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師、各位信徒:


    今天我要跟大家說的是“佛教對心識的看法”。


    我們平時重視身體,卻不重視這個心。為了身體需要營養,我們要吃得飽,要穿得暖,知道調理飲食,知道避開寒暑的侵襲,甚至知道化妝、健美,卻很少知道要美化心靈。除了愛惜身體以外,其次愛惜的就是金錢,早晚想盡方法,時時刻刻都在想如何發財,而很少想到如何發掘心裏的財富。我們又喜愛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有時間,便與他噓寒問暖,親密交往,卻也很少想到跟自己的心建立關係,誠信相待。


    我們為什麽知道愛惜身體、金錢和親友,卻不知道親近自己的心呢?要知道:人生百年以後,身體不是我們的,金錢也不是我們的,親朋好友、妻兒眷屬都不是我們的,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還是我們的心。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業和心,才是我們自己的寶。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譬喻:有一天,自己的心教訓了身體一頓,心對身體說:“每天從早上起,我這顆心就幫你穿衣服,幫你洗臉、刷牙,教你吃飯、走路,你的進退坐臥,哪一樣不是我在幫忙?現在,你這個身體要修行求道,你一會兒到這個寺廟朝拜,一會兒又到那個寺廟頂禮,每天拖著個軀殼東奔西跑,四處問道,真是緣木求魚,你怎麽不向我這顆心問道呢?”心又說:“你這個身體,難道沒有聽說四句偈嗎?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放著我這個現成的靈山不求,卻向身外覓佛。身體,你也太糊塗了!”


    這個譬喻,指出了人們舍近求遠的個性。我們平常沒有注意這個心,呼吸而不知,日用而不覺,實際上,心是最重要的,心是諸法的根本。《五苦章句經》上說:“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就是指出:三塗六道,都在一念取舍上。最近流行一句廣告詞:“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真的找到什麽嗎?在這個世界上,你找到什麽都是假的,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永恒的心靈,那才算是真正找到了。


    佛經中還有一個故事,也是說明修行貴在修心:有一位國王信仰三寶,發心行大布施,就把宮裏所有的黃金打碎,然後宣布:凡是修道的人到他這個國家來,個個都可以拿一把黃金!消息傳出之後,遠近交 譽,釋迦牟尼佛知道了,一方麵歡喜國王有這樣大的發心,行大布施,一方麵又惋惜國王隻知形相上的金錢布施,而不知根本解決自性真如,所以就化身為一個修道者,也來化緣。當他從國王麵前取了一把黃金後,過了一會兒又放回去,說:“我不要了!”說完就走。


    國王覺得奇怪:一把黃金為數不少,為什麽不要呢?就叫住這位修道者,詢問原因。


    修道者合十說:“我原是雲水僧,一向逍遙自在的生活,不為物役,也不受形累。現在拿了一把黃金,蓋房子嫌不夠,藏在身上又不安心,我想想,這把黃金沒有用,還是還給你。”


    國王一聽,覺得修道者的話也有道理,就問:“你蓋一棟房子住,要多少黃金才夠?”


    修道者一笑:“三把黃金。”


    國王想:看在遠道而來的份上,好吧,就賞他三把黃金。修道者得了國王首肯,便拿了三把黃金,作勢離去,然後走著走著又回來了,把黃金一放,歎氣說:“還是還給你吧,我不要了!”


    國王很訝異:“為什麽又不要了呢?”


    修道者搖搖頭說:“我想,三把黃金是可以蓋房子啦,可是,房子蓋好了,隻有我一個人住,如果遇到病痛,就沒有人看護我、照顧我,修道有了疑難,也沒有人同修共參,這就沒意思了。我想:既然要蓋房子,就應該多給幾個人住,要蓋寬敞一點的,這三把黃金恐怕是不夠的,所以,我不要了!”


    國王起先覺得這個人有點貪心,後來想想,這人不做自了漢,不自私,能推己及人,倒也還頗可稱道,就問他:“那麽,你到底要多少黃金啊?”


    修道者舉起一隻手掌,回答:“五把黃金應該夠了!”


    國王點頭:“我成全你,你就領五把黃金好了!”這個釋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也不客氣,伸手取了五把黃金,轉身向國王告辭。可是走了不遠,又慢慢踱了回來,把黃金一倒,說:“我想想不對,五把黃金還是不拿的好,我不要了!”


    國王驚愕得站起來,問:“什麽!五把黃金還不夠嗎?”


    修道者屈指數說:“國王啊,這五把黃金能蓋大房子,又能安頓很多人,是不錯啦。不過,這麽多人住在一起,天天要吃飯、穿衣,要付醫藥費、保養費,還要準備意外開銷,這五把黃金隻能坐吃山空,實在是不夠的啊!”


    這個時候,國王雖然很不高興,但還是按捺著怒氣問:“你究竟要多少才會滿足?”


    修道者合十回答:“七把!七把黃金。”


    國王馬上答應了:“好吧!你再拿七把,不要再貪心不足了!”


    修道者兜了七把黃金,稍一猶豫,又立刻通通放下來,搖頭說:“不!不!我還是不要了!”


    國王終於發怒了,霍的一聲站起身來,氣衝衝的指責:“豈有此理!難道你要我把所有的黃金都給你嗎?哼!”


    修道者臉色一整,端莊的答道:“國王嗬,不要生氣,你即使將所有的黃金悉數給我,我也不要!”


    國王聽了,勃然大怒:“那你要什麽?說!”


    修道者麵含微笑,緩緩吐露:“把所有的黃金都給我,讓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能供養道友,有什麽用?我心裏的食衣住行還是無法解決,我心裏的道友還是養不活呀!”


    國王一聽,什麽?心理上也有衣食住行?心裏也有道侶?不覺奇怪的問:“那你告訴我:你心裏要吃什麽?穿什麽?住在什麽地方?”


    釋迦牟尼佛化身的修道者靜靜開示說:“身體穿上衣服,才顯得莊嚴,心要由道德、慈悲的衣服來莊嚴;身體靠吃飯食菜來維持,而這個心要以真理、佛法、禪悅為食;身體要住房子,心也要住房子,要住在永恒的真理裏麵,住在不生不死的地方。”


    修道者看國王聽得出神了,才繼續說完:“身體需要同參的照顧,心也需要共修的道友:無顛倒,無癡妄,無係縛,無一切執染,自然近道。”


    國王聽後,深深感覺到:的確不錯,一個人的錢再多,也不過養了個早晚腐爛的臭皮囊罷了,對自己本有的永恒的道心是照顧不到的。人,不僅要修身,更要修心。


    我現在把佛教對心識的看法分成四點,向大家做一個說明:


    <font color="#ff0000">一、心的一刻與心的永恒</font>


    世間上,什麽東西最快?當然大家知道“光”最快,“光”有一秒鍾三十萬公裏的速度,但是在佛教裏,最快的不是光,而是人的心念,心的速度是一秒的幾百分之一,而且不受時空的局限,你一瞬間可以想到唐朝的李白,一刹那可以念及美國洛杉磯的風光,一念升沉,可以“上窮碧落下黃泉”,心的速度最快速。


    世間萬法,離不開心,經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個心和識,就是因緣果報的起源。所謂“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槃”,一切諸法,都從塵心與妄想生來。六祖惠能大師得道以後,在獵人群中隱居了十幾年,等到機緣成熟了,才開始行腳弘化。有一次來到廣州,看到兩位出家人對著一麵幡蓋指指點點,爭論不休。一個說是風吹動了旗幡,幡未曾動,是風吹動;一個說哪裏是風動,是幡動!


    “沒有風,幡怎麽動呢?是風動!”


    “不不,風的本身就是動,風吹吹揚揚,其實未動;如同流水的本質就是流,它是流而不流的,又像你坐在車中看窗外風景飛逝,隻是車動,風景其實未動。眼前當為幡動,不是風動!”


    六祖見兩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就笑著走上前排解:


    “兩位仁者嗬,何必執著呢?不是風動,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啊!”


    風動也好,幡動也好,都是外境的虛幻表象,原不必執象以求,使心為物役。心為物役,就是心動;心一動,時間刹那刹那生滅,這就是心的一刻。如果風動由它動,幡動由它動;風不動,幡不動,在心上沒有東西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完全安住在平等自性上,不起差別妄想,不墮無明煩惱,這種如如不動,就是心的永恒。


    唐朝有一位德山宣鑒禪師,在北方研究《金剛經》,下了很深的功夫,注解出一部《青龍疏抄》,聽說南方提倡“頓悟成佛”,很不以為然,就帶著《青龍疏抄》南下,準備破除六祖頓悟的禪法。德山一路曉行夜宿,辛苦跋涉,一日在路上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個賣餅的小店,他腹中饑餓,想買幾塊餅充饑。店裏的老婆婆看見德山進來,就笑著迎接:


    “禪師你肩上挑的是什麽呀?”“這個,是我注解《金剛經》的書。”


    “哦,你背它去哪?”“去南方嗬!”


    “去做什麽?”“想破解南方頓悟的禪法嗬!”


    老婆婆點點頭,想了一想,說:“我讀《金剛經》,正有一句不懂,想請師父為我解答,師父如答得上來,我就烙餅供養您!”


    德山大笑:“請說來聽聽!”


    老婆婆就問了:“《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請問師父:您現在要吃點心,您點的是哪種心啊?”


    “這個……”德山愕然,不知如何回答。


    雖然是通達《金剛經》的德山禪師,卻也被這個突兀的問題難倒了,茫然不知所措。因為這一句《金剛經》是講心的生滅不定,我們這個身體,自幼至老,都在新陳代謝,它時時變遷,刻刻不停,完全虛假,根本沒有可以把握的真實自我;而我們的心呢?又念念遷流,在刹那刹那中生滅不已,過去的念已逝,在一刻生滅中消失了;現在的心念不停的生出,又不停的滅去;未來的心還沒有到;那麽,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都生滅不停,究竟可以把握哪一個念為我們的心呢?可見心念一生一滅,都是虛妄不實的,沒有一刹那的界限,也沒有億萬長的久遠,是“一念三千,三千一念”,所以在禪宗裏,心的一刻就是永恒,永恒也隻在一念之間。


    大家偶爾也會注意自己:我心裏很苦,心裏很掛念,心裏現在想著發財,心裏希望那個討厭的事趕快解決……,這些都是生滅心,不是永恒的心,我們要找的是一顆永恒心。禪宗的大梅法常禪師,是馬祖道一的徒弟,凡是有人問馬祖“如何是佛”,他總是回答“即心即佛”,如果有人進一步追問“如何是心”,他就說“即佛即心”,不管什麽人來問道,他都是很肯定的講“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大梅法常在馬祖座下得道,後來到另外的地方去弘法,一本老師的宗旨,凡是有人問道,他也都說是“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度化了很多人。消息傳到馬祖那裏,馬祖想試探這個徒弟是真的悟道呢,還是依樣畫葫蘆,就派了一個弟子去考驗他。這個弟子到了大梅法常的地方,問大梅說:“您在馬祖門下,學到了什麽?”


    大梅便答:“師父開示我:即心即佛!”


    這個弟子又問:“什麽是心?”大梅還是說:“即佛即心!”


    這個弟子就說了:“咦,不對啊!馬祖現在不是這樣講,他現在都說“非心非佛,非佛非心”了!”


    大梅法常聽了這話,不但不驚奇,反而笑了起來:“嗬,這樣啊!師父就是喜歡捉弄人,我管他什麽“非心非佛,非佛非心”,我仍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這個弟子把這番對話帶回去,告訴了馬祖,馬祖聽了以後,很高興的說:“好,梅子成熟了!”


    這句話一語雙關,意思是說:大梅能夠不被表語係縛,不改變悟道的宗旨,是真的悟道了。所謂“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萬法不離一心,隻要道心堅定,就能不受時空的限製,進入真理的境域;而能夠不被人牽著鼻子走,又不惑於環境變遷,這顆心也就接近佛法了。


    覺悟的禪師,能找到自己的心,是非好壞、善惡得失,一切在自己。他們心中自有一把天秤,不會隨著你東風吹東風倒,西風吹西風倒,他們對自己有無限的肯定,肯定自己頂天立地,這就是一顆永恒的心!


    有的人在日常生活裏,常常不是為自己活著,而是為別人而生活。像走在街上,如果聽到別人讚美一句:“喔,小姐,你身上穿的衣服很漂亮!”心裏就很高興;如果聽到人家批評:“那套衣服早就過時了,虧她還穿得出來!”心裏就會難過。這樣的心,活著豈不太苦?衣服的好壞美醜,和本身沒有什麽關係,人家說句好,就歡喜,人家說句不好,就難過,心裏的歡喜不歡喜都被別人掌握住,自己不能作主,怎麽能活得開心自在?像我身上這一襲僧袍,已經穿了很久了,我隻當它是一件物,根本不必花心思在這個上麵。我穿去宜蘭,宜蘭的信徒發現它舊了,我並不在意;我穿到美國,美國的信徒認為我穿袈裟比較莊嚴,咦,我也不覺得不自在啊6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這顆心是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不受時空影響的,隻要能夠不依世事,不惜身命,不求名聞,不貪利養,讓心靈清淨無垢,那麽,紅塵是非都不能難倒我,種種貪嗔癡妄不過像抽刀斷水、起風吹光,永遠不能折損光和水,也永遠不能汙染我們的永恒心。


    <font color="#ff0000">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虛空</font>


    我們的心在哪裏?有人說:心不是在方寸之間嗎?但是,這個“方寸之間”,並不是囿限在身體裏麵。有人以為過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謂“宰相肚裏能撐船”,卻不知修道者成道後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虛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裏。《西遊記》裏,孫悟空能騰雲駕霧,一斤鬥翻了十萬八千裏,最後還是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孫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來佛代表我們的真心、我們的自性。不管虛妄的俗心怎樣翻跳,當然跳不出真心之外。我們的生命,今生張三,來生李四,甚至淪為地獄的惡鬼畜生,無論怎樣輪回轉世,變來變去,不變的就是一個真心--就像用黃金做項煉、戒指、手環……,不管造型如何改變,黃金的本性是不會變化的。佛經裏有句形容心的話:“亙古今而不變,曆萬劫而常新”,就是說悟道的心,經過古今多少年代多少歲月,都不會改變,經曆萬劫千生也不會變。


    這樣,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虛空之中嗎?


    元朝有個讀書人,名叫許恒,因為生逢亂世,不得不跟著群眾逃避戰禍,在逃難途中,好幾天沒有飯吃了,忽然看到一個水果園,園中的果樹上,累累的結著水果,群眾們饑渴交 迫,紛紛跑進果園,摘果子充饑,許恒卻端坐在樹下瞑目休息,動都不動。吃了水果的人勸他:


    “為什麽你不去摘果子吃呢?”許恒睜開疲倦的眼睛說:“不行啊!丙園是別人種的,主人不在,怎麽可以偷摘呢?”


    聽的人笑他傻:“唉呀!這種亂世,果園主人早就逃難去了,這些水果哪有主人?”許恒臉色一正:“果園沒有主人,難道我們自己的心就沒有主人嗎?”


    我們方寸之間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識,這樣才不會亂來,才能遠離鄙惡。今天社會風氣敗壞,犯罪案件層出不窮,就是因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沒有自己的方寸。


    我們又如何認識自己如虛空的真心呢?佛經上有句話:“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就是說:假如你能以慧解開悟,修持禪行,你就能見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虛空一樣放大,生死便能自如。過去有一位鏡清禪師,喜歡問人“門外什麽聲”,例如他問一僧人:“門外是什麽聲?”


    “雨滴聲。”那僧人答。鏡清禪師便歎息:“眾生顛倒,迷己逐物!”


    又有一次他問人“門外什麽聲”,人家說是蛇咬蛤蟆聲,鏡清就說:“將謂眾生苦,更有苦眾生。”


    雨滴聲中,眾生顛倒,隻知注意關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諦;蛇咬蛤蟆聲中,透出了人間的殺伐殘酷,相爭相食,全然不見宇宙的浩瀚。無論是雨滴聲、蛇咬聲,都在凸顯人間的迷離 聲,這個“門外什麽聲”,就是“心外什麽聲”,門,就是心。宇宙坦坦蕩蕩,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樣的心來聽,聽啊!人間處處是一片顛倒聲、殺伐聲、愚昧聲、迷離 聲……,所以鏡清禪師要感歎眾生顛倒,感歎眾生苦了。


    我們把貪欲心放下,進入虛空無住的真心裏,進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放之則彌六合 ,卷之則退藏於密”,眾苦煩惱,又能奈我們何?


    <font color="#ff0000">三、心的地獄和心的天堂</font>


    常有人問:有沒有天堂?有沒有地獄?天堂地獄究竟在哪裏?事實上,天堂地獄不必向外尋找,天堂地獄就在我們的心裏。舉個例子:我們吃一頓早飯,這顆心就時而天堂,時而地獄,甚至十法界中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境界,都會在一天之內周遊很多次。為什麽呢?我們早上起床 ,本來無憂無慮,無愁無惱,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樣清涼;刷牙洗臉時,想想今天要替什麽人解決困難,把什麽事擺平……這時為人服務的心,就是菩薩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飯還沒端來,就“快點呀!快點呀!”的催,肚子餓,這餓鬼的心就生起來了;等到早飯端來了,一看隻有兩樣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這兩樣菜,簡直不能入口!這樣計較分別,阿修羅的心也生起來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罵幾句,怒從心上起,不在家吃飯了,地獄畜生的心就隨著怒火熾燒而出現了;坐車上班的路上,聽見身旁乘客說起非洲饑荒,看報紙大火淒慘報導,悲憫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薩的種種心也隨之出現了。你們看:一頓飯裏,時而佛菩薩,時而地獄、餓鬼、畜生交 纏;半天工夫,時而人天交 戰,時而聲聞緣覺交 感。我們天天在這樣的心裏活來死去,忽而歡喜,忽而愁苦,一時是癡迷貪戀,一時又淡泊自在,或升華於清涼法界,或輾轉於名韁利場,這不就是天堂與地獄嗎?


    《華嚴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世間最好的藝術家,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這顆心想像什麽東西,就成為什麽東西。過去有個人雕刻夜叉羅刹,他天天模擬夜叉羅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覺一臉橫肉,變成很凶惡的樣子;後來遇見一位法師,法師看到他一付惡鬼形相,覺得奇怪,就問他:


    “咦,您的臉怎麽會變成這樣?”


    這個雕刻家很苦惱的如實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刻夜叉羅刹,刻著刻著就變成這樣了。”


    法師想了想,微微一笑:“原來如此,阿彌陀佛!施主,我看您換個方式,改雕刻佛菩薩的像吧,說不定另有造化呢!”


    這個雕刻家別無他法,姑且一試,於是天天觀想菩薩的莊嚴,模擬菩薩的容貌,說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麵相慢慢變得慈祥了,端莊了,比本來的麵目還要善良多了,他這才知道心能轉相,心裏種什麽因,心外就結什麽果。我們有些人生得莊嚴美麗,就很矜持得意;長得難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醜陋,這是不對的!假如你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貴的氣質,那麽,你應該先淨化自己的心;如果能淨化,天堂都能上去,何況區區的氣質、美貌,要變善變美,何難之有?


    過去有一個將軍向白隱禪師求法,他疑惑地問:“禪師,真的有天堂地獄嗎?”“有啊!”


    “那麽,天堂地獄又在哪裏呢?”白隱禪師打量了他一番,問道:“你是什麽人?”“在下是一員武將。”


    白隱禪師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憑你這麽一付乞丐模樣,也配做鎮國將軍?哈哈!笑死人了!笑死人了!”


    這個將軍勃然色變,心想:我謙虛誠懇的來問道,你怎麽一開口就罵人呢?真是太無禮了。於是怒氣衝衝拔出腰間佩劍,向禪師一劍砍去,白隱禪師笑聲一收,伸手向將軍一指:“你看!地獄之門開啟了!”


    這個將軍一聽,心念電轉,立刻懂了,刹那間對自己的暴虐覺得慚愧,趕忙放下利劍,恭恭敬敬的向禪師道歉說:


    “末將愚癡,多有冒犯,尚望禪師鑒諒!”白隱禪師嗬嗬笑了起來,點點頭:“你看,這不就是天堂之門開啟了嗎?”


    我們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別人都不能替我們作主,能作主的,是自己的心!


    <font color="#ff0000">四、心的淨化與心的解脫</font>


    心一變,大地山河都會為我們的心而改變,《維摩經》雲:“欲淨其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這就是心的淨化。《維摩經》上又說:“何為病?所謂攀緣;雲何斷攀緣?謂心無所得”,心不攀緣,不起妄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脫。有時候常聽人說:某人我不喜歡,某人真討厭;這時不妨往好處想:某人對小孩子倒很慈愛,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麵。這樣,原本你不喜歡的人,換個角度來欣賞他,說不定反而順眼多了。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將貪、嗔、癡三毒去除,轉惡為善,化苦為樂,把地獄變成天堂,將怨仇變作親誼,所以說“參禪何須山水地,滅卻心頭火自涼”。夢窗國師也有一首偈雲:“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幹;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 寬”,我們的眼裏如果有塵沙,這世界就會變色、變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們心中磊磊落落,清淨無事,即使睡在一張床 上,都會感覺到法界之寬廣無邊。


    如何淨化身心才能解脫呢?我現在舉出較具體的四種心識來說明:


    <font color="#800000">(一)以平常心獲得解脫</font>


    平常心,是什麽樣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厭,布衣粗服常穿不惡的心,是嗔恚驚怖常受不苦、世樂俗趣常有不迷的心。平常心,就是當吃飯時,就吃飯;當睡覺時,就睡覺;當歡喜時,就隨喜;應該說話時,就直言無諱;應該做的事,就圓滿達成;應該聽話時,就依教奉行。也就是以真實的、平等的、平常的心來待人,應該怎樣的心,就表現怎樣的心。


    我看現在有些人,應該聽話時,他自命不凡說個不停;真正請他表示意見時,他又不說了。平常心,既不虛矯作態,又不虛偽欺世,是一種真實自我的流露,在這種真我裏,心自然能解脫自在了。


    過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裏擔任典座(即煮飯、燒菜),從二十歲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歲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有一次,道源禪師到寺裏參訪,問他:


    “您在寺裏做什麽工作?”“我是典座,煮飯炒菜呀!”“哦,做多久了?”“三十年了!”“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沒有參禪打坐,沒有看經念佛嗎?”“是嘍!”


    “怎麽三十年隻做典座,不做別的呢?這不是太浪費了嗎?”“禪師!您有所不知,這典座也不容易,裏麵的道理很多的!”


    “哦?典座就典座,不過燒飯做菜罷了,這裏麵還能有多少道理?”“唉,說給您聽嗎?這就像太陽從東邊升起,西邊下去,這道理我說不完,您也聽不懂啊!”道源禪師執意問到底:“為什麽呢?”


    那位老師父隻是笑著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飯,一花一葉都在日用平常中領略,在升火洗菜間受用了。您沒有親身體驗,我怎麽說都沒有用呀!您怎麽能說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熾呢?”


    這位出家人,燒飯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他能在淨水洗、烈火燒中安然自在度過了三十年,就是因為有一片平常心,不爭名利,不貪有無,像慈航法師說的:“隻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還有一個“財主送煩惱”的寓言,也可以借來說明“平常心是道”的境界:有一個大富翁,家財萬貫,住在豪華高樓上,每天想這樣想那樣的,為成敗得失煩惱不斷。樓下有間違章建築的矮屋,住著一對年輕窮夫婦,每天出去上工,回來就彈琴、唱歌,倒是十分愜意快活。富翁天天看他們在樓下彈彈唱唱,心裏很奇怪,就歎道:“咳!這窮人家連飯都吃不好,有什麽好快樂的呢?我天天山珍海味,富甲一方,卻煩惱不斷,真是說不通!”他的管家聽到了,就對富翁說:“老爺呀,你要他們痛苦煩惱嗎?很簡單,隻要送他們二十萬元就可以了!”


    富翁還是想不通:“二十萬送他們,他們不就享福了?怎麽會煩惱痛苦呢?”管家答說:“哎呀!你送了就知道了!”


    二十萬,對富翁來說隻是小數目,不算什麽,於是把這對窮夫妻叫來,送了二十萬給他們。這對窮苦夫婦忽然得了二十萬元,一下子擺脫了苦難的生活,高興得寢食不安,到了晚上,想把錢藏起來,藏到枕頭下不安全,床 鋪下不放心,梁上怕被偷,櫃裏會被咬,兩個人這樣那樣的放,放到哪裏都不好,漫長一夜 過去了,連覺都沒能睡。天亮時,夫妻倆個你看著我的倦容,我看著你的紅眼,這才發現上了富翁的當,就把錢原封不動的退回,說:


    “把你的煩惱還給你,我們不要了!”所以說:平常心,是我們走向解脫之道的第一步。


    <font color="#800000">(二)以慚愧心獲得解脫</font>


    慚愧心,就是時時生起對不起別人,對不起自己的心;做人常常覺得對不起人、對不起自己,他一定是個有道德的人。曾經有個畫家,想畫一套羅刹像,想找一個麵貌凶惡的人做模特兒,有人建議他,要找這種人,最好到監獄裏麵找,因為監獄中多的是江 洋大盜和凶殘歹徒,那些人的樣子很殘暴,做為畫羅刹的模特兒最適合了。這個畫家到了監獄,先看到獄裏有一個佛堂,一問之下,知道是犯人的布教所,就打消了來意,不找了。管理員覺得奇怪,問他為什麽?他說:“這是有佛法的地方,被佛教法水沾沐的人,再怎麽凶狠,都會有慚愧心,這裏不會找到麵貌暴戾的人了!”


    我現在站在講台上,藉著燈光,看到台下各位都是慈眉善目,很善良、很莊嚴的樣子,我相信各位在佛法的薰陶下,一定會有謙虛、高貴的慚愧心,隻要時時抱著““<font color="#ff0000">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樂我苦,你有我無</font>”的寬大心,我們佛教徒的心地一定會芳香美麗!


    <font color="#800000">(三)以無住心獲得解脫</font>


    《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個道理很深,不是現在的短時間可以解說的,我隻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過去有一位俱胝和尚,因天龍禪師豎一指而開悟,凡是遇到有人向他問法,不管問什麽問題,俱胝都緘口不答,隻豎一指。俱胝座下有一位童子,有一次俱胝出外辦事,有信徒來寺問佛法,他也依樣畫葫蘆的豎起一指。這人向俱胝說起此事:“和尚,你這童子不愧是名師高徒,我問他佛法,他也能像和尚一樣,豎起一根指頭。”


    俱胝當下並不答話,等客人走了,便傳喚這童子來,問他:“聽說你也懂得佛法了,是嗎?”


    這童子看俱胝和顏悅色,以為師父要考試自己,趕忙回答:“是呀!我也懂!”


    俱胝問他:“那麽,如何是佛?”童子立即洋洋得意豎起一指,俱胝二話不說,一刀砍斷了童子的指頭。童子大驚之下,痛得哭喊起來,轉身逃了出去,俱胝大叫一聲“站住!”,童子停步,回頭來看,隻聽俱胝又問:


    “如何是佛?”童子下意識習慣地舉起手來,不見指頭,忽然就明白了。


    這個公案是在告訴我們:自性與萬法如同天風橫空,又如夕陽照地,是遍滿一切處的。“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世間萬象,不過妄有而已;諸行無常,不過幻化而已;一切歸一,一即一切。所以俱胝不管問什麽,都以一指示人,“寒則普天普地寒,熱則普天普地熱”,是將一切簡單化了。而童子有樣學樣,執著表相而不悟,所以俱胝一刀切斷了去,就在啟示童子禪法裏“不住中間及內外”的無住境界。


    另外還有一位無業和尚,不管人家問他什麽,他都一律回答:“莫妄想!”這也是一種“無來無去,無成無壞”的無住境界。


    如果我們的心裏也能有這種境界,不貪不著,無沾無滯,“虛空生萬有,萬有歸虛空”,那麽,有什麽不能解脫的呢?


    <font color="#800000">(四)以菩提心獲得解脫</font>


    菩提心,就是大慈大悲心,就是智慧心。唐朝詩人白居易篤信佛法,有一次向惟寬禪師問:“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


    惟寬說:“佛法是麵麵要修,處處要到的。用身修持的,是戒律;用口宣講的,是法義;用心踐履的,是禪意。律即是法,法不離禪,身口意應該合一而修,怎麽能分開呢?”


    白居易辯說:“既然身口意沒有分別,那為什麽要講修心呢?”


    惟寬答:“心本無損傷,原不必修;說修,隻是要人無論垢淨,都不起念頭而已。”


    白居易又辯道:“垢念,可以拂拭,說不起垢念是對的,怎麽連淨心都不能起呢?”


    惟寬開示說:“這就像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塵,金屑雖然是珍寶,落到眼珠裏,一樣會致玻你沒有看到天空的雲嗎?烏雲能遮蔽青天,白雲一樣也是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仍不甘心:“如果心中不起垢也不起淨,無修無念,和俗人又有什麽不同?”


    惟寬笑著分解:“俗人是無明的心,禪者是離棄無明和執著二病的心;俗人是不知修行或妄修,禪者是真修啊!”


    佛陀在過去生中割肉喂鷹、舍身飼虎,連生命都布施給人,是真正的修菩提心。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在那裏說信奉佛法、實踐佛法,實際上身、口、意不能清淨,“癡惑於愛欲,不達於道德,迷沒於嗔怒,貪婪於財色”,沒有一點菩提心,外表掛著佛弟子的招牌,內心還是愚癡的人性,這真是很可惜的事!


    我今天講了這些“佛教對心識的看法”,希望大家都能做心的主人。灑脫自在,毫無牽掛。我祈望各位能多看佛書、學佛法,在佛陀的慈光裏淨化自己,在佛法的甘露裏解脫自己,使我們的人間更光明、更美麗!


    祝福大家心中法喜充滿!


    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