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了大西柳,韓健心情還是有些不好。很多事他從就沒想過,以為沒有這一生的親情包袱,沒想到,今天竟然還是會蹦出來。
甚至,連這世界的生父是誰都不確定了。原本與他毫無關係的閆寧太子,也倒可能成了他的生父?
“相公,在想什麽?看你回來,一直心事重重的。”
中午韓健在東王府別院與楊蓯兒共進晚餐,楊蓯兒見到韓健模樣,不由有些關切問道。
韓健對楊蓯兒笑了笑,這個嬌妻向來是最敏感的。
“在想今晚皇宮的賜宴。”韓健推搪道。
楊蓯兒心中並不疑,也稍微一歎道:“也是,以前新年都是在豫州,去年在東王府,轉眼又一年了。這次進宮,與陛下的關係也不太一樣了,說起來都不敢信。”
“你把給欣兒的信寄出去了?”韓健問道。
.
“還沒呢。還沒想好怎麽寫。跟欣兒妹妹之間,雖然是共侍一夫,不過平日裏不在一個院子,說話的時候也少,不知怎麽寫。其實欣兒妹妹最關心的還是相公你,大概報一下平安就好了。再把歸期大致說一下。應該一個多月時間,我們就能回到江都。”
“嗯。”韓健拿著筷子,心中卻不由自主又想起他生父的事。
以前他也不覺得如此關心自己這輩子的身世,但被楊瑞這一說,他感覺像是心頭的什麽東西被引燃了。
他說到底並非是一個正常人,他怎麽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麽個原理,科學是解釋不通的,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他再世為人,帶了前世的記憶。這些記憶卻是他的包袱。
到下午,韓健接見了幾名從洛陽北部戰場過來的將領,也並非全都是林詹所部。
林詹的兵馬已經過了黃河,正在收拾黃河北部沿岸的一些州縣,戰局目前來說對東王府這麵很有利。
北王府已將戰線北縮,一方麵要應對東王府,一麵又要應對西王軍。加上之前北王府損兵折將。此時的北王軍已經陷入守勢。這也是幾十年來長城一線戰局她們練就的本事,打鮮卑和渤海人,他們也是以守勢為主,關於何時該龜縮。何時該主動出擊。本王軍在這方麵可說是駕輕就熟。令東王軍和西王軍暫時都無法取得太大的進展。
到下午,宮裏麵已經派人出來傳遞邀請函,等於是傳達楊瑞的聖旨。進宮賜宴的問題,一些老臣自然是不用擔心自己不會被邀請,反倒是一些人,倒巴望著自己不在受邀之列。
韓健本來要與楊蓯兒一起進宮,但早些時候,楊瑞派人出來請楊蓯兒進宮,說是有事情商議。楊蓯兒便早些走了。
韓健理解為這是楊瑞對楊蓯兒示好,之前楊瑞與他吵架,令楊蓯兒頗為惶恐,這次楊瑞單獨邀約楊蓯兒,無非是示以姐妹之情,順帶與她說說私房話什麽的。因為一些事都已經挑明,楊瑞也不需要在楊蓯兒麵前藏著掖著,關係反而容易理清。
韓健到宮門口,已是日落黃昏,天色還很明亮。不少官員都在等候進宮,韓健到來,寧繡言的父親寧原迎過來。韓健看寧原模樣,應該是故意在等他。
“寧尚書。”見到寧原,韓健先拱手行禮。
“老臣惶恐。”寧原緊忙還禮,從懷裏拿出一份奏本模樣的東西,遞上前。
韓健沒有馬上去接,心說難道還是之前各家送上來名媛的名單不成?
“林尚書,這是……”
寧原解釋道:“殿下,這是各家為感謝殿下的幫助,聊表心意。之前殿下沒有接納各家的好意,隻好換了禮物,還請殿下笑納……”
韓健這才接過來,打開來一看,裏麵果然不再是什麽名媛的名字,而是城中不少田宅的地契房契。
產業這東西,曆來是各家維持自己勢力的基礎,有了田地和屋宅,才算是一個大的家族。這次這些家族肯這麽吐血把田宅送上,那必定又是有所求的。
“這禮物太貴重,本王可不敢收啊。”韓健把名單又遞還回去。
“殿下,您要是不收,老臣沒法回去跟各家交待。”寧原道,“而且,各家其實還想托殿下在陛下麵前說項,到了江都……各家要維持根本,不是還需要東王您多多照應?”
韓健笑了笑,果然還是有所求。
之前被楊餘所冷落的那些家族遷徙到江都的“慘況”,對於這些洛陽的舊貴來說,多少有些聽聞。那些家族雖然現在在江都混的還不錯,但初到江都之時,因為沒有田宅,空有銀子,因為融入不到當地的社會宗群中,使得處處受到掣肘。
而這次,這些家族又隨著女皇遷徙過去,必然又是要重新振興,原本家族的體係在江都已經形成,他們過去,不管是買田買地,還是說跟當地的世家溝通,要是沒有東王府的幫忙,可說是寸步難行。
“這些禮物,本王是不會收的。”韓健道,“這是本王的態度,寧尚書隻管回去對那些人說便是。他們到江都,本王也會一視同仁,而且他們是陛下的子民,陛下也會幫他們在江都暫時安居。讓他們把洛陽的田宅也留著,等回到洛陽,這些終究還是他們自己的。”
寧原聽韓健這麽說,除了有些放心,更多的還是擔心。
韓健話說的漂亮,到了江都到底會怎樣還不好說。連他自己都對未來一片茫然。現在他可是有女兒跟了東王,情況還要好些,要是連他自己都自身難保,更何況他人?
寧原作為這次向東王獻禮,而且求東王說項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對身後那些家族覺得也有些責任。
韓健與寧原一起進宮,路上不少官員都向韓健行禮,儼然把韓健當成了監國一般。
之前楊瑞是將韓健委任為監國,但在這次行軍乃至到進入到洛陽後,都是在以行軍為主,監國的事沒人再提。但誰都知道,現在女皇的地位也未必會比東王高,東王現在所掌控的不僅是洛陽城和江都一地,而是魏朝的半壁江山,包括南王楊洛川現在也在受東王府節製。
韓健與眾人直接去了宴會所召開的地方,便是文武殿。韓健來文武殿不少次,對周圍的環境也頗為熟悉。
到文武殿前的院子,韓健也見到了老丈人楊洛川,而楊洛川身邊所跟著的仍舊是楊蓯兒的舅舅黃義成,這次南王府來人頗為整齊,除了鎮南侯黃仕琅還在前線領兵,所在洛陽城的南王府軍將基本都到齊。
韓健隻是與楊洛川隨便寒暄兩句,這時候已經有太監和宮女出來招呼眾人入席。
因為這時代對於座位和座次沒有明確的說明,使得很多事都是現場安排,不過一些重要得到官員和將領,包括楊洛川和韓健,倒是有明確的座位。
韓健和楊洛川的位子仍舊是在主席之旁。眾人落座,不多時,楊瑞一身錦衣華服,帶著幾名小太監和宮女出來。
“參見陛下。”所有人起身躬身行禮。
楊瑞示意眾人可以無須拘禮落座,本身韓健和楊瑞便坐的很近,韓健坐下來,也驚訝打量著楊瑞,有問詢的意思。
楊瑞看了韓健一眼,微微一笑,那神情好似在說,你還怕我吃了你的東王妃不成?
楊瑞對在場眾人朗聲道:“今日乃是新春佳節,朕在這裏宴請眾位愛卿,也是想以這新年新光景,也希望我大魏早日結束戰亂紛爭,恢複太平。”
楊瑞話語結束,舉杯而起,以韓健和楊洛川為首,在場之人無不起身同飲。
三杯酒下肚,韓健獨自坐著還是有些別扭,本來楊蓯兒也是要與會的,上次楊瑞歸朝的宴會,楊蓯兒也出席了,這次卻被楊瑞留下,不知道楊瑞安的什麽心。
楊瑞的酒喝了,在場有些獻媚的大臣,便開始出來說新年賀詞。無不是讚頌楊瑞,歌功頌德的一套老話。
韓健聽了便覺得煩躁,這些人說這種場麵話,也不覺得麵紅耳赤,韓健聽了便覺得很假。不過礙於這時代的人很喜歡這種俗套的東西,他也就是聽聽,不言語。
新年賀詞那邊一過,宮闈中的一些禮樂班子開始出來獻藝助興,整個文武殿便有些嘈雜,每個人也不用像之前那麽拘謹,可以開懷暢飲。畢竟是女皇賜宴,很多中下層的官員可能一輩子也攤不上幾回,本身又沒清算的危險,在這裏也覺得很暢快。
“東王,一會你隨朕去接東王妃。”楊瑞突然笑著對韓健說了一句。
在人前,楊瑞說話很正式,不過態度上則有些**。
畢竟二人之前解開了心結。
韓健稍微靠前一些,問道:“為何將蓯兒留下?”
本來韓健和楊瑞這麽私下交談,別人肯定會有所懷疑,不過倒因為現在韓健是一國之棟梁,沒人會覺得韓健跟楊瑞說的不是公事。
“一會你自己不就知道了?”楊瑞又是諱莫如深一笑,隨即轉回頭去。
這時候韓健皺皺眉,看了眼坐在楊瑞左側的楊洛川,見楊洛川也在打量著這麵,本來還想細問,卻也隻能先罷了。(未完待續……)
甚至,連這世界的生父是誰都不確定了。原本與他毫無關係的閆寧太子,也倒可能成了他的生父?
“相公,在想什麽?看你回來,一直心事重重的。”
中午韓健在東王府別院與楊蓯兒共進晚餐,楊蓯兒見到韓健模樣,不由有些關切問道。
韓健對楊蓯兒笑了笑,這個嬌妻向來是最敏感的。
“在想今晚皇宮的賜宴。”韓健推搪道。
楊蓯兒心中並不疑,也稍微一歎道:“也是,以前新年都是在豫州,去年在東王府,轉眼又一年了。這次進宮,與陛下的關係也不太一樣了,說起來都不敢信。”
“你把給欣兒的信寄出去了?”韓健問道。
.
“還沒呢。還沒想好怎麽寫。跟欣兒妹妹之間,雖然是共侍一夫,不過平日裏不在一個院子,說話的時候也少,不知怎麽寫。其實欣兒妹妹最關心的還是相公你,大概報一下平安就好了。再把歸期大致說一下。應該一個多月時間,我們就能回到江都。”
“嗯。”韓健拿著筷子,心中卻不由自主又想起他生父的事。
以前他也不覺得如此關心自己這輩子的身世,但被楊瑞這一說,他感覺像是心頭的什麽東西被引燃了。
他說到底並非是一個正常人,他怎麽來到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麽個原理,科學是解釋不通的,唯一能解釋的就是他再世為人,帶了前世的記憶。這些記憶卻是他的包袱。
到下午,韓健接見了幾名從洛陽北部戰場過來的將領,也並非全都是林詹所部。
林詹的兵馬已經過了黃河,正在收拾黃河北部沿岸的一些州縣,戰局目前來說對東王府這麵很有利。
北王府已將戰線北縮,一方麵要應對東王府,一麵又要應對西王軍。加上之前北王府損兵折將。此時的北王軍已經陷入守勢。這也是幾十年來長城一線戰局她們練就的本事,打鮮卑和渤海人,他們也是以守勢為主,關於何時該龜縮。何時該主動出擊。本王軍在這方麵可說是駕輕就熟。令東王軍和西王軍暫時都無法取得太大的進展。
到下午,宮裏麵已經派人出來傳遞邀請函,等於是傳達楊瑞的聖旨。進宮賜宴的問題,一些老臣自然是不用擔心自己不會被邀請,反倒是一些人,倒巴望著自己不在受邀之列。
韓健本來要與楊蓯兒一起進宮,但早些時候,楊瑞派人出來請楊蓯兒進宮,說是有事情商議。楊蓯兒便早些走了。
韓健理解為這是楊瑞對楊蓯兒示好,之前楊瑞與他吵架,令楊蓯兒頗為惶恐,這次楊瑞單獨邀約楊蓯兒,無非是示以姐妹之情,順帶與她說說私房話什麽的。因為一些事都已經挑明,楊瑞也不需要在楊蓯兒麵前藏著掖著,關係反而容易理清。
韓健到宮門口,已是日落黃昏,天色還很明亮。不少官員都在等候進宮,韓健到來,寧繡言的父親寧原迎過來。韓健看寧原模樣,應該是故意在等他。
“寧尚書。”見到寧原,韓健先拱手行禮。
“老臣惶恐。”寧原緊忙還禮,從懷裏拿出一份奏本模樣的東西,遞上前。
韓健沒有馬上去接,心說難道還是之前各家送上來名媛的名單不成?
“林尚書,這是……”
寧原解釋道:“殿下,這是各家為感謝殿下的幫助,聊表心意。之前殿下沒有接納各家的好意,隻好換了禮物,還請殿下笑納……”
韓健這才接過來,打開來一看,裏麵果然不再是什麽名媛的名字,而是城中不少田宅的地契房契。
產業這東西,曆來是各家維持自己勢力的基礎,有了田地和屋宅,才算是一個大的家族。這次這些家族肯這麽吐血把田宅送上,那必定又是有所求的。
“這禮物太貴重,本王可不敢收啊。”韓健把名單又遞還回去。
“殿下,您要是不收,老臣沒法回去跟各家交待。”寧原道,“而且,各家其實還想托殿下在陛下麵前說項,到了江都……各家要維持根本,不是還需要東王您多多照應?”
韓健笑了笑,果然還是有所求。
之前被楊餘所冷落的那些家族遷徙到江都的“慘況”,對於這些洛陽的舊貴來說,多少有些聽聞。那些家族雖然現在在江都混的還不錯,但初到江都之時,因為沒有田宅,空有銀子,因為融入不到當地的社會宗群中,使得處處受到掣肘。
而這次,這些家族又隨著女皇遷徙過去,必然又是要重新振興,原本家族的體係在江都已經形成,他們過去,不管是買田買地,還是說跟當地的世家溝通,要是沒有東王府的幫忙,可說是寸步難行。
“這些禮物,本王是不會收的。”韓健道,“這是本王的態度,寧尚書隻管回去對那些人說便是。他們到江都,本王也會一視同仁,而且他們是陛下的子民,陛下也會幫他們在江都暫時安居。讓他們把洛陽的田宅也留著,等回到洛陽,這些終究還是他們自己的。”
寧原聽韓健這麽說,除了有些放心,更多的還是擔心。
韓健話說的漂亮,到了江都到底會怎樣還不好說。連他自己都對未來一片茫然。現在他可是有女兒跟了東王,情況還要好些,要是連他自己都自身難保,更何況他人?
寧原作為這次向東王獻禮,而且求東王說項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對身後那些家族覺得也有些責任。
韓健與寧原一起進宮,路上不少官員都向韓健行禮,儼然把韓健當成了監國一般。
之前楊瑞是將韓健委任為監國,但在這次行軍乃至到進入到洛陽後,都是在以行軍為主,監國的事沒人再提。但誰都知道,現在女皇的地位也未必會比東王高,東王現在所掌控的不僅是洛陽城和江都一地,而是魏朝的半壁江山,包括南王楊洛川現在也在受東王府節製。
韓健與眾人直接去了宴會所召開的地方,便是文武殿。韓健來文武殿不少次,對周圍的環境也頗為熟悉。
到文武殿前的院子,韓健也見到了老丈人楊洛川,而楊洛川身邊所跟著的仍舊是楊蓯兒的舅舅黃義成,這次南王府來人頗為整齊,除了鎮南侯黃仕琅還在前線領兵,所在洛陽城的南王府軍將基本都到齊。
韓健隻是與楊洛川隨便寒暄兩句,這時候已經有太監和宮女出來招呼眾人入席。
因為這時代對於座位和座次沒有明確的說明,使得很多事都是現場安排,不過一些重要得到官員和將領,包括楊洛川和韓健,倒是有明確的座位。
韓健和楊洛川的位子仍舊是在主席之旁。眾人落座,不多時,楊瑞一身錦衣華服,帶著幾名小太監和宮女出來。
“參見陛下。”所有人起身躬身行禮。
楊瑞示意眾人可以無須拘禮落座,本身韓健和楊瑞便坐的很近,韓健坐下來,也驚訝打量著楊瑞,有問詢的意思。
楊瑞看了韓健一眼,微微一笑,那神情好似在說,你還怕我吃了你的東王妃不成?
楊瑞對在場眾人朗聲道:“今日乃是新春佳節,朕在這裏宴請眾位愛卿,也是想以這新年新光景,也希望我大魏早日結束戰亂紛爭,恢複太平。”
楊瑞話語結束,舉杯而起,以韓健和楊洛川為首,在場之人無不起身同飲。
三杯酒下肚,韓健獨自坐著還是有些別扭,本來楊蓯兒也是要與會的,上次楊瑞歸朝的宴會,楊蓯兒也出席了,這次卻被楊瑞留下,不知道楊瑞安的什麽心。
楊瑞的酒喝了,在場有些獻媚的大臣,便開始出來說新年賀詞。無不是讚頌楊瑞,歌功頌德的一套老話。
韓健聽了便覺得煩躁,這些人說這種場麵話,也不覺得麵紅耳赤,韓健聽了便覺得很假。不過礙於這時代的人很喜歡這種俗套的東西,他也就是聽聽,不言語。
新年賀詞那邊一過,宮闈中的一些禮樂班子開始出來獻藝助興,整個文武殿便有些嘈雜,每個人也不用像之前那麽拘謹,可以開懷暢飲。畢竟是女皇賜宴,很多中下層的官員可能一輩子也攤不上幾回,本身又沒清算的危險,在這裏也覺得很暢快。
“東王,一會你隨朕去接東王妃。”楊瑞突然笑著對韓健說了一句。
在人前,楊瑞說話很正式,不過態度上則有些**。
畢竟二人之前解開了心結。
韓健稍微靠前一些,問道:“為何將蓯兒留下?”
本來韓健和楊瑞這麽私下交談,別人肯定會有所懷疑,不過倒因為現在韓健是一國之棟梁,沒人會覺得韓健跟楊瑞說的不是公事。
“一會你自己不就知道了?”楊瑞又是諱莫如深一笑,隨即轉回頭去。
這時候韓健皺皺眉,看了眼坐在楊瑞左側的楊洛川,見楊洛川也在打量著這麵,本來還想細問,卻也隻能先罷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