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盜”的兩部續集冗長乏味、尾大不掉,即使如此還是小賺了一筆;“超人歸來”口碑和票房雙雙遭遇打擊,以至於推遲了華納兄弟的一係列後續計劃。所以,如果蘭斯想要接手這兩部作品,就必須進行傷筋動骨的修改,保證它們能夠在自己手中煥發全新生命力,這也使得蘭斯遭遇了重大阻力,最終兩部作品都失之交臂。
但“變形金剛”和“007之大戰皇家賭場”卻截然不同,這兩部作品在上一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變形金剛”耗資一億五千萬,雖然專業媒體口碑糟糕透頂,甚至可以說是屢屢觸底,但卻成為了新世紀又一枚票房炸彈,先在北美席卷了三億兩千萬美元,隨後又在海外市場鯨吞了三億九千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迫近七億兩千萬,讓派拉蒙喜出望外,從此也開啟了係列作品浩浩蕩蕩稱霸大屏幕的十年曆史。
“007之大戰皇家賭場”也是如此,一億五千萬的成本再加上新任詹姆斯-邦德的走馬上任,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可是這部作品卻成功地讓刁鑽的專業媒體送上了狂熱讚譽,媒體綜評八十分堪稱是係列作品的新高,同時票房方麵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北美一億六千七百萬、海外四億三千一百萬,雖然北美票房沒有能夠大爆特爆,但海外市場的優異表現卻確保了作品全球五億九千九百萬的收入,重新讓007這塊金字招牌恢複光亮。
站在這個角度來說,挑選哪部作品都不會錯,一部是輸了口碑贏了票房,一部則是口碑大爆票房達標,並且兩部作品都成功地開啟了係列作品的輝煌。作為商業電影,兩部作品都比“後天”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值得拍攝。
但現在已經不是兩年前,蘭斯挑選作品的角度自然也發生了變化。一方麵,選擇多了,他擁有更多的空間來思考自己的偏好,作為導演,作為演員,他可以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創作;另一方麵,他必須考慮到混沌影業的立場,現在混沌影業的賺錢重擔依舊扛在他的肩膀上,尤其是考慮到接下來開始做空頭,他們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
“變形金剛”無疑是賺錢的,這對於混沌影業來說無疑是迫切的,但“變形金剛”的改編權握在夢工廠手中,這部作品就是夢工廠被拆分收購之後與派拉蒙合作的開端,這也意味著讓混沌影業分一本羹,幾乎是不可能的——傳聞說,這一次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將親自擔任“變形金剛”的製片人,可見這部作品對於資金鏈斷層到被迫拆分的夢工廠的重要性了。
退一步回來,雖然這部作品捧紅了希亞-拉博夫(shiabeouf)和梅根-福克斯兩名新生代演員,但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這部作品的真正明星是站在背後的邁克爾-貝,不僅因為鐵打的變形金剛,流水的演員陣容,在電影劇本之中人類的作品本來就微乎其微;更因為電影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邁克爾-貝。
邁克爾不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即使作為商業電影導演,他也始終隻有三板斧,爆炸多、廣角畫麵、慢鏡頭,似乎除了這樣的技巧之外,他就已經沒有其他任何能力了。三板斧在職業生涯初期為他贏得了頗多讚譽,尤其是用慢鏡頭來表現激烈的動作場景,堪稱驚為天人,但十年過後,這已經成為了業界通行玩法,邁克爾還是沒有任何創新,不思進取;偏偏他又十分喜歡炫技,總是熱衷於將自己的三板斧甩得眼花繚亂,並且為了滿足自己的炫技心態,不願意刪減,導致電影時長總是無法縮短。
但不可否認的是,邁克爾是一名成功的商業導演,他的三板斧使用得爐火純青,畫麵優美、爆炸頻繁、節奏緊湊、高/潮連連,觀影過程中腎上腺素爆發的單純享受讓觀眾們總是甘之如飴。
可以這樣說,邁克爾被影評人詬病不已的老三樣,卻恰恰是“變形金剛”係列成功的核心原因。另外,後來有人統計過“變形金剛”係列作品的收益比,人們發現,邁克爾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導演,他甚至將“珍珠港”裏的廢鏡頭直接用到了“變形金剛”裏,後來“逃出克隆島”的部分鏡頭也回收利用到了“變形金剛3”之中,節省簡樸的預算風格成為了各大製作人的最愛,取得同樣票房數據的作品之中,邁克爾的成本預算是最低的;同樣成本預算的作品之中,邁克爾的平均票房是最高的。
於是,在“珍珠港”的慘敗之後,邁克爾的作品幾乎全部拿不出手,但“變形金剛”係列卻讓這位刺頭導演牢牢地在好萊塢占據了一席之地。
如果由蘭斯來接手“變形金剛”項目的話,演員和劇本都沒有發揮空間,製作人也因為史蒂文的存在而沒有用武之地,換而言之,導演就是蘭斯的唯一選擇——這也是派拉蒙給蘭斯的承諾,雖然派拉蒙同樣也打算讓蘭斯和史蒂文成為聯合製片人,但蘭斯的威望與史蒂文相比根本沒有抗衡之力,可以想象劇組工作人員的站隊了。
那麽,作為導演,蘭斯可以賦予“變形金剛”那股魔力嗎?花樣百出的爆炸,熱血沸騰的追擊,血脈噴張的視效,香/豔美妙的女郎,還有張弛有度的節奏。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卻十分困難。邁克爾-貝之所以是“賣拷貝”,絕對不是吹牛吹出來的。
論起玩爆炸,蘭斯目前的經驗是“零”——“借刀殺人”裏車禍爆炸的那場戲,是經過特技人員精確計算,他親自開車真正地撞翻的,所有都是實拍鏡頭。比起邁克爾,蘭斯差了十萬八千裏。
即使蘭斯想要根據上一世的記憶來拍攝“變形金剛”,但問題就在於……他全部都不記得了。“變形金剛”這樣的電影,在觀看過程中覺得火爆非常,腎上腺素完全炸裂,但觀看結束之後,仔細回憶一下,卻什麽都不記得了——這樣說也不準確,梅根修車的那個畫麵已經成為了經典,除此之外,的確是沒有任何記憶了。
如果是由混沌影業參與到派拉蒙、夢工廠的合作拍攝之中,不是由蘭斯擔任導演,這次合作提案是完全可行的,但顯然派拉蒙並這樣的打算,所以在布拉德說起這個提案時,蘭斯就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還是決定主動放棄這個項目。
“007之大戰皇家賭場”則是另外一個情況了。
索尼影業希望蘭斯出演詹姆斯-邦德,這確實是一個意外。不過蘭斯本身的興趣卻不大,倒不是說這個角色沒有演技挑戰——雖然這也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還是因為出演這個角色,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十年時間裏,他都會和這部作品糾纏在一起,猶如一個泥沼,很難擁有自己的空間。
以丹尼爾-克雷格為例,他在2005年年末被正式確認為新任007的人選,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裏,他拍攝了四部007電影,除此之外,他還拍攝了“黃金羅盤”、“反抗軍”、“龍紋身的女孩”、“牛仔和外星人”、“丁丁曆險記”等作品,而且大部分都是作為第一男主角出演,但除了“龍紋身的女孩”之外,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位“詹姆斯-邦德”居然還有出演其他作品,即使是在“龍紋身的女孩”之中,人們記住的也是魯妮-瑪拉(rooney-mara)。
不僅僅是他,此前的曆任007之中,除了第一任扮演者肖恩-康納利(sean-connery)之外,其他扮演者都沒有能夠擺脫“007”這頂大帽子,就像是職業生涯的陰影一般,難以逃脫。
蘭斯曾經先後和傑西卡-阿爾芭、艾瑪-斯通聊起過這個話題,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機會,即使知道這個角色很有可能將成為自己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束縛,是否應該接受。當時蘭斯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現在,輪到蘭斯自己了,他卻拒絕了。
隻是,蘭斯自己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他依舊不願意放棄成為一名優秀演員的夢想,像艾瑪一樣,不願意被一個固定角色束縛了自己的演員道路;還是因為他已經憑借著導演、編劇身份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不需要“007”這樣的光環繼續為自己增添光彩。
就當是後者吧。
不過,蘭斯卻不介意成為“007之大戰皇家賭場”的導演,而後進一步地以混沌影業的立場與索尼影業展開合作。
上一世,這部作品找來了馬丁-坎貝爾(martin-campbell)執導,這位導演先後依靠著“佐羅的麵具”和“垂直極限”在國際市場打開了局麵,雖然他作為導演發揮十分不穩定,佳作與爛片齊飛,但他卻是“007”係列真正意義的拯救者。1995年,低穀之中的007係列時隔六年重啟,皮爾斯成為新任詹姆斯-邦德,馬丁臨危受命,最後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2005年,猶如輪回一般,又是007係列易主之後重啟,又是新任詹姆斯-邦德上任,又是馬丁最後一刻接過導筒,結局也是一樣的,馬丁再次不負重托,完成使命。
現在,索尼影業在導演位置上並沒有確定人選,邁克爾-萊頓在交談中,也明確地將條件擺在了台麵上——如果蘭斯願意接過導筒,那麽他就是第一人選。
比起“變形金剛”來說,“007之大戰皇家賭場”雖然票房成績沒有那麽火爆,但整體而言,不僅更加符合蘭斯的構思,同時也更加符合混沌影業的利益!(未完待續。)
但“變形金剛”和“007之大戰皇家賭場”卻截然不同,這兩部作品在上一世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變形金剛”耗資一億五千萬,雖然專業媒體口碑糟糕透頂,甚至可以說是屢屢觸底,但卻成為了新世紀又一枚票房炸彈,先在北美席卷了三億兩千萬美元,隨後又在海外市場鯨吞了三億九千萬美元,最終全球票房迫近七億兩千萬,讓派拉蒙喜出望外,從此也開啟了係列作品浩浩蕩蕩稱霸大屏幕的十年曆史。
“007之大戰皇家賭場”也是如此,一億五千萬的成本再加上新任詹姆斯-邦德的走馬上任,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可是這部作品卻成功地讓刁鑽的專業媒體送上了狂熱讚譽,媒體綜評八十分堪稱是係列作品的新高,同時票房方麵也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北美一億六千七百萬、海外四億三千一百萬,雖然北美票房沒有能夠大爆特爆,但海外市場的優異表現卻確保了作品全球五億九千九百萬的收入,重新讓007這塊金字招牌恢複光亮。
站在這個角度來說,挑選哪部作品都不會錯,一部是輸了口碑贏了票房,一部則是口碑大爆票房達標,並且兩部作品都成功地開啟了係列作品的輝煌。作為商業電影,兩部作品都比“後天”要更加出色,也更加值得拍攝。
但現在已經不是兩年前,蘭斯挑選作品的角度自然也發生了變化。一方麵,選擇多了,他擁有更多的空間來思考自己的偏好,作為導演,作為演員,他可以真正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完成創作;另一方麵,他必須考慮到混沌影業的立場,現在混沌影業的賺錢重擔依舊扛在他的肩膀上,尤其是考慮到接下來開始做空頭,他們需要更多的流動資金。
“變形金剛”無疑是賺錢的,這對於混沌影業來說無疑是迫切的,但“變形金剛”的改編權握在夢工廠手中,這部作品就是夢工廠被拆分收購之後與派拉蒙合作的開端,這也意味著讓混沌影業分一本羹,幾乎是不可能的——傳聞說,這一次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將親自擔任“變形金剛”的製片人,可見這部作品對於資金鏈斷層到被迫拆分的夢工廠的重要性了。
退一步回來,雖然這部作品捧紅了希亞-拉博夫(shiabeouf)和梅根-福克斯兩名新生代演員,但每個人都清楚地知道,這部作品的真正明星是站在背後的邁克爾-貝,不僅因為鐵打的變形金剛,流水的演員陣容,在電影劇本之中人類的作品本來就微乎其微;更因為電影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邁克爾-貝。
邁克爾不是一位出色的導演,即使作為商業電影導演,他也始終隻有三板斧,爆炸多、廣角畫麵、慢鏡頭,似乎除了這樣的技巧之外,他就已經沒有其他任何能力了。三板斧在職業生涯初期為他贏得了頗多讚譽,尤其是用慢鏡頭來表現激烈的動作場景,堪稱驚為天人,但十年過後,這已經成為了業界通行玩法,邁克爾還是沒有任何創新,不思進取;偏偏他又十分喜歡炫技,總是熱衷於將自己的三板斧甩得眼花繚亂,並且為了滿足自己的炫技心態,不願意刪減,導致電影時長總是無法縮短。
但不可否認的是,邁克爾是一名成功的商業導演,他的三板斧使用得爐火純青,畫麵優美、爆炸頻繁、節奏緊湊、高/潮連連,觀影過程中腎上腺素爆發的單純享受讓觀眾們總是甘之如飴。
可以這樣說,邁克爾被影評人詬病不已的老三樣,卻恰恰是“變形金剛”係列成功的核心原因。另外,後來有人統計過“變形金剛”係列作品的收益比,人們發現,邁克爾是一個精打細算的導演,他甚至將“珍珠港”裏的廢鏡頭直接用到了“變形金剛”裏,後來“逃出克隆島”的部分鏡頭也回收利用到了“變形金剛3”之中,節省簡樸的預算風格成為了各大製作人的最愛,取得同樣票房數據的作品之中,邁克爾的成本預算是最低的;同樣成本預算的作品之中,邁克爾的平均票房是最高的。
於是,在“珍珠港”的慘敗之後,邁克爾的作品幾乎全部拿不出手,但“變形金剛”係列卻讓這位刺頭導演牢牢地在好萊塢占據了一席之地。
如果由蘭斯來接手“變形金剛”項目的話,演員和劇本都沒有發揮空間,製作人也因為史蒂文的存在而沒有用武之地,換而言之,導演就是蘭斯的唯一選擇——這也是派拉蒙給蘭斯的承諾,雖然派拉蒙同樣也打算讓蘭斯和史蒂文成為聯合製片人,但蘭斯的威望與史蒂文相比根本沒有抗衡之力,可以想象劇組工作人員的站隊了。
那麽,作為導演,蘭斯可以賦予“變形金剛”那股魔力嗎?花樣百出的爆炸,熱血沸騰的追擊,血脈噴張的視效,香/豔美妙的女郎,還有張弛有度的節奏。聽起來很簡單,但事實上卻十分困難。邁克爾-貝之所以是“賣拷貝”,絕對不是吹牛吹出來的。
論起玩爆炸,蘭斯目前的經驗是“零”——“借刀殺人”裏車禍爆炸的那場戲,是經過特技人員精確計算,他親自開車真正地撞翻的,所有都是實拍鏡頭。比起邁克爾,蘭斯差了十萬八千裏。
即使蘭斯想要根據上一世的記憶來拍攝“變形金剛”,但問題就在於……他全部都不記得了。“變形金剛”這樣的電影,在觀看過程中覺得火爆非常,腎上腺素完全炸裂,但觀看結束之後,仔細回憶一下,卻什麽都不記得了——這樣說也不準確,梅根修車的那個畫麵已經成為了經典,除此之外,的確是沒有任何記憶了。
如果是由混沌影業參與到派拉蒙、夢工廠的合作拍攝之中,不是由蘭斯擔任導演,這次合作提案是完全可行的,但顯然派拉蒙並這樣的打算,所以在布拉德說起這個提案時,蘭斯就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還是決定主動放棄這個項目。
“007之大戰皇家賭場”則是另外一個情況了。
索尼影業希望蘭斯出演詹姆斯-邦德,這確實是一個意外。不過蘭斯本身的興趣卻不大,倒不是說這個角色沒有演技挑戰——雖然這也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還是因為出演這個角色,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十年時間裏,他都會和這部作品糾纏在一起,猶如一個泥沼,很難擁有自己的空間。
以丹尼爾-克雷格為例,他在2005年年末被正式確認為新任007的人選,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裏,他拍攝了四部007電影,除此之外,他還拍攝了“黃金羅盤”、“反抗軍”、“龍紋身的女孩”、“牛仔和外星人”、“丁丁曆險記”等作品,而且大部分都是作為第一男主角出演,但除了“龍紋身的女孩”之外,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位“詹姆斯-邦德”居然還有出演其他作品,即使是在“龍紋身的女孩”之中,人們記住的也是魯妮-瑪拉(rooney-mara)。
不僅僅是他,此前的曆任007之中,除了第一任扮演者肖恩-康納利(sean-connery)之外,其他扮演者都沒有能夠擺脫“007”這頂大帽子,就像是職業生涯的陰影一般,難以逃脫。
蘭斯曾經先後和傑西卡-阿爾芭、艾瑪-斯通聊起過這個話題,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機會,即使知道這個角色很有可能將成為自己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束縛,是否應該接受。當時蘭斯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不過現在,輪到蘭斯自己了,他卻拒絕了。
隻是,蘭斯自己也分辨不清楚,到底是因為他依舊不願意放棄成為一名優秀演員的夢想,像艾瑪一樣,不願意被一個固定角色束縛了自己的演員道路;還是因為他已經憑借著導演、編劇身份贏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不需要“007”這樣的光環繼續為自己增添光彩。
就當是後者吧。
不過,蘭斯卻不介意成為“007之大戰皇家賭場”的導演,而後進一步地以混沌影業的立場與索尼影業展開合作。
上一世,這部作品找來了馬丁-坎貝爾(martin-campbell)執導,這位導演先後依靠著“佐羅的麵具”和“垂直極限”在國際市場打開了局麵,雖然他作為導演發揮十分不穩定,佳作與爛片齊飛,但他卻是“007”係列真正意義的拯救者。1995年,低穀之中的007係列時隔六年重啟,皮爾斯成為新任詹姆斯-邦德,馬丁臨危受命,最後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2005年,猶如輪回一般,又是007係列易主之後重啟,又是新任詹姆斯-邦德上任,又是馬丁最後一刻接過導筒,結局也是一樣的,馬丁再次不負重托,完成使命。
現在,索尼影業在導演位置上並沒有確定人選,邁克爾-萊頓在交談中,也明確地將條件擺在了台麵上——如果蘭斯願意接過導筒,那麽他就是第一人選。
比起“變形金剛”來說,“007之大戰皇家賭場”雖然票房成績沒有那麽火爆,但整體而言,不僅更加符合蘭斯的構思,同時也更加符合混沌影業的利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