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到內院,韓健直接往楊蓯兒處的小院而去。這時候的楊蓯兒正慵懶地躺在床上,自從身有孕事之後,她更懶惰了一些,而且隨著時間這種懶惰的思想更加嚴重起來。
隨之而來的,也是楊蓯兒身材略微發福。
本來楊蓯兒對飲食並不挑剔,身材也很好,可自從懷孕之後,她成了東王府裏唯一要富養的那個,每天光是送過來的補品都吃不完。而且一有時間,韓健的幾個姨娘便會過來“做客”,說是嘮嘮家常,其實也是監督著楊蓯兒將補品和膳食都吃完。
“相公來了?”楊蓯兒見到韓健,臉上露出略微一喜,但隨著韓健上前,她臉上的喜色卻被掩蓋,而是用幾分帶著哀求的目光凝視∵→wan∵→shu∵→ba,≠ansh↗uba.著韓健。
“怎麽了?可是休息的不好?”韓健坐下來,問道。
平日裏的楊蓯兒,這時候不會在休息,他過來時候見到楊蓯兒練劍或者是看書的時候更多。也許是現在楊蓯兒被“特殊保護”,連勞動的事都必須交給下人們去做,也使得楊蓯兒有些不太適應。
“相公當是救救妾身的好。每日裏,不是吃這個,便是吃那個,有時候三更半夜也會被加個餐,連覺都睡不踏實,早知道這樣便不懷了,也免得自己遭罪。”
楊蓯兒嘴上是這麽抱怨著,不過人卻仍舊很慵懶半倚在床榻上看著韓健。
韓健心說楊蓯兒這是口不對心,也許是楊蓯兒從思想上抵觸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身體還是不由自主開始慢慢適應,變得更加好逸惡勞。
“不想吃,說一聲便是了,難道還能強喂你?回頭我去跟幾個姨娘說說。讓她們不要再隨便過來打攪,你身懷孕事,更需要多靜養。”韓健道。
“嗯。”楊蓯兒看著韓健,目光中多了幾分幸福的欣慰。
韓健坐下來與楊蓯兒說了會話,楊蓯兒突然道:“相公這幾日可有進宮去陪姐姐?好些日子沒見了,連姐姐的模樣都有些記不得了。也怪這身體不行,大概姐姐也是不想讓妾身來回走動動了胎氣,才沒派人來請過。”
韓健雖是點點頭像是表示同意,心中卻也輕歎。如今他跟楊瑞的關係,終究是不能跟一般夫妻那樣一家和順相敬如賓,主要還是因為政治權利上的衝突。東王府與朝廷雖然看似一團和氣,但這團和氣之下也暗潮湧動,韓健近來便調查到一批人想策動軍中的人“謀反”,來獲得軍權的同時。支持楊瑞全麵主持朝政和軍政。說到底,這些人針對的是他。在他派人將這些人拿下之後,他跟楊瑞之間的矛盾也就起來了。楊瑞雖然明裏不說,但心中卻因為這件事的發生,以及議和之事的意見相悖,而與他發生冷戰。
但韓健相信,一些事總會過去。他也沒準備真的去殺了那些楊瑞的“忠臣”,但流放和不再任用是必須要有的。先不說他什麽寬宏大量,便是這件事造成的影響。便需要一定時間去平息。韓健還需要派人去追查一下軍中與這件事有關的人,再做適當的處理。在事情有結果之前,楊瑞肯定也會對他有所誤解。
“相公,剛才丫鬟來送燉盅的時候,說外麵有人來送禮。什麽人把禮送到了東王府?”楊蓯兒好似很關切問道。
“你真不知道?”韓健看著楊蓯兒問道。
楊蓯兒麵色一紅,螓首微頷道:“什麽都瞞不住相公。其實也是妾身聽聞是北王府來人。所以覺得奇怪。相公前日剛說要與北王府那邊議和,而今北王府的使節也都到了洛陽,北王府的人選在這時候送禮,是否……有要想從相公這裏獲得什麽?”
韓健知道楊蓯兒始終是出自南王府,對於一些政治上的覺悟。很高,而且看待問題也很準確。
楊蓯兒有意在問,其實也是在提醒他,北王府的人現在接觸不得,否則必然會帶來朝廷與東王府之間的隔閡,那也就是楊瑞跟他的隔閡。楊蓯兒心思純良,自從被楊瑞收買,將楊瑞當成是閨中姐妹看待之後,便一門心思要使這一家人和睦。
韓健心說自己何嚐不想,可有些事還是不能由他控製,便好像朝廷的那些人出來搞風搞雨,本來楊瑞都不想去理會這些人,可終究事情傳出來,作為被擁戴者,楊瑞還是要替這些人說話。
“是二娘的一位故人來送禮,你不用多心。”韓健到床榻前,坐下來,拉起楊蓯兒的手道,“這不會影響了東王府和南王府兩家的和睦。”
“妾身並不擔心這個……”
楊蓯兒剛要急忙爭辯,卻被韓健用手指掩住口。韓健一笑道:“知道你要說什麽,有時候你對那個姐姐的好,倒讓我這個當相公的有些醋意橫生。”
楊蓯兒麵色一紅,卻不再談及這些。她相信以韓健的能力,絕對能處理好當前的困境,能緩和朝廷與東王府的僵持關係。
……
……
第二輪議和隨即開始,這次議和會議的地點仍舊是在禮部。
北王府那邊出席的人不變,仍舊是以李鈺為首,主持者仍舊是韓健,其他人上則發生了不小的變動。很多參加了第一輪議和的禮部官員,要麽被撤換,要麽被更替。楊瑞將對韓健議和態度的不滿,發泄到了這些無辜人的身上,許多人甚至被冠以辦事不力的罪名,被革職查辦。結果一查,結果這些人還或多或少真與北王府那邊有關係。
北王府在洛陽城中的勢力雖然被一次次剔除著,可終究剔除的不幹淨,還是留下許多餘孽。這也跟楊科的父親楊瑞經營多年有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洛陽城中北王府的勢力仍舊存在,而且在為北王府秘密做事。比如說這次議和,這些內應便幫北王府打通了一些關節,將銀子和財物通過秘密的方式送到了一些禮部官員手上。
其實這並未影響到第一輪談判的結果。但還是令楊瑞覺得,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才會令談判進一步往對朝廷不利的方向走。楊瑞有時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她要真計較起來,朝廷上下的一些細節她都很清楚,要拿誰基本是一拿一個準。這也跟楊瑞理朝有方有關。
朝廷這麵出席議和的人員更替了不少。倒是楊瑞將原本的禮部尚書,而今的吏部尚書寧原派過來與林恪一同旁聽,倒讓韓健有些意想不到。
韓健知道楊瑞對寧原有很深的成見,寧原當初擁立楊餘登基有功,雖然是迫於無奈,但終究是“逆臣”。而後用通過“不正當手段”,將女兒送給韓健來換取家族的保全,再通過寧繡言在韓健吹枕邊風令寧原可以在朝堂上崛起。都令她很反感。本來韓健讓寧原來當吏部尚書,就已經招來她多次嘮叨。現在她卻主動派寧原過來,韓健不知楊瑞態度到底是為何。要麽是楊瑞覺得寧原確實有這方麵的能力,或者是直接給寧原下套的。
皇帝要害一個大臣,往往很簡單,本來一句話的事,隻要有心去做,作為臣子的可說是防不勝防。比如說這次,隻要寧原稍有閃失。不合楊瑞的心意,楊瑞便可以以寧原瀆職為由。將他所替換。當然楊瑞做這一些的時候,也會考慮到他的感受。有多考慮韓健便不得而知。
議和一開始,李鈺便將小北王楊科的親筆書函遞到韓健手上。
書信是在十多天前寫的,而以李鈺的意思,信因為路上耽擱,直到早晨才傳到洛陽。雖然李鈺是在說北方道路不變。或者說因為道路阻滯對信息傳遞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可韓健還是懷疑李鈺口不對心。因為在第一輪談判的時候,李鈺也主要是在叫苦,顯得北王府是多麽無奈,要替朝廷來抵擋鮮卑人的南下。但其實北王府經營多年。一方麵是要圖謀洛陽,更重要便是抵禦邊關。要不是抵禦邊關,北王府也不會進一步做大。北王府的兵強馬壯,也不是一天兩天所操練成的。
韓健看完信,便放下來。信本是給楊瑞的,有思過悔過之意,在心中痛陳北王府中有一些逆臣,挑唆朝廷與北王府之間的關係,然後令他與朝廷有多隔閡雲雲。其實楊科也隻是在找理由來開脫,換個角度說,也是在找台階下。隻要楊瑞接受了他的說辭,那這次的議和便算是有門。
但楊瑞顯然不想打開這麽一道門,給北王府機會。
“不知你們北王府這次抵達洛陽,可是帶了多少禮物過來?”韓健本就是旁聽者,這時候卻突然開口,這也是他在這次議和上說的第一句話,“連我東王府,都有份在內?在座之人,可都有不少收獲吧?”
韓健說完,又看著出席這次議和的朝廷官員道。
有些人緊張兮兮的,也有人不為所動。畢竟韓健說的事,也隻是偶然發生,並非所有官員都收受禮物。本身他們收了禮,也不會對這次議和幫北王府太多忙,很多人也隻是個出來走過場的。
李鈺見情勢不對,馬上說道:“東王此話差矣。北王府而今乃是朝廷之藩屬,便是來獻忠誠,怎有送禮的道理?在下聽聞,我北王府中有一名商賈,似乎是帶了不少禮物來探望親友。不知東王說的可是此人?”
韓健一笑,李鈺這般解釋,其實也是在不打自招。
要不是他有意為之,事情才剛發生,他又怎會如此清楚?還需要有意提醒他,這是許方氏出以私人的名義來送禮,而並非是北王府所為。
便在李鈺有些緊張,不知韓健會如何計較時,韓健卻微笑點頭道:“大概如此吧。”
原本很僵持的氛圍,隨即也緩和下來。很多人也因此鬆了口氣。
之後的議和,隻是在一些邊緣問題上計較,至於朝廷退兵,以及朝廷禮部這麵提出來讓楊科親自到洛陽來朝拜的事,像是被刻意回避了。韓健也隻是在一邊旁聽,未再發表什麽見地。
隨著議和會議結束,韓健明顯能感覺到李鈺有些緊張。
畢竟而今北王府遭受的壓力是空前的,北有鮮卑人叩關,南有蘇廷夏的“十萬大軍”壓境。腹背受敵之下。能令朝廷早一天退兵,北王府也就能早一天獲得喘息的良機。他也自然清楚,朝廷與北王府的矛盾不會因為這麽一次議和而告中止,這也僅僅是給雙方喘口氣的機會。至於朝廷接下來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北王府,那並不在李鈺的考慮範圍之內。他來洛陽,便是現不惜代價令朝廷退兵。僅此而已。至於一些空頭的許諾,那是有多少可以許諾多少,但到了真正要執行的時候,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因為談判進展很不順利,也令李鈺感覺到壓力。繼續這麽下去,恐怕談判遲早會變成堅持,朝廷兵馬仍舊會對北王府造成軍事上的壓力。
……
……
議和會議結束,韓健與眾出席官員一起進宮麵聖。
楊瑞看過這次的議和記錄之後,倒沒上次那麽過激的舉動。她從中也看出些門道。便是這次議和還是沒有實質性進展。這離她不議和而必戰的思想,是很吻合的。
韓健簡單問了幾句,語氣很平和。幾名官員對答之後,楊瑞擺擺手,示意讓林恪還有那些禮部的官員退下,仍舊是留下韓健。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她還留下了陪同韓健一同出席這次議和會議的安平郡主楊秀秀。
“安平,這次讓你與東王一同辦事。也是辛苦你了。你放心,朕答應你的事。不會食言。”楊瑞笑看著楊秀秀說道。
“謝陛下隆恩。”楊秀秀緊忙行禮。
韓健眯了眯眼,他之前已經查到,這次楊瑞並未將原本安平郡王府的府宅和田地一並歸還給,隻是跟寧原討了宅院,還給了楊秀秀。關於那些田地,本就是楊秀秀臨離開洛陽時候自己賣的。貨物售出概不退換,如今田地上都種了人家的莊稼,她就這麽討回來那也是不合適的。幹脆楊瑞便給楊秀秀畫了一張很美的餅,許諾了不少東西,包括田宅俸祿甚至是爵位。令楊秀秀做事起來更有動力。
對於楊秀秀來說,隻要這次不是被韓健“坑”,她就很開心。她自然覺得楊瑞是楊家一家人,會向著她,說過的話作出的許諾不會食言。隻是她沒想過楊瑞為何要幫她的問題。楊瑞幫她,本就動機不純。
韓健心想,一向精明如狐狸的楊秀秀,這次被楊瑞給賣了,還幫忙數銀子呢。
“行了。你退下吧。”楊瑞臉上露出很親和的笑容,說道,“東王你也可以去了。朕今日身體不適,便不多留你們二人。”
本來楊瑞隻是一句說辭,楊秀秀很識相行禮告退,韓健卻知道楊瑞並非虛言。畢竟二人是夫妻,算算日子韓健也知道楊瑞這兩天也正是“不舒服”的時候。韓健心想,也許剛才楊瑞並未像上次那麽大發雷霆,是身體實在扛不住,勉強能見了這些官員,說句話都不容易,更別說去動怒了。那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韓健沒多說,現在他跟楊瑞之間,終究有些小矛盾,還需要時間來緩和。
……
……
離開燁安閣,韓健直接出皇宮,到皇宮門口,卻見楊秀秀的轎子停在外麵,旁邊還有幾個轎夫。
韓健心說這落難的郡主而今也是地位不同,之前幾天還要“賣身為奴”,現在卻已經能雇得起轎夫。
這時候楊秀秀也跟著出來,笑看了韓健一眼,好像有多得意似得。便好似在說,你看我而今有陛下撐腰,你能奈何我何?
可韓健剛上馬還沒等走,便聽有爭吵聲,原來是楊秀秀跟幾個轎夫有什麽爭執。
策馬往那邊靠近了一點,聽了聽,才知道楊秀秀還沒付雇轎子的錢,因為人家轎夫在這裏等了一天,覺得這買賣不劃算,還提出要加銀子。這對於在銀錢上一向捉襟見肘的楊秀秀來說,可實在是為難。
“沒那麽大的頭,何必戴那麽大的帽子?容易遮著眼!”韓健騎在馬上,居高臨下說了一句。
楊秀秀轉而怒瞪著韓健。
一名轎夫道:“這位官爺,您哪位?可是認得?這銀子,是否您給付了,小的幾個也好緊忙回去,這養家活兒的可少不得這區區二錢銀子。這銀子在您這等官爺眼中。那也稱不上是銀子不是?”
韓健心說倒是個能言善道的轎夫。
可轎夫剛說完話,已經被韓健身後的侍衛跳下馬給圍了。四名轎夫一看情勢不對,有舍棄了轎子逃跑的意思,但還沒等邁開步子,人已經被按住。
“這位官爺,您也不能不講道理不是?這裏是宮門不錯。可雇了轎子,不給銀子,這是哪門子道理?”剛才說話的轎夫還在爭辯。
韓健擺了擺手,馬上有侍衛上前付了銀子。之後其他侍衛才將人給鬆開。
“這買賣真是不好做,出來一天花了這麽多工夫才賺了點銀子,還差點把命給搭上。”剛才的轎夫在低聲抱怨,可終究還是逃不出韓健的耳尖。
韓健心說這也是夠倒黴的。
當初楊秀秀到江都時候,他為楊秀秀結客棧住宿的房錢,現在倒好。連乘轎子的錢也要一並給結了。楊秀秀說是堅強自立,可終究整個安平郡王府,不是老弱便是婦孺,楊秀秀也隻能是扛起一家人擔子。想了想,韓健覺得從這角度去看,楊秀秀也挺不容易。
見韓健把自己的困窘解決了,人也抬著轎子走了,楊秀秀仍舊一臉陰黑。本來雇轎子來。是想彰顯一下自己安平郡主的身份,讓自己更有麵子。現在倒好。麵子可說是蕩然無存,還被自己最恨之人看了笑話。
“郡主可還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韓健問道。
“不用了。”楊秀秀一臉怒氣道,“連小女子賣身都不收的人,跟小女子談何幫忙,也就不勞煩大駕了!”
言罷,楊秀秀揚長而去。
……
……
離開宮門。韓健並未回東王府,而是往清虛雅舍。
不多時,洛夫人的轎子便停下來,人也從轎子上下來,很謹慎看了看周圍。進到裏麵直接上了二樓。
“妾身給少公子請安。”洛夫人見韓健目不轉睛看著窗外,似乎有意對她不理睬,恭順行禮道。
韓健轉回頭來,打量洛夫人一番,洛夫人神色有些局促。自從上次李氏公主的事情後,她也能感覺出韓健對她有所疏遠。這次韓健肯抽出時間來見她,已經算是良機,她也必須要在韓健麵前表現自己的“價值”。若非如此,韓健也不會幫她圖謀什麽西涼複國之事。
“夫人來的正好。”韓健道,“坐。”
“妾身不敢。”洛夫人低著頭道。
“那也就立著吧。”韓健自己倒了杯茶,卻沒拿起來,說道,“本王找你來,是有些地理上的事不太清楚,想找你來問個明白。洛夫人是西涼人,應該對此很了解。”
洛夫人心說事情不簡單。韓健不問別的,說是要問什麽地理,這不明擺著有意來為難她?
她雖然是西涼人,但畢竟母親是西涼人,她少時雖然也生活在西涼舊地,但終究西涼滅國時候她才十幾歲,而那時她已經來洛陽投奔自己的父親,開始幫父親打理生意。她也隻是以西涼人的名義在做事做生意,手底下的生意,也有很多根本是西涼舊部的生意,隻是由她來打理。
“少公子請言。”洛夫人不能表現自己對西涼舊部事情上的無知,畢竟這會令韓健覺得她對西涼複國並非那麽渴望。事實上,雖然她已經久未踏足過西涼舊地,但對於複國,卻是十分渴望。因為那代表了權力。
一個人有了金錢,自然會想著需要權力,這算是一種人生升華的需求。就算是洛夫人這樣的女人也不能例外。
“嗯。”韓健點點頭,道,“本王記得,你們西涼國乃是處在關西之地,而今有不少土地,都為鮮卑人所占吧?”(未完待續……)
隨之而來的,也是楊蓯兒身材略微發福。
本來楊蓯兒對飲食並不挑剔,身材也很好,可自從懷孕之後,她成了東王府裏唯一要富養的那個,每天光是送過來的補品都吃不完。而且一有時間,韓健的幾個姨娘便會過來“做客”,說是嘮嘮家常,其實也是監督著楊蓯兒將補品和膳食都吃完。
“相公來了?”楊蓯兒見到韓健,臉上露出略微一喜,但隨著韓健上前,她臉上的喜色卻被掩蓋,而是用幾分帶著哀求的目光凝視∵→wan∵→shu∵→ba,≠ansh↗uba.著韓健。
“怎麽了?可是休息的不好?”韓健坐下來,問道。
平日裏的楊蓯兒,這時候不會在休息,他過來時候見到楊蓯兒練劍或者是看書的時候更多。也許是現在楊蓯兒被“特殊保護”,連勞動的事都必須交給下人們去做,也使得楊蓯兒有些不太適應。
“相公當是救救妾身的好。每日裏,不是吃這個,便是吃那個,有時候三更半夜也會被加個餐,連覺都睡不踏實,早知道這樣便不懷了,也免得自己遭罪。”
楊蓯兒嘴上是這麽抱怨著,不過人卻仍舊很慵懶半倚在床榻上看著韓健。
韓健心說楊蓯兒這是口不對心,也許是楊蓯兒從思想上抵觸這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但身體還是不由自主開始慢慢適應,變得更加好逸惡勞。
“不想吃,說一聲便是了,難道還能強喂你?回頭我去跟幾個姨娘說說。讓她們不要再隨便過來打攪,你身懷孕事,更需要多靜養。”韓健道。
“嗯。”楊蓯兒看著韓健,目光中多了幾分幸福的欣慰。
韓健坐下來與楊蓯兒說了會話,楊蓯兒突然道:“相公這幾日可有進宮去陪姐姐?好些日子沒見了,連姐姐的模樣都有些記不得了。也怪這身體不行,大概姐姐也是不想讓妾身來回走動動了胎氣,才沒派人來請過。”
韓健雖是點點頭像是表示同意,心中卻也輕歎。如今他跟楊瑞的關係,終究是不能跟一般夫妻那樣一家和順相敬如賓,主要還是因為政治權利上的衝突。東王府與朝廷雖然看似一團和氣,但這團和氣之下也暗潮湧動,韓健近來便調查到一批人想策動軍中的人“謀反”,來獲得軍權的同時。支持楊瑞全麵主持朝政和軍政。說到底,這些人針對的是他。在他派人將這些人拿下之後,他跟楊瑞之間的矛盾也就起來了。楊瑞雖然明裏不說,但心中卻因為這件事的發生,以及議和之事的意見相悖,而與他發生冷戰。
但韓健相信,一些事總會過去。他也沒準備真的去殺了那些楊瑞的“忠臣”,但流放和不再任用是必須要有的。先不說他什麽寬宏大量,便是這件事造成的影響。便需要一定時間去平息。韓健還需要派人去追查一下軍中與這件事有關的人,再做適當的處理。在事情有結果之前,楊瑞肯定也會對他有所誤解。
“相公,剛才丫鬟來送燉盅的時候,說外麵有人來送禮。什麽人把禮送到了東王府?”楊蓯兒好似很關切問道。
“你真不知道?”韓健看著楊蓯兒問道。
楊蓯兒麵色一紅,螓首微頷道:“什麽都瞞不住相公。其實也是妾身聽聞是北王府來人。所以覺得奇怪。相公前日剛說要與北王府那邊議和,而今北王府的使節也都到了洛陽,北王府的人選在這時候送禮,是否……有要想從相公這裏獲得什麽?”
韓健知道楊蓯兒始終是出自南王府,對於一些政治上的覺悟。很高,而且看待問題也很準確。
楊蓯兒有意在問,其實也是在提醒他,北王府的人現在接觸不得,否則必然會帶來朝廷與東王府之間的隔閡,那也就是楊瑞跟他的隔閡。楊蓯兒心思純良,自從被楊瑞收買,將楊瑞當成是閨中姐妹看待之後,便一門心思要使這一家人和睦。
韓健心說自己何嚐不想,可有些事還是不能由他控製,便好像朝廷的那些人出來搞風搞雨,本來楊瑞都不想去理會這些人,可終究事情傳出來,作為被擁戴者,楊瑞還是要替這些人說話。
“是二娘的一位故人來送禮,你不用多心。”韓健到床榻前,坐下來,拉起楊蓯兒的手道,“這不會影響了東王府和南王府兩家的和睦。”
“妾身並不擔心這個……”
楊蓯兒剛要急忙爭辯,卻被韓健用手指掩住口。韓健一笑道:“知道你要說什麽,有時候你對那個姐姐的好,倒讓我這個當相公的有些醋意橫生。”
楊蓯兒麵色一紅,卻不再談及這些。她相信以韓健的能力,絕對能處理好當前的困境,能緩和朝廷與東王府的僵持關係。
……
……
第二輪議和隨即開始,這次議和會議的地點仍舊是在禮部。
北王府那邊出席的人不變,仍舊是以李鈺為首,主持者仍舊是韓健,其他人上則發生了不小的變動。很多參加了第一輪議和的禮部官員,要麽被撤換,要麽被更替。楊瑞將對韓健議和態度的不滿,發泄到了這些無辜人的身上,許多人甚至被冠以辦事不力的罪名,被革職查辦。結果一查,結果這些人還或多或少真與北王府那邊有關係。
北王府在洛陽城中的勢力雖然被一次次剔除著,可終究剔除的不幹淨,還是留下許多餘孽。這也跟楊科的父親楊瑞經營多年有關,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洛陽城中北王府的勢力仍舊存在,而且在為北王府秘密做事。比如說這次議和,這些內應便幫北王府打通了一些關節,將銀子和財物通過秘密的方式送到了一些禮部官員手上。
其實這並未影響到第一輪談判的結果。但還是令楊瑞覺得,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才會令談判進一步往對朝廷不利的方向走。楊瑞有時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她要真計較起來,朝廷上下的一些細節她都很清楚,要拿誰基本是一拿一個準。這也跟楊瑞理朝有方有關。
朝廷這麵出席議和的人員更替了不少。倒是楊瑞將原本的禮部尚書,而今的吏部尚書寧原派過來與林恪一同旁聽,倒讓韓健有些意想不到。
韓健知道楊瑞對寧原有很深的成見,寧原當初擁立楊餘登基有功,雖然是迫於無奈,但終究是“逆臣”。而後用通過“不正當手段”,將女兒送給韓健來換取家族的保全,再通過寧繡言在韓健吹枕邊風令寧原可以在朝堂上崛起。都令她很反感。本來韓健讓寧原來當吏部尚書,就已經招來她多次嘮叨。現在她卻主動派寧原過來,韓健不知楊瑞態度到底是為何。要麽是楊瑞覺得寧原確實有這方麵的能力,或者是直接給寧原下套的。
皇帝要害一個大臣,往往很簡單,本來一句話的事,隻要有心去做,作為臣子的可說是防不勝防。比如說這次,隻要寧原稍有閃失。不合楊瑞的心意,楊瑞便可以以寧原瀆職為由。將他所替換。當然楊瑞做這一些的時候,也會考慮到他的感受。有多考慮韓健便不得而知。
議和一開始,李鈺便將小北王楊科的親筆書函遞到韓健手上。
書信是在十多天前寫的,而以李鈺的意思,信因為路上耽擱,直到早晨才傳到洛陽。雖然李鈺是在說北方道路不變。或者說因為道路阻滯對信息傳遞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可韓健還是懷疑李鈺口不對心。因為在第一輪談判的時候,李鈺也主要是在叫苦,顯得北王府是多麽無奈,要替朝廷來抵擋鮮卑人的南下。但其實北王府經營多年。一方麵是要圖謀洛陽,更重要便是抵禦邊關。要不是抵禦邊關,北王府也不會進一步做大。北王府的兵強馬壯,也不是一天兩天所操練成的。
韓健看完信,便放下來。信本是給楊瑞的,有思過悔過之意,在心中痛陳北王府中有一些逆臣,挑唆朝廷與北王府之間的關係,然後令他與朝廷有多隔閡雲雲。其實楊科也隻是在找理由來開脫,換個角度說,也是在找台階下。隻要楊瑞接受了他的說辭,那這次的議和便算是有門。
但楊瑞顯然不想打開這麽一道門,給北王府機會。
“不知你們北王府這次抵達洛陽,可是帶了多少禮物過來?”韓健本就是旁聽者,這時候卻突然開口,這也是他在這次議和上說的第一句話,“連我東王府,都有份在內?在座之人,可都有不少收獲吧?”
韓健說完,又看著出席這次議和的朝廷官員道。
有些人緊張兮兮的,也有人不為所動。畢竟韓健說的事,也隻是偶然發生,並非所有官員都收受禮物。本身他們收了禮,也不會對這次議和幫北王府太多忙,很多人也隻是個出來走過場的。
李鈺見情勢不對,馬上說道:“東王此話差矣。北王府而今乃是朝廷之藩屬,便是來獻忠誠,怎有送禮的道理?在下聽聞,我北王府中有一名商賈,似乎是帶了不少禮物來探望親友。不知東王說的可是此人?”
韓健一笑,李鈺這般解釋,其實也是在不打自招。
要不是他有意為之,事情才剛發生,他又怎會如此清楚?還需要有意提醒他,這是許方氏出以私人的名義來送禮,而並非是北王府所為。
便在李鈺有些緊張,不知韓健會如何計較時,韓健卻微笑點頭道:“大概如此吧。”
原本很僵持的氛圍,隨即也緩和下來。很多人也因此鬆了口氣。
之後的議和,隻是在一些邊緣問題上計較,至於朝廷退兵,以及朝廷禮部這麵提出來讓楊科親自到洛陽來朝拜的事,像是被刻意回避了。韓健也隻是在一邊旁聽,未再發表什麽見地。
隨著議和會議結束,韓健明顯能感覺到李鈺有些緊張。
畢竟而今北王府遭受的壓力是空前的,北有鮮卑人叩關,南有蘇廷夏的“十萬大軍”壓境。腹背受敵之下。能令朝廷早一天退兵,北王府也就能早一天獲得喘息的良機。他也自然清楚,朝廷與北王府的矛盾不會因為這麽一次議和而告中止,這也僅僅是給雙方喘口氣的機會。至於朝廷接下來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北王府,那並不在李鈺的考慮範圍之內。他來洛陽,便是現不惜代價令朝廷退兵。僅此而已。至於一些空頭的許諾,那是有多少可以許諾多少,但到了真正要執行的時候,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因為談判進展很不順利,也令李鈺感覺到壓力。繼續這麽下去,恐怕談判遲早會變成堅持,朝廷兵馬仍舊會對北王府造成軍事上的壓力。
……
……
議和會議結束,韓健與眾出席官員一起進宮麵聖。
楊瑞看過這次的議和記錄之後,倒沒上次那麽過激的舉動。她從中也看出些門道。便是這次議和還是沒有實質性進展。這離她不議和而必戰的思想,是很吻合的。
韓健簡單問了幾句,語氣很平和。幾名官員對答之後,楊瑞擺擺手,示意讓林恪還有那些禮部的官員退下,仍舊是留下韓健。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她還留下了陪同韓健一同出席這次議和會議的安平郡主楊秀秀。
“安平,這次讓你與東王一同辦事。也是辛苦你了。你放心,朕答應你的事。不會食言。”楊瑞笑看著楊秀秀說道。
“謝陛下隆恩。”楊秀秀緊忙行禮。
韓健眯了眯眼,他之前已經查到,這次楊瑞並未將原本安平郡王府的府宅和田地一並歸還給,隻是跟寧原討了宅院,還給了楊秀秀。關於那些田地,本就是楊秀秀臨離開洛陽時候自己賣的。貨物售出概不退換,如今田地上都種了人家的莊稼,她就這麽討回來那也是不合適的。幹脆楊瑞便給楊秀秀畫了一張很美的餅,許諾了不少東西,包括田宅俸祿甚至是爵位。令楊秀秀做事起來更有動力。
對於楊秀秀來說,隻要這次不是被韓健“坑”,她就很開心。她自然覺得楊瑞是楊家一家人,會向著她,說過的話作出的許諾不會食言。隻是她沒想過楊瑞為何要幫她的問題。楊瑞幫她,本就動機不純。
韓健心想,一向精明如狐狸的楊秀秀,這次被楊瑞給賣了,還幫忙數銀子呢。
“行了。你退下吧。”楊瑞臉上露出很親和的笑容,說道,“東王你也可以去了。朕今日身體不適,便不多留你們二人。”
本來楊瑞隻是一句說辭,楊秀秀很識相行禮告退,韓健卻知道楊瑞並非虛言。畢竟二人是夫妻,算算日子韓健也知道楊瑞這兩天也正是“不舒服”的時候。韓健心想,也許剛才楊瑞並未像上次那麽大發雷霆,是身體實在扛不住,勉強能見了這些官員,說句話都不容易,更別說去動怒了。那是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
韓健沒多說,現在他跟楊瑞之間,終究有些小矛盾,還需要時間來緩和。
……
……
離開燁安閣,韓健直接出皇宮,到皇宮門口,卻見楊秀秀的轎子停在外麵,旁邊還有幾個轎夫。
韓健心說這落難的郡主而今也是地位不同,之前幾天還要“賣身為奴”,現在卻已經能雇得起轎夫。
這時候楊秀秀也跟著出來,笑看了韓健一眼,好像有多得意似得。便好似在說,你看我而今有陛下撐腰,你能奈何我何?
可韓健剛上馬還沒等走,便聽有爭吵聲,原來是楊秀秀跟幾個轎夫有什麽爭執。
策馬往那邊靠近了一點,聽了聽,才知道楊秀秀還沒付雇轎子的錢,因為人家轎夫在這裏等了一天,覺得這買賣不劃算,還提出要加銀子。這對於在銀錢上一向捉襟見肘的楊秀秀來說,可實在是為難。
“沒那麽大的頭,何必戴那麽大的帽子?容易遮著眼!”韓健騎在馬上,居高臨下說了一句。
楊秀秀轉而怒瞪著韓健。
一名轎夫道:“這位官爺,您哪位?可是認得?這銀子,是否您給付了,小的幾個也好緊忙回去,這養家活兒的可少不得這區區二錢銀子。這銀子在您這等官爺眼中。那也稱不上是銀子不是?”
韓健心說倒是個能言善道的轎夫。
可轎夫剛說完話,已經被韓健身後的侍衛跳下馬給圍了。四名轎夫一看情勢不對,有舍棄了轎子逃跑的意思,但還沒等邁開步子,人已經被按住。
“這位官爺,您也不能不講道理不是?這裏是宮門不錯。可雇了轎子,不給銀子,這是哪門子道理?”剛才說話的轎夫還在爭辯。
韓健擺了擺手,馬上有侍衛上前付了銀子。之後其他侍衛才將人給鬆開。
“這買賣真是不好做,出來一天花了這麽多工夫才賺了點銀子,還差點把命給搭上。”剛才的轎夫在低聲抱怨,可終究還是逃不出韓健的耳尖。
韓健心說這也是夠倒黴的。
當初楊秀秀到江都時候,他為楊秀秀結客棧住宿的房錢,現在倒好。連乘轎子的錢也要一並給結了。楊秀秀說是堅強自立,可終究整個安平郡王府,不是老弱便是婦孺,楊秀秀也隻能是扛起一家人擔子。想了想,韓健覺得從這角度去看,楊秀秀也挺不容易。
見韓健把自己的困窘解決了,人也抬著轎子走了,楊秀秀仍舊一臉陰黑。本來雇轎子來。是想彰顯一下自己安平郡主的身份,讓自己更有麵子。現在倒好。麵子可說是蕩然無存,還被自己最恨之人看了笑話。
“郡主可還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韓健問道。
“不用了。”楊秀秀一臉怒氣道,“連小女子賣身都不收的人,跟小女子談何幫忙,也就不勞煩大駕了!”
言罷,楊秀秀揚長而去。
……
……
離開宮門。韓健並未回東王府,而是往清虛雅舍。
不多時,洛夫人的轎子便停下來,人也從轎子上下來,很謹慎看了看周圍。進到裏麵直接上了二樓。
“妾身給少公子請安。”洛夫人見韓健目不轉睛看著窗外,似乎有意對她不理睬,恭順行禮道。
韓健轉回頭來,打量洛夫人一番,洛夫人神色有些局促。自從上次李氏公主的事情後,她也能感覺出韓健對她有所疏遠。這次韓健肯抽出時間來見她,已經算是良機,她也必須要在韓健麵前表現自己的“價值”。若非如此,韓健也不會幫她圖謀什麽西涼複國之事。
“夫人來的正好。”韓健道,“坐。”
“妾身不敢。”洛夫人低著頭道。
“那也就立著吧。”韓健自己倒了杯茶,卻沒拿起來,說道,“本王找你來,是有些地理上的事不太清楚,想找你來問個明白。洛夫人是西涼人,應該對此很了解。”
洛夫人心說事情不簡單。韓健不問別的,說是要問什麽地理,這不明擺著有意來為難她?
她雖然是西涼人,但畢竟母親是西涼人,她少時雖然也生活在西涼舊地,但終究西涼滅國時候她才十幾歲,而那時她已經來洛陽投奔自己的父親,開始幫父親打理生意。她也隻是以西涼人的名義在做事做生意,手底下的生意,也有很多根本是西涼舊部的生意,隻是由她來打理。
“少公子請言。”洛夫人不能表現自己對西涼舊部事情上的無知,畢竟這會令韓健覺得她對西涼複國並非那麽渴望。事實上,雖然她已經久未踏足過西涼舊地,但對於複國,卻是十分渴望。因為那代表了權力。
一個人有了金錢,自然會想著需要權力,這算是一種人生升華的需求。就算是洛夫人這樣的女人也不能例外。
“嗯。”韓健點點頭,道,“本王記得,你們西涼國乃是處在關西之地,而今有不少土地,都為鮮卑人所占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