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登-亨特的助手伊森-沃頓點了點手裏的香煙,對著站在一旁的紐頓-西格爾開口說到,“聽說了嗎?西洋鏡影業成為了今年頒獎季最大的熱門。”


    可是,紐頓卻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隻是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真的假的?”如此回應著實太過敷衍,顯然,身為燈光師,紐頓最近在劇組被折磨地夠嗆,即使是在聊天時都提不起興致,滿臉的疲憊和厚厚的黑眼圈看起來無比憔悴。


    “現在才七月份,會不會太早了?”阿爾伯特走了過來,手裏拿著一瓶礦泉水,大口大口地喝著。此時劇組正在為下一場戲做準備,他們贏得了寶貴的短暫休息時間。


    伊森眼睛頓時一亮,拋棄了紐頓,轉過頭對著阿爾伯特用力點了點頭,“對啊,我也是這樣認為的。”雖然說蘭斯和瑞恩等人的私人恩怨,他們知道得並不清楚;但混沌影業和西洋鏡影業的正麵競爭關係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過去兩個月時間裏,“後天”與“特洛伊”的競爭,這也使得劇組工作人員都不由自主對競爭對手的消息給予了更多的關注。


    “笨蛋。”珀西原本是坐在旁邊閉目養神的,聽到了阿爾伯特的聲音,不由就低聲嘲諷到。


    阿爾伯特偏過頭就看到了珀西的身影,“現在距離頒獎季至少還有四個月時間,本來就是太早了,怎麽,你有什麽高見?”


    珀西睜開了眼睛,慢吞吞地伸了一個懶腰,“距離威尼斯和多倫多也就剩下一個多月時間了。這周前後,多倫多電影節就會公布參展名單,前期宣傳已經可以展開了。”不同的檔期都會有不同的頒獎季宣傳策略,有的作品早早選擇了戛納問世,有的則選擇威尼斯或多倫多,有的會耐心等到年末再進行宣傳。


    西洋鏡影業前後至少也積累了六年經驗,自然不是菜鳥。選擇這時候放出風聲,顯而易見的是,他們對這部作品已經做了縝密的安排,而且信心十足。比起目前兩手空空的混沌影業來說。領先了不止一個身位——雖然說“借刀殺人”很有可能加入頒獎季的混戰,但目前電影還是緊鑼密鼓地拍攝之中,競爭就更加無從談起了——說不定錯過了檔期就要明年上映。


    珀西的話讓阿爾伯特頓時一吃癟,無奈地摸了摸鼻子,但還是不願意放棄。“即使為了多倫多做準備,現在也還是太早了。等到多倫多正式揭幕時,聲勢也早就弱下來了。如果是參加了戛納的,這還差不多。”


    七月份,這是屬於暑期檔的熱潮,幾乎所有視線都集中在北美票房之上,不要說頒獎季的作品了,就連全新開拍的作品都沒有太多關注——“借刀殺人”就是在一片低調之中開拍的。阿爾伯特的話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珀西緩緩地站了起來,“這就說明了兩件事,第一。他們很有信心;第二,他們在學習蘭斯的策略。”


    這話讓大家都愣了愣,就連原本沒有任何興趣的紐頓都抬起頭來,最後還是伊森率先反應過來,“是抄襲‘後天’的宣傳策略嗎?”


    “後天”的宣傳幾乎可以說是從八個月前就開始了,層層鋪墊、步步緊逼,最終在首映當周完全引爆。幾乎可以說是教科書式的宣傳策略——而且還物美價廉。


    不等珀西點頭,阿爾伯特就反駁到,“可是頒獎季和暑期檔又不一樣,話題熱度沒有辦法給予作品直接幫助。”雖然說。話題熱度和票房成績始終都是奧斯卡的衡量標準之一,那些名不見經傳的作品想要贏得投票幾乎是不可能的,“上帝之城”當初能夠創造奇跡,這兩方麵的出色表現功不可沒;但這畢竟不是決勝環節。否則也不會出現“拯救大兵瑞恩”被“莎翁情史”掀翻的奇跡了。


    “這就說明了他們信心十足。”在阿爾伯特的攻擊之下,珀西卻不慌不亂,譏諷地還擊到,“從現在開始鋪墊口碑,等到多倫多電影節展映之後,依靠影評人的出色口碑。進一步推動,而後在頒獎季正式上映,遵循著點映、擴映、公映的步驟,把口碑一點一點擴散開來,到金球獎時徹底引爆,最後……”就是衝擊奧斯卡了,即使珀西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所以,這說明了他們對作品的質量有著強大的自信。”


    因為這樣的方式就意味著,西洋鏡影業早早地將作品樹立起來成為靶子,讓所有人過來攻擊,他們甚至不惜把作品的期待值高高揚起,絲毫不擔心重蹈“特洛伊”的覆轍。目前僅僅隻是七月份,而口碑也隻是在圈內傳播,媒體展示還沒有開始報道,但圈內的諸多專業人士都已經聽說了傳言——雖然這樣的傳言幾乎不絕於耳,還是可以看出西洋鏡影業這一次的勝券在握、信心十足。


    阿爾伯特知道珀西說得有道理,但還是不屑地撇撇嘴,“頒獎季又不是由他們說得算的,真的那麽簡單的話,每一年的競爭也就不會那麽激烈了。”這是事實。


    珀西聳聳肩,“如果我之前打聽的消息沒錯的話,他們這次推出的作品應該是和盧旺達有關的作品。”也就是“盧旺達飯店”,“所以,估計他們希望複製‘辛德勒的名單’式的奇跡吧。”


    雖然盧旺達大/屠/殺已經過去十年了,但是在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之後,一名叫做保羅-盧斯賽伯吉納(paul-rusesabagina)的人進入了公眾視線,他在那場屠殺之中,解救了近一千名無助的難民,他的事跡被媒體報道之後,讓人們重新回憶起了那段災難曆史——那是自二戰結束一來,最慘烈的一次種/族清洗事件。而後伴隨著伊拉克戰爭的爆發,盧旺達以及非洲其他地區的戰火也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這一切聽起來十分耳熟——讓人忍不住就回想起“辛德勒的名單”的籌備過程,幾乎可以說是如出一轍的,而盧斯賽伯吉納的事跡也與辛德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盧旺達飯店”開機之後,就有媒體以“非洲辛德勒”為標題報道了保羅-盧斯賽伯吉納的事跡。西洋鏡影業的算盤堪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選擇這樣敏/感的題材,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他們是不會失敗的,即使作品的成品質量糟糕透頂,影評人也不會破口大罵,因為這是敏/感話題,沒有人願意隨意妄言,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了。種族題材、心智障礙題材、人道救援題材等等,具有道德正確性、政治正確性/指標的作品都有這樣的特點,即使慘敗也不會太難看,最多就是被頒獎季的諸多作品淹沒而已。但,一旦成品質量達到了平均水準,那麽作品就率先搶占了道德製高點。


    類似的情形屢見不鮮,比如說2014年的“塞爾瑪遊行”和“美國狙擊手”,2013年的“為奴十二年”,2012年的“逃離德黑蘭”和“獵殺本拉登”、2010年的“拆彈部隊”。不是說這些作品質量不好,恰恰相反,而是強調,這些作品的質量達到了平均水準——甚至高於平均水準之後,道德製高點的強大聲勢將會讓他們在頒獎季的拉票聲之中占據絕對有利地位。


    “非洲辛德勒”,這樣的關鍵詞拋出來,西洋鏡影業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這也是他們對“盧旺達飯店”報以如此強大自信的根本原因。


    “‘辛德勒的名單’?”阿爾伯特嘲諷地勾了勾嘴角,“他們以為誰都可以成為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


    這句話珀西倒是無法反駁。


    一直坐在旁邊沉默不語的紐頓,突然就抬起頭,“導演是誰?”


    珀西認真回憶了一下,“特瑞-喬治(terry-george)。”編劇出身的特瑞在十年職業生涯裏,奉獻了“因父之名”、“因愛之名”、“赤子雄心”等作品,其中編劇處女作“因父之名”可謂是一鳴驚人,贏得了當年奧斯卡七項提名,涉及了最佳女主角之外的所有主要部門。


    紐頓點了點頭,“特瑞-喬治不是吉姆-謝裏丹(jim-sheridan)。”吉姆是“因父之名”的導演。說完之後,就放心地低下頭,繼續享受著自己手裏的香煙了。這一句話卻是惹得阿爾伯特和伊森都哧哧地輕笑了起來,就連珀西也不由莞爾。


    阿爾伯特想了想,看向了珀西,“蘭斯知道嗎?”


    珀西聳了聳肩,不置可否。事實上,蘭斯並不知道,最近因為“借刀殺人”的拍攝,蘭斯已經精力透支了,幾乎每天都隻有三到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根本沒有精力去關注這些八卦新聞。不過,珀西認為,即使蘭斯知道了,他也不會太過在意的,比起西洋鏡影業的動作來說,“借刀殺人”才是重中之重,否則不需要競爭對手出招,混沌影業自己就已經摔倒在起跑線了——這也是蘭斯全身心投入作品拍攝之中的原因。


    “最近就暫時不要讓他知道了。”阿爾伯特交代到。


    珀西翻了一個白眼,“管理劇組的人是你,你最好讓大家管好嘴巴。”說完,珀西的視線就落在了伊森的身上,伊森一臉莫名其妙,“我怎麽了?”(未完待續。)


    ps:  今天第三更,月票150的加更!書友們,距離下一次加更又不遠了,雙倍月票投起來!謝謝大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電影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七家d貓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七家d貓貓並收藏電影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