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叛軍首領梁犢被斬殺,石虎大為高興,在臨死之際,他終於平定了梁犢的叛亂,趙國的江山可以得以延續。(..tw好看的小說)
在平叛之戰中,姚戈仲所部將士斬殺了梁犢,為此,石虎決定對姚戈仲大加賞賜,進封姚戈仲為西平郡公,並允許其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可謂風光至極,蒲洪、石閔等大將也都有封賞。
由於梁犢麾下心腹眾多,在洛陽至關中的大片區域,還存在著大量的零散叛軍,姚戈仲、蒲洪等將領受封之後,繼續率領麾下大軍前往洛陽、滎陽一帶剿滅殘匪。
也許是剿滅梁犢叛軍後太過興奮,石虎的病情再一次惡化,並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在臨死之際,石虎任命自己的兒子彭城王石遵為大將軍,鎮守關右,燕王石斌為丞相,總領朝政,任命張豺為鎮衛大將軍,輔佐朝政。
石遵領命,率領三萬精銳大軍,向關中方向進發,朝中就隻剩下石斌和張豺兩人輔政。
沒過多久,石虎便病重而死,年輕的太子石世,在朝中眾大臣的簇擁下,在鄴城的皇宮中正式登基稱帝,並尊自己的母親劉氏為皇太後,朝中大臣各有封賞。
石世順利登上帝位後,其母親劉太後擔心,同是石虎兒子的石斌會對石世不利,於是,與另外一位輔政大臣張豺商議,準備除掉石斌。以保證石世統治的穩固。
在鄴城的後宮之中,劉太後緊急召見了輔政大臣張豺,讓其為自己出注意。
張豺來到後宮。抱拳拜見道:“太後這麽急著召見微臣,有何急事?”
劉太後左右看了看,輕聲道:“這兒沒有你們的事了,都下去吧!”
眾宮女聞令,彎腰一禮,輕輕的退了下去。
“張愛卿,眼下新皇已經登基。可先皇臨死之前,任命燕王為丞相。總領朝政,這個燕王也是先皇的兒子,且比皇上年長不少,哀家心裏是日夜擔憂。害怕燕王懷有狼子野心,會對皇上不利。”劉太後輕聲說道。
張豺聞言,輕聲回道:“太後不必太過擔心,微臣已經派遣龍騰衛士,日夜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就目前來看,燕王並無任何異常的舉動,或許,燕王真的想要效仿周公。一心輔佐皇上。”
劉太後連連搖頭,嘴角冷笑了一下,正色道:“先皇的兒子。怎麽會有像周公這樣的賢才呢?你忘了石邃和石宣了,先皇的兒子多懷野心,燕王自然也不例外,為了皇上可以坐穩江山,必要的話,可以犧牲燕王。”說完伸手做了一個斬殺的動作。
張豺見狀大驚。走近一步,輕聲道:“太後的意思微臣明白。這種事可大可小,萬一引起眾王的不滿,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啊!還請太後三思。”說完滿臉的惶恐。
“眾王都領兵在外,好好安撫即可,隻有燕王居於廟堂,對皇上是巨大的威脅,必須盡快除掉,以免禍起蕭牆,此事就全靠愛卿了。”劉太後已經下定決心,要除掉燕王石斌。
張豺心一橫,抱拳道:“既然太後心意已決,微臣這就回去準備。”
“好,皇上的安危,就全靠愛卿了。”劉太後鼓勵了一句,並親自送張豺離開。
張豺回去之後,派自己的弟弟張雄傳假詔,將石斌殺死,並隨意安拆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隨後,張豺意欲殺掉司空李農,結果被李農逃掉了,李農集結麾下乞活軍,在上白附近接堡自守,以抵擋張豺的進攻。
石斌被除掉後,劉太後垂簾聽政,在朝堂上任命張豺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總領朝政。
但此時,張豺內心害怕諸王報複,於是不敢接受丞相的封號,建議讓彭城王石遵和義陽王石鑒為左右丞相,以安撫這二位擁兵在外,威望頗高的王,劉太後聽從了張豺的建議,便派人傳令,給石遵和石鑒冊封了左右丞相。
不過,劉太後和張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充滿野心的趙國諸王,正愁找不到發兵鄴城的借口,如今,石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這就給了諸王兵發鄴城的借口了,至於丞相的虛名,石氏諸王是不會放在眼裏的。
此時,奉命鎮守關中的彭城王石遵,率領麾下三萬主力,剛剛抵達李城,便接到了石虎去世、石世登基稱帝的消息,心頭不禁微微有些驚訝,更是有些不甘心,畢竟,他比石世年長了許多,才能和軍功都遠遠勝於石世,怎麽能容忍向石世俯首稱臣呢?
就在此時,奉命討伐梁犢叛軍殘部的大將姚戈仲、蒲洪、石閔、劉寧等將領,全部勝利班師,並抵達了李城,與石遵的三萬大軍匯合在了一起。
石遵覺得這是個機會,隻要這些猛將全部支持自己,那麽,他便可除掉石世,從而登上皇帝的寶座。
為了試探眾將的想法,石遵將眾將全部請到自己的中軍大帳,以與他們商議鄴城的局勢。
對於鄴城發生的事情,姚戈仲、蒲洪等將領都已經聽說了,他們對石世登基稱帝很是不滿,尤其是姚戈仲,曾經當著石虎的麵,明確表示他的小兒子既無才能又無威信,根本不可能掌管趙國的將山,而石虎卻仍讓自己的小兒子繼承皇位,這顯然是讓國家陷入大亂的做法,況且,趙國地處中原,四周敵人最多,讓一個還未成年的石世稱帝,對國家將極為不利。
燕王石斌被殺,司空李農被逼走,這更反映了新朝廷在排除異己,讓眾將心裏都很是不安。
最讓眾將無法接受的是,由於小皇帝年幼,皇太後劉氏臨朝垂簾聽政,也就是說,他們日後要向一個女人俯首稱臣,卑躬屈膝。
在中軍大帳之中,坐在尊位的石遵,見姚戈仲等將領全部來了,便連忙起身迎了過去。
“各位將軍,你們來了,快請坐。”石遵非常客氣的讓眾將坐下。
眾將也不客氣,直接按次序做好,並全部看向石遵。
石遵沉吟了片刻,看向眾將,輕聲道:“各位將軍,鄴城發生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了,先皇駕崩,太子繼位,太後臨朝垂簾,燕王被殺,司空被逼反,這一件件事情,發生的都是太突然了啊!”說完感慨了起來。
姚戈仲首先大怒道:“一個小娃娃怎麽能夠掌管好江山呢?本將早就和先皇說過,他的小兒子成不了大事,可他偏不聽,非要讓小兒子登基稱帝,這下好了,女主臨朝,奸臣當道,嗨!”說完歎了口氣。
蒲洪接著說道:“殿下,末將聽說,當初先皇準備立太子之時,考慮到殿下年長且德才兼備,有意立殿下為太子,隻是先皇年老昏惑,被張豺等奸臣所誤,所以才立了石世,如今,一個女人坐在朝堂上,奸臣張豺獨攬朝政,鄴城的精兵全部被調往上白,殿下若肯起兵殺向鄴城,末將願意跟隨。”
“殿下起兵,末將願為先鋒。”石閔連忙請戰。
“殿下,本公也支持你,哈哈哈!”姚戈仲說著大笑了兩句。
“我等願意追隨殿下,起兵殺向鄴城。”大帳中的眾將,全部表示支持石遵。
見眾大將支持自己,石遵心頭大喜,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隻要他率領這些人馬殺向鄴城,就憑石世和張豺,自然不是他的對手,皇帝的寶座,他是坐定了。
自古起兵必須師出有名,眼下石遵要出兵鄴城,自然也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的,眼下,張豺獨攬朝政,殺害燕王石斌,便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於是,石遵大聲說道:“既然各位將軍認為本王可堪大任,那麽本王就順應天意民心,正式起兵討伐張豺。”
“殿下,下命令吧!”眾將對視一眼,讓石遵下達進軍的命令。
在眾將的催促下,石遵下達了進軍鄴城的命令,他任命能征善戰的猛將石閔為先鋒,率先向鄴城進發,其餘人馬緊隨其後。
為了讓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石遵羅列了張豺的各種罪行,並寫成了頗具煽動性的討伐檄文,並傳召各地,讓各地的將領加入討伐大軍的行列。
討伐檄文下發後,果然有許多趙國的將領,率領麾下大軍加入了討伐張豺的行動中,這些將領的加入,讓討伐大軍變得更加強大。
坐鎮鄴城的張豺,自然也得知了石遵起兵討伐自己的事情,當他讀完石遵所寫的討伐檄文後,嚇得腿都軟了,並立即命令包圍上白的鄴城精兵立即返回,以保障鄴城的安全。
上白的數萬精兵剛剛回到鄴城,石閔的前鋒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了,並做好了攻城的準備。
見前鋒石閔的兵力較少,張豺打算率領城中的主力大軍出城,率先剿滅石閔的隊伍,以獲取主動。
不料,鄴城中的將領和羯族士兵,聽說彭城王石遵前來奔喪,不願意與石閔作戰,於是,偷偷的翻越城牆跑了出來。(未完待續)
在平叛之戰中,姚戈仲所部將士斬殺了梁犢,為此,石虎決定對姚戈仲大加賞賜,進封姚戈仲為西平郡公,並允許其可以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可謂風光至極,蒲洪、石閔等大將也都有封賞。
由於梁犢麾下心腹眾多,在洛陽至關中的大片區域,還存在著大量的零散叛軍,姚戈仲、蒲洪等將領受封之後,繼續率領麾下大軍前往洛陽、滎陽一帶剿滅殘匪。
也許是剿滅梁犢叛軍後太過興奮,石虎的病情再一次惡化,並到了極其嚴重的程度,隨時都有可能死去。
在臨死之際,石虎任命自己的兒子彭城王石遵為大將軍,鎮守關右,燕王石斌為丞相,總領朝政,任命張豺為鎮衛大將軍,輔佐朝政。
石遵領命,率領三萬精銳大軍,向關中方向進發,朝中就隻剩下石斌和張豺兩人輔政。
沒過多久,石虎便病重而死,年輕的太子石世,在朝中眾大臣的簇擁下,在鄴城的皇宮中正式登基稱帝,並尊自己的母親劉氏為皇太後,朝中大臣各有封賞。
石世順利登上帝位後,其母親劉太後擔心,同是石虎兒子的石斌會對石世不利,於是,與另外一位輔政大臣張豺商議,準備除掉石斌。以保證石世統治的穩固。
在鄴城的後宮之中,劉太後緊急召見了輔政大臣張豺,讓其為自己出注意。
張豺來到後宮。抱拳拜見道:“太後這麽急著召見微臣,有何急事?”
劉太後左右看了看,輕聲道:“這兒沒有你們的事了,都下去吧!”
眾宮女聞令,彎腰一禮,輕輕的退了下去。
“張愛卿,眼下新皇已經登基。可先皇臨死之前,任命燕王為丞相。總領朝政,這個燕王也是先皇的兒子,且比皇上年長不少,哀家心裏是日夜擔憂。害怕燕王懷有狼子野心,會對皇上不利。”劉太後輕聲說道。
張豺聞言,輕聲回道:“太後不必太過擔心,微臣已經派遣龍騰衛士,日夜監視燕王的一舉一動,就目前來看,燕王並無任何異常的舉動,或許,燕王真的想要效仿周公。一心輔佐皇上。”
劉太後連連搖頭,嘴角冷笑了一下,正色道:“先皇的兒子。怎麽會有像周公這樣的賢才呢?你忘了石邃和石宣了,先皇的兒子多懷野心,燕王自然也不例外,為了皇上可以坐穩江山,必要的話,可以犧牲燕王。”說完伸手做了一個斬殺的動作。
張豺見狀大驚。走近一步,輕聲道:“太後的意思微臣明白。這種事可大可小,萬一引起眾王的不滿,後果一定不堪設想啊!還請太後三思。”說完滿臉的惶恐。
“眾王都領兵在外,好好安撫即可,隻有燕王居於廟堂,對皇上是巨大的威脅,必須盡快除掉,以免禍起蕭牆,此事就全靠愛卿了。”劉太後已經下定決心,要除掉燕王石斌。
張豺心一橫,抱拳道:“既然太後心意已決,微臣這就回去準備。”
“好,皇上的安危,就全靠愛卿了。”劉太後鼓勵了一句,並親自送張豺離開。
張豺回去之後,派自己的弟弟張雄傳假詔,將石斌殺死,並隨意安拆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隨後,張豺意欲殺掉司空李農,結果被李農逃掉了,李農集結麾下乞活軍,在上白附近接堡自守,以抵擋張豺的進攻。
石斌被除掉後,劉太後垂簾聽政,在朝堂上任命張豺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總領朝政。
但此時,張豺內心害怕諸王報複,於是不敢接受丞相的封號,建議讓彭城王石遵和義陽王石鑒為左右丞相,以安撫這二位擁兵在外,威望頗高的王,劉太後聽從了張豺的建議,便派人傳令,給石遵和石鑒冊封了左右丞相。
不過,劉太後和張豺的如意算盤打錯了,充滿野心的趙國諸王,正愁找不到發兵鄴城的借口,如今,石斌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了,這就給了諸王兵發鄴城的借口了,至於丞相的虛名,石氏諸王是不會放在眼裏的。
此時,奉命鎮守關中的彭城王石遵,率領麾下三萬主力,剛剛抵達李城,便接到了石虎去世、石世登基稱帝的消息,心頭不禁微微有些驚訝,更是有些不甘心,畢竟,他比石世年長了許多,才能和軍功都遠遠勝於石世,怎麽能容忍向石世俯首稱臣呢?
就在此時,奉命討伐梁犢叛軍殘部的大將姚戈仲、蒲洪、石閔、劉寧等將領,全部勝利班師,並抵達了李城,與石遵的三萬大軍匯合在了一起。
石遵覺得這是個機會,隻要這些猛將全部支持自己,那麽,他便可除掉石世,從而登上皇帝的寶座。
為了試探眾將的想法,石遵將眾將全部請到自己的中軍大帳,以與他們商議鄴城的局勢。
對於鄴城發生的事情,姚戈仲、蒲洪等將領都已經聽說了,他們對石世登基稱帝很是不滿,尤其是姚戈仲,曾經當著石虎的麵,明確表示他的小兒子既無才能又無威信,根本不可能掌管趙國的將山,而石虎卻仍讓自己的小兒子繼承皇位,這顯然是讓國家陷入大亂的做法,況且,趙國地處中原,四周敵人最多,讓一個還未成年的石世稱帝,對國家將極為不利。
燕王石斌被殺,司空李農被逼走,這更反映了新朝廷在排除異己,讓眾將心裏都很是不安。
最讓眾將無法接受的是,由於小皇帝年幼,皇太後劉氏臨朝垂簾聽政,也就是說,他們日後要向一個女人俯首稱臣,卑躬屈膝。
在中軍大帳之中,坐在尊位的石遵,見姚戈仲等將領全部來了,便連忙起身迎了過去。
“各位將軍,你們來了,快請坐。”石遵非常客氣的讓眾將坐下。
眾將也不客氣,直接按次序做好,並全部看向石遵。
石遵沉吟了片刻,看向眾將,輕聲道:“各位將軍,鄴城發生的事情,想必各位都已經知道了,先皇駕崩,太子繼位,太後臨朝垂簾,燕王被殺,司空被逼反,這一件件事情,發生的都是太突然了啊!”說完感慨了起來。
姚戈仲首先大怒道:“一個小娃娃怎麽能夠掌管好江山呢?本將早就和先皇說過,他的小兒子成不了大事,可他偏不聽,非要讓小兒子登基稱帝,這下好了,女主臨朝,奸臣當道,嗨!”說完歎了口氣。
蒲洪接著說道:“殿下,末將聽說,當初先皇準備立太子之時,考慮到殿下年長且德才兼備,有意立殿下為太子,隻是先皇年老昏惑,被張豺等奸臣所誤,所以才立了石世,如今,一個女人坐在朝堂上,奸臣張豺獨攬朝政,鄴城的精兵全部被調往上白,殿下若肯起兵殺向鄴城,末將願意跟隨。”
“殿下起兵,末將願為先鋒。”石閔連忙請戰。
“殿下,本公也支持你,哈哈哈!”姚戈仲說著大笑了兩句。
“我等願意追隨殿下,起兵殺向鄴城。”大帳中的眾將,全部表示支持石遵。
見眾大將支持自己,石遵心頭大喜,嘴角不經意間露出了一絲得意的微笑,隻要他率領這些人馬殺向鄴城,就憑石世和張豺,自然不是他的對手,皇帝的寶座,他是坐定了。
自古起兵必須師出有名,眼下石遵要出兵鄴城,自然也是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的,眼下,張豺獨攬朝政,殺害燕王石斌,便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於是,石遵大聲說道:“既然各位將軍認為本王可堪大任,那麽本王就順應天意民心,正式起兵討伐張豺。”
“殿下,下命令吧!”眾將對視一眼,讓石遵下達進軍的命令。
在眾將的催促下,石遵下達了進軍鄴城的命令,他任命能征善戰的猛將石閔為先鋒,率先向鄴城進發,其餘人馬緊隨其後。
為了讓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石遵羅列了張豺的各種罪行,並寫成了頗具煽動性的討伐檄文,並傳召各地,讓各地的將領加入討伐大軍的行列。
討伐檄文下發後,果然有許多趙國的將領,率領麾下大軍加入了討伐張豺的行動中,這些將領的加入,讓討伐大軍變得更加強大。
坐鎮鄴城的張豺,自然也得知了石遵起兵討伐自己的事情,當他讀完石遵所寫的討伐檄文後,嚇得腿都軟了,並立即命令包圍上白的鄴城精兵立即返回,以保障鄴城的安全。
上白的數萬精兵剛剛回到鄴城,石閔的前鋒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了,並做好了攻城的準備。
見前鋒石閔的兵力較少,張豺打算率領城中的主力大軍出城,率先剿滅石閔的隊伍,以獲取主動。
不料,鄴城中的將領和羯族士兵,聽說彭城王石遵前來奔喪,不願意與石閔作戰,於是,偷偷的翻越城牆跑了出來。(未完待續)