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月色下,秦懷道宛如殺神,目光清冷如刀。
緩緩轉身,秦懷道看向警衛團眾人,陡然拔高聲音喝道:“諸位都是從百姓中來,百姓是我們的父母,更是我們守護的對象,本王希望你們記住,為百姓而戰,殺我百姓者,雖然必誅!”
“殺我百姓者,雖遠必誅!”
眾人齊聲吼道,激動不語,什麽時候有人如此重視百姓?
秦懷道的這番話簡直說道大家心坎上,無不動容。
就連羅通也目光負責的思索起來,作為世家貴族,當然有著天然的優越感,有著高人一等的觀念,從小也是這樣被教育的,但家道中落,性格大變,對百姓看法變得不一樣,多了些同情和了解,但也不至於像秦懷道這般徹底,堅決。
“兄弟們!”
“在!”
“送殺人凶手上路!”
“休休休!”
一支支弩失呼嘯而去,將祿東讚等人全部射殺倒下。
殺人凶手必須死,還想享受身份地位同等待遇,門都沒有。
看著一個個倒下,秦懷道心中殺意少了幾分,多了幾分大仇得報的快意,大手一揮而,警衛團的人默契地衝上去補刀,確保無人幸免。
“阿叔,快看!”羅武的聲音響起。
秦懷道上前一看,不遠處堆放著近百個袋子,其中一個袋子被羅武打開,裏麵是閃閃發光的金子,一名警衛捧著一個打開的箱子上來,裏麵是一張張地契,房契,還有一個吐蕃王印。
吐蕃王印下麵壓著一個信封,取出信封,裏麵是一張紙,上麵記錄的確實埋葬金銀珠寶的地圖說明。
顯然,祿東讚走的匆忙,將金銀珠寶全部找地方埋起來意圖來日,而且埋了不止一個地方,隻帶更珍貴,更方便攜帶的金子和房契、地契在身,價值肯定驚人,有了這份藏寶圖,就不用愁沒銀子用了。
“羅武!”
“在!”
“搜身,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有價值物品,把祿東讚、論起來和讚悉若三名凶手的腦袋砍下來,硝製好,回頭本王寫一封信,一並快馬送去長安,讓長安那位舉行祭奠大典,告慰被害的大唐百姓。”
“這……”羅武欲言又止。
羅通看出羅武想說什麽,但畢竟是下屬,晚輩,有些話不好說出口,有違抗命令之嫌,便站出來說道:“這可是名揚天下的壯舉,青史留名的大好事,為何不親自祭奠?”
“被害的亡靈在大唐,不在吐蕃,看不到。”
羅通猛然醒悟過來,在大唐舉行祭奠,百姓自然會知道是誰打下吐蕃,將凶手腦袋送回去的,到時候大家爭相傳頌的還是漢王之名。
借李二之手傳頌自己之名,還能變相打李二的臉,其不更痛快?
隻要是打李二臉的事羅通就樂意看到,大力支持,丟給羅武一個眼神。
羅武也反應過來,親自上去把腦袋砍了,找個袋子裝好。
“收兵,發消息集結部隊。”秦懷道說著原路返回,心情大好,吐蕃拿下,眾將投誠,吐蕃王一家也死了,沒了隱患,吐蕃徹底到手。
接下來該突厥了,秦懷道看向西方,目光深邃,冷厲。
“休——”
一道衝天炮竄上高空,旋即炸開,在夜色中格外美麗。
這是警衛團收兵的信號,散出去的將士們看到信號會迅速返回集結點。
大軍匯合後連夜趕路,回到之前的戰場,秦懷道不放心邏些城那邊情況,借著月色一路奔跑,羅通不放心,留下四個師打掃戰場,自己帶著一個師追上來,沿途保護,以防萬一。
等回到邏些城時發現大火已經撲滅,到處都是投降的吐蕃軍,還有不知所措的百姓,漢州軍在維持秩序。
沒亂就是好事,秦懷道一顆心放下,示意羅通去監視居住區,防止有人趁機哄搶,亂來,大軍都在圍城,那邊至今沒人管。
在警衛團的保護下,秦懷道很快來到大營,駐守大營的特戰軍都認識秦懷道,趕緊放行,一邊派人去稟告,沒多久劉弘基、羅英匆匆迎出來,簡單寒暄幾句,簇擁著秦懷道進了中軍帳。
大家圍坐在篝火旁,秦懷道喝了點水,示意劉弘基匯報離開後情況。
這段時間大軍都在忙著救火,甄別身份,倒也沒什麽大事,一些不服從的被斬殺,無一人走出包圍圈,也沒發生濫殺事件,剛投誠的強巴、貢布等人也沒亂來,負責南邊的多吉也嚴格依令行事。
一切都井然有序。
秦懷道聽完心中大定,降軍沒趁機作亂就好,接下來就是治理。
治理比打下吐蕃更難,好在有一定的民間基礎,隻要土地分發下去,再取消奴籍讓大家看到希望,有奔頭,應該不會想著造反,隻要後續政策利國利民,問題不大,唯獨卻人才。
再好的政策沒人去執行也是枉然。
秦懷道不由得看向劉弘基,這家夥之前被李二委任為吐蕃大都護府大都督,掌管過吐蕃一段時間,對吐蕃不算陌生,是個不錯的人選,要不要留下治理吐蕃?
手下人才還是太少啊。
一番權衡後,秦懷道開門見山地問道:“吐蕃已經拿下,劉將軍可否留下,替本王治理好吐蕃?”
劉弘基一怔,不確定地反問道:“漢王信任,老朽理當全力以赴,可老朽在吐蕃失敗過,恐有心無力,而且,漢王治理一方手段異於常人,聞所聞問,老朽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哪裏跌倒,哪裏爬起就是,本王會留下一段時間,製定各種施政綱要和措施,等吐蕃平穩後再走,屆時劉將軍依令行事就好。”
“隻要漢王留下施政綱要,老朽敢不從命,謝漢王信任!”劉弘基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錯過就不會再用,也不推諉,鄭重行禮。
“太好了,上些酒水吃食,本王要與劉大人暢談。”秦懷道大喜。
等烤好的肉和酒端上來,秦懷道給劉弘基滿上,以示重視,一碗酒下肚,秦懷道將自己治理吐蕃的想法緩緩道來,重點圍繞農耕、畜牧、商貿、治安、稅收、宗教等方麵展開。
上一次,劉弘基聽過秦懷道關於吐穀渾的治理舉措,感觸頗多,這次聽到關於吐蕃的治理,雖然很多相似,但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擔心記不住,也如同當初房玄齡一般拿來紙筆記錄。
月色下,秦懷道宛如殺神,目光清冷如刀。
緩緩轉身,秦懷道看向警衛團眾人,陡然拔高聲音喝道:“諸位都是從百姓中來,百姓是我們的父母,更是我們守護的對象,本王希望你們記住,為百姓而戰,殺我百姓者,雖然必誅!”
“殺我百姓者,雖遠必誅!”
眾人齊聲吼道,激動不語,什麽時候有人如此重視百姓?
秦懷道的這番話簡直說道大家心坎上,無不動容。
就連羅通也目光負責的思索起來,作為世家貴族,當然有著天然的優越感,有著高人一等的觀念,從小也是這樣被教育的,但家道中落,性格大變,對百姓看法變得不一樣,多了些同情和了解,但也不至於像秦懷道這般徹底,堅決。
“兄弟們!”
“在!”
“送殺人凶手上路!”
“休休休!”
一支支弩失呼嘯而去,將祿東讚等人全部射殺倒下。
殺人凶手必須死,還想享受身份地位同等待遇,門都沒有。
看著一個個倒下,秦懷道心中殺意少了幾分,多了幾分大仇得報的快意,大手一揮而,警衛團的人默契地衝上去補刀,確保無人幸免。
“阿叔,快看!”羅武的聲音響起。
秦懷道上前一看,不遠處堆放著近百個袋子,其中一個袋子被羅武打開,裏麵是閃閃發光的金子,一名警衛捧著一個打開的箱子上來,裏麵是一張張地契,房契,還有一個吐蕃王印。
吐蕃王印下麵壓著一個信封,取出信封,裏麵是一張紙,上麵記錄的確實埋葬金銀珠寶的地圖說明。
顯然,祿東讚走的匆忙,將金銀珠寶全部找地方埋起來意圖來日,而且埋了不止一個地方,隻帶更珍貴,更方便攜帶的金子和房契、地契在身,價值肯定驚人,有了這份藏寶圖,就不用愁沒銀子用了。
“羅武!”
“在!”
“搜身,看看還有沒有別的有價值物品,把祿東讚、論起來和讚悉若三名凶手的腦袋砍下來,硝製好,回頭本王寫一封信,一並快馬送去長安,讓長安那位舉行祭奠大典,告慰被害的大唐百姓。”
“這……”羅武欲言又止。
羅通看出羅武想說什麽,但畢竟是下屬,晚輩,有些話不好說出口,有違抗命令之嫌,便站出來說道:“這可是名揚天下的壯舉,青史留名的大好事,為何不親自祭奠?”
“被害的亡靈在大唐,不在吐蕃,看不到。”
羅通猛然醒悟過來,在大唐舉行祭奠,百姓自然會知道是誰打下吐蕃,將凶手腦袋送回去的,到時候大家爭相傳頌的還是漢王之名。
借李二之手傳頌自己之名,還能變相打李二的臉,其不更痛快?
隻要是打李二臉的事羅通就樂意看到,大力支持,丟給羅武一個眼神。
羅武也反應過來,親自上去把腦袋砍了,找個袋子裝好。
“收兵,發消息集結部隊。”秦懷道說著原路返回,心情大好,吐蕃拿下,眾將投誠,吐蕃王一家也死了,沒了隱患,吐蕃徹底到手。
接下來該突厥了,秦懷道看向西方,目光深邃,冷厲。
“休——”
一道衝天炮竄上高空,旋即炸開,在夜色中格外美麗。
這是警衛團收兵的信號,散出去的將士們看到信號會迅速返回集結點。
大軍匯合後連夜趕路,回到之前的戰場,秦懷道不放心邏些城那邊情況,借著月色一路奔跑,羅通不放心,留下四個師打掃戰場,自己帶著一個師追上來,沿途保護,以防萬一。
等回到邏些城時發現大火已經撲滅,到處都是投降的吐蕃軍,還有不知所措的百姓,漢州軍在維持秩序。
沒亂就是好事,秦懷道一顆心放下,示意羅通去監視居住區,防止有人趁機哄搶,亂來,大軍都在圍城,那邊至今沒人管。
在警衛團的保護下,秦懷道很快來到大營,駐守大營的特戰軍都認識秦懷道,趕緊放行,一邊派人去稟告,沒多久劉弘基、羅英匆匆迎出來,簡單寒暄幾句,簇擁著秦懷道進了中軍帳。
大家圍坐在篝火旁,秦懷道喝了點水,示意劉弘基匯報離開後情況。
這段時間大軍都在忙著救火,甄別身份,倒也沒什麽大事,一些不服從的被斬殺,無一人走出包圍圈,也沒發生濫殺事件,剛投誠的強巴、貢布等人也沒亂來,負責南邊的多吉也嚴格依令行事。
一切都井然有序。
秦懷道聽完心中大定,降軍沒趁機作亂就好,接下來就是治理。
治理比打下吐蕃更難,好在有一定的民間基礎,隻要土地分發下去,再取消奴籍讓大家看到希望,有奔頭,應該不會想著造反,隻要後續政策利國利民,問題不大,唯獨卻人才。
再好的政策沒人去執行也是枉然。
秦懷道不由得看向劉弘基,這家夥之前被李二委任為吐蕃大都護府大都督,掌管過吐蕃一段時間,對吐蕃不算陌生,是個不錯的人選,要不要留下治理吐蕃?
手下人才還是太少啊。
一番權衡後,秦懷道開門見山地問道:“吐蕃已經拿下,劉將軍可否留下,替本王治理好吐蕃?”
劉弘基一怔,不確定地反問道:“漢王信任,老朽理當全力以赴,可老朽在吐蕃失敗過,恐有心無力,而且,漢王治理一方手段異於常人,聞所聞問,老朽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哪裏跌倒,哪裏爬起就是,本王會留下一段時間,製定各種施政綱要和措施,等吐蕃平穩後再走,屆時劉將軍依令行事就好。”
“隻要漢王留下施政綱要,老朽敢不從命,謝漢王信任!”劉弘基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錯過就不會再用,也不推諉,鄭重行禮。
“太好了,上些酒水吃食,本王要與劉大人暢談。”秦懷道大喜。
等烤好的肉和酒端上來,秦懷道給劉弘基滿上,以示重視,一碗酒下肚,秦懷道將自己治理吐蕃的想法緩緩道來,重點圍繞農耕、畜牧、商貿、治安、稅收、宗教等方麵展開。
上一次,劉弘基聽過秦懷道關於吐穀渾的治理舉措,感觸頗多,這次聽到關於吐蕃的治理,雖然很多相似,但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擔心記不住,也如同當初房玄齡一般拿來紙筆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