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領揚州城後,韓健全麵開始籌備對金陵城的一戰。
此時,正在蜀中和楚地作戰的林詹和蘇廷夏兩路人馬,尚且正在攻城略地之中,韓健無法去催促。司馬藉的中軍所部,距離江陵城已不到二百裏,眼看司馬藉和朱同敬的人馬,將會在金陵城爆發一場大戰。
十月十一,在揚州成破後的第三天,韓健開始分批次接納城外的流民進城,作為韓健安民措施的第一步。掏出城外的難民,可以通過揚州城開放的城門,按照次序進城,同時城牆內外都會有大批的官兵進行盤查,防止有南朝的兵士混在其中北上。
到十一日晚,揚州到江邊的這幾十裏路被清理出來,亂軍基本為朱同敬所接收,船隻載著大多數揚州的殘兵敗寇南下,至於北岸的百姓,則多數選擇了留下來回到揚州城內。韓健會在城內設粥場,暫時以米糧來賑濟這些揚州城的難民。
本來揚州城內的百姓生活的就很困苦,將近一年的備戰,到最後開戰,揚州城近乎都靠著金陵城的物資調運來維持百姓的生計,如今這些百姓回到家園,也沒有了往日的太平生活,很多為揚州守軍所征調的民夫,在這次逃兵南下事件中,多數也隨亂軍乘船南下,骨肉分離的情況比比皆是。
十一日晚,韓健親自出太守府,到城中各處巡查防務,同時也考察城中百姓的生活狀況。
軍中將士的日子過的很好,有了源源不斷物資的供應,就算即將入冬,將士也有足夠禦寒的衣物和被褥,一天三頓飯都是管飽,見到韓健都是英姿勃發的模樣。可城裏的百姓,生活就很不好,尤其是剛進城的,才吃上一口熱乎飯,很多人還冒著寒風。隻能用茅草屋來遮風擋雨。
韓健在巡查城中防務的同時,也下令讓城中百姓就近尋找居所居住,反正城中許多民房也都空置著,等戰後再進行進一步的安排。一圈走下來。韓健花了三個多時辰,一直到半夜,韓健準備返回太守府,隨同韓健一起出來的幾個人,包括法亦和柯瞿兒。還有韓綺兒和幾名將領和謀士,這時候也都有些疲乏。
“陛下,如今金陵城內防備空虛,正是我軍突襲的大好時機。南朝內鬥不止,我軍可趁內應的配合,一舉攻進城內。”
謀士還在說著他們設想好的攻城大計,可對韓健來說,這些事不想去想,因為有些遙遠。
韓健隻想先回到太守府,好好靜一靜。順帶想想接下來戰爭的布局和打算。韓健不是太急功近利的人,在韓健看來,隻要這場戰爭能獲勝,最好是在最小的代價之下,對於百姓的影響也盡量最少,若非他執意要在對北方一戰結束後,直接轉入到對南一戰,揚州城的百姓就不會出現那麽多死傷,現如今的揚州城也應該是一片欣欣向榮,而不是如今日這般一片死寂。
等韓健帶著隨從回到太守府。韓健把所有人都遣散回去,他剛要坐下來稍微休整,法亦把熱茶端過來。之前韓健在城中巡視軍務時所表現出來的愁緒,法亦都看在眼裏。法亦雖然平日少言寡語,到底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她能覺出韓健心中的疲累,也想用她的方式,對韓健多加安慰。
“剛收到司馬藉的來信,他希望我們能暫緩進兵。與南朝朝廷言和。”韓健對法亦說了一句,這時法亦還在幫韓健把桌上淩亂的公文整理起來。
“陛下以為呢?”法亦反問道。
韓健無奈搖搖頭,苦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大軍都已陳列在揚州和蘇州等地,這場戰爭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算我想撤軍,恐怕三軍將士也不會答應。司馬藉或者也明白,隻是想以此來換取對朱同敬一戰的時間罷了。”
法亦微微點頭,她也不用過多思考韓健話中的意思,隻要韓健說的,她點頭應了就是。可有些事是無法避免的,就好像她自己也有歸去之心,這戰亂之苦,她也能體會的很深,之前在她見到城中難民的苦況後,法亦心慈之下,也多有憐憫,很希望韓健能多援助城中的難民。可戰爭之下,百姓流離失所,根本不是一點物資所能解決的,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她作為女人,不想去多管。
“這裏距離江都不遠。”韓健突然說道,“回頭寫封信給蓯兒她們,先報個平安,再過半個月左右,兵馬就要全麵渡江,到時候要傳信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說起來我也挺想她們的。相聚時短,現在分離一會,就覺得牽腸掛肚。”
法亦笑了笑道:“陛下還是多情之人。”
“可能是吧,隻要亦兒你不多心就好,跟你在一起,我心中還記掛著別人,放在別人那裏都會有吃味的,也就亦兒你,總是好像不在乎的樣子。”韓健笑盈盈想抱過來法亦,卻被法亦躲開。
到底是揚州太守府,門還開著,法亦倒不是非要拂了韓健的麵子,是她怕被人看到,影響韓健高高在上的威儀。本來帝王出征身邊還帶著女人,已經是很出格的事情,但至少法亦和柯瞿兒都是有武功的人,她們也是作為韓健的貼身侍衛出現在韓健身邊,連那些將領也挑不出毛病來。
等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好,韓健給司馬藉寫了一封回信,在回信之中,韓健把自己兵馬南下的時間都詳細告知。時間定在十天之後,韓健等於是告訴司馬藉,留給你的時間隻有十天,若是你十天之內不能拿下金陵城,那就是北朝大軍的表演時間。
信韓健連夜就派人發了出去,韓健相信以之前所設立的通訊渠道,信應該會在兩天之後傳遞到司馬藉手裏,留給司馬藉的時間其實隻有八天,就算司馬藉有再大的本事,想通過這八天時間,把朱同敬派出城的兵馬擊敗,再奪取金陵城,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等信發出後,韓健還拿著司馬藉的信來回通讀。他在想有什麽被他遺漏的地方。
很多事,隻要靜下心想,就會發覺端倪。韓健發覺,司馬藉對於李山野的事隻字未提。而關於李山野的訊息,在韓健出兵南下後,就基本沒有得到任何隻字片語。這是很令韓健覺得費解的地方。
“亦兒,你曾為朝廷偵查情報多年,可知道李山野此人?”韓健突然看著旁邊正立在那。有些百無聊賴的法亦。
“嗯?”法亦側過頭看著韓健,眼神中帶著一些費解,“似乎是南朝名士,怎麽了?”
韓健沒想到法亦的回答會如此直接,不由問道:“到底怎麽個有名法,據我所知,此人之前也不過是草莽中人,可是有做過一些特別的事?”
法亦想了想,搖搖頭,在她還在為楊瑞調查情報時。楊瑞最關心的是北王府和西王府對於朝廷的威脅,那時候楊瑞是無心對南朝開戰的,自然也不會派法亦去過多打探南朝之事。
韓健未從法亦口中得到李山野更多的消息,不由歎道:“說也奇怪,這李山野,從最開始就周旋於謝汝默和朱同敬等人當中,但說起來,他不過是金陵城一家棋院的當家人,棋術高超而已。可謝汝默和朱同敬等人,卻對此人保持著很微妙的關係。一個草莽之人。又怎會有如此的威望?”
法亦想了想道:“或者他跟南朝朝廷的什麽人有所來往吧。”
韓健笑道:“那之後朱同敬跟謝汝默鬥了個兩敗俱傷,最後為惠王趁勢奪權,此人的地位不降反升,他甚至還能通過司馬藉的關係。對南朝女皇有所進言。可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他卻又能突然銷聲匿跡,這其中肯定有事。”
這次法亦就猜測不出來。
李山野是人是鬼,或者有什麽過往,她都不想去關心。也就韓健說了,她才隨便敷衍兩句。她很想勸韓健早點休息,因為這是東王府裏的女人在臨行之前對她多有交待的。
“亦兒,你說這李山野,會不會就在我們中間。”韓健突然冷聲問了一句。
法亦蹙眉,搖了搖頭:“不懂。”
韓健正色道:“我是想說,這個李山野或者另外有個身份,為人所不知,甚至在南朝和北朝當中都有他的化身,而且有他不少的幫手,很多事,都是他推波助瀾搞出來的,在適當的時候,他可能會跳出來,左右南朝和北朝的局勢變化。”
韓健沒有等法亦回答,直接站起身,走到門口,這時候揚州太守府的院落裏到處可見巡邏的士兵。
韓健在太守府內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揚州城剛被攻克,城中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光是在太守府周圍所安排的夜巡士兵就有過千人。
“或者我應該再寫一封信,去問問司馬藉,或者他能給我個答案。”
韓健回去之後,寫完第二封信,讓人送出去,心中仍舊覺得有幾分牽絆,但還是回過頭跟法亦一起回去休息。
就算韓健再忙,他也懂得疼惜身邊的女人,他可不想讓法亦和柯瞿兒跟在他身邊,還要日日夜夜獨守空帷。但進到房裏,韓健自然就又掛念起別人,思緒不停,尤其是身在江都,本來要跟他一起出征,但因懷孕而未能成行的楊瑞。
……
……
兩天後,十月十三日中午,司馬藉在距離金陵城不到九十裏外的軍營之中,收到了輾轉而來的韓健兩封來信。
雖然他是一軍之統帥,但他得到信函之後不能獨專,尤其是涉及到與敵人來往的信函,都要交由給女皇蕭旃來過目。
“給我們十天時間……現在還有八天,想來已經很多了。”蕭旃苦笑了一下,雖然北上進兵的路途很順利,但順利的有些過頭了,朱同敬的兵馬遲遲沒有出現在地平線上,隻是與地方的殘兵敗寇交戰,連兵馬也在擴充之中。
眼看就要到金陵城,連司馬藉都想不透,為何朱同敬能如此沉得住氣。
如今江北已全然落到北朝之手,連楚地和蜀中,基本也屬於北朝的囊中之物。蘇廷夏的兵馬,從最初的兩萬兵馬擴充到如今過十萬大軍,成為這北朝各路人馬中擴張速度最快的,畢竟蘇廷夏有征兵和以戰養戰的特權,而今蘇廷夏已經派出兩路人馬大約有三四萬人,正往江贛地區進發,那是朱同敬的老巢。
若連江贛地區都失守,不但朱同敬的糧道被斷,整個南朝所剩下疆土的麵積也被壓縮。本來南朝嶺南之地就很荒蕪,不能作為糧食的供應地,南朝的核心就在於楚地、江贛、金陵周邊這幾塊富庶之地,現如今連金陵城周邊都有北朝的兵馬,朱同敬實際控製的地區,已經越來越窄。
司馬藉道:“隻要朱賊一直不派兵,可能最後在金陵城下,我軍還要與北朝兵馬交鋒。或者這才是朱賊想看到的結果。”
說完,司馬藉把第二封信呈遞上去,第二封信中,韓健問詢的是李山野的來曆和背景,同時韓健也把心中的懷疑說了出來,韓健在信上,對司馬藉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並無任何敵意,甚至還帶著商量的語氣。
“這是何意?”蕭旃看過之後,抬頭以質詢的目光看著司馬藉。
“這也是我所奇怪的地方。”司馬藉道,“李山野其人,本來就名不見經傳,我與他在揚州城一別,他說是要南下金陵,但此後再無音信。本來他還曾拿我的信函,說是要北上江都與北朝皇帝一見,中途遇事才折返,到底是為何,我現在也不知。”
蕭旃微微點頭:“朕以為,先生你與李山野頗為相熟。”
“熟絡也有之,但李山野其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很多事都藏的很深。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其心必為不正,他也是有野心之人。”
蕭旃笑了笑道:“本以為先生與李山野是好友,居然也會說出如此之話。”
“據我所知,曾經的東王,也是如今北朝皇帝的父親,如今尚在人世,隻是不知身在何方而已。”(未完待續。)
此時,正在蜀中和楚地作戰的林詹和蘇廷夏兩路人馬,尚且正在攻城略地之中,韓健無法去催促。司馬藉的中軍所部,距離江陵城已不到二百裏,眼看司馬藉和朱同敬的人馬,將會在金陵城爆發一場大戰。
十月十一,在揚州成破後的第三天,韓健開始分批次接納城外的流民進城,作為韓健安民措施的第一步。掏出城外的難民,可以通過揚州城開放的城門,按照次序進城,同時城牆內外都會有大批的官兵進行盤查,防止有南朝的兵士混在其中北上。
到十一日晚,揚州到江邊的這幾十裏路被清理出來,亂軍基本為朱同敬所接收,船隻載著大多數揚州的殘兵敗寇南下,至於北岸的百姓,則多數選擇了留下來回到揚州城內。韓健會在城內設粥場,暫時以米糧來賑濟這些揚州城的難民。
本來揚州城內的百姓生活的就很困苦,將近一年的備戰,到最後開戰,揚州城近乎都靠著金陵城的物資調運來維持百姓的生計,如今這些百姓回到家園,也沒有了往日的太平生活,很多為揚州守軍所征調的民夫,在這次逃兵南下事件中,多數也隨亂軍乘船南下,骨肉分離的情況比比皆是。
十一日晚,韓健親自出太守府,到城中各處巡查防務,同時也考察城中百姓的生活狀況。
軍中將士的日子過的很好,有了源源不斷物資的供應,就算即將入冬,將士也有足夠禦寒的衣物和被褥,一天三頓飯都是管飽,見到韓健都是英姿勃發的模樣。可城裏的百姓,生活就很不好,尤其是剛進城的,才吃上一口熱乎飯,很多人還冒著寒風。隻能用茅草屋來遮風擋雨。
韓健在巡查城中防務的同時,也下令讓城中百姓就近尋找居所居住,反正城中許多民房也都空置著,等戰後再進行進一步的安排。一圈走下來。韓健花了三個多時辰,一直到半夜,韓健準備返回太守府,隨同韓健一起出來的幾個人,包括法亦和柯瞿兒。還有韓綺兒和幾名將領和謀士,這時候也都有些疲乏。
“陛下,如今金陵城內防備空虛,正是我軍突襲的大好時機。南朝內鬥不止,我軍可趁內應的配合,一舉攻進城內。”
謀士還在說著他們設想好的攻城大計,可對韓健來說,這些事不想去想,因為有些遙遠。
韓健隻想先回到太守府,好好靜一靜。順帶想想接下來戰爭的布局和打算。韓健不是太急功近利的人,在韓健看來,隻要這場戰爭能獲勝,最好是在最小的代價之下,對於百姓的影響也盡量最少,若非他執意要在對北方一戰結束後,直接轉入到對南一戰,揚州城的百姓就不會出現那麽多死傷,現如今的揚州城也應該是一片欣欣向榮,而不是如今日這般一片死寂。
等韓健帶著隨從回到太守府。韓健把所有人都遣散回去,他剛要坐下來稍微休整,法亦把熱茶端過來。之前韓健在城中巡視軍務時所表現出來的愁緒,法亦都看在眼裏。法亦雖然平日少言寡語,到底也是至情至性之人,她能覺出韓健心中的疲累,也想用她的方式,對韓健多加安慰。
“剛收到司馬藉的來信,他希望我們能暫緩進兵。與南朝朝廷言和。”韓健對法亦說了一句,這時法亦還在幫韓健把桌上淩亂的公文整理起來。
“陛下以為呢?”法亦反問道。
韓健無奈搖搖頭,苦笑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今大軍都已陳列在揚州和蘇州等地,這場戰爭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就算我想撤軍,恐怕三軍將士也不會答應。司馬藉或者也明白,隻是想以此來換取對朱同敬一戰的時間罷了。”
法亦微微點頭,她也不用過多思考韓健話中的意思,隻要韓健說的,她點頭應了就是。可有些事是無法避免的,就好像她自己也有歸去之心,這戰亂之苦,她也能體會的很深,之前在她見到城中難民的苦況後,法亦心慈之下,也多有憐憫,很希望韓健能多援助城中的難民。可戰爭之下,百姓流離失所,根本不是一點物資所能解決的,戰爭本來就是殘酷的,她作為女人,不想去多管。
“這裏距離江都不遠。”韓健突然說道,“回頭寫封信給蓯兒她們,先報個平安,再過半個月左右,兵馬就要全麵渡江,到時候要傳信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說起來我也挺想她們的。相聚時短,現在分離一會,就覺得牽腸掛肚。”
法亦笑了笑道:“陛下還是多情之人。”
“可能是吧,隻要亦兒你不多心就好,跟你在一起,我心中還記掛著別人,放在別人那裏都會有吃味的,也就亦兒你,總是好像不在乎的樣子。”韓健笑盈盈想抱過來法亦,卻被法亦躲開。
到底是揚州太守府,門還開著,法亦倒不是非要拂了韓健的麵子,是她怕被人看到,影響韓健高高在上的威儀。本來帝王出征身邊還帶著女人,已經是很出格的事情,但至少法亦和柯瞿兒都是有武功的人,她們也是作為韓健的貼身侍衛出現在韓健身邊,連那些將領也挑不出毛病來。
等把所有的東西都整理好,韓健給司馬藉寫了一封回信,在回信之中,韓健把自己兵馬南下的時間都詳細告知。時間定在十天之後,韓健等於是告訴司馬藉,留給你的時間隻有十天,若是你十天之內不能拿下金陵城,那就是北朝大軍的表演時間。
信韓健連夜就派人發了出去,韓健相信以之前所設立的通訊渠道,信應該會在兩天之後傳遞到司馬藉手裏,留給司馬藉的時間其實隻有八天,就算司馬藉有再大的本事,想通過這八天時間,把朱同敬派出城的兵馬擊敗,再奪取金陵城,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等信發出後,韓健還拿著司馬藉的信來回通讀。他在想有什麽被他遺漏的地方。
很多事,隻要靜下心想,就會發覺端倪。韓健發覺,司馬藉對於李山野的事隻字未提。而關於李山野的訊息,在韓健出兵南下後,就基本沒有得到任何隻字片語。這是很令韓健覺得費解的地方。
“亦兒,你曾為朝廷偵查情報多年,可知道李山野此人?”韓健突然看著旁邊正立在那。有些百無聊賴的法亦。
“嗯?”法亦側過頭看著韓健,眼神中帶著一些費解,“似乎是南朝名士,怎麽了?”
韓健沒想到法亦的回答會如此直接,不由問道:“到底怎麽個有名法,據我所知,此人之前也不過是草莽中人,可是有做過一些特別的事?”
法亦想了想,搖搖頭,在她還在為楊瑞調查情報時。楊瑞最關心的是北王府和西王府對於朝廷的威脅,那時候楊瑞是無心對南朝開戰的,自然也不會派法亦去過多打探南朝之事。
韓健未從法亦口中得到李山野更多的消息,不由歎道:“說也奇怪,這李山野,從最開始就周旋於謝汝默和朱同敬等人當中,但說起來,他不過是金陵城一家棋院的當家人,棋術高超而已。可謝汝默和朱同敬等人,卻對此人保持著很微妙的關係。一個草莽之人。又怎會有如此的威望?”
法亦想了想道:“或者他跟南朝朝廷的什麽人有所來往吧。”
韓健笑道:“那之後朱同敬跟謝汝默鬥了個兩敗俱傷,最後為惠王趁勢奪權,此人的地位不降反升,他甚至還能通過司馬藉的關係。對南朝女皇有所進言。可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他卻又能突然銷聲匿跡,這其中肯定有事。”
這次法亦就猜測不出來。
李山野是人是鬼,或者有什麽過往,她都不想去關心。也就韓健說了,她才隨便敷衍兩句。她很想勸韓健早點休息,因為這是東王府裏的女人在臨行之前對她多有交待的。
“亦兒,你說這李山野,會不會就在我們中間。”韓健突然冷聲問了一句。
法亦蹙眉,搖了搖頭:“不懂。”
韓健正色道:“我是想說,這個李山野或者另外有個身份,為人所不知,甚至在南朝和北朝當中都有他的化身,而且有他不少的幫手,很多事,都是他推波助瀾搞出來的,在適當的時候,他可能會跳出來,左右南朝和北朝的局勢變化。”
韓健沒有等法亦回答,直接站起身,走到門口,這時候揚州太守府的院落裏到處可見巡邏的士兵。
韓健在太守府內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尤其在揚州城剛被攻克,城中還有很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光是在太守府周圍所安排的夜巡士兵就有過千人。
“或者我應該再寫一封信,去問問司馬藉,或者他能給我個答案。”
韓健回去之後,寫完第二封信,讓人送出去,心中仍舊覺得有幾分牽絆,但還是回過頭跟法亦一起回去休息。
就算韓健再忙,他也懂得疼惜身邊的女人,他可不想讓法亦和柯瞿兒跟在他身邊,還要日日夜夜獨守空帷。但進到房裏,韓健自然就又掛念起別人,思緒不停,尤其是身在江都,本來要跟他一起出征,但因懷孕而未能成行的楊瑞。
……
……
兩天後,十月十三日中午,司馬藉在距離金陵城不到九十裏外的軍營之中,收到了輾轉而來的韓健兩封來信。
雖然他是一軍之統帥,但他得到信函之後不能獨專,尤其是涉及到與敵人來往的信函,都要交由給女皇蕭旃來過目。
“給我們十天時間……現在還有八天,想來已經很多了。”蕭旃苦笑了一下,雖然北上進兵的路途很順利,但順利的有些過頭了,朱同敬的兵馬遲遲沒有出現在地平線上,隻是與地方的殘兵敗寇交戰,連兵馬也在擴充之中。
眼看就要到金陵城,連司馬藉都想不透,為何朱同敬能如此沉得住氣。
如今江北已全然落到北朝之手,連楚地和蜀中,基本也屬於北朝的囊中之物。蘇廷夏的兵馬,從最初的兩萬兵馬擴充到如今過十萬大軍,成為這北朝各路人馬中擴張速度最快的,畢竟蘇廷夏有征兵和以戰養戰的特權,而今蘇廷夏已經派出兩路人馬大約有三四萬人,正往江贛地區進發,那是朱同敬的老巢。
若連江贛地區都失守,不但朱同敬的糧道被斷,整個南朝所剩下疆土的麵積也被壓縮。本來南朝嶺南之地就很荒蕪,不能作為糧食的供應地,南朝的核心就在於楚地、江贛、金陵周邊這幾塊富庶之地,現如今連金陵城周邊都有北朝的兵馬,朱同敬實際控製的地區,已經越來越窄。
司馬藉道:“隻要朱賊一直不派兵,可能最後在金陵城下,我軍還要與北朝兵馬交鋒。或者這才是朱賊想看到的結果。”
說完,司馬藉把第二封信呈遞上去,第二封信中,韓健問詢的是李山野的來曆和背景,同時韓健也把心中的懷疑說了出來,韓健在信上,對司馬藉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並無任何敵意,甚至還帶著商量的語氣。
“這是何意?”蕭旃看過之後,抬頭以質詢的目光看著司馬藉。
“這也是我所奇怪的地方。”司馬藉道,“李山野其人,本來就名不見經傳,我與他在揚州城一別,他說是要南下金陵,但此後再無音信。本來他還曾拿我的信函,說是要北上江都與北朝皇帝一見,中途遇事才折返,到底是為何,我現在也不知。”
蕭旃微微點頭:“朕以為,先生你與李山野頗為相熟。”
“熟絡也有之,但李山野其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很多事都藏的很深。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其心必為不正,他也是有野心之人。”
蕭旃笑了笑道:“本以為先生與李山野是好友,居然也會說出如此之話。”
“據我所知,曾經的東王,也是如今北朝皇帝的父親,如今尚在人世,隻是不知身在何方而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