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第五期開營典禮,有五十多個大專院校二百五十多位的同學聚集一堂來研究佛學,我代表本山大眾向各位表示歡迎與祝賀。


    各位同學!當你們要來佛光山研究佛學的時候,你們是帶著什麽樣的心情呢?我現在就是要告訴你們應用什麽樣的心情來研究佛學?


    當你們要上佛光山的時候,相信你們一定對佛學已具有了信心,現在我告訴你們研究佛學的方法:


    <font color="#ff0000">一.用信心而入佛法</font>


    用信心而來研究佛學,佛學是淨化我們身心,升華我們人格,安頓我們身命,開展我們世界的人生指南,佛法可尋找我們心靈的主人。因為各位對佛法已有信心,不管天氣的炎熱,路途的遙遠,大家都到佛光山來研究佛學。‘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孫中山先生曾說:‘信仰就是力量。’《大智度論》說:‘佛法如大海,惟信能入。’《華嚴經》雲:‘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心是大道的源流,是功德的慈母。信心可以長養善根,可以成就一切。信心的重要,就像樹木的根本一樣。比如我們做什麽事業,具有信心才能無所不辦;如果沒信心,就一事無成,信心會產生力量。有一個人失足落在井裏,這個古井無人經過,掉下去如何爬上來呢?這個落井的人,看著井口,沒有別的念頭,一心想著:‘我要是有輕功,能飛翔,就可以飛躍上去。’他這樣的朝思暮想,由於精神集中,果然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給他能夠升空。


    信心產生力量,在佛教也有一個笑話。某一個鄉村,從來沒有法師大德去布教講經,有位老太太想學習 佛法,沒有人教她。後來,來了一位不怎麽通達佛法的居士,看到老太太這麽虔誠要學佛法,他說:“好吧!我知道一句佛教咒語,傳授給你,就是‘唵嘛呢叭彌吽’六字真言。”這個居士把‘吽’字念成了‘牛’字,老太太不知道,因此她每天就念唵嘛呢叭彌牛。她規定每天一鬥的豆子,每念一句‘唵嘛呢叭彌吽’,就將豆子拿掉一個,這樣日久年深,她念到這豆子不必拿,隻要心裏一念‘唵嘛呢叭彌‘牛’,這豆子就自己跳過去。又過了許久,來了一位法師,因為老太太信佛,所以就恭敬供養,誠懇得不得了,這位法師晚上聽到老太太在課誦,唵嘛呢叭彌牛……。奇怪這是唵嘛呢叭彌‘吽’,怎麽念成‘牛’呢?於是問她:“老太太!你念錯了,這是唵嘛呢叭彌吽,不是唵嘛呢叭彌牛。”老太太聽了,啊!糟糕,我念錯這麽多年。以後改正過來,唵嘛呢叭彌吽,可是,那鬥豆子不再跳了。其實吽也好,牛也好,你要有信心,信心會產生力量,各位你們用虔誠恭敬的信心而來研究佛學,一定會滿足你們的願望。


    <font color="#ff0000">二.用疑心而入佛法</font>


    你們各位用什麽心上佛光山來研究佛學?可能你們也有不少的人是抱著疑心上山:佛光山不知是什麽樣子?那裏的出家人是好或不好呢?那裏的佛法是深或是淺呢?難學不難學?在你們未來之前,不少的人都打個問號。第二點我要告訴各位的,要用疑心來研究佛學,用疑心而入佛法。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佛教除強調信仰之外,它從另一個角度,也主張懷疑。禪宗叫人要提起疑情來,就是要把你疑惑的心情生起來,主張青年學子要有問題,所謂:‘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佛法如大鍾一般,你輕輕撞它一下,它就小小響了一聲;你重重撞它一下,它就大大響了一聲;你不去撞,它就不響。要有問題,才能獲得答案。佛法不怕有問題,佛教經典很多,三藏十二部五千多卷,都是有問而說的,弟子們怎麽問,佛陀就怎麽說。無問而自說的惟有《阿彌陀經》等少數經典,因為《彌陀經》微妙難信,大家不知道,所以佛陀隻有自己說。


    因此各位到佛光山,不要顧慮什麽,害怕什麽,你們有什麽問題盡避打破沙鍋問到底。在佛教禪堂裏,一天到晚就是叫人要參,所謂:‘提起話頭來。’那些問題多是叫人莫測高深,難以解答的,而不是一般常識上的問題,比方在禪堂要參的問題如:‘父母未生我之前,如何是我的本來麵目?’‘什麽是達摩祖師西來大意?’又‘念佛者是誰?’這是要你提出疑情,才能有所獲得。


    <font color="#ff0000">三.用悟心而入佛法</font>


    各位同學你們來研究佛學,是為什麽來研究的呢?是為了要求覺悟!那麽,你們就該用悟心來研究佛學。這個‘悟’,不是知識上的,你們各位在學校念書是求知識,來學佛法求覺悟,是求身心的體驗。所以這個‘悟’就像是心花開放,就像是茅塞頓開。過去不知道的,現在我知道了,在刹那間,一瞬之間,啊!我懂了!我明白了!所以‘悟’不是知識逐漸增加,而是突然間的徹知。那麽悟的境界,怎樣才能獲得?過去有一位初學,問一位禪師道:“學人初入叢林,什麽都不懂,請大師開示我怎麽樣而入佛法?”禪師就說:“你聽到枝頭上的鳥在叫嗎?蟬在鳴嗎?你看到小溪的水在流嗎?百花在開放嗎?”初學者回答說:“是的。”禪師就告訴他道:“佛法就從這些而入。”


    所以各位同學,佛法不是很玄奇奧妙的,不是離開我們生活的,它是活潑潑的在我們生活裏麵,我們懂得流水的聲音,那就是佛陀說法的廣長舌聲,你看到開放的花朵,那就是如來清淨的法身,我們悟道的話,穿衣吃飯都是道,睡覺拉尿也都是道。‘道’不遠求,‘道’就在每一個人的生活裏,‘道’是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有一位龍潭禪師,初參天皇禪師,一年一年的過去,天皇禪師從未曾向他開示過佛法,時間一久他不耐煩了,他向天皇禪師告假他去,天皇禪師很驚訝的問:“啊!你要到哪裏去?”龍潭禪師說:“我要到別處求佛法去。”天皇禪師就說道:“唉!我這裏也有佛法,何必到別處去學呢?”龍潭回答說:“我來此很久,未曾聽到禪師為我講過一句佛法。”天皇禪師就說:“你拿茶來,我就用手去接;你拿飯來,我就用口來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點頭。我哪一天不跟你說佛法?”龍潭禪師給他這麽一講,低下頭想。天皇禪師又說:“不要想,想就錯,要去體會,直下承當。”龍潭禪師聽了,言下大悟。原來揚眉瞬目都是佛法,一花一草一木,都含有無限的禪機,我們平時不知道真理就在我的內心,宇宙萬有是我心中的宇宙萬有,眾生人類是我心中的眾生人類,因此平時所學,皆是向外追求,越求越遠,佛法是叫我們向內追求的,你能向內追求,‘道’和你就會很親切,就會很靠近的。說到這個‘悟’,雖然在這兩周的佛學夏令營中,有老師向各位講解佛法,但是這還不是真的佛法,真的佛法,就要你們自己去體悟。


    一個做小偷的父親,有一天兒子問他:“爸爸!你老了,我怎麽來謀生呢?你總該傳授我一點秘訣吧!”父親說:“好啊!今天晚上傳授給你!”到了夜靜更深的時候,父親叫兒子隨他出去,找到一家就下手偷東西,他們偷偷的跳了牆,進了室內,打開了櫃子,父親叫兒子先藏在櫃子裏,忽然父親大叫:“啊!有賊!有賊!”主人聽到後,馬上醒來捉賊,老賊已經跑了,小賊就關在櫃子裏麵,心想,父親真豈有此理,怎麽把我關到櫃子裏,就大聲一叫跑掉了,叫我怎麽辦呢?這時候他不能靠爸爸了,他要靠自己,有什麽辦法才能脫離這個危難呢?情急智生,人到自己緊要的時候,雖然山窮水盡疑無路,也要求得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櫃子裏學老鼠叫,嘰嘰喳喳……。主人拿著燈在找賊,聽到老鼠叫也就鬆懈了,“唉呀,這是老鼠叫,賊跑掉了。”當他們防守一鬆,這個小賊衝出去,把燈用力吹滅。主人立刻隨後追趕,小賊很是著急,糟了,後麵又追來了。他隨時又想了一個辦法,走到一個古井邊,拿一塊石頭丟入井中,主人追到井邊說:“唉!今天出人命了!”說完就走。這小賊就這樣安然的回家。一回到家,就責問爸爸說:“你今天怎麽這樣捉弄我?”爸爸問:“我怎麽捉弄你?”兒子說:“你把我關進櫃子,大叫有賊!有賊!”爸爸就問:“那你怎麽出來的呢?”兒子就如此這般一說,爸爸聽了很高興,說道:“兒子!我有傳人了!你悟到這個道理,你就知道隨機應變要靠自己的啊!別人是不能傳授我們什麽啊!”各位在佛光山要努力精進,不管老師舌燦蓮花,說得天花亂墜,我們自己不去體會,不去實踐,那種佛法也是一般哲學,一些知識而已,所以希望大家第三點要用悟心來學習 佛法。


    <font color="#ff0000">四.用無心而入佛法</font>


    你們大家上佛光山來,是有心而來,是有備而來,但如何學佛法呢?我第四點告訴你們要用無心來學習 佛法。不用有心,因為無心才是真心。有心是有分別的,有動念的,有前後差別的。我聽到有些大專青年朋友,初入佛教學社很是熱心,一兩年後就退心了,這就是學佛一年,佛在心靈;學佛二年,佛在眼前;學佛五年,佛在西天。


    有心而學佛法,是計較心、比較心、分別心;用無心來學佛法,那才是真心。不過,我這個‘無’卻不是一般有無的無,過去有人問一位禪師說:“禪師!你平時一入定就很長,請問你是有心入定,還是無心入定呢?”禪師答道:“我入定既不是有心,也不是無心,我是超有無對待以外的心。”


    我現在說的無心,是離有為的心,這個無心是超有超無的,佛法不是用有分別而進入,佛法是用無分別而進入的,有分別是知解,是知識;無分別是般若,是觀智。比方說,一個鏡子,你是張三來,它就還你張三的樣子,你是李四來,它也還你李四的樣子。它無分別,就可以給你一個本來麵目。這個無分別,不是說沒有是非、好壞,其實,要有強烈的是非觀念,要有善惡差別的思想,要有好壞聖凡的等級,那是對世間一般人而說的,對你們大專同學,我要你們提高學佛的境界,以無心對有心,無分別對有分別,以般若智慧對一般知解認識。從本性體會的智慧,來照亮一切,觀察一切。有一初學者問溈山禪師:“什麽是道?”溈山回答:“無心是道!”初學者說:“我不會!”溈山說:“你去找會的人!”“誰是會的人?”“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在這裏我希望大家用無心來學習 佛法。


    以上四點,用信心、疑心、悟心、無心而入佛法。今日世界人欲橫流,多少人在煩惱中打轉,原因是隻重物質價值,不重精神價值,今天我們要先從心裏建設,先從精神武裝;心裏建設起來無所不辦,精神武裝起來無所不勝。最後我對各位同學有四個希望:


    1.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佛像僧容裏,見到自己的本來麵目。


    2.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花草砂石內,認識自己的清淨本性。


    3.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座椅拜墊上,體會自己無限的生命。


    4.在佛光山上,希望你們,從夜晚明月中,握住自己的永恒未來。


    我感謝海內外十方大德的護持,感謝老師溽暑而發心教授,感謝輔導員熱心的服務同學,也感謝同學們學道的真誠!最後祈求三寶庇佑大家,謝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雲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星雲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