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9-09-08
九月的灞水無疑是極美的,雖說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舊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邊一叢叢的野菊開得絢爛無比,金黃色的落葉在風中飄來飄去,一如彩蝶飛舞,偶爾有條肥魚躍出水麵,總能激起滿河的漣漪。[..tw超多好看小說]千百年了,美麗的灞水總是這般在長安城南蜿蜒而過,隻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卻有些不同尋常——靜,太靜了,不說那些往日裏總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鳥雀此時不見了蹤影,便是總在草叢中鳴唱個沒完的蟲子們此時也都沒了聲響,唯有一股子肅殺的氣氛在河畔纏繞盤旋——軍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處是衣甲鮮亮,刀槍*的軍人,十數萬大軍分成數十個方陣,沿著灞水河邊的空地排開了陣型,如此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起,竟然聽不到一句交談的聲響,除了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之外,再也無一絲的雜音,有的隻是衝天的殺氣。
漸漸地,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了起來,遠處一陣煙塵起處,數千鐵騎正快速向此地衝來,隊列中數百麵彩旗迎風飄蕩,搖曳出一派肅殺,當先一麵明黃大髦,上書一個鬥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滿臉子冷厲之色地縱馬奔馳,百餘文武大臣緊緊地跟在其後。
冷厲,是的,李世民臉上的神情著實冷厲得駭人,那裏頭的怒意隻要不是個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當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氣——值此大唐軍威鼎盛之時,還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須,還挑了個李世民封禪泰山的時辰犯邊,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可惡到極點的家夥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並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隋九月的灞水無疑是極美的,雖說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舊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邊一叢叢的野菊開得絢爛無比,金黃色的落葉在風中飄來飄去,一如彩蝶飛舞,偶爾有條肥魚躍出水麵,總能激起滿河的漣漪。千百年了,美麗的灞水總是這般在長安城南蜿蜒而過,隻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卻有些不同尋常——靜,太靜了,不說那些往日裏總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鳥雀此時不見了蹤影,便是總在草叢中鳴唱個沒完的蟲子們此時也都沒了聲響,唯有一股子肅殺的氣氛在河畔纏繞盤旋——軍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處是衣甲鮮亮,刀槍*的軍人,十數萬大軍分成數十個方陣,沿著灞水河邊的空地排開了陣型,如此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起,竟然聽不到一句交談的聲響,除了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之外,再也無一絲的雜音,有的隻是衝天的殺氣。
漸漸地,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了起來,遠處一陣煙塵起處,數千鐵騎正快速向此地衝來,隊列中數百麵彩旗迎風飄蕩,搖曳出一派肅殺,當先一麵明黃大髦,上書一個鬥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滿臉子冷厲之色地縱馬奔馳,百餘文武大臣緊緊地跟在其後。
冷厲,是的,李世民臉上的神情著實冷厲得駭人,那裏頭的怒意隻要不是個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當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氣——值此大唐軍威鼎盛之時,還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須,還挑了個李世民封禪泰山的時辰犯邊,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可惡到極點的家夥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並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隋大業元年(605),鐵勒諸部奮起反抗西突厥*﹐共推薛延陀部首領乙失缽為野咥可汗,由是,乙失缽率部立庭燕末山(阿爾泰山支脈)遂成為鐵勒中強部。貞觀四年,乙失缽之孫夷男聯合回紇出兵20萬助唐朝攻滅*厥,趁機坐大,立牙帳於鄂爾渾河南鬱督軍山(杭愛山東支),汗國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內包括回紇﹑仆固﹑同羅﹑拔野古﹑阿跌﹑霫諸部。有鑒於此,為防止薛延陀成為新的邊患,唐朝采取扶助回紇抑製薛延陀的政策,引起了夷男的極大不滿,與大唐漸起離心;貞觀十三年,唐立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建牙帳於河(套)南﹐名義上使其統治內遷河套南的*厥舊部,實際上是監視薛延陀,引起夷男疑懼,遂於貞觀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機,命長子大度設率回紇等部以追擊李思摩為名,直入長城,兵鋒直抵山西朔州,正在泰山封禪的李世民不得不趕回長安,準備迎敵,心中的憤怒就可想而知了。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
……隨著李世民的到來,各軍陣中依次響起了號角聲和將士們激昂的戰號聲,陣陣豪氣衝天而起,驚得高空中正自南遷的雁群都一陣的慌亂。李世民勒住了狂奔的戰馬,緩緩地從眾軍麵前走過,檢閱著各軍的軍容,順著諸軍中留出來的大道徑直向著灞水河邊的點將台而去。
“我大唐自開國以來,兵鋒銳利,戰無不勝,所到之處無不披靡,然,今有茸彌小賊薛延陀部竟敢犯我邊境,擄我民眾,眾將士,如之奈何?”高台之上,李世民掃視了一下高台之下的諸軍將士,沉著聲喝問道。
“殺!殺!殺!”十數萬將士同時發出了憤怒的呼喝,殺氣衝天而起。
“好!”李世民一揮手道:“軍演開始!”話音剛落,手握令旗、早已等候多時的出征軍大帥李績大步走到了台前,沉穩而有力地揮動了手中的令旗,霎那間,原本肅立著的各方軍陣依次動了起來,步兵、騎兵、輜重等各營將士依次上場亮相,號角聲中,各軍之威勢盡顯,兵強馬壯之勢引來了諸大臣的喝彩聲不斷,那些被邀請來觀禮的各外番使節則被驚得麵如土色,在一片的驚呼聲和叫好聲中,隻有一人顯得極為的平靜,那人就是李貞。
來這個朝代快十五年了,準確地說是十四年零九個月了,李貞早已是個身高體壯的漢子了,站在一起子兄弟們之間,愣是比別人高出了一個頭來,若不是唇邊的絨毛泄露了天機,隻怕沒人能看得出他僅有十五歲不到的年齡。此時的李貞不說早過了建衙的年齡,便是之官的年限也綽綽有餘了,隻不過李貞卻始終沒有建衙,也不曾之官——自打李貞上本言明不建衙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年,可李貞卻始終沒有建衙,至於之官,李貞倒是上過不少的本章,自請之官來著,隻可惜老爺子從來就沒有準過,始終也沒個說法,不但不讓李貞去之官,反倒於貞觀十年轉封李貞為越王之後,時不時地將李貞帶在身邊,無論是去東都洛陽還是去外地巡視,總少不了李貞的份兒,便是此次泰山封禪也沒捺下,實際上,李貞是此次祭天時唯一跟在李世民身邊的皇子,便是太子都沒份跟隨。
老爺子心裏頭究竟在想些什麽李貞並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可眼下的局勢李貞卻是再清楚不過的了——由於李貞的得寵,加之手中還有的是錢,外帶還有著印刷術、造酒之類的玩意兒在手,李貞的日子已經開始緊了起來,一幫子鬥得起勁的奪嫡黨們已經將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貞的身上。雖說李貞從來不拉幫結派,也不私交朝臣,更不會特意去爭寵,一向在兄弟們中保持中立,可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兄弟們都在擔心李貞倒向競爭對手或是自立,已經開始暗中聯手,準備先將李貞放倒了,這一條李貞通過手中握有的“旭日”已經是心中有數,到了這個份上,李貞也不得不尋求自保了。
要自保就的有實力,以李貞目前的地位要想拉攏朝臣們倒不是不行,隻是一來動靜未免太大了些,別說兄弟們不會坐看李貞竄起,便是老爺子那頭也無法交待得過去,唯一可行的就是在軍中發展,有槍才是草頭王罷。當然,要想發展軍中的勢力卻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就算李貞的兩位師傅都是大唐數一數二的名將也不成,無他,在大唐軍隊中最講究的就是軍功,沒有軍功在手,任你武功蓋世也沒人會拿你當根蔥,所以李貞隻能將主意打到了此次出征上,不過嘛,要想獲得出征的機會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李貞必須等,等一個讓老爺子無法出口拒絕的機會。
大唐采用的是府兵製,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每府有兵800——1200,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隙時,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於中央則設十六衛以統禦天下兵馬,即左右衛、左右驍騎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除監門衛與千牛衛外,其它十二衛都分領諸軍府到長安上番宿衛的府兵,這十六衛都在皇宮之南,故稱南衙軍,是為國家軍隊,與北衙之皇帝私軍羽林軍相對應,各衛均設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下屬有長史、參軍、中郎將、郎將、兵曹、騎曹等。中央另設有兵部,行調兵之責。
府兵製的實質是兵權製衡——各衛有領兵權卻既無調兵之權,也無練兵之宜,折衝府有練兵之權責,卻無用兵、調兵之權限,兵部有調兵權手中卻無兵可用,唯有皇帝的聖旨才能將三者合一,才能令大軍出征,這種製衡方式粗看起來不錯,既能製衡各方,不至於一方獨大,又能在要用兵之時有兵可用,然而,實際上府兵製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在——練兵的不管用兵,用兵的不去練兵,這就導致了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局麵,若不是大唐剛立,無論各衛將軍還是折衝府之官全都是百戰出來的強將的話,大唐的軍事早就殆矣,即便如此,一個很不好的苗頭已經出現了——老將一大把,新秀無一人。
大唐立國至今,可以充當統帥的老將有的是,李靖、李績、程知節、蘇定方、侯君集等等袞袞諸公,任何一個都可以充當大軍之主帥,可能充當先鋒之角色的猛將卻一個都沒有,道理很簡單:一起子老將們雖說年歲已高,可依舊壯碩,掛帥出征還是能勝任的,可要他們去衝鋒陷陣隻怕就有些子勉為其難了,再者,這幫老爺子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之輩,哪還能在去屈就一個小小的先鋒官之角色,故此,本次大閱兵除了是為了向外番展示大唐之強大軍威外,更主要的就是為了選拔此次出征的先鋒官人選,這也是無奈之舉罷。
“陛下,各軍操演已畢,可否開始先鋒之爭,請陛下明示。”各軍操演已畢,李績大步走到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高聲請示道。
“好,開始罷。”李世民依舊沉浸在頭前諸軍軍演的精彩之中,氣色極佳,一見李績前來請示,想也不想地便揮手同意了。
隨著李績的令旗揮動,各軍中號角之聲再次響起,二、三十名青年將軍各自縱馬從本隊中衝將出來,匯集到了點將台之下,人人手舉長槍向高台之上的李世民躬身行過軍禮,待得李績揮動令旗,第一輪比試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有唐一代最重騎射,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世家子弟,無不精於此道,便是那些飽學的大儒也能上得馬,開得功,至於軍中將士那就更不肖說了,人人都是此道之好手,這第一場的比試便是騎射之能——分成八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五十步三個靶位,每個靶位射一箭,唯有三箭全中紅心者方可入選第二輪。
還別說,這群從南衙諸軍中選拔而出的青年將官個個都是好手,一輪比試下來,竟然有十五人三箭皆中紅心,便是被淘汰的那些個將官也都是三箭齊中靶子,隻不過其中有一、兩箭偏出了紅心罷了,入選者中最為出色的共有四人——左金吾衛中郎將侯國忠(侯君集之長子)、右驍騎衛郎將秦懷玉(已故胡國公秦瓊之子)、右金吾衛騎曹何龍、左武衛騎曹梁振武,此四人不但三箭全中紅心,而且力透靶心,殊為難得之將才。諸將精彩的表演,令各軍將士喝彩聲、叫好聲響成了一片,即便是李世民也看得開心不已,臉上的笑容格外的燦爛。
機會來了,奶奶的,成不成就看這一回了!待得諸將試射已畢,趁著李績還沒宣布下一輪比試開始之際,始終默默站在一旁的李貞深吸了一口氣,大步從王公隊列中走了出來,徑自來到李世民的座前,一頭跪倒在地,高聲道:“啟稟父皇,兒臣自幼頗習弓馬,也願上場一試身手,請父皇恩準。”
李貞此話一出,滿場皆驚,高台之上,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貞的身上,李世民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皺起了眉頭,默默地看著李貞好一陣子,卻始終沒有開口說話……
九月的灞水無疑是極美的,雖說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舊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邊一叢叢的野菊開得絢爛無比,金黃色的落葉在風中飄來飄去,一如彩蝶飛舞,偶爾有條肥魚躍出水麵,總能激起滿河的漣漪。[..tw超多好看小說]千百年了,美麗的灞水總是這般在長安城南蜿蜒而過,隻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卻有些不同尋常——靜,太靜了,不說那些往日裏總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鳥雀此時不見了蹤影,便是總在草叢中鳴唱個沒完的蟲子們此時也都沒了聲響,唯有一股子肅殺的氣氛在河畔纏繞盤旋——軍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處是衣甲鮮亮,刀槍*的軍人,十數萬大軍分成數十個方陣,沿著灞水河邊的空地排開了陣型,如此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起,竟然聽不到一句交談的聲響,除了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之外,再也無一絲的雜音,有的隻是衝天的殺氣。
漸漸地,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了起來,遠處一陣煙塵起處,數千鐵騎正快速向此地衝來,隊列中數百麵彩旗迎風飄蕩,搖曳出一派肅殺,當先一麵明黃大髦,上書一個鬥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滿臉子冷厲之色地縱馬奔馳,百餘文武大臣緊緊地跟在其後。
冷厲,是的,李世民臉上的神情著實冷厲得駭人,那裏頭的怒意隻要不是個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當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氣——值此大唐軍威鼎盛之時,還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須,還挑了個李世民封禪泰山的時辰犯邊,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可惡到極點的家夥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並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隋九月的灞水無疑是極美的,雖說已是枯水期,可河水依舊是潺潺地流淌不息,河岸邊一叢叢的野菊開得絢爛無比,金黃色的落葉在風中飄來飄去,一如彩蝶飛舞,偶爾有條肥魚躍出水麵,總能激起滿河的漣漪。千百年了,美麗的灞水總是這般在長安城南蜿蜒而過,隻是今日的灞水河畔卻有些不同尋常——靜,太靜了,不說那些往日裏總是三、五成群在空中翱翔的鳥雀此時不見了蹤影,便是總在草叢中鳴唱個沒完的蟲子們此時也都沒了聲響,唯有一股子肅殺的氣氛在河畔纏繞盤旋——軍人,此刻的灞水河畔的空地上到處是衣甲鮮亮,刀槍*的軍人,十數萬大軍分成數十個方陣,沿著灞水河邊的空地排開了陣型,如此多的人馬聚集在一起,竟然聽不到一句交談的聲響,除了馬匹偶爾發出的響鼻聲之外,再也無一絲的雜音,有的隻是衝天的殺氣。
漸漸地,一陣隆隆的馬蹄聲響了起來,遠處一陣煙塵起處,數千鐵騎正快速向此地衝來,隊列中數百麵彩旗迎風飄蕩,搖曳出一派肅殺,當先一麵明黃大髦,上書一個鬥大的“李”字,大髦之下,一代大帝李世民正滿臉子冷厲之色地縱馬奔馳,百餘文武大臣緊緊地跟在其後。
冷厲,是的,李世民臉上的神情著實冷厲得駭人,那裏頭的怒意隻要不是個瞎子都能看得出來,當然,李世民有理由生氣——值此大唐軍威鼎盛之時,還有人敢捋大唐之虎須,還挑了個李世民封禪泰山的時辰犯邊,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個可惡到極點的家夥就是薛延陀部的可汗夷男。
薛延陀,北方草原部落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延陀兩部合並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從事遊牧,役屬於突厥。隋大業元年(605),鐵勒諸部奮起反抗西突厥*﹐共推薛延陀部首領乙失缽為野咥可汗,由是,乙失缽率部立庭燕末山(阿爾泰山支脈)遂成為鐵勒中強部。貞觀四年,乙失缽之孫夷男聯合回紇出兵20萬助唐朝攻滅*厥,趁機坐大,立牙帳於鄂爾渾河南鬱督軍山(杭愛山東支),汗國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阿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內包括回紇﹑仆固﹑同羅﹑拔野古﹑阿跌﹑霫諸部。有鑒於此,為防止薛延陀成為新的邊患,唐朝采取扶助回紇抑製薛延陀的政策,引起了夷男的極大不滿,與大唐漸起離心;貞觀十三年,唐立頡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為可汗,建牙帳於河(套)南﹐名義上使其統治內遷河套南的*厥舊部,實際上是監視薛延陀,引起夷男疑懼,遂於貞觀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機,命長子大度設率回紇等部以追擊李思摩為名,直入長城,兵鋒直抵山西朔州,正在泰山封禪的李世民不得不趕回長安,準備迎敵,心中的憤怒就可想而知了。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
……隨著李世民的到來,各軍陣中依次響起了號角聲和將士們激昂的戰號聲,陣陣豪氣衝天而起,驚得高空中正自南遷的雁群都一陣的慌亂。李世民勒住了狂奔的戰馬,緩緩地從眾軍麵前走過,檢閱著各軍的軍容,順著諸軍中留出來的大道徑直向著灞水河邊的點將台而去。
“我大唐自開國以來,兵鋒銳利,戰無不勝,所到之處無不披靡,然,今有茸彌小賊薛延陀部竟敢犯我邊境,擄我民眾,眾將士,如之奈何?”高台之上,李世民掃視了一下高台之下的諸軍將士,沉著聲喝問道。
“殺!殺!殺!”十數萬將士同時發出了憤怒的呼喝,殺氣衝天而起。
“好!”李世民一揮手道:“軍演開始!”話音剛落,手握令旗、早已等候多時的出征軍大帥李績大步走到了台前,沉穩而有力地揮動了手中的令旗,霎那間,原本肅立著的各方軍陣依次動了起來,步兵、騎兵、輜重等各營將士依次上場亮相,號角聲中,各軍之威勢盡顯,兵強馬壯之勢引來了諸大臣的喝彩聲不斷,那些被邀請來觀禮的各外番使節則被驚得麵如土色,在一片的驚呼聲和叫好聲中,隻有一人顯得極為的平靜,那人就是李貞。
來這個朝代快十五年了,準確地說是十四年零九個月了,李貞早已是個身高體壯的漢子了,站在一起子兄弟們之間,愣是比別人高出了一個頭來,若不是唇邊的絨毛泄露了天機,隻怕沒人能看得出他僅有十五歲不到的年齡。此時的李貞不說早過了建衙的年齡,便是之官的年限也綽綽有餘了,隻不過李貞卻始終沒有建衙,也不曾之官——自打李貞上本言明不建衙至今,已經過去了七年,可李貞卻始終沒有建衙,至於之官,李貞倒是上過不少的本章,自請之官來著,隻可惜老爺子從來就沒有準過,始終也沒個說法,不但不讓李貞去之官,反倒於貞觀十年轉封李貞為越王之後,時不時地將李貞帶在身邊,無論是去東都洛陽還是去外地巡視,總少不了李貞的份兒,便是此次泰山封禪也沒捺下,實際上,李貞是此次祭天時唯一跟在李世民身邊的皇子,便是太子都沒份跟隨。
老爺子心裏頭究竟在想些什麽李貞並不清楚,也不想去搞清楚,可眼下的局勢李貞卻是再清楚不過的了——由於李貞的得寵,加之手中還有的是錢,外帶還有著印刷術、造酒之類的玩意兒在手,李貞的日子已經開始緊了起來,一幫子鬥得起勁的奪嫡黨們已經將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貞的身上。雖說李貞從來不拉幫結派,也不私交朝臣,更不會特意去爭寵,一向在兄弟們中保持中立,可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兄弟們都在擔心李貞倒向競爭對手或是自立,已經開始暗中聯手,準備先將李貞放倒了,這一條李貞通過手中握有的“旭日”已經是心中有數,到了這個份上,李貞也不得不尋求自保了。
要自保就的有實力,以李貞目前的地位要想拉攏朝臣們倒不是不行,隻是一來動靜未免太大了些,別說兄弟們不會坐看李貞竄起,便是老爺子那頭也無法交待得過去,唯一可行的就是在軍中發展,有槍才是草頭王罷。當然,要想發展軍中的勢力卻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就算李貞的兩位師傅都是大唐數一數二的名將也不成,無他,在大唐軍隊中最講究的就是軍功,沒有軍功在手,任你武功蓋世也沒人會拿你當根蔥,所以李貞隻能將主意打到了此次出征上,不過嘛,要想獲得出征的機會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此李貞必須等,等一個讓老爺子無法出口拒絕的機會。
大唐采用的是府兵製,全國分置634個折衝府,每府有兵800——1200,府兵除出征與輪流衛戍外,其餘時間均居家種田;農隙時,由折衝都尉統率教習攻戰之術。於中央則設十六衛以統禦天下兵馬,即左右衛、左右驍騎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除監門衛與千牛衛外,其它十二衛都分領諸軍府到長安上番宿衛的府兵,這十六衛都在皇宮之南,故稱南衙軍,是為國家軍隊,與北衙之皇帝私軍羽林軍相對應,各衛均設大將軍一人、將軍二人,下屬有長史、參軍、中郎將、郎將、兵曹、騎曹等。中央另設有兵部,行調兵之責。
府兵製的實質是兵權製衡——各衛有領兵權卻既無調兵之權,也無練兵之宜,折衝府有練兵之權責,卻無用兵、調兵之權限,兵部有調兵權手中卻無兵可用,唯有皇帝的聖旨才能將三者合一,才能令大軍出征,這種製衡方式粗看起來不錯,既能製衡各方,不至於一方獨大,又能在要用兵之時有兵可用,然而,實際上府兵製有一個很大的隱患在——練兵的不管用兵,用兵的不去練兵,這就導致了兵不識將,將不知兵的局麵,若不是大唐剛立,無論各衛將軍還是折衝府之官全都是百戰出來的強將的話,大唐的軍事早就殆矣,即便如此,一個很不好的苗頭已經出現了——老將一大把,新秀無一人。
大唐立國至今,可以充當統帥的老將有的是,李靖、李績、程知節、蘇定方、侯君集等等袞袞諸公,任何一個都可以充當大軍之主帥,可能充當先鋒之角色的猛將卻一個都沒有,道理很簡單:一起子老將們雖說年歲已高,可依舊壯碩,掛帥出征還是能勝任的,可要他們去衝鋒陷陣隻怕就有些子勉為其難了,再者,這幫老爺子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之輩,哪還能在去屈就一個小小的先鋒官之角色,故此,本次大閱兵除了是為了向外番展示大唐之強大軍威外,更主要的就是為了選拔此次出征的先鋒官人選,這也是無奈之舉罷。
“陛下,各軍操演已畢,可否開始先鋒之爭,請陛下明示。”各軍操演已畢,李績大步走到端坐在龍椅上的李世民,高聲請示道。
“好,開始罷。”李世民依舊沉浸在頭前諸軍軍演的精彩之中,氣色極佳,一見李績前來請示,想也不想地便揮手同意了。
隨著李績的令旗揮動,各軍中號角之聲再次響起,二、三十名青年將軍各自縱馬從本隊中衝將出來,匯集到了點將台之下,人人手舉長槍向高台之上的李世民躬身行過軍禮,待得李績揮動令旗,第一輪比試便正式拉開了序幕。
有唐一代最重騎射,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世家子弟,無不精於此道,便是那些飽學的大儒也能上得馬,開得功,至於軍中將士那就更不肖說了,人人都是此道之好手,這第一場的比試便是騎射之能——分成八十步、一百二十步,一百五十步三個靶位,每個靶位射一箭,唯有三箭全中紅心者方可入選第二輪。
還別說,這群從南衙諸軍中選拔而出的青年將官個個都是好手,一輪比試下來,竟然有十五人三箭皆中紅心,便是被淘汰的那些個將官也都是三箭齊中靶子,隻不過其中有一、兩箭偏出了紅心罷了,入選者中最為出色的共有四人——左金吾衛中郎將侯國忠(侯君集之長子)、右驍騎衛郎將秦懷玉(已故胡國公秦瓊之子)、右金吾衛騎曹何龍、左武衛騎曹梁振武,此四人不但三箭全中紅心,而且力透靶心,殊為難得之將才。諸將精彩的表演,令各軍將士喝彩聲、叫好聲響成了一片,即便是李世民也看得開心不已,臉上的笑容格外的燦爛。
機會來了,奶奶的,成不成就看這一回了!待得諸將試射已畢,趁著李績還沒宣布下一輪比試開始之際,始終默默站在一旁的李貞深吸了一口氣,大步從王公隊列中走了出來,徑自來到李世民的座前,一頭跪倒在地,高聲道:“啟稟父皇,兒臣自幼頗習弓馬,也願上場一試身手,請父皇恩準。”
李貞此話一出,滿場皆驚,高台之上,眾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在了李貞的身上,李世民先是愣了一下,緊接著皺起了眉頭,默默地看著李貞好一陣子,卻始終沒有開口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