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蓋菇從春至秋生於林中、林緣的草地上或路旁、園地、垃圾嚐木屑堆或牧場的牛馬糞堆上。人工栽培在福建省除了7~9月未見出菇外,其他月份均可長菇,但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長快。
大球蓋菇的營養價值-大球蓋菇的做法
<strong>大球蓋菇的做法</strong>
<strong>大球蓋菇溜魚片</strong>
原料:大球蓋菇100克,草魚、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澱粉、鮮湯、味精、老薑、大蔥、大蒜、泡辣椒、精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大球蓋菇去其根部,清洗幹淨,切成片,然後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出待用。草魚宰殺去鱗、內髒,清洗幹淨,取淨魚肉,用刀片成片,然後放入碗中,加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清、澱粉拌和均勻,待用。
2:老薑、大蒜去皮,清洗幹淨,切成指甲片,泡辣椒去籽及蒂,切成馬耳朵形,大蔥清洗幹淨,取其蔥白,切成馬耳朵形。取碗一個,將鹽、料酒、味精、鮮湯、澱粉調成芡汁。
3: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四成熱,下魚片滑散,放入薑片、蒜片、泡辣椒、蔥炒香,加入雞腿散菇炒入味,烹入芡汁,收汁亮油,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肉製細嫩,鹹鮮味美。
<strong>大球蓋菇拌豬肚</strong>
原料:豬肚500克,鮮大球蓋菇200克,辣椒油、醬油、白糖、精鹽、味精、香油、蒜泥各適量。
做法:
1:豬肚初加工幹淨後,放入水鍋中煮熟,撈出放涼,切成細絲。
2:大球蓋菇洗淨後,切成絲,放入沸水中焯熟,撈出,瀝幹水分。
3:將精鹽、白糖、醬油、蒜泥、味精、辣椒油、香油放入碗中調成蒜泥料。將肚絲、大球蓋菇絲與蒜泥料調拌均勻後,裝盤即成。
功效:益胃清神,助消化,降脂。
<strong>大球蓋菇的營養價值</strong>
大球蓋菇是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肉質滑嫩柄爽脆,營養豐富,口感極好,食後讓人們記憶猶新。幹菇香味濃鬱,富含相當高的蛋白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能治療或改善人體多種疾病之功效,堪稱是色鮮味美,具有“素中之葷”的全價營養保健食品。大球蓋是食用菌中的後起之秀,是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於一身的美味食品。大球蓋菇不論是爆炒,還是煎炸,還是煲湯、涮鍋,都很受歡迎。大球蓋菇還具有預防冠心並助消化、疏解人體精神疲勞之功效,
大球蓋菇在國內外市場很暢銷。尤其是美國紐約、洛杉機、芝加哥等大都市的超市,更是供不應求,出盡了風頭,成了搶手貨。
大球蓋富含蛋白質、多糖、礦質元素、維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氨基酸含量達1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齊全。大球蓋菇子實體粗蛋白含量為25.75%,粗脂肪為2.19%,粗纖維為7.99%,碳水化合物68.23%,氨基酸總量為16.72%,e/e+n及e/n比值分別為39.11%和0.64。礦質元素中磷和鉀含量較高,分別為3.48%和0.82%。生物活性物質中的總黃酮、總皂甙及酚類的含量均大於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別為81.5和53.1mg/100g。
大球蓋菇對小白鼠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製率高達70%。大球蓋菇幹品中含灰分11.4%,碳水化合物32.73%,蛋白質25.81%,脂類2.60%。無機元素中磷含量最多,100g幹品中約含磷1204.65mg,之後依次為鈣98.34mg,鐵32.51mg,猛10.45mg,銅8.63mg,砷5.42mg,鈷0.38mg。還含豐富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和乳糖。總氮中72.45%為蛋白氮,27.55%為非蛋白氮。蛋白質中42.80%為清蛋白和球蛋白。除此之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100g幹品大球蓋菇中含煙酸51.38mg,核黃素3.88mg,硫胺素0.51mg,維生素b60.42mg,維生素b120.41mg。大球蓋菇含膽堿、甜菜堿、組胺、鳥嘌呤、胍和乙醇胺等多種生物胺,其中組胺、乙醇胺和膽堿含量較高。
<strong>大球蓋菇簡介</strong>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子實體單生、叢生或群生,中等至較大,單個菇團可達數公斤重。菌蓋近半球形,後扁平,直徑5~45厘米。菌蓋肉質,濕潤時表麵稍有粘性。幼嫩子實體初為白色,常有乳頭狀的小突起,隨著子實體逐漸長大,菌蓋漸變成紅褐色至葡萄酒紅褐色或暗褐色,老熟後褪為褐色至灰褐色。有的菌蓋上有纖維狀鱗片,隨著子實體的生長成熟而逐漸消失。菌蓋邊緣內卷,常附有菌幕殘片。菌肉肥厚,色白。菌褶直生,排列密集,初為汙白色,後變成灰白色,隨菌蓋平展,逐漸變成褐色或紫黑色。菌柄近圓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長5~20厘米,柄粗0.5~4厘米,菌環以上汙白,近光滑,菌環以下帶黃色細條紋。菌柄早期中實有髓,成熟後逐漸中空。菌環膜質,較厚或雙層,位於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麵有粗糙條紋,深裂成若幹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易脫落,在老熟的子實體上常消失。孢子印紫褐色,孢子光滑,棕褐色,橢圓形,有麻點。頂端有明顯的芽孔,厚壁,褶緣囊狀體棍棒狀,頂端有一個小突起。
大球蓋菇從春至秋生於林中、林緣的草地上或路旁、園地、垃圾嚐木屑堆或牧場的牛馬糞堆上。人工栽培在福建省除了7~9月未見出菇外,其他月份均可長菇,但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長快。野生大球蓋菇在青藏高原上生長於闊葉林下的落葉層上,在攀西地區生於針闊混交林中。大球蓋菇在自然界中分布於歐洲、北美洲,亞洲等地。在歐洲國家,如波蘭、德國、荷蘭、捷克等均有栽培。中國野生大球蓋菇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吉林等地。
大球蓋菇的營養價值-大球蓋菇的做法
<strong>大球蓋菇的做法</strong>
<strong>大球蓋菇溜魚片</strong>
原料:大球蓋菇100克,草魚、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澱粉、鮮湯、味精、老薑、大蔥、大蒜、泡辣椒、精煉油各適量。
做法:
1:將大球蓋菇去其根部,清洗幹淨,切成片,然後放入沸水鍋中氽熟,撈出待用。草魚宰殺去鱗、內髒,清洗幹淨,取淨魚肉,用刀片成片,然後放入碗中,加鹽、料酒、胡椒粉、雞蛋清、澱粉拌和均勻,待用。
2:老薑、大蒜去皮,清洗幹淨,切成指甲片,泡辣椒去籽及蒂,切成馬耳朵形,大蔥清洗幹淨,取其蔥白,切成馬耳朵形。取碗一個,將鹽、料酒、味精、鮮湯、澱粉調成芡汁。
3:鍋置旺火上,燒精煉油至四成熱,下魚片滑散,放入薑片、蒜片、泡辣椒、蔥炒香,加入雞腿散菇炒入味,烹入芡汁,收汁亮油,起鍋裝盤即成。
特點:肉製細嫩,鹹鮮味美。
<strong>大球蓋菇拌豬肚</strong>
原料:豬肚500克,鮮大球蓋菇200克,辣椒油、醬油、白糖、精鹽、味精、香油、蒜泥各適量。
做法:
1:豬肚初加工幹淨後,放入水鍋中煮熟,撈出放涼,切成細絲。
2:大球蓋菇洗淨後,切成絲,放入沸水中焯熟,撈出,瀝幹水分。
3:將精鹽、白糖、醬油、蒜泥、味精、辣椒油、香油放入碗中調成蒜泥料。將肚絲、大球蓋菇絲與蒜泥料調拌均勻後,裝盤即成。
功效:益胃清神,助消化,降脂。
<strong>大球蓋菇的營養價值</strong>
大球蓋菇是我國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菇體色澤豔麗,腿粗蓋肥,食味清香,肉質滑嫩柄爽脆,營養豐富,口感極好,食後讓人們記憶猶新。幹菇香味濃鬱,富含相當高的蛋白質和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元素及維生素,能治療或改善人體多種疾病之功效,堪稱是色鮮味美,具有“素中之葷”的全價營養保健食品。大球蓋是食用菌中的後起之秀,是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於一身的美味食品。大球蓋菇不論是爆炒,還是煎炸,還是煲湯、涮鍋,都很受歡迎。大球蓋菇還具有預防冠心並助消化、疏解人體精神疲勞之功效,
大球蓋菇在國內外市場很暢銷。尤其是美國紐約、洛杉機、芝加哥等大都市的超市,更是供不應求,出盡了風頭,成了搶手貨。
大球蓋富含蛋白質、多糖、礦質元素、維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氨基酸含量達17種,人體必需氨基酸齊全。大球蓋菇子實體粗蛋白含量為25.75%,粗脂肪為2.19%,粗纖維為7.99%,碳水化合物68.23%,氨基酸總量為16.72%,e/e+n及e/n比值分別為39.11%和0.64。礦質元素中磷和鉀含量較高,分別為3.48%和0.82%。生物活性物質中的總黃酮、總皂甙及酚類的含量均大於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別為81.5和53.1mg/100g。
大球蓋菇對小白鼠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製率高達70%。大球蓋菇幹品中含灰分11.4%,碳水化合物32.73%,蛋白質25.81%,脂類2.60%。無機元素中磷含量最多,100g幹品中約含磷1204.65mg,之後依次為鈣98.34mg,鐵32.51mg,猛10.45mg,銅8.63mg,砷5.42mg,鈷0.38mg。還含豐富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和乳糖。總氮中72.45%為蛋白氮,27.55%為非蛋白氮。蛋白質中42.80%為清蛋白和球蛋白。除此之外,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如100g幹品大球蓋菇中含煙酸51.38mg,核黃素3.88mg,硫胺素0.51mg,維生素b60.42mg,維生素b120.41mg。大球蓋菇含膽堿、甜菜堿、組胺、鳥嘌呤、胍和乙醇胺等多種生物胺,其中組胺、乙醇胺和膽堿含量較高。
<strong>大球蓋菇簡介</strong>
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子實體單生、叢生或群生,中等至較大,單個菇團可達數公斤重。菌蓋近半球形,後扁平,直徑5~45厘米。菌蓋肉質,濕潤時表麵稍有粘性。幼嫩子實體初為白色,常有乳頭狀的小突起,隨著子實體逐漸長大,菌蓋漸變成紅褐色至葡萄酒紅褐色或暗褐色,老熟後褪為褐色至灰褐色。有的菌蓋上有纖維狀鱗片,隨著子實體的生長成熟而逐漸消失。菌蓋邊緣內卷,常附有菌幕殘片。菌肉肥厚,色白。菌褶直生,排列密集,初為汙白色,後變成灰白色,隨菌蓋平展,逐漸變成褐色或紫黑色。菌柄近圓柱形,靠近基部稍膨大,柄長5~20厘米,柄粗0.5~4厘米,菌環以上汙白,近光滑,菌環以下帶黃色細條紋。菌柄早期中實有髓,成熟後逐漸中空。菌環膜質,較厚或雙層,位於柄的中上部,白色或近白色,上麵有粗糙條紋,深裂成若幹片段,裂片先端略向上卷,易脫落,在老熟的子實體上常消失。孢子印紫褐色,孢子光滑,棕褐色,橢圓形,有麻點。頂端有明顯的芽孔,厚壁,褶緣囊狀體棍棒狀,頂端有一個小突起。
大球蓋菇從春至秋生於林中、林緣的草地上或路旁、園地、垃圾嚐木屑堆或牧場的牛馬糞堆上。人工栽培在福建省除了7~9月未見出菇外,其他月份均可長菇,但以10月下旬至12月初和3~4月上旬出菇多,生長快。野生大球蓋菇在青藏高原上生長於闊葉林下的落葉層上,在攀西地區生於針闊混交林中。大球蓋菇在自然界中分布於歐洲、北美洲,亞洲等地。在歐洲國家,如波蘭、德國、荷蘭、捷克等均有栽培。中國野生大球蓋菇分布於雲南,四川、西藏、吉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