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華嚴經十地品之二
《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題解】此卷包含第二「離垢地」及第三「發光地」的全部內容。
八、第二地:「離垢地」
關於第二「離垢地」,澄觀將其分為三部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相,後彰地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為了方便閱讀,我們依照澄觀的判釋,將「正說分」分為「明地相」與「彰地果」兩部分來注譯。
「讚請分」的五頌有兩層涵義:其一,會中諸位菩薩為聽到初地的殊勝境界而歡欣鼓舞,並起座同聲稱讚金剛藏菩薩。其二,解脫月菩薩心中知曉會眾的願望,代表與會的菩薩,請求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講第二地的殊勝境界。
第二地「正說分」第一部分「明地相」所言的「地相」是指「清淨戒」。而「清淨戒」有二種淨,第一為「發起淨」。第二為「自體淨」。
「發起淨」的涵義是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十種「直心」為「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而「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則分為三部分:
第一,「攝律儀淨」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第二,「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第三,「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其主體部分為第一層次「廣明攝生」,最後一部分即為總結。「廣明攝生」的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其一為「智」。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其二為「願」。世親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其三為「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其四為「集」,即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其五為「集果」,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須以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
第二地「正說分」第二部分「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初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第二「離垢地」的「重頌分」有十五頌,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二地「離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地名為「離垢」的意義。「離垢地」,又作「離垢」、「無垢地」、「淨地」、「具戒地」。進入此地之菩薩,獲得守清淨戒行,遠離煩惱垢染,故名「無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淨戒故,亦稱「具戒地」。第二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戒波羅蜜多」偏勝,持戒功德,圓滿清淨。
九、第三地:「發光地」
關於第三「發光地」,據澄觀的判釋:「總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行,後辨地果。」為了方便閱讀,我們依照澄觀的判釋,將「正說分」分為「明地行」與「辨地果」兩部分來注譯。
「讚請分」六偈中,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金剛藏菩薩所宣講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實之理。然後,與會大眾以及上首菩薩解脫月先、後請求金剛藏菩薩為其講解第三地之法。
「正說分」之一——「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據澄觀的解釋,此地以「厭」為地相,其涵義為厭惡並去除煩惱,進而對於憑借其去除煩惱的「四禪」、「八定」也同樣須「厭」。
其一,「起厭行分」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這十種「深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其二,「厭行分」是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此部分又分為「修行護煩惱行」、「修行護小乘行」、「修行方便攝行」三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其三,「厭分」的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其具體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此「七相」又可分為三層次: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說,這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其四,「厭果」的內容為敘述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為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因而名為「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第二層次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此經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可以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第三層次即為「總結」。
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內容與第二地相關部分大致相同。進入第三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
第三地「發光地」的「重頌分」十八頌,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第三地名為「發光」的意義。第三地菩薩,「四禪八定」功德,圓滿清淨。進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薩,因修持佛道,而開發出極明淨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稱之為「發光地」。
八、第二地:離垢地
(一)、讚請分
諸菩薩聞此,最勝微妙地,其心盡清淨,一切皆歡喜。皆從於座起,踴住虛空中,普散上妙華,同時共稱讚:「善哉,金剛藏!大智無畏者!善說於此地,菩薩所行法。」
解脫月菩薩,知眾心清淨,樂聞第二地,所有諸行相,即請金剛藏:「大慧願演說,佛子皆樂聞,所住第二地!」
【章旨】此五頌有兩層涵義:其一,會中諸位菩薩為聽到初地的殊勝境界而歡欣鼓舞,並起座同聲稱讚金剛藏菩薩。這是前三頌的內容。其二,解脫月菩薩心中知曉會眾的願望,代表與會的菩薩,請求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講第二地的殊勝境界。這是後二頌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然此慶聞亦屬前地,以領前請後故,皆判屬後。後二中,亦初序後請。」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中未有這五頌。這五頌的兩個層麵,從結構與內容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從「啟後」的角度,一般將其判屬第二地。
【語譯】與會的諸位菩薩聽了金剛藏菩薩對於初地「歡喜地」的敘述,為自己能夠聽聞此最殊勝、微妙的境界而歡欣鼓舞,其心完全由此而清淨,心中彌滿了歡喜。這些菩薩都從座位起來,踴住於虛空之中,都散播美妙的花朵,一起同聲稱讚說:「好啊,金剛藏!真是一位大智慧的無畏者!善於宣說此境界菩薩所修行之法。」
解脫月菩薩知曉大家的心已經清淨,都樂於聽聞第二地的所有諸行相。他隨即向金剛藏菩薩請求說:「大智慧者,希望您繼續演說,佛子們都樂於聽您宣說菩薩所住的第二地的境界!」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相」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1。」
「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2、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3、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4、廣心、大心5。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章旨】從此章進入第二地的主體部分——「正說分」。菩薩進入初地即「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接著,憑借清淨戒而進入「第二菩薩離垢地」。「正說分」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明地相」。而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淨戒」。世親說:「清淨戒有二種淨:一、發起淨。二、自體淨。」而此章即為「發起淨」的內容,其涵義為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
【注釋】1深心關於此語,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四翻譯為「直心」,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不但將此位置的這一語詞翻譯為「直心」,而且將其後「十種心」的首位也翻譯為「直心」。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十種『直心』者,依『清淨戒』直心性戒成就,隨所應作,自然行故。『直心』複有九種。」可見,世親所據的經文中,此「直心」是統率其後九心的。澄觀則力圖圓融八十卷《華嚴經》的這一譯法與《十地經論》的不同。《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今初標雲『深心』者,深契理事故。《論經》雲『直心』,而下列中總句同名『直心』,明知『深』、『直』義一名異。」而關於世親上述釋語,澄觀也作了解釋:「謂『發起淨』中,順理事持是『淨戒』,『直心』則令『自體淨』中性戒成就。然性戒有二:一、久積成性。二、真如性中無破戒垢。今稱如持使得性成,故雲『成就』。」2正直心菩提流支翻譯《十地經論》卷四譯為「直心」。而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四中則無此名目,從其十心的名稱看是將「柔軟心」分為「柔軟心」與「調和心」兩個層次。3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據世親的解釋:「柔軟心」的涵義是「共喜樂意,持戒行故。」「堪能心」的涵義是「自在力故,性善持戒,煩惱不雜故。」「調伏心」的涵義是「守護諸根,不誤犯戒,猶如良馬,性調伏故。」「寂靜心」的涵義是「調伏柔軟,不生高心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而法藏、澄觀則明確將此處所言的「心」解釋為「菩薩戒」中的「律儀戒」所據之心。「菩薩戒」的「律儀戒」有三類:其一為「別解脫律儀」,或稱「別解脫戒」,為欲廛戒,是指各別棄舍「身三、語四」之惡,以防護其非。其二為「靜慮律儀」,或稱「定共戒」,為色廛戒,是指獲得「色界」之「定」者,在「定」中自然能夠防護身語之非。其三為「無漏律儀」,或稱「道具戒」或「道生律儀」,是指發「無漏道」自有防非止惡的律儀。4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關於此三種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五、『純善』者,謂純修妙善菩提分法,能忍諸惱如真金故。六、『不雜』者,《論》雲:『所得功德,不生厭足,依清淨戒,更求勝戒,樂寂靜故。』謂雖得前句妙善而不厭,則不雜懈怠;樂於寂靜,則不雜事亂。身、心俱寂,即是勝戒。」「無顧戀心」是指拋棄遠離三界諸有的誘惑 。如佛的大弟子難陀出家之後,猶難忘其妻,屢歸妻處。後以佛陀之方便教誡,始斷除愛欲,證阿羅漢果。「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之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者。5廣心大心此二心,澄觀解釋為「攝饒益有情戒」。「廣心」涵義是:「大悲為物,不斷有願為『廣』。」而「大心」的涵義是「大智隨有而無染,故能作有情一切義利。」「饒益有情戒」,又作「攝眾生戒」、「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等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經修完初地之後,想進入第二地,應當生起十種深心。」
「這十種深心是什麽呢?它們是: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這十心,得以進入第二離垢地。」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1,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2!」
「性不偷盜3,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性不邪婬4,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5,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
【章旨】從此後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的內容。此章為「自體淨」之一「離戒淨」的前三善道。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離戒淨者,謂十善業道。從離殺生乃至正見,亦名受戒淨。」澄觀說其為「攝律儀淨」。所謂「十善業道」是指眾生之「身」、「口」、「意」三業中所行之十種善的行為,又作「十善道」、「十善根本業道」、「十白業道」。此章則為「十善道」中的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
【注釋】1遠離一切殺生此指「不殺生戒」,為佛教徒的根本戒之一,又稱「斷人命學處」、「殺人戒」、「殺戒」,為禁止殺害人命的戒條。關於此「善業」的涵義,澄觀作了詳細解釋,其最重要者為「離」字的涵義與「戒意念殺」的意義。後者見下注。關於「離」,澄觀解釋說:菩薩在地前已經除掉了「現行」即實體性的殺業,在初地則已經除掉了殺業的「種子」。在此地則為「除誤犯」與「顯性淨」兩個方麵。此後的經文則具體宣示三種「離」:「一、因離,謂離殺因緣。二、『於一切』下,對治離,謂離殺法。三、『是菩薩』下,果行離,即離殺業。」2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此句中的「眾生想」是指固執實有眾生之妄想。關於此三句,澄觀稱之為「果行離」,其涵義為「攬因成殺,名業為『果』;今不正殺,故名『果離』。」此中的「名業」是指「名言」以及「名言種子」,前者是指語言、言語以及概念,後者則指由名言所熏成之「種子」,亦即將「名言熏習 」於「阿賴耶識」中,而形成引生自類各別之法的「親因緣種子」。文中有二層:「一、微細,謂心念害。二、粗重,謂身行害。今經以細況粗。」(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這是說,菩薩連惱害眾生之心都不生起,何況殺人呢?3不偷盜不與而取,稱為偷盜。對他人重物,明知為他人之物,仍起盜心將其移離原處;又自手、或看人、或遣人、起盜心將他人重物移離原處,或明知非己物,但非暫時借用,亦未得主人同意,而起盜心將他人重物移離原處。——此即所謂「六種取」。4不邪婬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護之婦女;或指男女雙方不得「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而行婬。「非支」指行婬於產門以外之器官,「非時」指胎圓滿時、齋戒時、病時等,「非處」指於靈廟中、大眾前等處所,「非量」指過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間禮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5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關於此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護』有二種:一、不共護,謂他妻妾唯夫護故。二者,共護,謂親族、媒定。『親』謂父母,『族』即宗族,謂二親亡歿,六親所護;夫亡,子等所護;『媒定』謂已受禮聘。」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離垢地,其本性本來就遠離一切殺生的行為和意念,不積聚刀杖,不懷有怨恨,而具有慚與愧的心理感受,具有寬恕與仁愛之心,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常常產生給予眾生利益與慈念眾生之心;這些菩薩並不厭惡這些眾生,也不沾惹使他們產生惱恨,更何況將他們看作眾生,故意地殺害他們呢!」
「這些菩薩本性不偷盜,菩薩對於自己的資財,常常知曉滿足,對於他人很慈愛寬恕,不想侵犯損害他們;如果物品屬於他人,就產生這是他人之物的想法,最終不會產生盜竊之心,菩薩對於草葉這樣微小的東西也是別人不給予而絕不占有,更何況對於眾生有助益的其餘東西呢!」
「這些菩薩的本性不邪婬,菩薩對於自己的妻子很知足,不再追求其他的妻子,對於別人的妻妾、別人所保護的女子、由親族所媒定的女子以及被法所保護的女子,尚不產生貪染之心,更何況去沾染她們並且以非道的行為對待她們呢!」
「性不妄語1,菩薩常作實語、真語2、時語3,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4,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性不兩舌5,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6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7,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四種「語業」的前兩種——「不妄語」、「不兩舌」。「不妄語」是指不講虛誑騙人的話語。「不兩舌」則是指不說離間他人的話語。
【注釋】1不妄語「不妄語」的一般涵義是指不講虛誑騙人的話。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將此處的「不妄語」解釋為「違想背心,名之為『妄』。」可見,不妄語的基本精神是不說與心中所思所想不一致的話語。關於此段落的層次,據世親的解釋:「『離妄語』有二種離:一、對治離。二、果行離。對治離者,即是因離。」而「妄語因者,謂誑他心遠離彼故,即實語成。如是實語,對治誑他心,即是因離。」在此處,經文所言「對治離有三種:一者,隨想語,如經『常作實語』故。二者,善思量」,如經中所言常作「真語」。「三者,知時語,不起自身、他身衰惱故。如經『時語』故。」即不言說能夠引起自己、他人煩惱等不愉悅情緒的話語。「果行離」則是指此處的最後一句,以「細」業尚不為,何況「粗大」之事呢?2實語真語大略言之,為真實之語。法藏、澄觀之解釋基本精神是,「語」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層麵,而更重要的是包含著如言而行以及「言」與「心」的相應相合關係。3時語關於此處之「時語」,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將其當作三種遠離「妄語」的方法之一,世親說:「三者,知時語,不起自身、他身衰惱故。」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四將其譯為「隨語」。法藏《法嚴經探玄記》卷十一說:「『隨時語』者,離過語也。自有發語,心、事俱實,而言不合時,自惱,惱他。菩薩不爾,善知時語也。」可見,「時語」是指以恰當的時機說出真實之語的意思。4覆藏語所謂「覆藏之語」有兩層涵義:其一,實際上已經看見某些事情,心中已經知曉,而在言語層麵則否認之,這是與真語相反的。其二,在實際外物層麵,沒有看見,而由於心的作用,在意識層麵已經「見到」了,而在語言層麵卻說沒有見到。這一表態,在實事層麵是真實的,但在「見」即意識層麵則是不真實的,因為說者忍住了自己的感覺層麵的東西沒有告訴對方。這是與「實語」相反的。5不兩舌是指不說能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關於此段落的層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初,對治離;後『未破』下,果行離。對治離者,即不破壞行,此唯約心。果行離者,通心及事,即是差別。」這是說,「對治離」是指不作破壞他人關係之念想,「果行離」則是指「心念」與具體語言行為方麵都遠離兩舌。6惱害澄觀說:「親舊成冤曰『惱害』。」(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可見,「惱害」是指使親戚與故舊友朋成為冤家對頭。7離間語十惡業之一,即離間人與人之間親和之言語,又譯作「兩舌語」。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的本性是不妄語,菩薩常常說實語、真語、時語,甚至在夢中也不忍作覆藏之語,菩薩無心這樣作,何況故意違犯呢!」
「菩薩的本性不兩舌,菩薩在諸位眾生之間沒有離間心、無有惱害心,不會將某些話語作為破壞別人的感受而故意向另外的人去說,不會因為想破除這人的某些看法而將那人說的話語說給這人聽,二人的關係仍然未破壞的就不使其遭到破壞,已經破壞的就不再增加其程度,不喜歡離間人,不以離間人為樂,不想離間的話語;不管這些話語是真實的還是不真實的,都不說離間的話語。」
「性不惡口1,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2,現前語、不現前語3,鄙惡語、庸賤語4,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5,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6,如是等語皆悉舍離。常作潤澤語7、柔軟語8、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9、善入人心語10、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11、身心踴悅語12。」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四種「語業」中的「不惡口」。「不惡口」,指不說粗暴及使人不悅的話。「不琦語」,指不說出於「散亂心」的雜穢語。
【注釋】1不惡口不發粗獷之惡言罵辱他人。關於此段落的層次,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依離惡口有二種離:一、果行離。二、對治離。果行離者,謂損他語能令他瞋。」而「對治離者,謂潤益語,於中有二種:一者,不粗不疾語。二者,可樂語。」2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關於此四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今初四語次第相釋。初一,總明語體。次,雲何獨害?以粗惡獷戾故。雲何粗獷?苦他故。如何苦他?令他瞋恨故。此之四語,義一名異。」可見,這四語的意義是一致的,也即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3現前語不現前語據澄觀的解釋,其涵義為:「明其語時,謂前四有對麵,不對麵故。」此中,「前四」是指前文的「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可見,「現前語」與「不現前語」是指在言說「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之時,有當麵與背後之分。4鄙惡語庸賤語據澄觀的解釋,此二語是說:「前語體不出二類:一、鄙惡,謂不遜故。二、庸賤,常無教訓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鄙惡語」是指不恭敬的語言。「庸賤語」是指所說的語言沒有能夠給別人以教益之處。5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據澄觀的解釋,其涵義為:「前粗鄙之言,自違於戒。何以違戒?以能苦他,令他瞋故。雲何苦他?不喜聞故。雲何令瞋?聞不悅故。」6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關於此七類話語,澄觀解釋說:此七類語言是從瞋恨、憤怒的心中發出的語言,使他人違犯戒律,產生瞋怒之苦。七類語言中,「『瞋忿語』是自瞋語體,下能令他瞋。」這是說,此七類語言的最大害處是使別人產生瞋怒之苦。「他瞋有二無饒益事:一、初五語,翻『喜』生『瞋』。謂聞而不愛,『如火燒心』;憶時不樂,故生『怨結』。『熱惱』者,令心胸閉塞。二、末後句,違樂致苦。謂己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失壞,失壞相知之樂故。」其他數語易於了解,後一句「能壞自身他身語」是指這些語言能夠破壞人與人之間已經建立的同心相知的融洽關係,不但破壞自己的快樂,也同時破壞了他人的快樂。7潤澤語據澄觀的解釋,「潤澤語」是針對「苦他語」、「令他瞋恨語」而言的,也就是以「潤澤語」來去除「苦他語」、「令他瞋恨語」。8柔軟語據澄觀的解釋,「柔軟語」是針對「毒害語」、「粗獷語」,也就是以「柔軟語」來去除「毒害語」、「粗獷語」。9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悅意語』翻上『瞋忿』,謂和悅意中而發言故。『樂聞』、『喜悅』翻不樂不悅,上說粗鄙,故不悅樂;今說順人、天,故生悅樂。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10善入人心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善入人心』翻『如火燒心』、『熱惱』、『怨結』。上以忿心發言,故如火燒等,今以言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11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風雅典則』卻翻上『鄙惡』、『庸賤』。前則街巷陋音,今則言含經史,故『愛樂』、『悅樂』翻『不可愛、樂』,生三昧故。」12身心踴悅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身心踴悅』翻『壞自身他身』,生親善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的本性是不惡口,不說毒害語、粗暴語、使別人痛苦之語、使別人產生瞋恨之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此等等語言都完全舍棄遠離。常常生起或者說出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
「性不綺語1,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2、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3、巧調伏4、語隨時籌量決定語5,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的四種「語業」中的「不綺語」。「不琦語」,指不說出散亂雜穢語。
【注釋】1不綺語即不說散亂汙雜之語,亦不作巧佞之辯。關於此段落的層次,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依離綺語有二種離:一、對治離。二、果行離。對治離者,善知言說時,依彼此語勸發憶念。修行時,若見非善處眾生,令舍不善,安住善法。」而「果行離有二種:一、細。二、麤。遠離此二故,言果行離。」2時語依據澄觀的解釋,此處的「時語」是此段落語義的核心。「『時』之一字,亦總亦別。總者,上言思審者,謂思合其時,語默得中也。雲何為『時』?謂彼此無損,自、他成益時故。」這是指「時語」與「菩薩常樂思審語」的聯係。而具體言之,「略說有三:一、教化時語,謂見非善眾生,勸發生信,令舍惡就善,即『時』字別義。次二、教授時語,令其憶念。實語者,不顛倒,謂學承有本,轉相教誨。後二釋上,雲何不倒?以言含於義故,稱行法故。後三,教誡時語,令其修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中,「教化時語」對應於「實語」,「教授時語」對應於「義語」、「法語」,「教誡時語」則對應於「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3順道理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詞語的涵義說:「謂有罪者製,無罪者聽,為『順道理』」。4調伏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於製聽有缺,如法舉之,數數毀犯,折伏與念,雲『巧調伏』。」5隨時籌量決定語澄觀解釋說,隨時籌量決定語」是指菩薩針對時機確定計劃稱讚眾生使其產生歡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本性不綺語,菩薩常常以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為樂,這些菩薩對於戲笑尚且一直思審,何況故意說出散亂之言呢!」
「性不貪欲1,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性離瞋恚2,菩薩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3,永舍瞋、恨、怨、害4、熱、惱5,常思順行仁慈佑益。」
「又離邪見6,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7,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8。」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的三種「意業」——「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不貪欲」是指對於自身所好之對境不生喜樂之念,不起貪著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之欲望 。「不瞋恚」是指禁止產生一切忿怒之心。「不邪見」是指不產生、執持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
【注釋】1不貪欲是指菩薩對於自身所好之對境不生喜樂之念,不起貪著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的欲望 。2離瞋恚是指禁止產生一切忿怒之心。澄觀解釋說:「離於忿怒含毒,故名『離瞋』。」以能治之心舍離「瞋、恨、怨害、熱惱」,最終得到「順行」與「仁慈佑益」。3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關於此六心,世親、澄觀都說是菩薩針對不同眾生而產生不同的「能治之心」。4怨害關於此,澄觀解釋說:「障善名『怨』,增惡名『害』。」5熱惱指逼於劇苦,而使身心焦熱苦惱。關於此,澄觀解釋說:「忌勝名『熱』,謂見他愛事;苦他名『惱』,謂見他不愛事。」6離邪見「邪見」指不正之執見,特別是指與佛法正理違拗的道理。7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此四句,從「人」的角度言之,是「邪梵行求眾生」,也就是指追求「邪行」解脫的眾生。其中,「菩薩住於正道」一句是「治異乘見,小乘對大非正道故。」而「不行占卜」一句是指「治虛妄分別見,即是邪見。夫吉凶、悔吝,由愛惡生,故雲『虛妄』。」而「不取惡戒」是指「治於戒取」。「戒取」,又稱「戒取見」、「戒盜見」,指就戒禁(戒律、禁製)等而起之謬見,以非因為因,非道為道。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為,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見」。最後一句「心見正直」是指「治於見取」。所謂「見取」是指執著自己的見解,安住不舍,而且強非為是,即近於普通人的成見。其中,第一句是指「願邪,願小乘故。次三,解邪,顛倒見故。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見取一種通於內邪,謂學大乘者,執語成見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8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據澄觀的解釋,「無誑」是指對治「覆藏見」(即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的,「無諂」是對治「詐現不實見」(即表麵偽裝討還對方,實際上心底裏並非真是如此)的,而「於佛、法、僧起決定信」則是對治「非清淨見」的。「誑」、「諂」屬於「行邪」,因為覆藏為非(不合於佛法),「諂」為「詐善」。「於佛、法、僧起決定信」是對治「信邪」的,主要包含「信世間故,又於三寶決不信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本性不貪欲,菩薩對於他人的財物、他人生存所使用的物品,不產生貪心,不想也不去追求。」
「菩薩的本性遠離瞋恚,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一直生起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棄瞋、恨、怨、傷害、嫉妒、惱怒之心,常常想著順行仁慈、佑助增益眾生。」
「菩薩又遠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做占卜之事,不取戒取見,心中的見解正直,無有誑心,無有諂媚之心,對於佛、法、僧起堅定不移的信仰。」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章旨】此章為「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一——「攝律儀淨」(也稱之為「離戒淨」)的結語,澄觀稱之為「結成增上」。今文雖簡而具有三重涵義:其一,「如是護持十善業道」的意義為「遍護十善,即不闕義。」其二,「『常無間』即清淨義,誤犯之垢不起間故。」其三,「『常無斷,即常護義。』澄觀說:「具斯三義,得增上戒名。」(引文均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此護持十善業道,常常使其清淨而無有間斷。」
【說明】第二地「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至此,「三聚淨戒」的第一部分「攝律儀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此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複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1。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2。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二「攝善法戒淨」的內容。「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為「三聚淨戒」之一,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一層次,其涵義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
【注釋】1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觀智」的。其中,「墮惡取」一語有三種涵義:「一者,乘惡行往故,此即集因。《經》雲『皆以十不善業』。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惱,此即能墮一切眾生。三、常墮種種苦相處,斯即所墮惡趣。上二皆苦果。『業』者,因義。『道』者通『到』義。既要用不善,方墮惡道,則非無因所用。唯是不善,故非邪因。」所謂「十不善業」即「殺生」、「偷盜」、「邪婬」、「妄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愚癡」(此經前文稱之為「邪見」)。2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據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說明菩薩於此所生起的「願行」,「由念眾生惡因果故,便起大悲,要心二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大正藏》卷三十五)「二利」即「自利」與「利他」。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心念:『一切眾生之所以墮入惡道,莫不是因為其產生了十種不善之業(即「惡業」)。因此,我不但應當自己修習 正行,也應當激勵他人,使他們也修習 正行。為什麽要如此呢?如果自己不能修習 正行,而想使他人修習 正行,是絕對不可能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作是念:『十不善業1道,是地獄2、畜生3、餓鬼4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5乃至有頂處6受生因。』」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 ,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7。』」
【章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二層次「廣觀障、治,明攝善法」,其涵義是「觀五重善法,於上上清淨佛,善起增上心,求學修行攝善法戒清淨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章為「五重善法」的前二種——「人天十善」、「聲聞善」。
【注釋】1十不善業即「十惡」,指眾生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又稱「十惡業道」、「十不善根本業道」、「十黑業道」。具體為:其一,殺生。其二,偷盜。其三,邪婬。其四,妄語。其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其六,惡口,即惡語、惡罵。其七,綺語,即雜穢語、非應語、散語、無義語。其八,貪欲,即貪愛、貪取、慳貪。其九,瞋恚。其十,邪見,即愚癡。起首三種屬於「身業」,中間四種屬於「口業」,最後三種屬於「意業」,習慣稱之為「身三、口四、意三」。2地獄音譯作「捺落迦」、「那落迦」、「泥梨耶」、「泥梨」,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又稱「地獄道」、「地獄趣」、「地獄有」、「地獄界」。關於地獄的類別,主要有:其一,八大地獄,又作「八熱地獄」,即「等活」、「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炎熱」、「大焦熱」、「阿鼻」(「無間」)等八大地獄。其二,「八寒地獄」,即「頞部陀」、「尼剌部陀」、「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媼缽羅」、「缽特摩」、「摩訶缽特摩」等八寒地獄。此外,「八大地獄」各有「十六眷屬地獄」,即附屬地獄,又稱「十六小地獄」、「十六遊增地獄」等。各類地獄皆由眾生所造各種不同之業因,而招感不同之果報。3畜生音譯為「底栗車」,又作「傍生」、「橫生」、「畜生道」、「傍生趣」,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指鳥、獸、蟲、魚等一切動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養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後來譯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橫且傍行之義。「傍生」是無智暗鈍且其本處在大海中,後轉而遍於人、天及地獄等。4餓鬼音譯為「卑帝黎」,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又作「鬼道」、「鬼趣」、「餓鬼道」。眾生前生造惡業、多貪欲者,死後生為餓鬼,常苦於饑渴。餓鬼常居於閻魔王界,由閻魔王統治。亦有居於人間墳地、黑山洞等處。5天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與「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義。「天」為光明、自然、清淨、自在、最勝之義,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佛教把世間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禪「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此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這些總稱之為「天」。6有頂處音譯為「阿迦尼吒天」、「阿迦膩吒天」,意譯為「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頂天」。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淨居天」之一。位於「第四禪天」之最頂位,亦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為有形體之天處的最究竟者,故又稱「質礙究竟天」、「色究竟天」。生於此處的眾生沒有如同下地眾生所具有的粗想煩惱,因此既是「非有想」又「非想」。7聲聞乘「聲聞」是指因聲聞法而悟道,特指聽聞佛說法而悟道,在佛教中為小乘。「乘」為運載之意,指能乘載眾生至彼岸者。聲聞之人由觀四諦之理而出離生死,以達涅槃,故稱「四諦」法門為「聲聞乘」。「四諦」即佛教之根本教義「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眾生受生的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中眾生受生的原因。」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盡管是用智慧去修習 的,但由於其心狹小低劣的緣故,恐怖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緣故,闕失大悲的緣故,跟從其他聞聲而得以理解了悟的緣故,因此,成就了聲聞乘。」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1故,成獨覺乘2。」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湣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舍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3。」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4。」
【章旨】此章為「五重善法」的後三善法——「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其中,「菩薩十善」、「佛善」為最高、最殊勝的善法。
【注釋】1因緣法因緣是佛教用來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的最為重要的理論。其中,主要依據或條件叫「因」,輔助條件叫「緣」。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成的。因緣全部具備,事物就存在;因緣散離,事物就不存在。由於形成「法」即事物的因緣是時時處在變動之中的,所以,諸法無常,諸法皆空。2獨覺乘「獨覺」又稱「緣覺」,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獨覺乘」與「聲聞乘」同為佛教中之小乘,指到達緣覺果之法門,亦即指十二因緣之法。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辟支佛有三種相:一者,自覺。二、不能說法。三、觀少境界。」經文中,「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即指「自覺相」;「大悲方便不具足故」即是指「不能說法」;「悟解甚深因緣法故」即是指「觀少境界」。而「獨覺乘」也有與「聲聞乘」一致的地方,即世親所說的「因集、畏苦、舍眾生,辟支佛亦有此法。」3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等十句世親解釋說:「菩薩有四種相:一者,因集。二者,用。三者,彼力。四者,地依。」經文中,「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為「因集」;「具足悲湣故」為菩薩之「用」;「方便所攝故」即指「四攝法」,為菩薩之「力」;「發生大願」下,都是顯示十地之境界,即菩薩第四相即「地依」。「地雖有十,就三祇滿處略舉三地,以攝餘七。一、『發生大願』即淨深心,初地。二、『不舍眾生』,即不退轉地。雖得寂滅不舍眾生,即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即受大位地,是第十地。」關於第十地的描述有三句:「希求諸佛大智故」的涵義是「觀求行證,智度滿故」。「淨治菩薩諸地故」的涵義是「盡淨諸地障故」。「淨修一切諸度故」的涵義是「盡淨諸度蔽故」。最後一句「成菩薩廣大行」為此段落的結語,其義為「結成自乘」。(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4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等四句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此四句包含四層涵義:「前三屬佛,後一菩薩思齊。一者,滅,謂不善業道共習 氣滅故,種智清淨。二者,舍,謂乃至證十力、無畏不共之法,舍二乘故。三者,方便,謂於菩薩乘一切佛法,皆善巧成就故。四、菩薩求無厭足,故雲『是故我今等行十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習 整治使其心清淨,其心廣大無有限量的緣故,具足悲湣的緣故,方便所攝的緣故,發生大願的緣故,不舍棄眾生的緣故,希望求得諸佛大智的緣故,淨治菩薩諸地的緣故,清淨修習 一切諸度的緣故,因此,成就了菩薩廣大之行。」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的緣故,甚至證得十種力、四種無畏的緣故,一切佛法都得以成就。因此,我現今修行十善,應當使一切都具足,都清淨。」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習 整治使其心清淨,由於不跟從其他人的教誨的緣故,是自覺領悟的緣故,其不具備大悲方便的緣故,悟解了甚深的因緣法的緣故,因此,成就了獨覺乘。」
「如是方便,菩薩當學。」
【章旨】此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三層次「結勸修學」(即激勵修學)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此的方便,菩薩都應當修習 。」
【說明】至此,「三聚淨戒」的第二部分「攝善法戒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1。』」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三——「攝眾生戒淨」(這是澄觀的稱呼,世親稱其為「利益眾生戒淨」)的內容。「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第一層次為「廣明攝生」,其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總體概括部分。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
【注釋】1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果』有三塗不同,『因』有三時階降。《論》名『時差別』。『三時』複二:一者,約心。謂如殺生,欲殺、正殺、殺已,三時俱重,名為『上者』。隨一時輕,為『中者』。三時俱輕,為『下者』。二、約時。謂少時、多時、盡壽作等餘有三品。」依照澄觀的說法,「十惡業」中,從「心」的角度言之,無論是在意念層麵,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在實施完成之後,都算作重罪的,屬於上等之因,應當墮入地獄。而在意念層麵、正在實施階段、實施完成階段,譬如在意念層麵為輕的,屬於中等之因,應當墮入畜生道。而在意念層麵、正在實施過程以及實施完成之後,都屬於輕罪的,屬於下等之因,應當墮入餓鬼道。從「時」即持續性的角度言之,則有在較為短暫的時間段內、較為長期以及多次重複地造業,或者在一生一直持續不斷地造業,等等三種區別。這三種情況都屬於重罪的,屬於上等之因,應當墮入地獄。在較為短暫的時間內造業,為輕罪的,則為中等之因,應當墮入畜生道。在三種情況下都屬於輕罪的,則為下等之因,應當墮入餓鬼道。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十不善業道中的上等為墮入地獄道之因,中等為墮入畜生道之因,下等為墮入餓鬼道之因。』」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1:一者,短命;二者,多病2。」
「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3。」
「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4。」
「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5。」
「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斃惡6。」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主體部分,即澄觀所判釋的「別顯知果」層的前半部分內容。在此部分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較為詳細地宣講了「十惡業道」中的「殺生之罪」、「偷盜之罪」、「邪婬之罪」、「妄語之罪」、「兩舌之罪」所導致的「異熟果報」(即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以及十種「等流果報」及「增上果報」。具體涵義請參見注釋。
【注釋】1二種果報關於此章中的果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十不善中,各有二果差別:一、報果差別,所謂三塗異熟。二、習 氣果差別,即人中殘報,是正報之餘。《經》中『若生人中得二種』是。」這是說,依照「十惡業」的上、中、下三等的差別,「十惡業」之「異熟果報」分別為「地獄」、「畜生」、「餓鬼」。而「十惡業」的「習 氣果報」則為生入人道而各自別受兩種不同的果報,澄觀說這屬於佛教所言的五種果報中的「等流果報」、「增上果報」。所謂「異熟果」是指由「異熟因」所招感之果報。《俱舍論》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七心界」(即「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無間滅之意根」等之「無覆無記性」為「異熟果」。大乘唯識學則將一切有情總報之果體(即第八識),稱為「真異熟」;從「真異熟」所生之前六識別報,稱為「異熟生」。「真異熟」與「異熟生」合稱為「異熟果」。「異熟果」實際即指第八識,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所謂「等流果」是指從等同之因所流出之果。如從善因生善果,從惡因生惡果,從無記因生無記果。「等流」一詞,即指「等同流類」之意;以因與果之性質同類,故稱「等流」。而資助主因之助因為「增上緣」,依增上緣所得之果,即為「增上果」。此外,又指能作因所得之果,即依助業之增上力所生的結果,亦即藉業之餘勢而顯現之果,如相對於眼根,眼識是其「增上果」。2一者短命二者多病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殺生中,殺令夭折,不終天年,故得『短命』,即正惡等流。二、未死受苦,故獲多病,即方便等流。怖無精光,感外增上,資具等物乏少光澤。」「短命」與「多病」為「等流果」,資具等物乏少光澤為「增上果」。3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關於此,澄觀解釋說:「盜損彼財故,獲貧窮,令其不得稱意受用故,共財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損耗。」「貧窮」與「共財不得自在」屬於「等流果」,而莊稼遭受災害為「增上果」。4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婬中令其妻,不貞故,方便詃誘故。婬之穢汙感外臭惡塵坌。」「妻不貞良」與得不到隨意的伴侶為「等流果」,而因其性行為而感得惡臭飛塵為「增上果」。5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關於此,澄觀解釋說:「誹謗約違境,被誑約違心,言無實故。外感農作事業多不諧偶。」「多被誹謗」與「為別人所騙」屬於「等流果」,而「日常實物與農作方麵常常不順利」屬於「增上果」。6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斃惡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兩舌中,令他離間故,親友成怨故。由出不平之言,外多險阻。」澄觀說,除去經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為:由於常說出使人不平靜、不舒意的話語,因此外出經常遭遇困難、危險。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在十惡業中,殺生之罪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短命;其二,多病。」
「偷盜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貧窮;其二,與別人共同占有財物,不能夠自在。」
「邪婬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其妻子不貞潔善良;其二,不能夠獲得滿足心意的伴侶。」
「妄語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被人誹謗;其二,被他人所欺騙。」
「兩舌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眷屬乖戾離心;其二,親族之間不合。」
「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1。」
「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2。」
「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3。」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4。」
「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5。」
【章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較為詳細地宣講了「十惡業道」中的「惡口之罪」、「綺語之罪」、「貪欲之罪」、「瞋恚之罪」、「邪見之罪」所導致的「異熟果報」(即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以及十種「等流果報」及「增上果報」。具體涵義請參見注釋。
【注釋】1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惡口中,語體惡故,語用惡故。言恒有諍,違惱他人。外感荊棘、砂、鹵等事。」澄觀說,除了經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為:外感荊棘、砂土、鹹鹵等不順利的事務與食物。2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關於此「等流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解釋說:「言無人受,機不領故;語不明了,自綺錯故。」而「增上果」為:「以言綺故,外感果,物不應其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物不應其時」為其增上果。3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關於此「等流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貪則念念欲多。感外增上,日日減少。」這是說,「等流果」為心不知足而多欲望 ,但「增上果」卻是滿足的可能與條件越來越減少。4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關於此,澄觀解釋說:「瞋恚中二種『等流』,似前輕後重。見其不可意故,求彼長短。二、惱害彼故,瞋,不順物之情。外感增上,其味辛苦,又多惡獸毒蟲。」(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瞋恨,故在今生被人伺求長短,而動輒得咎。因前世瞋惱眾人,使其不安穩,故在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這是「等流果」。而「增上果」則是常常隻得食用辛、苦之食品以及遭遇猛獸毒蟲。5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關於此果報,澄觀解釋說:「還生邪見之家,若水之流濕。心見不正,故多諂曲,總由不正故。外感上妙華果,悉皆隱沒,似淨不淨,似安不安。」生於邪見之家以及其心諂曲為「等流果」,而雖然有上等美妙花朵,但卻隱沒不見,此即「增上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惡口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聽到惡聲戾罵;其二,多有諍訟之事發生。」
「綺語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他的話語沒有人接受;其二,他的話語無人能夠明了。」
「貪欲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他的心不知足;其二,他的欲望 很多而不能滿足。」
「瞋恚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被他人苛求、責備;其二,一直被於他人所惱害。」
「邪見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生於邪見者之家;其二,其心諂媚扭曲。」
「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結語部分,其涵義為無邊的苦聚都是由「十不善業道」即「十惡業」所造成。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總而言之,十不善業道能產生這等無量無邊的眾多的大苦聚集。」
「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1,愛樂安住。』」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二層「願」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關於此中所言的「願」與上下文的關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依智起願,願為眾生自修善故。但離惡因,惡果自亡。願修善因,善果自至。」
【注釋】1園苑即「園囿」,有二義:其一,周以圍牆,布置亭榭石木,間或畜有鳥獸的皇家花園。其二,泛指庭園,花園。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因此,菩薩產生了這樣的念想:『我應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作為培育正法的園、苑,喜愛並且樂於安住十善道。』」
「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三層「行」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關於此中所言的「願」與上下文的關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行,依願起行,如誓修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不但自己住在十善道之中,也激勵他人使其住於十善道之中。」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1、慈心、悲心2、憐湣心、攝受心3、守護心、自己心4、師心、大師心5。」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四層「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集者,依增上悲複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複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這是說,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釋】1利益心安樂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惡行眾生住於善行,因此產生「利益心」。「為苦眾生令得安樂」,菩薩因此產生「安樂心」。這是此章所涉及的第一、二種眾生。2慈心悲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心懷怨憎的眾生不再有怨憎而產生慈心,為了使貧窮眾生遠離苦難而產生救拔其出離苦海的悲心。法藏說第三類「怨」眾生,第四為「貪」眾生。3憐湣心攝受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喜樂眾生不放逸而產生憐湣心,為了使外道眾生信仰佛法而產生攝受心。4守護心自己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與自己「同行」即初步具備與其相近的境界之眾生不退轉而產生「守護心」。至於「自己心」是指菩薩「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則明確地將此類眾生解釋為「入法眾生」。5師心大師心這兩種心與前述八種不同,比之殊勝,因為菩薩麵對的是與其同向大乘道者或者境界比自己還要高者,麵對前者產生效法的念想,即「師心」,麵對後者則產生更為強烈的「大師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麵對一切眾生而產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湣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
「作是念言:『眾生可湣,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1。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五層「集果」的內容,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此層十段文字,各有二層:「先觀所化,後『我當』下,與濟拔心。前即所治,後即能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菩薩對於這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此章為化度十類眾生的第一類「顛倒眾生」的內容。
【注釋】1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邪見」為「總」,後三為「別」,合起來名為「四顛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見』。」這是說,在佛教所講的道理之外推理思考,名為「邪見」。而對於涅槃「四德」——「常」、「樂」、「我」、「淨」的錯誤理解則分別成為「惡慧」、「惡欲」。「『常』、『樂』二倒,名為『惡慧』,專念分別方得行故。『我』、『淨』二倒,名為『惡欲』,不假專念即能行故,以性成故,由計『我』、『淨』便欲名等。」這是說,對於「常」與「樂」,須通過分別計度纔能得出;而對於「我」、「淨」則不需要通過分別思維,僅僅通過感覺、欲望 就可以產生計度(引文中「名」為名相、概念之義)。而「『惡道稠林』者,結其邪見為諸過因。『惡道』者,非正道故,顯前顛倒為現行煩惱行處。『稠林』者,亦為隨眠之因。」(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惡道稠林」則是總結前三顛倒的。「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稠林」,又作「謎」,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眾生邪見煩惱,交 絡繁茂,猶如稠林。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產生這樣的念頭:『眾生確實可湣,墮入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等四顛倒。我應該使他們住於正見,走向真實的道路。』」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瞋、恨,熾然不息1。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2。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誌求出要方便3。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二、三、四等五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欲求眾生」的方法。因為這些眾生向外追求「五欲」,因此名為「欲求眾生」。此章的涵義,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為「化現得五欲受用生過」,即化度已經獲得五欲而且產生過錯的眾生。此中的「五欲」是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注釋】1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瞋恨熾然不息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追求、使用、占有財物中的排他行為及其由此產生的心理活動。澄觀說:「已得之物不與他共,於費用時生瞋過也。」而這一過錯的破壞性有兩方麵:「一、鬥諍,於言中。二、對怨,於心中,即分別彼我。」「由瞋恨故,思念作報,身心惡行熾然不息。」(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過可以用「慈心」來對治。2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無限度地追求、使用、占有財物的心理和行為。「邪命自活」即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稱「邪活命」。3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誌求出要方便「三毒」即「貪」、「瞋」、「癡」。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由於積聚財物而產生的過錯。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由於分別彼與我,產生互相破壞的念頭與行為,互相打鬥、諍論,互相瞋恨,這些煩惱猛烈地燃燒,從不停息。我應當使他們住於無上大慈心之中。』」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貪取而無有滿足的時候,為了追求財物、利益,不惜用不正當的手段維護自己的生存。我應當使他們住於清淨的身、語、意三業的正當生活之中。』」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常隨從貪、瞋、癡三毒,種種煩惱因而猛烈燃燒,從不停息,不了解追求出離解脫的方法。我應當使他們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將其安置在清涼的涅槃之處。』」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1;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2;行曠野險道3;起諸惡見4。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5,知一切法如實相6,不隨他教。』」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五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仍然未獲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眾生的方法。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追求有二種:一、追求現報,習 惡行故。二、追求後報,習 善行故。」此章為「追求現報」的過錯,澄觀將其歸並為四種,具體見注釋。
【注釋】1一切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一種——「愚癡覆心過」。其中,「『愚癡』是癡體,『重暗』是癡相,亦是癡過。餘皆癡過:一『重暗』者,迷現在苦,不知是苦。二、『妄見』者,於現下苦妄見樂故,如見空華。三、『厚瞙』者,不見未來當受苦報,如眼厚瞙,都無所見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據澄觀解釋,此二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二種——「增惡遠善過」。「入陰翳稠林」一句中,「陰翳」為「遮蔽」的意思,「稠林」則指密茂之森林,在此用來比喻眾生邪見煩惱,交 絡繁茂,猶如稠林。澄觀說此句的涵義是:「增惡,由迷異熟,愚順不善行,增長『結』、『使』,名『入陰翳稠林』。」此中,「結」與「使」都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係縛身心,結成苦果,故稱為「結」;能使眾生沉溺於生死苦海,故又名為「使」。「失智慧光明」一句的涵義則是「明遠善也,癡為善行障故。」3行曠野險道澄觀解釋說,此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三種——「受苦報過」。其涵義為:「生死長、廣,迥無所依,喻之『曠野』。多難障礙,複名『險道』。流轉稱『行』。」這是說眾生行走在生死的曠野、險道之中。4起諸惡見關於此句,六十卷《華嚴經》及《十地經論》翻譯與此略有不同。佛陀跋陀羅譯本為:「隨逐種種無量邪見。」(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四)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則為:「墮大黑暗處,隨其所見到種種險道。」澄觀則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此句是言「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四種——「無正對治過」。盡管八十卷《華嚴經》的譯文與《十地經論》不同,但澄觀還是沿襲了世親的解釋。5無障礙清淨智眼關於此「眼」,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得淨慧眼』是體。此眼有二能:一、見如實相。二、由見實相,即不隨他。具斯二義,名『真慧眼』。」6實相又名「佛性」、「法身」、「真諦」等,原義為「本體」、「實體」、「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被愚癡、重暗、妄見、厚膜所遮蔽的緣故,進入陰翳的煩惱稠林,失去智慧所具有的光明,行走在曠野險道之中,產生、生起諸惡見。我應當使那些眾生獲得無障礙的清淨智慧之眼,知曉一切法都如同實相,不跟隨別人的指教。』」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1;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2;隨逐邪道,行顛倒行3;譬如盲人;無有導師4;非出要道謂為出要5;入魔境界,惡賊所攝6;隨順魔心,遠離佛意7。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六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仍然未獲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眾生的方法。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追求有二種:一、追求現報,習 惡行故。二、追求後報,習 善行故。」此章為「追求後報」的過錯部分,澄觀說,此章的十句有三層涵義,具體見注釋。
【注釋】1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此句為「追求後報」的概括,此後有八句分別具體闡述其義。澄觀說,此句是闡述「隨順險道過。謂以迷出世勝義愚,造福不動業,求未來報,則常在險道。」「險道」即指「生死」,其原因在於:「由世間少善為根本故,則人、天報危,故名『險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將墮地獄畜生餓鬼」一句「明有苦,謂心雖求出,而行順三塗,如臨深淵故雲『將墜』。」而「入惡見網中」一句「明迷苦,於苦果中妄生樂想,為惡見網縈,如世險道葛藟交 加。」「為愚癡稠林所迷」一句是言「迷於集因,謂為愚癡所覆,不知煩惱,不覺業空。若加深林,不見危險。」3隨逐邪道行顛倒行此句的涵義為「明其造集,世寡正道,學即隨邪。複起邪業,為『行顛倒行』,如險路多岐,動入豺狼之徑,雖疲行不已,欲進返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4譬如盲人無有導師「譬如盲人」一句的涵義是:「顯無道體,無正慧眼,但得果,貪著愛欲所盲。」而「無有導師」一句的涵義則是:「明闕道緣。『導師』者,謂佛、菩薩。既離明導,有二種失:一、當生惡道。二、今世、後世,雖處人、天,放逸障見,故佛雖出世,有不見聞,如盲。無導師,若不陷深坑,則坐而不進。」(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5非出要道謂為出要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謂『為出要』者,正迷於滅,希求涅槃,而趣異處,謂於梵天乃至自在,依正之所以為涅槃,推斯邪解以為正見。如在險道,以塞為通。」這是說,由於迷戀於希望求得涅槃境界,而錯誤地依止於大梵天、大自在天,以其為涅槃境界,並且將此邪見推定為正見。6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非出要道澄觀說,此句是顯示在滅除煩惱問題上的障礙,「五種妙欲是魔境界。」「五種妙欲」即「五欲」,其有兩種不同涵義:第一,指「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第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此處是指前一種涵義。7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顯示「追求後報」之失。「隨順魔心」為「依止怨,故失離惡法。」而「遠離佛意」則顯示「遠善友,故失進善法,人、法俱失。」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行走在生死險道之中;將要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陷入惡見網之中;被愚癡稠林所迷惑;隨逐邪道,行顛倒之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引導;將並非脫離苦難的道路當作脫離苦難的道路;進入魔的境界,被惡賊所攝持;隨順魔鬼之心,遠離諸佛的旨意。我應當拔濟其出離如此危險、苦難之處,使其住於無所畏懼的一切智之城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1;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2;身見羅刹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3;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4;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5。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6。』」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七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有求眾生」的方法。所謂「有求」是「求三有中,正報之果故。」這裏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第七方麵的主旨是明確「道差別」,即「六趣流轉」的狀態。
【注釋】1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是講眾生輪回六道就如同漂溺於大河。而澄觀又以唯識學的八識說來解釋:「亦是賴耶瀑流,七識波浪。」這是說,此句中的「瀑流」是指「阿賴耶識」,而「波浪」則是第七「末那識」。依照這一解釋,眾生之所以輪回於六道是第七識執持第八識為真實的存在的結果,這也就是澄觀所說的從「阿賴耶識」的瀑流中流出七識波浪。2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等五句這五句是言「有求眾生」的「自體相」。「自體有五種相:一、深。二、流。三、名。四、漂。五、廣。」初句「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是指「深」,「即具足四流無量水故,為煩惱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總四流煩惱因深故,此苦果常流無竭。上二即漂溺處,於此生死而漂溺故。三、『愛河漂轉』者,名也。前明四流,雖無惑不攝,愛潤生死,由此漂溺,偏受河名。如愚墮河,愛即難出。」第四句、第五句「湍馳奔激,不暇觀察」是指「漂」。這一層「有二義:一、顯河急故,雲『湍馳奔激』,謂雖寶愛身欲,令長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時。二、由急故,不能如實知其過失,亦複不見涅槃彼岸,故雲『不暇觀察』。是為如此漂溺。」第六句、第七句「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隨逐』者,廣也,謂隨欲等覺遍覺五塵,故名為『廣』,依此漂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3身見羅刹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依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身見羅刹於中執取」一句的涵義是「執」,即「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發,故雲『身見羅剎於中執取』。」身見,音譯作「薩迦耶見」、「颯迦耶見」、「薩迦邪見」,又作「有身見」,即認為身為「五蘊」之集合,而「五蘊」之「法體」實有,故緣「五取蘊」,而執著於我及我所為實有等之妄見,稱為「有身見」。羅刹,惡鬼的總名,男的叫「羅刹娑」,女的叫「羅刹私」,或飛空,或地行,喜歡食人的血肉。而「將其永入愛欲稠林」一句的涵義則是「轉還,謂先舍欲,已得生上界。由身見執,還生下界欲念之中。」將這兩句合起來言之,其涵義則是:眾生由於有身見的緣故,而執著有真實的我存在,正是由於這種執著使得眾生又墮入愛欲的森林之中,轉生於下界的欲念之中。4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一句是言「中著」,即內心的執著,其涵義為「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而「住我慢原阜」一句則是言「增慢」,其涵義是「於受用事時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輕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上不停法雨,下不見性水(澄觀解釋為「佛性之水」),廣平曰『原』。原自是高,原上加阜,則慢上過慢。」(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原」是指高原,「阜」是指土山。此句即以高原之上的土山譬喻「我慢」。5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句的涵義是「三失」:第一,「安六處聚落」的涵義是「處善道中,無出離心」。「六處」為「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第二,「無善救者」是「無救失」,眾生「處惡道中,無人濟拔」。第三,「無能度者」是指「異處去失,生諸難處不值佛世。」(世親《十地經論》卷四)6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等七句此七句屬於「能治」,即對治流轉的方法。其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為:「初,起化心。後『以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與善因,謂六度萬行以為船筏。二、作救緣。三、令無苦患。四、令離集染。五、證涅槃寂靜。六、令得菩提大智。」「我當於彼起大悲心」為其「起化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六句則依次為前述所言六種「化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被大瀑流的波浪所淹沒;進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在生死的漩渦之中洄轉;在愛河之中漂轉;湍馳奔激,沒有閑暇觀察;被欲覺、恚覺、害覺所指使,隨逐不舍;眾生由於有身見的緣故,而執著有真實的我存在,正是由於這種執著使得眾生又墮入愛欲的森林之中,轉生於下界的欲念之中;眾生對於所貪愛的對象深深地產生染著,住於如同高原之上的土山的我慢之中;住於天、人、阿修羅三善道之中不知道出離,沒有善於並且能夠救助他們的人或者天神出現,也沒有能夠濟度他們渡過生死河流的人或天神出現。我應當麵對這些眾生而生起大悲心,以諸善根來救濟他們,使他們沒有災患,遠離汙染,住於寂靜的涅槃境界,住於一切智慧的寶洲。』」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1,多諸苦惱2,常懷愛憎3,自生憂怖4,貪欲重械之所係縛5,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6。我當令彼永離三有7,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八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有求眾生」的方法。所謂「有求」是「求三有中,正報之果故。」這裏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第八方麵的主旨是明確「三界係閉」,即眾生被關閉於三界之中而不能脫離。
【注釋】1一切眾生處世牢獄三界係縛猶如牢獄,而眾生由於自己的欲望 卻被關閉於三界之中,不能脫離。這是「三界係閉」義的總句,下文則分五個方麵來說明眾生追求所產生的過錯:「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有縛。五、障礙。」(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多諸苦惱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無病難」,「無病是樂,病則有苦。」而「苦謂身諸病,苦惱謂心病,愁惱。」3常懷愛憎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資生難」,「愛彼資生,求而不得;憎彼貧窮,遠之強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資生」是指衣、食、住之具,因為其能夠資助人之生命,所以名之為「資生」。4自生憂怖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親難」,「親愛別離,故生憂怖。」(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5貪欲重械之所係縛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戒難」,「雖生上界,暫離犯戒,不免戒行相違,還為貪械所縛。」6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的涵義是「見難」,「雖得世間八禪定智,亦為無明所覆,與正見相違。」7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三有」有兩種不同說法。第一種包含:其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其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其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第二種包含:其一,「本有」,指現生的身心;其二,「當有」,指未來的身心;其三,「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住於世間這座牢獄之中,有很多苦惱,常常懷有愛與憎恨之心,自己產生憂慮、恐怖,被貪欲這樣的重械所係縛,被無明稠林所覆障,在三界之內不能夠自己出離。我應當使其永遠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使其住於無障礙的大涅槃境界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1,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2,依六處空聚3,起四顛倒行4;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5,五蘊怨賊之所殺害6,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其心狹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我當令住廣大佛法、廣大智慧。』」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九、十兩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梵行求」眾生的方法。這兩類眾生都為出離世間而修梵行,但卻都有缺陷。第九類為「邪梵行求」眾生,其所選擇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這類眾生即是外道眾生,菩薩使其舍邪歸正。第十類為「同法小乘」眾生,所謂「同法」是指與菩薩同修佛法,但卻以小乘為歸趣,對於這類眾生,菩薩使其舍權歸實。
【注釋】1一切眾生執著於我這一章是針對外道而言的。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謂執著於我過,然諸外道執見雖多,以我為本,斷、常等見皆因此生。」這是說,經文中雖然隻提到「執著我」,但因為「斷見」與「常見」都是以「我見」為本而生的,所以此處所言應該指所有外道邪見。2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此句的涵義是「彼外道眾生欲趣涅槃,以有我故,於五陰舍不能動發。」這是說,那些外道眾生想歸向涅槃,但卻由於執著於「我」,住於五陰的舍宅而不能出發走向涅槃。3依六處空聚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所趣不真內入無我,故名『空聚』。我想妄計,遍於六根,故名為『依』。」「六處」為「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這是說,外道修行的歸趣不是進入真正的「無我」境界,而是依持於「六根」而執持「我」的存在。4起四顛倒行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造行不正。既求涅槃,應行八正。翻行邪道,四顛倒行。以彼計蘊,身受心法為淨等故。」「四顛倒行」即指依照四種顛倒妄見而做的修行,具體是:第一,「常顛倒行」、「樂顛倒行」、「我顛倒行」、「淨顛倒行」。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等之行。5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四大毒蛇」是以毒蛇比喻人身之「地」、「水」、「火」、「風」四大。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載,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於一篋,此四大蛇之性各異,「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風」、「火」二蛇之性輕舉,四蛇若相互乖違,則眾病生。6五蘊怨賊之所殺害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五陰隨逐苦」。因為「五蘊具諸結過,常能害人善法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所以,佛經中常常以「怨賊」比喻「五蘊」結成的眾生之身心。「五蘊」,又稱「五陰」。「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由於執著於有我的真實存在,被拘禁於五蘊的窟宅之中,不追求出離,依持與六根,產生四種顛倒之行;被地、水、火、風四大毒蛇所侵犯擾惱,被五蘊怨賊所殺害,承受無量的痛苦。我應當使其住於最殊勝而無所執著之處,這就是滅一切障礙的無上涅槃境界。』」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其心狹小、低劣,不行最上一切智之道,雖想著出離,但卻樂於聲聞、辟支佛乘。我應當使其住於廣大佛法、廣大智慧之中。』」
「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章旨】此章為「攝眾生戒」的結語,也是「自體淨」即「三聚淨戒」部分的結語。「攝眾生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關於此句,澄觀解釋其涵義為:「結成攝生之戒,護持於戒,即前律儀及攝善法故,能增長慈悲之心,即益生戒。」(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如此護持於戒,善於並且能夠使慈悲之心得到增長。」
【說明】「三聚淨戒」的第三部分「攝眾生戒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同時,「正說分」之一——「明地相」部分,至此也就全部完畢。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淨戒」。而「清淨戒」有二種淨,第一為「發起淨」。第二為「自體淨」。
「發起淨」的涵義是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十種「直心」為「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而「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則分為三部分:
第一,「攝律儀淨」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第二,「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第三,「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其主體部分為第一層次「廣明攝生」,最後一部分即為本章的總結。而「廣明攝生」的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
其一為「智」。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
其二為「願」。世親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
其三為「行」。世親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
其四為「集」。世親說:「『集』者,依增上複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複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世親《十地經論》卷四)這是說,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
其五為「集果」,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
(三)、正說分之二:「彰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是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於諸佛所,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以尊重心,複更受行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
「是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轉複明淨1。菩薩住此離垢地,亦複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進入「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內容——「調柔果相」。「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含有三層涵義:第一,見諸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受法」兩部分,「受法」部分主要突出「十善」。第三,「所練淨」,突出此地所修之果超出初地之果。
【注釋】1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轉複明淨關於此譬喻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初地中金,但以火煉,除外貪等粗垢故,說煉金清淨。今於此地,複置礬石中煮,除自體明垢故,自性真淨故,說性戒清淨義。」這是將初地的譬喻聯係起來解釋此譬喻的。初地譬喻中所言之「金」隻是以火冶煉,而此地之金則又將其置於礬石中煮,以除去自身的汙垢。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尊重心,又進一步接受、實踐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以至成就菩提,始終不忘記不失去。」
「這些進入無垢地的菩薩,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中,遠離慳、嫉等破戒汙垢的緣故,由布施、持戒清淨而圓滿具足。譬如將真金置於礬石之中,如法燒煉之後,除去一切汙垢,使其轉而更加明亮清淨。菩薩住於此離垢地,也是如此,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等破戒汙垢的緣故,以布施、持戒清淨而圓滿具足。」
「佛子!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2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
【章旨】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
【注釋】1四攝法即「四攝」,包括「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是菩薩應該修行的法門。「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 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使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都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2持戒指「十度」之一的「戒度」,即「屍波羅蜜」或「屍羅波羅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所修行四攝法中,以愛語攝居多;十種波羅蜜中,持戒波羅蜜居多;其餘三攝以及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隻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1,為大法主2,具足七寶3,有自在力。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給無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包含「在家果勝」與「出家果勝」兩部分內容。「在家果勝」又有兩方麵: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轉輪聖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等等。
【注釋】1轉輪聖王又作「轉輪王」、「輪王」。「轉輪王」是佛教吸收印度傳統神話而形成的四大洲的統治者,有金、銀、銅、鐵四輪王之別。「金輪王」統治毗提訶洲、贍部洲、瞿陀尼洲、拘盧洲四大洲,「銀輪王」統治除拘盧洲的其他三大洲,「銅輪王」統治毗提訶洲、贍部洲二大洲,「鐵輪王」則僅僅統治贍部洲。四大輪王都是從天感得輪寶而可降伏四方,也都是以各自所得輪寶得名。2大法主佛法之主。原係對佛之敬稱,後轉為說法之主。3七寶即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瑪瑙等七種珍珠寶物。「琉璃」,為貓眼石之一種。種類有青、白、赤、黑、綠等各種顏色。古代人所說的琉璃實際上是指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甚至也將一種彩色的陶質釉也當作琉璃。「玻璃」,又作「頗梨」、「頗黎」、「頗胝迦」等,也稱為「水玉」。在古代,「玻璃」與「琉璃」的區別主要在於顏色,玻璃呈現白色或者很淡的紫、紅、碧等色,因此古人慣於以水或冰比喻其色。「真珠」,即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殻內所產。「硨磲」,又作「車磲」、「車渠」、「紫色寶」等,音譯作「麻薩羅揭婆」、「牟娑羅揭婆」等。據《增廣本草綱目》卷四十六載,車渠乃海中大蛤,外殻上有似壟之紋,如車輪之渠,其殻內白晰如玉,故常被誤作玉石類。後世多以白珊瑚及貝殻所製之物為硨磲。「瑪瑙」,赤色寶之意,音譯「阿濕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等,又作「石藏」、「胎藏」、「杵藏」。一般認為可能相當於今日所說的金剛石。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此地,大多作為轉輪聖王,作為大法主,具足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瑪瑙等七種珍珠寶物,有自在之力。菩薩能夠除去一切眾生的慳、貪等破戒汙垢,以善方便使其安住於十善道之中;作為大施主,周到地給予無盡的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是菩薩若欲舍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1;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2。」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出家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出家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勝」則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麵來說明的。
【注釋】1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從橫向來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見千佛」的意思為「十方各百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義是知曉佛所加持給初地菩薩的神力。「能動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義是:麵對對佛教有信仰的眾生,可以為其顯現震動國土的神通。2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自利」、「利他行」實現之速疾的。「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的涵義則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想舍棄家,在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棄告別妻與子、棄絕五欲,依照如來的教導出家學道。在出家之後,這些菩薩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獲得數千種三昧。得以觀見數千的佛,知曉數千佛的神力,能夠使數千個佛的世界發生震動;能夠示現數千個身體,而每一身都能夠示現數千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憑借菩薩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千』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初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質直、柔軟及堪能,調伏、寂靜與純善,速出生死廣、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遠離殺生不惱害1,亦離偷盜及邪婬,妄、惡、乖離2、無義語3。不貪財物常慈湣,正道直心無諂偽,離險、舍慢極調柔,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獄、畜生受眾苦,餓鬼燒然出猛焰,一切皆由罪所致,我當離彼住實法。人中隨意得受生,乃至頂天禪定樂,獨覺、聲聞、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4,自持淨戒教他護。」
「複見群生受眾苦,轉更增益大悲心。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懷忿恨多諍訟,貪求境界無足期,我應令彼除三毒5。愚癡大暗所纏覆,入大險道邪見網,生死籠檻怨所拘,我應令彼摧魔賊。四流漂蕩心沒溺,三界焚如苦無量,計蘊為宅我在中,為欲度彼勤行道。設求出離心下劣,舍於最上佛智慧,我欲令彼住大乘,發勤精進無厭足。」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二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二「離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章的十頌頌「行」,即具體的修行內容。第一頌頌「發起淨」的十種「直心」。第二、三兩頌頌「律儀戒」。第四、五兩頌以及第六頌前半頌頌「攝善法戒」。第六頌的後半頌至第十頌頌「攝眾生戒」。
【注釋】1不惱害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親舊成冤曰『惱害』。」「不惱害」也就是不使親戚與故舊友朋成為冤家對頭。2乖離應指「兩舌語」、「離間語」,指立於兩者之間撥弄是非,使兩者乖離,生起鬥諍。3無義語指「綺語」。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可知,「無義語」為「綺語」的別名之一。《瑜伽師地論》卷八舉出「綺語」的種種別名,其中,「於邪舉罪時」,「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於歌笑嬉戲等時,及觀舞樂戲笑俳說等時,有『引無義語』。」可見,「無義語」是指在言談嬉笑中引用並無意義的話語。4放逸簡稱為「逸」,指放縱欲望 ,不留意應修之善事及應防之惡事。「放逸」的反麵是「不放逸」。5三毒指「貪欲」、「瞋恚」、「愚癡」三種煩惱,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煩惱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通攝三界,為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之中的最甚者,能使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以正直心、柔軟心以及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與純善心等,以及迅速出離生死的廣心、大心,菩薩憑借此十種心進入第二地。」
「菩薩住於這一由戒成就的功德,遠離殺生且不惱害眾生,也遠離偷盜及邪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菩薩不貪財物而常懷慈湣之心,行於正道,其心正直而心無諂媚虛偽,遠離險路、舍棄我慢,處於極調柔的心態,依佛所教而行,其心從不放逸。」
「那些地獄、畜生眾生承受了許許多多痛苦,餓鬼眾生則處於猛烈燃燒的火焰中,所有這一切都是其所犯罪過所導致的,眾生應當遠離三惡道而住於真實之法中。可以隨意得以受生人道之中,甚至達到有頂天享受禪定之樂,獨覺、聲聞、佛乘道,都是憑借十善而得以成就的。菩薩如此思惟而其心不放逸,自己受持清淨戒律,並且教導他人護持。」
「菩薩又見到眾生承受眾多痛苦,轉而更加增強擴大了其大悲心。凡人、愚蠢之人沒有正確的見解,常常懷有忿恨而產生很多諍論和訴訟。這些凡人、愚蠢之人貪求境界從來沒有滿足的時候,我應當使他們除去貪、瞋、癡三毒。這些眾生被無明這樣的黑暗所纏繞所覆蓋,進入大險道和邪見之網,被拘禁於生死之籠檻所構之怨中,我應當使他們能夠摧毀無明的魔賊。眾生在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四流之中漂蕩,其心也沒溺於四流之中,眾生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如同被焚燒一樣承受無量的痛苦。眾生執持五蘊這一宅第,將我拘限於其中,菩薩為了想濟度這些眾生而勤奮地行道。然而,世間也有一些眾生被外道所設計的虛假的出離世間的方法所吸引,但其心確實仍然是下劣的;他們舍去了最上等的佛智慧,我想使這些眾生住於大乘,因此,發誓勤奮精進從無厭惡滿足地濟度眾生。」
「菩薩住此集功德,見無量佛鹹供養,億劫修治善更明,如以好藥煉真金。」
「佛子住此作輪王,普化眾生行十善,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欲舍王位及財寶,即棄居家依佛教,勇猛精勤一念中,獲千三昧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此地菩薩皆能現,願力所作複過此,無量自在度群生。」
【章旨】此章四頌頌「彰顯地果」的內容。其中,第一頌重新闡述的是「調柔果利益勝」的內容,第二、第三頌重新闡述的是「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第四頌重新闡述的是「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住於此地,其所聚集的功德,可以使其觀見無量的佛,菩薩對於這些無量佛都一一供養,在億劫之中修治其心使其更完善更明淨,正如將煉就的真金再行放入礬石中漂煉一番使其更白潔 一樣。」
「佛子住於此地而得以作為轉輪聖王,完全化度眾生使其行十善,所有善法都得以修習 ,其目的就是成就諸佛所具的十力以救度世間的眾生。菩薩修行到此,想著舍棄國王之位以及財寶,隨即就舍棄了居家而依止於佛的教法;菩薩在勇猛精勤過程中,在一念之中,就獲得了數千三昧而得以觀見到數千的佛。」
「菩薩所具有的種種神通之力,此地的菩薩都能夠顯現,其大願之力所作也不會超過此,他們以無量的自在之力濟度眾生。」
「一切世間利益者,所修菩薩最勝行。如是第二地功德,為諸佛子已開演。」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最後一頌,金剛藏菩薩結歎自己向會眾所闡述的菩薩第二地的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最殊勝的大道,是為了群生得到利益的。如此殊勝的第二地之法,我現今已經講解完畢了。」
【說明】第二地——「離垢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將其分為三部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相,後彰地果。」「正說分」第一部分——「明地相」又分為「發起淨」與「自體淨」兩層次。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離垢」的意義。「離垢地」,又作「離垢」、「無垢地」、「淨地」、「具戒地」。進入此地之菩薩,獲得守清淨戒行,遠離煩惱垢染,故名「無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淨戒故,亦稱「具戒地」。第二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戒波羅蜜多」偏勝,持戒功德,圓滿清淨。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皆約戒明。言邪行障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業。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言最勝者,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為無邊德。是以成於戒行,得於最勝無等菩提之果。」
第三,關於此地「離垢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為「修戒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為「戒行」。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二「離垢地」為「戒度」即「屍羅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寄世間人、天乘」。
第四,關於初此地與第二「離垢地」的關係,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又說:「如初地說,此地亦如是。有者同,無者應知。此中,勝事者,於無量劫遠離慳、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淨等諸事勝故。於初地中,戒未淨故,施亦未淨。若爾,何故初地中說檀波羅蜜增上,餘者不如?然彼檀波羅蜜等,此地中轉勝清淨故,以離慳、嫉破戒等垢,是故此地釋名『離垢』。初地中,金但以火煉,除外貪等粗垢故,說煉金清淨。今於此地,複置礬石中煮,除自體明垢故,自性真淨故,說性戒清淨義。」可見,第二「離垢地」是接續初地「布施波羅蜜多」而進行的修行。其超越於初地的地方在於持戒清淨,使修行者的自體清淨。
九、第三地:發光地
(一)、讚請分
佛子得聞此地行1,菩薩境界難思議,靡不恭敬心歡喜,散華空中為供養。
讚言:「善哉!大山王2,慈心湣念諸眾生,善說智者律儀法,第二地中之行相。是諸菩薩微妙行,真實無異無差別3,為欲利益4諸群生,如是演說最清淨。」
【章旨】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金剛藏菩薩所宣講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實之理。
【注釋】1此地行即第二地的行相、修行方法等。2大山王這是比喻,「大山」比喻其弘大、穩定,而「王」則是最上等、最殊勝的意思。3真實無異無差別關於此句偈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真實』者,契理故。『無異』者,千聖同轍故。『無差別』者,理貫事故。」4利益關於此語,澄觀認為是對此二偈的總結。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說:「前偈有『慈』,後偈有『悲』,故雲『利益』。」也就是說,菩薩以大慈大悲之心來濟度眾生,為眾生帶來解脫世間苦難的好處。
【語譯】與會的佛弟子得以聽聞這一地行,深深感到菩薩境界的難以思議,無不恭敬而在心中產生歡喜,紛紛將花散播於空中作為對於諸佛和金剛藏菩薩的供養。
與會大眾稱讚金剛藏菩薩說:「好啊!如同大山一樣的王,以慈心湣念世間的眾生,善於為眾生演說智慧者所遵循的律儀法,也就是第二地中之行相。這是諸位菩薩最微妙的修行境界,是真實、無異而無差別的。您為了想使眾生得到利益的緣故,如此演說最清淨的第二地之法。」
「一切人、天供養者,願為演說第三地,與法相應諸智1業,如其境界希具闡!大仙所有施、戒法,忍辱、精進、禪、智慧,及以方便慈悲道2,佛清淨行3、願皆說!」
時,解脫月複請言:「無畏大士4金剛藏,願說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諸功德!」
【章旨】此章中三偈,前二偈為與會大眾同聲請求金剛藏菩薩為其講解第三地之法,最後一偈為上首解脫月菩薩代表大眾請求金剛藏菩薩為與會大眾講解第三地之法。
【注釋】1諸智澄觀說,此諸智為「三智」,但未曾指出「三智」的名稱。「三智」的類別甚多,從此經的情形看,最有可能的有兩種:其一,可能指佛、菩薩觀諸法事理的智慧,即「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原出自《大品般若經》〈序品〉、〈三慧品〉,《大智度論》中有較為詳細的解釋。其二,可能指出自《成唯識論》卷十的「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二在解釋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三十五「應說諸地勝智道」一句偈語時說:「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加行智」指在「加行道」所修得的智慧。「加行位」為唯識學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資糧位」之第十回向之終,為住於真唯識性(即製伏能取、所取之分別,引發對唯識之真見),修習 「四尋思」、「四如實智」所產生之「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於「見道」,正通達於真理之方便加行。「根本智」為唯識之性,即證得真如理性之「無分別智」;「後得智」由「根本智」所出,為唯識之相,即了知因緣現起之萬象。2慈悲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慈悲』是『願』,『道』謂道力。」3佛清淨行澄觀解釋說:「『佛清淨行』即無漏智。」4無畏大士「大士」為菩薩的美稱,是「摩訶薩埵」的另外一種譯法。「無畏」為菩薩所證得的智慧之力。澄觀在《華嚴經疏》卷五十二中記載菩薩十種無畏,即「聞持無畏」、「辯才無畏」、「二空無畏」、「威儀無缺無畏」、「三業無過無畏」、「外護無畏」、「正念無畏」、「方便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具行無畏」。
【語譯】與會的大眾繼續齊聲向金剛藏菩薩說道:「作為一切人、天供養者的您,為我們演說第三地以及與法相應的三智之業,以及與三智相應的、非常稀有的境界!大仙,所有布施、持戒之法,忍辱、精進、禪、智慧,以及方便慈悲之道,佛的清淨行、大願等等,我們都希望您能夠為我們演說!」
這時,解脫月菩薩又向金剛藏菩薩請求說:「無畏的大士金剛藏,希望您演說進入第三地的方法,以及進入第三地而證得柔和心的菩薩所具的所有功德!」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1。」
「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2,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3,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4,廣心、大心5。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章旨】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澄觀解釋說:「此地修禪,厭伏煩惱,亦厭於禪,故名『厭地』。設忻大法,亦為厭故。正住地心,住於八禪,故但名『厭』。」(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直接言之,則為「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此章為「起厭行分」的內容,也就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
【注釋】1深心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卷五將其譯為「深念心」。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解釋為:「謂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則說:「若諸菩薩先於增上戒住,已得十種清淨意樂,作意思惟,解了通達。複由餘十淨心意樂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極圓滿故,過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澄觀也在《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中,引用了上述文字來說明,在修證第二地之後,菩薩又以十種「深心」憶念前二地之各十種「深心」,以此方纔進入第三地。2清淨心安住心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依持於初地、第二地所獲得的淨心,產生這一可以依憑其進入第三地的「清淨心」。依持於不舍棄「自乘」即自我解脫之心而產生「安住心」。澄觀從「此二依前」考量,稱此二心為「根本建立」。3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世親解釋此三心為:「誌求勝法,起善方便。此能厭患當來貪欲。」而「依現欲不貪」,即「厭舍心」、「離貪心」之義。而「依不舍自乘進行」,則為「不退心」之義。4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澄觀解釋說:此三心為「修已成就」,即言初地、第二地修行已經獲得的成就。依持於第二地,煩惱已經不能夠擾亂其心。「明盛心」與「勇猛心」則顯現所成就的善心。5廣心大心澄觀說,後二心是言「德用自在」。「廣心」,晉譯六十《華嚴經》譯為「勝心」,菩提流支《十地經論》譯為「快心」。澄觀以為三者涵義是一致的,認為此處所言的「廣心」、「大心」,其涵義與第二地、第四地都有不同。
【語譯】這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經進入清淨的第二地,想進入第三地,應當生起十種心。」
「什麽樣的十種心呢?這十種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菩薩憑借這十種心,得以進入第三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1。所謂:無常2;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3;刹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4。」
「又觀此法無救5;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6;愛憎所係,愁戚轉多7;無有停積8;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9;如幻不實。」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行分」的內容。「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厭行分」分三部分,此章即為其第一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其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第一層次為「觀無常,即知有為體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層次則言眾生的生、老、病、死無能救護,以此顯世間之態。
【注釋】1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此句是「觀無常」層次之義的概括。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言『如實相』者,此有二義:一、事實,謂『無常』等。二、理實,謂即『不生』等。」2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命行不住故,總明無常觀。」此中「命行」為生命的流動、流轉之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謂『命行』二字,是所無常法。『不住』二字,是無常義。相續名『命』,遷流名『行』。『命』舉於內,『行』通內、外。」3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澄觀解釋說,此五句是解釋「命行」的,此有二義:「一、隨事,前內報以顯無常;後二,外報,以顯無常。二、據義,五句以苦等四觀,共顯無常。」此中,「內」指身內,「外」指身外。關於「苦」的涵義,澄觀解釋說:「謂三苦依三受,三受依觸生故。依身轉,方能生苦,即是無常。」「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三受」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轉」即輪回流轉之義。「不淨」的緣由是「依飲食力,形色增損等」。(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不安隱」的涵義是「依不護諸惡力,橫、夭壽等」。「敗壞」的涵義則是「依世界成,力成必滅故。」而「不久住」的涵義則是「依無我,謂資生依主,無有定力,屬於五家。非一處住不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五家」即「色」、「受」、「想」、「行」、「識」五蘊。「不久住」也就是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存在。4刹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世親、澄觀都說此四句是言「何者是無常」。澄觀解釋說:「無常有二種:一者,少時無常,即『剎那生滅』。二、自性不成,實無常,謂三世緣生,俱無自性故,不成實體。即下三句:一、『非從前際生』者,過去已滅故。二、『非向後際去』者,現在即滅,無容從現轉至未來故。三、『非於現在住』者,念念遷謝,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約三世遷滅,求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中三世約相續門。」(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5觀此法無救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說:「無常行中,無有救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說:「言『此法』者,即前無常。今又觀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來,無逃避處,無能救者。」這是此層涵義的概括句,而以下九句則是分別顯示生、老、病、死四相。6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從澄觀的解釋觀之,這其實是對死亡現象的四方麵描述。「無依」是說,眾生在走向死亡之時(依照佛教的看法,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走向死亡的過程。),無有可以作為依靠的對象,也沒有任何拯救者。「與憂」是言麵對死亡的擔憂。「與悲」是言,死亡之時所顯現出來的衰弱之相。「苦惱同住」是對死亡的那一時刻的描述。7愛憎所係愁戚轉多關於此二句,澄觀解釋說:「次二,約資生事,不知是苦,妄生樂想,對治不入,故無救也。」「追求資生,境有順違,故『愛憎所係』。」而「於受用時,苦多樂少,雲『愁戚轉多』。」而合此二句則是:「謂受而不散,眾禍皆集,用而毀損,如損身命,故曰『苦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8無有停積關於此句,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於身老時,中、少、壯盛色,不可複集。」9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言「病」。「貪、恚、癡火,熾然不息」是言「病因」,「於少、壯時,具『樂』等三受,故『貪』等常燒,不容法水,熾然難救。」而於年衰時,眾患所纏,如樹將朽,日夜增長,無能令免。澄觀特別指出,「然病通始終,老時多故,《論》偏說老,老即病緣故。」可見,「眾患所纏,日夜增長」是言病態。因為人老時,病多,因此,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在解釋此句時說:「於年衰時,無量病苦增長。」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進入第三地之後,即觀一切有為法的最真實相狀。這就是:有為法是無常的;苦的,不淨的,不安隱的,敗壞的,是不能夠久住的;有為法是刹那生滅的,非從前際生的,非向後際去的,非於現在住的。」
「進入第三地的菩薩又觀有為無常法是無救的;無所依靠的,與憂,與悲,苦惱同住的;有為無常法是眾生愛憎所係,由此眾生的愁戚越來越多;眾生無法使其停住與積聚;眾生的貪、瞋、癡之火熾然不息,眾生被眾患所纏繞、日夜增長病苦;所有這些有為法都是如同幻覺而不真實的。」
「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1;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複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2。」
【章旨】從此進入「厭行分」第二部分「修行護小乘行」的內容。關於此部分的主旨,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修行護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眾生舍狹劣心故。」也就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行,去濟度眾生。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的第一層次,其涵義為「趣佛智慧,明其生後,正護小心,求佛大智故。」
【注釋】1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此五句的涵義是「攝功德大,即求佛菩提」,「菩提是『德』,修成名『攝』。」「見佛智慧,不可思議」一句是言「神力,攝功德大,智用不測故」。「無等」是言「無比德,學地無等故。」這兩句是言佛的智慧「妙用自在」。「無量」是言「大義德,利他無量故。」「難得」是言「無譏嫌德,自行難得故」,即自己的修行境界甚為難得。「無雜」是言「不同德,外道無雜故。」而「無量,難得,無雜」三句是顯示自利、利他的功德不同於外道,為「無利勤苦」,可見其「德行圓滿」之相。2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複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關於此五句的主旨為「離惑、苦,得涅槃」。澄觀又分其為三層:「一、『無惱』者,即離惑習 、無明,不雜故。二、『無憂』者,離苦。苦依根本亡故,憂悲隨盡。三、得涅槃,有二義:一、得體,謂無憂畏城,亦是無餘涅槃。二、得用,謂能建大事,亦無住涅槃。即後二句,不住生死故雲『不複退還』,不住涅槃,故『能救無量苦難』。由俱不住,方是世間涅槃勝事。以斯為業,則翻有為之業矣。」(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見到有為法如同幻覺而不真實之後,對於一切有為法倍增厭惡遠離之心,倍增進入佛智慧之心;菩薩見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佛的智慧是無等的,佛的利他行是無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難得的,佛的功德是無雜的;佛是無惱的、無憂的,到達無畏之城,並且不再退還,能夠拯救無量的苦難眾生。」
「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湣心。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1。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2。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湣心3。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湣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湣心4。是為十。」
【章旨】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部分「護陜劣心」層次的前部份。菩薩觀見眾生沉淪 六道而產生十種悲憫之心,起十種悲憫之行。
【注釋】1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這一句為悲憫行的總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由孤獨無依,故生哀湣。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眾生上遠慈尊,又無方便,下不利物;又闕善心,故雲『孤獨』。既孤且獨,何所依救?」2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針對「欲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熱衷於向外追求「五欲」(即「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的眾生,可稱之為「欲求眾生」。「貧窮困乏」一句是言:「已得心無厭足,故貧窮無依。經雲『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未必無財方曰『貧』也。」關於「三毒火然」一句,澄觀解釋說:「未得他財,求無休息,故三毒火然,此即多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煩惱亦多。」而「三毒」為「貪」、「瞋」、「癡」。眾生因欲求而生貪,貪心不能實現而產生瞋恨,不符合佛法之理即為「癡」。3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等三句澄觀解釋說,此三句是針對「有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所謂「有求眾生」是指追求「三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中正報果的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是指眾生被關閉於苦果之獄。「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是指「集因覆障」。而「眾生不善觀察」是指由於產生「八難」的緣故,眾生不能聽聞佛法。「八難」是指「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等八種不能聽聞佛法的障礙。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因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裏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死;患了盲聾喑啞的人,自然見聞不到佛法;「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會毀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後,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4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等四句澄觀解釋說,此四句是針對「梵行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梵行求眾生」是指小乘以及外道眾生。前三句指小乘,後一句指外道。「眾生無善法欲」是指「行小因,不求大因勝善之法」。「眾生失諸佛法」是指「保執小果,不求菩提,為失佛法」。這兩類眾生「皆是增上慢人」。「眾生隨生死流」是指「不得大般涅槃,長隨變易生死」。「眾生失解脫方便」是指「外道,雖求解脫,以行邪故,失於方便。」(引文均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觀見了如來智慧的無量利益,觀見到一切有為法的無量過患,就對於一切眾生產生十種哀湣心。這十種哀湣心是什麽呢?具體而言:觀見諸眾生孤獨而沒有依靠,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的貪、瞋, 、癡三毒之火熊熊燃燒,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被三有的牢獄所禁閉,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被煩惱稠林一直覆蓋障蔽,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不善於觀察,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沒有追求善法的想法,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失去佛法的根本關懷,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隨生死之流輪回不休,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雖然追求解脫,但卻缺乏方便之法,產生哀湣心。這就是菩薩因觀見眾生沉淪 六道而產生的十種悲憫之行。」
「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1;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2;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3;應令涅槃4。』」
【章旨】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部分「護陜劣心」層次的後一部份。菩薩以十種悲憫之心而「決誌救度」眾生。依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若直就經文,對前十類生此十心。」這是說,此處的十種心是針對前述十種眾生而言的,具體對應關係見注釋。而世親則將其解釋為四層:「我應救」為總體概括,而其餘九句則又分為三層次。
【注釋】1我應救依照世親的解釋,「我應救」的涵義是「救孤獨故」,具體針對前章的「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一句經文。2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初三,何處救度?謂三道中,一、脫業結。二、淨惑染。三、度苦果。」「業結」指「惡業」與「煩惱」。「惑染」是指眾生因為迷於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而染汙真性。「苦果」指身心苦之果報,為根從惡業而生。從總體言之,生死之果報都是苦的。可見,這三句的第一層涵義是從「業」、「惑」、「生死果報」之中將眾生拯救、濟度出來。這三種心的第二層涵義是:「我應脫」是「脫貧窮故」。「我應淨」是「淨三毒故」。「我應度」針對的是「度有獄故」。其對應的前章三句經文是:「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3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次五,以何行度?謂授三學。」即菩薩依持於戒、定、慧「三學」而濟度眾生。「應著善處,應令安住」二句是言「正授」。其「應著善處」一句是言「著戒善處」。而「應令安住」一句的涵義是「勸住定、慧三昧地故。定、慧合說,為四地已去方是慧地,此地定增故,慧是定中之慧耳。」其後的三句則是說明「授法利益」的。「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是說明「戒益」的。「應令歡喜」的涵義是:「將受戒者,令除疑生信,眾生受佛戒便同大覺,固應歡喜。」而「應令知見」的涵義是:「已受者,令知持犯,見其勝益,安固不動。」「應令調伏」的涵義則是:「定、慧益,滅除沈掉,故雲『調伏』。」這是其第一種解釋。澄觀還記載了第二種解釋。他說:「更有一理。授行五句中,初三是戒。初,著戒處。次,由持戒得心不悔,故雲『安住』。後,由不悔得心『歡喜』。次一,授慧,故雲『知見』。後一,授定,故雲『調伏』。」(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而這三種心的第三層涵義是:「應著善處」的涵義是「著無覆障處露地坐故」。「應令安住」的涵義是:「住善觀察故」。「應令歡喜」的涵義是:「得善法,欲生歡喜故。」「應令知見」的涵義是:「知見性、相,同佛法故。」「應令調伏」的涵義是:「調伏諸根,不隨流故。」其對應的五句經文是:「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湣心。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湣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湣心。」4應令涅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依據世親的解釋說:「後一,度果。雲何救度成?令得有餘、無餘涅槃故。」這是說,菩薩濟度眾生的結果是是眾生得到「有餘」、「無餘涅槃」。而其對應的前章的經文是:「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湣心。」「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又稱「有餘依」與「無餘依」。「依」為「有漏之依身」。煩惱永盡,已斷生死之因,然猶餘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稱為「有餘涅槃」。更滅依身無所餘者,稱為「無餘涅槃」。此二種涅槃,同為一體,隻是「無餘涅槃」顯現在於命終之時而已。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觀見眾生界的無量苦惱,發出大精進之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些眾生,我應該去拯救,我應該使其解脫,我應該使其清淨,我應該使其得到濟度;我應該使其著於善法之處,應該使其安住,應該使其產生歡喜,應該使其知見,應該使其心得到調伏,應該使其獲得涅槃境界。』」
「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為,如是湣念一切眾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1,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作是思惟:『此諸眾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2?』」
【章旨】從此進入「厭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攝行」的內容。關於此部分的主旨,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欲攝眾生,不離無障礙智、究竟、方便等故。」澄觀將此部分判釋為四層次。此章為第一層次「發起攝行之因」和第二層次「思求方便攝行」的內容,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釋】1如是厭離一切有為等三句此三句為「發起攝行之因」的內容,其涵義為「依前三因以明發起」。三句的具體涵義是:「一、『如是厭離一切有為』,是牒護煩惱行為,離妄想因。二、『如是湣念一切眾生』,是牒護狹心,為不舍一切世間因。三、『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是牒護小心,為發精進因。謂既知佛智勝益,則修行彼道以趣入故。然三因之中,初、後是智,中一是悲。悲、智為因,能求方便。」(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2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等五句此五句為「思求方便攝行」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既思三因,欲將有益之智,救可湣之眾生。」又「思求方便者,亦隻思前眾生墮有為惑業苦中,欲令永滅,得大涅槃,未知方便,故思求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厭惡遠離一切有為之法,如此湣念一切眾生,知曉一切智智(即佛智)有殊勝的利益,想依持於如來的智慧來救度眾生,便這樣想道:『這些眾生墮入在煩惱的大苦之中,我用何種方便之法纔能將其拔濟出來,使其住於究竟涅槃之樂中呢?』」
「便作是念:『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1;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2;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3;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4;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5。』」
【章旨】此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三層次「思得攝生方便」的內容。經文以逆推式的方式,宣講了五種遞進式的方便智慧,其中,佛智是究竟攝生之方便,後兩種方便智慧為第三地菩薩所證。「五智」的具體解釋見注釋。
【注釋】1無障礙解脫智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是指「佛智」,而之所以名之為「無障礙解脫」,是因為其「無二障故,是離障解脫;具十智力,權、實無礙故,是作用解脫。」「二障」即「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又名「惑障」,即「貪」、「瞋」、「癡」等煩惱,能使眾生流轉於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礙涅槃之業,故名「煩惱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眾生有無明邪見,無明邪見能覆蓋慧解,令不聰利,因而障礙菩提之業,故名「所知障」。「實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實智慧;「權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機說法的方便智慧。2一切法如實覺「如實」為「真如」之異名,又作「真如實相」,是說諸法之理體真實不變、平等無異,故稱「如實」。關於此章中所言,佛智須依如實覺方纔成就的緣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八地得無生忍,覺一切法如實性故。若覺實性,方能盡惑,於事、理無礙故,佛智由起。」「無生忍」的意思是把心安住於不生不滅的道理上,「忍」是心安住而不再動搖的意思。澄觀說,修行至第八地所證得這一智慧是獲得佛智的由起。3無行無生行慧光關於此名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一切法不出二種:一者,自相,謂色、心等殊,是有為法體,故名為『行』。二者,同相,色、心雖殊,同皆生、住、異、滅所遷,舉初攝後故,但名『生』。今四地菩薩了自及同,皆緣生無性,成無分別慧,故雲『無行』、『無生』。下一『行』字,是慧行相,以『無行』、『無生』為慧行相。若如是行,則得八地,覺法自性也。」在此,澄觀解釋了「無行」、「無生」等語詞的涵義。所謂「行」是指一切法的「自相」,而「生」則代指一切法的「生」、「住」、「異」、「滅」四相。而修行至第四地的菩薩則證得了「無行」、「無生」,因為他們已經了悟了一切法的「自相」與「同相」。菩薩在此所證的智慧之相則是以「無行」與「無生」為體的,因此,總稱為「無行無生行慧」之光。4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的生成之所以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的原由是「此無生慧非『定』不發」,而「善巧」、「決定」、「觀察」則是對此三地之禪的若幹說明。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言『禪善巧』者,得三地滿勝進分禪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禪,故名『善巧』。『決定』者,於他四地決能發也。『觀察智』者,《論》雲『自智慧觀故』,謂即三地禪中之智,非前所發四地無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證慧,由三地禪中修慧而發。」可見,三地所修之禪為第四地之慧生起的前提。5善巧多聞此句是對三地之禪起用的條件的說明。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其涵義說:「此禪『不離善巧多聞』者,此中修慧,由後聞慧,方得起故。三節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聞』者,不取聞相故。」「多聞」是指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之意。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便產生這樣的想法:想濟度眾生使其住於涅槃境界,不能夠遠離無障礙解脫之智慧;而無障礙解脫智慧,又不能夠遠離對一切法的如實了知;對於一切法的如實了知,又不能夠遠離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又不能夠遠離禪的善巧決定觀察之智慧;而禪的善巧決定觀察之智慧,又不能夠遠離善巧多聞。」
「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 。」
「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1、依法2、隨法、解法、順法3、到法、住法、行法4。」
【章旨】此章與下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四層次「依思修行」的內容。關於其意義及其與上章的聯係,澄觀解釋說:「上既逆推,本由『多聞』,今則順行,先求聞慧而起聞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此章具體敘述了十方麵的「求法行」。
【注釋】1聞法喜法樂法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此三是從聽聞之時的心理狀態而言的。他說:「『聞法』者,無慢心故。二、『喜法』者,無妒心故。三、『樂法』者,無折伏他心問義故。」2依法關於此,澄觀解釋說,依持於大乘法而不忘失,而求取小乘道不能稱之為「善」。3隨法解法順法據澄觀的解釋,「隨法」是指「隨自讀誦」;「解法」是指「為他解說」;「順法」是指「所聞法,靜處思義」。「此三,約已得法自、他利時。」也就是,此三方麵是從獲得正法而起自利、利他之作用來說明的。4到法住法行法澄觀解釋說,此三方麵是從修行的角度言之的。「到法」是指「依定修行到究竟」;「住法」是指「住出世間智」;「行法」是指「順佛解脫行」。另外,「住法」、「行法」有揀擇此法不同於「世間之行」的涵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觀察了五種攝生方便智慧之後,更加倍地勤奮求取修習 正法。」
「菩薩日夜希望求得的是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1而不能生,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2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3。』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
「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
【章旨】此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四層次「依思修行」的後一半內容——「明求行因」。菩薩常常勤奮地追求佛法,「示現恭敬重法畢竟盡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其總體涵義是輕財、輕位而重法,特別是表達了「以一句之法能盡苦源,地獄多劫誠可甘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決心。而此「正修行以何為因?示現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此中所說的「正修行」也就是前章的「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注釋】1承事治事;受事。2三千大千世界是古代印度人對於宇宙構成的描述,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印度人認為,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故稱「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中所說的的「三千世界」往往是指一位佛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3相與相授與。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勤奮追求佛法,所有珍貴的財寶都無絲毫吝惜,在他心目中沒有任何物品是難得的以及必須重視的,隻是對於麵對能夠宣說佛法之人而產生難得一遇的想法。因為這一緣故,菩薩對於自己身內、身外之財,為了追求佛法的緣故而都完全能夠舍棄而布施給大眾。菩薩沒有恭敬的禮節不能做,無有憍、慢而不能舍棄,沒有承事之心而不能產生,無有勤苦而不能承受。如果聽聞一句未曾聽到的法,產生大歡喜,勝過得到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如果聽聞一偈未曾聽到的正法,產生大歡喜,勝過獲得轉輪聖王之位;如果獲得一偈未曾聽聞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勝過獲得帝釋梵王位並且在位無量百千劫。如果有人這樣說:『我有一句佛所說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你現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極大苦,我就會講給你聽。』菩薩這時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因為獲得一句佛所說之法,實踐清淨的菩薩行的緣故,即便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中,尚且想從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何況現在所說的小火坑不能跳入呢?!我現今為了追求佛法,應當承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之中的這般微小的苦惱呢?!』」
「菩薩如此地發起並勤奮地精進追求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並且修行。」
【說明】至此,「厭行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講解完畢。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問題為:
第一,關於「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這是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統稱為「厭行」。
第二,關於此部分的層次,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判釋:「『厭行』有三種:一、修行護煩惱行。二、修行護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攝行。」
「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
「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
「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此菩薩得聞法已1,攝心安住2,於空閑處3,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4。』」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分」的內容。「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厭」的涵義則如澄觀所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此章則涉及「修行」方麵的四層次:「一、依何修?二、雲何修?三、何處修?四、何故修?」(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澄觀參照《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所述七種「作意」來闡述「厭分」,然所述順序與《瑜伽師地論》略有不同。「作意」即為集中注意、使心警覺的心理活動。《瑜伽師地論》所述七種「作意」的前四種依次為「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而澄觀所述則為「了相作意」、「攝樂作意」、「遠離作意」、「勝解作意」。至於四種「作意」的具體內容見注釋。
【注釋】1此菩薩得聞法已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此中的「了相作意」為《瑜伽師地論》所列瑜伽師獲得離欲界之欲的七種「作意」之一。2攝心安住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雲何修』,攝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攝樂作意』。」關於「攝樂作意」,其要點為,在斷除欲界煩惱的基礎上,已經初步體會到禪悅,並以此心理功能而力圖去除惛沉、睡眠、「掉舉」等染汙的心理活動。3於空閑處依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何處修』,空閑通於事、理,則無處非修,即『遠離作意』。」在「勝解作意」的基礎上,多多修習 ,隨即生起斷除煩惱之道,於此「道」中「作意」即為「遠離作意」。4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證得故,即『勝解作意』。然『口言』者,通於說、聽故。」在「了相作意」的基礎上,以所緣之相而發起殊勝的尋思,並進而修習 止觀,稱之為「勝解作意」。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得以聞法之後,攝止其心使其安住,在空閑之處這樣尋思:『如所說修行就可以獲得佛法,並非隻有說法、聽法方纔可以獲得清淨。』」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即離欲、惡不善法1,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2。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3。離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4。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淨,住第四禪5。」
【章旨】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章涉及「五、何時修?六、何所修?」兩個方麵的內容。其中,「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注釋】1離欲惡不善法關於此句的涵義,佛教典籍解釋不盡一致。玄奘翻譯的《阿毗達摩法蘊足論》卷六中說:「離欲」為遠離「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離惡不善法」則是遠離「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等「五蓋」。因這五種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因此名為「五蓋」。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則與前者的區別在於對於「欲」的理解較為寬泛,對於「惡不善法」則包含了身、口、意三業所有不善法。遠離「欲」,遠離「惡不善法」則是進入初禪的前提條件。2初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即為初禪的境界。具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尋」,舊譯作「覺」,為心之粗分別作用;「伺」,舊譯作「觀」,為心之細分別作用。因為獲得此禪定之人仍有「尋」、「伺」作用,因而又稱「有覺有觀」。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因而又稱「離生喜樂」。「初禪」又包含「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因而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3第二禪具有「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禪定中,遠離初禪的「尋」、「伺」心理活動,於內心信相明淨,因而稱「內等淨」;由於禪定之故,住於「喜」與「樂」之情態,因而又稱「定生喜樂」。「滅覺觀」則是「所離障,覺觀粗動,發生三識,亂於二禪。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故。初禪能治,為此所治,則病盡藥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禪」包含「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而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4第三禪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受樂」、「心一境性」等五支。於此禪定中,已離脫前二禪之「喜受」、「樂受」,住於「正念正知」,進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勝法而精進修習 ;已遠離前二禪定之「喜受」、「樂受」,但仍然存有自地之妙樂,因而稱「離喜妙樂」。「第三禪」包含「少淨」、「無量淨」、「遍淨」等「三天」,此「三天」之「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5第四禪此禪定具有「舍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禪定,離脫第三禪定之妙樂,因而稱「舍清淨」;僅憶念修養功德,因而又稱「念清淨」;由此之故,住於不苦不樂之感受中。「第三禪」包含「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九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是菩薩住在這一發光地之時,隨即遠五欲、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心中仍有尋、伺作用,然而心已經能夠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這就是菩薩住於初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繼續修習 禪定,遠離各種障礙,在此禪定中,遠離初禪的尋、伺心理活動,於內心信相明淨,住於喜與樂之情緒中,這就是菩薩住於第二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修習 禪定,離脫二禪之喜、樂,住於正念正知,進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勝法而精進修習 ,住於舍受,能夠舍棄有念受樂,這就是菩薩住於第三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修習 禪定,先斷除樂受,苦、喜、憂的情緒也得以滅除,產生不苦不樂的感受,舍棄念清淨,這就是菩薩住於第四禪時的境界。」
「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1。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2。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3。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4。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5。」
【章旨】此章前四句為「四無色定」的內容,後一句則回答了「何為修」的問題。「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說,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具體內容可參照注釋。此外,與前一章銜接,澄觀解釋說,《瑜伽師地論》所言的七種「作意」中,「前修行因中有『觀察作意』,後二作意在證入中。七中,前五通貫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後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此中,「觀察作意」起作用的「修行因」是指前述「厭行分」中的「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一句。而「加行究竟作意」與「加行究竟果作意」都在「四禪八定」之中貫穿。
【注釋】1虛空無邊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一層「空無邊處定」所獲得的境界。「空無邊處定」又名「空處定」,在獲得「四禪天定」之後,超越第四靜慮,滅眼識相應之色想,耳、鼻、舌、身等四識相應之有對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障定的一切想,唯思惟「空無邊之相」而安住之。這是「四無色定」的第一層次,其目的主要是勘破一切物質觀念,僅念無邊之空間,心中隔絕外界差別之相。在此定中,仍然厭身心係縛,不得自在,乃轉加功力,觀察己身猶如羅縠,內、外通徹,一心念空,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淨,無礙自在,如飛鳥出籠,自由 自在,因此稱之為「空處天定」。2識無邊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二層「識無邊處定」所獲得的境界。「識無邊處定」又名「識處定」,是指超越「空無邊處」,更思惟「識無邊之相」而安住之。這是「四無色定」的第二層次,其目的是在「虛空無邊處定」的基礎上,更以之接觸於內界,而念識之無邊,屏除識中所起差別之相。在獲得「空處天定」之後,即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複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心「定」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隱,清淨寂靜,因此稱之為「識處天定」。3無所有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三層「無所有處定」所獲得的境界。「無所有處定」,又名「少處定」,超越「識無邊處」,破其識相,更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之識,無量無邊,惟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隱。於是即舍識處,專係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淨,怡然寂靜,諸想不起,因此稱之為「無所有處」。4非有想非無想處指「四無色定」的第四層「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所獲得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又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超越「無所有處」,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前「識五邊處」為有想,「無所有處」為無想。至此,則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天定後,又知此處如癡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則「無所有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淨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天定」。此「非想非非想定」無想,故異於「滅盡定」;又非無想,故不同於「無想定」。前之三定,雖在泯滅內、外之差別相,以至於所謂真空。然尚有「一切空」想,故須再進至於無想亦非無想而修煉之,即完全洞澈一切空觀念之三昧法,比於四禪更富於觀智。5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此二句為「何為修」的內容,即以不同法來順化眾生,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所說:「入禪無色無量神通,為五種眾生故:一、為禪樂憍、慢眾生故,入諸禪。二、為無色解脫憍慢眾生故,入無色定。三、為苦惱眾生,令安善處,永與樂故;應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無量。四、為得解脫眾生故,入喜、舍無量。五、為邪歸依眾生故,入勝神通力,令正信義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在修習 四禪的基礎上,超越一切色想,滅除有對之想,不念種種想,進入無邊虛空,住於虛空無邊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進入無邊識,住於識無邊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識無邊處,進入無所有處,住於無所有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無所有處,住於非有想非無想處。菩薩隻隨順法的緣故,修行而沒有樂於執著的對象。」
【說明】至此,「厭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講解完畢。有幾方麵可特別注意:
第一,「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厭」的涵義則如澄觀所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
第二,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一、依何修?二、雲何修?三、何處修?四、何故修?五、何時修?六、何為修?七、何所修?」澄觀又將此七方麵分為三層次:
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第三,此部分所講的「四禪八定」為第三地「發光地」的核心內容,應該特別引起注意,注釋因而也稍微詳細了一些。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1,廣,大,無量,不二2;無怨,無對3;無障4;無惱5。徧至一切處6。盡法界,虛空界7。徧一切世間8。」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果分」。所謂「厭果」,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地滿,心中得無量等,是厭之果。」「厭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為『果』。」也就是說,此部分所言的內容是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此章為其第一層次「行方便果」的內容。「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經文較為詳細地敘說了「慈無量行」。
【注釋】1此菩薩心隨於慈此句為此章「慈無量行」的總體概括。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隨』有二義:一、心不趣寂,動皆合慈。二、以此慈心隨逐於物,如犢逐母。」「慈」的基本涵義是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的心,也就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2廣大無量不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四方麵的內容為給予眾生「樂」,經文顯示了「樂」的四方麵「行相」。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說:「『廣』者,與欲界『樂』,欲境廣、多故。『大』者,與同『喜』、『樂』,謂初、二禪『喜受』俱,故高出名『大』。『無量』者,與不同『喜』、『樂』,三禪已上離『苦』離『喜』故,深故名『無量』。『不二』者,三『樂』平等與故。」這是澄觀引用世親的解釋而略作發揮。澄觀所記載的另外一種解釋則為:「『廣』則無樂不與。『大』謂菩提涅槃。『無量』謂窮來際。『不二』者,無一不與故。」3無怨無對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雲何『障對治』?與不愛者與愛,此障對治,如《經》『無瞋恨』、『無對』故。」「障對治」的涵義就是「對治」「瞋」和「有對」兩種障礙。「有對」即於法有礙之意,「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諸法,受障礙而不生,或被所取所緣之境所拘礙而不能轉他境,稱為「有對」。據《俱舍論》卷二十九,有「四無量」對治四障之說,即「慈無量」主要對治「瞋」。4無障這一句的涵義為「行清淨慈」,其內涵為:「正斷身心不調、睡眠、掉悔諸蓋等。」(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五蓋」為「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5無惱此句是言「攝果」。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雲何『攝果』?欲、色界中受正果、習 果,無苦事故。」即「慈心」之「定力」起於「色界」的正果,並無苦惱等事,因此稱「無惱」。6徧至一切處澄觀解釋說:「『徧至一切處』即『法緣慈』,橫遍十方,豎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諸法皆能緣念。然法有二種:一、緣聖、凡五蘊之法。二者,眾生所有分別作業之法。此即所化差別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這是說,菩薩緣念一切凡、聖之法。7盡法界虛空界此二句說的是「無緣慈」。8徧一切世間此句為「慈無量行」的結語。澄觀解釋說:「末句雲『遍一切世間』者,總結上慈,成無量義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無量」一詞,凡有三義:其一,以無量之眾生為此「四心」之所緣。其二,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其三,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心隨於無量慈心,具有廣、大、無量、不二的特性;此無量慈心又是無瞋恨,無有質礙的;是清淨的;具有無惱之果報。菩薩的慈無量心徧至一切處。菩薩的慈無量心窮盡法界,窮盡虛空界。總之,菩薩所具的這一慈無量心徧及一切世間。」
「住悲1、喜2、舍3,亦複如是。」
【章旨】此章以前文對於「慈無量行」的敘述來比擬類推「悲無量行」、「喜無量行」、「舍無量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又解釋說:「四種無量為四有情:謂緣『求樂眾生』興『慈』,『有苦』興『悲』,『有喜』隨『喜』,『有惑』不染。」最後一句即指「舍無量行」,為「有惑眾生」發「舍無量行」。
【注釋】1悲「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悲」為「憫傷」之意,即濟拔無量眾生苦之心。指菩薩憫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故稱「悲無量心」或「悲無量行」。據《大智度論》卷二十載,緣無量之眾生,思惟離苦,而入於悲「等至」,稱為「悲無量心」。又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悲無量心」能對治「四障」中的「害」障。2喜「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即見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生喜悅之心。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悲無量心能對治「四障」中之「不欣慰」障。3舍「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對無量之眾生無愛無憎,住於平等之心,也即舍怨親、喜樂、苦憂等念之心,並能舍貪、瞋、癡之煩惱。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舍無量心」能對治欲界之「貪」、「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也與慈無量行相同。」
【說明】「厭果分」的第一部分——「四無量行」之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說完畢。「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
「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1,能動大地2。」
「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3。」
「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4;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5;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複雨於水,猶如大雲6;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7;其身自在,乃至梵世8。」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果分」的第二層次「行功用果」的內容。「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關於此層次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前內懷慈濟之心,此外現救生之用,從多分說但為邪歸。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擁曰『通』。」此章為「身通」的內容。「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
【注釋】1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此句為「身通」的總句。「身通」,又名「神足通」、「神境智證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等。據《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所載,「神足通」有三種:一為隨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飛行),一為隨意改變相狀之「轉變」(變化),另一為隨意轉變外界對境(六境)之聖如意(隨意自在)。其中,後者為唯佛所獨具。依照世親的解釋,後文是從「世界自在」、「身自在」、「作業自在」等三種「自在」來說明「神足通」的,其中,「作業自在」又分為八個方麵。2能動大地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世界自在」,即菩薩具有能夠自由 自在地使大地震動的能力。3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身自在」,即菩薩具有能夠自由 自在地或隱身,或現身,或一身變化為多身,多身又合為一身,如此等等的能力。4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世親說此句以下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即菩薩具有自由 自在地行動的能力。「作業自在」有八種,此句為第一種「傍行無礙」,即菩薩具有自由 自在地穿越任何有質礙之物品的能力。5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的第二種「上行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飛鳥一般的自由 飛翔的能力。「跏趺」,為佛陀的坐法,即盤膝而坐。大致言之,有二種:若先以右足置於左腿上,再以左足置於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於右腿上,再以右足置於左腿上者,則叫做「吉祥坐」。此句是言,菩薩在空中飛翔之時,是以跏趺坐的姿勢進行的。6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複雨於水猶如大雲據世親的解釋,此四句是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的第三至第六種。「入地如水」一句是言「上、下行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如水一般自由 自在地進入地下的能力。「履水如地」是言「涉水不沒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在地麵行走一般在水麵行走的能力,不藉助於任何工具而不會沉沒。「身出煙焰,如大火聚」一句是言「其身熾然自在」,即菩薩具有身體自燃如大火炬的能力。「複雨於水,猶如大雲」一句是言「身能注水自在」,即菩薩具有猶如大雲般從空中降雨的能力。7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據世親的解釋,此是言「身能摩捫自在」,即菩薩具有用手觸摸接觸太陽、月亮的能力。捫,執持,按住;蒙住;撫摸;揩拭。摩,摩擦;挨擠;撫摸。觸,撞,碰;接觸。8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據世親的解釋,這是說:菩薩能夠在「梵世間」與「器世間」之間「隨意自在轉變」。「梵世」,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詞亦可作為「色界」諸天之總稱,蓋以此界之人已離婬欲之故。「器世間」,又稱「器世界」、「器界」,或單稱「器」,即指自然世界、無生物界、物質世界。佛典中之「世間」,可分為「有情世間」(眾生世間)與「器世間」二種。其中,山河、大地、草木、城宅等眾生可居住、生活之國土世界,稱為「器世間」。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獲得了無量神通之力,能夠使大地產生震動。」
「菩薩可以以一身變為多身,多身又化為一身,或隱藏起來,或現身出來。」
「菩薩能夠在石壁大山等等障礙之中,自由 無礙地來往,就猶如在虛空行動一樣;菩薩能夠在虛空中跏趺而飛起來,就如同空中飛翔的鳥一樣;菩薩能夠如同入水一樣自在地進入大地之中;菩薩能夠如同在大地上行走一樣,在水麵上自由 行走而不會沉沒;菩薩之身產生火焰,如同大火炬一樣;菩薩具有猶如大雲從空中降雨的能力;菩薩具有具大的威力,能夠用手自由 自在地撫摸太陽、月亮;菩薩的身體自由 自在,能夠自由 地在梵世與器世間轉換。」
「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1,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乃至蚊蚋2、虻3、蠅等聲亦悉能聞。」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二種神通——「天耳通」的內容。世親解釋說:「『天耳』、『他心智』二通,口業清淨。」「『二通』能知說法音、聲、義故。以知他心故,隨種種言音皆能盡知,依於此義,種種異名說隨眾生用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這是說,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注釋】1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此句為「天耳通」的總句。「天耳通」,又稱「天耳智通」、「天耳通證」,即以天耳緣「欲」、「色」二界之聲 處所表現出的神通力。據《集異門足論》卷十五、《大智度論》卷五等所說,以「四根本靜慮」為依地而得的「色界」四大種所造的淨色耳根,名為「天耳」,此耳能聞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因而名為「天耳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這樣解釋此句:「『天耳通』者,隨能聞、所聞如實示現清淨諦聞故。『過人』者,遠聞故過人。聲者下乃至阿鼻地獄等聲悉能聞故。」2蚊蚋蚊子。3虻古代俗字。據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所說:「齧人,似蠅」,「虻蟲其實似蜂,而大小似蠅也。」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天耳清淨,遠遠超過人的耳朵,能夠完全聽聞人、天於近處或者遠處所發出的所有聲音,甚至蚊子、虻、蒼蠅等等所發出的聲音也能夠完全聽到。」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1。」
「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2。有煩惱心,無煩惱心3。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4。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5。定心,非定心6。解脫心,非解脫心7。有上心,無上心8。雜染心,非雜染心9。廣心,非廣心10。皆如實知。」
「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三種神通——「他心通」的內容。「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這種神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注釋】1此菩薩以 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此句為「他心通」的總句。「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智心差別智作證通」、「觀心心數法智證通」、「心差別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又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靜慮」為依地,先審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後變異輾轉相隨,後更觀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實知悉他人之種種心相。在前述經文中,於總句之後,從九個方麵來說明「他心通」。澄觀解釋說:其一,「煩惱」、「苦」有「有」與「離」之分,「業」有善、惡之別,所以,這二十六心實際上貫穿了「苦」、「集」、「滅」、「道」四諦的線索。其二,二十六心都應該冠以「如實知」。「如實知」的意思為認清事實,並且把握了其最真實的本質。其三,此中,「心」之「見」非在心外見法,也非物外境。具體言之,是「自」即菩薩,「他」即眾生並無分別;「能知」之菩薩心,與所知之「眾生心」,並無分別。經文在言說「有貪心」與「離貪心」時,有「如實知」之語,其餘二十四心則省略言之。澄觀在此的解釋,均可用於其餘二十四心。2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等六句此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眾生的三毒之心的有與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以初六心明『隨煩惱』。謂隨緣現起,煩惱相應,故名為『隨』。非約小惑名『隨』。言『有貪』者,於可愛所緣,貪纏所纏故。『離貪』者,遠離如是貪纏故。下四例知,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為能治。」這是說,與「貪」、「瞋」、「癡」三毒相逐隨而生的煩惱(即引文中的「纏」)並非「小隨煩惱」,而是「無慚」、「無愧」二種「中隨煩惱」以及「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大隨煩惱」。遠離如此的三毒之「隨煩惱」,則為「離」心。3有煩惱心無煩惱心關於此二心的涵義,世親、澄觀都言其是用來說明「隨眠」的。「使」與「隨眠」都是煩惱之異名。因「煩惱」驅使眾生流轉於迷之世界(生死),因此,稱「煩惱」為「使」。小乘有部以為,因「煩惱」隨逐眾生,而且它幽微難知猶如睡眠,因而名「隨眠」。而大乘唯識學則認為,煩惱的「種子」眠伏於「阿賴耶識」中,因此將其稱之為「隨眠」。因為《華嚴經》為大乘唯識學的宗經之一,所以,此處須以世親的解釋為最妥切。可見此二心的涵義是菩薩完全了解眾生的「隨眠心」以及「無隨眠心」的情形。4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小心」是指「欲界」中的「人」。「廣心」是指「欲天」即「欲界」中的「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之心;「大心」是指「色界」眾生所具之心;「無量心」是指「無色界」之「空無邊處天」和「識無邊處天」眾所具之心。這四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之心態。5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這四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學三昧行」者所具的各種心態。「略心」是指「止」,「非略心」則是指不合於「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緣對象非一。「沉昧」即「惛沉」,指內心惛昧沉鬱,使身心不能實踐善行。「散心」指「掉舉」之心,「非散心」則指專心於定境所得之智慧心。「掉舉」,指浮動不安之心理狀態。6定心非定心此二句是言,菩薩完全知曉獲得三昧者與未獲得三昧者的各種心態。「定心」是指修定者正確地進入根本「定」,「非定心」則是指修行者未能進入定境或者應該從「定」中出來而未能及時「出定」。7解脫心非解脫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獲得解脫者與未獲得解脫者所具的各種心態。「解脫心」是指「無縛之心」,「非解脫心」是指「有縛」之心。8有上心無上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具有增上慢的凡夫與沒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各種心態。有「增上慢」者為「有上心」,無「增上慢」者為「無上心」。9雜染心非雜染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追求名聲的凡夫與不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有的各種心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論經》名『求』、『不求』。心希求名聞即是『雜染』,反此『非染』。」10廣心非廣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大乘行」者與學小乘者所具的各種心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濟為『廣』,隨闕『非廣』。」「廣心」即大乘行者所具,「非廣心」即小乘修行者之所具。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地知曉其他眾生的心。」
「具體而言則是:麵對有貪心的眾生,菩薩完全如實知曉其有貪心;麵對離貪心的眾生,菩薩完全如實知曉其離貪心;菩薩完全知曉有瞋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離瞋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有癡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離癡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有煩惱心眾生的心態,完全知曉無煩惱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人』之小心、欲界六天眾的廣心、色界眾生的大心、無色界眾生的無量心。菩薩完全知曉正確修止眾生的略心,完全知曉眾生不合於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緣對象非一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修三昧者的掉舉之心,完全知曉專心於定境者所獲得的智慧心。菩薩完全知曉正確地進入根本定的修定者的心態,完全知曉未能進入定境或者應該從定中出來而未能及時出定的非定心。菩薩完全知曉獲得解脫者的解脫心,完全知曉未獲得解脫者的非解脫心。菩薩完全知曉具有增上慢的凡夫的有上心,完全知曉沒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無上心。菩薩完全知曉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有的雜染心,完全知曉不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的非雜染心。菩薩完全知曉大乘行者的廣心,完全知曉學小乘者所具的非廣心。」
「總之,菩薩對於眾生的種種心態都能夠如實知曉。菩薩就是如此以其所具有的他心智來知曉眾生的心。」
「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1。」
「所謂: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2、壞劫3、成壞劫4、無量成壞劫。」
「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5,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如是形狀,如是相貌,如是言音。」
「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四種神通——「宿命通」的內容。「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
【注釋】1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此句為「宿命通」的總句,「念」為憶念的意思。「宿命通」,又作「宿住隨念智通」、「宿住智通」、「宿命智通」、「宿命通證」、「識宿命通」、「宿住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此智以慧為自性,隨憶念之勢力,能知諸過去生於欲、色界中之自、他有漏五蘊,故稱「宿住隨念智」;又此智因依色引發,故唯局限於「欲界」、「色界」,不通「無色界」。總句之後,經文則從兩方麵來說明「宿命通」的功用。澄觀判釋說:「初,念何等事?謂一生乃至多劫中事,此顯念時分。次,『我曾下』,雲何念?即念相差別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第一層次為「時間」,第二層次為所念之「行相」。2成劫為四劫之一。據諸經論載,「器世間」全壞之終,由有情業之增上力故,生微風,成立「風」、「水」、「金」三輪,於「金輪」上生出諸海山洲(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等),為「四王天」、「忉利天」二天。此「二天」也稱「地居天」,為「人類」、「傍生」等的住處。其次成立「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四天,此四天也稱為「空居天」。又自「空居天」至「無間地獄」,有情眾生次第降生。此等「器世間」、「有情世間」形成之時期,即稱為「成劫」。3壞劫為四劫之一,即介於「住劫」與「空劫」間,世間轉趨壞滅之時期。此時期分二十「中劫」,有情眾生經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國土環境)空曠而住,至最後一「中劫」,器世間亦壞滅。器世間之破壞是由「火」、「水」、「風」等三大災所次第破壞,相對於「住劫」時之「小三災」,特稱為「大三災」。火災由七個日輪出現而起,色界「初禪天」以下悉成灰燼;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天」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天」以下悉被飄散。此「火」、「風」、「水」三大災,也稱為「劫災」,然破壞僅至色界「第三禪天」以下,「第四禪天」以上不受破壞。4成壞劫此劫為《大毗婆沙論》所言的三劫之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說:「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複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複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可見,「成、壞劫」是指「成劫」與「壞劫」的合稱。5壽命人的一期生命。佛教講眾生有二種命:一為「命根」,二為「智慧命」。「命根」,指生命、生命之持續力,或眾生與生俱來的生命機能或原理。「智慧命」,把智慧當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當做生命。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憶念知曉自己以及無量眾生的宿命差別。」
「具體而言就是:菩薩憶念知曉一生,憶念知曉二生、三生、四生,甚至十生、二十、三十生,甚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無量成壞劫。」
「我曾經在某處,名字為如此,姓為如此,種族為如此,飲食如此,壽命如此,住世長短,以及於其中的如此苦樂。我在那死亡,生於那一個地方,從某處死亡,轉生於這一地方,如此形狀,如此相貌,如此的言音。」
「如此等等過去無量的差別,我都能夠憶念。」
「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1。」
「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
「若彼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若彼眾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五種神通——「天眼通」的內容。「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宿命、生死智二通,意業清淨。去、來二通,盡知眾生過去、未來所、應受化故。」這是說,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注釋】1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此句為「天眼通」的總句。「天眼通」,又稱「天眼智證通」、「天眼智通」、「天眼通證」,即以天眼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力。「天眼」有「修得」與「報得」二種,凡於人界修四禪定而得淨眼者,稱為「修得」;生於色界諸天而自得淨眼者,稱為「報得」。總句之後,經文則從兩方麵來具體說明「天眼通」的功用。第一層次為觀見眾生本有(即今生)之果及其形成之業因。第二層次則具體說明所見眾生之因、果差別。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其眼清淨遠遠超過人眼。」
「看見這些眾生出生時、死亡時、容貌嬌美時、容貌醜陋時,在善道、惡道中,等等如此,都是隨其所造業而去投生。」
「如果那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如果那眾生具足邪見以及邪見的業因緣,身體敗壞生命終止之後,必然墮入惡道,轉生在地獄中。如果那眾生成就了身善行,成就了語善行,成就了意善行,不誹謗賢聖,具足正見;眾生由於正見業因緣,身體敗壞生命終止之後,必然轉生於善道諸天之中。如此等等,菩薩的天眼都能夠如實知曉看見。」
【說明】「厭果分」的第二層次「行功用果」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全部宣說完畢。幾個重要問題強調如後:
第一,「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關於此層次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前內懷慈濟之心,此外現救生之用,從多分說但為邪歸。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擁曰『通』。」
第二,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五種神通之中,「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通於有漏,唯為世俗智所攝,「他心通」則通於無漏。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可以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
第三,「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
「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
「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此菩薩於諸禪1、三昧2、三摩缽底3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生,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願力而生其中。」
【章旨】此章為「厭果分」的第三層次——「總結自在」。
【注釋】1諸禪世親、澄觀均說此處的「諸禪」指前述的「四禪」。2三昧本指「三摩提」或「三摩地」,意思為「正定」,即指佛教徒通過修行形成的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心境。關於此處的「三昧」,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直接說:「『三昧』者,四無量。」而澄觀則解釋說:「四無量心」或「四無量行」本來也可以稱之為「四無量等至」即「四無量定」、「四無量三昧」。3三摩缽底又作「三摩拔提」,意思為「等至」、「正受」、「正定現前」,指由遠離惛沉、掉舉等,而使身心達於平等安和之境。依《俱舍論》卷二十八,「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等至」。「四靜慮」即「色界」諸天,可分為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無色定」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關於此語,菩提流支所譯的《十地經論》中,直接說:「『三摩跋提』者,五神通。」而澄觀則不同意這種說法,《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說:「『三摩缽底』者,《論》雲『五神通』。此應譯者之誤。合雲『三摩呬多』,以此雲『等引』,五通即所引故。『三摩缽底』,此雲『等至』,非神通故。」可見,澄觀認為,此處應該譯為「三摩呬多」。而「三摩呬多」的意思為「等引」、「勝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據《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等載,「三摩呬多」僅僅限於「定心」,而不通於「散心」,「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靜慮」、「八解脫」、「三等持」、「三摩缽底」等四種。而前述的五種神通即為「三摩缽底」等所引發出來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在四禪、三昧、三摩缽底之中能夠自由 自在地進入、出來,但是卻不隨其業力而轉生,隻是隨應其能夠滿足菩提分的程度,憑借其意願之力而生於其中。」
【說明】「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明地行」部分的結構。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明地行分」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此地修禪,厭伏煩惱,亦厭於禪,故名『厭地』。設忻大法,亦為厭故。正住地心,住於八禪,故但名『厭』。」澄觀又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可見,此地以「厭」為地相,其涵義為:厭惡並去除煩惱,進而對於憑借其去除煩惱的四禪八定也同樣須「厭」。
第二,「起厭行分」的內容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這十種「深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第三,「厭行分」也就是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關於此部分的層次,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判釋:「『厭行』有三種:一、修行護煩惱行。二、修行護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攝行。」「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第四,關於「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澄觀又將此七方麵分為三層次:
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第五,所謂「厭果」,據澄觀的解釋:「厭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為『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也就是說,此部分所言的內容是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
第一層次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因此名為「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四種無量為四有情:謂緣『求樂眾生』興『慈』,『有苦』興『悲』,『有喜』隨『喜』,『有惑』不染。」最後一句即指「舍無量行」。
第二層次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此經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第三層次即為「總結」。
(三)、正說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1。」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進入「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一部分——「調柔行體」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含有兩層涵義:第一,「見多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福行」(即「供養」)、「回向行」以及「修智行」三方麵的內容。
【注釋】1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切法不生不滅』者,即法性觀,於清淨法中不見增,故不生;煩惱妄想中不見減,故不滅。『因緣而有』,此有二義:一者,成上,由淨法從緣生,故無可增;妄法從緣滅,故無可減。二、約不壞相故,雖體不生滅,不礙生滅。依對治因緣,離煩惱妄想,故滅;轉勝清淨,般若現前,故生。以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故知一切法不滅,妄想滅故。以此該後,則見縛等滅,是不滅之滅也。又以此三地世間滿故,於禪定中為此實觀,生起後地無生行慧,亦即善巧決定觀察智也。」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地所證為「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兩種智慧,因此,此句所言觀法性本空,般若智慧現前,為在第四地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打下基礎。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此發光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聽受佛說法,隻要一聽之後,便隨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薩觀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因緣而有的。」
「見縛1先滅,一切欲縛2、色縛3、有縛4、無明縛5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悉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明淨6。」
「菩薩亦複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7,諧順心、悅美心8,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9,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10,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11,皆轉清淨。」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內容——「調柔行體」的第三部分「所練淨」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斷除「五住地煩惱」以及「三不善根」的微細種子,厭離世間勝於前地。
【注釋】1見縛因為「見惑」能夠纏縛眾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見惑」為「見縛」。「見惑」為「五住地惑」之一。眾生以「我見」為本而產生種種「見惑」,稱為「一切見住地惑」,又作「見一處住地惑」。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而稱為「住地」。此「惑」屬迷「理」之惑,因此它為「五住地煩惱」之根本。了斷此惑,始易入「見道」。2欲縛因為「欲界」的「欲惑」能夠纏縛眾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欲惑」為「欲縛」。「欲惑」即「欲愛住地」,為「五住地惑」之二。「欲」是「欲界」,「愛」是「貪愛」(即「思惑」),此「思惑」本來通於「貪」、「瞋」、「癡」、「慢」四者,但以「貪愛」的潤生之義最強,故舉其以表示「思惑」。「欲愛住地」包括除「見惑」、「無明惑」,且著於外在之「五欲」(「五欲」有兩種涵義,此處是指「色」、「聲」、「香」、「味」、「觸」)之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3色縛「色」指「色界」,因為「色界」的「思惑」能夠纏縛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之為「色縛」,又稱「色愛住地」,為「五住地惑」之三。「色愛住地」包括「色界」之中的「無明」、「見惑」,其染著於一己色身的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4有縛又作「有愛住地」、「無色愛住地」,指「無色界」之思惑,為「五住地惑」之四。「無色愛住地」包括「無色界」之中的「無明」、「見惑」,其舍棄遠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心的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5無明縛「無明」能夠纏縛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其為「無明縛」,為「五住地惑」之五。「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為「我執」、「法執」中的「法執」,它為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因此又稱為「無明住地」。6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明淨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喻言『秤兩不減』者,厭離世間勝於前地『信』等,入於厭火故,自在不失、減也。」如前所述,「初地」為「信樂行」,第二「離垢地」為「戒行」。因此,澄觀所說的「信等」是指第一「歡喜地」、第二「離垢地」。這實際是說,此地盡管與第一地、第二地更加遠離世間,但是,其比之二者殊勝的地方在於,並無失去與減少什麽。7忍辱心柔和心此二心為十三心的總句。關於此二心,澄觀解釋說:「一、他加惡辱能忍受故。二、善護他心,謂他人陵我以剛強,我則騁之以柔和故。」這是說,「忍辱心」即忍受他人所加給的汙辱。而「柔和心」則是以柔和之心來回應他人的侮辱。8諧順心悅美心澄觀解釋說,這二心為「分別善護他心」。「諧順心」的涵義是,針對他人誤以為菩薩所作而懷疑菩薩、瞋恨菩薩,修行此地的菩薩則顯現為其同伴而「與之諧和」。「悅美心」的涵義則是以「愛語誨誘」他人。9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關於此三心,澄觀解釋說:「分別加惡忍受,謂身加惡而不瞋,口毀辱而不動心,嫉害而憂惱不能濁,以萬頃之陂方其量故。」10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據澄觀的解釋,這三心是說明「諧順心」、「悅美心」與「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等心形成之原因的。澄觀說:「『無高下』者,過去久離憍慢故,不自高舉輕下於彼,由此能柔和護他。後二,即加惡不改之因:一、不望報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報故,眾生於我有恩,法爾應忍。」11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據澄觀的解釋:「後三心顯上二心離障。雖柔順護他而非諂,實為利益,故不誑心;無隱覆諂佞,故無譣詖。譣詖者,諂佞也。」這是說,這三心是說明「諧順心」與「悅美心」已經遠離了「煩惱障」。菩薩雖然柔順護持眾生但卻無諂心,因為菩薩確實是想給予眾生利益的,所以就會無誑騙心;菩薩無隱藏遮蔽的必要,所以,就無有「譣詖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其見惑首先滅除,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等都逐漸地微小薄弱。因為菩薩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都不積集這些煩惱的緣故,邪貪、邪瞋以及邪癡,都得以除去斷絕,菩薩的所有善根都轉而更加明淨。佛子!這正如將真金善巧煉治,其重量並不會減少,反而會更加明淨。」
「菩薩也是如此。菩薩住於此發光地,由於不積集煩惱的緣故,邪貪、邪瞋以及邪癡,都得以除去斷絕,菩薩的所有善根都轉而更加明淨。進入此地的菩薩的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如此等等,都得以清淨。」
「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1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2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菩薩第三發光地』。」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第三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相」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因此,進入此地的菩薩也是以「忍辱心」偏勝的。
【注釋】1利行「四攝法」之一。「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都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濟度眾生的目的。2忍波羅蜜「忍」即「忍辱」,音譯為「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為「安忍」、「忍」。「忍」有三層涵義︰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受認可諸法無生之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忍辱波羅蜜多」,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即「實相」上。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所修行四攝法中,以利行攝居多;十種波羅蜜中,『忍辱波羅蜜』居多;其餘三攝以及九種波羅蜜,並非不修行,隻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第三發光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1,能以方便,令諸眾生舍離貪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複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起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包含「天王果勝」與「禪定果勝」兩部分內容。「天王果勝」又有兩方麵: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指經文中的「三十三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令諸眾生舍離貪欲」等等。
【注釋】1三十三天王即「忉利天」的音譯,指住在須彌山頂上的「三十三天」。帝釋天止住於中央(善見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計「三十三天」。山頂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於中守護諸天。帝釋天所居住的善見城,城外四麵有四苑,乃諸天眾遊戲之處。此天離大海八萬由旬,與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也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千歲。身長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 成婬(或說以風為欲),與人無異,然無諸不淨。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此地,大多作為三十三天王,能夠以各種方便使眾生舍棄貪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1;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2。」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禪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勝」則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麵來說明的。
【注釋】1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見百千佛」的意思為「十方各十千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義是知曉佛所加持給第三地菩薩的神力。「能動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義是:麵對對佛教有信仰眾生,可以為其顯現震動國土的神通。2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自利、利他行為實現的速疾的。「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的涵義則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在佛法中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獲得百千種三昧。得以觀見百千的佛,知曉數百千佛的神力,能夠使百千個佛的世界發生震動;這些菩薩甚至能夠示現百千個身體;而每一身都能夠示現百千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百千』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二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清淨安住明盛心,厭離無貪無害心1,堅固勇猛廣大心,智者以此入三地。」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三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使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十八頌分為五部分。此章一頌頌「起厭行分」,也就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
【注釋】1無害心此即指「不退心」。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說:「依不舍自乘進行」,為「不退心」之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解釋說:「造行進善,若不勝進,則名為『退』,故異第二。若準《瑜伽》,所修對治,不複退失。故下頌雲『不害』。若失對治,則有害故。」此中,「第二」指第二「離垢地」。《瑜伽》指《瑜伽師地論》。這是說,不舍棄大乘之行即為「無害心」。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具有清淨心、安住心、明盛心,厭離心、無貪心、無害心,堅固心、勇猛心、廣心、大心,智慧的修行者以此進入第三地。」
「菩薩住此發光地,觀諸行法苦無常,不淨敗壞速歸滅,無堅無住無來往。觀諸有為如重病,憂悲苦惱惑所纏,三毒猛火恒熾然,無始時來不休息。」
「厭離三有不貪著,專求佛智無異念;難測難思無等倫,無量無邊無逼惱。見佛智已湣眾生,孤獨無依無救護;三毒熾然常困乏,住諸有獄恒受苦。煩惱纏覆盲無目,誌樂下劣喪法寶;隨順生死怖涅槃,我應救彼勤精進。」
【章旨】從此章開始的十二頌頌「厭行分」。關於「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厭行分」分三部分,此章五頌,前二頌頌第一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其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後三頌頌第二部分「修行護小乘行」的內容,其要義為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進入第三地之後,即觀一切有為法是苦的、無常的,是不淨的、敗壞的,最終都會歸於毀滅;有為法是刹那生滅的,非從前際生的,非向後際去的,非於現在住的。菩薩又觀有為無常法如同無藥可救的重病一樣,眾生被憂、悲、苦惱等等煩惱所糾纏,眾生的貪、瞋、癡三毒之火熾然不息,日夜增長,從無始以來從來沒有停息過。」
「菩薩見到有為法如同幻覺而不真實之後,對於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產生厭惡遠離之心,專心尋求佛的智慧而無任何其它念頭;菩薩見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佛的智慧是無等的,佛的利他行是無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無邊的,佛是無惱的、無憂的。菩薩如此地觀見了如來智慧之後,就對於一切眾生產生哀湣之心。菩薩觀見諸眾生孤獨而沒有依靠,沒有任何救助與保護;菩薩觀見諸眾生的貪、瞋、癡三毒之火熊熊燃燒,觀見諸眾生常常貧窮困乏,觀見諸眾生被三有的牢獄所禁閉,承受無量的痛苦。菩薩觀見諸眾生被煩惱稠林一直覆蓋障蔽而盲目,不善於觀察,其誌向低下惡劣而喪失了佛法的根本關懷;這些眾生隻是隨順生死之流輪回不休,並且畏懼涅槃境界。菩薩如此地觀見眾生界的無量苦惱,發出大精進之心,產生拯救眾生的想法。」
「將求智慧益眾生,思何方便令脫解?不離如來無礙智,彼複無生慧所起。心念此慧從聞得,如是思惟自勤勵,日夜聽習 無間然,唯以正法為尊重。國城財貝諸珍寶,妻子眷屬及王位,菩薩為法起敬心,如是一切皆能舍。頭目耳鼻舌牙齒,手足骨髓心血肉,此等皆舍未為難,但以聞法為最難。設有人來語菩薩:『孰能投身大火聚,我當與汝佛法寶!』聞已投之無怯懼。假使火滿三千界,身從梵世而投入,為求法故不為難,況複人間諸小苦?!從初發意至得佛,其間所有阿鼻1苦,為聞法故皆能受,何況人中諸苦事?!」
【章旨】此章七頌頌「厭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攝行」的內容,其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注釋】1阿鼻即「八熱地獄」之一的「阿鼻地獄」,又作「阿毗地獄」、「阿鼻旨地獄」,意譯為「無間地獄」。《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說,此地獄位於諸獄之最底層,有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七重城內有劍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獄卒。「阿鼻地獄」四門於門閫上有八十釜,沸銅湧出,從門漫流。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者,命終後墮於此獄。由於在「阿鼻地獄」受苦之眾生皆不堪種種煎熬而痛苦叫喚,因而此處又稱「阿鼻喚地獄」。又因「阿鼻地獄」之猛火燒人,而稱「阿鼻焦熱地獄」。另外,「阿鼻地獄」極廣漠,非凡力所能脫出,其堅固猶如大城堡,故亦稱「阿鼻大城」。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想依持於如來的智慧來救度眾生,便思考用何種方便之法纔能使其解脫?濟度眾生遠離如來所具有的無障礙解脫之智慧;而無障礙解脫智慧的產生,又不能夠遠離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菩薩心中知曉,這些智慧都是從聽聞佛說法而來的,如此想著,便勤奮不倦,日夜聽聞修習 ,從不間斷,並且隻以佛的正法為最尊貴。菩薩如此地勤奮追求佛法,所有珍貴的財寶,包括妻與子、家屬仆役,甚至是王位,都因為僅僅對於佛法產生崇敬心,因此對於這些都完全能夠舍棄而布施給大眾。菩薩對於自己的頭、目、耳、鼻、舌、牙齒、手足、骨髓、心、血肉,舍棄這些都不算作難事,僅僅是以聽聞佛法為最難之事。如果有人這樣說:『我有一句佛所說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你現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極大苦,我就會講給你聽。』菩薩聽到這樣的話語,立刻投身大火堆而無任何畏懼。其實,即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滿大火,尚且想從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為了求法的緣故,並不將其當作難事,更何況是人間的這點小小的痛苦呢?!菩薩從初發意直到證得佛位,其間所有如同阿鼻地獄般的苦,為了聽聞佛法的緣故,都能夠承受,何況人間中的這一點點苦事?!」
「聞已如理正思惟,獲得四禪無色定,四等五通次第起,不隨其力而受生。」
【章旨】此章一頌頌「厭分」及「厭果」的內容。「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不樂不染即是『厭』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大正藏》卷三十六)。所謂「厭果」,即「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厭果」即「四無量行」,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及「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等「五種神通」。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在聽聞佛說法之後,如理正確思惟,隨即獲得了四禪以及無色定,四無量心以及五種神通次第而起,但是卻不隨其業力而轉生。」
「菩薩住此見多佛,供養聽聞心決定,斷諸邪惑轉清淨,如煉真金體無減。」
「此多作忉利王,化導無量諸天眾,令舍貪心住善道,一向專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進,百千三昧皆具足,見百千佛相嚴身,若以願力複過是。」
【章旨】此章三頌頌「彰顯地果」的內容。其中,第一頌重新闡述的是「調柔果利益勝」內容,第二頌重新闡述的是「攝報果利益勝」內容,第三頌重新闡述的是「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住於此地觀見到很多佛,菩薩供養諸佛,聽聞諸佛說法,其心堅定,斷絕了諸煩惱,其心逐漸清淨,如同冶煉真金,其體並沒有減少。」
「菩薩住在此地,大多會作為忉利天王,化導無量的天眾,使其舍棄貪欲,心住於善道,一心專求佛的功德。」
「佛子住於此地勤奮精進,百千三昧都完全具足,觀見到百千佛相來莊嚴自己的身體,如果再憑借願力,還要超過這些數量。」
「一切眾生普利益,彼諸菩薩最上行,如是所有第三地,我依其義已解釋。」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最後一頌,金剛藏菩薩結歎自己向會眾所闡述的菩薩第三地的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使一切眾生都獲得利益的菩薩的最上等的修行,如此第三地的境界,我已經依照其義解釋完畢了。」
【說明】第三地——「發光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判釋:「總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行,後辨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厭行分。二、厭行分。三、厭分。四、厭果分。」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發光」的意義。第三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禪波羅蜜多」偏勝,「四禪八定」功德,圓滿清淨。進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薩,因修持佛道,而開發出極明淨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稱之為「發光地」。而依照佛教的思維邏輯,以「能」(即主體)、「所」(即對象)言之,則如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的總結:「總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種淨心為能發,勝定聞持為所發光。以安住地竟,方始聞法,修得定故。……二、以聞持為能發,勝定為所發。以聞法竟,靜處修行,方發定故。三、以勝定、總持並為能發,彼四地證光明相以為所發。……十淨心唯是能發,證光明相唯是所發,勝定一種通能、所發。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第三,關於此地「發光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禪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定行」。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三「發光地」為「忍度」即「忍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寄世間人、天乘」。
《華嚴經》卷第三十五
【題解】此卷包含第二「離垢地」及第三「發光地」的全部內容。
八、第二地:「離垢地」
關於第二「離垢地」,澄觀將其分為三部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相,後彰地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為了方便閱讀,我們依照澄觀的判釋,將「正說分」分為「明地相」與「彰地果」兩部分來注譯。
「讚請分」的五頌有兩層涵義:其一,會中諸位菩薩為聽到初地的殊勝境界而歡欣鼓舞,並起座同聲稱讚金剛藏菩薩。其二,解脫月菩薩心中知曉會眾的願望,代表與會的菩薩,請求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講第二地的殊勝境界。
第二地「正說分」第一部分「明地相」所言的「地相」是指「清淨戒」。而「清淨戒」有二種淨,第一為「發起淨」。第二為「自體淨」。
「發起淨」的涵義是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十種「直心」為「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而「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則分為三部分:
第一,「攝律儀淨」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第二,「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第三,「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其主體部分為第一層次「廣明攝生」,最後一部分即為總結。「廣明攝生」的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其一為「智」。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其二為「願」。世親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其三為「行」。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其四為「集」,即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其五為「集果」,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須以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
第二地「正說分」第二部分「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初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第二「離垢地」的「重頌分」有十五頌,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二地「離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地名為「離垢」的意義。「離垢地」,又作「離垢」、「無垢地」、「淨地」、「具戒地」。進入此地之菩薩,獲得守清淨戒行,遠離煩惱垢染,故名「無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淨戒故,亦稱「具戒地」。第二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戒波羅蜜多」偏勝,持戒功德,圓滿清淨。
九、第三地:「發光地」
關於第三「發光地」,據澄觀的判釋:「總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行,後辨地果。」為了方便閱讀,我們依照澄觀的判釋,將「正說分」分為「明地行」與「辨地果」兩部分來注譯。
「讚請分」六偈中,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金剛藏菩薩所宣講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實之理。然後,與會大眾以及上首菩薩解脫月先、後請求金剛藏菩薩為其講解第三地之法。
「正說分」之一——「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據澄觀的解釋,此地以「厭」為地相,其涵義為厭惡並去除煩惱,進而對於憑借其去除煩惱的「四禪」、「八定」也同樣須「厭」。
其一,「起厭行分」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這十種「深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其二,「厭行分」是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此部分又分為「修行護煩惱行」、「修行護小乘行」、「修行方便攝行」三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其三,「厭分」的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其具體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此「七相」又可分為三層次: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說,這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其四,「厭果」的內容為敘述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為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因而名為「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第二層次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此經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可以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第三層次即為「總結」。
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內容與第二地相關部分大致相同。進入第三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
第三地「發光地」的「重頌分」十八頌,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
關於此第三地名為「發光」的意義。第三地菩薩,「四禪八定」功德,圓滿清淨。進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薩,因修持佛道,而開發出極明淨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稱之為「發光地」。
八、第二地:離垢地
(一)、讚請分
諸菩薩聞此,最勝微妙地,其心盡清淨,一切皆歡喜。皆從於座起,踴住虛空中,普散上妙華,同時共稱讚:「善哉,金剛藏!大智無畏者!善說於此地,菩薩所行法。」
解脫月菩薩,知眾心清淨,樂聞第二地,所有諸行相,即請金剛藏:「大慧願演說,佛子皆樂聞,所住第二地!」
【章旨】此五頌有兩層涵義:其一,會中諸位菩薩為聽到初地的殊勝境界而歡欣鼓舞,並起座同聲稱讚金剛藏菩薩。這是前三頌的內容。其二,解脫月菩薩心中知曉會眾的願望,代表與會的菩薩,請求金剛藏菩薩繼續宣講第二地的殊勝境界。這是後二頌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然此慶聞亦屬前地,以領前請後故,皆判屬後。後二中,亦初序後請。」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中未有這五頌。這五頌的兩個層麵,從結構與內容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從「啟後」的角度,一般將其判屬第二地。
【語譯】與會的諸位菩薩聽了金剛藏菩薩對於初地「歡喜地」的敘述,為自己能夠聽聞此最殊勝、微妙的境界而歡欣鼓舞,其心完全由此而清淨,心中彌滿了歡喜。這些菩薩都從座位起來,踴住於虛空之中,都散播美妙的花朵,一起同聲稱讚說:「好啊,金剛藏!真是一位大智慧的無畏者!善於宣說此境界菩薩所修行之法。」
解脫月菩薩知曉大家的心已經清淨,都樂於聽聞第二地的所有諸行相。他隨即向金剛藏菩薩請求說:「大智慧者,希望您繼續演說,佛子們都樂於聽您宣說菩薩所住的第二地的境界!」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相」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修初地,欲入第二地,當起十種深心1。」
「何等為十?所謂:正直心2、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3、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4、廣心、大心5。菩薩以此十心,得入第二離垢地。」
【章旨】從此章進入第二地的主體部分——「正說分」。菩薩進入初地即「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接著,憑借清淨戒而進入「第二菩薩離垢地」。「正說分」有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明地相」。而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淨戒」。世親說:「清淨戒有二種淨:一、發起淨。二、自體淨。」而此章即為「發起淨」的內容,其涵義為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
【注釋】1深心關於此語,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四翻譯為「直心」,菩提流支翻譯的《十地經論》不但將此位置的這一語詞翻譯為「直心」,而且將其後「十種心」的首位也翻譯為「直心」。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十種『直心』者,依『清淨戒』直心性戒成就,隨所應作,自然行故。『直心』複有九種。」可見,世親所據的經文中,此「直心」是統率其後九心的。澄觀則力圖圓融八十卷《華嚴經》的這一譯法與《十地經論》的不同。《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今初標雲『深心』者,深契理事故。《論經》雲『直心』,而下列中總句同名『直心』,明知『深』、『直』義一名異。」而關於世親上述釋語,澄觀也作了解釋:「謂『發起淨』中,順理事持是『淨戒』,『直心』則令『自體淨』中性戒成就。然性戒有二:一、久積成性。二、真如性中無破戒垢。今稱如持使得性成,故雲『成就』。」2正直心菩提流支翻譯《十地經論》卷四譯為「直心」。而佛陀跋陀羅譯的六十卷《華嚴經》卷二十四中則無此名目,從其十心的名稱看是將「柔軟心」分為「柔軟心」與「調和心」兩個層次。3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據世親的解釋:「柔軟心」的涵義是「共喜樂意,持戒行故。」「堪能心」的涵義是「自在力故,性善持戒,煩惱不雜故。」「調伏心」的涵義是「守護諸根,不誤犯戒,猶如良馬,性調伏故。」「寂靜心」的涵義是「調伏柔軟,不生高心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而法藏、澄觀則明確將此處所言的「心」解釋為「菩薩戒」中的「律儀戒」所據之心。「菩薩戒」的「律儀戒」有三類:其一為「別解脫律儀」,或稱「別解脫戒」,為欲廛戒,是指各別棄舍「身三、語四」之惡,以防護其非。其二為「靜慮律儀」,或稱「定共戒」,為色廛戒,是指獲得「色界」之「定」者,在「定」中自然能夠防護身語之非。其三為「無漏律儀」,或稱「道具戒」或「道生律儀」,是指發「無漏道」自有防非止惡的律儀。4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關於此三種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五、『純善』者,謂純修妙善菩提分法,能忍諸惱如真金故。六、『不雜』者,《論》雲:『所得功德,不生厭足,依清淨戒,更求勝戒,樂寂靜故。』謂雖得前句妙善而不厭,則不雜懈怠;樂於寂靜,則不雜事亂。身、心俱寂,即是勝戒。」「無顧戀心」是指拋棄遠離三界諸有的誘惑 。如佛的大弟子難陀出家之後,猶難忘其妻,屢歸妻處。後以佛陀之方便教誡,始斷除愛欲,證阿羅漢果。「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之戒,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者。5廣心大心此二心,澄觀解釋為「攝饒益有情戒」。「廣心」涵義是:「大悲為物,不斷有願為『廣』。」而「大心」的涵義是「大智隨有而無染,故能作有情一切義利。」「饒益有情戒」,又作「攝眾生戒」、「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等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經修完初地之後,想進入第二地,應當生起十種深心。」
「這十種深心是什麽呢?它們是: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菩薩以這十心,得以進入第二離垢地。」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1,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利益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2!」
「性不偷盜3,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餘資生之具!」
「性不邪婬4,菩薩於自妻知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5,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從事況於非道!」
【章旨】從此後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的內容。此章為「自體淨」之一「離戒淨」的前三善道。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離戒淨者,謂十善業道。從離殺生乃至正見,亦名受戒淨。」澄觀說其為「攝律儀淨」。所謂「十善業道」是指眾生之「身」、「口」、「意」三業中所行之十種善的行為,又作「十善道」、「十善根本業道」、「十白業道」。此章則為「十善道」中的三種「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
【注釋】1遠離一切殺生此指「不殺生戒」,為佛教徒的根本戒之一,又稱「斷人命學處」、「殺人戒」、「殺戒」,為禁止殺害人命的戒條。關於此「善業」的涵義,澄觀作了詳細解釋,其最重要者為「離」字的涵義與「戒意念殺」的意義。後者見下注。關於「離」,澄觀解釋說:菩薩在地前已經除掉了「現行」即實體性的殺業,在初地則已經除掉了殺業的「種子」。在此地則為「除誤犯」與「顯性淨」兩個方麵。此後的經文則具體宣示三種「離」:「一、因離,謂離殺因緣。二、『於一切』下,對治離,謂離殺法。三、『是菩薩』下,果行離,即離殺業。」2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此句中的「眾生想」是指固執實有眾生之妄想。關於此三句,澄觀稱之為「果行離」,其涵義為「攬因成殺,名業為『果』;今不正殺,故名『果離』。」此中的「名業」是指「名言」以及「名言種子」,前者是指語言、言語以及概念,後者則指由名言所熏成之「種子」,亦即將「名言熏習 」於「阿賴耶識」中,而形成引生自類各別之法的「親因緣種子」。文中有二層:「一、微細,謂心念害。二、粗重,謂身行害。今經以細況粗。」(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這是說,菩薩連惱害眾生之心都不生起,何況殺人呢?3不偷盜不與而取,稱為偷盜。對他人重物,明知為他人之物,仍起盜心將其移離原處;又自手、或看人、或遣人、起盜心將他人重物移離原處,或明知非己物,但非暫時借用,亦未得主人同意,而起盜心將他人重物移離原處。——此即所謂「六種取」。4不邪婬為在家居士所持之戒,即不得侵犯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兒子、世間法、王法等)、法(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所守護之婦女;或指男女雙方不得「非支」、「非時」、「非處」、「非量」、「非理」而行婬。「非支」指行婬於產門以外之器官,「非時」指胎圓滿時、齋戒時、病時等,「非處」指於靈廟中、大眾前等處所,「非量」指過量而行,「非理」指不依世間禮法,如自行欲、媒合他等。5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關於此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護』有二種:一、不共護,謂他妻妾唯夫護故。二者,共護,謂親族、媒定。『親』謂父母,『族』即宗族,謂二親亡歿,六親所護;夫亡,子等所護;『媒定』謂已受禮聘。」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對大眾說:「佛子!菩薩住於離垢地,其本性本來就遠離一切殺生的行為和意念,不積聚刀杖,不懷有怨恨,而具有慚與愧的心理感受,具有寬恕與仁愛之心,對於一切有情眾生,常常產生給予眾生利益與慈念眾生之心;這些菩薩並不厭惡這些眾生,也不沾惹使他們產生惱恨,更何況將他們看作眾生,故意地殺害他們呢!」
「這些菩薩本性不偷盜,菩薩對於自己的資財,常常知曉滿足,對於他人很慈愛寬恕,不想侵犯損害他們;如果物品屬於他人,就產生這是他人之物的想法,最終不會產生盜竊之心,菩薩對於草葉這樣微小的東西也是別人不給予而絕不占有,更何況對於眾生有助益的其餘東西呢!」
「這些菩薩的本性不邪婬,菩薩對於自己的妻子很知足,不再追求其他的妻子,對於別人的妻妾、別人所保護的女子、由親族所媒定的女子以及被法所保護的女子,尚不產生貪染之心,更何況去沾染她們並且以非道的行為對待她們呢!」
「性不妄語1,菩薩常作實語、真語2、時語3,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4,無心欲作,何況故犯!」
「性不兩舌5,菩薩於諸眾生無離間心、無惱害6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長,不喜離間,不樂離間,不作離間語7,不說離間語,若實、若不實。」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四種「語業」的前兩種——「不妄語」、「不兩舌」。「不妄語」是指不講虛誑騙人的話語。「不兩舌」則是指不說離間他人的話語。
【注釋】1不妄語「不妄語」的一般涵義是指不講虛誑騙人的話。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將此處的「不妄語」解釋為「違想背心,名之為『妄』。」可見,不妄語的基本精神是不說與心中所思所想不一致的話語。關於此段落的層次,據世親的解釋:「『離妄語』有二種離:一、對治離。二、果行離。對治離者,即是因離。」而「妄語因者,謂誑他心遠離彼故,即實語成。如是實語,對治誑他心,即是因離。」在此處,經文所言「對治離有三種:一者,隨想語,如經『常作實語』故。二者,善思量」,如經中所言常作「真語」。「三者,知時語,不起自身、他身衰惱故。如經『時語』故。」即不言說能夠引起自己、他人煩惱等不愉悅情緒的話語。「果行離」則是指此處的最後一句,以「細」業尚不為,何況「粗大」之事呢?2實語真語大略言之,為真實之語。法藏、澄觀之解釋基本精神是,「語」不僅僅局限於語言層麵,而更重要的是包含著如言而行以及「言」與「心」的相應相合關係。3時語關於此處之「時語」,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將其當作三種遠離「妄語」的方法之一,世親說:「三者,知時語,不起自身、他身衰惱故。」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四將其譯為「隨語」。法藏《法嚴經探玄記》卷十一說:「『隨時語』者,離過語也。自有發語,心、事俱實,而言不合時,自惱,惱他。菩薩不爾,善知時語也。」可見,「時語」是指以恰當的時機說出真實之語的意思。4覆藏語所謂「覆藏之語」有兩層涵義:其一,實際上已經看見某些事情,心中已經知曉,而在言語層麵則否認之,這是與真語相反的。其二,在實際外物層麵,沒有看見,而由於心的作用,在意識層麵已經「見到」了,而在語言層麵卻說沒有見到。這一表態,在實事層麵是真實的,但在「見」即意識層麵則是不真實的,因為說者忍住了自己的感覺層麵的東西沒有告訴對方。這是與「實語」相反的。5不兩舌是指不說能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關於此段落的層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初,對治離;後『未破』下,果行離。對治離者,即不破壞行,此唯約心。果行離者,通心及事,即是差別。」這是說,「對治離」是指不作破壞他人關係之念想,「果行離」則是指「心念」與具體語言行為方麵都遠離兩舌。6惱害澄觀說:「親舊成冤曰『惱害』。」(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可見,「惱害」是指使親戚與故舊友朋成為冤家對頭。7離間語十惡業之一,即離間人與人之間親和之言語,又譯作「兩舌語」。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的本性是不妄語,菩薩常常說實語、真語、時語,甚至在夢中也不忍作覆藏之語,菩薩無心這樣作,何況故意違犯呢!」
「菩薩的本性不兩舌,菩薩在諸位眾生之間沒有離間心、無有惱害心,不會將某些話語作為破壞別人的感受而故意向另外的人去說,不會因為想破除這人的某些看法而將那人說的話語說給這人聽,二人的關係仍然未破壞的就不使其遭到破壞,已經破壞的就不再增加其程度,不喜歡離間人,不以離間人為樂,不想離間的話語;不管這些話語是真實的還是不真實的,都不說離間的話語。」
「性不惡口1,所謂: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2,現前語、不現前語3,鄙惡語、庸賤語4,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5,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6,如是等語皆悉舍離。常作潤澤語7、柔軟語8、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9、善入人心語10、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11、身心踴悅語12。」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四種「語業」中的「不惡口」。「不惡口」,指不說粗暴及使人不悅的話。「不琦語」,指不說出於「散亂心」的雜穢語。
【注釋】1不惡口不發粗獷之惡言罵辱他人。關於此段落的層次,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依離惡口有二種離:一、果行離。二、對治離。果行離者,謂損他語能令他瞋。」而「對治離者,謂潤益語,於中有二種:一者,不粗不疾語。二者,可樂語。」2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關於此四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今初四語次第相釋。初一,總明語體。次,雲何獨害?以粗惡獷戾故。雲何粗獷?苦他故。如何苦他?令他瞋恨故。此之四語,義一名異。」可見,這四語的意義是一致的,也即以粗暴的語言傷害他人。3現前語不現前語據澄觀的解釋,其涵義為:「明其語時,謂前四有對麵,不對麵故。」此中,「前四」是指前文的「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可見,「現前語」與「不現前語」是指在言說「毒害語、粗獷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之時,有當麵與背後之分。4鄙惡語庸賤語據澄觀的解釋,此二語是說:「前語體不出二類:一、鄙惡,謂不遜故。二、庸賤,常無教訓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鄙惡語」是指不恭敬的語言。「庸賤語」是指所說的語言沒有能夠給別人以教益之處。5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據澄觀的解釋,其涵義為:「前粗鄙之言,自違於戒。何以違戒?以能苦他,令他瞋故。雲何苦他?不喜聞故。雲何令瞋?聞不悅故。」6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關於此七類話語,澄觀解釋說:此七類語言是從瞋恨、憤怒的心中發出的語言,使他人違犯戒律,產生瞋怒之苦。七類語言中,「『瞋忿語』是自瞋語體,下能令他瞋。」這是說,此七類語言的最大害處是使別人產生瞋怒之苦。「他瞋有二無饒益事:一、初五語,翻『喜』生『瞋』。謂聞而不愛,『如火燒心』;憶時不樂,故生『怨結』。『熱惱』者,令心胸閉塞。二、末後句,違樂致苦。謂己有同意樂事,自身失壞,令他失壞,失壞相知之樂故。」其他數語易於了解,後一句「能壞自身他身語」是指這些語言能夠破壞人與人之間已經建立的同心相知的融洽關係,不但破壞自己的快樂,也同時破壞了他人的快樂。7潤澤語據澄觀的解釋,「潤澤語」是針對「苦他語」、「令他瞋恨語」而言的,也就是以「潤澤語」來去除「苦他語」、「令他瞋恨語」。8柔軟語據澄觀的解釋,「柔軟語」是針對「毒害語」、「粗獷語」,也就是以「柔軟語」來去除「毒害語」、「粗獷語」。9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悅意語』翻上『瞋忿』,謂和悅意中而發言故。『樂聞』、『喜悅』翻不樂不悅,上說粗鄙,故不悅樂;今說順人、天,故生悅樂。又『悅意』下三語,展轉相釋。」10善入人心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善入人心』翻『如火燒心』、『熱惱』、『怨結』。上以忿心發言,故如火燒等,今以言順涅槃故,令善入人心。」11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風雅典則』卻翻上『鄙惡』、『庸賤』。前則街巷陋音,今則言含經史,故『愛樂』、『悅樂』翻『不可愛、樂』,生三昧故。」12身心踴悅語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身心踴悅』翻『壞自身他身』,生親善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的本性是不惡口,不說毒害語、粗暴語、使別人痛苦之語、使別人產生瞋恨之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可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可愛語、不可樂語、能壞自身他身語,如此等等語言都完全舍棄遠離。常常生起或者說出潤澤語、柔軟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喜悅語、善入人心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
「性不綺語1,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2、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3、巧調伏4、語隨時籌量決定語5,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散亂之言!」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的四種「語業」中的「不綺語」。「不琦語」,指不說出散亂雜穢語。
【注釋】1不綺語即不說散亂汙雜之語,亦不作巧佞之辯。關於此段落的層次,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依離綺語有二種離:一、對治離。二、果行離。對治離者,善知言說時,依彼此語勸發憶念。修行時,若見非善處眾生,令舍不善,安住善法。」而「果行離有二種:一、細。二、麤。遠離此二故,言果行離。」2時語依據澄觀的解釋,此處的「時語」是此段落語義的核心。「『時』之一字,亦總亦別。總者,上言思審者,謂思合其時,語默得中也。雲何為『時』?謂彼此無損,自、他成益時故。」這是指「時語」與「菩薩常樂思審語」的聯係。而具體言之,「略說有三:一、教化時語,謂見非善眾生,勸發生信,令舍惡就善,即『時』字別義。次二、教授時語,令其憶念。實語者,不顛倒,謂學承有本,轉相教誨。後二釋上,雲何不倒?以言含於義故,稱行法故。後三,教誡時語,令其修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中,「教化時語」對應於「實語」,「教授時語」對應於「義語」、「法語」,「教誡時語」則對應於「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3順道理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詞語的涵義說:「謂有罪者製,無罪者聽,為『順道理』」。4調伏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於製聽有缺,如法舉之,數數毀犯,折伏與念,雲『巧調伏』。」5隨時籌量決定語澄觀解釋說,隨時籌量決定語」是指菩薩針對時機確定計劃稱讚眾生使其產生歡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本性不綺語,菩薩常常以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道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為樂,這些菩薩對於戲笑尚且一直思審,何況故意說出散亂之言呢!」
「性不貪欲1,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心,不願不求。」
「性離瞋恚2,菩薩於一切眾生恒起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3,永舍瞋、恨、怨、害4、熱、惱5,常思順行仁慈佑益。」
「又離邪見6,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7,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8。」
【章旨】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繼續宣說「十善道」中的三種「意業」——「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不貪欲」是指對於自身所好之對境不生喜樂之念,不起貪著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之欲望 。「不瞋恚」是指禁止產生一切忿怒之心。「不邪見」是指不產生、執持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見。
【注釋】1不貪欲是指菩薩對於自身所好之對境不生喜樂之念,不起貪著之心以及不起取得占有的欲望 。2離瞋恚是指禁止產生一切忿怒之心。澄觀解釋說:「離於忿怒含毒,故名『離瞋』。」以能治之心舍離「瞋、恨、怨害、熱惱」,最終得到「順行」與「仁慈佑益」。3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關於此六心,世親、澄觀都說是菩薩針對不同眾生而產生不同的「能治之心」。4怨害關於此,澄觀解釋說:「障善名『怨』,增惡名『害』。」5熱惱指逼於劇苦,而使身心焦熱苦惱。關於此,澄觀解釋說:「忌勝名『熱』,謂見他愛事;苦他名『惱』,謂見他不愛事。」6離邪見「邪見」指不正之執見,特別是指與佛法正理違拗的道理。7菩薩住於正道不行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正直此四句,從「人」的角度言之,是「邪梵行求眾生」,也就是指追求「邪行」解脫的眾生。其中,「菩薩住於正道」一句是「治異乘見,小乘對大非正道故。」而「不行占卜」一句是指「治虛妄分別見,即是邪見。夫吉凶、悔吝,由愛惡生,故雲『虛妄』。」而「不取惡戒」是指「治於戒取」。「戒取」,又稱「戒取見」、「戒盜見」,指就戒禁(戒律、禁製)等而起之謬見,以非因為因,非道為道。如見牛狗死後生天,乃學牛狗之所為,食草啖糞,修非因非道之行,執迷此即生天解脫之因,此等妄見稱為「戒禁取見」。最後一句「心見正直」是指「治於見取」。所謂「見取」是指執著自己的見解,安住不舍,而且強非為是,即近於普通人的成見。其中,第一句是指「願邪,願小乘故。次三,解邪,顛倒見故。然邪見、惡戒,唯是外邪。見取一種通於內邪,謂學大乘者,執語成見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8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據澄觀的解釋,「無誑」是指對治「覆藏見」(即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感受)的,「無諂」是對治「詐現不實見」(即表麵偽裝討還對方,實際上心底裏並非真是如此)的,而「於佛、法、僧起決定信」則是對治「非清淨見」的。「誑」、「諂」屬於「行邪」,因為覆藏為非(不合於佛法),「諂」為「詐善」。「於佛、法、僧起決定信」是對治「信邪」的,主要包含「信世間故,又於三寶決不信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本性不貪欲,菩薩對於他人的財物、他人生存所使用的物品,不產生貪心,不想也不去追求。」
「菩薩的本性遠離瞋恚,菩薩對於一切眾生一直生起慈心、利益心、哀湣心、歡喜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棄瞋、恨、怨、傷害、嫉妒、惱怒之心,常常想著順行仁慈、佑助增益眾生。」
「菩薩又遠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做占卜之事,不取戒取見,心中的見解正直,無有誑心,無有諂媚之心,對於佛、法、僧起堅定不移的信仰。」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護持十善業道,常無間、斷。」
【章旨】此章為「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一——「攝律儀淨」(也稱之為「離戒淨」)的結語,澄觀稱之為「結成增上」。今文雖簡而具有三重涵義:其一,「如是護持十善業道」的意義為「遍護十善,即不闕義。」其二,「『常無間』即清淨義,誤犯之垢不起間故。」其三,「『常無斷,即常護義。』澄觀說:「具斯三義,得增上戒名。」(引文均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此護持十善業道,常常使其清淨而無有間斷。」
【說明】第二地「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至此,「三聚淨戒」的第一部分「攝律儀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此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複作是念:『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1。是故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2。何以故?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二「攝善法戒淨」的內容。「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為「三聚淨戒」之一,又作「受善法戒」、「攝持一切菩提道戒」、「接善戒」,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一層次,其涵義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
【注釋】1一切眾生墮惡趣者莫不皆以十不善業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觀智」的。其中,「墮惡取」一語有三種涵義:「一者,乘惡行往故,此即集因。《經》雲『皆以十不善業』。二者,依止自身能生苦惱,此即能墮一切眾生。三、常墮種種苦相處,斯即所墮惡趣。上二皆苦果。『業』者,因義。『道』者通『到』義。既要用不善,方墮惡道,則非無因所用。唯是不善,故非邪因。」所謂「十不善業」即「殺生」、「偷盜」、「邪婬」、「妄語」、「惡口」、「兩舌」、「貪欲」、「瞋恚」、「愚癡」(此經前文稱之為「邪見」)。2我當自修正行亦勸於他令修正行據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說明菩薩於此所生起的「願行」,「由念眾生惡因果故,便起大悲,要心二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大正藏》卷三十五)「二利」即「自利」與「利他」。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心念:『一切眾生之所以墮入惡道,莫不是因為其產生了十種不善之業(即「惡業」)。因此,我不但應當自己修習 正行,也應當激勵他人,使他們也修習 正行。為什麽要如此呢?如果自己不能修習 正行,而想使他人修習 正行,是絕對不可能的。』」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作是念:『十不善業1道,是地獄2、畜生3、餓鬼4受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5乃至有頂處6受生因。』」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以智慧修習 ,心狹劣故,怖三界故,闕大悲故,從他聞聲而解了故,成聲聞乘7。』」
【章旨】此章與下一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二層次「廣觀障、治,明攝善法」,其涵義是「觀五重善法,於上上清淨佛,善起增上心,求學修行攝善法戒清淨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章為「五重善法」的前二種——「人天十善」、「聲聞善」。
【注釋】1十不善業即「十惡」,指眾生之身、口、意所行的十種惡行為,又稱「十惡業道」、「十不善根本業道」、「十黑業道」。具體為:其一,殺生。其二,偷盜。其三,邪婬。其四,妄語。其五,兩舌,即說離間語、破語。其六,惡口,即惡語、惡罵。其七,綺語,即雜穢語、非應語、散語、無義語。其八,貪欲,即貪愛、貪取、慳貪。其九,瞋恚。其十,邪見,即愚癡。起首三種屬於「身業」,中間四種屬於「口業」,最後三種屬於「意業」,習慣稱之為「身三、口四、意三」。2地獄音譯作「捺落迦」、「那落迦」、「泥梨耶」、「泥梨」,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又稱「地獄道」、「地獄趣」、「地獄有」、「地獄界」。關於地獄的類別,主要有:其一,八大地獄,又作「八熱地獄」,即「等活」、「黑繩」、「眾合」、「叫喚」、「大叫喚」、「炎熱」、「大焦熱」、「阿鼻」(「無間」)等八大地獄。其二,「八寒地獄」,即「頞部陀」、「尼剌部陀」、「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媼缽羅」、「缽特摩」、「摩訶缽特摩」等八寒地獄。此外,「八大地獄」各有「十六眷屬地獄」,即附屬地獄,又稱「十六小地獄」、「十六遊增地獄」等。各類地獄皆由眾生所造各種不同之業因,而招感不同之果報。3畜生音譯為「底栗車」,又作「傍生」、「橫生」、「畜生道」、「傍生趣」,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指鳥、獸、蟲、魚等一切動物。「畜生」之名乃由人畜養之意而得,主要指家畜家禽。後來譯為「傍生」,乃取其形不如人之直,傍橫且傍行之義。「傍生」是無智暗鈍且其本處在大海中,後轉而遍於人、天及地獄等。4餓鬼音譯為「卑帝黎」,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又作「鬼道」、「鬼趣」、「餓鬼道」。眾生前生造惡業、多貪欲者,死後生為餓鬼,常苦於饑渴。餓鬼常居於閻魔王界,由閻魔王統治。亦有居於人間墳地、黑山洞等處。5天為佛教所言的六道輪回眾生之一,與「天上」、「天有」、「天趣」、「天道」、「天界」、「天上界」等同義。「天」為光明、自然、清淨、自在、最勝之義,是享受人間以上勝妙果報的所在。佛教把世間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四禪「十八天」,「無色界」有「四天」;此外尚有「日天」、「月天」、「韋馱天」等諸天神,這些總稱之為「天」。6有頂處音譯為「阿迦尼吒天」、「阿迦膩吒天」,意譯為「一究竟天」、「一善天」、「有頂天」。為「色界十八天」之一,「五淨居天」之一。位於「第四禪天」之最頂位,亦為「色界十八天」之最上天,為有形體之天處的最究竟者,故又稱「質礙究竟天」、「色究竟天」。生於此處的眾生沒有如同下地眾生所具有的粗想煩惱,因此既是「非有想」又「非想」。7聲聞乘「聲聞」是指因聲聞法而悟道,特指聽聞佛說法而悟道,在佛教中為小乘。「乘」為運載之意,指能乘載眾生至彼岸者。聲聞之人由觀四諦之理而出離生死,以達涅槃,故稱「四諦」法門為「聲聞乘」。「四諦」即佛教之根本教義「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十不善業道,是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眾生受生的原因;十善業道,是人、天乃至有頂處中眾生受生的原因。」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盡管是用智慧去修習 的,但由於其心狹小低劣的緣故,恐怖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的緣故,闕失大悲的緣故,跟從其他聞聲而得以理解了悟的緣故,因此,成就了聲聞乘。」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緣法1故,成獨覺乘2。」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具足悲湣故,方便所攝故,發生大願故,不舍眾生故,希求諸佛大智故,淨治菩薩諸地故,淨修一切諸度故,成菩薩廣大行3。」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一切佛法皆得成就;是故我今等行十善,應令一切具足清淨4。」
【章旨】此章為「五重善法」的後三善法——「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其中,「菩薩十善」、「佛善」為最高、最殊勝的善法。
【注釋】1因緣法因緣是佛教用來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的最為重要的理論。其中,主要依據或條件叫「因」,輔助條件叫「緣」。佛教認為,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成的。因緣全部具備,事物就存在;因緣散離,事物就不存在。由於形成「法」即事物的因緣是時時處在變動之中的,所以,諸法無常,諸法皆空。2獨覺乘「獨覺」又稱「緣覺」,指獨自悟道之修行者。「獨覺乘」與「聲聞乘」同為佛教中之小乘,指到達緣覺果之法門,亦即指十二因緣之法。又作「辟支佛乘」、「獨覺乘」。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辟支佛有三種相:一者,自覺。二、不能說法。三、觀少境界。」經文中,「不從他教,自覺悟故」即指「自覺相」;「大悲方便不具足故」即是指「不能說法」;「悟解甚深因緣法故」即是指「觀少境界」。而「獨覺乘」也有與「聲聞乘」一致的地方,即世親所說的「因集、畏苦、舍眾生,辟支佛亦有此法。」3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等十句世親解釋說:「菩薩有四種相:一者,因集。二者,用。三者,彼力。四者,地依。」經文中,「修治清淨,心廣無量故」,為「因集」;「具足悲湣故」為菩薩之「用」;「方便所攝故」即指「四攝法」,為菩薩之「力」;「發生大願」下,都是顯示十地之境界,即菩薩第四相即「地依」。「地雖有十,就三祇滿處略舉三地,以攝餘七。一、『發生大願』即淨深心,初地。二、『不舍眾生』,即不退轉地。雖得寂滅不舍眾生,即八地。三、『希求佛智』等,即受大位地,是第十地。」關於第十地的描述有三句:「希求諸佛大智故」的涵義是「觀求行證,智度滿故」。「淨治菩薩諸地故」的涵義是「盡淨諸地障故」。「淨修一切諸度故」的涵義是「盡淨諸度蔽故」。最後一句「成菩薩廣大行」為此段落的結語,其義為「結成自乘」。(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4一切種清淨故乃至證十力四無畏故等四句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此四句包含四層涵義:「前三屬佛,後一菩薩思齊。一者,滅,謂不善業道共習 氣滅故,種智清淨。二者,舍,謂乃至證十力、無畏不共之法,舍二乘故。三者,方便,謂於菩薩乘一切佛法,皆善巧成就故。四、菩薩求無厭足,故雲『是故我今等行十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習 整治使其心清淨,其心廣大無有限量的緣故,具足悲湣的緣故,方便所攝的緣故,發生大願的緣故,不舍棄眾生的緣故,希望求得諸佛大智的緣故,淨治菩薩諸地的緣故,清淨修習 一切諸度的緣故,因此,成就了菩薩廣大之行。」
「又此上上十善業道,一切種清淨的緣故,甚至證得十種力、四種無畏的緣故,一切佛法都得以成就。因此,我現今修行十善,應當使一切都具足,都清淨。」
「又此上品十善業道,修習 整治使其心清淨,由於不跟從其他人的教誨的緣故,是自覺領悟的緣故,其不具備大悲方便的緣故,悟解了甚深的因緣法的緣故,因此,成就了獨覺乘。」
「如是方便,菩薩當學。」
【章旨】此章為「攝善法戒」的第三層次「結勸修學」(即激勵修學)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此的方便,菩薩都應當修習 。」
【說明】至此,「三聚淨戒」的第二部分「攝善法戒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作是念:『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1。』」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明地相」的第二層次「自體淨」之三——「攝眾生戒淨」(這是澄觀的稱呼,世親稱其為「利益眾生戒淨」)的內容。「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第一層次為「廣明攝生」,其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總體概括部分。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
【注釋】1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關於此三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果』有三塗不同,『因』有三時階降。《論》名『時差別』。『三時』複二:一者,約心。謂如殺生,欲殺、正殺、殺已,三時俱重,名為『上者』。隨一時輕,為『中者』。三時俱輕,為『下者』。二、約時。謂少時、多時、盡壽作等餘有三品。」依照澄觀的說法,「十惡業」中,從「心」的角度言之,無論是在意念層麵,在實施過程中,還是在實施完成之後,都算作重罪的,屬於上等之因,應當墮入地獄。而在意念層麵、正在實施階段、實施完成階段,譬如在意念層麵為輕的,屬於中等之因,應當墮入畜生道。而在意念層麵、正在實施過程以及實施完成之後,都屬於輕罪的,屬於下等之因,應當墮入餓鬼道。從「時」即持續性的角度言之,則有在較為短暫的時間段內、較為長期以及多次重複地造業,或者在一生一直持續不斷地造業,等等三種區別。這三種情況都屬於重罪的,屬於上等之因,應當墮入地獄。在較為短暫的時間內造業,為輕罪的,則為中等之因,應當墮入畜生道。在三種情況下都屬於輕罪的,則為下等之因,應當墮入餓鬼道。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十不善業道中的上等為墮入地獄道之因,中等為墮入畜生道之因,下等為墮入餓鬼道之因。』」
「於中,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1:一者,短命;二者,多病2。」
「偷盜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3。」
「邪婬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4。」
「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5。」
「兩舌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斃惡6。」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主體部分,即澄觀所判釋的「別顯知果」層的前半部分內容。在此部分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較為詳細地宣講了「十惡業道」中的「殺生之罪」、「偷盜之罪」、「邪婬之罪」、「妄語之罪」、「兩舌之罪」所導致的「異熟果報」(即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以及十種「等流果報」及「增上果報」。具體涵義請參見注釋。
【注釋】1二種果報關於此章中的果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十不善中,各有二果差別:一、報果差別,所謂三塗異熟。二、習 氣果差別,即人中殘報,是正報之餘。《經》中『若生人中得二種』是。」這是說,依照「十惡業」的上、中、下三等的差別,「十惡業」之「異熟果報」分別為「地獄」、「畜生」、「餓鬼」。而「十惡業」的「習 氣果報」則為生入人道而各自別受兩種不同的果報,澄觀說這屬於佛教所言的五種果報中的「等流果報」、「增上果報」。所謂「異熟果」是指由「異熟因」所招感之果報。《俱舍論》以「五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七心界」(即「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無間滅之意根」等之「無覆無記性」為「異熟果」。大乘唯識學則將一切有情總報之果體(即第八識),稱為「真異熟」;從「真異熟」所生之前六識別報,稱為「異熟生」。「真異熟」與「異熟生」合稱為「異熟果」。「異熟果」實際即指第八識,以此識能含藏一切諸法種子而成熟諸根識之果。所謂「等流果」是指從等同之因所流出之果。如從善因生善果,從惡因生惡果,從無記因生無記果。「等流」一詞,即指「等同流類」之意;以因與果之性質同類,故稱「等流」。而資助主因之助因為「增上緣」,依增上緣所得之果,即為「增上果」。此外,又指能作因所得之果,即依助業之增上力所生的結果,亦即藉業之餘勢而顯現之果,如相對於眼根,眼識是其「增上果」。2一者短命二者多病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殺生中,殺令夭折,不終天年,故得『短命』,即正惡等流。二、未死受苦,故獲多病,即方便等流。怖無精光,感外增上,資具等物乏少光澤。」「短命」與「多病」為「等流果」,資具等物乏少光澤為「增上果」。3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關於此,澄觀解釋說:「盜損彼財故,獲貧窮,令其不得稱意受用故,共財不得自在。感外田苗霜雹損耗。」「貧窮」與「共財不得自在」屬於「等流果」,而莊稼遭受災害為「增上果」。4一者妻不貞良二者不得隨意眷屬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婬中令其妻,不貞故,方便詃誘故。婬之穢汙感外臭惡塵坌。」「妻不貞良」與得不到隨意的伴侶為「等流果」,而因其性行為而感得惡臭飛塵為「增上果」。5一者多被誹謗二者為他所誑關於此,澄觀解釋說:「誹謗約違境,被誑約違心,言無實故。外感農作事業多不諧偶。」「多被誹謗」與「為別人所騙」屬於「等流果」,而「日常實物與農作方麵常常不順利」屬於「增上果」。6一者眷屬乖離二者親族斃惡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兩舌中,令他離間故,親友成怨故。由出不平之言,外多險阻。」澄觀說,除去經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為:由於常說出使人不平靜、不舒意的話語,因此外出經常遭遇困難、危險。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在十惡業中,殺生之罪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短命;其二,多病。」
「偷盜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貧窮;其二,與別人共同占有財物,不能夠自在。」
「邪婬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其妻子不貞潔善良;其二,不能夠獲得滿足心意的伴侶。」
「妄語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被人誹謗;其二,被他人所欺騙。」
「兩舌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眷屬乖戾離心;其二,親族之間不合。」
「惡口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1。」
「綺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2。」
「貪欲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3。」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4。」
「邪見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5。」
【章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為會眾較為詳細地宣講了「十惡業道」中的「惡口之罪」、「綺語之罪」、「貪欲之罪」、「瞋恚之罪」、「邪見之罪」所導致的「異熟果報」(即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以及十種「等流果報」及「增上果報」。具體涵義請參見注釋。
【注釋】1一者常聞惡聲二者言多諍訟關於此,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惡口中,語體惡故,語用惡故。言恒有諍,違惱他人。外感荊棘、砂、鹵等事。」澄觀說,除了經文中所列的「等流果」之外,其「增上果」為:外感荊棘、砂土、鹹鹵等不順利的事務與食物。2一者言無人受二者語不明了關於此「等流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解釋說:「言無人受,機不領故;語不明了,自綺錯故。」而「增上果」為:「以言綺故,外感果,物不應其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物不應其時」為其增上果。3一者心不知足二者多欲無厭關於此「等流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已得不足故,未得欲求故。貪則念念欲多。感外增上,日日減少。」這是說,「等流果」為心不知足而多欲望 ,但「增上果」卻是滿足的可能與條件越來越減少。4一者常被他人求其長短二者恒被於他之所惱害關於此,澄觀解釋說:「瞋恚中二種『等流』,似前輕後重。見其不可意故,求彼長短。二、惱害彼故,瞋,不順物之情。外感增上,其味辛苦,又多惡獸毒蟲。」(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因前世不能容物,稍不如意,即興瞋恨,故在今生被人伺求長短,而動輒得咎。因前世瞋惱眾人,使其不安穩,故在今生常被多人之所惱害。這是「等流果」。而「增上果」則是常常隻得食用辛、苦之食品以及遭遇猛獸毒蟲。5一者生邪見家二者其心諂曲關於此果報,澄觀解釋說:「還生邪見之家,若水之流濕。心見不正,故多諂曲,總由不正故。外感上妙華果,悉皆隱沒,似淨不淨,似安不安。」生於邪見之家以及其心諂曲為「等流果」,而雖然有上等美妙花朵,但卻隱沒不見,此即「增上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惡口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聽到惡聲戾罵;其二,多有諍訟之事發生。」
「綺語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他的話語沒有人接受;其二,他的話語無人能夠明了。」
「貪欲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他的心不知足;其二,他的欲望 很多而不能滿足。」
「瞋恚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常常被他人苛求、責備;其二,一直被於他人所惱害。」
「邪見之罪也能使眾生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如果有幸生於人道之中,即獲得二種果報:其一,生於邪見者之家;其二,其心諂媚扭曲。」
「佛子!十不善業道能生此等無量無邊眾大苦聚。」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一層「智」的結語部分,其涵義為無邊的苦聚都是由「十不善業道」即「十惡業」所造成。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總而言之,十不善業道能產生這等無量無邊的眾多的大苦聚集。」
「是故菩薩作如是念:『我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為法園苑1,愛樂安住。』」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二層「願」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關於此中所言的「願」與上下文的關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依智起願,願為眾生自修善故。但離惡因,惡果自亡。願修善因,善果自至。」
【注釋】1園苑即「園囿」,有二義:其一,周以圍牆,布置亭榭石木,間或畜有鳥獸的皇家花園。其二,泛指庭園,花園。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因此,菩薩產生了這樣的念想:『我應當遠離十不善道,以十善道作為培育正法的園、苑,喜愛並且樂於安住十善道。』」
「自住其中,亦勸他人令住其中。」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三層「行」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關於此中所言的「願」與上下文的關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行,依願起行,如誓修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不但自己住在十善道之中,也激勵他人使其住於十善道之中。」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複於一切眾生生利益心、安樂心1、慈心、悲心2、憐湣心、攝受心3、守護心、自己心4、師心、大師心5。」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四層「集」的內容。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集者,依增上悲複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複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這是說,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釋】1利益心安樂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惡行眾生住於善行,因此產生「利益心」。「為苦眾生令得安樂」,菩薩因此產生「安樂心」。這是此章所涉及的第一、二種眾生。2慈心悲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心懷怨憎的眾生不再有怨憎而產生慈心,為了使貧窮眾生遠離苦難而產生救拔其出離苦海的悲心。法藏說第三類「怨」眾生,第四為「貪」眾生。3憐湣心攝受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喜樂眾生不放逸而產生憐湣心,為了使外道眾生信仰佛法而產生攝受心。4守護心自己心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菩薩為了使與自己「同行」即初步具備與其相近的境界之眾生不退轉而產生「守護心」。至於「自己心」是指菩薩「於一切攝菩提願眾生,取如己身,是諸眾生即是我身。」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則明確地將此類眾生解釋為「入法眾生」。5師心大師心這兩種心與前述八種不同,比之殊勝,因為菩薩麵對的是與其同向大乘道者或者境界比自己還要高者,麵對前者產生效法的念想,即「師心」,麵對後者則產生更為強烈的「大師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又麵對一切眾生而產生利益心、安樂心、慈心、悲心、憐湣心、攝受心、守護心、自己心、師心、大師心。」
「作是念言:『眾生可湣,墮於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1。我應令彼住於正見,行真實道。』」
【章旨】此章為「廣明攝生」五層涵義的第五層「集果」的內容,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此層十段文字,各有二層:「先觀所化,後『我當』下,與濟拔心。前即所治,後即能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菩薩對於這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此章為化度十類眾生的第一類「顛倒眾生」的內容。
【注釋】1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依據世親、澄觀的解釋,「邪見」為「總」,後三為「別」,合起來名為「四顛倒」。「理外推求,故名『邪見』。」這是說,在佛教所講的道理之外推理思考,名為「邪見」。而對於涅槃「四德」——「常」、「樂」、「我」、「淨」的錯誤理解則分別成為「惡慧」、「惡欲」。「『常』、『樂』二倒,名為『惡慧』,專念分別方得行故。『我』、『淨』二倒,名為『惡欲』,不假專念即能行故,以性成故,由計『我』、『淨』便欲名等。」這是說,對於「常」與「樂」,須通過分別計度纔能得出;而對於「我」、「淨」則不需要通過分別思維,僅僅通過感覺、欲望 就可以產生計度(引文中「名」為名相、概念之義)。而「『惡道稠林』者,結其邪見為諸過因。『惡道』者,非正道故,顯前顛倒為現行煩惱行處。『稠林』者,亦為隨眠之因。」(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惡道稠林」則是總結前三顛倒的。「惡道」,順著惡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稠林」,又作「謎」,即密茂之森林;佛教比喻眾生邪見煩惱,交 絡繁茂,猶如稠林。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產生這樣的念頭:『眾生確實可湣,墮入邪見、惡慧、惡欲、惡道稠林等四顛倒。我應該使他們住於正見,走向真實的道路。』」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瞋、恨,熾然不息1。我當令彼住於無上大慈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2。我當令彼住於清淨身、語、意業正命法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誌求出要方便3。我當令彼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安置清涼涅槃之處。』」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二、三、四等五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欲求眾生」的方法。因為這些眾生向外追求「五欲」,因此名為「欲求眾生」。此章的涵義,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為「化現得五欲受用生過」,即化度已經獲得五欲而且產生過錯的眾生。此中的「五欲」是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注釋】1一切眾生分別彼我互相破壞鬥諍瞋恨熾然不息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追求、使用、占有財物中的排他行為及其由此產生的心理活動。澄觀說:「已得之物不與他共,於費用時生瞋過也。」而這一過錯的破壞性有兩方麵:「一、鬥諍,於言中。二、對怨,於心中,即分別彼我。」「由瞋恨故,思念作報,身心惡行熾然不息。」(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此過可以用「慈心」來對治。2一切眾生貪取無厭唯求財利邪命自活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無限度地追求、使用、占有財物的心理和行為。「邪命自活」即指不以正道而以邪曲之方法生活,全稱「邪活命」。3一切眾生常隨三毒種種煩惱因之熾然不解誌求出要方便「三毒」即「貪」、「瞋」、「癡」。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所言的是由於積聚財物而產生的過錯。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由於分別彼與我,產生互相破壞的念頭與行為,互相打鬥、諍論,互相瞋恨,這些煩惱猛烈地燃燒,從不停息。我應當使他們住於無上大慈心之中。』」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貪取而無有滿足的時候,為了追求財物、利益,不惜用不正當的手段維護自己的生存。我應當使他們住於清淨的身、語、意三業的正當生活之中。』」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常隨從貪、瞋、癡三毒,種種煩惱因而猛烈燃燒,從不停息,不了解追求出離解脫的方法。我應當使他們除滅一切煩惱大火,將其安置在清涼的涅槃之處。』」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1;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2;行曠野險道3;起諸惡見4。我當令彼得無障礙清淨智眼5,知一切法如實相6,不隨他教。』」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五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仍然未獲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眾生的方法。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追求有二種:一、追求現報,習 惡行故。二、追求後報,習 善行故。」此章為「追求現報」的過錯,澄觀將其歸並為四種,具體見注釋。
【注釋】1一切眾生為愚癡重暗妄見厚膜之所覆故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一種——「愚癡覆心過」。其中,「『愚癡』是癡體,『重暗』是癡相,亦是癡過。餘皆癡過:一『重暗』者,迷現在苦,不知是苦。二、『妄見』者,於現下苦妄見樂故,如見空華。三、『厚瞙』者,不見未來當受苦報,如眼厚瞙,都無所見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入陰翳稠林失智慧光明據澄觀解釋,此二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二種——「增惡遠善過」。「入陰翳稠林」一句中,「陰翳」為「遮蔽」的意思,「稠林」則指密茂之森林,在此用來比喻眾生邪見煩惱,交 絡繁茂,猶如稠林。澄觀說此句的涵義是:「增惡,由迷異熟,愚順不善行,增長『結』、『使』,名『入陰翳稠林』。」此中,「結」與「使」都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係縛身心,結成苦果,故稱為「結」;能使眾生沉溺於生死苦海,故又名為「使」。「失智慧光明」一句的涵義則是「明遠善也,癡為善行障故。」3行曠野險道澄觀解釋說,此句是言眾生「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三種——「受苦報過」。其涵義為:「生死長、廣,迥無所依,喻之『曠野』。多難障礙,複名『險道』。流轉稱『行』。」這是說眾生行走在生死的曠野、險道之中。4起諸惡見關於此句,六十卷《華嚴經》及《十地經論》翻譯與此略有不同。佛陀跋陀羅譯本為:「隨逐種種無量邪見。」(佛陀跋陀羅譯《華嚴經》卷二十四)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則為:「墮大黑暗處,隨其所見到種種險道。」澄觀則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此句是言「追求現報」所產生的四種過錯的第四種——「無正對治過」。盡管八十卷《華嚴經》的譯文與《十地經論》不同,但澄觀還是沿襲了世親的解釋。5無障礙清淨智眼關於此「眼」,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得淨慧眼』是體。此眼有二能:一、見如實相。二、由見實相,即不隨他。具斯二義,名『真慧眼』。」6實相又名「佛性」、「法身」、「真諦」等,原義為「本體」、「實體」、「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萬法真實不虛之體相,或真實之理法、不變之理、真如、法性等。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被愚癡、重暗、妄見、厚膜所遮蔽的緣故,進入陰翳的煩惱稠林,失去智慧所具有的光明,行走在曠野險道之中,產生、生起諸惡見。我應當使那些眾生獲得無障礙的清淨智慧之眼,知曉一切法都如同實相,不跟隨別人的指教。』」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1;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2;隨逐邪道,行顛倒行3;譬如盲人;無有導師4;非出要道謂為出要5;入魔境界,惡賊所攝6;隨順魔心,遠離佛意7。我當拔出如是險難,令住無畏一切智城。』」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六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仍然未獲得「五欲」而正在迫求的眾生的方法。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說:「追求有二種:一、追求現報,習 惡行故。二、追求後報,習 善行故。」此章為「追求後報」的過錯部分,澄觀說,此章的十句有三層涵義,具體見注釋。
【注釋】1一切眾生在於生死險道之中此句為「追求後報」的概括,此後有八句分別具體闡述其義。澄觀說,此句是闡述「隨順險道過。謂以迷出世勝義愚,造福不動業,求未來報,則常在險道。」「險道」即指「生死」,其原因在於:「由世間少善為根本故,則人、天報危,故名『險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將墮地獄畜生餓鬼入惡見網中為愚癡稠林所迷「將墮地獄畜生餓鬼」一句「明有苦,謂心雖求出,而行順三塗,如臨深淵故雲『將墜』。」而「入惡見網中」一句「明迷苦,於苦果中妄生樂想,為惡見網縈,如世險道葛藟交 加。」「為愚癡稠林所迷」一句是言「迷於集因,謂為愚癡所覆,不知煩惱,不覺業空。若加深林,不見危險。」3隨逐邪道行顛倒行此句的涵義為「明其造集,世寡正道,學即隨邪。複起邪業,為『行顛倒行』,如險路多岐,動入豺狼之徑,雖疲行不已,欲進返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4譬如盲人無有導師「譬如盲人」一句的涵義是:「顯無道體,無正慧眼,但得果,貪著愛欲所盲。」而「無有導師」一句的涵義則是:「明闕道緣。『導師』者,謂佛、菩薩。既離明導,有二種失:一、當生惡道。二、今世、後世,雖處人、天,放逸障見,故佛雖出世,有不見聞,如盲。無導師,若不陷深坑,則坐而不進。」(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5非出要道謂為出要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謂『為出要』者,正迷於滅,希求涅槃,而趣異處,謂於梵天乃至自在,依正之所以為涅槃,推斯邪解以為正見。如在險道,以塞為通。」這是說,由於迷戀於希望求得涅槃境界,而錯誤地依止於大梵天、大自在天,以其為涅槃境界,並且將此邪見推定為正見。6入魔境界惡賊所攝非出要道澄觀說,此句是顯示在滅除煩惱問題上的障礙,「五種妙欲是魔境界。」「五種妙欲」即「五欲」,其有兩種不同涵義:第一,指「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第二,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此處是指前一種涵義。7隨順魔心遠離佛意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顯示「追求後報」之失。「隨順魔心」為「依止怨,故失離惡法。」而「遠離佛意」則顯示「遠善友,故失進善法,人、法俱失。」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行走在生死險道之中;將要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陷入惡見網之中;被愚癡稠林所迷惑;隨逐邪道,行顛倒之行;譬如盲人;無有導師引導;將並非脫離苦難的道路當作脫離苦難的道路;進入魔的境界,被惡賊所攝持;隨順魔鬼之心,遠離諸佛的旨意。我應當拔濟其出離如此危險、苦難之處,使其住於無所畏懼的一切智之城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1;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湍馳奔激,不暇觀察;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2;身見羅刹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3;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4;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5。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6。』」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七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有求眾生」的方法。所謂「有求」是「求三有中,正報之果故。」這裏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第七方麵的主旨是明確「道差別」,即「六趣流轉」的狀態。
【注釋】1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句是講眾生輪回六道就如同漂溺於大河。而澄觀又以唯識學的八識說來解釋:「亦是賴耶瀑流,七識波浪。」這是說,此句中的「瀑流」是指「阿賴耶識」,而「波浪」則是第七「末那識」。依照這一解釋,眾生之所以輪回於六道是第七識執持第八識為真實的存在的結果,這也就是澄觀所說的從「阿賴耶識」的瀑流中流出七識波浪。2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生死洄澓愛河漂轉等五句這五句是言「有求眾生」的「自體相」。「自體有五種相:一、深。二、流。三、名。四、漂。五、廣。」初句「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是指「深」,「即具足四流無量水故,為煩惱河。二、『生死洄澓』者,流也。上總四流煩惱因深故,此苦果常流無竭。上二即漂溺處,於此生死而漂溺故。三、『愛河漂轉』者,名也。前明四流,雖無惑不攝,愛潤生死,由此漂溺,偏受河名。如愚墮河,愛即難出。」第四句、第五句「湍馳奔激,不暇觀察」是指「漂」。這一層「有二義:一、顯河急故,雲『湍馳奔激』,謂雖寶愛身欲,令長久,而念念不住,是漂溺時。二、由急故,不能如實知其過失,亦複不見涅槃彼岸,故雲『不暇觀察』。是為如此漂溺。」第六句、第七句「為欲覺、恚覺、害覺,隨逐不舍」,「『隨逐』者,廣也,謂隨欲等覺遍覺五塵,故名為『廣』,依此漂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3身見羅刹於中執取將其永入愛欲稠林依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身見羅刹於中執取」一句的涵義是「執」,即「執著我、我所窟宅,不能動發,故雲『身見羅剎於中執取』。」身見,音譯作「薩迦耶見」、「颯迦耶見」、「薩迦邪見」,又作「有身見」,即認為身為「五蘊」之集合,而「五蘊」之「法體」實有,故緣「五取蘊」,而執著於我及我所為實有等之妄見,稱為「有身見」。羅刹,惡鬼的總名,男的叫「羅刹娑」,女的叫「羅刹私」,或飛空,或地行,喜歡食人的血肉。而「將其永入愛欲稠林」一句的涵義則是「轉還,謂先舍欲,已得生上界。由身見執,還生下界欲念之中。」將這兩句合起來言之,其涵義則是:眾生由於有身見的緣故,而執著有真實的我存在,正是由於這種執著使得眾生又墮入愛欲的森林之中,轉生於下界的欲念之中。4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住我慢原阜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於所貪愛深生染著」一句是言「中著」,即內心的執著,其涵義為「於受用時,求欲等樂著故。」而「住我慢原阜」一句則是言「增慢」,其涵義是「於受用事時中,我慢、大慢憍慢自高輕彼故。慢令心高,故喻『原阜』。上不停法雨,下不見性水(澄觀解釋為「佛性之水」),廣平曰『原』。原自是高,原上加阜,則慢上過慢。」(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原」是指高原,「阜」是指土山。此句即以高原之上的土山譬喻「我慢」。5安六處聚落無善救者無能度者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三句的涵義是「三失」:第一,「安六處聚落」的涵義是「處善道中,無出離心」。「六處」為「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第二,「無善救者」是「無救失」,眾生「處惡道中,無人濟拔」。第三,「無能度者」是指「異處去失,生諸難處不值佛世。」(世親《十地經論》卷四)6我當於彼起大悲心以諸善根等七句此七句屬於「能治」,即對治流轉的方法。其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為:「初,起化心。後『以諸』下,成化行。化行有六:一、與善因,謂六度萬行以為船筏。二、作救緣。三、令無苦患。四、令離集染。五、證涅槃寂靜。六、令得菩提大智。」「我當於彼起大悲心」為其「起化心」,「以諸善根,而為救濟,令無災患,離染,寂靜,住於一切智慧寶洲」六句則依次為前述所言六種「化行」。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被大瀑流的波浪所淹沒;進入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在生死的漩渦之中洄轉;在愛河之中漂轉;湍馳奔激,沒有閑暇觀察;被欲覺、恚覺、害覺所指使,隨逐不舍;眾生由於有身見的緣故,而執著有真實的我存在,正是由於這種執著使得眾生又墮入愛欲的森林之中,轉生於下界的欲念之中;眾生對於所貪愛的對象深深地產生染著,住於如同高原之上的土山的我慢之中;住於天、人、阿修羅三善道之中不知道出離,沒有善於並且能夠救助他們的人或者天神出現,也沒有能夠濟度他們渡過生死河流的人或天神出現。我應當麵對這些眾生而生起大悲心,以諸善根來救濟他們,使他們沒有災患,遠離汙染,住於寂靜的涅槃境界,住於一切智慧的寶洲。』」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處世牢獄1,多諸苦惱2,常懷愛憎3,自生憂怖4,貪欲重械之所係縛5,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6。我當令彼永離三有7,住無障礙大涅槃中。』」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八個方麵,金剛藏菩薩繼續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有求眾生」的方法。所謂「有求」是「求三有中,正報之果故。」這裏的「三有」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第八方麵的主旨是明確「三界係閉」,即眾生被關閉於三界之中而不能脫離。
【注釋】1一切眾生處世牢獄三界係縛猶如牢獄,而眾生由於自己的欲望 卻被關閉於三界之中,不能脫離。這是「三界係閉」義的總句,下文則分五個方麵來說明眾生追求所產生的過錯:「一、苦事。二、財盡。三、愛離。四、有縛。五、障礙。」(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2多諸苦惱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無病難」,「無病是樂,病則有苦。」而「苦謂身諸病,苦惱謂心病,愁惱。」3常懷愛憎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資生難」,「愛彼資生,求而不得;憎彼貧窮,遠之強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資生」是指衣、食、住之具,因為其能夠資助人之生命,所以名之為「資生」。4自生憂怖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親難」,「親愛別離,故生憂怖。」(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5貪欲重械之所係縛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戒難」,「雖生上界,暫離犯戒,不免戒行相違,還為貪械所縛。」6無明稠林以為覆障於三界內莫能自出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的涵義是「見難」,「雖得世間八禪定智,亦為無明所覆,與正見相違。」7三有三界的生死有因有果,所以叫做「三有」。「三有」有兩種不同說法。第一種包含:其一,「欲有」,即「欲界」的生死;其二,「色有」,即「色界」的生死;其三,「無色有」,即「無色界」的生死。第二種包含:其一,「本有」,指現生的身心;其二,「當有」,指未來的身心;其三,「中有」,指本有與當有之間所受的身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住於世間這座牢獄之中,有很多苦惱,常常懷有愛與憎恨之心,自己產生憂慮、恐怖,被貪欲這樣的重械所係縛,被無明稠林所覆障,在三界之內不能夠自己出離。我應當使其永遠出離欲界、色界、無色界三有,使其住於無障礙的大涅槃境界之中。』」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執著於我1,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2,依六處空聚3,起四顛倒行4;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5,五蘊怨賊之所殺害6,受無量苦。我當令彼住於最勝無所著處,所謂滅一切障礙無上涅槃。』」
「又作是念:『一切眾生其心狹劣,不行最上一切智道,雖欲出離,但樂聲聞、辟支佛乘。我當令住廣大佛法、廣大智慧。』」
【章旨】此章為「集果」中的第九、十兩個方麵,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化度那些「梵行求」眾生的方法。這兩類眾生都為出離世間而修梵行,但卻都有缺陷。第九類為「邪梵行求」眾生,其所選擇的修行方法是錯誤的,這類眾生即是外道眾生,菩薩使其舍邪歸正。第十類為「同法小乘」眾生,所謂「同法」是指與菩薩同修佛法,但卻以小乘為歸趣,對於這類眾生,菩薩使其舍權歸實。
【注釋】1一切眾生執著於我這一章是針對外道而言的。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的解釋:「謂執著於我過,然諸外道執見雖多,以我為本,斷、常等見皆因此生。」這是說,經文中雖然隻提到「執著我」,但因為「斷見」與「常見」都是以「我見」為本而生的,所以此處所言應該指所有外道邪見。2於諸蘊窟宅不求出離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此句的涵義是「彼外道眾生欲趣涅槃,以有我故,於五陰舍不能動發。」這是說,那些外道眾生想歸向涅槃,但卻由於執著於「我」,住於五陰的舍宅而不能出發走向涅槃。3依六處空聚關於此句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所趣不真內入無我,故名『空聚』。我想妄計,遍於六根,故名為『依』。」「六處」為「六根」的別名,「處」是出生之義,謂出生「六識」之處,指「六根」緣「六塵」,生起「六識」。這是說,外道修行的歸趣不是進入真正的「無我」境界,而是依持於「六根」而執持「我」的存在。4起四顛倒行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解釋說:「造行不正。既求涅槃,應行八正。翻行邪道,四顛倒行。以彼計蘊,身受心法為淨等故。」「四顛倒行」即指依照四種顛倒妄見而做的修行,具體是:第一,「常顛倒行」、「樂顛倒行」、「我顛倒行」、「淨顛倒行」。即凡夫不知此迷界之真實相,而於世間之「無常」執「常」、於諸「苦」執「樂」、於「無我」執「我」、於「不淨」執「淨」等之行。5為四大毒蛇之所侵惱「四大毒蛇」是以毒蛇比喻人身之「地」、「水」、「火」、「風」四大。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載,人身之四大,如四毒蛇居於一篋,此四大蛇之性各異,「地」、「水」二蛇之性多沉下,「風」、「火」二蛇之性輕舉,四蛇若相互乖違,則眾病生。6五蘊怨賊之所殺害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五陰隨逐苦」。因為「五蘊具諸結過,常能害人善法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所以,佛經中常常以「怨賊」比喻「五蘊」結成的眾生之身心。「五蘊」,又稱「五陰」。「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由於執著於有我的真實存在,被拘禁於五蘊的窟宅之中,不追求出離,依持與六根,產生四種顛倒之行;被地、水、火、風四大毒蛇所侵犯擾惱,被五蘊怨賊所殺害,承受無量的痛苦。我應當使其住於最殊勝而無所執著之處,這就是滅一切障礙的無上涅槃境界。』」
「菩薩又產生這樣的念想:『一切眾生其心狹小、低劣,不行最上一切智之道,雖想著出離,但卻樂於聲聞、辟支佛乘。我應當使其住於廣大佛法、廣大智慧之中。』」
「佛子!菩薩如是護持於戒,善能增長慈悲之心。」
【章旨】此章為「攝眾生戒」的結語,也是「自體淨」即「三聚淨戒」部分的結語。「攝眾生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關於此句,澄觀解釋其涵義為:「結成攝生之戒,護持於戒,即前律儀及攝善法故,能增長慈悲之心,即益生戒。」(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如此護持於戒,善於並且能夠使慈悲之心得到增長。」
【說明】「三聚淨戒」的第三部分「攝眾生戒淨」部分,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講完畢。同時,「正說分」之一——「明地相」部分,至此也就全部完畢。第二地之「地相」是指「清淨戒」。而「清淨戒」有二種淨,第一為「發起淨」。第二為「自體淨」。
「發起淨」的涵義是以十種「直心」趣向「自體淨」。十種「直心」為「正直心」、「柔軟心」、「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純善心」、「不雜心」、「無顧戀心」、「廣心」、「大心」。
而「自體淨」的基本內容是「三聚淨戒」。「三聚淨戒」則分為三部分:
第一,「攝律儀淨」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以「十善業道」翻轉「十惡業道」。「十惡業道」為「殺生」、「偷盜」、「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欲」、「瞋恚」、「邪見」。與此相對應,「十善業道」則為「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第二,「攝善法戒」的涵義是誓願實踐一切善法,即修習 諸善,以一切善法為戒。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第一層次為「觀不善」而生起攝持善法之願行。第二層次為廣觀障礙以及對治法門,「五重善法」分別為「人、天十善」、「聲聞善」、「緣覺善」、「菩薩十善」、「佛善」。第三層次則為結語。
第三,「攝眾生戒」,又作「饒益有情戒」、「作眾生益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這一內容,在經文中又分為兩層次,其主體部分為第一層次「廣明攝生」,最後一部分即為本章的總結。而「廣明攝生」的涵義為「依大悲利益眾生戒增上」,其包含五部分:
其一為「智」。所謂「智」是指善知眾生承受輪回之苦的因與果。
其二為「願」。世親說:「『願』者,複樂行大乘法,作利益眾生義故,攝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
其三為「行」。世親說:「修『行』者,自住善法,遠離彼障,修行對治,亦令眾生住善法故。」(世親《十地經論》卷四)
其四為「集」。世親說:「『集』者,依增上複為念眾生故,生十種心。複次,此心為八種眾生故生。」(世親《十地經論》卷四)這是說,菩薩為救度眾生而產生八種不同的心。
其五為「集果」,其涵義是:「依前悲心起勝上欲,欲拔濟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在前一部分「集」中,金剛藏菩薩向會眾說明,菩薩以十種心救度八種眾生。在此「集果」部分,金剛藏菩薩又向會眾說明,十類眾生中,每一類眾生都有如同前述十心來救度濟拔。
(三)、正說分之二:「彰地果」
「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是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於諸佛所,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諸佛所,以尊重心,複更受行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乃至菩提,終不忘失。」
「是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轉複明淨1。菩薩住此離垢地,亦複如是,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破戒垢故,布施、持戒清淨滿足。」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進入「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內容——「調柔果相」。「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含有三層涵義:第一,見諸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供養」、「受法」兩部分,「受法」部分主要突出「十善」。第三,「所練淨」,突出此地所修之果超出初地之果。
【注釋】1譬如真金置礬石中如法煉已離一切垢轉複明淨關於此譬喻的涵義,世親《十地經論》卷四解釋說:「初地中金,但以火煉,除外貪等粗垢故,說煉金清淨。今於此地,複置礬石中煮,除自體明垢故,自性真淨故,說性戒清淨義。」這是將初地的譬喻聯係起來解釋此譬喻的。初地譬喻中所言之「金」隻是以火冶煉,而此地之金則又將其置於礬石中煮,以除去自身的汙垢。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此離垢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尊重心,又進一步接受、實踐十善道法,隨其所受以至成就菩提,始終不忘記不失去。」
「這些進入無垢地的菩薩,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中,遠離慳、嫉等破戒汙垢的緣故,由布施、持戒清淨而圓滿具足。譬如將真金置於礬石之中,如法燒煉之後,除去一切汙垢,使其轉而更加明亮清淨。菩薩住於此離垢地,也是如此,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遠離慳、嫉等破戒汙垢的緣故,以布施、持戒清淨而圓滿具足。」
「佛子!此菩薩四攝法中,愛語偏多;十波羅蜜中,『持戒』2偏多;餘非不行,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
【章旨】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
【注釋】1四攝法即「四攝」,包括「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同事攝」,是菩薩應該修行的法門。「布施攝」是對於錢財心重的人,用財施;對於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雙方情誼逐漸深厚,而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愛語攝」是隨著眾生的根性,以溫 和慈愛的言語相對,使他生歡喜心,感到我和藹可親而與我接近,以達到我度化對方的目的。「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都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攝」是修菩薩道者,要深入社會各階層中,與各行各業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與其同事,在契機契緣的情況下,而度化之。菩薩濟度眾生,必須先行此「四攝法」,使眾生愛我、敬我、信我,然後方能聽我勸導,修行佛道。2持戒指「十度」之一的「戒度」,即「屍波羅蜜」或「屍羅波羅蜜」,包括出家、在家、大乘、小乘一切戒法和善法,菩薩由修一切戒法和善法,能斷身、口、意一切惡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所修行四攝法中,以愛語攝居多;十種波羅蜜中,持戒波羅蜜居多;其餘三攝以及九種波羅蜜多,並非不修行,隻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二離垢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轉輪聖王1,為大法主2,具足七寶3,有自在力。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以善方便令其安住十善道中;為大施主,周給無盡。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又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包含「在家果勝」與「出家果勝」兩部分內容。「在家果勝」又有兩方麵: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經文中的「轉輪聖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能除一切眾生慳、貪破戒垢」等等。
【注釋】1轉輪聖王又作「轉輪王」、「輪王」。「轉輪王」是佛教吸收印度傳統神話而形成的四大洲的統治者,有金、銀、銅、鐵四輪王之別。「金輪王」統治毗提訶洲、贍部洲、瞿陀尼洲、拘盧洲四大洲,「銀輪王」統治除拘盧洲的其他三大洲,「銅輪王」統治毗提訶洲、贍部洲二大洲,「鐵輪王」則僅僅統治贍部洲。四大輪王都是從天感得輪寶而可降伏四方,也都是以各自所得輪寶得名。2大法主佛法之主。原係對佛之敬稱,後轉為說法之主。3七寶即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瑪瑙等七種珍珠寶物。「琉璃」,為貓眼石之一種。種類有青、白、赤、黑、綠等各種顏色。古代人所說的琉璃實際上是指一種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彩色玻璃,甚至也將一種彩色的陶質釉也當作琉璃。「玻璃」,又作「頗梨」、「頗黎」、「頗胝迦」等,也稱為「水玉」。在古代,「玻璃」與「琉璃」的區別主要在於顏色,玻璃呈現白色或者很淡的紫、紅、碧等色,因此古人慣於以水或冰比喻其色。「真珠」,即珍珠,形圓如豆,乳白色,有光澤,是某些軟體動物(如蚌)殻內所產。「硨磲」,又作「車磲」、「車渠」、「紫色寶」等,音譯作「麻薩羅揭婆」、「牟娑羅揭婆」等。據《增廣本草綱目》卷四十六載,車渠乃海中大蛤,外殻上有似壟之紋,如車輪之渠,其殻內白晰如玉,故常被誤作玉石類。後世多以白珊瑚及貝殻所製之物為硨磲。「瑪瑙」,赤色寶之意,音譯「阿濕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等,又作「石藏」、「胎藏」、「杵藏」。一般認為可能相當於今日所說的金剛石。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此地,大多作為轉輪聖王,作為大法主,具足金、銀、琉璃、玻璃、真珠、硨磲、瑪瑙等七種珍珠寶物,有自在之力。菩薩能夠除去一切眾生的慳、貪等破戒汙垢,以善方便使其安住於十善道之中;作為大施主,周到地給予無盡的眾生。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是菩薩若欲舍家,於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家、妻子、五欲。既出家已,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千三昧,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1;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2。」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出家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出家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勝」則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麵來說明的。
【注釋】1得見千佛知千佛神力能動千世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從橫向來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見千佛」的意思為「十方各百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義是知曉佛所加持給初地菩薩的神力。「能動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義是:麵對對佛教有信仰的眾生,可以為其顯現震動國土的神通。2乃至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自利」、「利他行」實現之速疾的。「能示現千身,於一一身能示現千菩薩以為眷屬」的涵義則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如果想舍棄家,在佛法中勤行精進,便能舍棄告別妻與子、棄絕五欲,依照如來的教導出家學道。在出家之後,這些菩薩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獲得數千種三昧。得以觀見數千的佛,知曉數千佛的神力,能夠使數千個佛的世界發生震動;能夠示現數千個身體,而每一身都能夠示現數千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是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憑借菩薩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千』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初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的「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愛語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持戒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質直、柔軟及堪能,調伏、寂靜與純善,速出生死廣、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住此成就戒功德,遠離殺生不惱害1,亦離偷盜及邪婬,妄、惡、乖離2、無義語3。不貪財物常慈湣,正道直心無諂偽,離險、舍慢極調柔,依教而行不放逸。」
「地獄、畜生受眾苦,餓鬼燒然出猛焰,一切皆由罪所致,我當離彼住實法。人中隨意得受生,乃至頂天禪定樂,獨覺、聲聞、佛乘道,皆因十善而成就。如是思惟不放逸4,自持淨戒教他護。」
「複見群生受眾苦,轉更增益大悲心。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懷忿恨多諍訟,貪求境界無足期,我應令彼除三毒5。愚癡大暗所纏覆,入大險道邪見網,生死籠檻怨所拘,我應令彼摧魔賊。四流漂蕩心沒溺,三界焚如苦無量,計蘊為宅我在中,為欲度彼勤行道。設求出離心下劣,舍於最上佛智慧,我欲令彼住大乘,發勤精進無厭足。」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二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二「離垢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此章的十頌頌「行」,即具體的修行內容。第一頌頌「發起淨」的十種「直心」。第二、三兩頌頌「律儀戒」。第四、五兩頌以及第六頌前半頌頌「攝善法戒」。第六頌的後半頌至第十頌頌「攝眾生戒」。
【注釋】1不惱害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親舊成冤曰『惱害』。」「不惱害」也就是不使親戚與故舊友朋成為冤家對頭。2乖離應指「兩舌語」、「離間語」,指立於兩者之間撥弄是非,使兩者乖離,生起鬥諍。3無義語指「綺語」。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可知,「無義語」為「綺語」的別名之一。《瑜伽師地論》卷八舉出「綺語」的種種別名,其中,「於邪舉罪時」,「言引無義,故名『非義語』者。」「於歌笑嬉戲等時,及觀舞樂戲笑俳說等時,有『引無義語』。」可見,「無義語」是指在言談嬉笑中引用並無意義的話語。4放逸簡稱為「逸」,指放縱欲望 ,不留意應修之善事及應防之惡事。「放逸」的反麵是「不放逸」。5三毒指「貪欲」、「瞋恚」、「愚癡」三種煩惱,又作「三火」、「三垢」。一切煩惱通稱為「毒」,然此三種煩惱通攝三界,為毒害眾生出世善心之中的最甚者,能使有情長劫受苦而不得出離,故特稱「三毒」。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以正直心、柔軟心以及堪能心、調伏心、寂靜心與純善心等,以及迅速出離生死的廣心、大心,菩薩憑借此十種心進入第二地。」
「菩薩住於這一由戒成就的功德,遠離殺生且不惱害眾生,也遠離偷盜及邪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菩薩不貪財物而常懷慈湣之心,行於正道,其心正直而心無諂媚虛偽,遠離險路、舍棄我慢,處於極調柔的心態,依佛所教而行,其心從不放逸。」
「那些地獄、畜生眾生承受了許許多多痛苦,餓鬼眾生則處於猛烈燃燒的火焰中,所有這一切都是其所犯罪過所導致的,眾生應當遠離三惡道而住於真實之法中。可以隨意得以受生人道之中,甚至達到有頂天享受禪定之樂,獨覺、聲聞、佛乘道,都是憑借十善而得以成就的。菩薩如此思惟而其心不放逸,自己受持清淨戒律,並且教導他人護持。」
「菩薩又見到眾生承受眾多痛苦,轉而更加增強擴大了其大悲心。凡人、愚蠢之人沒有正確的見解,常常懷有忿恨而產生很多諍論和訴訟。這些凡人、愚蠢之人貪求境界從來沒有滿足的時候,我應當使他們除去貪、瞋、癡三毒。這些眾生被無明這樣的黑暗所纏繞所覆蓋,進入大險道和邪見之網,被拘禁於生死之籠檻所構之怨中,我應當使他們能夠摧毀無明的魔賊。眾生在欲流、有流、無明流、見流等四流之中漂蕩,其心也沒溺於四流之中,眾生在欲界、色界、無色界就如同被焚燒一樣承受無量的痛苦。眾生執持五蘊這一宅第,將我拘限於其中,菩薩為了想濟度這些眾生而勤奮地行道。然而,世間也有一些眾生被外道所設計的虛假的出離世間的方法所吸引,但其心確實仍然是下劣的;他們舍去了最上等的佛智慧,我想使這些眾生住於大乘,因此,發誓勤奮精進從無厭惡滿足地濟度眾生。」
「菩薩住此集功德,見無量佛鹹供養,億劫修治善更明,如以好藥煉真金。」
「佛子住此作輪王,普化眾生行十善,所有善法皆修習 ,為成十力救於世。「欲舍王位及財寶,即棄居家依佛教,勇猛精勤一念中,獲千三昧見千佛。」
「所有種種神通力,此地菩薩皆能現,願力所作複過此,無量自在度群生。」
【章旨】此章四頌頌「彰顯地果」的內容。其中,第一頌重新闡述的是「調柔果利益勝」的內容,第二、第三頌重新闡述的是「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第四頌重新闡述的是「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住於此地,其所聚集的功德,可以使其觀見無量的佛,菩薩對於這些無量佛都一一供養,在億劫之中修治其心使其更完善更明淨,正如將煉就的真金再行放入礬石中漂煉一番使其更白潔 一樣。」
「佛子住於此地而得以作為轉輪聖王,完全化度眾生使其行十善,所有善法都得以修習 ,其目的就是成就諸佛所具的十力以救度世間的眾生。菩薩修行到此,想著舍棄國王之位以及財寶,隨即就舍棄了居家而依止於佛的教法;菩薩在勇猛精勤過程中,在一念之中,就獲得了數千三昧而得以觀見到數千的佛。」
「菩薩所具有的種種神通之力,此地的菩薩都能夠顯現,其大願之力所作也不會超過此,他們以無量的自在之力濟度眾生。」
「一切世間利益者,所修菩薩最勝行。如是第二地功德,為諸佛子已開演。」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最後一頌,金剛藏菩薩結歎自己向會眾所闡述的菩薩第二地的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最殊勝的大道,是為了群生得到利益的。如此殊勝的第二地之法,我現今已經講解完畢了。」
【說明】第二地——「離垢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將其分為三部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相,後彰地果。」「正說分」第一部分——「明地相」又分為「發起淨」與「自體淨」兩層次。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離垢」的意義。「離垢地」,又作「離垢」、「無垢地」、「淨地」、「具戒地」。進入此地之菩薩,獲得守清淨戒行,遠離煩惱垢染,故名「無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淨戒故,亦稱「具戒地」。第二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戒波羅蜜多」偏勝,持戒功德,圓滿清淨。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五說:「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皆約戒明。言邪行障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業。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言最勝者,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為無邊德。是以成於戒行,得於最勝無等菩提之果。」
第三,關於此地「離垢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為「修戒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為「戒行」。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二「離垢地」為「戒度」即「屍羅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二「離垢地」「寄世間人、天乘」。
第四,關於初此地與第二「離垢地」的關係,世親《十地經論》卷四又說:「如初地說,此地亦如是。有者同,無者應知。此中,勝事者,於無量劫遠離慳、嫉、破戒垢心,成就布施、持戒清淨等諸事勝故。於初地中,戒未淨故,施亦未淨。若爾,何故初地中說檀波羅蜜增上,餘者不如?然彼檀波羅蜜等,此地中轉勝清淨故,以離慳、嫉破戒等垢,是故此地釋名『離垢』。初地中,金但以火煉,除外貪等粗垢故,說煉金清淨。今於此地,複置礬石中煮,除自體明垢故,自性真淨故,說性戒清淨義。」可見,第二「離垢地」是接續初地「布施波羅蜜多」而進行的修行。其超越於初地的地方在於持戒清淨,使修行者的自體清淨。
九、第三地:發光地
(一)、讚請分
佛子得聞此地行1,菩薩境界難思議,靡不恭敬心歡喜,散華空中為供養。
讚言:「善哉!大山王2,慈心湣念諸眾生,善說智者律儀法,第二地中之行相。是諸菩薩微妙行,真實無異無差別3,為欲利益4諸群生,如是演說最清淨。」
【章旨】與會大眾聽完金剛藏菩薩的宣講之後,以偈頌的形式齊聲稱讚金剛藏菩薩所宣講的第二地之行相、微妙之行以及真實之理。
【注釋】1此地行即第二地的行相、修行方法等。2大山王這是比喻,「大山」比喻其弘大、穩定,而「王」則是最上等、最殊勝的意思。3真實無異無差別關於此句偈語,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真實』者,契理故。『無異』者,千聖同轍故。『無差別』者,理貫事故。」4利益關於此語,澄觀認為是對此二偈的總結。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說:「前偈有『慈』,後偈有『悲』,故雲『利益』。」也就是說,菩薩以大慈大悲之心來濟度眾生,為眾生帶來解脫世間苦難的好處。
【語譯】與會的佛弟子得以聽聞這一地行,深深感到菩薩境界的難以思議,無不恭敬而在心中產生歡喜,紛紛將花散播於空中作為對於諸佛和金剛藏菩薩的供養。
與會大眾稱讚金剛藏菩薩說:「好啊!如同大山一樣的王,以慈心湣念世間的眾生,善於為眾生演說智慧者所遵循的律儀法,也就是第二地中之行相。這是諸位菩薩最微妙的修行境界,是真實、無異而無差別的。您為了想使眾生得到利益的緣故,如此演說最清淨的第二地之法。」
「一切人、天供養者,願為演說第三地,與法相應諸智1業,如其境界希具闡!大仙所有施、戒法,忍辱、精進、禪、智慧,及以方便慈悲道2,佛清淨行3、願皆說!」
時,解脫月複請言:「無畏大士4金剛藏,願說趣入第三地,柔和心者諸功德!」
【章旨】此章中三偈,前二偈為與會大眾同聲請求金剛藏菩薩為其講解第三地之法,最後一偈為上首解脫月菩薩代表大眾請求金剛藏菩薩為與會大眾講解第三地之法。
【注釋】1諸智澄觀說,此諸智為「三智」,但未曾指出「三智」的名稱。「三智」的類別甚多,從此經的情形看,最有可能的有兩種:其一,可能指佛、菩薩觀諸法事理的智慧,即「道種智」、「一切智」、「一切種智」。原出自《大品般若經》〈序品〉、〈三慧品〉,《大智度論》中有較為詳細的解釋。其二,可能指出自《成唯識論》卷十的「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二在解釋實叉難陀譯《華嚴經》卷三十五「應說諸地勝智道」一句偈語時說:「此即十地之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加行智」指在「加行道」所修得的智慧。「加行位」為唯識學所立五位之第二位,又作「加行道」、「方便道」。即在「資糧位」之第十回向之終,為住於真唯識性(即製伏能取、所取之分別,引發對唯識之真見),修習 「四尋思」、「四如實智」所產生之「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乃入於「見道」,正通達於真理之方便加行。「根本智」為唯識之性,即證得真如理性之「無分別智」;「後得智」由「根本智」所出,為唯識之相,即了知因緣現起之萬象。2慈悲道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慈悲』是『願』,『道』謂道力。」3佛清淨行澄觀解釋說:「『佛清淨行』即無漏智。」4無畏大士「大士」為菩薩的美稱,是「摩訶薩埵」的另外一種譯法。「無畏」為菩薩所證得的智慧之力。澄觀在《華嚴經疏》卷五十二中記載菩薩十種無畏,即「聞持無畏」、「辯才無畏」、「二空無畏」、「威儀無缺無畏」、「三業無過無畏」、「外護無畏」、「正念無畏」、「方便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具行無畏」。
【語譯】與會的大眾繼續齊聲向金剛藏菩薩說道:「作為一切人、天供養者的您,為我們演說第三地以及與法相應的三智之業,以及與三智相應的、非常稀有的境界!大仙,所有布施、持戒之法,忍辱、精進、禪、智慧,以及方便慈悲之道,佛的清淨行、大願等等,我們都希望您能夠為我們演說!」
這時,解脫月菩薩又向金剛藏菩薩請求說:「無畏的大士金剛藏,希望您演說進入第三地的方法,以及進入第三地而證得柔和心的菩薩所具的所有功德!」
(二)、正說分之一:「明地行」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已淨第二地,欲入第三地,當起十種深心1。」
「何等為十?所謂:清淨心、安住心2,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3,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4,廣心、大心5。菩薩以是十心,得入第三地。」
【章旨】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明地行」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澄觀解釋說:「此地修禪,厭伏煩惱,亦厭於禪,故名『厭地』。設忻大法,亦為厭故。正住地心,住於八禪,故但名『厭』。」(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直接言之,則為「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此章為「起厭行分」的內容,也就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
【注釋】1深心菩提流支譯《十地經論》卷五將其譯為「深念心」。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解釋為:「謂更以十心念前十深心故。」《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則說:「若諸菩薩先於增上戒住,已得十種清淨意樂,作意思惟,解了通達。複由餘十淨心意樂作意思惟,成上品故,極圓滿故,過增上戒住,入增上心住。」澄觀也在《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中,引用了上述文字來說明,在修證第二地之後,菩薩又以十種「深心」憶念前二地之各十種「深心」,以此方纔進入第三地。2清淨心安住心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依持於初地、第二地所獲得的淨心,產生這一可以依憑其進入第三地的「清淨心」。依持於不舍棄「自乘」即自我解脫之心而產生「安住心」。澄觀從「此二依前」考量,稱此二心為「根本建立」。3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世親解釋此三心為:「誌求勝法,起善方便。此能厭患當來貪欲。」而「依現欲不貪」,即「厭舍心」、「離貪心」之義。而「依不舍自乘進行」,則為「不退心」之義。4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澄觀解釋說:此三心為「修已成就」,即言初地、第二地修行已經獲得的成就。依持於第二地,煩惱已經不能夠擾亂其心。「明盛心」與「勇猛心」則顯現所成就的善心。5廣心大心澄觀說,後二心是言「德用自在」。「廣心」,晉譯六十《華嚴經》譯為「勝心」,菩提流支《十地經論》譯為「快心」。澄觀以為三者涵義是一致的,認為此處所言的「廣心」、「大心」,其涵義與第二地、第四地都有不同。
【語譯】這時,金剛藏菩薩告訴解脫月菩薩說:「佛子!菩薩摩訶薩已經進入清淨的第二地,想進入第三地,應當生起十種心。」
「什麽樣的十種心呢?這十種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菩薩憑借這十種心,得以進入第三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第三地已,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1。所謂:無常2;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3;刹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4。」
「又觀此法無救5;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6;愛憎所係,愁戚轉多7;無有停積8;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9;如幻不實。」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行分」的內容。「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厭行分」分三部分,此章即為其第一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其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第一層次為「觀無常,即知有為體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層次則言眾生的生、老、病、死無能救護,以此顯世間之態。
【注釋】1觀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此句是「觀無常」層次之義的概括。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言『如實相』者,此有二義:一、事實,謂『無常』等。二、理實,謂即『不生』等。」2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命行不住故,總明無常觀。」此中「命行」為生命的流動、流轉之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謂『命行』二字,是所無常法。『不住』二字,是無常義。相續名『命』,遷流名『行』。『命』舉於內,『行』通內、外。」3苦不淨不安隱敗壞不久住澄觀解釋說,此五句是解釋「命行」的,此有二義:「一、隨事,前內報以顯無常;後二,外報,以顯無常。二、據義,五句以苦等四觀,共顯無常。」此中,「內」指身內,「外」指身外。關於「苦」的涵義,澄觀解釋說:「謂三苦依三受,三受依觸生故。依身轉,方能生苦,即是無常。」「三苦」即「苦苦」、「壞苦」、「行苦」。「三受」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轉」即輪回流轉之義。「不淨」的緣由是「依飲食力,形色增損等」。(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不安隱」的涵義是「依不護諸惡力,橫、夭壽等」。「敗壞」的涵義則是「依世界成,力成必滅故。」而「不久住」的涵義則是「依無我,謂資生依主,無有定力,屬於五家。非一處住不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五家」即「色」、「受」、「想」、「行」、「識」五蘊。「不久住」也就是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存在。4刹那生滅非從前際生非向後際去非於現在住世親、澄觀都說此四句是言「何者是無常」。澄觀解釋說:「無常有二種:一者,少時無常,即『剎那生滅』。二、自性不成,實無常,謂三世緣生,俱無自性故,不成實體。即下三句:一、『非從前際生』者,過去已滅故。二、『非向後際去』者,現在即滅,無容從現轉至未來故。三、『非於現在住』者,念念遷謝,求其住相不可得故。約三世遷滅,求生等相,皆不可得,即入不生不滅是無常義。此中三世約相續門。」(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5觀此法無救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說:「無常行中,無有救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說:「言『此法』者,即前無常。今又觀之,不出生、老、病、死,如四方山來,無逃避處,無能救者。」這是此層涵義的概括句,而以下九句則是分別顯示生、老、病、死四相。6無依與憂與悲苦惱同住從澄觀的解釋觀之,這其實是對死亡現象的四方麵描述。「無依」是說,眾生在走向死亡之時(依照佛教的看法,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走向死亡的過程。),無有可以作為依靠的對象,也沒有任何拯救者。「與憂」是言麵對死亡的擔憂。「與悲」是言,死亡之時所顯現出來的衰弱之相。「苦惱同住」是對死亡的那一時刻的描述。7愛憎所係愁戚轉多關於此二句,澄觀解釋說:「次二,約資生事,不知是苦,妄生樂想,對治不入,故無救也。」「追求資生,境有順違,故『愛憎所係』。」而「於受用時,苦多樂少,雲『愁戚轉多』。」而合此二句則是:「謂受而不散,眾禍皆集,用而毀損,如損身命,故曰『苦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8無有停積關於此句,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於身老時,中、少、壯盛色,不可複集。」9貪恚癡火熾然不息眾患所纏日夜增長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言「病」。「貪、恚、癡火,熾然不息」是言「病因」,「於少、壯時,具『樂』等三受,故『貪』等常燒,不容法水,熾然難救。」而於年衰時,眾患所纏,如樹將朽,日夜增長,無能令免。澄觀特別指出,「然病通始終,老時多故,《論》偏說老,老即病緣故。」可見,「眾患所纏,日夜增長」是言病態。因為人老時,病多,因此,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在解釋此句時說:「於年衰時,無量病苦增長。」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進入第三地之後,即觀一切有為法的最真實相狀。這就是:有為法是無常的;苦的,不淨的,不安隱的,敗壞的,是不能夠久住的;有為法是刹那生滅的,非從前際生的,非向後際去的,非於現在住的。」
「進入第三地的菩薩又觀有為無常法是無救的;無所依靠的,與憂,與悲,苦惱同住的;有為無常法是眾生愛憎所係,由此眾生的愁戚越來越多;眾生無法使其停住與積聚;眾生的貪、瞋、癡之火熾然不息,眾生被眾患所纏繞、日夜增長病苦;所有這些有為法都是如同幻覺而不真實的。」
「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倍增厭離,趣佛智慧;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1;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複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2。」
【章旨】從此進入「厭行分」第二部分「修行護小乘行」的內容。關於此部分的主旨,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修行護小乘行,求一切智,深念眾生舍狹劣心故。」也就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行,去濟度眾生。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的第一層次,其涵義為「趣佛智慧,明其生後,正護小心,求佛大智故。」
【注釋】1見佛智慧不可思議無等無量難得無雜此五句的涵義是「攝功德大,即求佛菩提」,「菩提是『德』,修成名『攝』。」「見佛智慧,不可思議」一句是言「神力,攝功德大,智用不測故」。「無等」是言「無比德,學地無等故。」這兩句是言佛的智慧「妙用自在」。「無量」是言「大義德,利他無量故。」「難得」是言「無譏嫌德,自行難得故」,即自己的修行境界甚為難得。「無雜」是言「不同德,外道無雜故。」而「無量,難得,無雜」三句是顯示自利、利他的功德不同於外道,為「無利勤苦」,可見其「德行圓滿」之相。2無惱無憂至無畏城不複退還能救無量苦難眾生關於此五句的主旨為「離惑、苦,得涅槃」。澄觀又分其為三層:「一、『無惱』者,即離惑習 、無明,不雜故。二、『無憂』者,離苦。苦依根本亡故,憂悲隨盡。三、得涅槃,有二義:一、得體,謂無憂畏城,亦是無餘涅槃。二、得用,謂能建大事,亦無住涅槃。即後二句,不住生死故雲『不複退還』,不住涅槃,故『能救無量苦難』。由俱不住,方是世間涅槃勝事。以斯為業,則翻有為之業矣。」(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見到有為法如同幻覺而不真實之後,對於一切有為法倍增厭惡遠離之心,倍增進入佛智慧之心;菩薩見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佛的智慧是無等的,佛的利他行是無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難得的,佛的功德是無雜的;佛是無惱的、無憂的,到達無畏之城,並且不再退還,能夠拯救無量的苦難眾生。」
「菩薩如是見如來智慧無量利益,見一切有為無量過患,則於一切眾生生十種哀湣心。何等為十?所謂: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1。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2。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湣心3。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湣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湣心4。是為十。」
【章旨】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部分「護陜劣心」層次的前部份。菩薩觀見眾生沉淪 六道而產生十種悲憫之心,起十種悲憫之行。
【注釋】1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這一句為悲憫行的總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由孤獨無依,故生哀湣。少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今眾生上遠慈尊,又無方便,下不利物;又闕善心,故雲『孤獨』。既孤且獨,何所依救?」2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澄觀解釋說,此二句是針對「欲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熱衷於向外追求「五欲」(即「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的眾生,可稱之為「欲求眾生」。「貧窮困乏」一句是言:「已得心無厭足,故貧窮無依。經雲『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雖富而貧』。未必無財方曰『貧』也。」關於「三毒火然」一句,澄觀解釋說:「未得他財,求無休息,故三毒火然,此即多欲。多欲之人多求利故,煩惱亦多。」而「三毒」為「貪」、「瞋」、「癡」。眾生因欲求而生貪,貪心不能實現而產生瞋恨,不符合佛法之理即為「癡」。3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等三句澄觀解釋說,此三句是針對「有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所謂「有求眾生」是指追求「三有」(即「欲有」、「色有」、「無色有」)中正報果的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是指眾生被關閉於苦果之獄。「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是指「集因覆障」。而「眾生不善觀察」是指由於產生「八難」的緣故,眾生不能聽聞佛法。「八難」是指「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等八種不能聽聞佛法的障礙。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因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裏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死;患了盲聾喑啞的人,自然見聞不到佛法;「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會毀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槃後,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4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等四句澄觀解釋說,此四句是針對「梵行求眾生」而言的。如前卷所言,「梵行求眾生」是指小乘以及外道眾生。前三句指小乘,後一句指外道。「眾生無善法欲」是指「行小因,不求大因勝善之法」。「眾生失諸佛法」是指「保執小果,不求菩提,為失佛法」。這兩類眾生「皆是增上慢人」。「眾生隨生死流」是指「不得大般涅槃,長隨變易生死」。「眾生失解脫方便」是指「外道,雖求解脫,以行邪故,失於方便。」(引文均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觀見了如來智慧的無量利益,觀見到一切有為法的無量過患,就對於一切眾生產生十種哀湣心。這十種哀湣心是什麽呢?具體而言:觀見諸眾生孤獨而沒有依靠,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的貪、瞋, 、癡三毒之火熊熊燃燒,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被三有的牢獄所禁閉,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被煩惱稠林一直覆蓋障蔽,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不善於觀察,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沒有追求善法的想法,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失去佛法的根本關懷,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隨生死之流輪回不休,產生哀湣心;觀見諸眾生雖然追求解脫,但卻缺乏方便之法,產生哀湣心。這就是菩薩因觀見眾生沉淪 六道而產生的十種悲憫之行。」
「菩薩如是見眾生界無量苦惱,發大精進,作是念言:『此等眾生,我應救1;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2;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3;應令涅槃4。』」
【章旨】此章為「修行護小乘行」部分「護陜劣心」層次的後一部份。菩薩以十種悲憫之心而「決誌救度」眾生。依照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若直就經文,對前十類生此十心。」這是說,此處的十種心是針對前述十種眾生而言的,具體對應關係見注釋。而世親則將其解釋為四層:「我應救」為總體概括,而其餘九句則又分為三層次。
【注釋】1我應救依照世親的解釋,「我應救」的涵義是「救孤獨故」,具體針對前章的「見諸眾生孤獨無依,生哀湣心」一句經文。2我應脫我應淨我應度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初三,何處救度?謂三道中,一、脫業結。二、淨惑染。三、度苦果。」「業結」指「惡業」與「煩惱」。「惑染」是指眾生因為迷於貪欲、瞋恚、愚癡等煩惱而染汙真性。「苦果」指身心苦之果報,為根從惡業而生。從總體言之,生死之果報都是苦的。可見,這三句的第一層涵義是從「業」、「惑」、「生死果報」之中將眾生拯救、濟度出來。這三種心的第二層涵義是:「我應脫」是「脫貧窮故」。「我應淨」是「淨三毒故」。「我應度」針對的是「度有獄故」。其對應的前章三句經文是:「見諸眾生貧窮困乏,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三毒火然,生哀湣心。見諸眾生諸有牢獄之所禁閉,生哀湣心。」3應著善處應令安住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應令調伏澄觀依據世親的解釋說:「次五,以何行度?謂授三學。」即菩薩依持於戒、定、慧「三學」而濟度眾生。「應著善處,應令安住」二句是言「正授」。其「應著善處」一句是言「著戒善處」。而「應令安住」一句的涵義是「勸住定、慧三昧地故。定、慧合說,為四地已去方是慧地,此地定增故,慧是定中之慧耳。」其後的三句則是說明「授法利益」的。「應令歡喜,應令知見」是說明「戒益」的。「應令歡喜」的涵義是:「將受戒者,令除疑生信,眾生受佛戒便同大覺,固應歡喜。」而「應令知見」的涵義是:「已受者,令知持犯,見其勝益,安固不動。」「應令調伏」的涵義則是:「定、慧益,滅除沈掉,故雲『調伏』。」這是其第一種解釋。澄觀還記載了第二種解釋。他說:「更有一理。授行五句中,初三是戒。初,著戒處。次,由持戒得心不悔,故雲『安住』。後,由不悔得心『歡喜』。次一,授慧,故雲『知見』。後一,授定,故雲『調伏』。」(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而這三種心的第三層涵義是:「應著善處」的涵義是「著無覆障處露地坐故」。「應令安住」的涵義是:「住善觀察故」。「應令歡喜」的涵義是:「得善法,欲生歡喜故。」「應令知見」的涵義是:「知見性、相,同佛法故。」「應令調伏」的涵義是:「調伏諸根,不隨流故。」其對應的五句經文是:「見諸眾生煩惱稠林恒所覆障,生哀湣心;見諸眾生不善觀察,生哀湣心。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湣心;見諸眾生失諸佛法,生哀湣心;見諸眾生隨生死流,生哀湣心。」4應令涅槃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依據世親的解釋說:「後一,度果。雲何救度成?令得有餘、無餘涅槃故。」這是說,菩薩濟度眾生的結果是是眾生得到「有餘」、「無餘涅槃」。而其對應的前章的經文是:「見諸眾生失解脫方便,生哀湣心。」「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又稱「有餘依」與「無餘依」。「依」為「有漏之依身」。煩惱永盡,已斷生死之因,然猶餘有漏依身而色心相續,稱為「有餘涅槃」。更滅依身無所餘者,稱為「無餘涅槃」。此二種涅槃,同為一體,隻是「無餘涅槃」顯現在於命終之時而已。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觀見眾生界的無量苦惱,發出大精進之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些眾生,我應該去拯救,我應該使其解脫,我應該使其清淨,我應該使其得到濟度;我應該使其著於善法之處,應該使其安住,應該使其產生歡喜,應該使其知見,應該使其心得到調伏,應該使其獲得涅槃境界。』」
「菩薩如是厭離一切有為,如是湣念一切眾生,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1,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作是思惟:『此諸眾生墮在煩惱大苦之中,以何方便而能拔濟,令住究竟涅槃之樂2?』」
【章旨】從此進入「厭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攝行」的內容。關於此部分的主旨,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欲攝眾生,不離無障礙智、究竟、方便等故。」澄觀將此部分判釋為四層次。此章為第一層次「發起攝行之因」和第二層次「思求方便攝行」的內容,具體涵義見注釋。
【注釋】1如是厭離一切有為等三句此三句為「發起攝行之因」的內容,其涵義為「依前三因以明發起」。三句的具體涵義是:「一、『如是厭離一切有為』,是牒護煩惱行為,離妄想因。二、『如是湣念一切眾生』,是牒護狹心,為不舍一切世間因。三、『知一切智智有勝利益』,是牒護小心,為發精進因。謂既知佛智勝益,則修行彼道以趣入故。然三因之中,初、後是智,中一是悲。悲、智為因,能求方便。」(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2欲依如來智慧救度眾生等五句此五句為「思求方便攝行」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既思三因,欲將有益之智,救可湣之眾生。」又「思求方便者,亦隻思前眾生墮有為惑業苦中,欲令永滅,得大涅槃,未知方便,故思求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厭惡遠離一切有為之法,如此湣念一切眾生,知曉一切智智(即佛智)有殊勝的利益,想依持於如來的智慧來救度眾生,便這樣想道:『這些眾生墮入在煩惱的大苦之中,我用何種方便之法纔能將其拔濟出來,使其住於究竟涅槃之樂中呢?』」
「便作是念:『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1;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2;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3;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4;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5。』」
【章旨】此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三層次「思得攝生方便」的內容。經文以逆推式的方式,宣講了五種遞進式的方便智慧,其中,佛智是究竟攝生之方便,後兩種方便智慧為第三地菩薩所證。「五智」的具體解釋見注釋。
【注釋】1無障礙解脫智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是指「佛智」,而之所以名之為「無障礙解脫」,是因為其「無二障故,是離障解脫;具十智力,權、實無礙故,是作用解脫。」「二障」即「煩惱障」和「所知障」。「煩惱障」,又名「惑障」,即「貪」、「瞋」、「癡」等煩惱,能使眾生流轉於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礙涅槃之業,故名「煩惱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眾生有無明邪見,無明邪見能覆蓋慧解,令不聰利,因而障礙菩提之業,故名「所知障」。「實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實智慧;「權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機說法的方便智慧。2一切法如實覺「如實」為「真如」之異名,又作「真如實相」,是說諸法之理體真實不變、平等無異,故稱「如實」。關於此章中所言,佛智須依如實覺方纔成就的緣由,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八地得無生忍,覺一切法如實性故。若覺實性,方能盡惑,於事、理無礙故,佛智由起。」「無生忍」的意思是把心安住於不生不滅的道理上,「忍」是心安住而不再動搖的意思。澄觀說,修行至第八地所證得這一智慧是獲得佛智的由起。3無行無生行慧光關於此名稱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一切法不出二種:一者,自相,謂色、心等殊,是有為法體,故名為『行』。二者,同相,色、心雖殊,同皆生、住、異、滅所遷,舉初攝後故,但名『生』。今四地菩薩了自及同,皆緣生無性,成無分別慧,故雲『無行』、『無生』。下一『行』字,是慧行相,以『無行』、『無生』為慧行相。若如是行,則得八地,覺法自性也。」在此,澄觀解釋了「無行」、「無生」等語詞的涵義。所謂「行」是指一切法的「自相」,而「生」則代指一切法的「生」、「住」、「異」、「滅」四相。而修行至第四地的菩薩則證得了「無行」、「無生」,因為他們已經了悟了一切法的「自相」與「同相」。菩薩在此所證的智慧之相則是以「無行」與「無生」為體的,因此,總稱為「無行無生行慧」之光。4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的生成之所以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的原由是「此無生慧非『定』不發」,而「善巧」、「決定」、「觀察」則是對此三地之禪的若幹說明。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言『禪善巧』者,得三地滿勝進分禪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禪,故名『善巧』。『決定』者,於他四地決能發也。『觀察智』者,《論》雲『自智慧觀故』,謂即三地禪中之智,非前所發四地無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證慧,由三地禪中修慧而發。」可見,三地所修之禪為第四地之慧生起的前提。5善巧多聞此句是對三地之禪起用的條件的說明。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其涵義說:「此禪『不離善巧多聞』者,此中修慧,由後聞慧,方得起故。三節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聞』者,不取聞相故。」「多聞」是指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之意。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便產生這樣的想法:想濟度眾生使其住於涅槃境界,不能夠遠離無障礙解脫之智慧;而無障礙解脫智慧,又不能夠遠離對一切法的如實了知;對於一切法的如實了知,又不能夠遠離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又不能夠遠離禪的善巧決定觀察之智慧;而禪的善巧決定觀察之智慧,又不能夠遠離善巧多聞。」
「菩薩如是觀察了知已,倍於正法勤求修習 。」
「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1、依法2、隨法、解法、順法3、到法、住法、行法4。」
【章旨】此章與下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四層次「依思修行」的內容。關於其意義及其與上章的聯係,澄觀解釋說:「上既逆推,本由『多聞』,今則順行,先求聞慧而起聞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此章具體敘述了十方麵的「求法行」。
【注釋】1聞法喜法樂法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此三是從聽聞之時的心理狀態而言的。他說:「『聞法』者,無慢心故。二、『喜法』者,無妒心故。三、『樂法』者,無折伏他心問義故。」2依法關於此,澄觀解釋說,依持於大乘法而不忘失,而求取小乘道不能稱之為「善」。3隨法解法順法據澄觀的解釋,「隨法」是指「隨自讀誦」;「解法」是指「為他解說」;「順法」是指「所聞法,靜處思義」。「此三,約已得法自、他利時。」也就是,此三方麵是從獲得正法而起自利、利他之作用來說明的。4到法住法行法澄觀解釋說,此三方麵是從修行的角度言之的。「到法」是指「依定修行到究竟」;「住法」是指「住出世間智」;「行法」是指「順佛解脫行」。另外,「住法」、「行法」有揀擇此法不同於「世間之行」的涵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觀察了五種攝生方便智慧之後,更加倍地勤奮求取修習 正法。」
「菩薩日夜希望求得的是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菩薩如是勤求佛法,所有珍財皆無吝惜,不見有物難得可重,但於能說佛法之人生難遭想。是故,菩薩於內、外財,為求佛法悉能舍施。無有恭敬而不能行,無有憍、慢而不能舍,無有承事1而不能生,無有勤苦而不能受。若聞一句未曾聞法,生大歡喜,勝得三千大千世界2滿中珍寶。若聞一偈未聞正法,生大歡喜,勝得轉輪聖王位;若得一偈未曾聞法,能淨菩薩行,勝得帝釋梵王位住無量百千劫。若有人言:『我有一句佛所說法,能淨菩薩行。汝今若能入大火坑,受極大苦,當以相與3。』菩薩爾時作如是念:『我以一句佛所說法,淨菩薩行故,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滿中,尚欲從於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況小火坑而不能入?!然我今者為求佛法,應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中諸小苦惱?!』」
「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
【章旨】此章為「修行方便攝行」的第四層次「依思修行」的後一半內容——「明求行因」。菩薩常常勤奮地追求佛法,「示現恭敬重法畢竟盡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其總體涵義是輕財、輕位而重法,特別是表達了「以一句之法能盡苦源,地獄多劫誠可甘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決心。而此「正修行以何為因?示現依寂靜處思惟正觀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此中所說的「正修行」也就是前章的「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
【注釋】1承事治事;受事。2三千大千世界是古代印度人對於宇宙構成的描述,又作「一大三千大千世界」、「一大三千世界」、「三千世界」。印度人認為,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禪天至大地底下之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故稱「三千大千世界」。佛教中所說的的「三千世界」往往是指一位佛所教化之領域,故又稱「一佛國」。3相與相授與。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如此地勤奮追求佛法,所有珍貴的財寶都無絲毫吝惜,在他心目中沒有任何物品是難得的以及必須重視的,隻是對於麵對能夠宣說佛法之人而產生難得一遇的想法。因為這一緣故,菩薩對於自己身內、身外之財,為了追求佛法的緣故而都完全能夠舍棄而布施給大眾。菩薩沒有恭敬的禮節不能做,無有憍、慢而不能舍棄,沒有承事之心而不能產生,無有勤苦而不能承受。如果聽聞一句未曾聽到的法,產生大歡喜,勝過得到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珍寶;如果聽聞一偈未曾聽到的正法,產生大歡喜,勝過獲得轉輪聖王之位;如果獲得一偈未曾聽聞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勝過獲得帝釋梵王位並且在位無量百千劫。如果有人這樣說:『我有一句佛所說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你現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極大苦,我就會講給你聽。』菩薩這時產生這樣的想法:『我因為獲得一句佛所說之法,實踐清淨的菩薩行的緣故,即便在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火中,尚且想從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何況現在所說的小火坑不能跳入呢?!我現今為了追求佛法,應當承受一切地獄眾苦,何況人之中的這般微小的苦惱呢?!』」
「菩薩如此地發起並勤奮地精進追求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並且修行。」
【說明】至此,「厭行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講解完畢。需要引起特別關注的問題為:
第一,關於「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這是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統稱為「厭行」。
第二,關於此部分的層次,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判釋:「『厭行』有三種:一、修行護煩惱行。二、修行護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攝行。」
「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
「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
「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此菩薩得聞法已1,攝心安住2,於空閑處3,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4。』」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分」的內容。「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厭」的涵義則如澄觀所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此章則涉及「修行」方麵的四層次:「一、依何修?二、雲何修?三、何處修?四、何故修?」(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澄觀參照《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所述七種「作意」來闡述「厭分」,然所述順序與《瑜伽師地論》略有不同。「作意」即為集中注意、使心警覺的心理活動。《瑜伽師地論》所述七種「作意」的前四種依次為「了相作意」、「勝解作意」、「遠離作意」、「攝樂作意」,而澄觀所述則為「了相作意」、「攝樂作意」、「遠離作意」、「勝解作意」。至於四種「作意」的具體內容見注釋。
【注釋】1此菩薩得聞法已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依何修,以依正法故,即了相作意。」此中的「了相作意」為《瑜伽師地論》所列瑜伽師獲得離欲界之欲的七種「作意」之一。2攝心安住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雲何修』,攝散住法,是修相故,即『攝樂作意』。」關於「攝樂作意」,其要點為,在斷除欲界煩惱的基礎上,已經初步體會到禪悅,並以此心理功能而力圖去除惛沉、睡眠、「掉舉」等染汙的心理活動。3於空閑處依據澄觀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何處修』,空閑通於事、理,則無處非修,即『遠離作意』。」在「勝解作意」的基礎上,多多修習 ,隨即生起斷除煩惱之道,於此「道」中「作意」即為「遠離作意」。4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依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句的涵義是:「即『何故修』。要必修行,方證得故,即『勝解作意』。然『口言』者,通於說、聽故。」在「了相作意」的基礎上,以所緣之相而發起殊勝的尋思,並進而修習 止觀,稱之為「勝解作意」。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得以聞法之後,攝止其心使其安住,在空閑之處這樣尋思:『如所說修行就可以獲得佛法,並非隻有說法、聽法方纔可以獲得清淨。』」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時,即離欲、惡不善法1,有覺有觀,離生喜樂,住初禪2。滅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住第二禪3。離喜住舍,有念正知,身受樂,諸聖所說能舍有念受樂,住第三禪4。斷樂先除,苦、喜、憂滅,不苦不樂,舍念清淨,住第四禪5。」
【章旨】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此章涉及「五、何時修?六、何所修?」兩個方麵的內容。其中,「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注釋】1離欲惡不善法關於此句的涵義,佛教典籍解釋不盡一致。玄奘翻譯的《阿毗達摩法蘊足論》卷六中說:「離欲」為遠離「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等「五欲」,「離惡不善法」則是遠離「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等「五蓋」。因這五種煩惱能蓋覆人們的心性,使善法不能生起,因此名為「五蓋」。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三則與前者的區別在於對於「欲」的理解較為寬泛,對於「惡不善法」則包含了身、口、意三業所有不善法。遠離「欲」,遠離「惡不善法」則是進入初禪的前提條件。2初禪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即為初禪的境界。具有「尋」、「伺」、「喜」、「樂」、「心一境性」等五支。「尋」,舊譯作「覺」,為心之粗分別作用;「伺」,舊譯作「觀」,為心之細分別作用。因為獲得此禪定之人仍有「尋」、「伺」作用,因而又稱「有覺有觀」。心能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因而又稱「離生喜樂」。「初禪」又包含「梵眾」、「梵輔」、「大梵」等「三天」,此「三天」已不須段食,因而無「鼻」、「舌」二識,惟有「樂受」與眼、耳、身三受相應,「喜受」與「意識」相應。3第二禪具有「內等淨」、「喜」、「樂」、「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禪定中,遠離初禪的「尋」、「伺」心理活動,於內心信相明淨,因而稱「內等淨」;由於禪定之故,住於「喜」與「樂」之情態,因而又稱「定生喜樂」。「滅覺觀」則是「所離障,覺觀粗動,發生三識,亂於二禪。如淨水波動,則無所見故。初禪能治,為此所治,則病盡藥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第二禪」包含「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此「三天」無前五識,僅有意識,因而惟有「喜」、「舍」二受,與「意識」相應。4第三禪具有「行舍」、「正念」、「正慧」(又作「正知」)、「受樂」、「心一境性」等五支。於此禪定中,已離脫前二禪之「喜受」、「樂受」,住於「正念正知」,進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勝法而精進修習 ;已遠離前二禪定之「喜受」、「樂受」,但仍然存有自地之妙樂,因而稱「離喜妙樂」。「第三禪」包含「少淨」、「無量淨」、「遍淨」等「三天」,此「三天」之「識」、「受」皆與二禪略同,但「意識」怡悅之相,較為淨妙。5第四禪此禪定具有「舍清淨」、「念清淨」、「不苦不樂受」、「心一境性」等四支。在此禪定,離脫第三禪定之妙樂,因而稱「舍清淨」;僅憶念修養功德,因而又稱「念清淨」;由此之故,住於不苦不樂之感受中。「第三禪」包含「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見」、「善現」、「色究竟」等九天。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是菩薩住在這一發光地之時,隨即遠五欲、遠離所有惡不善法,心中仍有尋、伺作用,然而心已經能夠寂靜審慮,感受到離開欲界之惡而生喜、樂,心感喜受,身感樂受,這就是菩薩住於初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繼續修習 禪定,遠離各種障礙,在此禪定中,遠離初禪的尋、伺心理活動,於內心信相明淨,住於喜與樂之情緒中,這就是菩薩住於第二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修習 禪定,離脫二禪之喜、樂,住於正念正知,進一步欣求更高境界的勝法而精進修習 ,住於舍受,能夠舍棄有念受樂,這就是菩薩住於第三禪時的境界;菩薩接著修習 禪定,先斷除樂受,苦、喜、憂的情緒也得以滅除,產生不苦不樂的感受,舍棄念清淨,這就是菩薩住於第四禪時的境界。」
「超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念種種想,入無邊虛空,住虛空無邊處1。超一切虛空無邊處,入無邊識,住識無邊處2。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少所有,住無所有處3。超一切無所有處,住非有想非無想處4。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5。」
【章旨】此章前四句為「四無色定」的內容,後一句則回答了「何為修」的問題。「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說,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具體內容可參照注釋。此外,與前一章銜接,澄觀解釋說,《瑜伽師地論》所言的七種「作意」中,「前修行因中有『觀察作意』,後二作意在證入中。七中,前五通貫八定,下八定中各有後二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此中,「觀察作意」起作用的「修行因」是指前述「厭行分」中的「菩薩如是發勤精進求於佛法,如其所聞觀察修行」一句。而「加行究竟作意」與「加行究竟果作意」都在「四禪八定」之中貫穿。
【注釋】1虛空無邊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一層「空無邊處定」所獲得的境界。「空無邊處定」又名「空處定」,在獲得「四禪天定」之後,超越第四靜慮,滅眼識相應之色想,耳、鼻、舌、身等四識相應之有對想,及所有不善想,乃至障定的一切想,唯思惟「空無邊之相」而安住之。這是「四無色定」的第一層次,其目的主要是勘破一切物質觀念,僅念無邊之空間,心中隔絕外界差別之相。在此定中,仍然厭身心係縛,不得自在,乃轉加功力,觀察己身猶如羅縠,內、外通徹,一心念空,唯見虛空,無諸色相,其心明淨,無礙自在,如飛鳥出籠,自由 自在,因此稱之為「空處天定」。2識無邊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二層「識無邊處定」所獲得的境界。「識無邊處定」又名「識處定」,是指超越「空無邊處」,更思惟「識無邊之相」而安住之。這是「四無色定」的第二層次,其目的是在「虛空無邊處定」的基礎上,更以之接觸於內界,而念識之無邊,屏除識中所起差別之相。在獲得「空處天定」之後,即以識心遍緣虛空,而虛空無邊,以無邊故,定心複散,於是即舍虛空,轉心緣識,與識相應,心「定」不動,現在、過去、未來之識悉現「定」中,與定相應,心不分散。此「定」安隱,清淨寂靜,因此稱之為「識處天定」。3無所有處指「四無色定」的第三層「無所有處定」所獲得的境界。「無所有處定」,又名「少處定」,超越「識無邊處」,破其識相,更思惟「無所有之相」而安住之,以心緣現在、過去、未來三世之識,無量無邊,惟有無心識處,心無依倚,乃為安隱。於是即舍識處,專係心於無所有處,精勤不懈,一心內淨,怡然寂靜,諸想不起,因此稱之為「無所有處」。4非有想非無想處指「四無色定」的第四層「非有想非無想處定」所獲得的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又名「非有想非無想定」,超越「無所有處」,更思惟「非想非非想之相」而安住之。前「識五邊處」為有想,「無所有處」為無想。至此,則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無想,名「非非想」。蓋此天既得無所有處天定後,又知此處如癡如醉,如眠如暗,以無明覆蔽,無所覺了,無可愛樂,於是一心專精,即於非有非無,常念不舍,則「無所有處定」便自謝滅,加功不已,忽然真實定發,不見有、無相貌,泯然寂絕,清淨無為,三界「定」相,無有過者,稱為「非想非非想處天定」。此「非想非非想定」無想,故異於「滅盡定」;又非無想,故不同於「無想定」。前之三定,雖在泯滅內、外之差別相,以至於所謂真空。然尚有「一切空」想,故須再進至於無想亦非無想而修煉之,即完全洞澈一切空觀念之三昧法,比於四禪更富於觀智。5但隨順法故行而無所樂著此二句為「何為修」的內容,即以不同法來順化眾生,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所說:「入禪無色無量神通,為五種眾生故:一、為禪樂憍、慢眾生故,入諸禪。二、為無色解脫憍慢眾生故,入無色定。三、為苦惱眾生,令安善處,永與樂故;應解彼苦,令不受故,入慈、悲無量。四、為得解脫眾生故,入喜、舍無量。五、為邪歸依眾生故,入勝神通力,令正信義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在修習 四禪的基礎上,超越一切色想,滅除有對之想,不念種種想,進入無邊虛空,住於虛空無邊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虛空無邊處,進入無邊識,住於識無邊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識無邊處,進入無所有處,住於無所有處。菩薩接著修習 ,超越一切無所有處,住於非有想非無想處。菩薩隻隨順法的緣故,修行而沒有樂於執著的對象。」
【說明】至此,「厭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講解完畢。有幾方麵可特別注意:
第一,「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厭」的涵義則如澄觀所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
第二,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一、依何修?二、雲何修?三、何處修?四、何故修?五、何時修?六、何為修?七、何所修?」澄觀又將此七方麵分為三層次:
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第三,此部分所講的「四禪八定」為第三地「發光地」的核心內容,應該特別引起注意,注釋因而也稍微詳細了一些。
「佛子!此菩薩心隨於慈1,廣,大,無量,不二2;無怨,無對3;無障4;無惱5。徧至一切處6。盡法界,虛空界7。徧一切世間8。」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果分」。所謂「厭果」,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地滿,心中得無量等,是厭之果。」「厭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為『果』。」也就是說,此部分所言的內容是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此章為其第一層次「行方便果」的內容。「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經文較為詳細地敘說了「慈無量行」。
【注釋】1此菩薩心隨於慈此句為此章「慈無量行」的總體概括。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隨』有二義:一、心不趣寂,動皆合慈。二、以此慈心隨逐於物,如犢逐母。」「慈」的基本涵義是願給一切眾生安樂的心,也就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2廣大無量不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四方麵的內容為給予眾生「樂」,經文顯示了「樂」的四方麵「行相」。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說:「『廣』者,與欲界『樂』,欲境廣、多故。『大』者,與同『喜』、『樂』,謂初、二禪『喜受』俱,故高出名『大』。『無量』者,與不同『喜』、『樂』,三禪已上離『苦』離『喜』故,深故名『無量』。『不二』者,三『樂』平等與故。」這是澄觀引用世親的解釋而略作發揮。澄觀所記載的另外一種解釋則為:「『廣』則無樂不與。『大』謂菩提涅槃。『無量』謂窮來際。『不二』者,無一不與故。」3無怨無對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雲何『障對治』?與不愛者與愛,此障對治,如《經》『無瞋恨』、『無對』故。」「障對治」的涵義就是「對治」「瞋」和「有對」兩種障礙。「有對」即於法有礙之意,「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諸法,受障礙而不生,或被所取所緣之境所拘礙而不能轉他境,稱為「有對」。據《俱舍論》卷二十九,有「四無量」對治四障之說,即「慈無量」主要對治「瞋」。4無障這一句的涵義為「行清淨慈」,其內涵為:「正斷身心不調、睡眠、掉悔諸蓋等。」(世親《十地經論》卷五)「五蓋」為「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法蓋」。5無惱此句是言「攝果」。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雲何『攝果』?欲、色界中受正果、習 果,無苦事故。」即「慈心」之「定力」起於「色界」的正果,並無苦惱等事,因此稱「無惱」。6徧至一切處澄觀解釋說:「『徧至一切處』即『法緣慈』,橫遍十方,豎通三界,彼中所有一切諸法皆能緣念。然法有二種:一、緣聖、凡五蘊之法。二者,眾生所有分別作業之法。此即所化差別故。」(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這是說,菩薩緣念一切凡、聖之法。7盡法界虛空界此二句說的是「無緣慈」。8徧一切世間此句為「慈無量行」的結語。澄觀解釋說:「末句雲『遍一切世間』者,總結上慈,成無量義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無量」一詞,凡有三義:其一,以無量之眾生為此「四心」之所緣。其二,此「四心」能牽引無量之福,其三,此「四心」能招感無量之果。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心隨於無量慈心,具有廣、大、無量、不二的特性;此無量慈心又是無瞋恨,無有質礙的;是清淨的;具有無惱之果報。菩薩的慈無量心徧至一切處。菩薩的慈無量心窮盡法界,窮盡虛空界。總之,菩薩所具的這一慈無量心徧及一切世間。」
「住悲1、喜2、舍3,亦複如是。」
【章旨】此章以前文對於「慈無量行」的敘述來比擬類推「悲無量行」、「喜無量行」、「舍無量行」。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又解釋說:「四種無量為四有情:謂緣『求樂眾生』興『慈』,『有苦』興『悲』,『有喜』隨『喜』,『有惑』不染。」最後一句即指「舍無量行」,為「有惑眾生」發「舍無量行」。
【注釋】1悲「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悲」為「憫傷」之意,即濟拔無量眾生苦之心。指菩薩憫念一切眾生受種種苦,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故稱「悲無量心」或「悲無量行」。據《大智度論》卷二十載,緣無量之眾生,思惟離苦,而入於悲「等至」,稱為「悲無量心」。又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悲無量心」能對治「四障」中的「害」障。2喜「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即見無量眾生離苦得樂而生喜悅之心。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悲無量心能對治「四障」中之「不欣慰」障。3舍「四無量心」(也稱「四無量行」)之一,對無量之眾生無愛無憎,住於平等之心,也即舍怨親、喜樂、苦憂等念之心,並能舍貪、瞋、癡之煩惱。據《俱舍論》卷二十九載,「舍無量心」能對治欲界之「貪」、「瞋」。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於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也與慈無量行相同。」
【說明】「厭果分」的第一部分——「四無量行」之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宣說完畢。「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故名「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故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
「佛子!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1,能動大地2。」
「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3。」
「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4;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5;入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複雨於水,猶如大雲6;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7;其身自在,乃至梵世8。」
【章旨】從此章開始進入「厭果分」的第二層次「行功用果」的內容。「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關於此層次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前內懷慈濟之心,此外現救生之用,從多分說但為邪歸。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擁曰『通』。」此章為「身通」的內容。「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
【注釋】1此菩薩得無量神通力此句為「身通」的總句。「身通」,又名「神足通」、「神境智證通」、「神境通」、「身如意通」、「如意通」等。據《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八所載,「神足通」有三種:一為隨心所欲,可至任何地方之「能到」(飛行),一為隨意改變相狀之「轉變」(變化),另一為隨意轉變外界對境(六境)之聖如意(隨意自在)。其中,後者為唯佛所獨具。依照世親的解釋,後文是從「世界自在」、「身自在」、「作業自在」等三種「自在」來說明「神足通」的,其中,「作業自在」又分為八個方麵。2能動大地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世界自在」,即菩薩具有能夠自由 自在地使大地震動的能力。3以一身為多身多身為一身或隱或顯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身自在」,即菩薩具有能夠自由 自在地或隱身,或現身,或一身變化為多身,多身又合為一身,如此等等的能力。4石壁山障所往無礙猶如虛空世親說此句以下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即菩薩具有自由 自在地行動的能力。「作業自在」有八種,此句為第一種「傍行無礙」,即菩薩具有自由 自在地穿越任何有質礙之物品的能力。5於虛空中跏趺而去同於飛鳥世親說此句是言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的第二種「上行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飛鳥一般的自由 飛翔的能力。「跏趺」,為佛陀的坐法,即盤膝而坐。大致言之,有二種:若先以右足置於左腿上,再以左足置於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於右腿上,再以右足置於左腿上者,則叫做「吉祥坐」。此句是言,菩薩在空中飛翔之時,是以跏趺坐的姿勢進行的。6地如水履水如地身出煙焰如大火聚複雨於水猶如大雲據世親的解釋,此四句是菩薩所具有的「作業自在」的第三至第六種。「入地如水」一句是言「上、下行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如水一般自由 自在地進入地下的能力。「履水如地」是言「涉水不沒自在」,即菩薩具有如同在地麵行走一般在水麵行走的能力,不藉助於任何工具而不會沉沒。「身出煙焰,如大火聚」一句是言「其身熾然自在」,即菩薩具有身體自燃如大火炬的能力。「複雨於水,猶如大雲」一句是言「身能注水自在」,即菩薩具有猶如大雲般從空中降雨的能力。7日月在空有大威力而能以手捫摸摩觸據世親的解釋,此是言「身能摩捫自在」,即菩薩具有用手觸摸接觸太陽、月亮的能力。捫,執持,按住;蒙住;撫摸;揩拭。摩,摩擦;挨擠;撫摸。觸,撞,碰;接觸。8其身自在乃至梵世據世親的解釋,這是說:菩薩能夠在「梵世間」與「器世間」之間「隨意自在轉變」。「梵世」,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又「梵世」一詞亦可作為「色界」諸天之總稱,蓋以此界之人已離婬欲之故。「器世間」,又稱「器世界」、「器界」,或單稱「器」,即指自然世界、無生物界、物質世界。佛典中之「世間」,可分為「有情世間」(眾生世間)與「器世間」二種。其中,山河、大地、草木、城宅等眾生可居住、生活之國土世界,稱為「器世間」。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獲得了無量神通之力,能夠使大地產生震動。」
「菩薩可以以一身變為多身,多身又化為一身,或隱藏起來,或現身出來。」
「菩薩能夠在石壁大山等等障礙之中,自由 無礙地來往,就猶如在虛空行動一樣;菩薩能夠在虛空中跏趺而飛起來,就如同空中飛翔的鳥一樣;菩薩能夠如同入水一樣自在地進入大地之中;菩薩能夠如同在大地上行走一樣,在水麵上自由 行走而不會沉沒;菩薩之身產生火焰,如同大火炬一樣;菩薩具有猶如大雲從空中降雨的能力;菩薩具有具大的威力,能夠用手自由 自在地撫摸太陽、月亮;菩薩的身體自由 自在,能夠自由 地在梵世與器世間轉換。」
「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1,悉聞人、天若近若遠所有音聲,乃至蚊蚋2、虻3、蠅等聲亦悉能聞。」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二種神通——「天耳通」的內容。世親解釋說:「『天耳』、『他心智』二通,口業清淨。」「『二通』能知說法音、聲、義故。以知他心故,隨種種言音皆能盡知,依於此義,種種異名說隨眾生用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五)這是說,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注釋】1此菩薩天耳清淨過於人耳此句為「天耳通」的總句。「天耳通」,又稱「天耳智通」、「天耳通證」,即以天耳緣「欲」、「色」二界之聲 處所表現出的神通力。據《集異門足論》卷十五、《大智度論》卷五等所說,以「四根本靜慮」為依地而得的「色界」四大種所造的淨色耳根,名為「天耳」,此耳能聞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因而名為「天耳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這樣解釋此句:「『天耳通』者,隨能聞、所聞如實示現清淨諦聞故。『過人』者,遠聞故過人。聲者下乃至阿鼻地獄等聲悉能聞故。」2蚊蚋蚊子。3虻古代俗字。據唐代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六所說:「齧人,似蠅」,「虻蟲其實似蜂,而大小似蠅也。」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天耳清淨,遠遠超過人的耳朵,能夠完全聽聞人、天於近處或者遠處所發出的所有聲音,甚至蚊子、虻、蒼蠅等等所發出的聲音也能夠完全聽到。」
「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1。」
「所謂: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離貪心,如實知離貪心;有瞋心;離瞋心;有癡心;離癡心2。有煩惱心,無煩惱心3。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4。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5。定心,非定心6。解脫心,非解脫心7。有上心,無上心8。雜染心,非雜染心9。廣心,非廣心10。皆如實知。」
「菩薩如是以他心智知眾生心。」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三種神通——「他心通」的內容。「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這種神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注釋】1此菩薩以 他心智如實而知他眾生心此句為「他心通」的總句。「他心通」,又名「他心智證通」、「智心差別智作證通」、「觀心心數法智證通」、「心差別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又據《俱舍論》卷二十七載,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靜慮」為依地,先審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後變異輾轉相隨,後更觀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實知悉他人之種種心相。在前述經文中,於總句之後,從九個方麵來說明「他心通」。澄觀解釋說:其一,「煩惱」、「苦」有「有」與「離」之分,「業」有善、惡之別,所以,這二十六心實際上貫穿了「苦」、「集」、「滅」、「道」四諦的線索。其二,二十六心都應該冠以「如實知」。「如實知」的意思為認清事實,並且把握了其最真實的本質。其三,此中,「心」之「見」非在心外見法,也非物外境。具體言之,是「自」即菩薩,「他」即眾生並無分別;「能知」之菩薩心,與所知之「眾生心」,並無分別。經文在言說「有貪心」與「離貪心」時,有「如實知」之語,其餘二十四心則省略言之。澄觀在此的解釋,均可用於其餘二十四心。2有貪心如實知有貪心等六句此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眾生的三毒之心的有與無。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以初六心明『隨煩惱』。謂隨緣現起,煩惱相應,故名為『隨』。非約小惑名『隨』。言『有貪』者,於可愛所緣,貪纏所纏故。『離貪』者,遠離如是貪纏故。下四例知,即『三不善根』及『三善根』,以為能治。」這是說,與「貪」、「瞋」、「癡」三毒相逐隨而生的煩惱(即引文中的「纏」)並非「小隨煩惱」,而是「無慚」、「無愧」二種「中隨煩惱」以及「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大隨煩惱」。遠離如此的三毒之「隨煩惱」,則為「離」心。3有煩惱心無煩惱心關於此二心的涵義,世親、澄觀都言其是用來說明「隨眠」的。「使」與「隨眠」都是煩惱之異名。因「煩惱」驅使眾生流轉於迷之世界(生死),因此,稱「煩惱」為「使」。小乘有部以為,因「煩惱」隨逐眾生,而且它幽微難知猶如睡眠,因而名「隨眠」。而大乘唯識學則認為,煩惱的「種子」眠伏於「阿賴耶識」中,因此將其稱之為「隨眠」。因為《華嚴經》為大乘唯識學的宗經之一,所以,此處須以世親的解釋為最妥切。可見此二心的涵義是菩薩完全了解眾生的「隨眠心」以及「無隨眠心」的情形。4小心廣心大心無量心「小心」是指「欲界」中的「人」。「廣心」是指「欲天」即「欲界」中的「六天」(即「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之心;「大心」是指「色界」眾生所具之心;「無量心」是指「無色界」之「空無邊處天」和「識無邊處天」眾所具之心。這四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之心態。5略心非略心散心非散心這四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學三昧行」者所具的各種心態。「略心」是指「止」,「非略心」則是指不合於「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緣對象非一。「沉昧」即「惛沉」,指內心惛昧沉鬱,使身心不能實踐善行。「散心」指「掉舉」之心,「非散心」則指專心於定境所得之智慧心。「掉舉」,指浮動不安之心理狀態。6定心非定心此二句是言,菩薩完全知曉獲得三昧者與未獲得三昧者的各種心態。「定心」是指修定者正確地進入根本「定」,「非定心」則是指修行者未能進入定境或者應該從「定」中出來而未能及時「出定」。7解脫心非解脫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獲得解脫者與未獲得解脫者所具的各種心態。「解脫心」是指「無縛之心」,「非解脫心」是指「有縛」之心。8有上心無上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具有增上慢的凡夫與沒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各種心態。有「增上慢」者為「有上心」,無「增上慢」者為「無上心」。9雜染心非雜染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追求名聲的凡夫與不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有的各種心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八、有二心,妄行、正行。《論經》名『求』、『不求』。心希求名聞即是『雜染』,反此『非染』。」10廣心非廣心這兩句是說明菩薩完全知曉「大乘行」者與學小乘者所具的各種心態。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九、有二心,大乘得、失。悲智兼濟為『廣』,隨闕『非廣』。」「廣心」即大乘行者所具,「非廣心」即小乘修行者之所具。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以他心智,如實地知曉其他眾生的心。」
「具體而言則是:麵對有貪心的眾生,菩薩完全如實知曉其有貪心;麵對離貪心的眾生,菩薩完全如實知曉其離貪心;菩薩完全知曉有瞋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離瞋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有癡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離癡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有煩惱心眾生的心態,完全知曉無煩惱心眾生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人』之小心、欲界六天眾的廣心、色界眾生的大心、無色界眾生的無量心。菩薩完全知曉正確修止眾生的略心,完全知曉眾生不合於止的沉昧之心以及心所緣對象非一的心態;菩薩完全知曉修三昧者的掉舉之心,完全知曉專心於定境者所獲得的智慧心。菩薩完全知曉正確地進入根本定的修定者的心態,完全知曉未能進入定境或者應該從定中出來而未能及時出定的非定心。菩薩完全知曉獲得解脫者的解脫心,完全知曉未獲得解脫者的非解脫心。菩薩完全知曉具有增上慢的凡夫的有上心,完全知曉沒有增上慢的凡夫所具的無上心。菩薩完全知曉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有的雜染心,完全知曉不追求名聲的凡夫所具的非雜染心。菩薩完全知曉大乘行者的廣心,完全知曉學小乘者所具的非廣心。」
「總之,菩薩對於眾生的種種心態都能夠如實知曉。菩薩就是如此以其所具有的他心智來知曉眾生的心。」
「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1。」
「所謂:念知一生,念知二生、三生、四生,乃至十生、二十、三十,乃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2、壞劫3、成壞劫4、無量成壞劫。」
「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如是飲食,如是壽命5,如是久住,如是苦樂。我於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如是形狀,如是相貌,如是言音。」
「如是過去無量差別,皆能憶念。」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四種神通——「宿命通」的內容。「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
【注釋】1此菩薩念知無量宿命差別此句為「宿命通」的總句,「念」為憶念的意思。「宿命通」,又作「宿住隨念智通」、「宿住智通」、「宿命智通」、「宿命通證」、「識宿命通」、「宿住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壽命、苦樂等等的神通之力。此智以慧為自性,隨憶念之勢力,能知諸過去生於欲、色界中之自、他有漏五蘊,故稱「宿住隨念智」;又此智因依色引發,故唯局限於「欲界」、「色界」,不通「無色界」。總句之後,經文則從兩方麵來說明「宿命通」的功用。澄觀判釋說:「初,念何等事?謂一生乃至多劫中事,此顯念時分。次,『我曾下』,雲何念?即念相差別也。」(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第一層次為「時間」,第二層次為所念之「行相」。2成劫為四劫之一。據諸經論載,「器世間」全壞之終,由有情業之增上力故,生微風,成立「風」、「水」、「金」三輪,於「金輪」上生出諸海山洲(須彌山、七金山、四大洲等),為「四王天」、「忉利天」二天。此「二天」也稱「地居天」,為「人類」、「傍生」等的住處。其次成立「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四天,此四天也稱為「空居天」。又自「空居天」至「無間地獄」,有情眾生次第降生。此等「器世間」、「有情世間」形成之時期,即稱為「成劫」。3壞劫為四劫之一,即介於「住劫」與「空劫」間,世間轉趨壞滅之時期。此時期分二十「中劫」,有情眾生經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壞盡,唯器世間(國土環境)空曠而住,至最後一「中劫」,器世間亦壞滅。器世間之破壞是由「火」、「水」、「風」等三大災所次第破壞,相對於「住劫」時之「小三災」,特稱為「大三災」。火災由七個日輪出現而起,色界「初禪天」以下悉成灰燼;水災由雨霖而起,「第二禪天」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第三禪天」以下悉被飄散。此「火」、「風」、「水」三大災,也稱為「劫災」,然破壞僅至色界「第三禪天」以下,「第四禪天」以上不受破壞。4成壞劫此劫為《大毗婆沙論》所言的三劫之一。《大毗婆沙論》卷一三五說:「劫有三種:一、中間劫,二、成壞劫,三、大劫。中間劫複有三種:一、減劫,二、增劫,三、增減劫。減者,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增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增減者,從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複從八萬歲減至十歲。此中一減一增,十八增減,有二十中間劫。經二十中劫,世間成。二十中劫,成已住。此合名成劫。經二十中劫,世間壞。二十中劫,壞已空。此合名壞劫。總八十中劫,合名大劫。」可見,「成、壞劫」是指「成劫」與「壞劫」的合稱。5壽命人的一期生命。佛教講眾生有二種命:一為「命根」,二為「智慧命」。「命根」,指生命、生命之持續力,或眾生與生俱來的生命機能或原理。「智慧命」,把智慧當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當做生命。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憶念知曉自己以及無量眾生的宿命差別。」
「具體而言就是:菩薩憶念知曉一生,憶念知曉二生、三生、四生,甚至十生、二十、三十生,甚至百生、無量百生、無量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無量成壞劫。」
「我曾經在某處,名字為如此,姓為如此,種族為如此,飲食如此,壽命如此,住世長短,以及於其中的如此苦樂。我在那死亡,生於那一個地方,從某處死亡,轉生於這一地方,如此形狀,如此相貌,如此的言音。」
「如此等等過去無量的差別,我都能夠憶念。」
「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1。」
「見諸眾生生時、死時、好色、惡色,善趣、惡趣,隨業而去。」
「若彼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具足邪見及邪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墮惡趣,生地獄中。若彼眾生成就身善行,成就語善行,成就意善行,不謗賢聖,具足正見;正見業因緣,身壞命終,必生善趣諸天之中。菩薩天眼皆如實知。」
【章旨】此章為菩薩在禪定中證得的五種神通中的第五種神通——「天眼通」的內容。「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解釋說:「宿命、生死智二通,意業清淨。去、來二通,盡知眾生過去、未來所、應受化故。」這是說,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注釋】1此菩薩天眼清淨過於人眼此句為「天眼通」的總句。「天眼通」,又稱「天眼智證通」、「天眼智通」、「天眼通證」,即以天眼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力。「天眼」有「修得」與「報得」二種,凡於人界修四禪定而得淨眼者,稱為「修得」;生於色界諸天而自得淨眼者,稱為「報得」。總句之後,經文則從兩方麵來具體說明「天眼通」的功用。第一層次為觀見眾生本有(即今生)之果及其形成之業因。第二層次則具體說明所見眾生之因、果差別。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其眼清淨遠遠超過人眼。」
「看見這些眾生出生時、死亡時、容貌嬌美時、容貌醜陋時,在善道、惡道中,等等如此,都是隨其所造業而去投生。」
「如果那眾生成就身惡行,成就語惡行,成就意惡行,誹謗賢聖;如果那眾生具足邪見以及邪見的業因緣,身體敗壞生命終止之後,必然墮入惡道,轉生在地獄中。如果那眾生成就了身善行,成就了語善行,成就了意善行,不誹謗賢聖,具足正見;眾生由於正見業因緣,身體敗壞生命終止之後,必然轉生於善道諸天之中。如此等等,菩薩的天眼都能夠如實知曉看見。」
【說明】「厭果分」的第二層次「行功用果」的內容,至此,金剛藏菩薩已經全部宣說完畢。幾個重要問題強調如後:
第一,「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關於此層次的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解釋說:「前內懷慈濟之心,此外現救生之用,從多分說但為邪歸。妙用難測曰『神』,自在無擁曰『通』。」
第二,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五種神通之中,「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通於有漏,唯為世俗智所攝,「他心通」則通於無漏。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可以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
第三,「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
「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
「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
「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此菩薩於諸禪1、三昧2、三摩缽底3能入能出,然不隨其力受生,但隨能滿菩提分處,以意願力而生其中。」
【章旨】此章為「厭果分」的第三層次——「總結自在」。
【注釋】1諸禪世親、澄觀均說此處的「諸禪」指前述的「四禪」。2三昧本指「三摩提」或「三摩地」,意思為「正定」,即指佛教徒通過修行形成的離諸邪亂、攝心不散的心境。關於此處的「三昧」,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直接說:「『三昧』者,四無量。」而澄觀則解釋說:「四無量心」或「四無量行」本來也可以稱之為「四無量等至」即「四無量定」、「四無量三昧」。3三摩缽底又作「三摩拔提」,意思為「等至」、「正受」、「正定現前」,指由遠離惛沉、掉舉等,而使身心達於平等安和之境。依《俱舍論》卷二十八,「四靜慮」及「四無色定」為「根本八等至」。「四靜慮」即「色界」諸天,可分為四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四無色定」為「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關於此語,菩提流支所譯的《十地經論》中,直接說:「『三摩跋提』者,五神通。」而澄觀則不同意這種說法,《華嚴經疏》卷三十七說:「『三摩缽底』者,《論》雲『五神通』。此應譯者之誤。合雲『三摩呬多』,以此雲『等引』,五通即所引故。『三摩缽底』,此雲『等至』,非神通故。」可見,澄觀認為,此處應該譯為「三摩呬多」。而「三摩呬多」的意思為「等引」、「勝定」,指由定力所引生之身心安和平等。據《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本等載,「三摩呬多」僅僅限於「定心」,而不通於「散心」,「等引」之地可包含「四靜慮」、「八解脫」、「三等持」、「三摩缽底」等四種。而前述的五種神通即為「三摩缽底」等所引發出來的。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此菩薩在四禪、三昧、三摩缽底之中能夠自由 自在地進入、出來,但是卻不隨其業力而轉生,隻是隨應其能夠滿足菩提分的程度,憑借其意願之力而生於其中。」
【說明】「正說分」之一——「明地行」部分的內容,金剛藏菩薩至此全部宣講完畢。在此,將其基本內容小結如後:
第一,關於此「明地行」部分的結構。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明地行分」有四部分,即「起厭行分」、「厭行分」、「厭分」、「厭果分」。至於為何以「厭」為名,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此地修禪,厭伏煩惱,亦厭於禪,故名『厭地』。設忻大法,亦為厭故。正住地心,住於八禪,故但名『厭』。」澄觀又說:「謂不樂不染即是『厭』義,其無量神通是厭之果。」可見,此地以「厭」為地相,其涵義為:厭惡並去除煩惱,進而對於憑借其去除煩惱的四禪八定也同樣須「厭」。
第二,「起厭行分」的內容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這十種「深心」是:「清淨心」、「安住心」、「厭舍心」、「離貪心」、「不退心」、「堅固心」、「明盛心」、「勇猛心」、「廣心」、「大心」。
第三,「厭行分」也就是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內容。關於此部分的層次,據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判釋:「『厭行』有三種:一、修行護煩惱行。二、修行護小乘行。三、修行方便攝行。」「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修行護小乘行」的涵義是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修行方便攝行」的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第四,關於「厭分」的涵義,如世親《十地經論》卷五的解釋:「是菩薩聞諸法已,知如說修行乃得佛法,入禪無色無量神通,彼非樂處,於中不染,必定應作故。」「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關於「厭分」的內容,澄觀又將其科判為七部分,即「經文七相」。澄觀又將此七方麵分為三層次:
其一,前四個回答修行方麵的問題。「依何修」的答案是依持於正法,「雲何修」的答案是「攝心安住」,「何處修」的答案是「於空閑處」,而「何故修」之「故」是指修行的因緣,其答案是「作是思惟,如說修行,乃得佛法,非但口言而可清淨」。
其二,「何時修」與「何所修」屬於「證入」,前者為入「住此發光地時」,後者為「四禪八定」。
其三,「何為修」是指證入此地的目的,世親的解釋是為了救度五種眾生。
第五,所謂「厭果」,據澄觀的解釋:「厭果,即前八定之所等引,故名為『果』。」(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也就是說,此部分所言的內容是前述「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據澄觀的判釋,此部分又分為三層次:
第一層次為「行方便果」。「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四無量行」,也稱之為「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與一切眾生樂,名為「慈無量心」;拔一切眾生苦,名為「悲無量心」;見人行善或離苦得樂,深生歡喜,名為「喜無量心」;對於如上三心,舍之而不執著,或怨親平等,不起愛憎,名「舍無量心」。因此四心普緣無量眾生,引生無量之福,因此名為「無量心」。又此四心若依禪定而修,則生「色界梵天」,因而又名「四梵行」。在此經中,同時包含前述二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解釋說:「四種無量為四有情:謂緣『求樂眾生』興『慈』,『有苦』興『悲』,『有喜』隨『喜』,『有惑』不染。」最後一句即指「舍無量行」。
第二層次為「行功用果」。「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此部分經文所列順序與一般經籍所列不同。此經依照「身」、「口」、「意」三業的順序,將五通排列為三層次,即「神足通」屬於「身業」,「天耳通」和「他心通」屬於「口業」,「宿命通」和「天眼通」則屬於「意業」。「五通」的大致內容如後:「身通」即菩薩所具有的身如其意,隨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間,即便是十方無量國土都能同時一一到達、變化無窮的神通之力。「天耳通」是指菩薩在修禪定中所獲得的「天耳」,能夠聽到自地以及下地之天聲、人聲、非人聲與遠近等一切聲音。「他心通」是指菩薩在修習 禪定時所獲得的能如實了知他人心中差別相的神通力。菩薩憑借「天耳通」和「他心通」得以切合眾生的實際而說法。「宿命通」,是指菩薩所具有的能夠隨意知悉自己宿昔住世之生死、姓名、種族、壽命、苦樂等的神通之力。「天眼通」是指菩薩以在修習 禪定中獲得或者自得的天眼來照了「欲界」、「色界」二界色處的神通之力。菩薩憑借這兩種神通完全知曉眾生過去與未來所受化及應該受化的行相。
第三層次即為「總結」。
(三)、正說分之二:「辨地果」
「佛子!是菩薩住此發光地,以願力故,得見多佛。所謂:見多百佛,見多千佛,見多百千佛,乃至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悉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一切資生悉以奉施,亦以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其佛所,恭敬聽法,聞已受持,隨力修行;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1。」
【章旨】此「彰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菩薩住此地中,勝聲聞、辟支佛故。」(世親《十地經論》卷三)此章進入「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一部分——「調柔行體」的內容。「調柔」的語言涵義是「和柔」、「和順」、「調和順適」。「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本章含有兩層涵義:第一,「見多佛」為「練行緣」。第二,「能練行」,包含「福行」(即「供養」)、「回向行」以及「修智行」三方麵的內容。
【注釋】1此菩薩觀一切法不生不滅因緣而有關於此句,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一切法不生不滅』者,即法性觀,於清淨法中不見增,故不生;煩惱妄想中不見減,故不滅。『因緣而有』,此有二義:一者,成上,由淨法從緣生,故無可增;妄法從緣滅,故無可減。二、約不壞相故,雖體不生滅,不礙生滅。依對治因緣,離煩惱妄想,故滅;轉勝清淨,般若現前,故生。以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故知一切法不滅,妄想滅故。以此該後,則見縛等滅,是不滅之滅也。又以此三地世間滿故,於禪定中為此實觀,生起後地無生行慧,亦即善巧決定觀察智也。」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地所證為「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兩種智慧,因此,此句所言觀法性本空,般若智慧現前,為在第四地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打下基礎。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菩薩住此發光地,憑借願力的緣故,得以觀見很多佛。具體言之,得以觀見多百佛、多千佛、多百千佛、多億佛、多百億佛、多千億佛、多百千億佛,如此乃至觀見多百千億那由他佛。」
「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以廣大心、深心,恭敬尊重,承事供養諸佛,衣服、飲食、臥具、醫藥,一切資生都完全奉獻給佛,也以其供養一切眾僧。以此善根回向無上菩提。菩薩在諸佛所在的地方,恭敬地聽受佛說法,隻要一聽之後,便隨即受持,以自己的全力修行;修行至此地的菩薩觀一切法,都是不生不滅,因緣而有的。」
「見縛1先滅,一切欲縛2、色縛3、有縛4、無明縛5皆轉微薄。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悉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佛子!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明淨6。」
「菩薩亦複如是,住此發光地,不積集故,邪貪、邪瞋及以邪癡,皆得除斷,所有善根轉更明淨。此菩薩忍辱心、柔和心7,諧順心、悅美心8,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9,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10,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11,皆轉清淨。」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主體內容——「調柔行體」的第三部分「所練淨」的內容。在此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斷除「五住地煩惱」以及「三不善根」的微細種子,厭離世間勝於前地。
【注釋】1見縛因為「見惑」能夠纏縛眾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見惑」為「見縛」。「見惑」為「五住地惑」之一。眾生以「我見」為本而產生種種「見惑」,稱為「一切見住地惑」,又作「見一處住地惑」。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而稱為「住地」。此「惑」屬迷「理」之惑,因此它為「五住地煩惱」之根本。了斷此惑,始易入「見道」。2欲縛因為「欲界」的「欲惑」能夠纏縛眾生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欲惑」為「欲縛」。「欲惑」即「欲愛住地」,為「五住地惑」之二。「欲」是「欲界」,「愛」是「貪愛」(即「思惑」),此「思惑」本來通於「貪」、「瞋」、「癡」、「慢」四者,但以「貪愛」的潤生之義最強,故舉其以表示「思惑」。「欲愛住地」包括除「見惑」、「無明惑」,且著於外在之「五欲」(「五欲」有兩種涵義,此處是指「色」、「聲」、「香」、「味」、「觸」)之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3色縛「色」指「色界」,因為「色界」的「思惑」能夠纏縛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之為「色縛」,又稱「色愛住地」,為「五住地惑」之三。「色愛住地」包括「色界」之中的「無明」、「見惑」,其染著於一己色身的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4有縛又作「有愛住地」、「無色愛住地」,指「無色界」之思惑,為「五住地惑」之四。「無色愛住地」包括「無色界」之中的「無明」、「見惑」,其舍棄遠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心的煩惱。又因「思惑」為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且能生煩惱,因此又稱為「住地」。5無明縛「無明」能夠纏縛修行者使其不得自在,因此,稱其為「無明縛」,為「五住地惑」之五。「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為「我執」、「法執」中的「法執」,它為一切煩惱之所依,為變易生死之因,因此又稱為「無明住地」。6譬如真金善巧煉治秤兩不減轉更明淨關於此譬喻,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七在世親解釋的基礎上說:「喻言『秤兩不減』者,厭離世間勝於前地『信』等,入於厭火故,自在不失、減也。」如前所述,「初地」為「信樂行」,第二「離垢地」為「戒行」。因此,澄觀所說的「信等」是指第一「歡喜地」、第二「離垢地」。這實際是說,此地盡管與第一地、第二地更加遠離世間,但是,其比之二者殊勝的地方在於,並無失去與減少什麽。7忍辱心柔和心此二心為十三心的總句。關於此二心,澄觀解釋說:「一、他加惡辱能忍受故。二、善護他心,謂他人陵我以剛強,我則騁之以柔和故。」這是說,「忍辱心」即忍受他人所加給的汙辱。而「柔和心」則是以柔和之心來回應他人的侮辱。8諧順心悅美心澄觀解釋說,這二心為「分別善護他心」。「諧順心」的涵義是,針對他人誤以為菩薩所作而懷疑菩薩、瞋恨菩薩,修行此地的菩薩則顯現為其同伴而「與之諧和」。「悅美心」的涵義則是以「愛語誨誘」他人。9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關於此三心,澄觀解釋說:「分別加惡忍受,謂身加惡而不瞋,口毀辱而不動心,嫉害而憂惱不能濁,以萬頃之陂方其量故。」10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據澄觀的解釋,這三心是說明「諧順心」、「悅美心」與「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等心形成之原因的。澄觀說:「『無高下』者,過去久離憍慢故,不自高舉輕下於彼,由此能柔和護他。後二,即加惡不改之因:一、不望報恩故,益他被辱而忍受。二、受恩常念,小恩大報故,眾生於我有恩,法爾應忍。」11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據澄觀的解釋:「後三心顯上二心離障。雖柔順護他而非諂,實為利益,故不誑心;無隱覆諂佞,故無譣詖。譣詖者,諂佞也。」這是說,這三心是說明「諧順心」與「悅美心」已經遠離了「煩惱障」。菩薩雖然柔順護持眾生但卻無諂心,因為菩薩確實是想給予眾生利益的,所以就會無誑騙心;菩薩無隱藏遮蔽的必要,所以,就無有「譣詖心」。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進入此地的菩薩,其見惑首先滅除,一切欲縛、色縛、有縛、無明縛等都逐漸地微小薄弱。因為菩薩在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都不積集這些煩惱的緣故,邪貪、邪瞋以及邪癡,都得以除去斷絕,菩薩的所有善根都轉而更加明淨。佛子!這正如將真金善巧煉治,其重量並不會減少,反而會更加明淨。」
「菩薩也是如此。菩薩住於此發光地,由於不積集煩惱的緣故,邪貪、邪瞋以及邪癡,都得以除去斷絕,菩薩的所有善根都轉而更加明淨。進入此地的菩薩的忍辱心、柔和心,諧順心、悅美心,不瞋心、不動心、不濁心,無高下心、不望報心、報恩心,不諂心、不誑心、無險詖心,如此等等,都得以清淨。」
「此菩薩於四攝中,利行1偏多;十波羅蜜中,『忍波羅蜜』2偏多;餘非不修,但隨力隨分。」
「佛子!是名『菩薩第三發光地』。」
【章旨】此章為「調柔果利益勝」的第二、第三部分——「別地行相」和「結說地相」的內容。在本章中,金剛藏菩薩指出,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因此,進入此地的菩薩也是以「忍辱心」偏勝的。
【注釋】1利行「四攝法」之一。「利行攝」是修菩薩道者,以身、口、意諸行都有利於人,以損己利人的行為,感化眾生共修佛道,以達到濟度眾生的目的。2忍波羅蜜「忍」即「忍辱」,音譯為「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譯為「安忍」、「忍」。「忍」有三層涵義︰忍受人事間的苦迫,叫「生忍」;忍受身心的勞苦病苦,以及風雨寒熱等苦,叫「法忍」;忍受認可諸法無生之性,叫「無生忍」,「無生忍」即「般若慧」。「忍辱波羅蜜多」,即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瞋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即「實相」上。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佛子!此菩薩所修行四攝法中,以利行攝居多;十種波羅蜜中,『忍辱波羅蜜』居多;其餘三攝以及九種波羅蜜,並非不修行,隻是謂隨能力、資質之限度而行罷了。」
「佛子!這就是略說『菩薩第三發光地』的內容。」
「菩薩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1,能以方便,令諸眾生舍離貪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諸所作業,皆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乃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
「複作是念:『我當於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乃至為一切智智依止者。』」
【章旨】此章起為「攝報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包含「天王果勝」與「禪定果勝」兩部分內容。「天王果勝」又有兩方麵:第一為「上勝身」,即上等的「身」報,指經文中的「三十三天王」。第二為「上勝果」,如經文中所言的「令諸眾生舍離貪欲」等等。
【注釋】1三十三天王即「忉利天」的音譯,指住在須彌山頂上的「三十三天」。帝釋天止住於中央(善見城),其四方各有八天(八城),合計「三十三天」。山頂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剛手藥叉於中守護諸天。帝釋天所居住的善見城,城外四麵有四苑,乃諸天眾遊戲之處。此天離大海八萬由旬,與上方之夜摩天亦相距也八萬由旬。其壽量,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定壽千歲。身長四分之二俱盧舍,衣長二由旬。行欲之相,亦以形交 成婬(或說以風為欲),與人無異,然無諸不淨。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菩薩住此地,大多作為三十三天王,能夠以各種方便使眾生舍棄貪欲。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如此一切諸所作業,都不離念佛,不離念法,不離念僧,甚至不離念具足一切種、一切智智(佛智)。」
「菩薩又產生了這樣的想法:『我應當在一切眾生中為首,為勝、為殊勝,為妙、為微妙,為上、為無上,甚至為一切智智(佛智)的依止者。』」
「若勤行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三昧。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1;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2。」
【章旨】此章為「攝報果利益勝」的第二部分「禪定果勝」的內容。世親將其歸納為:「菩薩禪定勝業。勝業有二種:一者,三昧勝。所謂『於一念間得百三昧』,得三昧自在力故。二者,三昧所作勝,謂見百佛等,以得是三昧力故。」而「三昧所作勝」則從「自利」與「利他」兩個層麵來說明的。
【注釋】1得見百千佛知百千佛神力能動百千佛世界依照澄觀的解釋,此三句是說明出家菩薩所得勝果所具的自利、利他之功能的。前二句是言「自利」的,第一句「見百千佛」的意思為「十方各十千他受用身。」第二句的涵義是知曉佛所加持給第三地菩薩的神力。「能動百佛世界」是言「利他」的,其涵義是:麵對對佛教有信仰眾生,可以為其顯現震動國土的神通。2乃至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依照世親、澄觀的解釋,此二句是說明自利、利他行為實現的速疾的。「示現百千身,一一身百千菩薩以為眷屬」的涵義則是「分身速疾,作多利益故。」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這些菩薩在佛法中勤行精進,在一念之間,就獲得百千種三昧。得以觀見百千的佛,知曉數百千佛的神力,能夠使百千個佛的世界發生震動;這些菩薩甚至能夠示現百千個身體;而每一身都能夠示現百千個菩薩作為自己的眷屬。」
「若以菩薩殊勝願力自在示現,過於此數,百劫、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章旨】此章為「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關於其涵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解釋說:「內證願力,教智自在;又以願力助智,令業用無邊,故稱『願智』。」所謂「願智」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
【語譯】金剛藏菩薩繼續給會眾說:「如果菩薩憑借殊勝的大願之力自在示現,就可以超過前述所說的『數百千』的數字,甚至花費百劫、千劫、百千劫,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的時間都無法計算清楚。」
【說明】此「辨地果」部分也稱「校量勝分」,其涵義為彰顯此地所證境界遠遠勝過聲聞、辟支佛,也勝過第二地。其內容包含「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三部分。所謂「調柔果」是指本地修行所得之果調和順適。進入此地的菩薩所修「四攝法」中,最突出的是「利行攝」。所修的十種波羅蜜多中,以「忍辱波羅蜜多」為主。所謂「攝報果」是指「王位之身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四)所謂「願智果」就是以大願之力輔助所證智慧之果。
(四)、重頌分
爾時,金剛藏菩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曰:「清淨安住明盛心,厭離無貪無害心1,堅固勇猛廣大心,智者以此入三地。」
【章旨】此章之後為「第三地」的「重頌分」。金剛藏菩薩為了使會眾更加清晰地把握此義,而以偈頌的形式再次宣說第三地「發光地」的修行方法以及所得之果。十八頌分為五部分。此章一頌頌「起厭行分」,也就是以十種深心進入「厭行」。
【注釋】1無害心此即指「不退心」。世親《十地經論》卷五說:「依不舍自乘進行」,為「不退心」之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則解釋說:「造行進善,若不勝進,則名為『退』,故異第二。若準《瑜伽》,所修對治,不複退失。故下頌雲『不害』。若失對治,則有害故。」此中,「第二」指第二「離垢地」。《瑜伽》指《瑜伽師地論》。這是說,不舍棄大乘之行即為「無害心」。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具有清淨心、安住心、明盛心,厭離心、無貪心、無害心,堅固心、勇猛心、廣心、大心,智慧的修行者以此進入第三地。」
「菩薩住此發光地,觀諸行法苦無常,不淨敗壞速歸滅,無堅無住無來往。觀諸有為如重病,憂悲苦惱惑所纏,三毒猛火恒熾然,無始時來不休息。」
「厭離三有不貪著,專求佛智無異念;難測難思無等倫,無量無邊無逼惱。見佛智已湣眾生,孤獨無依無救護;三毒熾然常困乏,住諸有獄恒受苦。煩惱纏覆盲無目,誌樂下劣喪法寶;隨順生死怖涅槃,我應救彼勤精進。」
【章旨】從此章開始的十二頌頌「厭行分」。關於「厭行分」的涵義,如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解釋:「初入地心,觀修彼行,名『厭行分』。」「厭行分」分三部分,此章五頌,前二頌頌第一部分「修行護煩惱行」的內容,其要點為:「示現雲何觀一切行無常。」(世親《十地經論》卷五)後三頌頌第二部分「修行護小乘行」的內容,其要義為舍棄小乘行而追求大乘,去濟度眾生。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進入第三地之後,即觀一切有為法是苦的、無常的,是不淨的、敗壞的,最終都會歸於毀滅;有為法是刹那生滅的,非從前際生的,非向後際去的,非於現在住的。菩薩又觀有為無常法如同無藥可救的重病一樣,眾生被憂、悲、苦惱等等煩惱所糾纏,眾生的貪、瞋、癡三毒之火熾然不息,日夜增長,從無始以來從來沒有停息過。」
「菩薩見到有為法如同幻覺而不真實之後,對於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產生厭惡遠離之心,專心尋求佛的智慧而無任何其它念頭;菩薩見到佛的智慧是不可思議的,佛的智慧是無等的,佛的利他行是無量的,佛的修行境界是無邊的,佛是無惱的、無憂的。菩薩如此地觀見了如來智慧之後,就對於一切眾生產生哀湣之心。菩薩觀見諸眾生孤獨而沒有依靠,沒有任何救助與保護;菩薩觀見諸眾生的貪、瞋、癡三毒之火熊熊燃燒,觀見諸眾生常常貧窮困乏,觀見諸眾生被三有的牢獄所禁閉,承受無量的痛苦。菩薩觀見諸眾生被煩惱稠林一直覆蓋障蔽而盲目,不善於觀察,其誌向低下惡劣而喪失了佛法的根本關懷;這些眾生隻是隨順生死之流輪回不休,並且畏懼涅槃境界。菩薩如此地觀見眾生界的無量苦惱,發出大精進之心,產生拯救眾生的想法。」
「將求智慧益眾生,思何方便令脫解?不離如來無礙智,彼複無生慧所起。心念此慧從聞得,如是思惟自勤勵,日夜聽習 無間然,唯以正法為尊重。國城財貝諸珍寶,妻子眷屬及王位,菩薩為法起敬心,如是一切皆能舍。頭目耳鼻舌牙齒,手足骨髓心血肉,此等皆舍未為難,但以聞法為最難。設有人來語菩薩:『孰能投身大火聚,我當與汝佛法寶!』聞已投之無怯懼。假使火滿三千界,身從梵世而投入,為求法故不為難,況複人間諸小苦?!從初發意至得佛,其間所有阿鼻1苦,為聞法故皆能受,何況人中諸苦事?!」
【章旨】此章七頌頌「厭行分」第三部分「修行方便攝行」的內容,其主旨為:以禪觀依次獲得「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無行無生行慧光」、「一切法如實覺」、「無障礙解脫智」等五種智慧,並且以這些智慧攝取救度眾生。其中,「善巧多聞」、「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為此地所證得,「無行無生行慧光」為第四地菩薩所證得,「一切法如實覺」為第八地菩薩所證得,「無障礙解脫智」則為第十地菩薩所證得。
【注釋】1阿鼻即「八熱地獄」之一的「阿鼻地獄」,又作「阿毗地獄」、「阿鼻旨地獄」,意譯為「無間地獄」。《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說,此地獄位於諸獄之最底層,有七重鐵城、七層鐵網,七重城內有劍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獄卒。「阿鼻地獄」四門於門閫上有八十釜,沸銅湧出,從門漫流。眾生殺父害母、罵辱六親者,命終後墮於此獄。由於在「阿鼻地獄」受苦之眾生皆不堪種種煎熬而痛苦叫喚,因而此處又稱「阿鼻喚地獄」。又因「阿鼻地獄」之猛火燒人,而稱「阿鼻焦熱地獄」。另外,「阿鼻地獄」極廣漠,非凡力所能脫出,其堅固猶如大城堡,故亦稱「阿鼻大城」。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想依持於如來的智慧來救度眾生,便思考用何種方便之法纔能使其解脫?濟度眾生遠離如來所具有的無障礙解脫之智慧;而無障礙解脫智慧的產生,又不能夠遠離無行無生行之智慧光明。菩薩心中知曉,這些智慧都是從聽聞佛說法而來的,如此想著,便勤奮不倦,日夜聽聞修習 ,從不間斷,並且隻以佛的正法為最尊貴。菩薩如此地勤奮追求佛法,所有珍貴的財寶,包括妻與子、家屬仆役,甚至是王位,都因為僅僅對於佛法產生崇敬心,因此對於這些都完全能夠舍棄而布施給大眾。菩薩對於自己的頭、目、耳、鼻、舌、牙齒、手足、骨髓、心、血肉,舍棄這些都不算作難事,僅僅是以聽聞佛法為最難之事。如果有人這樣說:『我有一句佛所說之法,能夠實踐清淨的菩薩行。你現在如果能跳入大火坑,承受極大苦,我就會講給你聽。』菩薩聽到這樣的話語,立刻投身大火堆而無任何畏懼。其實,即便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滿大火,尚且想從梵天之上投身而下,親自受取,為了求法的緣故,並不將其當作難事,更何況是人間的這點小小的痛苦呢?!菩薩從初發意直到證得佛位,其間所有如同阿鼻地獄般的苦,為了聽聞佛法的緣故,都能夠承受,何況人間中的這一點點苦事?!」
「聞已如理正思惟,獲得四禪無色定,四等五通次第起,不隨其力而受生。」
【章旨】此章一頌頌「厭分」及「厭果」的內容。「厭分」所證則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而「不樂不染即是『厭』義」(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大正藏》卷三十六)。所謂「厭果」,即「四禪八定」所引發之果。「厭果」即「四無量行」,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以及「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等「五種神通」。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菩薩在聽聞佛說法之後,如理正確思惟,隨即獲得了四禪以及無色定,四無量心以及五種神通次第而起,但是卻不隨其業力而轉生。」
「菩薩住此見多佛,供養聽聞心決定,斷諸邪惑轉清淨,如煉真金體無減。」
「此多作忉利王,化導無量諸天眾,令舍貪心住善道,一向專求佛功德。」
「佛子住此勤精進,百千三昧皆具足,見百千佛相嚴身,若以願力複過是。」
【章旨】此章三頌頌「彰顯地果」的內容。其中,第一頌重新闡述的是「調柔果利益勝」內容,第二頌重新闡述的是「攝報果利益勝」內容,第三頌重新闡述的是「願智果利益勝」的內容。
【語譯】那時,金剛藏菩薩為了重新宣示這些道理而以偈頌形式說:「菩薩住於此地觀見到很多佛,菩薩供養諸佛,聽聞諸佛說法,其心堅定,斷絕了諸煩惱,其心逐漸清淨,如同冶煉真金,其體並沒有減少。」
「菩薩住在此地,大多會作為忉利天王,化導無量的天眾,使其舍棄貪欲,心住於善道,一心專求佛的功德。」
「佛子住於此地勤奮精進,百千三昧都完全具足,觀見到百千佛相來莊嚴自己的身體,如果再憑借願力,還要超過這些數量。」
「一切眾生普利益,彼諸菩薩最上行,如是所有第三地,我依其義已解釋。」
【章旨】此章為「重頌分」的最後一頌,金剛藏菩薩結歎自己向會眾所闡述的菩薩第三地的境界。
【語譯】金剛藏菩薩以偈頌形式繼續對大眾說:「使一切眾生都獲得利益的菩薩的最上等的修行,如此第三地的境界,我已經依照其義解釋完畢了。」
【說明】第三地——「發光地」的內容至此已經完畢。有幾個問題說明如下:
第一,關於本部分的結構。據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的判釋:「總分三分:初、讚請分。二、正說分。三、重頌分。」「第二正說分中,先明地行,後辨地果。前中,四分:一、起厭行分。二、厭行分。三、厭分。四、厭果分。」
第二,關於此地名為「發光」的意義。第三地菩薩,在「十波羅蜜多」中,「禪波羅蜜多」偏勝,「四禪八定」功德,圓滿清淨。進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薩,因修持佛道,而開發出極明淨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稱之為「發光地」。而依照佛教的思維邏輯,以「能」(即主體)、「所」(即對象)言之,則如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的總結:「總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種淨心為能發,勝定聞持為所發光。以安住地竟,方始聞法,修得定故。……二、以聞持為能發,勝定為所發。以聞法竟,靜處修行,方發定故。三、以勝定、總持並為能發,彼四地證光明相以為所發。……十淨心唯是能發,證光明相唯是所發,勝定一種通能、所發。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澄觀《華嚴經疏》卷三十六)
第三,關於此地「發光地」在「十地」中的地位與特點。如澄觀所說,十地的宗趣都是「以地智、斷證、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為成佛果為趣」。然而,從「所修」、「修成」、「寄位行」、「寄乘法」等四者分別言之,各「地」則略有分別。其一,從「所修」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禪行」。其二,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定行」。其三,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三「發光地」為「忍度」即「忍波羅蜜多」。其四,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第三「發光地」為「寄世間人、天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