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後1個月左右,聽覺就基本完全發育成熟了,但視覺卻需要較長時間來慢慢發展,寶寶出生後6~8個月左右,才能基本上和大人看得一樣清楚。那麽如何才能準確檢查出寶寶的視力是否正常呢?


    <strong>如何預防兒童眼部常見疾病</strong>?


    從寶寶出生開始一直到六歲,是視力發育的黃金時期。根據統計,學齡前幼兒視力不良的比率為10%、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近視比率為20%,我們能做些什麽來保護寶寶的視力呢?對於兒童的視力問題,如果能及早發現便能及早采取治療措施,治愈的機率也會更加高。不同年齡階段寶寶會有不同的視力檢查法,下麵讓我們一一來看看,日常最常見的眼睛檢查法。


    <strong>寶寶正常視覺反應檢查法</strong>


    1、<strong>新生兒有瞳孔對光反應</strong>


    手持手電筒,先遮住寶寶一側眼睛,然後用手電筒光照射未遮住的另一側眼睛。如果被光照射後瞳孔立即縮小,屬正常視覺反應。同法測試另一眼,瞳孔若不能隨光照縮小則為異常。


    2、<strong>2個月寶寶有固視反應和瞬目反應</strong>


    把奶瓶或玩具放在寶寶麵前,如果寶寶在看到眼前東西的一瞬間表現出眨眼動作,則屬正常視覺反應,即瞬目反應;隨後寶寶的眼睛會對眼前的東西盯視一定時間,這就是所謂的固視反應。寶寶再大一些,眼睛還能隨著所盯視東西的移動而移動。


    3、<strong>3—4個月寶寶有視運動眼振現象</strong>


    把一個有黑白相間條紋的圓筒放在寶寶眼前,同時水平方向移動、轉動這個圓筒,觀察寶寶眼球是否追隨圓筒左右來回轉動。如果眼球隨著轉動,即為正常視覺反應。


    <strong>貼心提示</strong>:寶寶的視力發育會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可能提前一些,有的則稍晚。隻有出現明顯的遲鈍,才有可能是視力障礙。


    <strong>寶寶視力障礙檢查法</strong>


    1、<strong>觀察眼球運動</strong>


    觀察寶寶在眼球轉動時有無震顫,如果有即眼球快速度的左右抖動,則很可能存在著視力障礙。


    2、<strong>觀察眼睛追蹤物體的能力</strong>


    把一個直徑10厘米的紅色絨線團,放在距離寶寶眼睛15厘米處,1個半月寶寶,眼睛能隨著紅絨線團自右向左或自左向右跟至中線處;4個月的寶寶,兩眼能隨著紅色絨線團從右向左或從左向右移動180度。


    3、<strong>觀察是否出現應答性微笑</strong>


    2個月的寶寶,當有人麵對著他、並逗他時(但不能發出聲音,也不能觸及寶寶身體),會出現應答性微笑。


    4、<strong>觀察眼睛注視物體的能力</strong>


    寶寶4個半月時,能兩眼注視放在桌麵上的有顏色小丸,如糖丸,小球等。


    <strong>貼心叮囑</strong>:如果寶寶到了4個半月時,上述幾項檢查均達不到要求,可能存在著視力障礙,需及早去眼科做進一步檢查。


    <strong>不同年齡階段寶寶視力檢查法</strong>


    <strong>第1階段:客觀觀察法</strong>


    2歲以內用客觀觀察法,檢查口訣為一月怕來二月動(怕指怕光,動指隨大人的活動轉動眼球);四月摸看帶色物;六月近物能抓住;八月存在跟隨目(大人手指到哪,寶寶眼光看到哪,並固視不動);1歲準確指鼻孔;2歲走路避開物”。除此,4—7個月的寶寶,如果視力存在問題,爬行和玩玩具的舉止行為,通常比同齡的寶寶動作緩慢、準確度低,顯得有些笨手笨腳。


    <strong>第2階段:手式、動物式形象檢查法</strong>


    3—5歲的寶寶可用手式、動物式形象視力表檢查。需注意的是,要早一些在家中耐心教會寶寶認識視力表,並要反複測查,否則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strong>第3階段:成人視力表檢查</strong>


    5歲以上的寶寶,可用成人視力表檢查。如果合作得好則能測出視力。我國兒童不同年齡段正常視力為,2歲:0.4—0.5,3歲:0.5—0.6,4歲:0.7—0.8,5歲:0.8—1.0,6歲:1.0或以上。


    <strong>貼心叮囑</strong>:如果按上述方法檢測,發現寶寶的視力有問題,應及時診察和治療。當用手捂住寶寶一隻眼睛時,寶寶高興地大笑或掙紮反抗,而捂另一隻眼卻沒有這種反應時,說明這隻眼的視力有問題,應帶寶寶去看眼科醫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近視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近視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