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下來,女皇可說不動聲色。沉默是金,女皇不言語,韓健也不好去搭腔。
韓健期冀的變化絲毫沒有,倒令他產生一絲錯覺,難道女皇的舌頭壞掉了,連菜裏的“花樣”都沒吃出來?
這頓飯看起來豐富,但飯桌要比想象中沉悶許多,沒有酒水,也沒有歌舞助興,完全是一頓悶聲飯。女皇在場,很多人不能自在就食,一頓飯吃完,韓健覺得自己勉強吃了個半飽而已。
宴席撤下,茶水奉上。這時候剛到上更時分,女皇借口勞累,便要離開。
“陛下,臣陪您回寢宮。”韓健自告奮勇上前道。
在外人聽來,韓健不過是盡他臣子的本份,護送女皇回去。但女皇聽了,卻微微蹙眉,韓健的話明顯是對她有所暗示。
“東王有心了,朕自行回去便是。你還是送顧太傅和顧夫人回府。”女皇自然一笑道。
&★`小說★.;顧唯潘行禮道:“老臣愧不敢當,東王還是先護送陛下著緊。”
韓健沒想到這時候顧唯潘也會如此“識相”,這主要是取決於顧唯潘並不知道他對女皇的心思。
女皇聽顧唯潘這麽說,再想拒絕,似乎也難以出口。
看著韓健臉上帶著幾分笑容,女皇心中便覺得有幾分來氣,這哪裏是要護送她走,簡直是來裹挾的,要是在路上或者是到了寢宮,韓健作出什麽“不軌”的事,她還真不知該怎的應付。雖然她自信在武功上。勝過韓健不少,但一旦動起手來,事情就沒那麽容易平息。
韓健跟韓鬆氏交待了兩句,然後出得東王府大門。這時候顧府的轎子和女皇的鑾駕都在等候,也有不少江都的百姓在圍觀,不過因為東王府侍衛的阻攔,圍觀的百姓也隻能退到百步開外,並不能靠近東王府正門。
“陛下,請您上攆。”韓健笑著躬身道。
女皇突然靠過來,低聲說了一句:“再多言。信不信朕踩著你上攆?”
“嗯?”韓健聽這話不太“對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威脅,也好似在開玩笑。不過女皇臉色的嚴肅說明女皇並非是跟他開玩笑。
韓健尷尬一笑,退到一邊,他可不想真的當了女皇的馬凳。
等女皇上了皇攆。韓健則上馬跟隨在後。一行侍衛護送。一路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江都的百姓紛紛出來圍觀,見到女皇的鑾駕和東王的坐騎,情緒都有些激動。
等女皇的鑾駕回到寢宮。韓健下馬,親自上前扶女皇下鑾駕。
韓健伸出手,女皇卻並不扶。韓健再次顯得有些尷尬,隨後女皇很輕盈落地,韓健感覺這好似是女皇在提醒他,我是有武功的!
韓健倒不怕這些,他送女皇回寢宮,更多的是表現一種姿態,打破城中的一些關於東王和女皇不合的謠言。至於他跟女皇的關係,他也知道不能操之過急,不過他相對還是會表現的“無賴”一些,他覺得隻有如此才會更有機會。
韓健親自陪同女皇到了公館之內,等從寢宮內出來幾名宮女,女皇也要進去,這時候韓健仍舊沒有留步的意思。
“東王,朕送給你的美人,你覺得如何?”女皇突然問道。
韓健對“美人”這樣的字眼覺得有些刺耳,一笑道:“美人再美,終究非臣心中所望。臣心中掛念的,想必陛下很清楚。”
“是嗎?”女皇瞪了韓健一眼,道,“你回去吧。朕要進去休息,沒什麽事,不要隨便過來打攪。”
“臣還有些事,想對陛下奏報。”韓健仍舊很執著奏請道。
女皇看了眼,這時候朝廷裏負責值夜的一些朝臣也在公館正院裏,都是在目送她進寢宮之內。這時候,韓健以公事來“煩擾”她,她很清楚韓健隻是想假公濟私,卻也不太好拒絕。但她還是不會給韓健進她寢宮的機會。
“到外麵說。”女皇道。
“不用。”韓健道,“臣在這裏說便可。”
女皇打量著韓健,微微點頭道:“你說。”
“陛下,臣請奏,為陛下修建行宮,可以令陛下住的舒適一些。”韓健朗聲道。
女皇皺眉,這就是韓健顯得沒事的奏報?聽著好似是獻媚,她本應當場回絕,但她又怕回絕了直接落進韓健的“圈套”,她對韓健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韓健的“陰險”是令人難以估量的。
“此事回頭再議。朕暫且不需要什麽舒適,更重要的,是早日鏟除奸佞,重新奠定我魏朝江山。”女皇嚴詞道。
說著,女皇轉身便要往寢宮裏走,韓健又朗聲道:“陛下,臣還有事請奏。”
“還有事?你能不能一次說完?”女皇轉過身,有些不耐煩看著韓健。
“臣隻是想告訴陛下,臣明日會來給陛下請安。”韓健笑盈盈說道。
女皇當場有些氣結,明知道韓健是在沒事找事,可在公開場合,她還不能直接喝斥韓健,隻能跟他這麽打馬虎眼。她很清楚韓健的用意,反正就是想利用一切機會來靠近她,達成追求的目的。
“嗯。”女皇微微點頭,“東王還有其他事?”
韓健一笑道:“回陛下,再無他事。”
女皇臨別,又瞪了韓健一眼,才回到寢宮之內。韓健這次果然老老實實,什麽話都不說,立在那,等目送女皇進了寢宮,才轉身回來,要回東王府。
一頓家宴,韓健覺得這算是一次“預演”,早晚女皇會跟他成為“一家人”,早些習慣東王府的起居也是好的。韓健原本打算將女皇在東王府留宿,最後卻未成行,這也算是今日家宴中美中不足的地方。
韓健從公館出來,並未回東王府,而是折道去了大西柳在江都城裏的秘密據點。
韓健帶的人不多,卻也都是他的親隨,一路上也沒引起什麽人注意。不過韓健也不敢掉以輕心,他也知道,隻要他去找過大西柳,大西柳便要換“根據地”,這也是洛夫人的人行事的習慣。
“給少公子請安。”大西柳見到韓健,恭敬行禮。
華燈初上,江都城裏倒是很熱鬧,堪比洛陽城。韓健立在窗口,看了看窗外熱鬧的景象,轉過身道:“讓你查的事,可有消息?”
“回少公子,北方出兵之事,現在已經有所眉目。”大西柳回稟道,“北王府說是援救洛陽,不過隻派出兩千兵馬,而且未過黃河。西王府出兵消息為真,大約有四五萬兵馬,進軍速度緩慢,應該還是在觀望洛陽的局勢。”
“嗯。”韓健微微點頭。
這些消息,綜合各方麵所得,也基本可以確定。西王府和北王府發兵洛陽,並未有實際性的動向,都是在觀察洛陽時局的進一步變化。
趁亂撿便宜,是西王楊平舉的想法。楊平舉這些年也算是“韜光養晦”,除了鎮壓一下境內西涼舊部的反叛,西都境內也算大致平靜。這時候他已經竊占了長安城,整個關中都落在他手上,可說已經有了占山為王的條件。自古得關中者得天下,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關中,楊平舉本就沒有操之過急的理由。
至於北王方麵,作出出兵的安排,也僅僅是製衡一下西王府出兵的影響。
這次西王府出兵打的是勤王的口號,勤的王,不是江都的女皇,而是身處在洛陽城的楊餘。這時候本來就是跟楊餘統一戰線的楊科,若是不作出一些安排,隻會令楊餘一黨對楊科徹底失望,說不定楊餘狗急跳牆,會引狼入室,到時候西王軍進到洛陽城內,北王府再想攻取洛陽便會難上加難。
“慎刑司方麵的事,你調查的如何?”韓健對洛陽的情況算是了若指掌,大西柳並不能帶給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他反而更關係慎刑司體係上的運轉。
雖然慎刑司體係,照理說是朝廷的體係,如今他是魏朝的監國,那一切也該在他的掌握之下。但實際上,這套體係隻是名義上在為東王府效力,其實背地裏效忠的一直都是女皇。而在兩個時辰之前,韓健意識到女皇身邊並不止隻有易蝶一個幫手的時候,便感覺慎刑司體係可能還有他人在負責,這個人可能是神秘的上聽處副首席大臣淩鈞。韓健突然也感覺一把劍懸在頭上。
最重要的是,韓健覺得,既然自己要追求女皇,便要剪除女皇身邊除了自己之外所有其他的幫手,隻有這樣,女皇才會覺得孤單和無助,到時候女皇才會想,是不是應該“從了他”。
“回少公子,易布庫使這些日子,並非去找尋陛下,而是……”
大西柳湊上前,在韓健耳邊低聲說了一句,韓健的神色繼而冷淡下來。
“你是說,易布庫使,去找了一些江湖人?”韓健眉頭緊皺,問道。
“是。”大西柳回道。
韓健冷冷一笑,他開始覺得事情有點意思。
本來他覺得,易蝶當時帶著包袱離開,是想找尋女皇下落。再或者是去見什麽重要的人物,而這人物,應該是跟慎刑司體係有關。但他萬萬沒想到,易蝶居然會跟江湖中人還有牽扯,而這些人,也並非亂黨中人,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組織。(未完待續……)
韓健期冀的變化絲毫沒有,倒令他產生一絲錯覺,難道女皇的舌頭壞掉了,連菜裏的“花樣”都沒吃出來?
這頓飯看起來豐富,但飯桌要比想象中沉悶許多,沒有酒水,也沒有歌舞助興,完全是一頓悶聲飯。女皇在場,很多人不能自在就食,一頓飯吃完,韓健覺得自己勉強吃了個半飽而已。
宴席撤下,茶水奉上。這時候剛到上更時分,女皇借口勞累,便要離開。
“陛下,臣陪您回寢宮。”韓健自告奮勇上前道。
在外人聽來,韓健不過是盡他臣子的本份,護送女皇回去。但女皇聽了,卻微微蹙眉,韓健的話明顯是對她有所暗示。
“東王有心了,朕自行回去便是。你還是送顧太傅和顧夫人回府。”女皇自然一笑道。
&★`小說★.;顧唯潘行禮道:“老臣愧不敢當,東王還是先護送陛下著緊。”
韓健沒想到這時候顧唯潘也會如此“識相”,這主要是取決於顧唯潘並不知道他對女皇的心思。
女皇聽顧唯潘這麽說,再想拒絕,似乎也難以出口。
看著韓健臉上帶著幾分笑容,女皇心中便覺得有幾分來氣,這哪裏是要護送她走,簡直是來裹挾的,要是在路上或者是到了寢宮,韓健作出什麽“不軌”的事,她還真不知該怎的應付。雖然她自信在武功上。勝過韓健不少,但一旦動起手來,事情就沒那麽容易平息。
韓健跟韓鬆氏交待了兩句,然後出得東王府大門。這時候顧府的轎子和女皇的鑾駕都在等候,也有不少江都的百姓在圍觀,不過因為東王府侍衛的阻攔,圍觀的百姓也隻能退到百步開外,並不能靠近東王府正門。
“陛下,請您上攆。”韓健笑著躬身道。
女皇突然靠過來,低聲說了一句:“再多言。信不信朕踩著你上攆?”
“嗯?”韓健聽這話不太“對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威脅,也好似在開玩笑。不過女皇臉色的嚴肅說明女皇並非是跟他開玩笑。
韓健尷尬一笑,退到一邊,他可不想真的當了女皇的馬凳。
等女皇上了皇攆。韓健則上馬跟隨在後。一行侍衛護送。一路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江都的百姓紛紛出來圍觀,見到女皇的鑾駕和東王的坐騎,情緒都有些激動。
等女皇的鑾駕回到寢宮。韓健下馬,親自上前扶女皇下鑾駕。
韓健伸出手,女皇卻並不扶。韓健再次顯得有些尷尬,隨後女皇很輕盈落地,韓健感覺這好似是女皇在提醒他,我是有武功的!
韓健倒不怕這些,他送女皇回寢宮,更多的是表現一種姿態,打破城中的一些關於東王和女皇不合的謠言。至於他跟女皇的關係,他也知道不能操之過急,不過他相對還是會表現的“無賴”一些,他覺得隻有如此才會更有機會。
韓健親自陪同女皇到了公館之內,等從寢宮內出來幾名宮女,女皇也要進去,這時候韓健仍舊沒有留步的意思。
“東王,朕送給你的美人,你覺得如何?”女皇突然問道。
韓健對“美人”這樣的字眼覺得有些刺耳,一笑道:“美人再美,終究非臣心中所望。臣心中掛念的,想必陛下很清楚。”
“是嗎?”女皇瞪了韓健一眼,道,“你回去吧。朕要進去休息,沒什麽事,不要隨便過來打攪。”
“臣還有些事,想對陛下奏報。”韓健仍舊很執著奏請道。
女皇看了眼,這時候朝廷裏負責值夜的一些朝臣也在公館正院裏,都是在目送她進寢宮之內。這時候,韓健以公事來“煩擾”她,她很清楚韓健隻是想假公濟私,卻也不太好拒絕。但她還是不會給韓健進她寢宮的機會。
“到外麵說。”女皇道。
“不用。”韓健道,“臣在這裏說便可。”
女皇打量著韓健,微微點頭道:“你說。”
“陛下,臣請奏,為陛下修建行宮,可以令陛下住的舒適一些。”韓健朗聲道。
女皇皺眉,這就是韓健顯得沒事的奏報?聽著好似是獻媚,她本應當場回絕,但她又怕回絕了直接落進韓健的“圈套”,她對韓健的性格多少有些了解,韓健的“陰險”是令人難以估量的。
“此事回頭再議。朕暫且不需要什麽舒適,更重要的,是早日鏟除奸佞,重新奠定我魏朝江山。”女皇嚴詞道。
說著,女皇轉身便要往寢宮裏走,韓健又朗聲道:“陛下,臣還有事請奏。”
“還有事?你能不能一次說完?”女皇轉過身,有些不耐煩看著韓健。
“臣隻是想告訴陛下,臣明日會來給陛下請安。”韓健笑盈盈說道。
女皇當場有些氣結,明知道韓健是在沒事找事,可在公開場合,她還不能直接喝斥韓健,隻能跟他這麽打馬虎眼。她很清楚韓健的用意,反正就是想利用一切機會來靠近她,達成追求的目的。
“嗯。”女皇微微點頭,“東王還有其他事?”
韓健一笑道:“回陛下,再無他事。”
女皇臨別,又瞪了韓健一眼,才回到寢宮之內。韓健這次果然老老實實,什麽話都不說,立在那,等目送女皇進了寢宮,才轉身回來,要回東王府。
一頓家宴,韓健覺得這算是一次“預演”,早晚女皇會跟他成為“一家人”,早些習慣東王府的起居也是好的。韓健原本打算將女皇在東王府留宿,最後卻未成行,這也算是今日家宴中美中不足的地方。
韓健從公館出來,並未回東王府,而是折道去了大西柳在江都城裏的秘密據點。
韓健帶的人不多,卻也都是他的親隨,一路上也沒引起什麽人注意。不過韓健也不敢掉以輕心,他也知道,隻要他去找過大西柳,大西柳便要換“根據地”,這也是洛夫人的人行事的習慣。
“給少公子請安。”大西柳見到韓健,恭敬行禮。
華燈初上,江都城裏倒是很熱鬧,堪比洛陽城。韓健立在窗口,看了看窗外熱鬧的景象,轉過身道:“讓你查的事,可有消息?”
“回少公子,北方出兵之事,現在已經有所眉目。”大西柳回稟道,“北王府說是援救洛陽,不過隻派出兩千兵馬,而且未過黃河。西王府出兵消息為真,大約有四五萬兵馬,進軍速度緩慢,應該還是在觀望洛陽的局勢。”
“嗯。”韓健微微點頭。
這些消息,綜合各方麵所得,也基本可以確定。西王府和北王府發兵洛陽,並未有實際性的動向,都是在觀察洛陽時局的進一步變化。
趁亂撿便宜,是西王楊平舉的想法。楊平舉這些年也算是“韜光養晦”,除了鎮壓一下境內西涼舊部的反叛,西都境內也算大致平靜。這時候他已經竊占了長安城,整個關中都落在他手上,可說已經有了占山為王的條件。自古得關中者得天下,有了進可攻退可守的關中,楊平舉本就沒有操之過急的理由。
至於北王方麵,作出出兵的安排,也僅僅是製衡一下西王府出兵的影響。
這次西王府出兵打的是勤王的口號,勤的王,不是江都的女皇,而是身處在洛陽城的楊餘。這時候本來就是跟楊餘統一戰線的楊科,若是不作出一些安排,隻會令楊餘一黨對楊科徹底失望,說不定楊餘狗急跳牆,會引狼入室,到時候西王軍進到洛陽城內,北王府再想攻取洛陽便會難上加難。
“慎刑司方麵的事,你調查的如何?”韓健對洛陽的情況算是了若指掌,大西柳並不能帶給他更多有價值的情報,他反而更關係慎刑司體係上的運轉。
雖然慎刑司體係,照理說是朝廷的體係,如今他是魏朝的監國,那一切也該在他的掌握之下。但實際上,這套體係隻是名義上在為東王府效力,其實背地裏效忠的一直都是女皇。而在兩個時辰之前,韓健意識到女皇身邊並不止隻有易蝶一個幫手的時候,便感覺慎刑司體係可能還有他人在負責,這個人可能是神秘的上聽處副首席大臣淩鈞。韓健突然也感覺一把劍懸在頭上。
最重要的是,韓健覺得,既然自己要追求女皇,便要剪除女皇身邊除了自己之外所有其他的幫手,隻有這樣,女皇才會覺得孤單和無助,到時候女皇才會想,是不是應該“從了他”。
“回少公子,易布庫使這些日子,並非去找尋陛下,而是……”
大西柳湊上前,在韓健耳邊低聲說了一句,韓健的神色繼而冷淡下來。
“你是說,易布庫使,去找了一些江湖人?”韓健眉頭緊皺,問道。
“是。”大西柳回道。
韓健冷冷一笑,他開始覺得事情有點意思。
本來他覺得,易蝶當時帶著包袱離開,是想找尋女皇下落。再或者是去見什麽重要的人物,而這人物,應該是跟慎刑司體係有關。但他萬萬沒想到,易蝶居然會跟江湖中人還有牽扯,而這些人,也並非亂黨中人,而是一些不知名的組織。(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