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戒同學們:
我們在俗家時,過的是紅塵的生活;出了家,是過著清淨的生活。在家時,以世間法為主;出家後,以出世間法為主。各位現在既已舍俗出家,就要重新建立出世的見解,揚棄世俗的舊觀念,建立起佛道的新思想。所以我今天要跟各位講“十無思想”。
在家生活從“有”的上麵著力去獲得需要,出家生活是從“無”的上麵入道。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荊我們在佛法的無盡寶藏裏,怎樣才能享受到這“以無為有”的佛法?我提出十個“無”,作各位的座右銘,希望大家在出家的道路上,能仗以建立自己的思想體係,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
<font color="#ff0000">一.無財之富</font>
一般人都希求發財富貴,希望擁有世間上有形的財產、土地、物資等等,我們現在出家了,雖不求世間上的財富。但一樣要有財富。要有怎樣的財富呢?這就是跟世間上財富不一樣的“無財之富”。什麽是佛教的“無財之富”呢?
<font color="#008000">(一)正見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要有“我寧可沒有錢財,但我不能沒有正見”的認知與實踐。假如出家學道,沒有建立正見,必然有“既入寶山,垂手空歸”之歎。什麽是正見?確認佛陀所說的佛法是真理,這就是正見。三法印是正見,四聖諦是正見,十二因緣是正見,因果業報是正見,三十七助道品是正見,分別善惡聖凡是正見。在修學佛法的生活中,你們要有這些正見,才會有財富;有了這些正見,才不會貧窮。我們看到今天有些學道的人,盡避他們住斑樓,甚至擁有存款資具,但仍很貧窮,因為他們沒有佛法,沒有正見,他們所有所見都走了樣。
<font color="#008000">(二)智能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要有“我寧可無財,也不能沒有智能”的認知與實踐。什麽是佛學?佛學就是智能之學。沒有智能,盡避做了許多善事,修了許多世間的人天福報,仍然不能開悟成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有福無慧是愚癡,縱然有人天福報,若無智能也非究竟。所以各位學習 佛法,寧可無錢無財有般若智能而死,也不要無智無慧光有富貴榮華而生。智能,是從聽聞中而有“聞所成慧”,從思考中而有“思所成慧”,從修行中而有“修所成慧”。從聞、思、修中,才能入三摩地,才能進入正見,獲得般若正見。
<font color="#008000">(三)品德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寧可在世間上做一個庸庸碌碌無能的人,做一個無財的人,也不能做一個沒有人格、沒有品德的人。出家人無錢無財不可恥,無品無德會給人看賤。出家人要以淡泊、隨緣的品德來生活,要以有慈悲,有因果觀念,有忍耐的品德來做人,處世要以發心精進奉獻服務的品德來修道。
出家人要學習 的佛法很多,“忍”是很重要的修養。忍窮、忍苦、忍難、忍饑、忍餓、忍冷、忍熱都還容易,“忍氣”卻很難。做人處世,對委屈、不平、氣惱必須要忍。佛陀說:成佛要“三隻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要想修成相好圓滿就要先修忍。忍,可以消災免難;忍,可以成功立業;忍,是我們成道的力量;忍,是我們修行的財富。你們各位出家的新戒,未來的功德,佛道的成就,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看你忍的功夫有多高?因此,舉凡佛教的修行法門,如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等等,都可以作為出家人的品德,這些品德就是我們出家人的財富。
<font color="#008000">(四)信仰是我們的財富</font>
信仰是七聖財之一。信心、持戒、慚、愧、聞、施、慧,都是我們的財富,稱為七聖財。信心門裏有無盡的寶藏,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的財富,十分的信心就會有十分的財富。“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現在各位出家學道,信心建立得如何?一般受五戒、菩薩戒都要先受四不壞信。所謂四不壞信是:
(1)你對三寶絕對無疑嗎?
(2)你對三法英四聖諦的法,絕對無疑嗎?
(3)你對常注僧團 絕對無疑嗎?
(4)你對出家未來的道行絕對無疑嗎?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一個人不喜歡,為了一句話不愛聽,為了一件事不滿意,就把信仰輕易地放棄,信仰對你也就沒有價值了。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仰是無價的財富。“再多的世間財富,利誘不了我們的信仰;再大的威力權勢,也阻嚇不了我們的信仰;再多的好意盛情,也迷惑不了我們的信仰”。你要建立這種不動搖的信仰,才能在佛道上邁進,你才是佛門中最富有的人。
我們出家人,雖不羨慕擁有世間的財富,但是要羨慕擁有正見、智能、品德、忍耐、信仰等財富,這就是我們出家人的“無財之富”。
<font color="#ff0000">二.無求之有</font>
人總是會有所求。求功名,求富貴,求事業順利,求眷屬平安。人總是追求這樣、追求那樣,希望這個、希望那個。俗語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尤其是我們出家了,更要過無求的生活。什麽是無求的生活?內證是無求的生活:內心有所證悟,有所體驗,自然就不必向外去追求。過去的黃檗禪師對於萬法現象的態度,是“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作如是求”。他以無求為求,而行一切道。有一些出家人,雖然出了家,但是中途失落了。為什麽他們會失落呢?因為他沒有內證的體驗,心中沒有佛法,經不起外境外緣的衝擊,承受不了世俗物欲的誘惑 。假如自己內心有修證,自生法樂,法界一切,都在心中。我不求外人給我錢財,給我利益,我自己內心就能擁有宇宙間的一切。
孔門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什麽呢?因為他心裏有“道”。佛陀的大弟子迦葉尊者,在塚間、水邊、林下禪坐修行,他安然自如。為什麽?因為他心中有“道”。所以,希望大家既然有這種福氣、緣份來到佛門,也剃除了須發,換上了僧衣,內心要有證悟,要有道。人情的冷暖,世間的是非,有什麽要緊呢?各種的得失、榮辱,實在不足掛齒,能如此證悟,就是無求之有,就能安住身心。
什麽是“無求之有”呢?
<font color="#008000">(一)享有是無求之有</font>
我們不一定要擁有,但要享有。出家人不一定要擁有高樓大廈、寺院殿堂。別人有寺院,很好,我可以掛單,可以沾光沾光;別人有學問,很好,我可以跟他參學。我不一定要擁有,但我可以享有。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雖然不是我的,我可以遨遊其間,參禪行道;佛教事業雖不是我辦的,我是佛門弟子,也為佛教興隆靶到高興;我雖不會說法,別人講經,我也可參與講席,其樂融融。世間的一切,隻要你享有它,你就擁有了萬事萬物,這就是出家人的享有,享有就是無求之有。
<font color="#008000">(二)寬容是無求之有</font>
在佛光山出家的年輕人,我都問過他們:
‘佛光山是誰的?’
他們說:‘我在這裏出家,佛光山就是我的’。
你要心中擁有佛光山,才能在佛光山出家。你們各位到本山來受戒,如果我問你們:‘你為什麽要來佛光山受戒?’你要說:‘我喜歡這個戒常住!’這樣,你就能擁有這個道常你們有剃度常住,你們有剃度師父,你們應該自豪你們的常住,你們的師父。你能容納,你就能擁有。
再多的金銀財寶,若不是你的,你也不會覺得它寶貴;再多的建設,再好的設備……,因為不是你的,你也不會去留戀。桃源雖好,終非久戀之鄉;但隻要是我的,一個破板凳、破椅子、破床 鋪,我也會好好愛護它。
世間的一切,你心中的寬容多少,你就能擁有多少:世間人豈止隻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學,我心中的眾生而已?能把一切眾生當成是我自己,把世界當成都是我的,這世間上就沒有一個窮人,沒有一個孤苦的人了。
你心中包容多少,你就能擁有多少:別人在花園種了花,花雖不是我的,但花開得很美,我可以看看、欣賞一番,那花就如是我的一樣。你建的高樓不是我的,你建好以後,如果作百貨公司,我可以去買東西。你有屋簷,我可以在那裏避避風雨。
你心中有多大,你所擁有的世界就有多廣:癩瘡膿包是非常肮髒的皮膚病,但因為是生在我的身上,我也要好好洗滌,好好上藥,好好愛護,因為是我的,再不好的我都能寬容。
<font color="#008000">(三)結緣是無求之有</font>
世間上的人,活得順不順利,就看你對人有緣沒有緣。如果你沒有人緣,今天找張三,明天托李四,種種要求不一定能如願。在世間,登天難,求人更難,但你有人緣,很多事情不求自有。你想要財富嗎?緣份不到,種種辛苦、種種艱難都不會是你的。如果你有人緣,你不想、不要、不求,也會送上門來。所以,我們出家人,不攀緣,隻要結緣;不必向外有所貪求,隻要廣結善緣,因為人緣就是無求之有。
緣,是條件的意思。世間一切,單獨是不能存在的,必須要在因緣條件都具備下,才能成功。當初美國人援助台灣,因為台灣有他援助的條件。所謂“自助人助”,隻要我們廣結人緣,人緣會給我們無求之有。
<font color="#008000">(四)滿足是無求之有</font>
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滿足的人,睡在地上猶如天堂;不滿足的人,雖居天堂,亦如地獄”。世間上誰是富人?誰是窮人?就看他滿足不滿足。台灣很多在世界富翁排行榜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如蔡萬霖、張榮發、王永慶等,他們真是富有的人嗎?如果他們有幾百億、幾千億的財富,但心裏不能滿足的話,他們仍然是窮人。我們學道的人金錢雖貧乏,但因為我們滿足,因為我們無求,所以滿足是無求之有。
我們中國人吃飯,常會問:‘你吃飽麽?’‘我吃飽了!’台灣話問:‘你有吃飯嗎?’‘喔,有,我嚼(吃)飽了!’這種語氣聽起來有些無奈。客家話就不是這樣說了,‘你有吃飽嗎?’‘喔!我足了。’飽,是無奈;足,是歡喜,是感恩。所以,滿足、感恩是我們出家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的心境。一間鬥室之地我滿足,一張椅子、一張桌子我滿足,一雙草鞋我滿足,一個蒲團 我滿足,日中一食我滿足。你能滿足,你就獲得無求之有,過著世界上最富有的生活。
<font color="#ff0000">三.無情之慈</font>
世俗上講愛,要有愛心;佛教中講慈,要有慈心。慈悲就是慈愛。世間上講情,容易感情用事,眾生叫“有情”,因為它是以情愛為生命。世間束縛力量最大的就是情愛,情愛會困惑我們,使我們不能自由 ,不能超生。童年的時候,有父母的情愛;長大了以後,有夫妻的情愛;老年的時候,有子女的情愛;甚至有朋友、同鄉、同事的情愛。我看到你順心、歡喜,這就是世間上的情愛。情愛如火,情愛的一念會覆蓋我們的智能,所以我們要從情愛裏超脫出來。
記得我青少年時期受的是專製式的打罵教育,我不覺得打罵不好,反而感謝老師的打罵。在打罵裏麵,我們享有多少教誨與慈悲。所謂種種委屈、種種專製的教育下,並不覺得專製有什麽不好。在那委屈裏麵,專製裏麵,讓我有更多深刻的體會,有更多的成長。我們過去讀書、受戒,老師都是以“無情”對我們“有情”,以“無理”對我們“有理”。我們眾生都有自以為是的道理,叢林裏就是要把你自以為是的道理打得沒有。我們都講關係,我跟你有交 情,我就對你優待一點。要講關係就是給你一個“鐵麵無私”、“無情無義”。
現在,大家出家來山受戒,當你報到時,有許多同參道友幫忙,引禮法師來接待,這究竟是一種福氣呢?還是一種缺憾?
記得我們那時受戒,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這叫做什麽?“以無理對有理”。有理、無理全都以犍槌供養,這就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我們在無理前麵都能屈服,都能低頭,在真理麵前,還會不服氣嗎?從外表看起來,打你是毫無情義,實際上是大慈悲。我自覺我自己很幸福,在犍槌下我能體會出這許多無情的大慈悲。
<font color="#008000">(一)無緣是無情之慈</font>
我們對別人的情愛,都講究緣份。父母、兄弟、朋友、同學,讓我有緣份,我就肯對他們慈悲。其實,真正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跟我沒有關係,不是我的同窗、同鄉、親朋、故舊,隻要你有苦難,我就幫助你,對你慈悲。過去雖沒有因緣,隻要你有困難,我就協助你,給你方便。因為你,就如我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有緣能行慈悲,無緣也能對你慈悲,這才是真正的無情之愛,是無情的慈悲。唯有如此,才能進入菩薩無邊的大我之內。
<font color="#008000">(二)無償是無情之慈</font>
無償,是你不要償還我,不必報答我。我對你說了多少好話,你怎麽沒有一句好話回我呢?我給你多少幫助,你何曾幫助我?這就叫做有償的,有報酬的。我們出家人所有慈悲是不講究報償的。有償是有目的,有奢求,有貪欲的;無償才是無求、無貪、無對待的。隻要在無償之下度化眾生,才能行無情之慈。
有償,是有對待的有情慈悲;無償,是無對待的無情慈悲。有償的情愛是有限的慈悲,無償的情愛才是無限的慈悲。父母棒打兒女,看似無情,實是大慈悲;國家的刑罰,看似無情的製裁犯罪者,但事實是給社會大眾更多的慈悲。“看似無情更多情”,就是無情之慈。我們欣賞有情的慈悲,更要欣賞無情的慈悲。
<font color="#008000">(三)棒喝是無情之慈</font>
過去的佛門叢林中,禪師們對待你不是打就是罵,這就是一般常說的棒喝教育。棒喝教育看起來是無情無義,實際上是大慈悲。多少的高僧大德,在棒喝下成就;多少的修行者,在棒喝下成道。有名的臨濟義玄、德山宣鑒禪師,都是以銳利的機鋒來接引學人。所謂“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後來,才有“臨濟兒孫滿天下”的千古佳話。現在佛門弟子中,少有大祖師人才出現,明白說,就是因為現在的人經不起棒喝,經不起打罵,經不起這種無情的慈悲。辦佛學院,最困難的是缺乏訓導師資,“我這麽辛苦的幫助你、輔導你,你還要怨恨我,我何苦從事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呢?”所以沒有人願意發心做訓導老師。而真正願意做訓導的人,都是深具大慈悲心的人。做一位好的青年學生,要欣賞,要感謝訓導老師的無情的慈悲。
<font color="#008000">(四)無相是無情之慈</font>
我們對於一切事物,都很著相。講究你和我有什麽關係?有什麽交 情?你是怎樣待我的?這隻是從有相上去認知,沒有在形相之外去體會,因此佛法的內涵,便不容易學到。《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相是有情,有情的慈悲不究竟,無相是無情,無情的慈悲才是究竟。大陸 棲霞山有位名譽住持--雪煩和尚,他過去是我就讀焦山佛學院的院長。我與他分別四十多年了,現在看起來好像年輕許多;因為他過去留有胡 須,現在把胡 須剃了。我在焦山佛學院讀書三年中,他沒有跟我講過一句話,偶而碰麵,他隻用眼睛瞪我,瞪了好多次。在焦山佛學院的學生中,他說:他最欣賞的就是我,我也一樣恭敬他。為什麽?我在焦山時,就感覺到他在瞪我時,不是惡意,而是慈悲啊!我們能在無情的裏麵,體悟出更大的慈悲,才會有佛法。希望你們大家能有這學道謙虛的心,就容易入道了。
<font color="#ff0000">四.無欲之樂</font>
快樂,是人人所希望的。但我們出家人的快樂是怎樣的呢?是無欲之樂。世俗的人以五欲六塵為快樂。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現在我們出家學道,我們不以“欲”為快樂,我們以“無欲,沒有欲望 ”為快樂,所謂不著色求,不著聲、香、味、觸、法求。什麽是無欲之樂呢?沒有人我的執著,沒有煩惱的是非,沒有情欲的衝動,沒有無明的迷糊。明白說一句,就是沒有汙染的、罪惡的欲望 ,什麽是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一)禪悅是無欲之樂</font>
你們出家學道,生活裏感到有禪悅嗎?如果出家而沒有禪悅,身心就不能在佛法中安祝禪悅是一種信仰的喜悅、安靜的喜悅、發心的喜悅、自我內心的喜悅。你沒有禪悅的體會,就會覺得欲樂寶貴,而佛法不寶貴了。所以,你們要從經典中、作務中、生活中、打坐中、念佛中,去體會佛法的妙味,而獲得禪悅,獲得法樂。《維摩經》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法樂,就是禪悅。你沒有禪悅,世間的金錢會壓倒你,感情的洪流會衝沒你;有了禪悅,自然就有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二)佛心是無欲之樂</font>
佛心,不是我們稱念的佛的名號,不是我們讚美的佛的聖號,它是我們的心,也是佛的心。把佛心印在我們的心裏,我的心跟佛的心一樣,有覺照,有慈悲,有光明,有清淨佛心。我的心如皓月,我的心如蓮華。所謂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所謂佛心就是我的心如菩薩,我的心如佛心。如果我的心能跟佛一樣,我就有佛的自在樂、解脫樂、法樂樂。這個佛心,也是超乎一切人我,泯滅一切對待,斬斷一切生死,斷除一切有無。佛心是慈悲,是智能,是平等,是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三)喜舍是無欲之樂</font>
說到喜舍布施,信徒以財布施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為重。什麽是法布施?就是以心、以法、以理、以力、以言語來利益他人。布施的層次應該是所謂: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口的出口,有心的出心。我沒有錢財,我可以用力氣來幫忙;我沒有力氣,我可以講好話,說佛法;我不會說佛法,我用我的心欣賞你、祝福你,這是心香一瓣的施舍。如果不斷以教義、佛道傳人,不斷的以心為你祝福,都希望你好,希望你大,希望你高,希望你有成就,這就是喜舍。世間上的人,縱使給你布施,跟你結緣,他總望你有回報的心理,如此,就算布施結緣,那也是貪心,不是喜舍。喜舍,好像太陽一樣,陽光普照著我們,一絲回報的心都沒有。但是現在的人,尤其中國人,常有嫉妒,不喜歡你好的劣根性,你好、你快樂,我不喜歡,我瞋恨、我嫉妒,這就是人的惡習 。佛法是給你一片慈心,我們要善用這片慈心,行善行施以利益他人,這就是一種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四)無為是無欲之樂</font>
夢窗國師說:“知足是第一富,無病是第一貴,善友是第一親,涅槃是第一樂。”什麽是涅槃?它是無為法。世間上有所為的、有所想象、有所分別、有所增長的,都是不究竟,隻有無為的、本來的、不需有作為的淨樂,才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也不必要等待我們將來百年之後,才能證悟。佛陀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他所證的就是涅槃。涅槃,是圓滿、不生死、超越、沒有生滅的意思,它使人脫離塵世的苦惱,而提升到一個解脫的境界。
沒有出家的人,尋找快樂,找來找去找不到。出家,不找快樂,快樂自然隨出家而有。涅槃的快樂,雖然不容易體會得到,但我們從淺而深可以得知。未出家時,以發財為快樂,有錢能使鬼推磨,滿足一切的需要,有錢就好了。其實“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錢會招致災禍。
有愛情會幸福快樂嗎?夫妻恩恩愛愛,情侶談情說愛,固然也有刀口之蜜的甜味,但其中的煩惱、是非、瞋恨、不如意,真是不勝枚舉。
有了事業會快樂嗎?有人為了事業,妻子、兒女都不要。最近報紙登的華隆案,翁氏兄弟的財產有幾百億,甚至幾千億,但此刻他們多麽煩惱?日子很難過啊!要他們來出家、來受戒,談何容易?他此時正在煩惱,沒有我們的快樂啊!世間上的讀書人會快樂嗎?知識也會帶給人煩惱:名作家三毛不是自殺了嗎?甚至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都會自殺。有知識而沒有智能,有欲望 而沒有道心,怎麽會快樂呢?所以,世俗有欲的錢財、愛情、事業、學問等,都不是真正的快樂之道,唯有無欲才是快樂之道!
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呢?我們修行,從無欲的生活做起,六和的僧團 ,才是真正無欲的快樂之道。僧團 組成的內容,以和平、安樂、清淨為本。清淨無欲就是快樂。佛陀的弟子跋提王子和金毗羅等三人,在樹林裏修行,他忽然大叫:‘快樂啊!快樂!’剛好佛陀從那裏經過,問他們怎樣快樂啊?跋提說:‘過去,我做王子的時候,在宮殿裏有珍肴美味,可是我食不甘味;每天都有衛兵保護我,而我卻天天恐怖。現在出家住在山林裏麵,托缽回來的食物,真是美味無窮;身邊沒有守衛,但不怕人家害我。如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樂啊!’這是所謂的無欲之樂。各位要知道,欲望 越大,痛苦越大;欲望 越小,痛苦越少。我們要去除人我染汙的欲望 ,但可以提起善法的欲望 ,追求佛道、菩提、般若智能、空無的生活,這才是出家人“無欲”的生活。
<font color="#ff0000">五.無住之家</font>
經雲:“凡有所住,皆為非祝”又雲:“不應以色生心,不應以聲香味觸法生心,應以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出家,就是要出有住之家,要住無住之家。父母之 家是有住之家,貪愛之家是有住之家,執著之家是有住之家,人我之家是有住之家,三界之內所住之家皆是有漏之家、煩惱之家。現在我們既已出家,就是要出三界之家,出煩惱之家,要住在無家之家。“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這不是無家之家嗎?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裏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這也不是無住之家嗎?
<font color="#008000">(一)法界是無住之家</font>
我們現在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出煩惱之家,出名聞利養的束縛之家。我們要以法界為家:法界是無窮的天上天下,是無邊的宇宙虛空,是超越的山河大地,是究竟的無相真理,法界就是出家人的家。法界從佛、菩薩、聲聞……乃至地獄、餓鬼、畜生的十法界,都在我們一心之中。我們能證悟佛菩薩的法界,我們就能究竟解脫;我們能證悟二乘人以上的法界,就能自在快樂;我們能不舍三惡道的法界,也能隨遇而安。“處處無家處處家”,法界之內處處為家,菩薩以一切眾生為家,這世間,怎不處處為家呢?
<font color="#008000">(二)虛空是無住之家</font>
天上的太陽住在哪裏裏?太陽當然住在虛空之中。因為太陽是住在虛空之中,所以太陽能普照十方,能溫 暖大地,能使萬物生長。十方諸佛亦住在虛空之中,所以他的法身遍滿虛空,充滿法界,才能佛光普照,度化群生。菩薩也因住在虛空之中,才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無住才是真住,無住才能無所不住,才能成就菩提,證悟法身。因此,諸佛菩薩所住的虛空,就是我們出家人的無住之家。
大家發心出家,今後要誌在佛道,願在十方,到國際上弘法,到偏遠地區傳教。佛教徒先有地球人的觀念,再有虛空人的胸懷,因為虛空是僧侶的無住之家。
<font color="#008000">(三)無私是無住之家</font>
你若有自我的私心,就有所住;你若無自我的私心,就無所祝無私的話,大家都好;無私的話,這人也好,那人也好,這裏也好,那裏也好,天下都好。現在我們的心住在哪裏裏?經上說:“我們的心,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上麵。”因為四相不除,所以人我是非,萬般計較;四相若除,則萬裏晴空,毫無窒礙。經中又說:我們的心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上麵,因此六塵覆蓋本性,反而使真心做了欲塵的奴隸,良深浩歎!現在我們要將心住在佛道上麵,住在般若上麵,住在超越時空的上麵,住在超越人我的上麵,住在無私無欲的上麵。各位都出家了,如果仍住在過去的人我是非、得失榮辱和煩惱上麵,你還是未真正出家啊!所以現在出家要住在無私之家,亦即是無我之家。
<font color="#008000">(四)自然是無住之家</font>
我們出家要安住在哪裏裏?當然安住在自然裏,“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與大自然同在。你如果懂得大自然的道理,生也好,死也好,冷也好,暖也好,生老病死的流轉,春秋夏冬的運行,甚至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是自然的法則,當然的原理。一切的好好壞壞,都是世間實相,你要有這種心量和認識。我們要住在哪裏裏?我們要住在慈悲般若中,住在禪那定力中,住在精進戒律中,住在大自然裏。佛法中任何一處皆可安住,大自然任何一地都是好地。你何必要安住在那不究竟、天天變化、跳動變異的世間呢?要住在不變的、無住的上麵。“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隻要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無住就是不執著是非、人我、得失,而超越是非、人我、得失。佛教所以衰微,因為大眾沒有佛法,隻有口頭上的佛法、口頭上的慈悲、口頭上的修行。有些人自以為自己在修道,實際上一點佛法也沒有。希望各位新戒同學,今後要真的擁有無住的佛法。
<font color="#ff0000">六.無安之處</font>
大家要找一個住處,住什麽地方最好?平安之地?安全之地?安樂之地?如果出家人這麽想,就是錯的,這是自了漢!一出家,馬上要找安樂的地方,馬上要享受安樂,這是錯誤的。沒有種植,怎麽會有收成?出了家,就要先學習 結緣,學習 奉獻,學習 吃苦,學習 住在無安之處。
有一位信徒說:‘基督教的神職工作者,都稱為牧師,牧師就是要牧羊,要工作,要去度化眾生。佛教的出家人,叫做僧寶,是供在寺廟給人供養的,所以佛教沒有力量。’這雖是偏激的想法,但事實上,在佛教裏麵,有人就是不肯奉獻,不肯犧牲,不肯去普渡眾生。所謂菩提心是“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既不能上弘又不能下化,怎會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沒有佛法。各位出家,必須要找出一個住處,一個“無安之處”來成就自己,什麽是無安之處呢?
<font color="#008000">(一)苦難是無安之處</font>
嚴寒冰霜下,唯見梅花之挺拔;濁穢汙泥中,獨顯蓮花之不染。修道的人,要在苦難的地方,堅毅意誌,來成就佛道。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娑婆世界,在五濁惡世中住世,因為苦難中容易成就佛道。地藏王菩薩到苦難的地獄去度化眾生,他們以苦難為安樂。我們修道者,要有不懼苦難的意誌,熱時往有火的地方去,冷時往冰寒的地方去,才能見到真諦。
過去十大弟子中的富樓那尊者,向佛陀告假要到輸屢那國去。佛陀問:‘去做什麽?’‘去度化眾生。’‘那地方不能去,那裏的人很凶暴,你去的話,他們會罵你。’‘佛陀!罵我沒有關係,隻要他們不打我就好了。’‘會打你啊!’‘佛陀!打也沒關係,隻要他不把我打死就好了。’‘會打死你啊!’‘佛陀!那正好,我就將此一命奉獻給眾生,也奉獻給佛陀,了我此生學道的心願。’富樓那尊者,真是一位具有不辭苦難,犧牲奉獻宗教情懷的聖者啊!
從過去的高僧傳記中可以得知:古代高僧大德,都是為求法、傳法、克己、度眾不辭苦難的人,如玄奘、法顯的西行求法;監真六十目盲,卻仍為廣傳戒法遠征至日本;真諦為譯經弘法,流亡飄泊中國二十餘年;智舜為修禪觀,刺股製心等,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楷模。所以,我們現代的出家人學道,不要隻求安樂,應從苦難中去成長自己的道心,鍛煉意誌,去成就道業。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font color="#008000">(二)異鄉是無安之處</font>
偏遠的異鄉,要經曆語言、風俗、文化、生活習慣的考驗,也是無安之處。我們出家人出了家,就要以大眾為家,以弘法利生為家,以精進求道為家,所謂“處處無家處處家”,沒有地域觀念,沒有異鄉觀念。
東漢時期的攝摩騰、竺法蘭,遠從中印度到中國,隻為譯經弘法;日本最澄、韓國義湘,千裏跋涉至中原,隻為學習 大乘教法;在四川出生的馬祖道一,在廣東出生的石頭希遷,出家學道,繼承惠能大師的禪法,而擴展到江 西、湖南等地。這些是祖師們,為了求法、度眾,不辭辛勞到異鄉的實例。近代的鈴木大拙,把禪法傳到西方國家,不也是如此嗎?
記得 台美斷交 時,我們正在美國興建西來寺,慈莊法師和依航法師在風雨中,拜托人簽字,透過幾萬人簽字聯名,美國政府才知道有這麽多人需要一個寺院,因此才批準我們建寺。十年奮鬥之中,他們每日都提心吊膽,每次都要麵對那許多不認識的人,衝鋒陷陣,克服種種困難,她們都沒有說西來寺是我的。所以說在異鄉的無安之處,才能使人更能成長。
<font color="#008000">(三)刀兵是無安之處</font>
刀兵中有流血之危、生命之險,所以有戰爭的地方,就是無安之處。韓國軍隊有軍中布教師,每一營都有一位出家人,輔導他們解決煩惱,鼓舞士氣。本山常有韓國的軍中布教師來訪問,他們都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當兵要做布教師,因為他們要在軍中布教幾年以後,在寺廟裏麵才能被肯定而升級。日本的高僧、大和尚,大都是軍隊裏麵的布教師。甚至基督教有水平的牧師也是如此。
唐朝的隱峰禪師,有一次行經一地,看到兩軍人馬正在拚命廝殺,急忙上前勸阻,可是雙方都不理睬。禪師於是將錫杖丟擲於空中,以神通異象,阻止了一場悲慘的戰爭。南北朝時代戰亂連連,尤其當時的石虎、石勒雄據一方,嗜殺成性,殺害很多無辜百姓,西域高僧佛圖澄為了度化這兩位魔王,解救生靈於塗炭,於是入軍營中獻身說法。
我在中國時報看到一位出家人的彩色照片,定睛一看,是我的徒孫乘悟。報上刊載:他在金門海印寺,上午做住持,下午去當兵。我看了以後,很為佛光山的大眾歡喜,他們能有這種不畏苦難的精神。出家人就是要如此,我們不怕苦難,我們要到刀兵裏去弘法,救助需要佛法的人,以減少人世間的殺戮。
<font color="#008000">(四)忙碌是無安之處</font>
動亂、忙碌是我們的無安之處。有出家人嫌出家生活太動蕩,太忙了,究竟出家是為享福的?還是為服務眾生的?佛陀說法四十五年,講經三百餘會,他從未安閑過。就是佛陀苦行意誌的鍛煉,也是很重要的體會。若說在安樂清閑裏能成道,這是不可思議的。
佛光山的學生,曾對一些人說:‘你怎麽不到佛光山念書?’‘佛光山太忙了!’忙,不好嗎?參與開山的建設,是很偉大的事情;參與弘法的活動,是很光榮、有意義的事情。你要閑,幾十年後,睡在棺材裏更閑,現在要閑做什麽?人要讓自己忙碌,生命才會充實;讓自己忙碌,才能忘掉自我,成就道業。今天的佛法,不但要團 結,要統一,更要動員忙碌起來,才能使佛教有前途、有希望。
<font color="#ff0000">七.無人之眾</font>
無人之眾,是以大眾為眾,無個人之眾。眾,大家都要,但大家應不以眾為己眾的無人之眾。眾不是我的,我也是眾中的一個!將徒眾看成是我的,這在佛光山是不準許的。你們看本次戒壇的開堂和尚心平法師、總務壇壇主慈莊法師、教務壇壇主慈惠法師、法務壇壇主慈容法師,他們學佛快四十年了,如果在別的寺院,他們不但有徒弟、徒孫,徒曾孫也都會有了。但他們現在連一個徒弟都沒有。為什麽?因為我們不要瓜分徒弟,分散佛教的力量。你說沒有徒弟嗎?通通有,大眾即是!這就是無人之眾的眾。
什麽是無人之眾呢?
<font color="#008000">(一)佛子是無人之眾</font>
我們大家同是佛的弟子,你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你,我們同是佛的弟子。雖然佛門也有僧伽倫理,師叔、師伯、兄弟,還有法係傳人、同戒、同參,但這一切隻是因緣關係。“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並不能執著我所有的關係。佛門倫理最高的境界,應為無人之眾。
我們都說:這是我的弟子,那是我的信徒,其實信徒是三寶弟子,並不應該屬某一人所有。我們將信徒歸屬某人,致使成為私人群眾,不為佛教公有;佛教徒應為佛教所有,所謂“依法不依人”。
現在具有現代眼光的師父,都非常明理。知道時勢所趨,將年輕弟子送進佛學院深造,甚至送往國外留學,培養佛教人才,讓弟子成為佛教所有,不為自己的臧獲。魏晉的道安法師,生逢冉閔之亂,為續佛命脈,分散徒眾,不但把佛法菩提種子傳播十方,也使佛陀教化廣被大眾,此即還徒於教,讓佛子成為眾人之眾,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二)法侶是無人之眾</font>
共同修學佛法的同參道友,稱為法侶,這是要依法為侶,以法為友。在泰國很尊重袈裟,即使僧皇犯罪,也要先脫下袈裟再定罪。袈裟就是代表法。法很重要,曆代祖師,師資傳承,皆曰傳法,所謂“衣缽相傳”。無法,關係也就斷除。目前佛教就有人不能以法為友。
比方說:某一人業障現前,不能安於佛法,要回家還俗了;他因為沒有佛法,還俗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不還俗,不能偷偷地為他服務,偷偷地為他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四十年前,我有一個同學,他還俗的一年後,多少人要我和他見一麵。他們說:‘你過去與他是好朋友,好同學,他很懷念你,他希望和你講幾句話。’我說:‘沒什麽可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過去好是因為有佛法,現在沒有佛法了,還要好作什麽?’我不知道大眾能不能建立這種以佛法為重心的宗教情懷?希望各位能以法侶為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三)道友是無人之眾</font>
以道結交 ,沒有道,我就不與你為友。有道的人,才有佛法;有道的人,才不會煩惱;有道的人,具有正知、正行,才能成為我們的善知識。善知識就是道友。你們受戒時,會知道我們請佛陀為我們的得戒阿闍黎,請十方諸佛做為教授阿闍黎,以一切菩薩為同學法侶。
有戒行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般若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慈悲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正見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所謂道友,就是戒行,就是般若,就是慈悲,就是正見。設若沒有這些,何來道友?所以道友是無人之眾。
發心菩薩是我們的道友。例如:普賢菩薩十大願,恒順眾生,普皆回向。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苦海慈航。文殊菩薩,法王之子,吉祥度眾。這四位菩薩,悲智願行,就是我們的法侶道友,可以指導我們,策勵我們一起在佛道上精進。
無道的人,應當斷絕。無道的人,就像身懷兵刃的人,隨時讓你有殺身的危險;無道的人,會使你失掉慧命,失掉善根。所以我們學道的人,應謹慎擇友,要以有道之友作為我們的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四)無我是無人之眾</font>
我,是個體;眾,是全體。人人心中我最大,無法凝結為眾,產生力量。
無我才是真正的大眾,無我才是真正的因緣,六和僧團 就是無我的精神。佛教不是某一個人的,佛教是大眾的。你們跟隨你們的老師剃度,就是你們常住的大眾,應該以常住為我,以大眾為我,進而才能修學無我,才能進入無人之我的境界。
今日是一個集體創作的時代,佛教今後要興隆,教內必定要團 結,才能共同集體樹立佛教的新形象。大家必須要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才能團 結!佛光山開山廿五年,有今日的成就,因為佛光山的宗風永遠是常住第一、大眾第一!也就是無我第一!今後凡所有海內外的佛光人,勢必是一條心,隻有共同成就,沒有個人的凸顯;所有一切佛教事業的推展建設,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我希望今後大眾都能用無我的胸襟,作為自己的無人之眾。
<font color="#ff0000">八.無悔之心</font>
這個悔,不是懺悔,而是懊悔的意思。一般人做事,常常事先不計劃,不留心,不考量,不審慎,往往於事後再來懊悔。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和眾生不同,因為菩薩慎於始,不隨便造因;但眾生作惡,造因不怕,一旦果報現前,東窗事發,鎯鐺下獄,再來懊悔就嫌遲了。
在我們出家修學過程中有十事後悔:
1.逢師不學去後悔。
2.遇賢不交 別後悔。
3.事親不孝喪後悔。
4.對主不忠退後悔。
5.見義不為過後悔。
6.見危不救陷後悔。
7.有財不施失後悔。
8.愛國不貞亡後悔。
9.因果不信報後悔。
10.佛道不修死後悔。
而出家人要有無悔之心,我們的舉心動念都要不懊悔,念念是正,念念是佛。對人,要做到對人的道義;做事,要盡到做事的責任。下麵略舉幾項來說明:
<font color="#008000">(一)語言要有無悔之心</font>
語言人人都會,但真正懂得語言的妙用不多。《論語.子路篇》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就看會不會運用語言。有人以語言做功德,說出來的話,都是善言良語,都是愛語、柔軟語,都是使人歡喜的話,都能合乎道義真理。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但是也有人以語言造罪業,說的都是巧言令色,壞人信心的話。十戒中有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如果你犯了其中的任何一項,不但犯戒,得不到大眾的信任,也破壞好人好事,而且有墮地獄的危險。佛陀就曾告誡佛子羅睺羅:“妄語的人,就像器具覆蓋,永遠無法裝進清淨的善法。”所以,我們要謹慎我們的言語,這樣就不會生出懊悔之心。
有些人講話,已經說出來了才說:‘我不該說,我不該告訴你。’既然是不該說,為什麽又要說呢?其實“事無不可對人言,話無不可對人說”,隻要是正當的話,所謂“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說了也不要緊。出家人千萬不要作說後會後悔的事。我也常說:我這一生為承諾而忙碌,就是希望各位能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font color="#008000">(二)發心要有無悔之心</font>
發心的內容很多,譬如說:發心出家、發心工作、發心修行、發心讀書、發心弘法……。但如果是情緒的、他力的、對待的發心,就不會久長;要發廣大心、最勝心、無對待心、大願心,才能長遠、持久。譬如:發心出家了,就要有學習 如何作好一個出家人的最勝心,不要在修道上遇到煩惱、痛苦,就難過,懊悔當初的發心。發心工作,嫌這個苦,嫌那個重,怨別人沒有給你獎賞,給你鼓勵,沒有給你讚美,你的發心也懊悔了。發心弘法,嫌事情多,嫌難,嫌苦,嫌信徒沒有供養,沒有恭敬,這也不是真發心。
既是發了心,就不怕事多,肯犧牲、吃虧;困難我承擔,吃苦我不怕,沒有人讚賞,沒有人知道,沒關係!人不知道,因果會知道,佛祖會知道。唯有以不求報,不著相,不為人知,不作比較,不作算計的發心,才不會懊悔。所以,要培養修行、信仰的力量,發心才有用,凡事沒有不發心而可以成就的。
<font color="#008000">(三)交 友要有無悔之心</font>
朋友,是人生道義之友,《論語》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說朋友間經由學問、教養而互相影響。孔子又說交 友的道理,是“忠告而善道之”,這是說朋友有了過錯,就要忠心勸告他,並且好好引導他。
《佛說孛經》裏說朋友有四種:有友如華,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華的朋友,你富貴,他把你帶在頭上,你貧窮,他把你丟棄在地上;如秤的朋友,你有辦法,他低頭,你沒辦法,他就昂頭;這兩種是勢利之友。真正的朋友,如山,供鳥獸聚集;如地,普載萬物。
我們前麵說過,出家人要以道為友,以法為伴。你有佛法,我就跟你交往;你有道,我就跟你學習 。因為你有道,我甘願為你服務,情願為你效勞;因為你有佛法,我願意為你同甘苦,共患難。春秋戰國時代的管仲與鮑叔牙,就是能相輔相成的善友;鳩摩羅什與慧遠雖未謀麵,卻能以佛法興隆為橋梁,書信往返共護教。如果大家能在“有佛法、有道”的前提下交 友,再大的名聞利養也不會誘惑 你,你也不會因交 友而懊悔,更不會因利害關係或困難而退怯。
<font color="#008000">(四)布施要有無悔之心</font>
佛法中談到布施,有心、田、事的不同,功德亦有差別。如何使功德圓滿?最重要的就是一顆不懊悔的心。我給你錢,是歡歡喜喜的,不自苦不自惱的量入而出。我給你法布施、無畏施,也是心甘情願,再苦再難都不怕,不後悔。
而一般人布施後會懊悔,是因為對方沒有回報,沒有表揚,沒有讚歎,沒有受到重視,或是受人譏諷,遭遇困難,怨言、懊悔之心就產生了。事實上,“財進山門,福歸施主”,這其間的因緣果報是絲毫不差的。因此,選擇一塊好的福田,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布施時要不自苦、不自惱、不懊悔,學習 做到這無悔之心,才是真布施。
<font color="#ff0000">九.無聰之慧</font>
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一生聰明蓋世,才華橫溢,老來卻做了這樣的一首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他說世俗人生兒育女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聰明伶俐,我蘇東坡就很聰明,卻反被聰明誤,這一生很苦惱。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不怕、魯也不怕,愚忠、魯直,一樣可以做到公卿將相。世間上,聰明的人往往煩惱更多,苦難更多,可見聰明不是究竟之道。我們入了佛門,求智能才是究竟之道。求什麽智能呢?要求了解諸法實相的智能,求對治煩惱的觀照智能,更要求生活無住的智能。我們不要求小聰明的智能,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要求大智若愚的智能,要求無聰之慧。什麽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一)吃虧是無聰之慧</font>
你們已出家學道,什麽是道?吃虧就是道,處處討便宜不是道。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學吃虧的當下,一個人可以學得容忍的智能,可以涵養寬宏的心胸,可以擁有坦蕩的性格。大眾在做事,我多做一點,分東西時我少分一些;苦的事情讓我來,快樂享受提供大眾。表麵上看起來,我的財富損失了,享樂減少了,人格道德智能卻不斷升華,心量視野也不斷開闊,學吃虧就是討便宜。你撿現成的便宜,不一定很多很好;我吃虧,多付出一些心力,多等一些時間,多待一些因緣,反而更多更好。各位要能學習 吃虧,吃虧上當、難得胡 塗其實就是無聰之慧。後母教前娘生的孩子挑笨重的木柴,而教親生的孩子挑很輕的茅草,但一陣狂風把茅草都吹走了,而笨重的木柴卻絲毫不少,可見吃虧才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二)犧牲是無聰之慧</font>
世俗的人常說:“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真正的犧牲,是一種美德,一種智能,一種能為正義、公理而見義勇為,不惜奉獻自我的大無畏精神。犧牲不是放棄理想、放棄原則,而是要為了實現整體大我的理想,有所堅持,有所努力,甚至不惜以身相代。什麽是整體大我的實現?芸芸眾生的安樂是整體大我的實現,佛法興隆是整體大我的實現,常住大眾安心辦道是整體大我的實現,個人道業成就也是整體大我的實現,為了實現這個“大我”,可以犧牲個人的福利、個人的享受、個人的成就換取大眾的安樂,以個人的安樂換取曆史的成就,這是無聰之慧。民國成立之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國捐軀,締造自由 民主,這就是犧牲的智能;佛教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都把犧牲的無聰之慧表現到極致。現在各位已經出家,犧牲了個人在世俗的享樂,來到佛門追求真理,是一種智能。日後大家更要追求犧牲的無聰之慧,把佛教、常住看得比我重要,以道業、佛法做為生活準則,犧牲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font color="#008000">(三)忍辱是無聰之慧</font>
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有智慧、有修養,最要緊的是處逆境時,看他能不能冷靜,能不能“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從前寒山大師問拾得禪師說:‘如果有人來毀謗我、欺侮我、侮辱我、恥笑我、輕慢我、罵我、騙我,我應該如何待他?’拾得禪師回答說:‘果真如此,我們隻可以忍他、由他、避開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待幾年再來看他。’“善似青鬆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隻見青鬆不見花”,唯有忍辱可以長養人的力量。《佛遺教經》上也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忍辱是世間最堅強的力量,真正能忍辱的人,他就是有了無聰之慧。
最高境界的忍辱是無生法忍。一般的忍,是有對待、有分別、有所為而為的。如:你說話不好聽,我忍耐;你欺負我,我忍耐;師父罵我,父母罵我,我接受。真正的忍耐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沒有對待、沒有分別的。因體會到世間萬法本來如是,對一切的榮辱、是非、苦難、毀謗,都能甘之如飴。甚至對於外境不好的聲音、不好聽的語言、不如意的事,都不覺得怎麽樣,認為那是自然的事,並且很容易就忍下來,這樣叫無生法忍,這才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四)厚道是無聰之慧</font>
厚道是不念舊惡、不嫉妒、不瞋恨、不計較、不打擊人的恕道精神。以成人 之美,供養大眾的心胸取代打擊傷害。厚道的人,在道業上能夠養深積厚,在人際間能夠廣結善緣,在事業上能夠得道多助。因此,古代叢林遴選住持,要先審核這個人是否厚道,是否具足供養心。通過審核的人,才會得大眾擁護,龍天推出,住持一方。可見在佛門裏,厚道才能成事,厚道是無聰之慧。
過去,慈航法師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上淨房,急急忙忙進去抽解,後來才發現忘了帶草紙。不得已,向旁邊的人要。‘喏!拿去!’旁邊的人有了回應。慈航法師滿懷感激,連忙接了下來,沒想到抓到的竟是滿手糞便。原來,隔壁遞給他的是用過的草紙。慈航法師很了不起,雖然別人這樣對他,他也不怨恨,也不見怪,與那人相安如故。後來,有一次,慈航法師為人做佛事,得到二十塊銀洋,卻被這個遞髒草紙給他的人偷走了。慈航法師知道他缺錢用,不但不揭發他,還送給他自己僅餘的銀錢。那個人感激涕零,從此護持他,忠貞不二。從那個時候起,慈航法師也就胖起來了。
世俗的人以聰明、威勢、利害震懾人,佛門的大德用智能、慈悲的道德感化人。慈悲、智能的道德是無聰之慧,看起來是我吃虧,是我犧牲,是我在忍辱,是別人占了便宜,事實上,隻有這樣的吃虧、犧牲、忍辱、厚道,能化戾氣為祥和,化幹戈為玉帛。希望各新戒發心求道,當求無聰之慧。
<font color="#ff0000">十.無功之事</font>
一般社會人士做事,要功德,要功勞,有功德、功勞才感覺光榮、受重視。出家人做事,隻問該作、不該作?有沒有佛法?不在意有相的功勞、功德。假如要功德,也應該要無相功德。出家人做事,要做無功之事。我不是為讚美才做的,我也不是要人感謝才做的;我不求功勞,不求獎章,不求讚美,不懷任何希望。我隻是為做事而做事,為工作而工作。所以什麽是無功之事?
<font color="#008000">(一)說法為無功之事</font>
身為出家人,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因而代佛宣說法音,利益化導眾生,乃責無旁貸之事。當初梁武帝見到達摩祖師時,劈頭就問:‘朕造寺度僧,有多少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並無功德!’梁武帝不懂這句真理之言,因為功德是有為福報,做多就多,做少就少。而無為功德才是真正無求功德。
過去古德講經多在道場,今日法師弘法布教則多半已走出寺廟山門,步入社會。例如:學校、機關團 體、監獄、醫院常舉辦佛學講座,國家殿堂亦常法筵殊勝,佛教形象因而大為提升,法門龍象亦由此輩出。假如計功多少,哪裏能有此成就?
一個出家人,為事不在求功。若是有相、有為,則何異俗人?所以弘法利生事業上,當知一切皆是仗佛光明,皆是因法而尊。
唐代悟達國師,十世皆為戒律精嚴之高僧,所以累世冤業皆無機緣報複。有一次,因懿宗禮遇賜沉香寶座,國師一時的名利功德心起,遂招累世冤業,膝上長出人麵瘡。十代高僧尚且如此,我們凡夫能夠不警惕嗎?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他說:他從沒有說過一個字!這不是客氣。真理本來就不可說啊!無功說法才是真正說法。
<font color="#008000">(二)度生為無功之事</font>
佛教裏少數師長會說:‘這是我的信徒,我的弟子,我的住眾。’甚至有一位跟我出家的學生,學院尚未畢業,寫信給普門中學的一位在家老師,信中說:“師父很想念你,師父今日寫信給你,主要就是要你記住師父,聽師父的話,等師父學院畢業,和師父一起修行!”多麽不知慚愧的說話。人是初學,就想控製信徒,如是我執,致使寺廟之間大多老死不相往來。深怕一交 流,或一觀摩,信徒和人眾即隨之遊離、流失。此不但造成僧團 間鴻溝分明、壁壘森嚴之病,更彰顯不出佛教氣度恢宏的包容、融合的精神。
就緣起法而言,世間諸法皆依因緣而存在,並無一實在自性可得。既無有一實在自性可得,所以不見我為能度,亦不見實有眾生得滅度者。菩薩具此般若空慧,所以雖度盡眾生,卻不起度生之念。此即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況且二千多年前,佛陀於金剛座上證悟之際即言:“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相”,可知心、佛、眾生本無差別。故佛陀累劫修行,雖度化眾生無數,卻說“我未曾度一眾生,也無一眾生可度”。
所以我們弘化度眾之際,除應有無限的慈悲外,更應有無功的般若慧,把寺廟、信徒都還給佛教,自我謙下,如此無功無相度生,才能真正為教爭光與利益眾生。
<font color="#008000">(三)修行是無功之事</font>
一般人談到修行,常將範圍局限在“打坐”、“念佛”、“誦經”、“持午”、“閉關”……等外在名相上的修行。念佛等當然是修行,但不知道發心、弘法、講學、著作、創業、利眾、隨喜、隨緣等都是修持。例如:在聖者的境界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搬材運水無非是禪,行住坐臥皆有佛法。
律宗的有源和尚,請教大珠慧海禪師:‘如何秘密用功?’慧海禪師答說:‘肚子餓時吃飯,身體困時睡覺。’因為一般人執著五味六塵,所以吃飯時百般挑剔,挑肥揀瘦,食不甘味;睡覺時輾轉反側,胡 思亂想,千般計較。而禪者已體悟萬法皆空之法性,了知五味六塵一切不可得,所以能平平常常吃飯,安安逸逸睡覺。此即修行要在生活中修行,要在無功中修行。
而現在有些初入道修行者,經常鬧著閉關、住山、持午等,其實逃避弘法利生的責任,借口修行,而實懶惰。希望初學道的你們大家,記住兩位長老的話:印順長老說:“放棄弘法利生甚或修學佛法的責任,隻是借口修行,那是懶惰的代名詞罷了!”另一位是道源長老說:“隻是口頭說修行的人,佛教都快給他們修完了!”這兩位長老的話,是多麽語重心長的教訓!
你們大家先要真修實學,不要自我標榜,不要自讚毀他。修行,要修無功之行。
<font color="#008000">(四)證悟為無功之事</font>
大凡一個證悟者,從不自高自大,從不標新立異。所謂平常心是道,趙州八十行腳,道元禪師老年雜務,佛陀晚年仍托缽行化,維摩病中亦不忘說法。如來常說:“我是僧中的一個!”多麽平凡的偉大!多麽美好的證悟無功的風光!
六百卷《大般若經》,其實可以用十六個字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即<font color="#800000">“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修行持,無證悟道”</font>。這不但說明了悟道是無功之事,甚至布施、度生、修行都是無功之事,因為“真如界內,總生佛之假名;實相門裏,無自他之形象”。洞山禪師的一口麻三斤,本身雖無意義,卻截斷分別、意識、思想,無文字脈絡可尋,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絕”。
現在常有許多人自稱開悟得道,標榜自己修行過人。事實上,悟境怎能以語言文字可說?證悟乃無功之事,是“言說即不中”的。
我們出家人的生活要有“十無思想”:
第一、求富貴,要求無財之富;第二、要擁有,要擁無求之有;
第三、講慈愛,要講無情之慈;第四、要快樂,要有無欲之樂;
第五、要居家,要有無住之家;第六、要居處,要居無安之處;
第七、要人眾,要有無人之眾;第八、要用心,要用無悔之心;
第九、要智能,要有無聰之慧;第十、要做事,要做無功之事。
這出家人的“十無思想”,希望大家聽了以後,能有所體會。在體會中,各位的道念自然會增進。祝福大家。
我們在俗家時,過的是紅塵的生活;出了家,是過著清淨的生活。在家時,以世間法為主;出家後,以出世間法為主。各位現在既已舍俗出家,就要重新建立出世的見解,揚棄世俗的舊觀念,建立起佛道的新思想。所以我今天要跟各位講“十無思想”。
在家生活從“有”的上麵著力去獲得需要,出家生活是從“無”的上麵入道。有,是有限、有量、有窮、有盡;無,是無限、無量、無窮、無荊我們在佛法的無盡寶藏裏,怎樣才能享受到這“以無為有”的佛法?我提出十個“無”,作各位的座右銘,希望大家在出家的道路上,能仗以建立自己的思想體係,以便能在佛法的生活上,真正安住身心。
<font color="#ff0000">一.無財之富</font>
一般人都希求發財富貴,希望擁有世間上有形的財產、土地、物資等等,我們現在出家了,雖不求世間上的財富。但一樣要有財富。要有怎樣的財富呢?這就是跟世間上財富不一樣的“無財之富”。什麽是佛教的“無財之富”呢?
<font color="#008000">(一)正見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要有“我寧可沒有錢財,但我不能沒有正見”的認知與實踐。假如出家學道,沒有建立正見,必然有“既入寶山,垂手空歸”之歎。什麽是正見?確認佛陀所說的佛法是真理,這就是正見。三法印是正見,四聖諦是正見,十二因緣是正見,因果業報是正見,三十七助道品是正見,分別善惡聖凡是正見。在修學佛法的生活中,你們要有這些正見,才會有財富;有了這些正見,才不會貧窮。我們看到今天有些學道的人,盡避他們住斑樓,甚至擁有存款資具,但仍很貧窮,因為他們沒有佛法,沒有正見,他們所有所見都走了樣。
<font color="#008000">(二)智能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要有“我寧可無財,也不能沒有智能”的認知與實踐。什麽是佛學?佛學就是智能之學。沒有智能,盡避做了許多善事,修了許多世間的人天福報,仍然不能開悟成道。“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有福無慧是愚癡,縱然有人天福報,若無智能也非究竟。所以各位學習 佛法,寧可無錢無財有般若智能而死,也不要無智無慧光有富貴榮華而生。智能,是從聽聞中而有“聞所成慧”,從思考中而有“思所成慧”,從修行中而有“修所成慧”。從聞、思、修中,才能入三摩地,才能進入正見,獲得般若正見。
<font color="#008000">(三)品德是我們的財富</font>
大家寧可在世間上做一個庸庸碌碌無能的人,做一個無財的人,也不能做一個沒有人格、沒有品德的人。出家人無錢無財不可恥,無品無德會給人看賤。出家人要以淡泊、隨緣的品德來生活,要以有慈悲,有因果觀念,有忍耐的品德來做人,處世要以發心精進奉獻服務的品德來修道。
出家人要學習 的佛法很多,“忍”是很重要的修養。忍窮、忍苦、忍難、忍饑、忍餓、忍冷、忍熱都還容易,“忍氣”卻很難。做人處世,對委屈、不平、氣惱必須要忍。佛陀說:成佛要“三隻修福慧,百劫修相好”。要想修成相好圓滿就要先修忍。忍,可以消災免難;忍,可以成功立業;忍,是我們成道的力量;忍,是我們修行的財富。你們各位出家的新戒,未來的功德,佛道的成就,就看你忍的力量有多大?看你忍的功夫有多高?因此,舉凡佛教的修行法門,如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等等,都可以作為出家人的品德,這些品德就是我們出家人的財富。
<font color="#008000">(四)信仰是我們的財富</font>
信仰是七聖財之一。信心、持戒、慚、愧、聞、施、慧,都是我們的財富,稱為七聖財。信心門裏有無盡的寶藏,一分的信心就有一分的財富,十分的信心就會有十分的財富。“佛法大海,唯信能入”,現在各位出家學道,信心建立得如何?一般受五戒、菩薩戒都要先受四不壞信。所謂四不壞信是:
(1)你對三寶絕對無疑嗎?
(2)你對三法英四聖諦的法,絕對無疑嗎?
(3)你對常注僧團 絕對無疑嗎?
(4)你對出家未來的道行絕對無疑嗎?
有時候,我們會為了一個人不喜歡,為了一句話不愛聽,為了一件事不滿意,就把信仰輕易地放棄,信仰對你也就沒有價值了。
《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仰是無價的財富。“再多的世間財富,利誘不了我們的信仰;再大的威力權勢,也阻嚇不了我們的信仰;再多的好意盛情,也迷惑不了我們的信仰”。你要建立這種不動搖的信仰,才能在佛道上邁進,你才是佛門中最富有的人。
我們出家人,雖不羨慕擁有世間的財富,但是要羨慕擁有正見、智能、品德、忍耐、信仰等財富,這就是我們出家人的“無財之富”。
<font color="#ff0000">二.無求之有</font>
人總是會有所求。求功名,求富貴,求事業順利,求眷屬平安。人總是追求這樣、追求那樣,希望這個、希望那個。俗語說:“人到無求品自高”,尤其是我們出家了,更要過無求的生活。什麽是無求的生活?內證是無求的生活:內心有所證悟,有所體驗,自然就不必向外去追求。過去的黃檗禪師對於萬法現象的態度,是“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當作如是求”。他以無求為求,而行一切道。有一些出家人,雖然出了家,但是中途失落了。為什麽他們會失落呢?因為他沒有內證的體驗,心中沒有佛法,經不起外境外緣的衝擊,承受不了世俗物欲的誘惑 。假如自己內心有修證,自生法樂,法界一切,都在心中。我不求外人給我錢財,給我利益,我自己內心就能擁有宇宙間的一切。
孔門的弟子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為什麽呢?因為他心裏有“道”。佛陀的大弟子迦葉尊者,在塚間、水邊、林下禪坐修行,他安然自如。為什麽?因為他心中有“道”。所以,希望大家既然有這種福氣、緣份來到佛門,也剃除了須發,換上了僧衣,內心要有證悟,要有道。人情的冷暖,世間的是非,有什麽要緊呢?各種的得失、榮辱,實在不足掛齒,能如此證悟,就是無求之有,就能安住身心。
什麽是“無求之有”呢?
<font color="#008000">(一)享有是無求之有</font>
我們不一定要擁有,但要享有。出家人不一定要擁有高樓大廈、寺院殿堂。別人有寺院,很好,我可以掛單,可以沾光沾光;別人有學問,很好,我可以跟他參學。我不一定要擁有,但我可以享有。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雖然不是我的,我可以遨遊其間,參禪行道;佛教事業雖不是我辦的,我是佛門弟子,也為佛教興隆靶到高興;我雖不會說法,別人講經,我也可參與講席,其樂融融。世間的一切,隻要你享有它,你就擁有了萬事萬物,這就是出家人的享有,享有就是無求之有。
<font color="#008000">(二)寬容是無求之有</font>
在佛光山出家的年輕人,我都問過他們:
‘佛光山是誰的?’
他們說:‘我在這裏出家,佛光山就是我的’。
你要心中擁有佛光山,才能在佛光山出家。你們各位到本山來受戒,如果我問你們:‘你為什麽要來佛光山受戒?’你要說:‘我喜歡這個戒常住!’這樣,你就能擁有這個道常你們有剃度常住,你們有剃度師父,你們應該自豪你們的常住,你們的師父。你能容納,你就能擁有。
再多的金銀財寶,若不是你的,你也不會覺得它寶貴;再多的建設,再好的設備……,因為不是你的,你也不會去留戀。桃源雖好,終非久戀之鄉;但隻要是我的,一個破板凳、破椅子、破床 鋪,我也會好好愛護它。
世間的一切,你心中的寬容多少,你就能擁有多少:世間人豈止隻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學,我心中的眾生而已?能把一切眾生當成是我自己,把世界當成都是我的,這世間上就沒有一個窮人,沒有一個孤苦的人了。
你心中包容多少,你就能擁有多少:別人在花園種了花,花雖不是我的,但花開得很美,我可以看看、欣賞一番,那花就如是我的一樣。你建的高樓不是我的,你建好以後,如果作百貨公司,我可以去買東西。你有屋簷,我可以在那裏避避風雨。
你心中有多大,你所擁有的世界就有多廣:癩瘡膿包是非常肮髒的皮膚病,但因為是生在我的身上,我也要好好洗滌,好好上藥,好好愛護,因為是我的,再不好的我都能寬容。
<font color="#008000">(三)結緣是無求之有</font>
世間上的人,活得順不順利,就看你對人有緣沒有緣。如果你沒有人緣,今天找張三,明天托李四,種種要求不一定能如願。在世間,登天難,求人更難,但你有人緣,很多事情不求自有。你想要財富嗎?緣份不到,種種辛苦、種種艱難都不會是你的。如果你有人緣,你不想、不要、不求,也會送上門來。所以,我們出家人,不攀緣,隻要結緣;不必向外有所貪求,隻要廣結善緣,因為人緣就是無求之有。
緣,是條件的意思。世間一切,單獨是不能存在的,必須要在因緣條件都具備下,才能成功。當初美國人援助台灣,因為台灣有他援助的條件。所謂“自助人助”,隻要我們廣結人緣,人緣會給我們無求之有。
<font color="#008000">(四)滿足是無求之有</font>
所謂“知足常樂,能忍自安”。“滿足的人,睡在地上猶如天堂;不滿足的人,雖居天堂,亦如地獄”。世間上誰是富人?誰是窮人?就看他滿足不滿足。台灣很多在世界富翁排行榜上占有一席地位的人,如蔡萬霖、張榮發、王永慶等,他們真是富有的人嗎?如果他們有幾百億、幾千億的財富,但心裏不能滿足的話,他們仍然是窮人。我們學道的人金錢雖貧乏,但因為我們滿足,因為我們無求,所以滿足是無求之有。
我們中國人吃飯,常會問:‘你吃飽麽?’‘我吃飽了!’台灣話問:‘你有吃飯嗎?’‘喔,有,我嚼(吃)飽了!’這種語氣聽起來有些無奈。客家話就不是這樣說了,‘你有吃飽嗎?’‘喔!我足了。’飽,是無奈;足,是歡喜,是感恩。所以,滿足、感恩是我們出家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有的心境。一間鬥室之地我滿足,一張椅子、一張桌子我滿足,一雙草鞋我滿足,一個蒲團 我滿足,日中一食我滿足。你能滿足,你就獲得無求之有,過著世界上最富有的生活。
<font color="#ff0000">三.無情之慈</font>
世俗上講愛,要有愛心;佛教中講慈,要有慈心。慈悲就是慈愛。世間上講情,容易感情用事,眾生叫“有情”,因為它是以情愛為生命。世間束縛力量最大的就是情愛,情愛會困惑我們,使我們不能自由 ,不能超生。童年的時候,有父母的情愛;長大了以後,有夫妻的情愛;老年的時候,有子女的情愛;甚至有朋友、同鄉、同事的情愛。我看到你順心、歡喜,這就是世間上的情愛。情愛如火,情愛的一念會覆蓋我們的智能,所以我們要從情愛裏超脫出來。
記得我青少年時期受的是專製式的打罵教育,我不覺得打罵不好,反而感謝老師的打罵。在打罵裏麵,我們享有多少教誨與慈悲。所謂種種委屈、種種專製的教育下,並不覺得專製有什麽不好。在那委屈裏麵,專製裏麵,讓我有更多深刻的體會,有更多的成長。我們過去讀書、受戒,老師都是以“無情”對我們“有情”,以“無理”對我們“有理”。我們眾生都有自以為是的道理,叢林裏就是要把你自以為是的道理打得沒有。我們都講關係,我跟你有交 情,我就對你優待一點。要講關係就是給你一個“鐵麵無私”、“無情無義”。
現在,大家出家來山受戒,當你報到時,有許多同參道友幫忙,引禮法師來接待,這究竟是一種福氣呢?還是一種缺憾?
記得我們那時受戒,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這叫做什麽?“以無理對有理”。有理、無理全都以犍槌供養,這就是“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我們在無理前麵都能屈服,都能低頭,在真理麵前,還會不服氣嗎?從外表看起來,打你是毫無情義,實際上是大慈悲。我自覺我自己很幸福,在犍槌下我能體會出這許多無情的大慈悲。
<font color="#008000">(一)無緣是無情之慈</font>
我們對別人的情愛,都講究緣份。父母、兄弟、朋友、同學,讓我有緣份,我就肯對他們慈悲。其實,真正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你跟我沒有關係,不是我的同窗、同鄉、親朋、故舊,隻要你有苦難,我就幫助你,對你慈悲。過去雖沒有因緣,隻要你有困難,我就協助你,給你方便。因為你,就如我身體上的眼耳鼻舌身,有緣能行慈悲,無緣也能對你慈悲,這才是真正的無情之愛,是無情的慈悲。唯有如此,才能進入菩薩無邊的大我之內。
<font color="#008000">(二)無償是無情之慈</font>
無償,是你不要償還我,不必報答我。我對你說了多少好話,你怎麽沒有一句好話回我呢?我給你多少幫助,你何曾幫助我?這就叫做有償的,有報酬的。我們出家人所有慈悲是不講究報償的。有償是有目的,有奢求,有貪欲的;無償才是無求、無貪、無對待的。隻要在無償之下度化眾生,才能行無情之慈。
有償,是有對待的有情慈悲;無償,是無對待的無情慈悲。有償的情愛是有限的慈悲,無償的情愛才是無限的慈悲。父母棒打兒女,看似無情,實是大慈悲;國家的刑罰,看似無情的製裁犯罪者,但事實是給社會大眾更多的慈悲。“看似無情更多情”,就是無情之慈。我們欣賞有情的慈悲,更要欣賞無情的慈悲。
<font color="#008000">(三)棒喝是無情之慈</font>
過去的佛門叢林中,禪師們對待你不是打就是罵,這就是一般常說的棒喝教育。棒喝教育看起來是無情無義,實際上是大慈悲。多少的高僧大德,在棒喝下成就;多少的修行者,在棒喝下成道。有名的臨濟義玄、德山宣鑒禪師,都是以銳利的機鋒來接引學人。所謂“德山棒如雨點,臨濟喝似雷奔”,後來,才有“臨濟兒孫滿天下”的千古佳話。現在佛門弟子中,少有大祖師人才出現,明白說,就是因為現在的人經不起棒喝,經不起打罵,經不起這種無情的慈悲。辦佛學院,最困難的是缺乏訓導師資,“我這麽辛苦的幫助你、輔導你,你還要怨恨我,我何苦從事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呢?”所以沒有人願意發心做訓導老師。而真正願意做訓導的人,都是深具大慈悲心的人。做一位好的青年學生,要欣賞,要感謝訓導老師的無情的慈悲。
<font color="#008000">(四)無相是無情之慈</font>
我們對於一切事物,都很著相。講究你和我有什麽關係?有什麽交 情?你是怎樣待我的?這隻是從有相上去認知,沒有在形相之外去體會,因此佛法的內涵,便不容易學到。《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相是有情,有情的慈悲不究竟,無相是無情,無情的慈悲才是究竟。大陸 棲霞山有位名譽住持--雪煩和尚,他過去是我就讀焦山佛學院的院長。我與他分別四十多年了,現在看起來好像年輕許多;因為他過去留有胡 須,現在把胡 須剃了。我在焦山佛學院讀書三年中,他沒有跟我講過一句話,偶而碰麵,他隻用眼睛瞪我,瞪了好多次。在焦山佛學院的學生中,他說:他最欣賞的就是我,我也一樣恭敬他。為什麽?我在焦山時,就感覺到他在瞪我時,不是惡意,而是慈悲啊!我們能在無情的裏麵,體悟出更大的慈悲,才會有佛法。希望你們大家能有這學道謙虛的心,就容易入道了。
<font color="#ff0000">四.無欲之樂</font>
快樂,是人人所希望的。但我們出家人的快樂是怎樣的呢?是無欲之樂。世俗的人以五欲六塵為快樂。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現在我們出家學道,我們不以“欲”為快樂,我們以“無欲,沒有欲望 ”為快樂,所謂不著色求,不著聲、香、味、觸、法求。什麽是無欲之樂呢?沒有人我的執著,沒有煩惱的是非,沒有情欲的衝動,沒有無明的迷糊。明白說一句,就是沒有汙染的、罪惡的欲望 ,什麽是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一)禪悅是無欲之樂</font>
你們出家學道,生活裏感到有禪悅嗎?如果出家而沒有禪悅,身心就不能在佛法中安祝禪悅是一種信仰的喜悅、安靜的喜悅、發心的喜悅、自我內心的喜悅。你沒有禪悅的體會,就會覺得欲樂寶貴,而佛法不寶貴了。所以,你們要從經典中、作務中、生活中、打坐中、念佛中,去體會佛法的妙味,而獲得禪悅,獲得法樂。《維摩經》說:“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法樂,就是禪悅。你沒有禪悅,世間的金錢會壓倒你,感情的洪流會衝沒你;有了禪悅,自然就有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二)佛心是無欲之樂</font>
佛心,不是我們稱念的佛的名號,不是我們讚美的佛的聖號,它是我們的心,也是佛的心。把佛心印在我們的心裏,我的心跟佛的心一樣,有覺照,有慈悲,有光明,有清淨佛心。我的心如皓月,我的心如蓮華。所謂心心相印,光光相照,所謂佛心就是我的心如菩薩,我的心如佛心。如果我的心能跟佛一樣,我就有佛的自在樂、解脫樂、法樂樂。這個佛心,也是超乎一切人我,泯滅一切對待,斬斷一切生死,斷除一切有無。佛心是慈悲,是智能,是平等,是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三)喜舍是無欲之樂</font>
說到喜舍布施,信徒以財布施為重,出家人以法布施為重。什麽是法布施?就是以心、以法、以理、以力、以言語來利益他人。布施的層次應該是所謂: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口的出口,有心的出心。我沒有錢財,我可以用力氣來幫忙;我沒有力氣,我可以講好話,說佛法;我不會說佛法,我用我的心欣賞你、祝福你,這是心香一瓣的施舍。如果不斷以教義、佛道傳人,不斷的以心為你祝福,都希望你好,希望你大,希望你高,希望你有成就,這就是喜舍。世間上的人,縱使給你布施,跟你結緣,他總望你有回報的心理,如此,就算布施結緣,那也是貪心,不是喜舍。喜舍,好像太陽一樣,陽光普照著我們,一絲回報的心都沒有。但是現在的人,尤其中國人,常有嫉妒,不喜歡你好的劣根性,你好、你快樂,我不喜歡,我瞋恨、我嫉妒,這就是人的惡習 。佛法是給你一片慈心,我們要善用這片慈心,行善行施以利益他人,這就是一種無欲之樂。
<font color="#008000">(四)無為是無欲之樂</font>
夢窗國師說:“知足是第一富,無病是第一貴,善友是第一親,涅槃是第一樂。”什麽是涅槃?它是無為法。世間上有所為的、有所想象、有所分別、有所增長的,都是不究竟,隻有無為的、本來的、不需有作為的淨樂,才是涅槃之樂。涅槃之樂,也不必要等待我們將來百年之後,才能證悟。佛陀在金剛座上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正覺,他所證的就是涅槃。涅槃,是圓滿、不生死、超越、沒有生滅的意思,它使人脫離塵世的苦惱,而提升到一個解脫的境界。
沒有出家的人,尋找快樂,找來找去找不到。出家,不找快樂,快樂自然隨出家而有。涅槃的快樂,雖然不容易體會得到,但我們從淺而深可以得知。未出家時,以發財為快樂,有錢能使鬼推磨,滿足一切的需要,有錢就好了。其實“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錢會招致災禍。
有愛情會幸福快樂嗎?夫妻恩恩愛愛,情侶談情說愛,固然也有刀口之蜜的甜味,但其中的煩惱、是非、瞋恨、不如意,真是不勝枚舉。
有了事業會快樂嗎?有人為了事業,妻子、兒女都不要。最近報紙登的華隆案,翁氏兄弟的財產有幾百億,甚至幾千億,但此刻他們多麽煩惱?日子很難過啊!要他們來出家、來受戒,談何容易?他此時正在煩惱,沒有我們的快樂啊!世間上的讀書人會快樂嗎?知識也會帶給人煩惱:名作家三毛不是自殺了嗎?甚至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都會自殺。有知識而沒有智能,有欲望 而沒有道心,怎麽會快樂呢?所以,世俗有欲的錢財、愛情、事業、學問等,都不是真正的快樂之道,唯有無欲才是快樂之道!
怎樣才是真正的快樂呢?我們修行,從無欲的生活做起,六和的僧團 ,才是真正無欲的快樂之道。僧團 組成的內容,以和平、安樂、清淨為本。清淨無欲就是快樂。佛陀的弟子跋提王子和金毗羅等三人,在樹林裏修行,他忽然大叫:‘快樂啊!快樂!’剛好佛陀從那裏經過,問他們怎樣快樂啊?跋提說:‘過去,我做王子的時候,在宮殿裏有珍肴美味,可是我食不甘味;每天都有衛兵保護我,而我卻天天恐怖。現在出家住在山林裏麵,托缽回來的食物,真是美味無窮;身邊沒有守衛,但不怕人家害我。如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快樂啊!’這是所謂的無欲之樂。各位要知道,欲望 越大,痛苦越大;欲望 越小,痛苦越少。我們要去除人我染汙的欲望 ,但可以提起善法的欲望 ,追求佛道、菩提、般若智能、空無的生活,這才是出家人“無欲”的生活。
<font color="#ff0000">五.無住之家</font>
經雲:“凡有所住,皆為非祝”又雲:“不應以色生心,不應以聲香味觸法生心,應以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的出家,就是要出有住之家,要住無住之家。父母之 家是有住之家,貪愛之家是有住之家,執著之家是有住之家,人我之家是有住之家,三界之內所住之家皆是有漏之家、煩惱之家。現在我們既已出家,就是要出三界之家,出煩惱之家,要住在無家之家。“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這不是無家之家嗎?所謂“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裏遊,為了生死事,乞化度春秋”,這也不是無住之家嗎?
<font color="#008000">(一)法界是無住之家</font>
我們現在出家,是出三界之家,出生死之家,出煩惱之家,出名聞利養的束縛之家。我們要以法界為家:法界是無窮的天上天下,是無邊的宇宙虛空,是超越的山河大地,是究竟的無相真理,法界就是出家人的家。法界從佛、菩薩、聲聞……乃至地獄、餓鬼、畜生的十法界,都在我們一心之中。我們能證悟佛菩薩的法界,我們就能究竟解脫;我們能證悟二乘人以上的法界,就能自在快樂;我們能不舍三惡道的法界,也能隨遇而安。“處處無家處處家”,法界之內處處為家,菩薩以一切眾生為家,這世間,怎不處處為家呢?
<font color="#008000">(二)虛空是無住之家</font>
天上的太陽住在哪裏裏?太陽當然住在虛空之中。因為太陽是住在虛空之中,所以太陽能普照十方,能溫 暖大地,能使萬物生長。十方諸佛亦住在虛空之中,所以他的法身遍滿虛空,充滿法界,才能佛光普照,度化群生。菩薩也因住在虛空之中,才能“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無住才是真住,無住才能無所不住,才能成就菩提,證悟法身。因此,諸佛菩薩所住的虛空,就是我們出家人的無住之家。
大家發心出家,今後要誌在佛道,願在十方,到國際上弘法,到偏遠地區傳教。佛教徒先有地球人的觀念,再有虛空人的胸懷,因為虛空是僧侶的無住之家。
<font color="#008000">(三)無私是無住之家</font>
你若有自我的私心,就有所住;你若無自我的私心,就無所祝無私的話,大家都好;無私的話,這人也好,那人也好,這裏也好,那裏也好,天下都好。現在我們的心住在哪裏裏?經上說:“我們的心,住在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上麵。”因為四相不除,所以人我是非,萬般計較;四相若除,則萬裏晴空,毫無窒礙。經中又說:我們的心住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上麵,因此六塵覆蓋本性,反而使真心做了欲塵的奴隸,良深浩歎!現在我們要將心住在佛道上麵,住在般若上麵,住在超越時空的上麵,住在超越人我的上麵,住在無私無欲的上麵。各位都出家了,如果仍住在過去的人我是非、得失榮辱和煩惱上麵,你還是未真正出家啊!所以現在出家要住在無私之家,亦即是無我之家。
<font color="#008000">(四)自然是無住之家</font>
我們出家要安住在哪裏裏?當然安住在自然裏,“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與大自然同在。你如果懂得大自然的道理,生也好,死也好,冷也好,暖也好,生老病死的流轉,春秋夏冬的運行,甚至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都是自然的法則,當然的原理。一切的好好壞壞,都是世間實相,你要有這種心量和認識。我們要住在哪裏裏?我們要住在慈悲般若中,住在禪那定力中,住在精進戒律中,住在大自然裏。佛法中任何一處皆可安住,大自然任何一地都是好地。你何必要安住在那不究竟、天天變化、跳動變異的世間呢?要住在不變的、無住的上麵。“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隻要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假圍繞。
無住就是不執著是非、人我、得失,而超越是非、人我、得失。佛教所以衰微,因為大眾沒有佛法,隻有口頭上的佛法、口頭上的慈悲、口頭上的修行。有些人自以為自己在修道,實際上一點佛法也沒有。希望各位新戒同學,今後要真的擁有無住的佛法。
<font color="#ff0000">六.無安之處</font>
大家要找一個住處,住什麽地方最好?平安之地?安全之地?安樂之地?如果出家人這麽想,就是錯的,這是自了漢!一出家,馬上要找安樂的地方,馬上要享受安樂,這是錯誤的。沒有種植,怎麽會有收成?出了家,就要先學習 結緣,學習 奉獻,學習 吃苦,學習 住在無安之處。
有一位信徒說:‘基督教的神職工作者,都稱為牧師,牧師就是要牧羊,要工作,要去度化眾生。佛教的出家人,叫做僧寶,是供在寺廟給人供養的,所以佛教沒有力量。’這雖是偏激的想法,但事實上,在佛教裏麵,有人就是不肯奉獻,不肯犧牲,不肯去普渡眾生。所謂菩提心是“上弘佛道,下化眾生”,既不能上弘又不能下化,怎會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沒有佛法。各位出家,必須要找出一個住處,一個“無安之處”來成就自己,什麽是無安之處呢?
<font color="#008000">(一)苦難是無安之處</font>
嚴寒冰霜下,唯見梅花之挺拔;濁穢汙泥中,獨顯蓮花之不染。修道的人,要在苦難的地方,堅毅意誌,來成就佛道。釋迦牟尼佛誕生於娑婆世界,在五濁惡世中住世,因為苦難中容易成就佛道。地藏王菩薩到苦難的地獄去度化眾生,他們以苦難為安樂。我們修道者,要有不懼苦難的意誌,熱時往有火的地方去,冷時往冰寒的地方去,才能見到真諦。
過去十大弟子中的富樓那尊者,向佛陀告假要到輸屢那國去。佛陀問:‘去做什麽?’‘去度化眾生。’‘那地方不能去,那裏的人很凶暴,你去的話,他們會罵你。’‘佛陀!罵我沒有關係,隻要他們不打我就好了。’‘會打你啊!’‘佛陀!打也沒關係,隻要他不把我打死就好了。’‘會打死你啊!’‘佛陀!那正好,我就將此一命奉獻給眾生,也奉獻給佛陀,了我此生學道的心願。’富樓那尊者,真是一位具有不辭苦難,犧牲奉獻宗教情懷的聖者啊!
從過去的高僧傳記中可以得知:古代高僧大德,都是為求法、傳法、克己、度眾不辭苦難的人,如玄奘、法顯的西行求法;監真六十目盲,卻仍為廣傳戒法遠征至日本;真諦為譯經弘法,流亡飄泊中國二十餘年;智舜為修禪觀,刺股製心等,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楷模。所以,我們現代的出家人學道,不要隻求安樂,應從苦難中去成長自己的道心,鍛煉意誌,去成就道業。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font color="#008000">(二)異鄉是無安之處</font>
偏遠的異鄉,要經曆語言、風俗、文化、生活習慣的考驗,也是無安之處。我們出家人出了家,就要以大眾為家,以弘法利生為家,以精進求道為家,所謂“處處無家處處家”,沒有地域觀念,沒有異鄉觀念。
東漢時期的攝摩騰、竺法蘭,遠從中印度到中國,隻為譯經弘法;日本最澄、韓國義湘,千裏跋涉至中原,隻為學習 大乘教法;在四川出生的馬祖道一,在廣東出生的石頭希遷,出家學道,繼承惠能大師的禪法,而擴展到江 西、湖南等地。這些是祖師們,為了求法、度眾,不辭辛勞到異鄉的實例。近代的鈴木大拙,把禪法傳到西方國家,不也是如此嗎?
記得 台美斷交 時,我們正在美國興建西來寺,慈莊法師和依航法師在風雨中,拜托人簽字,透過幾萬人簽字聯名,美國政府才知道有這麽多人需要一個寺院,因此才批準我們建寺。十年奮鬥之中,他們每日都提心吊膽,每次都要麵對那許多不認識的人,衝鋒陷陣,克服種種困難,她們都沒有說西來寺是我的。所以說在異鄉的無安之處,才能使人更能成長。
<font color="#008000">(三)刀兵是無安之處</font>
刀兵中有流血之危、生命之險,所以有戰爭的地方,就是無安之處。韓國軍隊有軍中布教師,每一營都有一位出家人,輔導他們解決煩惱,鼓舞士氣。本山常有韓國的軍中布教師來訪問,他們都是年輕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當兵要做布教師,因為他們要在軍中布教幾年以後,在寺廟裏麵才能被肯定而升級。日本的高僧、大和尚,大都是軍隊裏麵的布教師。甚至基督教有水平的牧師也是如此。
唐朝的隱峰禪師,有一次行經一地,看到兩軍人馬正在拚命廝殺,急忙上前勸阻,可是雙方都不理睬。禪師於是將錫杖丟擲於空中,以神通異象,阻止了一場悲慘的戰爭。南北朝時代戰亂連連,尤其當時的石虎、石勒雄據一方,嗜殺成性,殺害很多無辜百姓,西域高僧佛圖澄為了度化這兩位魔王,解救生靈於塗炭,於是入軍營中獻身說法。
我在中國時報看到一位出家人的彩色照片,定睛一看,是我的徒孫乘悟。報上刊載:他在金門海印寺,上午做住持,下午去當兵。我看了以後,很為佛光山的大眾歡喜,他們能有這種不畏苦難的精神。出家人就是要如此,我們不怕苦難,我們要到刀兵裏去弘法,救助需要佛法的人,以減少人世間的殺戮。
<font color="#008000">(四)忙碌是無安之處</font>
動亂、忙碌是我們的無安之處。有出家人嫌出家生活太動蕩,太忙了,究竟出家是為享福的?還是為服務眾生的?佛陀說法四十五年,講經三百餘會,他從未安閑過。就是佛陀苦行意誌的鍛煉,也是很重要的體會。若說在安樂清閑裏能成道,這是不可思議的。
佛光山的學生,曾對一些人說:‘你怎麽不到佛光山念書?’‘佛光山太忙了!’忙,不好嗎?參與開山的建設,是很偉大的事情;參與弘法的活動,是很光榮、有意義的事情。你要閑,幾十年後,睡在棺材裏更閑,現在要閑做什麽?人要讓自己忙碌,生命才會充實;讓自己忙碌,才能忘掉自我,成就道業。今天的佛法,不但要團 結,要統一,更要動員忙碌起來,才能使佛教有前途、有希望。
<font color="#ff0000">七.無人之眾</font>
無人之眾,是以大眾為眾,無個人之眾。眾,大家都要,但大家應不以眾為己眾的無人之眾。眾不是我的,我也是眾中的一個!將徒眾看成是我的,這在佛光山是不準許的。你們看本次戒壇的開堂和尚心平法師、總務壇壇主慈莊法師、教務壇壇主慈惠法師、法務壇壇主慈容法師,他們學佛快四十年了,如果在別的寺院,他們不但有徒弟、徒孫,徒曾孫也都會有了。但他們現在連一個徒弟都沒有。為什麽?因為我們不要瓜分徒弟,分散佛教的力量。你說沒有徒弟嗎?通通有,大眾即是!這就是無人之眾的眾。
什麽是無人之眾呢?
<font color="#008000">(一)佛子是無人之眾</font>
我們大家同是佛的弟子,你不屬於我,我也不屬於你,我們同是佛的弟子。雖然佛門也有僧伽倫理,師叔、師伯、兄弟,還有法係傳人、同戒、同參,但這一切隻是因緣關係。“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並不能執著我所有的關係。佛門倫理最高的境界,應為無人之眾。
我們都說:這是我的弟子,那是我的信徒,其實信徒是三寶弟子,並不應該屬某一人所有。我們將信徒歸屬某人,致使成為私人群眾,不為佛教公有;佛教徒應為佛教所有,所謂“依法不依人”。
現在具有現代眼光的師父,都非常明理。知道時勢所趨,將年輕弟子送進佛學院深造,甚至送往國外留學,培養佛教人才,讓弟子成為佛教所有,不為自己的臧獲。魏晉的道安法師,生逢冉閔之亂,為續佛命脈,分散徒眾,不但把佛法菩提種子傳播十方,也使佛陀教化廣被大眾,此即還徒於教,讓佛子成為眾人之眾,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二)法侶是無人之眾</font>
共同修學佛法的同參道友,稱為法侶,這是要依法為侶,以法為友。在泰國很尊重袈裟,即使僧皇犯罪,也要先脫下袈裟再定罪。袈裟就是代表法。法很重要,曆代祖師,師資傳承,皆曰傳法,所謂“衣缽相傳”。無法,關係也就斷除。目前佛教就有人不能以法為友。
比方說:某一人業障現前,不能安於佛法,要回家還俗了;他因為沒有佛法,還俗是很正常的事。但你不還俗,不能偷偷地為他服務,偷偷地為他做一些違法的事情。
四十年前,我有一個同學,他還俗的一年後,多少人要我和他見一麵。他們說:‘你過去與他是好朋友,好同學,他很懷念你,他希望和你講幾句話。’我說:‘沒什麽可講的,道不同不相為謀。過去好是因為有佛法,現在沒有佛法了,還要好作什麽?’我不知道大眾能不能建立這種以佛法為重心的宗教情懷?希望各位能以法侶為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三)道友是無人之眾</font>
以道結交 ,沒有道,我就不與你為友。有道的人,才有佛法;有道的人,才不會煩惱;有道的人,具有正知、正行,才能成為我們的善知識。善知識就是道友。你們受戒時,會知道我們請佛陀為我們的得戒阿闍黎,請十方諸佛做為教授阿闍黎,以一切菩薩為同學法侶。
有戒行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般若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慈悲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有正見的人,是我們的道友。所謂道友,就是戒行,就是般若,就是慈悲,就是正見。設若沒有這些,何來道友?所以道友是無人之眾。
發心菩薩是我們的道友。例如:普賢菩薩十大願,恒順眾生,普皆回向。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苦海慈航。文殊菩薩,法王之子,吉祥度眾。這四位菩薩,悲智願行,就是我們的法侶道友,可以指導我們,策勵我們一起在佛道上精進。
無道的人,應當斷絕。無道的人,就像身懷兵刃的人,隨時讓你有殺身的危險;無道的人,會使你失掉慧命,失掉善根。所以我們學道的人,應謹慎擇友,要以有道之友作為我們的無人之眾。
<font color="#008000">(四)無我是無人之眾</font>
我,是個體;眾,是全體。人人心中我最大,無法凝結為眾,產生力量。
無我才是真正的大眾,無我才是真正的因緣,六和僧團 就是無我的精神。佛教不是某一個人的,佛教是大眾的。你們跟隨你們的老師剃度,就是你們常住的大眾,應該以常住為我,以大眾為我,進而才能修學無我,才能進入無人之我的境界。
今日是一個集體創作的時代,佛教今後要興隆,教內必定要團 結,才能共同集體樹立佛教的新形象。大家必須要有無我的精神,無我才能團 結!佛光山開山廿五年,有今日的成就,因為佛光山的宗風永遠是常住第一、大眾第一!也就是無我第一!今後凡所有海內外的佛光人,勢必是一條心,隻有共同成就,沒有個人的凸顯;所有一切佛教事業的推展建設,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利益歸於常住,功德歸於檀那。我希望今後大眾都能用無我的胸襟,作為自己的無人之眾。
<font color="#ff0000">八.無悔之心</font>
這個悔,不是懺悔,而是懊悔的意思。一般人做事,常常事先不計劃,不留心,不考量,不審慎,往往於事後再來懊悔。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和眾生不同,因為菩薩慎於始,不隨便造因;但眾生作惡,造因不怕,一旦果報現前,東窗事發,鎯鐺下獄,再來懊悔就嫌遲了。
在我們出家修學過程中有十事後悔:
1.逢師不學去後悔。
2.遇賢不交 別後悔。
3.事親不孝喪後悔。
4.對主不忠退後悔。
5.見義不為過後悔。
6.見危不救陷後悔。
7.有財不施失後悔。
8.愛國不貞亡後悔。
9.因果不信報後悔。
10.佛道不修死後悔。
而出家人要有無悔之心,我們的舉心動念都要不懊悔,念念是正,念念是佛。對人,要做到對人的道義;做事,要盡到做事的責任。下麵略舉幾項來說明:
<font color="#008000">(一)語言要有無悔之心</font>
語言人人都會,但真正懂得語言的妙用不多。《論語.子路篇》說:“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就看會不會運用語言。有人以語言做功德,說出來的話,都是善言良語,都是愛語、柔軟語,都是使人歡喜的話,都能合乎道義真理。所謂“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但是也有人以語言造罪業,說的都是巧言令色,壞人信心的話。十戒中有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如果你犯了其中的任何一項,不但犯戒,得不到大眾的信任,也破壞好人好事,而且有墮地獄的危險。佛陀就曾告誡佛子羅睺羅:“妄語的人,就像器具覆蓋,永遠無法裝進清淨的善法。”所以,我們要謹慎我們的言語,這樣就不會生出懊悔之心。
有些人講話,已經說出來了才說:‘我不該說,我不該告訴你。’既然是不該說,為什麽又要說呢?其實“事無不可對人言,話無不可對人說”,隻要是正當的話,所謂“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說了也不要緊。出家人千萬不要作說後會後悔的事。我也常說:我這一生為承諾而忙碌,就是希望各位能對自己說出的話負責。
<font color="#008000">(二)發心要有無悔之心</font>
發心的內容很多,譬如說:發心出家、發心工作、發心修行、發心讀書、發心弘法……。但如果是情緒的、他力的、對待的發心,就不會久長;要發廣大心、最勝心、無對待心、大願心,才能長遠、持久。譬如:發心出家了,就要有學習 如何作好一個出家人的最勝心,不要在修道上遇到煩惱、痛苦,就難過,懊悔當初的發心。發心工作,嫌這個苦,嫌那個重,怨別人沒有給你獎賞,給你鼓勵,沒有給你讚美,你的發心也懊悔了。發心弘法,嫌事情多,嫌難,嫌苦,嫌信徒沒有供養,沒有恭敬,這也不是真發心。
既是發了心,就不怕事多,肯犧牲、吃虧;困難我承擔,吃苦我不怕,沒有人讚賞,沒有人知道,沒關係!人不知道,因果會知道,佛祖會知道。唯有以不求報,不著相,不為人知,不作比較,不作算計的發心,才不會懊悔。所以,要培養修行、信仰的力量,發心才有用,凡事沒有不發心而可以成就的。
<font color="#008000">(三)交 友要有無悔之心</font>
朋友,是人生道義之友,《論語》說:“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是說朋友間經由學問、教養而互相影響。孔子又說交 友的道理,是“忠告而善道之”,這是說朋友有了過錯,就要忠心勸告他,並且好好引導他。
《佛說孛經》裏說朋友有四種:有友如華,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如華的朋友,你富貴,他把你帶在頭上,你貧窮,他把你丟棄在地上;如秤的朋友,你有辦法,他低頭,你沒辦法,他就昂頭;這兩種是勢利之友。真正的朋友,如山,供鳥獸聚集;如地,普載萬物。
我們前麵說過,出家人要以道為友,以法為伴。你有佛法,我就跟你交往;你有道,我就跟你學習 。因為你有道,我甘願為你服務,情願為你效勞;因為你有佛法,我願意為你同甘苦,共患難。春秋戰國時代的管仲與鮑叔牙,就是能相輔相成的善友;鳩摩羅什與慧遠雖未謀麵,卻能以佛法興隆為橋梁,書信往返共護教。如果大家能在“有佛法、有道”的前提下交 友,再大的名聞利養也不會誘惑 你,你也不會因交 友而懊悔,更不會因利害關係或困難而退怯。
<font color="#008000">(四)布施要有無悔之心</font>
佛法中談到布施,有心、田、事的不同,功德亦有差別。如何使功德圓滿?最重要的就是一顆不懊悔的心。我給你錢,是歡歡喜喜的,不自苦不自惱的量入而出。我給你法布施、無畏施,也是心甘情願,再苦再難都不怕,不後悔。
而一般人布施後會懊悔,是因為對方沒有回報,沒有表揚,沒有讚歎,沒有受到重視,或是受人譏諷,遭遇困難,怨言、懊悔之心就產生了。事實上,“財進山門,福歸施主”,這其間的因緣果報是絲毫不差的。因此,選擇一塊好的福田,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們布施時要不自苦、不自惱、不懊悔,學習 做到這無悔之心,才是真布施。
<font color="#ff0000">九.無聰之慧</font>
宋朝的大文豪蘇東坡一生聰明蓋世,才華橫溢,老來卻做了這樣的一首詩: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他說世俗人生兒育女最大的希望,就是兒女聰明伶俐,我蘇東坡就很聰明,卻反被聰明誤,這一生很苦惱。希望自己的孩子愚不怕、魯也不怕,愚忠、魯直,一樣可以做到公卿將相。世間上,聰明的人往往煩惱更多,苦難更多,可見聰明不是究竟之道。我們入了佛門,求智能才是究竟之道。求什麽智能呢?要求了解諸法實相的智能,求對治煩惱的觀照智能,更要求生活無住的智能。我們不要求小聰明的智能,因為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要求大智若愚的智能,要求無聰之慧。什麽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一)吃虧是無聰之慧</font>
你們已出家學道,什麽是道?吃虧就是道,處處討便宜不是道。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退一步想,海闊天空。”學吃虧的當下,一個人可以學得容忍的智能,可以涵養寬宏的心胸,可以擁有坦蕩的性格。大眾在做事,我多做一點,分東西時我少分一些;苦的事情讓我來,快樂享受提供大眾。表麵上看起來,我的財富損失了,享樂減少了,人格道德智能卻不斷升華,心量視野也不斷開闊,學吃虧就是討便宜。你撿現成的便宜,不一定很多很好;我吃虧,多付出一些心力,多等一些時間,多待一些因緣,反而更多更好。各位要能學習 吃虧,吃虧上當、難得胡 塗其實就是無聰之慧。後母教前娘生的孩子挑笨重的木柴,而教親生的孩子挑很輕的茅草,但一陣狂風把茅草都吹走了,而笨重的木柴卻絲毫不少,可見吃虧才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二)犧牲是無聰之慧</font>
世俗的人常說:“犧牲享受,享受犧牲”,真正的犧牲,是一種美德,一種智能,一種能為正義、公理而見義勇為,不惜奉獻自我的大無畏精神。犧牲不是放棄理想、放棄原則,而是要為了實現整體大我的理想,有所堅持,有所努力,甚至不惜以身相代。什麽是整體大我的實現?芸芸眾生的安樂是整體大我的實現,佛法興隆是整體大我的實現,常住大眾安心辦道是整體大我的實現,個人道業成就也是整體大我的實現,為了實現這個“大我”,可以犧牲個人的福利、個人的享受、個人的成就換取大眾的安樂,以個人的安樂換取曆史的成就,這是無聰之慧。民國成立之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為國捐軀,締造自由 民主,這就是犧牲的智能;佛教裏“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地藏王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都把犧牲的無聰之慧表現到極致。現在各位已經出家,犧牲了個人在世俗的享樂,來到佛門追求真理,是一種智能。日後大家更要追求犧牲的無聰之慧,把佛教、常住看得比我重要,以道業、佛法做為生活準則,犧牲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font color="#008000">(三)忍辱是無聰之慧</font>
真正有為的人,做事要做難做之事,處人要處難處之人。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有智慧、有修養,最要緊的是處逆境時,看他能不能冷靜,能不能“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從前寒山大師問拾得禪師說:‘如果有人來毀謗我、欺侮我、侮辱我、恥笑我、輕慢我、罵我、騙我,我應該如何待他?’拾得禪師回答說:‘果真如此,我們隻可以忍他、由他、避開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待幾年再來看他。’“善似青鬆惡似花,看看眼前不如他,有朝一日遭霜打,隻見青鬆不見花”,唯有忍辱可以長養人的力量。《佛遺教經》上也說“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能人”。忍辱是世間最堅強的力量,真正能忍辱的人,他就是有了無聰之慧。
最高境界的忍辱是無生法忍。一般的忍,是有對待、有分別、有所為而為的。如:你說話不好聽,我忍耐;你欺負我,我忍耐;師父罵我,父母罵我,我接受。真正的忍耐是無生法忍。無生法忍是沒有對待、沒有分別的。因體會到世間萬法本來如是,對一切的榮辱、是非、苦難、毀謗,都能甘之如飴。甚至對於外境不好的聲音、不好聽的語言、不如意的事,都不覺得怎麽樣,認為那是自然的事,並且很容易就忍下來,這樣叫無生法忍,這才是無聰之慧。
<font color="#008000">(四)厚道是無聰之慧</font>
厚道是不念舊惡、不嫉妒、不瞋恨、不計較、不打擊人的恕道精神。以成人 之美,供養大眾的心胸取代打擊傷害。厚道的人,在道業上能夠養深積厚,在人際間能夠廣結善緣,在事業上能夠得道多助。因此,古代叢林遴選住持,要先審核這個人是否厚道,是否具足供養心。通過審核的人,才會得大眾擁護,龍天推出,住持一方。可見在佛門裏,厚道才能成事,厚道是無聰之慧。
過去,慈航法師年輕的時候,有一次上淨房,急急忙忙進去抽解,後來才發現忘了帶草紙。不得已,向旁邊的人要。‘喏!拿去!’旁邊的人有了回應。慈航法師滿懷感激,連忙接了下來,沒想到抓到的竟是滿手糞便。原來,隔壁遞給他的是用過的草紙。慈航法師很了不起,雖然別人這樣對他,他也不怨恨,也不見怪,與那人相安如故。後來,有一次,慈航法師為人做佛事,得到二十塊銀洋,卻被這個遞髒草紙給他的人偷走了。慈航法師知道他缺錢用,不但不揭發他,還送給他自己僅餘的銀錢。那個人感激涕零,從此護持他,忠貞不二。從那個時候起,慈航法師也就胖起來了。
世俗的人以聰明、威勢、利害震懾人,佛門的大德用智能、慈悲的道德感化人。慈悲、智能的道德是無聰之慧,看起來是我吃虧,是我犧牲,是我在忍辱,是別人占了便宜,事實上,隻有這樣的吃虧、犧牲、忍辱、厚道,能化戾氣為祥和,化幹戈為玉帛。希望各新戒發心求道,當求無聰之慧。
<font color="#ff0000">十.無功之事</font>
一般社會人士做事,要功德,要功勞,有功德、功勞才感覺光榮、受重視。出家人做事,隻問該作、不該作?有沒有佛法?不在意有相的功勞、功德。假如要功德,也應該要無相功德。出家人做事,要做無功之事。我不是為讚美才做的,我也不是要人感謝才做的;我不求功勞,不求獎章,不求讚美,不懷任何希望。我隻是為做事而做事,為工作而工作。所以什麽是無功之事?
<font color="#008000">(一)說法為無功之事</font>
身為出家人,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因而代佛宣說法音,利益化導眾生,乃責無旁貸之事。當初梁武帝見到達摩祖師時,劈頭就問:‘朕造寺度僧,有多少功德?’達摩祖師回答說:‘並無功德!’梁武帝不懂這句真理之言,因為功德是有為福報,做多就多,做少就少。而無為功德才是真正無求功德。
過去古德講經多在道場,今日法師弘法布教則多半已走出寺廟山門,步入社會。例如:學校、機關團 體、監獄、醫院常舉辦佛學講座,國家殿堂亦常法筵殊勝,佛教形象因而大為提升,法門龍象亦由此輩出。假如計功多少,哪裏能有此成就?
一個出家人,為事不在求功。若是有相、有為,則何異俗人?所以弘法利生事業上,當知一切皆是仗佛光明,皆是因法而尊。
唐代悟達國師,十世皆為戒律精嚴之高僧,所以累世冤業皆無機緣報複。有一次,因懿宗禮遇賜沉香寶座,國師一時的名利功德心起,遂招累世冤業,膝上長出人麵瘡。十代高僧尚且如此,我們凡夫能夠不警惕嗎?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他說:他從沒有說過一個字!這不是客氣。真理本來就不可說啊!無功說法才是真正說法。
<font color="#008000">(二)度生為無功之事</font>
佛教裏少數師長會說:‘這是我的信徒,我的弟子,我的住眾。’甚至有一位跟我出家的學生,學院尚未畢業,寫信給普門中學的一位在家老師,信中說:“師父很想念你,師父今日寫信給你,主要就是要你記住師父,聽師父的話,等師父學院畢業,和師父一起修行!”多麽不知慚愧的說話。人是初學,就想控製信徒,如是我執,致使寺廟之間大多老死不相往來。深怕一交 流,或一觀摩,信徒和人眾即隨之遊離、流失。此不但造成僧團 間鴻溝分明、壁壘森嚴之病,更彰顯不出佛教氣度恢宏的包容、融合的精神。
就緣起法而言,世間諸法皆依因緣而存在,並無一實在自性可得。既無有一實在自性可得,所以不見我為能度,亦不見實有眾生得滅度者。菩薩具此般若空慧,所以雖度盡眾生,卻不起度生之念。此即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況且二千多年前,佛陀於金剛座上證悟之際即言:“大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能德相”,可知心、佛、眾生本無差別。故佛陀累劫修行,雖度化眾生無數,卻說“我未曾度一眾生,也無一眾生可度”。
所以我們弘化度眾之際,除應有無限的慈悲外,更應有無功的般若慧,把寺廟、信徒都還給佛教,自我謙下,如此無功無相度生,才能真正為教爭光與利益眾生。
<font color="#008000">(三)修行是無功之事</font>
一般人談到修行,常將範圍局限在“打坐”、“念佛”、“誦經”、“持午”、“閉關”……等外在名相上的修行。念佛等當然是修行,但不知道發心、弘法、講學、著作、創業、利眾、隨喜、隨緣等都是修持。例如:在聖者的境界中,“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搬材運水無非是禪,行住坐臥皆有佛法。
律宗的有源和尚,請教大珠慧海禪師:‘如何秘密用功?’慧海禪師答說:‘肚子餓時吃飯,身體困時睡覺。’因為一般人執著五味六塵,所以吃飯時百般挑剔,挑肥揀瘦,食不甘味;睡覺時輾轉反側,胡 思亂想,千般計較。而禪者已體悟萬法皆空之法性,了知五味六塵一切不可得,所以能平平常常吃飯,安安逸逸睡覺。此即修行要在生活中修行,要在無功中修行。
而現在有些初入道修行者,經常鬧著閉關、住山、持午等,其實逃避弘法利生的責任,借口修行,而實懶惰。希望初學道的你們大家,記住兩位長老的話:印順長老說:“放棄弘法利生甚或修學佛法的責任,隻是借口修行,那是懶惰的代名詞罷了!”另一位是道源長老說:“隻是口頭說修行的人,佛教都快給他們修完了!”這兩位長老的話,是多麽語重心長的教訓!
你們大家先要真修實學,不要自我標榜,不要自讚毀他。修行,要修無功之行。
<font color="#008000">(四)證悟為無功之事</font>
大凡一個證悟者,從不自高自大,從不標新立異。所謂平常心是道,趙州八十行腳,道元禪師老年雜務,佛陀晚年仍托缽行化,維摩病中亦不忘說法。如來常說:“我是僧中的一個!”多麽平凡的偉大!多麽美好的證悟無功的風光!
六百卷《大般若經》,其實可以用十六個字概括它的中心思想,即<font color="#800000">“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修行持,無證悟道”</font>。這不但說明了悟道是無功之事,甚至布施、度生、修行都是無功之事,因為“真如界內,總生佛之假名;實相門裏,無自他之形象”。洞山禪師的一口麻三斤,本身雖無意義,卻截斷分別、意識、思想,無文字脈絡可尋,即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絕”。
現在常有許多人自稱開悟得道,標榜自己修行過人。事實上,悟境怎能以語言文字可說?證悟乃無功之事,是“言說即不中”的。
我們出家人的生活要有“十無思想”:
第一、求富貴,要求無財之富;第二、要擁有,要擁無求之有;
第三、講慈愛,要講無情之慈;第四、要快樂,要有無欲之樂;
第五、要居家,要有無住之家;第六、要居處,要居無安之處;
第七、要人眾,要有無人之眾;第八、要用心,要用無悔之心;
第九、要智能,要有無聰之慧;第十、要做事,要做無功之事。
這出家人的“十無思想”,希望大家聽了以後,能有所體會。在體會中,各位的道念自然會增進。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