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欣兒畢竟係出名門,禮數足說話也大方得體,韓鬆氏看過之後,含笑點頭,似乎對這位未來東王妃很滿意。
“顧小姐如此顧得大體,看來這次我家東王也是好眼光。”韓鬆氏笑道。
顧欣兒聽到這般話,登時羞喜地低下頭。而韓健則怨怪地看了韓鬆氏一眼,這話在人前說出來很不是時候,尤其是楊蓯兒也走過來,這話好似是有意跟南王府挑釁似的。
“晚輩拜見郡王妃。”楊蓯兒走上前行禮,語氣不冷不淡,有了之前表白心跡的事之後,韓健也不知此時的楊蓯兒是何心理。韓健心想這次楊蓯兒過來也隻是禮節性拜會。
因為楊蓯兒並未自報身份,而韓鬆氏也未見過楊蓯兒,因而不識。
“二娘,這位是南王府二小姐。”韓健語氣平淡引介道。
“原來是南王府郡主。”韓鬆氏微微欠身道,“有勞郡主對我家東王一路上照顧。”
“郡王妃言重,同為朝廷效命,晚輩所作也是份屬應當。”楊蓯兒說道。
韓鬆氏一笑點頭,相比於對顧欣兒的熱情,這次她更多出自官場禮節上的敷衍。韓健看出來,韓鬆氏已經把顧欣兒當成是“自己人”,而眼前的楊蓯兒,顧鬆氏則是當成是同僚甚至是政敵對待。
見禮之後,韓鬆氏便要跟韓健商量繼續南下事宜,因而涉及到一些軍事秘密,韓鬆氏自然是不想讓楊蓯兒一起參與。楊蓯兒也很識相。上前見禮之後便離開。
“健兒,你跟南王府郡主,有何事發生?”到了一邊,韓鬆氏才麵色沉靜問道。
韓健沒想到自己這個二娘觀人於微,能這麽快判斷他和楊蓯兒之間“有事”。
韓健一笑道:“能有什麽事?二娘是否多心了?”
“唉!健兒,可跟你說,南王府郡主可不比常人,為娘能看得出,她對你有意,你莫動了心才是。”
一句話說的韓健感覺無地自容一般。韓健也沒料到韓鬆氏觀人的水平到如此境地。隻是幾句對話便能察覺到這些?還是韓鬆氏提前聽到什麽風聲?
“二娘,這次你帶了多少兵馬前來?”韓健轉開話題問道。
韓鬆氏道:“這次二娘出來的急,加之南邊情勢緊張,要留下兵馬駐守。帶的人馬並不多。大約有五千騎。”
“不少了。”韓健笑道。“有了二娘坐鎮,我就放心多了,至少不用再成天提心吊膽逃命了。”
韓鬆氏白了韓健一眼道:“長大了。說話也沒個正經模樣,這時候還嬉皮笑臉。聽張侍衛說,你這一路上犯險的事沒少做,你忘了自己是東王府的頂梁柱,日後要靠你把東王府支撐起來?”
“二娘,別聽張侍衛瞎說,他跟三娘一樣,都是以我安危至上,做點事他們就覺得是在冒險。”韓健道。
“那陛下說的總不會冤枉了你吧?”韓鬆氏打量著韓健,目光中既有憐愛,也帶著幾分長輩對晚輩的斥責,“陛下也說你做事衝動,唉!不過陛下還是很疼你的,你以後就會明白的。”
韓健聽這話有些不對味,女皇體恤他這個“屬下”,用到“疼你”這樣的字眼合適?
不過韓鬆氏顯然沒有要解釋一番的意思,說完這些,韓鬆氏便是重點要跟韓健商量繼續南下的事,包括走的路線,還要沿途避開那些城市。
“現在朝廷發喪,地方上知道大賓,又有朝廷對你無端的汙蔑,地方上有好事的將官,會對你不利。所以我們還是盡量走一些平穩的路線,也要盡快到我江都之地,到時就可以發詔勤王。”韓鬆氏最後說道。
“行,這些事由二娘你安排吧。”韓健笑道,“有二娘在,我就老實當個乖孩子,事事由二娘勞心就好。”
“唉!你啊你,說你什麽好。”韓鬆氏指了指韓健,有些哀其不爭的模樣,不過最後忍不住露出的笑容則說明,他對韓健這一路上所表現出來的膽識和謀略還是很滿意的。
有了東王府兵馬到來,果然之後的行程順了許多。
東王府兵馬到來所帶來的不但是援兵,還有補給上的支助,勞累了一路的馬匹也可以換成精良的戰馬,車駕也可以用新的,斷了的車軸也可以替換,加上食物和衣物上的補給,整個隊伍好似煥然一新一般。接下來幾日,即便沒有加緊趕路走,一天也能行出七八十裏甚至是上百裏路。
轉眼到了十月底,一行抵達了東王府北邊境城市禪州。這一路上的緊趕慢趕也算告一段落,隊伍也再不用避開城鎮,可以進城駐紮休息。
進城是下午,韓健無須準備什麽,直接先進州府衙門的高床軟枕上歇息。這是他自己的地界,他就是山大王,什麽都是他說了算。
“健兒,你很累嗎?晚上有犒勞將士的餐宴,你要出席下。”韓鬆氏過來,用教訓的口吻說道。
“知道了,我會準時出席。”韓健躺在床榻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說道。
這床榻,半年多前他往洛陽途中也曾睡過,現在睡上去還是那麽熟悉的感覺。
“還有,今晚有件事,陛下想當眾宣布,提前知會你一聲,是你跟顧家小姐婚事的。陛下想一到江都,便給你和顧家小姐賜婚。”韓鬆氏補充道。
韓健坐起身,道:“二娘,事情沒那麽急吧?”
“還不急?”韓鬆氏白韓健一眼道,“陛下給你賜婚,是多大的榮幸,你還不知珍惜,一而再拒絕。這次陛下幸蒙脫難,日後要靠我們東王府來發起勤王,你畢竟年紀尚幼,要是不成家立室,怎能服眾?這婚事,二娘已替你答應下來,陛下也說了,這次不容你拒絕。”
韓健勉強點頭,下了床榻親自送韓鬆氏出了門口。
回到屋裏,韓健心下仍舊感覺很為難。他不是不想娶顧欣兒,有了這一路上的患難與共,他也迫不及待要早些讓顧欣兒進門。但關鍵是他心理上對楊蓯兒的愧疚感。
在危難之時,楊蓯兒甚至會主動提出來與他並肩而戰一同赴死,而在她感覺必死之前,最想知道的也隻是一個天真明知是謊言的答案。想到楊蓯兒在得知他和顧欣兒的婚事既定為事實時心灰意冷的感覺,他便心裏有些刺痛,他很清楚有些人不能虧欠,尤其是對他付出了真心實意對他有恩的女人。
可女皇要宣布賜婚,他也無法阻攔,再怎麽說那也是當今魏朝的皇帝,而他隻是東王。
韓健帶著幾分恍惚參加了當晚的餐宴,因為將士行軍途中不得飲酒,因而這次的宴會也隻是有食物供應。地方州府為了迎接女皇和東王的到來,準備了食物迎接,食物很豐盛,全軍上下都有犒勞。而南王府的將士也有一份。
作為這次餐宴的發起者,女皇親自出席慰問將士,這也是女皇近三個月一來第一次公開露麵。女皇也在用這種方式令謠言不攻自破。
宴會之後,女皇象征性地召見隨行的大臣和地方官,韓健和楊蓯兒等人都有出席,連黃烈這樣有官爵在身的也有一份。
女皇召見大臣,主要也是為勤王的天下高書做準備。寫勤王詔,自然要以筆力雄厚的大儒來寫合適,而這次通過東王府營救出來的大臣中,也有幾個才學頗豐的。
在召見最後,女皇當眾宣布了要給東王賜婚。一眾大臣雖然早就知道韓健跟顧家小姐的關係,到此時也不禁紛紛上前對韓健和顧唯潘二人道賀。跟以往排斥的態度不同,這次顧唯潘也老懷安慰,一一對過來道賀之人答謝。
隨著女皇離開,韓健發覺楊蓯兒失落地獨自離開,形單影隻,而黃烈作為韓健的“好友”,則是留下來“同樂”。
韓健看到楊蓯兒的背影,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此時他又不適合追上去說什麽。如同開始他跟楊蓯兒相識時的處境,很多事不是他們所能決定,好像東王府和南王府之間的紛爭,好像有些事本身就沒有雙贏的餘地。
從州府衙門回到落榻的地方,韓健心裏都在想著楊蓯兒。越想越覺得放不下。
現在他跟顧欣兒的婚事算是塵埃落定,回到江都,即刻他就會跟顧欣兒完婚,這是預示著他這個東王成年的標誌,成家立室也是這個時代男子成年的標誌。韓健第一次對這次的婚事不怎麽期待起來,因為他知道這會傷害了另一個對他所付出的女人。
韓健一夜都沒入睡,本來第二天還要繼續南行,他應該休息好,但被一些事煩擾,他怎麽也無法睡著。
到快天亮時,他終於決定要去跟楊蓯兒說清楚,既然不能皆大歡喜,也總該讓楊蓯兒得到她所想知道的答案,哪怕那個答案隻是謊言。
韓健到南王府駐地,發現黃烈蹲在門口跟東王府侍衛說話。
“你怎麽在這?”韓健問道。
“韓兄?”黃烈見到韓健,如同見到救星一般,拉著韓健的衣袖道,“你可要給我想個辦法才好。我表妹她……連個招呼都不打,自己走了!要是她回去跟我姑父說,違抗軍令的事是我做的,我可慘了!”(未完待續……)
“顧小姐如此顧得大體,看來這次我家東王也是好眼光。”韓鬆氏笑道。
顧欣兒聽到這般話,登時羞喜地低下頭。而韓健則怨怪地看了韓鬆氏一眼,這話在人前說出來很不是時候,尤其是楊蓯兒也走過來,這話好似是有意跟南王府挑釁似的。
“晚輩拜見郡王妃。”楊蓯兒走上前行禮,語氣不冷不淡,有了之前表白心跡的事之後,韓健也不知此時的楊蓯兒是何心理。韓健心想這次楊蓯兒過來也隻是禮節性拜會。
因為楊蓯兒並未自報身份,而韓鬆氏也未見過楊蓯兒,因而不識。
“二娘,這位是南王府二小姐。”韓健語氣平淡引介道。
“原來是南王府郡主。”韓鬆氏微微欠身道,“有勞郡主對我家東王一路上照顧。”
“郡王妃言重,同為朝廷效命,晚輩所作也是份屬應當。”楊蓯兒說道。
韓鬆氏一笑點頭,相比於對顧欣兒的熱情,這次她更多出自官場禮節上的敷衍。韓健看出來,韓鬆氏已經把顧欣兒當成是“自己人”,而眼前的楊蓯兒,顧鬆氏則是當成是同僚甚至是政敵對待。
見禮之後,韓鬆氏便要跟韓健商量繼續南下事宜,因而涉及到一些軍事秘密,韓鬆氏自然是不想讓楊蓯兒一起參與。楊蓯兒也很識相。上前見禮之後便離開。
“健兒,你跟南王府郡主,有何事發生?”到了一邊,韓鬆氏才麵色沉靜問道。
韓健沒想到自己這個二娘觀人於微,能這麽快判斷他和楊蓯兒之間“有事”。
韓健一笑道:“能有什麽事?二娘是否多心了?”
“唉!健兒,可跟你說,南王府郡主可不比常人,為娘能看得出,她對你有意,你莫動了心才是。”
一句話說的韓健感覺無地自容一般。韓健也沒料到韓鬆氏觀人的水平到如此境地。隻是幾句對話便能察覺到這些?還是韓鬆氏提前聽到什麽風聲?
“二娘,這次你帶了多少兵馬前來?”韓健轉開話題問道。
韓鬆氏道:“這次二娘出來的急,加之南邊情勢緊張,要留下兵馬駐守。帶的人馬並不多。大約有五千騎。”
“不少了。”韓健笑道。“有了二娘坐鎮,我就放心多了,至少不用再成天提心吊膽逃命了。”
韓鬆氏白了韓健一眼道:“長大了。說話也沒個正經模樣,這時候還嬉皮笑臉。聽張侍衛說,你這一路上犯險的事沒少做,你忘了自己是東王府的頂梁柱,日後要靠你把東王府支撐起來?”
“二娘,別聽張侍衛瞎說,他跟三娘一樣,都是以我安危至上,做點事他們就覺得是在冒險。”韓健道。
“那陛下說的總不會冤枉了你吧?”韓鬆氏打量著韓健,目光中既有憐愛,也帶著幾分長輩對晚輩的斥責,“陛下也說你做事衝動,唉!不過陛下還是很疼你的,你以後就會明白的。”
韓健聽這話有些不對味,女皇體恤他這個“屬下”,用到“疼你”這樣的字眼合適?
不過韓鬆氏顯然沒有要解釋一番的意思,說完這些,韓鬆氏便是重點要跟韓健商量繼續南下的事,包括走的路線,還要沿途避開那些城市。
“現在朝廷發喪,地方上知道大賓,又有朝廷對你無端的汙蔑,地方上有好事的將官,會對你不利。所以我們還是盡量走一些平穩的路線,也要盡快到我江都之地,到時就可以發詔勤王。”韓鬆氏最後說道。
“行,這些事由二娘你安排吧。”韓健笑道,“有二娘在,我就老實當個乖孩子,事事由二娘勞心就好。”
“唉!你啊你,說你什麽好。”韓鬆氏指了指韓健,有些哀其不爭的模樣,不過最後忍不住露出的笑容則說明,他對韓健這一路上所表現出來的膽識和謀略還是很滿意的。
有了東王府兵馬到來,果然之後的行程順了許多。
東王府兵馬到來所帶來的不但是援兵,還有補給上的支助,勞累了一路的馬匹也可以換成精良的戰馬,車駕也可以用新的,斷了的車軸也可以替換,加上食物和衣物上的補給,整個隊伍好似煥然一新一般。接下來幾日,即便沒有加緊趕路走,一天也能行出七八十裏甚至是上百裏路。
轉眼到了十月底,一行抵達了東王府北邊境城市禪州。這一路上的緊趕慢趕也算告一段落,隊伍也再不用避開城鎮,可以進城駐紮休息。
進城是下午,韓健無須準備什麽,直接先進州府衙門的高床軟枕上歇息。這是他自己的地界,他就是山大王,什麽都是他說了算。
“健兒,你很累嗎?晚上有犒勞將士的餐宴,你要出席下。”韓鬆氏過來,用教訓的口吻說道。
“知道了,我會準時出席。”韓健躺在床榻上一副無所謂的模樣說道。
這床榻,半年多前他往洛陽途中也曾睡過,現在睡上去還是那麽熟悉的感覺。
“還有,今晚有件事,陛下想當眾宣布,提前知會你一聲,是你跟顧家小姐婚事的。陛下想一到江都,便給你和顧家小姐賜婚。”韓鬆氏補充道。
韓健坐起身,道:“二娘,事情沒那麽急吧?”
“還不急?”韓鬆氏白韓健一眼道,“陛下給你賜婚,是多大的榮幸,你還不知珍惜,一而再拒絕。這次陛下幸蒙脫難,日後要靠我們東王府來發起勤王,你畢竟年紀尚幼,要是不成家立室,怎能服眾?這婚事,二娘已替你答應下來,陛下也說了,這次不容你拒絕。”
韓健勉強點頭,下了床榻親自送韓鬆氏出了門口。
回到屋裏,韓健心下仍舊感覺很為難。他不是不想娶顧欣兒,有了這一路上的患難與共,他也迫不及待要早些讓顧欣兒進門。但關鍵是他心理上對楊蓯兒的愧疚感。
在危難之時,楊蓯兒甚至會主動提出來與他並肩而戰一同赴死,而在她感覺必死之前,最想知道的也隻是一個天真明知是謊言的答案。想到楊蓯兒在得知他和顧欣兒的婚事既定為事實時心灰意冷的感覺,他便心裏有些刺痛,他很清楚有些人不能虧欠,尤其是對他付出了真心實意對他有恩的女人。
可女皇要宣布賜婚,他也無法阻攔,再怎麽說那也是當今魏朝的皇帝,而他隻是東王。
韓健帶著幾分恍惚參加了當晚的餐宴,因為將士行軍途中不得飲酒,因而這次的宴會也隻是有食物供應。地方州府為了迎接女皇和東王的到來,準備了食物迎接,食物很豐盛,全軍上下都有犒勞。而南王府的將士也有一份。
作為這次餐宴的發起者,女皇親自出席慰問將士,這也是女皇近三個月一來第一次公開露麵。女皇也在用這種方式令謠言不攻自破。
宴會之後,女皇象征性地召見隨行的大臣和地方官,韓健和楊蓯兒等人都有出席,連黃烈這樣有官爵在身的也有一份。
女皇召見大臣,主要也是為勤王的天下高書做準備。寫勤王詔,自然要以筆力雄厚的大儒來寫合適,而這次通過東王府營救出來的大臣中,也有幾個才學頗豐的。
在召見最後,女皇當眾宣布了要給東王賜婚。一眾大臣雖然早就知道韓健跟顧家小姐的關係,到此時也不禁紛紛上前對韓健和顧唯潘二人道賀。跟以往排斥的態度不同,這次顧唯潘也老懷安慰,一一對過來道賀之人答謝。
隨著女皇離開,韓健發覺楊蓯兒失落地獨自離開,形單影隻,而黃烈作為韓健的“好友”,則是留下來“同樂”。
韓健看到楊蓯兒的背影,心裏很不是滋味,但此時他又不適合追上去說什麽。如同開始他跟楊蓯兒相識時的處境,很多事不是他們所能決定,好像東王府和南王府之間的紛爭,好像有些事本身就沒有雙贏的餘地。
從州府衙門回到落榻的地方,韓健心裏都在想著楊蓯兒。越想越覺得放不下。
現在他跟顧欣兒的婚事算是塵埃落定,回到江都,即刻他就會跟顧欣兒完婚,這是預示著他這個東王成年的標誌,成家立室也是這個時代男子成年的標誌。韓健第一次對這次的婚事不怎麽期待起來,因為他知道這會傷害了另一個對他所付出的女人。
韓健一夜都沒入睡,本來第二天還要繼續南行,他應該休息好,但被一些事煩擾,他怎麽也無法睡著。
到快天亮時,他終於決定要去跟楊蓯兒說清楚,既然不能皆大歡喜,也總該讓楊蓯兒得到她所想知道的答案,哪怕那個答案隻是謊言。
韓健到南王府駐地,發現黃烈蹲在門口跟東王府侍衛說話。
“你怎麽在這?”韓健問道。
“韓兄?”黃烈見到韓健,如同見到救星一般,拉著韓健的衣袖道,“你可要給我想個辦法才好。我表妹她……連個招呼都不打,自己走了!要是她回去跟我姑父說,違抗軍令的事是我做的,我可慘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