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兩日,有一童子於碓坊過,唱誦其偈;慧能一聞,便知此偈未見本性,雖未蒙教授,早識大意。遂問童子曰:“<span ss="c_r2">誦者何偈?”
童子曰:“<span ss="c_g4">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慧能曰:“<span ss="c_r2">我亦要詠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慧能又過了兩天才偶爾聽到一童子念誦神秀的這首《無相偈》,於是問及此事原委,並表示自己也要常念此偈。這兒,許多後人認為這是謙虛或托詞,因為慧能此時的修為已經遠高於此偈。
其實,慧能既不是謙虛,更不是借口,而是真心誠意。慧能的修為比此偈的作者神秀要高,這一點不假。但悟性高不等於不需要繼續修行。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一個賭徒,在輸光了家財之後,明知賭博十分有害,可是,當口袋裏稍有寬餘之時,仍然忍不住要去賭一把。
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明知抽煙有害於身體,但煙癮一來還是要抽。明知闖紅燈危險,可是,一個城市裏時時都有人在闖紅燈。一個悟道之人,雖然已經開悟,但仍然需要繼續修行、約束自己的行為。
許多學佛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以為自己明白一切佛理,於是,看不起一些基礎的修行戒律,這才會出現“帶頭大哥”這樣的醜聞。還有一些學禪宗的人看不起淨土,認為淨土不了義,所以不用學。當然,學淨土的人自以為淨土高於一切,這些都是人我分別,背離真心自性。
慧能自然沒有這些私心雜念,事實上,這首《無相偈》的見地並不低,慧能聽了之後立即明白其所說含義,自己也有心得,於是就請童子引見,前去拜讀。祖位之事根本就不在慧能的考慮範圍之內。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慧能曰:“<span ss="c_r2">慧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刺史:江州的最高行政官員。別駕:職位名,刺史下麵的一個佐吏。)
慧能聞己,遂言:“<span ss="c_r2">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
別駕言:“<span ss="c_b4">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慧能向別駕言:“<span ss="c_r2">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別駕言:“<span ss="c_b4">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到這兒為止,與慧能講過話的有三人:弘忍、童子、別駕。從這三人的發言可以看出,無一不是以相取人,但三人在自性的覺悟程度上卻不一樣。弘忍雖然對猲獠有所態度,但並不因此而輕視慧能,屬於本性的自然應對。童子與別駕卻明顯有輕視慧能的念頭。
慧能對人之相貌、才華一視平等,心底深處就是平等的,這一點是弘忍與其他人所不及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慧能才說得出“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的名言,“沒意智”就是沒有頭腦、不經過思考的決斷。連孔子這樣的聖人,曾經也著過相,所以才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之語。
慧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span ss="c_g2">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span ss="c_r2">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慧能此偈一出,眾人頓時驚訝。驚訝的並不是內容,而是對於一個連字都不會寫的人居然能說出如此高深的內容。因此,當弘忍大師掩蓋地說此偈並未見性,大家便認為是這樣。將詩的內容放一邊,我們先說2個疑問:一、不識字的人能不能寫詩;二、弘忍為什麽要隱瞞詩的質量?
小雅從小生活在山溝溝裏,村裏還真有一位不識字的人,打算盤、說故事、編打油詩非常在行。因此,慧能不識字而能在神秀的基礎上修改詩詞,這應該是可能的。弘忍明知道這首偈已經見性,卻對眾人說並未見性,表麵上是防止他人加害,實際上,他認為慧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並不能擔當寺院的主持。
我們知道,一個寺院的主持方丈,需要處理很多複雜的事務,麵對社會上各種不同層次的人,這方麵神秀年齡比慧能大很多,經驗和事故方麵也強於慧能太多,但慧能在佛學上的悟性卻遠大於神秀。這時,弘忍唯一能做的隻可能是將寺院留給神秀,而將衣缽暗地傳給慧能。這樣的決定,對神秀和慧能都是無法直說的。
下麵我們再分析一下神秀和慧能的兩首偈詩。
“身為菩提樹”,這個“身”是指整個人、整個生命體。神秀為什麽將智慧比作樹?思維這東西,都是由某個原因引起,這就如同樹根,然後產生許多想法,這就如同樹枝,而這些若幹想法又會再一交引起更多的思考,如此下去,就象樹不斷分枝,枝又長出許多葉一樣。
慧能為什麽認為“菩提本無樹”呢?因為般若這種智慧和世俗所說的智慧根本不同。般若智慧的特點是樸實、平靜,而世俗的智慧就象海麵波浪一樣,後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象樹、波浪這樣的智慧一定不是般若智慧。
將心比作明鏡,這是恰當的,但比作明鏡台卻錯了。心可以影像萬物之變化,所以就象鏡子的功能。但心的本體是“空”,所以《心經》中說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它不可能被色塵所染,所以不能比作明鏡台。
神秀眼裏看到的是色身,心裏想到的是名相,因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慧能眼中看到的是自性,心裏想到的是平等,因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二者之間不存在對錯優劣,隻是境界不同而已。神秀的境界處在須陀洹到阿那含果位之間,而慧能卻已經到了佛果位。所以,弘忍仍然讓大家常念神秀之《無相偈》,對於多數迷惘之人來說,神秀之偈比慧能之偈更適用。
童子曰:“<span ss="c_g4">爾這獦獠不知,大師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傳付衣法,令門人作偈來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為第六祖。神秀上座,於南廊壁上,書無相偈,大師令人皆誦,依此偈修,免墮惡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慧能曰:“<span ss="c_r2">我亦要詠此,結來生緣。上人!我此踏碓,八個餘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禮拜。”
慧能又過了兩天才偶爾聽到一童子念誦神秀的這首《無相偈》,於是問及此事原委,並表示自己也要常念此偈。這兒,許多後人認為這是謙虛或托詞,因為慧能此時的修為已經遠高於此偈。
其實,慧能既不是謙虛,更不是借口,而是真心誠意。慧能的修為比此偈的作者神秀要高,這一點不假。但悟性高不等於不需要繼續修行。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一個賭徒,在輸光了家財之後,明知賭博十分有害,可是,當口袋裏稍有寬餘之時,仍然忍不住要去賭一把。
類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明知抽煙有害於身體,但煙癮一來還是要抽。明知闖紅燈危險,可是,一個城市裏時時都有人在闖紅燈。一個悟道之人,雖然已經開悟,但仍然需要繼續修行、約束自己的行為。
許多學佛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往往會犯這樣的錯誤,以為自己明白一切佛理,於是,看不起一些基礎的修行戒律,這才會出現“帶頭大哥”這樣的醜聞。還有一些學禪宗的人看不起淨土,認為淨土不了義,所以不用學。當然,學淨土的人自以為淨土高於一切,這些都是人我分別,背離真心自性。
慧能自然沒有這些私心雜念,事實上,這首《無相偈》的見地並不低,慧能聽了之後立即明白其所說含義,自己也有心得,於是就請童子引見,前去拜讀。祖位之事根本就不在慧能的考慮範圍之內。
童子引至偈前禮拜,慧能曰:“<span ss="c_r2">慧能不識字,請上人為讀。”時有江州別駕,姓張名日用,便高聲讀。
(刺史:江州的最高行政官員。別駕:職位名,刺史下麵的一個佐吏。)
慧能聞己,遂言:“<span ss="c_r2">亦有一偈,望別駕為書。”
別駕言:“<span ss="c_b4">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慧能向別駕言:“<span ss="c_r2">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別駕言:“<span ss="c_b4">汝但誦偈,吾為汝書。汝若得法,先須度吾,勿忘此言。”
到這兒為止,與慧能講過話的有三人:弘忍、童子、別駕。從這三人的發言可以看出,無一不是以相取人,但三人在自性的覺悟程度上卻不一樣。弘忍雖然對猲獠有所態度,但並不因此而輕視慧能,屬於本性的自然應對。童子與別駕卻明顯有輕視慧能的念頭。
慧能對人之相貌、才華一視平等,心底深處就是平等的,這一點是弘忍與其他人所不及的,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慧能才說得出“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的名言,“沒意智”就是沒有頭腦、不經過思考的決斷。連孔子這樣的聖人,曾經也著過相,所以才有“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之語。
慧能偈曰: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書此偈已,徒眾總驚,無不嗟訝,各相謂言:“<span ss="c_g2">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時,使他肉身菩薩。”
祖見眾人驚怪,恐人損害,遂將鞋擦了偈,曰:“<span ss="c_r2">亦未見性。”眾以為然。
慧能此偈一出,眾人頓時驚訝。驚訝的並不是內容,而是對於一個連字都不會寫的人居然能說出如此高深的內容。因此,當弘忍大師掩蓋地說此偈並未見性,大家便認為是這樣。將詩的內容放一邊,我們先說2個疑問:一、不識字的人能不能寫詩;二、弘忍為什麽要隱瞞詩的質量?
小雅從小生活在山溝溝裏,村裏還真有一位不識字的人,打算盤、說故事、編打油詩非常在行。因此,慧能不識字而能在神秀的基礎上修改詩詞,這應該是可能的。弘忍明知道這首偈已經見性,卻對眾人說並未見性,表麵上是防止他人加害,實際上,他認為慧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並不能擔當寺院的主持。
我們知道,一個寺院的主持方丈,需要處理很多複雜的事務,麵對社會上各種不同層次的人,這方麵神秀年齡比慧能大很多,經驗和事故方麵也強於慧能太多,但慧能在佛學上的悟性卻遠大於神秀。這時,弘忍唯一能做的隻可能是將寺院留給神秀,而將衣缽暗地傳給慧能。這樣的決定,對神秀和慧能都是無法直說的。
下麵我們再分析一下神秀和慧能的兩首偈詩。
“身為菩提樹”,這個“身”是指整個人、整個生命體。神秀為什麽將智慧比作樹?思維這東西,都是由某個原因引起,這就如同樹根,然後產生許多想法,這就如同樹枝,而這些若幹想法又會再一交引起更多的思考,如此下去,就象樹不斷分枝,枝又長出許多葉一樣。
慧能為什麽認為“菩提本無樹”呢?因為般若這種智慧和世俗所說的智慧根本不同。般若智慧的特點是樸實、平靜,而世俗的智慧就象海麵波浪一樣,後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象樹、波浪這樣的智慧一定不是般若智慧。
將心比作明鏡,這是恰當的,但比作明鏡台卻錯了。心可以影像萬物之變化,所以就象鏡子的功能。但心的本體是“空”,所以《心經》中說它“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它不可能被色塵所染,所以不能比作明鏡台。
神秀眼裏看到的是色身,心裏想到的是名相,因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慧能眼中看到的是自性,心裏想到的是平等,因此得出的結論便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二者之間不存在對錯優劣,隻是境界不同而已。神秀的境界處在須陀洹到阿那含果位之間,而慧能卻已經到了佛果位。所以,弘忍仍然讓大家常念神秀之《無相偈》,對於多數迷惘之人來說,神秀之偈比慧能之偈更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