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有著地道的奶酪口味,類似於用脫脂乳製成的意大利幹酪,十分味美,我把它們一掃而光……”這是19世紀中到訪廣州的法國人伊凡在《廣州城內——法國公使隨員1840年代廣州見聞錄》中的一段文字,不過,如果你不再往後翻,那麽就算撓破了腦袋,也絕對想不到讓他如此迷戀的美食其實是豆腐。


    伊凡是在一艘疍家小艇上用早餐時第一次見到豆腐的,為此他深感幸運,因為這是一種“隻有貧苦人家才有的珍貴食品”,歐洲人能品嚐到的機會微乎其微。於是,他拿起筷子,把豆腐與米飯好一陣攪拌,弄出了一碗特別的“米奶”。這味道實在是太特別了,簡直可以與意大利幹酪媲美。與伊凡同行的公使團人員同樣被豆腐的美味吸引,紛紛建議公使引進這種豆腐製造工藝,以取代法國一些地區的劣質奶酪。


    大概就是為了滿足這些同胞的好奇心,當時由來穗傳教士主辦的英文期刊《中國叢報》就專門刊登文章,詳細介紹豆腐的製造工藝。文中寫道:“豆腐——這是一種乳製質的配製食品,在大街小巷經常有叫賣豆腐的人。豆腐取材於一種豆子,豆子煮熟去皮後,在磨坊將之磨碎,再加入大量的水,之後變得很像酸凝乳或凝結的牛奶,通常還要加上精細的石膏粉……豆腐也可以用來製作香幹……”說實話,這段文字就頗有點科學論文的味道了,歐洲人依葫蘆畫瓢,大概也能做出味道差不多的豆腐,來代替那些酸不可聞的劣質奶酪,大大改善自己的生活。


    不過,這些初來乍到的歐洲人隻知道豆腐是窮人的美食,實在是孤陋寡聞了。窮家小戶固然從來就離不開豆腐,可在公卿貴族之家,豆腐其實也是極常見的食物。如果這些歐洲人能讀懂清代最知名“吃貨”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一定會被“慶元豆腐”、“芙蓉豆腐”、“凍豆腐”、“蝦油豆腐”、“素燒鵝”、“牛首腐幹”等美味珍饈吸引得大咽口水,絕不會再輕看這一味在中國已流行了2000多年的國粹美食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豆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豆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