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一爆發,便一發不可收拾。``x`九月初,豫州已被西王府和北王府兵馬兩邊夾擊,戰事之中,一座孤城風雨飄搖。誰也不知道豫州是否會跟上次江都兵馬來襲一般,可以轉危為安,甚至能結盟收場。
而在此時,東王府的第二路兵馬也進入南王府轄區。與林詹所部不同的是,這路兵馬一上來便擺明要攻城略地,因為豫州正遭受圍攻無暇他顧,東王府第二路兵馬便趁機將豫州與江都之間的州縣拿下,而且還打著盟友的名義“接管”,一時間竟未遭到任何抵抗。東王府兵不血刃便拿下十幾座城市。
在楊洛川得知韓健的“暴行”之後,大發雷霆,卻是無計可施。
當初是他主動與東王府結盟,現在東王府竟然拿結盟的事說事,而南王府的地方官也知道難敵東王府兵馬的進宮,幹脆來個不戰而降,投靠“王師”,如此一來也令楊洛川很失策,一些原本構築的防線和安排,在頃刻之間瓦解。
此時,韓健還在江都城裏悠哉悠哉,輕輕鬆鬆攻城略地中,也在繼續盤算著他的計劃。
南王府又一批使節派出來,這次楊洛川被逼上絕境,態度也有轉變。本來楊洛川是死活不談徹底依附江都的事,他以為憑南王府的實力,要阻擋西王府和北王府的聯軍並非難事。但到現在,他算是看清楚局勢,光平豫州的力量,別說是北王府和西王府。連東王府都應付不了,要是東王府繼續這麽騷擾下去,豫州很快便會“玩完”。
等到九月初九,南王府使節來到江都的同時,也帶來了楊洛川的親筆效忠信函。在信函上,楊洛川表示會支持正統的皇帝當今女皇,表示會將豫州之地劃歸到江都的管轄之下,豫州和江都將同時作為王師之地。
韓健在得到楊洛川的信函之後,還是沒有馬上下令馳援豫州,因為他所提出。楊洛川親自到江都來的事。楊洛川並未落實。
“健兒,既然南王如此誠意,你還不改變初衷,豫州若是城破。下一個便輪到江都了。”
東王府裏。韓鬆氏不斷在勸韓健得饒人處且饒人。已經將楊洛川逼到走投無路。按照韓鬆氏的意思,趕狗入窮巷並非好事,見好就收。這樣既解了豫州之困,也令楊洛川能安心來降。
“二娘,我不是在等出兵的機會嗎?現在豫州,是想救便能救的?”韓健好整以暇道。
“機會?怎樣的機會才算是好機會?豫州都這樣子了,你好歹也讓林將軍帶著的兵馬,擺出要救豫州的樣子,如此豫州就算失陷,最後你也能跟陛下或者是蓯兒那邊交待不是?”韓鬆氏有些急,她沒想到韓健這時候竟然也能如此淡定自若。
一個豫州,說是要救,結果兩個月下來,除了派出兩路兵馬,真是連點實際的事都沒做。若非韓鬆氏知道韓健不可能跟西王府或者是北王府有所勾結,她還真因為韓健是想害豫州,任由豫州被西王府或者是北王府攻克。
“二娘,林將軍的兵馬,也就兩三萬,加上新派出的這路兵馬,不過四五萬。西王府和北王府的兵馬,有十萬之眾,馳援了,還不是杯水車薪?”韓健道。
“豫州怎的也有城牆守候……”韓鬆氏苦口婆心一說,心想大概是韓健已有計劃,便問道,“健兒,你或者還有別的安排?”
“圍魏救趙。”韓健隨口道。
“這是……”
韓鬆氏想了半天,才想起來之前韓健的確還派了第三路的兵馬出去。
不過這一路兵馬,則出兵的很低調,是為了平息河南和山東一代地方上的叛亂,兵馬大約也隻有幾千兵馬,而且看起來都是老弱殘兵,沒什麽戰鬥力。韓鬆氏心裏一驚,難道韓健準備從這路兵馬上作出什麽文章?
韓健道:“二娘先安心等候,這兩天,該有消息了。”
韓鬆氏一怔,隨即她也不說話了。
在她看來,既然她已經放手,而韓健也能將東王府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條,她也不用事事都過問。韓健有了全盤計劃,她問了也隻是添亂。
此時在黃河一代,也的確由著不同尋常之事。東王府派出平亂的這路兵馬,從一出兵便長驅直入,取的並非是發生騷亂的河南和山東之地,而是直奔洛陽城。
開始之時,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韓健會如此的“狼子野心”,等反應過來東王府是想直接攻取洛陽時,才驚訝發現,整個洛陽周邊根本沒什麽防禦的力量。楊餘剛平息了軍中的嘩變,洛陽城周邊也沒多少兵馬,北王府和西王府同時出兵往豫州方向去,回援不及。而這時候,西王府和北王府也不能倉促撤兵,畢竟豫州城的一戰已經打響,隨便的撤軍,還是在豫州之地,別說是東王府的四五萬兵馬,就是楊洛川也不會憑白放棄這麽好的反擊機會。
洛陽,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之外,轉到視線之內,更多的人發覺了東王府的野心,這是準備直接趁亂拿下洛陽城,而不給小北王楊科以及西王楊平舉機會。
江都的這一路直奔洛陽的兵馬,人數算不上多,隻有五六千兵馬,若非臨近洛陽周邊被人發覺,人們甚至會將這樣一路兵馬所忽視。畢竟沒人相信五六千兵馬便可以攻克北朝的皇城洛陽,但事實就是如此,東王府就是如此“膽大妄為”地派出五六千兵馬攻打洛陽,一點都沒將楊餘的洛陽守軍放在眼裏。
九月上旬,注定各家都不安定。
本來豫州便已經風雨飄搖,現在洛陽突然戰事發生變化,令各家的注意力,從豫州方向轉到了洛陽。
畢竟豫州的覆滅隻意味著南王府的生死存亡,但洛陽城可關乎著整個魏朝皇室的正統地位。江都若是拿下洛陽,再有女皇正統地位作為支撐,西王府和北王府很可能隻能被迫繼續效忠,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意味著徹底成為“叛逆”,無轉圜餘地。而現在他們還可以說是為楊餘而賣命,到楊餘都不在,他們做什麽事,都隻是謀逆。
九月十六,東王府的這路兵馬距離洛陽城不到六十裏,隨時都可以望著洛陽城的城頭。
而此時,除了洛陽方麵作出了一些應對,北王府和西王府甚至為作出任何反應。這糧價距離洛陽最近的兵馬,也在千裏之外。
更稀奇的還在後麵,隨著東王府的兵馬臨近洛陽,原本洛陽周邊已經被楊餘的“朝廷軍”打的滿地找牙的叛軍,好似突然找到方向,一齊“投奔王師”,加上洛陽周邊一些“撥亂反正”的地方守備軍,隻有五六千兵馬的東王軍,一下子暴漲到十餘萬。這數字令西王府和北王府聽了便覺得可怕。
楊餘倉皇應對之下,根本是毫無辦法。明知道這“十萬大軍”不過是空殼子,裏麵有作戰能力的隻有江都那五六千兵馬,但十萬人馬,也足見百姓人心所向,要是強行要應付,那也是自尋死路。
在這種情況下,楊餘作出了一個令天下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麵對東王府大軍壓境,楊餘竟然帶著少數的隨從,在一千多兵馬的護送下棄城北上,直接置洛陽城於不顧。
等楊餘奔逃過了黃河,洛陽城內的一些權貴才意識到新皇帝“逃了”,留下一個爛攤子沒人管。
這時候,洛陽城內的人也是徹底慌了。隨著楊餘逃跑,到了北王府之地,楊科會不會收留他們還是問題。留下來,東王府的兵馬已經殺到眼前,他們畢竟在楊餘謀反的時候“助紂為虐”,女皇是否會原諒他們不好說,東王府那麽瑕疵必報,想全身而退那近乎是不可能。
原本是擺在楊餘麵前的問題,突然間沒了主事人,整個洛陽城內群龍無首,而此時,東王府的“十萬大軍”真正殺到了洛陽城下,這時候剛剛是九月十八。
洛陽城內的權貴,很多是隨著楊餘謀反的,但最後楊餘投奔北王府,卻沒將他們帶走,也就說他們根本被楊餘所“拋棄”。而在九月十七楊餘逃走的消息傳出來之後,東王軍中也隨即作出反應,派出一些人到洛陽城中進行遊說,主要是針對一些曾經跟東王府有所過節的將領和官員,試圖說服他們,直接投降東王府而不要做無謂的抵抗。
在經過幾天的遊說之後,洛陽城中防禦的兵馬,基本都作出了妥協。商定於九月二十二日開城投降。
便在此時,豫州的戰事仍舊在膠著狀態,不過北王府的兵馬,卻於九月十九日開始撤兵,而撤退的方向,也是往洛陽城方向,明擺著是要馳援洛陽,將楊餘丟了的洛陽城給搶回來。
從豫州到洛陽,兵馬就算是急行軍也要半個月以上時間。東王軍也瞅準了北王府兵馬回援不會太及時,而隨著北王府撤軍,西王軍也接連幾天沒有對豫州發動有規模的攻勢。
西王楊平舉也不想做“冤大頭”,這時候的豫州,已經成為“雞肋”,是否攻下意義不大。反倒是洛陽城,西王府和北王府覬覦了半天,現在卻被東王府“撿了現成”,他心中怎甘心?(未完待續。。)
而在此時,東王府的第二路兵馬也進入南王府轄區。與林詹所部不同的是,這路兵馬一上來便擺明要攻城略地,因為豫州正遭受圍攻無暇他顧,東王府第二路兵馬便趁機將豫州與江都之間的州縣拿下,而且還打著盟友的名義“接管”,一時間竟未遭到任何抵抗。東王府兵不血刃便拿下十幾座城市。
在楊洛川得知韓健的“暴行”之後,大發雷霆,卻是無計可施。
當初是他主動與東王府結盟,現在東王府竟然拿結盟的事說事,而南王府的地方官也知道難敵東王府兵馬的進宮,幹脆來個不戰而降,投靠“王師”,如此一來也令楊洛川很失策,一些原本構築的防線和安排,在頃刻之間瓦解。
此時,韓健還在江都城裏悠哉悠哉,輕輕鬆鬆攻城略地中,也在繼續盤算著他的計劃。
南王府又一批使節派出來,這次楊洛川被逼上絕境,態度也有轉變。本來楊洛川是死活不談徹底依附江都的事,他以為憑南王府的實力,要阻擋西王府和北王府的聯軍並非難事。但到現在,他算是看清楚局勢,光平豫州的力量,別說是北王府和西王府。連東王府都應付不了,要是東王府繼續這麽騷擾下去,豫州很快便會“玩完”。
等到九月初九,南王府使節來到江都的同時,也帶來了楊洛川的親筆效忠信函。在信函上,楊洛川表示會支持正統的皇帝當今女皇,表示會將豫州之地劃歸到江都的管轄之下,豫州和江都將同時作為王師之地。
韓健在得到楊洛川的信函之後,還是沒有馬上下令馳援豫州,因為他所提出。楊洛川親自到江都來的事。楊洛川並未落實。
“健兒,既然南王如此誠意,你還不改變初衷,豫州若是城破。下一個便輪到江都了。”
東王府裏。韓鬆氏不斷在勸韓健得饒人處且饒人。已經將楊洛川逼到走投無路。按照韓鬆氏的意思,趕狗入窮巷並非好事,見好就收。這樣既解了豫州之困,也令楊洛川能安心來降。
“二娘,我不是在等出兵的機會嗎?現在豫州,是想救便能救的?”韓健好整以暇道。
“機會?怎樣的機會才算是好機會?豫州都這樣子了,你好歹也讓林將軍帶著的兵馬,擺出要救豫州的樣子,如此豫州就算失陷,最後你也能跟陛下或者是蓯兒那邊交待不是?”韓鬆氏有些急,她沒想到韓健這時候竟然也能如此淡定自若。
一個豫州,說是要救,結果兩個月下來,除了派出兩路兵馬,真是連點實際的事都沒做。若非韓鬆氏知道韓健不可能跟西王府或者是北王府有所勾結,她還真因為韓健是想害豫州,任由豫州被西王府或者是北王府攻克。
“二娘,林將軍的兵馬,也就兩三萬,加上新派出的這路兵馬,不過四五萬。西王府和北王府的兵馬,有十萬之眾,馳援了,還不是杯水車薪?”韓健道。
“豫州怎的也有城牆守候……”韓鬆氏苦口婆心一說,心想大概是韓健已有計劃,便問道,“健兒,你或者還有別的安排?”
“圍魏救趙。”韓健隨口道。
“這是……”
韓鬆氏想了半天,才想起來之前韓健的確還派了第三路的兵馬出去。
不過這一路兵馬,則出兵的很低調,是為了平息河南和山東一代地方上的叛亂,兵馬大約也隻有幾千兵馬,而且看起來都是老弱殘兵,沒什麽戰鬥力。韓鬆氏心裏一驚,難道韓健準備從這路兵馬上作出什麽文章?
韓健道:“二娘先安心等候,這兩天,該有消息了。”
韓鬆氏一怔,隨即她也不說話了。
在她看來,既然她已經放手,而韓健也能將東王府的事打理的井井有條,她也不用事事都過問。韓健有了全盤計劃,她問了也隻是添亂。
此時在黃河一代,也的確由著不同尋常之事。東王府派出平亂的這路兵馬,從一出兵便長驅直入,取的並非是發生騷亂的河南和山東之地,而是直奔洛陽城。
開始之時,所有人都沒意識到韓健會如此的“狼子野心”,等反應過來東王府是想直接攻取洛陽時,才驚訝發現,整個洛陽周邊根本沒什麽防禦的力量。楊餘剛平息了軍中的嘩變,洛陽城周邊也沒多少兵馬,北王府和西王府同時出兵往豫州方向去,回援不及。而這時候,西王府和北王府也不能倉促撤兵,畢竟豫州城的一戰已經打響,隨便的撤軍,還是在豫州之地,別說是東王府的四五萬兵馬,就是楊洛川也不會憑白放棄這麽好的反擊機會。
洛陽,突然從人們的視線之外,轉到視線之內,更多的人發覺了東王府的野心,這是準備直接趁亂拿下洛陽城,而不給小北王楊科以及西王楊平舉機會。
江都的這一路直奔洛陽的兵馬,人數算不上多,隻有五六千兵馬,若非臨近洛陽周邊被人發覺,人們甚至會將這樣一路兵馬所忽視。畢竟沒人相信五六千兵馬便可以攻克北朝的皇城洛陽,但事實就是如此,東王府就是如此“膽大妄為”地派出五六千兵馬攻打洛陽,一點都沒將楊餘的洛陽守軍放在眼裏。
九月上旬,注定各家都不安定。
本來豫州便已經風雨飄搖,現在洛陽突然戰事發生變化,令各家的注意力,從豫州方向轉到了洛陽。
畢竟豫州的覆滅隻意味著南王府的生死存亡,但洛陽城可關乎著整個魏朝皇室的正統地位。江都若是拿下洛陽,再有女皇正統地位作為支撐,西王府和北王府很可能隻能被迫繼續效忠,再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意味著徹底成為“叛逆”,無轉圜餘地。而現在他們還可以說是為楊餘而賣命,到楊餘都不在,他們做什麽事,都隻是謀逆。
九月十六,東王府的這路兵馬距離洛陽城不到六十裏,隨時都可以望著洛陽城的城頭。
而此時,除了洛陽方麵作出了一些應對,北王府和西王府甚至為作出任何反應。這糧價距離洛陽最近的兵馬,也在千裏之外。
更稀奇的還在後麵,隨著東王府的兵馬臨近洛陽,原本洛陽周邊已經被楊餘的“朝廷軍”打的滿地找牙的叛軍,好似突然找到方向,一齊“投奔王師”,加上洛陽周邊一些“撥亂反正”的地方守備軍,隻有五六千兵馬的東王軍,一下子暴漲到十餘萬。這數字令西王府和北王府聽了便覺得可怕。
楊餘倉皇應對之下,根本是毫無辦法。明知道這“十萬大軍”不過是空殼子,裏麵有作戰能力的隻有江都那五六千兵馬,但十萬人馬,也足見百姓人心所向,要是強行要應付,那也是自尋死路。
在這種情況下,楊餘作出了一個令天下人都意想不到的舉動,麵對東王府大軍壓境,楊餘竟然帶著少數的隨從,在一千多兵馬的護送下棄城北上,直接置洛陽城於不顧。
等楊餘奔逃過了黃河,洛陽城內的一些權貴才意識到新皇帝“逃了”,留下一個爛攤子沒人管。
這時候,洛陽城內的人也是徹底慌了。隨著楊餘逃跑,到了北王府之地,楊科會不會收留他們還是問題。留下來,東王府的兵馬已經殺到眼前,他們畢竟在楊餘謀反的時候“助紂為虐”,女皇是否會原諒他們不好說,東王府那麽瑕疵必報,想全身而退那近乎是不可能。
原本是擺在楊餘麵前的問題,突然間沒了主事人,整個洛陽城內群龍無首,而此時,東王府的“十萬大軍”真正殺到了洛陽城下,這時候剛剛是九月十八。
洛陽城內的權貴,很多是隨著楊餘謀反的,但最後楊餘投奔北王府,卻沒將他們帶走,也就說他們根本被楊餘所“拋棄”。而在九月十七楊餘逃走的消息傳出來之後,東王軍中也隨即作出反應,派出一些人到洛陽城中進行遊說,主要是針對一些曾經跟東王府有所過節的將領和官員,試圖說服他們,直接投降東王府而不要做無謂的抵抗。
在經過幾天的遊說之後,洛陽城中防禦的兵馬,基本都作出了妥協。商定於九月二十二日開城投降。
便在此時,豫州的戰事仍舊在膠著狀態,不過北王府的兵馬,卻於九月十九日開始撤兵,而撤退的方向,也是往洛陽城方向,明擺著是要馳援洛陽,將楊餘丟了的洛陽城給搶回來。
從豫州到洛陽,兵馬就算是急行軍也要半個月以上時間。東王軍也瞅準了北王府兵馬回援不會太及時,而隨著北王府撤軍,西王軍也接連幾天沒有對豫州發動有規模的攻勢。
西王楊平舉也不想做“冤大頭”,這時候的豫州,已經成為“雞肋”,是否攻下意義不大。反倒是洛陽城,西王府和北王府覬覦了半天,現在卻被東王府“撿了現成”,他心中怎甘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