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按自然規律辦事很重要。但是我的孩子老是考鴨蛋,將來可能成為自己的負擔,咱也不能把他扔到垃圾堆上。
在儒學史上,由於孔子所處的時代,是在世襲貴族即將沒落但還未解體時,這一時期的曆史走勢還不明確。孔子的思想支持世襲貴族,雖然從今天看是逆潮流的,但是當時的世襲貴族還占有政治的絕對權力,麵對這麽一個世襲貴族大廈將傾,希望孤騷天的孔子,大多數世襲貴族對其的言論是充滿理解和敬佩的。隻是在‘利’的作用下不能實施。
但是孟子所處的時期,已經處在世襲貴族瓦解的中後期,世襲世祿的采邑製已經不被大多數人接受。所以,孟子雖然完善了孔子的學說,但是整個時期,儒學是非常的靜默。雖然孔門七十二賢在努力推廣仁義道德的社會觀,但是那是一`無`錯``。s。個儒學的黑暗時代。
而改變這一切的是荀子。隨著道家、法家的成功,儒學不可能不深受其影響,而世襲貴族已明確為昨日黃花,儒家也徹底將他們拋棄。荀子的法後王原則,將法融入進儒學思想。荀子說人皆可以為大禹—用禮、法約束(其禮義,製法度。塗之人可以為禹)。重法愛民而霸。
但是荀子將法引進儒學並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法的一大進步,‘為法立心’。法上加法,使法真正融入文明社會。法必有心,法上必有法。法要有一個提綱挈領的總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仁義。不能是偷個饅頭就砍手,罵了元首就槍斃。荀子將法引入儒學,使法律發揚光大。
道德是法律的一個重要基礎,這被世界廣泛認可。還是前麵說的,美國大法院的浮雕上的三個人,第一位是代表西方的宗教人物摩西,第二位代表東方法律的先知是孔子。而真正的立法者梭倫卻排在最後一位。簡陋的說,法律就是保護好人,懲罰壞蛋。那麽誰是好人。誰是壞蛋,還的是‘道德’說了算。因此摩西和孔子排在梭倫前麵。
同樣,在‘道’上,荀子明確提出。為聖人可以不知天。但治之要在於知‘道’。在具體問題上,仍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荀子甚至提出處理事務的最高戰術原則:欲潛以深,欲伍以參(深入研究,廣泛對比)。荀子把道引入儒學,隆禮尊賢而王,為道豎德。(..tw無彈窗廣告)使‘道’有的放矢。將‘道’(自然規律)引為‘道’(社會規律)。‘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這裏的道是社會規律。道不再是“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為道豎德的說法有些牽強。荀子的‘道’更多的是社會規律。
在荀子之前。孔子隻講‘人道’。他所謂的‘君子之道’。君子就是完全服從社會利益的人。即人性論服從社會觀。孔子大體上不講天道(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因為他不能肯定世界和社會是變化的,否則他就不能‘複古’。
荀子荀子為法立心。為道豎德,樹立了中國兩千年的治世模式。
此後,荀子的學說影響極大,《荀子》甚至被尊為‘帝王之術’。而且其使儒家從社會的保守派一舉變為改革派中的激進派。像以董仲舒為首的西漢儒家,在‘仁義’原則的指導下,甚至多次要徹底破除奴隸製,這在當時都過於激進,無法實現。
從荀子改革後,儒學也有了市場。甚至秦始皇‘坑儒’也算代表了他對儒學的重視。他怎麽不去‘坑’別人。其實終秦朝一朝,朝廷上還養著很多儒生。查一查‘叔孫通’這個人就知道了筆者此言不虛。而‘坑儒’一事《史記》未載。秦朝還有‘商山四皓’,後世儒家把這四人打扮成反‘坑儒’鬥士,其實張良原話是“(四人)皆以上(劉邦)嫚侮士,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
筆者參閱了大量的唐中期以前的政論性文章,被引述的最多的人,第一是孔子,再者便是荀子。
那麽有人會問:“荀子的地位如此之高,《荀子》一書又被評為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那麽《荀子》為何未能進入經書?”
荀子為法立心,為道豎德,樹立了中國兩千年的治理模式。‘君,臣不得不尊’表明荀子重君思想。正因為看中君主的作用,所以反倒是對君主有要求。這本書最激進的地方,就是‘為統治者加箍’。‘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這一觀點充斥於很多章節。如《荀子。君命》和《荀子。天道》。《荀子。正論》中號稱: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
天下者,至大也,非至辯莫之能分;
天下者,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見。.tw
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
這一觀點即使是自認為符合條件的最強人秦始皇、劉邦也不能認同。他們還要把皇位傳給子孫。誰知道子孫會不會還是強人。
還有,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
主暗於上,臣詐於下,滅亡無日,俱害之道也。
(皇帝)好利多詐而危。
荀子推行儒學的仁義道德,作為社會觀提綱挈領的總原則,要限製社會上每一個人,包括皇帝。這是曆代統治者都不能容忍的。而他的這一思想又貫穿在荀子的整本書裏,這使得無法更改,因此《荀子》這本書無法成為經書。但是大小《禮記》包括《大學》、《中庸》中有荀子的思想。(禮記總體上還是早於荀子的)
像統治者也要被約束,也要是最有能力和最有道德的人。在今天這個社會是更廣泛的被認可了。因為今天的總統、主席都是選上來,而且還有任期。選上來的是笨蛋或者是沒有道德的人,是不被接受的。而且他也需要遵守法律。
荀子三大曆史貢獻:為法立心;為道豎德;為權加法。
《荀子》這部經典,無可取代地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總結者、先秦思想集大成者。(不包括個人主義啟蒙的《莊子》)
隋唐以前,學習儒家文化就是為了治理國家,或者治理家族。這一時期的儒學是一個治世儒學,在這一時期,荀子的學說成為儒學的重中之重。
從北朝隋唐開始,士族沒落。大多數人學習儒學並不能直接帶來官位,這樣儒學慢慢的演化成主講“德”的哲學。學習儒學的首要功能是學習修身,安身立命。這一時期後。思孟哲學被深入挖掘。
在德上,以孟子的性善為,推導出性本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假定‘性本善’為,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講,人的本性多是善德,要把善德的一麵全部挖掘出來(窮理盡性)。人的行為要圍繞著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在社會治理上,更加深入挖掘孟子的義,在自然村、宗族圍繞著義來治理,仍然采用無為之治。宗教僅以孝‘義’作為對村民的約束。
我們今天知道的孔孟儒學,是宋之後的孔孟儒學。在宋以前。孟子的地位非常低,到了元朝,《孟子》才成為十三經中的最後一本入選者。而荀子在唐以前的地位非常高。從韓愈開始儒家掀起了開除荀子的運動。
從兩千年的儒學的沉浮來看,隻有在兩漢和宋之後‘思孟儒學’更昌盛。這一時期,社會少有大的集團和組織。沒有一個階層能動搖儒學的‘義’。
在每個時代變遷的時候,由於新的道德理念還沒有完善,往往政府會采取道家學說來治理國家。曆史上講,漢朝時,外儒內法。而筆者認為,更確切地說是,外儒內道。戰略上以儒家的仁義思想作為社會觀的總宗旨,提綱挈領的指導一切事物,但是微觀上運用道家治理方法。具體事物具體分析,所謂實事求是,有的放矢。
秦朝結束了中國的一個時代,秦朝和漢初這一時期的道德規範還沒有被全麵總結出來,秦朝用了激進派的法家,漢初用道家執政。
大一統思想必須被帝國貫徹,對於法家來說,這很簡單,隻要把其它思想的書籍上繳燒掉,把不肯改變思想的其它流派領袖治罪,就這麽簡單。
而漢朝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做起事來就比較複雜,因為儒家思想對於其它思想是比較包容的。董仲舒曾經上表,請求漢武帝,不允許思想發展,其實是不允許政府接受其它思想,並沒有真正做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隻是不讓其他學說成為‘官學’。獨尊儒術這句話,出自民國時期的反儒學者筆下。
秦漢是一個新時代的建立,道德理論必定有別於前期。隋唐時期,以荀子為代表的治世儒派沉淪。在小地主興起,士族衰敗,延續了隋唐的整個過程,其道德理念又有微調,使得最有利於生產發展,最有利於社會穩定的社會道德無法被全麵總結出來。這時候,隋唐基本也突出道家的治世觀念。把這歸納為皇帝的個人愛好就太簡單了。皇帝愛好多了去了,最大的恐怕是夜夜笙簫,不上朝。
從宋朝起,社會生產形勢開始穩定,仁義並舉的思孟學派成為社會道德的新規範。
再一個時期就是清朝滅亡,帝製結束。社會產生巨大轉變,傳統的社會道德不再適用於當前社會。摸著石頭過河,整個社會的基本指導方針突出了道家思想。但是還是‘為道豎德’的,為人民服務是總原則。
道家的道側重於自然,儒學的道側重於社會。二者雖有一絲相同,卻更多的表現為互補。因此中國兩千年的思想是儒道媾和的。
怎麽還用這麽難聽的詞。筆者說西方文明是自由派媾和宗教。因為兩方雖然知道離不開對方,可是誰得勢了就會去批判另一方。這一點在本書第三章第八節有說明。
而儒道並存兩千年,早在西漢儒學就被道家嘲笑為‘腐儒’。而儒家則幹脆把道家清一色都劃入法家。因為指鹿為馬的法家早就臭了,劃入法家使他們不批自倒。
總的來說,道家突出一點,社會更加自由,粗獷一點;儒家突出一點,更加公正一點。
總的來看儒道兩家還要搭幫走下去。你要造個潛水艇,用社會的仁義‘道’做指導是不行的。我的孩子老是考鴨蛋,將來可能成為自己的負擔,咱也不能把他扔到垃圾堆上。
儒學把仁義道德作為一切治理國家的指導性綱領。形成社會觀指導原則上的大一統。
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而不能是簡單的富國強兵。雖然差若毫厘,但卻謬以千裏。
儒學的行為規範不能再是繁雜的‘禮’。隻要符合人的利益便可,在仁義之中包容自由。
儒學的人性論不能隻是追求‘君子’。而應該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人人都實現了個人價值,就撫育了這個社會。也間接贍養了天下的老人。
我再說一遍,儒學應以社會責任為根本,以正義、仁愛為主幹,以人的權益為輪廓。
就是,仁愛、正義、人的權益;使人修身、齊家、立業,實現個人價值。
筆者並非專家,但是筆者有權利把自己的‘認知’寫在自己書中。雖然他很鄙陋,但我們對曆史的認知絕非一言堂。
本書終於可以完結了。
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難,情之不斂,運無幸耳。
在儒學史上,由於孔子所處的時代,是在世襲貴族即將沒落但還未解體時,這一時期的曆史走勢還不明確。孔子的思想支持世襲貴族,雖然從今天看是逆潮流的,但是當時的世襲貴族還占有政治的絕對權力,麵對這麽一個世襲貴族大廈將傾,希望孤騷天的孔子,大多數世襲貴族對其的言論是充滿理解和敬佩的。隻是在‘利’的作用下不能實施。
但是孟子所處的時期,已經處在世襲貴族瓦解的中後期,世襲世祿的采邑製已經不被大多數人接受。所以,孟子雖然完善了孔子的學說,但是整個時期,儒學是非常的靜默。雖然孔門七十二賢在努力推廣仁義道德的社會觀,但是那是一`無`錯``。s。個儒學的黑暗時代。
而改變這一切的是荀子。隨著道家、法家的成功,儒學不可能不深受其影響,而世襲貴族已明確為昨日黃花,儒家也徹底將他們拋棄。荀子的法後王原則,將法融入進儒學思想。荀子說人皆可以為大禹—用禮、法約束(其禮義,製法度。塗之人可以為禹)。重法愛民而霸。
但是荀子將法引進儒學並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法的一大進步,‘為法立心’。法上加法,使法真正融入文明社會。法必有心,法上必有法。法要有一個提綱挈領的總原則。這個原則就是仁義。不能是偷個饅頭就砍手,罵了元首就槍斃。荀子將法引入儒學,使法律發揚光大。
道德是法律的一個重要基礎,這被世界廣泛認可。還是前麵說的,美國大法院的浮雕上的三個人,第一位是代表西方的宗教人物摩西,第二位代表東方法律的先知是孔子。而真正的立法者梭倫卻排在最後一位。簡陋的說,法律就是保護好人,懲罰壞蛋。那麽誰是好人。誰是壞蛋,還的是‘道德’說了算。因此摩西和孔子排在梭倫前麵。
同樣,在‘道’上,荀子明確提出。為聖人可以不知天。但治之要在於知‘道’。在具體問題上,仍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一概而論。荀子甚至提出處理事務的最高戰術原則:欲潛以深,欲伍以參(深入研究,廣泛對比)。荀子把道引入儒學,隆禮尊賢而王,為道豎德。(..tw無彈窗廣告)使‘道’有的放矢。將‘道’(自然規律)引為‘道’(社會規律)。‘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這裏的道是社會規律。道不再是“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為道豎德的說法有些牽強。荀子的‘道’更多的是社會規律。
在荀子之前。孔子隻講‘人道’。他所謂的‘君子之道’。君子就是完全服從社會利益的人。即人性論服從社會觀。孔子大體上不講天道(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因為他不能肯定世界和社會是變化的,否則他就不能‘複古’。
荀子荀子為法立心。為道豎德,樹立了中國兩千年的治世模式。
此後,荀子的學說影響極大,《荀子》甚至被尊為‘帝王之術’。而且其使儒家從社會的保守派一舉變為改革派中的激進派。像以董仲舒為首的西漢儒家,在‘仁義’原則的指導下,甚至多次要徹底破除奴隸製,這在當時都過於激進,無法實現。
從荀子改革後,儒學也有了市場。甚至秦始皇‘坑儒’也算代表了他對儒學的重視。他怎麽不去‘坑’別人。其實終秦朝一朝,朝廷上還養著很多儒生。查一查‘叔孫通’這個人就知道了筆者此言不虛。而‘坑儒’一事《史記》未載。秦朝還有‘商山四皓’,後世儒家把這四人打扮成反‘坑儒’鬥士,其實張良原話是“(四人)皆以上(劉邦)嫚侮士,故逃匿山中,義不為漢臣”
筆者參閱了大量的唐中期以前的政論性文章,被引述的最多的人,第一是孔子,再者便是荀子。
那麽有人會問:“荀子的地位如此之高,《荀子》一書又被評為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那麽《荀子》為何未能進入經書?”
荀子為法立心,為道豎德,樹立了中國兩千年的治理模式。‘君,臣不得不尊’表明荀子重君思想。正因為看中君主的作用,所以反倒是對君主有要求。這本書最激進的地方,就是‘為統治者加箍’。‘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這一觀點充斥於很多章節。如《荀子。君命》和《荀子。天道》。《荀子。正論》中號稱:
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強莫之能任;
天下者,至大也,非至辯莫之能分;
天下者,至眾也,非至明莫之能見。.tw
此三至者,非聖人莫之能盡。
這一觀點即使是自認為符合條件的最強人秦始皇、劉邦也不能認同。他們還要把皇位傳給子孫。誰知道子孫會不會還是強人。
還有,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
主暗於上,臣詐於下,滅亡無日,俱害之道也。
(皇帝)好利多詐而危。
荀子推行儒學的仁義道德,作為社會觀提綱挈領的總原則,要限製社會上每一個人,包括皇帝。這是曆代統治者都不能容忍的。而他的這一思想又貫穿在荀子的整本書裏,這使得無法更改,因此《荀子》這本書無法成為經書。但是大小《禮記》包括《大學》、《中庸》中有荀子的思想。(禮記總體上還是早於荀子的)
像統治者也要被約束,也要是最有能力和最有道德的人。在今天這個社會是更廣泛的被認可了。因為今天的總統、主席都是選上來,而且還有任期。選上來的是笨蛋或者是沒有道德的人,是不被接受的。而且他也需要遵守法律。
荀子三大曆史貢獻:為法立心;為道豎德;為權加法。
《荀子》這部經典,無可取代地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百家爭鳴的總結者、先秦思想集大成者。(不包括個人主義啟蒙的《莊子》)
隋唐以前,學習儒家文化就是為了治理國家,或者治理家族。這一時期的儒學是一個治世儒學,在這一時期,荀子的學說成為儒學的重中之重。
從北朝隋唐開始,士族沒落。大多數人學習儒學並不能直接帶來官位,這樣儒學慢慢的演化成主講“德”的哲學。學習儒學的首要功能是學習修身,安身立命。這一時期後。思孟哲學被深入挖掘。
在德上,以孟子的性善為,推導出性本善,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假定‘性本善’為,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講,人的本性多是善德,要把善德的一麵全部挖掘出來(窮理盡性)。人的行為要圍繞著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在社會治理上,更加深入挖掘孟子的義,在自然村、宗族圍繞著義來治理,仍然采用無為之治。宗教僅以孝‘義’作為對村民的約束。
我們今天知道的孔孟儒學,是宋之後的孔孟儒學。在宋以前。孟子的地位非常低,到了元朝,《孟子》才成為十三經中的最後一本入選者。而荀子在唐以前的地位非常高。從韓愈開始儒家掀起了開除荀子的運動。
從兩千年的儒學的沉浮來看,隻有在兩漢和宋之後‘思孟儒學’更昌盛。這一時期,社會少有大的集團和組織。沒有一個階層能動搖儒學的‘義’。
在每個時代變遷的時候,由於新的道德理念還沒有完善,往往政府會采取道家學說來治理國家。曆史上講,漢朝時,外儒內法。而筆者認為,更確切地說是,外儒內道。戰略上以儒家的仁義思想作為社會觀的總宗旨,提綱挈領的指導一切事物,但是微觀上運用道家治理方法。具體事物具體分析,所謂實事求是,有的放矢。
秦朝結束了中國的一個時代,秦朝和漢初這一時期的道德規範還沒有被全麵總結出來,秦朝用了激進派的法家,漢初用道家執政。
大一統思想必須被帝國貫徹,對於法家來說,這很簡單,隻要把其它思想的書籍上繳燒掉,把不肯改變思想的其它流派領袖治罪,就這麽簡單。
而漢朝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做起事來就比較複雜,因為儒家思想對於其它思想是比較包容的。董仲舒曾經上表,請求漢武帝,不允許思想發展,其實是不允許政府接受其它思想,並沒有真正做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罷黜百家隻是不讓其他學說成為‘官學’。獨尊儒術這句話,出自民國時期的反儒學者筆下。
秦漢是一個新時代的建立,道德理論必定有別於前期。隋唐時期,以荀子為代表的治世儒派沉淪。在小地主興起,士族衰敗,延續了隋唐的整個過程,其道德理念又有微調,使得最有利於生產發展,最有利於社會穩定的社會道德無法被全麵總結出來。這時候,隋唐基本也突出道家的治世觀念。把這歸納為皇帝的個人愛好就太簡單了。皇帝愛好多了去了,最大的恐怕是夜夜笙簫,不上朝。
從宋朝起,社會生產形勢開始穩定,仁義並舉的思孟學派成為社會道德的新規範。
再一個時期就是清朝滅亡,帝製結束。社會產生巨大轉變,傳統的社會道德不再適用於當前社會。摸著石頭過河,整個社會的基本指導方針突出了道家思想。但是還是‘為道豎德’的,為人民服務是總原則。
道家的道側重於自然,儒學的道側重於社會。二者雖有一絲相同,卻更多的表現為互補。因此中國兩千年的思想是儒道媾和的。
怎麽還用這麽難聽的詞。筆者說西方文明是自由派媾和宗教。因為兩方雖然知道離不開對方,可是誰得勢了就會去批判另一方。這一點在本書第三章第八節有說明。
而儒道並存兩千年,早在西漢儒學就被道家嘲笑為‘腐儒’。而儒家則幹脆把道家清一色都劃入法家。因為指鹿為馬的法家早就臭了,劃入法家使他們不批自倒。
總的來說,道家突出一點,社會更加自由,粗獷一點;儒家突出一點,更加公正一點。
總的來看儒道兩家還要搭幫走下去。你要造個潛水艇,用社會的仁義‘道’做指導是不行的。我的孩子老是考鴨蛋,將來可能成為自己的負擔,咱也不能把他扔到垃圾堆上。
儒學把仁義道德作為一切治理國家的指導性綱領。形成社會觀指導原則上的大一統。
以人民的利益為核心。而不能是簡單的富國強兵。雖然差若毫厘,但卻謬以千裏。
儒學的行為規範不能再是繁雜的‘禮’。隻要符合人的利益便可,在仁義之中包容自由。
儒學的人性論不能隻是追求‘君子’。而應該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人人都實現了個人價值,就撫育了這個社會。也間接贍養了天下的老人。
我再說一遍,儒學應以社會責任為根本,以正義、仁愛為主幹,以人的權益為輪廓。
就是,仁愛、正義、人的權益;使人修身、齊家、立業,實現個人價值。
筆者並非專家,但是筆者有權利把自己的‘認知’寫在自己書中。雖然他很鄙陋,但我們對曆史的認知絕非一言堂。
本書終於可以完結了。
多情者多艱,寡情者少難,情之不斂,運無幸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