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9-11-04
能瞧得出前路有陷阱固然是種了不得的本事,隻不過瞧得出卻不見得避得過,就李貞目下的實力而言,壓根兒就無一絲獨自破解的可能性,要想安然無恙,自是得借力打力,當然,這個力卻不是那麽好借的,得有個契機,急是急不得的,故此,李貞也隻能按耐下騷動的心,默默地做著相應的準備。
貞觀十六年三月初一,平叛詔書正式下達,由英國公李績掛帥,率軍十萬征討齊州,兵部侍郎李貞負責相關後勤事宜,詔令一下,京師便忙亂起來了,尤其是李貞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不說那些個輜重糧秣之類的事兒繁瑣,也不說李貞如今還得忙著籌備武舉的相關事宜,便是那些個聞風上門來說項,想要趁此次平叛撈些戰功的世家子弟就令李貞應付不迭,無他,誰都知道齊州之亂看著聲勢浩大,其實不堪一擊,正是撈戰功的最佳時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不是?那些個上門來說項的人多得有如過江之鯽,偏生這幫子人還都是朝中顯貴,得罪不得,愣是攪得李貞頭昏眼花,連去跟裴嫣卿卿我我的時間都被擠沒了,這倒也罷了,還得笑臉相迎,又怎個苦惱了得。
“……儼州的糧秣無須調集到京師了,給戶部去張公函,讓他們將儼州的糧草調到太原,大軍順道補充即可……絳州那一營兵直接到土門關等候即可……通令太原刺史即日起趕製攻城器具並準備相關糧秣輜重,等候大軍抵達……好了,諸位還有甚不明白之處,盡可提出。”兵部大堂上,李貞高坐在上首,手中的筆不停地批示著,口中不停地解說著,忙乎得滿頭是汗,好容易將各項事宜都安排了下去,這才抬起頭來掃視了一下那幫子畏手畏腳的兵部郎官們,頗有些子疲憊地問了一句。
自打武庫一案之後,兵部大小官吏都知道李貞不好糊弄,也沒人再敢拿自家的小命來考驗李貞的能耐,加之正牌子的兵部尚書蘇定方從來不理事,這兵部大小事情從來都是兩位兵部侍郎說了算,李貞不在之時,事情全歸了李有陵管理,可李貞回來之後,這位李大人立馬就“病”了,一病還就不起了,別說理事了,便是朝都不上了,整個兵部的事情全都壓在了李貞一個人的頭上,雖說將李貞累得夠嗆,可卻也使得李貞的威信在兵部郎官們中樹了起來,他一發話,下頭的官吏自然是隻有唯唯應諾的份兒,各自領了差使忙乎去了。
累,真他媽的累!娘的,這還僅僅隻是個兵部,若是當了皇上,那還不累得趴下了?該死!李貞抬起頭來,看了看天色,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天時已經近午,一個上午的時間全都在文牘中度過了,心情頓時不爽得很,可再一想起如今已到了騎虎難下的局麵,內心深處更是湧起一股子疲憊,長出了口氣,起了身,就在大堂裏踱了幾步,剛想著讓下人們將午膳送上,卻見衙門外匆匆走進了幾名太監,忙頓住了腳,匆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大步迎上前去。(..tw無彈窗廣告)
這幾個太監果然是來傳老爺子口諭的,為首的那人正是當初到岐州傳旨的小太監胡鬆,此刻一見到李貞迎了上來,忙獻媚地笑了一下,這才正容道:“聖上口諭,傳越王李貞甘露殿覲見,欽此!”
“兒臣領旨謝恩。”李貞恭敬地磕了個頭,這才起身看著胡鬆笑著道:“胡公公,這才幾天不見,你可是又升官了,可謂年輕有為,本王佩服之至。”
上月去岐州傳旨時,胡鬆還是身著七品的太監服飾,可如今已經換上了六品的宦官服,這已經是相當於後宮中一殿主事太監了的,就胡鬆這等年級而論,已經算是做火箭上去了的,此時見李貞一張口就是恭維話,心裏頭分外的受用,加之本就對李貞深有好感――賞錢給得多的緣故罷!眼瞅著李貞趁人不備將一個小包裹塞入了自個兒的大袖子中,胡鬆臉上的笑頓時格外地燦爛了起來,偷眼瞅了瞅左右,湊到李貞身邊,輕聲地說了一句:“英國公也在呢。”接著提高了聲調道:“越王殿下,請罷。”
李績也在?李貞愣了一下,立時反應過來,老爺子這時分找自個兒一準是為了齊州平叛的事情,隻是不清楚到底是後勤上的事還是總體戰略上的事情,一時間有些子愣了神,老半天沒開口說話,胡鬆有些子急了,可又不敢大聲催促李貞,隻好陪著笑,小聲地叫道:“殿下,殿下。”
“哦,公公先請,本王整理一下即刻便去。”李貞回過了神來,笑著擺了下手,示意自個兒明白了,胡鬆沒敢再勸,點了點頭,匆匆回宮複命去了,李貞走到書桌前將這些天來忙碌的結果匆匆地整理了一下,抱在懷中,出了兵部大堂,徑自往甘露殿趕去。
今兒個不是早朝的日子,甘露殿周遭也冷清了許多,在殿外等候召見的朝臣也沒幾個,大體上都是些各部侍郎之類的人物,那些個朝廷重臣此時都不在此處,李貞的牌子才剛遞上去沒多久,甘露殿裏便傳出了話:――“宣。”
嗯,怎麽都在?李貞眼神好使得很,才剛進甘露殿,就瞅見大殿中一副巨大的沙盤前站著幾個人,除了李世民、李績之外,尚有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兩左右仆射在,心中疑雲頓起,可又不敢多想,大步走上前去,恭敬地跪倒在地,高聲稟報道:“兒臣李貞叩見父皇。”
李世民抬起了頭,掃了李貞一眼,很是平淡地道:“免了,貞兒,你來說說看,這齊州一戰該如何打?”
不會吧?老爺子還真問起這個問題了,娘的,這裏頭一準有文章!李貞壓根兒就不相信老爺子宣召自個兒來就僅僅是為了問這場仗該如何打,無他,老爺子本身就是個軍事天才,打仗的事兒早就玩得爛熟了,麵對著齊州此等再平常不過的小陣仗又怎會有甚疑難之處,再說了,李績也是打老了仗的名將,這等破陣仗,閉著眼都能勝,又怎需要李貞這個後輩來多嘴。
疑心歸疑心,老爺子既然開了口,這話就不能不回,李貞走到沙盤前,裝著看沙盤的空子,好生將思緒整理了一番,指點著沙盤道:“父皇,諸公,請看,此齊、青、翼、淄四州互為犄角,四州之地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不然,如今齊州已反,青、翼、淄三州尚在觀望中,我大軍一發,其心必慌,勢必聚眾抵抗,若戰事遷延時日,則山東一地必將糜爛,故此,兒臣以為此戰當以正出以奇勝,迅速撲滅齊州之亂,不給山東諸州反應的時間為陀,若是大軍明裏放慢行軍速度以懈敵軍心,而以一支偏師走阱陘小道,直插齊州,以兵貴神速之態進逼城下,同時傳檄各縣,言明朝廷大軍已至,隻究元凶,不問其餘,反正者皆有重賞,敵慌亂之下,不知我軍虛實,則必起內亂,此戰將不戰自勝。此兒臣之淺見耳,望父皇明察。”
李貞所言不外乎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的變形罷了,最多再加上些心理戰的勾當,並未有甚出奇之處,當然,這也正是李世民所考慮的戰略,此時見李貞說得頭頭是道,李世民的眼中不經意地閃過一絲滿意的神色,不過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甚至連評論都沒有,隻是語氣平淡地追問了一句:“依你看來,此亂之根由何在?”
根由何在?好家夥,敢情這才是老爺子要問的真正問題所在,娘的,這可不好答了!到了此時,李貞才算是明白了老爺子叫自個兒來的用意,心中頓時一凜――齊州之亂的緣由海了去了,不單是奪嫡之爭的緣故,還關係到大唐官製方麵的失誤,甚或民間有識之士懷才不遇從而導致極端不滿都可以算是根由之一,這話題實在是太大了,要想答得穩妥,哪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再者,老爺子從不做無用之事,這當口問出這個難題,必定是有所指,若是一個不慎,回答的不好,隻怕關礙大了去了,也由不得李貞不傷腦筋的。
李貞腦筋轉得飛快,緊張地思索了一番,沉吟著回道:“稟父皇,兒臣以為齊州之亂的根由眾多,可真能亂得起來的緣由卻是朝廷現行官製的缺憾所致。”
李貞這個回答既不提齊王的忤逆,也不提奪嫡之爭,卻將根由直指現行官製,顯然大大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異彩,看了眼李貞,想了想,平靜地追問道:“說說理由。”
“啟稟父皇,現如今我大唐三百多州,半數以上的州刺史為世襲,剩餘諸州也有半數是我大唐宗室子弟擔當,各地稅收、政務均由各州刺史把持,屬官任命也大體如是,百姓但知刺史,卻未必知道朝廷,此為亂之源耳,現如今隋末亂世剛定,天下尚算承平,人心思定,尚無大礙,一旦朝廷政策有所閃失,若是同時遇上天災人禍,各州之亂隻怕將重演隋末那一幕,即便能平,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李貞口中述說著,可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那個時空中的安史之亂來,不由地打了個哆嗦,心裏頭第一次有了改變曆史的責任感。
李世民臉色大變,可很快就恢複了常態,冷哼了一聲道:“危言聳聽,小兒之見耳,此朝堂大事哪輪得到爾來多言,還不退下!”
靠,問題是您老爺子問的,老子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犯得著如此嗎?李貞見老爺子發火,心中頓時又氣又怒,可當這老爺子的麵,卻又發作不得,無奈之下,隻好跪下磕了個頭道:“父皇息怒,兒臣失言,請父皇責罰。”李世民似乎不想再聽李貞解釋,不耐煩地揮了下手,示意李貞退下。
媽的,沒事惹出一身騷,老子這是何苦呢?眼瞅著老爺子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李貞無奈地磕了個頭道:“兒臣告退。”話音一落,起了身,小心地退出了甘露殿,也無心再去兵部理事,徑直轉回了自家王府,急吼吼地將兩大謀士召來商議。
“殿下無須多慮,這不過是道考題罷了,殿下所答正是聖上所想,殿下過關了!”聽完了李貞憂心忡忡地述說,納隆哈哈大笑著率先開口道。
什麽?考題?過關了?李貞滿頭霧水地看著納隆,雖沒開口,可眼裏頭卻滿是疑惑之意。
“納兄所言甚是,聖上不過是指東打西罷了。”莫裏見李貞尚未看透其中的蹊蹺,笑著解釋道:“今上乃馬上皇帝,戰略上的事情素來是獨斷專行的,又豈須問過殿下,找殿下去,自不會是為了齊州戰事,那考題就是齊州為何亂得起來,殿下所答正是聖上所慮罷了,能答出此條,王爺在聖上心中的地位將大大提升一截,可喜可賀!”
指東打西?哈,我說嘛,議論軍事怎地要兩位正副宰相都出席,敢情老爺子也從齊州之亂中看出了點名堂來了,嘿,叫老子去,左右不過是想看看老子是不是“擎天柱”的合格人選罷了,奶奶的,看來老子在老爺子心目中還是“擎天柱”的命,嘿,走著瞧好了!李貞總算明白了兩位謀士話裏的未盡之意,苦笑了一下道:“這有何可喜之處,左右不過是場空罷了。”
“不然,殿下須知今日之因必結他日之果,有此一事在,殿下將來將大有可為之處。”莫離見李貞不以為然,笑著說了一句。
“不錯,莫老弟所言甚是,殿下如今要好生抓住這個時機,某料定齊州一平,廢除州刺史世襲之變革必然會提到日程上來,隻需殿下過得了廢儲那一關,萬事大大可為。”納隆也鼓著掌笑道。
過關?嘿,媽的,哪有如此容易便能過得了關的!李貞一想起即將開始的這場大動亂,心情立時有些子煩躁了起來,苦笑著搖了搖頭,卻並沒有立刻接口,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開口道:“兵部後勤輜重大體上調配得差不多了,大軍起行也不過就是這幾日的時間,唔,算上奇兵抵達齊州的時間來看,齊州之戰尚有半個月便能打響,京師這頭也差不多就要動起來了,老四那頭還是沒消息,本王心中無底,若是過不了關,那……”
該放給李泰的消息早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放出去了,可始終沒能等到李泰那頭傳回來的反饋信息,不單如此,太子那頭、老三那頭也全都偃旗息鼓,靜悄悄地,任何動靜都沒有,全然就是一派暴風雨之前的平靜,也由不得李貞不憂心忡忡,便是莫、納二人對此也滿是憂慮,隻不過這當口卻是不適合有太多的動作,除了等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此時見李貞憂心,二人也不知該如何勸說,隻能是各自保持沉默,一時間書房裏便靜了下來,一股子詭異的氣氛油然而起。
“殿下,宮裏來人了,說是燕妃給殿下送了些東西來。”正當書房裏靜得壓抑之際,管家劉德全匆匆走到了書房門口,大聲稟報道。
送東西?老娘這當口送啥東西來著?這一向隻有李貞往燕妃處送好東西,還從沒有燕妃往李貞這兒送賞賜的事兒,李貞搬出皇宮如此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收到燕妃的賞賜,心裏頭頓時有些子好奇,想了想之後,揮了下手道:“知道了,將來人帶到二門廳堂,本王即刻便去。”
奉命來送東西的是燕妃宮裏的副主事太監秦無庸,一見到李貞進了廳堂,忙站了起來,恭敬地見禮道:“老奴見過殿下。”
“有勞秦主事了,娘娘送來了何物?”李貞跟秦無庸也算是老熟人了,倒也無需甚客套,李貞隻是笑著點了點頭,隨意地問了一句。
“稟殿下,娘娘聽說殿下這些日子操勞國事,休息得不好,擔心殿下傷勢未愈,特意讓太醫給開了副藥方,令老奴給殿下捎來,說是要殿下按時服藥。”秦無庸躬著身子答了一句,邊說邊從大袖子中取出一張寫滿了字的紙來,恭敬地遞給了李貞。
藥方?搞沒搞錯,老娘神秘兮兮地送這麽副沒啥用處的藥方來,整個啥妖蛾子?李貞楞了一下,才伸手接過了那副藥方,細細地看了一遍,卻發現上頭不過就是一副尋常調理傷勢的藥方子罷了,與當初那些個太醫們給李貞所開的藥方也無甚不同之處,一時間想不出個頭緒來,掃了眼秦無庸道:“娘娘可還有甚交待沒?”
“沒了,娘娘隻說讓王爺好生修養,身體要緊,並無其他交待。”秦無庸搖了搖頭道。
“哦。”李貞眼瞅著從秦無庸口中問不出甚名堂來,也就懶得多說些什麽,點了下頭道:“有勞秦公公回宮跟母妃稟報一聲,就說兒臣多謝母妃關愛了,定會按時服藥的,請母妃放心。”
秦無庸躬了下身子道:“殿下放心,老奴一定將話帶到,時候不早了,老奴宮裏還有事,這就告辭了。”話音一落,拱了拱手便退將出去,李貞手捏著那張藥方,左看右看,卻始終瞧不出甚名堂來,眉頭一皺,大步向書房而去……
能瞧得出前路有陷阱固然是種了不得的本事,隻不過瞧得出卻不見得避得過,就李貞目下的實力而言,壓根兒就無一絲獨自破解的可能性,要想安然無恙,自是得借力打力,當然,這個力卻不是那麽好借的,得有個契機,急是急不得的,故此,李貞也隻能按耐下騷動的心,默默地做著相應的準備。
貞觀十六年三月初一,平叛詔書正式下達,由英國公李績掛帥,率軍十萬征討齊州,兵部侍郎李貞負責相關後勤事宜,詔令一下,京師便忙亂起來了,尤其是李貞更是忙得腳不沾地,不說那些個輜重糧秣之類的事兒繁瑣,也不說李貞如今還得忙著籌備武舉的相關事宜,便是那些個聞風上門來說項,想要趁此次平叛撈些戰功的世家子弟就令李貞應付不迭,無他,誰都知道齊州之亂看著聲勢浩大,其實不堪一擊,正是撈戰功的最佳時機,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不是?那些個上門來說項的人多得有如過江之鯽,偏生這幫子人還都是朝中顯貴,得罪不得,愣是攪得李貞頭昏眼花,連去跟裴嫣卿卿我我的時間都被擠沒了,這倒也罷了,還得笑臉相迎,又怎個苦惱了得。
“……儼州的糧秣無須調集到京師了,給戶部去張公函,讓他們將儼州的糧草調到太原,大軍順道補充即可……絳州那一營兵直接到土門關等候即可……通令太原刺史即日起趕製攻城器具並準備相關糧秣輜重,等候大軍抵達……好了,諸位還有甚不明白之處,盡可提出。”兵部大堂上,李貞高坐在上首,手中的筆不停地批示著,口中不停地解說著,忙乎得滿頭是汗,好容易將各項事宜都安排了下去,這才抬起頭來掃視了一下那幫子畏手畏腳的兵部郎官們,頗有些子疲憊地問了一句。
自打武庫一案之後,兵部大小官吏都知道李貞不好糊弄,也沒人再敢拿自家的小命來考驗李貞的能耐,加之正牌子的兵部尚書蘇定方從來不理事,這兵部大小事情從來都是兩位兵部侍郎說了算,李貞不在之時,事情全歸了李有陵管理,可李貞回來之後,這位李大人立馬就“病”了,一病還就不起了,別說理事了,便是朝都不上了,整個兵部的事情全都壓在了李貞一個人的頭上,雖說將李貞累得夠嗆,可卻也使得李貞的威信在兵部郎官們中樹了起來,他一發話,下頭的官吏自然是隻有唯唯應諾的份兒,各自領了差使忙乎去了。
累,真他媽的累!娘的,這還僅僅隻是個兵部,若是當了皇上,那還不累得趴下了?該死!李貞抬起頭來,看了看天色,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天時已經近午,一個上午的時間全都在文牘中度過了,心情頓時不爽得很,可再一想起如今已到了騎虎難下的局麵,內心深處更是湧起一股子疲憊,長出了口氣,起了身,就在大堂裏踱了幾步,剛想著讓下人們將午膳送上,卻見衙門外匆匆走進了幾名太監,忙頓住了腳,匆匆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大步迎上前去。(..tw無彈窗廣告)
這幾個太監果然是來傳老爺子口諭的,為首的那人正是當初到岐州傳旨的小太監胡鬆,此刻一見到李貞迎了上來,忙獻媚地笑了一下,這才正容道:“聖上口諭,傳越王李貞甘露殿覲見,欽此!”
“兒臣領旨謝恩。”李貞恭敬地磕了個頭,這才起身看著胡鬆笑著道:“胡公公,這才幾天不見,你可是又升官了,可謂年輕有為,本王佩服之至。”
上月去岐州傳旨時,胡鬆還是身著七品的太監服飾,可如今已經換上了六品的宦官服,這已經是相當於後宮中一殿主事太監了的,就胡鬆這等年級而論,已經算是做火箭上去了的,此時見李貞一張口就是恭維話,心裏頭分外的受用,加之本就對李貞深有好感――賞錢給得多的緣故罷!眼瞅著李貞趁人不備將一個小包裹塞入了自個兒的大袖子中,胡鬆臉上的笑頓時格外地燦爛了起來,偷眼瞅了瞅左右,湊到李貞身邊,輕聲地說了一句:“英國公也在呢。”接著提高了聲調道:“越王殿下,請罷。”
李績也在?李貞愣了一下,立時反應過來,老爺子這時分找自個兒一準是為了齊州平叛的事情,隻是不清楚到底是後勤上的事還是總體戰略上的事情,一時間有些子愣了神,老半天沒開口說話,胡鬆有些子急了,可又不敢大聲催促李貞,隻好陪著笑,小聲地叫道:“殿下,殿下。”
“哦,公公先請,本王整理一下即刻便去。”李貞回過了神來,笑著擺了下手,示意自個兒明白了,胡鬆沒敢再勸,點了點頭,匆匆回宮複命去了,李貞走到書桌前將這些天來忙碌的結果匆匆地整理了一下,抱在懷中,出了兵部大堂,徑自往甘露殿趕去。
今兒個不是早朝的日子,甘露殿周遭也冷清了許多,在殿外等候召見的朝臣也沒幾個,大體上都是些各部侍郎之類的人物,那些個朝廷重臣此時都不在此處,李貞的牌子才剛遞上去沒多久,甘露殿裏便傳出了話:――“宣。”
嗯,怎麽都在?李貞眼神好使得很,才剛進甘露殿,就瞅見大殿中一副巨大的沙盤前站著幾個人,除了李世民、李績之外,尚有房玄齡、長孫無忌這兩左右仆射在,心中疑雲頓起,可又不敢多想,大步走上前去,恭敬地跪倒在地,高聲稟報道:“兒臣李貞叩見父皇。”
李世民抬起了頭,掃了李貞一眼,很是平淡地道:“免了,貞兒,你來說說看,這齊州一戰該如何打?”
不會吧?老爺子還真問起這個問題了,娘的,這裏頭一準有文章!李貞壓根兒就不相信老爺子宣召自個兒來就僅僅是為了問這場仗該如何打,無他,老爺子本身就是個軍事天才,打仗的事兒早就玩得爛熟了,麵對著齊州此等再平常不過的小陣仗又怎會有甚疑難之處,再說了,李績也是打老了仗的名將,這等破陣仗,閉著眼都能勝,又怎需要李貞這個後輩來多嘴。
疑心歸疑心,老爺子既然開了口,這話就不能不回,李貞走到沙盤前,裝著看沙盤的空子,好生將思緒整理了一番,指點著沙盤道:“父皇,諸公,請看,此齊、青、翼、淄四州互為犄角,四州之地看似聲勢浩大,實則不然,如今齊州已反,青、翼、淄三州尚在觀望中,我大軍一發,其心必慌,勢必聚眾抵抗,若戰事遷延時日,則山東一地必將糜爛,故此,兒臣以為此戰當以正出以奇勝,迅速撲滅齊州之亂,不給山東諸州反應的時間為陀,若是大軍明裏放慢行軍速度以懈敵軍心,而以一支偏師走阱陘小道,直插齊州,以兵貴神速之態進逼城下,同時傳檄各縣,言明朝廷大軍已至,隻究元凶,不問其餘,反正者皆有重賞,敵慌亂之下,不知我軍虛實,則必起內亂,此戰將不戰自勝。此兒臣之淺見耳,望父皇明察。”
李貞所言不外乎就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的變形罷了,最多再加上些心理戰的勾當,並未有甚出奇之處,當然,這也正是李世民所考慮的戰略,此時見李貞說得頭頭是道,李世民的眼中不經意地閃過一絲滿意的神色,不過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甚至連評論都沒有,隻是語氣平淡地追問了一句:“依你看來,此亂之根由何在?”
根由何在?好家夥,敢情這才是老爺子要問的真正問題所在,娘的,這可不好答了!到了此時,李貞才算是明白了老爺子叫自個兒來的用意,心中頓時一凜――齊州之亂的緣由海了去了,不單是奪嫡之爭的緣故,還關係到大唐官製方麵的失誤,甚或民間有識之士懷才不遇從而導致極端不滿都可以算是根由之一,這話題實在是太大了,要想答得穩妥,哪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再者,老爺子從不做無用之事,這當口問出這個難題,必定是有所指,若是一個不慎,回答的不好,隻怕關礙大了去了,也由不得李貞不傷腦筋的。
李貞腦筋轉得飛快,緊張地思索了一番,沉吟著回道:“稟父皇,兒臣以為齊州之亂的根由眾多,可真能亂得起來的緣由卻是朝廷現行官製的缺憾所致。”
李貞這個回答既不提齊王的忤逆,也不提奪嫡之爭,卻將根由直指現行官製,顯然大大出乎李世民的意料之外,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異彩,看了眼李貞,想了想,平靜地追問道:“說說理由。”
“啟稟父皇,現如今我大唐三百多州,半數以上的州刺史為世襲,剩餘諸州也有半數是我大唐宗室子弟擔當,各地稅收、政務均由各州刺史把持,屬官任命也大體如是,百姓但知刺史,卻未必知道朝廷,此為亂之源耳,現如今隋末亂世剛定,天下尚算承平,人心思定,尚無大礙,一旦朝廷政策有所閃失,若是同時遇上天災人禍,各州之亂隻怕將重演隋末那一幕,即便能平,其後果將不堪設想。”李貞口中述說著,可腦海中卻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那個時空中的安史之亂來,不由地打了個哆嗦,心裏頭第一次有了改變曆史的責任感。
李世民臉色大變,可很快就恢複了常態,冷哼了一聲道:“危言聳聽,小兒之見耳,此朝堂大事哪輪得到爾來多言,還不退下!”
靠,問題是您老爺子問的,老子不過是實話實說罷了,犯得著如此嗎?李貞見老爺子發火,心中頓時又氣又怒,可當這老爺子的麵,卻又發作不得,無奈之下,隻好跪下磕了個頭道:“父皇息怒,兒臣失言,請父皇責罰。”李世民似乎不想再聽李貞解釋,不耐煩地揮了下手,示意李貞退下。
媽的,沒事惹出一身騷,老子這是何苦呢?眼瞅著老爺子毫不留情地下了逐客令,李貞無奈地磕了個頭道:“兒臣告退。”話音一落,起了身,小心地退出了甘露殿,也無心再去兵部理事,徑直轉回了自家王府,急吼吼地將兩大謀士召來商議。
“殿下無須多慮,這不過是道考題罷了,殿下所答正是聖上所想,殿下過關了!”聽完了李貞憂心忡忡地述說,納隆哈哈大笑著率先開口道。
什麽?考題?過關了?李貞滿頭霧水地看著納隆,雖沒開口,可眼裏頭卻滿是疑惑之意。
“納兄所言甚是,聖上不過是指東打西罷了。”莫裏見李貞尚未看透其中的蹊蹺,笑著解釋道:“今上乃馬上皇帝,戰略上的事情素來是獨斷專行的,又豈須問過殿下,找殿下去,自不會是為了齊州戰事,那考題就是齊州為何亂得起來,殿下所答正是聖上所慮罷了,能答出此條,王爺在聖上心中的地位將大大提升一截,可喜可賀!”
指東打西?哈,我說嘛,議論軍事怎地要兩位正副宰相都出席,敢情老爺子也從齊州之亂中看出了點名堂來了,嘿,叫老子去,左右不過是想看看老子是不是“擎天柱”的合格人選罷了,奶奶的,看來老子在老爺子心目中還是“擎天柱”的命,嘿,走著瞧好了!李貞總算明白了兩位謀士話裏的未盡之意,苦笑了一下道:“這有何可喜之處,左右不過是場空罷了。”
“不然,殿下須知今日之因必結他日之果,有此一事在,殿下將來將大有可為之處。”莫離見李貞不以為然,笑著說了一句。
“不錯,莫老弟所言甚是,殿下如今要好生抓住這個時機,某料定齊州一平,廢除州刺史世襲之變革必然會提到日程上來,隻需殿下過得了廢儲那一關,萬事大大可為。”納隆也鼓著掌笑道。
過關?嘿,媽的,哪有如此容易便能過得了關的!李貞一想起即將開始的這場大動亂,心情立時有些子煩躁了起來,苦笑著搖了搖頭,卻並沒有立刻接口,沉默了好一陣子之後,這才開口道:“兵部後勤輜重大體上調配得差不多了,大軍起行也不過就是這幾日的時間,唔,算上奇兵抵達齊州的時間來看,齊州之戰尚有半個月便能打響,京師這頭也差不多就要動起來了,老四那頭還是沒消息,本王心中無底,若是過不了關,那……”
該放給李泰的消息早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放出去了,可始終沒能等到李泰那頭傳回來的反饋信息,不單如此,太子那頭、老三那頭也全都偃旗息鼓,靜悄悄地,任何動靜都沒有,全然就是一派暴風雨之前的平靜,也由不得李貞不憂心忡忡,便是莫、納二人對此也滿是憂慮,隻不過這當口卻是不適合有太多的動作,除了等之外,也沒有別的辦法,此時見李貞憂心,二人也不知該如何勸說,隻能是各自保持沉默,一時間書房裏便靜了下來,一股子詭異的氣氛油然而起。
“殿下,宮裏來人了,說是燕妃給殿下送了些東西來。”正當書房裏靜得壓抑之際,管家劉德全匆匆走到了書房門口,大聲稟報道。
送東西?老娘這當口送啥東西來著?這一向隻有李貞往燕妃處送好東西,還從沒有燕妃往李貞這兒送賞賜的事兒,李貞搬出皇宮如此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收到燕妃的賞賜,心裏頭頓時有些子好奇,想了想之後,揮了下手道:“知道了,將來人帶到二門廳堂,本王即刻便去。”
奉命來送東西的是燕妃宮裏的副主事太監秦無庸,一見到李貞進了廳堂,忙站了起來,恭敬地見禮道:“老奴見過殿下。”
“有勞秦主事了,娘娘送來了何物?”李貞跟秦無庸也算是老熟人了,倒也無需甚客套,李貞隻是笑著點了點頭,隨意地問了一句。
“稟殿下,娘娘聽說殿下這些日子操勞國事,休息得不好,擔心殿下傷勢未愈,特意讓太醫給開了副藥方,令老奴給殿下捎來,說是要殿下按時服藥。”秦無庸躬著身子答了一句,邊說邊從大袖子中取出一張寫滿了字的紙來,恭敬地遞給了李貞。
藥方?搞沒搞錯,老娘神秘兮兮地送這麽副沒啥用處的藥方來,整個啥妖蛾子?李貞楞了一下,才伸手接過了那副藥方,細細地看了一遍,卻發現上頭不過就是一副尋常調理傷勢的藥方子罷了,與當初那些個太醫們給李貞所開的藥方也無甚不同之處,一時間想不出個頭緒來,掃了眼秦無庸道:“娘娘可還有甚交待沒?”
“沒了,娘娘隻說讓王爺好生修養,身體要緊,並無其他交待。”秦無庸搖了搖頭道。
“哦。”李貞眼瞅著從秦無庸口中問不出甚名堂來,也就懶得多說些什麽,點了下頭道:“有勞秦公公回宮跟母妃稟報一聲,就說兒臣多謝母妃關愛了,定會按時服藥的,請母妃放心。”
秦無庸躬了下身子道:“殿下放心,老奴一定將話帶到,時候不早了,老奴宮裏還有事,這就告辭了。”話音一落,拱了拱手便退將出去,李貞手捏著那張藥方,左看右看,卻始終瞧不出甚名堂來,眉頭一皺,大步向書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