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四二年的春節,在隆隆的炮聲中到來。


    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裏,南華經濟穩步提升,由於下轄地區能源、銅鐵礦石、稀有金屬、橡膠等資源一應俱全,糧食儲備充裕,再加上蘇德戰場的巨大訂單支撐,工農業均呈現爆炸式的增漲。


    此消彼長,美國在日軍的大舉入侵下,經濟遭到極大破壞,支援英倫三島及非洲的物資急劇減少,幾乎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於應對日軍入侵上。


    去年十一月中旬,日軍突破白令海峽,在阿拉斯加的威爾士王子角登陸,美軍第十二軍軍長威廉.辛普森少將率部進行英勇的抵抗後,退往了霍加察。


    霍加察與費爾班克斯一樣,是阿拉斯加著名的采金城市,隨著二十世紀初阿拉斯加的金礦陸續發現,逐步成為擁有數千人口的小城市。


    進入本世紀後,美國在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貝發現超級大油田,加上霍加察、費爾班克斯與塔納諾等地的金礦,尼納納的銅礦,原本一文不名的阿拉斯加,成為了一方熱土。


    為了開采這些礦藏,美國政府斥資修建了北起普拉德霍貝,向南經霍加察、費爾班克斯、塔納克洛斯,穿過加拿大國境,由斯格納、卡馬克斯至鐵路樞紐迪斯奈克與納爾遜堡的公路。後世美國曾修建貫通本土與費爾班克斯的高速公路,但在這個年代,僅有普通的公路用以通行。


    由於霍加察城距離北極圈不到兩百公裏,這裏特有的極夜很快就會到來,到時候白天僅有兩三個小時,其他時間幾乎都被黑暗所籠罩。


    日軍與美軍在霍加察進行了一場慘烈的大戰,由於失去製空權,加上日軍擁有軍隊數量和質量上的雙重優勢,美軍被迫向費爾班克斯撤退,卻在途中遭遇日軍的伏擊,美軍第十二軍徹底潰散,殘部逃往加拿大境內。


    原來,南雲忠一的航母特混艦隊在奪取阿留申群島後的第二天,與從千葉群島趕來的運輸艦隊匯合,護送阿南惟幾中將統率的日軍第十七軍四個師團,在安克雷奇發起搶灘登陸作戰。


    結果毫無懸念,經曆過澳大利亞血戰的第十七軍,根本不是嚴重缺乏訓練的美國海岸警備部隊能夠抵抗,很快美國人便丟掉了安克雷奇港。


    三十年代經濟危機期間,羅斯福為了緩解國內就業壓力,大搞基礎建設,其中便有安克雷奇港到費爾班克斯城的鐵路建設項目,這條鐵路的貫通,為開發阿拉斯加、合理利用資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現在也方便了日軍的進軍。


    日軍很快便乘坐火車,順著鐵路北上,奇襲費爾班克斯,一舉截斷了美軍的退路,導致遭到前後夾擊的美軍第十二軍土崩瓦解。


    再看看加拿大政府和軍隊的反應。


    英國向德國宣戰後,作為英聯邦自治領的加拿大,陸軍共編成了六十個團,其中大半派到了英倫三島和南部非洲地區,目前本土僅有第三和第六步兵師,以及五個空軍中隊,總兵力不到十萬。


    麵對日軍壓倒性的優勢,加拿大政府驚慌失措,首相麥肯齊.金與國防部長詹姆斯.裏頓.羅爾斯頓簡單商議後,立即做出決定:將西部地區的所有軍隊和居民,全部撤往東部地區。此舉在盟國中引發巨大爭議,但加拿大政府和軍隊我行我素,匆匆組織民眾就像躲避瘟疫般逃離西部地區,所有的鐵路和公路上,都被西撤的軍隊和民眾塞滿。


    和美國一樣,加拿大也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哦,不對,此時的加拿大還不能稱之為國家,因為戰爭爆發後,加拿大的自治便名存實亡了,完全受到英國戰時內閣的支配,再次從半獨立的自治領淪為了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還不能有自己主張的殖民地。


    在美國人眼裏,由丘吉爾來代表整個英帝國非常方便,而加拿大不過是英帝國在北美的附庸,英美兩**官組成的聯合參謀部中,加拿大將領未取得任何席位,同時英美首腦會談中,加拿大領導人根本沒有發言權。


    加拿大民族構成複雜,一千一百萬人口中,英裔約占百分之四十,法裔約占百分之三十,其他歐洲人後裔占百分之十,包括印第安人、愛斯基摩人在內的土著居民約占百分之三,其餘為亞裔、拉美裔和非洲裔。


    法國投降後,維希政府與德國納粹保持著親密合作關係,在進攻蘇聯的德軍陣營中,甚至有數個法國自願師,而自由法國在加拿**裔中的影響力卻微乎其微,因此認同正統的法裔加拿大人堅決反對卷入戰爭中,但他們的政治主張一直受到打壓,法裔的蒙特利爾市長卡米林.雷德甚至因為反對征兵及向歐、非大陸派兵而被捕入獄。


    法裔占有人口多數的加拿大東部的魁北克地區,希望置身事外的法裔,隨時都有可能在軸心國奸細的挑唆下宣布獨立,加拿大內部存在著巨大的危機。


    在麥肯齊.金首相看來,一旦西部地區陷入與日軍的戰火中,東部無人製約的法裔必然受到鼓舞,宣布獨立的幾率將成倍加大,一旦魁北克地區的法裔建國並反戈一擊,那麽前後受敵的加拿大極有可能國破家亡。


    綜合種種情況,麥肯齊.金首相與詹姆斯.裏頓.羅爾斯頓部長完全放棄了對國土西部地區的防守,所有軍隊和民眾,全部通過鐵路、公路和水路運輸,撤到安大略、魁北克省等東部,這樣魁北克由於大量英裔及其他族裔的公民湧入,法裔獨立勢力必然會受到極大壓製。


    在生存與毀滅之間,加拿大人選擇了苟且偷生。由於日軍來勢太過凶猛,撤退的加拿大人根本無法帶走大件的東西,整個加拿大西部的工業設施和糧食等物資,幾乎完好無損地落入了日軍之手。


    此時的加拿大並非蠻荒之地,西部地區照樣有龐大的工業基地。


    一戰期間,為滿足宗主國英國的戰爭需要,同時原本依賴於歐洲進口的商品必須自產才能滿足,加拿大的礦石冶煉、鋼鐵、金屬加工、製造業、紡織和化工業迅速發展,許多新的工業部門、新型製造業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甚至在英國政府規避風險的經營理念下,加拿大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軍工體係,使得加拿大由傳統的農業國向工業國轉換。


    戰後,加拿大經濟持續增長,但由於產能過剩,二九年經濟危機爆發後,加拿大全境出現了長達十年的經濟大蕭條,一直到戰爭爆發前都未緩過勁來,全國積壓的物資堆積如山,比如存放在倉庫裏的小麥便多達一千三百多萬噸(史實),其中大半糧食倉庫建在幹燥少雨嚴寒的西北部地區,日本人輕輕鬆鬆就得到了急需的糧食。


    眼見著凶悍異常的日軍一步步向自己逼來,美國政府高層和美軍司令部將帥心驚之餘,調兵遣將,積極應對。


    此前美軍的部署如下:


    第一軍、第十一軍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戰區,由麥克阿瑟將軍統一調度部署;第三兩棲軍歸建於太平洋戰區,由尼米茲調度;第二軍、第五軍、第一裝甲軍作為遠征軍遠赴歐洲,其中第五軍常駐英倫三島,預防德軍有可能發起的登陸作戰,第二軍和第一裝甲軍,剛剛在南非把日軍逐回馬達加斯加島;


    日軍入侵中美洲地區後,第九軍派往委內瑞拉,第十軍調至洪都拉斯,第四軍部署於伯利茲,第十二軍、第十三軍緊守墨西哥邊境及東海岸油田區。


    本土方麵,第十二軍已經在阿拉斯加潰敗,目前新的十二軍正在密西西比州的傑克遜重建。隨著日軍向北部邊境衝來,除了第三軍依然駐守加利福利亞及俄勒岡州,嚴防日軍可能發起的登陸作戰,第六軍守衛華盛頓州和愛達荷州,第七軍、第八軍協防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和明尼蘇達州。


    除此之外,第十三軍正在羅德島州的普羅維登斯、十四軍在克薩斯州的布朗伍德、十五軍在路易斯安娜州的博裏加德兵營、十六軍在堪薩斯州的賴利堡進行組建的工作,而第二裝甲軍也在路易斯安娜州波克兵營進行改組,改組後的新番號為第十八軍,這是後世著名的第十八空降軍的前身。


    隨著日軍進逼美國本土,美國不得不放寬了征兵的條件,抓緊時間進行第十九軍、二十軍、二十一軍、二十二軍、第二十三軍、第二十四軍的組建,但就當前而言,擁有一億多人口的美國由於種族歧視以及政治等多方麵的原因,兵力竟然捉襟見肘,隻能一方麵積極防禦,組建新的部隊,一方麵從南方調集軍隊回援。


    好在除了隸屬於陸軍司令部直屬的部隊之外,美國還有龐大的由各州政府指揮的國民警衛隊及海岸警衛隊,這是主力部隊之外的有力補充。


    日軍與美軍間的全麵較量,在十二底拉開帷幕。


    日本以風卷殘雲之勢拿下加拿大西部地區後,並未多做停留,很快在喬治王子城和埃德蒙頓城進行分兵。


    日軍左路軍司令官為前華北方麵軍司令岡村寧次大將,下轄第十三軍和第十八軍,另有五個獨立步兵旅團助戰。該路大軍由喬治王子城南下,經溫哥華直撲西雅圖,在邊境線附近擊潰美軍第六軍第六十三師的防守,於新年到來前進入西雅圖這個美國西北部的天然良港城市,隨後繼續向南,目前正與美國陸軍第三軍、第六軍共八個師激戰於海岸山脈和喀斯喀特嶺地區,可謂旗鼓相當。


    日軍中路軍司令官為在緬印戰區鬧了個灰頭土臉的河邊正三大將。作為裕仁欽點的愛將,河邊正三滿懷激情,準備用美國人的鮮血一雪舊恥,他的麾下雲集了第十七軍、第二十八軍這樣的精銳之旅。


    中路軍由埃德蒙德城出發,南下卡爾加裏城,但在密蘇裏高原地區遭遇美軍素有“非凡軍”之稱的第七軍四個師部隊的頑強阻擊,由於冬季氣候惡劣,日軍未取得想象中的突破,目前雙方依然在美國蒙大拿州及加拿大艾伯塔省邊境地區進行拉鋸戰。


    日軍右路軍由著名的“馬來之虎”山下奉文大將統率,擁有關東軍七個戰車師團、十二個步兵師團的恐怖戰力。


    整個十二月,右路軍都在不斷地行軍中渡過,雖然期間大量坦克拋錨,尤其是自十二月下旬起北美地區普降暴雪,給行軍帶來了巨大的困難,但依然沒有阻止右路軍前進的步伐,在新年到來第一天,中路軍先頭部隊拿下加拿大中部重鎮裏賈納,直接威脅美國中部大平原地區的安全。


    二月上旬,右路軍的機械化大軍在裏賈納城休整後,掉頭南下,在北達科他州的邁諾特地區,擊潰美軍第八軍的防守,隨後順著鐵路撲向明尼蘇達州,直接威脅到五大湖地區美國輕重工業基地的安全,舉世震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子並收藏鐵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