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韓遂的部隊被突然出現的流星嚇壞了,他們沒有雙手合十的許下一籮筐的願望,他們打算撤了,沒辦法,古代人就是信這個。(..tw棉花糖小說網)


    天賜良機。


    董卓毫不猶豫的向韓遂等人發起了攻擊,本來西涼軍就沒了戰鬥的意思,所以董卓打的很順利,很順利的董卓很順利的取得了勝利,然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去幫張溫打羌族了。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問題困擾著人們,那就是董卓很能打外族人,比如羌族,而對於自己人,比如黃巾軍,就不行了。要麽史料上寫著“敗”要麽寫著“複大敗”反正這位仁兄對外不對內,讓人很懷疑他的動機。其實,隻要想想他從小的生活環境就一目了然了。


    對於一個從小混跡於羌漢結合的地方,董卓對於羌族人的作戰習性有著很深的了解,打來打去也就那麽幾下子,沒有任何新意。而漢族人就不行了,他們都是狡猾狡猾地,不僅有什麽兵法,更要命的是那些人對於什麽是戰爭有著深刻的體會,總是能抓住你不小心露出的漏洞給你致命的攻擊。所以,你看看董卓自入主中原後,連連失敗,但詭異的是,連連失敗的董卓,卻年年高升。說白了,這是因為朝廷沒有太多的部隊所導致的。更何況,還有一個蠢人等著董卓幫忙。


    而此時的董卓已經來到了張溫的部隊,並且已經擬好了作戰計劃,那就出發吧。


    出發後就被圍了,但對於董卓來說,被圍的意思,無非是跟外界不能溝通,衝出去就得了。然後他用建壩蓄水等騙術騙過了敵人,然後成功逃脫。他究竟是怎麽用的這些騙術,我也很想寫,但史料上沒有確切記載,寫了難逃誤人子弟之嫌。


    就這樣,打了勝仗的董卓風光的回去了。不風光不行,因為參戰的部隊有六個,唯獨他的軍隊毫發未損,且打了勝仗,於是如此出眾的董卓,變得高調了起來。


    一次張溫召見董卓時,董卓不僅晚到,而且去了也不怎麽搭理張溫。這不難理解,我是提著腦袋才得到了現今的地位,你不過是讀過兩年書,怎麽讓我服你?然而,董卓並不知道,這次去見這個他瞧不起的書生時,卻和死神擦肩而過。當然不是張溫想殺他,而是另一個人想殺他――孫堅。


    後來的董卓知道了這件事,於是梁子算是結下了,既然你想殺我,那麽我也隻能把你殺掉了,六年後。


    這邊吵吵鬧鬧,那邊風景獨好。風景獨好的,是曹操,其實,也不算太好。


    前麵說了,打敗黃巾軍以後,曹操做了濟南國國相,這個地方就是現在的山東省的中部。


    當時的濟南國是河間府劉利之子劉康的管轄地,所有的賦稅都歸濟南王享用,而國相一職則負責一切行政管理。也就是說,你幹活,他享用,是個兩頭受氣的官職。做得好,功勞是劉康的,做得不好,黑鍋是自己的,所以以前的國相來了之後,都是敷衍了事,兩頭討好,誰都不得罪,到了任期就走人。


    這種局麵對於曹操來說已經夠壞了,但尚能解決,畢竟跟人打交道嘛,大不了說些好話,低個頭,人在屋簷下嘛,你好我好大家就行了。可是下麵這種情況,曹操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解決的,因為這不是跟人打交道,而是神,確切一點說來,是信仰。


    山東這個地方,你要說民風剽悍那是不對的,因為這裏是孔子的老家;你要說這裏是禮儀之邦,那也是不對的,因為這裏是梁山好漢出現的地方;你要說這裏忠君愛國,那也好是不對的,因為這裏是造反最猛的地方;你可能說了既然這裏有孔子這個萬世師表,一代聖賢不就行了嘛,但我要告訴你,這裏還出過一代妖後。


    反正這裏的人民大眾就是各種矛盾的結合體,而當時的人民大眾更是喜歡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祭祀,說白一點就是迷信。


    別的地方迷信一點也不過拜拜神,求求簽,然後上點香火錢,遇到寺廟被毀,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意思到了也就行了。可山東的人民心眼太實在,忒實在,不僅傳說中的眾神要祭拜,就連距離自己不遠,對西漢有功的城陽景王劉章也是推崇備至,為他建的祠多達六百多處!注意,這隻是個小小的濟南國,並且我前麵說了,山東人忒實在,六百多處的劉祠香火常年不斷!這是神馬精神?忠君愛國的表現啊!但正如前麵所說,山東人是各種性格的結合體,你要是被這種精神感動了,那你就是心太軟了,因為他們還拜另一位“大神”――張角。


    沒錯,就是“大賢良師”、“天公將軍”的張角,張大神。我們可愛的山東人不知是不是被張角忽悠而參加黃巾軍起義,雖然還有待考證,不過他們對於此人的虔誠根本不輸給他們敬拜的任何一位“神”。寫到這裏,我不禁感到,迷信真的是因為著迷而信啊!


    這裏大興祭祀之風,也助長了官員的貪汙之風。要知道,搞工程是得巧立名目的,巧立名目是可以增加稅收的,增加稅收那就是自己的,金燦燦的銅錢,是讓官員們眼暈的。然後勾結土匪惡霸、無德商人,捐一些錢款之類的老把戲,然後把錢和那些人一分,百姓成窮鬼了,而自己則富得流油。就這樣胡搞八搞,這裏的百姓已經成為真正的窮鬼了,然而官員們該榨取的還榨取,且樂此不疲。


    好了,曹國相,這就是你要麵臨的困境,十個縣令、縣長都歸你管,這些人全都是一群王八蛋、寄生蟲、禽獸、混蛋。好吧,就算你能把這些王八蛋、寄生蟲、禽獸、混蛋,都能打掉,那麽,還有老百姓的信仰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風雲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聞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聞風並收藏三國風雲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