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來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畢竟素食主義者還是極少一部分人,所以肉類是大眾餐桌上必備的食品。但是關於吃肉,還是有幾個禁忌的。
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4種吃法吃不得
<strong>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strong>
1、<strong>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strong>
無論吃什麽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鍾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c~300c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汙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2、<strong>醃肉煎炸產生大量亞硝酸鹽</strong>
鹹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製鹹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3、<strong>吃過多瘦肉易長斑</strong>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4、<strong>勿用熱水浸豬肉</strong>
剛買回來的豬肉總要用人熱水浸泡一下,說是怕豬肉不太衛生,在市場又有蒼蠅等東西爬過也說不定。後來才知道,用熱水浸泡豬肉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因為在豬肉裏,含有大量的的凝固點是15c~16c低溫肌溶蛋白,極易溶於水,用熱水一泡,可能就已經溶解流失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要用熱水浸泡或者衝洗豬肉,而應用涼水快速衝洗幹淨,煮的時候煮熟煮透即可。
<strong>如何健康吃肉</strong>
肉類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營養豐富,也是現今很多年輕人熱愛吃的食物,他們自詡“食肉獸”,無肉不歡。但是,又有很多人由於不懂科學吃肉,吃出了肥胖甚至脂肪肝、三脂高等疾玻那麽,怎樣才能科學吃肉,做個健康的食肉獸呢?
1、<strong>吃肉太多,傷“心”傷“腦”</strong>
科學研究發現,早期的人類隻吃蔬果而不吃肉類。直到後冰河時期,人類所需的水果、堅果與蔬菜不敷所需,為了活命,才開始吃死亡動物身上的肉作為補充。但過了冰河時期後,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習慣卻延續了下來。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和農村居民每天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分別為248克和126克,而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標準僅為每天50—75克。
其實,中國古代對食肉就頗有爭議,《呂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於養生的人是“不味眾珍”的,因為“味眾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眾珍”主要指遊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古人認為這類食品吃多了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吃肉過多對人體非常有害: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髒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
2、<strong>各種肉類的營養比較</strong>
<strong>牛肉,最強壯的肉</strong>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複組織等方麵特別適宜。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不宜多吃。
<strong>羊肉,最滋補的肉</strong>
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羊肉還能益腎壯陽,補虛抗寒,強健身體。但需注意的是,羊肉畢竟性偏溫熱,並非人人皆宜。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者應忌食。
<strong>豬肉,最補鐵的肉</strong>
豬肉肥瘦差別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
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由於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strong>雞肉,脂肪最少的肉</strong>
這裏說的雞肉,是指去皮的雞肉,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卻隻有0。7克脂肪。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strong>魚蝦,微量元素最多的肉</strong>
魚蝦中的微量元素極為豐富,含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都是人體所必需的。水產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汙染的影響,水產品內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質,過量食用易導致脾胃受損,引發胃腸道疾病。
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 4種吃法吃不得
<strong>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strong>
1、<strong>燉煮過度的肉易致癌</strong>
無論吃什麽肉,人們都感到燉煮得越爛越好。於是,高壓鍋便應運而生,用它來燉排骨等,十幾分鍾的時間,連骨頭都變得軟綿綿的。
但是,在200c~300c的溫度下,肉類食物中的氨基酸、肌酸肝、糖和無害化合物會發生化學反應,形成芳族胺基,這些由食物衍生的芳族胺基含有12種化合物,其中9種有致癌作用。
當代生活中,工業汙染對人體致癌影響占50%,而飲食的影響占35%。以前我們低估了食物中的有毒化學物致癌這一因素。在芳族胺基化合物問題沒有完全搞清之前,不要吃過度燒煮的肉。最好的方法是用微波爐燒肉,然後倒掉有許多化合物的肉湯,這樣就可以避免芳族胺基化合物對人體的危害。
2、<strong>醃肉煎炸產生大量亞硝酸鹽</strong>
鹹肉含硝,油炸油煎後,會產生致癌物質亞硝基砒咯烷。因此食用鹹魚、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時,忌煎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把鹹肉、香腸、火腿等食品煮熟蒸透,使亞硝胺隨水蒸氣揮發。同時,燒製鹹熏食物時最好加些米醋,因為醋有分解亞硝酸鹽的作用,而且能殺菌。
3、<strong>吃過多瘦肉易長斑</strong>
有些人認為吃肥肉會發胖,吃瘦肉既不會發胖又能保證營養的攝入,就大吃瘦肉。事實上,多吃瘦肉未必就好。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較高,蛋氨酸在某種酶的催化下可變為同型半胱氨酸,而同型半胱氨酸過多也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動物實驗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會直接損害動物內皮細胞,形成典型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因此,吃瘦肉要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4、<strong>勿用熱水浸豬肉</strong>
剛買回來的豬肉總要用人熱水浸泡一下,說是怕豬肉不太衛生,在市場又有蒼蠅等東西爬過也說不定。後來才知道,用熱水浸泡豬肉會使豬肉失去很多營養成分。因為在豬肉裏,含有大量的的凝固點是15c~16c低溫肌溶蛋白,極易溶於水,用熱水一泡,可能就已經溶解流失了。所以我們在生活中,不要用熱水浸泡或者衝洗豬肉,而應用涼水快速衝洗幹淨,煮的時候煮熟煮透即可。
<strong>如何健康吃肉</strong>
肉類是我們日常飲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營養豐富,也是現今很多年輕人熱愛吃的食物,他們自詡“食肉獸”,無肉不歡。但是,又有很多人由於不懂科學吃肉,吃出了肥胖甚至脂肪肝、三脂高等疾玻那麽,怎樣才能科學吃肉,做個健康的食肉獸呢?
1、<strong>吃肉太多,傷“心”傷“腦”</strong>
科學研究發現,早期的人類隻吃蔬果而不吃肉類。直到後冰河時期,人類所需的水果、堅果與蔬菜不敷所需,為了活命,才開始吃死亡動物身上的肉作為補充。但過了冰河時期後,素食品充足了,吃肉的習慣卻延續了下來。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都有不少“肉食動物”,漢堡、烤肉、烤鴨、紅燒肉———頓頓“無肉不歡”。據2002年全國營養調查數據顯示,我國城市和農村居民每天動物性食物消費量分別為248克和126克,而中國營養學會給出的標準僅為每天50—75克。
其實,中國古代對食肉就頗有爭議,《呂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於養生的人是“不味眾珍”的,因為“味眾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眾珍”主要指遊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古人認為這類食品吃多了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吃肉過多對人體非常有害: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髒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
2、<strong>各種肉類的營養比較</strong>
<strong>牛肉,最強壯的肉</strong>
凡身體虛弱而智力衰退者,吃牛肉最為相宜。牛肉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後、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複組織等方麵特別適宜。但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有很高的膽固醇和脂肪,故不宜多吃。
<strong>羊肉,最滋補的肉</strong>
羊肉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對氣喘、氣管炎、肺病及虛寒的病人相當有益。羊肉還能益腎壯陽,補虛抗寒,強健身體。但需注意的是,羊肉畢竟性偏溫熱,並非人人皆宜。陰虛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關節炎、濕疹及發熱者應忌食。
<strong>豬肉,最補鐵的肉</strong>
豬肉肥瘦差別較大,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蛋白,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能夠預防貧血。
肉中的血紅蛋白比植物中的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由於豬肉的纖維組織比較柔軟,還含有大量的肌間脂肪,因此比牛肉更好消化吸收。中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strong>雞肉,脂肪最少的肉</strong>
這裏說的雞肉,是指去皮的雞肉,因為雞的脂肪幾乎都在雞皮。每100克去皮雞肉中含有24克蛋白質,卻隻有0。7克脂肪。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貧血、虛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strong>魚蝦,微量元素最多的肉</strong>
魚蝦中的微量元素極為豐富,含鈣、鋁、鐵、錳、銅、鈷、鎳、鋅、碘、氯、硫等,都是人體所必需的。水產品雖然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但是不宜多吃。受海洋汙染的影響,水產品內往往含有毒素和有害物質,過量食用易導致脾胃受損,引發胃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