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大學生們都專注的聆聽著,羅晟有條不紊的接著說道:“我發現社會上尤其是網絡上有不少聲音說蔚藍海岸、藍星科技亦或者我旗下的其它公司機構的末位淘汰機製沒有人情味。”
“也有一些知名企業家表示從來沒有裁過員,也不搞末位淘汰製,理由在一個隊伍裏總有最後一名,把最後一名淘汰掉這是不公平的。”
眾人聽到這裏的時候都豎起了耳朵,羅晟的公司被外界詬病最多的就是末位淘汰機製和裁員,絕大多數蔚藍海岸的員工都很難在40歲左右的時候還可以繼續留在公司,除了一些逆天的天才和高管,大部分人都會在35至40歲這個年齡段離職。
所以,羅晟的公司的基層員工的變動是非常頻繁的,每天都有人入職和離職。
盡管這備受世人爭議,但仍然是無數人擠破頭都想要進來的。
舞台上的羅晟說道:“這很難去衡量對錯,但我想說的是,把最後一名保住,對他而言是公平的、有利的,但對其它求職者,對將來的你們想要進入蔚藍海岸工作而言就不公平了,崗位就那麽多,短時間內不會暴漲。”
“我們一隻在講蔚藍海岸最大的難題不在於技術研究,而在於如何分錢的問題,公司賺了很多錢,錢從哪裏賺來的?從社會上賺來的,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才能讓整個社會運轉處於良性正循環。”
“那麽如何分配呢?如何分錢才是最頭疼的事情,我們最終選擇了裁員的方式來分錢,此話何解?”
“一個求職者進入蔚藍海岸或者我的其它公司入職,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員工待遇很高,當然前提是有真材實料且為企業做出了價值貢獻才能分享與之貢獻相匹配的剩餘價值。”
“我們不說一些向社會輸送人才這種高大上的話,裁員就是裁員,我們之所以在他們35~40歲左右裁掉大部分人,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過去的十多年裏賺的差不多了,絕大部分的員工已經賺到了超過千萬元甚至更多。”
“好,我們裁掉他,或者他必須要通過更殘酷的競爭才能留下,不行就開掉,空出來的崗位你們才有更多的機會上位,等你們十多年後,我們也會開掉你們,讓下一批人接著上位,如此循環反複輪動下去。”
“我們聚攏了巨量的財富,在長期探索中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向絕大多數人分配這筆財富,而不是讓這些錢聚集在少數人手裏,這就是我們的分錢模式。”
場下的人和現場的記者們都是第一次聽到羅晟這麽說,無不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簡直聞所未聞。
到底是什麽樣的大格局才能做出這樣的舉措?
原來是進行另類的財富再分配行為,很多人仔細一想也如夢初醒,大多數噴蔚藍海岸或藍星科技裁員的都是強行“仗義執言”的網民們,卻鮮有被裁員的當事人跳出來對自己被炒魷魚表示不滿。
這說明被裁員的人完全沒有意見。
他們當然沒有意見了,蔚藍海岸的高待遇擺在那裏的,而且確實十分辛苦,幹到接近40歲的時候就算公司不主動裁員,大部分員工也想辭職換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
後半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誰也不想累死在辦公桌上。
反正在蔚藍海岸就職十多年,錢是絕對給到位了,隻要自己不造作不去奢望過那種極盡奢華的生活,後半輩子的生活基本上是穩定無憂了。
別的公司裁員,員工會大罵,因為錢不給到位,但蔚藍海岸裁員,員工98%的比例都沒有怨言。
看似沒有人情味,看似不公平,實際上是更大範圍的公平。
羅晟隻抓核心人才不放,但基層員工他是要求自己的各大企業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這麽做有著多方麵的考慮,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是財富的重新分配,大家輪著來,優質的崗位不能一直霸占著。
公司把你裁掉,但也會給你足夠的勞動價值分享,然後把位置讓給其他人。
這就會造成另一個結果,一個對公司業績增長和國家經濟增長都能起到正麵積極作用的效果,裁員而產生的員工流動性就像貨幣的流動性一樣能夠更好的刺激消費。
要知道,如果不裁員或者員工流動性一潭死水,那麽錢就會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裏,今後恐怕一個蔚藍海岸的普通員工幹一輩子可能積累上億的財富。
但他肯定花不完這上億的錢,即便羅晟這樣的世界首富,哪怕他的日常消費達到了極盡奢華的程度,一天下來就算消費一千萬但和他的總資產相比較而言連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算不上。
何況,一天也不可能消費上千萬,投資當然不能算是消費。
花小錢很容易,但花大錢真不容易,而且會越花越多。
那結論就很明顯了,一旦財富大規模的聚集在少部分人手裏,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突破到了臨界值就不會向上突破了,而且還會拿去投資保值,結果便是大量的錢成了死錢而無法流動起來。
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導致的結果是富人有大量的錢但個人消費能力再誇張也承載不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需要,成千上萬的普通人方方麵麵的生活開銷都要花錢消費但沒錢不敢消費或者有限消費。
長此以往從而導致社會的整體消費能力上不去,當社會進入低欲望時代以後,經濟就會低迷不振,經濟增長率半死不活,甚至會出現負增長,完全看不到經濟的活力,企業訂單減少,存貨積壓倉庫,長此以往下去,脆弱的經濟係統一旦觸發某個契機便會引發經濟大蕭條。
對於蔚藍海岸這麽大體量的企業而言,往往會第一個受到劇烈衝擊,到時候產品出貨量減少,因為經濟萎靡不振,大家都恐懼消費了嘛。
旗下的員工個個身價幾千萬幾個億,但他們隻需要一部手機、一個大白就夠了。
富人們消費能力再強,他也隻能開一輛蘭博基尼。
顯而易見,結果必然會遭受反噬,這是短期看不到的,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就未必了,隔壁的曰本經濟便是最好的例子,低欲望的社會,經濟增長乏力。
所以錢一定不能過於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裏,必須要均攤出去,蔚藍海岸以裁員的方式來實現另一種維度上的財富的廣義再分配。
羅晟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製造更多的在一千萬左右的千萬富豪,但不能製造億萬富豪。
一千萬左右的身價在一線、準一線城市能夠立足了,隨便找個工作後半輩子都能安安穩穩的過上日子。
若是在三四線城市,隻要不過極盡奢華的生活,已經可是實現終身財務自由了。
一個千萬富豪和一個億萬富豪的正常消費差不多,所以消滅一個億萬富豪而多製造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千萬富豪,那就是幾十上百倍的消費潛力的釋放。
消費上去了,企業訂單多了,經濟當然就能活起來,從而形成良性的經濟正循環,蔚藍海岸的業績才有繼續創新高的動能。
盡管不能保證人人受益,但肯定可以讓絕大多數人受益並且長期受益。
整盤棋就此徹底盤活,剔除了潛在隱患。
要知道,羅晟旗下的幾大核心企業的員工數量加起來有兩三百萬,加上銳步科技、博創科技等科創板上市的那些潛力龍頭公司,他們也得跟進這種策略。
一旦如此龐大規模的員工數量流動起來,那些學有所成的應屆畢業生們還懷才不遇?隻要輪動個二三十年,可能就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人都會說:羅晟曾經是我的老板,我曾經在他手底下效力過。
此刻,現場陡然傳來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激烈掌聲。
場下的人無不對舞台上的那個男人崇拜和佩服得五體投地,之前不少人對羅晟說的隻要你有真材實料我就能給你提供崗位舞台的話而質疑。
畢竟,這個國家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人多啊。
現在終於意識到,他這話的口氣的確大到沒邊,但真的有這個實力啊。
實際上,人多不假,但有真材實料的人才卻也不多。
場下的記者們感慨萬千的低聲議論道:
“這就是大佬的格局視野嗎?”
“我錯了,之前還感歎馬總能把裁員說成為社會輸送人才這麽高大上的話沒人能超越了,但今天羅總直接完爆馬總,把裁員的目的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毫不掩飾,關鍵是你根本無法反駁,因為隻有裁員才能讓更多餓肚子的人有機會上位。”
“這高度不是我等能夠企及的啊。”
“關鍵是他是這麽說,也確實在這麽做,被裁員的人好像的確都沒有表達多大的不滿,顯然是錢給到位了。”
“以這種裁員的方式來再分配財富,避免了更多億萬富豪的出現,保證絕大多數人受益且長期受益,高明啊。”
“大佬就是大佬,我原以為已經在第四層能夠一窺大佬的戰略意圖,不料還在第一層,而大佬已經突破到九層了。”
……
“也有一些知名企業家表示從來沒有裁過員,也不搞末位淘汰製,理由在一個隊伍裏總有最後一名,把最後一名淘汰掉這是不公平的。”
眾人聽到這裏的時候都豎起了耳朵,羅晟的公司被外界詬病最多的就是末位淘汰機製和裁員,絕大多數蔚藍海岸的員工都很難在40歲左右的時候還可以繼續留在公司,除了一些逆天的天才和高管,大部分人都會在35至40歲這個年齡段離職。
所以,羅晟的公司的基層員工的變動是非常頻繁的,每天都有人入職和離職。
盡管這備受世人爭議,但仍然是無數人擠破頭都想要進來的。
舞台上的羅晟說道:“這很難去衡量對錯,但我想說的是,把最後一名保住,對他而言是公平的、有利的,但對其它求職者,對將來的你們想要進入蔚藍海岸工作而言就不公平了,崗位就那麽多,短時間內不會暴漲。”
“我們一隻在講蔚藍海岸最大的難題不在於技術研究,而在於如何分錢的問題,公司賺了很多錢,錢從哪裏賺來的?從社會上賺來的,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才能讓整個社會運轉處於良性正循環。”
“那麽如何分配呢?如何分錢才是最頭疼的事情,我們最終選擇了裁員的方式來分錢,此話何解?”
“一個求職者進入蔚藍海岸或者我的其它公司入職,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員工待遇很高,當然前提是有真材實料且為企業做出了價值貢獻才能分享與之貢獻相匹配的剩餘價值。”
“我們不說一些向社會輸送人才這種高大上的話,裁員就是裁員,我們之所以在他們35~40歲左右裁掉大部分人,是因為他們已經在過去的十多年裏賺的差不多了,絕大部分的員工已經賺到了超過千萬元甚至更多。”
“好,我們裁掉他,或者他必須要通過更殘酷的競爭才能留下,不行就開掉,空出來的崗位你們才有更多的機會上位,等你們十多年後,我們也會開掉你們,讓下一批人接著上位,如此循環反複輪動下去。”
“我們聚攏了巨量的財富,在長期探索中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向絕大多數人分配這筆財富,而不是讓這些錢聚集在少數人手裏,這就是我們的分錢模式。”
場下的人和現場的記者們都是第一次聽到羅晟這麽說,無不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簡直聞所未聞。
到底是什麽樣的大格局才能做出這樣的舉措?
原來是進行另類的財富再分配行為,很多人仔細一想也如夢初醒,大多數噴蔚藍海岸或藍星科技裁員的都是強行“仗義執言”的網民們,卻鮮有被裁員的當事人跳出來對自己被炒魷魚表示不滿。
這說明被裁員的人完全沒有意見。
他們當然沒有意見了,蔚藍海岸的高待遇擺在那裏的,而且確實十分辛苦,幹到接近40歲的時候就算公司不主動裁員,大部分員工也想辭職換一份輕鬆一點的工作。
後半輩子也該享受享受了,誰也不想累死在辦公桌上。
反正在蔚藍海岸就職十多年,錢是絕對給到位了,隻要自己不造作不去奢望過那種極盡奢華的生活,後半輩子的生活基本上是穩定無憂了。
別的公司裁員,員工會大罵,因為錢不給到位,但蔚藍海岸裁員,員工98%的比例都沒有怨言。
看似沒有人情味,看似不公平,實際上是更大範圍的公平。
羅晟隻抓核心人才不放,但基層員工他是要求自己的各大企業要保持一定的流動性,這麽做有著多方麵的考慮,從社會的角度來看,這是財富的重新分配,大家輪著來,優質的崗位不能一直霸占著。
公司把你裁掉,但也會給你足夠的勞動價值分享,然後把位置讓給其他人。
這就會造成另一個結果,一個對公司業績增長和國家經濟增長都能起到正麵積極作用的效果,裁員而產生的員工流動性就像貨幣的流動性一樣能夠更好的刺激消費。
要知道,如果不裁員或者員工流動性一潭死水,那麽錢就會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裏,今後恐怕一個蔚藍海岸的普通員工幹一輩子可能積累上億的財富。
但他肯定花不完這上億的錢,即便羅晟這樣的世界首富,哪怕他的日常消費達到了極盡奢華的程度,一天下來就算消費一千萬但和他的總資產相比較而言連零頭的零頭的零頭都算不上。
何況,一天也不可能消費上千萬,投資當然不能算是消費。
花小錢很容易,但花大錢真不容易,而且會越花越多。
那結論就很明顯了,一旦財富大規模的聚集在少部分人手裏,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突破到了臨界值就不會向上突破了,而且還會拿去投資保值,結果便是大量的錢成了死錢而無法流動起來。
當這種情況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導致的結果是富人有大量的錢但個人消費能力再誇張也承載不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需要,成千上萬的普通人方方麵麵的生活開銷都要花錢消費但沒錢不敢消費或者有限消費。
長此以往從而導致社會的整體消費能力上不去,當社會進入低欲望時代以後,經濟就會低迷不振,經濟增長率半死不活,甚至會出現負增長,完全看不到經濟的活力,企業訂單減少,存貨積壓倉庫,長此以往下去,脆弱的經濟係統一旦觸發某個契機便會引發經濟大蕭條。
對於蔚藍海岸這麽大體量的企業而言,往往會第一個受到劇烈衝擊,到時候產品出貨量減少,因為經濟萎靡不振,大家都恐懼消費了嘛。
旗下的員工個個身價幾千萬幾個億,但他們隻需要一部手機、一個大白就夠了。
富人們消費能力再強,他也隻能開一輛蘭博基尼。
顯而易見,結果必然會遭受反噬,這是短期看不到的,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就未必了,隔壁的曰本經濟便是最好的例子,低欲望的社會,經濟增長乏力。
所以錢一定不能過於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裏,必須要均攤出去,蔚藍海岸以裁員的方式來實現另一種維度上的財富的廣義再分配。
羅晟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製造更多的在一千萬左右的千萬富豪,但不能製造億萬富豪。
一千萬左右的身價在一線、準一線城市能夠立足了,隨便找個工作後半輩子都能安安穩穩的過上日子。
若是在三四線城市,隻要不過極盡奢華的生活,已經可是實現終身財務自由了。
一個千萬富豪和一個億萬富豪的正常消費差不多,所以消滅一個億萬富豪而多製造幾十個乃至上百個千萬富豪,那就是幾十上百倍的消費潛力的釋放。
消費上去了,企業訂單多了,經濟當然就能活起來,從而形成良性的經濟正循環,蔚藍海岸的業績才有繼續創新高的動能。
盡管不能保證人人受益,但肯定可以讓絕大多數人受益並且長期受益。
整盤棋就此徹底盤活,剔除了潛在隱患。
要知道,羅晟旗下的幾大核心企業的員工數量加起來有兩三百萬,加上銳步科技、博創科技等科創板上市的那些潛力龍頭公司,他們也得跟進這種策略。
一旦如此龐大規模的員工數量流動起來,那些學有所成的應屆畢業生們還懷才不遇?隻要輪動個二三十年,可能就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人都會說:羅晟曾經是我的老板,我曾經在他手底下效力過。
此刻,現場陡然傳來了排山倒海一般的激烈掌聲。
場下的人無不對舞台上的那個男人崇拜和佩服得五體投地,之前不少人對羅晟說的隻要你有真材實料我就能給你提供崗位舞台的話而質疑。
畢竟,這個國家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人多啊。
現在終於意識到,他這話的口氣的確大到沒邊,但真的有這個實力啊。
實際上,人多不假,但有真材實料的人才卻也不多。
場下的記者們感慨萬千的低聲議論道:
“這就是大佬的格局視野嗎?”
“我錯了,之前還感歎馬總能把裁員說成為社會輸送人才這麽高大上的話沒人能超越了,但今天羅總直接完爆馬總,把裁員的目的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毫不掩飾,關鍵是你根本無法反駁,因為隻有裁員才能讓更多餓肚子的人有機會上位。”
“這高度不是我等能夠企及的啊。”
“關鍵是他是這麽說,也確實在這麽做,被裁員的人好像的確都沒有表達多大的不滿,顯然是錢給到位了。”
“以這種裁員的方式來再分配財富,避免了更多億萬富豪的出現,保證絕大多數人受益且長期受益,高明啊。”
“大佬就是大佬,我原以為已經在第四層能夠一窺大佬的戰略意圖,不料還在第一層,而大佬已經突破到九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