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護法居士:


    剛才承蒙蓮社住持煮雲法師介紹,實在很不敢當。


    今天能有緣和諸位聚在一處,談論佛法,內心感到非常興奮!


    我現在要講的題目是:‘如何醫治人生的大病?’


    當諸位聽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會想到人生的大病,就是所謂心痛、頭痛等等的大病,其實這隻能算作身體上的小病,而不能看做是人生的大玻


    有人以為人生的大病就是吃飯喝茶睡覺,因為不吃飯,肚子饑餓得不能過;不喝茶,口中渴得不能忍受;不睡覺,精神就支持不住;所以說,這饑渴睡眠都是人生的大玻其實吃喝睡眠是人生自然的要求,也不足稱為人生的大病,那麽,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麽呢?


    <font color="#ff0000">一.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麽呢?</font>


    我現在要告訴各位,人生的大病,在佛法裏說,就是時時刻刻盤據在我們心中的貪、嗔、癡。


    身體上的病痛,可以請求醫師來醫治,但心理上的大病,再高明的醫師見了也會束手無策。


    但是,我們真幸運得很,在兩千五百年前,世間上出現了一位大醫王,是專門替人醫治心理上的大玻


    這位大醫王是誰呢?就是宇宙的第一人──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演說了很多妙法,指示了無量的法門,這都是醫治人生心理大病的藥方子。


    為什麽說人生的大病是貪、嗔、癡呢?‘貪嗔癡’又為什麽是人生的大病呢?


    為了便於了解,簡單的先把貪嗔癡解釋說明如下:


    一個人生存在這個世間上,不是想要擁有新式的洋房汽車,就是想要擁有漂亮美麗的妻女;不是在名利富貴上打主意,就是設法如何得到珍饈美味。這些希求妄想的念頭,就是我們人生的貪玻


    本來這個貪不一定完全是壞的,比如我們貪求知識的廣博,學問的淵深,或是貪求了生脫死,證得無上果,把貪用在這一方麵,不能完全說它不對,不過,像學問、知識,希求了脫生死,證無上佛果的心,不是損人利己的,不是自私的,反而是人生無價之寶,我們所說的貪是損人利己、自私貪婪的欲望 。


    人為了貪求眼前的一點暫時福樂,或是一點私利,往往父子之間爭得麵紅耳赤,朋友之間的情誼也一腳踢開。為了想滿足貪的欲望 ,什麽義理人情,什麽道德公道,一概都可不顧。我們這個社會,一旦黃金、美色、名位當前,就會打劫、強姦、鬥爭、訴訟,什麽花樣都會搬演出來,這種貪欲,豈不是人生的大病?


    英皇愛德華為了愛一個外國的美人,國家和人民他都可以不要;埃及遜王法魯克為了貪愛財寶,貪求享受,結果被全國人民迫其遜位;日本軍閥為了貪圖我國的土地,發動侵略,所以才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果落得個無條件投降;由此觀之,貪求的野心大病危害人生是多麽重大!


    說到嗔心的大病也是人人俱有的,不分男女老少,大都患有這個大玻


    一個小孩子,希望母親把奶給他吃,稍一不如他的意,他馬上就會拍手舞腳,大哭起來,這個嗔心不是與生俱來就有了嗎?


    有的人口蜜腹劍,這是隱藏的嗔心;有的人怒目猙獰,這是外現的嗔心;破口相罵,舉拳相打,這都是由於內在的嗔心所發動!


    當一個人嗔心生起的時候,再好的東西都可以把它毀壞。我們常見到一個家庭裏夫妻起了爭執,某一方麵為了發泄他的嗔心,什麽心愛的物品打破了也在所不惜,等到事後花錢再買,雖然懊悔,但已經遲了。


    人們往往為了一時感情衝動,壓製不住嗔怒之火的時候,再恩愛的夫妻可以因此而離婚,再好的朋友可以因此而反目。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嗔厭蘇俄投降的俘虜,下令凡是紅軍一律格殺,逼得俄軍隻有拚命而不敢再豎起白旗,希特勒優勝的戰局因此而劣轉;張獻忠嗔怒四川人,下令屠殺 ,數百萬人的生命在這一嗔之下而犧牲。


    嗔心一起隻望人家痛苦加深,隻望人家越不幸越好,不管什麽刻毒的言詞,不論什麽狠惡的手段,都會從萬惡的嗔心中搬演出來。經雲:‘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又雲:‘嗔恚之火,能燒功德之林’,嗔心的確是人生最大的毛玻


    其次說到愚癡也是人生的大病,我們在生死的大海之中翻滾,在六道眾生之內輪回,天災人禍,有著無量的苦惱侵害我們的身心,我們為什麽不能脫離這些痛苦而得安樂?因為我們沒有智慧而天天在愚癡裏打滾啊!


    舉出幾件愚癡的例子來談談:


    世間上大多數的人,以為我們這個四大(地水火風)五蘊(色受想行識)和合的色身,是真實的、是常住的,所以,大家都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糊塗生活,‘誰人肯向死前休?’這是很少有人來研究的問題。人生在世,數十寒暑,大家不懂人身難得,不求解脫,這豈不是最大的愚癡嗎?


    有些人,生在世間上,以為人死了以後還是做人,但另一種人卻以為人死如燈滅,死了就沒有了。前者的思想覺得人生做惡事也沒有關係,因為死了還是做人,當然沒有什麽因果報應;而後者的思想是覺得人不必作善,就是作惡也不要懼怕,因為死了以後一切都沒有,所以最好及時行樂。持有這種愚癡的見解,對於人生實在是很危險的!


    還有一種人,雖然也想解脫痛苦,求得安樂,因此信仰了宗教,但他們並不能走上正信的大道。古時的印度,有人以為走到深山中喂虎,或走到懸崖上舍身,或者以為投入火中焚死,就可以得到解脫;今日的台灣,殺生 拜祭,造無量罪,以為如此就能獲得鬼神賜福的也大有人在,這不是愚癡嗎?


    更有一種人,明明知道貪嗔癡不好,明明曉得殺盜婬罪惡,但他還是離不了貪嗔癡,去不了殺盜婬,這不是別的,這就是愚癡的大病在作祟呀!


    上麵說的是人生大病的名稱,當一個醫生替人治病的時候,一定要把脈、驗血、測量溫 度,來探求病源,然後才能應病與藥。我們已經知道了人生大病的名稱,現在進一步來研究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麽原因?


    <font color="#ff0000">二.人生的大病究竟因何而起呢?</font>


    貪,貪是由於‘愛’生起的。人因愛美色,愛錢財,愛名位,愛享受,為了滿足‘愛’,雖然美色如虎狼,錢財如蛇蠍,名位如陷坑,享受如利刃,但還是要貪求這些。


    從前有一個仙人,收了兩個徒弟,這兩個徒弟從小就跟隨仙人到深山裏去,仙人為了讓他倆容易證得仙道,所以把他們兩個完全與女色隔絕,等到倆人二十歲左右的時候,仙人就想試一試這兩個徒弟的道心。有一天,把他倆人帶到一個熱鬧的都市上去走了一遭:


    “仙師!那個是什麽呀?”小徒弟用手指著一個婀娜窈窕的年輕女郎。因為他們一生還沒有見過女人。


    “吃人的老虎!”仙師說時,看也不看。


    他們回到深山裏,仙人問道:


    “徒兒!你們在都市裏玩了一天,覺得什麽是最可愛的呀?”仙人考問他的兩個徒弟。


    “吃人的老虎最好看!”師兄弟都這樣回答。


    “沒有出息的東西!”仙師氣得就把他們師兄弟倆逐出了深山。


    人為了這一念貪愛,給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給蛇蠍似的金錢毒害了,給陷坑似的名位束縛了,給利刃似的享受殺害了的,處處皆是,說來真是可驚可畏!


    其次說到嗔,嗔怒的大病由於什麽而來的呢?是由於‘不愛’而生起的;不愛就是憎惡。


    人因為不愛怨家仇人,不愛別人做事有不如自己的意思,不愛別人勝過自己,不愛自己所愛的為別人奪去,嗔怒就因此而生。


    過去有一個家長,他家中的兒女子孫、奴婢童仆,無論做什麽事,稍有一點不如他的意,他就怒火中燒,不能自已。因為他性情暴躁,家中財產雖多,可是人口總是不旺,他自己也知道嗔怒不好,一心想改,就在一塊小木牌上寫‘戒嗔怒’三字,並且掛在胸前,以示警誡自己。有一天晚上,他聽到家裏的仆人集合在一個地方批評他說:


    “我們的主人,雖然很有德性,就是嗔心太大,一點都不如隔壁劉先生的仁愛慈和,所以我們時時都想離此他去。”


    “你們的膽子真大!”這位主人說時,就拿下掛在胸前‘戒嗔怒’的木牌,打那個批評他的仆人:“我現在已經很有修養,把嗔心都已改去,你們還要說我不如人!”


    這個主人口上雖然說得好聽,但他不愛別人說他的過失,不愛聽說別人比他好,終於嗔恚的心又給引起來了。


    唐朝魚朝恩問藥山禪師:“什麽是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上的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


    “你這呆子!你問此何為?”藥山禪師反問他。


    魚朝恩聽了,不由嗔心大生,怒形於色。


    “這就是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刹鬼國!”藥山禪師笑嗬嗬的說。


    我們因為不愛別人對我有嘲笑譏罵的口吻,嗔心馬上就生起來了。這都是嗔心受不住境界考驗的證明。


    其次再講到癡,癡的大病是由迷而起的。迷就是不明白道理。人因為不明白道理,所以起惑造業,由業感苦,因此人在這個世間上就不會安寧自在了。


    春蠶為什麽會自縛?飛蛾為什麽會投火?人們行事明明也知道前麵是懸崖的頂端,或是黑暗的深淵,但他還是愚癡的向毀滅的路上走去。


    偷盜的人知道會被捉去坐牢,殺人的人懂得非要抵命不可,但他們還是要盜取別人的東西,還是要傷害他人的生命,這不是愚癡是什麽呢?


    到妓女院中去的人,明明也曉得會染上花柳病;走進賭場時,也料到可能會把錢輸去,但他終於還是去做了,這也是愚而不能覺啊!


    一個人不知道世間是苦空無常,不懂得煩惱重重難以解脫,終日沉緬於短暫的享樂中,或是陷落於痛苦的泥淖裏,不來研究道理,不來信仰佛教,這種愚癡大病的人生,真好比是一場迷糊的大夢!


    過去有一位大富翁,住的是高樓大廈,吃的是山珍海味,但他的心,每日在名利上打主意,生活過得極其煩躁不安,不是胡 思亂想,就是愁容滿麵。可是離他樓下不遠的地方,有一間茅屋,裏麵住了一個貧窮的人,這個人雖然貧窮,收入也僅能糊口,而他閑暇無事時便看經念佛拜佛,精神非常愉快,終日麵露笑容。富人見了他既妒又疑。一天,他將此事告訴法師,法師對他說:“你過的生活,雖然有名有利,但這隻是物質的生活,物質是有限的,而你的欲望 是無窮的,有限的物質當然不能滿足無盡的欲望 ,所以你就苦惱了。你不了解人生的真義,好像在迷途彷徨,尋不到歸宿,當然就不安了。那位窮人,雖然貧困,但他看淡了物質束縛,他信仰佛教,學道明理,認識了人生的意義。所以一個人在物質生活以外,一定要有宗教信仰,精神才有寄托,心境才能安寧!”


    這位富人聽了,也連連點頭稱是。當他回家後,賬簿子一翻,算盤一打,又忘記好話,終日還是恍恍惚惚,愁眉不展,真是一個迷而不覺、極其愚癡的人!


    我們現在對於人生大病的名稱,以及人生大病的來源,都已經懂得了,進一步就要求醫治療這人生的大玻一般人都曉得,身體上感到不舒服,馬上請醫生打針吃藥,但人們卻把這心理上貪嗔癡的大病,放在旁邊而不設法對治,那豈不是至為愚昧的事?


    身體上的大病是有害我們色身的;心理上的大病不但有害我們的色身,而且有害我們的慧命,所以我們非要設法把它治好不可!


    <font color="#ff0000">三.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醫治呢?</font>


    醫治我們人生的大病,一定非要我們自己努力不可。因為醫生為你開藥方子,但不能勉強你吃藥,你不吃藥,你的病不會好,當然不能怪醫生。佛法雖能醫治人生的大病,但佛法隻能指示你如何做,你不依佛法的指示去做,你的大病就不會好,那就不能怪佛法,而應該怪自己不上進。


    學佛,本來就是學自己,遵照佛陀的指導,依佛法所指示的人生大病的藥方子,不隻是要完全相信,並且要我們努力去實踐。雖然信仰佛法,而並不依照佛法指示的方法去實踐,如同紙上談兵,說食數寶,也是沒有用的!


    現在就把醫治人生大病的方法,一一說明如下:


    醫治貪病,要用‘舍’字。


    人生所以患了貪病,就是一切都是為自己著想,不肯利益別人。天下可愛的東西,恨不得完全歸諸自己一人,管什麽別人的幸福,談什麽別人的安樂,他人的死活存亡,都與自己沒有關係,因此貪病就纏繞到我們的身上來了。假若這時候懂得了‘舍’,見到別人精神或物質上有苦難的時候,總很歡喜地把自己的幸福、安樂、利益施舍給人,這樣,貪的大病當然就不會生起了。


    不過,一講到‘舍’,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會做到的,例如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一些痛苦,這樣還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因為送禮物給人,幫別人解除痛苦,心中難免有一點希望報酬的觀念;‘希望報酬’,這還是叫做‘貪’,不叫做‘舍’。


    真正的舍,要像蠟燭一樣,雖然自己犧牲了,但隻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夠了;真正的舍,又要像朝露一樣,明知自己瞬將滅亡,但還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潤萬物生長;真正的舍,更要像太陽的光熱一樣,太陽的光熱,照撫著大地,沒有條件,沒有代價,不希望萬物對他報酬,覺得這是自己應盡的義務。


    佛經上說:‘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就是這個意思。


    醫治嗔病的是一個‘忍’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嗔病,就是沒有修養的工夫,一有不愛的逆境當前,嗔心一動,多年的朋友可以變為仇人,結發的夫妻可能成為冤家聚頭。這時,身邊的事物,一切都好像是在嘲笑自己,一切都是可憎可厭,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假若這時能懂得‘忍’,懂得世間上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沒有你我他的分別,沒有壞與好的不同,有了這種忍的修養,嗔的大病當然就不易生起了。


    其實,世間上一切不愛的事情,一切難以解決的問題,難道生起了嗔心就能解決了嗎?那是不能的,嗔心唯有增加事態的嚴重性,所以,凡事都要仔細的想想,不要無謂的嗔怒,佛說:‘若以爭止爭,終不能止;唯有能忍,方能止爭。’實在是至理名言!


    不過,說到能忍,這確是很不容易的。我們可以從這一個‘忍’字的構造來看,‘忍’上麵一把刀,刀上加一點,成為刃,刃是鋒利的刀口,刃字的下麵寫個心,就是‘忍’,這就是說用一把極快的利刀,插在你的心上,你能不叫一聲,不動一下,這樣方能稱為能忍!


    再說醫治癡病的是一個‘覺’字。


    人生所以患了這個癡病,完全是因為迷而不覺。前麵講的貪嗔兩種大病,所以那麽厲害,歸根還是由於愚癡。人生的八萬四千煩惱,人生的死死生生,一切還是淵源於這個‘癡’字。這個‘癡’可以增長邪見,邪見可以造一切罪業,將來招致地獄畜生的苦果。假若有一點覺悟的心,明白自己有一個大智覺海,努力維持平靜的海麵,不要讓愚癡的風,掀起了駭人的波浪。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茫茫的前程,沒有邊際,人生在這世間上,沒有一個覺悟回頭的心,而迷失了航程和路線,實在是很危險的!


    所以我要奉勸諸位:趕快來信仰佛教,把不明白的道理弄明白了,把一些自以為明白而事實上並未明白的邪知邪見舍棄了,把一些人生的大病和一些習 氣,盡力的革除和治愈,那就是真正的覺悟解脫。


    貪病的對治是舍,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時候,應該要常行知足,唯有知足才能常樂;嗔病的對治是忍,在行忍的時候,應當行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做到慈悲方名能忍,唯有能忍才能自安;癡病的對治是覺,在求覺的時候,不忘增長自己的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覺今是而昨非。


    為什麽我要把貪嗔癡說為是人生的大病呢?前麵已經說過,因為普通的病有害身體上的生命,而貪嗔癡可以戕害我們心理上的慧命。我現在把這心理上的大病,和身體上的大病做一個比喻:心理上的貪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胃病;心理上的嗔病好比是身體上的肺病;心理上的癡病好比是身體上的精神玻因為害胃病大多數是由於貪吃飲食太多的緣故;肺病能爛壞人身體的內部,和嗔心能壞事一樣;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做主,言行失常,而癡病正是做錯事的一個根源,列一表如下:


    <table id="table1" style="border-right: medium none; border-top: medium none; margin-left: 55.4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border-copse: copse" height="96"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1">


    <tbody>


    <tr>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windowtext 0.5pt solid; width: 54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72" height="22">


    病名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63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84" height="22">


    起因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99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132" height="22">


    對治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72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96" height="22">


    比喻


    </td>


    </tr>


    <tr>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windowtext 0.5pt solid; width: 54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72" height="22">


    愛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63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84" height="22">


    愛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99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132" height="22">


    知足、舍、戒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72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96" height="22">


    如胃病


    </td>


    </tr>


    <tr>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windowtext 0.5pt solid; width: 54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72" height="22">


    憎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63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84" height="22">


    憎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99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132" height="22">


    慈悲、忍、定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72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96" height="22">


    如肺病


    </td>


    </tr>


    <tr>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windowtext 0.5pt solid; width: 54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72" height="22">


    癡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63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84" height="22">


    迷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99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132" height="22">


    學道、覺、慧


    </td>


    <td style="border-right: windowtext 0.5pt solid; padding-right: 1.4pt;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1.4pt; padding-bottom: 0cm; border-left: medium none; width: 72pt;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0.5pt solid" valign="top" width="96" height="22">


    如精神病


    </td>


    </tr>


    </tbody>


    </table>


    最後,我以佛經上的兩句話,贈送給諸位,作為一個座右銘。這兩句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祝福諸位身體和心理從此都健康起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