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0000">前言</font>


    所謂自然界,是宇宙間所有生物與無生物的總稱,包含有動物、植物和礦物三界。人類隻是動物界裏的哺乳類之一種,卻往往以“高等智能生物”自居,而自認有主宰宇宙的權利。其實人類也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一樣,都是由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進化而來,隻因人類進化快速,才取得領導世界的權利。


    但是,二百五十多年前“工業革命”之後,由於人類的短視及為維護自身的利益,恣意濫殺濫伐濫墾,掠奪其它生命的生存權,和破壞礦物資源等,導致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周遭環境之間的生態活動,失去應有的秩序和平衡,如生命多樣性的喪失、臭氧層出現破洞、地球暖化、土壤惡化、酸雨肆虐、環境汙染等等。


    一九九二年六月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峰會議”,即是以保護動物、植物和自然資源為主要目標,而被視為“搶救地球”的會議。在會議結束五個月後,聯合國便正式發布一份文件,名為“全球科學家呼籲世人的一封信”,這份文件共有七十一個國家、一千六百多位資深科學家署名,且曆年來的諾貝爾獎得獎主有半數以上的人皆在連署之內。此封信開頭即說到:


    人類與自然正處於迎麵相撞的危機,人類的活動,已為環境和寶貴的資源帶來無可挽回的傷害,嚴重危及人類社會與動植物界的未來,更可能使現在的世界惡化,不再適合生存……,人類必須立即徹底改變管理地球與生命的方式,否則難逃苦難……


    確實,唯有每一個人具備生態保育的觀念,尊重其它物種的生存空間,我們的地球才能活得長久,我們的後代子孫也才有安居樂業的空間。


    佛教是一個重視自然生態的宗教,自古以來,寺院建築常與山林融和,不破壞森林環境;僧人修行力求淡泊簡樸,不侵犯自然資源,都是與萬物同體共生的表現。另外,曆代的高僧大德,植樹造林、整治河川、修橋鋪路、珍惜資源,倡導戒殺素食、放生護生,更是自然保育的具體實踐。


    佛陀一生也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他降生在藍毘尼園的無憂樹下;創立佛教之前,一直在茂密的森林中修持苦行;後來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證悟宇宙的真理;在鹿群遊走的鹿野苑初轉*輪;沿著恒河流域弘法度眾;最後在拘屍那羅城外的娑羅雙樹下涅槃。


    除了佛陀,其它像阿難在林間習 定;須菩提於樹下宴坐,體會甚深空義;永明延壽禪師聞柴薪落地,豁然契悟“撲落非他物,縱橫不是塵,山河並大地,全露法王身”;趙州禪師的“庭前柏子樹”,以及南宋·張九成參柏子樹公案,聽到蛙鳴,省悟“春天月夜一聲蛙,撞破乾坤共一家,正恁麽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甚至有將自然萬物神格化,來借以說法的,如經典中的日光菩薩、月光菩薩、山神、川神、火神……。可以說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山河大地、日月風雷,都是修行者悟道的機緣,同樣的,因佛教對大自然的尊重與愛護,也多少維持了自然生態茂盛蓊鬱、法爾如是的本來麵貌。


    佛教主張“大地眾生,皆有佛性”、“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因此,本篇論文從植物、動物的各種活潑生機,和微妙多樣的生存之道中,來蠡測他們本自具足的佛心佛性,並探討與我們生活空間、時間息息相關的大地萬象,如何在宇宙發揮功能,而顯現其佛體和佛用。也希望藉此讓大家對自然生態有進一步認識,並能衷心的珍惜、尊重和保護。


    以下茲就花草樹木皆有佛性、蟲魚鳥獸皆有佛心、山河大地皆為佛體、日月風雷皆為佛用四個單元分別論述。


    <font color="#ff0000">一、花草樹木皆有佛性</font>


    一般人對植物的認識,不外是花草樹木能讓人賞心悅目、美化環境,蔬菜水果能讓人食用,提供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和維生素。事實上,植物的重要性與運作方式之龐雜遠超過人們的想象!


    植物是地球上數量最多的有機體,也是細菌之外,所有生命的先驅者。在植物(生產者)、動物(消費者)、細菌真菌(分解者)三者環環相扣的生物圈裏,植物除了提供食物,更能吸收太陽能,行光合作用,提供給我們呼吸所需的燃料--醣類、氧氣及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來平衡地球的溫 度。


    自古以來,佛教裏常有“花草樹木能否成佛”的爭論,事實上,人類也須經過三大阿僧隻劫的修行,才能到達佛的境界。所謂“青青翠竹,無非妙諦;鬱鬱黃花,皆是般若”,是從悟道者的角度視之;當其證悟時,花草樹木也與之一起成佛。


    以下分別從植物對人類的貢獻、植物的各種運作表現、佛教和植物的關係中,來發掘、說明它們神聖的佛性。


    <font color="#008000">(一)植物對人類的貢獻</font>


    <font color="#800000">1.日用供應</font>


    植物以水和空氣作為原料,再藉陽光、水和空氣的合作,製造自己所需的食物;植物可以說是能自行製造糧食的生物。但是動物不能,它們必須從外界獲取生存的食物。草食動物以植物維生,肉食動物則以草食動物或其它動物為食物,所以植物可說是所有生物的“食物供應者”。


    我們每天都會吃下植物的某些部分,如菠菜、高麗菜、萵苣等是植物的葉子;蘿卜、胡 蘿卜、甘薯等是植物的根;馬鈴薯、蓮藕等是莖;作為主食的米、麥、高粱、豆類則屬果實;水果如蘋果、梨子、葡萄、橘子等,我們食用的大都為其果肉的部位。


    植物的各部位,從種子、芽、根、莖、葉到花、果實,幾乎都能提供我們生命所需的各種能源,如蔗糖、澱粉、蛋白質、纖維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


    我們的日常用品裏,也有許多是取之於植物,如樹幹可以製作桌、椅、書櫃等各種木器,也是製紙的原料;亞麻的莖皮能製布,種子可榨油,作醫藥和工業用;橡樹樹幹中的乳狀膠質,能加工提煉成橡膠,製成皮球、橡皮圈、輪胎等;棉樹的種子能紡紗織成布匹,裁製成各式衣物;竹子中空有節,質地堅韌,能作管、簫等樂器及各種竹器;棕櫚樹的樹幹可作建材,棕皮能製繩索、毛刷、床 墊等;樟樹有香氣,可提煉成樟腦和樟油,有防臭驅蟲的作用。


    還有,沈香樹的木心堅實,氣味芳香,在佛教裏,常被製成供佛的香品和念珠;栴檀樹也因木質密致有香味,除能製成香品、香油,也常用來雕刻佛像或佛具。


    以上列舉的僅是一般人較熟知的植物用途,其它的貢獻更是不勝枚舉。


    <font color="#800000">2.醫藥提煉</font>


    植物不但提供給人類食物、衣物、日常用品,它更是古今藥品的主要原料。古代印第安人把柳樹稱為神奇之樹,當他們頭痛發燒時,把柳樹皮搗爛敷在額頭上,便能減輕病痛。後來生物學家發現柳樹皮汁含有水楊酸,有消炎、解熱、鎮痛的功能;它就是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藥劑--阿斯匹靈的主要原料。


    另外,像類固醇、避孕藥最早是從馬鈴薯中提煉出來的;橡樹含有止血劑的成份;毛蕊花是一種溫 和的鎮靜劑;杜鬆可以治療膀胱炎;洋蓍草能夠凝血;長春花是治療糖尿病的藥方……。


    在大乘佛法中,菩薩為救度一切眾生,須遍學一切法門,即涵蓋世間與出世間一切學問的“五明”,其中的“醫方明”就是有關疾並醫療、醫方之學。經典中也記載著許多可以治病的藥,如有所謂的“五種藥”,各經說法不同,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一裏指的是毘梨勒、餘甘子、訶梨勒、畢鉢朵及胡 椒五種,其中的毘梨勒是欖仁樹的一種,它能醫治皮膚並癩玻


    訶梨勒屬於使君子科,能通便、治風邪。《本草綱目》說它“樹似木梡,花白,子似梔子,主消痰下氣”。在《眾許摩訶帝經》卷七裏,記載佛陀曾經患風邪,帝釋天從天上下來,拿了訶梨勒供養佛陀,並說:


    世尊,我知聖體小有風病,此贍部洲有訶梨勒,色妙馨香可療斯恙。我今持來奉上世尊,唯願大慈納受而食。


    佛陀服用後,果然很快就痊愈了。


    中藥裏常用的枸杞,梵語叫奢彌草,具有養肝明目、補腎益精的功用。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卷一裏寫道: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彌葉,搗濾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錢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差……。


    經典中提到能治眼疾的植物尚有安禪那及屬夾竹桃科,漢譯“羊躑躅”的迦羅毘羅樹。還有像能治咽喉病的迦毘陀樹(梨樹);可驅蛔蟲、治瘡疥,似苦楝樹的絍婆樹;預防皮膚病的鬱金香等,也是佛陀時代常作為藥用的植物。


    自古至今,無論在宗教界、醫學界,植物一直提供給我們各種醫療藥劑,如心髒藥劑、止痛劑、抗癌藥劑、麻醉劑、抗生素、驅蟲劑、利尿劑、止瀉劑、口服避孕藥、激素等等,這些藥已多達數千種。尤其對化學藥品恐慌的現代人,植物自然療效的測試和研究就更趨熱門了。


    <font color="#800000">3.環境維護</font>


    花草樹木將大自然妝點得繽紛多彩,讓人怡情養性,根據科學研究分析,樹木所含“芬多精”的成份,能令人神清氣爽,具有安撫煩躁身心的作用。據說德國的鐵血宰相俾斯麥,常聽從醫生的建議,在公務繁重導致疲憊的時候,就會藉擁抱一棵大樹來恢複精神。


    實際上,植物對人類與地球最大的貢獻,除了提供食物之外,應是淨化空氣和水土保持。尤其是森林,由於有森林的存在,大量的樹葉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吐出氧氣,才能維持人類與動物的生命。而且濃密森林的根、地下莖及其它部位,能將雨水吸收保存,調節水量,保育土壤,防止洪水的暴發和河川的幹涸。


    由此可知,植物本身的存在就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但是又有多少人意識到生態破壞對人類的影響有多嚴重?曆代以來,對森林的濫砍濫伐,燒毀破壞的例子屢見不鮮,如三國時代陶遜營燒七百裏,嚴重破壞長江 流域的生態環境。近代工業革命以來,隨著人類工業技術的提高,對物質欲望 的膨脹,森林資源遭到空前的掠奪。根據美國資料顯示,從一九七○至一九九五年,這二十五年之間,世界上有將近三百六十五萬平方公裏的森林植物被砍伐,上千種動植物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麵對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有識之士開始對工業文明以來所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進行深刻的反剩後來產生的“生態倫理學”,就是研究人類和自然的倫理道德關係,認為人類應該對自然講道德,即是所謂的生態道德。


    位於日本富士山腳下,麵積約三千公頃的“青木原樹海”裏,含有磁性的火山岩,會讓指南針失去作用,再加上森林裏古木參天,即使是白天也不見天日,是自殺者悄悄離開世間的“天堂”,因而被稱為“自殺森林”。日本政府雖然每年總要動用大批的人力、經費去查找屍體,但多年來從未動過砍伐森林的念頭,因為青木原樹海,肩負著調節當地氣候的重大責任,一旦被破壞,受害的層麵更是無法估計。


    近年來,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合會、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也常呼籲各國政府和人民,應重視對自然環境與資源的保護,並采取有效的措施。另外,十五國歐盟國家的環境部長會議於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二日,就全球氣候變遷問題,達成溫 室氣體減量的共識。而擁有豐富山林資源的中國大陸 ,對於稀有植物,如被喻為“活化石”的古老樹種,及銀杏、銀杉、水杉、香果樹、領春木、禿杉等,也都開始由國家全力出資進行各項保護。


    地球上的植物,每天為人類與動物製造氧氣、食物、藥物及生活用品,也竭盡心力維護整個自然生態的平衡。它們從出生至老死,無時無刻不在傾生命行菩薩布施之道;這種珍貴的佛性實非人類所能比擬!


    <font color="#008000">(二)植物本有的靈動佛性</font>


    一般人都認為植物有生命但沒有感官知覺,也不像人和動物一樣會自行移動,它們所存在的是一個安靜而單純的世界。十九世紀的生物學家達爾文推翻這些說法,他證明了植物的卷須具有自主行動的能力。二十世紀初期的維也納生物學家法朗塞也說:植物能自由 地、輕易地、優雅地移動身體,其靈巧熟練不輸動物與人類。


    植物一生中,會不停地對周圍環境的刺激做出反應,和同伴之間會傳遞訊息、友愛互助,也會相互競爭。整個植物生態體係蘊藏無盡的生命奧密,以下我們從它們繁複的生命活動中,來一窺它們是如何展現活潑生動、引人入勝的佛性。


    <font color="#800000">1.隨緣任運</font>


    環境的溫 度、濕度會影響植物的成長。以台灣平地到高海拔的植物為例,五百公尺以下,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適合生長的是亞熱帶闊葉林的植物,如榕樹、筆筒樹;五百至一千五百公尺,是暖溫 帶櫟林帶,會出現樟科、殼鬥科的樹林;一千五百至二千五百公尺,進入寒冷的針葉林,會有鐵杉林和雲杉林;到了三千五百公尺,就有冷杉組成的台灣冷杉林。


    甚至在惡劣、特殊的環境裏,都能發現植物的蹤跡。在鹽堿土壤上,可以看到堿蓬、匙葉草、胡 頹子等植物;在少雨缺水、冷熱多變的沙漠地帶,有仙人掌、落地生根、太陽花、蘆薈;在海洋、江 河湖泊裏,也能看到荷花、綠萍、金魚草、海帶等。這些鹽生、旱生、水生植物,在不利的環境中長期進化,形成對鹽堿、幹旱、水澇的適應性。


    植物也有能力感應時間的流轉,能衡量晝夜長短和季節變化,如合歡 樹、酢醬草、紅花苜蓿的葉子,在夜幕來臨時會合攏“睡覺”,天亮之後再施展開來。有些植物如天南星科的春羽蔓綠絨、箭芋、海芋、地湧金蓮等,進入秋冬時節,到傍晚氣溫 降低時,它們的花序會開始加溫 ,有時外麵溫 度隻有攝氏十度,它們也能讓自己的體溫 維持在三十七度左右。


    終年嚴寒酷冷的的北極地區,植物也能在冰雪中生存並開花。經過幾位植物學家的觀察實驗,發現寒地的花朵有追逐太陽的習 性,它們的向陽運動,能像孵卵器那樣聚集熱量,而有利於結果和種子的孕育。


    植物不隻具有隨順因緣、適應環境的能力,更擁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智能,有的生物學家甚至認為它們和動物一樣,有知覺、思想,有自衛能力,能夠自強自立。


    在《植物之謎》這本書中記載,美國東北部有一大片橡樹林,有一年森林大害蟲“舞毒蛾”大肆侵略,把一千萬英畝的橡樹葉子啃得精光。可是第二年這裏的舞毒蛾突然銷聲匿跡,新長出的橡樹葉子則生機盎然,蒼翠茂盛。森林科學家非常訝異,因為舞毒蛾是極難撲滅的害蟲,而且舞毒蛾為害以來,當地並沒有施用殺蟲藥劑,也沒派人捕捉,怎會自行消失呢?


    把橡樹葉子拿去做化學成份分析,科學家發現一個驚人的秘密:被舞毒蛾咬過的橡樹葉子裏,增加了大量的“單寧酸”成份,而單寧酸就是害蟲的致命武器!後來的植物學家也在楓樹、柳樹等其它植物葉子中,發現酚醛、樹脂等抵抗害蟲的化學物質。由此可知植物有自衛能力,它們在遭到昆蟲或其它動物侵害時,會作出自衛反應。


    植物的果實未成熟時,其果皮堅硬,果肉酸澀,也是為了防止被小鳥啄食。有些果肉未成熟時更含有劇毒的氰酸,會讓食用的動物喪命。(果實成熟了,它就會用香氣和甜味來誘惑 小鳥,小鳥飽食一頓,自然也會回饋地將其種子排泄、散播,而延續植物的生命。)


    身上帶著尖刺,亦是一種避免被吃掉的防禦策略,像玫瑰、柑橘類、皂莢、山桐子的樹幹、樹枝上,都長著尖針般的刺;葉片中含有毒素,如櫻草類和罌粟類的植物也能讓侵入者退避三舍。


    竹子真的一開花就枯死嗎?當土壤裏的營養元素缺乏,導致竹子麵臨全族覆滅時,竹子就會以開花、形成種子來延續新的生命。其實,以因果關係而言,是竹子枯死前,以開花作為手段來留下後代;這也是一種本能的智能吧!


    植物具有辨別能力,有些植物知道哪種螞蟻會來偷吃花蜜,當這種螞蟻靠近時趕緊將花瓣閉合。相反地,有些植物如刺槐,則會藉螞蟻來防止別的昆蟲或草食哺乳動物靠近,然後再以花蜜犒賞這些護衛有功的螞蟻。


    植物有知覺,更有儲存記憶的能力。美國中央情報局測謊專家巴克斯特,曾用火把植物的葉子燒焦,此時他改裝過的記錄測量儀器上,出現了明顯的變化,後來隻要他拿著火柴走近這棵植物,儀器的指針就劇烈的擺動。他也發現植物會記著撕它葉片、對它“行凶”的人,而作出恐懼的反應。


    花草樹木能以它們自己的方式來回應這個世界。它們身上的每個細胞都能“看見”光,有些細胞能看到光譜的紅光,有些可以看到藍光或綠光,甚至我們人類看不到的紫外線。


    夜間開放的花多為白色,因為醒目的白光能吸引夜間活動的蝙蝠和飛蛾;紅色無香味、喇叭型的花,適合蜂鳥來傳播花粉;淺綠色、發出惡臭的花,則能吸引蒼蠅……,植物和動物及整個周遭環境的搭配,可謂是天衣無縫!


    <font color="#800000">2.有情有義</font>


    植物有感情,也有喜怒哀樂,雖然它們的根固定,行動不如動物般自由 ,但是它們會以枝椏、葉子、卷須,來表達它們的情緒。


    《植物的秘密生命》一書中寫道,十九世紀,美國有位被稱為“園藝魔法師”的育種專家路德·伯班克,他成功培育的植物達一千多種。他常說他培育植物的秘訣是聆聽它們的聲音、需要,多多和它們溝通。舉“無刺仙人掌”的培育為例,伯班克常常告訴仙人掌:“你們不用害怕,你們不需要這些自衛的刺,我會保護你們的9他細心、耐心地發揮愛的力量,經過一年多,仙人掌果真不再生刺。


    被漠視、不理睬的植物常是萎軟、枯朽;被關注、讚美的植物長得活潑、翠綠,這是許多植物愛好者的經驗。植物與人的情緒也會相互影響,產生互動。佛陀於拘屍那羅城外將入涅槃時,其臥床 四邊各有同根娑羅樹一雙,每邊一雙樹的一株樹,都因悲傷而慘然變白,枝葉、花果、樹幹都爆裂墜落 ,逐漸枯萎,另一株則尚存,這些樹也因此被稱為“四枯四榮樹”,或“非枯非榮樹”。


    有水果王之稱的榴槤,大而厚重,一不小心被砸到準會頭破血流。所以榴槤自行落地時都會選在晚上,以免砸到白天的行人,可見植物也有體貼、愛護人的心。植物會守望相助,不同的花也可以成為好鄰居。為了繁殖下一代,花朵們會自動協調錯開開花的時段,拉長昆蟲覓食的時間,如此,各自的花粉就能充裕的傳播下去。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也證明一棵樹受到害蟲侵襲後,會發出受傷的訊息,並告訴還沒受傷的植物,請它們做好防範措施,或想辦法找救兵、引來害蟲的掠食者。


    不少生物學家實驗證明植物會聽音樂,在悠揚音樂或節奏振動刺激下,植物的生長、開花、結果、結子都會受到影響。加拿大有位業餘農人,他在一片小麥田播放巴哈的小提琴奏鳴曲,結果小麥田的小麥比別處的產量多百分之六十六,而且麥粒也較大較重。有趣的是聽金屬搖賓樂的植物,會表現出不舒暢、疲勞,而很快的枯死;相反的,聽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音樂大師的古典音樂,則活得非常快樂健康。


    位於湖南省夾山國家公園的夾山寺內,有一棵近三十年的紫薇樹,這一棵樹的外表和其它的紫薇樹沒兩樣,但是如果有人走近用手指輕觸它,整棵樹便會像人一般的全身抖動,好似一個怕癢的人被人用手搔癢一般。原先以為隻是一時風吹或有人搖動它,於是又再試一次,反應比前一次更為激烈,而且屢試不爽。這棵怕癢的樹遠近馳名,許多人都好奇的前來為其搔癢,並為它取名為“癢癢樹”。


    科學家也發現植物和動物一樣會被麻醉,讓植物喝幾口威士忌之類的烈酒,它會像喝醉的人一樣搖搖晃晃,甚至昏厥,等麻醉氣味吹散後才蘇醒過來。不過也有愛喝酒的樹,《人間福報》曾報導:韓國雲門寺有一棵五百多歲的鬆樹。這棵樹高十公尺半,樹圍有三.四五公尺,它的枝葉垂蓋到地麵,整個樹形有如撐開的傘一般呈現優美的弧度,當地又稱它為“雨傘鬆”。這棵鬆樹不但喝水,還要喝酒,一沒有酒喝樹葉即枯黃、了無生氣。由於鬆樹每年要喝掉大量的酒,寺方不堪負荷,最後由政府按時供應。


    目前政府的相關單位,每年的春秋二季,還為喝酒樹舉行供養米酒儀式,他們首先在樹根周圍挖築水溝,將米酒和水調好後注入水溝內做為“犒賞”,大約每年要喝掉韓國傳統米酒三百公升。


    佛光山現任住持心定和尚於一九九九年十月參訪雲門寺時,聽說了這棵喝酒的樹,曾為它宣說三皈五戒,還特別勸說不飲酒戒。寺方及政府的相關單位除了申致謝忱,也認為人喝多了酒會作亂,但是樹喝了酒隻會更蒼勁,何況它已經喝了五百年,恐怕一時也戒不了,所以決定還是讓它繼續喝酒,以保長命千歲。


    植物之間也有“親家”和“冤家”。科學家經過實驗證明︰情投意合的植物為伍,會親親熱熱,相得益彰。像洋蔥與胡 蘿卜就是好友,它們散發出的氣味可以驅逐彼此的害蟲。大豆喜與蓖麻為鄰,因蓖麻的氣味能使危害大豆的金龜子望而生畏,避而遠之。玉米和碗豆合作,兩者生長健壯,互惠互利。葡萄園裏種上紫羅蘭,彼此能夠友好相處,結出的葡萄香味更濃。更有趣的是,英國科學家用根莖葉散發化學物的蓮線草,與蘿卜混種在一起,半個月內就長出了大蘿卜。檫樹和杉樹種在一塊,能夠互避其短,互惠其長,有利於雙方健康生息和改良土壤。


    有些植物卻是水火不容的冤家。卷心菜和芥菜是一對仇敵,相處後兩敗俱傷。水仙和鈴蘭休想為鄰,長在一起會同歸於荊白花草、木樨與小麥、玉米、向日葵共同生活,會使小麥等作物一無所獲。甘藍頭和芹菜、黃瓜和西紅柿、蕎麥和玉米、高粱和芝麻等,都是冤家對頭。


    從植物的種種表現,可以看出它們實具有活潑、溫 馨、有趣的情感,以及友愛互助的道義。


    <font color="#800000">3.堅忍精進</font>


    前麵提到植物能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但是當支持它們生命活動的水極度缺乏時,它們是如何忍耐和應變呢?在幹燥地生長的植物,除了縮小表麵的體積,防止水份蒸發,它們會拚命伸展根部去尋覓吸收遙遠的水份,有時一等就是好幾年。


    等待發芽生長的種子,能夠維持多少年的壽命?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統計,植物種子的壽命十年以上的有七百多種,一百歲的種子有六十多種,五百歲以上的種子有二十多種。不過,一九五二年中國大陸 的科學家,曾在遼寧省大連市郊外的窪地裏,挖掘出一批長久埋於地下的古蓮子,經過放射性同位素c14測定和孢粉研究,證明它們已有一千年左右的壽命。後來挫開硬殼栽種,居然能發芽生長並開出豔麗的花朵;這也印證佛教“生命不滅”的真理。


    同一年,日本的大賀博士也在千葉縣的低窪沼澤地下,發現沈睡兩千多年的蓮子,種植後也一樣能發芽、開花。不過,目前壽命最長的應是在北美洲被發現的“北極羽扇豆”種子,它們已有一萬年的壽命!


    在缺乏水份和氧氣的狀態下,植物卓越的耐力實非人類和其它動物所能及的。


    有些植物能吸收有毒金屬,並存放在莖和葉的細胞中,原本是用來抵禦昆蟲或防止感染。現在它們的“吸毒”能力,已被用在清理汙染的土地上麵。向日葵是吸收放射性物質的大功臣,一九八六年四月,蘇聯烏克蘭的車諾比爾核電廠爆炸,幅射外泄後,反應爐附近的池子裏,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放射性鍶都被向日葵吸收了。


    其它如高山菥蓂(一種草名)能吸收土裏的鉛、鋅、鎘;白楊被用來清除地下水中的含氯溶劑;苜蓿可以清除石油;曼陀羅能帶走鉛之類的重金屬;甘藍菜能降低放射性粒子的含量;有些苔類植物會吸收水中水銀,淨化河流……


    當然,這些植物努力不懈地吸走毒素,最後自己也成了汙染者,就會被連根拔起,徹底銷毀,成為壯烈成仁的犧牲者。


    <font color="#008000">(三)佛教與植物的關係</font>


    花草樹木在大自然整體生態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和佛教也一直保持密切的關係呢。


    <font color="#800000">1.僧人護林</font>


    佛教的創立,最初並沒有寺院,佛陀帶領著弟子們沿途行化,森林成為出家人的棲息場所,僧侶們早晨從山林走到村落,或托鉢乞食,或遊行說法,晚上又回到山林,在樹下禪觀冥思,精勤修道。


    後來佛陀帶領弟子們到靈鷲山的茂林翠竹中修習 ,摩竭陀國的頻婆娑羅王親率大臣趕往靈鷲山,向佛陀請法,並在迦蘭陀竹林營建精舍,供養佛陀,使僧團 能長期安住和弘法,佛教才開始有了寺院。


    過去印度的僧眾,大多住在都城郊外幽靜的林地裏,所以僧眾居住的地方,即以“蘭若”稱之。蘭若,梵雲阿蘭若,是指無諍的閑靜處。《釋氏要覽》卷一裏敘述《寶雲經》雲:“獨靜無人,不為惱亂,乞食易得,非遠非近,多諸林木華果,清淨美水,龕室安穩。”《智度論》雲:“遠離處最近二裏,能遠益善,去村一拘盧舍。”也就是靠近村莊不遠,有花草樹木、清淨流水的地方。


    佛陀非常肯定山林生活的意義,因為樹林能幫助修道者達到身心的寧靜,易於耕植智能的種子,所以體驗森林生活,對修道者智能的顯現和開展有很大的助益。


    中國則多以“叢林”稱寺院。經典中對“叢林”一語的解釋頗多。如《大智度論》卷三記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大樹聚集的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經論》說眾僧是勝智的叢林;根據《禪林寶訓音義》的說法,“叢林”二字是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一般又以芳香的栴檀樹林比喻佛門龍象所住的清靜森林,所以又稱栴檀林。另外,《大乘義章》卷十三記載,叢林能生智能、神通等功德,所以又稱功德叢林。《中峰本禪師語錄·東語西話》雲:“世稱叢林者,蓋取喻於草木也,法道之所寄,材器之所從出焉。”


    佛陀說:“依雪山上,有大高廣之樹,五事長大:一、根不移動;二、皮極厚大;三、枝節遠蔭;四、靡所不覆;五、葉極茂盛。”意思是善知識如山,有廣大茂密的樹林可庇蔭我們成長。因此,古來在森林中也孕育了無數的高僧大德。


    唐代大梅法常禪師,他在浙江 餘姚南方七十裏處,層巒疊翠的大梅山下,築有一間簡陋茅蓬,四周翠鬆環抱,寧靜安詳。茅舍前有一水池,池中荷葉田田,荷花挺立,飄送淡淡幽香。於此,大梅法常禪師寫下一首詩偈:


    一池荷葉衣無盡,數樹鬆花食有餘。 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舍入深居。


    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也開示世人,種植華果樹木,能使人清涼,功德也會日夜增長。《毘尼母經》卷五說:“若比丘為三寶種三種樹:一者果樹,二者花樹,三者葉樹,此但有福無過。”種樹除了美化環境,也是佛門的修行之一。


    《摩訶僧隻律》卷三十三裏,佛陀除了肯定種植花草樹木的功德,也提到修剪時須配合植物的成長情形,新長出來的嫩葉不宜動它,應在茂盛繁華時才作適當的修剪,不應作出傷害山林的行為。對於蔬果青菜,也不應在未成熟之際,就搶取摘落,破壞它成長的生機,應等待時機,俟瓜熟蒂落才摘取食用。


    另外,佛教對森林的貢獻,也可以從佛經中得到印證。如《阿彌陀經》中的七寶行樹,呈現的是一處清涼蒼鬱的森林景致,而阿彌陀佛儼然就是一位森林的保育專家。


    過去中國的佛教寺院,已知道森林與水土保持之間的關係。在唐代,泗州(今安徽省泗縣)年年都有水害,開元寺高僧明遠法師與郡守蘇遇等謀畫在沙湖西隙地創避水僧坊,種植鬆、杉、楠、檜等一萬株,消除水患,造福百姓;唐代百丈禪師在江 西百丈山墾山闢田,自立禪院,倡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說明墾山闢田即是佛法大義;他的學生,開創黃檗山的希運禪師也是植樹栽鬆,勤於作務;到了臨濟禪師仍然承繼農禪生活;後唐象山縣蓬萊山壽聖禪院住持永淨法師,曾經開田三百畝,植鬆十萬餘株,對地方的水土保持貢獻很大。


    唐代南嶽玄泰上座,曾因衡山多被山民燒毀,危害甚钜,而作了一首〈佘山謠〉,遠近傳播,上達於朝廷,終使皇帝下詔禁止砍伐。〈佘山謠〉的歌詞是:


    佘山兒,無所知,年年斫斷青山嵋。就中最好衡嶽色,杉鬆利斧摧貞枝,靈禽野鶴無因依,白雲回避青煙飛,猿猱路絕岩崖出,芝術失根茅草肥。年年斫罷仍栽鋤,千秋終是難複初。又道今年種不多,來年更斫當陽坡。國家壽嶽尚如此,不知此理如之何。


    唐代景岑和尚住在湖南長沙山,因山中鬆竹常遭人破壞,也作了一首〈誡人斫鬆竹偈〉,以保護山林。偈雲:


    千年竹,萬年鬆,枝枝葉葉盡皆同。 為報四方玄學者,動手無非觸祖公。


    此外像菠菜、新羅茄子、胡 桃、胡 椒、胡 蘿卜、菠羅密、貝多樹等植物,原為外國植物,藉由中外僧侶的弘法交 流,成功地引進中國,也是佛教對農作物的貢獻。


    <font color="#800000">2.草木說法</font>


    佛教有許多藉由花草樹木說法、溝通、往來,乃至悟道的例子。《佛說寶如來三昧經》卷一描述:


    有東方無極佛刹土,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等。各各自持無形之華,十萬種異色之華,來到竹園,為正覺作禮,以華散正覺上卻就坐。複有南方無極佛國土,複遣無數菩薩悉如如來。各各持二十萬種華,來到竹園中,為正覺作禮……。


    諸佛菩薩之間的往來也和人類一樣,相見時會互贈適當的禮物。所以,當他方世界的諸佛菩薩,來到娑婆世間拜訪佛陀暢談法義時,莊嚴的花朵,就扮演著諸佛菩薩的佛心。擁有佛法滋潤的鮮花,在諸佛菩薩間相贈流轉,散發著清淨與莊嚴。


    除了在佛菩薩間相贈流轉外,佛陀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透過花表達心與心的相應。還有所謂“一步一蓮花”、“天女散花”、“借花獻佛”、“雨天曼陀羅花”……都是表示花草樹木清淨、有佛性,能與佛道相應。


    樹木也是禪觀的對象,《觀無量壽經》十六觀中第四觀“寶樹觀”。觀想淨土的七重行樹,每棵樹皆高八千由旬,有七寶映飾,珠網覆蓋樹上,而且“此諸寶樹,行行相當,葉葉相次,於眾葉間,生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寶果。一一樹葉,縱廣正等二十五由旬,其葉千色……”


    佛陀在《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說明樹木是修行者的修道助緣。佛陀未出家時,目睹宮女為采花 取丙,任意摧殘園中樹木枝葉,踐踏青翠草地。使得原本花果枝葉茂盛的樹木,凋零敗落,慘不忍睹。佛陀看了心生不忍,也感歎生命的無常。


    在中國禪宗公案裏,樹木常被用來作為參究的對象。《聯燈會要》卷六有一則“庭前柏樹子”的公案。有一學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禪師回答:“庭前柏樹子。”學僧無法理解,於是再問一次,禪師依然回答:“庭前柏樹子。”禪師透過眼前的“柏樹子”,截斷學僧的思想,提醒他體取自然;庭院中的一花一木無不是禪,無不是祖師西來意。


    還有“香嚴上樹”也是禪宗相當有名的公案。《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記載,有一天香嚴和尚問徒眾:有一個人用嘴巴銜著樹枝,而他手不攀枝,腳不踏樹。這時,樹下有人詢問他什麽是祖師西來大意?如果不回答,對不起樹下的人,但是回答了,自己將會喪命,該如何處理呢?這個公案中,樹上的人雖有手腳,卻全無用處;表示當一切語言文字都用不著時,該如何是好?當然是回歸自然最好!


    <font color="#800000">3.善巧譬喻</font>


    佛教裏也常以植物為喻或為名,來形容甚深微妙之法義。如原產於東印度的畢波羅樹,因佛陀在此樹下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稱為菩提樹,又稱覺樹、道樹、佛樹。現居於兜率天的彌勒菩薩,將於佛陀入滅後五十七億六千萬年,自兜率天下生於人間,在龍華樹下成道、說法度眾。由於龍華樹是彌勒菩薩的成道樹,他也在此為眾生三度說法,因此以樹為名而稱為“龍華會”。


    《仁王經》卷上說:“法王無上人中樹,普蔭大眾無量光。”這裏以“人中樹”來形容佛陀的德行和慈悲。


    另外,禪林用語中“樹”,也常被使用到,例如“鐵樹開花”,以鐵樹無花無果,比喻無心、無作之妙用,絕了思慮分別。“鐵樹華開世界香”則比喻法界一切物,皆由無心無作之妙用所顯現者。《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記載學僧問石門慧徹章禪師:“如何是和尚家風?”禪師回答:“解接無根樹,能挑海底燈。”“無根樹”是形容超越情識的境界。


    《法華經·藥草喻品》裏有有所謂的“三草二木”,以小藥草、中藥草、上藥草及小樹、大樹,來比喻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的根機差別。《道樹經》裏,認為修道者從初發意菩薩至具足一切智、轉法輪,乃至滅度的過程,猶如種樹的發芽、開花、結果。


    《維摩詰經·法供養品》說:“……三千大千世界,如來滿中,譬如甘蔗、竹蘆、稻麻、叢林。”以這些植物的數量之多,來形容如來法身無所不在的普遍性。另外,因栴檀木能出妙香,用來比喻菩提;伊蘭樹有惡臭,被喻為煩惱。葛藤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密如蛛網,比喻眾生諸多的煩惱、愛欲,禪宗也把繁瑣的名相語言稱為葛藤。


    其它如以蓮花喻佛之清淨;以芭蕉的不堅實,比喻空虛無實之物;蘆葦之蘆杆中空不實,比喻自性本空,虛幻不實,而根根相束之蘆葦,則比喻六根六塵的相互依存。


    花草樹木不隻哺育人類和其它動物,更肩負著整個地球生命延續、生態平衡的重責大任。從佛教角度視之,植物的全身奉獻布施,以及多采多姿、啟發人心的各種生命活動,無一不是慈悲、清淨、平等、自在的佛性展現。


    <font color="#ff0000">二、蟲魚鳥獸皆有佛心</font>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蟲魚鳥獸等動物的存在,會是怎樣的景況?沒有清脆婉轉的鳥聲,看不到翩翩飛舞的蝴蝶,海裏沒有款擺遊動的魚兒,陸上見不到貓狗,草原沒有牛、羊、象、馬……,地球上隻有兩肢站立的人類,和他們所發明的各種人造物。


    當然,這樣的畫麵是不可能存在的!假如所有的動物已滅絕,人類是絕不可能單獨延續生命的!


    在《觀念生物學》書中提到,約莫三十八億年前,海底誕生了第一個細胞,由於這個細胞不斷的演化形成今日多樣性的物種。可以說,追本溯源,現今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來自於這個細胞,因此在顯微鏡之下,所看到的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哺乳類的胚胎,其發育早期幾乎長得一模一樣。達爾文的《物種源始》提到,所有生命有一個共同起源,經過不斷地變化、分枝、淘汰,和由簡至繁的演化,生命才越趨複雜,而人類則是一個極致表現。


    在漫長的生命演化史上,物種不斷地存在、滅絕,目前存在地球的物種約有三千萬之數,每一個物種又和其它物種相關連,無法單獨存在,如植物靠昆蟲來傳播花粉,它們也成為昆蟲和其它動物的食物;當然,如果能如《賢愚經》所說的“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就是動物與植物最美妙的相處方式了。魚兒在水中覓食,同時也成為其它動物的腹中物;幸而魚能產卵,數量之多,難以估計。萬物即是如此相依相存,形成一個巨大的生物圈。


    思惟著我們哺乳類是從魚類、兩棲類、爬蟲類演化而來,是和其它動物一樣都是同一個祖先,而且彼此分不開,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為動物定位,並糾正、調整對待它們的觀點與態度?


    喜歡動物的人會在家裏飼養貓、狗、小鳥或其它寵物,不過,作為玩伴的寵物是否皆能得到真正平等尊重的對待?街頭四處蹓躂、製造髒亂的流浪狗、流浪貓,除了愛心人士的喂食,填飽 它們的肚子,或環保單位捕捉、撲殺,有無更妥善的處理方法?動物園的動物和馬戲團 裏表演的象馬獅子等,生活得合理、有尊嚴、自由 自在嗎?我們視為“害蟲”,侵犯我們生活環境的蚊子、蒼蠅、蟑螂、老鼠等,真的非除之而不快,有百害而無一利嗎?我們說 它們是害蟲,它們則認為人類是“恐怖份子”;生命之間以利害相對待,當然會失去平衡,唯有佛教“同體共生,相互包容”的觀念和態度,才是真正的平等之道。


    還有,人類語言中以動物之名來罵人、作負麵形容的,如豬狗不如、獐頭鼠目、狼心狗肺、河東獅吼、三腳貓、兔崽子……,似乎也對動物有輕視侮蔑之意。


    自稱為“智人”的人類,我們的感覺、感情,甚至思想、智能各方麵能力都勝過動物嗎?基本的感官上,我們的視覺不如鵰,聽覺比不上蝙蝠,嗅覺不及豬狗,聽覺不如魚類。難怪現代科學家、歐盟科學記者協會第一任英籍主席布萊恩·福特(brian.j.ford)在《蒲公英的記憶》這本書裏寫道:


    動物世界帶給我們很多艱钜的挑戰,如果你真想跟其它物種分個高下,先學烏鴉用細小的樹枝造個巢,要不就學庭園鳥編個窩,再不然學河狸蓋水壩看看。有些變形蟲會利用池塘底部細小的碎砂石,為自己蓋個長頸瓶般雅致的被鞘,人類的手工做不出這麽複雜的東西。如果敏捷、適應力、利用環境改善生活,以及解決特殊問題的能力,可算是智力的一部分,那麽我們就該向住在臭水溝裏的微生物族群致敬。


    達爾文也說道:


    我們應該將每一種生物視作一個小宇宙,也就是由一大群能自我繁衍,而且小得不能再小,又多如滿天星的細胞所組成的微小世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科學家經過精密儀器和反複的實驗證明,所得的結果不就印證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所言的“一即一切”、“多從一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的因緣法則嗎?


    本單元從動物的各種本領、能力、情感表現中,來探討、欣賞它們感人的佛心,也說明佛教和動物的因緣及對待它們的態度。


    <font color="#008000">(一)動物自在的清朗佛心</font>


    <font color="#800000">1.天生本領</font>


    人類很聰明,能夠完成許多動物永遠無法做到的事物,像建造高樓大廈,做衣服,發明各種交 通工具、電器產品、電子網絡通訊等等。但是人類的能力和成果,大都需要依靠工具或機器才能發揮,而非肉體本身即能達成,最簡單的例子,鳥類能在空中自在飛翔,人類則須靠飛機、直升機才有辦法升空。


    此外,人類孕育一個世代子孫大約需要二十年至三十年,可說是所有動物中最耗時的,反觀果蠅隻需要兩周,細菌不到一小時就子孫滿堂;大部分的動物都各自具備有人類無法相比的超凡本領。


    昆蟲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飛行家”,早在三億年以前,它們就已飛上天空了。根據《觀念生物學》書裏的說法,昆蟲早期的翅膀很短,不能飛翔,隻是用來吸收太陽能,以提高體溫 和活動能力,經過長期的進化, 它們的翅膀才達到可以飛行的長度。這就是法國動物學家拉馬克( jean-baptistemarck,1744-1829)著名的“用進廢退”學說,他說:“凡是還未達到其發展限度的動物,它的任何一個器官利用的次數越多,就會促使這個器官鞏固、發展並增大起來,而且其能力的進步與使用的時間成正比。”


    依照拉馬克的理論,長頸鹿也是因較低樹枝的葉子吃光了,為了要吃到高處的葉子,拚命伸長脖子去吃,越拉越長,這個性狀遺傳下去,就變成有著長長脖子的長頸鹿。


    無論是拉馬克提出的“生物有一種內建的驅動力,導致生命愈變愈複雜”的“用進廢退”說,或達爾文“優勝劣敗,適者生存”的“物競天擇”說,演化至今日的動物,有許多具備各式各樣令人稱奇驚異的超凡本領。


    例如駱駝的耐旱能力,一般而言,人如果失水達體重的百分之五以上,會知覺紊亂;失水達百分之十時,會引起神精錯亂,耳朵失聽,痛覺消失;失水達百分之十二,就會嚴重中暑而死亡。反觀沙漠中的駱駝如果沒有補充水份,八天後體重會減少一百公斤,相當於 它們體重的百分之二十二。處於脫水狀態的駱駝,雖然身體衰弱,肌肉褶皺,腹部塌陷,但是仍沒生命危險,一有水喝,馬上恢複體力,而且它們還具“豪飲”的能力,可以在二十分鍾之內喝下一百公升以上的水。


    鴿子具有優秀的歸巢本領,它們能以九十公裏的時速,從一千公裏的遠處飛回原來的棲地。不隻鴿子,許多候鳥在遷徙時都有“定向識途”的本能,有的候鳥甚至每年幾乎都在同一季節的同一月、同一日飛到同一地點。杜甫詩雲:“故國霜前白雁來。”看到白雁飛來,就知道霜期即將來到,所以河北人稱這種白雁為“霜信”。


    這些候鳥在長距離遷徙時是靠什麽來辨識方位呢?根據學者的研究,發現候鳥是利用日月星辰的位置和地球的磁場,來作飛行的羅盤、定向識途的標誌。它們這種不用依靠任何儀器,能長途飛行而不迷失的本領實令人佩服。


    除了候鳥,鮭魚也是不會迷路的識途老馬。鮭魚在一定的河川產卵,兩個月後卵孵化,春天來臨時,小魚沿著河流下溯遊入海洋,四年後,這些魚又會逆流遊回原來的那條河流產卵。有人研究說鮭魚能記憶自己誕生的河流的氣味,憑著這股記憶, 它們可以從大海旅行一千多公裏之遙,回到故鄉的河川。


    同樣的,青蛙雖然嗅覺不發達,也能分辨池塘邊、地麵上的濕氣味道,出門之後,總會回到自己出生、裝著家鄉池水的池塘,絕不會回錯家!有些狗、貓、馬及馴化的動物,也擁有很好的方向感,無論多遠都能找到回家的路。這一點人類就遜色多了,不隻迷失人生道路,更會忘失自己的“本家”呢!


    《生物的超能力》書中提到,蝙蝠是非常機警的動物,它們會發出一種高頻的超音波,並以這些超音波的回音來判斷周圍環境和獵物位置,靠著優異的導航係統,它們能在黑暗中自由 的飛翔、捕獵,絕不會撞到牆壁、樹幹,甚至一公厘粗的絲線也有辦法避開。科學家們即是利用蝙蝠“回音定位”的本能,發明了聲納與雷達。


    除了蝙蝠,海豚、鯨魚和鼠類也是以超音波相互聯係。例如當田鼠的幼鼠被放到巢外時,它會發出超音波呼叫母鼠,母鼠也會發出超音波回應幼鼠。不過動物的這種本領卻給人類帶來困擾,曾經有計算機的電線頻頻被老鼠咬壞,調查的結果發現,原來計算機的線路會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超音波,這種超音波卻把老鼠給引來。


    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有再生的能力,如人體 受傷的部位會自行愈合,就是一種廣義的再生,不過人的手或腳斷了是無法再長出來,相形之下,動物的“斷肢”自保實是一種頗為神奇的能力。壁虎、蜥蜴的尾巴斷了還會再長出來,因此當遭逢外敵攻擊時往往會棄尾而逃。再生能力最強的應屬渦蟲,將它的身體切成兩半,它不但頭部能再生出尾部,尾部也能再生出頭部,於是變成兩隻渦蟲。而水螅又比渦蟲厲害,它圓筒形的軀體即使被切成數節,每個小節都能再生成完整的水螅。


    螃蟹是甲殼動物中最進化的一種,它一共有十隻腳,最上麵的一對,已進化為似鉗狀的螯,可以用來覓食和禦敵,其餘的八隻腳能在路上行走,也能在水中遊泳,不過這八隻腳的關節隻能左右彎曲,因此螃蟹隻好左右橫行。當它碰到危險狀況,那一對螯抵擋不住敵人的攻擊時,它也會自斷一螯,轉移敵人的注意,然後趁機逃走。


    章魚遇到敵人攻擊,除了吐出墨汁,也會切斷觸腳來逃命。動物這種壯士斷腕,不執著、不留戀,懂得割舍的勇氣,也值得我們深思。


    蟑螂已在地球生存了三億二千多萬年,它們能如此“長壽”,就是憑恃著無所不吃,又超級耐饑、耐渴、耐寒、耐壓的本事。蒼蠅的翅膀每秒可振動兩百次,而且動作敏捷,是空中特技高手,雖然它們會傳播病菌,惹人討厭,但它們能分解動物屍體,對整個生態係統,仍有很大的貢獻。


    動物具備形形色色的天生本領,其它如蛇有精良的溫 度傳感器,對溫 度很敏感,能感知獵物的體溫 ,尋找溫 度適合的環境;紋白蝶能看見紫外線;鳥類在稀薄空氣中也能呼吸;抹香鯨藉著頭部脂肪塊來調節浮力,讓身體能在海洋中安穩的浮著;有的動物能預知災難的來臨等等,凡此可知許多動物的天生本領,都強過人類的肉體和體能!


    <font color="#800000">2.情深義重</font>


    動物有情識、有心智能力,已是眾所皆知。過著社會性生活的動物,更有著親情、愛情、友情、社會倫理,以及和人類、其它生物之間溫 馨有趣的互動。


    骨肉親情是天生的感情,在動物身上,我們也能發現許多鞠躬盡瘁、無條件付出的愛。燕子是人類喜愛的鳥類之一,親燕為了喂食剛出生的雛燕,每天會不辭辛苦的出外捕捉昆蟲達二、三百次,雛燕張開嘴巴吃飽之後,還會對著親燕翹起屁股,讓父母把 它的糞便銜出巢外。唐朝詩人白居易詩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即是描寫親燕育子的辛勞和偉大。


    企鵝橢圓形的身材,和左右搖擺蹣跚行走的模樣,很令人憐愛。企鵝媽媽下完蛋後,它就把蛋交 給企鵝爸爸,自己則長途跋涉到不結冰的海岸,為未來的寶寶尋找食物。負責孵蛋的企鵝爸爸會把蛋擺在兩腳之間,用 它厚厚的皮下脂肪輕輕蓋祝在冰天雪地中,企鵝爸爸如老僧入定般不動不吃達六十天,等到小企鵝孵出時,企鵝爸爸已精疲力盡,形銷骨立,體重減輕了五分之二。這時出外覓食的企鵝媽媽會帶著食物及時趕回來,接著由餓壞的企鵝爸爸開始出外覓食給寶寶吃;小企鵝就是如此的在父母親細心嗬護下慢慢長大。


    撫養照顧之外,動物也知道“教育”的重要。剛出生的小海獺不會遊泳,海獺媽媽逐一教導它們如何遊泳、潛水、覓食,晚上睡覺時,海獺媽媽會讓孩子躺在它身上,然後用長長的海藻把母子倆牢牢綁在一起,如此,再大的風浪也衝不散 它們。


    母獅子為了訓練小獅子,經常故意把小獅子推下山穀,讓小獅子在不斷攀爬、跌倒的挫折磨練中培養生存的能力。無尾熊教子也很嚴格,小無尾熊不聽話時,母熊會按住小熊,用手打 它的屁股,如果小熊撒嬌哭鬧,母親會繼續打,直到它不哭為止。


    當敵人出現時,母鹿為了保護小鹿,會假裝受傷,設法把敵人引開。在《大唐西域記》卷七裏,也記載母鹿護子,鹿王慈憫的感人事跡。有一位國王常常到樹林裏打獵,樹林裏住了好幾百頭的鹿,為了避免全族一時覆滅,鹿王和國王商量,一天送一頭鹿過去讓國王食用。有一天,依照次序輪到一頭懷孕的母鹿去送死,母鹿對鹿王懇求:“我雖然應該去死,但我的孩子還沒到死的時候啊9


    鹿王心生不忍:“可憐慈母愛子之心,竟然恩及未出世的孩子。”便代替母鹿前往送死。


    國王看到鹿王親自前來,非常訝異,了解實情後慚愧說道:“我是人身,卻和野獸一樣殘忍;你是鹿身,卻具有人一般高貴的道德。”從此不再打獵,讓這些鹿能自由 無懼的在樹林裏生存。


    現代的社會履行一夫一妻製度,在動物世界中也不乏夫妻忠貞相守至老死的。有句成語“燕雀安知鴻鵠之誌”,這裏的“鵠”就是天鵝,是大自然裏的美麗動物,它們不但嚴守一夫一妻製,而且一輩子夫妻恩愛,感情深厚。


    作為和平象征的鴿子非常戀巢,夫妻間常會親昵的輕啄對方的頭、臉,互相抓癢,整理對方的羽毛,它們也是白頭偕老,永不分開。海豚會細心照顧生病的伴侶,伴侶死了,海豚會悲傷哭泣,不肯進食,甚至到後來也跟著去世。


    從許多哺乳類、鳥類和魚類的行為中,能明白它們鞏固的家庭倫裏,以及歡喜、悲哀、痛苦的感情反應。


    猿猴是人類的近親,它們有百分之九十八的dna組合和人類一樣,所以在感覺、感情、族群互動上的表現都和人類很相似。猴子習慣過團 體生活,喜歡有頻繁的互動交 流。它們最感興趣的大事就是生小猴子,每當一隻猴子誕生,許多猴子就趕去探望,大家幫剛生產完的母猴理毛,也會去摸摸剛出生的嬰兒,品頭論足一番。


    鯨魚和海豚也喜歡群居,尤其在生育季節,更是互相照應,如鯨寶寶在海底誕生,母鯨和其它鯨魚會合力把它抬出水麵,以免溺斃。有同伴受傷,它們絕不會棄之不顧,一定留在身邊照顧 它、陪伴它,這種高貴的情誼實值得讚歎!


    螞蟻是靠著觸角的嗅覺來傳遞訊息,辨別敵友及食物的味道,因此同窩的螞蟻在路上相遇,會頭碰頭,晃動觸角。我們都知道螞蟻非常團 結合作,除此,它們更有分享食物的美德,當一隻工蟻在路上發現糖水, 它會先吸足,回窩後再把糖水吐出來分給全窩的螞蟻。


    鳥類有“衛親保種”的自然反應,同族中年長、有經驗者,會教年輕、沒經驗的幼鳥怎樣認識、避開敵人,年輕的幼鳥也從不自作聰明,總是牢記父母的好意忠告;這也是現代年輕人必須學習 的。


    同體共生、相互包容,是對生命的尊重與生存的態度。在動物界也常有異族互利共生的情形。如台灣鄉下,經常可以看到白鷺鷥站在水牛背上的祥和畫麵,鷺鷥啄去牛背上的寄生蟲,既幫水牛清潔身體,也填飽自己的肚子。


    野山羊和火雞也是一對互相幫助的好朋友,它們在一起時,機警的火雞常用它那高八度的叫聲,提醒野山羊有危險人物靠近;冬天大雪封山之際,野山羊以蹄子刨開積雪找尋食物時,火雞也能趁此填飽肚子。


    生長在淺海中有一種叫隱魚的小魚,它們沒有自我保護的能力,在遇到危險、無處藏身時,總是鑽到海參的內髒裏,如此一來,隱魚得到了保護,海參也從隱魚的排泄物獲得養分。


    和人類一樣,動物們在得知同伴去逝時,也會悲傷,並且為它們舉行葬禮。


    《人間福報》的“奇人妙事”曾刊載,非洲有一種獾,當它們發現死亡的同類時,會想盡辦法召來同伴,將死去的獾拖到附近的河流中,然後一起肅立河岸,望著河水悲傷的哀鳴不止。澳洲草原上有一種野羊,在看到另一隻野羊死時,也會悲傷地哀鳴,並用頭上的角用力地撞擊樹幹,以表示它們對同伴的哀悼。


    西伯利亞的灰鶴則保持著奇特的葬禮儀式,它們在首領的帶領下,哀戚地站在死者麵前鳴叫著,當首領突然一聲拔尖的長鳴後,眾鶴便一個個噤口低頭開始默哀,直到首領發出結束的叫聲為止。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邊的平原上,嬌小玲瓏的文鳥,為同伴舉行的葬禮充滿了美感, 它們會各自飛到林中找尋綠葉、漿果和花瓣撒在同伴身上,表示對同伴的送別。


    動物和人類一直維持緊密的關係,早期馴養動物偏重實用意義,如當交 通工具、看家、使役和負重等,現在人類和動物則發展為相互牽連、作伴的關係。親人性的動物常常以它們的同理心、接納、陪伴和無條件的愛,滋潤人心。《狗狗知道你要回家》裏記載,美國費城曾進行一項研究,發現心髒病患、高血壓、憂鬱症的患者,經醫生建議,飼養貓狗之後病情改善許多。在“寵物療法”計畫中,也讓寵物前往醫院、收容所、老人之家,拜訪住在那裏的人,據說效果非常好,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大陸 知名作家餘秋雨在《山居筆記》一書中提到,在雲南昆明的翠湖公園,流傳一則“海鷗老人”的感人故事。每年都有一批海鷗遠從西伯利亞飛來翠湖公園過冬,剛從化工廠退休的吳慶恒先生,隻要海鷗一到,總會風雨無阻地到公園 喂它們吃東西。吳慶恒喂食海鷗的身影,和海鷗一樣成了翠湖公園的一景,當地人都稱吳慶恒為“海鷗老人”。


    如此過了十一年,後來海鷗老人去世了,一群與老人結識的朋友,為老人在翠湖邊發起一個簽名告別式。當他們把一張放大成二十四寸、老人喂海鷗的照片,放在他生前喂食海鷗的地方時,人們驚奇地發現,海鷗馬上在老人的遺像前,排成整齊的隊伍,還不時有其它的海鷗飛來,定格在空中,凝視著老人的遺照。儀式結束,朋友們欲收起老人的照片,原本排列整齊的海鷗突然噪動起來,“鷗!鷗9的叫聲不絕於耳,彷佛在呼喚著老人。


    動物有佛心,能與人感應道交 。在《佛祖曆代通載》卷十二中記載,唐朝法融禪師十九歲學通經史,後來放棄追求儒學,落發隱居在牛頭山幽棲寺。禪師精進用功,修行有成,林中百鳥有靈,銜花供養禪師,而有了“百鳥銜花”的美談。


    “虎溪三嘯”的典故,也是動物佛心的最佳實例。慧遠大師定居廬山東林寺時,發願三十年不踏出山門一步,送客若超過虎溪,山中老虎會發出吼叫聲。有一回,陶淵明、陸靜修來訪大師,三人相談契機,不覺超過虎溪,直至吼聲傳來,慧遠才警覺,三人相視而笑。


    <font color="#800000">3.聰明伶巧</font>


    動物有它們獨有的感覺、行為能力和溝通方式,較高等的動物更具備喜怒哀樂的感情,會思想、會學習 ,它們“動腦筋”之後所表現出的行為,常令人莞爾並歎為觀止。


    一九七三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勞倫茲(konrad lorenz),是動物行為研究的先驅。他在《所羅門王的指環》裏生動報導動物的許多不同習 性和行為模式。他認為許多動物喜歡惡作劇的程度和調皮搗蛋的能力,是和智力成正比的。


    他描寫小魚兒回家睡覺的過程極為有趣,魚爸爸、魚媽媽趕孩子回巢睡覺的方法是:將幼魚含進嘴裏帶回家,從嘴裏吐出的幼魚,其氣囊會自動緊縮,身體變得比水重,而乖乖地沈到洞底睡覺。有一次,一隻寶石魚爸爸在追趕貪玩的孩子途中,一麵偷空進食,當 它正咀嚼半截搶到的蚯蚓時,發現尚有一條幼魚在外麵遊來遊去,它趕過去,一口將幼魚吞進已塞滿食物的嘴裏。此時魚爸爸嘴裏有兩樣東西:一樣要進胃,一樣要進巢,怎麽辦?


    它跟人一樣,先把一切行動停頓下來,呆了幾秒鍾,絞盡腦汁,想出了辦法:先把嘴裏的食物吐出來,再將幼魚吐出來,經過“變重”的反射作用,魚寶寶乖乖地沈到水底。然後,魚爸爸一邊監視躺在水底的孩子,一邊不慌不忙的把蚯蚓吃掉,吃飽後再把小孩吸進嘴裏,帶回家交 給魚媽媽。


    白居易稱讚鸚鵡“耳聰心慧舌端巧,鳥語人言無不通”,不過,一般而言,鳥類沒有發達的大腦,鸚鵡和其它鳥類的說話,僅是一種反射的仿效行為,是沒有任何意義的。但是美國帕杜大學女心理學家愛倫·皮普伯格卻提出一個新觀點,她經過實驗,發現鳥經由學習 ,也能理解語詞的含義,進而對人們提出要求。


    勞倫茲也提過他曾飼養一隻非常聰明、頑皮的鸚鵡,這隻鸚鵡趁著他父親在陽台睡午覺時,咬下他身上所有的扣子,並且整整齊齊的排在地上:袖子的扣子做一堆,背心的扣子一堆、褲子的扣子一堆;絲毫沒錯。這隻鸚鵡另一個把戲是: 它喜歡咬住一團 毛線的線頭,然後衝向天空,把整團 毛線打開,再繞著樹規則的打轉,將整棵樹都纏上鮮豔的毛線。


    還有,勞倫茲養的穴烏,能認出人的嘴巴也是攝取食物的入口。它喜愛主人,所以常將自己嚼碎的食物,固執的塞進主人的嘴裏,如果主人不肯張嘴,它便將食物往他的耳朵裏塞。


    此外,《蒲公英的記憶》裏也提到,在美國南威爾斯地區,當地的居民會在某些通道上,平放用鋼管或鋼條排成的柵欄,這種“擋畜溝柵”,可以讓有輪子的交 通工具和行人通過,有蹄的動物如牛、羊則會因站不穩而不敢闖過去。但是這種擋畜的設計竟被一隻羊破解了!這隻羊走到鋼柵前,觀察一陣子,就躺下來然後滾過去,到了“對岸”再站起來跑走,其它的羊也依樣畫葫蘆,於是這些鋼柵就失去阻擋動物的作用了。


    人類以餌釣魚,蒼鷺也學會這個伎倆,有人看到它們在垃圾堆裏找麵包塊,再帶到“釣魚區”把麵包丟到水麵,然後坐在旁邊靜靜等待,等魚兒來吃麵包,它就把魚抓起來吃掉。


    動物為了保護幼兒,也會情急智生。在草地築巢的千鳥,常是狐狸獵食的對象,當狐狸靠近時,為了雛鳥的安全,母鳥隻好把自己當誘餌,匆忙跑向狐狸,再模仿田鼠的動作,躲躲閃閃穿過草叢,引誘狐狸跟著 它走,等狐狸走遠了,才繞遠路飛回來。


    著名的黑猩猩研究者珍·古德發現,在幹旱季節,黑猩猩會用嚼爛的樹葉,吸取樹洞中的水來解渴。其它像鳥為了喝牛奶,能喙、爪並用,撬開牛奶瓶的封蓋;馬的神經係統發達,具備超強的記憶力和判斷力,能憑記憶找到返回馬廄的路,也會察覺判斷騎在 它背上的人是勇敢篤定或畏懼不安,而表現出服從或不服從的態度。


    <font color="#008000">(二)佛教與動物的因緣</font>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人類的大肆捕殺,野生動物日益減少,生態的均衡受到嚴重破壞,近幾年來,有心之士紛紛奮起,疾呼保育動物的重要性,一些相關的團 體組織也應運而生。其實,二千五百多年來,佛教的祖師大德們一直默默地為保育動物奉獻心力,其思想與作法值得大家參考效法。


    <font color="#800000">1.戒殺護生</font>


    翻開曆史,可知古聖先賢大都以心存慈憫、勝殘去殺為尚。在《史記·殷本記》裏記載商湯護鳥“網開三麵”的故事。有一次商湯在野外看見有人張網四麵捕鳥,並祈求:“天下四方的鳥,都進入我的網吧9商湯認為如此全網捕盡餅於殘忍,便撤開三麵的網,對著天空說:“不要命的鳥,就進來吧9這應是中國護生思想的萌芽。


    《論語》上說:“戈不射宿。”“戈”是獵者,“宿”是鳥兒在窩巢裏睡覺,當它們還沒有睡醒,拿箭去射殺,使它們來不及逃避,是不仁的舉動。儒家的曾子說:如果沒有特殊緣故,隨便殺害一隻螞蟻昆蟲,就是不孝;沒有特殊緣故,隨便摘取一花一草,就是不孝。曾子把孝道的層次提升到對動物、植物,乃至對一切眾生的愛心,這種無私廣被的慈悲仁愛,就是孝順。


    佛教除了提倡不殺生,更進而積極護生。《梵網經》菩薩戒雲:“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業,應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戒殺護生是對一切有情生命的尊重,所以佛教的戒律對於動物的保護,有著積極的慈悲思想。


    另外,佛陀唯恐雨季期間外出,會踩殺地麵蟲類及草樹新芽,所以訂立結夏安居的製度;佛教寺院為鳥獸締造良好的生存環境,所以不濫砍樹木,不亂摘花果,凡此均與今日護生團 體的宗旨、措施不謀而合,可說是保育運動的先驅。而梁武帝頒令禁屠之詔,阿育王立碑明令保護動物,則是國家政府基於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大力提倡愛護動物的濫觴。


    天台四祖智者大師,曾居住在南方沿海一帶,每日見漁民們羅網相連,橫截數百餘裏,濫捕無數的魚蝦生靈,心中不忍,於是購買海曲之地,闢為放生池,共遍及全國八十一個地方。開皇十四年,他應請開講《金光明經》,闡揚物我一體的慈悲精神,感化以漁、獵為業者,共有一郡五縣一千多處,全部止殺而轉業。


    宋初天台的義寂法師,常應村人邀請,浮舟江 上,一麵放生,一麵講《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品》;唐代譯經僧法成法師,曾在長安城西市疏鑿一大坑,號曰“海池”,引永安渠的水注入池中,作為放生之處。唐初杭州天竺寺的玄監法師,常以愛物為己任,將寺前通往平水湖的河流作為放生池,並得到太守的批準,禁止人們在六裏內捕魚。


    世間上沒有比生命更可貴的東西,所以放生不但是為對方延命,也是為自己積德;不但是愛惜生命,也是報答父母深恩。無奈後人實行不當,助長殺生惡業,徒使美意盡失,例如將原本遨翔在山林裏的禽鳥,捕來放到塵煙滿布的都市中,無異促其早亡;甚至有些人為了要放生,教漁夫去捕魚,教獵人去打獵,在一捉一放之間,不但令其驚懼,也難免傷到皮肉,危及性命。所以,我們不但要建立正確的放生觀念,更應該與時俱進,以積極進取的護生行動來取代弊端叢生的放生形式。


    我個人也是從小就很喜歡動物,記得七歲那年冬天,我見到兩隻小雞被雨水淋得全身濕透,心中非常不忍,將它們引至灶前,想藉著火的溫 度將羽毛烘幹,沒想到小雞因為驚慌過度而誤入灶中,等到我將它們從火海裏搶救出來時,全身羽毛已經燒光,連腳爪都燒焦了,隻剩下上喙,已無法啄食。我每天耐心地一口一口 喂食,並常以愛語安慰它們。如是過了一年多,小雞居然沒有夭折,後來還能長大又下蛋,親友鄰居都視為奇跡,紛紛問我是怎麽養活它們的,其實我隻是感同身受,把自己也當成小雞,處處為它們設想而已。


    在悉尼喂海鷗的情景,也是令人難以忘懷的。悉尼海邊常有海鷗聚集,我和徒眾經常將吐司麵包撕成一片一片,擲向沙灘上、海麵上。漸漸地,海鷗蜂湧而至,甚至在麵包還沒落地前,就被它們在半空中接祝 喂食多次後,海鷗與大家混熟了,有時群鷗在空中爭食,有時幹脆飛近我們,將手上的麵包銜走。有一隻長得很瘦小的海鷗,每次探頭想吃,但都被其它同伴搶去,為了讓它吃到麵包,我們對準它的嘴喙丟擲,乃至跟著它飛翔的路線,從海岸的這頭跑到另一頭,想盡種種方法,總算讓它啄了一小口麵包。


    臨走時,小海鷗特地飛到我的麵前,圍繞三匝。回台灣後,聽澳洲的弟子說:位在高地上的南天寺一向沒有海鷗出現,可是卻有一隻瘦小的海鷗老是高踞在佛堂的窗口上,後來常有數百隻的海鷗早晚都來寺中討食;海鷗成為“山鷗”了。


    佛光山是一個叢林道場,自然會有各種動物不請自來,狗兒貓兒不用說,野兔、鬆鼠、鴿子、燕子和許多叫不出名的小鳥,以及各類昆蟲、爬蟲動物等,都在佛光山任運逍遙,自由 自在的生活著。弟子們秉承我“愛生護生”的理念,對它們也都能慈悲待之。對於這些動物,凡是“有意”成為佛光山一份子的,我都為它們取名並入籍。小狽小貓是“來”字輩,像來發、來欣、來富……,小鳥叫“滿天一號”、“滿天二號”……,鬆鼠叫“滿地一號”、“滿地二號”……。


    佛教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人類與動物之間是“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隻為別形軀”。所以在一切眾生平等的前提下,如何讓動物得到應有的待遇?是身為人類的我們應好好思考的。


    <font color="#800000">2.譬喻教化</font>


    佛陀善於觀機逗教,因此能攝受不同根性的眾生,尤其以各種譬喻說法,最能引人入勝。在《譬喻經》裏記載,有一個路人在曠野行走時,被一隻大惡象追得走投無路,他看到一口井,趕緊跳入井裏躲藏,沒想到井裏有四條毒蛇虎視眈眈的遊行過來,這位路人抓住由井口垂掛下來的樹枝,懸在半空中,這時跑來兩隻黑白老鼠,咬囓樹枝,眼看樹枝早晚會被啃斷,在危險萬分之際,一隻蜜蜂飛來,滴下五滴蜂蜜,正好落在路人嘴裏,路人嚐著甜甜的蜂蜜,一時忘了自己的處境。在這個譬喻裏,曠野指無明長夜、路人為一般凡夫、大惡象喻無常、四條毒蛇為地水火風四大、黑白二鼠比喻黑夜白天、五滴蜂蜜代表五欲。許多人不也是在五欲貪著中,忘了人生無常,生死逼迫嗎?


    “三獸渡河”則是以兔、馬、象三種動物渡河的情況,來比喻三乘斷惑修行的深淺。聲聞乘如兔子,浮水而過,不能深入;緣覺之人如馬之渡河,雖不至底而漸深;菩薩已證菩提,如象之渡河,能盡到底。


    其它,像“驢牛二乳”,比喻佛法與外道的分別;“人鳥明暗”,比喻人我立場不同,所見亦有差異;“蠶繭自縛”,比喻眾生因起惑造業,而沈淪三界;“毒蜂刺人”,比喻害彼反成自害等等,都是運用動物的習 性來善巧譬喻,勸人改過向善。而以“盲龜浮木”的故事比喻生而為人的難得,以“牛腹蓄乳”的故事比喻及時布施的可貴,以“蛇尾爭權”的故事比喻嫉妒瞋恨的禍患,以“瞎子摸象”的故事比喻以偏概全的過失等等,則是佛陀為了教育弟子,以當時流傳的動物為主角自編的寓言,因其內容生動,所以傳誦至今,仍能感心動耳,發人深剩後世的祖師大德為廣度眾生,遵奉佛陀的譬喻方式,相繼發展出許多有趣的故事來作為弘法的教材。


    此外,佛陀也常述說他因地修行時,度脫動物或以動物之身行菩薩之道的事跡,像“割肉喂鷹”、“舍身飼虎”、“九色鹿救度溺人”、“鸚鵡銜水救火”等,都是教化眾生最有效的方式。


    佛教的教義周遍涵容,無論傳播到哪裏,都能與當地文化水乳交 融,尤其詩偈的流傳,對於人心的提振,社會的淨化,功效卓著。其中,如“深山畢竟藏猛虎,大海終須納細流,是非隻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麝因香重身先死,蠶因絲多命早亡。世界從來多缺陷,幻軀那得免無常”、“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才見便生擒,後來獵犬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世人雖有富貴力,不如學道功德深”等等,都是藉著大家所熟悉的動物,以寥寥數語,畫龍點睛地闡明處世之道。


    佛教基於“物我一如”的精神,不但教導佛子把動物視為朋友,愛惜嗬護,更將眾人敬畏的動物與諸佛菩薩的美德相譬,借以觀想思惟,引發信心。例如:獅子勇猛伏眾,獨步無畏,號稱“百獸之王”,為大家所一致稱道,因此在佛門裏,經常比喻佛陀為“人中獅子”,佛法為“獅子法門”,說法為“獅子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獅子乳”,而佛陀所坐的位子當然也就稱為“獅子座”了,“獅子身上蟲”則表示身在佛門卻破壞佛門的敗類。


    在動物中,龍與象分別是水上、陸上最有力者,因此經典中常將二者合用,以“龍象”比喻菩薩的威猛能力或威儀具足,後人引申為殊勝的禪定力量,或者用來讚揚行誼莊嚴的高僧大德為“佛門龍象”。


    也由於大象具有忍辱負重,堅毅不拔的性格,因此顯教寺院常以六牙白象為普賢菩薩的座騎,來彰顯普賢菩薩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深切願心;以青毛獅子為文殊菩薩的座騎,來表征文殊菩薩堅無不摧,猛利無畏的無上智能。兩位菩薩並列在佛陀的兩邊,示意眾生唯有“定慧一如”、“解行並重”,才能深入佛旨,得其法要。在密教道場中,則分別以象征遊行無畏、堅力無礙、尊貴吉祥、端麗明慧、智用隨方的獅、象、馬、孔雀、金翅鳥,來作為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阿彌陀如來、不空成就如來的座騎。


    此外,佛門裏以魚類晝夜張目,所以取其形貌,作成法器,稱為“木魚”,以示精進;“海青”本為鵰類的一種,因神態俊逸,所以又有人以之作為大袍的別名。


    <font color="#800000">3.契機悟道</font>


    動物能作為譬喻、象征來教化眾生,啟發信心道念,更常是開悟見性的因緣。


    阿彌陀佛以種種奇妙雜色之鳥宣流法音,令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陀和祖師大德則經常隨手拈來,運用身邊的事物作為啟發後學的契機,一些動物也因此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


    佛陀有一位弟子,每天在水邊樹下打坐參禪,精進自勵,然而十二年來不但未能開悟證道,更是妄想紛馳,心中充滿了貪瞋癡等煩惱。一天夜晚,這位弟子又在樹下打坐,佛陀湣念他殷誠精進的向道之心,有心幫助他,便來到樹下與他一同禪坐。到了半夜,有一隻烏龜爬行到樹下,正好有一隻水狗出來覓食,看到烏龜,便想吃它,烏龜趕緊把頭尾及四肢都縮進龜殼裏,水狗莫可奈何,烏龜終於保全性命。


    看了這一幕,佛陀轉身對身旁的弟子說:“這隻烏龜因為懂得藉龜殼來保命,所以水狗無法傷害它。但是世間上的人反而不如這隻烏龜,他們不知道無常正像水狗一樣,隨時環伺在側,恣情放縱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去追逐五欲六塵,使得外魔能夠得便,侵害生命。”


    佛陀接著又說了一首偈語:“藏六如龜,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勝則無患。”


    經過佛陀的啟發,這位弟子終於如夢初醒,豁然開通。


    有一次,馬祖與懷海師徒二人行於寺外山坡上,忽然看見一群野鴨飛過,馬祖問道:“那是什麽?”


    “是一群野鴨子。”懷海不假思索地回答。


    “飛到哪裏去了?”馬祖再問。


    “飛過去了。”懷海回答。馬祖當下把懷海的鼻子用力一扭,懷海大聲叫痛。馬祖指著懷海的鼻子問:“不是已經飛過去了嗎?”


    懷海聞言大悟,他一句話也不說,回到房裏痛哭。大眾關切,懷海請他們去問老師,馬祖則表示懷海自知緣故。大眾回去後,竟看見懷海嗬嗬大笑,不禁深感費解,於是問他為何從前哭,現在笑,懷海信心十足地說:“我就是從前哭,現在笑。”


    此段禪門公案寓意深遠,百丈懷海因為馬祖道一的一句“野鴨子飛到哪裏”而粉碎時空,破除執妄。


    宋代的子元禪師,有一天在禪坐入定中聽聞鴉聲而大悟,作了一首偈:“二十餘年紙上尋,尋來尋去轉沉吟,忽然聽得慈鴉叫,始信從前用錯心。”從此,子元禪師於順逆境都不再動念。


    《五燈會元》裏,有位僧人問趙州從諗:“狗子是否有佛性?”趙州回答:“沒有。”那僧人說::“上自諸佛,下至螻蟻,皆有佛性,狗子為什麽就沒佛性?”趙州說:“因為它有業識在。”


    後來另一位僧人問趙州:“狗子是否有佛性?”趙州回答:“有。”僧人再問:“既然有佛性,為什麽撞入這個皮囊?”趙州說:“因為它明知故犯。”在這裏趙州有時言有,有時言無,為的是打破人們知見上的執著。


    還有,百丈禪師以“騎牛牧牛”的問答,讓長慶大安自此領旨,更不馳求;廓庵禪師繪“十牛圖”,闡示修禪的方法和順序;洪恩禪師藉“六窗一猿”的譬喻,使仰山慧寂了悟佛性真義。


    每一種動物都各有不同的特性,也都有存在的價值。在單純的生存法則下,它們以各種能力、道德、慈愛、感情、道義、智能等等,呈現豐富深遂的生命體,開展自在清朗的佛心,是人間溫 馨歡樂的種子,更是人類“生命教育”的良師。(下一頁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