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二,司馬藉一行已經離開金陵四百多裏,北方仍舊未有更多的消息傳來,但以司馬藉的分析來看,金陵城應該危在旦夕,頃刻之間可能就會為朱同敬所占據,或者是金陵城已失,隻是消息尚且未傳到南方來。
北方的兵馬仍舊未有動靜,司馬藉自問與李方唯和煥兒走的並不快,若是以現在的速度行進,被朱同敬的人馬追上來都有可能,戰線消息的傳遞速度遠比他們的行進速度更快。
每到一處驛站,司馬藉都是先要問詢金陵城的情況,越是沒有消息,他心中緊張的情緒更甚,朱同敬的人馬進攻金陵,是沒有道理能把消息封鎖住的,整個金陵南部的驛站,越往南走所得到的消息越少,而此時消息的層麵仍舊停留在四五天前的情況。這四五天內金陵城周邊到底發生了什麽,司馬藉一無所知。
在司馬藉的預想中,他必須要先行一步抵達徐定,要以李方唯的徐定兵馬作為後盾,通過再行組織,等候蕭旃或者是蕭翎的到來,隻有這二人有一人能從金陵城中南逃至徐定,他才有旗幟出來勤王,但若蕭翎和蕭旃都在這場動亂中身死的話,那他就算有徐定的人馬,可能南朝的這場政治動亂也會被朱同敬迅速彈壓下去。
就在司馬藉一路南逃之時,遠在兩千多裏外的江陵城,蘇廷夏所部兵不血刃拿下來了江陵城,雖然蘇廷夏的兵馬一向以燒殺搶掠著稱,但以蘇廷夏的治軍能力,兵馬進江陵城後,隻要他未下令搶掠,兵馬仍舊有序,城中的軍民在惶惶不安中等候著蘇廷夏這個他們眼中“惡魔”的宣判。
蘇廷夏攻克江陵城基本在韓健的計劃之中,原本韓健給蘇廷夏的命令,就是圍江陵城而不打,逼得南朝派出援軍。以圍城打援的方式,在江麵上與南朝兵馬為戰,一旦揚州城為朱同敬所部所占,消息傳遞過來也是蘇廷夏攻占江陵城之時。蘇廷夏的進攻甚至比揚州城破消息傳來還早了一天,因為蘇廷夏早就推算好時間,他帶兵攻占江陵與朱同敬攻占揚州是同一日,隻是延遲了兩個多時辰。蘇廷夏是在黎明時分下令攻城的,在攻下江陵城後。兵馬有半數進城,前後一共還不到一個時辰。
蘇廷夏所部在北方以騎兵見長,其麾下沒有太多攻城輜重,後續的輜重還是韓健的九姨娘韓昭氏派人運送而來。其實蘇廷夏在攻城時也沒受到太多阻礙,本身城中守軍早就聞蘇廷夏名而喪膽,被蘇廷夏所部圍困兩個多月後,城中已斷糧,蘇廷夏所部發動攻城後,甚至連江陵太守都沒做太多抵抗,到後麵城門大開後。兵士成建製的投降,他們早已失去抵抗之心。
在蘇廷夏所部攻占江陵後,其馬上以密函的形勢將消息傳遞給身在江都的韓健。
因江陵城距離江都山長水遠,韓健得知蘇廷夏攻下江陵城是在八月初三淩晨,因為消息太過重大,就算是深更半夜韓健也要起來查看軍務。
在得到江陵城破的消息後,韓健意識到蘇廷夏提前攻城,雖然前後可能不到十二個時辰,但帶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偏差。
在韓健的計劃中,蘇廷夏在得到揚州城破的消息。應該是揚州城破的當晚,此時朱同敬的人馬應該揮兵南下攻打金陵城。但蘇廷夏擅做主張,將攻城時間提前一日,而江陵城破的消息恰恰會在揚州城破的第二天傳到金陵城。
因為江陵城周邊南朝布置的眼線眾多。這消息能瞞得住北朝軍民,但無法瞞得住南朝眼線。
“這蘇廷夏,他明知道朕的計劃,卻偏偏提前一日動兵,可是想以江陵城破的消息來阻礙朱同敬攻取金陵?”
韓健得知事情後有些惱火,很多事在他的計劃中。是環環相扣的,雖然江陵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蘇廷夏所部的囊中之物,但江陵城破的意義不同一般,將意味著北朝兵馬的大舉南下。南朝內部的變亂,也可能會因微小的變化而產生重大影響。
八月初三早晨,韓健馬上發軍中急令往江陵,嚴令蘇廷夏所部不得有任何渡江舉動,全軍停留在江陵城周邊,同時下令不得擾民。
韓健不想讓北朝兵馬的動向阻礙到南朝內部的政治變亂,他要做的是坐收漁人之利,而非提前出兵攪亂局勢。
八月初三一天,韓健都在等金陵城的進一步消息,但很怪異的是,這一天韓健竟然沒收到任何朱同敬所部行進的動向。這是韓健所不能理解的,韓健在揚州城周邊所布置的眼線,足以講任何的風吹草動探查的一清二楚。因消息有六個時辰的延遲,這證明,至少在八月初三黎明到來之前,朱同敬在攻占揚州後三天,竟無任何軍事動向。
更令韓健所不解的,連金陵城內也是一片死寂,就好像一潭渾水,在朱同敬兵馬攻占揚州城後,這潭渾水已完全渾濁不可視物,水潭之下的情況,連局勢的籌劃著韓健都不能獲悉。
就好像韓徐氏之前所言,韓健是在與虎謀皮,當韓健決定扶持朱同敬人馬,讓其帶兵回攻金陵,那時韓健就必須要麵對朱同敬隨時可能不按套路出牌,朱同敬太老奸巨猾了,他的智謀遠在蕭翎之上,就算是南朝女皇蕭旃有一定的深謀遠慮,但在朱同敬麵前仍舊不值一提。
到底朱同敬按兵不動的用意是什麽,韓健隻能是加緊派人去調查,此時大西柳已經動身南下兩天,算算時間也該快要抵達揚州城周邊。大西柳所帶回來的消息,將可能是決定揚州和金陵局勢的驚天消息。
八月初四夜晚,韓健親自寫信往金陵城,一共有兩封信,一封是給惠王蕭翎,一封是給女皇蕭旃。韓健在信中詳細言明了朱同敬的“狼子野心”,對北朝援助朱同敬之事隻字不提,當作是對南朝朝廷的警告。
因韓健暫時不清楚金陵城內的情況,韓健以這兩封近乎國書的信,去試探這潭水到底有多渾。
八月初四夜晚,司馬藉一行仍舊在連夜趕路之中。
司馬藉和李方唯輪流趕車。最初是一輛馬車,在遇到市鎮之後,司馬藉讓李方唯去買了兩匹馬回來,講馬匹拴在馬車之後。這是為了防備中途馬被累死,再者是有追兵的情況下方便騎馬逃走。但因買回來的隻是普通的馬匹而非軍馬和驛馬,馬匹的機動性很差,司馬藉隻能是當作心理安慰一樣多帶兩匹馬。
司馬藉和李方唯輪流休息兩個時辰左右,誰困了誰休息。另一人趕車。
到八月初五淩晨時,一行三人才終於在官道路邊休息,這時候有大批的難民從南方而來,將前路所阻隔。
李方唯上去聞明情況,是南方有政治動亂,惠王大後方的人馬有反叛,在福建之地內有多座城池被禍及,難民都是從福建一代北上而來。眼下尚且不知所兵災所禍及的城池中是否包括徐定,以司馬藉的推斷看,這次兵災是由朱同敬在背後推波助瀾。是要讓惠王的大後方陷入動亂,如此惠王就少了閩浙後方的支援,金陵城隻能靠之前派駐到江贛之地的援軍來進行“勤王”,若朱同敬能及早派出援軍前去阻隔的話,金陵城等於是沒有任何外來的援救,隻能靠其內部的防禦力量來阻隔朱同敬的攻城。恰恰在金陵城內的守城將領中有朱同敬所收買之人,朱同敬要攻取金陵易如反掌。
因為難民的阻隔,司馬藉一行南下的路程受到一定的影響。
同時八月初五的淩晨,北方又一路人馬急速南下,這路兵馬正是林詹所部。
林詹親率其中軍主力有兩萬多騎兵。星夜南下,沿途過驛而不入,一天行軍有八個時辰,在八月初五上午。兵馬距離豫州城尚且不到二百裏。
林詹是奉了韓健的調令,以兩萬輕騎南下,說是往援江陵,但其實是駐軍豫州。北方的軍務大事,暫且由北軍的副帥元岡所擔當,元岡也是林詹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屬於後起之秀,在北方鮮卑人的威脅微乎其微後,北方已不需林詹隨時坐鎮。
八月初五中午,韓健得到了從揚州傳來的消息。
大西柳抵達揚州周邊的第一件事,是調查司馬藉的下落,這是韓健最關心的問題。大西柳查到,在揚州城破頭一天,城內有人去司馬藉的江北軍務衙門拜訪,結果未見司馬藉其人,方知司馬藉逃走,而這人就是曾帶南王麾下赫赫有名的謀士鬥升。
鬥升在得知司馬藉失蹤的消息後,沒有回去通稟揚州太守隋化,而是隨在出城巡查的兵馬隊伍中也跟著逃竄,與他同行的還有隋化手下的幾名將領和謀士,這些人跟鬥升關係都很親近。韓健也終於明白為何在朱同敬攻占揚州的當日,有情報顯示,隋化手下有部分人提前聞訊而逃。
鬥升是否提前猜到北朝和朱同敬的行軍計劃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鬥升去拜訪司馬藉的主要目的是為試探,正是因他拜訪司馬藉而不得,猜度到揚州將有危險之事發生。鬥升也會當司馬藉的失蹤,是北朝營救的結果,事情也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他幹脆連隋化也不通知,直接帶人離開揚州。
鬥升投靠揚州太守隋化也是權宜之計,在鬥升發覺隋化並不能完全信任他之後,已心生離意,鬥升對朱同敬本身抱有敵意,不可能為朱同敬所用,所以他不會留在揚州城內等死。而鬥升的去向,大西柳並未查的很清楚,隻是知道鬥升帶著人出城後,是渡江南下,可能是往金陵去,也可能是繞過金陵,這恰恰與司馬藉南逃的方向相吻合。
在南朝現存的勢力中,惠王蕭翎算是最有權勢的,但他不能知人善用,任何有才能的謀士不會去投奔他,司馬藉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鬥升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女皇蕭旃雖然有知人善用之能,但苦於沒有兵權,隻是被架空的皇帝,鬥升若進金陵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鬥升不肯留在揚州,說明他就沒有給朱同敬效命的打算,或者是鬥升在察覺到司馬藉離開並非北朝所營救,而是繞金陵城南下後,他就該猜到司馬藉是要往徐定,靠李方唯的勢力試圖力挽狂瀾。
這讓鬥升應該是看到一展才華的機會。
司馬藉在南朝中屬於即為特殊的人物,他是北朝人,但無效忠北朝的思想,幫蕭翎成就大業後反倒被遺棄,而後為女皇效命也因南朝內部軍閥林立而不能有機會崛起,現在南朝亂局已現,給司馬藉一定的人馬,司馬藉可能掀起怎樣的波瀾是難以想象的,這符合鬥升這種政治投機者所好。
而司馬藉選擇往徐定城整軍,而不是北上江都,說明司馬藉不想幫北朝一統河山,一旦讓司馬藉和李方唯抵達徐定,南朝就會多一股勢力。
韓健在得知司馬藉平安無事後,心中還是帶著些許的欣慰,但他也知道老友將會背他而去。
這是韓健所不願看到的結果,在韓健想來,也許這些年司馬藉都在恨他,就算到南朝即將傾覆的時候,司馬藉仍舊選擇留在南朝,無論司馬藉往徐定去是怎麽想的,但至少也說明,將來在戰場上見到,他跟司馬藉之間應該不會是朋友,而是敵人。
八月初六,林詹所部正式抵達豫州城,接管豫州防務。
在林詹抵達豫州城的當天,原本豫州的防務總領韓崔氏領兵南下往江陵城,她去援救的並非是蘇廷夏,而是帶兵與之前打頭陣的韓昭氏會合。
八月初七正午,韓健在江都召集文武百官於東王府議事,商定出兵事宜。韓健把出兵揚州的時間定在八月初九,時間很倉促,以至於連很多將領和官員都沒料想到。
一場腥風血雨,也將到來。(未完待續。)
北方的兵馬仍舊未有動靜,司馬藉自問與李方唯和煥兒走的並不快,若是以現在的速度行進,被朱同敬的人馬追上來都有可能,戰線消息的傳遞速度遠比他們的行進速度更快。
每到一處驛站,司馬藉都是先要問詢金陵城的情況,越是沒有消息,他心中緊張的情緒更甚,朱同敬的人馬進攻金陵,是沒有道理能把消息封鎖住的,整個金陵南部的驛站,越往南走所得到的消息越少,而此時消息的層麵仍舊停留在四五天前的情況。這四五天內金陵城周邊到底發生了什麽,司馬藉一無所知。
在司馬藉的預想中,他必須要先行一步抵達徐定,要以李方唯的徐定兵馬作為後盾,通過再行組織,等候蕭旃或者是蕭翎的到來,隻有這二人有一人能從金陵城中南逃至徐定,他才有旗幟出來勤王,但若蕭翎和蕭旃都在這場動亂中身死的話,那他就算有徐定的人馬,可能南朝的這場政治動亂也會被朱同敬迅速彈壓下去。
就在司馬藉一路南逃之時,遠在兩千多裏外的江陵城,蘇廷夏所部兵不血刃拿下來了江陵城,雖然蘇廷夏的兵馬一向以燒殺搶掠著稱,但以蘇廷夏的治軍能力,兵馬進江陵城後,隻要他未下令搶掠,兵馬仍舊有序,城中的軍民在惶惶不安中等候著蘇廷夏這個他們眼中“惡魔”的宣判。
蘇廷夏攻克江陵城基本在韓健的計劃之中,原本韓健給蘇廷夏的命令,就是圍江陵城而不打,逼得南朝派出援軍。以圍城打援的方式,在江麵上與南朝兵馬為戰,一旦揚州城為朱同敬所部所占,消息傳遞過來也是蘇廷夏攻占江陵城之時。蘇廷夏的進攻甚至比揚州城破消息傳來還早了一天,因為蘇廷夏早就推算好時間,他帶兵攻占江陵與朱同敬攻占揚州是同一日,隻是延遲了兩個多時辰。蘇廷夏是在黎明時分下令攻城的,在攻下江陵城後。兵馬有半數進城,前後一共還不到一個時辰。
蘇廷夏所部在北方以騎兵見長,其麾下沒有太多攻城輜重,後續的輜重還是韓健的九姨娘韓昭氏派人運送而來。其實蘇廷夏在攻城時也沒受到太多阻礙,本身城中守軍早就聞蘇廷夏名而喪膽,被蘇廷夏所部圍困兩個多月後,城中已斷糧,蘇廷夏所部發動攻城後,甚至連江陵太守都沒做太多抵抗,到後麵城門大開後。兵士成建製的投降,他們早已失去抵抗之心。
在蘇廷夏所部攻占江陵後,其馬上以密函的形勢將消息傳遞給身在江都的韓健。
因江陵城距離江都山長水遠,韓健得知蘇廷夏攻下江陵城是在八月初三淩晨,因為消息太過重大,就算是深更半夜韓健也要起來查看軍務。
在得到江陵城破的消息後,韓健意識到蘇廷夏提前攻城,雖然前後可能不到十二個時辰,但帶來的結果可能會有很大的偏差。
在韓健的計劃中,蘇廷夏在得到揚州城破的消息。應該是揚州城破的當晚,此時朱同敬的人馬應該揮兵南下攻打金陵城。但蘇廷夏擅做主張,將攻城時間提前一日,而江陵城破的消息恰恰會在揚州城破的第二天傳到金陵城。
因為江陵城周邊南朝布置的眼線眾多。這消息能瞞得住北朝軍民,但無法瞞得住南朝眼線。
“這蘇廷夏,他明知道朕的計劃,卻偏偏提前一日動兵,可是想以江陵城破的消息來阻礙朱同敬攻取金陵?”
韓健得知事情後有些惱火,很多事在他的計劃中。是環環相扣的,雖然江陵城在所有人眼中,都是蘇廷夏所部的囊中之物,但江陵城破的意義不同一般,將意味著北朝兵馬的大舉南下。南朝內部的變亂,也可能會因微小的變化而產生重大影響。
八月初三早晨,韓健馬上發軍中急令往江陵,嚴令蘇廷夏所部不得有任何渡江舉動,全軍停留在江陵城周邊,同時下令不得擾民。
韓健不想讓北朝兵馬的動向阻礙到南朝內部的政治變亂,他要做的是坐收漁人之利,而非提前出兵攪亂局勢。
八月初三一天,韓健都在等金陵城的進一步消息,但很怪異的是,這一天韓健竟然沒收到任何朱同敬所部行進的動向。這是韓健所不能理解的,韓健在揚州城周邊所布置的眼線,足以講任何的風吹草動探查的一清二楚。因消息有六個時辰的延遲,這證明,至少在八月初三黎明到來之前,朱同敬在攻占揚州後三天,竟無任何軍事動向。
更令韓健所不解的,連金陵城內也是一片死寂,就好像一潭渾水,在朱同敬兵馬攻占揚州城後,這潭渾水已完全渾濁不可視物,水潭之下的情況,連局勢的籌劃著韓健都不能獲悉。
就好像韓徐氏之前所言,韓健是在與虎謀皮,當韓健決定扶持朱同敬人馬,讓其帶兵回攻金陵,那時韓健就必須要麵對朱同敬隨時可能不按套路出牌,朱同敬太老奸巨猾了,他的智謀遠在蕭翎之上,就算是南朝女皇蕭旃有一定的深謀遠慮,但在朱同敬麵前仍舊不值一提。
到底朱同敬按兵不動的用意是什麽,韓健隻能是加緊派人去調查,此時大西柳已經動身南下兩天,算算時間也該快要抵達揚州城周邊。大西柳所帶回來的消息,將可能是決定揚州和金陵局勢的驚天消息。
八月初四夜晚,韓健親自寫信往金陵城,一共有兩封信,一封是給惠王蕭翎,一封是給女皇蕭旃。韓健在信中詳細言明了朱同敬的“狼子野心”,對北朝援助朱同敬之事隻字不提,當作是對南朝朝廷的警告。
因韓健暫時不清楚金陵城內的情況,韓健以這兩封近乎國書的信,去試探這潭水到底有多渾。
八月初四夜晚,司馬藉一行仍舊在連夜趕路之中。
司馬藉和李方唯輪流趕車。最初是一輛馬車,在遇到市鎮之後,司馬藉讓李方唯去買了兩匹馬回來,講馬匹拴在馬車之後。這是為了防備中途馬被累死,再者是有追兵的情況下方便騎馬逃走。但因買回來的隻是普通的馬匹而非軍馬和驛馬,馬匹的機動性很差,司馬藉隻能是當作心理安慰一樣多帶兩匹馬。
司馬藉和李方唯輪流休息兩個時辰左右,誰困了誰休息。另一人趕車。
到八月初五淩晨時,一行三人才終於在官道路邊休息,這時候有大批的難民從南方而來,將前路所阻隔。
李方唯上去聞明情況,是南方有政治動亂,惠王大後方的人馬有反叛,在福建之地內有多座城池被禍及,難民都是從福建一代北上而來。眼下尚且不知所兵災所禍及的城池中是否包括徐定,以司馬藉的推斷看,這次兵災是由朱同敬在背後推波助瀾。是要讓惠王的大後方陷入動亂,如此惠王就少了閩浙後方的支援,金陵城隻能靠之前派駐到江贛之地的援軍來進行“勤王”,若朱同敬能及早派出援軍前去阻隔的話,金陵城等於是沒有任何外來的援救,隻能靠其內部的防禦力量來阻隔朱同敬的攻城。恰恰在金陵城內的守城將領中有朱同敬所收買之人,朱同敬要攻取金陵易如反掌。
因為難民的阻隔,司馬藉一行南下的路程受到一定的影響。
同時八月初五的淩晨,北方又一路人馬急速南下,這路兵馬正是林詹所部。
林詹親率其中軍主力有兩萬多騎兵。星夜南下,沿途過驛而不入,一天行軍有八個時辰,在八月初五上午。兵馬距離豫州城尚且不到二百裏。
林詹是奉了韓健的調令,以兩萬輕騎南下,說是往援江陵,但其實是駐軍豫州。北方的軍務大事,暫且由北軍的副帥元岡所擔當,元岡也是林詹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屬於後起之秀,在北方鮮卑人的威脅微乎其微後,北方已不需林詹隨時坐鎮。
八月初五中午,韓健得到了從揚州傳來的消息。
大西柳抵達揚州周邊的第一件事,是調查司馬藉的下落,這是韓健最關心的問題。大西柳查到,在揚州城破頭一天,城內有人去司馬藉的江北軍務衙門拜訪,結果未見司馬藉其人,方知司馬藉逃走,而這人就是曾帶南王麾下赫赫有名的謀士鬥升。
鬥升在得知司馬藉失蹤的消息後,沒有回去通稟揚州太守隋化,而是隨在出城巡查的兵馬隊伍中也跟著逃竄,與他同行的還有隋化手下的幾名將領和謀士,這些人跟鬥升關係都很親近。韓健也終於明白為何在朱同敬攻占揚州的當日,有情報顯示,隋化手下有部分人提前聞訊而逃。
鬥升是否提前猜到北朝和朱同敬的行軍計劃不好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鬥升去拜訪司馬藉的主要目的是為試探,正是因他拜訪司馬藉而不得,猜度到揚州將有危險之事發生。鬥升也會當司馬藉的失蹤,是北朝營救的結果,事情也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他幹脆連隋化也不通知,直接帶人離開揚州。
鬥升投靠揚州太守隋化也是權宜之計,在鬥升發覺隋化並不能完全信任他之後,已心生離意,鬥升對朱同敬本身抱有敵意,不可能為朱同敬所用,所以他不會留在揚州城內等死。而鬥升的去向,大西柳並未查的很清楚,隻是知道鬥升帶著人出城後,是渡江南下,可能是往金陵去,也可能是繞過金陵,這恰恰與司馬藉南逃的方向相吻合。
在南朝現存的勢力中,惠王蕭翎算是最有權勢的,但他不能知人善用,任何有才能的謀士不會去投奔他,司馬藉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鬥升顯然也明白這一點。女皇蕭旃雖然有知人善用之能,但苦於沒有兵權,隻是被架空的皇帝,鬥升若進金陵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鬥升不肯留在揚州,說明他就沒有給朱同敬效命的打算,或者是鬥升在察覺到司馬藉離開並非北朝所營救,而是繞金陵城南下後,他就該猜到司馬藉是要往徐定,靠李方唯的勢力試圖力挽狂瀾。
這讓鬥升應該是看到一展才華的機會。
司馬藉在南朝中屬於即為特殊的人物,他是北朝人,但無效忠北朝的思想,幫蕭翎成就大業後反倒被遺棄,而後為女皇效命也因南朝內部軍閥林立而不能有機會崛起,現在南朝亂局已現,給司馬藉一定的人馬,司馬藉可能掀起怎樣的波瀾是難以想象的,這符合鬥升這種政治投機者所好。
而司馬藉選擇往徐定城整軍,而不是北上江都,說明司馬藉不想幫北朝一統河山,一旦讓司馬藉和李方唯抵達徐定,南朝就會多一股勢力。
韓健在得知司馬藉平安無事後,心中還是帶著些許的欣慰,但他也知道老友將會背他而去。
這是韓健所不願看到的結果,在韓健想來,也許這些年司馬藉都在恨他,就算到南朝即將傾覆的時候,司馬藉仍舊選擇留在南朝,無論司馬藉往徐定去是怎麽想的,但至少也說明,將來在戰場上見到,他跟司馬藉之間應該不會是朋友,而是敵人。
八月初六,林詹所部正式抵達豫州城,接管豫州防務。
在林詹抵達豫州城的當天,原本豫州的防務總領韓崔氏領兵南下往江陵城,她去援救的並非是蘇廷夏,而是帶兵與之前打頭陣的韓昭氏會合。
八月初七正午,韓健在江都召集文武百官於東王府議事,商定出兵事宜。韓健把出兵揚州的時間定在八月初九,時間很倉促,以至於連很多將領和官員都沒料想到。
一場腥風血雨,也將到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