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800000">第一篇 苦樂交 集</font>


    <font color="#ff0000">壹·人生之樂 </font>


    我們常說:人生有酸甜苦辣,人生充滿了悲歡離合。


    追求快樂是每個人所希望的。人生有那些快樂呢?金榜題名是快樂、事業有成是快樂、妻賢子孝是快樂、財源滾滾是快樂、大病初癒是快樂、喜獲麟兒是快樂、苦盡笆來是快樂……。大體而言,我們可以將人生的快樂分為外樂與內樂兩種。


    外樂是指感官所產生的快樂。具體而言,指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或財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等五種欲樂。


    內樂是指精神上所產生的快樂。例如:有些人喜好閱讀,從神遊古今中得到無比的快樂;有些人喜好寫作,從文藝創作裏得到許多的樂趣;有些人喜好靜坐,閉起眼睛來,坐上一支香、兩支香,在輕安中得到無限的喜悅;有些人獻身於信仰,在信仰裏得到平安的喜樂。


    <font color="#ff0000">貳·人生之苦 </font>


    人生既然有這麽多的快樂,為什麽佛教說一切皆苦呢?佛教所說的苦,除了身心因為遭遇逆境所感受的苦惱以外,主要是指“無常故苦”。無常剝奪了人們的青春,使我們的身體在不知不覺中老朽毀壞;有些人家財萬貫,衣食不缺,但是天災人禍會將金錢奪走,不肖子女會將財產散盡,到頭來一切都成為空無。當初恩愛的夫妻,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變成怨偶,甚至對簿公堂。事業有成的人雖然名利在握,卻不一定能夠持久……。由於一切無常,在時間上有生、注異、滅,在物質上有成、注壞、空,在生命上有生、老、並死,這是任何人所無法否認的事實。


    其實,人們都有無常苦的經驗,然而總是在歡樂來臨時就忘卻了痛苦。例如:有許多人在年輕時刻苦勤儉,等到功成名就的時候,卻忘了過去所吃的苦頭,開始揮金如土,沈迷在聲色犬馬中;有些人在害病的時候,吃足了苦頭,因此想盡種種辦法尋醫治療,保養身體,但是大病初癒以後,又回複過去飲食無度、通宵熬夜的生活……。佛教說苦,不但是要我們接受苦的挑戰,禁得起苦的磨練,將苦難看成是人生的試金石去超越它,更要我們正視苦的存在,而去了解產生苦的原因,用適當的方法改善去除,以得到一個圓滿快樂的人生。所以,佛教說“觀受是苦”、“一切皆苦”,是具有積極向上的含義,與外界一般淺薄的厭世主義或虛無主義的內容大不相同。


    <font color="#ff0000">參·苦樂中道 </font>


    社會上有許多人不明白苦樂的真諦,而以追求快樂為目的,然而感官的享樂來自外在,容易產生副作用;藝術文字上的創作,固然能將心裏的感情宣泄無遺,但是多情易被情傷;學問知識上的獲得,雖然能開拓人們的視野,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也很容易流於邪慧、狂慧,不僅使自己受害,猶有甚者,還會形成人 類的災難;靜坐輕安固然令人心曠神怡,然而如果沒有佛慧作為前導,以為隻要守意閉氣,打通筋脈,就可以不落因果,超越生死,結果反而因為定慧不等而變成墮落的邪定,或者著於境界,走火入魔,自誤誤人;信仰虔誠可以為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然而萬一誤信邪教,不但人格不能升華,反而遺害社會。


    有人用種種的苦行來折磨自己,希望自己來世能享福報。在佛陀的時代,這種苦行外道就非常盛行,而現在世上仍存有這種誤以吃苦作為修行的人。他們有的絕食自餓,有的隻喝水,有的隻吃水果,有的裸露身體,有的投淵臥冰,有的赴火薰身,有的自墜高岩,有的囓草噉汙,有的睡在荊棘、灰土、樹葉、惡草、牛糞上。這些人都是不明白苦的原因,因此,不但現世枉受災難,後世仍然要輪回受苦。


    有一種人以為有錢有勢就是罪惡,明明有好的衣服可以穿,卻故意穿得破破爛爛;明明有好的食物可以吃,卻偏偏吃餿飯剩菜,藉此沽名釣譽,自命清高;有些人懷才不遇,憤世嫉俗,他們不去檢討自己受到障礙的原因,反而批評那些擁有美屋華廈、業大財多的人是不道德、不清廉的。這些錯誤的觀念應該要予以糾正,否則一味地貶抑富有,非議才能,歌頌貧窮,讚美軟弱,長此以往,個人遭受的業報姑且不談,蔚為風氣,隻怕徒然造成社會進步的阻力罷了!


    上述這些人最大的錯誤是在於不明白世間的真理,所以枉受辛苦,總在輪回。佛教認為:無明與愛欲所產生的執著妄想是導致苦的最大原因,形式上的苦行與樂行都無法得到解脫,惟有中道而行,遠離苦樂愛憎,心中去除染著,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所以,佛教裏的二乘行人講究離欲,以得到無餘涅槃為解脫。在這些二乘的行者當中,也有一種修習 頭陀苦行的人,但是他們與外道最大的不同在於頭陀行者明因識果,他們不標榜不合理的苦行,而隻是以苦行來砥礪身心,破除驕慢,遠離我執,去除憎愛。


    佛教裏還有一種修習 大乘的菩薩,他們並不嗬斥欲樂,而是以慈悲智能來淨化引導欲樂,並且以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作為自度度人的目標。例如:《維摩詰所說經》形容維摩詰居士“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雖複飲食,而以禪悅為味。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執持正法,攝諸長幼;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凡此都顯示維摩詰居士雖然享有五欲,但是這一切對他而言,都如片雲點太虛,一點也不妨礙他的修行。已證得阿羅漢果的大迦葉尊者反而自歎:“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我等今者不複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譬如根敗之士,基於五欲不能複利。如是聲聞諸結斷者,於佛法中無所複益,永不誌願。是故文殊師利!凡夫於佛法有反複,而聲聞無也。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無上道心,不斷三寶;正使聲聞終身聞佛法、力、無畏等,永不能發無上道意。”


    <font color="#ff0000">肆·究竟常樂 </font>


    人生自來苦樂參半,然而因為世間一切無常,所以苦並不足畏,隻要我們肯麵對現實,衝破難關,苦盡可以甘來;樂也不足喜,如果我們耽於快樂,不知上進,樂極往往生悲。


    好樂惡苦是眾生的本性,然而世俗的快樂,無論是屬於感官方麵的也好,或是屬於精神方麵的也好,都不是究竟、長久、真正的快樂,甚至是引人墮落的原因。


    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經雲:“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所謂“法”,就是真理。真理所帶來的快樂,才是真正永恒的快樂。什麽是法樂呢?五戒十善是法樂,六度四攝是法樂,四無量心是法樂,因緣果報是法樂,有空中道是法樂。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五欲六塵不拒不著;心中有了法樂,對於世間不厭不求;心中有了法樂,到那裏都能安然自在;心中有了法樂,當下就是極樂世界。惟有以無邊的法樂為舟筏,才能使我們度過生死的波濤,到達常樂的彼岸。


    <font color="#800000">第二篇 五趣流轉 </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前言 </font>


    《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迷妄的有情在生滅變化中,依其境界所分的三個階級;由於眾生迷妄、造作,在三界裏生死輪回,受無量苦,不能求得真實的安寧,因此有“三界苦輪”、“三界無安”的說法,甚至也有將三界比喻為火宅或大火聚的。


    自詡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這三界火宅中,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在五趣六道中,來來去去,輪回不已。所謂“生死如海深淵”,沉沒其中的眾生,有時貪生,有時怕死,貪生何能長生,怕死又何能免死?所以不生不死是最好的理想人生。學佛就是希望超越生死,獲得不生不死的人生,也就是要跳出五趣流轉,超越生死輪回,這就是所謂的“了生脫死”了。


    <font color="#ff0000">貳何謂“五趣” </font>


    五趣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人、天等五道眾生。“趣”,就是所往、歸向的意思。也就是眾生依過去所造的善惡業而趣往天(六欲天)、人、畜生、餓鬼、地獄等所應往、所應生的地方,所以稱為趣。


    五趣眾生同屬欲界眾生,欲界是五趣眾生所雜居的地方,所以稱為五趣雜居地。大乘經中多說六道(趣),也就是在五趣之外別立阿修羅,成為六趣或六道,而有三善道──天、人、阿修羅;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之別。此六道即十法界中的六凡。


    又,五趣中,地獄、餓鬼、畜生三者為純惡之所趣,如依瞋恚趣往地獄,依貪欲趣往餓鬼,依愚癡趣往畜生;人、天為善惡雜業之所趣,皆屬有漏,與無漏的淨土相對,因此總立名為惡趣。


    六道如果以現實人生來譬喻,瞋恚心重的好比生活在地獄道,貪欲心重的好比生活在餓鬼道,愚癡心重的好比生活在畜生道,鬥爭心強的好比生活在阿修羅道,喜悅心深的則分別為人間或天道,因此人類也可說同時在六道中輪回生滅。


    <font color="#ff0000">參五趣六道分說 </font>


    <font color="#008000">一、天 </font>


    六道當中,天趣最勝、最樂、最善妙、最高。諸天充滿光明,自然光晝夜常照,以能照耀的緣故,因此名為天。


    《起世經三十三天品》說,諸天的報身之相,沒有骨肉,也沒有大小便利不淨,身體常放光明,不分晝夜,具有五種神通,形無障礙。


    諸天“形無障礙”的殊勝情形,根據《正法念處經》說:“譬如一室,燃五百燈,光明不相逼迫,諸天手中置五百天,亦複如是,不窄不妨。”又說:“夜摩天或有一百,或有一千,皆共聚在一蓮花須,同坐不妨,不隘不迮。”《大智度論》說:“第三禪遍淨天,六十人坐一針頭而聽法,不相妨礙。”


    又,欲界天有火、金、青、赤、白、黃、黑等七種身色光明,清淨微妙,沒有皮肉筋脈脂血髓骨等,可以隨意變現各種長短大小粗細等形象。頭發柔軟潤澤,牙齒白淨方密,去來行步,無邊無礙,緩急自如,兩目清澈,久視不瞬。


    諸天之所以能夠感得莊嚴而無礙的身形,是因為他的善業力、自業力的緣故。天人歡喜讚歎佛事,奏天樂,散天花,熏天香,飛行於空中,稱為飛天。佛教的壁畫、壁雕裏經常出現飄逸的飛天,並且用飛天來莊嚴檀常


    諸天的福報雖然殊勝,但是仍然有其痛苦。因此在福報享盡,“五衰相現”的時候,還是要受到猶如地獄一般的大憂惱。五衰相現指:


    1.衣服先淨今穢。


    2.華冠先盛今萎。


    3.兩腋忽然流汗。


    4.身體生出臭氣。


    5.不樂安住本座。 《涅盤經》說:“雖複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終還墮三惡道中。”《法句經》說:“世皆有死,三界無安,諸天雖樂,福盡亦喪。”可見求生天上,終非究竟安樂之處。


    <font color="#008000">二、人 </font>


    根據《大毗婆沙論》的解釋,人是“止息”的意思,因為在六趣之中,能夠止息煩惱惡亂意念的,莫過於人,因此,人名為止息。


    人,忍的意思。這是說,人對於世間的違順之情,能夠逆來順受,因此名為忍。所以人所住的世界稱“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表示娑婆世界苦樂參半,人安住其中,還有能力忍受生活。


    人生在世,每個人的際遇都不盡相同,甚至容貌、思想、行為、壽命、福樂等果報也都不一樣,這是由於各人過去所造的業因不同所致。


    如《業報差別經》說:憍慢放逸,不禮敬三寶的人,受出生卑賤人家的果報;為人摯誠不欺,不說人長短是非的人,則受口氣香潔、身心安樂,人所愛敬稱譽的果報;能夠結緣廣施、柔和謙恭、禮敬三寶的人,則受出生富貴之家的果報。可見福禍貧富的果報,完全是依每個人的善惡業而決定。


    經上說,人有三事勝於諸天,即勇猛、憶念、梵行,因此,人是成佛的先導。經上又說“得人身如爪上泥,失人身如大地土”,“一失人身,萬劫不複”,“人身難得,如優曇花”,在在說明人身的可貴,所以我們應該把握人身,精進於佛道的完成。


    <font color="#008000">三、阿修羅 </font>


    阿修羅是“非天”的意思,這是因為阿修羅以其果報殊勝,鄰次於諸天,卻不同於諸天,故稱阿修羅。


    根據《長阿含經》說:阿修羅之女端正貌美,其男多醜陋。


    有關阿修羅的業因,各種經典多舉出瞋、慢、疑等三種生因。另外,根據《楞嚴經》卷九說:阿修羅因為業力的牽引,分為胎、卵、濕、化四生。


    1.卵生:若於鬼道中以護法之力,乘小神通而入空中,此種阿修羅從卵而生,為鬼趣所趣。


    2.胎生:若於天道中因降德遭貶墜,其所居之處,鄰於日月,此種阿修羅從胎而出,為人趣所攝。


    3.濕生:有部份較下劣的阿修羅,生起大海之心,而沈住於水穴口,朝遊虛空,暮歸水宿,此種阿修羅因濕氣而有,為畜生趣所攝。


    4.化生:有一種阿修羅執持世界,勢力大而無畏,能與梵王、帝釋天、四天王爭權,此種阿修羅因變化而有,為天趣所攝。


    常懷瞋心而好戰鬥,這是阿修羅的特征。因此,若有人容易動怒,又好與人鬥,就是人中的阿修羅。


    <font color="#008000">四、畜生 </font>


    畜生之所以得名,是由於為人類所畜養的緣故,主要指家畜家禽。畜生又名“傍生”,因為其形狀不如人的挺直,傍橫傍行之義。傍生無智暗鈍,本來生處大海之中,後來轉而遍於人、天及地獄諸道等。


    《瑜伽師地論》卷四說:“傍生趣更相殘害,如羸弱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由此因緣受種種苦。以不自在,他所驅馳,多被鞭撻,與彼人、天為資生具,由此因緣,具受種種極重苦惱。”


    《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說,畜生總共有三十四億種,另據《大智度論》卷三十載,依畜生的住處,可分空行、陸行、水行三種,又依行動時間可分為晝行、夜行、晝夜行三類。


    依《辯意經》記載,有五種業因得畜生報:犯戒私竊、負債不還、殺生、不喜聽受經法、常以種種因緣阻擾他人舉辦齋會。


    <font color="#008000">五、餓鬼 </font>


    所謂餓鬼,據《大乘義章》卷八說:常饑虛,故謂之餓;恐怯多畏,故謂之鬼。


    《瑜伽師地論》卷四指出餓鬼在飲食上有三種障礙:


    1.外障:此種餓鬼常受饑渴,因此皮肉血脈枯槁,發亂麵黑,唇口幹焦,常以舌自舐口麵,四處馳走求食,但是由於業力的緣故,所見到的泉池都變成膿血而不能飲食。


    2.內障:此種餓鬼喉嚨如針,口如炬,肚子大如鼓,縱得飲食,也不能啖飲。


    3.無障:此種餓鬼在飲食方麵沒有障礙,但是他所飲啖的東西,由於業力所感,都燃燒變成火炭,因此也要受饑渴大苦。


    《正法念處經》卷十六舉出餓鬼的住處有二種:一種住在人間,一種住在閻浮提地下五百由旬的餓鬼世界。


    眾生之所以得餓鬼報的業力,據《業報差別經》載有十種:


    1.身行輕惡業


    2.口行輕惡業


    3.意行輕惡業


    4.起於多貪


    5.起於惡貪


    6.嫉妒


    7.邪見


    8.愛著資生即便命終


    9.因饑而亡


    10.枯渴而死


    <font color="#008000">六、地獄 </font>


    地獄是欲界中最為下劣的一道。地,“底”的意思,萬物之中,地在最下,因此名為底;獄,“局”的意思,地獄眾生受到拘局不得自在,因此名為地獄。地獄又名“無有”,在地獄中,沒有義利,因此名為無有。 地獄的種類、名號繁多,一般分為:近邊地獄、孤獨地獄、八寒地獄、八熱地獄,合稱為十八地獄。《大智度論》則分為:熱地獄、寒地獄、黑暗地獄。


    各類地獄是由於眾生所造的種種不同的業因,而招感種種不同的果報。其中痛苦最為慘烈的是無間地獄。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載,無間地獄之所以稱為“無間”,是指受苦無間、身形無間、時間無間、罪器無間、眾類無間。(詳見“天堂與地獄”)


    招感無間地獄痛苦的業因是:


    1.不孝父母,或殺害父母。


    2.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尊敬經教。


    3.侵損常住,玷汙僧尼,或者伽藍內恣行婬欲,或殺害僧伽。


    4.偽作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


    5.偷竊常住財物,乃至一物不與取者。


    《楞嚴經直解》說:阿鼻地獄,就是大地獄,情業深重的眾生便墮入此道,到了劫壞才能出離;但是如果兼有毀謗大乘的惡業眾生,則雖然劫壞已,又轉而寄居他方,無有出頭的日子。為何會有如此的重報呢?因為謗法能令無數的人生起邪見,因而得此重報。


    在五趣六道中,地獄因為苦楚深钜,心亂而無餘力接受佛法;畜生則愚癡覆心,也不能接受佛法感化;餓鬼為饑渴大火燒身,也不能接受佛法,而天道與阿修羅則耽於逸樂,也不懂聞法的可貴,唯有人道苦樂參半,並且最有機會聞法精進,所以說五趣六道中,以人道最為難得、殊勝。人道是成佛的樞紐,但是如果不能把握人身、精進向道,一旦失卻人身,再回頭時,不知又將經過幾劫的生死輪回、五趣流轉,因此,經中以“盲龜浮木”來譬喻人身的難得。


    <font color="#ff0000">肆結語</font>


    人的一期生命不過數十寒暑,當一期生命結束後,人又將何去何從呢?有人以為人死如燈滅,一了百了;其實燈雖熄了,隻要電源還在,換上燈泡,電源一開,燈仍會光亮。所以佛教認為人的生命結束後,或生天,或做人,或流轉於其它五趣六道。總之,這個形體消滅了,又轉換成另一個形體存在。譬如以柴薪取火,柴薪一根接一根燒完,但是火焰卻始終不斷,我們的生命之火也是像這樣的相續不斷。


    有人認為“人死後必定為鬼”,這是很大的錯誤,人死後不一定為鬼。做鬼有做鬼的惡因,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還可以做更好的人,甚至還可以成聖賢、諸佛菩薩。而生命轉遞的主要依據,就是我們自己所造的業力。我們既然知道生命是永恒的,就應該修心養性,立德立功,因為我們今生可以累積善業,讓自己來生獲得一個更美好的報身。


    不過,佛教希望人人都能了生脫死,因為“生死”實在是痛苦的事。所以,超越五趣六道的輪回,是我們學佛所要努力的目標。


    《五苦章句經》說:“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這是說明三塗六道都取決於人心的一念。相同的,隻要發菩提心,一樣可以成聖成佛,所謂“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所以,如何超凡入聖,脫離五趣流轉的痛苦,就在於我們如何在心地上用功夫,“心”才是學道者應該用心觀照的。


    <font color="#800000">第三篇 四大皆空</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前言 </font>


    一般人因為不認識佛教,再加上以訛傳訛,經常對佛教的思想義理,乃至名相用語等,產生許多誤解。譬如佛教所講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誤以為酒、色、財、氣叫四大,因此戲稱那些不貪酒、色、財、氣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實“四大皆空”是佛教對世界和人生現象及本質上的說明,它所蘊含的深奧義理,以及它與我人關係的密切,實非一般僅知追逐酒、色、財、氣之徒所能理解。


    <font color="#ff0000">貳·四大的意義及功用</font>


    四大是指地、水、火、風等結合物體的四種元素:


    地大:以堅硬為性,能支持萬物,不使墜落 。


    水大:以潮濕為性,能收攝萬物,不使散溢。


    火大:以溫 暖為性,能成熟萬物,不使壞爛。


    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生長萬物,調節暢通。


    宇宙間的森羅萬象,沒有一樣不是仰賴地、水、火、風等四大元素結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綻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屬於“地大”,水分、日光、空氣,這些就是“水大”、“火大”、“風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兒就不能盛開怒放了。


    又例如由泥土燒成的杯子,泥土是屬於地大,泥土摻和水,加以火燒,故有水、火二大;再經由風吹成固體而為杯子,故有風大。


    有情眾生的色身,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以貴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為例,人體 的毛發爪齒、皮肉筋骨是堅硬性的“地大”;唾涕膿血、痰淚大小便是潮濕性的“水大”;體溫 熱度是溫 暖性的“火大”;一呼一吸是流動性的“風大”。人之所以能生存,就是因為四大和合,如果身體有一大不調,就會呈現病相。例如:


    1.身體苦重,堅結疼痛,枯痹痿瘠,這是地大不調的病相。


    2.全身膨脹,膚肉浮滿,這是水大不調的病相。


    3.全身烘熱,骨節酸楚,呼吸乏力,這是火大不調的病相。


    4.心神恍忽,懊悶忘失,這是風大不調的病相。


    如果身體的四大分散,有情的生命就會隨著死亡。根據經上記載,一般人在臨命終時,有下列三種征候:


    1.地大增上:因肉體或骨骼的毛病而死亡者,在臨終時,覺得全身像大地緩緩的陸沈於海中一樣,產生一種很大的壓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2.水大增上:因血液循環係統不順暢而死亡者,在臨終時,先是覺得全身有如浸在水中一樣冰冷潮濕,然後感到像火燒一般的高熱,如同“水大落入火大之中”。


    3.火大增上:因呼吸係統障礙而死亡者,在臨終時,覺得身體象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燒,一陣烈風吹刮,碎為微塵,片片煙飛灰滅,如同“火大落入風大之中”。


    <font color="#ff0000">參·四大何以稱“大” </font>


    宇宙世間一切物體,都是由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構造而成,積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質,因此四大又稱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種。以具有下列三義,所以稱之為“大”:


    1.體大:四大種的體性廣大,遍於一切色法,故有“體大”之義。


    2.相大:四大種的形相廣大,例如高山、深海、大火、颶風等,都是四大之相,故有“相大”之義。


    3.用大:四大種的事用廣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體 的器官發揮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長養萬物,故有“用大”之義。


    依《俱舍論》的說法,四大具有假、實的分別,即前文所說的堅、濕、暖、動四大,是實四大、性四大;而世間所謂的地、水、火、風,則是假四大、事四大。實四大屬於身根之所觸,為觸處所攝;假四大則屬於眼之所見,為顯色、形色所攝。


    <font color="#ff0000">肆·何以“四大皆空” </font>


    四大雖然通於一切色法,但在不同的色法中,因為其中之一較為增長,所以世間上就有了林林總總的森羅萬象。例如:山嶽等堅物之中,地大較為增長;河海等濕物之中,水大較為增長。另外未顯的三大,仍潛伏在其中,靜待其它條件因緣和合而顯現其相用。例如:流動的水在溫 度寒冷到攝氏零度以下時,就會凝結成固體的冰,成為地大;當溫 度加熱到攝氏一百度以上時,又會蒸發成氣體,成為風大。


    就人體 而言,四大不調,百病叢生,四大離散,則身軀壞滅,這時,我們的身體又在那裏呢?所以,無論是世界萬物,或是我人的身體,都隻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罷了,並沒有一定的實體。不僅如此,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堅、暖、濕、動四種特性,遇緣就會生起變化,因此,這些特性的當體也是了不可得。“四大皆空”,就是指宇宙萬有均無實體的真理。


    <font color="#ff0000">伍·結語 </font>


    一般人因為不能了解“四大皆空”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上產生了很多痛苦。例如:看到滄海桑田的變化,目睹親朋死別,就感到憂傷不已,甚至,將自身以及身外之物執以為我和我所有,因此為了愛惜自己的身體,追尋外在的裝飾;為了娛樂自己的六根,向外馳求聲色犬馬;為了維護既有的名位權力,不惜造下惡業,為了獲得更多的財物貨利,在五欲塵勞中備受煎熬。


    佛陀告訴我們“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們了知物質世界的虛幻不實,從而返觀自照,在心靈上開發無盡的財寶,在精神上尋得永恒的幸福。


    <font color="#800000">第四篇 五蘊非有</font>


    <font color="#ff0000">壹·前言 </font>


    “四大”說明了宇宙物質世界因緣和合的現象,然而有情眾生非僅具有物理機能,還擁有心意情識,它們又是如何在緣起法則之下運作呢?佛教的“五蘊”觀念,進一步擴大了我們的視野。


    <font color="#ff0000">貳·何謂“五蘊” </font>


    《大乘廣五蘊論》說:“蘊者,積聚義。”五蘊就是說,世間的有為法是由色、受、想、行、識等五種元素“積聚”而成的。


    五蘊又稱“五陰”,陰是“蓋覆”、“遮蔽”的意思,意指眾生因色、受、想、行、識五法遮蔽了我們本來的真如佛性,因而受無量劫生死輪回之苦。


    <font color="#ff0000">參·五蘊的內容 </font>


    五蘊的意義略述如上,再就內容分述如下:


    <font color="#008000">一、色蘊 </font>


    色蘊,“質礙”的意思,凡是有形體、有障礙的,都稱為色,是由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積聚而成。人類的肉體,以及世間的山河大地、器皿房屋等,都是屬於色的範圍。依《大毘婆沙論》的說法,色可分為三種:


    1.可見有對色:如顏色方麵的青黃赤白等顯色;形狀方麵的長短方圓等形色;動作方麵的屈伸坐臥等表色,這些都是有形質,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因此稱之為可見有對色。


    2.不可見有對色:譬如聲、香、味,雖然不能以眼見,然而可用耳、鼻、舌接受,因此稱為不可見有對色。


    3.不可見無可對色:又名無表色,即指第六法塵,既不可以眼見,又不可以耳鼻舌接觸,因此稱之為不可見無可對色。


    <font color="#008000">二、受蘊 </font>


    受蘊,“領納”的意思,是根身領略外境而生起感受的一種作用。受的種類大致可分兩種:


    1.身受: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境所生的感覺,可分為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受順境而起的叫樂受,樂受易起貪心;受逆境而起的是苦受,苦受易起瞋心;受非順非逆境而起的是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則起癡心。


    2.心受:意識對境所生的情緒。意識領納順境所起的感受稱為喜受,意識領納逆境所起的感受叫做憂受。


    苦樂二受的感覺較弱,憂喜二受的感覺較強,但是身、心二受也有連帶關係,譬如:身受熱襲,則感心煩;涼風吹拂,則感愉悅,因此身心的感受可互相為用。總而言之,凡身、心的一切感受,都可稱為受蘊。


    <font color="#008000">三、想蘊 </font>


    想蘊,“取像”的意思,攀緣外境,回憶往事,幻想將來,都是想。也就是認識外境時,攝取境相,在心中產生概念的作用。諸經論多有解釋,如《雜阿毘曇心論》說:於境界能取像貌;《五蘊論》說:於境界所取種相;《廣五蘊論》說:能增勝取諸境相。綜上所述,對於已領受的境界,再加以分別想象,就叫做想。


    <font color="#008000">四、行蘊 </font>


    行蘊,“遷流造作”的意思,是對於心中的概念產生思慮決斷,乃至造作動身發語的行為。《增一阿含經》說:“雲何行陰?所謂身行、口行、思行,此名行陰。”又說:“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所以身、口、意三者所起的思惟、作意,及身、口的善惡行為,都是屬於行。


    <font color="#008000">五、識蘊 </font>


    識蘊,“了別”的意思,是心對於外境明了識別的作用,如眼能了別青黃白黑,耳能了別好惡音聲,鼻能了別香臭之味,舌能了別酸甜苦辣,身能了別冷暖軟硬。《俱舍論》卷一說:“各各了別彼彼境界,總取境相,故名識蘊。此複差別有大識身,謂眼識身至意識身。”因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對境隻取總相來分別,所以類聚此六識而立名為識蘊。


    換句話說,識蘊指個人精神統一的總體,由於識的了別,使境增明,使思想等有所領導。


    由以上敘述,可以歸納“色”是物質的一切現象,“受、想、行、識”是精神的一種作用。若以人體 而言,色蘊屬生理,是父母所生的四大假合之身;受想行識四蘊屬心理,是觸境所起的幻妄之心,相當於心理學上所說的感情(受)、觀念(想)、意誌(行)、認識(識)。


    <font color="#ff0000">肆·五蘊非有 </font>


    既然說世間的有為法都是由五蘊積聚而有,何以又說“五蘊非有”?這是因為“五蘊”是因緣和合所生的假法,本無實在的自性,因此說“非有”。這可以從屬於色蘊的物質與受想行識的精神兩方麵,再做進一步說明。


    就物質方麵來說,色蘊是四大假合而有,本無實性。就精神方麵來說,受想行識等四蘊都是對境而生。所對的色蘊既非實有,能對的四蘊自然也是假合之相,因此,心物二法,當體皆空。所以“五蘊非有”,可說是佛教“無我觀”的具體表現。


    <font color="#ff0000">伍·結語 </font>


    有情眾生在五蘊的分析下,隻不過是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體。反觀我們在自我為中心的觀念下,往往因執著於“我……”或“我的……”而千般計較,萬般苦惱,甚至為了一己的私欲而危害他人,自惱惱他,造業輪回,無有出期。原始佛教所說的“無我”,主要就是用來對治我執,所以,這時的“無我”是指“人無我”,也就是“人空”。到了部派佛教,論師輩出,他們用分析的方法來了解一切法,以尋求各類現象最後存在的元素,因此在物質現象方麵開出十一種色法,在精神活動方麵又列出心、心所、心不相應行等諸法,此外,更有非物質非精神現象的無為法。部派學者各執其理,自成一家,每一個流派都認為自己所分析出來的“法”,就是最終的實在,各有其自性。大乘中觀學者於是提出“法空”,也就是“法無我”的思想,來破除這些法執,主張所有的實法觀念都是由妄心而起分別,產生主客對待的結果。大乘後期的祖師大德們甚至更大力闡揚人我雙亡的徹底真空境界,以期將一切執著打破,安立在無住的空性中,任運消遙。


    由此可知,“五蘊非有”的真理,由有情生命的分析,發展到整個宇宙世間,不但幫助我們洞悉萬有的實相,也開拓了我們的人生觀,使我們了解到自己與心、自己與身、自己與物、自己與他人等,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身、心、物三者之間也互相影響。如果我們能抱持無我的態度待人處世,放下執著貪愛,就能與身、心、物的關係協調,從而享受到快樂的人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