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老弟,現在再無旁人了,你那兩個手下現在也不在,這啞謎也就用不著再打了,爽爽快快的給哥哥我交個底吧!多少入明帳,多少暗帳?”
在國軍將領口口流傳之中,老潘此人在做生意上的口碑可謂是差到了極點,和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完全相符,是有名的見便宜就占,半點虧不吃。湯副司令長官心裏當然明白這一點,他當然絕不相信老潘是人品爆發或者是失心瘋了,更知道自己和潘楊的交情還遠遠沒到能奉送數以十萬計的軍火的地步。在將潘楊請進了書房,奉上茶水之後。湯副司令長官屏退左右與潘楊進行了單獨的會晤:
“這年月法幣靠不住,大洋又難攜帶,不知兄弟你喜歡美元還是黃金……”
聽湯司令自言自語到了這,潘楊再也忍不住了,剛喝到嘴裏的一口茶一下就笑噴了出來:這位老兄做生意的本事可是當真不差啊!可他這回還真沒猜對潘楊想要的東西。
“我要車床、糧食、汽油、棉布、棉花、西藥、食鹽,還要子彈、炮彈、手榴彈、炸藥、鋼材、無縫鋼管……有多少要多少!”
看著眼睛瞪得越來越大的湯副司令長官,獅子大開口的潘楊還有些意猶未盡,不過這一口氣已經實在是接不上來了,隻得停下,不過就這些,也把堂堂的副司令長官給弄懵了。這些是什麽?且不說子彈、炮彈這些軍火,就說機床、糧食吧!都是違禁品,都是蔣委員長命令絕對禁止向共產黨控製區出口地物資。一聽之下,原本滿心欣喜的湯副司令長官如同當頭被潑了一瓢冷水,頭搖得像那撥浪鼓一般,連聲道:“不妥,不妥!”
這邊心中篤定的潘楊卻不慌不忙的道:“那批俘虜奉送。日製武器折價,其他的我用超過市價三成的價格購買。.tw[棉花糖小說網]不知大哥你喜歡美元、黃金還是現大洋,如果不介意的話,兄弟這裏還有不少上好地煙土……”
當湯司令還在發愣的時候,最後一句話徹底擊破了湯副司令長官地心理防線:“大哥,現在再無旁人,這啞謎也就用不著再打了,爽爽快快給兄弟我交個底吧!多少入明帳。多少暗帳?”
最終這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生意就在潘楊答應給湯副司令長官兩成私帳,而且承諾九縱在月底之前撤離第一戰區防區的前提下圓滿談妥了。
潘楊有錢啊!先不說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的“狐記”,就說這些日子從南到北沒收的日資日產,那也不是個小數目,那些黃金、大洋、大煙土,都是潘楊從日本人那裏繳獲的,另外還有數量不菲的法幣、日占區發行地偽幣,還有古董、字畫、金銀珠寶。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到了湯司令這裏都是好東西。
潘楊懂事啊!第一戰區魯蘇皖豫邊區司令部上下,按照職司不同,潘楊全都打點了一通,拿著潘楊三成抽成的湯副司令長官一揮手,上上下下一路綠燈,五百多萬斤糧食。數十噸汽油、棉花、食鹽,上萬匹的棉布、西藥,就通過第一戰區控製的二十多個黃河渡口源源不斷的運往山西,運往太行山,在潘楊用黃金、美元這樣的硬通貨支付所有私帳的許諾下,原本湯司令堅決不賣地機床、彈藥、鋼材和無縫鋼管也順理成章的寫上了潘楊的采購清單,這回不光是賣,而且湯司令還派出了兩個汽車團幫助運輸,真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好商家啊!
到3月底,潘楊的大采購終於結束。在國共兩方的精誠協作之下。(..tw棉花糖小說網)在日本人忙於調集兵力準備“一號作戰”地空隙裏,堆積如山的物資運過了黃河。然後通過肩挑手提,人推馬拉,經過數十條秘密交通線進入了晉察冀、晉西北、太行山……
九縱在接收完最後一批物資之後,遵守協定渡過黃河離開了河南,隻留下潘楊和一個警衛團,在孟津與湯司令交割剩餘的貨款。
真是劃的來啊!這一次交易,不單把原本手頭那些五花八門的玩意變成了八路軍急需的物資,而且乘著雙方蜜月期的時節,老潘從國統區搜羅了大量急需的人才,從技工到專家,從教授到大學生,潘楊是什麽人都要,這些原本滯留在河南的人,有的是得過且過、無所適從,有地是被軍統、中統嚴密監視,現在在潘楊派出地工作人員的宣傳勸說之下,憑著潘楊常勝將軍地招牌,又有九縱這支常勝之師的保護,在抗日救國的大旗之下,數以千計的青年學生、技術工人投入了潘楊的懷抱,還有相當數量無家可歸的難民也在這股移民潮中湧往根據地,為根據地帶來了缺乏的人力資源。
4月28日,最後一批掛著勞工帽子的技術工人踏上黃河北岸的時候,信譽良好的潘楊也交割完最後一批貨款,登上了那條橫渡黃河的駁船,而此時,“一號作戰”的炮聲驟然響起,第一戰區、湯司令,你們自求多福吧!這些原本會在“一號作戰”中資敵的物資和被屠戮的中國人,就由我接收了。
3月28日,四川基地起飛的b-29空中堡壘轟炸機第一次轟炸了滿洲的鞍山鋼廠。
3月29日,桂林、柳州起飛的b-29轟炸機轟炸了日本本土北九州。
美軍在中國大陸上部署的空中力量,使得日本最高層內部第一次產生了恐懼。而在九宮山戰役後期,國民政府被美械武裝起來的部隊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亦讓日本大為吃驚。
基於這種恐懼,日本大本營決定考慮對中國方麵采取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行動,以挽救其日趨不利的局勢。————“一號作戰計劃”,之所以稱之為“一號”,那是因為日本大本營認為這是日本侵華以來對中國戰場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其實際作戰距離將為1500公裏,相當於一次遠征;參與此次作戰的兵力,平漢路將投入14萬8千人,湘桂路作戰將投入40萬人(相比曆史上的作戰計劃多投入了兩個師團,因為在這個時空,直擊常德的攻略功敗垂成後,國軍第六、第九戰區的實力得到了增強,而日軍卻被九縱全殲一個師團,對國軍的作戰中亦傷亡頗大,因此從關東軍調往第十一軍兩個師團作為補充),共計五十五萬人。另外配備軍馬10萬匹,大炮1500門,坦克800輛,還有空軍和海軍進行配合。
日軍駐中國派遣軍早就希望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但一直未能得到大本營方麵的批準,早在發動常德戰役之前,派遣軍總部便接到大本營製定的打通大陸交通線的命令,但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及其幕僚認為需要首先打通粵漢鐵路,再打通平漢鐵路。並將這一計劃上報給大本營進行審批。
但大本營電複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部說:此次作戰對日軍戰爭全局影響甚大,不能輕易指示,同時認為應當首先打通平漢線之後再進行粵漢鐵路的作戰。如此一來,再加上潘楊的九縱又在第十一軍的腹心之地攪了這麽一通,國軍和日軍大打出手,此消彼漲之下,以至於整個計劃向後拖延了整整一個月。
日本大本營在第十一軍吃了大虧之後,終於同意了這次規模巨大的野戰行動,其規模與兵力相當於1942年僅有計劃而未能實行的“五號作戰”,即所謂的“重慶攻略戰”。為了隱蔽這次規模巨大的遠征作戰企圖,大本營特別強調要行動保密,並指示各軍,必須盡量掩飾在中國大陸上的積極作戰意圖,如果隨著作戰準備的進行,導致中國方麵有所察覺,則應偽裝成要進攻重慶,以欺騙對方,而潘楊的北進行動以及物資采購計劃,就是借著這股東風,在國軍和日本人都十分配合的情況下進行的。日本人更是巴不得潘楊這根攪屎棍遠遠的離開他們將要作戰的區域,以免引發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對於日軍方麵部署如此如此巨大的大會戰,中國方麵當然不可能毫無察覺,日軍從一月開始,就開始陸續的修築鐵路,趕修黃河大橋,派出飛機轟炸、偵察、同時重占一些進攻據點,各戰略要地的兵力亦明顯增多。這種種軍事準備,駐河南的國軍以及八路軍都看在眼裏。八路軍總部認為日軍將要發動新的大規模進攻,並將到手的情報報告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期引起蔣委員長和國府當局的注意。
蔣委員長也根據各方麵的情報得出了這一結論,命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具體負責河南戰事,要求他加緊準備,粉碎日寇的陰謀。
ps:關於作品中的硬傷,常樂這裏首先道歉,因為長時間不寫,說實在的前麵的情節連自己差不多都是模模糊糊,隻能說盡量嚴謹,是在不行隻能今後再修改了,不好意思。
在國軍將領口口流傳之中,老潘此人在做生意上的口碑可謂是差到了極點,和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完全相符,是有名的見便宜就占,半點虧不吃。湯副司令長官心裏當然明白這一點,他當然絕不相信老潘是人品爆發或者是失心瘋了,更知道自己和潘楊的交情還遠遠沒到能奉送數以十萬計的軍火的地步。在將潘楊請進了書房,奉上茶水之後。湯副司令長官屏退左右與潘楊進行了單獨的會晤:
“這年月法幣靠不住,大洋又難攜帶,不知兄弟你喜歡美元還是黃金……”
聽湯司令自言自語到了這,潘楊再也忍不住了,剛喝到嘴裏的一口茶一下就笑噴了出來:這位老兄做生意的本事可是當真不差啊!可他這回還真沒猜對潘楊想要的東西。
“我要車床、糧食、汽油、棉布、棉花、西藥、食鹽,還要子彈、炮彈、手榴彈、炸藥、鋼材、無縫鋼管……有多少要多少!”
看著眼睛瞪得越來越大的湯副司令長官,獅子大開口的潘楊還有些意猶未盡,不過這一口氣已經實在是接不上來了,隻得停下,不過就這些,也把堂堂的副司令長官給弄懵了。這些是什麽?且不說子彈、炮彈這些軍火,就說機床、糧食吧!都是違禁品,都是蔣委員長命令絕對禁止向共產黨控製區出口地物資。一聽之下,原本滿心欣喜的湯副司令長官如同當頭被潑了一瓢冷水,頭搖得像那撥浪鼓一般,連聲道:“不妥,不妥!”
這邊心中篤定的潘楊卻不慌不忙的道:“那批俘虜奉送。日製武器折價,其他的我用超過市價三成的價格購買。.tw[棉花糖小說網]不知大哥你喜歡美元、黃金還是現大洋,如果不介意的話,兄弟這裏還有不少上好地煙土……”
當湯司令還在發愣的時候,最後一句話徹底擊破了湯副司令長官地心理防線:“大哥,現在再無旁人,這啞謎也就用不著再打了,爽爽快快給兄弟我交個底吧!多少入明帳。多少暗帳?”
最終這筆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生意就在潘楊答應給湯副司令長官兩成私帳,而且承諾九縱在月底之前撤離第一戰區防區的前提下圓滿談妥了。
潘楊有錢啊!先不說生意遍布大江南北的“狐記”,就說這些日子從南到北沒收的日資日產,那也不是個小數目,那些黃金、大洋、大煙土,都是潘楊從日本人那裏繳獲的,另外還有數量不菲的法幣、日占區發行地偽幣,還有古董、字畫、金銀珠寶。這些不能吃、不能穿的玩意到了湯司令這裏都是好東西。
潘楊懂事啊!第一戰區魯蘇皖豫邊區司令部上下,按照職司不同,潘楊全都打點了一通,拿著潘楊三成抽成的湯副司令長官一揮手,上上下下一路綠燈,五百多萬斤糧食。數十噸汽油、棉花、食鹽,上萬匹的棉布、西藥,就通過第一戰區控製的二十多個黃河渡口源源不斷的運往山西,運往太行山,在潘楊用黃金、美元這樣的硬通貨支付所有私帳的許諾下,原本湯司令堅決不賣地機床、彈藥、鋼材和無縫鋼管也順理成章的寫上了潘楊的采購清單,這回不光是賣,而且湯司令還派出了兩個汽車團幫助運輸,真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好商家啊!
到3月底,潘楊的大采購終於結束。在國共兩方的精誠協作之下。(..tw棉花糖小說網)在日本人忙於調集兵力準備“一號作戰”地空隙裏,堆積如山的物資運過了黃河。然後通過肩挑手提,人推馬拉,經過數十條秘密交通線進入了晉察冀、晉西北、太行山……
九縱在接收完最後一批物資之後,遵守協定渡過黃河離開了河南,隻留下潘楊和一個警衛團,在孟津與湯司令交割剩餘的貨款。
真是劃的來啊!這一次交易,不單把原本手頭那些五花八門的玩意變成了八路軍急需的物資,而且乘著雙方蜜月期的時節,老潘從國統區搜羅了大量急需的人才,從技工到專家,從教授到大學生,潘楊是什麽人都要,這些原本滯留在河南的人,有的是得過且過、無所適從,有地是被軍統、中統嚴密監視,現在在潘楊派出地工作人員的宣傳勸說之下,憑著潘楊常勝將軍地招牌,又有九縱這支常勝之師的保護,在抗日救國的大旗之下,數以千計的青年學生、技術工人投入了潘楊的懷抱,還有相當數量無家可歸的難民也在這股移民潮中湧往根據地,為根據地帶來了缺乏的人力資源。
4月28日,最後一批掛著勞工帽子的技術工人踏上黃河北岸的時候,信譽良好的潘楊也交割完最後一批貨款,登上了那條橫渡黃河的駁船,而此時,“一號作戰”的炮聲驟然響起,第一戰區、湯司令,你們自求多福吧!這些原本會在“一號作戰”中資敵的物資和被屠戮的中國人,就由我接收了。
3月28日,四川基地起飛的b-29空中堡壘轟炸機第一次轟炸了滿洲的鞍山鋼廠。
3月29日,桂林、柳州起飛的b-29轟炸機轟炸了日本本土北九州。
美軍在中國大陸上部署的空中力量,使得日本最高層內部第一次產生了恐懼。而在九宮山戰役後期,國民政府被美械武裝起來的部隊展現出來的戰鬥力亦讓日本大為吃驚。
基於這種恐懼,日本大本營決定考慮對中國方麵采取曆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行動,以挽救其日趨不利的局勢。————“一號作戰計劃”,之所以稱之為“一號”,那是因為日本大本營認為這是日本侵華以來對中國戰場發動的規模最大的一次進攻。其實際作戰距離將為1500公裏,相當於一次遠征;參與此次作戰的兵力,平漢路將投入14萬8千人,湘桂路作戰將投入40萬人(相比曆史上的作戰計劃多投入了兩個師團,因為在這個時空,直擊常德的攻略功敗垂成後,國軍第六、第九戰區的實力得到了增強,而日軍卻被九縱全殲一個師團,對國軍的作戰中亦傷亡頗大,因此從關東軍調往第十一軍兩個師團作為補充),共計五十五萬人。另外配備軍馬10萬匹,大炮1500門,坦克800輛,還有空軍和海軍進行配合。
日軍駐中國派遣軍早就希望對中國進行大規模的作戰行動,以迫使國民政府屈服,但一直未能得到大本營方麵的批準,早在發動常德戰役之前,派遣軍總部便接到大本營製定的打通大陸交通線的命令,但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及其幕僚認為需要首先打通粵漢鐵路,再打通平漢鐵路。並將這一計劃上報給大本營進行審批。
但大本營電複日本駐中國派遣軍總部說:此次作戰對日軍戰爭全局影響甚大,不能輕易指示,同時認為應當首先打通平漢線之後再進行粵漢鐵路的作戰。如此一來,再加上潘楊的九縱又在第十一軍的腹心之地攪了這麽一通,國軍和日軍大打出手,此消彼漲之下,以至於整個計劃向後拖延了整整一個月。
日本大本營在第十一軍吃了大虧之後,終於同意了這次規模巨大的野戰行動,其規模與兵力相當於1942年僅有計劃而未能實行的“五號作戰”,即所謂的“重慶攻略戰”。為了隱蔽這次規模巨大的遠征作戰企圖,大本營特別強調要行動保密,並指示各軍,必須盡量掩飾在中國大陸上的積極作戰意圖,如果隨著作戰準備的進行,導致中國方麵有所察覺,則應偽裝成要進攻重慶,以欺騙對方,而潘楊的北進行動以及物資采購計劃,就是借著這股東風,在國軍和日本人都十分配合的情況下進行的。日本人更是巴不得潘楊這根攪屎棍遠遠的離開他們將要作戰的區域,以免引發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對於日軍方麵部署如此如此巨大的大會戰,中國方麵當然不可能毫無察覺,日軍從一月開始,就開始陸續的修築鐵路,趕修黃河大橋,派出飛機轟炸、偵察、同時重占一些進攻據點,各戰略要地的兵力亦明顯增多。這種種軍事準備,駐河南的國軍以及八路軍都看在眼裏。八路軍總部認為日軍將要發動新的大規模進攻,並將到手的情報報告給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以期引起蔣委員長和國府當局的注意。
蔣委員長也根據各方麵的情報得出了這一結論,命令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具體負責河南戰事,要求他加緊準備,粉碎日寇的陰謀。
ps:關於作品中的硬傷,常樂這裏首先道歉,因為長時間不寫,說實在的前麵的情節連自己差不多都是模模糊糊,隻能說盡量嚴謹,是在不行隻能今後再修改了,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