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王府兵馬在東王韓健親自率領下重新壓近潼關,關中的形勢也變得驟然緊張起來。


    隨後幾日裏,韓健為了清掃後麵的糧道,幾次派出兵馬涉及埋伏,以假的運兵車馬隊伍吸引了西王府繞後的軍隊,經過兩三次的誘敵戰之後,原本在東王軍背後大做文章的西王軍兵馬或被殲滅,或狼狽南逃。


    後方糧道平穩,又隨著夏收的順利進行,從江都調撥過來的糧食開始源源不斷運送到前線來,就連黃河北部原本已經糧絕的蘇廷夏遺留兵馬,也得到了充分的補給。韓健派出幾名東王府的將領,隨著運兵的隊伍一起北上,趁機將蘇廷夏殘留在黃河北岸的三萬多兵馬收編。另有幾萬兵馬,則是繞關中東北部進入到關中境內,以往援的形勢被蘇廷夏分派駐守。


    到此時,東王府進攻關中的兵馬分布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韓健在潼關外的中軍,以原本三萬人馬加上收編的蘇廷夏所部,兵馬數量在五萬多人;第二部分則是已經繞進關中的蘇廷夏所部,約有六萬兵馬;第三部分是韓崔氏親率駐紮在蒲阪的兵馬,以原本東王府的六千兵馬,加上地方上投誠的幾千兵馬,數量在萬人上下。


    至於西王府方麵的守軍,則分散的比較淩亂,其中以正在與蘇廷夏所部纏鬥的兵馬和潼關守軍為主力,兵馬各自有六七萬上下,再加上長安城內駐守的幾萬兵馬,到此時西王府的兵馬仍舊在二十萬上下,其中有生作戰力量大約是十萬出頭,算得上精良,但已經無法再保持對東王軍的絕對兵力優勢。而隨著東王軍繞後牽製的戰役模式開啟。西王府在戰局上已經顯得很被動。


    好在韓健的中軍兵馬仍舊未攻破潼關,而韓崔氏的兵馬也駐紮在蒲阪城內按兵不動,這令西王軍可以調動優勢兵力來應付最難啃的蘇廷夏所部。


    六月初十左右,關中北部已經接連有幾次正麵的交戰,蘇廷夏所部雖然剛從渤海國得勝而歸,但麵對西王軍的精兵。則沒有什麽優勢可言,加上其兵馬因為搶奪地方引起地方士紳百姓的反抗,幾戰下來,蘇廷夏兵馬不得不後撤。


    六月十二,從關中之內傳來蘇廷夏親筆所書的求援信函,信函直接交到韓健手上。雖然蘇廷夏在信函上將前線的形勢說的很危急,但韓健卻當沒看見,現在他是想借著西王府的手,來教訓蘇廷夏的妄自尊大。


    六月十五。又有更多的糧草運送到前線軍營,這次卻是身為東王府大管家的林小夙親自率隊押送糧草。


    韓健與林小夙相見,二人一夜纏綿,到第二天早晨,卻是蘇廷夏第二封求救信發過來。東王軍中軍主力這麵如今是兵強馬壯士兵士氣也起來了,而蘇廷夏那邊卻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機,進進不得,退也退不得。隻能是在優先區域內與西王軍的主力纏鬥,不能擴大交戰麵積就無法搶奪更多的戰爭資源。隨著西王軍完成對夏糧的收獲,堅壁清野之下蘇廷夏所部已經是步履維艱,而此時韓健卻又選擇對其不管不問,等於是把蘇廷夏推出去與西王府決戰,東王府連糧草都不用提供,更別說援軍。


    “蘇廷夏要打就打他自己的。糧草要運送過去顯然不可能,反倒不如考慮一下如何攻陷潼關。”


    韓健看得出,林小夙對於蘇廷夏的消息還是挺關心的,畢竟是“舊識”,雖然林小夙跟蘇廷夏之間也沒什麽。可知道自己的一位老友也曾經是東王府的將領,現在卻被韓健棄如敝履一般不管不問,她心中還是有些過意不去。但既然韓健說不管,她也不能多說,隻是在心中稍微有些梗而已。


    韓健帶林小夙親自會見了軍中一些將領,在收編了蘇廷夏的部分兵馬之後,韓健親率的這支中軍力量也分外強大,可說是有了與西王府決戰的能力。將領對於林小夙的敬意已經超出了對東王妃甚至是東王府大管家的範疇,在缺糧的時候,正是這位大管家想盡辦法往前線運糧,現在一切好轉過來,親自見到這位大管家,就好像見到了再生父母一樣。


    但林小夙在這些人麵前還是顯得很恭謹,她畢竟是女子,而且是韓健的妃子之一,不能顯得太過於高調。現在的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一味爭強好勝,在身居高位之後她也明白了一些道理,現在她所得的一切都是韓健所賜予的,若是太過僭越而引起韓健反感的話,那她得到的一切也會失去。


    韓健則沒那麽多心,他隻是禮節性讓林小夙會見了將領,又安排了軍中的晚宴。隨軍將士雖然不能喝酒,但卻有肉吃。


    城外軍營中是一片歡騰熱鬧的景象,而潼關內部則是一片淒涼。


    隨著蘇廷夏所部和韓崔氏所率的人馬繞到關中內部,而關中貯糧大城蒲阪失守,原本糧草兵馬充足的潼關,也遇到了糧食危機。


    原本西王府為了保持潼關的穩固,會不斷從長安甚至是西都方向將糧草運送上來,卻遭到了蘇廷夏所部的攔截,蘇廷夏在戰場上也是兵法運用的奇才,他自然知道在自身缺糧的情況下,斷敵糧道是多麽的重要。之後又因為韓健中軍對潼關遲遲不發動猛攻,而西王府將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殲滅蘇廷夏所部之上,以至於到六月初開始,再無新的糧草運送到潼關。到六月中旬,城中基本已經斷糧,原本城中軍民都可以享受到西王府糧食的接濟,現在軍隊為了生存,也打起了城中百姓的主意,一些原本已經派發出去的糧食都被強行征收回來,在強征過程中與百姓起了一定衝突,死傷不少人。


    最初時候是城外的東王軍士兵天天眼巴巴看著城樓上的西王軍士兵埋灶生火,如何大吃大喝,現在反過頭來情況不一樣,每到城外生火造飯的時候,總會派一些人到城樓下去示威。距離恰好在一二裏遠的地方,看得見摸不著。城頭上的士兵卻是想啃幹糧都沒有,加上城裏本來就沒多少樹木,連吃樹葉啃樹皮的機會都沒有。


    再加上城中一直對誰是中軍主帥之事秘而不宣,中下層的士兵有需求甚至不知該對誰去傾告,一時間城中守軍的士氣也低到了最低點。


    誰都以為這時候韓健也差不多該對潼關發起進攻。因為潼關對於整個關中的駐守意義太大,這裏畢竟是關中防線的最關鍵一層,一旦失守的話將意味著東王軍可長驅直入。但韓健卻好像沉下心一樣要與潼關周旋到底,就是不發動大規模的攻城,小的滋擾近乎是天天有,但每次都沒什麽大的損失,偶爾甚至派一兩個人到城下去挑釁一番,也不派使節到城中去遊說勸降,就這麽幹耗著。


    而也在此時。北方的形勢也顯得有些急迫。


    鮮卑人在休整了一整個漫長的冬季之後,已經重新開始集結兵馬,有意要趁著魏朝內部正在展開權力爭鋒之時再度南下。為此林詹所部也不得不將駐防的重點,從北川城挪到了北關,隨時應對鮮卑人南下。此時北方請求援兵的急奏也是不斷發到韓健這裏來,林詹在根據自身情況後向韓健請調五萬兵馬,這已經是要保持北關穩定最基本的兵馬數量。但韓健卻沒法派兵給林詹,畢竟關中問題尚且沒解決。分兵代表著各無所得,還不如專心把關中這一仗打好。


    六月二十一。西王府倒是先派了使節到潼關,再出關口到東王軍中軍大營裏來,這些使節獻上了西王親自遞交來的奏本,表示會效忠帝王為帝王鎮守一方。同時還承諾若是“朝廷”撤兵的話,他也會撤出洛陽,將包括潼關在內的大多數原本屬於朝廷的城池和關**還。重新將兵馬屯駐在西都。


    話說的誠懇,但韓健怎麽也不會相信楊平舉,現在是兵臨城下,又是楊平舉被蘇廷夏折磨到抓耳撓腮不得安寧之時,才會這麽低聲下氣來跟“朝廷”講和。一旦他撤兵,那蘇廷夏所部將會被聚而殲之,而後還指望西王府撤兵到西都?相信才成了笑話。


    韓健也沒為難西王府的使節,直接將他們趕出營地,同時韓健也讓他們帶話給楊平舉,要是想徹底讓東王府撤兵,那就跟南王楊洛川一樣親自到軍營裏來負荊請罪,再到洛陽為人質。


    以楊平舉現如今沒逼到絕路的地步,明顯不會放棄眼下的權力,甘心為人下。此舉隻是韓健對楊平舉表達讓他死心的一種方式。


    六月二十五,關中內部的一場戰事,蘇廷夏先勝後敗,兩萬兵馬被西王軍主力兵馬分隔,之後近乎被全殲。蘇廷夏帶進關中的兵馬一次便折損過半,不得已之下,蘇廷夏隻能向北撤兵,有意想過河口渡黃河北上。


    這幾日時間裏,蘇廷夏已經不止一次向韓健發信求救,都被韓健以各種理由拒絕。到韓健得知消息的六月二十六,韓健約莫時機也大致成熟,蘇廷夏所部與西王軍兩敗俱傷的局麵,差不多也是他所設計好的,現在以蘇廷夏殘陣的威勢,已經不能達到威脅朝廷的地步,但若是遲遲不發兵援救,那到最後蘇廷夏也會與朝廷離心離德,對朝廷也並非好事。


    在潼關形勢安靜了一個月之後,韓健中軍這麵終於有了動作,不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韓健沒有大舉進攻潼關,也沒有繞後襲擾關中內部,而是選擇了——撤兵!


    韓健選擇撤兵的時機,是誰都沒想到的。以至於韓健中軍在潼關撤兵後的第二天,潼關守軍發現沒人來示威,才覺得不對勁,派了斥候下去查探過才知道東王軍的中軍已經撤回了差不多百裏,而撤兵的方向也是往洛陽而去。


    潼關內守軍還是不信韓健真的撤兵,以為韓健以撤兵為幌子,實際是趁城中守軍追擊之時埋伏,或者是繞道援救蘇廷夏所部,或者是以蒲阪城為跳板,從內部發起對潼關的進攻或者是圍攻長安。


    潼關內守軍接連幾天都惶惶不安,以為東王軍隨時再殺回來,可直到聽聞東王軍回撤兵馬已經距離洛陽不到百裏,他們才覺得這次東王軍的撤兵不是佯退,而是真退了。也有人覺得是洛陽城發生了什麽事,逼得韓健不得不退兵,可能與鮮卑人或者是南王府有關,甚至也有人把南齊的因素也考慮在內,在直到韓健把兵馬全數都撤回到洛陽周邊,而韓健也親自回到洛陽之後,幾天下來,仍舊沒有北方鮮卑人的動向,還有南王府甚至南齊有軍事動作的報告。這說明,韓健不但撤兵,還把前線上蘇廷夏所部和韓崔氏所部徹底給“拋棄”了。


    等西王府反過神來,登時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防備潼關防備了幾個月,從構築防線再到調動人馬糧草,再到應戰,而今卻是被韓健擺了一道。西王府有些氣急敗壞,倉促之下從潼關抽調了三萬兵馬,直接殺奔北方蘇廷夏所部。


    蘇廷夏殘餘的一萬多人馬,會合上後續過來的兩三萬軍隊,卻隻能是倉促應戰,不能與西王府形成抗擊。


    眼看這場戰事要以西王府的全勝而告終,卻是在西王軍兩路人馬將蘇廷夏所部困在雲州和夏州兩座孤城之時,被一個突然而來的消息給震驚到了。


    原本在北方駐守的林詹所部,不知何時快速南下,過黃河直奔潼關,並且是糧草輜重完備,隨時可以發起對潼關的進攻。而原本已經撤回到洛陽的東王府中軍,則是繞道北上,過黃河往北川方向進發,帶兵的雖然不知還是不是東王韓健,但換防的意思已經很明顯。韓健不想親自攻取潼關,而是讓久經戰陣早已是攻城略地為家常便飯的林詹所部來完成。(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極品小郡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語不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語不語並收藏極品小郡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