羅漢。你問阿羅漢“修行是怎麽修的?他不會講,但自己就是會修,關鍵在這裏。所以要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在苦惱死厄中,給自己做依怙,不要一直向外求,求人不如求己。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慈”是興樂,意思是說這一個生命因素具足一切功德,在一切還沒有成熟的生命力,都在做修補的工作,你要把他看成是外麵的眾生也可以,但自己自受用的部分要先具足,對外麵的部分,就是妙音,海潮音,對自己來講,觀世音就是梵音,你要留意這個部分。“福聚海無量”,隻要有一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以後,就有無盡藏的寶,這個無盡藏的寶,多到用不完,又別名虛空藏菩薩,佛法中通常用寶瓶來表達,這裏他用“福聚海無量”來形容。
“是故應頂禮”,從文字形象上來看,“頂禮”就是頭頂佛、菩薩的足,我們現在通常是頭頂地,意思是表虛心的接納;要頂禮,就是要虛心的接納,否則那個頂禮沒有意義。若隻是打賭賭輸了,“好,我給你一拜”,那到底是誰拜誰?這就不是真正謙虛的頂禮,這是會有災難的,因為是懷著一種嫉妒和嗔恨的心。頂禮,是一種虔誠、一種恭敬、一種臣服,懷著服從的心接納,這才是頂禮,不是形式上的膜拜。現在很多人看到人家在拜,他也不願意拜,“我就隻是看看”,因為他不臣服。當一個人的我執、意識形態很強時,是不可能臣服的。
所以這裏頂禮的意思,是指我們真正的臣服於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你若是真的臣服自己生命中有這樣一個生命因素,那你就頂禮。所以,看看你拜的是誰?是不是自性佛?當你一直往外看的時候,拜的當然是觀世音菩薩,可是當你認為觀世音菩薩是自己的生命因素時,觀世音菩薩的像隻是個媒介,其實你拜的是自性,這樣自性才會成長。整個經文的理論你要弄清楚,語言模式、思惟模式、行為模式已經從頭交代地很清楚了,一點矛盾也沒有。可是,若你隻是依文解義,那就處處是矛盾了,尤其是你把經書當成一般的書來看時,那矛盾又更多了。
經文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你要能解讀,才能看出他的殊勝、偉大和可貴之處,這樣你才會珍惜,否則就會把他看成跟一般的《土地公經》差不多。土地公廟裏頭也常常供奉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的階級比較高,就把他擺到中間去坐,土地公反而做旁邊去了,假如你誦《普門品》跟誦《土地公經》一樣,那就是按照世間的文字相在解,這樣就無法了解《普門品》在講什麽,為什麽叫《普門品》。為什麽叫《普門品》?因為每一門都通,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生命因素,而且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串聯、融入所有的生命因素。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世尊告訴無盡意菩薩。
這一會我們已經將整個法義開展出來了,各位也聽得很清楚了,你也是這一會的當機中。整個經文背後的語言、思維都交代清楚了,背後的行為固然無法全部講,但相信也都點到了,應該是交代的相當清楚了。這一會的殊勝,相信各位跟法華會上的佛菩薩一樣完全具足,不要看這麽短短的一篇,法華會上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法華經》裏的一偈一句,功德都不可思議,何況受持這一品經?那功德更是不可言說。
接著往下看經文結論的部分,結論這部分其實是經家或翻譯家整理出來的一個結論,既不是佛講的,也不是無盡意菩薩講的。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坐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縟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持地菩薩幫我們做印證。持地菩薩大家知道嗎?持地菩薩除了《普門品》這裏出現外,另外《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也有出現,他是修地水火風的“地”法門;土地公這個行業有一個堅牢地神,以《地藏經》來講,堅牢地神是所有土地公的隊長、總司令,持地菩薩是這個總司令上麵的總統,知道嗎?隻要你是腳踩大地的眾生,他都護持,換言之,隻要你是真修行,持地菩薩就護持你。
持地菩薩也是生命因素,隻要是真修行,生命中就會有一個生命因素來護持你。怎麽護持?經文這裏講“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觀世音菩薩品》裏的自在之業,就是這個生命因素的自在功德。“普門示現”就是講到各個生命因素的交 融神通力,他的作用、妙用。這部分不知道各位確實聽懂了沒,不過大家都聽到了,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他這個地方講的很清楚,“聞是觀世音菩薩品”,沒有講“普門品”,你生命中要試著去修觀世音菩薩這個法門,這部分包括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這個部分聽了以後要去行,隻要去行,持地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起作用,你的福報就現前了,至於究竟是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來加持你,還是持地菩薩的生命因素來加持你,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在菩提道上的種種困難都能夠解決了,關鍵就在這裏。但我們還是期望各位,不要修到變成慣性,“今天沒有念觀世音菩薩就覺得怪怪的,有念就很好睡……”那就變成慣性了。
剛開始早課、晚課一定要做,但重點是在培養覺性,覺性能起,這個因素才能起作用。佛,就是覺悟的意思,修了老半天,結果睡著了,那不行,一定要帶著覺醒的心。至於怎麽培養那個覺醒?這部分要自己來,問人也沒有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覺醒,但覺醒不是緊張,若是會緊張,一定弄錯了。比如我們講禪修時有三個條件,置心一處、放輕鬆,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你要覺醒,清清楚楚,同時也是放輕鬆的。很多人一放鬆就睡著了,不是那種放鬆,放鬆,然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在做什麽。
經文最後出現持地菩薩,這也是一種普門示現,意思是告訴各位這個法門,持地菩薩會加持你。所以他有一種普門示現,意思是告訴各位修這個法門,持地菩薩會加持你。所以他有一個叫做圓通的法門,意思是他到處會示現,讓你處處圓融、圓滿,這就是此一法門示現給我們的。至於這個法門應該如何修比較好呢?這就要看各位了。我們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會後提問】
問:請問師父,佛是這樣的慈悲,為什麽他不把經文背後的意義,像師父這樣明白的講出來?很多經文都是重複再重複,無非也是讓眾生明白,那為何當初他不直接了當的講明白?
答:佛不是不直截了當的講明白,三千年前講的,當時的人聽的明白,可是三千年後的人就看不懂了,這也是為何代代都要有人講經,經文必須隨著時空、名族性、文化性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詮釋,這也是發願講經者的天職,他的基本責任。你想想看,倘若佛陀當時用“完全競爭”、“經濟成長”、“飛機”這些名詞跟大家講,當時的人肯定聽得一頭霧水,是不是?就拿治病來說,三千年後的看病方式,肯定和現在不一樣;同樣的,你看三千年前的人治病,像《藥師經》裏麵記載的那種治病方法,肯定會說那是迷信。三千年前的轉變,他是慢慢地,像數位那樣一格一格跳過去的,可是你現在來看三千年前的語言文字,當然會看不懂了。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一定要有“依”,依一個師父,因為不同的師父有不同的語言模式和解讀方法,我們姑且不論他講的對不對,因為對不對那個師父是要負責的。我們已經把這些狀況很清楚地剖析出來了,語言的表達、思維的那種狀況、及行法,其實都是可以串聯起來。
假如你把好幾部經,或是好幾個師父講的通通堆在你這邊,那有可能會中毒,因為當中會產生矛盾、衝突。所以你要跟誰學,一定要確定好。不是哪個好,那個不好的問題,而是初期階段,一定要先確定一個師傅。所以我們才跟你講,你確定跟哪個師父學,主修的部分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也可以學,其它就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這樣你才會交 流,但是其它的部分假如學太多的話,模糊了你要修的這個法門,那就會不知道在修什麽了。
問:剛才師父提到拜自性佛,可不可以請師父說明一下,什麽是自性?
答:自性就是如來,如來的中文叫做自性,也就是所有的佛都是同樣的本性。這部分算是很基礎的部分,自己要去弄清楚,佛經要多讀幾本才有辦法。否則即使我回答了,你後麵還會有一堆“可是、不過、還有、但是......”,那就講不完了。講自性,你現在不懂沒關係,那就帶著回家慢慢燉,燉熟了,就知道自性是什麽。他不是知識,沒有辦法用你的頭腦就能想明白,一定要去糅合,要去把他燉熟一點。現在你聽到這個詞匯,就好像還沒煮的白菜,蘿卜。切下來都棱棱角角的,要先把他煮熟了,才知道蘿卜是什麽味道。
問:師父,如果真正要依《普門品》來修的話,是不是可以隻依止“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及後麵“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這幾個重要的部分,這樣是否就可達到您剛才說的生命因素的交 融?
答:公式是這樣的沒錯,但問題是需要功夫,功夫沒有,徒有公式是沒有用的。就好像我們光有橋梁的設計圖一樣,重點是要把那個橋梁的藍圖,透過工程將橋架設起來,不是光有藍圖,火車就可以開過去了,對不對?工程的部分要去架構起來。
我們這一會是講到等覺菩薩的地方了,但資糧道不夠的人,就會有很多地方聽不懂。大乘佛法講求廣結善緣,所以來聽個一、二堂課或是每堂都來的,我們通通講功德無量,文字上看起來都是“功德無量”其實是有差別。
等覺菩薩的條件,因緣,你現在還沒有具備,那不要緊,必須從頭起修。像剛才講到的五觀,應該是天台的修法,因為他是天台宗的主要經法。他們怎麽教是一回事,我們從華嚴宗的立場來看,要五觀分開來教當然也可以,那就要重新創立宗派,所以我們就用華嚴的法界三觀來修這個法。
法界三觀要修《普門品》可以嗎?可以,這個部分有一個特別的工程麵,技術麵是按照法界三觀的技術麵,工程麵可以按照這個工程來進行,所以這裏頭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狀況。你要修學,我們這邊可以教你,但你自己要很堅定,很坦白。為何這麽說?比如你要修法華,但因為找不到法華的上師,所以就來學華嚴,學到一半,法華的上師跑出來了,當然你會很高興,這時你可不可以回去學法華?當然可以,隻要講清楚就好了,但是你不能偷偷地學,因為偷偷地學,本身心性就有瑕疵,人個性就有問題。
我們這裏也有很多外來的出家人,我也是常跟他們講,要常常回去看你的師父,你不是背叛師父來的,這裏不收逃兵。你應該用很光明磊落的心胸來這裏修法,而不是偷偷摸摸好像犯了滔天大罪似的,這種心態都不健康。你說我本來是學什麽,現在想來這裏學,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你的觀念要能轉;修法本身不是問題,但你的觀念裏有很多毒素,所以當我在講的時候,你就會“不過、但是.......”抑或是說“可是我上師說........”,你到底是要跟你的上師學,還是跟我學?那就很難指導你了。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你說“這一會我跟你學”,那也可以,那就要完全地學,學完因緣到了,該轉就轉了,沒什麽不可以,那是個人的因緣。我們這一會就講到這裏。
備注:海雲繼夢和上解經
海雲繼夢解經叢書總序
本係列所解經典共十四部,即《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法句經》《百喻經》《賢愚經》《心經》《金剛經》《壇經》《佛說阿彌陀經》《普門品》《耳根圓通章》《地藏經》《藥師經》。此十四部經典為一般佛教及大乘佛教共同必修課程,雖不在華嚴專科之列,然仍屬華嚴教學體係專科基礎教材且為第一階段共同必修課程。凡欲進學華嚴專業課程,必先經此一階段之架構,方有共同的語言模式和思維模式。
為順應華嚴佛法院三階段教學法第一階段指展開,而重新開講大眾佛學課程,並由空庭書院講教材編輯成《海雲繼夢解經》叢書,發行流通。
此係列雖數大眾佛學,實質上,其內容程度頗高,但對有誌生命改造工程人士言,深淺並非問題,關鍵乃在對靈性有無認知。
有鑒於此,特匯集整理出此一部分所講之經典書籍文稿於此,與有緣者結緣!
海雲繼夢和上講經
壹 門都沒有,怎麽登堂入室?
《法華經》總共有七卷二十八品,第二十五品就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一般簡稱為〈普門品〉。你要把〈普門品〉當作是《法華經》的一部份,或是把他當作《觀音五經》其中的一部經典都可以,這當中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為何在這個時候跟大家介紹這部經典,因為我們在芝加哥弘法,已經有十幾年的曆史,大家都直接從華嚴下手,回顧一路走來的曆程,我們發現了大家必須留意的二個問題:第一,大家對佛法的基礎認知不夠,這部份必須重新架構;第二希望我們華嚴弟子自成一個氣候。
來到這裏講經,以往我們都是跟別人借地方,依附在別人那裏,這樣華嚴弟子很難自成一個氣候。在這裏講經的用意,就是要構成我們自己的思想係統,但這些年下來發現,大家連基本的語言溝通都有問題,更遑論其它。比如,我是這樣跟大家講,「你們去弄一個地方,我可以來住上一個月或三個月」,很多同修聽我這樣說,就很發心地去借了一個地方。其實我不是要你去借,也不是找不到地方住,更不是來這裏度假的,而是希望華嚴能夠在這個地方生根,盼望大家能夠發起願力,找一塊地方共同努力,把它經營起來。
有些同修聽了,他是怎麽發願你知道嗎?他發願叫別人去做,說「台灣拿錢過來,我們就可以去找地了……。」這種發願每個人也會,那怎麽不說芝加哥把錢拿過來,我們在台灣找一塊地?這樣的講法說不過去,如果這種語言模式到現在都還在運用,那我們太幼稚了,怎麽跟佛法相應呢?佛法談什麽根本不會知道,你不懂得它的背景。
為什麽這個時代那麽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因為根本沒有基礎,看到光鮮亮麗的樹葉,就想直接造樹葉,怎麽造的出來?沒有樹根、樹幹、樹枝,哪來的葉子?地上撿一片葉子,回家就想種出漂亮的樹葉來,這種觀念不對。既然十幾年都過去了,我們能不能再用十年的時間,將佛法應有的認知建立起來,把華嚴的基礎紮穩?
比如華藏工程這部份,我們一直都沒有做好,大家不要以為這部份已經進行得很好,基本上,華藏工程一到三年為一期,總共有三期;第一期的三年是建立佛教的基礎,佛教的基礎是什麽?三十七道品、十二因緣、四聖諦,這些通通都要弄清楚。比如三十七道品,不是三十七條念過去就好,怎麽修都要弄明白。還有《成實論》、《俱舍論》、《瑜伽師地論》、《清淨道論》、《法蘊足論》、《解脫道論》都要了解,如果我們連這些在講什麽都不知道,就要直接修大乘,那佛陀會跟你說「門都沒有」,門都還沒有找到,你怎麽登堂入室?
佛教基礎、基本行法都有了以後,第二期才講華嚴。什麽是華嚴的基礎?〈十玄門〉背了沒,法界三觀、四法界的內容、以及怎麽修的都要弄清楚。接著,禪、凈、律、密、經教、生命學六科,你要選一科確定下來,否則很難發現華嚴禪跟其它禪法有何不同、華嚴密跟其它密法有什麽不同、華嚴宗跟其它宗派的差別在哪裏。
第二階段圓滿以後,第三階段的專修課程就出現了,此時才講說「我經過三個月能不能開悟?」這時候是問你自己了,不是問我,你自己就會知道。基本資糧道能夠具足,這地方再摸索三年,這時候講「我要來接受考試」才有意義。沒有前麵的資糧道,就要說「有沒有三個月的密集訓練、有沒有禪七」,那你真的會很難應付,就會好像麻薯糊、麵粉糊,卻又硬要捏成什麽樣子,等到捏成,你也已經走樣了。記住,前麵的資糧道一定要弄好,但是現代人因為書讀多了,個個都自以為了不起,其實裏麵都是空的,沒辦法進入狀況,這是今天修學大乘佛法最糟糕的地方,那就會講起來好像都懂,其實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都跟佛陀無關。
來到這裏之前,我們剛在溫 哥華把《阿彌陀經》講完,事實上這些經典,我差不多有三十年沒看了,打開就要講是有點生澀,但經文念下去就知道它在講什麽,一般人則很難體會,至於像〈普門品〉這種經典就更難體會。《佛說阿彌陀經》是單部經,所以你在短短的文章裏可以看出他整個思想係統,以及在佛教史上的定位。曆史上鮮少有人予以定位,經文那些文句我們看得很清楚,但很多人解得愈多就錯的愈多,因為他看不到《阿彌陀經》真正在講什麽。同樣的,大家現在念的〈普賢行願品〉,你知道是出自哪裏嗎?其實他真正的名稱應該是〈十大願望〉,〈普賢行願品〉有四十卷經文,你現在念的是這品的最後一卷〈十大願望〉。同樣的,很多人隻記得〈普門品〉三個字,或是含糊籠統地稱他為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他不是觀世音菩薩的〈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若是連用詞、觀念都弄錯了,你想內容會正確到哪裏去?這個叫做含糊籠統,對佛法完全都沒搞清楚,又自以為很通,那就麻煩了。
我們先簡單把《妙法蓮華經》跟各位做個背景說明:若以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來算,《妙法蓮華經》跟《涅槃經》大概是最後十二年講的。雖然記載上沒有提到佛陀晚年的身體很不好,淡化了十二年才把《妙法蓮華經》跟《涅槃經》整理出來,可見他晚年的身體狀況不佳。你可能會認為佛陀身體很健康,到了最後那一天才不呼吸走了,那是意識形態的推理,不是這樣。照講《涅槃經》應該是佛陀最後拖病的那個星期所做的交代,怎麽會花了十二年呢?或許你會以為十二年當中《妙法蓮華經》講比較多,是佛陀吃了毒香菇快涅槃時才講《涅槃經》的。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大家要把整個佛教、佛世時代的狀況了解一下。
《法華經》最大的特色就是「會三歸一」,把小乘、中乘、大乘統合起來說「沒有大小乘,隻有陸地上的大白牛車」,也就是隻有一佛乘、圓教這個部份,這是《妙法蓮華經》所強調的。我不知道天台對《妙法蓮華經》的定位跟詮釋如何,我們隻是按照傳統的理念,以現代的語言跟各位簡單提一下。
佛陀講經說法大概四十九年,有很多人一直跟在佛陀的身邊聽法,當中有人發現佛陀說法好像有階段性的變化,於是在佛陀晚年時便問他為何要這樣講,他老人家就重新把它整理、匯集起來,這就成了《妙法蓮華經》。當中最重要的是「思想整理」這一個重點,這是我們在研究佛法時,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早起講的《阿含藏》,主要是講佛教怎麽從印度文化中脫穎而出,重點在於凸顯佛陀跟印度教修行上的差別。這是佛陀留給人類最大的一項遺產,因為印度文化當中有一些缺點,但他們身處其中,自己看不到,佛陀獨具慧眼,看到並予以改革,才有佛教的誕生。這個改革就是它的特點,但在一兩百年後此特點消失了,佛法在這個地方起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從曆史的演變來看,大乘需要興起。
佛陀是個有智慧的人,通達人性及曆史演變,知道他的宗教將來會發生什麽變化。佛教一直鋪展出去,他發現有很多弟子成就了,但成就了以後不知道要做什麽。摩訶迦葉就是一個例子,年紀比佛陀大,壽命又長,證阿羅漢後,成天打坐耽著於禪樂外,不知道要做什麽好,這是第一個問題。此外,還產生另一種現象,證阿羅漢以後活得不耐煩的就選擇去死,因為已經不生不滅了,既然活著不知道做什麽,那就選擇去死。死,它有一定的死法,佛陀也教他們怎麽死,但這不是自殺,應該叫做入滅,但它是有為入滅,不是隨緣入滅。
佛陀後來想想,又為入滅也不對,應該把剩餘的生命奉獻給人類才對,於是開始發展出大乘的思想;但對於像摩訶迦葉這種人來說,就不喜愛聽聞這類的講法,因為他跟了生死沒有關係。大家要知道,你研究的大乘,大概都跟了生死沒有關係,因為大乘的重點是在教化眾生、組織僧團 ,這樣自然會活得有意義、有價值,活得有樂趣。但這是達到了生死後,剩下的生命去做的,要留意這一點。現代的人都直接修大乘,沒有前麵那一段,所以修不成就。
當我跟你說「這樣修一定可以成就」,是基於你前麵有「聖解脫道」的基礎,因此你要先問問自己,「聖解脫道的基礎具備了沒?」這就是為何我一再地跟大家講,我們要有一個地方,否則沒有辦法指導你。不要以為花三個月跟你講一講,你就可以開悟,三個月能做什麽你知道嗎?頂多是幫你調整身體坐好,這個叫做「粗住」,隻是先把你那煩躁的心情、妄想除掉,隻是這樣子而已。再加三個月的訓練,那叫做「細住」——這些煩惱雖然除掉了,可是總是會有像「爸爸生病啦!兒子的種種事啦!或者工作怎麽樣啦!……」之類的小事情讓你煩著放不下;這個階段叫作細住。
在過去叫做「欲界定」,欲界定就是想一件想要做的事、一個解不開的公式,或者一件弄不好的事,一打坐便一直往那邊鑚,這也入定了,兩個鍾頭很快過去了,這個叫做欲界定。但你要知道,這三個階段要過去的時候,必須「數法」完成;數法完成後,接著是「隨法」,然後開始進入到「未到定」,再從未到定到「置心一處」。未到定是修隨法,未到定到置心一處是修止法。想想看,這些基礎要不要一兩年的功夫?這是第一階段「置心一處」。
窒息一處以後,向來處去,念頭從那,念頭從哪裏來,抓念頭過去,要是真的很有根基、功夫夠,大概兩年的時間可以證阿羅漢;證得阿羅漢以後,約略還要兩年,才能由阿羅漢轉為法身,十信圓滿進入法身,這樣總共是六年,但其前提是你的身心很健康。假如身心不健康,提前調整五年、十年,那不一定,這個是前期工作,而大乘真正在做的,就是教你前期的這個工作——置心一處以前,身心不健康的人重新調整的那個階段。你看看,大乘的工作跟直接修行沒有關係。
佛陀那時代,為什麽成就的人那麽多,因為那時的印度社會大家都在修行,隻是不得要領而已,後來到了佛陀這裏,經過佛陀一指點,就成就了;很簡單地,佛陀講「善來比丘」,人家就證阿羅漢了。那你們呢?你們是「不來比丘」,叫你來也不來,那有什麽辦法?因為連基礎都沒有。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基礎一定要有,要有一個地方好好地訓練,把這些基礎建立起來。
大家不要以為大乘比小乘了不起,以現代語言來講,大乘是宏觀的佛法,小乘是微觀的佛法,隻是宏觀、微觀的不同。佛陀當時看到光有微觀的佛法不行,必須兼具宏觀的部份才可以,於是把這一套相關的東西教導這些修行人,但有很多人不喜歡,你看迦葉尊者幾乎連講經說法或帶個共修也沒有,富樓那尊者則是到處講經弘法,兩者完全不同,要留意到這種差別。佛陀在展開大乘佛法的過程,也遇到很多問題,比如教化眾生,就要經營道場,道場怎麽經營,這就是個問題。假如單純隻有修行,那很簡單,但是當佛陀把修行的東西教完以後,就必須教導大家怎麽教育眾生。
在大乘的國度裏,你要來修,那個師父就要跟你負起那一份責任感,那就是一種信托製度,但在小乘的國度,修不修隨你,修得成或修不成都是你的事,大乘的國度則不同,因為大乘的師父發願度眾生。什麽叫作度眾生?你要教眾生,眾生不會要教到會,教不會你要負責任。為什麽有些爸媽生孩子一生就十幾個,就是上輩子沒把人家度好,要負責任,所以這輩子繼續養,養到他們都證阿羅漢。你要教導他,問題是他不具備條件怎麽辦?就得想辦法讓他先具備足夠的資糧道,這就是大乘的部份。
大家都急著修行趕快成就,可是你一定要弄明白,到底資糧道具不具足,假如不具足,那就不是要修就能修,起碼到達「修行的開始線」才能修;未到達前,要先充實資糧道,一旦資糧道具足,開始修行,要成就很容易。我們一再跟各位講,難的不是在如何修行,修行的整套係統都可以有,問題在於我們怎麽指導你。怎麽指導?「師父,你講我就知道……」,光講是很快,幾分鍾我就可以講完了,但是做要做好幾年,而在這幾年做的過程中,心境的變化、修行的狀況你要一再地提出來,我們要一再地切磋,不是你講可以就可以了,你要留意到。
佛陀那個時候也有這種狀況,於是產生各種眾生及修學成就的評比問題,所以才會衍生大乘、小乘、中乘,但最後佛陀超越這個部份,而說:大乘、中乘、小乘都隻是方便說,當你出三界以後,隻有一佛乘;羊車、鹿車、牛車都是在三界火宅裏麵講的,為了適應各種根器;眾生貪著於這裏的貪嗔癡,不想出三界,所以告訴你這裏麵的玩具不好玩,外麵比較好玩,就講有大乘、小乘、中乘,依眾生根器的不同,把他拉出三界,等到大家都出去以後,發現沒有羊車、鹿車、牛車,前麵陸地空地上隻有大白牛車。總之,隻要能讓你出三界就好,出了三界,隻有大白牛車,沒有別的。
事實上,很多阿羅漢出去以後,發現沒有羊車,隻有大白牛車,他根本不喜歡,因為習 氣啊,所以這時問題就來了,這些不喜歡大白牛車的阿羅漢怎麽辦,總要有個地方安頓嘛,那就是極樂世界。所以證得阿羅漢以後,別擔心,一定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不管你要不要大白牛車,就是到極樂,然後在那邊準備入法界的資糧道,還要再一次覺醒,才能回小向大,才能入法界。若是直接修法華、華嚴這種圓教的話,直接就入法界了,不一定要經過極樂世界,差別之處是這個地方。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佛陀就要講這種圓融的方法,把它收起來做結尾。結尾這樣講,好像懂了,隻能講「好像懂」,其實不懂,你知道大小乘之間有什麽不同嗎?跟各位舉一個例子,小乘是強調生命改造的那一份工程,而佛陀最偉大的遺產,就是把怎麽樣做生命改造工程的know-how教給我們了,因為一般人修學到了「置心一處」以後,經過五覺支入初禪定,然後二禪、三禪、四禪,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到滅盡定這最高境界。佛陀發現這樣不對,所以發明了橫出三界。我跟各位講說,到置心一處就是要「橫出三界」,不要入「色界定」。入色界定可以橫出三界,入無色界定也可以橫出三界,但你不必那麽辛苦,在還沒入禪定前就可以先出三界,出了三界以後,你要入色界定、無色界定、四禪八定都沒有問題。這個是從原始佛教修行的地方,來看佛陀最大的遺產。
佛陀還有一項不可思議的遺產——大乘。大乘雖也涵蓋生命改造工程,但他最重要的是教化眾生這個部份。「要怎麽教化眾生?」這時,佛教就有純修行走向宗教化。佛教之所以宗教化,是因為大乘興起,而宗教化的第一個特點是什麽呢?就是教主的保佑。留意看看,哪個教主不保佑他的子民?大概隻有釋迦牟尼佛。講保佑的或是救苦救難的,在經典上看到的都是十方諸佛或是觀世音菩薩;接引的都是阿彌陀佛,也不是釋迦牟尼佛,因為釋迦牟尼佛是指導我們直接成佛。
佛教宗教化的開始,佛陀時代就有了,不是到大乘才有。佛陀在的正法時代不強調教 主救世,宗教教主救世本身是外道的,這一點要弄清楚,否則你對佛法根本不認識。我們不是否認佛教保佑眾生,隻是大家要明白,佛教的教主保佑眾生,是因為大乘佛教的興起才開始的,這一點是我提出來的。這裏頭大有文章,若要寫博士論文,有很多議題可以寫,但這部份都沒人講,大家都是想當然耳,想當然耳根本就不對。這裏頭有兩個特色跟大家分享:
第一,你從來沒看到釋迦牟尼佛怎麽救苦救難。很多佛菩薩的名字,你可能從沒聽過或覺得跟我們無關,比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跟你好像沒什麽關係,所以鮮少有人會去拜他們;金剛藏菩薩、無盡藏菩薩這些,我們大概也不會去拜,因為基本上這些超級大菩薩是不管閑事的。真正會管閑事、跟我們最有關係的,第一名是觀世音菩薩,因為你在生活中的苦難特別多,他是救苦救難、專管閑事的菩薩,也是最宗教化的一個菩薩。第二個菩薩是地藏王菩薩,他也是專管人間這些閑雜事。第三個是阿彌陀佛,怕你死後不知往哪裏去,就把你接引到極樂世界。除了這三尊佛菩薩,其它的幾乎都不太管你,有的話大概就屬藥師佛,因為他也有這個願。假如阿彌陀佛不算,那就屬藥師佛、觀世音菩薩跟地藏王菩薩這三個最會管閑事。
佛門中你要找到十個佛菩薩來管閑事,大概都很難。為什麽會有這種情況?這是大乘佛法興起後的特色,但是一般人都弄錯了,包括小乘批評大乘也弄錯了。大乘佛法在鞏固教團 方麵,他有很大的功德跟威神力。佛陀談這個部份,絕不從民間迷信信仰或者經營這邊來講,當然這裏麵有經營、組織、管理、製度等等,它有一套符合真理的做法,但不是現在工商業的這種講法,你要留意到。
第二,佛菩薩所謂的護持、護念、保佑,或者令你免除災難的功能,開始在這邊出現了;在原來的生命改造工程裏,它是指「當機眾」,也就是已經具備了資糧道,這時就可以直接修行,佛陀這一招最好,但它是針對當機眾來講的,不是所有的眾生。問題是,很多人自以為是當機眾,甚至以為自己是法王子,都把自己當成佛陀的vip弟子,那就完了。愈是這樣想的人,愈需要諸佛保佑、菩薩加持,因為它的生命質量差距相當大。我隻跟各位談一個原則,修行者的資糧道,第一個就是五大人格性要健全,健全與否有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會不會自我反省、自我檢討。
反省、檢討或許大家都會,但要留意的是,若每次反省、檢討後,認為自己都沒有錯,錯都在別人的話,那表示你的人格不健全。反省檢討之後,要能找到自己的缺點,假如找不到,那就拜一百零八拜。你要經常檢討反省,找不到缺點時就要拜了。假設檢討反省以後,都是別人的錯,那就不隻一百零八拜,要乘上十倍,那就一千零八十拜。
大部份的人不願檢討自己,即便有也是把過錯往別人身上推,這種叫作業障深重,那沒辦法修行。真正要修行,要懂得這是第一個要件。然後,在正常的生活中要感覺到「我的人生這樣活著對嗎?」這個叫作出離道,出離心就起了。「什麽才是對的人生?」你開始追求「對」的人生,前麵出離的摸索有了,確定皈依三寶是對的,確定止於至善的生命境界是對的,開始往這邊追求,那就是發菩提心,這時才算是修行開始了。我隻是舉例,當然這裏麵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生觀要全部淨化,當中沒有太複雜的意識形態。
我們怎麽知道自己有沒有複雜的意識形態?比如,你想要修行,跟善知識提問一些佛法或生活中的問題,當善知識跟你講要怎麽樣時,你就會「可是……」,人家在講,你又「還有……」,接著又「但是……」,那人家怎麽教導你?這種情況基本上都是意識形態太複雜。你要活在凈識裏,單純的概念裏,才能夠叫作人格性健全。這麽一件事,人家講完,「喔!這樣」就好了。每次人家一講,你就一大堆的「可是……但是……還有」,那你根本沒辦法修行,要留意。大乘佛法就具有這種調教 的功能,調教 到這些基本條件具足以後,你會發現每個人適合的行法都不同。所以佛法在修行方麵分成兩個部份,一個是前麵講的「聖解脫道」,另外一個叫作圓融道。圓融道有圓融道的修法,是不同根器、不同條件、不同因緣的人所修的,這叫作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方法,聖解脫道是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兩者不同。
我們要從哪方麵下手?大家不要一聽到不可思議的生命改造工程,就說我要這個,認為可思議的法比較小,他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而是要看自己具備的條件如何。這部份在華嚴思想係統裏的指導是很充足的,但我們很難在這麽短的時間內講清楚,可以告訴你的是,佛陀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提到了教化眾生必須宗教化的問題,也就是諸佛護佑、菩薩加持及救苦救難這個問題。進入這個領域裏頭,大概有一半是妄想,一半是真實,怎麽說呢?真修行人,那個加持之真實的,若不是修行人,尤其是人格性有問題的人,那根本就是妄想。因為這種情況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們簡單講是一半一半。
宗教開始要推動、要教化眾生,廣泛的眾生有一些問題,有些眾生福報不足,長期生活在惡劣的環境,造成恐懼、扭曲的心理;有些眾生則是福報很大,作威作福,四處欺負人。其實這兩種心境都是病,人格都是扭曲的,麵對這樣的眾生要如何教導?相較於其它一般宗教,大乘佛教在這部份有個優點——它平等;因為它是從生命的本質來看眾生。就一般宗教來說,貧賤跟富貴是有差別的,因為有福報的會供養,沒福報的就無法供養,因此在一般宗教裏頭,那種不公平的現象更嚴重。就大乘佛教的平等來說,如前麵所提的,有福報的生命扭曲了,沒福報的生命也扭曲了,扭曲對扭曲,不是平等嗎?主要看的是你的生命有沒有扭曲,有扭曲的先做矯正,沒扭曲的可以直接修行。
最明顯的是優婆離尊者跟七個小王子的例子,優婆離尊者未出家前是個理發匠,出身於首陀羅,既不是刹帝利,也不是婆羅門,在當時印度的種姓製度中叫做賤民,本來是七個王子的理發師,看到七個王子要出家,他也想跟著出家,結果比七個王子早了一步,優婆離就成了師兄。平等啊!它是按照先後次序來的,不能因為是王子就稱大,進到佛門大家都一樣,你要留意。
這一點就告訴我們,生命的扭曲與否,在修行上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整個大乘在這個架構上麵非常完整,大概每一部經典,談論的都是有關這個部份,而《阿彌陀經》這個部份劃分得更清楚。關於《法華經》,則是把修行的整個過程分成兩部份:一是「化城」階段,以現代語言來形容,就像是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休息過後還要往前邁進;至於應該要進幾個休息站,則因人而異,跑一千公裏和跑五千公裏的,需要的休息站數量當然不一樣。佛陀在這裏弄得很清楚,所以會有一個化城的觀念,但是到達化城,並非修行成就,它隻是人格矯正的終點站而已。換言之,就是人格矯正成功、完成了,下一步才是正式修行,它隻是一個段落,接著還有下一個段落,這是《法華經》提出來的一個特色。這一點在華嚴裏頭談得更完整,它有幾個階段的教學方式。
我們從這個地方來看,《法華經》提供給我們的大乘佛法架構已經很完整了,它把大乘宗教的觀念及教化眾生的平等性提出來了,而且它的平等,還是男女平等,裏麵提到了八歲的龍女即身成佛,它是絕對地平等。不要以為女眾出家,佛法會減少五百年,你要這樣相信也可以,傳統上有這樣的講法沒錯,但它的語言模式不是這樣詮釋的,不要把那種不公平的現象一直延續下來。當時會這樣劃分,跟當時的印度社會背景有關,所以語言記錄中有那些東西,但教義的基本精神是平等的。
這部經典告訴我們三點:一、宗教觀念形成了;二、教育眾生的時候有階段性;三、眾生完全平等。眾生平等這個理念一定要注意到,之所以會不平等,那是眾生自己的問題,不是佛法真理的問題,這部份要先弄清楚。這是《法華經》講到宗教曆史的演變過程,照講應該叫作佛陀的宗教思想。佛陀假如隻講小乘,那就隻有生命改造工程,沒有宗教,因為佛陀有宗教的觀念和情操,所以發展出大乘經典,也因此讓我們真正看到佛教的圓滿;在大乘裏頭,我們才能看到佛陀是怎樣組織和經營僧團 。從曆史的觀點來看,基本上佛教不必組織僧團 ,但當時有很多的印度僧團 向佛教這邊集中過來,而且當時佛陀是住在園林,不同於當時印度修行者遠離人群住在偏僻的森林,那是園林就像是現在的公園、小區,這是僧團 形成及經營的基本雛型。以上是佛教背景的說明。《法華經》是一部大乘集大成的經典,為什麽〈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跟我們特別相應,這部份後麵我們在說明。
貳 二八年華的觀世音?
我們先來談談觀世音菩薩的背景和這一品經形成的原因。〈普門品〉是《法華經》的其中一品,因此我們必須從整部《法華經》來看,才能明了〈普門品〉的由來。
為什麽會有觀世音菩薩?一般人談到菩薩跟佛,通常會把他擬人化;佛菩薩擬人化是很符合邏輯的,可是如果把所有的神都擬人化,那就不合邏輯了。怎麽說呢?因為神是一種欲望 ,所以不能擬人化,一旦擬人化,雖然也叫作神,其實跟魔差不多。把欲望 擬人化,那不是魔嗎?所以就會說「這個世界是神創造的」,因為沒有別的講法(這裏暫且不談佛教的見解)。怎麽創造?依於他的形象,換言之,就是依於他的欲望 和妄想來創造這個世界。創造以後,因為控製不住這個世界,於是想了一下,「既然是我創造的,那就毀掉它吧!」但是當中有好人有壞人,於是造了一個方舟,把最好的人、動物放在上麵,其它的就用大水通通淹沒。照講,剩下來的應該都是些好人、好的動物才對,怎麽還會有世界戰爭?怎麽會發明原子彈 ?世界上壞人為什麽還那麽多?到底他的欲望 和妄想正確嗎?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事實上欲望 和妄想的背後存在一種很大的魔魘,魔的這種夢魘一直在起作用,所以神不能擬人化。
佛菩薩可以擬人化,但擬人化通常會產生弊端,你會把他看成人 ;菩薩並不是人,它是生命因素、生命中的元素,或是叫作生命本質——你要怎麽定義都可以,我們隻是舉幾個詞給各位用,因為每一個詞都要重新定義、規範——佛是指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兌現,菩薩則是指一個生命因素的充分兌現。比如,觀世音菩薩就是把生命中愛管閑事的因素充分兌現出來,所以它不但可以修補自己生命中的種種挫折、傷害,也可以幫忙其它眾生修補生命因素當中的種種傷害。
內在生命因素的傷害反射出來,就是外在生活中挫折、痛苦與困難。我們現在的生命因素有雜質、惡質和本質,修行就是要把生命中的雜質、惡質去除,留下本質的部份,然後更進一步地將本質發揚光大。凡夫不了解這一點,雜質、惡質受傷了,把它丟掉就好,他卻還想要把它修補一下。要留意,佛菩薩對你所求的是可許則許,不可許就不許。所以我們通常是這樣求菩薩:「佛菩薩加持,明天讓我中一百萬,可許則許。」若是菩薩認為不可以的,那就不要應許,這是可許則許。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所求的,究竟是生命中的本質因素,還是惡質、雜質那個生命因素,本質上的佛菩薩會給你,雜質、惡質上的就不會,這點你要弄清楚。
諸佛菩薩是每個人生命中都有的生命因素,人人平等,至於每個人要從所有的生命因素當中去凸顯哪一個生命因素,這一點則因人而異——凸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那就會是個管家婆,什麽都要管,因為這個生命因素就是專管閑事;凸顯的若是文殊師利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那他就不會管閑事了,他專管大事;普賢菩薩也是專管大事,閑事雖然也會管,但不會很積極,本質上的增上緣他會幫助你,非本質的增上緣不會理你。
生命中這些瑣瑣碎碎的事,隻有觀世音菩薩會幫你這個忙,但它是你生命因素中本自具足的東西,不要向外祈求。那麽,為什麽會有觀世音菩薩的出現呢?這就要接續前麵談的,因為佛法開始宗教化。佛法本來是專講生命的改造工程,幫我們轉凡成聖,但為了攝受、教化眾生,為了經營道場,它必須普及化,而隻有宗教化才能普及化,因此諸佛護念、菩薩加持就產生了。眾生的苦難很多啊,眼看辛辛苦苦栽種了一年的農作物就要收成,卻突然來個蝗蟲過境或者水災,你說苦不苦啊?怎麽辦呢?隻能呼天搶地地祈求眾神來護持,這時佛教也要有一個能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佛菩薩,觀世音菩薩就這樣產生了。所以隻要你有苦,觀世音菩薩就會出現,佛教中有這樣一個「大神」,很快就能普及化。
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並未普及,是來到中國後才普及化的,當中包括了主、客觀因素。佛教傳到中國,到了唐朝形成了所謂的天王思想或佛王思想的風氣;因為中國這個民族原本是不用神來統治的,而是依靠家庭倫理及政治倫理來統治,漢朝以後因為人口多、幅員廣大,統治管理不易,因此漢明帝開始向西方取經,起初的取經是要取統一中國社會的經,然後發現取回來的佛經很好用。從漢明帝到武則天時,大約六百多年的時間,中國進行一個文化改革運動,尤其是南北朝的這些皇帝,希望籍由佛教或道家的協助來統治國家,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的年號,共十二年)的年號就是這樣來的,當中有道家的思想在。另外也出現偽造佛經的情況,說這個皇帝是某某天王或某某菩薩,以鞏固其統治的地位。假如說這個皇帝是哪個天王,那就是天王思想,若是講這個皇帝是某某菩薩的化身,那就是佛王思想。比如武則天那個時候,就出了一部《大雲經》,說他是彌勒下生,這就是佛王思想。
佛王思想到了這個時候很成功,也造就了觀世音菩薩普及化的外在客觀因素;而其普及化最重要的主觀因素,是當時武則天的國師賢首法藏修十一麵觀音法非常靈驗,舉凡蝗災、水災、旱災、瘟疫、軍隊叛變或跟高麗打仗,都是用十一麵觀音法。法藏大師是華嚴宗的三祖,也是華嚴宗思想集大成者,同時是我們華嚴密的元始天尊,也因為他修這個法很靈驗,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就更加普及化了。所以宋朝以前長安這地方的老道場,通通是拜十一麵觀音。
同時在南方天台宗的發源地浙江 沿海一帶,因為北方皇帝提倡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便與之相應了,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因此逐漸形成;但南方不知道北方的觀世音菩薩是十一個頭,因為〈普門品〉隻有講三十三應身,沒有說他幾個頭。加上唐朝末年日本僧人慧鍔過來求法,在浙江 五台山請了一尊觀音像要帶回日本供養,當船隻經過舟山群島時遇上狂風大浪,船隻無法航行就帶不走了,當地的人便在普陀山那裏建了一座寺院,並且稱之為「不肯去觀音院」,此即普陀山成為著名觀世音菩薩道場的由來。
觀世音菩薩的興起及普及化是有其原由的,你會發現這個菩薩真的吃飽飯很悠閑,什麽事都管,孩子生不出來、想要生男生女或是海上遇到大風浪他都管,總之他到處管閑事,而且都很有效。所以我們大乘佛教通常講的「佛祖」或是泛稱的「菩薩」,大都是指觀世音菩薩。為什麽呢?因為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又加上上至朝廷,下至各宗派廣為推動,所以能讓廣大的群眾普遍信仰。我們現在體會不到,在古代光是一個牙齒痛就不得了了,牙痛不是病,但痛起來還真是要命,那隻有念觀世音菩薩了,這時大悲水就很有用。不管有沒有效,至少在心理上有一個寄托,可以處理你的問題,這是宗教信仰上普遍需要的狀況,所以觀世音菩薩一提出來,廣大的群眾都能接受。
我們前麵用很通俗的現代語言來形容,說他愛管閑事,古代則叫做「普門」,意即家家戶戶大大小小的事通通照顧到了,這一點在〈普門品〉經文開宗明義就列出來了,也就是普為大家熟知的「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以上是說明觀世音菩薩信仰普及的原因,以及在民間被推崇的依據。
接著我們再談一下觀世音菩薩的定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是覺悟,「薩埵」是有情,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覺有情」,覺悟的有情;依照前麵講過的現代化定義,菩薩是覺悟的生命因素;觀世音菩薩,就是這個覺悟的生命因素叫作觀世音。所以你現在也必須像觀世音菩薩一樣多管點閑事,不能隻顧自己好,否則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激發不起來,一旦有事要求他,那會相應不來。但是這個閑事,不是指那些雜質、惡質上的事,而是管生命本質上的事,其它生活中的事情你很難去幫忙。怎麽說呢?因為你會看不清楚,很可能一幫就被騙了。若是要幫的話,它是有原則的,你要留意。
比如,我們常常告訴各位,道場中同修間不要有金錢往來,如果要幫,那就當作把錢給他,能給多少就給多少,不要對方還你,若是要還,你就拿去救濟;這樣給錢就像是在救濟,給了就沒事。若是給了錢,有期望他什麽時候還,那你的煩惱就來了。首先,你的心理會開始預期他什麽時候還你錢,假如他沒有能力還,煩惱就產生了,你會有被騙的感覺。對方就是有困難才跟你借錢,當他的困難還沒有過去,哪來的錢還給你?這時你會跟著一起煩惱。所以我們幫眾生,首先要存著有去無還的打算,否則煩惱一定來;其次,你要有智慧的幫,而不是幫到最後莫名其妙地說我被騙了,倘若如此,隻能說活該,前輩子欠的,這輩子該還。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不要有金錢往來,知道嗎?「往」可以,不要來,比如對方說要借一千塊,一千塊我沒有,我給你一百塊,有還沒還都無所謂,這個就是幫助眾生。
大家要有隨時在本質上幫助眾生的心理準備,至於要怎麽知道是不是本質,這要自己在佛法上多多充實。我們要有協助眾生的意願,也就是對自己要發起這樣的心——生命當中的壓抑、隱瞞、扭曲,我要讓他恢複健康,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此一生命因素的關鍵所在。很多人把觀世音菩薩想成是個二八年華的姑娘,騎著一條龍在路上跑來跑去。不是,它是你的生命因素,在你的生命中會起作用。你現在就要發起這樣的意願——對內是對自己,對外是對眾生——有沒有受傷?有沒有缺點,這些你願不願意修正、改過,抑或是繼續隱瞞它?這是關鍵。願意修正改過,這個生命因素就會一直往上成長;假如是隱瞞缺點,找個理由搪塞或自我安慰一番敷衍過去,那麽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永遠被蓋住了。
前麵談的是從經題上第一個讓大家了解的,其次我們來談談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鳩摩羅什的譯經風格與眾不同,因為它著重在「道義」。經典的翻譯不同於一般書本翻譯,通常書本翻譯是按照原書字麵逐字逐句翻譯,不能改變,頂多是修潤得通順一點而已。經典的翻譯不然,兩個不同的民族,對於這個經典所講的生命體驗,共同點的部份就照原典翻譯,相異的部份就不這麽翻了,因為也要讓這新的民族接受才行。就這一點來說,鳩摩羅什可說是最成功的譯經家,曆史上無人能出其右。雖然曆史上有四大譯經師,然而就這一點來說,鳩摩羅什翻譯得特別好。
印度這個民族所擁有的生命體驗與我們中土有所不同,我們的生命體驗主要是來自於儒家和道家,鳩摩羅什譯經的年代,大概是三到四世紀的時候,那時孔子與老子的思想形成已將近一千年的曆史,中國人有自己的生命內在體驗,比如有為、無為、無極、太極或是無、空這些字眼,都是中國傳統文化裏麵的東西,反倒是「真如」這個字詞中國沒有,所以不會把它翻成真理,其實真如就是真理。印度人有的生命體驗,中國人沒有,而這種生命體驗又沒辦法訴諸文字,所以鳩摩羅什一定要去深入了解中國人的生命體驗,然後透過兩者的生命體驗,用適當的文字去連接這兩個部份。因此,我們才說中國佛教是印度佛教與中國文化結婚所生的孩子,它是兩個文化不同的生命體驗。
想想看,我們沒有印度人的生活體驗,那要如何透過中國文字將印度人要講的東西表達出來讓我們了解?鳩摩羅什翻譯這部經典時,曆史上還沒有人研究佛陀思想中的宗教觀,就以《阿含藏》來說,它是站在生命改造工程的立場,裏頭沒有一點宗教觀念,隻有「轉凡成聖」的這種工程。真正的宗教觀在大乘裏麵才有,但是大乘在中國形成的時候,印度那個很深的「阿羅漢心境」,中國人沒有。
大家要留意,雖然鳩摩羅什翻譯的〈普門品〉是大乘經典,但若是沒有阿羅漢的境界作基礎,這地方你是沒有辦法展開的。比如經文的「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真的念著觀世音菩薩名號,然後跳入大火裏麵,火不能燒嗎?你去試試看,有誰會相信?這種話你翻譯的出來嗎?要是受傷出來,看你怎麽辦?鳩摩羅什之所以敢這樣寫,是因為他有阿羅漢的內在體驗,知道這個事情這樣沒問題,所以敢這樣翻譯。我們沒有這種內在體驗,敢這樣翻嗎?經典這樣寫,絕對是真的,但它的真,是基於阿羅漢的基礎上來講的,我們現在沒有阿羅漢的基礎,能說它是真嗎?如果不能明白這一點,隻是一昧地相信,那就會變成迷信,而且會把佛法害得很慘。
經典講的都是生命的內在體驗,不能單從文字表麵上來看,若隻是膚淺地從文字上來理解,一定會出事。那當船長的,碰到船難也不必發電報求救,隻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船就不會沉下去了,因為經上說「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嘛。假如這樣理解,就是迷信了,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你要能夠了解經典的語言模式。鳩摩羅什在經典的翻譯上,這部份掌握的特別好。我們現在若能找到印度的原文來對照,你會發現它有很大的出入,因為它是從生命內在體驗那個地方去翻譯的,不是光從語言文字。同一部經典,不同的人來翻,當中難免會有所出入,原因即是譯者本身內在生命體驗的不同。
近代有很多人試著把中文經典翻成英文,你會發現老是翻不好,就是因為缺乏內在生命的體驗,如果是把佛經當作佛教知識來翻,這樣當然不行。我們的書也計劃要翻,就會有人來問:「師父!要翻哪一本?」管他哪一本,隻要翻了就讓他流通,為什麽呢?因為哪一本適合眾生的需要,你現在不知道,眾生看到、體驗到的那一本,他會留下來,其它沒必要的就束之高閣,之後要傳給誰,那就不知道了。這是最主要的關鍵,所以翻譯經典,一定要從內在的體驗開始。以上是談到鳩摩羅什的部份,提供各位參考。接著來看經文。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這句經文簡單地說,就是無盡意菩薩很恭敬地向佛請法。在《華嚴經》裏頭都是菩薩問菩薩,很少有菩薩問佛的,但它這個地方是無盡意菩薩問佛。菩薩的定義我們前麵講過了,「無盡意菩薩」也是我們生命因素當中的一個。這個因素是什麽呢?無盡意,生命中有一個因素是永恒、無盡的,一直向前在成長的,生命不會終止;真實的生命、法身慧命是永恒、永不終止的,要記得這一點。我們這個色身是物理現象,物理現象有疲倦期,所以它到某個階段會結束,但法身慧命是不死的。
生命既然不死,修行就沒有終點,隻有階段性的終點,第一個階段到了,第二個階段就開始了,後麵還有第三、第四、第五……個階段,就算到達止於至善、成佛以後,也不是結束了,佛還要繼續成長、繼續前進,這個就是「無盡意」的意思。不是成佛就通通結束了,那成佛有什麽意思。成佛以後要幹什麽,你不知道。一般人的概念是以為到了天堂就沒事了,到了天堂幹嘛?一尊一尊掛在牆壁上是嗎?還是坐在桌上?因為不會探討,以為終點站就在天堂,那就完了。即使到達成佛的階段,還是沒有結束,生命是永恒的,不會結束。假如到了天堂就結束,那就不叫永生,隻能說是升天而已,對不對?不是這樣,它會在那裏繼續前進,這就是無盡意的意思。
我們的生命因素裏頭,有一個永恒向上爬升的基本生命因素,經典這裏無盡意菩薩問佛,即是告訴我們,縱使圓教成佛,佛陀的生命還是活潑潑地繼續前進。佛是圓滿的,百分百的生命因素都兌現了,這裏無盡意菩薩問佛,就是無盡意菩薩這一個生命因素與佛這個百分百兌現的生命因素互叩。《華嚴經》裏很少有菩薩問佛問題,大都是菩薩跟菩薩互相叩應,因為每一個菩薩都是他那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所以叫作不共別圓,每一個生命因素在互相叩應。〈普門品〉這個地方是菩薩問佛,也就是快要成佛的意思;成佛叫作法華,《法華經》是要成佛的經典,《華嚴經》是真理的經典,直接講真理是什麽,所以是菩薩跟菩薩對話,從這個地方就可以看到兩者的差別,但你稍不留意就看不出來了。
我常讚歎大乘修行真的是最微妙、最偉大的一項工程,原因就在這裏。一部經從頭到尾有一定的思惟模式和語言模式,作者和譯者不是同一個人,但它的語言模式就很巧合地安排到天衣無縫。這就像我們的大腦一樣,裏麵雖然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和神經網絡,可是你放心,它們絕對不會相交 ,也不會打結,而且彼此間會運做得很好。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密密麻麻的情境中,不會亂成一團 ,這是經典的微妙之處。經典跟一般小說不一樣,以前看很多小說,常常前麵人物、情節寫一寫,後麵就語焉不詳了,很多狀況最後都不清不楚、沒有交代。經典不會有這種狀況,它前後一定有關係,而且不會有交 叉亂成一團 的現象,因為它是生命的東西,不是知識,所說是不可思議,不是我們大腦可以思議的,你要留意。我們繼續看經文。
「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部分我們不講,因為我們講經的重點是把別人沒講的部份給點出來,這些是基礎佛法,是華藏工程你要進行的地方,自己要去查佛學辭典弄清楚,外麵注解的版本很多,他們在解釋的時候很講究這些東西:什麽是「偏袒右肩、合掌向佛」,有的是胡 跪合掌,胡 跪又是怎麽跪的?是左膝還是右膝著地?有人專門研究這些,你去看那些注解版就好了,我們這邊不講,別人講的我們也照樣接受。
「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這樣的描述是擬人化,因為隻有用擬人化的方式來講,我們才容易了解,若是講「兩個生命因素碰在一起,電流、磁波怎樣」,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一定要用擬人化來表達。假如是科學家,可能會用磁場、電磁波或什麽的說法來形容,那也是一種語言模式,但經典所用的語言,它是生命的語言,你要留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世尊是佛經裏的基本用詞,意思就是老師或師父,有些佛教徒可能會覺得應該稱呼佛陀比較尊敬,其實意思是一樣的。若從表達恭敬的立場來講,稱呼世尊或佛陀,那無可厚非,可是從真實的立場來講,用老師或師父比較不會有偶像化或犯了所謂的「上師情結」,把他看成高高在上,那就沒辦法平實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一種「即師、即友、即親」的感覺,是一種恭敬、尊重,若是把他神格化、偶像化,這樣絕對不好。所以我們的道場,一定反對「造神」運動,要造神的機會很多,但是沒有意義,對你或師父都很不好,要留意。佛絕對是菩薩的師父,從真實的立場,用老師比較親切,不要去造神。
「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無盡意菩薩跟佛所問的問題,不是我們大腦想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麽叫作觀世音」,而是前麵講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到底有什麽功能?」你要定義成愛管閑事的生命因素,或是定義的高雅一點,說是撫慰心靈創傷的生命因素也可以,但這裏問的不是文字的定義,而是那個定義的背後是怎麽起作用的,這才是生命中要問的東西。就像很多人問問題,老是喜歡問一些佛學名詞,把師父當成佛學辭典,自己懶得查,幹脆問師父比較快,這樣學不會成長。
這裏是語言模式跟思惟模式交 互的地方——無盡意問佛陀,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是什麽因緣?是不是「當年觀世音菩薩發心度眾生,眾生難度,度到很疲累,去請教他的老師阿彌陀佛怎麽辦時,就昏倒了,把頭摔成了十個碎片,阿彌陀佛便將他抱起來,把碎片接回去,變成了十個頭,最後再把他自己的頭也加上去,於是成了十一麵觀音」?經典是這樣定義,佛大可這樣作答就可以了,但這又不是查戶口,不是問他為何叫這個名字的問題,這都是知識的東西。他的問題是:「觀世音菩薩有什麽能力?他是怎樣幫助眾生?愛管閑事,到底是怎麽管的?怎麽撫慰眾生受傷的心靈?」是問這個部份。所以接著佛便回答無盡意菩薩,講了十二個因緣,也就是那十二大願,十二個大願通通有「若有……若為……。」我們往下來看十二大願。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這是第一個大願,他過去曾經這樣發願,就是這個生命因素有這樣一個功能。所以我們常要各位發願,至於怎麽發願才正確,這點你不用擔心,因為這個生命因素是要你去激發出來的。這裏是用十二大願,假如你發的是十六大願,而且內容跟這十二大願都不一樣,那也沒有關係,你所發的那個願所激發出來同樣的生命因素,將來在法界中所發揮的作用一樣的,隻是救度的眾生不一樣,因為所發的願不同。所以你要留意,激發同一個生命因素,都可以有無量無邊的願來激發它。要怎麽來發這個願,那就很重要了,這是自己要去發的。
各位今天回去,就把這輩子要行的菩薩道的願通通寫下來,看看有幾條?現在大腦裏頭,有多少要為眾生服務的願通通寫下來,寫完以後放進紅包袋或信封袋,壓在佛菩薩那邊,明年再拿出來看,等來年再來看的時候,一定會「唉唷!真不好意思,怎麽發這種願……」,趕快重寫一張,那就表示有進步了。大概三到五年的時間,某一年會發現「我去年發的這個願還不錯」,然後就會以那個願為根本,那就是你要激發的生命因素,接著就是要去實踐。
你現在發的願都不算,因為可能明年就推翻了,但不要緊,那是進步;明年的願,後年會再推翻,那也是進步。大概第四次以後會趨於穩定,隻是把第三次的願約略修正一下。到了第五次,大概改幾個字或是把原本的長篇大論改成幾項要點,這時的願叫作穩定了。這時候行法、要做什麽事情就確定了,你也知道怎麽做了。
若是不發願,老是想「師父你跟我講,我做什麽好……」,那是師父的願,不是你的願,一定要自己寫下來,明年這個時候才能驗證自己有沒有進步。當你自己看了會不好意思,那表示你有長足進步。慢慢地會把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然後去實踐。告訴你,下輩子一定比這輩子進步,當你那個願訂好,確確實實是你真心的願,有做、沒做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的生命價值觀已經定位,下輩子再來,一定超越這輩子。極樂世界、藥師琉璃光世界、兜率內院任你選,你一份成績單送出去,有三所大學要你,這是真正的淨土。在那裏幹嘛?開始重新準備自己,你會拋掉五濁惡世的一切習 氣,把你的生命改造為第二生命,在第二世界準備好以後,向法界邁進,就是這個樣子。
發願定位很重要,自己寫自己的,隻有你才知道自己是誰,但不能光寫「我要度眾生」,而是要寫「我要怎麽度眾生」,寫的時候你會整理出自己的思惟模式,當思惟模式整理下來,接著就是行法、你要做的事。所以不能不發願,你看經文這裏很簡單,「眾生受諸苦惱,隻要念我的名字,我就救他」。你能嗎?你也可以換個方式說:「隻要我成就,眾生見我形、問我名而願意跟我、要求我的話,我一定不遠千裏而救助。」你可以有這種願,看到你的形相或稱念、聽到你名字,希望你來幫助他,你就去幫助他,這是一種願。你不能夠說:「不過要下午六點以前,六點以後要下班回家了……。」不能有時間的限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電話還不隻一支,千處祈求千處應,這個才是無量無邊的願,自己鍛煉自己,絕對不要依賴,這個地方是沒辦法依賴的。
叁 call in 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密碼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皆得解脫。」這是觀世音菩薩的第一個願。這裏講的「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指的是整體的苦惱,不是個人的苦惱。「一心稱名」在佛教裏是很特殊的,原始佛教講的「念佛觀」,也是一心稱名的意思。「一心稱名」跟《阿彌陀經》裏的「一心不亂」是同樣的意思,都有原始佛教的意義在,也就是透過持名念佛,訓練一心不亂。換言之,你要透過持名念佛來入定。怎麽入?這個功夫就大了,不是這樣隨便念一念或是白念珠念到黑得發亮就入了,它是一項工程,叫作用心的功夫,用到一心不亂。「一心」是技術性的名詞,不是概念性的名詞,這個詞匯裏頭是有功夫的。「一心」這個字,你要是不會下過工夫,其它的就甭談了,要留意到。
這裏的「無量百千萬億眾生」有雙重意義:
第一,就自己來說,我們有很多煩惱,因此生命本質的那個生命因素被無明覆蓋住了,不能顯現,現在隻要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將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無明就通通翻掉了。假如你現在正在進行生命改造工程,其意義尤為重要;也就是說,當你正在修學的是微觀的佛法,求解脫、求成就這個部份時,稱念觀世音菩薩,讓這個生命因素凸顯出來幷發芽、成長茁壯,以致臻於成熟,這時,你其它的生命因素也會跟著吐芽、成長;「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的生命因素,它會同時成長。換句話說,修學這個法門,同時成就就對了。一般的解脫道,它是一個生命因素成長到六十六分以上,才會帶動其它的生命因素通通發芽,然後快速成長,但是修學「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隻要觀世音菩薩的這一個生命因素一突破,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會同時一起成長,這是他的第一個願力。
你可能會說,那經文怎麽不照剛剛我們所講的這樣直接寫下來就好了呢?這是譯經家當時所用的語言文字,現在我們是用現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這樣你才容易了解,往後再過個二千五百年,我們這樣的表達方式也不適用了。鳩摩羅什翻譯的語言文字還會繼續流傳下去,再過個二千五百年,到時就會用那個時候的語言模式重新再詮釋一遍;原始的語言模式不能改,詮釋的部份隨著時代的情況可以改,可以一直轉變,這叫作善巧方便。
比如我們最近在研究如何將生命跟心靈予以量化。「量化」這個問題是未來兩千五百年要發展的路,因為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以後,它必須透過中國人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跟西方人講佛法,他會用西方的格義學來衡量你講的對不對,而且還要透過實驗的方式來驗證。你跟他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無法實驗,他就不能接受。怎麽辦?那就必須予以量化,既然不能用他的方式實驗,因為他實驗的方法用的是大腦,那我們能不能透過他實驗的工具——數據——來證明?換句話說,就是用他們的工具,但用我們的體驗方法重新統計,用這樣的數據、分析來跟他們談,他們將會完全接受這樣的數據方式,這就是量化。所以佛教要西來,要講祖師西來意,不能用我們的語言或單獨用他們的語言模式來表達,兩者之間必須作一個轉移。所以將來〈普門品〉這個經文要轉化過來時,可以用微積分來求證這十二個大願。以上談的是第一個「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的意義。
「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的第二個意義是講族群,這個時代的眾生都有一種無明,隻覺得莫名的恐懼、無奈、空虛和逼迫,但不知道它從哪裏來,其實它是整個社會結構使然,活在這個結構底下的你,自然會跟著煩惱、恐懼。這個社會結構最大特色叫做完全競爭,一個尚未成功或者剛要踏入社會的新鮮人,對於這個「完全競爭」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因為腦筋會想著「我現在要出征,等我打勝仗回來,你就知道……」他隻想到打勝仗回來的光榮,都隻聽到這些衣錦還鄉、凱旋榮歸的歌詠讚歎,卻沒看見那些撞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在生死邊緣掙紮的痛苦情景,完全競爭很多社會新鮮人一頭栽下去。各位應該也都會經曆過那個過程,現在大家能坐在這裏,算是幸運的一群,能夠從那個過程中掙紮出來。我們看到周遭很多親戚朋友,在這個戰場上前仆後繼地倒下去了,自閉、憂鬱、躁鬱症的人比比皆是,乃至不知失蹤到哪裏去的,這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
因為這種競爭的存在,莫名的恐懼油然而生,雖然初生之犢不畏虎,但森林走久了,會發現當中不隻有老虎,被老虎吃掉的更是不計其數。麵對種種的災難、挫折,恐懼已然成為一種慣性,心也被啃噬的千瘡百孔,這就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誰能改變這種完全競爭所帶來的恐懼?留意看看,我們每個人是不是處在這種緊張、恐懼的慣性中?最近又要大選了,你看布什緊不緊張?他卸任了,不必選,可是他也很緊張,要出來選的人就更緊張了。投票的人也跟著窮緊張,雖然也不知道在緊張些什麽。為什麽會這樣?因為這個時代另外有一個製度叫做輿論,你一定會被卷進去,它會強迫你知道。以收視率為例,他需要閱讀報告這些統計數字,你就不得不被卷進去,就會跟著窮緊張了;進去以後便會架構一套社會的價值觀,然後跟著這個價值觀走。社會的價值觀會告訴你,需要經濟成長、社會福利,於是開始有這類的報告、施政措施,真真假假也不知道,你就要被強迫接受,單純的心靈開始被汙染了。
處在這個所謂的「社會中心價值觀」當中,你的意識形態會不知不覺地傾向那邊,當符合這個標準時,就會顯得得心應手,反之便開始激蕩、煩惱,這些不知從何而來的無明煩惱,其實是整個社會結構造成的。那麽,誰能改變?觀世音菩薩有辦法,它能夠將社會那些傾斜、不良 的中心價值,通通變成健康、正確的,關鍵就在於「一心稱名」。這裏我們就要談到「一心稱名」的第二個層麵,這是屬於大乘宏觀佛教的部份,這部份有別於前麵提到求解脫的一心稱名,那是屬於微觀的佛法。宏觀佛法對於一心稱名的定義是實踐,你要去實踐觀世音菩薩的願力。我們前麵定義過了,觀世音菩薩就是我們的生命因素,它是專門「撫慰眾生受傷心靈的生命因素」,能使你有自愈、還原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經由你的實踐,治療眾生受傷的心靈,但你要知道,它不是個別,而是從社會「無量百千萬億眾生」這邊改變的,這個叫作大慈大悲。
我一再地強調,大慈大悲跟慈悲不同,這世界就像一艘大船,船上乘載了六十五億人,當這條船開始動蕩不安,船上的人被震得七葷八素、吐得一塌糊塗時,有一個大醫王出來了,不分貧賤貴富,也不收錢,一一地把每個人都醫好了,每一個人也都很感恩他,這叫作慈悲。大現在醫生隻有一個,病人有六十五億,那要怎麽醫?還是要一個一個醫,不是你想的「隻要楊枝淨水一灑,全部的人都好了」,那是妄想,現實社會根本不可能。那麽,大慈大悲要怎麽做呢?想辦法把船穩定下來,自己不搖晃,所有的人也都得以恢複正常。這樣大慈大悲的人,眾生反而不會感恩他,因為既沒幫他看病,也沒給他藥吃嘛,這世界是這樣,菩薩很清楚,但他想辦法把這個社會弄好就走了,也不需要留名。這時你就可以看到,原來生命因素是這樣起作用的,你的生命因素就可以使這個世界穩定下來,讓全人類獲得幸福快樂。為什麽要留名?目的是使社會、眾生都獲得安樂,所以不要留名,皆得解脫嘛!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心實踐觀世音菩薩,換言之,就是全心全力投入尋找救度眾生的方法,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給你智慧。這智慧怎麽給?從哪裏來?一般人不了解,但實修者自然知道它怎麽來。這部份很難告訴你,即便我跟你講「這智能是觀世音菩薩給我的」,接著你一定會問我「他哪一天跟你講?在什麽地方跟你講的?」這不是你想象的那樣。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就是自己本身的智慧,自己就會產生,因為它是你的生命因素,重點在於你有沒有實踐,而「善用其心」則是實踐過程中至關緊要的關鍵。那麽,又要如何善用其心呢?不要老往失敗的方向想,就說不要老是抱怨「這不可能……」,因為當這種觀念一產生,你的那個生命因素就不相應,就中斷了。
「一心稱名」就是專心的、一心一意地去實踐;從宏觀的佛教來講,去實踐,智慧自然會產生,沒有為什麽;那個智慧,是你的「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的,當那個因素發芽了,你的智慧就出來了——這裏麵包括人力、財力等各種因緣及你跟這百千萬億眾生一起的整個環境,它會同時轉變。當然,這裏頭有很多工程要進行,實踐的過程很辛苦也很痛苦,因為前麵根本沒人做過,即使有,你也見不到,它不是大腦的那種經驗傳承,也沒有知識累積。告訴各位,任何一件菩薩道的行為,絕對無法複製,因為兩個菩薩所在的時空背景完全不同,你要了解。問題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的是,有很多佛教徒喜歡找「語出何處」,有沒有例子?有,同樣的例子很多,但不可能有狀況全然相同的例子,所以就要靠自己發心了。
比如,當今的溫 室效應、氣候暖化這些問題,你要怎麽處理?你一定要發這種菩薩心,然後一心稱名專心實踐,一段時間以後,智慧自然產生。「如何協助人類度過這個難關」是關鍵處,但若不是行者,就會怎麽樣想不透。有人因此而發起「千萬人一心持名觀世音菩薩一千天」,這麽做隻能算是「類似」的修行者,不是真正的行者。有沒有效?能這樣發起千萬人來念,當然也可以,但這麽做都隻能說是「類似」的修行,它的法義不是這樣,這個語言模式要你做的不是這個。雖然這麽做功德也是會有,但隻有減緩的可能,二十年延緩為二百年,隻是轉變成另一個形式而已,沒辦法讓這個世界免除災害,因為沒有用智慧真正解決問題。
文藝複興以來,佛教對於人類文明的進步與社會建設幾乎是完全缺席,但今天我們要說「我們已經報到了」,而且從今以後永不缺席,不僅如此,更要帶領著人類的文明進步與社會建設,不是參與而已。怎麽帶領?我們有自己的正確方法——用觀世音菩薩的智慧來帶領,這樣才叫做一心稱名。你要自己一再地發願、一再地實踐。求不求?當然求,但不是跪在菩薩像前求菩薩給我智慧的那種方式,而是要看清楚整個社會的病根到底在哪裏,就像我們前麵舉得例子,它是整個社會結構出問題,是在這個結構底下才衍生出那些病,當你把整個結構調回到健康的狀態時,病不就沒了?
從枝末,沒有辦法真正解決問題,要從核心來進行。生命本質中這個菩薩因素相應給的智慧,都是從根本上來的,不會從枝末,你要留意。佛法的一個基本原則——外在世界是我們內心的投射;當我們說外在世界怎麽樣時,其實就是我們內心的那個東西還沒有出現,當我們將本質的那個東西凸顯出來以後,就會產生智慧,外在的世界自己就會改造。所以你說這些工作難不難?不難,但若是用世間人的大腦來看,當然很難,因為大腦裏頭根本沒有答案。
大腦一旦沒有經驗就不會處理,你看當今全世界的人都動員起來為地球暖化、氣候異常問題而做努力,有沒有解?告訴各位,若是用大腦來處理,那再花個二百年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處理的都是很枝末的部份,真正要解決問題,你要從核心下手。核心在哪裏?停止經濟成長的競賽及大量消費的習慣,要從這兩個方麵來著手才有解。因為經濟成長的競爭及大量消費的結果,就是製造大量的垃圾,那溫 室效應就會持續擴大。單單看我們所產生的垃圾,每個月持續地增加,你怎麽限製都無效,其它地方我們就不講了。所以一定要從最根本的核心下手,才有可能解決問題。整個族群、社會、世界的共同災難,這個是「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你要留意。這是我們從大乘宏觀佛教的菩薩道來看時,眾生苦的相。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實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聞」,從小乘來講叫作聽到,從大乘來講叫作知道;知道以後要一心稱名,真正的實踐,也就是要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隻要激發出這個生命因素來,「觀其音聲」,就尋著那個音聲,對於社會種種災難的相,這個生命因素馬上會產生智慧幫你解脫。所以還是得靠人類才能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但必須是生命的智慧才能見效,用大腦的推理不起作用,大腦的推理隻會產生下一個問題而已。
比如,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貧窮的問題,但經濟發展了,貧窮問題解決了嗎?還是存在,隻是產生許多的大富翁而已,而且把地球的生態平衡破壞了,這不是產生另一個問題嗎?為了振興經濟,就得大力鼓吹消費,相對的也製造大量的垃圾,接下來是不是要處理環境汙染及垃圾的問題?溫 室效應的問題,人類有辦法解決嗎?用大腦不能解決問題,隻會繼續製造新的災難而已。看起來似乎是解決了眼前的問題,事實上後麵又會有新的災難產生。弄到後來,人類的大腦沒辦法的時候,那叫做極限的反撲,人類就崩潰了。這是我們從微觀及宏觀的佛教,來談第一個大願,我們繼續往下看第二個大願。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這是最有名的觀世音菩薩第二大願。它說假如有人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入大火,火不能燒,這是因為菩薩威神力故。這樣的話,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叫消防員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衝進去救火,這樣大火就不能燒?若是這樣,那就誤解經文的意思了。這裏的「火」,是指瞋恨、瞋心的火。瞋心是什麽?是非對錯的正義感、忌妒心。所以妒火一起的時候,你冷靜一下,稱念「觀世音菩薩」;小孩子參加考試,看到不會寫的題目,一定會很慌張,這時稱念三聲「觀世音菩薩」,冷靜下來以後,先寫其它的,通通寫完後,再回過頭來,稱念三聲「觀世音菩薩」,重新將題目看一遍,這時至少你會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題目知道怎麽解。這不是說考試都不用準備,隻要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還是要認真準備,隻是碰到難題時,你可以這麽做;碰到不會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緊張,這時冷靜下來,火就不能燒,這就是菩薩威神力故。
一般生活是這樣,修行也一樣,精進打坐的人就很容易「火大」,口臭就是火大。假如同修們都沒口臭,那隻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根本就沒有修,一種是已經解脫了。知道嗎?因為打坐你會緊張,我們講的禪坐金三角,第一個是置心一處,第二是放輕鬆,第三是息出息入很清楚。這三個基礎通通要具足,要證阿羅漢才有可能;如果這樣的基礎具備了,三個月一定可以證阿羅漢,否則不可能,因為這些都是基本要件。這三個條件要弄好,大概要花六年的時間。不要以為置心一處很簡單喔,很多同修以為坐得很好,其實睡著了,自己都沒有察覺;要克服這種困難,少說也要花個一兩年功夫。所以你一定要跟人家共修,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真正精進修行時,會因為緊張而火氣很大,這時候你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火氣會降下來,火不能燒,是菩薩的威神力故,一般人不知道。這是從微觀的佛法,修行解脫道上的技術麵來看什麽是「大火」。
從宏觀的佛法來看,「大火」是講社會上的紛爭,社會上的紛爭大都是無名火、瞋心引起的。怎麽改善?這個時候呼籲自己的生命本質,著重於精神、人格的養成教育,這個實踐也是調理社會秩序的一種智慧,生命中的智慧它會兌現,否則那些口頭呼籲,都隻是大腦知識的累積,不會有效果。所以在這個時候,你要帶著疑情激發你生命中「觀世音菩薩」這個因素,這個因素它有很多種智慧、是四麵八方的。你在第一願那邊,有第一願的智慧產生,第二願有第二願的智慧,第三願有第三願的智慧會產生。因地行者從哪裏發心,就從哪裏去展開智慧,就是這個意思。有沒有可能十二大願的智慧一起發起來呢?也有可能,那是大菩薩、再來人,過去有成就,這輩子再來。通常我們是照前麵講的方法那樣發願,很自然地在這十二大願當中,會有你的願出來,有可能你會跨足兩個願或三個願,但不見得十二個願都有,不要緊,即便隻有一個願也可以。要發願,要按照我們前麵講的,一步一步來,一定會有這種大成就。修行就是有這個好處,不是為自己求名求利,但是你真的會對這個社會做出大貢獻,會萬古留芳。這是從宏觀的立場,來看生命因素它會產生什麽智慧。這是第二大願。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第三大願。「水」就是講貪心,貪、瞋是最麻煩的事,前麵兩個願是講癡和瞋,這第三個願是講貪,三大願裏麵貪嗔癡都講到了。大水是講貪水,因為貪,所以就隨水所漂了。修行從生活中來看叫做修養,生活中我們的貪心不要那麽重。那麽,要怎麽樣不貪?不要老是櫥窗裏的衣服,就是我少的那一件,或是現在流行什麽包,廣告一出來,我就少那一個,這樣就是貪心。當然買得起,那是你的福報,可是那包包又不能煮湯來吃,買那麽多做什麽?有幾個可以經常替換就可以了,不要每年出的新款你都要,那就很麻煩了,這都是貪心。
很多人會有這種感覺,貪心一起的時候,雖然心裏也會有聲音說不要買,可是手又很癢,隻要刷一下簽個字就可以了,這時候你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假如是為了收藏就另當別論,因為收藏到最後是要捐出去成立博物館,不失為自己貪的,是為了留給後代子孫看,能夠經過你的手去觀賞,那是你的福報。買衣服、買包包就不一樣,那是個人享受,你的包包跟衣服要開博物館嗎?大概不是這個樣子啦。收藏是為了以後要成立博物館,這部份就不是貪心,那是一種智慧的妙用,它有時空的因素在裏麵,當中是不是有貪,自己應該很清楚,貪是因為愚癡起作用才會貪。這就像行者、大菩薩也有忿怒相,但它那個忿怒相叫作寂忿相,寂靜的憤怒相,是在極寧靜中所顯現的,目的是為了教化眾生,跟那個「火大」的忿怒相不同,你那個忿怒相是瞋心一起,什麽都忘了,跟菩薩智慧顯現的忿怒相有所不同。
經文這裏的「大水所漂」,是指愚癡中帶來的貪心,若為大水所漂,稱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以上談的是一般的狀況,那麽在微觀的佛法裏講的修行,這個貪水是指貪修法,所以我們講修法要有一個規範,就是你修的那一法最少要用百分之五十的時間。比如,你主修華嚴,你花在華嚴上麵的時間要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其它的就很多了,無量無邊,那部份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這兩條都有他存在的要件,第一條是幫你定位,不要四處亂跑;第二條是要你不要封閉自己,不要「我這個就好,其它不要」,那就會排他。這也是目前宗教最嚴重的問題所在——獨尊自己,罷黜百家。我們不能這樣,對於其它法門都要能包容,所以它隻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雖然隻占四分之一,但是其它法門是無量無邊,比例其實是很小的,你去探究一下,不要這麽吝嗇嘛,對不對?當然有些明知是傷害眾生的外道,你就不要去了。一般是叫做外道,其實應該稱作友教,友教你都要包容,佛門中的其它法門,更要能接納。
這個觀念你一定要記得,無量無邊的法門是包括佛教內和佛教外,不必看到教堂,好像看到魔鬼一樣。這些我們都可以去參訪,人家是怎麽經營、怎麽建築、怎麽布置的,了解一下有什麽不好呢?我主修是華嚴,其它的活動隨喜一下,有什麽不行呢?叫你發個心,「不行,這個錢給我的師父就好了!」不要那麽小氣,多結緣嘛,對不對?我主修華嚴淨土或是華嚴禪,那我一半的時間是用在這個專修法門上,這樣沒錯,別人在佛七、禪七,我也隨緣參加,看看人家是怎麽弄的,有哪些是我們可以改進的、可以發展的更好。所以參訪別人也是功德,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也是到處參訪,隻是你不要參到最後忘了我是誰,「我師父好多個,現在一提到法名,也記不起來是哪一個。」每一個道場你都去過,每一位長老你都認識,每個法門你也都知道,隻是弄到後來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修那一法,這樣你就亂了,這樣不對,你自己的心要定位。
我們是華嚴人,但也不反對其它法門的參訪學習 ,你要留意,這是在微觀上麵你必須定位的地方,要不然人家說哪個好,你就學哪個,這個學、那個也學,學到最後你沒有辦法突破。不要以為自己學了很多法門,好像修得很好,這大概都在佛教三年級而已。怎麽說呢?一開始學念佛,念得很高興,一遇到人就「阿彌陀佛!」念了三年,愈念愈沒味道,聽人家說誦經很好,不誦不行,於是開始改為誦經,誦了三年以後,差不多隻剩下「三句經」——「如是我聞……」之後就一片空白,念到最後就「……信受奉行」結束。就「三句經」,其它沒有了。誦經不行,聽人家說打坐很好,改修禪修,一打坐,果然心曠神怡,舒服禪都出來了。坐了三年,愈坐愈無聊,一坐下就妄想紛飛;又聽人家說灌頂恨殊勝,然後又去灌頂……。就這樣修了十幾年下來,家裏各式各樣的念珠、蒲團 、經書、佛像、法器通通有了,尤其是密法一修,各種材質的佛像,斧頭、刀、劍、鈴、杵各種法器都有,家裏都快成了博物館,可是程度還是在三年級,那這輩子的生命就永遠無法提升了。這就是貪水,為大水所漂了,你要留意。
以正常的情況來說,我們都是很健康的佛教知識青年,經常持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但是禪、凈、律、密的法門你要選擇一個,至少投入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精進下去,至於圓融道的部份、宏觀佛法的事修上,鎖定一個去實踐,至於發願如何饒益眾生的部份就跟前麵一樣,這樣就不會貪。什麽都要做,沒錯,什麽也都應該做,但是你要選擇一個,否則還是犯了貪水的問題。道場跟個人是不同的狀況,道場要全方位架構,個人則是要選擇某一法,微觀的技術麵和宏觀的工程麵可以同時進行。這部份要講的範圍很廣,我們隻介紹到這個地方,相信不管是對你的生活或是修學上的技術麵、工程麵,應該會有很大的幫助。
肆 順境、逆境都是瑞相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刹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這是第四大願。它這裏講「百千萬億眾生」,那就跟整體的宏觀社會有關係。「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珍珠等寶」,基本上這就是講人間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它是更上一層的。換句話說,也就是現實生活沒問題了,現在要追求更好一點的;「金銀硨磲瑪瑙」就是種種寶,開始要聚寶了。這時候是生活行有餘力,開始要珍藏這一類的,那就會有一種狀況——走出你的生活圈去探險。
探險,其實就是叛逆的展現,是自我肯定與追求成長的過程,開始要從已知的範圍,邁向未知的境界。這時有的人會選擇去爬山、慢跑,或是原來一公裏跑半個鍾頭,現在把它縮短成十五分鍾,這種自我超越都是屬於探險的範圍。我在大陸 碰到一個人,本來事業做得很成功,後來全部放棄,跑去爬聖母峰。爬山他是外行,跟一群專家去爬,爬到快接近峰頂時,腳已經累得連一步也抬不起來。怎麽辦?眼看著山頂就在前麵,要放棄嗎?他就僵困在那個地方三個多鍾頭,最後還是克服萬難爬了上去,這就是探險,挑戰自我能耐的極限。登山挑戰成功以後,他又放棄登山,改去航海,買了一艘帆船在海上漂,一再地自我挑戰。
當然這種人是因為有福報,錢已經賺夠了,才有可能這樣做。至於沒福報的人,也有他另類的探險方法,我們小時候就比賽爬樹,看誰爬得最高,結果愈往上爬,樹枝愈細,後來整個人摔了下來,這也是一種自我挑戰。挑戰,就是「入大海」,去登山也是入大海,海上航行也是入大海,投資新的事業也是入大海,都是從已知的情境,踏入那個未知的情境,至於什麽時候會掉入陷阱,那就不曉得了;陷阱就是「黑風」。
有個同修開個小工廠,本來做的還不錯,想一想突然要開店,老婆當然反對,覺得日子平平穩穩地過就好,沒事幹嘛去開店,為了這件事,兩個人經常吵架。後來我問他太太,投資這個店要多少錢,她說大概兩百萬。「兩百萬拿出去,對你們家的經濟會不會有影響?」她說沒影響。我跟她說,既然沒影響,就給他玩玩看嘛,超過兩百萬就不要再給了。很多太太都有這種感覺,先生有時候就像個大孩子,他要做事業、要努力,你不能說都不支持他嘛。其實這也是一種叛逆,老了才叛逆。後來這個同修真的去開店了,差不多過三個多月,就搬了沙發過來,「師父!這個沙發給你們用。」才三個月店就收起來了,開店容易,要客人上門難,整天沒事就拿個雞毛撢子在那邊撢灰塵。這個也是「入大海」,進去沒多久就碰到黑風了,人生這種情況常常發生。
修行也是一樣,很多同修才正想坐下來好好用功,電話馬上進來了,一下這個找,一下那個找,被黑風吹來吹去。或是才剛選定要修哪個法門,突然就這個法王來,那個大德來,讓他的心飄忽不定。這個不定,就是黑風,所以很多人,修了十幾年,始終是那個樣子。現在很多師父都出來大力弘法,師父大力弘法本身並沒有錯,可是因為你的心不定,這個來你吃一口,那個來你也要去吃一口,這輩子吃的飽飽的,但始終沒進步。說起佛法來好像都懂,說你懂嘛,生命卻沒什麽提升,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船舫」就是你的心。
「飄墮羅刹鬼國」,這是很不好的情況才會掉到這裏,一般頂多是不習慣、不相應,離開就沒事了。開始修行以後會產生很多狀況,有的人在精進禪修時,會產生惡心、很討厭的感覺,也不知道為什麽;有時候則是會很著迷、很喜歡,其實這些都是觸功德。有的人修密法,法一相應,他會「料事如神」,原本早上晴空萬裏,他就知道下午會有暴風雪,人家還以為他發神經,結果下午真的下起大雪來了。有些人一修法,來的不是四大天王,反倒是羅刹、鬼都出現了,這時候他就會很恐懼。其實這些東西不要緊,都是修行的過程,現前時不要理他就好了,麻煩的是當這些順、逆境界出現時,很多同修會把這些狀況告訴其它同修或不明究理的師父,他們聽了就會心生恐懼,因此講出來的話,聽起來像是對你恐嚇似的,那就麻煩了,你的內心就容易受傷。
你要留意,不管順境或逆境,那都是一種瑞相。也許你會認為「逆境怎麽會是瑞相」?因為隻有把它都當成瑞相,你才會沒有好、壞之分,知道嗎?那隻是順、逆境的感覺而已,通通叫作瑞相。若是遇到順的情境,師父跟你講好,你會心生歡喜,那就著歡喜魔了;若是遇到逆的情境,跟你說不好,你會起恐懼心,那就會著恐懼魔。所以修行過程中,不管遇到順境還是逆境,那通通是瑞相,不要理會他就好了。若是那個情境對你造成逼迫,而讓你一直產生恐懼時,師父頂多是叫你緩一緩,不要那麽精進,要不就是要你持念觀世音菩薩,或是叫你拜懺,就這麽簡單的一種狀況,若是遇到沒經驗的師父,你可能會被嚇到,這是在微觀佛法的修學上要留意的地方。
從宏觀佛法上來看,這也是一種社會狀況。社會上的人也都很精進,精進做什麽?拚命追求更好、更有價值及意義的生活,所以社會福利、社會活動愈來愈多,但是當中有很多活動其實很不好。以前的人講求節儉、不浪費,小時候吃飯,飯碗裏頭的飯都要吃得幹幹淨淨才行,不能留下一顆半粒,沒吃幹淨,大人就會說,長大以後會成為麻花臉,女孩子會嫁不到老公,男孩子會娶不到老婆。總之,就是鼓勵你要吃的幹幹淨淨。現在就不是這樣,很多小孩吃飯,扒兩口就不吃了,剩下的通通倒掉。不要說小孩,大人也一樣,到外麵餐廳吃飯,很多飯菜都是吃一半就不吃了,剩下的連打包都嫌麻煩,像這樣浪費怎麽辦?
這個時代因為物質豐富,生活不匱乏,才有可能想去追求更好的,或是去從事探險、收藏珠寶。名牌包,但這當中有個陷阱常常會出現——社會有個結構趨勢一直往前走,而且是愈走愈不好。本來是福報,但現在福報都變成浮濫了。尤其現在很流行投資理財,各式各樣的金融產品很多,當中有很多產品以前都是違法的,現在卻開始普遍流通。你要是有智慧的話,稍微往前看一下,三十年前是不當的金融產品,現在若是流通的話,這種產品你最好趕快丟掉,像幾個月前才發生的次級房貸風暴,就屬於這類的爛產品。
本來理財是很好的生存方式,可是當中有很多不當的產品,那就是黑風、陷阱,誰要踏進去不知道。你看台灣股市本來一萬兩千多點,一下子掉到二千多點,這下子有多少人傾家蕩產?還有很多要跳樓、要自殺的。很多人在追求的時候,問題就產生了,我們有沒有人去思考怎麽製止這些問題的產生?這就是菩薩事業啊!用大腦要去防治現在的金融製度和金融秩序的弊端,你是研究不出來的,但可以用智慧去遏止,它要靠你發願去進行,這叫作「一心稱名觀世音」;從修法中可以找到方法,至於要花多久的時間,那得看發願的人在這方麵用功的程度。
以上是從微觀佛法修行、大乘宏觀佛法修行及生活中的狀況三部份來跟大家談,通常宏觀佛法都是從工程麵講,微觀佛法則是從技術麵談。
若複有人臨當被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這是第五願。有人要被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字,那些用來傷害他的刀杖都會壞,那就可以跑掉了。這部份同樣都可以從前麵那三方麵去考慮,生活中的這種狀況,現在應該叫做被綁票。現代人綁票是很恐怖有很殘忍的,所以當你受到威脅的時候,有機會就快跑,沒機會就念觀世音菩薩,它可以穩定你恐慌的心。遇到股市突然狂跌,本來一萬兩千多點,突然掉到兩千點,這時你也可以念觀世音菩薩,當然不可能因為你這樣念就跳回一萬點,但它可以讓你的心平靜下來。生活中會有很多出乎意料之外的錯亂情況,出乎意料就是大腦不能整理的思緒,思惟邏輯就會亂,這是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最好了,那些火啊、水啊通通會過去,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情況。
這十二個大願都是跟修行有關,從修行來談這個「被害」,就微觀的佛法來說,是你的技術麵弄錯了,就會有這種「被害」的情況。技術麵為何會弄錯?這部份自己當然不會知道,其中有一方麵是因為自己的業力,解讀經文或是解讀別人的指導時,解讀錯了。
例如,我們講過念佛有壓縮法,生命能量的壓縮法,有個同修就照著做,「南無阿彌陀佛」一個鍾頭可以念到八萬聲。我問他是怎麽念的,才知道他是猛加速地念,然後愈念愈緊張,這就是解讀錯了。今天不管你修哪一個法都要放鬆,不能放鬆沒有用,那個同修是一直緊張地快上去,這樣念就不對了,這不叫做壓縮,而是加速訓練。假設「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你通常五句念一個韻(你要四句或六句成一個韻都可以);所謂壓縮是,當「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五句一韻的標準,原來你是一個鍾頭念六千遍,當你壓縮以後,它是「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壓縮成一個音,這樣就快了六倍;接著,原來五句構成一個節拍(一個韻)的循環,再將五句一韻、節拍壓縮成一個節拍的循環,那又快了五倍;六乘上五,那就加快三十倍了。這就是壓縮,它是利用韻來連接,量就會很大,而你也會很清楚。這時候為了維持那個韻的統一跟這種情況,保證你一心不亂。
你若隻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一直壓縮加速上去,這時就會產生吞口水、換氣的問題,因為一直加速嘛,不知道要在哪裏換氣和吞口水,所以猛加速是不行的。而且在猛加速的時候,很容易緊張,尤其有些人又拿念珠,一個鍾頭下來手臂的肌肉一定受傷,因為一緊張肌肉就拉起來了。這就是把師父教法解讀錯誤了,就是「臨當被害」。當你修行一有狀況,很簡單的方法,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但若你有像修學其它法門那樣緊張地念,那是無效的,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叫你放鬆,這些都會過去,然後你會自己調整;「段段壞」就是它會慢慢調整、慢慢改善。我們一般講好像是突然解脫,其實不是突然,他是會一直改善。有些人不隻念觀世音菩薩,他還拜觀世音菩薩,念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一拜,這也是一個辦法,效果會很明顯。
剛剛是講到微觀的修法,若從宏觀的修法來看,因為都是麵對當下的這種狀況,那就簡單多了,他沒有前麵講的發大願或自己要怎麽樣,而是你在修學的時候,假如隻有技術麵而沒有工程麵,一種修法就是「我這樣修對嗎?」很多人有這種狀況,就是修法修到後來了無興致,做功課提不起勁,不做功課又覺得怪怪的,這個就是被害,就是沒有工程麵。修行是一種生命改造的工程,這當中有幾個要領你一定要抓到,但麻煩的是,我們的惰性會讓我們不願去弄清楚那個要領,比如,入禪定大家都很願意,叫你出三界就不願意了,尤其是會入禪定的人,很容易停在那個地方。修密的也一樣,修到會相應他就停在那邊了,「管他氣象怎麽報,反正明天不會下雨,盡管出去玩就對了……」,生活中他會處理得很好。像這裏都隻是一種很簡單的相應,還算不上神通,修行當中都會有,但這樣就障道了,這時候要你向念頭來的地方看,你發不起來。
各位有沒有看過醫院有一種鉛塊做的門很重,不用電動的話很難推得動。現在要你從禪定中或是修行相應的境界中,轉過來出三界,那就跟你推那鉛門一樣,用自己的力量推,絕對推不動。為什麽?這種情況叫做福報的慣性,已經修到福報裏麵,要你從福報中退出來很難,這就像我們俗話講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平常花費管了,這時叫你節儉,你轉不過來。入禪定也一樣,進去很容易,要你從禪定出三界很困難。
修行都沒有成就時,你會一直想出三界,一旦修到某個程度,耽著於禪味就完了,這時要你發起「向來時去」的心念,你發不起來,即便一直想「有沒有其它方法,來幫我改變這種心誌」,但這時很困難,生活中你會有惰性。因為有福報,生活就會很悠閑,除非有相當大的誘因來刺激你,否則沒辦法讓你從這種悠閑的生活中改變過來。一個真正有禪定功夫的修行者,基本上外在的誘惑 對他已經沒有影響,他才有可能靜得下來,否則根本算不上禪定嘛,對不對?這時要從外麵來引誘是不可能的,那麽你要怎麽發起,讓你生命的火花、生命感再度燃起?換句話說,就是要向「念頭」看去。問題就在這裏,因為禪定慣了,剩下的是一種綜合意識和綜合概念,看不到那個念頭,所以會在那邊以為什麽念頭都沒有,那一種空亡,要是入了「滅盡定」就完了,你的生命就在法界中消失了,這是很麻煩的事。所以,我們才一直強調,修行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否則會陷入這種情境中。
當你修行若是修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情況,就得留意了,這時候你要去拜懺,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培養出一點點的生命動力,就用那一點點的動力向念頭去,因為隻要找念頭的那種意誌一扣動,生命的能量就會爆發出來。修行會產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我們弄錯了方向,把出口的門堵住了,這時候一定要突破才行;我們一直講「向念頭去、向來處去」,就是這個原因,指的就是這個部份。我們接著往下看第六大願。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複加害?
很多人生活中沒有什麽善友,惡友倒是特別多,尤其是染上毒癮的人,那就是遇到惡友了,那個拿藥給他吸的,不就是夜叉羅刹嗎?而且很奇怪,「三千大千世界,滿中夜叉羅刹」,這些惡友真的很厲害,你躲到哪裏,他都找得到,即便把手機號碼換了,他也能馬上得知新的號碼,那真的是「滿中夜叉羅刹,欲來惱人」。
生活中那些酒肉朋友、牌友也是厲害得很,你難得有點時間想在家裏休息一下,電話馬上就進來了,這時候稱念觀世音菩薩非常重要。要斷除這些惡友、夜叉羅刹,不是念珠拿起來念念佛號就可以解決的,這是你一定要結界,定時、定量地做功課,而且不能移動,這時候就會起作用。結界工程很重要,他是我們修學的基礎,生活當中一有這種狀況,你要馬上結界。
其次,我們從微觀的佛法中來看,修行當中不良 的境界一再出現時,通常我們會停止精進,以念觀世音菩薩、拜觀世音菩薩這種方法來超越。當然你假如有善知識、師父在旁指導,他會告訴你技巧,從修學上去轉是最直接的;假如沒有,你就拜觀世音菩薩,它很快會過去。
你要念一聲「南無觀世音菩薩」一拜,或是「南無觀世音菩薩」一直念都可以,通常一拜是念三聲佛號;「南無觀世音菩薩」共七個音,三乘以七等於二十一,二十一個音剛好拜下去又起來,你就這樣一直念。我們念十六字洪名是最好的,「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拜下去,「華嚴海會佛菩薩」站起來,兩句一拜也可以。或者是「南無觀世音菩薩」拜下去,「南無觀世音菩薩」站起來,兩句一拜也是可以,你自己去調整。修學過程中觸功德產生時,尤其是惱人的觸功德,這時你就改為拜觀世音菩薩,拜完再打坐或做你平常做的功課。這時候拜觀世音菩薩就是那百分之二十五的部份,不要認為「我是參禪打坐的,怎麽叫我念觀世音菩薩?」因為夜叉羅刹要來惱你,這時念觀世音菩薩很快會改變,這是籍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改造你的業相。
第三從宏觀佛法來看,這個世間它有很多不當的構想,你看賭博 招牌弄那麽大、色情文化很興盛……,因為它合法化,所以就認為它是對的。那不就是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羅刹?它就是惱人,要來吸引你的。怎麽克服?稱念觀世音菩薩。從大乘宏觀的佛法來講,這時不是念念佛的名號而已,而是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個媒介,要能激發你的生命能量來改造自己、改造這個世間,這部份就看你怎麽進行和運用了。我們往下看第七願。
設複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繋其身,稱觀世音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這句是講生活中有罪、無罪,你要稱念觀世音菩薩。前麵提過,生活中念觀世音菩薩是屬於宗教化,是教主湣念眾生的部份,「有罪、無罪稱念觀世音菩薩」,基本上就是要激發你的生命因素。假如所犯的罪是屬於生命本質,跟真理相違背的那個部份,那怎麽念都無效,因為因果要還嘛,佛菩薩不會違背因果;假如所犯的是屬於雜質類,那就會很有效。假如是社會環境惡質所造成的,不是不用守報,而是你會滿意那個報,也就是說可能不會那麽重。比如,報紙上常報導,有些罪人被警察抓到後先被毒打一頓,如果這時念觀世音菩薩,那被毒打這一頓可以免,但惡質的、判罪那一條不變。
我們通常在解釋這個部份時分不清楚,不是有罪、沒罪通通可以解脫,它是從本質、雜質、惡質上來看。屬於雜質的部份可以免,因為那是社會法律的問題,不是真理的部份;真理的部份假如犯了,那是因果處理,緣到了,應該守報,那是沒辦法逃避的,被毒打的那一頓可以免而已,屬於惡質的部份還是有罪,要留意這種狀況。接著看第八大願。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這是講世界很亂的狀況,佛法還在人間,你帶著「重寶」經過險路。那時候的「重寶」,現在來講不見得很貴重,但在你的生活中很重要就是了,比如,旱災時運載一車的米,那就是重寶了,它是相對於環境來講的。帶著重寶,當然足以誘惑 這些怨賊來攻擊你,這時經過危險的地方,大家會心生恐懼,這時假如有人提倡念觀世音菩薩,那就好了。
念佛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安撫你恐懼、慌張的心,使心寧靜下來;然而,從微觀佛法跟宏觀佛法的修行麵來看,則有另一個層麵的意義。前者其實是一種宗教化的現象,前麵提過宗教化的重要性,但這也使得一般人在解讀經典時,都是從宗教化的角度來說明他的威神力,如此,便看不到佛法的精華所在。它是《妙法蓮華經》會三歸一的一種最高的境界,怎麽會隻有撫慰受創傷的心靈而已?所以一定要從「微觀的佛法是怎麽修的,宏觀的佛法是怎麽修的」這個層麵來看,但這部份唯有透過實修才能知道,否則沒辦法講,所以就隻講前麵大乘佛法宗教化的那個部份,那就變成是「專門撫慰受傷的心靈、專管閑事,每天都在等電話,千處祈求千處應,然後騰雲駕霧去灑甘露」。不是這樣,他都是從實際修行中來,裏麵修行的狀況,要講的內容非常多,這是一個大工程的行法,但這個部份我們這裏不談,否則又要再花十個鍾頭專講這一段,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法。記得有一次講〈耳根圓通章〉,〈耳根圓通章〉很長,我們花了二十天四十個鍾頭,結果才講一頁而已。因為它是修行的重點,從技術麵跟工程麵來講,與一般宗教化這種撫慰心靈創傷的講法完全不一樣。同樣的,這部份有機會我們再詳細介紹。尤其後麵接下來的經文,特別跟無盡意講「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巍巍如是」。我們接著往下看。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這段經文,貪、瞋、癡三個都講到了。婬欲是指貪欲,不正常的欲望 叫婬欲。通常我們以為婬欲是講性行為,不隻這個部份,因為我們中國強調禮教,所以認為這是最嚴重的部份,其實所有不正確的欲望 ,通通叫作婬欲。現在很流行多少錢就可以吃到飽,其實那種就是婬欲,很多人吃飽還不回家,起來走一走動一動,坐下來繼續再吃;貪吃就是不正當,即是婬欲。給人家吃到飽看起來好像很不錯,其實那個製度很不好,引發不好的欲望 。還有那種「0圓手機」,鼓勵你先消費,以後再怎麽樣的,那都是婬欲,很多人手機一隻換過一隻,這都很不好,這種過度的貪欲,通通叫作婬欲。
瞋恚是指瞋心,通常是講正義感、是非心這種情況。恚是一種忌妒,它跟瞋心很像,但它是從忌妒來的。愚癡心是沒智慧,沒智慧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跟著走」。看到一群鴨子,就跟著人家走,人家往前你也往前,人家往右你也往右,結果自己是一隻雞,你也不知道,這就是愚癡。大部份的人都是這種凡夫,像這樣跟著潮流走的,通通是愚癡。十幾年前不是很風行葡式蛋撻嗎?就有很多人半夜不睡覺跑去排隊,排了五六個鍾頭,好不容易才排到他,趕快一口氣買上好幾盒。回到家隻吃了幾個,其它的放在冰箱放到發黴,這不是愚癡嗎?盲目地跟著流行的風潮走。還有一陣子,流行hello kitty,那個快餐漢堡店外麵排了一圈又一圈的人龍,等著買hello kitty。結果才隔了多久,那個hello kitty就被丟在牆腳沒人要玩了。滿足了什麽,他也不知道,但他隻是跟著走,那個流行、慣性都是愚癡。
我們要怎麽破除貪嗔癡這三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處在這個世間,之所以會有痛苦、迷惑顛倒,就是因為貪嗔癡起作用,你常念觀世音菩薩,這些通通可以除掉。這段是要做結論之前的總結,最主要的就是要破除我們的貪嗔癡。前麵幾個是跟我們說明詳細的狀況,到了第九個,整個就完全展開,那是一個核心的關鍵點,也是中心部份。
到這裏我們簡單地將十二大願提了一下,通常講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就是這十二個。假如你要把它變成常常讀誦的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可以把文句調整如下:「南無觀世音菩薩,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有眾生多於瞋恚,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或者你要禮拜十二大願的話,可以這樣調整,「一心頂禮南無觀世音菩薩,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一拜……。你就用這樣的方法,常常持念禮拜,要是碰到經文前麵講的那種情境,你把這十二大願整理一下,功德會很大,它會進入你的生命本質。自己整理後再來恭敬禮拜,那會很相應。師父也可以整理完後送給你,但那是我的,不是你的。你把這十二大願,回家用寫的一一整理出來,整理到你念起來前後都很順,它會變成激發你生命因素的種子,這個種子會突破、發芽。
你要常常拜,功課做多少不管,你就一天拜一次大悲觀世音菩薩,開車、走路都可以念,你的生活會有很大的改變,「哎喲,早知道我就……」的情況,會變成「好險喔……」。會把那種常常事後後悔的心境轉為慶幸。後麵的偈誦也有十二個,假如你願意整理一下,把它倂進來也可以,這是非常好的因緣,提供給各位參考。不管你是從生活麵或是修行來看,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就微觀佛法的修行人,也就是從技術麵,他可以幫助你突破瓶頸,修行會有很多瓶頸,這時候你就求觀世音菩薩;就宏觀佛法的修行人,那就是工程麵,你會變得比較積極,因為你常常腳步邁不出去,觀世音菩薩就會在很自然的情況下,不小心地把你踢一下,你就走出去了。等你一轉頭,「哎呀,我怎麽到了這裏了!」這是工程麵上的一種加持,都是我們生命因素的成長和兌現,這是非常好的狀況。
沒講經沒有特別留意,一講經發現原來我們跟觀世音菩薩非常相應,我差不多快三十年沒講〈普門品〉,也三十年沒誦了。三十年前我正在學佛時,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而我也常常提說「我跟菩薩講什麽」,其實就是跟觀世音菩薩講,這種相應一直到最近還發生,雖然我們是不將相應的。這次我到大陸 去,有一個畫家送了一本畫冊給我,打開看到的第一張畫就是觀世音菩薩,而那個觀世音菩薩的樣子,就是我這一輩子第一次看到的觀世音菩薩。我問他是怎麽畫出來的,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一種相應,過了幾十年,老朋友還是老朋友,總是會在一起相遇的!
伍 心黏上去了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這是佛陀跟無盡意菩薩講觀世音菩薩的功德,這一段談到當時農業社會裏普遍期望的一件大事——生兒育女。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可見在這個生命領域裏,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個時代當人家媳婦的要是不會生,麻煩就大了,丈夫就會理所當然地討小老婆,古代這種現象很普遍。所以求男求女,尤其是求生兒子,在古代是一件大事。這樣的現象現代也會有,但少很多了,甚至有些人很本就不想生。所以經文裏的語言在古代是這樣看,但是來到這個時代就不能這樣看,這時代有些人就不是求男求女,而是可能希望最好不用結紮就可以不要生,時代不一樣了。
由此可見,我們在看這經文時,要能夠懂得他的語言模式。以《法華經》來說,他為什麽要花這麽長的經文來描述生兒育女、求男求女的問題?而且《法華經》是屬於大乘佛教中的一乘圓教,他不會是一個菩薩專門來幫助你處理生兒生女的問題,那麽,它的重點究竟在哪裏?這是我們在動腦筋時應該要留意的地方。在那個農業時代,生兒育女很重要,所以他用這一件事情來表達,那我們有沒有辦法超越文字,看到它法義層麵所要表達的意思?否則,你就無法看懂大乘經典在講什麽,就會隻看到大乘經典都在講求難求女,求這個求那個,很多人當然就不能接受這樣的講法了。
大概二十年前,我遇到一位美國的法師,已經出家十八年,他越南的師父要他學大乘,於是就到中國住了幾年,後來發現那裏有廟、有出家人,但沒有佛法,於是轉到日本去學。日本住了幾年,還是找不到,便到台灣來了。住了八年以後,很傷心地決定要回去了,因為他在中部一個持戒很有名的道場學習 ,有一天他問裏麵的師父說:「大乘佛法到底怎麽修,看大家都修得這麽辛苦,究竟在修什麽?」我們也不知道實際上那個法師怎麽說的,但是根據他的轉述,他說那些法師叫他禮拜觀世音菩薩,求什麽就有什麽。他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講法,於是決定放棄大乘的修法。
禮拜觀世音菩薩,求什麽有什麽,為什麽不要呢?對於現代的知識分子來說,他不能體會這句話的真實義是什麽,當然沒辦法接受這樣的說法。所以你要知道,很顯然的它的法義不是口頭上講的「求什麽有什麽」這樣而已,你要留意。假如學佛,尤其是大乘,學到最後就是為了「求什麽有什麽」,這是宗教,不是修行。一般民間信仰也在求這個,十八王公那隻狗就有這樣的本事,很多都有這種能力,但那不是佛法。
宏觀的佛法進入佛教的轉型期,宗教性的理念展開後,開始有護念眾生這個部份,但它不是「有求必應」。你要留意,有求必應的是民間信仰,大乘佛法講的「護念眾生」,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否則大乘豈不是走回到民間信仰的這個原點來?這樣大乘哪會比小乘來得殊勝?微觀佛法的重點在改造生命,宏觀的佛法更應該在改造生命的成果之上,怎麽反倒成了「有求必應」的佛法呢?這樣的說法,在根本上是講不通的,大乘佛法講到最後如果成了這個樣子,豈不是太冤枉了?我們不宜如此。
比如,經文這裏談到求男、求女這兩個部份,在宏觀大乘佛法的語言模式,隻要一運用二分法講到兩種對立時,就是在講正反兩麵的事,但它最後一定是化對立為圓融,因為這是他的一個原始目標;用二分法來厘清概念是最方便的,但又容易因此形成意識形態而產生對立,一旦對立,那就不是佛陀的本懷。佛陀希望我們和諧,不是對立,有男有女就是對立,但他隻是要你了解這兩種性格在處事上的不同,兩者應該是和諧圓融的;佛陀講和諧圓融,不講平等,你要留意。比如,有些人說「男主外,女主內」,那反過來,「男主內,女主外」應該也要可以才對,是不是?這樣才是和諧的意思,而不是主張男女平等,或是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內」或怎麽樣,那就對立了。一件事情有內有外,也有兩個人,那就一個負責內,一個負責外,分工合作來完成它,就隻是這樣而已,沒有說誰一定要負責什麽,這樣就不平等了。
但是現代的人很強調平等,問題是怎麽樣才叫做平等?佛陀那個時代,沒有所謂的平不平等,隻主張要和諧,因為每個人、每個家庭的狀況都不一樣,你不能說我家是這樣,那你家也要那樣,這樣不行,重點是在和諧、圓融。二分法容易形成對立,各位要留言,經文在做這種教化時,會有這樣的情況,一般知識程度低的人,一看到這種文字,就會執著在那裏,那就變成民間信仰了。一般民間信仰普遍都很喜歡這種經典,因為有求必應嘛,老百姓很喜歡,可是在高等的佛法,我們不強調也不鼓勵這種狀況。接著來看經文。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經文第一句話是總結前麵所講的十二大願。大乘經典,尤其是性宗的經典,特別強調「多所饒益」,意思是說有很多的方法可以饒益眾生,但經文這裏,「多所饒益」的意思沒有那麽簡單,是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能夠全方位、整體性地提升你的生命質量,而不是一個一個提升;而且這個整體的提升包括二部份:一,自己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可以展開,可以一次提升;二,因為外在世界是內在的反射,既然裏麵能夠全方位提升,外在的世界也會全方位改善,這是佛教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種狀況。
宏觀佛法的佛教思想,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佛成佛時,見眾生都成佛。若是如此,佛到底有沒有成佛?若成佛,那我到底有沒有成佛?就會產生「我有沒有在佛陀所反射的範圍內?」這樣的問題。菩薩既然是全方位的生命因素都提升,那反射出來的這個法界也是全方位的,這一點你要留意到。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自己有沒有提升、有沒有成佛?其實,是你自己不願成佛,不是佛不看你成佛;從佛的立場看眾生,它是平等的,大家都跟佛一樣,因為那隻是存在。佛看花,花也成佛,可是花依舊是花;佛看我們,我們也都是佛,但那是從佛的立場看,至於我們自己是不是佛,那是自己的事、眾生自己的事,你要留意這一點,這是一個很明顯的不同。
有人可能會這樣想,既然我還是我,那佛成佛跟我有什麽關係?我們為什麽要學佛?這樣想叫做墮落,那是大腦起作用的分析。佛成佛跟我們看,佛境界又是那麽殊勝,跳脫六道輪回的種種痛苦,我們應該也要到達佛陀這樣的生命質量,到達見一切眾生都是佛的境界,那是一個多美的人生境界?這樣我們就沒有煩惱,這才是我們學佛的動力。這一點我們沒弄清楚,大乘經典講什麽,你就很難了解了。
「多所饒益」四個字在大乘經典是很重要的,許多經典談到法的修行過程或菩薩的威神力時,都講到利樂人天、多所饒益,講的就是全方位提升我們的生命質量。為什麽窩們要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要激發我們的生命因素,使我們的生命質量能夠全方位提升;因為能全方位地提升,「是故眾生常應心念」,常常要用心念。「多所饒益」是修學工程麵的問題,「常應心念」是修學技術麵的問題,心念的「念」以現代化來講,應該叫做「心黏」,意即要黏上去,我們是黏不上去,隻有想到的時候才「掛」上去,沒想到時就又掉下來了。
這個「念」用黏來形容最恰當不過了,「心念」不是想到才要念,而是心要黏在觀世音菩薩那邊,當你有這種感覺產生時,絕對跟「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的成長相應。很多同修都有過這種感覺,當他完全投入、跟觀世音菩薩粘上去時,很快會起作用,那是會發現世間跟法界是黏成一片。在佛教的經典裏,就屬〈普門品〉和《華嚴經·觀自在菩薩章》是一心持名、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因為觀世音菩薩這一個生命因素有這種特質,所以才特別強調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
《阿彌陀經》也講到一心持名,持名到一心不亂,但其實它主要的重點是跟阿羅漢講,出三界後就是到極樂世界;至於不是阿羅漢的人怎麽辦?它就提了一個方便法——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所以,你若是把整輩子都拿來這樣做,那就太可惜了,因為本來十塊錢可以買到的東西,沒必要花一千塊嘛。你盡一輩子去念一個佛號,往生當然沒有問題,可是你要留意,「若一日」持念這個名號,它也是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那麽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關鍵是「若一日」及「一心持名」的價值與意義,你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少人在講這個法,但講的人懂了多少?或隻是一廂情願的依文解義而已!修行人必依於覺而行,方曰修行。
經文這裏告訴你是生命全方位的提升,所以一直「一心稱念」,就會一直往上提升,那就不隻往生第二世界的極樂世界,他會一直超越到n+1個世界。經文這裏是講「常應心念」,而沒有叫你「一直心念」,這語言文字的意思你要弄清楚喔。就一個專心修單一法門的人來說,當然可以盡形壽這樣地修,可是佛陀並不這麽主張,經典這裏也沒有這樣主張。很多人學佛主張要從頭到尾一直稱念,那個叫做「虛應故事」,因為根本不可能,尤其對在家人來說更不可能,應該是「常應心念」,常常要心念觀世音菩薩。「常」,就是經常,通常出家人一天做五堂功課,在家人至少早晚各一次,這個叫作常應心念。
原則上能每天進行就可以,如果想增加更多的功課次數也可以,但我們不主張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五天全年無休,沒有必要,何況佛陀也沒有這樣主張,你要留意。出家人都沒辦法做到了,更遑論在家眾?因為生命中還有很多事要做,不隻是修行而已,而且這個世間的色身結構是沒辦法這樣進行的,那是極樂世界、第二世界的生命,才有辦法一天二十四小時盡形壽地修行。佛陀的法是非常人性的,它這地方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以我們的情況來說,除了早晚課,應該還有很多的時間,隻要一有空檔,都應該經常帶起,比如開車、等人、等電梯的時候都可以念。
至於是要念「觀世音菩薩」或「南無觀世音菩薩」,抑或「南無千手千眼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隨著當下的心境,它可以有所不同。比如看到台風、地震、水災的災難,當下起的心念會很強烈,可能「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就會出來了,隨著不同的情境,會激發出不同的東西,這才是正常的。倘若我們把自己搞得很疲累,彈性疲乏了,那同樣的情況,所反應出來的就會不正常,所以要維持生命的彈性,常應心念是非常好用的。
講到「一心念佛」、專持名號或是修其它的法門,常常會有人主張要完全投入,假如你一天做功課的時間是二小時,那這二個小時你就完全投入,其它的時間,煮飯時就完全投入煮飯,開車時就完全投入開車,這就是修行了。若是整天都想要完全投入修行,那你的生活就會亂七八糟,修行不是這樣,修行應該條理分明才對。我們看到很多人,常常為了修行,生活弄得雜亂無章;如果這樣,不僅年輕的時候生活會不如意,等到年老的時候還會神經衰弱。所以,不要老想著我要完全投入修行,否則你在其它的地方就會不正常。在家居士能夠完全投入的是你的事業、家庭,因為這是你現在的生活;關於修行的部份,你就一天二次,這個時段你就完全投入,不要一邊修行一邊想著「等一下要準備便當……」,假如做功課的時段你不能完全投入,做其它事的時候又想著要做功課,生活就會完全混亂了。告訴各位,修行不要急著成就,隻要用心把眼前的事做好,屆時功到自然成;反之,如果一直想著要成就,基本上不會有成就。這部份我們舉過很多例子了,愈急愈難成就。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常常心念、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我們就能求男求女;要男的,就有福德智慧之男;要女的,就生端正有相之女。男的代表什麽、女的代表什麽,這樣談沒有意義,我們要講的是這個二分法,二分法中國傳統就有了,他叫做陰陽。你看太極圖中陰陽的特點看起來像兩條魚,而白魚當中有個黑點,黑魚當中有個白點,這叫做陰中帶陽、陽中帶陰,沒有純陽或純陰。所謂的純陽就是陰要開始啟動的時候,純陰是陽要啟動的時候,求男、求女剛好是形容這兩個。它語言文字的表達,是指生命中的兩個狀況:男就代表陽,女就代表陰。純陽、純陰也會有偏,所以陽剛的時候,福德智慧兩方麵都要有;「端正有相」是表示說,這個陰也要能起作用,不能不起作用。這地方是表達這一類的思想,佛法在我們生命互動的過程裏,常常用「如人兩足、如鳥兩翼、如車兩輪」來舉例,就是指這兩個部份。
為什麽求男、求女呢?一定是有所需要,有需要他會滿足你,但能不能兌現的關鍵,還是回歸到前麵講的那生命的三個因素:本質、雜質、惡質。從修行的立場來講,是要除掉雜質、惡質,把本質兌現出來,而我們現在的人生,跑出來的大部份是雜質、惡質,本質出不來。看到可憐的人,雖也會起惻隱之心想幫忙,不過想一想後,覺得「還是少惹麻煩,免得如何如何……」。這就是本質被覆蓋住了,起不了作用。雖然你也知道要起作用,但整個社會環境讓你沒辦法起作用,那就是業力、就是無明。
你看特裏薩修女不是起作用了嗎?她年紀輕輕的,十九歲就到印度,開始了救苦救難的工作。人家沒有想太多,我們的大腦就會想太多,「我去救了以後,萬一怎樣怎樣……,那就麻煩了」。德雷莎修女也有大腦,但它不起作用,即便一開始的時候非常窮,還是盡形壽一直走下去,那就是圓融道的行法,直接將生命的本質兌現出來。我們現在生命的本質被無明覆蓋住了 ,起作用的都是雜質跟惡質,所以古代講的「求男求女」,事實上講的是「你到底要做什麽?」假如是符合生命本質上需要的,你去做,一定會兌現;假如所求的是屬於生命中雜質的那個部份,就不會兌現,有業力才會出現,所以不見得求男就一定會得男。假使那個男的是要來討債的,那求來做什麽呢?雜質裏麵有那個業,他才會來,很多人隻會求「菩薩給我孩子」,可是也沒說「業障討債鬼不要來」,等到你講「早知道就不要生」,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不是早知道的問題,而是你所求的是雜質、還是惡質?若是惡質來的,那就更糟糕了。
就一個行者來說,求佛菩薩是為了行菩薩道,若是對本質成長和兌現有幫助的就給我,會障礙本質的就不要給。從正常的情況來講,求男是指積極麵的因素,就是「我要的、需要加強」的部份,請菩薩幫忙;求女是指消極麵,也就是「我不要」的部份,換句話說就是希望菩薩幫我消除障礙、痛苦。古代的語言用這樣表達是很清楚的,《法華經》這種一乘圓教的經典,倘若是把它解讀成求男孩求女孩,就會覺得他好像跟大乘不相幹,不是這個意思。它是講當一個行者在摸索時,需要充實生命的能量、資糧道,但又不知道怎麽辦時,希望菩薩加持讓智慧成長,這是「求男」的意思。
當你碰到有些事情需要去做,可是你又沒有能力判斷不對,改不改往前走,這時就請菩薩加持;當一定要往前走時,不知前麵有沒有陷阱,這時請菩薩加持把陷阱消除掉;對於你生命成長、菩薩道上的,「求男求女」絕對會兌現。在宏觀的佛法裏,要探討的是這些東西,他不會探討生男、生女,那沒有什麽意義,其實生男、生女都一樣。現在有生、沒生還不是一樣,為什麽一定要有呢?關鍵不在相上,而是它的本質。
從宏觀的佛法來講,一個行者,想要提升生命質量,但又不知道怎麽提升,請菩薩加持;在努力的過程裏,請菩薩幫忙消除那些影響菩提道成長的障礙,簡單來講就是這樣,你的生命因素裏會起這個作用。觀世音菩薩是每一個人生命中,本具的一種撫慰心靈創傷的生命因素,常念觀世音菩薩,就是要激發這個生命因素的覺醒,已經覺醒的這個生命因素就叫做「觀世音菩薩」。念這一個菩薩的名號,才能激發出這個因素;「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這兩個名號最能激發生命因素,常念的原因就在這裏,這是經文的核心思想。
相應於前麵所解釋的,「福德智慧」就是積極成長所需要的資糧;「端正有相」就是有障礙要消除,讓這些阻礙變平緩、變正常,所以叫做端正有相之女。透過這樣的解釋來解答及說明圓教的語言和思惟模式,應該是很清楚了。
「宿植德本,眾人愛敬」,這是講善根顯現。「生命因素成長的過程當中求男求女,所求的這些菩薩們都是宿植德本、眾人愛敬」,文字上這樣解,當然也通,事實上,當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成長的時候,那不就是「宿植德本」嗎?本來你就有的,而「眾人愛敬」那個生命因素是眾生所需要。從這邊來了解,他是想通的。如果我們對這些語言文字不了解,隻是這樣念過去,那就可惜了。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世尊再叫一聲無盡意,因為他在這裏是當機眾,就像《阿彌陀經》裏佛叫舍利佛一樣,無盡意叫了好多次。「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當然是指有如是威神力;「力」就是能,生命中它有一個本質,我們講生命是永恒的,這個「永恒」就是指法身慧命,每個人生命中都有,隻是被蓋住顯現不出來,自己不知道而已;就像家裏藏了一顆摩尼寶珠,你忘失了。《法華經》則是用「衣裹明珠」來譬喻,不知道把明珠藏在衣服的那一個口袋,找不到了。這個能力是永恒存在的,一直在起作用,但是被欲望 擋住了,而且欲望 會帶著你找尋要的目標,是這一點讓我們受苦受難。修行要訓練的,就是把我們的欲望 降低到生活基本所需就好,因為色身的生理、心理現象都要運作,所以沒有要求你降低到零。當欲望 降低到那個水平,本質就能展現出來,修行若懂得這樣訓練,要成就就很快。
我們這裏不是教氣功、瑜伽那些特異功能,而是幫各位掃除障礙,使你沒煩惱,讓生命的本質能力能夠發揮出來。它這個「力」,不是一般的能力、威神力,觀世音菩薩這個覺醒的生命因素,可以全方位地讓你生命的每一個生命因素通通複蘇。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眾生就是每一個人;若是你現在的心念開始在追求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人活著要幹嘛?我這樣活著對嗎?」當你開始在追尋這些,此時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重點在這裏。這個生命因素會在你的生命裏起作用,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一次,就有一次的功德、福報,福不唐捐。佛陀這裏講的很清楚,這不是我的意思,我們隻是將他的語言模式表達出來,把生命中叫做「觀世音菩薩」這個本來就有的能力,表達出來。它經裏麵定義得非常好,不是用一般辭典的那種定義,難怪《法華經》有二十八品,就這一品會流傳得特別廣,就是這個原因。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句是結論,大家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因為它對於你在探討生命的存在、價值、意義、真相、人生的目的、奮鬥的方向都會很有幫助,至於要怎麽用功,則是因人而異,它這裏隻是先把原則提出來。
陸 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佛陀又叫了一次無盡意,跟無盡意提到,假如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的名字,而且又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樣的功德是不是很多?「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就是四事供養,這是原始佛教對供養的定義。那個時候不供養錢,主要是供養佛、僧日常生活所需,像蚊帳、生病用藥、衣服、食物等,不像現在都供養紅包。
供養以現代化來講,叫作培養自性善根;供養的衣服、飲食、臥具、醫藥這些叫作供養具。從大乘佛法的經典來講,四個供養即是四念處,它意義轉變了;除了四念處供養具以外,還要再加上七菩提分,因此《華嚴經·十大願王》的廣修供養中提到:「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所以,當你拿著花這個供養具要供養時,心裏要起法供養。那麽,應該要怎麽供養才正確呢?比如,今天看新聞,剛好看到什麽悲慘的事,那供養這個花,即是代眾生苦供養;或是突然想到,世上學佛的人太多少了,我要攝受眾生供養、教化眾生供養。
這七條就是七菩提分的擴大,透過供養來培養自己的自性善根,這樣供養功德才大,自性、法身才會真正成長,這樣供養才有意義。假如沒有供養具,隻有法供養,那叫做空中樓閣;一定要透過供養具來供養,不管是「如說修行供養」或是「勤修善根供養」,你都要透過一個具體的媒介來進行。供養時,若要七個都帶,那「也好」;為什麽講也好?因為七個都帶,你就會像被咒語一樣;應該是要隨著環境、境界而帶一個或二個,這樣才真實、才有覺性,功德自然就大了:如果隻是七個全背起來,向背回向文一樣,意義相對地小多了。這是講到供養,對著觀世音菩薩的像這樣禮拜供養,自性善根透過這個相在啟發。就像前麵提過的,那個觀世音菩薩像,我已經三十幾年沒有見,但它在我的生命中還是存在,因緣一到,它就浮出來了。觀世音菩薩的像不勝枚舉,但那個畫家卻偏偏選了那一張來臨摹,這就是你生命中的因緣再一次出現。
「盡形壽」,就是從現在開始一直到死亡這段期間,主要的意思是要你堅定意誌,不要中途變卦,否則生命因素便無法激發出來,會停在某個地方。若是能夠盡形壽,絕對可以往生第二世界;假如中途停止,那依舊還是在三界內。當然修行有成的另當別論,因為既然是有成就,那就是出三界了,當然到第二世界;假如還沒成就,又不能盡形壽,那就會還在三界內。這不是按照聖解脫道來講的,聖解脫道的狀況又不一樣了。
一般人總覺得修行是要「盡形壽」,這是一種觀念,但不一定要盡形壽。修行成就就好了,何必要盡形壽?但修行成就的人,通常不會改變,因為對一位心靈工程師來說,修行是他的本分、人生第一要事,所以縱使成就了,也不會把這最重要的寳丟掉,而會繼續維持。所以他修行成功以後,不一定會繼續修行,這時他已然是活在另一個世界的人,但因跟這個世間有相應,隨著這個相應,他會活得很自在,這時他對自己這個部份根本無所謂,因為已不同於世人。不知情的人,搞不清楚這種狀況,會認為他既然已經修行有成,應該要一直修下去才對。其實此時他已經在起作用了,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修」,而是行菩薩道的「行」,兩者不同。
盡形壽去做,那是對修圓融道的人來說;對於修解脫道的,那隻是階段性而已。修圓融道的人,因為沒有修聖解脫道的技巧、沒有技術麵,所以它有三個原則:第一,對佛法僧三寶要具足信心;第二,盡形壽行菩薩道事業;第三,因為這個過程是盡形壽,當中會有挫折、困難,要回到三寶前懺悔,做歸零功課。順境時不用懺悔,可是要分享,但通常又不願與人攀緣,那就把榮耀歸給三寶。比如:有人讚美我做的很好,我們就跟佛陀講有人很受用,以這個因緣跟佛陀頂禮一百零八拜;有人讚美你,就回向給佛陀。有人批評我,說我這樣講佛法是亂搞,講經怎麽可以這樣講,這時就在佛前懺悔一百零八拜。不要遇到順境就沾沾自喜,順境、逆境都一樣,這個叫做「歸零功課」。這部份要盡形壽一直做,成功與否,通通要做到底,這是圓融道的修法。聖解脫道不一定如此,它有一定的次第,證阿羅漢就是阿羅漢了,不會因為不修行就退回來。阿羅漢證得以後,就不再走那個程序,生命已經改造成功;若是要把阿羅漢的成就奉獻出來,這是另一個部份,就不是聖解脫道的修行。我們一直以為修行人一定要盡形壽的修到底,不是這個樣子,你要弄清楚。
另外我們要談到「六十二億恒河沙」。「恒河沙」是印度河流ganga的音譯,玄奘大師翻成“勀”伽沙,鳩摩羅什把它翻成恒河沙。「億恒河」都是指無量無邊,不是有多少條河的意思。這種數字對中國人來說,根本數不清,但它的重點在於「六十二」的含意。為什麽要用六十二,不用六十三?就像我們講孫悟空七十二變,為什麽不講七十三變或八十一變?七十二是有意義的。因為一切法概括為七十五種,有為法有七十二個,無為法有三個,而孫悟空的神通再怎麽變,都是在有為法裏麵,萬變不離其宗,隻能有七十二變,而且再怎麽變,也逃不出如來掌。如來掌是法界的意思,再怎麽變,有為法都在法界內。小說家這麽寫是有依據的,他有沒有學佛,從這裏看就知道了。
同樣地,這地方用六十二也是有含意,也就是指六十二見,是古代印度外道所執的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以色、受、想、行、識五蘊法為對象,起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五乘以四共二十見;以五蘊為對象,起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如是二十見;起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如是二十見;以上加起來總共是六十見,再加上。「神與身一」、「神與身異」之斷、常二見,總共是六十二見。這是依照《大般若經》的說法,每一見都有菩薩在修,所有菩薩的修法,專門是要破這六十二見,所有的菩薩都包含在裏麵了;凡是修破六十二見的菩薩,通通叫作恒河沙,意即窮盡所有在斷煩惱的菩薩,這是按照空宗的立場來解釋六十二見。
依照性宗的解釋,六十二是指六十二位法身(華嚴是講四十一位法身,第四十二位妙覺就成佛了),也就是修行有六十二個位次,叫作六十二位行法;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法身大士通通窮盡了,意即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與稱念所有法身大士的佛名號功德是同樣的。所以佛陀這樣問:「你稱念那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再加上盡形壽供養,你說說看,這樣功德大不大?」
從空宗的立場,是指所有破六十二見的菩薩,你通通要持誦他們的名號;從性宗的立場,則是行六十二位行法的菩薩名號,你通通要持誦。從空宗或從性宗,立場不同,講法自然就不一樣;其它的宗派,可能又會有不同的講法,那也是可以,我們互相尊重,但不要他這裏講六十二,你把它解成七十二就好了。這裏它是指所有的菩薩就對了。「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包含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行菩薩道、解脫道的菩薩;以華嚴的定義,是指這些菩薩都是法身大士;信位不算,光是法身就有六十二位。至於六十二是怎麽算的,以後有機會我們再談,他還有一堆的學問在裏麵。
世尊問無盡意菩薩,也等於是問我們,他先幫我們把這些狀況弄清楚;首先談到他的量很大,其次是講他的縱深很深,這些菩薩都在培養自行善根。世尊問無盡意菩薩,若是有人盡形壽的供養這些菩薩,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多?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無盡意回答「甚多!」意思就是不可說的多。「一時」就是一次;若是有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號,甚至隻是一次的禮拜供養,跟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並盡形壽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兩者的福一樣大。它怎麽不說稱念文殊師利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或其它菩薩呢?其實稱念這些大菩薩的功德都是一樣的,文殊、普賢、地藏也都是在「六十二億恒河沙」裏麵,觀世音菩薩也是在這裏麵;單提哪一個菩薩,功德都是一樣大,他們都已經到達果位的成就。這個地方的因緣是觀世音菩薩,所以隻提觀世音菩薩,不必刻意地拿其它菩薩來比較。
假如要講文殊或普賢這一類的菩薩,可能就不從這裏比了,佛陀就不從「六十二億恒河沙,複盡形壽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這邊講,而是跟你講「學富五車多不多,文殊菩薩?」「五車」可不是五部卡車而已,可能是五列火車或五個圖書館。不同的菩薩,所比較的功德就會不一樣。
經文這裏為什麽要這樣比較,而且又講「是二人福,正等無異」?事實上是告訴我們,修行從這邊修或是那邊修都一樣,因為它是一體的。所謂「真愛的反麵還是愛」,手掌是手,手背也是手;若是有人說愛的反麵是恨,其實那個愛本身就有問題。經文用這二者比較,大腦可能會想,「一個是盡形壽的這樣供養,另一個隻是一時恭敬禮拜,兩者的福怎麽會一樣大?」因為他兩個是一體的;換句話說,你修持觀世音菩薩,跟盡形壽的供養其它所有的菩薩,兩者做法是一樣的。
既然都一樣,有人就會說:「那我隻要拜觀世音菩薩,或拜阿彌陀佛就好了」,倘若如此,那就弄錯了,它的反麵不是愛。我們有這個福報、因緣認識觀世音菩薩,就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但這隻是保證而已,其它的還是要盡形壽的稱揚、讚歎。不能說我念觀世音菩薩,看到大雄寶殿就不予理會,因為裏麵沒恭奉觀世音菩薩,這樣就不對了。看到大雄寶殿、看到佛塔,你還是要繞,不能說有觀世音菩薩就好了;有了保單,其它就可以亂來嗎?不是這樣,你還是要繼續做,這叫作一體性。大乘佛法很強調這種一體性,因為生命不能分割,不能說觀世音菩薩是頭,我隻要把頭拿回去就行了,手、腳、身體都不要,不行啊,因為它是一體的。古代因為語言模式有所局限,所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一體性。剛剛將的部份,事實上是已經在講「阿毘達磨」了,不是講經,我們是用現代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談論這個部份,跟講經不一樣,經文是佛陀的「散說」,佛陀隨緣四處說法,而且都是從生活中去講,講完就走了,一直到佛陀入滅以後,弟子們才將佛陀講的法結集起來。講論就不一樣,它是很嚴謹的,一個思辨一個思辨的去講,我們現在的講法,比較像是在講論。
「是二人福,正等無異」,就是指生命的一體性;「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就是講這個福是無漏福,百千萬億劫用不完。「福」分為有漏福跟無漏福,有漏福是他要來的時候就一直來,用盡了就不來;你要它來,他也不會來,因為已經用完了。無漏福是你要的時候就會來,你說夠了,他就不來。
比如,二十幾年前我們剛開始弘法的時候,就有幹部很擔心經費的問題,我說「不要緊,先成立基金會,要錢他就會來。」為什麽?因為你一發心,天龍八部就全部動起來,哪裏有錢他會去找。假如這個世間不需要我們做這件事,那就會很難完成,天龍八部會說因緣還沒到;假如這世間的眾生需要你去做這件事,天龍八部會比你更緊張,他會去幫你處理,而有福得、因緣的人就會支持、投資你,就這麽簡單。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怎麽規劃、怎麽進行,而是自己在法上的守持,這才是無漏福,你要他就會來,不隻這輩子,生生世世都一樣;可能不會是大富大貴,但用的也不會太差,這就是無漏福跟有漏福不一樣的地方。有漏福,什麽時候來你不知道,不要也不行,反正是你的,就通通給你,給完就沒了,你還要,抱歉沒有了。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也有點類似這樣的情況,福報很大,其實這種福報不正常,大家應該要有所節製。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他後麵接著講說,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可以得無量無邊福德的利益。這就是我們感到很慶幸的地方,生命中有這樣殊勝的一個因素,我們要想辦法讓他兌現出來,就看你用什麽辦法了。這個無量無邊的福德,你不要以為它是指在我們身邊的大,而是指在眾生身邊的大;不是指個人,個人沒什麽,而是要想辦法把菩薩事業做好,隻要盡管去做就好了。你看特裏薩修女就很了不起,她隻是盡管去做,自然就會有人出來一起發心。她是天主教修女,一樣有天龍護法,不然她怎麽有辦法持續進行?不管現的身相如何,隻要是真的在為眾生服務,天龍八部一樣護持。雖然她不是向三寶負責,但她盡形壽的行菩薩道,對所信仰的上帝具足信心,也做歸零功課,圓融道的三要件她不是都具備了嗎?關鍵是在這個地方。看看我們自己,既然有這麽大的福德,為什麽不做呢?我們之所以不能像她這樣盡管發心的做,很多時候都是因為被意識形態扭曲了。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這句是正式請法了。無盡意菩薩接著問世尊,觀世音菩薩是怎麽樣在這個世間教化眾生的?無盡意菩薩這句話問得很好;一般人, 的認知,都以為觀世音菩薩是坐著「金龍牌」飛機到處跑,他是怎麽在這世間遊行的?
講到龍,我們姑且不論究竟有沒有龍,但對中國人來說,它具有一種神秘性。事實上,「龍」是民族融合的一種和平象征;中華民族早期叫做萬國之邦,各民族間常常會戰爭,但有些會結盟通婚,於是就產生所謂的「logo」問題,兩個世族的標誌要用誰的?隻好合並啦,於是熊的標誌便和老鷹的標誌結合;後來又跟「鹿」結盟,鹿角又出來了;其後又跟「魚」的世族結盟,所以龍也有鯰魚須;後來又跟蛇結盟,所以有蛇身;也和麒麟這一族群的結盟一起,所以你看龍其實是多種圖騰結合一起,也象征多民族的一種融合。我沒有做學術考究,不過中國人講龍,人家會更相信,古代幾萬個民族、部落是這樣慢慢融合一起的。現在你要找「龍」這種動物,怎麽找?其實是畫家畫出來的,究竟有沒有,我們不論,但它的存在是具體的,隻是你真的要找又找不到,沒有證據;觀世音菩薩乘龍便帶有這種意味,你真的要找是找不到的。
無盡意菩薩問世尊說,觀世音菩薩是怎麽在這個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的?那個方便之力要怎麽講、是怎麽樣的狀況?佛在這個時候就告訴我們,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不可思議的情況。我們接著來看佛陀怎麽講。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
「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若有國土眾生應該現佛身來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就現佛身來說法度眾生。觀世音菩薩示現到這個世間或那個世間度眾生,都是依眾生需要而示現的,當眾生需要現佛身而得度時,他就現佛身而為說法,要現什麽身都可以,主要是看眾生的需要,這裏他第一個是從佛身說起。
因為經文這樣講,因此就有人寫論文說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因為釋迦佛沒有國土(淨土)嘛;觀世音菩薩來這裏成佛,可見釋迦牟尼佛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這個很麻煩,學者這樣主張,當然是有他的依據,但他隻是從文字上去推敲,所以這些依據不可盡信。觀世音菩薩現佛身而為說法來度眾生,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間示現,那這個世間不就是他的淨土?那麽這個淨土應該是他創造的,可是上帝又說這個世界是他創造的,可見不是釋迦牟尼佛創造的,那麽,釋迦牟尼佛的淨土在哪裏?尤其他又沒有說死後可以往生到他的淨土。怎麽會這樣呢?因為第一,佛本身不推銷淨土,也不會招攬工程,上帝才會,因為他有欲望 ,認為信眾是他的財產,佛不會這樣,隻會勸你們往生極樂,去或不去與他無關。
講極樂世界隻是方便說,因為那時候他的弟子很多都已經成就阿羅漢,出三界以後不知道要到哪裏去,所以告訴他們有極樂世界可以去,不然怎麽跟大眾交代。當然他也兼顧到「阿鞞跋致」的問題,那就是圓融道行法的問題;還有一些人,既沒辦法修聖解脫道,也沒辦法修圓融道,那就是剛才講的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亂持名阿彌陀佛,那也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叫作諸佛淨土;他這三種人都能夠攝受。假如你在這個世間,圓融道、聖解脫道都修,也就是現代所謂的佛教知識青年,很可能兩個都成就,這時候就不知會到第幾個世界去了;若是到「n+1」個世界,有些菩薩會「經過」極樂世界,這時候的極樂世界,就隻是個休息站,隻是進去休息一下,然後就走了。到那邊做什麽呢?把整個娑婆世界的習 氣、惡質、雜質全部除掉,然後在那邊準備入法界的資糧。一般來講都要到那裏去,但是修圓融道和聖解脫道同時成就的人,那就不必了,他的通行證都已經辦好了,隻是到那裏休息一下,就向法界邁進了。所以,既然佛不在意自己的淨土是什麽狀況時,你就不用去問佛的淨土在哪裏,隻有大腦才會這樣去找。
「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這是第二個;「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到這裏是三聖。他是四聖六凡(四聖:佛、菩薩、緣覺、聲聞;六凡:天、人、修羅、畜生、惡鬼、地獄)從大向小講下來,但這裏沒提到「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它這裏麵其實牽涉到「中陰身」的問題。
第一個要講的是臨命中陰。人死後的彌留狀態叫作臨命中陰,有的人彌留時間很長,達四、五年之久;彌留狀態時,那些死掉一百多年的爺爺、曾祖父,會通通跑出來跟他講話,這時開始進入彌留狀態,但他自己也很清楚;久久出現一次,其實那種征兆已經出現了。所以這個彌留中陰,沒辦法明確定義。臨命終時就是指這種狀況,一般以為臨命中陰是要過世的前麵那幾天,其實很早就有了。
第二個要講的實相中陰。臨命終時大概就開始混亂了,當剎那間命斷不呼吸走了(其實不一定不呼吸才走,也有其它的狀況),那時候就回到佛的果位,不過得看你能不能「停得住」,這是假如有大菩薩出現,就在那裏成佛了,這叫作中陰身救度。辦水陸法會就是這樣從佛開始排下來,這時得看那位過世的人有沒有那個善根。凡夫看不到,不然中陰身一看到佛,就成佛去了,沒有那個善根,通常就很快的「啪!」從等覺菩薩 往下一直降,降到辟支佛來了——如果是法身大士菩薩,那就不需要人家度,臨命終時自己會到相應的國土去;家人為他所做的佛事,其實都是在修自己的福報,對他來說是不增不減,因為已經走了嘛——辟支佛身是一個階段,其實這時間都不到千萬分之一秒,很快就下來了,可是在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
這個人死後到哪裏去,一入定就會知道,一定從佛果一直走下來,禪定中會看得很清楚。因為你沒有禪定,我們隻好用時間來形容——在佛身這邊假如是停一秒,那整個菩薩大概也停一秒,辟支佛大概停兩秒,若沒有那個善根,往下聲聞乘、阿羅漢(阿羅漢、辟支佛都有好幾個等級)都停一下;有那個善根,就會停在那邊,否則會留不住。這個情況就好像我們到博物館去看展覽,每個人都是「嗯,很美、很美」,然後很快地匆匆走過,因為不是你的嘛。是你的,那就不一樣了,帶回家後,一定很小心的鎖在保險櫃,然後又去買個保險;因為不是你的,你會很快地走過去。
聲聞身以後就是梵王身,六凡的天道。「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神的讀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極限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這些都是天王和大將,也就是天人的意思。天人當中,通常會停久一點,假如以「一秒、二秒」來算,到這裏大概是五秒鍾;假如已經修得天上福報,大概就會停在那一天,否則很快就會往下降;假如生命質量是三惡道,就停在三惡道。
所以就看你停在那個地方,停在那個地方後,接著會開始去找你的類別;這裏提到的梵王、帝釋天、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身這些都是天界,停在天界以後,接著會去找自己的類別;因地修什麽,就到那裏去,不是自己可以決定。很多人講說「我要往生極樂世界」,那不是自己講講就可以去,得看看你往生極樂世界的「passport」蓋章了沒,沒蓋章怎麽去?換句話說,你具備西方極樂世界的生命質感沒?沒有的話,你會「停不住」,很快就會往下掉,因此,你先要訓練自己具備這樣的生命質感才行。即使在天界,天界中也分了很多種層次;同樣的,人界也一樣分很多種類別;美國人、中國人、非洲人……而這當中又份,你是到由旺轉衰得家,還是到由衰轉興旺的家,當中的情況都不一樣。很多人不了解,常常會這麽倒著說,「自從我生了這個金龜子後,家道開始興旺……」,其實是你本來家道就要興旺,他隻是來享福報的;或者說「自從我生了這個敗家子後,家道開始衰敗……」,其實是家道本來就要衰敗,他是來受苦的,才會在這裏出生。他就再找那個類別,類別相應的就過去了,這叫作「花報」;到那邊去享福或受苦,叫作正報;這地方跟他「應以何身得度者」是有關聯的。為什麽有超度?就是希望把他從不好的去處度到最好的去處,那就跟這個地方得度的情況一樣,也是從佛身一直講下來。
「應以毘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毘沙門身而為說法」,毘沙門是四大天王的領袖,意思即是說應以四大天王身得度者,即現四大天王而為說法。四大天王分居於須彌山的半山腰,負責管理四大洲,但為何是以北方毘沙門天王為主呢?因為當中北俱蘆洲的福報最大,人壽八萬四千歲,我們中國又特別喜歡求福,所以就以北方天王為主。另外,北方又代表「成就以後的妙用」;因為東方表發心,發心以後要有正確的修法,這是以南方來代表,修行以後成就西方智慧,接著是發揮饒益眾生的妙用。所以才會用「北方天王妙用」來作為證果或是一般行者修行的必要護法,原因在這裏。
其實,毘沙門天王是到晚期密法興起以後才受到佛教的重視,他也是密法中一個重要的護法,重點就是要起妙用,因為有這個護法,修行者不但容易成就,而且容易起妙用。很多修行人成就以後,反而成天沒事坐在家裏,但有這個護法在,他會告訴你要做什麽,很自然地會在行者的語言和行為模式裏出現。學者沒有修法,就沒辦法了解這個部份,會以為北方就是中國的北方,若是如此,那來到美國,到底要算哪一方?所以,它是從法義看,不是從地理位置看。比如以金剛界來說,是以佛坐的位置前麵為東方;胎藏界的話,則是以佛坐的後麵為東方,北方指的是旁邊,不是中國所認知的上方,所以方位是不一樣的。以上是講到毘沙門代表的情況。這個地方屬於天王,也可屬於「人界」,跟人界最有關的就屬土地公,它跟人界一樣,但是你看不到它的形狀。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這個先講到小王,小王其實就是人中的國王。中國從秦始皇開始便不叫國王,他把三皇五帝合在一起,稱為「始皇帝」,但以現在來講,縣長就是小王,長者相當於現在的村裏長。「居士」是指居家的士大夫,通常這些都是屬於比較清凈、無欲,在佛法修學上較高階層的人;宰官是出來擔任公職的士大夫,所以不稱為居士。
「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婆羅門是印度種姓製度中最上位的僧侶、學者,也是印度正統的修行人,凡是非婆羅門的宗教和思想派流都統稱沙門,所以佛教的修行者就稱為沙門。「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到這邊都是講修行人的部份。從這裏可以看到,這部經典還是很尊重婆羅門,因為他先提到婆羅門,後麵才提比丘、比丘尼;另外,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佛教是四眾平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次同時講,出家和在家都是平等的。
佛教是從婆羅門教改革出來的宗教,當這部經形成時,婆羅門教的文化已經被佛教吸收進去,但後來婆羅門教也把佛教的特色吸收過去,相對的佛教的特點就沒了,那就衍生一個問題——與其到佛教這邊來,還不如待在婆羅門教。因為婆羅門的社會地位是最崇高的,因此佛教的僧眾便日漸流失,這時的佛教不得不改革,這就產生了大乘佛教,而其改革的重點是佛教道場的經營。因為佛教本來不需要經營,原先它有婆羅門教沒有的特色,特色沒了就需要經營才能存活。大乘興盛一段時間後,婆羅門教再把他的特色吸收過去,大乘就衰微了。這下子大乘佛教就必須從印度教吸收東西過來,密教的修法就產生了,這時「毘沙門身」的特色也出來了。所以從經典這個地方來看佛教思想的演變,可以看到密教思想進來了。
基本上漢傳佛教很少去研究密教,加上你若是對密法沒有研究,那這個地方你就看不懂了。雖然它裏麵沒有提到密教的修法,但我們相信兩者在交 融的過程中,應該是有很多婆羅門長者、成就者,進駐到佛教的寺院裏來。比如,玄奘大師到達那爛陀寺時,寺裏已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都在修密法,可是玄奘大師所翻譯的經典,裏麵沒有一本是屬於密法,唯一可以看到的,是《心經》後麵有「……大明咒、大神咒……揭諦揭諦……」;另外,你現在看到的《藥師咒》,是後來宋朝時加進去的,他翻譯的時候並沒有。佛教在大乘發展的早期,對密教還有一點排斥,但是到了那爛陀寺的時候,密教在印度的發展已經很興盛,那爛陀寺裏麵有很多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的人在裏麵修法。我們常常會堅壁清野,認為婆羅門教跟我們無關,事實上在印度,兩者是交 揉一起的;我們若隻是一味地排斥,那就不對了,應該要懂得在這當中如何去溝通。
「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這是指天龍八部身。從上麵一直算下來,就分三十三個階段,一般統稱三十三應身。其實,它是按照三十三天來舉例的。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天:忉利天宮分有八個區塊,每個區塊有四天,八乘以四是三十二,再加上中間那個區塊,總共是三十三天。它是按照三十三天的區分來的,這樣人類比較好接受。那麽是不是一定是三十三?不是,千處祈求千處應,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三十三」的意思就是無量無邊,就像佛法中講的「五十三」,它是指現實生活中各方麵都窮盡了;俗話講的「三百六十行」也一樣,它是泛指各行各業,不是隻有三百六十行。
這個數字隻是一個形容,總之就是窮盡生活中的一切就對了;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能力,這個生命因素可以從各方麵促進我們的生命成長。那我們要怎麽樣來調整自己?要有彈性,不要把自己僵化、局限在某個地方,這是經文在表達三十三應身時所說明的。我們的意識形態很麻煩,常常會使我們僵化、局限在那裏,所以常常會聽到有人說「我一定怎樣……」,其實當中有很多是可變通的。當然其中有些是「不可變」的,但那個部份不是講給人家聽或是現給人家看的。「不可變的」通常是內密,比如行者本色就是內密——我隻要行者本色就好,其它生活中的東西都可以變。所以戒律才有開遮持犯為了避免太過放逸,開的時候會有所限製;而不是用開戒來嚇唬人,它是有彈性,隻是每個人不一樣。每個人對持戒的嚴謹度也不一樣,你去參加八關齋戒就很清楚了,每個師父講八關齋戒時,開遮持犯的都不一樣,那就說明了這種狀況,一天的戒就有那麽大的不同,五戒、菩薩戒的差異就更大了。
柒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前麵提到的三十三應身,這樣的經文在〈耳根圓通章〉、《華嚴經》或其它經典也都有出現,有的說三十二應身,有的說三十三應身;三十二或三十三都不要緊,它的重點是形容在這個世間應該用什麽方法來度眾生,就顯現那個方法來度眾生。有些學者專門去研究究竟是三十二或是三十三,但就行者來說,那不是修行的重點。接著來看下麵的經文。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前麵無盡意菩薩問佛陀,觀世音菩薩是如何遊此娑婆世界來教化眾生?佛陀的回答是「以種種形,遊諸國土」;這裏講的「形」和「遊」,不是你大腦想象的「他是怎麽在這這裏出入、辦公室在哪裏、電話號碼、email 是多少,否則他要怎麽來度我?」不是那樣,生命表達出來的答案和大腦想象的不一樣;就生命的立場來講,生命的形相不同,他就現種種不同他的形相來跟你相應。
經文顯現的答案和大腦所追求的不一樣,關鍵在於思惟模式的不同。經文的思惟模式是生命的思惟模式,從古至今都是一樣的,大腦的思惟模式,則是會隨著人類的文化背景、年代、時間而改變。所以,當我們看景點時,如果不能夠解讀他的思惟模式,經文你會永遠看不懂,那就會常常以為它是答非所問、雞同鴨講,怎麽菩薩這樣問,佛陀那樣答?你會丈二金剛莫不著頭,因為他講的是生命的語言。
所以這裏他就以三十三應身來講,而不是告訴你,用什麽方法、持那個咒語、念幾遍觀世音菩薩就跟你相應。現在的修行人很多都在找這種修行的密碼、魔術棒,最好是「咚!」魔術棒一點,馬上開悟了;但生命不是這樣,不是你大腦想象的那種馬上有的答案,他會根據眾生根器的狀況,而給予不同的示現。根器高的、根器低的怎麽示現、示現內容怎麽樣,這隻有當事者才知道;就像沒挨過餓的人,不會懂饑餓的感覺是怎麽樣;沒受過災難的人,又怎麽會懂真正災難是什麽樣子。
同樣的,那些生在貧窮國家的人,也很難知道富裕的國家是怎麽樣的情況,所以一旦有機會來到現代都會,飯店裏的衛生紙、刀子、叉子、香皂就會通通把它摸回家,因為家裏需要這些基本的東西嘛;至於那些飯店擺的名貴藝術品,反而是視若無睹,因為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所以,當我們不是處在那個層麵時,我們會看不到,菩薩知道這一點,所以便以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的「同事」身來出現;菩薩要度乞丐,他就以乞丐身來出現,現乞丐身他也不以為忤,不會說我這麽高貴的他人示現成乞丐,太不值得了;現國王身來度國王,也不會自認為很高貴,隻是覺得該這麽做就這麽做,這就是菩薩的平等心,但是我們的大腦可不這麽想,「菩薩怎麽可能來當乞丐,他是怎麽修的,修到當乞丐?」他不是當乞丐,而是要示現教化乞丐,所以現乞丐身來度化。總不能要度乞丐,你現國王身來講吧?那兩個人可能會雞同鴨講,乞丐聽不懂國王在講什麽,國王也不會了解乞丐真正的處境,因為所處的層麵差異太大了。這就是菩薩的大悲心,對所有的眾生都一律平等,他的生命是這樣的存在,不會因為你是乞丐,就說:「等你下輩當國王,我再來度你。」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這句是總結。世尊透過響應無盡意菩薩的請法,來讚歎、說明觀世音菩薩的威德之力。
這裏佛陀的稱讚分為兩個部份:
第一個是眾生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供養」就是培養,培養我們的自性善根。在諸多供養中,以供養觀世音菩薩為第一;在諸多生命因素中,以培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最重要,因為這個生命因素,會帶動所有的生命因素一起啟動、一起成長,這是它的特點。我們常講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是愛管閑事的生命因素,而眾多菩薩中,就屬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是最愛管閑事的,其它的菩薩都不太愛管閑事,因為大都是管智慧的。這些事真正大乘佛法的要領,宗教化也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其用意就是在嗬護眾生,讓眾生的生命因素開始覺醒。
菩薩即是覺醒的生命因素;觀世音菩薩就是能夠醫療、撫慰的一個覺醒的生命因素,它具有一種自我反饋能力,可以醫療受傷的生命因素,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所以,從這個生命因素當中,我們看到佛教它有一個很重要的機製,叫作內在平衡的穩定機製,它會向內使自己維持一種平衡穩定的現象,而不是一種向外不斷發展的思惟,發展到最後像滾雪球般的愈滾愈大,「砰!」就全部崩潰了。佛教的思惟不是滾雪球式的,他的生命是向內的,因此會穩定下來。所以從經文可以看到佛教的思惟,它是要我們去契理,而不是叫我們去推理,這部份你要先弄清楚;也因為它有這一種契理的情況,所以就有一個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而一般的文明係統,不會去思考這些東西。
觀世音菩薩就是一個生命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這個機製是你的生命因素,它會激發你所有的生命因素覺醒起來,你可以從這邊去定義「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這部份我們可以說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但若是要你再講一次給別人聽,你可能會講的一頭霧水,愈講愈不清楚,這就表示你所聽到的是「雜質」,還沒有成為你的生命因素,因為它在你生命中並不存在,你隻是修福報,下輩子來會有點福報而已。所以,大家要把我們前麵講過的、你聽懂的「觀世音菩薩」這五個字的定義,重新整理出一篇自己的文章,大概一千字左右,這過程你會想得很清楚;然後你再講給別人聽,你也能夠講得很清楚,這樣他就成為你的生命因素了。
現在我講給你聽,你好像都聽懂了,也可以照我講的說給別人聽,但它還是我的,你隻是借用我的東西講給別人聽。假如你能重新整理成自己的一套係統而琅琅上口,不管從哪個角度,你都有辦法去表達,那就變成你的,你的生命因素激發出來了,他在你的生命曆史裏,永遠地帶領你前進,這時觀世音菩薩在你的生命中就成長了。所以,各位不要隻聽,我們講的你要去進行,要自己去把它整理出來。
生命中內在穩定的平衡機製的這個生命因素,就叫做觀世音菩薩,他可以啟發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覺醒起來;但我們的意識形態所認知的觀世音菩薩,通常是牆上掛的這幅觀世音菩薩像,它是畫出來的,已經擬人化。擬人化是一個接引眾生的方便,沒有所謂的對不對,但不要因此就停在這個地方,否則就變成偶像崇拜,那不是佛法。你必須要認知到,他是你的一個生命因素,這樣才有辦法展開。
佛陀讚歎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後,告訴無盡意,你們要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這是第一個部份;佛陀第二個講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在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大家留意看看,人在恐懼的時候會有兩種狀況,第一是他會先把頭包起來,這點小孩子最明顯,你跟他講「鬼來了!」,他趕快把頭塞到棉被了,但屁股還翹在外麵,他沒看到鬼就好了。一般人在怖畏急難之中,通常會嚇到四肢無力,沒辦法反應,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使你的生命在怖畏急難之中產生冷靜的定力,再冷靜中就會產生智慧,自然就會有出路;這就是施無畏,你生命中的那個因素會施無畏給你。
電影 裏這類的情節很多,怖畏急難之中,一冷靜下來,自己就會找到一個出路,那就是你生命因素中的「觀世音」這個因素起作用,就會自己產生智慧。你可能會以為隻要念「觀世音菩薩」,冥冥中觀世音菩薩就會伸出一隻手來把我帶出去,那個叫迷信。怖畏急難之中念「觀世音菩薩」,你會冷靜下來、不慌亂,也許要繞幾個冤枉路才能找到出口,那是消你的業障,終究還是出去了,那就是智慧;若是祈求神跡出現,神跡是從外而來的,那就不是生命因素的問題了。真正的智慧是從你內在展現的,從這裏你可以看得很清楚,這個生命因素在娑婆世界都叫作施無畏。因此,我們可以充分了解「施無畏」這個詞,就是生命內在穩定、平衡的機製,這是很重要的。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佛陀把觀世音菩薩介紹完畢後,無盡意菩薩一聽說這麽好,他也要供養。無盡意菩薩是等覺菩薩,是跟觀世音菩薩一樣大的菩薩,也要發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這是屬於很形象的表法,無盡意菩薩就把脖子上的那些貴重的東西拿下來供養,從文字上來看是很寫實的東西,這樣解釋當然也可以,其實「解頸」就表示你生命中最重要、最尊貴的東西,這些東西你要把它拿出來。
什麽是你生命中最重要、最尊貴的東西?不要想到家中的那些珠寶,那些跟你生命無關,它是指跟生命有關的;掐住你脖子的東西是哪些?是感情、家庭子女、還是工作?你看得到嗎?「解頸」這二個字,簡單講就是放下,原來是扣在脖子上,現在把他拿下來。常有人問我:「師父,你的病是怎麽好的?」放下就好了,就那麽簡單;很多人常說最討厭生病,卻又天天「抱著它」不放。頸部,是最靠近你大腦的部份,指的就是那些讓你日以繼夜煩惱、緊抓著不放的東西,現在你要把它解開來;而這些東西不是不好的,它是好的。
「眾寶珠瓔珞」,所有的珠寶瓔珞通通拿下來了。從形相上來看,是戴在身上的這些,其實所有的事業、成就都包括了。用現在的語言來講,一個菩薩所有的事業、成就通通拿下來;「價值百千兩金」,這在古代就很多了,但它不是講數量,而是你要能夠將生命中最重要、最大的成就,拿來供養觀世音菩薩,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比如比爾蓋茨,隨便拿出個百分之一,我們可能不知要賺幾輩子才能賺得到,所以不是比數字。
無盡意菩薩從佛那裏得知觀世音菩薩這麽殊勝,因此就把自己最殊勝的東西拿出來供養,他這是從世間人能做的角度來談的。就菩薩來講,那就不隻是這樣,菩薩的眾寶珠瓔珞是指法門,法門在法身慧命裏是最重要的;換言之,這時候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把自己的生命因素——現代話叫做dna的東西——加入了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原來就是全方位了,現在再加無盡意的dna進去,這是菩薩供養的殊勝,我們很難去了解的。
就凡夫來說,要把這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工程,但菩薩這部份已經超越。菩薩與菩薩之間是生命因素的交 流,他的供養是直接交 流的。所以當無盡意菩薩聽到佛陀這樣讚歎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殊勝時,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當然要來護持他,所以叫做供養。這時就把他的法門、他的dna整個注入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更殊勝、更繁榮了。這不是我們世間講的那種供養,世間的供養是非常粗造的,這些你都做不到了,更遑論這麽微細的部份。所以我們說供養是培養自性善根,培養的同時,一定要透過「供養具」加上「法供養」,從這個地方來增長我們自性善根,這才是修行。否則你會流於一般的民間信仰,會一直在那邊求菩薩給你怎麽樣,菩薩看到一堆人跟他求,不答應也不行,要答應那更是不行,隻好請假了。所以供養從文字上來看,我們都很清楚,你也知道怎麽做,可是它更深層的意義,我們要弄清楚。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佛門中相互來往的一種通稱;無盡意菩薩解頸眾寶珠瓔珞後,就拿出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請他接受這個法施珍寶瓔珞。這地方雖然沒有講是什麽法施,但是供養具「解頸眾寶珠瓔珞」已經提到了;你看他沒講受此財施或寶施,隻說法施。那麽,無盡意菩薩的法施是什麽?就是七菩提分同時運作,但語言上的都沒有講,這是行法中的一種行為模式。
經文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一定要先弄清楚,而它的行為模式就附在這裏麵;當無盡意菩薩說「受此法施」時,他供養具拿出來,法施的緣念也同時起作用,而且,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dna要加入觀世音菩薩的dna裏麵,這整個行為模式上,它有很多層次。我們要來做這個法施就麻煩了,無盡意菩薩講的「法施」這二個字,以密法的修法,光是無盡意菩薩供養觀世音菩薩這個地方,這個法就要修一個星期;用我們這邊的語言來講,光是壇城至少就要四到五英畝地,你看有多複雜?所以,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弄清楚以後,行為模式的部份才有可能進行。
行為模式是具體化的;有多少人來、要有多少功德主?修這個法的功德主就要很多,不隻是錢多,它裏麵的東西有很多,密密麻麻的行為——從我們這個世間超越到第二世界,然後再超越到法界,再超越到這麽高級的菩薩;他的生命因素,怎麽加入到另一個生命因素?這些都要一個一個來,整個流程都要實際走過,你才會弄清楚。那我們有沒有這樣的當機眾行者?我看是沒有啦,有的話大概是師父自己在修,大多數的人都是在旁邊看熱鬧——師父走過來了,又走過去了,走到一半打噴嚏,又挖鼻孔了,有抓頭發了……。大概看到的都是這些,至於它內在心靈的部份是怎麽起作用的,就完全看不到了,因為既不懂語言模式,也不懂思惟模式;至於行為模式,看到的也隻是表麵,那不是迷信嗎?
所以要修這樣的法,法本不是問題,主要的是要有護法的功德主,祈請天龍八部等等都要有,然後還要有當機眾;當機眾有兩個,一個是真正的功德主,一個是當機眾行者。修法的部份,事實上是去指導他了解那種狀況:現在在做什麽、下個層次的生命在做什麽、第三世界的生命在做什麽……然後到最後那個世界他們的生命是怎麽交 流的?整個星期的過程,除了修法、行法以外,還要講法,當機眾、影響眾通通要在裏麵,這才是整個密法;可不是像演戲一樣,演一演、搖搖鈴、吼吼唱唱就好了。
密法修法的過程,經文這裏沒有講出來,但是從「解頸眾寶珠瓔珞……守持法施珍寶瓔珞」,這整個過程都是在修法,所謂「天上水一滴,地上雨一尺」,天上掉一滴雨,地上就有一尺的水了。這句話有個故事,唐朝的李靖,因為某個緣故必須代替龍王下雨,天旨給的是「下一滴雨」,但是李靖很有悲憫心,心想旱災那麽久了,一滴怎麽夠?就自作主張多下了很多滴,這下地上就淹大水,把很多人都淹死了。因為悲憫心弄錯了,傷害了很多生命。所以不要看經文就短短的一句,你要修法,那就很多了。古代的這種語言,師父傳給徒弟,徒弟再往下傳,傳到後來就產生像李靖這樣的狀況出來,都把他的含義忽略了,修法當然不會有成就,古代因為了解這種狀況,修法當然就會有成就。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這都是很明白的話,但他也是必然的,為什麽?因為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這個dna,要加入到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那是不是要改造?這等於是dna的改造,那就不可能一塞就進去了,他需要一個磨合期。這樣,你就可以明白整個修法是一個什麽樣的狀況。師父看到徒弟,徒弟如果不是當機眾,那怎麽修?兩個生命因素要加在一起不容易,連這大菩薩都不肯受之了,你就可以想象得到。難道他們會不知道?他們都知道,但為什麽?這就是關鍵了,他就是我們通常講的「不可說」,不是不可以講,是我們的智慧都還沒到那裏,所以不可說。
「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無盡意菩薩再一次的請觀世音菩薩接受他的供養。經文為什麽要這樣反複地講這種話,這種情況有點像我們平常講的「這個東西給你。」「不用啦!」「哎喲,沒關係拿去啦!」這些看起來好像很沒有意義、很瑣碎的話,經文為什麽要描述的那麽清楚?這裏麵可是大有學問。像《法華經》或《華嚴經》這類的經典,裏麵的經文若是講到很細、很瑣碎時,他都是重要的關鍵所在,你要留意。所以我常常叮嚀各位,誦經不要想騎馬那樣用衝的念過去,人家花半個鍾頭可以誦完的你用一個小時慢慢念,很快那個味道就浮出來了。這就跟燉東西一樣,燉的時候會加八角、甘草或什麽其它藥材下去慢慢熬、慢慢燉。為什麽放這些?因為味道就是從這邊來的,那些是味道的關鍵所在,假如你不懂得它的味道,那就白吃了。同樣的,經文這些看起來很瑣碎、很沒意義的話,都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語。「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再一次主動積極地要加入觀世音菩薩的這個生命因素,而且是真誠的。「複白」就是再一次;通常佛經裏講「再一次」,就是轉化正反對立為圓融的語言模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當他第二次再出現時,表示兩者已經融合了,對立已經轉化為圓融,這是他的語言模式,模式上已經顯現出來了。假如講「如是三白」,三次表法的意義又不一樣,以後有機會碰到我們在講。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幹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實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
當無盡意和觀世音菩薩兩者融合為一時,佛就出來了,所以後麵沒有無盡意的語言,也不會有觀世音的語言。換言之,〈普門品〉就是用無盡意和觀世音這兩個生命因素,一個智慧,一個慈悲,兩者融合一起就是釋迦牟尼佛;從這裏看,就叫做普門三聖。三聖圓融就在這個地方看,看起來是兩個,其實有三個,但三個其實又是一個——無盡意加觀世音菩薩,就成為釋迦牟尼佛。兩個是表示對立,一融合就是釋迦牟尼佛,這就是為什麽它要「複白觀世音菩薩」,再講一次。否則,講完一次後,後麵接著「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就可以了,為何要再講一次?因為他有更深的意義在裏麵——當生命中無盡意和觀世音菩薩這兩個生命因素融合時,就會產生佛陀那麽殊勝的智慧。
由此可見,生命因素的融合是多麽的殊勝。凡夫的生命,每一個都是獨立的,你是你,我是我,跟你講說「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就算說破了嘴,你也不會相信,會覺得「你是你,你跟我有啥關係?」告訴各位,它的關鍵就是後麵這一段。前麵我們講過,菩薩是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當一個生命因素到達六十六分以後,就有國土了;當他到達六十七分,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也會跟生來。可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他是你到達一分,其它的生命因素也通通是一分,它會帶動其它的生命因素一起成長。一般來講,你的生命因素到達六十七分時,其它的生命因素也會跟著成長;當你到達大概九十分時,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都會到七、八十分;當你這個生命因素到達一百分時,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會到達九十分。
菩薩是一個生命因素百分百的兌現,假設全部的菩薩是一百個,一個生命因素是一百分,一百個菩薩全部加在一起,應該是一萬分,對不對?又假設,一百分等於一百燭光,一萬分就是一萬燭光,全部菩薩加起來就是一萬燭光,那麽,佛陀是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兌現了,那他是不是一萬燭光?不是,佛陀是一百的百次方燭光,那就不是後麵四個零了,後麵要加一百個零。所以,佛一出現是威光赫奕,超越所有的菩薩,因為他的燭光在內部就已經串聯成一個很大的光體,所以不是一百個燭光加起來的亮度而已,關鍵在於他的生命因素到達這個階段時,他會互相融入,你的因素進入我的因素,我的因素進入你的因素,各個生命因素相交 融成為佛這一個生命因素。留意喔!是一個,不是一百個,一百個生命因素是同一個,這一點用你的大腦是想象不到的,就像我們講「佛成佛時,一切眾生皆成佛」,你怎麽想也想不通,因為我們有那個對立感。
我們的生命是一體的,這一點你現在很難體會。就像我們講「全法身為一法界,全法界為一法身;法身等於法界,法界就是法身」,你很難感受得到,因為感受不到,充其量也隻能把他背起來。我們的法身和佛的法身是同一個,你也不要去比較哪一個佛比較大、比較殊勝,因為都一樣,它是同一個。從這邊你就可以看到他們生命互相交 融的狀況,以現代語言來說就叫做這個dna加入那個dna,這就是在交 融。當無盡意菩薩的dna進入到觀世音菩薩的dna,二者是同時在交 融、交 流的,不是誰合並誰的問題,是互相交 融。
由此可見,生命改造工程的方程式可沒那麽簡單,這個方程式是密密麻麻的,我們要把它量化,這個功夫很重要,將來這個方程式是非常好做的,這也是為何我們講說華嚴這個宗教,未來會是非常殊勝的宗教,關鍵就在這個地方。那些還繼續維持著兩千多年前宗教儀式的宗教,未來一定會被淘汰。
當無盡意菩薩第二次講完以後,「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佛告觀世音菩薩」,意思是佛站在觀世音菩薩這邊產生作用;換言之,就是觀世音菩薩承佛威神力的加持,將無盡意菩薩的dna接受過來;它交 融的時候,是以這邊的立場,去接受那邊的情況。目前以我們的立場,要去了解它實際進行的狀況,是很困難的,頂多也隻能說,原來修行到了這樣的層次,生命是這樣交 融的。《法華經》是一乘圓教,佛陀晚年所講的教法,在佛法修行上為大家所承認最後、最高層次的一部經典;在思惟邏輯上,可以看得很清楚,所有的修行人最後、最高層次要入的,就是這種狀況,這裏佛陀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生命改造工程進行到最後,用現代話來講,就是生命因素那個原子核已經開始破裂,那個原子的能量通通在交 流,最後全部融合成一起的情況。我們這樣的講法可以說是史無前例,因為學物理的人不來學〈普門品〉,學〈普門品〉的大都不懂物理,這就好像觀世音菩薩和無盡意菩薩是背對背站著一樣,至於要怎麽使他們能夠麵對麵,那就得靠大家去努力了。佛教必須趕快走向現代化,運用現有的科技、理論、工具來詮釋,他們才能夠接受。我們這樣的講法,已經是運用很深的「阿毘達摩」方式來說明了,已經交代得很清楚了,最精華的部份跟你講了,各位值回票價了。
捌 不退轉發心
前麵提到佛站在觀世音菩薩這邊,加持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使他接納無盡意這個生命因素,這兩個生命因素都是菩薩,菩薩是覺醒的,已經兌現的,不是封閉的。換言之,就是已成熟的生命因素的交 流,他不是種子,是已經成長出來,所以才能交 流,這時候是講一個過來,另一個會過去。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這個經文的美就美在這裏,怎麽個美法?他一個理路講下來,從頭至尾一點都不矛盾;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換言之,他是以哀湣慈悲一切眾生的心 ,來擴大他的生命組合。就自己的立場來說,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已經兌現,成就了,那就可以結束了,可是因為悲憫眾生的苦,所以要把他的生命因素擴大。
大家不要看文字很簡單,他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在這裏表達的很清楚,而他的行為模式也是這樣做。觀世音菩薩為了要救度眾生,為了要能夠廣大靈感,救苦救難,大慈大悲,所以要接受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把自己的能量加以擴大,是這個緣故他才接受。這裏麵就牽涉到一些問題,比如出家人必須接受供養,尤其是大乘佛教,出家人不接受供養就算犯戒;當然若收紅包是為了個人享受,那因果就自己算了。要隨時帶著“湣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這個心接受供養,這才是菩薩行。
大眾的供養,有的是來增加我們的生命能量,有的是來鍛煉我們的,如果是來鍛煉的,那受了紅包你就知道了。哇!那真是沒完沒了。然而,不管是眾生的發心或是眾生的業力,都必須同時接受,不能隻接受發心,隻收紅包,他的業力就不管了,連法律也規定遺產和債務必須同時繼承,不能光接收遺產。同樣的,眾生供養你的時候,都是兩個一起來,一接受,兩個全部都要接受,而這個接受,是基於悲湣四眾而來的。
南傳佛教就不一樣,因為他是屬於微觀的佛教,基本上不接受供養,而是站在微觀的立場,把自己的生命成長到阿羅漢這個地方,大眾隻有在每年三個月的安居期間可以來護持,但不是護持個人,而是護持道場,道場再將所有的供養,衣服,飲食,醫藥,臥具這些,一一分配給所有僧眾,多餘的部分再布施出去給眾生。所以有錢的就供養,沒錢的就接受救濟(其實也是接受人家的供養)。在佛教裏他是這樣的區分。
大乘佛法是屬於宏觀的佛法,除了要努力超越自我,還要教化眾生,所以現出家相讓眾生供養,背後有法義上的需要。一旦現出家相,眾生跟你頂禮,就必須讓人頂禮,不能說“不行,我無修無德.......”因為現出家相,就是代表釋迦牟尼佛,人家拜的是你背後那一個,不是拜你,不是你修得好不好的問題,要了解這一點。性宗的經典,其語言文字所代表的太多太多了。
“.......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份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觀世音菩薩接受瓔珞以後,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奉釋迦牟尼佛”就表示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一回向馬上就成佛了------無盡意加觀世音菩薩就是釋迦牟尼佛。“奉多寶佛塔”,多寶佛塔代表的是十方佛,也就是所有佛;換言之,這個生命因素的擴張,不僅進入佛的領域,同時也進入十方佛的領域,因為一切佛的領域是一致的,這裏他把佛法最高層次表達出來了,菩薩怎麽成佛就看這個地方;不但成佛,而且入了法界跟十方諸佛同一體性。這就是為什麽說“諸佛是同一佛,法身是同一個”,就是這個樣子i,但是要用法界來描述時,卻又好像每一個都不一樣。
“一分奉釋迦牟尼,一分奉多佛寶塔,這個理念,修行模式,我們能夠以這樣的角度來探討,我個人是感到非常高興的,相較於其它宗派,可說是無以複加的榮耀。我們不知道其它的宗派是否能體會到這一點,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顯然在第四期的佛教思想發展裏,講到“法身是如何形成”時,《普門品》是非常重要的經典。《法華經》在天台宗裏是很重要的根本經典,但天台宗的經教研究不像我們華嚴宗的經教法門,是從實踐中體驗證得的,因此適用於所有的性宗經典;我們現在解答的語言模式,即是適用《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來解說。、
《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主要是三個譯經家,翻譯《六十華嚴》的是東晉的佛馱跋陀羅,翻譯《八十華嚴》的是唐代的實叉難陀,《四十華嚴》是唐代的般若三藏所翻譯;《法華經》則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雖然當初佛馱跋陀羅跟鳩摩羅什兩個人在西安逍遙園吵得很厲害,但兩個人的語言模式,思維,佛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佛馱跋陀羅是禪師,禪修者重視行法,鳩摩羅什是譯經家,但兩個人彼此是相通的,就像無盡意跟觀世音是相通的一樣,可是他們的弟子們不相通,所以吵完後就分家了,佛馱跋陀羅就到南邊來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經典的語言模式跟思維模式是一致的。這個地方講修行的最高境界,交代的很清楚,我們覺得非常的殊勝。下麵是佛陀的總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遊於娑婆世界”。從經文可以看到他是這麽自在,我們從表相上、意相上,可以看到他是很生活化的,但其實就法義,修行即生命改造工程來探討,他是很深很深的,已經到達最高層次的地方。所以這種經典絕對不要把它當做小說一樣輕易看過。那是不同的。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
宏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
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
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
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
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
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
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
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
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
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
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
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
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
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
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
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
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這個地方無盡意菩薩重新再問一次,這是這種經典的一種特質。《普門品》看起來很簡單,像《普門品》這類的思想、教義,《華嚴經》裏佛陀應該講過好幾次。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是後人把佛陀講過的話整理,匯集出來的,都已經定型了;有關這部分的思想,佛陀應該是講過很多次,有時用觀世音菩薩講,有時用別的菩薩來詮釋。“阿毗達磨”在講到這種理論時很嚴謹,那時很多人聽不懂都睡著了;《普門品》這裏則是講的很輕鬆,很白話,像阿媽講故事給孫子聽一樣,因為把他表相化了。也因為有“阿毗達磨”這樣的理論在背後撐著,所以譯經家在翻譯時才把他整個簡單化掉,原文是什麽,我們現在已經沒有辦法看到他的真麵目,早期翻譯的時候,是否有夾敘夾議的,我們不知道,但鳩摩羅什翻譯時,則是把他刪成語言非常一致性的東西;假如我們去看早期安世高翻譯的版本,便可以看到他自己的注解也夾雜其中,當時做記錄的人,顯然也有所謂“眉批”的情況,會在旁邊加注佛陀這句話的意思,年代久了,後麵再重新刻板印刷時,有可能把佛陀講的話和眉批都混在一起了;無盡意菩薩這個地方問的,就有類似這樣的狀況,他把前麵講過的再重新講一遍,後麵有他問的,也有佛陀回答的,問和答都夾雜在一起。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因何緣,名為觀世音”。這一看就很清楚了,他是從前麵問下來的。“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這兩個偈子,其實隻有“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是佛陀講的,其它是譯經家或是記錄的人加注的。因為無盡意是用偈來問,所以佛也用偈子來回答,因此,應該是“偈答無盡意”後,就是接“我為汝略說”。那麽,為何經家或譯經家要畫蛇添足的多家這幾句上去呢?經家就是寫經的人,譯經家就是鳩摩羅什,他們之所以多加這幾句,是為了要把無盡意所問的和佛陀所答的連接起來。
經家或譯經家多加這幾句,其實是有用意的,我們從他的語言模式可以看到他的思維狀況。他整個經文的鋪陳,每個字都是無量功德,雖然隻是個連接詞,都是有功德的,若是從那邊下手探討,將會有很偉大的發現,雖然是同一句,但是一百個人下去探討,撈起來的寶都不一樣,因為那是依個人的生命特質而顯現的,寶庫的門都一樣,大家都從那裏進去,但拿到的寶都不一樣。我們跟各位講的這個模式,你懂得怎麽運用就好了,至於其它的模式,那就像是大門進去,你要撈哪個寶就隨個人了,喜歡哪一個就拿哪一個。
“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他先讓你了解觀世音菩薩是善應諸方所,你說什麽,觀世音菩薩都說好,並且又能夠滿足你。可見觀世音菩薩很隨和,而且又能滿足你的願望,所以說弘誓深如海,“弘誓”就是大願,大願深如海。“曆劫不思議”,“劫”是時間最大的單位,這句應該是曆不思議劫的意思,這是文法上的問題。“侍多千億佛”,不斷的侍候和供養佛,“發大清淨願”,發很多大願,而且這些願都是為眾生、為三寶的;觀世音菩薩所發的願都是為眾生的,很少為三寶發的,因為他是專管眾生事的菩薩,這是性德上的問題。
告訴各位,要發願就發這三個:為佛發菩提心,為法發菩提心,為眾生發菩提心。你要護持僧寶當然也很好,但要奉勸大家,絕對不要為僧寶而發菩提心,因為很多人因此就跟著師父走,那就不是“依法不依人”,那個叫做情執過重。要護持這個師父不要緊,但是情不要滾進去,你把情滾進去,那就不叫做護持師父了,是想要占有師父,這個一定要弄清楚,所以,要發心就發這三個-----為佛發心,佛是覺悟,生命中的覺醒非常重要,為法發心,為真理而發心,或者為眾生而發心,不要為師父個人而發心,因為法和情執你會劃分不出來,這一點一定要弄明白。
《十住毗婆沙論》裏提到真正的發菩提心有七個,其中的為佛發心,為法發心,為眾生發心這三個是不退的,為戒發心的,下輩子就不見了,為僧發心的,可能你這輩子也看不清楚,更逞論下輩子;所以佛、法、僧、戒四寶中,我們隻強調兩寶,觀世音菩薩是為眾生發心,初學佛的人發願,大概都是想覺悟,想覺悟就是為佛發心,為佛發心不是看到佛很莊嚴,很多人拜,所以也發願要成佛,不是那種,它是指生命的覺醒,能覺醒是很好的,一般人都是活在慣性中,沒有覺性,所以要怎麽活在覺性裏,這是大多初學佛的人的發心,再往上的話,大概是為法發心和為眾生發心。學華嚴的人,大部分都是為法發心----如何實踐與兌現真理:關鍵是,實踐和兌現真理的過程中,絕對牽涉到眾生,所以通常講圓融道的時候,就會要大家為眾生發心,行眾生事業。
一般來講,行菩薩事業的菩薩道都是為三寶發心的多,為眾生事業而發心的,叫做眾生事業的菩薩道,至於,你要行眾生事業的菩薩道,或是行菩薩事業的菩薩道都無所謂,圓融道是這樣進行的,那我能不能為 “智正覺世間”來行菩薩道?也可以,但這就比較辛苦了;首先,次第道一定要很精進,因為要想覺悟,次第道是最直接的,而且是不能避免的。所以,學佛的過程是相當微細的,很多人老想著成佛,但又不明究理,應該要怎麽學他不管,天底下哪有這種法?一定要從細微的地方下手才行,成佛隻是個通稱,是我們的目的地,但你要從哪一條路走,怎麽走,他都不一樣,我們一直急著要到達目的地,結果你自己要走哪一條路也不確定,到了交 流道以後,想想“還是搭火車好了!”你又跑到火車站去,到了火車站,火車還沒來,想想“還是走了吧!“那你到底是要上交 流道,還是等火車,你會一直在那邊搖擺不定。
依止道場,依止善知識,修學法門,我們有一定的公式給各位參考,你一定要做好。前麵我們提過至少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時間在你的法門,道場這邊,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在其它法門上,假如你在其它法門的時間多於自己的法門,基本上你的那個法門不算有修,已經變成散形,沒有形了,因為散掉了,所以一定要有百分之五十以上,明確來講百分之七十是最好的,百分之三十是其它法門。其它法門不能隻選擇兩三個,所有的法門通通要參訪,包括外道都要走一遍。因為現在佛教不像佛陀那個時代,它跟其它宗教有明顯的區別,現在佛教的特色都模糊了,所以反而有很多人被外道吸收了,因此外道的優點我們也要學,要是沒有這種心量,佛教會一直萎縮下去,這是我們在修學上很重要的地方。以上是從發願這邊來看。接著來看佛陀怎麽跟無盡意講。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佛說我跟你講:“聞名”就是聽到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或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形相。這個地方主要是講“心念不空過”,一心稱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有苦,“有”就是苦。四念處的“觀受是苦”受即是“有”,因為“有”才會受;無“有”就不會受。為什麽會“有”?因為“有取”這個苦就產生了,否則不會有苦;股票狂跌,有股票的人就會苦。這個“有苦”包括樂在裏麵,也就是“有苦有樂”,關鍵在於“有”,若能“空”,就沒“有”了,就不苦了;不空,就是“有”,那就有苦有樂。因為“有”,就會有得有失,得到就很快樂,失去,就很痛苦;“空”就沒有得失,沒有得失,那就沒有苦也沒有樂了。“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第一句是總說,一心稱念不空過,能滅各種的苦。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從這一句開始講十二大願;十二大願前麵講過了,所以我們不再詳細講。”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這是第二大願。“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這是第三大願,是講被人從須彌峰、高山上退下來。這不一定是在高山頂,二十層樓以上就算是高山頂了。事實上這個高峰,你現在看不出來,我們常跟大家講,打坐的時候,三角點一定要顧好,屁股是一個點,兩條腿是兩個點,這三角點要坐穩,假如有一點沒有落實,即使隻有半公分的離地距離,當你處在很安靜的境界時,突然間“啵!”移一下,那就會像是從須彌峰掉下來似地,那就會被驚嚇到,內髒會受傷,你要留意這一點。打坐的時候,一定要坐穩,否則就常常會有“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的狀況,不是誰推你的,是被自己嚇得。所以現在就要預防,毗盧遮那七支坐法要學好,不管你是單盤,雙盤,金剛坐都可以,一定要坐穩;若是初學,腳下麵還有個空擋,底下一定要墊個東西,這是我們一再要求的。坐禪是要做到得禪病,那是很冤枉的,大家一定要留意。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金剛山”就是一般講的石頭山,這是掉到懸崖峭壁的情況。有人要害你,你要念觀世音菩薩,但你若是很恐慌地念,對方會覺得很好笑;若是能冷靜下來,對方看到你和顏悅色很寧靜的樣子,也會跟你一樣起慈悲心。不見得會放你走,但至少不會把你毒打一頓,因為看你很平靜,大概不會有逃亡之虞,也不會報複他,可能就會去忙他的事,等到他走了,你也可以走了。這是念觀世音菩薩很有效的一個方法,但是現場的情境還是要自己去處理。
“或遭亡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這兩個願是較為一般人所爭議的,會認為既然犯了王法,為什麽念觀世音菩薩就可以免掉這個罪?會這樣講的人,就是正義感太重了,大家要知道,王法是人訂的,他不等於真理。假如你開車被警察攔下來,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他看你麵貌這麽和藹可親,可能隻是看一看,跟你講下次開慢一點,就讓你走了,為什麽會這樣?警察自己也不知道;沒有為什麽,你就念觀世音菩薩。你會說“這樣不公平!”不公平的是警察,不是觀世音菩薩,因為人性本來如此,法律本來就是人訂的。關鍵在於,你對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要有信心,要能激發這個生命因素才有用;他是跟真理相應的問題,不是國法的問題,國法隻能是規範,但若是犯了懷恨造業的國法,那念觀世音菩薩會沒有用,因為生命中的惡質太強了,搶劫殺人以後才要念觀世音菩薩,那未免太現實了,這樣是行不通的。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一般人對這一句比較不認同,他會認為人家詛咒你,念觀世音菩薩,你沒事就好了,為什麽還要反過來去害對方?其實,這是真理反應的本然,沒有為什麽,詛咒,就像仰天吐痰一樣,當他掉下來以後還是落到自己的身上。造了那個因,就得那個果,不會說你往天上吐,最後卻掉到別的地方,他是一種自然的反應,不是我們大腦能想象的,他主要是告訴你,不要用詛咒的方法去傷害眾生,隻要有這樣的想法,回過頭來傷害的還是自己。這是從思維模式上來講的,若以真理的立場來看,當這個力量發出去以後,他一定要到達目標,當對方一阻擋時,那個力量就會反彈回來。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假如遇到惡鬼羅刹,毒龍諸鬼等等,念觀世音菩薩,這時就不敢加害於你;這一點也有人懷疑。大家有沒有聽過這麽一句話“西洋的鬼,嚇不了東方人;東方的鬼,嚇不了西方人。”以前對於這句話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直到有一年我去麥迪遜,剛好碰到下大雪,那個樹被大雪覆蓋,晚上風一吹,四處鬼影幢幢。同修說那是西洋鬼,很多西方人看到那個鬼,常常嚇昏了;我們東方人來看,覺得很好玩,因為我們認知的鬼不是長的那個樣子。西方人若是看到舌頭長長的東方鬼,可能也會覺得很好玩,看到那個鬼舌頭伸那麽長,也許還會過去拉一拉玩玩看。鬼魅這種東西,本來就帶有你的意識形態,那不一定是真鬼。若是遇到真鬼也不用怕,你被他嚇得趕快往後跑,他是被你嚇的往後用飛的,那到底是誰怕誰?所以,這個時候隻要冷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事情就會解決,這些都是會過去。
遇到惡鬼羅刹,毒龍等等,就跟應付前麵講的壞人一樣,你就冷靜地念觀世音菩薩,這是最好的處理方式;但是,就會有人說怎麽可能?你不要被意識形態嚇壞了,人最可怕的就是意識形態。修行就是要求解脫,問題是你要解脫什麽?又沒人那繩索捆綁著你,要解脫什麽?是意識形態,我們是被意識形態框住了,能夠放下意識形態就解脫了。“師父!我能不能坐著聽經?”你願意來聽經我就很高興了,坐地上還是坐椅子有什麽關係呢?自在一點嘛!你認為應該怎麽樣就怎麽樣,表達你的恭敬和尊重就可以了。你若跑來問我,那我故意跟你講“不行!”看你怎麽辦?這就是被框住了。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很多人都認為遇到獅子,老虎,念觀世音菩薩有效嗎?有一位神職人員到一個村莊布道弘法,路上遇到了老虎,他趕快跪下來念觀世音菩薩,結果老虎還不走。念到很累了,隻好問老虎 “你到底要怎麽樣?”老虎說“我的午餐煮熟了沒?”他念什麽老虎聽不懂,隻看到眼前的午餐。遇到老虎獅子這種狀況,那你要真的要念觀音力,不然還有什麽辦法?“不動”這一點最重要,不過不是身不動,是心不動,心念都要能靜下來。問題是臨場往往靜不下來,所以平常就要訓練自己,要能在短暫的時間內使心寧靜,這就是一般講的定力。你沒有“絕對”的定力,也要有“相對”的定力,碰到不良 的環境或是遇到老虎,毒蛇,惡鬼,要能夠很快地把心靜下來。
經文從前麵講下來,語言模式上是講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上則是告訴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冷靜下來念觀世音菩薩,這些老虎,獅子,惡鬼,壞人就會通通過去。其實任何的宗教都一樣,前麵跟各位講宗教化的情況,為何觀世音菩薩會先提出來,這是有原因的,他從最淺的到最深的都在裏麵。所以用生命因素的覺醒和兌現來解釋菩薩的名號是最好的,而“一心稱念”這個法門告訴你,隻要能冷靜下來一心稱念,事情會很快過去。你稱念其它的佛號或菩薩名字也可以,因為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你很熟悉,比較好念。當你看到這些猛獸時,你要是奔跑,他肯定跟在你後麵追你,所以這時你要冷靜下來,而且不能發抖;這種定力平常就要訓練,否則境界一來沒有辦法應付。假如那時候身邊跟著小孩,為了保護小孩,你會盡可能地想辦法冷靜下來,這個特質就是父母的愛,臨危起了作用,你會抱緊小孩,專心一意地念。若是一個人時,反而容易慌張,意識形態會起作用。所以媒介很重要,那個孩子就是使你冷靜下來的媒介,這叫做方便法,有帶小孩的人反而容易過關,遇到強盜,帶著金錢容易過關,遇到老虎就過不了關,因為那個媒介不起作用,你要留意到。所以媒介是一種很好用的方法,提供給各位參考。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蝮蠍”是毒蠍子,“蚖蛇”是各種蛇,叫做百足蟲的東西,他本來就有一種臭味道,人類會覺得很討厭。當他一靠近,不見得會咬你,但你就會嚇死了。這時你就念觀世音菩薩,生命的那份寧靜,會產生祥和的磁場,這些不好的東西自然會離開。他不是指這些外相的東西,而是嗔恨,妒忌這些都會消除掉,念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一個功能。
“雲雷鼓掣電,降雹淑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前麵講的是動物,現在是講大自然的情況,到這個地方是第十二個。念彼觀世音力,大自然的情況也可以消除。”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啟動自己生命中觀世音的生命因素,這時你生命的周圍就會產生相應的磁場。很多人說修行人有什麽磁場,假如你的生命因素都不啟動,哪來的什麽磁場?所以,一定是從你的生命因素中啟動某一個生命因素所產生的磁場,是那個生命因素兌現出來的,而不是你自己一個人產生的。若是從“人”來說,那太廣泛了,很難去證明,但從生命因素來講,他是很好證明的。
九 你就是佛!
前麵談到眾生,“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念觀世音菩薩,你會產生某一種能力;這個“念”很多都把他變成口念的念,其實他是心念,是黏上去了。這個字假如以現代的意義來加以詮釋,應該叫做激發。怎麽激發?研究物理的人都知道,原子是由電子、質子、中子三種粒子所組成,原子核是有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所形成,其中的中子是很活躍的粒子,而當原子核被中子撞擊時,會釋放出能量,核能就是這樣來的;某些特殊的元素,被撞擊後除了會釋放能量外,還會產生所謂的連鎖反應,因而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念”就有這個意思,所以他不是嘴巴念一念而已,那種當然無效,而是在念的同時,要能激發出你那個“觀世音”的覺醒的生命因素。假如生命因素沒有把他激發出來,那就不叫做修行,充其量隻能算是民間信仰,因為無法改造生命,要改造生命,就要把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這個字這樣解釋,你若能掌握得到,今天就沒白來,值回票價了。
至於要用什麽方法激發,怎麽樣把生命中的此一生命因素激發出來,這部分得靠自己去努力。一個菩薩要如何把他的生命因素兌現出來?我們看到這個世界眾生有這麽多,但是菩薩有幾個呢?早上我們到附近的印度廟參觀,看到人家是非常地積極,非常地有向心力;看看我們自己呢,?一講到要如何如何時,就有人“啊,那不可能的啦.......”,那還有什麽是可能?那就沒有壯敬自強的可能。生命本來就是積極,韌性又剛毅的,很多東西都是可以突破的。
同樣的,我們很多的無明暗障,也是要靠自己隨時地反觀自省。比如,日常生活中,當你的內心覺得怪怪的時,自己就要留意了,那個都是業相,這時就要趕快懺悔,不要等他兌現後,才在那邊怨歎不如意。當業障開始兌現時,那已經不是不如意而已,而是無量苦逼身了。所以,你要有生命的敏感度,敏感度愈高的人愈沒有業,因為一個覺性愈高的人隨時都可以懺悔。敏感度不高的人,很容易落入情執,就會常常陷在裏麵出不來,那就是沒有敏感度。迷什麽?情迷,酒迷,財迷........,一迷迷進去就爬不出來了。覺性高的人,就不容易沉迷,即是是喝酒,也會淺嚐即止,這樣飲酒就並無不可,問題是大多數的人沒有覺性,往往三杯黃湯下肚後,就胡 亂瞎來了,那當然不行。因此,關鍵在於生命的覺醒與否,一個人沒有覺醒的能力時,就會落入慣性,慣性又叫做相續心,這個相續心就是輪回本。一般人都是活在相續心底下,因此會認為這樣很正常,於是就不斷地輪回下去了。所以,你要懂得怎麽運用這個念。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這裏我們要問大家,是什麽東西捆著你了?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是這個捆著你的東西,造成你無量的苦。每一個人都被捆住了,被捆住的核心點則是因人而異,解套的方法隻有一個----放下意識形態;你是被各種不同的意識形態給捆住了。“意識形態”這個名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你體會不到,是這個東西讓你產生種種的苦。
前麵我們提過,全球暖化,生態變遷的問題日趨嚴重,而因氣候變異所造成的災難頻傳,雖然大家都知道問題的原因在哪裏,世界各國也聯合訂定節能減碳的條款,但源頭的問題沒有解決,再怎麽樣限製也解決不了問題。釜底抽薪的方法提出來的,誰要接受?因為經濟馬上受到衝擊。你若是跟美國講要限製消費,他的社會可能馬上崩潰,美國的人口不到全球的百分之五,可是用掉的能源占了世界的四分之一,你看要不要限製?若是中國,印度這些國家,也像他們這樣消費,那這個世界很快就完了。要留意啊,這當中完全是意識形態,你要把這些問題的源頭提出來,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我們很多的身語意習慣通通要改過來,不改不行啊!以我們的年紀來算,未來二十年的災難我們都會碰上,那你改還是不改?要改,現在馬上就會痛苦;不改,將來會連個退路都沒有,大家要留意啊!所以,要知道你被什麽困扼住了,社會的困厄叫作共業,個人的困厄叫做別業,要先把那個困住你的意識形態找出來,跳開就沒事了,你要能放下。
“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一般都“向外”解釋成:外麵有個妙智力的觀世音菩薩,他能救世間苦,這種心外求法的解釋就弄錯了,他是指你的生命裏有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個生命因素能夠激發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同時覺醒,因此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具有妙智慧,有解決這些困厄的能力。
我們往往都把觀世音菩薩擬人化成一個美麗的姑娘,那是意識形態使然,不是這樣。
我們的生命裏有很多組成的因素,而觀世音菩薩是眾多的生命因素之一,但這個生命因素能夠激發我們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同時又能修補這些生命因素的傷害,有修補我們心靈創傷的能力,隻要你把他激發出來,自己就有解決世間一切痛苦的能力。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這個生命因素在你其它所有的生命因素裏都能夠出現;“無刹不現身”,就是這個生命因素可以融入其它的生命因素裏。所以我們講《普門品》是等覺菩薩修的法門,原因就在這裏。前麵講無盡意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要怎麽入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是從觀世音菩薩的立場來看,而世尊也是站在觀世音菩薩的立場來講;“無盡意供養”,就是進入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裏。
同樣的,觀世音菩薩也能夠進入其它的生命因素,所以這裏講的很清楚,“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所有的生命因素他都能夠進入,他滲透進去以後,“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裏麵的種種傷害或無明覆蓋,通通都可以把他除掉;即使已經受傷到地獄惡鬼畜生這種地步,壞到不能壞了,他都能夠修補回來,這是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功能,也是他功德偉大之處。因此,學佛,你首先要具備這樣的知見-----你就是佛,日常生活中,就以這樣的標準來觀察自己,“我是佛,那我在大寮切菜,怎麽愈切肚子裏的火愈大.....我是佛,怎麽到處跟人斤斤計較.......”,不但如此,生命中那些優良的生命品質,你要讓他成長,讓他兌現。每個人都可以,大家學佛,修行就是在做這些工作。
現代人強調效率,講求“新速實簡”,所以也希望修行像開燈一樣,最好是師父跟我“點一下”,馬上就開悟了,不是這樣,開悟跟開燈不一樣。但是透過訓練,可以讓你的生命覺醒;生命因素一覺醒,你就開悟了。但是,開悟隻是覺醒,隻是種子開始長出嫩芽而已,接著要讓他成長,茁壯,才有可能開花結果。我們反過來看看生活中的自己,若是連自己的小孩應該要讀哪所學校都無法搞定,那還談什麽開花結果,還談什麽果實累累?生命的成長沒那麽容易,可是大家都把開悟想的太便宜,太簡單了,兩者根本搭配不上來。
大家自己認真想想,我真的是佛教徒嗎?還是那種遊走佛教各道場的老油條?不是師父老愛罵人是佛教界的老油條,而是要捫心自問:“我是真的在修行嗎?”有沒有每天自我檢討:“我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就算沒有每天檢討,每個禮拜進步總需要吧?你說,“師父,這樣未免太急了吧?那好歹每個月總要有所進步吧?在場很多人都學佛學很久了,甚至十幾二十年了,想想你的生命有沒有比以前成長,比以前進步?總之,你要想辦法逼自己進步才行,肚子餓了,都會想辦法找東西吃,法身慧命餓了,難道就不會想辦法喂飽他?古代的讀書人說:三日不讀書,麵目可憎”,那我們會不會講“三日不修行,麵目可憎”?三日不修行,法身慧命就餓了。你一定要把學佛當做第一要務才行:如此,展現出來的生命就會很美,色身和心性都會很美。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這是觀世音菩薩的五個觀行法,五個都是非常廣大的行法,他能夠全方位的激發你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覺醒,從“觀”講,這是性宗的語言模式,有觀就有定,定就是止,所以叫止觀;真觀,他有真止、真觀(應該來講叫真空觀,真空止);清淨觀是清淨止、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是廣大智慧止、廣大智慧觀;悲觀是悲止、悲觀;慈觀是慈止、慈觀。就止觀來講,他裏頭一共有十個。你要分開修或綜合修都可以,或是要跳著修也沒問題,那要看你的師父怎麽教。我們華嚴是把這個部分綜合起來----真觀,就是真空絕相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就是理事無礙觀,悲觀及慈觀,就是事事無礙觀。綜合的修法跟分開的修法不一樣,各有各的專長。法界三觀真正要講的話,單單前行的部分至少就要花二百個鍾頭,一天講二個小時,三個月都講不完,這還隻是前行的準備功夫而已。二個小時的錄音帶,你要在八個鍾頭內把他整理出來,才有可能進行第二階段“定、慧”的修行,止是修定,觀是修慧。你要先有前行的基礎,才有可能正行,但是這個修法“一成就馬上到七地”;七地準備上八地,跟初果二果是不一樣的。
這句經文是講到觀世音菩薩的行法,一般人解釋這個部分,大都隻就文字上解一解,我們是從實證體驗的觀點來跟大家談的。從前麵的經文一路下來到這個地方,講到這個生命因素可以發揮這麽大的作用,以一位行者的立場和角度,這就必須要問“他是怎麽兌現的?”就好像我們常問師父“我要怎麽修?”那麽我們要怎麽樣把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覺有情兌現出來?就是用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這就是為何講完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的偉大作用後,他緊接著講五觀。這是從行者的立場來進行的,你要馬上去修。
這部經在印度的的原文裏頭是有論的,我是沒有看過,你問我“怎麽會知道呢?”因為以一個行者的生命,按照這個理論來到這個地方,他這裏就出來了。這個法門我是現在同時跟你一起修的,你一定不相信,我講的時候跟你同時在修。修法是怎麽樣?不是一定要搖鈴或一定要有個蒲團 那種才叫修法,我看很多人連“修”這個字都沒搞清楚,你問他為何昨天沒有來聽經,他就跟你講“因為沒空”,他都是有空才來的,沒空就不來了,這那叫修行?其實是你的休閑活動嘛。
真修行是看精神,我們通常都隻是看一看,聽一聽,聽起來覺得很通順就過去了,你不會去修。什麽是修行,你一定要弄清楚,每一個人的行法都不同,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但你大概會以為所謂的行法不同,是指他修禪法,我修密法的那種不同,不會想到“我修法是怎麽修的?”我講的是“用心”的不同,這才是真修行。所以,當這裏講到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是怎麽兌現時,我們就要從自己的實際行法中去了解,不管你是修念佛的,修打坐的,還是念阿彌陀佛的,都可以修這五觀;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都可以透過念觀世音菩薩,念阿彌陀佛或念虛空藏菩薩這些媒介來修,沒有說隻有念觀世音菩薩才能修,這兩個是不同的區塊;禪淨律密本來是法門,但你弄到後來通通都變成隻是個媒介而已。因此,我們才提倡結界工程、華藏工程,就是要你重新開始,要你真正的修行;真修行,就必須克服萬難來進行這個工程,而且必須一次比一次進步。
古代的方法已經不適用現代,因為古代的那些方法是給不識字的人用的。以誦經為例,很多八九十歲的老太太,雖然不識字,可是經書一拿起來都會念,為什麽?他認字的樣子,你要是換個經本給他,他就不會念了。因為他是認字的“影子”,所以每個字都要很認真地看。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識字,每本經拿起來都會念,反而不認識那個字的“影子”了,這個法門對你就沒用了,所以很多人誦經都成了“三句經”:“如是我聞.......”,接著就孫悟空打豬八戒“一片空白”了,後麵“.......信受奉行”。結束了。就這三句----“如是我聞”、“一片空白”、“信受奉行”。我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方法,但因為現代每個人都受過教育,隻要受過教育,真正的生命已經支離破碎。你留意看看,教育程度愈高的地方,心中愈沒有上帝,因為他的生命破了,所以不承認上帝的存在,知道嗎?因此,我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修補破碎的生命。
這個時代念觀世音菩薩最有用,因為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修補你破碎的生命;你自己內在就有的這個穩定機製,可以讓你恢複健康的狀態。要怎麽樣修補,怎麽運用、怎麽把他激發出來?就是用這五觀。修這五個觀門的行法叫做聖解脫道,是次第道修行出離三界的方法;五觀其實是十門,而每一門又分為十門,這是很複雜的修法。聖解脫道就必須這個樣子。如果用《普門品》修,要怎麽修,就是念觀世音菩薩,但還要加上修觀;這部分以圓教經典的修法,是用圓融道的修法,兼著這個部分五觀齊修。很多人批評大乘無行法,那是因為他不懂得經文的語言模式,所以就無法解經,也無從得知他的行為模式,因此就不會修。所以這幾個字,你要從禪法或密法來修都可以,禪法有禪的行法,那是一種指導;密法有密的指導,他又是一種行法,兩個是不一樣的係統,但是都可以用。
“常願常瞻仰”,這一句很重要,鳩摩羅什翻譯經典很詩情畫意,韻用的非常好,他的兩個常,這個“願”,就是行,“常”就是經常。一般人是一天修兩次,出家人真正精進修行的一天六次,每四個小時修一次;因為五觀同時修行通常要花三個半小時,剩下的半小時是讓你洗澡,換衣服的,換洗完畢繼續修行。“常願”就是常常修,這是出家人的修法,隻有出家人才有辦法這樣修,若是在家也要這樣修,那就是優婆塞,優婆夷。我們現在把在家修行的都叫做優婆塞,優婆夷,真正的優婆塞,優婆夷。是要能一星期至少有兩三天是住道場那邊服務的才算,隻有皈依的這種在家居士,其實隻能稱為信徒而已。
“常瞻仰”,瞻仰不隻有抬頭仰看的意思,還有像上提升的意思,也就是要常常地超越自己,每天修法都要能自我超越,就算不能每天超越,也要每星期超越一次;自己在反省的時候就會超越,這個就叫做“常瞻仰”。這個“常”是無盡的意思;生命不能停止,要無盡地超越,直到止於至善,到了止於至善,生命還是恒動,永恒的繼續再超越。大腦是有極限的,所以使用的都是相對真理,不是絕對真理,也因為是相對真理,所以會一直推理,想把對方打到,推理不是真理,隻有契理才是真理,要留意這個部分。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這是講他的清淨光,生命的作用,這個詞在量化研究裏是可以做深度研究的。生命的存在,以現代科學來講,他是一種波長,波長在定中來看是一種光,但不是一般講的那種可見光;這個無垢清淨光是生命的光,肉眼看不見的。談到光波和聲波,大家可能以為那隻是物理現象的一環,其實在整個法界中縱深是非常大的,某特定波長的可見波叫做光波,另一某特定波長的可見波,謂之聲 波,光波、聲波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你聞到的味道也是一種波長。現代科學稱它為波長,在生命裏頭叫做光,他是生命光,所以用眼睛可以聽到聲音、可以聞到味道,但你不相信,一定要用耳朵聽,一定要用鼻子聞。因為那種光或科學上謂之為波的,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整體性,但因為你現在的感受隻局限在某個區塊----光波的區塊、聲波的區塊。
皮膚的接觸是一種觸感,觸感也是某一特定區塊的波長,叫做觸波。你說“這哪有什麽波長?”假如沒有,你就不會去化妝、保養皮膚.....你以為是接觸,那個叫作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其實六塵都隻是一種波動而已,當那種波是眼睛看得到的,就叫做光。修行在做生命體驗感受時,所見到的都是光,他用一根都攝六根,所以宇宙中所有的波長,用眼睛就可以全部看見;甚至於用皮膚就可以看了,因為觸塵嘛,你去留意看看。所有的塵境都叫做波長,所有的塵境的一轉化,通通叫做無垢清淨光,都是生命光。
生命的光不一定用六識,生命的本能就能夠接觸到了,所以這個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水,普明照世間”。這個語言文字,你若用傳統的民間信仰的那種解釋,文字表麵上看起來好像通,再仔細推敲,會發現他根本行不通,必須用這種方法看,因為是生命的光,所以生活中的一切意識形態可以完全超越,生活中所遭遇到的意識形態,所產生的風、火等等自然災害、人事災害,完全可以降伏。所以如何“身處於這世間,業力轉交 給法界”,就是這個了,他講的都是等覺菩薩的行法,普門這一會就是等覺菩薩會,生命因素都已經到達最高峰,開始進入各個生命因素的交 融狀態;所有的生命因素都到達一百分,開始在交 融,這個叫做等覺,交 融完畢就成佛了;“普明照世間”即是指生命光能夠在所有的生命因素裏頭普照,交 流。
假如要講修行次第,各生命因素要怎麽成長?這個要講到“住”,當你從“看到概念形成”轉入到“識的運作和形成”時,你所選擇的念是什麽,把那個念停在那個地方,那個停的地方就是你佛國土成就的地方。這都是有相關的,但講這邊就沒辦法講那邊,講那邊就沒辦法講這邊,要綜合一起講,需要的時間會很長,他的前行的功課有很多。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裏開始要總結了。經過五觀修法以後,生命的光已經現前,一切世間的災難通通可以超越,這是從實際修行來的。在這之前,他隻講這個生命因素的功用,至於修行的過程,這裏沒有提到,因為一講起來就會比《法華經》還要大本。後麵這裏是總結這個生命因素的效果。“悲體戒雷震”,“戒”就是規範和限製,“雷震“就是各種打擊;簡言之,就是這個色身像孤兒似地存在這個娑婆世界,有種種的限製。“慈意妙大雲”,當這個生命因素起作用時,他會保護你這個生命。
我們身處於這個世間,像不像被種種枷鎖,牢籠給限製住了?“雷震”就是經常被毒打。這一個可憐的生命裏頭有個東西會起作用,一般我們稱之為生命的意誌力,這個生命因素會起作用保護你,讓你免遭受這些災害,所以叫做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澍甘露法雨”就是下甘露法語,意思是我們這個可憐的靈魂失落在這娑婆世界裏,遭受種種的災難、限製,當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起作用,種種的痛苦、煩惱都可以除掉。
“爭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古代爭訟不像現代的製度和流程那麽完整,一旦處在爭訟、軍陣中,那就沒救了;隻要激發出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關鍵是,要怎麽激發這個生命因素出來呢?關於修法的部分,我們講了很多,你在修法時將整個《普門品》帶進去,這就是工程麵。比如修數息法,技術麵的部分,“怎麽製心一處”,怎樣放輕鬆,息出息入要清清楚楚”,三個都要做到;工程麵時就把整個《普門品》帶進去,你很快會 到達這個領域。五觀的部分不用管,因為你一修下去,第一個真觀的真定、真止、真空絕相止就修成了,你要向生命觀境前進的時候,《普門品》就推你進去了,你的生命因素就起來了。所以修行有他的方法,不要以為讀讀經就可以了,當然讀經也可以獲得加持,但那個力量太小了,這就好像拿了一千塊去買一顆糖,那太可惜了,他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談到生命運用時大家應該要掌握的。
十 拜觀世音菩薩就是拜自性佛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這個地方是結論了。性宗的經典,隻要有“妙”這個字出來,就是饒益眾生的意思;「妙音」就是利益眾生的音。 “勝彼世間音”,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到,觀世音觀的不是這個世間,是你生命因素中所有波。現在我們這個生命因素的波通通被汙染,所以所有的波叫做汙染波。前麵講無垢光,你要無垢,可是現在都被汙染了。
“觀世音”的“世”不是指世間,他是指你生命因素的存在,若是不能一窺堂奧,就會解成“觀世間的聲音,救苦救難”。不是這個意思,他是指你的生命因素,因為當生命因素被覆蓋時,你就會有災難。為什麽生命因素會被覆蓋?因為意識形態,是被意識形態所覆蓋了;當生命因素被意識形態束縛時,痛苦就來了。所以,首先你必須想辦法先讓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解套,因為他能夠讓你所有的生命因素也同時覺醒,若是連觀世音這個生命因素都束縛住了那就沒辦法起作用了。
“梵音海潮音”,通常梵音是指西方,清淨音的意思,海潮音是指北方,他是指妙用。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這四個音都是生命原因的不同貌像。以梵音來說,他不是用喉嚨發音的,他是生命的本音,發音出去,生命自然會相應。佛陀講經,其實不是用講的,是用生命發音出去,發出去的聲音,法界中所有的國土都會相應。他沒有用什麽發射器,也不需要接收器 ,但法界中任何一個國土都相應。因為佛陀最厲害的地方,是他生命裏的生命因素已經通通串聯一起了,當生命中的自性串聯通通打通以後,外麵的世界就全部通了。這點一般人很難體會,雖然嘴巴也會講“外在世界是內心的投射”,但是當外在的東西得不到,有災難時,卻看不到內心的世界。
修行的時候,生命裏頭的每一個生命因素都要去交 融;交 融的時候,外在的世界他會兌現,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地方。我們往往是往外求,他是在裏麵起作用的,自己的工廠要起作用,不起作用不行,關鍵在這個地方。
基本上梵音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海潮音,觀世音和妙音,所以通常來講外麵有三個音。梵唄就是生命原音的作用,他是透過物理現象來發生命的原因,但是現在我們理解的梵唄,都隻是把他當成唱唱歌而已;合唱團 也是要經過聲樂的訓練和指導,然後經過呼麥,呼麥可以同時發五個音。我們這邊是講華嚴字母,華嚴字母就是生命原音,一個人可以同時發三種不同的音;這部分我們已經找到源頭,接下來就是怎麽訓練的問題。我們要學的就是從原始的狀況中發音的要領,像小孩學發音的要領一樣,但這個叫做呼麥、喉音,喉音還是物理因,超越以後才能學梵唄,就是梵音,清淨音的部分;然後再起作用,才能夠盡虛空遍法界。
我們這樣講好像很簡單,以密法的修學訓練,需要十二年以上的功夫,才可以直接用音聲穿透,在你的生命因素裏頭整個交 融起來;全部的生命因素能不能通通交 融,這我不敢保證,但觀世音菩薩這個生命因素一激發出來,一定可以跟另一個生命因素作交 融,兩個交 融的試驗絕對可以做得到。其它的要靠自己下功夫了,你要怎麽做我們不曉得,但我們從這個修法可以這樣去進行。這些資源都在,我們也肯定二百年後絕對可以複原,雖然那時候這個色身沒辦法看到,但至少我們現在進行的工程,兩百年後他絕對會兌現出來,因為還有人會發音,也有民族會發音。
西藏人原本是會發音的,因為喜馬拉雅山那裏非常冷,所以必須訓練從海底輪發音讓全身熱起來,自己產生暖氣。那些大喇嘛、老修行者這個功夫都有成就,可是後來的人離開那個環境後就不會了。那是他們怎麽訓練自己在睡覺時產生暖氣?他把厚毛毯放到水裏,然後再十五分鍾或半個鍾頭內,要讓身體發熱把那條毛毯烘幹,你看那個溫 度有多高?那時的人就有這種本事,現在沒有那個訓練環境,本能就喪失了。既然是人的本能,那就可以恢複那個能力,雖然我們有那個技巧、法門讓你修學,可是當前我們這個地方的修行環境尚未具足,那就沒辦法了,古代的修行環境很好,所以可以成就。
“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常念”就是要這常常修這個法,常常去激發這個生命因素出來。“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與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 “念的時候、激發的時候,要念念勿生疑,每一念每一念都不要疑惑;意即你的激發每一次都要正確,跟射箭一樣,每一次都射中紅心,不是亂射。你的修行要很精進,不要老是修修看,聽師父講一講,“好啦,回家修修看”。像這種修修看的,會成功才怪,這就是念念皆生疑,你要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觀世音淨土的聖人、清淨的聖人,這是表麵語言文字的意思,他真正的意思是這個覺醒的生命因素,與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要記得,當你開始對生命因素做激發,不論有沒有擊中,此時生命已開始成長;沒有擊中,叫做摸索,摸索不一定會成功,但這個時候生命已經在成長。成長多少?因為還沒有擊中,所以可能不會很多,但已經開始往那個目標邁進;一旦擊中,生命就不退轉,隻會成長。因此我們不斷地鼓勵大家,你一定要試。
要留意的是,即使師父跟你說“對,你證阿羅漢了,成就了、開悟了”這隻是表示你擊中一次,但並不表示你已經到達最高位置;擊中紅心,再正確還是紅心而已,這隻是告訴你,你證得初果。擊中一次,表示你有在摸索,有在修行,既然擊中目標,你應該會產生興趣並且繼續再試才對,假如擊中目標就放下了,那叫做概率,隻是不小心打到,拿到獎品,有這個福報而已。什麽時候才會有意,作意,願意再去嚐試激發,這才是關鍵。所以,不要超越一次就停了,在你的生命機製裏,要無盡的超越。擊中是必然的,但你還要繼續。
很多人擊中一次就以為夠了,不在繼續前進,這種人隻好等著天上人間其次往返,才能證阿羅漢;“七次“是表征,不是真的來往七次,是要等那因緣整個過去的意思。通常這些人在世間所現的相都是專業人士,生活中、工作中就是一個修行人,不一定現修行人的相,但他的生活、工作其實都是在修行,隻是你看不出來而已。不是看他有沒有三皈依、有沒有受五戒、有沒有穿海青、有沒有念佛打坐,這些都不是修行的定義範圍,真正的修行是指你在工作中,生活中有理想,而且會堅持,即使遭受挫折,失敗,依舊堅持不退,這才是修行人。
生活中不是不能修,隻是因為貪圖享受,遇到挫折就轉了,不能堅持。堅持很重要,而他堅持的那一個理念,就是指生命的成長,他可以用各種形態來表達;會有一個讓自己往上爬升的理念,但不是你意識形態的那種修行方法,這就是天上人間七次來往的人。為什麽講七次?“七次”是指當時的圓滿狀態,來回幾次不管,反正就是要回來消業障、報恩,世間法這些通通要了結,了結了,自然就會出家,成就證阿羅漢。你問阿羅漢“修行是怎麽修的?他不會講,但自己就是會修,關鍵在這裏。所以要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才能在苦惱死厄中,給自己做依怙,不要一直向外求,求人不如求己。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慈”是興樂,意思是說這一個生命因素具足一切功德,在一切還沒有成熟的生命力,都在做修補的工作,你要把他看成是外麵的眾生也可以,但自己自受用的部分要先具足,對外麵的部分,就是妙音,海潮音,對自己來講,觀世音就是梵音,你要留意這個部分。“福聚海無量”,隻要有一個生命因素激發出來以後,就有無盡藏的寶,這個無盡藏的寶,多到用不完,又別名虛空藏菩薩,佛法中通常用寶瓶來表達,這裏他用“福聚海無量”來形容。
“是故應頂禮”,從文字形象上來看,“頂禮”就是頭頂佛、菩薩的足,我們現在通常是頭頂地,意思是表虛心的接納;要頂禮,就是要虛心的接納,否則那個頂禮沒有意義。若隻是打賭賭輸了,“好,我給你一拜”,那到底是誰拜誰?這就不是真正謙虛的頂禮,這是會有災難的,因為是懷著一種嫉妒和嗔恨的心。頂禮,是一種虔誠、一種恭敬、一種臣服,懷著服從的心接納,這才是頂禮,不是形式上的膜拜。現在很多人看到人家在拜,他也不願意拜,“我就隻是看看”,因為他不臣服。當一個人的我執、意識形態很強時,是不可能臣服的。
所以這裏頂禮的意思,是指我們真正的臣服於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你若是真的臣服自己生命中有這樣一個生命因素,那你就頂禮。所以,看看你拜的是誰?是不是自性佛?當你一直往外看的時候,拜的當然是觀世音菩薩,可是當你認為觀世音菩薩是自己的生命因素時,觀世音菩薩的像隻是個媒介,其實你拜的是自性,這樣自性才會成長。整個經文的理論你要弄清楚,語言模式、思惟模式、行為模式已經從頭交代地很清楚了,一點矛盾也沒有。可是,若你隻是依文解義,那就處處是矛盾了,尤其是你把經書當成一般的書來看時,那矛盾又更多了。
經文的語言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你要能解讀,才能看出他的殊勝、偉大和可貴之處,這樣你才會珍惜,否則就會把他看成跟一般的《土地公經》差不多。土地公廟裏頭也常常供奉觀世音菩薩,因為觀世音的階級比較高,就把他擺到中間去坐,土地公反而做旁邊去了,假如你誦《普門品》跟誦《土地公經》一樣,那就是按照世間的文字相在解,這樣就無法了解《普門品》在講什麽,為什麽叫《普門品》。為什麽叫《普門品》?因為每一門都通,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生命因素,而且這個生命因素可以串聯、融入所有的生命因素。經文到這個地方,是世尊告訴無盡意菩薩。
這一會我們已經將整個法義開展出來了,各位也聽得很清楚了,你也是這一會的當機中。整個經文背後的語言、思維都交代清楚了,背後的行為固然無法全部講,但相信也都點到了,應該是交代的相當清楚了。這一會的殊勝,相信各位跟法華會上的佛菩薩一樣完全具足,不要看這麽短短的一篇,法華會上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法華經》裏的一偈一句,功德都不可思議,何況受持這一品經?那功德更是不可言說。
接著往下看經文結論的部分,結論這部分其實是經家或翻譯家整理出來的一個結論,既不是佛講的,也不是無盡意菩薩講的。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坐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縟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這是持地菩薩幫我們做印證。持地菩薩大家知道嗎?持地菩薩除了《普門品》這裏出現外,另外《楞嚴經》的“二十五圓通“也有出現,他是修地水火風的“地”法門;土地公這個行業有一個堅牢地神,以《地藏經》來講,堅牢地神是所有土地公的隊長、總司令,持地菩薩是這個總司令上麵的總統,知道嗎?隻要你是腳踩大地的眾生,他都護持,換言之,隻要你是真修行,持地菩薩就護持你。
持地菩薩也是生命因素,隻要是真修行,生命中就會有一個生命因素來護持你。怎麽護持?經文這裏講“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觀世音菩薩品》裏的自在之業,就是這個生命因素的自在功德。“普門示現”就是講到各個生命因素的交 融神通力,他的作用、妙用。這部分不知道各位確實聽懂了沒,不過大家都聽到了,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他這個地方講的很清楚,“聞是觀世音菩薩品”,沒有講“普門品”,你生命中要試著去修觀世音菩薩這個法門,這部分包括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這個部分聽了以後要去行,隻要去行,持地菩薩這個生命因素就起作用,你的福報就現前了,至於究竟是觀世音菩薩的生命因素來加持你,還是持地菩薩的生命因素來加持你,已經不重要了,因為你在菩提道上的種種困難都能夠解決了,關鍵就在這裏。但我們還是期望各位,不要修到變成慣性,“今天沒有念觀世音菩薩就覺得怪怪的,有念就很好睡……”那就變成慣性了。
剛開始早課、晚課一定要做,但重點是在培養覺性,覺性能起,這個因素才能起作用。佛,就是覺悟的意思,修了老半天,結果睡著了,那不行,一定要帶著覺醒的心。至於怎麽培養那個覺醒?這部分要自己來,問人也沒有用。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覺醒,但覺醒不是緊張,若是會緊張,一定弄錯了。比如我們講禪修時有三個條件,置心一處、放輕鬆,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你要覺醒,清清楚楚,同時也是放輕鬆的。很多人一放鬆就睡著了,不是那種放鬆,放鬆,然後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在做什麽。
經文最後出現持地菩薩,這也是一種普門示現,意思是告訴各位這個法門,持地菩薩會加持你。所以他有一種普門示現,意思是告訴各位修這個法門,持地菩薩會加持你。所以他有一個叫做圓通的法門,意思是他到處會示現,讓你處處圓融、圓滿,這就是此一法門示現給我們的。至於這個法門應該如何修比較好呢?這就要看各位了。我們已經交代的很清楚了。
【會後提問】
問:請問師父,佛是這樣的慈悲,為什麽他不把經文背後的意義,像師父這樣明白的講出來?很多經文都是重複再重複,無非也是讓眾生明白,那為何當初他不直接了當的講明白?
答:佛不是不直截了當的講明白,三千年前講的,當時的人聽的明白,可是三千年後的人就看不懂了,這也是為何代代都要有人講經,經文必須隨著時空、名族性、文化性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詮釋,這也是發願講經者的天職,他的基本責任。你想想看,倘若佛陀當時用“完全競爭”、“經濟成長”、“飛機”這些名詞跟大家講,當時的人肯定聽得一頭霧水,是不是?就拿治病來說,三千年後的看病方式,肯定和現在不一樣;同樣的,你看三千年前的人治病,像《藥師經》裏麵記載的那種治病方法,肯定會說那是迷信。三千年前的轉變,他是慢慢地,像數位那樣一格一格跳過去的,可是你現在來看三千年前的語言文字,當然會看不懂了。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你一定要有“依”,依一個師父,因為不同的師父有不同的語言模式和解讀方法,我們姑且不論他講的對不對,因為對不對那個師父是要負責的。我們已經把這些狀況很清楚地剖析出來了,語言的表達、思維的那種狀況、及行法,其實都是可以串聯起來。
假如你把好幾部經,或是好幾個師父講的通通堆在你這邊,那有可能會中毒,因為當中會產生矛盾、衝突。所以你要跟誰學,一定要確定好。不是哪個好,那個不好的問題,而是初期階段,一定要先確定一個師傅。所以我們才跟你講,你確定跟哪個師父學,主修的部分要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它的也可以學,其它就占百分之二十五以上,這樣你才會交 流,但是其它的部分假如學太多的話,模糊了你要修的這個法門,那就會不知道在修什麽了。
問:剛才師父提到拜自性佛,可不可以請師父說明一下,什麽是自性?
答:自性就是如來,如來的中文叫做自性,也就是所有的佛都是同樣的本性。這部分算是很基礎的部分,自己要去弄清楚,佛經要多讀幾本才有辦法。否則即使我回答了,你後麵還會有一堆“可是、不過、還有、但是......”,那就講不完了。講自性,你現在不懂沒關係,那就帶著回家慢慢燉,燉熟了,就知道自性是什麽。他不是知識,沒有辦法用你的頭腦就能想明白,一定要去糅合,要去把他燉熟一點。現在你聽到這個詞匯,就好像還沒煮的白菜,蘿卜。切下來都棱棱角角的,要先把他煮熟了,才知道蘿卜是什麽味道。
問:師父,如果真正要依《普門品》來修的話,是不是可以隻依止“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及後麵“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這幾個重要的部分,這樣是否就可達到您剛才說的生命因素的交 融?
答:公式是這樣的沒錯,但問題是需要功夫,功夫沒有,徒有公式是沒有用的。就好像我們光有橋梁的設計圖一樣,重點是要把那個橋梁的藍圖,透過工程將橋架設起來,不是光有藍圖,火車就可以開過去了,對不對?工程的部分要去架構起來。
我們這一會是講到等覺菩薩的地方了,但資糧道不夠的人,就會有很多地方聽不懂。大乘佛法講求廣結善緣,所以來聽個一、二堂課或是每堂都來的,我們通通講功德無量,文字上看起來都是“功德無量”其實是有差別。
等覺菩薩的條件,因緣,你現在還沒有具備,那不要緊,必須從頭起修。像剛才講到的五觀,應該是天台的修法,因為他是天台宗的主要經法。他們怎麽教是一回事,我們從華嚴宗的立場來看,要五觀分開來教當然也可以,那就要重新創立宗派,所以我們就用華嚴的法界三觀來修這個法。
法界三觀要修《普門品》可以嗎?可以,這個部分有一個特別的工程麵,技術麵是按照法界三觀的技術麵,工程麵可以按照這個工程來進行,所以這裏頭會產生這樣的一種狀況。你要修學,我們這邊可以教你,但你自己要很堅定,很坦白。為何這麽說?比如你要修法華,但因為找不到法華的上師,所以就來學華嚴,學到一半,法華的上師跑出來了,當然你會很高興,這時你可不可以回去學法華?當然可以,隻要講清楚就好了,但是你不能偷偷地學,因為偷偷地學,本身心性就有瑕疵,人個性就有問題。
我們這裏也有很多外來的出家人,我也是常跟他們講,要常常回去看你的師父,你不是背叛師父來的,這裏不收逃兵。你應該用很光明磊落的心胸來這裏修法,而不是偷偷摸摸好像犯了滔天大罪似的,這種心態都不健康。你說我本來是學什麽,現在想來這裏學,可不可以?當然可以,但你的觀念要能轉;修法本身不是問題,但你的觀念裏有很多毒素,所以當我在講的時候,你就會“不過、但是.......”抑或是說“可是我上師說........”,你到底是要跟你的上師學,還是跟我學?那就很難指導你了。所以一定要弄清楚。你說“這一會我跟你學”,那也可以,那就要完全地學,學完因緣到了,該轉就轉了,沒什麽不可以,那是個人的因緣。我們這一會就講到這裏。
備注:海雲繼夢和上解經
海雲繼夢解經叢書總序
本係列所解經典共十四部,即《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法句經》《百喻經》《賢愚經》《心經》《金剛經》《壇經》《佛說阿彌陀經》《普門品》《耳根圓通章》《地藏經》《藥師經》。此十四部經典為一般佛教及大乘佛教共同必修課程,雖不在華嚴專科之列,然仍屬華嚴教學體係專科基礎教材且為第一階段共同必修課程。凡欲進學華嚴專業課程,必先經此一階段之架構,方有共同的語言模式和思維模式。
為順應華嚴佛法院三階段教學法第一階段指展開,而重新開講大眾佛學課程,並由空庭書院講教材編輯成《海雲繼夢解經》叢書,發行流通。
此係列雖數大眾佛學,實質上,其內容程度頗高,但對有誌生命改造工程人士言,深淺並非問題,關鍵乃在對靈性有無認知。
有鑒於此,特匯集整理出此一部分所講之經典書籍文稿於此,與有緣者結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